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发展范文

2024-07-25

集约化发展范文(精选12篇)

集约化发展 第1篇

自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从零散、自发的无序萌芽流转阶段,进入到规范有序的规模流转阶段。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核心工作,土地流转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化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大部分从事非农产业,所获得的收入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河南省农村居民在2000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86元、2871元、3852元、4454元、4807元、5524元、6604元和7525元,农村农业收入在2000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933元、1261元、1581元、1747元、1885元、2154元、2315元和2558元, 农村农业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6.98%、43.93%、41.04%、39.22%、39.21%、38.99%、35.05%和33.9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收入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农村农业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却是呈现整体下 降的趋势。这说明农业收入的增加值小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值,侧面也说明了非农就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使得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大大降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经营模式,在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之后,其弊端逐渐地显露出来:农地种植面积小、土地块数细碎化等使得农业经营生产成本比较大,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使得农民的种植意愿不高。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和措施,但是由于种子、农具、农药等农资价格越来越高,而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受国家管控,农民从土地上获得收益却越来越低,农民的种植意愿深受打击。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等新生代农民从青年时期就在城市中打工,从小就没有过务农经验,对农村既亲切又陌生,他们的父母由于年老力衰,无力经营农地,他们自己又不愿意回村务农,渴望在城市生活下去,只有把土地承包出去或“撂荒”。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速度加快,规模日益扩大,为农地的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因素。

三、河南省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意义

河南省农村土地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为中原经济区崛起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一 )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村土地的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崛起

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农地的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手工作业,从而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当中解放出来,这些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可以向乡镇、城市转移,为第二、第三产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支持工业化建设。而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正好可以由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解决。

(三)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

农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让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乡镇、城市就业,为我国的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特别是建筑行业、服务业等;同时,作为土地承包方,由于经营土地规模的扩大,可以进行土地的机械化大生产,节约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所以,农村土地的流转可谓一举多赢。

四、加快河南省农地集约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政府应承担起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任,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立法,循序渐进地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承包权基金,确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动态调整机制。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弱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增强土地生产功能是必然的趋势。要减弱农民对土地养老的依靠,从而减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以此来加快河南省农地流转的速度,加快农地集约化发展的步伐。

(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建设

目前,大多数省份的农村土地流转处于萌芽发展阶段,流转规模不大,农民流转的意愿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不完善所致。所以,为了加快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应规范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切实保障农村土地流转的权益。

(三)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是一件功夫在外的事情。工业化、城市化的发达程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农户的经济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供求关系等外在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落实好国家即将出台的《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切实转变城镇化模式,以中西部地区为主、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深入推进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推动城镇均衡布局和不同类型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有序推进市场主导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惠及农民工的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四)规范农村农地流转市场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流转的权益

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使得土地流转价格信息公开、透明,使得土地流转方和土地承包方获得完全对等的信息;其次,让农民可以根据农地流转市场的行情决定农地流转的市场价格,也就是政府要给予农民对土地拥有价格决定权;最后,政府应尽快制定具体的农地流转制度和措施,保护土地流转农民的权益。

(五)推广土地股份制合作社经营

集约化发展 第2篇

从今年的6月份开始,广告公司的整合活动就没有停下来过,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的战略结盟,户外广告公司的区域结盟,本土广告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显得非常频繁。而此前,最后一个单体广告公司,精信广告被WPP集团收购,全球广告集团化的趋势也必将影响到国内广告市场。而跨国4A的高层人士变动也让这个行业多了一些不平静的气氛,陈一 的离职在业内引起较大震动。而这些现象背后则是20广告业在几个节点上的博弈和抉择。

节点一 广告公司向左走,向右走

平成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波在第11届广告节的论坛上认为,中国广告公司的格局在未来将呈现板块化飘移,形成国际广告公司、传媒集团、本土综合广告公司、户外资源四大板块鼎立的局面。

大的广告公司在最近几年越来越重视资源的整合,过去主要是国有广告公司、国际4A公司以及本土有实力的民营广告公司在不动声色地开疆辟土,但现在参与其中的还有一些是过去依托于媒介资源、户外资源起家的广告公司,这些公司本身拥有大量的自有资源,而这些自有资源成为其整合过程中的坚实基础。广州黑马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平认为广告公司不同于生产型企业,它要依附于母体生存,而母体就包括了资金、媒体和客户资源。

11月17日,中国广告协会进行了第三次中国一级广告公司资质评估,又将有20多家广告公司步入一级的行列。,第一次评估时有51家入围,其中包括了国有广告公司、国际4A公司以及民营广告公司。第二次评估时,又有29家入围,这就形成了约有100多家一级广告公司的产业规模。而现在,这些一级广告公司的来源除了原先的国有广告公司、国际4A公司以及民营广告公司之外,还有许多依托于媒介、户外等资源公司转型而来的综合策划公司。正是这一系列的迹象表明,大公司正在向综合转型的方向大步跃进。

当大的广告公司踏上奔袭之路时,也有一些公司逆流而下,向越来越精细的方向发展。这些公司的作品很好,创意策划很独特。他们也曾抱有整合的念头,但当发现整合之路行不通时,索性转而向更精密、更集约的方向发展。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国际4A广告公司里的资深创意总监、设计总监、策划总监等,出来独立成立个人工作室,这种工作室虽然规模不大,却很专业、很精致,不断地向其核心资源靠拢。例如,原奥美广告创意总监台湾人高祖侃就成立了8号公寓工作室,专攻创意,业务非常繁忙。

吴晓波告诉记者,在一级企业资质评估当中,可以看到有很多户外、传媒的专业公司正在向综合公司转型,如原来的公交、户外、电台和电视台里的传媒公司向综合方向走的较多。在这些地区当中,上海地区的整体转型最为成功。在上海,资源型公司占多数,当它转型成综合性公司时,有客户对它的驱动力,也就是当一些国际化企业在媒介平台上发布广告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广告公司为其做一些服务,而正是这些客户的综合营销策略带动了广告公司的发展。

节点二 从创意外包到产业集约化发展

“在一次为客户做平面设计时,我们需要一位风格独特的插画师,但在经过一系列的选择后,发现不一定非要在公司才能得到最佳方案,通过互动互联的外包方式可以找到更为鲜活的方案。”吴晓波这样描述前一次项目选择时的经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教授刘国基说,类似的外包发展下去,就导致好的创意人员单独成立创意工作室,对全行业开放。因此,从生产线上来看,大的综合公司并没有优势,反而是有特长的公司更有潜力。如果说未来创意产业会逐渐形成风格鲜明的社会供应商的话,那么在整个创意资源的配置上也就更为经济。但这样一来,对广告公司本身的要求也就会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是,广告公司也要社会化,其整合能力、概念把握、风格判断、客户沟通等能力上要更强。“这样广告业态就变成了生态,使得企业内部的每个单位都集约成为核心竞争力。”吴晓波说。

威汉博通市场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骥认为,任何广告公司的生存都需要创意,创造性和灵活度正是广告机构的竞争力所在。个人的创意代表某一具体领域的专长,是专业化的体现,更能满足多元化的传播要求。但广州黑马广告的张晓平认为,小的创意公司也有可能被收购,或者联盟做大,这些可能性尚不能排除。

小型广告公司向创意产业方向发展,同时,广告公司进入的门槛会进一步降低,市场持续放量,预计明、后年广告市场会突破10万家,产业特征将进一步零散,产业的升级也会向集约化经营转型,以竞合思维引导博弈。

节点三 广告公司形态的多元化和多面化

吴晓波认为,今后再简单地用国际化、本土化的二分法已经不能准确地描述中国的广告市场。市场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市场运作层面有奥美与福建奥华、电通与成都的阿佩克斯等;在资本层面有广州白马、南京大贺、昆明风驰、分众传媒等;在知识层面有平成广告的中国消费者认知研究体系。因此,简单的二分法在应该打住。

可能广告公司的业务形态不同,有的偏向于媒介整合,有的偏向于策划创意,有的偏向于公关传播,但它全部都是中国的广告公司。吴晓波强调,特别是在2005年12月10日之后,这种观念更应该转变过来。未来由于对路径的依赖,也许可以分为本土成长起来的广告公司,或依托于外资成长的广告公司,国际化和本土化已成为广告公司的一体两面。

今年10月28日,前精信整合传播集团董事长陈一 牵头组织成立了威汉整合传播集团。针对这种情况,吴晓波认为,这正表明了中国内地广告业融合的迹象,这种融合体现在:威汉的高层全是国际化,但是在本土起家。然而张晓平却对这种结构持观望态度。

