声乐合唱论文范文

2024-06-03

声乐合唱论文范文(精选10篇)

声乐合唱论文 第1篇

一、群众合唱文化发展的特点

首先, 表现在各地区群众合唱发展的不均衡化。近年来, 我国群众合唱艺术发展的地域性特点表现在南方普遍于北方。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曾在2004年做过全面的调查, 结果证实了广东省长期性及季节性活动的合唱团约有13000多个。而北方目前还没有如此全面的调查, 发展较为缓慢。如此就验证了我国各地区群众合唱发展的极不平衡化。

其次, 群众合唱文化发展的特点表现在群众合唱艺术发展形式的多样化。鉴于各级政府对合唱发展的支持, 合唱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各种合唱比赛层出不穷, 各种晚会的开始或结束以合唱的形式为首选, 各类电视节目的推动, 都是群众合唱发展的表现。2011年青歌赛上, 就出现了很多非专业的合唱团体, 其中有许多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这表明, 合唱正以更多的形式推广开来, 社会政府愈来愈重视合唱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

二、群众合唱中的基础训练

(一) 音调准确的训练

歌唱以音高准确, 音调纯粹为第一要求。对于合唱来说, 要求和声的谐调, 各声部的音准, 音量的均衡是至为重要的。

1. 练唱时定调不适当, 歌队发音过高, 过低, 也会影响合唱音响偏低或偏高, 为此有时须把练习曲或歌曲的调子移低或移高来唱, 待到有把握之后再恢复到原调。

2. 呼吸不从容、旋律的大跳、伴音阶的进行、困难的节奏、困难的音程、困难的咬字等, 也都有可能影响歌队不准确音。所以先要用比较容易的练习曲, 训练中先要个人与一声部齐唱得准确, 后要求一声部与其他声部合唱得准确。

3. 训练音调准确宜用中等速度的练习, 如果速度很快活很慢, 会使歌队张和注意力过分集中, 而使声音不准, 不协调。

4. 可选用无伴奏合唱曲训练歌队的听觉与音感。无伴奏合唱因无乐队音响, 容易求得合唱音的和谐, 又可使歌队听到单纯的合唱效果。同时, 没有伴奏烘托气氛, 歌队要以更大的努力表现作品的内在感情, 这对锻炼歌队的表现力会有很大的益处。

5. 训练音调准确可多采取哼唱的方式, 这样能使歌队注意力集中, 注意哼唱最易发生鼻音, 如果习惯用鼻音演唱, 就会影响吐字清楚;所以, 哼唱时嘴不要紧闭, 而且, 须以高度的注意力合乎需要的呼吸的支持来唱好柔声。哼唱最易失去曲调的节奏性, 所以应随时提醒歌队注意节奏。

(二) 音量均衡的训练

歌唱者的音量的差异与变化很大。唱音高的往往善于发高音的强音, 而不善于发低音的强音。唱低音的情形则相反。从总的来说, 不论男女声, 高音的强音似乎要比低音的强音为强, 男声要比女声为强, 所以应注意合唱音量统一的问题。现在我来说说训练的方法:

1. 让合唱队轻声地发一不太高也不太低的长音, 要求每一声部的声音完全融和、清晰而又有亮度。随后, 逐步增加音量, 并反复做渐强与渐弱的练习。

2. 几个声部在某一音区适当的和弦上用长音轻声地反复练唱, 要求各声部所发的声音完全均衡。随后, 逐步增加音量, 并反复做渐强与渐弱的练习。

3. 选一主调不固定在某一声部的歌曲作为练习曲, 先要求不唱主调的声部之间音量取得平衡。然后在与唱主调的声部合唱当中, 要求能显出主调, 并求得各声部的协调、均衡的声音效果。

4. 选一独唱附伴唱的合唱作为练习。要求伴唱部分的力度变化与独唱部分相配合, 在音量的对比上, 又能恰如其分地显露出独唱部分的曲调, 起伴和衬托的作用, 也就是要求伴唱与独唱在合唱中的协调。

5. 选一首有突弱、突强和特强的歌曲片段作为练习。要求各声部力度变化一致, 并能准确地、统一地表现突弱、突强、特强与前后邻音在音量上的对比。

(三) 音色一致的训练

要求合唱队各声部的音色完全一致, 实际上是困难的。所以分声部时只可使音色相近者划分在一起。

训练音色的一致, 是要求各人不同的音色, 尽可能与所属声部的音色取得统一, 形成这一声部在音色上所具有的公共特点。其训练方法如下:

1. 选用歌曲中最有表现力、最能表现情感色彩的片段作为练习。练唱时通过情绪上和力度上的变化, 要求各声部统一地表现出多样的色彩。

2. 对声部中音色突出者, 应让他们多听听所属声部音声的特点。也可以对他的音色做个别的训练, 但往往不如通过合唱与分部练习, 使他在听觉上受到实际锻炼更为有效。

(四) 节奏统一的训练

节奏与音准也没有关系, 歌队若节奏性强、节奏感好, 就能比较容易地掌握好音准。

节奏的准确, 本来应在视唱练习中得到解决, 但经验证明, 在合唱训练中还会出现节奏不统一的问题, 而当节奏表现不统一时, 不光会使合唱曲的特定的和声效果发生变化, 而且也会影响到诗歌内容的明确表达。因此, 有必要谈谈节奏统一的训练问题。

1. 反复练唱各种音符的变形与组合, 要求歌队把每个音符的时值唱足。要使歌队认识到节奏如果不准确, 其他要求便无从谈起。

2. 通过无休止符标记而必须中断 (分句或换气) 的歌曲片段。练习呼吸和节奏的一致。在不能达到要求时, 可以减低速度进行练习。

3. 节奏不统一最易发生在起句与收句中。如有某一队员因未能与全体同时、同样地起唱与收束, 就会使乐句的自然结构受到破坏, 所以可选一些各种不同的起句和收句的歌曲片段作为练习。务使每一队员对此都重视起来。

三、群众合唱中声音训练的几个通俗的方法及实践

(一) 普遍问题

通过对群众合唱的排练, 针对不同的排练情况, 在实践中, 我发现了几个问题:

声音位置不统一。解决方法:只要在练声或歌唱时把每个音的支点都放到腰部, 腰部前后的肌肉有对抗感。可以练叹气, 把气叹到哪, 位置就在哪。

真假声的混合。解决方法:做“哼鸣”唱法练习和母音的练习

呼吸。解决方法:在合唱中常常出现在演唱过程中出现面红脖子粗, 上气不接下气, 大声吼叫的现象, 这主要是用本嗓唱歌, 不懂得用气息支持声音所造成的。

节奏、音准、字音。解决方法: (1) 训练节奏, 节奏是属于音的长短、强弱、快慢、延长、休止、扬抑、顿挫等方面的一个总的概念。 (2) 训练音准, 音准是歌唱基本的东西, 对于音准训练, 不仅要学通乐理知识, 还要练习视唱练耳。音准训练要练好自然音阶。 (3) 训练字音, 吐字咬字是塑造整体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 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字音, 不能掺杂方言和错误字音, 造成声音的不协调, 从而影响合唱作品的艺术效果。

合唱是一种受到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的集体歌唱艺术, 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传统的节日, 大型的晚会, 音乐专业比赛中看到合唱这种音乐表演艺术形式。正因为群众合唱是集体歌唱, 有着群体组织、协调、声部均衡、协和等综合性的艺术要求, 个人必须融进集体并在这个集体中得到升华和陶冶, 所以说, 群众合唱凝聚了一个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是一个合唱团队的精神面貌的体现。在群众合唱的训练中, 要注意有区别、有分类, 针对不同人群要用不同的训练方式, 多和群众合唱队员交流,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来进行训练, 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2]陈良.合唱指挥知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8.

