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2024-09-16

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精选10篇)

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第1篇

1.人物造型特点

广西少数民族人物造型特点可以从其服饰形态上入手, 每个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 丰富多彩。壮族其服饰仍保存本民族的特色, 男子多穿青布对襟上衣, 有的还以布帕缠头。女子服饰则别具一格, 蓝黑颜色是壮族妇女的共同爱好。因地区不同而式样各异, 如那坡的黑衣壮最有特色, 黑衣壮以黑为美, 以黑作为穿着和族群的标记, 因此无论男女老少, 从头衣到体衣、足衣, 全身上下都是黑的。黑衣壮服饰是至今仍然保留着最为传统, 最具有特点和内涵的壮族服饰。从黑衣壮人物形象看, 特征更纯朴, 男女个子娇小身材粗壮, 眼凹眉弓高, 脸颊宽颧骨高, 多数皮肤较黑。

鉴于广西壮人物形象及民族服饰的独特性, 在现代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手法上, 采用写实性及装饰性手法可以表现其丰富的内涵。利用中国画写意笔墨塑造的表现力, 工笔重彩材料的特性表现力, 为广西壮民族题材的中国人物画创作找到新的发展思路。

2.笔墨运用的表现特点

广西壮族人民生性豁达开朗、大方, 热情, 其生活地区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区域, 其生产生活方式较原始, 有着自然、淳朴的乡土气息。而“粗犷、豁达、乐观、真挚、善良、淳朴、秀美”是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墨人物画的显著特点。以广西那坡黑衣壮族为例, 以黑为美的服饰特征具有显著古朴、粗犷的特征。人物造型略显粗犷厚重, 根据山区少数民族人物造型特点给我们的厚重感受, 运用奔放、雄浑、大气磅礴的笔墨语言, 描绘出气象宏伟、厚实朴拙的画面。运用传统的“十八描”已不合时宜, 而生拙, 朴实, 凝重, 粗犷的线条更适合表达上去里的壮民族人物形象。塑造山区壮族人物形象偏重强调笔墨的“张力”, 突出笔墨的构成与画面的整体效果, 强调笔墨的直觉表现力, 注重人物结构造型。“墨法”上可运用泼墨法、积墨法和破墨法, 宿墨、新墨、淡墨、浓墨、清水结合, 注重块面与整体等对比关系。在墨色变化上呈现苍茫、浑厚、多变的艺术视觉效果, 以符合山区人物造型需要。壮族山民那黝黑的脸膛, 健康结实的身体, 淳朴宽厚的性格, 所有的特性都烙印着质朴的品质。为了表达这种特殊的感受, 需要用一种苍茫浑厚沉雄大气的笔墨语言与之相契合, 那些清秀细润的笔墨显然是表达不出来这种凝重沉厚的感觉。

少数民族人民原始古朴的原生态气息, 吸引着全国各地区内外的画家们来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体验生活, 收集创作素材, 尤其我们广西本土的画家, 在表现壮族题材方面得心应手。以广西本土画家梁启得写意人物画作品《唱山歌》图1为列, 其作品也可以说是一部原生态的民族交响曲, 从其作品中可见用笔流畅, 人物的活灵活现, 能体会到画家精心设计并独具匠心的用笔用墨。并且作品不仅具有典型的南方人物画特点, 清灵、秀雅、含蓄、韵致而且也结合了北方画家的某些长处, 爽直、简洁, 使作品充满了阳刚与阴柔之美共存的美学品格。

二、广西壮族题材创作的意义

近些年来, 文学界里有股“寻根热”, 美术亦然。当今社会生存压力, 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往往造成当今人们精神上的紧张、焦虑和疲惫, 这时更多人更渴望亲近自然, 回归自然, 抛弃繁杂人事以及忧愁哀闷, 寻找自己心灵深处的呼唤。而少数民族朴素, 纯美, 洁净的原生态生活特点, 正是画家们心灵深处的寄托。展现广西壮民族题材的人物画创作在画家们的心目中已占据一定的分量, 体现了壮民族的艺术魅力已深入到画家们的心中。从艺术角度讲, 美术界都希望保留其民族有特色的文化传统。因而, 在中国人物画的表现上, 以少数民族为题材, 特别是反映壮民族题材的作品具有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因此, 表现广西的壮民族的中国人物国画艺术, 要在当代背景下获得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也就只有深入到其民族文化结构的层面, 挖掘其内在资源, 把握其精神内涵, 才能创作出焕发生机和活力的适合当代人们审美趣味的作品。

三、结语

广西壮民族题材的人物画创作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充分反映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的现实生活和人文关怀情结而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壮民族题材以其、浑厚、质朴、壮美而适合于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意愿, 同时也符合中国人物画创作中对选题、形象、特征、韵味的要求。这种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人物画家进行创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依赖基础。因此, 建构具有广西当代文化个性的中国人物画作品及关于壮民族题材的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仍是我们远大的目标, 我们仍需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新.广西美术50年[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 1999.

[2]大山里的黑衣壮——广西那坡黑衣壮文化艺术考察[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第2篇

》,我的说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方法设计 四:教学时间安排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参考:

本课程主要选自高一美术教材。中国现代人物画的时间定为20世纪上半叶,指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在这期间,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恰恰在这段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现代美术也处在发展阶段,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的特点,中国画的改革和油画的名族问题。在30至40年代,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所以在这节课中,结合中国画的改革和油画的名族化,赏析一些优秀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20世纪上半叶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学习我国著名画家关心社会、关心人民、为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索的精神。审美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3、教学重点:

(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掌握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历史及艺术欣赏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由于能够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

(2)、参与欣赏、评述。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由于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教学难点:

(1)、通俗易懂地讲解教学,介绍不同画种的欣赏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由于引导学生独立欣赏并讨论的来掌握内容的难易程度,并可以自己理解

(2)、如何有效的向学生讲授我国中国古代山水画文化,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由于有关文化历史的涉及。

二、教学对象分析

1、中学生对生活中的人物有所了解,但观赏类的人物画及中国现代人物画艺术的发展、制作工艺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却不多。因此如何在一个课时中多元化地向学生展示中国现代人物画知识,让学生感受人物画风韵,是我考虑较多的问题。

2、为了能深入浅出的向学生展示中国现代人物画文化,我采用多媒体展示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设计: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现代人物画》这节课原来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人物画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欣赏人物画的美感,但由于本次开课学生是高一年级的,所以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学设计主要还是现代人物画发展历史和造型特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掌握。

2、学法设计: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对比法,观察法,讨论法。展示同一时期主要代表作品各一件,让学生区分两者的不同之处,以及图片的展示,多感官角度认识现代人物画,对中国现代人物画有一个较为形象的认识,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讨论法则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堂课所用时间为40分钟,在教学中,首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维持课堂秩序,所用时间为1分钟,在导入新课中,用5分钟对中国现代人物画作一个总体的介绍使他们快速的进入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在教学本课主要内容中,由于时间关系,所以用30分钟讲授新课,最后通过4分钟的作业布置及课

堂总结来结束本节课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1、组织教学:通过维持课堂秩序

2、导入新课:从欣赏一组同一时期的作品导入,引出今天的课题。

3、讲授本课:

(1)、首先,今天我们将要欣赏的是现代绘画,既然说现代,也就意味着它的传统韵味不是很重,那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描绘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中国画《愚公移山》,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来欣赏这幅画的?(期间,教师提示,欣赏现代人物画关键一点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是怎样的面貌?(提问学生或一起分析当时社会状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历史,感受现实,让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片断。(课件展示、影视资料),我想,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当时中国社会贫穷、落后,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一个历史事实。(引出)而中国现代美术也正处在发展变化阶段,那么如何发展?怎样变化?即从传统——现代的转变?

(2)、(以下讲述法)因素:

1、社会的文化环,2、人的观念,3、美术的功能,4、内容与形式等;使中国现代美术经历了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的冲撞和融合,形成现代美术的特色:(1)中国画的改革,(2)油画的民族化问题。(3)、(阐述)

1、中国画的改革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画面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然而,随着人的思想的变化,观念的转变,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人们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新的认识,所以进行了改革,而改革之后的中国画是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即不再传统),《愚公移山》这幅中国画,我想同学们现在应该不难看出这幅画的内涵。

从故事反映的精神和表达的主题,可知画的主题思想,表现了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能取得胜利的精神。(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作者试图借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这就是这幅画的内涵和主题。

然而对于这幅画,我们更要了解的是它的技法,——中国画的改革体现在哪里呢?同学们一定有所感觉了,这幅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可,对不对?那么它在技法上有什么改变呢?(引导)

(4)、欣赏方法

技法:

1、线描—明暗(中西结合),中国画的改革,表现人物的体积和力量;

2、裸体形式表现中国古代传说,这是一种创新,突出了力量与气势。

内容:移山

主题:抗战到底的决心

(师生互动)

同样使抗战时期的作品,让我们再来看看蒋兆和的《流民图》又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来表现的呢?(课件展示)这是一幅描写中国人民苦难生活的历史画卷,我想请同学们看了作品之后,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绪和境遇,(一分钟讨论)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通过学生描绘画中人物形象,从而感受到民族的苦难)师:难道当时的中国真的就变成难民营了吗?如果再不起来战斗,中国就完全被侵略了。这幅画创作于1943年,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践踏了我国的半壁江山,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民族的苦难激发起了画家画了这幅画。主题也由此得出,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起来,参加战斗,坚持抗战到底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整个欣赏过程在教师的不断引导职能够展开并深入)

欣赏方法:

技法:线描+素描(改革了中国画)

内容:难民

主题:抗战到底

(有了第一幅作品的审美经验,学生可以得出此欣赏过程)欣赏完两幅作品可比较其异同点。(题材一样,表现方法不同)

20世纪上半叶也是反帝反封建时期,除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国内封建势力的存在。同学们请看这幅画表现了什么呢?欣赏:王式廓的《血衣》(油画素描稿)。

这是一幅描写土地革命时期农民斗地主的场面。(请学生分析,通过分析画中几个主要典型形象的心理,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优秀的艺术作品是靠典型来塑造角色的)。

可提问:作品的主题思想式通过什么形式体现出来的?(从感受农民的情绪起伏变化,由低潮到高涨过程)

欣赏方法:

技法:素描

内容:斗地主

主题:人民当家做主人(土改的必要性)

(这里学生应该可以自主学习了,基本上自己可以理解作品)

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这是一幅深受中国人民喜欢的革命历史画。这幅画重点感受油画的民族化体现在哪里? 具体过程:

1、同学们一定没有看过“开国大典”,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况,感受一下当时的宏伟场面以及这一令人难忘的时刻!(播放一段影视资料)

2、(一分钟思考或讨论)说一说这幅画的艺术特色。

师:……红旗、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与蓝天白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又采用了西方油画的写实手法描绘人物场景——油画的民族化。

油画是西方的 传统绘画形式,以素描为基础。中国人在欣赏西方绘画的时候,往往受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和审美需求的局限,而存在差异(看不懂、看不惯),那么,如何让更多的中国人能接受西方的传统绘画,使它更丰富,则必定有一个国有化的过程,即民族化,(如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使其具有中国特色。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这就是油画的民族化。

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欣赏,同学们也许积累了一些审美经验,也看得出同学们从先前不会欣赏到能自己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当然。这不是说就一节课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就可以提高多少,但至少体现了一个过程,这就是审美的过程。

中国写意人物画创作发展情况刍议 第3篇

一、现状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作品(中国画)已进入金钱交易的潮流中,商品化盛行。而真正的文化欣赏价值被金钱的光亮所笼罩,还有油画的发展等等。所以,正确地做好中国写意人物画艺术创作梳理工作,对于未来的中国艺术大发展和产业化转型的时代要求是有必要的。