无论广告公司如何动作,中国的广告市场仍保持着一路上涨的态势。吴晓波表示,广告市场一直在洗牌,牌会越洗越零散。有退出的,有进入的,但整体进入的要比退出的素质高。未来广告业要向创意产业升级,传统的广告业具有大众市场、大众媒体、大量生产的特点,但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出现大众市场与分众市场长期并存,大众媒体与分众媒体长期并存,抵制大量生产的局面,体验经济的特点会越来越突出。

集约化先行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第3篇

目前,随着3G、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迅猛。据CNNIC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我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IT和ICT加速融合,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社会效益的“倍增器”。基于手机的互联网应用和各类信息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人们对通信质量、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作为承载各类通信业务的信息基础设施,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电信、移动和联通三大电信基础运营商在固话、移动通信、数据业务等领域开展全业务竞争,拓展业务、扩大市场,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以3G网络为例,由于3G基站发射功率小、承载数据量较大,需要建设的基站和覆盖点比2G要多大约1/3。

作为上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浦区空间紧凑、资源有限,承载信息基础设施的局房局址、基站站址、管道管位等物理空间资源非常稀缺,通信发展与资源制约的矛盾尤为突出,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运营商分头建设道路信息管线,致使道路重复开挖,“拉链马路”现象时有发生;个别运营商违章私设通信设备,随意侵占人行道空间,加大市政管理难度;运营商与业主签署排他协议,限制其他运营商进入,无法满足公众普遍通信需求;公众对基站设置、电磁辐射的投诉增加,有时引发群体上访事件;大量建设室外宏基站,造成抱竿、天线林立,与城市面貌、建筑形态格格不入,部分基站租约到期续约难。

为此,黄浦区近年来在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

上述现象引起黄浦区政府及区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为解决电信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有效提升通信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黄浦区主动与三家电信运营商、有关建设单位沟通,加强部门协同、规范管理、规划引导,探索集约化建设管理新机制。为规范通信管线建设、减少道路重复开挖,2001年起黄浦区科委(信息化委)、区建交委、市政工程署等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推动道路信息管线集约化建设。期间,黄浦区紧紧抓住APEC、迎世博等重大活动前道路整治、架空线入地等市政工程建设的有利契机,由区科委(信息化委)牵头了解各运营商建设需求,提出集约化道路信息管线建设意见并上报市有关部门。在施工中,黄浦区大力推广同沟同井、管孔共用等集约化措施,做到光缆敷设“一次开挖,一次穿缆”,同时满足三家运营商需求,得到市区有关部门及运营商的认可。

截至2011年12月,黄浦区累计完成集约化道路信息管线建设99沟公里,其中架空线入地22公里,接入各类楼宇185幢。黄浦区成为上海市道路信息管线沟通最为完整、利用率最高、效益最好的城区之一。

与此同时,黄浦区还分别与电信、移动、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签署年度合作协议,明确编制专项规划、推动区内重点公共场所通信集约化建设。2005年以来,黄浦区先后在世纪广场、外滩滨水区、黄浦区体育中心等工程建设项目中,根据市有关部门提出的集约化基站设置要求,鼓励运营商采取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建设、室外宏基站景观化等集约化措施。

主要措施包括:通过合理设置设备、共用机房电源、设置集约桥架,进一步提高机房空间利用率。采用POI多系统合一设备,实现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建设,并减少馈线数量。通过合路建设,大幅减少室外天线的数量,减少对建筑物天面的占用,并通过美化和隐蔽实现通信设施与城市风貌和建筑特点的有机融合。

加强市区专业规划衔接

为进一步提升电信普遍服务水平,促成基站设施更好地服务民生,2010年9月,市无管局、市规土局牵头编制《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站址布局专项规划》,强调“与环境融合”、“与人居和谐”,通过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站,有效利用站址资源,从根本上扭转移动运营商各自为政、分散布设的局面。

为此,黄浦区积极响应,结合区域实际推动规划落地。2011年初,黄浦区科委(信息化委)联合区规土局、区建交委启动编制《外滩金融集聚带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并于今年3月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划结合外滩金融集聚带总体规划定位,以及区域内信息基础设施布局现状、地块建设和市政道路改建实际,整合电信、移动、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基站、机房、道路信息管线、WLAN等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和分阶段建设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首次在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明确集约化基站设置要求,规划新建的18个基站均为集约化基站。目前,该规划成果已通过市主管部门审批,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规划生效后,外滩金融集聚带内新建市政工程项目地块出让或开发时,区科委(信息化委)可依据规划,提出集约化基站建设等配套要求。下一步,黄浦区还将进一步总结经验、理顺关系,启动全区范围的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出台相关配套管理办法,黄浦区室外基站租约到期及强拆现象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下一步思考与设想

资源紧缺是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城市发展承受“市场需求与资源制约”双重压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是上海应对城市资源紧张、缓解社会矛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涉及城建、通信等不同管理部门,需要整合运营商、相关建设单位及社会各方资源和需求,其协调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为此,笔者认为下一步应加强全市统筹协调,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深化推进机制。

出台市域范围的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鼓励各区县结合自身功能定位,有重点、有计划地落实市专项规划;指导有条件的区县编制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做好市区专项规划衔接。

充分发挥各区县的主动性和资源整合优势,形成市区联动的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推进机制,鼓励各区县在区级新建项目的规划征询、扩初征询阶段形成通信集约化意见征询的制度性安排。

进一步明确区级主管部门通信集约化的职能和范围,出台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为区县主管部门规范通信建设、提供标准服务奠定基础。

整合社会资源,鼓励更多有实力的第三方企业进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培育规范有序、竞争充分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环境,进一步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通信行业作为一种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约性是其不同于其他传统产业的一个明显优势。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事关城市质量、城市档次的提升,也是城市后续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具有长远而重要的意义,值得引起各方共同思考与关注。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黄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榆中县百合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 第4篇

(一) 背景

兰州百合己有130多年种植历史, 兰州因此成为闻名遐迩的“百合之乡”。所以赵燕于把兰州百合产业培育成兰州农业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来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培育新品种, 推广新技术, 壮大百合特色产业, 培育兰州百合品牌, 抓好产销对接, 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为兰州百合业发展成为“优质、高效、高产、安全、生态现代化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提供保障。

(二) 种植区位分析

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榆中百合则属于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中的人工栽培品种, 其适应性广、抗逆行强、喜温凉湿润气候, 榆中县境内最高海拔3670米, 最低海拔1480米, 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1500-2600米之间, 年平均气温在5.9-8.1℃之间, 平均为6.7℃, 年降雨量在310-510毫米之间, 年均日照时数2667小时, ≥10℃的有效活动积温为1200-3200℃之间, 太阳辐射量为130.57千卡/平方厘米, 干燥度为1.5-3.5, 昼夜温差在8-20度之间, 气候凉爽、土地有机含量丰富且耕种性良好, 满足百合种植的条件。

二、兰州市榆中县百合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 榆中县百合产业的种植现状

首先从种植的面积来看, 榆中县种植百合的历史虽然较长, 但形成较大规模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到1987年-2014年底, 这期间百合总面积一直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直到2014年底面积达到了8637亩, 年产值达到了7423.14吨。

然后从种植区域来看, 榆中县的百合生产区主要以川西六乡和青城镇为主, 并已逐步向川东地区和南部二阴山区拓展延伸。近年来由于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粮田面积逐步减少, 经济作物面积逐年扩大.百合的种植面积得到不足保障。

(二) 榆中县百合产业的销售状况

榆中县已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良好的产品交易环境和销售市场。据统计, 95%的百合销往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 其中20%转口到香港、台湾地区、日本、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地。但可看出百合以大城市的销售为主要的目标市场, 中小城市的辐射范围有限, 国际市场还待开发。

(三) 榆中县百合产业的销售渠道

榆中县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使得百合已形成了以各个层次的产地批发商为龙头、外地批发市场为终端、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的百合营销模式, 即:农户基地-本地批发市场-外地批发市场;农户基地-本地小商贩-外地大商贩-外地批发市场;其中第一种渠道占主导地位, 通过这一渠道销售的占总量的60%;在本地批发市场起着龙头的作用。其次是第二种渠道, 这一渠道也占比较大的份额, 2013年通过这个渠道销售的占总产量的30%;而最后一个销售渠道销售量仅占百合销售总量的10%。

(四) 榆中县百合生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百合的经济效益好, 市场上百合价格为20~35元/kg, 真空包装的鲜百合价格为70~110元/kg。农民的母籽成本为3.00万~3.75万元/h m2。3年后收获, 产值32.0~56.0万元/hm2, 扣除成本 (按5000元/h m2计) , 每年收入可达9.25万~17.25万元/hm2。由此看, 来百合的经济效益还是较为可观的。