[3]高师教材编写组.合唱与指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4]薛良.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7, 1.

声乐合唱论文 第2篇

声乐学习心得体会:谈谈我们的无伴奏合唱

在今天全面发展的时代,学生都从小开始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学习音乐类的人越来越多,你学习有什么心得?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声乐学习心得体会:谈谈我们的无伴奏合唱。

2018年**职业大学重阳联欢会是一场高水平的演出,她会给许多人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程扬老师评价说,这场演出的总体艺术水准不亚于**大学的同类演出。

这里特别想说一下两个无伴奏合唱。这两个无伴奏合唱分别由**职业大学离退休二组的***老师和**老师担任指挥,由同样来自离退休二组的**老师和***老师担任领唱。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演唱水平、指挥技术,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人曾觉得我们选择无伴奏合唱是太高看自己了,能搞好有伴奏合唱就不错了。其实我们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选择。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乐队,如果选择伴奏,只能使用从网上下载的伴奏音乐。但是现在网上的伴奏音乐,一般的都是和声音乐,没有主旋律,除非你选择一些很老的歌曲。对于老年人来讲,这种没有主旋律的伴奏音乐更难以掌握,而且没有随意处理的自由。从演出现场效果看,无伴奏合唱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如果我们不采用无伴奏合唱的话,只能采用伴奏带。而目前我们演出现场的音响设备和调音人员的水平是非常有限的,伴奏带有时并不能起到一种好的效果,演出现场曾有领导让调音人员降低伴奏带的声音。同样原因,由于音响设备和调音人员的水平所限,现场演出时的领唱和合唱之间的和谐度,也不如在教室里排练的时候,因为排练时不用音响和调音人员。总而言之,在现有的条

精品学习文档

件下,选择无伴奏合唱的形式,还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在选歌方面,我们选择的是流行歌曲。这些歌曲好听易唱,在社会上传唱度还是比较高的,只不过在老年人当中,可能有些歌知道的人不多,这次成功搬上舞台的《当你老了》就是这类歌曲。我们已经练唱过的《梨花又开放》、《贝加尔湖畔》、《只要平凡》、《玫瑰的芬芳》(中文原歌《把悲伤留给自己》)都属于同一类,接下来还准备继续按这种思路选歌。

谈声乐合唱技巧的三个方面 第3篇

关键词:声乐合唱  气息变化  音域  发音位置

声乐通过合唱形式,让表演者更有力地表现作品内容,听众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而合唱技巧的使用可以使表演者和听众不断加深对作家、作品的认识,为歌曲的传播做出贡献。完美的合唱技巧更容易展现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更容易打动听众。

一、培养声乐合唱技巧的重要性

一首歌曲是否合唱成功,与合唱者对歌曲内容的了解程度存在着直接联系。声乐合唱是将不同音质的演唱者结合在一起,演唱者通过情感的交汇,不同旋律的碰触,从而产生优美动听的乐曲。合唱的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丰富了作品的情感表现力。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个很严重是问题,合唱不仅要求成员之间默契配合,对音律也要有统一的把握,对作品所诠释的情感有一致的想法。如果没有一定的表演技术和舞台经验,是很难发挥合唱的艺术效果的。

声乐合唱对参加合唱的所有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只有娴熟的合唱技巧才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在平时的排练中不断加强对合唱技巧的普及,不断运用合唱技巧,同时加深合唱者才对声乐作品内涵的理解,从而提升合唱效果。

二、声乐合唱技巧的三个方面

(一)声乐合唱中对气息的把握

正确的呼吸方式对声乐合唱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是合唱的基础。在声乐合唱中,气息既不能过重也不能太浅。如果气息过重,会使声音僵硬、没感情,整首歌唱下来会有种窒息的感觉。反之气息过浅,会造成之张嘴不发音的现象,会让听众以为你是在假唱。因此合唱者应根据具体的演奏歌曲、具体的演奏环境,及时的调节好自己的气息变化,保持最佳的演唱状态。因此,歌唱者进行演唱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演奏情况,把握气息的深浅,把呼吸调节到最佳状态。

呼气与吸气的相互碰撞后,产生了美妙绝伦的音律。在演唱时吸气要柔和,不可用力过猛,使腹腔得不到有利的活动,共鸣腔不能及时对声音做出反应,对嗓子有一定的伤害。呼气不当,可能会引起剧烈咳嗽,对合唱者的声带产生一定的损伤。此外还要注意对气息粗细的把握,一般在歌曲的高潮部分演唱的气息会比较,极力表现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对于一些悲伤的情感,歌手在演唱时气息都比较低沉,着力表现伤感情绪。除此之外,对于气息的停顿把握也很重要,有利于作品情感基调的表现。

(二)声乐合唱中的发音技巧

声乐合唱对于声音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要求很高。在声乐合唱中的每个成员在确保自己声音旋律准确的同时,高度警觉,要时刻确保自己音色和韵律与这个合唱团都在一条线上,不能跑偏了,不可因为一人失误而影响整个合唱效果。采用各种方法来发音,激起、软起、直起等方法交叉使用,努力找到适中的声区和适度的力度,提高对不同风格歌曲的应变能力,发挥理想的合唱效果。可以学习嘴和耳朵同时工作,用嘴来不断练习自己的唱功,用耳朵去聆听自己与其他合唱成员之间的不同,并积极向集体靠拢,保证合唱的整齐性。在声乐合唱,发音技巧可以更好地提升合唱技术,为听众积极地诠释作品情感以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三)统一声乐合唱成员的声区

声区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声音、音色及音量。声区发声方法的不同,会导致发音位置不一样,发音位置不一会造成音色的统一。那么如何做到声区的统一呢?掌握好发声机能和共鸣腔调节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声区的统一。我们一般将声区分为高、中、低三个层面。

在声乐合唱中往往忽视了对低声区的训练,如果低声区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在歌唱技术上很难有更大的进步。对于低声区的演唱,发音要圆润柔和,将喉咙完全打开,最大限度的让胸腔产生共鸣,在发音时用手扶着你的喉咙,这样有利于共鸣腔的产生。中声区更加富有色彩,但也不能认为中声区的训练就很简单,中声区接近自然音色,但歌唱中的中声区充满感情色彩,必须以扎实的唱功为基础。所以我们还是要加强对中声区的练习。

对于高声区的统一有一定的难度,每个人的发音器官条件不一,必须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才能切实提高唱功。在脑海中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在练习高音时,各个发音器官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唱好高音。如果信心不够很难发出高音,紧张时甚至有可能会破音,身体和嗓子不能放松,声音也就出不来合唱效果。如果每个合唱成员都有足够的信心,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整个人都很放松,演出会更加流畅。

三、结语

目前很多声乐演出都采取合唱的表演方式,合唱不仅对成员的音准、节奏感训练有帮助又能增强成员的集体主义情感,交际能力。合唱要求在演唱时不仅要唱好自己的声部,同时还要兼顾其他成员,时刻保证与其他成员的一致性。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气息变化、加强声乐合唱中的发音技巧以及对合唱成员声域统一,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合唱技能,更好地向听众展示自己及作家的内心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岩.演唱技巧及情感分析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一浅谈美声唱法[J].大众文艺,2010,(13).