中国写意人物画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从表现手段和表现领域的拓展都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古今传承、博大精深、兼收并蓄。但我们看到在这种发展的背后同样隐藏着一定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人物画的表现单调,表现领域比较窄,相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够合拍。改革开放前的“三突出”时期,中国写意人物画虽然贴近社会生产、生活,但其必须高、大、全。相对社会的大千世界,同样显得创作领域面窄。改革开放后,文艺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外来品——西方油画更加牢固地占据了中国画坛的一席之地,出现了油画比中国画“高级”怪论,对中国画形成有力的挑战!很多人认为中国画到目前为止仍然不能和来自西方的油画相比,尤其是写意中国人物画。是它的表现力不够吗?当然不是。如果你有一些简单的绘画知识就明白,两种绘画有着迥然不同的绘制方法,中国画是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上产生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它造心景、表意境,重“传神”讲笔墨。所以,当我们了解了中国的“本土文化”,能够理解笔墨的意趣,理解中国画写意的意味时,情况就会发生改变。油画在表现上应该说是“直接”的,而中国写意画表现语言上却是含蓄、迂回、概括、洗练的。如果说这两种不同绘画艺术的表现语言都只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展,那当然是各有各的骄傲理由。但社会的发展,使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紧密,各自在彰显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相遇、碰撞了。纵观中国人物画的近代发展史,就是一个中华文化坚守本质却放开胸襟、兼收并蓄、“洋为中用”的发展史。看历史,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人物何等的生动!活生生一幅古代社会生活再现。看近现代,我们的绘画有些又像闺中的女人,只顾了精巧和粉腻!百年来,我们中国的画家像朝圣一样赴欧洲,去意大利,造访卢浮宫,他们在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鲁本斯的鸿篇巨制面前驻足观看,备受感动,留连忘返,至今仍然乐此不疲。我们不得不承认,正因为有这些因素,中国绘画汲取了大量的营养,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这也带来油画对中国画的挑战,无数中国画家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正在努力接受着这个挑战。古代中国人物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像顾恺之、吴道子、张择端等古代人物大家;看现在,历数中国写意人物画近代的鸿篇巨制,我们除了能够举得出徐悲鸿、蒋兆和、周思聪、黄胄等以外,寥寥无几,题材的表现深度和涵盖面也无从谈起。比较来说,反而是油画这棵外来的树种在中国大地上牢牢地扎下了根,繁枝茂叶。难道是中国画本身不行?我们有些人就是这样说。我们知道,中国画的绘制是靠毛笔、水、墨和宣纸(生宣用作写意、熟宣用作工笔)及中国画颜料相互作用而成的。画家徐悲鸿当年创作的《愚公移山》,显然是受了西方油画的启发,揉进了西方绘画的理念,很有代表性。中国画讲究“写”,即感悟在先,观察在眼,构思在心,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一挥而就。这种中国写意画的创作过程显然不适应大幅创作,人物画更难。为什么?首先在构图上,写意画家遇到的难点是:如果将草图构好,写意的状态出不来;如果不打草图,人物的布局显然难以控制,特别是国画不可能像油画那样,从大轮廓入手,不断地涂改。写意国画一笔下去就是细节,很难修改和重笔,像写字一样,光在勾勒墨色上的画法就有几十种,在着色阶段也有各种不同的画法——“染、晕、涂、皴、擦、点、白、烘、托”等等,这些技法很多时候都得在纸本湿润和半湿润状态下完成,平铺在桌上或地上,很难在描绘局部时观察到整体的全貌,而在这个时候搬动起来极困难。若贴在墙壁上作画,水分的控制又显得难以掌握,毋庸讳言。这可能就是多少年来我们确实没有看到更多的中国人物画的鸿篇巨制精品出现的主要原因吧。

二、适应时代,探索创新

纵观近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中国的人物画家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步伐。一些早期留洋的中国画家认识到了学习借鉴的重要,他们为近现代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开创了“洋为中用”的先河。这些写意人物画家有: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石鲁、叶浅予、黄胄、周思聪、方增先、王子武、杨之光、刘文西等。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汲取西方油画写实的技法,严格的基本功造型训练,强调水墨写意的同时对造型的把握,强调传统笔墨规范的同时重点突出表现了时代人物的精神风貌,取他人之长,补己不足,对中国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并树起了一代新的审美标准和习惯,这些改造的结果已成为日后中国写意人物画更大发展的起点。这些已成为新中国美术教育的规定一直沿用至今。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美术作品开进了商品流通市场,戴上了商品的价格标签,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画家们自然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而纷纷“下海”!似乎只有忙着挣钱已经没有了其他,找人吹捧造势,出画册造影响,出头显脸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挣钱。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急功近利,画的质量打了折扣。也使不少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作品充斥市场,并且那些买画的人大多不懂得画,这也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结果,这是不争的事实。

三、迎接挑战,发展未来

蒋兆和的《流民图》无疑是一幅改变中国人物画进程的重要大作,他用写实的严谨笔墨刻画众多的人物,形成人物大画的视觉冲击力,成为直接以艺术作品对现实生活及重大事件的表现、刻画的传世之作。还有至今挂在人民大会堂的黄胄的水墨人物画《叼羊图》,它的精神风范是大气磅礴,荡气回肠,显现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给人以视觉享受、留下深刻印象。

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俗套 第4篇

面对有目共睹的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成就,批评家刘骁纯总结出了“徐蒋体系”一说。但是,“徐蒋体系”内的人物画家却在晚年创作中集体滑坡,共同走向了艺术滑坡的晚年。这就出现了一个值得研究的学术课题:为什么山水、花鸟两科艺术大家的艺术创作愈是晚年愈是灿烂?而人物一科的大师们在晚年则几乎功力尽废?

“徐蒋体系”中的徐悲鸿58岁辞世,这样的年龄对于艺术家来说只是中年而非晚年,因此,徐悲鸿幸运地避过了创作中的凄凉晚年,而“徐蒋体系”中的另一位——蒋兆和,则没有那么幸运。晚年蒋兆和的作品不是没有感人之处,但是,那些作品与他早年的作品,尤其是他不到40岁时创作的《流民图》相比,毕竟不是一个量级的,其艺术质量、艺术原创性都不能同日而语。那么,造型技术并不弱于徐悲鸿甚至高过徐悲鸿的蒋兆和为什么没能突破“徐蒋体系”的晚年怪圈?他之后的刘文西、杨之光、王子武、方增先等人为何也在人生的晚年出现了创作的下滑?

原因或许会有很多方面,不同的人也会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写实”的功能性要求或许是一大原因。作为造型训练的重要手段,素描之于艺术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传入中国的素描在很多艺术家那里,更多的是手法而非心法。“手法”经过训练可以获得,而“心法”则只能靠“养”。可以说,“徐蒋体系”内的艺术家的艺术晚年,几乎全在一种习惯性而非创新性的艺术运转模式中度过。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国画运动中,“言志”传统被有效地融合在意识形态化的激情之中,酝酿了奋然向上、恢宏大气的时代格局。于是,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一批大气磅薄的作品涌现出来,其中石鲁的《转战陕北》更为突出。20世纪整个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一块高地也是在那时隆起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消费”从一个日常生活的细节演化而为整个意识形态。于是有了如下症状。

其一,担当精神的缺失。

较之于山水、花鸟画来说,人物画创作本应更具担当精神。而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扛鼎之作,诸如《流民图》、《开国大典》、《延安火炬》、《血衣》、《八女投江》、《祖孙四代》、《人民和总理》等作品,没有一件不是具备强烈的人世关怀以及担当精神的。因着这种精神因子的存在,上述作品不仅承传了“言志”传统,而且在艺术经验、艺术语言上均做出了令人瞩目的突破。然而,随着言志传统的水土一点儿一点儿地“流失”,艺术家们担当的力度也日渐减弱。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即同样的主题性或说重大题材创作。石鲁、王式廓、董希文等老一辈画家在坚持“言志”传统的基础上,画的是艺术本体。比如石鲁在创作《转战陕北》之前,就是在艺术形式、媒材、语言上苦苦思索。据一同前往北京接受创作任务的陈启南回忆:“到京后,我们接到任务,感到时间紧迫就立即忙碌起来,纷纷动手创稿,唯独石鲁不慌不忙,有时看一看资料,有时同别人聊一聊,有时练一练笔墨,还让我向北京的雕塑家借马的解剖石膏模型供他研究,就是不急于画稿。有一段时间,他整天去钻琉璃厂的旧货摊,琢磨各种纸、墨和颜料的性能,并拿回来做实验。后来,他画黄土高原所使用的朱砂,就是从一间店铺里找到的旧藏,他觉得这些材料没有一般材料的俗艳,虽然很贵,还是买了很多。”从这段当事人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纯粹的传统创作程序。而现在的多数人物画家在处理所谓的重大题材时,更多的是摆模特、讲故事。木然的故事情节虽然也能编织一幅画面,却无法具有穿透画面的艺术精神,因而也就只能失魂落魄。

其二,现世灵魂的短视。

20世纪90年代,无论现事、现世,还是现实,一颗不能仰望苍穹的灵魂是不可能具备宗教意义上的“真”的。所能有的或许只有虚与委蛇、与世沉浮。由于欠缺灵魂意义上的“真”,写生、写真、写实等等动作,描绘的只是一种套路,几个程式。灵魂的鲜活与温暖变得越来越遥不可期,余下的只有俗套的现事、现世与现实。

所谓俗套,就是陈旧的格调与程式。俗套之所以成为俗套以前,应该也是生机勃勃的。但是,伴随着消费时代的“贵族”化进程在画家队伍中迅速完成,大富大贵的日常生活造就的不是艺术的动力,而是艺术的招数与套路。招数与套路中,惯性而非智性的书写成了普遍的谋生手段。在这样的手段中,逸笔草草成了风雅的标签而非情怀。仅就笔墨来说,当代的艺术家们并无多少欠缺,也就是说,在技术上,很多画家并不存在过多的问题。而并不存在过多问题的笔墨技巧为什么不能有血肉地言说自己的艺术经验?在结束不久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活动中,我看见人物,看不见灵魂;看见笔墨,看不见语言;看见仪式心态,看不见艺术心态。由此,我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题材的策划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一些画家太轻了,轻得他们实在拿不起“重大”这两个字。

其三,个体储备的亏欠。

20世纪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生力军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批艺术家。他们大多毕业于美术院校,基本上是“徐蒋体系”的骨干。较之古代人物画家,他们的造型能力不可谓不强。然而,就个人知识储备来说,他们并不比留学海外的徐悲鸿以及未曾留洋的蒋兆和要宏阔。这种亏欠使得这批艺术家的人物画创作后程乏力,很难形成质的突破。如果说,我对他们的创作还有不满意的地方的话,主要问题也在这里。

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一批学院新力量,虽然也打出“学院水墨”的旗号,但由于阅历的亏欠以及市场价值取向的影响,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处于个人建仓存储阶段。在这个阶段,期盼他们做出惊天突破,也是不现实的。

几千年的农事经验酝酿了当代中国画的成就,也产生了某些标签,比如西藏题材、陕北题材、江南题材等,而今,更年轻的画家则试图在城市阅历中构筑自己的人生经验、艺术经验。如此经验有可能在未来时日里造就新气象,但在目前,它还主要体现在情趣、情绪层面上的小情感,欠缺人性的追问,欠缺关于人生困惑的探寻。如此欠缺,也是我们的画坛至今还缺少力度的原因所在。

俗套之所以为俗套,就在于我们知道它是俗套,却又很难出“套”。契诃夫的《套中人》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指出我们每个人在事实上都是“套中人”,不同的只是我们彼此被套的程度不同而已。当“俗套”成为语言以及社会功用的一个部件时,它也势必进入我们的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于是,大至艺术制度,小至个人创作,俗套之“套”随处可见。一定程度上说,我所渴求的创作首先便是对于各种俗套的克服。

克服俗套的利器首先是重举写生的大旗。写生活之“生”,看似容易,实则很难。一些世俗名头越大的艺术家,其深入“写生”的难度也就越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造成这一难度的根本原因是很多艺术家的写生是在模式或说俗套中完成的。也就是说,他们有意无意地带着一种样式去写生。这样的写生更多地具备表演的意义,这就像我们在电影或者各种电视专题片中看到的那样:一位画家拿着画板对着某物边看边画。这种表演类、样式化的写生不可能感动我们,由此而来的创作也就很难感动我们。如果不算苛责的话,或许这就是当下人物画创作让人不能满意的又一个原因。