三、榆中百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单独生产分散经营;缺乏的科学技术的支撑的问题

榆中县种植百合处于分散生产的状态, 没有科学的种植技术;导致专业化程度不高, 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 使百合球种品质退化现象极为突出, 导致了百合品质的下降。很难形成大的规模效应, 使农户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

(二) 销售过程中存在营销组织功能不全, 销售流通的链条过长的问题

不能有效的解决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区域结构不均衡。目前在交易方式、管理和服务模式上还存在问题, 使销售的效率和辐射范围不尽人意, 百合销售仅局限在大城市, 小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很小。并且百合销售环节冗长, 使物流费高昂, 增加销售成本;影响了百合的外销。

(三) 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百合的品牌意识滞后

随着百合的品牌销售的普遍升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榆中百合目前加工企业的数量较多, 没有规范的管理, 并且有些小商户还不断的变换品牌, 百合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百合的市场信誉。

(四) 百合流通加工中存在是百合加工技术水平落后, 企业经营规模小的问题

现有的百合加工点大多数以农户为单位, 技术落后, 以人工为主要加工形式。导致深加工滞后, 产品单一, 附加值低, 科技含量低。使得符合高层次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基本空白。

(五) 百合产业建设过程中资金融通的问题

首先是金融投入的供需不均衡, 在农业市场中金融供给不足制约了百合种植产业的发展。百合种值如按产业化标准种植, 农民自筹约为10%, 其资金缺口仍较大, 制约了百合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其次是贷款利率偏高影响百合种植效益, 甘肃省有的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月息较高, 远超其他的利率。贷款利率的高水平很大程度影响农民对百合的资金投入, 同时也降低了百合种植效益。

最后农业保险滞后致使农业生产风险突出, 农业经济“靠天吃饭”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百合产业在受到意外损失时, 风险承担者只能是个人, 风险没有分散。

四、榆中县百合产业集约化调整

(一) 推行公司 (协会) +科技+农户+基地+市场+品牌”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百合作为一种商品, 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 所以要求百合产业的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依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并且还要扩大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的规模, 百合种植户按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监管, 走向集团化经营。并提供全程服务, 促进各生产经营环节有效的结合和运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

(二) 有效利用农业科技, 建立优质种球繁育基地, 解决产品退化问题

保证所种植百合的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需建立产品适宜种植基地, 引进百合的种植技术。还需引进种球培育的人才, 开展技术的改革和创新, 才能让优质种球成为现实。同时也要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 用科学方法种植, 从而解决问题。

(三) 实施品牌战略, 形成品质稳定, 服务到位, 客户优先的经营方略

要实现百合业的品牌与农业结合的目标, 形成产业链, 并将其建立成为强势品牌以创造品牌价值。首先要保证百合产品质量的优质, 树立品牌形象;其次百合的包装要创新, 多样化。最后做好媒体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宣传活动, 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 扩大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 优化生产环节, 延长百合产业链条, 增加产品附加值

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百合生产要素的利用, 调整了百合产业结构。让百合产业在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实行专业分工、实现规模经济、生产深化加工和配套服务的基础上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的竞争。

(五) 有效利用国家金融扶持政策, 加大政府部门扶持力度。

首先合理的运用国家的金融政策, 通过多种方式扩宽融资渠道。其次对农户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 鼓励其成为本公司股东。最后增加财政支出。继续加大百合产业科研资金的投入扶持, 改善百合生产科研条件。建立完善的百合生产、销售的检测体系, 将政策化和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建立百合信息共享机制, 实现政府与百合产业的共赢。

五、榆中百合产业的预期

榆中县百合产业的可采用以上五项举措, 以满足集约化的“三高”要求, 实现改变传统的封闭经营局面, 转为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改变原始农村资金模式, 融合金融、企业及农户自身力量共同推进农村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变农民的就业结构, 减少失业及留守老人比例;改变陈旧的服务模式, 做到种子种植、百合销售、附加值生产等一系列都有高效率的服务和形成品牌效应的目标。从而推动榆中百合产业的发展, 达到农户和政府双赢的局面。

摘要:本文以现有国家特色农业产业化政策为背景, 对榆中县百合产业进行研究。调查了近年来榆中县百合产业的发展经历及现状, 考察了其发展变化及存在问题, 试图从特色农业的公司化运营、及政府部门的有效扶持等方面对榆中县百合产业进行集约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榆中,百合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许信胜, 赵惠强, 王金元.自律·组织化·品牌战略——兰州百合业健康发展问题研究[J].开发研究, 2004 (4) :13-15.

[2]王生林, 王明霞.兰州百合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7 (1) :82-87, 91.

[3]盛国成, 张俊科, 盛哲.推动兰州百合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考[J].温室园艺, 2009 (9) :59-60.

[4]彭志云, 梁玉文, 冯炜弘.兰州百合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甘肃科技, 2009, 25 (21) :8-9.

[5]樊元, 秦燕.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区域品牌战略[J].开发研究, 2006, 122 (1) :14-17.

[6]佘国珍, 赵建兴, 高娃.百合的栽培及病害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 (1) :41-42.

[7]李伟绮, 林玉红, 孙建好, 等.兰州百合优势种植区百合经济效益[J].北方园艺, 2012 (4)

[8]刘静.兰州百合快速繁殖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 2011 (8) :839-842.

[9]张晓东.推进兰州百合产业化的思考[J].农业机械, 2009 (9) :59

集约化发展 第5篇

树立节约创造价值理念推动企业走集约化发展之路

追求集约增长的管理境界是集团公司2006年党委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提升的“四种”境界之一。如何树立节约创造价值的理念,创建节约型企业,推动企业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一、正确认识节约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

某矿集团树立节约创造价值的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首先,树立节约创造价值的理念。创建节约型企业,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某矿集团作为以煤为主的资源型企业,经过长期高强度、大规模开采,本部矿井剩余可采储量逐年减少。按照现有储量亿吨,年产万吨计算,剩余服务年限还有年。在个生产矿井中,有个矿井剩余服务年限不足年。随着开采水平的不断延深,开采条件更趋复杂。近年来,集团公司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异地办矿,圈占煤炭战略资源,以此来支撑煤炭主业的持续发展。尽管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集团公司做大做强,构建极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特大型能源企业集团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今后几年,是集团公司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快速发展十分关键的战略机遇期。要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在积极寻求外部煤炭资源扩张的同时,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确定煤炭生产规模,提高资源回收率,把有限的资源开发好、利用好,尽可能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为实现企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赢得时间,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把创建降本、节能、增效的节约型企业确定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依靠深化改革,细化管理,挖掘潜能来推进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其次,树立节约创造价值的理念。创建节约型企业,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创建节约型企业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主要依赖量的增长,极易受到外部市场的冲击,如果不转变增长观念,创新增长模式,提高抵御风险、化解风险的应变能力,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机。2005年,集团公司针对产量减少,煤质下降,煤价下跌,成本增加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活动。通过对基层单位申报的个项目进行审核确认,其中65个项目产生经济效益万元,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不仅充分体现了节约创造价值的现实意义,而且充分说明了节支降耗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第三,树立节约创造价值的理念。创建节约型企业,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需要。由于煤炭企业的特殊性以及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管理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新技术应用普及面不广等问题比较突出。如对节约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口头上讲得多,行动上落实少;节水、节电、节煤工作职能管理分散,责任体系不完备,专业归口管理不到位;高耗低效设备技改投入不够,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基础相对薄弱;监管考核的力度不大等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节约创造价值的理念,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延伸煤基产业链,做精煤炭产品。按照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积极营造节约创造价值的舆论氛围

树立节约创造价值的理念,首先要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教育和引导全体职工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创建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意义,真正把节约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实现全员、全过程节约。

要搞好集中策划和宣传,采取各种手段,大力宣传国家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创建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意义,曝光资源浪费行为,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职工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要注重典型引导,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通过精心培育、大力选树节约典型,引领释放典型效应,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节约型企业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以推广节能新技术,落实节能新措施,降低单位能耗为重点,通过组织现场会、交流会等形式,树立一批节能示范企业,推广一批节能技术。要加大经常性的节能降耗的教育,建立节能降耗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企业提供先进的节能技术与管理信息,促进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三、把握节约创造价值的关键环节

一是决策要到位。决策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据有关资料统计,“七五”到“九五”期间,我国的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亿元左右,有大约3000家企业因决策失误而被迫宣布破产。由此可见,企业发展过程中决策的重要性。科学到位的决策带来的节约,要远比节约一滴水,节省一度电,节省一张纸更有意义。因此,在创建节约型企业过

程中,无论是重大规划方案编制,还是具体生产环节设计,都要严把关口,科学决策,避免因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无形的损失。