[2]廖鑫林,蔡沁耘,丁常凤,钟金原.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52).

声乐合唱论文 第4篇

合唱队的声乐技术是否训练有素, 直接影响作品艺术形象的表达。一个优秀的合唱队必须有很高的声乐演唱水平, 其表现在集体具有优秀的嗓音条件、科学的歌唱方法、动听的音色、高超的声乐技巧、丰富的演唱经验、默契的合作意识、规范的行韵吐字等方面。只有具备这些优秀素质, 才能完美地表达作品, 这就为指挥提出了掌握声乐训练技术的要求。

在现行的合唱声乐技术训练中, 不仅存在着大量的低效率训练, 而且存在着合唱队声乐水平楞停滞不前的无效训练, 更有甚者导致合唱队声乐水平倒退和坏嗓的严重失误。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很多, 但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学生不具备合唱的嗓音条件、乐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二是指挥不懂得或不遵循声乐教学心理, 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三是指挥没有真正掌握歌唱艺术的真谛, 缺乏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 因而无法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声乐学习。因此, 必须迅速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大力提倡并实施声乐的有效教学。我通过长期的教学与大量的分析总结, 提高合唱队声乐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合唱队员的选拔

要实施行之有效的训练, 首先必须重视合唱队员的选拔。面对声乐条件差的合唱队员, 再高明的指挥, 再伟大的声乐教育家也将无能为力。为了确保选准声乐“苗子”, 必须设置合理的选拔标准。首先, 强调合唱队员的演唱水平、形象和嗓音条件, 重视合唱队员的音乐基本素养, 只有具备出色的嗓音条件和优秀的音乐基本素养, 加上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才能训练出好的演唱水平。其次, 要提高合唱队员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要求, 贫乏的文化知识, 必定会扼制训练的进度和合唱队员艺术才能的发挥。最后, 要重视合唱队员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的考查。只有选拔出专业素质佳、文化素质高、思想品德优和心理品质好的合唱队员作为培养对象, 才能为提高合唱队声乐水平铺平道路。

二、提高指挥的声乐修养和声乐教学能力

要对合唱队实施有效的声乐教学, 指挥必须具备优秀声乐教师拥有的良好声乐修养和娴熟的声乐教学技能, 因此指挥要通过不断学习、钻研, 探索和积累, 来提高自己的声乐修养和声乐教学能力,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来加强。

第一, 指挥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提高, 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 并尽可能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有了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 掌握正确的唱法, 在训练时就不至于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

第二, 掌握多种训练手段, 提高听觉辨别能力。每一位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 指挥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判别, 针对学生发声和在演唱时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问题, 用有效的训练手段, 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进行调整, 解决学生的问题。

第三, 指挥要具有出色的范唱能力和钢琴伴奏能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指挥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 更令人信服。较高水平的范唱, 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 还能使指挥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学生从指挥那里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流, 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 投入到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 完美地表达作品。

第四, 指挥有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科学的知识水平。合唱作品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 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此, 作为指挥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 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 知晓一些姊妹艺术的知识, 并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总之, 指挥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 就越有可能具有优秀的合唱演唱能力。

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默契的良好排练氛围

传统的合唱排练过程, 过于强调指挥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 在排练中, 合唱队员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 其演唱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要有效提高排练的效率, 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互动。1987年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教学新动向》的报告, 该报告在总结美国教育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了良好教育的七项原则, 其中首项原则就是鼓励师生间的接触。指挥与合唱队员是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应该经常地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 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 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在排练中指挥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居高临下地对待合唱队员, 在一切可能的环节上, 尽量让队员积极参与其中, 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鼓励队员大胆提问和质疑。指挥应加强道德修养, 增强服务意识, 努力成为合唱队员的良师和益友,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默契的良好排练氛围, 才能提高排练的效率。

四、遵循排练的客观规律, 充分发挥合唱队员的主体作用

所谓排练过程是指挥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合唱队员的互动过程。排练过程就是在指挥指导下, 合唱队员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 并在探究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排练过程的本质决定了合唱队员在排练中的主体地位, 指挥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把合唱队员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 把合唱队员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 指挥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示之以范, 培养合唱队员对歌唱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兴趣、真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 真正把合唱队员吸引到歌唱中来, 全身心地投入排练。另一方面, 指挥必须按照合唱队员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 选择适应合唱队员的排练方法, 指导合唱队员学习, 使合唱队员学会学习。指挥应该保护合唱队员的自尊心、自信心, 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国声乐教育大师沈湘教授在处理声乐教学教与学的关系时, 就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合唱队员唱, 而不代替合唱队员唱。”指挥要替合唱队员考虑呼吸深浅、声音运用、理解作品、音乐处理等, 因为最终是他上台演唱, 我们不能叫他上台去受罪。

五、结语

合唱表演艺术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合唱队的声乐水平影响的, 作为指挥如果能重视合唱队员的选拔, 提高自身的声乐修养和声乐教学能力, 遵循排练的客观规律, 营造良好排练氛围, 充分发挥合唱队员的主体作用, 就能有效提高合唱队的声乐水平, 从而更加完美地揭示合唱作品的艺术形象。

摘要:很多合唱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不好, 是由于合唱队声乐水平不高而造成的。本文作者通过长期的教学与大量的分析总结, 认为只要重视合唱队员的选拔, 提高指挥的声乐修养和声乐教学能力, 遵循排练的客观规律, 构建良好的排练氛围, 充分发挥合唱队员的主体作用, 就能有效提高合唱队的声乐水平, 从而更加完美地揭示合唱作品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合唱指挥,声乐水平,提高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前著.音乐表演艺术论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5.