俗套之为俗套,肯定有其意义。一些国外学者就认为俗套是一种最简洁明了的表达。法国的吕特·阿莫西与安娜·埃尔舍·博格·皮埃罗更是从语言、语用及社会理论研究的角度写了一本名为《俗套与套语》的著作。然而,无论如何,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眼中的艺术创作来说,俗套是敌人。

中国近现代人物(素材) 第5篇

1.季羡林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

推荐语: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颁奖词: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2.梁实秋的演讲

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话题:“语言的妙用”“幽默人生”

3.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分析:林语堂,一位大师级语言大师。性格幽默、风趣,听其谈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

4.严复的担忧

1912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

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

5.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6.这是我的权力 —— 陈少敏老革命家陈少敏一生正直。“文革”期间,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草案时,陈少敏坚决不举手。会后,康生恶狠狠地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她义正辞严地回答:“这是我的权利!”后来她被下放到河南罗山县,受尽折磨。她坚定地说:“不要犯软骨病,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对群众、对国家、对党负责到底。”

分析: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就是坚持了做人的尊严,坚持的真理,也就是维护了个人和民族的尊严。话题:“信念与尊严”“永不屈服”“骨气”

7.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 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分析:心灵需要自我维护。纯洁的心灵是智者所追求的,心灵有了污点,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

8.孙中山的崇高信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孙中山执著无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弥高。话题:“成功与信仰”“成功的动力”“

9.鲁迅为国弃医从文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

分析: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鲁迅选择了后者。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伟大。

10.朱自清不吃嗟来之食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分析:贪贱不能移的骨气在朱自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吃美国“救济粮”不仅是高贵人格的表现,更是国格的表现。

话题:“骨气”“人格和国格”

11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卢嘉锡

卢嘉锡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曾兼任福建省立夏中学数学教师。当时,有个学生故意拿了一道登在外国杂志上悬赏解答的数学题目为难卢嘉锡,但他并不介意,只 是说:“我留着做做看,看能否解答出来。”经过一天多的精密计算,卢嘉锡把题答了出来。他向那位学生详细地介绍了解题的方法和具体过程。那个学生从心底佩服卢嘉锡的博学多才。卢嘉锡诚恳地对那位学生说:“我们闽南有句老话,叫做„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我现在虽然是你的先生,但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 分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解知道一切,否则你就是无知。话题:“面具”“贪婪”“作秀”

12.海子的寂寞

或许诗歌真是从寂寞中酿出来的,否则为什么所有的诗人都那么落寞?海子也不例外,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能与别人进行交流。有一次,海子在百无聊赖之际随意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他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毫无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长发凌乱,身材瘦小,落落寡欢,不修边幅,而且说话如此神经兮兮,就以为他脑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讽地回答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海子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馆,同时也走进了更深的寂寞。

分析: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沟通源于寂寞,无法沟通,也就更加寂寞。

话题:“寂寞与沟通”“交流与理解”“冷漠是毒药”

13.李嘉诚亲自去接老师

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李嘉诚常常捐资助学。一次,他邀请汕头大学的一批教师来港并准备亲自去车站迎接。恰好此时他又接到通知,国家经贸部一位官员专程来港与他洽谈生意,请他去迎接。经过考虑,李嘉诚先生安排了别人去接经贸部官员,而自己还是去了火车站。由于火车晚点,他在车站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汕头大学的老师知道后感动地说:“这件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李嘉诚先生对教育的诚心。他能舍命办教育,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做。”

分析:商人捐资办学,不能沽名钓誉。李嘉诚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言行一致。

话题:“尊师重教”“表率”“做人与做事”

14宋庆龄的执著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话题:“忠贞”“持之以恒”

15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16不达目的不罢休——侯宝林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侯宝林正是 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

分析:语言大师侯宝林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要勤奋好学,二要持之以恒。

话题:笑声来自勤奋学习成就天才

17王安谈“当机立断”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说,影响他一生的事情发生在他6岁之时。一天他外出玩耍,经过一棵大树时,突然有一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走到家门口,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养小动物。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妈妈竟破例答应了。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小麻雀却被猫吃了。

分析: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虽可避免做错一些事,但也会失去一些成功的机会。

话题:“成功的保证”“犹豫与果断”

18胡适有36顶博士帽

五四”文化名人胡适,1927年由英国赴美国,向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交了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获得第一顶博士帽。之后8年中,胡适又成为香港大学法学博士,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名誉博士……仅1942年一年,美国各大学便争相授予胡适10个博士学位,至1959年,胡适共获得36个博士学位。由此可见胡适的博学多才。

分析:荣誉的获得,首先是对其工作业绩与成就的认同与肯定,正如培根所说:“荣誉的获得在乎把一个人所有的才德和真价值无损无伤地显露出来。”它内含一个道理:获得荣誉者必须付出努力与艰辛。

话题:“学者的魅力”“真正的„博‟士”

19“教授之教授”陈寅恪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家学渊源”深厚,8岁即研习《说文解字》和训诂学,熟读《三字经》、《二十四史》,13岁即赴日留学,17岁回国,21岁又赴美。他有很高的语言天赋,精通英、法、德、日等文字,还基本掌握了希腊文、波斯文、拉丁文、梵文、巴利文、蒙文、满文、西夏文等19种文字。我国学者,无论是留学归来的洋博士,还是国学基础深厚的“土”学者,无不佩服他学识渊博。人们尊之为“教授之教授”。分析:一个人一生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和业绩,除了归功于他的聪明才智,更在于他的勤奋与博学。

话题:“学无止境”“学不压身”

20邓拓倡导博学

邓拓是一位有广博知识的学者,他提倡现代人应博学。他在《欢迎杂家》一文中这样说:“专门的学问不容易掌握,但只要有相当的条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如果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就可能有些成就。而广博的知识,包括各种实际知识,则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得到的,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不断积累,才能打下一定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要研究一些专门问题就容易多了。”

分析:邓老提倡的也许就是我们常挂嘴边的“杂学种种,精专一项”。而真正的“专才”无不是在“通才”的基础上产生的。

话题:“博与专”“偏科的理由”

21王国维专致于国学

有这样一个人,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致力于历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西北地理、殷周秦汉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释研究,还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他治史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主张以地下史料参阅文献史料,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对史学界有开一代学风的影响。

在文学领域里,较早地吸收西方哲学、美学理论及其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在文学的界 说、文学的特质、作家论、创作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新开拓,新贡献,对“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产生过重要的启蒙作用。他就是——王国维。

分析:“信而有征,不囿成见”,这才是治学的精髓。首先要不囿成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产生新的思想;其次,“信而有征”,必须为自己或他人的说法找到有力的证据,新思想才站得住脚。话题:“治学的态度”“创新”

22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齐白石

勤奋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在70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27岁以后,只有因两次生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搁过笔。即使到了晚年,他也没有睡过懒觉,每天照例早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1957年春夏之际,他的健康情况已大不如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临终前他画的最后一幅画是花中之王——牡丹。

分析:成功者选择勤奋,懒惰者选择懒惰。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一生勤奋,这是高尚者的座右铭。只要生命不息,那么笔就不会停止书写。

话题:“工作态度”“勤奋与懒惰”“成功出于勤奋”

23从勤杂工到版本专家 ——郭松年

郭松年是我国著名的版权专家,谁曾想到,他是勤杂工出身的。郭松年小学一毕业,便因家庭贫寒,被父亲托人送到北大法学院图书馆当了勤杂工。他用零用钱买了一套中学课本,制定了自学中学课程的计划。家里穷得连买灯油的钱也没有,他就要求晚上在图书馆加班,借“光”读书。他克服了受人鄙视、年龄偏大、家事拖累等种种困难,挤出时间读书和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版本学界的权威。

分析:环境的困苦只能压倒意志薄弱的人,对于坚强、勤奋的人来说那会是一段值得珍惜的人生经历。

【素材一】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晚年双 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 年时间完成 85 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 3 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理由有三: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因为谈了也是白谈。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2.人格独立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尤其在“十年**”期间,意识形态的高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

【适用话题】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素材二】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 35 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 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素材三】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 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一生曾3 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 40 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鲁迅在世时,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著作里展示美好与希望,创造更多诗意的生活和空间,犹如他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里,塑造的道家女子形象姚木兰那样,身在乱世,始终“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就是说,如果外部世界是邪恶的,只要自身周正,也能够安然度过灾患。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段关于文学阅读的精彩感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他始终是一个不成胎的卵子,不结子的雄蕊。所喜爱的作家或文学爱人,就是他灵魂的花粉。”那么你有喜爱的作家吗?你有“文学爱人”吗?你的灵魂在飘荡吗?你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多维解读 1.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把吾国吾民,看得何其之“艺术”!他说:“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林语堂作为主流价值之外的边缘“智者”,其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启示着人文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林语堂引领着我们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历跋涉,在物质、精神、科学、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频频闪烁,妙语叠出,精彩纷呈。

2.快乐的真谛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以道德、教养为规范的享乐是人生至善之境。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林语堂这位哈佛博士快乐、智慧的生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的尘世里更加显得有趣、可贵,也似乎更加让人难以企及。【适用话题】灵魂、尊重、文化交流、人生趣味、精神家园、生活的艺术、科学和人文、文科与理科、快乐的真谛、万物静观皆自得、活出幸福的感觉

【素材四】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

1939 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联大教务会议决定致函抗辩。抗辩函的执笔者即冯友兰先生,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陈寅恪纪念王国维的雄文,为学者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而冯友兰的这篇雄文,则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其另一雄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碑文有言:“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此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在当今学术界却日渐消逝了。然而,20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批判最多的也是冯友兰;谈起 20 世纪的中国哲学,唯一绕不过去的人还是冯友兰。一个事实是,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李慎之曾经评价说,冯友兰是一位可超而不可越的人。只有站在他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就如坎坷动荡的近代中国的命运一样,冯友兰的一生,坎坷与矛盾并生,苦难与责任共存。冯友兰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 80 多岁,年老多病,“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 多万字的著作,一字一句,全由老人口述,助手笔录而成。他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写作中间多次生病住院,他甚至说,“现在治病,是因为书未写完。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冯友兰是拼着性命在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果然书成后4个月,他安然而去。

●多维解读 1.人生的作业古代先哲庄子曾经发出过“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形容人生短暂。但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则因人而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人生的作业至关重要。冯友兰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拼着性命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终极作业,含笑九泉。

2.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学术自由是学者治学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提倡学者治学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者要以怀疑的精神建立学术批评的民间立场,要敢于对行政干预说“不”。面对国民政府的三度训令,冯友兰慷慨陈词,执笔抗辩,其抗辩雄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为学术自由树立了典范。

【适用话题】典范、精神自由、学术自由、老当益壮、站在巨人的肩上、活着的意义、人生的作业、要勇于说“不”

【素材五】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梅贻琦先生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他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就是典型一例。他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梅贻琦逝世后,其弟梅贻宝含泪回忆说:“五哥长我 11 岁,生为长兄,业为尊师,兼代严 父。”在纪念“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的纪念会上,面对东北地图变色的悲剧,他坚信“不甘沦为奴隶的民众,将群起而图之”。他信心十足:“东北三省虽亡,东北人心未死?有此民族精神存在,则东北将不致终亡。”在西南联大时,到梅贻琦家做客的人,梅夫人都会捧出一盘自制的叫“定胜糕”的点心招待大家,米糕上嵌有“定胜糕”三个字,表达他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多维解读 1.大楼与大师大学有了一流的豪华大楼,并不等于有了一流的办学质量。当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时,北大并没有大造崇楼巍宇,他的身边云集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马寅初、刘半农等一大批学术巨擘,他依靠这支群星璀璨的导师队伍,一举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基本品格。诚然,为使当下数量激增的大学生有良好的深造环境,添置必需的设备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我们的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来自行政的干预过多,看一所大学办得如何,往往不看其内质,而注重于可视可触的“硬件”。随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大学早已不是净土,“学术腐败”事件层出不穷。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言犹在耳,斯人已去,反观现实,惜哉痛哉!