二是管理要到位。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责任制,逐级分解指标,实施目标管理,实行分类指导,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进一步制订完善水、电、原材料使用的计量、记录、报告、奖惩等管理制度,把各种消耗纳入对单位经济增加

值的评价,完善业绩考核体系,更加有效地发挥在提高能源、材料综合利用效率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管理创新。目前,集团公司推行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是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企业管理流程的再造和升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单位和职工降本增效的内在动力,减少管理成本。只要长期坚持不懈的抓下去,就一定能够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是技改要到位。继续探索推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加大科研攻关、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对现有生产系统和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加快技术、工艺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步伐,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积极引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为创建节约型企业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四是细节要到位。细节决定成败。从微观上讲,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用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危机感去从事管理、投入生产、搞好工作,从身边具体事做起,处处精打细算,不浪费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块煤、一颗钉、一张纸、一把棉丝等等,这些细节的浪费,并不一定给企业的效益带来太大的冲击与影响。但是,累计起来对企业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就会造成无形的资源浪费。反过来,每个人都重视细节,珍惜资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聚集起来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聚沙成塔,聚少成多,道理虽然朴素,但寓意却十分深远、重大。在生产经营和企业的一切活动中,要坚持节约为先,节约任何可利用的资源,能回收的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也要想办法转化成资金,抓“大”不能放“小”,不能拣了“西瓜”丢了“芝麻”。

孝感市小城镇集约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6篇

关键词:集约化;孝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16-01

一、前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建国以来,孝感经济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孝感市的产业结构出现逐步升级的趋势,社会经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经济结构向现代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是为自己两年多来的学习提供研究和检验的实例;二是能为孝感小城镇集约化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作用;三是得当的发展思路能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2.研究意义。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生活方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

二、孝感市小城镇集约化发展现状

(一)孝感市小城镇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小城镇115个,其中,乡镇95个、街道办事处13个、农场7个。列入省“百镇千村”重点镇的9个,列入市级重点镇的30个。

(二)孝感市小城镇集约化发展现状。

1. 小城镇空间布局集约程度不断提高。

2010年,小城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28户,2012年,小城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29户,与2010年相比,小城镇的空间布局集约程度不断提高。

2.小城镇镇区单位面积工业产值大幅提升。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市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2012年实现增加值5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市直工業增长14.2%,地方工业增长17.4%;轻工业增长17.0%,重工业增长17.1%。2010年,孝感市小城镇工业单位产值20.39万元,2012年,孝感市小城镇工业单位产值19.63万元,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5.3%。

三、孝感市小城镇集约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不高,经济发展不平衡。

2012年孝感市常住人口483.31万人,其中:城镇239.89万人,乡村243.42万人,城镇化率41.5%,湖北省的城镇化率却高达53.5%,高于全国0.93个百分比。相比之下,孝感的城镇化率却仅有41.5%,城镇化水平很低。

(二)小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

孝感市小城镇空间布局方式主要为多点分散式。分散空间布局最大的特点是在一定空间距离上有多个分散的组团。此种模式若针对大城市,则会体现出有机疏散的优势。但针对小城镇因发展建设投入资金相当有限,会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达到标准,在建设投入上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该模式小城镇布局不合理。

四、孝感市小城镇集约化发展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以城乡统筹为载体,做优城镇功能。畅通城镇交通网络。坚持统筹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完善县—镇、镇—镇道路体系,构筑连接县城、辐射乡村、畅通便捷的小城镇交通网络,实现“相邻乡镇半小时可达、县城一小时可达”的目标,使小城镇融入区域大交通体系。升级改造城镇内部交通干线和村道公路,支持乡镇发展内循环交通,允许具备条件的乡镇开通乡村公交,充分发挥城镇辐射效应。

(二)优化小城镇空间布局。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塑造城镇特色。创新规划设计理念。按照“功能区域划分科学、人口空间布局合理、城乡产业有机对接、公共服务配套科学”的原则,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采取领导、专家与群众相结合,建筑体量、建筑风格与城镇历史人文、自然环境等相结合,精心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健全划管理体制,增强规划管理的约束性,推进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发展、新村建设等规划相互衔接。

(三)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浅议永州市气象影视集约化发展 第7篇

永州市气象局实行湖南省气象局和永州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 以湖南省气象局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气象影视最早是通过电视天气预报直接面向观众, 声像并茂, 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气象服务形式, 然而随着气象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 从工业、农业到交通、旅游、航空、航天等等, 气象与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需要向公众发布的信息越来越丰富, 公众也希望了解更多的气象信息和气象知识, 所以丰富多彩的气象节目和全方位、高质量的气象信息服务, 是气象影视者必须面临的问题, 下面通过分析永州市县两级气象影视发展现状, 对永州气象影视集约化发展进行探讨。

1 气象影视目前的现状和优劣势

1.1 永州市局目前的现状和优势

永州市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是全省气象部门中较早开展气象影视节目制作的市局, 依靠气象部门的基础预报产品, 制作出贴近生活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影视广告业务在全省各地州市中 (除省会长沙市外) 名列前茅。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 原有的电视节目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现在又购买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播出系统, 经过全新打造, 提高了节目的档次和品位。从制作人员配备上, 市局目前影视制作分工职责比较明确, 人员素质比较高。从气象影视广告业务上看, 市局广告业务是由一支受过专业培训的广告业务人员组成, 同时有成熟的广告市场运作理念, 有广泛的客户群关系, 有较好的媒体整合传播能力, 通过各种渠道来拓宽电视气象广告的销售, 提升气象品牌在广告业内的知名度。

1.2 永州市各县局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至2010年12月31日, 永州市辖2个市辖区、8个县、1个自治县, 各县区气象局独立经营。首先各县局制作设备老化, 亟需更新。其次制作人员非专业, 影视制作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相差较大, 其制作人员一般为其他岗位人员兼职, 节目形式一般为无主持人式的单一天气预报, 内容不丰富, 节目制作质量较低。再者气象影视广告业务管理不规范, 效益不高, 广告业务是由气象科技服务人员管理。由于县局人员少, 从事广告业务的人员还从事着如防雷、彩球、科技服务等等气象科技服务工作, 没有专职人员, 所以经济效益不高, 11个县区的气象影视广告年效益之和还不及市局效益的一半。

目前的县局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无论从形式、内容、创意还是从技术、机制上看, 都与飞速发展的影视业不相合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技知识难以充分展示。电视天气预报单调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2 气象影视引入集约化的目的在于增加竞争的实力

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 本意是指在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 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 从而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气象影视引入集约化, 其目的在于:在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 气象影视受到严峻的考验, 随着气象服务市场逐步开放, 竞争愈加激烈, 气象影视若仍分散经营就有被各个击破的可能。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各种资源, 进行统一配置, 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节目立于不败之地, 树立起气象知名品牌, 从而增加可持续竞争的实力。

3 气象影视集约化发展的思路

3.1 逐步实现“市代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从永州市气象影视目前的现状可以看出, “市代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 可以充分发挥市局人员和设备的优势, 从人员上说, 市局制作人员管理制度完善, 制作技术也相对较高, 可结束县局节目形式呆板、千篇一律的局面。同时又解放了县局影视工作人员, 把更多力量投入到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中。从设备上说,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一项高投入、低回报、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节目形式的多样性离不开先进设备的支持, 好设备能给我们带来好的节目效果, 现在各个气象局纷纷上主持人, 以期用高质量、新颖的栏目吸引观众, 才能产生可观的“眼球经济”, 这就需要更高的设备要求, 首先要有一间演播厅和一间制作室, 保守估计也要投入几十万元, 而由于各县气象局是单兵作战, 财力有限, 设备是能用就行, 常常出现和电视台设备不配套, 要几次转录, 因此电视台屡屡想要争夺制作权。而通过“市代县”制作, 县局只需把预报结果报送市局, 由市局统一制作高质量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通过网络传输到当地电视台播出, 不仅提高了节目的质量, 也牢牢握住了栏目的制作权。

3.2 建立并逐步完善广告市场数据库

广告策划、创意的市场依据是市场数据、是对目标消费群族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的量化分析, 建立并逐步完善广告市场数据库是促进《天气预报》栏目广告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些共性的资料, 并逐步细分, 按行业、职业、年龄、性别、消费行为特征等类别分解。通过对数据库的认真分析, 回访以前的老客户稳定现在的客户并积极拓展新客户是我们新的工作重点。