[2]周沛然著.合唱指挥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

[3]张前著.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试论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 音乐 声乐技巧 合唱艺术 作用

声乐技巧,就是通过艺术化的过程把声乐进行歌唱,这样可以更加饱满的表达歌曲中蕴含的情感,给台下的观众带来更加美妙的歌声。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合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合唱者在进行表演时,要想让表演的效果达到最好,就必须使用不同的技巧,通过音色、音高的变化和发声的不同来体现歌曲的不同风格,体现一个民族和地域不同的文化气息和特色。

一、声乐技巧的概述

1、声乐技巧的含义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以及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声乐有多种唱法,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其中美声唱法应用比较普遍,美声歌唱采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美声唱法是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声乐技巧是前辈们通过不断的积累总结出来的,具有显著的特点,声乐的训练使我们能够掌握音乐的技巧,和观众能够达到共鸣,让歌曲创造更大的价值。

2、声乐技巧的重要意义

声乐技巧是合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唱中,如果每一位演唱者都能掌握好音色、音高、的变化并且把握好自己的情感,那么合唱的效果就能达到最好。合唱的效果达到最好就可以让观众听到好的歌曲,提高歌曲的艺术价值。反之,如果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没有熟练的掌握声乐技巧,那么一首再好听、动人的音乐也会让人听起来感到无趣,同时也会降低这首歌曲的艺术价值,不能使歌唱艺术得到更好地传承。所以说,高超的声乐技巧在合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歌曲之中,才能想观众展现艺术的魅力,更好的传承歌唱艺术。

二、歌唱技巧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

1、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在合唱艺术中,只有将声乐技巧更好的融入,才能表达出艺术的价值,表达创作者的真实情感,从而和观众在情感上达成共鸣。一位优秀的演唱家在歌唱时,不仅是用嗓子在唱歌,还是用心灵用真情实感去唱歌,只有真正地将情感融入到歌曲之中,才能使歌唱的效果达到最好,才能够展现艺术的魅力,和观众在思想和心灵上达到共鸣。所以在合唱中,掌握好声乐技巧很重要,它是演唱者进行演唱的基础,一个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将感情融入到歌曲中,那么即使他有再好的嗓音也会降低歌曲的艺术价值,让听众感到乏味,影响创作者的创作价值。所以,高超的声乐技巧只有融入饱满的情感,才能够展现艺术的价值,才能得到听众的认可。

2、能更好的展现歌曲的风格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事物,歌曲也是如此,没有一首歌曲是相同的,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歌曲的不同正式通过不同的声乐技巧来展现的,对于合唱艺术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想要体现不同的风格特点,就必须采用不同的声乐技巧来体现,通过采用不同的声乐技巧来展示歌曲的艺术价值,提高歌曲的艺术情感。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在我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不同风格的歌曲,在合唱表演的过程中,合唱者采用不同的技巧来体现歌曲风格的不同,体现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所特有的歌曲风格,通过这些声乐的技巧,也能使艺术得到更好地传承。

3、向听众更好的展现歌曲中的艺术景象

在合唱艺术中,每一首歌曲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所以相应的每一首歌曲都有自己所要描述的艺术景象,在合唱的过程中,每一位演唱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歌曲的创作特点来表现音乐的艺术景象,与此同时也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在合唱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演唱欢快的音乐,就可以让高音部分进行演唱,如果想要表达悲伤的情感,就可以让低音部分进行演唱,高音和低音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展现歌曲的内容,给听众带来不同的心灵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歌曲风格。反之,如果在合唱的过程中,只使用一种音调进行演唱,就不会更好的表现歌曲的艺术风格,也不能与听众在思想上达到共鸣。

三、结束语

在合唱的艺术中,只有不断的提高演唱者的声乐技巧,搭配不同的演唱者,才能更好的展现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演唱者也要在演唱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特色,这样才能和听众在思想上达到共鸣。

参考文献:

[1]崔明子.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J].艺海,2013,08:59-60.

[2]崔明子.论声乐技巧与合唱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J].音乐时空,2014,18:123+128.

[3]夏毅和.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J].民族艺术研究,2010,04:67-71.

声乐教学在社区合唱中的应用实践 第6篇

一、前沿

我们看当今世界很棒的一些顶尖合唱团体全部都是欧洲的合唱团体,其中有几个合唱团的理念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是:

(一)I Fagiolini合唱团——更多的花费许多精力去考虑听众们在我们展现出的音乐中实际能接纳、吸收了多少。

(二)阿诺德·勋伯格合唱团——从本质上讲浑然天成的一种内在平衡与力度的结合。

(三)西敏寺唱诗班——合唱的风格是传统的,艺术的个性是丰富的,而它将二者相融合,同时又不失高雅,都被赋予了很高的完成度和逼真的氛围感。

(四)牛津新学院唱诗班——它的创办人说:“我愿意请任何人进来自由展现其嗓音”,这使得牛津新学院唱诗班的孩子们喜欢什么声音,他们就能够唱出什么声音,他们自己对这一切有着掌控的权利。

(五)塔里斯学者合唱团——在众多顶尖合唱团中,这只合唱团有他们最擅长的,有他们一直坚持的音乐信仰,并能够很好的向观众证明。

(六)瑞典广播合唱团——我认为在合唱团体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就是纪律性,他们的发音超乎寻常的通透清晰,每一句的结尾都显得那么高贵,有时也会爆发出惊人的巨大力量。

(七)十六人合唱团——在音乐上的严谨态度就是每一位团员都可以是他周围团员的老师,没有谁会刻意表现得卓尔不群,每一个团员很无私的遵守着对音乐的道德。

(八)红衣主教音乐合唱团——情感的表达一向是指挥鼓励团员自由发挥的,这种感觉就像是弦乐四重奏组的组员们在边交流,边演奏,并且从来不去刻意讲究“轻柔”或者“音色融合”。

(九)蒙特威尔第合唱团——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合唱团”的殊荣,他们是没有固定演唱场所的合唱团,他们也没有其他合唱团那样每次都会演唱的经典曲目,恰恰是这一点,蒙特威尔第合唱团才拥有了无穷尽的潜力与可塑性,每一首曲目到了他们手中都会进行一番“复活性质”的诠释。

国外音乐教育的领先性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对音乐的苛刻和严谨让人尊敬,国内合唱团的现状在逐步好转,合唱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慢慢普及,大多群众对音乐的热情非常高涨,但由于对音乐的认识和起步较晚基础略差,所以我们在社区合唱排练中更要细化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

二、声乐教学的应用

想要完成好一首歌曲首要明确的就是声乐发声的方式,而合唱是一门集体的艺术,和一对一的声乐小课是有区别的,并且社区合唱的群众都年龄较大,就要用一套非常容易让他们能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训练,现在就按排练的顺序来说明声乐教学在合唱排练中的应用实践。

(一)呼吸

想要唱一首歌曲首先要有足够的气息支撑,呼吸在气息的支撑上起关键作用,呼吸分三类: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我们平时的呼吸是最省力的胸式呼吸,它吸入的气息量少且浅,不足以承担完美的歌唱所需;腹式呼吸是比较深的,就是吸气倒腰的周围,然后利用腰部的呼气肌和吸气肌进行对抗,并带着团员找到丹田用力的支点;胸腹式联合呼吸就是胸腔、横膈肌、腹肌联合控制气息,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它可以操纵和支持声音的能力,也是我们长用的呼吸方式。但是群众对于肌肉的概念还很模糊,所以在社区合唱教学当中要用最浅显易懂的教学语言,比如:两手叉腰并用鼻子吸气,两手感觉到腰周围明显的扩张感,为了保持住这种扩张感就要练习保持,要求气成丹田并憋气保持,此时的身体状态就是为了达到气息支撑的肌肉对抗,这种对抗是唱歌的关键。