2.厚德载物真正的君子具有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怀,他们甘心在别人耀眼的光芒下刻苦钻研。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百年的校史上,正是有了这样的幕后英雄,才有了清华学术星光大道上的光彩与荣誉。他本人虽然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在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大师。正是这样淡泊宁静的心胸、包容旷达的厚德,成就了清华百年的别样辉煌,梅贻琦本人也成了清华的名片而享誉全球。

【适用话题】名片、丰碑、大师、爱国、信心、乐观、破格、大学精神、厚德载物、大楼与大师、不拘一格揽人才

【素材六】梅汝璈——“孤寂”的大法官

梅汝璈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东京审判。1946 年 3 月 19 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梅博士曾慷慨激昂地表示:“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梅汝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 名日本甲级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多维解读 1.正义之剑法理之剑舞“远东”,梅汝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代表中国人民参与的东京军事法庭审判,不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正义,也对发展和维护国际的正常秩序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在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之时,我们需要另一把法理之剑再舞“远东”。

2.铭记历史列宁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那场如同硝烟一般逝去的历史审判,让中国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梅大法官之言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适用话题】责任、诺言、正义、忘记与铭记、回望身后的脚印 【素材七】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铁肩辣手,记者当有天下责任;快笔如刀,报人不惜满腔热血”,这是民国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一生的真实写照。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邵飘萍,心怀壮志,为了新闻的真实与公正,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袁世凯称帝,他大声疾呼:“袁贼不死,大乱不止。同 胞同胞,岂竟无一杀贼男儿耶?”宋教仁遇刺,他秉笔直书:“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指袁世凯。最终因不愿向反动军阀张作霖低头,面对 30 万元巨额“封口费”毫不动心,遭到枪杀,以身殉国。

●多维解读 1.勇于担当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要勇于担当。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应该是公众的眼睛,要尽量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对社会进行激情而理性的观察、审视。或许,因时代不同,记者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但是,在“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这一点上,应该是共通的。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将个人的“小责”,升华为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大责”。正如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所言:“尽自己之天职,平社会之不平。虽路途坎坷,”然信念不改,屡仆屡起,至死方休。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公平”当为“铁肩”所负,“真理”应为“辣手”所书。“辣手”除了犀利、尖锐、深刻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辣”的背后,应有一颗济世之心。

2.报人风骨真正的报人应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的风骨,傲视一切权贵。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自由报人邵飘萍,心怀壮志,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在不自由的境遇中,凸显了一个自由的灵魂,彰显出一个正直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的精神风骨。

【适用话题】责任、风骨、勇于担当、人间正义、人生的作业【素材八】傅斯年——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被胡适称为“人世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傅斯年曾说,“一天只有21 小时,另外 3 小时是用来思考的。”有人评价傅斯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的典范。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正所谓“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多维解读 1.人格典范“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这或许正是社会大众对知识分子精神人格力量的一种期许。在那个动荡的多事之秋,民国学人傅斯年为“谔谔之士”做了生动的注脚。他一改一些知识分子唯唯诺诺、明哲保身等积习,敢怒敢言,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体现了中华学人激越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意识,是一代学人的人格典范。

2.给自己修枝人和花草树木一样,也需要适时修枝。老子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由修枝而悟人生之道,说明只有合道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正如傅斯年所言,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有人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

【适用话题】典范、正直、兼收并蓄、给自己修枝、冰炭不相容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人物名片

刘文典,生于1889年,卒于1958年,字叔雅,中国文学史家,民国大学者。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刘文典1913年赴日求学,191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徽大学 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著作有《淮南鸿烈解》、《庄子补正》、《三余杂记》等。

在民国学人中,刘文典的狂生掌故,常为人们奉为佳话。但是在狂与傲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刘文典对待世事人情的无虚伪、不矫情、不失赤子之真,是对学术的承担,是独立之精神,是自由之思想。

经典看点

1.“替庄子跑警报”

当年在西南联大时,空袭警报一响,教师和学生赶紧疏散到昆明郊外,美其名曰“跑警报”。一日,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寅恪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寅恪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活学活用

时人谓刘文典狂,其实没有厚实的成就,再狂也只是无根浮萍,也不免流于洛下书生咏、魏市人石发式的东施效颦。刘文典的“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便是其任性啸咏的浑厚底气,也恰恰是他狂的所在。也恰如钱理群先生所言:刘文典的“狂”是把自己这门学科看成“天下第一”,把自己在学科中的地位看得很重:我不在,这门学科就没了!这种“舍我其谁”的狂傲,其实是显示了学术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的学术承担意识。什么叫“为学术而学术”?像这样的以生命承担的学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学术而学术”!这样的有承担的学者,自有一种精神,这就是独立精神、自由精神与创造精神。

【适用话题】学术与生命;我为学术“狂”;担当的分量;轻薄与厚重……

2.“择时讲月赋”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开设《庄子》、《文选》等课程,他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

有一学期,刘文典开《文选》课。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时他是下午课,一高兴讲到5点多钟,才勉强结束。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那天是农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届时,在校园里摆下一圈座位,刘文典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活学活用

西南联大存于战火纷飞之际,刘文典等学者们身处逆境,然弦歌不断,风雅不减。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观刘文典的月下课堂,便知大师的课堂为何风貌。不由地想起孔子与弟子的那幅春归图:“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刘文典用他的浪漫情怀,用他对学术的痴情,为他的学生们在那段艰难岁月里营造诗意的课堂,怎能不说是千古绝唱!

【适用话题】大师的课堂;真名士自风流;随性与本性;特立独行……

3.“大学不是衙门”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文典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领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扫了蒋的颜面。蒋介石寒着脸要刘文典交出学生领袖名单,必须对罢课分子严惩不贷。刘文典根本不买账:“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蒋恼怒不已,当众拍桌,声色俱厉地大骂:“你是学阀!”刘文典戟指回击:“你是新军阀!”蒋介石岂容手握笔杆子的文弱书生挑衅他的戎威?盛怒之下,不仅掴了刘文典两记耳光,还以“治学不严”罪名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活学活用

痛斥蒋介石,刘文典一骂成名,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文人的那种藐视权贵的狂气和坚持人格独立的硬气,这种“狂”其实是一种气节。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对于中国文人而言,贵在“气节”二字。

【适用话题】贵在气节;独立的精神;人格与尊严……

【评价】:

1、刘文典晚年说过一句自我评价的话:“我最大的缺点就是骄傲自大,但是并不是在任何人面前都骄傲自大。”

2、他不仅仅是一位狂士,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他不仅是一位精通古代典籍的学者,还曾一度是一位革命家。

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35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胡适把自由看得和空气一样重要。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发表文章,阐述个人独立自由与国家独立自由的关系。他对青年人说:“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却要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个人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国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独立精神,理性思考,是胡适贯穿一生的不懈追求。可以说,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而有无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正是判定公共知识分子与犬儒的重要标准。胡适批判国民党的言论,官方媒体是不可能给他刊登的,好在那个时代允许民间办报纸出杂志。胡适和他的同仁们就自办杂志,抨击时弊。1928年,胡适与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丁西林等人创办《新月》月刊,关注时局与现实,用政治舆论来监督规范执政党,探求民主宪政之路,抨击国民党专制统治,宣传民主宪政,直到1933年被国民党政府查封为止。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继承《新月》的遗风,站在独立的政治立场,以民主宪政和自由人权为价值取向,反对独裁专制和文化复古主义,胡适发表了大量文章宣传民主自由的理念,捍卫言论自由的权利。他认为:“我的主张不过是我个人思考的结果;我要别人平心考虑我思考的结果,我也应该平心考虑别人思考的结果。我的思想有被接受的期望,别人的思想也都可以有被接受的期望。最好的方法是承认人人各有提出他自己的思想信仰的自由权利;承认人人各有权利期望他的思想信仰逐渐由一二人或少数人的思想信仰变成多数人的思想信仰。只要是用公心思考的结果,都是值得公开讨论的”。发刊词称:我们叫这刊物做‘独立评论’,因为我们都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的精神。不依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任的言论来发表我们个人思考的结果:“这是独立的精神”。这段话可以说是胡适作为独立知识分子和人权卫士的宣言。期间,胡适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就民主与独裁问题上展开论争。胡适认为,作为知识分子,就要肩负使命,体现对民众的人文关怀,成为民众的代言人。胡适在总结这段笔墨生涯是回忆说:“在变态的社会之中,没有可以代表民意的正式机关,那个时代干预政治主持正义的责任必定落在知识阶级的肩膀上”。胡适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通过发表政论文章或办政论刊物,来表示“对天下的关怀和承担”,并试图在“党派”之外形成自己的政治力量,从而进入政治权力的中心,利用权力来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以理想的实现,最终完成自我实现,“尽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什么是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独立、理性、责任、正见、用负责任的言论来发表我们个人思考的结果,这是独立的精神,也是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和行为特点。维护宪法,保障人权

胡适以自由学者的身份与国民党抗争了一辈子,直到去世。胡适重视人权,追求人权,为台湾带来人权的理念,作为学者,他一生当中最重要工作就是维护宪法所保障的人权。可以说,今日台湾的民主与胡适等一大批人权斗士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分不开的。国民党虽然在1949 年制定了一部宪法,但从来就没有真正执行过,事实上,从蒋介石实施戒严开始到蒋经国时代,国民党始终处于违宪状态,公民的政治权利基本被剥夺,制造了大量的政治性冤案,这也是国民党在上个世纪末被台湾人民唾弃的重要原因。

这个非常时期,胡适坚持学术中立,痛批国民党违宪,反对蒋介石违反宪法连任总统。1952年,胡适应邀回台湾讲学,蒋经国到机场迎接。胡适走下飞机交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台湾的人权。胡适坦言“台湾没有言论自由”。他说:“民主社会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言论自由。”他希望“在朝的要培养鼓励合法的反对;在野的应该努力自己担负起这个责任,为国家做诤臣,为政府做诤友。有这种精神才可以养成民主自由的风气和习惯。”“民主政治最要紧的基础,就是建立合法地批评政府,合法地反对政府,合法地制裁政府的机制。”他认为言论自由是需要争取的,要把自由看得和空气一样重要。政府承认新闻独立是获得舆论支持的必由之路;报人说老实话,说公平话,不发表不负责任的高谈阔论,是争取言论自由的主要秘诀。这些意见相当尖锐,但蒋介石仍然能够接受。蒋曾向他保证,“今后政府将实施更多的民主措施,人民将获得更多的自由。”

1956年9月,蒋介石在自己70岁生日之前,向社会各界抛出一份《婉辞》,希望社会各界“对中正个人平日言行与生活及个性等各种缺点,作具体的指点与指正”。胡适遂在台湾中央日报社的邀请下,赶写了《述艾森豪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一文,一式两份,除了寄给中央日报,还寄给了《自由中国》。在文章中,胡适借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故事,告诫蒋介石要信任下属,凡事不要管得太多太死,希望蒋试试古人所说的“无智、无能、无为”的六字诀,做一个“无智而能御众智,无能无为而能乘众势的元首”。胡适的文章以及发表在这一期《自由中国》上的其他文章,提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引起轰动。

“祝寿专号”被读者抢购一空,一时洛阳纸贵,但《自由中国》社也又一次为自己惹了麻烦。台湾当局指责这一期《自由中国》里面充满了“毒素思想”,又说胡适“名为自由主义,实际却是共匪的帮凶”。胡适陷入了国民党对他的极大的不信任中。他在1957年写给好友赵元任的信中道:“这半年来所谓围剿《自由中国》半月刊的事件,其中受围剿的一个人,就是我”。

国民党指名道姓打压胡适,围剿《自由中国》,四面楚歌,腹背受敌,台湾学人们争取到的有限言论自由的空间,遭到重创,面临严峻考验。此时,胡适远在美国,他决定回到台湾,利用他的影响扭转局面。