3.3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实现节目传输网络化。

2010年4月我局购入广播级传输产品——SDI/ASI数字电视光端机、TS流光接收机和视频音频分配器等设备与市广播电视新闻回传系统接口相匹配, 制作的电视天气预报栏目, 在全省各地州市中率先实现了光纤网络实时传输。该设备的引进, 有效的克服了以往用录像带输出影像质量不稳定以及因路途远传送节目受制于天气、交通工具等因素影响的弊端。通过光纤网络方便快捷实时地传输高清视频信号, 使我局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播出质量有了质的提高。而下面各县区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每天都需要有专人将节目带送到当地电视台。而且由于电视台的设备是无硬盘播出, 节目到电视台后需要从新采集, 这样制作好的节目带子经过2次转换以后, 节目质量很难保证。“市代县”制作节目后, 节目传输网络化, 协调实现通过专线进行网络传输。而且随着电视节目的数字化。气象影视制作数字化也逐渐要求各项工作向快速、高效方向发展。

3.4 要加强和电视台的关系, 争取广告经营主动权。

我们必须依靠电视台先进的闭路网络, 才能把气象信息传送到千家万户。因此与电视台搞好关系, 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永州市各频道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虽然跟在永州新闻联播之后, 但电视台在播出天气预报节目前增加一些广告, 大大影响了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率。而通过气象影视集约化可以更好的同电视台进行沟通。首先, 利用市县两级气象局的人员关系, 同电视台进行协调, 争取天气预报节目的时长更合适, 播出时间更合理。其次就是能掌握广告定价主动权。广告定价也是非常重要的, 价格太高商家支付不起, 太低了影响了广告收入, 又降低了节目的价值。因此, 要定好广告价位, 一般要和当地的电视台价格作一下比较, 从播出长度、时段等来考虑, 还要制订一定的优惠措施, 如果客户订制的时间较长, 优惠的幅度也就越大, 这样才能争取到较多的广告, 取得最合理的经济效益。

3.5 创建电视天气预报网络平台, 以推动气象影视工作的发展

电视天气预报作为一个老百姓非常关心的节目, 经常会接到观众电话和来信, 对节目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而电视天气预报的制作部门也需要及时了解观众意见来及时调整节目定位。因此, 必须在媒体与观众之间构建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 让媒体与观众有平等对话的机会, 同时也能让媒体能够留住更多的观众。具有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网站无疑可以胜任这一角色。现在基本上每个地州市气象局都建立了自己的气象网站, 我们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开辟气象影视平台, 倾听网友的声音及时与网友交流,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 集思广益把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办成一个属于老百姓自己的节目。

现在我们的广告业务基本上是由广告业务员与广告主签订的, 广告设计制作人员并没有与广告主直接沟通, 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观众可以在网上留言, 对节目发表评论, 电视天气预报的制作部门也可以在网上开展调查, 快速了解观众动向, 由此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以推动气象影视工作的发展。正如萧伯纳说的: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我们交换, 你还是只有一个苹果, 我也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我们交换, 你我就有了两种思想。我们的思想丰富了, 对广告问题的理解就深刻了, 自然从事广告策划、创意的点子就多了。

4 结论

集约化发展 第8篇

近十年来,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机制的不断变革, 电网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也走过了一条从集中采购到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发展道路。对于电网企业的物资集约化发展之路, 社会的关注的一直很高, 特别是因国有企业采购对相关制造业的影响巨大, 社会之中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有些人认为物资集约化的发起和推动完全是由企业负责人的个人因素导致的, 也有人认为这是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导致等等。那么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发展真正的驱动因素究竟是什么, 优势如何发生作用呢?

企业物资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组成部分, 企业的性质、定位、业务以及企业的发展状态对企业物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而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的电网企业, 其物资集约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则更为复杂。本文试图对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制进行探讨, 以对今后的物资发展道路决策提供参考。

1 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发展的驱动因子

从电网企业物资管理的根本要求来看, 物资集约化发展目的是通过采购机制、供应机制、监督机制建设, 为公司采购优质物资, 满足企业建设发展需要, 增加企业利润。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发展的驱动因子可以归纳为自然因子、经济因子和社会因子三大类。自然因子主要与电网企业所处的自然环境, 包括资源分布、地形、气候、海拔、土壤等, 这些因素影响到相关产业布局、物资品类、质量要求、运输条件、价格等, 进而通过物资供应经济性影响物资集约化的发展方向。经济因子包括社会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与电网设备关联的产业发展情况、电网建设的投资水平等。经济发展态势好的情况下, 经济发展带动了电网建设和发展需求, 对物资需求数量、质量和保障能力均有了更高的要求, 推动物资集约化发展成为必然选择。社会因子包括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收入水平、公共卫生等。人口聚集、城镇化水平提升、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环境的需求等, 提升了对于电网规划、布点、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进而对相关物资的质量、价格、性能、供应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推进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发展。同时由于电网企业属于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使得国家政策、地方法规等对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 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驱动机制

电网企业的物资集约化核心内涵是“集中、统一、精益、高效”, 这一目标的实现因不同的驱动因子与国家政策、地方法规的耦合而具有差异性, 但总的趋势在全国具有同一性, 只是所处阶段略有差异。以江苏等发达省市为例, 从自然因子角度考虑, 该区域内的电网企业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对较好, 地势平坦、四季温差、交通便利, 对于全区域物资的集中管理非常有利, 同时由于土地资源稀缺, 对于物资的差异性要求较高;从经济因子角度看, 区域内经济繁荣, 对于电网建设的需求旺盛, 各方面的投资意愿强烈, 电网建设所需物资的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多, 市场竞争激烈, 对于物资的集中采购、集中配送、高效运作有内部需求和客观条件;从社会角度看, 江苏省人口密度大, 电力需求旺盛, 同时对于供电质量和环保要求非常高, 对物资供应的时间、质量、效率等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从国家政策和地方法规方面看, 地方对于电网的发展、配套政策的出台都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 统筹物资采购、供应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三个因子与政策法规的耦合, 江苏在物资集约化方面具有非常优越的条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江苏电网企业就开始走上具有集约化特征的集中、精益、高效的发展道路, 其发展过程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与江苏相比, 西部省份虽然在物资集约化的进度、效率、效益与其有一定差异, 但物资集约化的趋势基本相同。

通过上述实例简析, 可以看到电网物资集约化发展的驱动机制是包含了自然因子、经济因子、社会因子的相互作用, 并与国家政策、地方法规等相互影响和耦合而形成的关系总成。

3 目前电网物资集约化发展驱动机制

对于电网物资集约化发展之路, 社会上的一些声音认为企业负责人的意图是驱动因素之一, 实际这只是表象。电网物资集约化发展驱动机制是自然、经济、社会因子在与国家宏观政策的耦合的产物, 其中尤以经济因子为重。近十几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经济发展要求电网企业对物资进行集中管理, 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 经济因子成为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发展主要驱动力。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对于发展质量、环境保护等重视程度和政策倾斜不断加大, 电网物资集约化发展驱动机制中的社会因子比重将逐步提升, 由此也对电网物资集约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口分布的变化、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物资集约化管理在精益、高效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例如供电需求的快速增长要求在采购模式上, 能及时完成采购过程;在物资品种和质量上, 要求不断应用更环保、更低碳的设备;在供应上要准确、专业;在物资供应链的全过程进行统筹管理等等。这些变化反馈至经济领域, 不可避免的会推动制造行业的产品更新换代甚至是产业结构调整。在这种驱动因子与物资集约化发展的交织互动中, 又会促使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的进一步深化, 以不断的适应变化, 达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和水平发展。

4 结论与启示

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发展受自然因子、经济因子、社会因子和国家政策、地方法规的共同作用和驱动, 其中自然因子的变化从长期看对于物资集约化发展的方向影响较小。随着我国城镇进程的推进, 原先主要依靠经济因子驱动的情况将逐步转向以经济因子和社会因子共同驱动的模式, 而国家政策和地方法规将进一步强化这一变化。面对这一变化, 电网企业通过对物资集约化发展驱动机制的分析研究, 可以更好的把握物资集约化发展的动力来源和发展方向, 超前谋划、科学决策, 不断完善和创新, 为建设一流的电网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英隆.基于关系网络的电子商务创新与消费行为变革[J].中国流通经济, 2012.

[2]刘向南, 许丹艳.城市土地市场发展的驱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研究, 2010.