(二)声音的方向

接下来是发声练习,发声要找到方向不能盲目乱喊,练习哼鸣“m”对找到声音的出口是很方便的,很多合唱团员容易唱出鼻音,或者扯着自己的嗓子硬唱,这就说明他们没有找到声音的出口,即声音的高位置,它应该是靠前从、明亮、集中的音响效果。哼鸣的练习时上下唇放松闭上、口腔内部上牙下牙要略微分开使口腔有空间,并找打哈气的感觉,告诉合唱团员正确的发声是会感到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处扩张的,切忌把声音堵在鼻腔中。

(三)母音的练习

当今声乐教学所倡导的是科学的发声方法,这种科学的发声方法是中国的咬字方式融合了西洋美声唱法而得来的,而西方的语言最基本的发音就是五个母音“a,i,e,o,u”。所以最有效的方式是单母音发声训练,也可用混合母音比如“ma,me,mi,mo,mu”等等。其中“u”母音的练习对声音初步的建立是非常有益也非常容易掌握的。母音是字正腔圆的灵魂,只有把母音唱对了唱歌的嘴型才能正确,能更好的帮助歌词之间的连贯,才会表达好作者的思想,才会有歌唱表现力。但是把母音连贯起来这一点就连很多声乐专业学生都难以驾驭,为了使声音能更好的连贯合唱团员可以在钢琴单音上连续发出五个母音来进行练习,不能太过复杂,甚至基础再差一些的团员可以只做两个母音两个母音的连接,之后再慢慢加入其它母音。

(四)顿音练习

又称为断音唱法。有了气息的准备,有了母音的连接,想把他们搭建在一起就要求团员做一个顿音练习,在社区合唱当中基本都是初级接触声乐的团员,他们的气息和声音的搭配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漏气的脱节的声音,另一种是用本嗓喊出来的声音。这两种声音对嗓子的损伤极大,在教学中一定要重点说明,仔细纠正每一位学员,这个错误不能长期存在,耳朵认真鉴别。正确的顿音是清晰、短促、灵活、富有弹性、集中感强。练习时还要注意字与音的灵活性和连贯性的协调。

(五)培养好的乐感

培养良好的乐感就是在培养良好的耳朵,当耳朵熟悉了音乐的调式调性,业余的团员在脑海中就会有一个大致的旋律框架。当我们一开始练声时,就要把每一条练声曲当歌曲来进行训练。从开始练声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从最基础的地方入手培养良好的乐感。日积月累在日后拿到有难度的谱子时不会毫无头绪。

(六)音准、节奏训练

我们在练声时,旋律的走向往往都是简单而重复的,到了具体需要唱歌的时候,则需要连贯、抑扬顿挫、强弱对比明显的歌唱发声技巧,做这些技巧时往往就会把之前练习的忘记,因而在我们平时学习歌曲时不要贪图学习歌曲的多少,每一个小节每一个音都要认真讲解,要注重学习歌曲的质量,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

(七)情感的培养

情感放在了声乐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没有情感歌唱就没有了灵魂,就像是画龙点睛的环节。在演唱歌曲时,有两种情感代入方式:一种是自我想象的真情实感,歌唱一定要投入才能以情带声;另一种是技术技巧表现出的情感,比如强弱、快慢所表达的情感。良好的情感支撑与日益渐长的歌唱技巧相互补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上了。

三、结语

声乐训练不是独唱训练,是集体共性的技术,在长期的合唱训练中,通过歌唱技术到达思想的共同,使声音协和。合唱课的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社区合唱团的建立给大家提供了交流、分享和合作的机会,让群众自觉的融入了社区这个集体当中,在声音训练中团员们养成了互相倾听的好习惯,用耳朵听辩节奏的快、慢,旋律的高、低过程中音乐能力得到了提升,我作为一名音乐的传播者,更有义务也有信心把社区合唱这项有意义的工作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爱乐.三联,2013,5.

[2]崔焕珍.声乐演唱与教学.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3]关于唱歌的发声技巧.人民网·天津视窗,2010.

谈声乐合唱训练共同性的艺术特征 第7篇

一.音色融合

合唱是群体性的声乐表演艺术, 每个歌唱者的音色各有不同, 若在演唱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特点, 旁若无人地张扬个性, 这样的合唱将难以入耳。合唱所追求的共性首先表现在音色的融合上, 所有演唱者的声音应相互靠拢, 追求相对统一的音色。在指挥的统一要求下, 演唱者首先要在声部内部相互靠拢。其次, 声部与声部之间也要相互靠拢, 比如男高音声部通常要求向女高音声部靠拢, 追求轻柔高美的音色;男低音要向男高音靠拢, 使合唱整体的声音实现从女高音到男低音的自然过渡和统一, 这在表现艺术歌曲合唱时尤为童要。只有合唱队员在演唱时做到相互靠拢, 达到音色上的融合, 才能为追求合唱的共性之美奠定基础。

二.均衡

1. 声部的均衡。

合唱是多声部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 通常包括旋律声部、内声部和基础声部。复杂织体的歌曲中, 又往往含有副旋律或填充性的声部等, 在音色和音量的处理上各有不同。主旋律主要代表全曲的外部形象, 要求音色清晰透彻。副旋律声部虽有一定独立性, 但要与主旋律交相呼应, 取得均衡, 在音响处理上不能盖过主旋律声部, 尤其是个别音高超越至主旋律之上时, 更应注意控制音量, 既要避免喧宾夺主, 又不能因过弱失去和声色彩。

2. 音响的均衡。

合唱音响的均衡首先需要在声部的编配上加以注意。一般的混声合唱包含四个声部, 每个声部至少有三人, 共12人。若每个声部再细分出两个分部:第一女高、第二女高;第一女中、第二女中;第一男高、第二男高;第一男低、第二男低, 每声部三人, 那么最小的队伍也要有24人。因第一女高声部通常担任主旋律, 而第二男低声部通常担任和弦低音, 都需强调, 故常常会给这两个声部增加1至2人, 用以强调外声部的支撑力。

3.合唱与伴奏的均衡。

在处理合唱与伴奏的均衡问题时首先要熟悉包括合唱和伴奏在内的全部容, 尤其要了解伴奏的织体、音型、和声等。要研究哪些地方伴奏为辅, 哪些地方伴奏为主。对于伴奏为辅的段落或乐句, 应以辅助、支撑、烘托的“姿态”出现。对于伴奏为主的段落或乐句, 应以带的“姿态”出现, 与合唱相辅相成, 主次分明, 充分融合。