他跟赵元任说:“我有一个责任,可能留在国内比留在国外更重要,因为那边有一些人实在怕我说的话”。胡适在1958年4月8日,回到台湾,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自由中国》事件遂风平浪静,暂时告一段落。不料,树欲静而风不止,两年后《自由中国》**又起。事件起因是《自由中国》公开批评国民党违反宪法,成了国民党最终查封《自由中国》继而逮捕雷震的导火索。

1960 年,雷震与台、港党外人士共同连署反对蒋介石违背中华民国宪法三连任总统,胡适为连署人之一。不久,随着蒋介石任期的届满,以及《自由中国》力量的壮大,雷震决定正式组建反对党,并希望胡适出面牵头。胡适的态度是,同意组党,但不宜出面组织,理由是“从未梦想自己出来组织任何政党”,同时,对组党的性质和范围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建议雷震等“可让教育界、青年、知识分子出来组织一个不希望取得政权的在野党”。尽管胡适对这个“反对党” 的倡议是加了许多限制语的,但仍旧让蒋介石政府感到了威胁。

有人认为,胡适的态度是胡适怯弱的表现。我想,这可能是认识的角度不同。胡适鼓励组党,是出于民主制度建设的需要;胡适不愿出面挑头,是缘于他一生坚持的一个信条——独立、中立、不党。正是因为坚持正信,国民党也没有把他拉进去,就连蒋介石让他组党,他都断然拒绝。事情源于蒋介石提名胡适竞选总统那段公案。

1948年3月29日,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即“行宪国大”)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召开,胡适出席。30日,举行第一次预备会议,胡适任临时主席。当天早上,蒋介石对外交部长王世杰说,他考虑了很久,不愿当总统,愿意担任行政院长。他想请胡适为总统候选人,要王世杰出面跟胡适洽商。王世杰向胡适传达了蒋介石的意图,要胡适拿出勇气来。胡适在当天日记中写道:“我承认这是一个很聪明,很伟大的见解,可以一新国内外耳目。我也承认蒋公是很诚恳的„„但我实无此勇气!”后经王世界劝说,胡适终于接受。4月1日,胡适又有些迟疑,感到昨天的决定有些仓促,希望王世杰再向蒋介石表示:“昨天是责任心逼我接受,今天还是责任心逼我取消昨天的接受。”4月2日晚,蒋介石在官邸约见胡适,正式表示他将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提名胡适为总统候选人,他自己当行政院长。蒋介石态度诚恳,胡适表示“让蒋先生决定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蒋介石最终取消了提名胡适为总统候选人的想法。对此,蒋介石很是过意不去。4月8日晚,蒋介石请胡适到他的官邸吃晚饭表示歉意和慰抚。蒋介石说,他做了一生中对人最抱歉的一件事。提名胡适竞选总统是他在牯岭考虑的结果,不幸党内没有纪律,他的决策行不通。胡适对蒋说:“党的最高干部敢反对总裁的主张,这是好事,不是坏事。”也许是蒋介石出于歉意,或者是出于对胡适情感的补偿,蒋介石再三表示要胡适出面另行组织政党。胡适说:“我不配组党,但建议国民党分化为两三个政党。

由此可以证明,胡适“不党”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非关怯弱。胡适在为官的态度上也不像傅斯年那样决然,傅斯年是议政而不参政,胡适是议政也可参政,穷则独,达则济,显示出更为灵活的、张弛有度的入世观。胡适“不党”还有一个原因,他要保持对蒋介石的影响力,绝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与蒋对立的形象,否则,不仅影响力无从谈起,连自身也难以保障。所以,他可以言辞激烈地批评国民党,但很少批评蒋介石,这正是胡适的过人之处。不能同时制造两个敌人。他批国民党,蒋介石可以包容他,如果他批蒋介石,国民党谁来保他?如果他既批国民党又批蒋介石,恐怕即使不会步尘雷震、柏杨、李敖的厄运,但其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胡适积一生之经验和智慧告诫知识分子,要说负责任的话,说公正的话,说理性的话,这是争取言论自由的捷径。胡适不主张过激,他深知过犹不及,所以他主张“得寸进寸”,反对“得寸进尺”。对雷震组党的诸多限制和善意提醒,就是为了避免给当局制造口实,事与愿违。事实上,胡适跟国民党打了半个世纪交道,水深水浅,了如指掌,他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事态发展证明了胡适的担忧。

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年时间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3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理由有三: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因为谈了也是白谈。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2.人格独立

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尤其在“十年**”期间,意识形态的高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

【适用话题】

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钱钟书——千古文章未尽才

1、平生淡泊,独钟情于书。他一岁时“抓周”,第一下就抓到了一本书不放,家里人特别高兴,因此他的伯父给他起名为“钟书”,钟情于书,这个名字好像验证了钱钟书一生都嗜书如命的脾性,也仿佛就是他“平生淡泊,独钟情于书”的“书痴”生活的写照。在父亲的直接指导下,钱钟书博读群书,精于写作,古文功底非常雄厚。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期间,为了博览国内不易看到的书籍,钱钟书除了听课以外,日夜埋首于图书馆,孜孜不倦阅读了大量的图书,认真地做了笔记。英、法三年的学习,为钱钟书从国学到西学融会贯通,具备现代意识和世界性的眼光,以至后来成为东方睿智学人,名满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水木清华,不拘一格降人才。1929年钱钟书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时,数学考试极差,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但因国文、英文两科得了特优(英文还是满分)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是校长亲阅试卷后定夺收下他。可以说,当年清华大学心胸的宽阔为一代才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钱钟书28岁时被破格聘为外文系教授,这在清华园也是绝无仅有的。

3、钱钟书的“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门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领队,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当宏亮、准确,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不知道该怎么办。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却莫名其妙。人无完人,这样的“痴气”更显其率真可爱。

4、钱钟书的“狂”。钱钟书学识广博,功力深厚,讲话坦直,且能言善辩,再加上媒体的片面宣传,也误导了世人,有些人认为他过于倨傲自负、恃才傲物,甚至有时他被视为不可亲近的“狂生”。例如别人的著述不管来头多大,有来请教者,总是坦率地加以批评指摘,使得对方有时很难堪;万乘之尊的英国女王到中国,国宴陪客名单上点名请他时,他称病推掉„„这种行径非人人能理解,因此便难摆脱“狂”的称号。其实,耿介绝俗才是钱先生的本质。1947年周振甫先生为他编《谈艺录》一书,错别字未能尽数扫除,钱先生非但没批评,反为之开脱,书出版后又题辞相赠,拜谢。这些足可见钱先生的谦恭和做人。

5、淡泊名利,高风亮节。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他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还有一个外国记者因为看了钱钟书的《围城》,想去采访钱钟书。他打了很多次电话,终于找到了钱钟书。钱钟书在电话里拒绝了采访的请求,并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中央电视台开辟了一个面对大众的颇受欢迎的《东方之子》栏目,许多人拚死往里钻,以一展“风采”为荣,但当节目制作人员试图去采访钱钟书时,却遭到了他坚决的拒绝。1991年,全国十八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钟书,被他婉拒了,别人告诉他将要酬谢他钱,他淡谈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6、个性乐观。1966年,杨绛和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这对于有些人来说,简直是噩梦。但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钱钟书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比如被迫剃了“阴阳头”,别人会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而钱钟书却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

7、丧事从简,走得潇洒。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按照钱钟书先生遗愿,先生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两三个亲人送别就行了,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钱钟书的遗体火化后,根据他生前的意愿,骨灰就近抛洒。“这样的大学者,代表了一个时代。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光海外来的,可能就会有上千吧?”社科院外文所的薛先生说,“钱钟书走了,我们还是读他的书吧。先生就活在书里。”

8、钱钟书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做自己爱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在行为和精神上特立独行,清明自守,硬起脊梁笔直地走自己要走的道路。“书囊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流”,钱钟书身上体现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突出要求和愿望:做完整的人,过没有一丝一毫奴颜和媚骨的生活;收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

钱钟书经典语录

1、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2、飓风后的海洋波平浪静,而底下随时潜伏着汹涌翻腾的力量。

3、猪是否能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象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4、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5、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

6、有些所谓的研讨会其实就是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一些不干不净的饭,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开一个不伦不类的会!

7、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8、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黎锦熙、毛泽东——半个多世纪的师友之交

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与友人创办(《湖南公报》,任总编辑。19,13年至1915年 先后任湖南第四、第一师范历史教员,学生中有毛泽东、蔡和森等。此后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北联大等多所大学任教。他是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是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前驱,推广普通话并为之奋斗七十年的学者。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大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席、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新著国语文法》《中华新韵》、《国语新文字论》等多种,其《新著国语文法》是全国师范学校的必修课,他创造的注音字母、汉语拼音也是国学校的必修课。

关于大伯黎锦熙与毛泽东六十年的师生情,国内学者多有述及,在此我简单介绍一下。当大伯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大伯对他的印象是:“毛泽东个子高,沉静儒雅,衣着朴素,言谈之间流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

后来大伯去北京在教育部任职,两人一直都有书信来往。毛泽东从“一师”毕业后赴京,在北大旁听,并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经常去大伯家拜访,年夜饭也是在大伯家吃的。大伯家的院子里有棵枣树,枣熟的季节,大伯总是送些给毛泽东。那时毛泽东抽烟很凶,手头又拮据,所以每次他来访的时候,大伯总是送些烟让他带回去抽。

1919年2月,毛泽东因他母亲病重返回故里。他母亲去世后,毛泽东和张平子、李抱一等创建《湘江评论》,是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号出版。为了资助《湘江评论》,大伯汇寄了400元,章士钊汇寄了400元,蔡元培、胡适和我的父亲也寄了一些钱,数目不详。自1919年始,师生俩一别三十年,直到1949年才重又聚首。在白色恐怖之下,大伯始终保存毛泽东与他来往的6封书信、毛泽东在长沙主编的《湘江评论》及《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等珍贵文献。

毛泽东60岁生日时,大伯把珍藏了三十多年的《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和《湘江评论》全部交给毛泽东当做生日礼物,毛泽东十分感动。

解放初期,毛泽东曾想请大伯出任教育部长,大伯以健康状况不佳婉言谢绝了。有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设宴,劝大伯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自请为介绍人。大伯脱口而出:“君子不党。”毛泽东脸色非常难看。当时毛泽东的秘书周小舟也是湖南老乡,说:“你这话让主席真的生气了。”大伯坦然道:“我实话实说。”大伯一直以“君子”自重,从未想过借助毛泽东的威望攀龙附势。

但毛泽东并未计较大伯的倔犟。不久,毛泽东指定大伯和吴玉章、范文澜、成仿吾、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7人共同组成“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大伯被选为理事,后又被选为常务理事、副主席,兼方案委员会副主任和汉字整理委员会主任。这些都是经过毛泽东点头同意的。

此后,大伯便尽其所长,为汉字改革殚精竭虑,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时,周恩来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这一报告里所说:“黎锦熙、钱玄同等人制订‘国语罗马字’的功劳是不能不承认的。”

在“文化大革命”中,大伯也受到冲击。一大帮红卫兵气势汹汹地来抄家,大伯被逼无奈,只好把毛泽东的6封书信拿出来摆在案上,这才有惊无险。旋即,毛泽东和周恩来指示保护他,还通过毛泽东的表兄、大伯的好友王季范等劝阻红卫兵,不许抄家,更不许去批斗。

1972年,毛泽东、周恩来得知大伯居住条件较差时,特地过问他的住房问题,使他迁到朝阳门内北小街一个四合独院,他从此有了一个幽静舒适的环境,在这里一直生活到逝世。

孤鸿林风眠 故乡最伤心

林风眠画过很多以“宝莲灯”、“白蛇传”为题材的画,“救母”是他一生不能解脱的情结。1900年11月,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一个石匠家庭,他从小就对色彩有特别浓烈的兴趣,总缠着母亲去村里新开的染坊看颜料。林风眠的母亲地位低下,丈夫和婆婆对她冷漠苛刻。这个单纯美丽的瑶家女子和年轻的染坊老板坠入爱河,相约私奔,不幸却被族人抓了回来,绑起来拷打得鲜血淋漓。年仅六岁的林风眠突然冲出来,大声哭喊,手里举着菜刀向人群乱挥。孩子被强行抱走了,从此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他变得沉默寡言。成年后林风眠多次打听,有人说母亲被卖到山区不知所踪,有人说母亲被沉了“猪笼”。直到晚年,林风眠还常喃喃地说,如果没带母亲去那家染坊,或许也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