在信息化集约化背景下会计的发展 第9篇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现代市场经济中影响企业运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企业面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怎样有效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已经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情况的会计成为解决企业面临问题的重要途径。现代企业的发展, 企业对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会计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 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 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 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二) 集约化的概念

集约化的现代意义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在同一经济范围内, 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简言之, 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 集约化经营是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 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技术, 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

二、会计向信息化集约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 会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会计信息化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会计信息化对当前的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首先, 实现会计信息化以后, 企业能有效地抵御竞争风险,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 推动服务创新, 提高客户满意度,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其次, 会计信息化, 可以全面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包括会计数据采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 会计数据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 会计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 会计信息输出的无纸化。

第三, 实现会计信息化, 是顺应会计行业发展战略,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 会计只有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潮流, 才能充分发挥会计职能, 提升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位置[1]。

(二) 会计向集约化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现代市场经济中影响企业运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对企业的运行效率越来越高, 财务集约化是企业集团提高财务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现阶段企业财务已经基本进入财务管理信息化, 为达到企业发展对会计的要求, 会计必须顺应时代潮流, 向集约化方向发展[2]。

三、目前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未被企业管理层高度重视

目前, 大部分企业管理层未认识到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虽然实现了发展, 但是企业的管理水平仍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层必须改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二)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会计信息化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使得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风险。会计信息化使得高科技犯罪成为可能。因此, 为了保护企业利益和防止犯罪发生, 应该逐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 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

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 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具有会计基础知识, 还应该掌握相关的软件操作、网络会计。除此之外, 会计从业人员要有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 实事求、客观地提供会计数据。

(四) 信息的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会计实现信息化后, 不仅具有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共性, 而且实现了集中化与自动化处理、人机结合操作的特性、数据存储方式的变化和内部控制过程的变化, 导致数据保密性和安全稳定性较差。诸多变化发生后, 如何确保会计信息安全,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实现会计集约化的要求

(一) 在管理集成角度方面

实现会计集约化要求企业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 改善其管理设备, 对传统的经营流程进行改善, 集中管理各种宝贵资源。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

(二) 在渠道细分方面

为了避免出现多渠道经营, 降低经营成本, 企业应该对经营渠道进行集中管理, 调整公司经营模式。在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有统一的规划和部署, 严格执行各自的职能, 使得总体的经营管理协调一致。

(三) 要求企业成立会计中心

首先要对财务人员统一管理并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学习。其次根据《会计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各部门进行监督、资金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最后要实现会计中心网络信息一体化, 减少经营风险。

(四) 着眼于资源科学合理配置

企业的各类资源既是集约化经营的载体、也是“集”和“约”的对象, 只有合理配置资源才能体现集约化效应, 只有科学利用资源, 才能产生企业的更大价值, 而人、财、物则是企业的核心资源。

(五)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提纲企业集团内预算管理水平要求设立预算委员会, 负责预算的编制、审定和组织实施及调整。

(六) 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财务核算层次上收以后, 二级分行作为管理行拥有的权力相对增大, 要防止其出现滥用权力和分配不公的问题。同时, 因为基层经营行的权力相对减小, 所以也要防止其出现截留收入, 擅自开支费用和购置固定资产等违规行为。因此, 推行财务管理集约化改革, 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监督约束机制, 对管理行和被管理行进行监控。

(七) 构建合理的绩效考核奖惩办法

实现会计集约化改革后, 必须及时调整现行的考核奖惩办法, 充分调动基层经营行的工作积极性。在公司确保资本金的完整的同时, 还必须完成集团下达的目标利润指标。在公司进行绩效考核时, 必须注意集团总部的影响, 以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和合理性, 达到考核的目的。最终, 公司要根据经营的业务特点, 不同的经营方式实施不同绩效考核标准[4]。

摘要: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接合, 是信息化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会计信息化集约化顺应了时代潮流, 是会计与信息科技和网络相结合的产物, 是会计电算化新的发展阶段。信息社会中, 会计信息化集约化已经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信息化,集约化,会计发展

参考文献

[1]会计信息化: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大趋势[J].财经问题研究, 2004 (8) .

[2]王学瓅, 宋洋.财务集约化:从财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J].会计之友, 2011.

[3]李莉.集约化财务信息质量体系探究[J].财经论坛, 2007.

集约化发展 第10篇

1 土地流转集约化发展概述

1.1 土地流转集约化发展历程

土地流转集约化在我国发展至今, 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通过没收地主阶级私有土地和引导自耕农加入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 逐步建立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公有形式。农村土地实行单一的集体计划经营模式。二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土地双层经营的开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农村多种经营蓬勃兴起, 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加上农业税和“三提五统”的负担较重, 农村撂荒地现象日趋严重。这一时期表现为以代耕代种形式为主的自发流转特征。三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延续, 农民法律意识逐步增强, 要求土地流转规范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一时期表现为以合同或协议为主的规范化流转特征[1,2]。

1.2 土地流转集约化快速兴起的原因

一方面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 迫切需要农村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向二、三产业进行转移迫切需要我国农村对土地经营方式进行变革。实现由家庭零散经营方式向成片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这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另一方面,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从家庭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客观需要。土地流转集约经营有利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有利于农业专业化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农产品, 满足更多的国内外市场需要;有利于改变农民收入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3,4]。

1.3 土地流转集约化发展主要类型及特点

1.3.1 流转类型。

截至2015年6月底, 舒城县各种类型土地流转面积1.76万hm2。承包耕地流转1.1万hm2, 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6.7%。涉及农户4.28万户, 签订流转合同4.28万份, 占实行家庭承包农户的4.2%。通过土地流转实行集约化经营的面积达到5 466.67 hm2, 占流转总面积的31%。舒城县土地流转有5种形式, 租赁形式是主流, 流转面积达到6 466.67 hm2, 占百亩以上耕地流转面积的66%。其次是转包形式, 流转面积是2 800 hm2。转让、互换、入股3种形式流转面积相对较小, 分别为266.67、173.33、66.67 hm2。

1.3.2 土地流转主要特点。

一是由零星代耕到“万亩庄苑”。全县百亩以上土地流转面积为9 733.33 hm2, 经营主体446户, 户均200 hm2以上。二是由“自发放任”到“规范有序”。土地流转由初期的农户间口头协商流转变为有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参与全程, 签订统一书面合同, 依法公正地流转。三是由“单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土地流转以后, 优势农业资源集聚得以实现, 农业综合生产力大大提高, 双方都从农业生产力的增进中实现双效共赢。到2015年6月, 全县从事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和经营养殖的大户有92户, 流转土地面积1 826.67 hm2, 平均增加收入24 000元/hm2以上。

2 规范化建设对土地流转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2.1 规划是发展的先导

培育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必须从宏观与微观2个层面做好科学规划。在宏观上, 随着土地流转的开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 各级政府要综合考虑发展土地集约经营与农村劳力转移、户籍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等多种因素, 从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统筹全局, 做出科学规划。在微观上, 各类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实体要在认真研究市场需求与土地需求的基础上, 制定科学的用地规划、产业规划、项目规划, 为实现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组织建设是发展的保证

大力加强土地流转组织建设,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设置土地流转台帐。完善土地流转合同规范管理, 为农村土地流转集约经营提供完善的组织服务支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平台, 彻底解决土地流转双方信息不畅, 信息辐射面小, 影响土地流转速度、规模和效益的现象。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建设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 妥善处理各种流转纠纷和维护农民利益。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监察机构, 严禁违背农民意愿以不合理的价格强制流转, 避免损害农民利益。同时积极探索与农村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相适应的新的组织形式, 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家庭农场建设。

2.3 积极扶持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农村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完善, 离不开相关惠农政策强有力的扶持。各级政府要认真加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可持续发展扶持政策配套系统工程分析研究。改进与完善粮种补贴、土地流转补贴发放办法,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助比例。加强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完善与农村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项目投入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科技人才培训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可持续发展各环节的激励、补贴政策, 为农村土地流转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源泉。

2.4 社会保障机制是发展的根本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特殊性, 农村土地不仅承担着经济功能, 而且还承担着社会保障功能。土地经营不仅成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还起着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各地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方式的研究, 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民基本社会保障、土地流转起点收益、土地流转超额收益的分配比例。建立与完善农村居民非农化退出保障机制, 为农村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健康、繁荣发展提供根本的制度安排支撑。

3 发展对策

3.1 加快机制创新,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是建立现代农业大势所趋。要最终实现这一先进生产方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也还有许多矛盾需要解决。有些深层次矛盾的解决, 还有待于站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政治高度, 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三原则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利益的土地流转法律体系、市场体系、保障体制、退出体系。二是要着力解决土地流转与相关制度衔接配套统一工作,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尽快制定完善土地流转后农转非一整套的惠农政策, 解决农转非市民待遇问题、户籍问题、子女入学问题、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保障房问题, 为因土地流转而进入城市的农转非居民解决后顾之忧。

3.2 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

一是土地流转价格由市场供求情况决定。有些人主张将原有的集体组织改制为法人主体, 以实现“统一经营”目标。这种行政化法人主体, 在实践上是很难站住脚的。实践证明, 独资、合资、合作、公司制、集团制等组织形式, 只要适应市场需求, 就应积极采取。有些同志出于对非农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会蚕食农民利益的担忧, 主张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资金的解决只能通过农业内部来实现。其实这种认识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一方面, 农业内部资金稀缺, 很难满足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另一方面, 农民利益也可以通过收益分配有序制度安排来限制非农资金对超额利润的追逐, 从而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目标。二是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组织演变的进程也必须由市场来决定。有些人看不到我国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制度演变具有阶段性、渐进性、多元性的特征, 片面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经济组织制度, 忽视其他适应市场需求的组织形式的培育。片面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约作用, 忽视其合理内核。有的主张尽早取消家庭承包, 这是十分有害的。相反, 在现阶段不仅不能废除, 而且还要坚持在稳定完善这一制度的基础上, 规范发展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 大力支持与保护家庭农场的发展。这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 是赢得改革和发展良好环境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宗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若干问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0 (4) :59-62.