三.统一

统一是取得合唱共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歌唱状态的统一

良好的歌唱, 需要有良好、稳定的歌唱状态来保证。良好的歌唱状态包括歌唱的姿态、气息、位置', 共鸣腔体的打开、开度和形状, 声音观念和稳定性等。歌唱状态的统一是歌唱方法统一的先决条件, 无论是何种风格的作品, 无论用何种歌唱方法演唱, 所有队员都应追求状态的高度统一, 从而在音色上实现最大限度的统一和合唱的共性追求。

2. 音准、节奏的统一

合唱的音准包括旋#音准和和声音准, 两点缺一不可。没有统一、准确的音准, 合唱的共性追求很难达到, 谐和、协调也就无从谈起。而节奏的统一更是整齐的前提, “合”的基础。达到这一要求的方法有二:一是严格的音准、节奏训练, 通过严格训练提升音准、节奏感知和调节控制能力;二是严格选拔队员, 把好入门关, 宁缺毋滥, 将报考参加合唱团队人员中节奏音准感觉和调控能力条件最好者选拔上来, 使队伍的训练在一个相对高的起点上展开, 以保证队伍具有不断提升能力的发展空间。

3. 吐字咬字的统一

合唱演唱者必须充分注语言的发音规律, 把握语言特征, 更重要的是, 尽力做好语言与歌唱的紧密结合, 通过演唱表达好歌词内容, 通过歌词把握好演唱风格, 使歌词与音乐紧密结合、实现吐字咬字的高度统一。这是追求合唱完美境界的重要内容。

4. 音乐表达的统一

合唱是群体的艺术, 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但在演唱合唱作品时一定要根据指挥的要求, 除了在上述歌唱状态、音准、节奏、吐字、咬字等方面取得高度统一外, 还应在音乐的表达上保持高度一致。一个团队的表演, 只能给作品一种解释, 所有的队员应运用自己的技术和才能围绕统一的解释进行充分的共同表达, 任何脱离集体的、个人主义的、随意的表达和诠释都是不适宜的。

摘要:合唱是以”和”为美的审美标准注定合唱是以追求共性、追求协调、追求统一和均衡为唯一目标。在这一基点上, 力求共性, 力求“和谐”, 力求默契、统一与均衡, 这是合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声乐合唱论文 第8篇

一、合唱组合的分类

合唱组合形式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 甚至不同的社会群体, 由于其文化民俗以及历史背景的不同, 使得合唱组合形式在音调、音色、和声以及节奏的处理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些或大或小的差异使得合唱组合形式及其内涵丰富多彩。

一般情况下, 人们将合唱组合形式分为三个大类:一种是以宗教为主要情感表达的宗教合唱组合形式, 由于它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教堂, 故这种音乐给听者一种空灵圣洁、庄严肃穆的感觉;另一种是由黑人音乐演变而来的合唱组合形式, 由于其较多融入大自然的原始声音, 旋律奔放, 给人的感觉更加灵动、活跃;还有一种是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民歌合唱组合形式, 这种合唱组合形式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可以给人带来绚烂无比、强烈的视听色彩冲击1。

二、合唱组合形式在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合唱组合形式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发声训练、声部协调训练、舞蹈训练三个方面2。

合唱组合和独唱有很大的区别, 这是因为合唱组合不仅要求每一个人有较高的独唱能力, 还要求每个个体之间要相互融合包容、相互配合。在合唱组合形式的应用过程中, 老师首先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聆听自己的声音, 对自己的发声习惯、演唱效果有基本的了解和把握, 并且在聆听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善自我。在对自身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之后, 老师进而帮助学生提高个人演唱能力, 通过提高个人演唱能力来为之后的合唱组合训练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每一个学生独唱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 老师就可以进行合唱的发声训练, 在发声训练过程中, 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多种音响的存在, 并使其迅速把握融合的共性并同时找到自己声音的定位, 为之后的声部训练打好基础3。

为了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感人、富有感染力, 通常所有的合唱组合都会分出若干个声部, 声部划分的不同也会给作品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老师在对合唱组合的声部进行训练之前, 首先需要进行分声部, 声音适合高音的学生可以负责合唱中的高音部分, 声音富有特色并且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负责领唱, 而声音包容性比较强的学生可能就更加适合和声的部分。当声部划分完毕之后, 老师需要根据学生负责部分的不同对学生按照声部进行单独指导, 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合唱组合中所扮演的角色, 自己在扮演这个角色时应该怎样更好的运用和展现自己的声音。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既感受合唱融合的氛围, 又能够更好的把握定位自己。当然, 声部训练的划分并不是固定的, 对于不同合唱歌曲、不同的合唱要求, 老师都应该及时对声部的划分进行调整。而当声部的训练做到尽善尽美, 合唱才会呈现出跌宕起伏之美4。

近年来, 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改变, 表演形式也不断变化, 合唱组合形式从单一的“唱”变成了现在的“边唱边舞”。当然, 这个“舞”并不是让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做出大幅度高难度的舞蹈动作, 而是让学生增加一些富有内涵的简易动作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和观赏度。在传统形式上, 合唱是音乐的一种表达形式, 然而, 只有“唱”的合唱必定会给观众带来一定视觉上的疲劳。因此, 老师在对合唱组合进行训练时, 可以根据歌曲的含义以及演出的环境, 适当的增加一些舞蹈动作, 这些看似简单的舞蹈动作, 会因为音乐以及集体的配合给人一定视觉上的冲击, 便于人们对作品的理解, 由于舞蹈对合唱作品的辅助作用, 因此, 舞蹈动作的加入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合唱节奏, 体会作品的内在情感。

三、合唱组合形式对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意义

由于合唱组合需要每一个人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配合好他人, 因此学生不仅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 还要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融入集体的声音, 同时配合他人的动作, 这样的合唱组合训练是非常全面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另外合唱组合形式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并在学生个性能力增强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同时也可以缓解高校声乐教学中师资力量的不足。

综上所述, 合唱组合形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往往可以使声乐教学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 对于高校声乐教学中合唱组合形式的应用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争取让合唱组合形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有更好的运用和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 我国合唱组合形式变得愈加多样化, 合唱组合形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也越加广泛。本文针对这一现象, 对合唱组合形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合唱,组合形式,高校,声乐教学,应用

注释

11.辛兆义.高校声乐教学中合唱组合形式的应用[J].黄河之声, 2014 (10) :19.

22.常开起.合唱教学中声音训练的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J].华章, 2011 (36) :90-92.

33.蔡艺.论合唱作品的情绪与多样类型[J].林区教学, 2 0 1 5 (2) :104-105.