1919年12月25日,在新式学堂美术课上显露天分的林风眠踏上轮船,赴法勤工俭学,离开了故乡伤心之地,从此再没回来过。

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法国美术教育的最高殿堂,林风眠不是个守规矩的“好学生”,他为塞尚、莫奈、马蒂斯等离经叛道的画家所倾倒,又在巴黎东方美术馆、陶瓷博物馆的彩陶、汉画砖、唐三彩、瓷器花纹上,发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1924年5月,法国东部举办中国美术展,正旅居法国的蔡元培作为重头嘉宾出席,他被林风眠的《摸索》深深吸引。这幅巨画四五米长,三米多高,荷马、但丁、孔子、雨果、托尔斯泰等先哲在灰黑色调的沉郁气氛中思考。蔡元培赞叹画家的艺术天才,几次和夫人去林风眠的住所看望他,见他生活清苦还给他三千法郎资助。

那时的林风眠不仅艺术上初露锋芒,且新婚燕尔,感情甜蜜,可谓少年得意。可是他与德国妻子罗达结婚没多久,罗达就在分娩时染上产褥热,与婴儿一同夭折。爱妻是为了孩子而死,联想自己的母亲,林风眠被深重的悲伤和宿命感吞噬。

被“架”到北平当校长请齐白石出山

1925年圣诞节过后,林风眠携第二任妻子阿丽丝回国。在新加坡中转上船时,林风眠与徐悲鸿不期而遇。说来也奇,两人同在巴黎美术学院求学,之前竟从来没见过面。在学院派的徐悲鸿眼里,林风眠热衷的塞尚、毕加索都是“欺世盗名”的“祸害”,且两人一个是官费留学生,一个是勤工俭学的自费生,境遇有明显落差,不在一个交际圈。徐问林风眠回国有什么打算,林老老实实地说,还在找工作,没有着落。林风眠哪里知道,蔡元培已经保荐他为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只是介绍信寄去时他已上了轮船。他们的船刚在上海抵港,就看见岸上大红条幅写着:欢迎林校长回国。一名学生挤上船喊着:我们来接林风眠校长,谁是林校长。林风眠连忙躲开,说“我是林风眠,但我不是校长”。年仅26岁的林风眠,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架”到北京,当了全国最高艺术学府的校长。

林风眠上任,他请了齐白石任教。那时齐白石虽已65岁,可还未真正成名,是正统国画家讥笑的“野狐禅”。艺专国画系教师群起反对,说齐白石这个木匠从前门进来,我们就从后门出去。齐白石也自嘲是个乡巴佬,不肯到洋学堂教书,但经不住林风眠一次次登门劝驾。林风眠给老人专门备了把藤椅让他坐着上课,下课亲自送他出校门。齐白石握着他的手说:“林校长,我信得过你了。”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一年之后,蒋介石发起清党政变,林风眠的同乡好友、一同留学欧洲的熊君锐在中山大学被特务杀害。林风眠深受刺激。本来不问政治的他抑制不住愤懑,挥笔画下了他的名作《人道》,宽幅油画上充满锁链、绞架和无数殉难者的形象。他组织学生到民间写生,了解民间疾苦,举行北京艺术大会,提出美术是改造社会的利器。这些活动让北洋政府颇为紧张,教育部长刘哲扬言林风眠是共产党,向张作霖建议把他抓起来枪毙,幸亏张学良说了句话:林风眠一个画画的,没什么了不得的,放他一马吧。一句话的救命之恩,林风眠记了一辈子。1989年,在离世前两年,林风眠到台北办画展,专程去看望了张学良。

压力之下,林风眠愤而辞职,南下杭州,其间又画了《人间》和《痛苦》。1931年,蒋介石携宋美龄回奉化老家小住,途经杭州,专门到艺专参观,林风眠陪他看画。看到《痛 苦》时,蒋介石脸色很难看,说“青天白日之下,哪有那么多痛苦的人?”这是促使林风眠画风转折的一个关键事件,此后他的作品由灰黑色调转向明朗色调,写实转向写意,象征变为表现。

诗意栖居西湖高徒遍天下

林风眠辞职后到杭州筹建艺术院并任校长,又是拜蔡元培鼎力支持。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改造国民性;而林风眠在北京艺专提出美术是改造社会的利器,让学生走出画室到民间创作,与蔡元培不谋而合。蔡把林风眠当作教育思想上难得的忘年知己。为给林风眠壮声势,蔡元培亲自主持开学典礼,并题写校名,介绍自己的长女、油画家蔡威廉来当老师。典礼结束,蔡元培当晚就下榻在林风眠在西湖边的小木屋,而不去住已给他安排好的豪华旅馆新新饭店,一时成为新闻。蔡元培住了好几天,杭州各界名流要拜访他都得到林风眠家,这样就帮林风眠在杭州文艺界打开了局面。

杭州艺术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独立艺术院校的开始。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董希文,席德进,苏天赐……林风眠直接培养出的学生撑起现代中国美术的半壁江山,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深深影响了一代艺术家,至今被美术教育界视为先进。他鼓励学生释放天性,口头禅是“画不出来,就不要画,出去玩玩。”“放松一点,随便些,乱画嘛。”后来成为着名美学家的洪毅然在艺专上学时绘画拘谨,林风眠劝他作画前先喝酒,这样就会狂热起来。

执掌校政的十年,是林风眠一生最辉煌的时光,在西湖边诗意的栖居也是他一生唯一一段安居乐业、享受天伦的日子。他在玉泉道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座二层小楼,室内壁橱、墙壁、天花板,清一色本色木板装饰,学生们形容这是西方小说里才有的建筑,周末他们就欢聚于此与他聊天。二楼是画室,除了最亲近的朋友学生没人可以上来,他常在此通宵创作,取一两幅满意之作,其余废弃一地,第二天早上由佣人扫走。园内遍植梅、桂、梧桐、凌霄,还有林风眠亲手培育的玉米、草莓等作物。今天这座小楼安详坐落于杭州植物园大门旁,吴冠中为老师的故居题写了匾额。

隐退重庆,孕育“风眠体” 1937年8月,日军铁蹄南下,终结了林风眠在杭州建设“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重镇的梦想,也击溃了他安稳美好的生活。他带着妻子女儿准备到上海定居,在南昌路找了一幢二层小楼。没住多久,汪伪政权的高官找上门来邀林风眠出山,林风眠当然不肯当汉奸,决计马上离沪。因不忍妻女和他颠沛流离,他孤身辗转香港、河内、昆明,最后到了重庆。

他托陈布雷在政治部设计委员会谋了个虚职,领着微薄的薪水维持生计,隐居在嘉陵江边军政部的一座仓库里。这仓库是土墙黄泥地,与他西湖边的小洋楼天壤之别,林风眠就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了近七年,自己买菜、生炉子、烧饭、洗衣、打扫,屋里只有一张木桌,菜刀、砧板、油瓶堂皇列于画纸毛笔之侧。国民党中央委员刘建群爱好书画,专程来拜访林风眠,见如此陋室,不禁感慨道:“住在这种地方,不是白痴,就是得道之人了。您得道了。”林风眠事后对人讲:“在北京和杭州当了十几年校长,住洋房,乘私人轿车,身上一点人气几乎耗光了。你必须真正生活着,能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首先是’人’,彻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李可染当时也在重庆,经常会带点便饭去看望老师,每次去都看到林风眠在画画,每日画几十张,画完的画堆在身后,直摞到屋顶。苦行僧般的清净生活使林风眠能集中全部精力创作,他融合中西的“风眠体”就在这个江边仓库横空出世。“风眠体”的第一大特色就是方纸布阵。中国传统纸绢画,不是横卷就是立轴,便于富贵人家悬挂厅堂,林风眠大胆地突破传统,转向更利于制作画册供大众观赏的方形构图。不画传统的峰峦山谷宏大景色,而画近景特写。他使用生宣、毛笔、水墨、水彩等中国传统材料,但技法汲取西方画的精微光色,他自嘲是个好“色”之徒,打破“水墨为上”的古训,运用浓重艳丽的色彩描绘仕女、花鸟、秋林、泊船。线条的灵感则来源于汉画砖、唐壁画。鲜艳的色彩,简洁灵动的线条,美好的意象,这就是林风眠画中的赤子之心。

抗战胜利,避居重庆的知识分子纷纷北归。因有行李重量限制,林风眠上飞机前把自己所有行李都扔了,只带上在重庆期间的所有画作。到了杭州,他直奔旧居,眼前景象令人断肠:他的小楼这些年被日军占为兵营,花园成了马厩,他曾震动国内外的巨幅油画《摸索》《人道》《人间》《痛苦》都已被扯碎,用作马匹的挡雨布……

林风眠与他的过去惨烈挥别。他不可能预料到,自己历尽千辛万苦带回的这批新画,有一天也将被他亲手摧毁。

独居上海片刻安宁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林风眠十分兴奋。他虽然从不参与政治,但对共产党抱有天然的信任和好感。跟他乘同一条船去法国的蔡和森、蔡畅、向警予后来都成了中共早期领导人,在法国期间他还认识了周恩来,两人结成君子之交。林风眠与中共高级将领叶剑英的关系更不一般。他俩是梅州同乡,读中学时坐同桌,还一起办了诗友会。林风眠激动地对学生们说:“共产党来了,叶剑英肯定会支持我,说不定这个学校就能按我们的理想办!”

现实很快证实了林风眠的天真。杭州艺专二十几年来都沿袭林风眠因材施教、解放个性的教育方针,但共产党接管后将学校改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原有教学体系一概推翻,把“线描形式,宣传画题材”当作唯一信条,甚至挂出石膏像让林风眠当场写生作为“考试”。

“与其受批判,不如早辞职”。林风眠携眷回到上海南昌路的小楼居住,他没有任何职务,只靠卖画为生,生活虽苦,倒也自由清净。上海的外国人越来越少,林风眠的法国夫人住不惯,加上物质压力大,1955年,夫人和女儿、女婿离开上海去巴西投奔亲戚。林风眠又成了孤家寡人。他把一楼退掉,只租二楼,一百六十块的房租只需付八十,压力减轻不少。早年留学和重庆隐居生涯,使他锻炼出娴。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 长篇小说。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一生曾3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40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

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鲁迅在世时,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

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著作里展示美好与希望,创造更多诗意的生活和空间,犹如他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里,塑造的道家女子形象姚木兰那样,身在乱世,始终“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就是说,如果外部世界是邪恶的,只要自身周正,也能够安然度过灾患。

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段关于文学阅读的精彩感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他始终是一个不成胎的卵子,不结子的雄蕊。所喜爱的作家或文学爱人,就是他灵魂的花粉。”那么你有喜爱的作家吗?你有“文学爱人”吗?你的灵魂在飘荡吗?你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多维解读

1.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把吾国吾民,看得何其之“艺术”!他说:“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林语堂作为主流价值之外的边缘“智者”,其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启示着人文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林语堂引领着我们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历跋涉,在物质、精神、科学、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频频闪烁,妙语叠出,精彩纷呈。

2.快乐的真谛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以道德、教养为规范的享乐是人生至善之境。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林语堂这位哈佛博士快乐、智慧的生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的尘世里更加显得有趣、可贵,也似乎更加让人难以企及。

【适用话题】

灵魂、尊重、文化交流、人生趣味、精神家园、生活的艺术、科学和人文、文科与理科、快乐的真谛、万物静观皆自得、活出幸福的感觉……

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

1939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联大教务会议决定致函抗辩。抗辩函的执笔者即冯友兰先生,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陈寅恪纪念王国维的雄文,为学者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而冯友兰的这篇雄文,则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其另一雄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碑文有言:“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在当今学术界却日渐消逝了。