[2]王志伟.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的路线选择[J].农业经济, 2012 (5) :55.

[3]高强, 孔祥智.国外及中国台湾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与服务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 2014 (1) :22-24.

集约化发展 第11篇

城市边缘区一般是指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外围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其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农村的地区。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心和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提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已逐渐由粗犷的规模拓展型向集约的内涵提升型转变过渡,城市边缘区的建设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此情况下,作为建设先导的规划而言,必须作出积极应对,才能对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预见和前瞻,为城市发展的续航提供持久动力。

一、国内城市边缘区集约化发展模式

国内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就目前来看,集约化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五种:一是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即以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手段推动边缘区块建设的方式。可以划分为农业园、工业园、科技园和物流园四种。二是大学城发展模式即以大学城建设为契机带动周边地段的开发建设,从而达到推动整个边缘区块发展的方式。大学城是将若干个大学聚集在一处,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产业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特定的区域。三是休闲度假发展模式,即以风景区或度假设施建设推进边缘区块发展的方式。四是居住发展模式,即以住宅建设推动边缘区发展的方式。五是大型设施开发模式。近年来,一些大城市对于边缘区还采取了兴建大型设施或举办大型活动推动边缘区块发展的方式。

二、新形势下的规划应对

为了更好地引领边缘区的健康发展,规划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积极的应对。

1.总体规划方面

(1)明晰目标,精确区域发展定位

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城市规划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工程设施,并保证城市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程序的优化和布局的科学性,使城市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边缘区块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城市总体规划应从生态、功能和空间等方面明确其发展定位。

(2)审慎选择,精选区块发展模式

涉及边缘区块的规划首先是对于其适宜地发展模式的选择,边缘区发展模式应该通过“区域——城市——区块”三个层面研究确定。一是区域:边缘区发展模式的选择首先是产业方向的选择,选择产业方向应从区域层面入手研究,确定其适宜发展的产业方向,积极培育或融入区域产业体系。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二是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与建成区密切相关,选择发展模式应看其是否符合总体规划的意图,是否可以优化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功能构成、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从城市整体高度来校核哪些是适合城市发展现状和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发展模式。三是区块:不同发展模式需要不同的发展基础,应根据用地条件、现状建设和人口分布等情况来进一步校核实施建设的难易程度。这样最终明确其适宜的发展模式。

2.详细规划方面

(1)保证龙头项目土地供给,以产业发展带动区块发展

由于目前政府招商引资仍是引入龙头项目的最主要途径,规划师首先应积极与政府合作,了解政府招商引资的具体意向和进度,结合国内外同类项目的建设实践研究其用地规模与空间布局要求,保证规划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土地是边缘区的发展中的一个刚性的元素(数量有限越用越少),用地布局中应为龙头项目留足发展空间,在其周边用地布局中应坚持弹性原则,保证龙头项目进得来,并能得到持续的发展。以龙头项目的发展带动区块主导产业的发展,以产业發展带动区块的发展。

(2)关注移民就业,共建和谐社会

过去解决居民安置问题主要是以补建住宅为主要手段,而本地原来的居民大都以土地为生计,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生活的基础,生活水平自然无法保障(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知识水平不高的人群)。在这样的条件下,居民安置区往往会走向衰败,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尤其值得关注。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关注居民就业问题,在规划中应划出一定的用地,提供给居民,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业或是让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联合开发。

(3)近远结合,做好“项目库”

边缘区的建设本身也是一种“经营”,确定好基础设施建设时序,可以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和运营风险。用地规划应坚持近远期相结合,近远期的划分应依据区块的实际发展水平而定,不应简单地依据时间划分。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发展模式的发展轨迹的特点,与政府或开发主体合作制定与发展时期对应的“项目库”,为开发建设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

(4)用地规划坚持弹性原则

集约化发展 第12篇

当代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聚居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大学校园的集约化设计”是针对当前大学相对粗放发展的倾向而提出的对应策略,它适应我国现阶段地少人多、资源紧缺的特殊国情;适应国内大学校园从大规模建设转向整体环境的优化与改善以及人文环境的塑造的具体情况。大学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趋向都表明,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学校园建设将从增加“量”向提升“质”的方向转化,从注重“形”向注重“态”方向发展,大学校园的发展将倾向于由高校发展内在需求决定的理性扩张模式。

大学校园集约化设计的适应性策略的出发点是从土地利用开始的,但其着眼点在效益上。大学校园集约化设计除了强调经济效益以外,还加入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体系。经济效益起基础性作用,建筑活动只有在有效地塑造出舒适的空间环境、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其经济效益。大学校园的集约化设计包含良性的多样化集约式土地使用(Multiple-intensive Land Use)、复合连续性的空间和人性化尺度等多重意义。其核心是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的同时维护校园有特色的人居环境。

集约化设计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建构和谐社会为指导,以科学规划和建设促和谐发展,重新认识大学发展的路径和方式,用实际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采取理性和循序渐进的增长方式,强调规划效能(实效),戒除功利性因素。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维持合理的能源消耗、集中有限的社会资源,以紧凑度和多样性为大学校园的主要特征,走勤俭、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图1)。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集约发展就是科学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大学校园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实现大学校园集约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产业积聚、资源配置优化与节约。

已经设定的边界

已经设定的边界是当代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的一个普遍化的现实限定条件,它也是集约化设计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在限定的边界内,才谈得上集约化发展(图2、图3)。

与建校初期就设定了集约化设计思想的校园不同,对于普通校园的集约化改造需要在不破坏边界的情况下,根据校园发展的要求,对于校园整体环境进行优化和持续改善。它需要兼顾密度和功能组合,即保证紧凑度(compactness)与多样性(diversity)的统一。它要求对现有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紧凑即具有高效的意思)。同时用足够的密度和丰富的空间肌理,用较为积聚的公共空间刺激交往。

填充化开发

在已有的边界内的发展需要采取填充化开发的模式(图4、图5)。从原则上说,填充式开发是为了满足新的要求,而在校园内增加一部分内容,其关键词是密集,它是一种由外向内集中的动作,并总是导致密度增高、容量变大。

填充化开发能给大学校园空间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1)节约用地,适应性较强。

2)增加密度,元素间彼此靠近,联系便利,实用性较高。

3)类型的丰富程度、不同元素间关系的有序程度及关系的丰富程度会有相应的提升。空间具有连续性(continuity)与集聚性concentration)的优势。

4)梳理和调整校园空间秩序,增强场所感。

5)提升建筑空间品质。

插入式设计

在填充式开发的策略下,在原有建筑群之中新建或局部改建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图3、4)。随着人们对空间规模要求不断提升,单位用地上的建筑密度随之增加。然而,插入式设计并非盲目地增建,它要求新建或改建的建筑需要对整体秩序起到良好的作用,或者能够完善空间的形态,或者能够强化空间的意味,或者能够增加新的空间线索。并且从历史的眼光看,插入式设计往往是一个系列过程,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诊断与针灸”、保护与重塑

大学校园的“诊断与针灸”,是在不破坏现有整体框架的情况下,以一种多元化目标,谨慎渐进式的小而灵活的改建方式,以精明、弹性、灵活的手段,在大学校园建设各个环节上的持续性改善,通过动态的规划和设计的标准化活动不断积累,从而达到量变到质变,促成校园生活的多样性和整体活力的飞跃。

对于集约化发展中的针灸与诊断、保护与重塑而言,整体协调是基础、空间整合是手段,达成空间与环境的连续性、协调性、多样性、生态性是基本目标。

填充式开发相类似,“诊断与针灸”同样是一个向内扩展的改造方式,不过它关注的不仅仅是增加新的内容,它更偏向于通过综合手段来保护现有的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环境品质。其特点和优势包括:

1)强化校园空间的人文内涵,维护珍贵的、给人留下深深印记的校园空间。

2)对症下药,先找到问题的关键,再进行优化设计。

3)象“针灸”一样,通过疏通局部,达到对全身舒筋活血的作用。由局部的改造调整最终形成对整体校园的优化。

“诊断与针灸”需要保护现有良好的环境,它包括校园周边城区环境的控制与保护、校园整体空间结构的保护、校内历史建筑的保护、特色空间场所的保护、内部人行道路的维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强化。另一方面,它也需要对空间和环境进行重塑,重塑的目的是在历史进程中调整混乱的空间、完善校园的功能、深化校园的内涵(图6、7)。重塑包括:建筑的维护、更新与新建、校园景观环境的优化、人性化交通网络的形成等方面。

“诊断和针灸”过程中会关注关于建筑实体及内空间的一些要素,例如建筑轮廓、建筑强度、建筑之间的角度、高度、距离等。它们重视部分与整体、表与里、边界与领域等逻辑关系,运用到包括衔接、对比、叠加、置换、反转等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它可以通过围合、夹持、分隔、下沉、升起等方法及“空间体”的加法(重复、渐变、近似、对比、交替、特异等)、减法(扭曲、膨胀、分裂、残形、倾斜、退层、旋转等)构成手段。

立体化建设

在校园用地非常紧张的条件下,为了扩充校园建筑的使用功能,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拓展地下空间和往高层发展,即立体化建设模式。它不需要占用额外的土地,增加局部用地的容积率,将水平扩展转为垂直扩展,集约化程度较高(图8)。尤其是地形有起伏的时候,半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通过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好的效益。

一体化设计

一体化设计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状况。它常常发生在用地与实际需求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时候。一体化设计是将集约化的特性充分发挥的产物。它所秉持的是最大化的紧凑度,是绝对的集中或者绝对的复合化。

集约化设计策略下的一体化设计存在几种不同的状况(图9):

第一种是整个校园表现为一个完整的实体,这类校园规模较小,用地局促。

第二种是校园的主要建筑通过各种连接方式形成一个整体,表现为网络状或簇群结构,在建筑的室内可以贯穿学校的大部分区域。

第三种是校园的主要建筑或者几个主要功能集中在一起,形成“综合楼”。

一体化设计最大的特点是自身独特的形态,并具有联系便利,同时在空间中会创造出许多偶然的变化。

一体化设计最突出的特征是高度复合化。它是若干个事物通过某种复杂的过程而产生出新的事物,而控制和揭示这一复杂过程的是一种复杂机制。功能的并置、交错、重叠,混和的功能部分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多样性的杂交。

集约化发展的校园由于空间结构层次的压缩、空间规模相对不足,也由于校园功能的复杂性以及服务对象的广泛性使得它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多样性的需求,“复合化”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通用空间为空间的复合化提供了充分条件。在产生新事物的复杂机制中,局部保持着相当的自治,与一盘散沙不同,它仍然是一个整体,局部服从于整体,它是一个系统。复合化不是通过抹煞个性而完成的强制性共存,而是扩充特性,鼓励最大差异的共存,是在单个容器中保持着事件的混杂的增殖。这有如炼金术,在保留各成分性质的同时,诞生了新的事物。

通过功能的复合化而形成的实体具有形体上的完整性,内部空间的丰富性等特征。

人性化尺度

相比那些尺度巨大、内容空泛、以仪式性为主的空间而言,人们更喜欢亲切一些、有适当围合和凭借的具有场所感和向心性的空间。人性化尺度的设计思想来源于对于人们行为的理解和认知。集约化发展与人性化尺度设计拥有同样的指向,都表现出一种实用主义的建筑美学。

空间尺度的宜人性对于营造空间氛围,促进交往具有突出的作用。在建筑环境设计中,人的形体及大小与环境,特别是与空间的比例、尺度以及细部形式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勒·柯布西耶的标准化体系形成了一系列从人体尺度考虑的使人感到愉悦的视觉比例及尺度,因此理论上在他的设计中将美学与功能结合起来。在创造适宜的校园空间环境中,了解人类生理因素有利于对建筑空间大小、体量、比例等方面作细致的推敲,使之符合人类行为。也只有通过尺度的调和、对比,各种比例变化的关系,人们才能感知空间,空间才有意义。

1)人性化尺度设计方法会比那些大而不当的设计节约宝贵的校园用地。

2)通过适当的设计产生丰富的类型、宜人的尺度、动态的空间,给人以归属感和平和感。刺激人们能更好的认识外部世界。

3)增强了空间的开放性,提高吸引力,创造鲜明的场所特征。

4)公共场合布置时,注意营造灰空间,在环境设计中注意形成一定的围、隐、透的空间,支持小范围活动。

集约化与多样性统一的空间营造

1)适当的高宽比

根据芦原义信的观点:在外部空间中建筑高度H与相邻建筑间距D的比值为1时,两者之间有某种均衡存在;当D/H<1时,会有紧迫之感;当D/H>1时,则有远离感;当D/H>4时。建筑物相互间的影响己很微弱。因此D/H在1-2之间时,外部空间处于一种舒适均衡的状态。建筑环境中空间的大小和比例必须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而且其尺度必须使人们在其中感到舒适。

2)强化空间围合

在外部空间的围合程度上,研究发现,人们经常光顾的广场往往部分封闭,适当敞开并与另一空间相连。可见,适当的围合度,有利于形成明确的空间限定,容易被感知和认同,进而产生向心倾向与归属感(图10、图11)。所以,无论采用何种围合方式,外部空间都应有明确限定,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空间围合不是机械和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通过空间的收放形成一定的趣味,可以通过一连串空间的串接形成韵律。

3)化整为零

外部空间从单一的大尺度空间转向簇群空间组合(图12)。适度消减空间尺度,不刻意追求大而无当展示性质的空间,转而追求亲切得体、与建筑及其内部空间关系密切的多空间组合。由消极空间向积极空间转变。

4)拉进距离与柔化边界

空间的开放与封闭以及吸引与排斥是表现容纳或者禁绝的直接因素图。限定空间的实体边界和由距离感形成的隐形边界是调节不同空间意象的主要手段。有形的物质边界通常既可由墙、隔断这类独立的边界元素标志出来,也可以通过封闭的建筑外墙来加以暗示。边界的强化明确地传达出“我们”和“你们”,内部与外部这类信息。距离感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心理边界,它通常表现为由物质因素所形成的一段空间,在此空间范围内人们被限制,从而间接地与其关注的事物隔绝开,距离感越明显隔绝程度越高。距离感减少了直接接触的可能,它的另外一种技巧是“隐蔽”,它并不明确地宣示排斥的目的,而是采取从人群的视线中消失的策略。柔化空间的边界和消弭距离感有助于人性化空间的强化,营造出适宜交往活动的空间条件,通常采取通透化以及边界场所化处理方式。

通透——边界的通透暗示着空间的可接近性和内部活动的开放性,从而表现出一种“容纳”而非“拒绝”,“吸引”而非“排斥”的态度。边界的通透化不仅仅是一种视线的通透也是一种活动的通透,它可以使更多的人群和活动被引入到空间中。另一方面,通透化还可以使此空间的交往活动受到来自其他空间的支持而不断得以强化。通透化还体现在消除公共设施的等级歧视,降低准入标准(改车行为人行,或以人行为最便利的方式,车行让位于人行),关怀弱势群体(无障碍设计)等不同方面。通透化本身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促进活动主体之间的交流,使不同空间的活动能够互相激发。

边界场所化——从行为层面上看人类的活动有趋向空间边缘的特点。边界并非只能是线性屏障,它还可以成为活动发生的场所。边界自身的场所化更是实现交往活动在场的重要途径。边缘地带可以成为吸引市民活动的场所,进而将活动引入到其他空间,或者间接地引发交往活动。在这些相邻接的区域内,性质对立或者有所差异的因素汇聚在一起,共同作用产生更为复杂的环境条件。

5)不同层次的领域空间

从公共到私密不同等级的完整的空间序列,还要寻找诠释这种正式等级的丰富手法,来表明场所的归属感和参与感的相关特性,从而避免归属感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图13)。

摘要:本文明确了集约化是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趋向;在一个已经设定的边界内采取填充式开发、插入式设计、“诊断与针灸”、保护与重塑等原则与方法;合理利用立体化建设、一体化设计,注重校园人性化尺度与多样性空间的塑造,是集约化校园建设的适应性方法。

关键词:集约化,适应性,多样性

参考文献

[1]仇保兴.紧凑度和多样性——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J].城市规划,2006(11):18-24.

[2]何镜堂,窦建奇,王扬,向科.大学聚落研究[J].建筑学报.2007(2):84-87.

[3]郑明仁.整合式大学校园规划之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1998.

[4]吕斌.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法[J]城市规划,2002(05):24-28.

上一篇:外经企业下一篇:早期系统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