声乐合唱论文 第9篇

关键词:声乐演唱技术,合唱演唱技术,辩证关系,音乐发展

声乐演唱技术中的呼吸、发声、情感等要素对合唱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合唱的效果。同时合唱对整体演唱队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有着较高程度的要求, 这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其辩证关系的研究就成为了目前音乐界主要探讨的重点, 也是现实听众不断提高的音乐欣赏能力的客观要求, 针对声乐演唱技术与合唱演唱技术的辩证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声乐演唱要素在合唱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 一) 呼吸的作用

歌曲演唱的原生动力就在于呼吸, 良好的呼吸不仅能够提高声乐演唱者的演唱水平, 也能够在合唱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优美的音质、清晰的吐字、和谐的音准决定了一场合唱的成败。良好的音准就需要演唱者能够正确进行呼吸, 如果演唱者在合唱过程中呼吸程度过浅, 就会造成演唱者的肺活量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 声带的震动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发出的音准偏低, 在合唱过程中就会导致不和谐音调的出现, 影响了听众者的音乐欣赏效果和实际的整体演唱效果; 如果呼吸程度过深, 则演唱者在演唱中声带的震动超过了演唱歌曲所需, 突兀的音调会导致整体演唱出现杂音。可见呼吸在实际的合唱演唱中具有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合唱中往往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呼吸造成演唱失败的现象比较普遍, 也是目前多人合唱中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

( 二) 发声的重要作用

发声的和谐是合唱演唱技术的基本要求, 也是演唱队员所必须具备的演唱能力。演唱队员在合唱过程中, 不仅仅要求呼吸一致、音色统一、音乐表现形式统一, 还需要发声的统一, 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合唱效果。在实际的合唱演唱中, 对演唱者的一举一动都需要做出准确的预判, 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体队员能够在一个发声区间进行声音的舒放, 营造优美的旋律和情景, 为听众提供优质的音乐盛宴和情境的构建。声乐演唱的发声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都是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 当演唱队员较多时, 由于队员自身的因素各不相同, 就需要进行统一的排练以调整每个队员的发声习惯和节奏, 获取良好的演唱效果。

( 三) 声乐共鸣的作用

声乐共鸣随着不同的部位需要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尽相同, 不管是采取哪种方式, 都需要演唱者能够对自身的呼吸、发声、音乐的理解具有良好的认知, 这样共鸣才会出现和谐如一, 否则杂乱的共鸣不仅不会取得良好的演唱效果, 反而会造成噪音的骚扰, 引起听众的普遍反感。

( 四) 情感的作用

每一首歌曲都具有独特的情感, 能够如实地把握作者的真实情感就成为了合唱演唱的重要感情宣泄的重要基础, 也是目前合唱队员普遍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情感的表达需要自心舒放, 以达到真正的领悟和体会, 才能将音乐形象进行丰满, 使听众情感产生共鸣, 带入到演唱者构建的美好氛围当中, 加深对音乐的领悟, 心灵的洗涤以及身心的放松。

二、合唱的演唱技术分析

( 一) 合唱中的吐字与咬字技术

合唱是对一个团体综合的考验, 不同的演唱者具有的迥异性成为了合唱的主要问题。我国传统的音乐经常会用到以字代乐的形式, 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与音乐的整体和谐, 还能够保证听众感受到良好的文字旋律, 进而展开充分的联想以帮助自身构建爱优美的意境。吐字与咬字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合唱的效果和听众的心理感受效果, 为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 二) 抑制声技术

合唱中抑制声的使用, 更多的使用真正的唱腔来代替音腔的共鸣, 往往用来表现悲伤、愤怒、痛苦等情景。此种技术对使用的演唱者来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不仅要能够准确的使用抑制声技术, 还要为整体做出较大程度上的牺牲, 控制好自身的演唱程度, 即使是在优美的乐句, 也要控制自身防止出现不和谐音调, 影响了整体的演唱效果。达到音色、旋律、力度方面的平衡, 促进演唱效果被听众更好的接受。

( 三) 半声技术

所谓的半声是指在演唱过程中更多地运用呼吸等方式来控制音调, 来提高音乐的穿透力和凝聚力, 提高共鸣的效果, 为听众构建优美的意境, 同时保证演唱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半声的运用对演唱者体现乐曲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能够帮助演唱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听众带入到优美的已经中, 聆听乐曲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收获良好的听觉效果。

( 四) 音乐共鸣的需求

共鸣的主要作用是将不同的音色和发声经过平缓的过渡调整到统一的演唱形式, 这样不仅能够及时地调整演唱者的整体情感因素和缓解听众较长时间内相同音色旋律聆听导致的烦躁, 还能够进一步加深乐曲的情感表达和旋律的波动, 带给听众更多的音乐欣赏角度和内容。不同的音乐阶段采取的共鸣唱法, 较大程度上加深了音乐的表现效果, 达到了整体的和谐统一。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声乐演唱技术与合唱演唱技术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既需要演唱者能够独立地表现出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又需要通过合唱的形式加深音乐的整体表现效果, 为听众提供更多听觉盛宴, 促进音乐的向前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提供享受音乐的途径, 也为相关的辩证研究提供帮助和资料的支持, 促进整体音乐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甲庆.声乐演唱技术与合唱演唱技术的辩证关系探讨[J].大舞台, 2011, 12 (11) :55-56.

[2]杨紫晴.合唱演唱思维与实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 2013.

[3]李烽.论声乐演唱实践的统一理念[D].西南交通大学, 2013.

[4]李金波.声乐合唱中演唱技巧的运用[J].才智, 2013, (1213) :168

声乐合唱论文 第10篇

(一) 黄自先生声乐作品创作民族化特征明显。

黄自的声乐作品创作大多集中在了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 在中国历史上的这个时间段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开始了试探性的融合,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黄自先生在进行声乐作品创作的时候就从中国的民族音乐特点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要求出发, 大胆借鉴了西方作曲的技法及和声技法, 所以黄自先生的声乐作品的旋律曲调就呈现出了明显的民族化。另外, 黄自先生的声乐作品不但大量使用了民族音乐化语言和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五声性曲调, 而且黄自先生的声乐作品大多都采用了非常适合群众演唱的齐唱及合唱形式, 从而逐渐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声乐作品创作风格。

(二) 黄自先生的声乐作品创作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中国的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抗战时期,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李, 黄自先生顺应时代要求创作了很多悲壮雄浑的时代性非常强的爱国主义歌曲, 比较典型的有有《抗敌歌》、《热血歌》及《旗正飘飘》等等。在黄自先生创作的这些抗日歌曲当中, 《抗敌歌》和《旗正飘飘》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两首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歌曲, 至今都还是众多的音乐会合唱的必备曲目, 其影响的深远程度可见一斑。

(三) 黄自先生创作的声乐作品具有古朴高雅的诗化意境。

首先, 黄自先生的声乐作品创作基本都能将诗歌特有的语言符号同声乐伴奏的音乐符号实现完美结合, 这样的结合使得黄自先生的声乐作品具有了很美的诗化意境。因为一方面诗歌借助音乐增强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 另外一方面, 音乐又借助诗词把音乐的情感表达地更加清晰明确了。其次, 黄自先生的声乐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将音乐和诗歌结合的非常密切, 用细致简练的和声语言表现出了情景交融的诗意。艺术歌曲无论在内容或形式方面都和诗歌结合的非常妥帖, 结合的非常细致, 都能以简练的笔调和丰富的和声语言表现情景交融的诗意。另外, 黄自先生的声乐作品不但十分讲究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美, 而且还熟练运用了五声音阶创作旋律, 这样不仅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民族特点, 同时又使作品体现出了古朴高雅的诗化艺术意境。