然而,在20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批判最多的也是冯友兰;谈起20世纪的中国哲学,唯一绕不过去的人还是冯友兰。一个事实是,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李慎之曾经评价说,冯友兰是一位可超而不可越的人。只有站在他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就如坎坷动荡的近代中国的命运一样,冯友兰的一生,坎坷与矛盾并生,苦难与责任共存。冯友兰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80多岁,年老多病,“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多万字的著作,一字一句,全由老人口述,助手笔录而成。他的最后15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写作中间多次生病住院,他甚至说,“现在治病,是因为书未写完。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冯友兰是拼着性命在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果然书成后4个月,他安然而去。

●多维解读

1.人生的作业

古代先哲庄子曾经发出过“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形容人生短暂。但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则因人而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人生的作业至关重要。冯友兰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拼着性命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终极作业,含笑九泉。

2.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是学者治学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提倡学者治学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者要以怀疑的精神建立学术批评的民间立场,要敢于对行政干预说“不”。面对国民政府的三度训令,冯友兰慷慨陈词,执笔抗辩,其抗辩雄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为学术自由树立了典范。

【适用话题】

典范、精神自由、学术自由、老当益壮、站在巨人的肩上、活着的意义、人生的作业、要勇于说“不”……

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梅贻琦先生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他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 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就是典型一例。他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梅贻琦逝世后,其弟梅贻宝含泪回忆说:“五哥长我11岁,生为长兄,业为尊师,兼代严父。”在纪念“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的纪念会上,面对东北地图变色的悲剧,他坚信“不甘沦为奴隶的民众,将群起而图之”。他信心十足:“东北三省虽亡,东北人心未死……有此民族精神存在,则东北将不致终亡。”在西南联大时,到梅贻琦家做客的人,梅夫人都会捧出一盘自制的叫“定胜糕”的点心招待大家,米糕上嵌有“定胜糕”三个字,表达他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多维解读

1.大楼与大师

大学有了一流的豪华大楼,并不等于有了一流的办学质量。当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时,北大并没有大造崇楼巍宇,他的身边云集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马寅初、刘半农等一大批学术巨擘,他依靠这支群星璀璨的导师队伍,一举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基本品格。诚然,为使当下数量激增的大学生有良好的深造环境,添置必需的设备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我们的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来自行政的干预过多,看一所大学办得如何,往往不看其内质,而注重于可视可触的“硬件”。随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大学早已不是净土,“学术腐败”事件层出不穷。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言犹在耳,斯人已去,反观现实,惜哉痛哉!

2.厚德载物

真正的君子具有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怀,他们甘心在别人耀眼的光芒下刻苦钻研。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百年的校史上,正是有了这样的幕后英雄,才有了清华学术星光大道上的光彩与荣誉。他本人虽然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在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大师。正是这样淡泊宁静的心胸、包容旷达的厚德,成就了清华百年的别样辉煌,梅贻琦本人也成了清华的名片而享誉全球。

【适用话题】名片、丰碑、大师、爱国、信心、乐观、破格、大学精神、厚德载物、大楼与大师、不拘一格揽人才……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官

梅汝璈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东京审判。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梅博士曾慷慨激昂地表示:“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梅汝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多维解读

1.正义之剑

法理之剑舞“远东”,梅汝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代表中国人民参与的东京军事法 庭审判,不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正义,也对发展和维护国际的正常秩序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在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之时,我们需要另一把法理之剑再舞“远东”。

2.铭记历史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那场如同硝烟一般逝去的历史审判,让中国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梅大法官之言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适用话题】

责任、诺言、正义、忘记与铭记、回望身后的脚印……

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铁肩辣手,记者当有天下责任;快笔如刀,报人不惜满腔热血”,这是民国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一生的真实写照。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邵飘萍,心怀壮志,为了新闻的真实与公正,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袁世凯称帝,他大声疾呼:“袁贼不死,大乱不止。同胞同胞,岂竟无一杀贼男儿耶?”宋教仁遇刺,他秉笔直书:“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指袁世凯。最终因不愿向反动军阀张作霖低头,面对30万元巨额“封口费”毫不动心,遭到枪杀,以身殉国。

●多维解读

1.勇于担当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要勇于担当。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应该是公众的眼睛,要尽量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对社会进行激情而理性的观察、审视。或许,因时代不同,记者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但是,在“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这一点上,应该是共通的。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将个人的“小责”,升华为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大责”。正如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所言:“尽自己之天职,平社会之不平。”虽路途坎坷,然信念不改,屡仆屡起,至死方休。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公平”当为“铁肩”所负,“真理”应为“辣手”所书。“辣手”除了犀利、尖锐、深刻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辣”的背后,应有一颗济世之心。

2.报人风骨

真正的报人应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的风骨,傲视一切权贵。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自由报人邵飘萍,心怀壮志,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在不自由的境遇中,凸显了一个自由的灵魂,彰显出一个正直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的精神风骨。

【适用话题】

责任、风骨、勇于担当、人间正义、人生的作业……

傅斯年——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被胡适称为“人世间一个最难得 最稀有的天才”。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傅斯年曾说,“一天只有21小时,另外3小时是用来思考的。”有人评价傅斯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的典范。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正所谓“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多维解读

1.人格典范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这或许正是社会大众对知识分子精神人格力量的一种期许。在那个动荡的多事之秋,民国学人傅斯年为“谔谔之士”做了生动的注脚。他一改一些知识分子唯唯诺诺、明哲保身等积习,敢怒敢言,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体现了中华学人激越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意识,是一代学人的人格典范。

2.给自己修枝

人和花草树木一样,也需要适时修枝。老子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由修枝而悟人生之道,说明只有合道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正如傅斯年所言,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有人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

【适用话题】

典范、正直、兼收并蓄、给自己修枝、冰炭不相容……

回头是土

早年读鲁迅关于写作技巧的传授,有一条叫做——一直写下去,不要回头。那时年轻,有些不解。为什么不能回头呢?看看自己的脚印,歪斜了就校正,如果笔直,便一直走下去,有什么不好呢?

存疑。很多年。有一天,忽然就懂了。原来,鲁迅在传授和不自信作斗争的经验。面向前方,坚定地走下去,任它成功或是失败,不再计较,只是一味地挺进。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头在你的颈子上,稍有犹疑,椎骨就会螺旋般地转回,眸子就看到了你熟悉的一切。它们拧成一道拽你后退的绳索,牵着你,退缩。

身后,是熟悉的一切,尽管它有令人不悦不满以致腐朽发臭的地方,但我们曾长久地浸泡其中,习惯成自然了。即使是令人痛苦的体验,我们也已经承受并忍耐,熬过了。向前,一切是陌生和昏暗暧昧的,在它若隐若现的浑浊中,藏身着莫名的危险和恐惧。这种未知带来的不安和焦虑,在强度和广度上,甚于我们己然经受的痛楚。

于是,回头就不是单纯的一个脖子的动作,而是心灵的扭曲和战栗。

写作也是如此。新生的念头是如此脆弱和飘忽,它可以很锐利,但是不沉厚;它可以很空灵,但是不扎实;它可以很幽默,但是不持久;它可以很美妙,但是不坚固„„总之,任何一个新生儿有的优点它都具备,但是它也义无反顾地具有一切婴儿所有的弊病。它是朝气蓬勃和易折易断的。否定的锄头,不必太强烈,轻轻一点,都会使它在焦土中窒息。

鲁迅好心肠。我猜他早年也是不断回头的,后来吃了苦头,才有这般肺腑之言。到了晚 年,敢回头了。回多少次头,也无法击毁他决战的信念。但他已不屑回头,不回头成了习惯。他的矍铄和坚韧,很多大概来源于此吧。鲁迅体恤后人,教个诀窍给我们。他不讲这是为什么,只是说,你们若信,就这样做吧。你当真听了他的话,试上几次,定体会到奥妙和乐趣。

练练看,不回头。你就发现,行进的速度快了许多,心情好了不少。回头是土,向前是金。

君子的争与不争

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

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相反,他们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争吵不休,面红耳赤、怒目相视的场面时有发生。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好事者传得沸沸扬扬。

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耻于事二主”,才发誓不与新政权合作。

梁启超读完文章后,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一旁的同事与陈寅恪有些恩怨,见梁启超如此说,便低声建议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他是在含沙射影骂您啊!先生您在清朝做过官,在当今民国又做过官,陈寅恪这不是影射您在‘事二主’吗?”

梁启超一听,脸顿时黑了下来,很是难看。突然,他怒气冲冲地对那个同事喝道:“你滚!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那个挑拨是非的同事旋即狼狈地走开了。

陈寅恪得知此事后,对梁启超的人品更加钦佩了。梁启超和陈寅恪尽管常常为了一些学术分歧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但在工作和生活中仍相互提携,相互尊重和信任,从不听信他人挑拨。他们在学术上是“死故”,但在生活中是挚友,这样的君子之交以及争与不争的境界无法不令人敬佩。

梁思成的奈良地图

1944年夏,盟军在决定轰炸还处于日军占领下的重庆、南京等城市时,一位美军上校给建筑学家梁思成写了一封信,让他在一周内迅速标出哪些地方有古建筑物,以免误炸。

很快,上校便收到梁思成寄回的一张做出标记的地图。令上校没想到的是,一道寄回的还有一封建言书,一张同样做了很多不轰炸标志的日本奈良地图。

上校大为不解,直到他看完了那封建言书。在建言书中,梁思成恳求盟军在轰炸日本本土时,对日本的古都奈良网开一面,因为奈良有众多古建筑。他写道:

“奈良古建筑跟我们各自国家的古建筑一样,绝不仅仅是某一个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结晶具体象形的保留。我图上所标上的地方,保留着东方最古老的建筑,一旦炸毁,那是永远无法补救的,后代人谁也无法见到了,请为全人类,不要轰炸它们!”

在短短的时间内,精确地标出两个地图的不轰炸目标,特别是异国日本奈良的各个古建筑物的具体地理位置,如果不是平日烂熟于心,是绝不能做到的。上校被梁思成深深打动了。

不久,日本有近200座城市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城市建筑物被毁严重,有些几乎夷为平地,但奈良却毫发未损。好几次,飞机飞到奈良上空,转转就飞走了。30多年后,奈良因其完好保存的众多古代建筑,及其拥有全日本十分之一的“国宝”级文物,而被宣布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梁思成也因此被日本的有识之士誉为“古都的恩人”。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梁思成当初决定写建言书时内心是何等的纠结。他与当时的日本,除了有国恨,还有家仇——他有两个最亲的人死于日军侵略的炮火中,而这却是没有一个日本人知道的事实。

在“一·二八”事件的抗战中,梁思成的弟弟,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炮兵上校梁思忠不幸牺牲,年仅25岁。

梁思成的小舅子,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在1941年对日抗战中,作为空军的他,不幸被日军飞机击落身亡,年仅22岁。林徽因曾因为弟弟的英年早逝,流尽了眼泪。

多年后,当梁思成、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应邀在日本演讲,当他提及自己的叔叔和舅舅都死于日军手中的这段往事时,台下一片寂静,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中。这也是奈良人第一次知道他们的恩人,曾被他们这般深深伤害过。

在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上的保护上,梁思成的意识是超前和人性的,其胸怀更是博大无私的。正是这种博大无私,让他放下了国恨家仇,让奈良躲过一场灾难性的浩劫。

【综述】

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第6篇

其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广西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

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基本上是遵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艺术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政治服务的宗旨进行美术创作。随着国家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广大艺术家积极地投身到表现新时期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况中,艺术创作也出现了新的风貌,或歌颂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或表现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幸福的美好生活,呈现出朴实的艺术面貌和追求。莫更原的《路遇》、黎正国的《一个山歌一个坡》等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家与作品。