二、黄自先生合唱作品的创作特色解读

合唱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同十九世纪末西方基督教音乐在中国的流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另外还同上个世纪的初期“学堂乐歌“运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合唱音乐在中的扎根、发芽及成长到目前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 在中国漫长的音乐历史发展长河中经过了很多的作曲家的辛勤创作, 到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了数量客观的优秀的合唱音乐作品, 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后半期的中国, 合唱音乐作品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作为“学院派”的创始人的音乐作曲家黄自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突出代表性人物, 虽然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并不是非常多, 但是他的合唱作品题材涉及的范围非常宽泛, 黄自先生的合唱音乐作品在我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并且作品的艺术质量非常值得研究。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创作特色。比如黄自先生是最先开始无伴奏艺术形式的创作模式尝试的音乐家, 并且他成功创作了男声四部合唱的经典名曲《目连救母》, 甚至还成功创作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另外, 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在创作技法上也有突出的特色, 黄自先生除了熟练掌握了原汁原味的西洋古典创作技法, 另外他还在合唱音乐创作上着重开始探索如何来改革西洋创作技法以适应表现特定中国题材的需要。再就是黄自先生创作的合唱音乐作品在创作中成功植入了和声技巧, 彻底使中国的歌曲走出了过去以独唱为主的发展窘境, 这不但对于黄自先生所处的时代来讲是一个非常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践, 而且对于后来的中国音乐合唱艺术创作都有着非常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 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具有浓厚的本土化风格特色。

首先, 黄自先生早年是在美国和欧洲接受过多年的西方音乐理论教育的, 但是黄自先生在中国进行创作合唱作品的时候又没有受到哪些西洋音乐里理论的影响, 在他的合唱音乐作品中却渗透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并且黄自先生还对很多的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进行了创新性改变, 从而使得这些作品具有了更加新颖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说黄自先生毕生都在呼吁和倡导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创作理念, 那就是音乐创作必须要在借鉴欧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的基础上走本土化道路才有发展出路。黄自先生说到做到, 他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本土化的音乐创作风格, 并且他也成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合唱作品。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旗正飘飘》、《抗敌歌》及《淮南民歌》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采莲谣》、《摇篮曲》及《国庆献词》等合唱作品。黄自先生的这些合唱作品不但把西方先进成熟的作曲技法同中国传统的本土音乐文化实现了完美结合, 而且黄自先生还依靠其深厚的音乐造诣对自己的音乐作品进行了成功的本土化创新和发展。其次, 黄自先生除了对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非常深的研究, 同时也开展了针对民族风格旋律和多声部创作进行了创新性的创作实践。黄自先生在1930年从国外回到中国后创作的第一部音乐作品就是用昆曲《思凡》中的《目莲救母》为题材进行改写而成的一部典型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男声四声部合唱音乐作品, 这首合唱作品在中国的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因为这是中国第一首通过改编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创作的多声部男声合唱。另外, 黄自先生还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多声部合唱套曲《长恨歌》, 这首合唱作品是黄自先生在1932年创作的, 这算是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 整个作品构思非常巧妙, 结构布局也非常严谨, 还具有非常鲜明的形象, 这部作品堪称是中国民族风格的合唱作品创作的经典之作。后来该部作品被编入教材在国内众多的音乐教育机构的被广泛使用。不只是仅仅这几部合唱作品, 黄自先生的许多其他合唱作品都堪称是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典范之作, 不但经受住了实践和历史的考验, 并且在实践考验中还逐步呈现出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性。

(二) 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从结构上看, 不管是作品长短基本都是采用了歌谣体结构。

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还有个非常鲜明的特色, 就是他的作品创作思维基本都是以歌谣体为主。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的曲式上基本都是采用单二部或单三部, 不管是歌词篇幅很长的合唱作品, 还是歌词比较短小精悍的合唱作品, 黄自先生都是能成功将其与单二或单三部的曲式结构范型完善地结合, 另外在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中采用的句法也基本都是采用了规整对称的结构范式。比如合唱名曲《抗敌歌》的曲式结构就是典型的单二部结构, 再有就是合唱作品《旗正飘飘》的结构是三部结构等等。

(三) 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注重民族化的同时, 还在创作中创新性的使用了众多的欧美创作技法。

虽然黄自先生非常善于利用欧美音乐创作技法来进行乐曲创作, 也对西方音乐文化非常熟悉, 但是黄自先生对待欧美音乐创作技法的看法是很有独特见解的, 他认为绝对不能采用拿来主义, 不能只是简单拿来欧美音乐现成的结构直接来套用到中国题材上, 黄自先生坚持认为必须要将欧美音乐创作技法同中国传统文化题材进行紧密结合, 所以在黄自的合唱作品中非常注重对欧美音乐创作技法的创新性使用, 尤其是黄自先生对西方音乐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的理论的吸收和运用更是有其独到之处。还有就是在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中更是频繁使用了三度叠置的和旋结构、和声终止式、复调及调式转变等技法。我们通过他的合唱作品《旗正飘飘》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在合唱作品《旗正飘飘》, 黄自先生采用了基本主题反复呈现的欧美回旋曲式, 同时又紧扣回旋曲式反复出现的叠部来进一步加强合唱的主题, 这样使用的目的不但可以更好的突出抗日救亡的音乐主题, 而且还可以有效增强合唱作品的感召力。另外, 黄自先生还创造性的使用了欧美作曲技法来展示音乐的时间发展线条, 本来仅有的几小节的主题音乐经过黄自先生的艺术处理和加工后变成了有五个基本乐段和四个附属乐段的大型合唱音乐作品。还有, 黄自先生创作的合唱作品《旗正飘飘》在复调对位、调性对比等方面也充分体现出了黄自先生对西方作曲技法的娴熟使用, 通过西方作曲技法的处理使该部作品的不同的声部及乐段始终都处于了良好的互动和补充状态, 这就使得整个合唱作品不但取得了完美的整体感, 而且还呈现出了此起彼伏层次美。

摘要:黄自的声乐作品创作艺术非常具有特色, 在他的声乐作品的歌词选材方面通常会涉及古今诗词, 对声乐作品的声调、韵律、内容及形式都也具有非常高超的处理艺术, 并且黄自的声乐作品中还被融进了诸多的西方作曲技法, 从而使得黄自的声乐作品不但体现出了特有的民族传统风韵, 而且还具有了西方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特色。更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是黄自的合唱作品, 黄自通过将欧美作曲技法与中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创作理念创作出了众多的极具时代性特色的经典合唱作品。

关键词:黄自,声乐作品,艺术创作,合唱作品,特色分析

参考文献

[1]李伟, 黄自合唱作品的艺术特征探析, 电影评介, 2010/16

上一篇:考试改革实践下一篇:准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