其二,“文革”期间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

“文革”期间广西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在“红光亮、高大全”的创作模式下,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男女人物的脸上时刻都有一种标准的、近乎呆板的模式化的幸福笑容;二是女性男性化特征较为明显;三是浓重的革命气质与政治思想。这种程式化的艺术作品几乎失去了艺术家个人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他们或表现少数民族农民在收割庄稼时的幸福与喜悦、或表达少数民族地区对新生活的满足与对将来更美好生活的憧憬,但不管这些艺术家所表现什么题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充满红色、充满幸福笑容的人物形象。此时陈素春的《金色侗乡》、黄旭的《阿姨到我家》、梁荣中的《侗寨新声》等都是不错的作品。

莫更原 / 路遇 1961年

黎正国 / 一个山歌一个坡 1963年

陈素春 / 金色侗乡 1972年

梁荣中 / 侗寨新声 1972年

黄旭 / 阿姨到我家 1973年

张达平 / 苗山新秀 1973年

梁惠统 / 书记学侗语 1979年

龙山农 / 春到瑶寨 1984年

其三,“文革”结束后至“85美术思潮”前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

1977年至1979年是“文革”结束后的过渡时期,也是中国的美术创作从毛泽东时代向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过渡阶段。这三年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依旧受到“文革”时期美术创作模式与特点的影响,有表现政治题材的,有表现毛泽东诗意的,有表现对“文革”反思的,等等。广西人物画创作也基本与全国的情况大致相似。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整个中国美术界创作环境的宽松,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也开始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这一年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如梁惠统的《书记学侗语》《万民响应四方乐从》、帅立功的《银波满瑶山》、张达平的《恩》、曾繁滔、何伟仁的《迎春花开》、郑军里的《苗岭金秋》《纺织图》《盛夏图》《编花篮》《桂西风情四条屏》、潘爱清的《庆丰收》、李伟光的《远山》、梁荣中的《南盘江的早晨》、柒万里的《夜歌》、王国仁、盘福林的《民族的欢乐》、罗兴华的《侗乡三月三》《归》《侗寨风情》《芦笙踩堂》、卢仲坚的《壮乡之夏》、李钊的《山居图》、杨培述的《木楼曲》、刘克清、杨培述的《侗家山歌曲·拦路歌》、李钊、潘爱清的《庆丰收》、梁耀的《小河水涨大河满》、黄宗湖的《千年角鼓发新声》、黄鲜花的《瑶家少年》、关洁的《谁人敢来对山歌》、龙山农的《春到瑶寨》、盘桂兴的《大瑶山上》等等,成绩斐然。此时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除了部分作品还有着浓浓的政治含义之外,其他多表现少数民族人们庆丰收、民族节日、男欢女爱等等题材,具有质朴的原始风气。

柒万里 / 夜歌 1981年

罗兴华 / 芦笙踩堂 1982年

黄宗海 黄宗湖等 / 千年角鼓发新声 1984年

关洁 / 谁人敢来对山歌 1984年

林令 / 春满列车 中国画

刘承刚 / 九月 中国画

杨毅京 / 尝一尝 中国画

盘桂兴 / 山里人 中国画

郑军里 / 苗岭金秋 1981年

潘爱清 李钊 / 庆丰收 1983年

梁耀 / 小河水涨大河满 1984年

罗兴华 / 瑶山鼓声 1990年

其四,“85美术思潮”以后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

“85”美术思潮运动”之后广西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一方面,中老年艺术家还在继续坚持创作;另一方面,新一批的年轻艺术家逐渐成长,成为艺术创作的中坚力量。

1985年至2000年,这一时期广西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稳步发展,刘伟的《小伙伴》、潘常欢的《旭日》、申少君的《漓江渔女系列》、何伟仁的《晌午》、郑军里的《瑶山风情》、盘桂兴的《山里人》、梁耀的《红云过侗山》、潘常欢的《第一次来信》等都是较为优秀的作品。

2000年至今广西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百花齐放,由于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创作环境的优越等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较为繁荣。国家对文化的扶持,艺术展览活动逐渐增多,加上广西美术家协会、漓江画派促进会等也举办了很多专业性艺术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的创作。在这段时期内,中老年艺术家依旧保持着积极的创作激情,正是出作品的好时机,青年画家崭露头角,初露锋芒。特别是近几年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中老年画家创作颇丰,如郑军里的《漫步》《秋收时节》《渔家姑娘在海边》等;柒万里的《清风晓露》等;梁耀的《春韵》《行走》等;魏恕的《瑶家女》《苗女》《苗家女》《海的女儿》等;梁启德的《坡会新姐妹》《金梭银线》等;黄宗湖的《风起北部湾》《清明时节》等;陈中华的《北部湾姑娘》《漓江女》等;邓军的《长发妹》等;蒋晓东的《漓江之子》等;梁惠统的《拉家常》等;唐玉玲的《苗岭情韵》《瑶山牧歌》等。尤其是郑军里先生与魏恕女士这对画坛伉俪,积极创作,郑军里创作的《春风》与《大山之子》先后入选了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春风》描绘的是三个广西少数民族女性在农忙之余看《人民日报》的场景,从作者的题款可知,表现的是2004年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报告中说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此消息刊登在《人民日报》,消息传至桂西少数民族山村,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拥护。郑军里的人物画作品突出意象造型,用笔灵活、水墨淋漓、以神写形、清峻雄浑、空灵宁静、意境隽永,画家并不追求博大雄强的壮美,而是处处体现着淡雅清秀、安详恬静的南方的灵秀之美。魏恕的画中人物形象造型准确,勾线遒劲有力,设色清丽,显示了画家高超的艺术功底。他的画十分注重情感的体现,画中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其重大历史题材《毛主席和广西各族人民在一起》,运用工笔的方式表现了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和广西各族人民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情景。作品以毛主席为中心进行构图,画中人物的形态各异,但最终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体人物身上。作品勾线遒劲有力,设色清新淡雅,显示了画家高超的艺术功底,其创作的《乡妇》也入选了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此外还有连环画画家蒋晓东重新拿起画笔积极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并被聘为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人物画硕士研究生导师。蒋晓东的人物画属于注重造型、重视写生的小写意。他的人物画关注现实,极具民族情怀,作品中总流露出浓浓的淳朴的乡土气息。

柒万里 / 回娘家 1997年

魏恕 / 乡妇 中国画 160cm×85cm 2004年

郑军里 / 桂西少女 2005年

韦文翔 / 春入山寨处处花 2010年

蒋晓东 / 晚秋 2011年

陶义美 / 锦缎缀满智慧花中国画 270cm×210cm 2012年

姚震西 / 太阳雨 中国画 148cm×148cm

柒万里线描式的人物画表现,略微变形的人物塑造,使画面显示出连环画的意味,耐人寻味。其作品有《瑶山里的太阳》《山风》等。

梁耀的人物画是通过写意的技法塑造写实的效果,他并不专注于少数民族人物的造型、服饰,更多的是在寻求人物精神与笔墨张力的自由世界。其作品有《穿堂风》《山歌随风过山坳》等。

青年画家也显示了扎实的创作能力与艺术功底,如韦文翔的作品行笔随意潇洒但不草率恣肆,笔力苍润,行笔灵活,洒脱自如;用墨豪放大胆但不张狂杂乱,运墨纯熟,层次丰富、墨气酣畅淋漓,意境清新高雅,悠闲恬静,幽情高古。其作品有《苗寨》《苗岭金秋》等。

文海红 / 歌圩花海 2014年

黎冰颖 / 大板瑶新嫁娘 2014年

黎小强积极地表现少数民族社会风俗与人物,其绘画给人一种闲适、散淡的感觉,用笔自由,随心所欲,他十分注重以线造型,注意用笔、用墨,作品中线条富有旋律与节奏,追求抑扬顿挫的用笔,墨气清新、润泽,浓淡相宜。他的作品有《德峨组画》《2010德峨人物》《北部湾纪事》等。

文海红的少数民族人物画画风清雅古朴,安详宁静,处处流露着少数民族女性别样的美,其作品有《唱响侗乡》《彝家女儿》等。

黎冰颖笔下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娴雅淳朴,秀雅而不轻浮,严谨而不滞板,精致而不做作,优美宁静、澄明华丽。其重大历史题材《广西各族人民大团结》表现了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谐团结,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主题。画家选择了人数众多的大场面构图,服饰极具民族色彩,线条圆润遒劲,设色明净华丽,加上金笺纸的色彩呼应,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华丽清雅的艺术效果。她的作品还有《盛装苗女》《北部湾云淡》等。

黎小强 / 秋日阳光 2014年

康强 / 归牧 2014年

郑振铭 / 山民 2015年

唐少峰 / 那坡黑衣壮 2015年

陶义美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更多的集中在线描创作,他的线描作品多表现的是广西的少数民族人物,尤其以苗族、壮族为代表。他把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质朴以及他们原始、粗犷、民族的独特美通过线描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其线描人物画作品形神兼备、质朴自然,不管是粗笔,还是细笔,总是传达出一种极具亲和力与淳朴的艺术精神,其作品有《牛角声震瑶山春》《笙歌盈耳鼓乐喧天》等。

潘正华的人物画笔墨基本功也相当老辣,笔法纵姿狂放,笔笔写出,极富动感;线条不做长线,短促有力;墨色浓淡兼施,淋漓清润,其作品有《赶圩归来的瑶族老汉》等。

唐少锋的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运用高染法,表现了壮族、苗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把浓郁的民族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作品有《赶芦笙》《芦笙唱响踏歌来》等。

郑振铭的作品强调笔墨与造型的结合,而不是照抄客观物象,而是以中国画的笔墨书写观来造型,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微妙感觉。其作品有《农历三月三》《暖冬》等。

康强以拙朴的笔触表现了少数民族人物的特质及精神内涵,将少数民族的原始生态和典雅的艺术精神和谐地统一于画面,意趣十足。其作品有《归牧》《苗山春绿》等。

除上述画家之外,盘俐敏、何欣宁、罗兆兴、廖庆基等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青年人物画家,还有广西艺术学院培育出来的优秀的研究生,如白丽丽、黄菊新、李景龙、尚新周等,都是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的新生力量。

此外,2015年4月8日在广西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物随笔转、境由心造——桂西少数民族风情人物画作品展》是广西当代少数民族人物画的一次大检阅,配合画展,郑军里、陶义美等人还出版了《物随笔转、境由心造——桂西少数民族风情人物画研究》的著作,此次参加画家有郑军里、柒万里、梁耀、魏恕、韦文翔、蒋晓东、文海红、黎小强、黎冰颖、陶义美、郑振铭、唐少峰、康强等,共展出作品100余幅作品,他们的人物画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最直接地反映了桂西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原始质朴的美。

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第7篇

写意人物画什么时候真正开始出现, 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是逐渐成熟与发展起来的一个过程。写意人物最早产生于唐代, 在五代两宋发展并完善。写意人物画最终融入了书法用笔和情感因素, 从而传达给观者一种画外之境的美学感受。某种程度来说, 相较于工笔画更能带给我们另一种真实感情感的真实, 这种感受引发的共鸣正是通过“书写性”的中介表现出来的。

宋代梁楷的《太白行吟图》是写意人物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 虽只有寥寥几笔, 却把李白洒脱自如的风韵表现地淋漓尽致, 从这幅画中, 我们隐约可以感受到作者本人狂放阔达的个人气质。

明清时期,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这个阶段形成了以文人画为主的写意风格, 艺术家们不愿被世俗生活束缚, 更希望在画中表达主体的情感, 唐寅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之一, 他的《秋风执扇图》画面中大片空白的背景和执扇女子神情的哀怨, 给我们一种淡淡的忧伤感, 而作者这种处理, 某种程度印证着自身的不如意境遇。至明末清初, 中国写意人物画又有进一步的突破, 画家们意识到了笔墨的重要性, 将情感依附于笔墨来表达, 情感因素在此时已经得到充分的重视, 并在作品中非常自主地表现出来。他们在创作中真正做到自主和尽兴, 例如黄慎。清后期, 在任熊等人的共同努力下, 又有了新的拓展。任伯年的人物画不仅在表现人物精神气质方面做到了栩栩如生、形神兼备, 更在传达人生百态, 社会境况上有深入的感受。随着其题材范围的扩大使得写意人物画摆脱了文人式的自言自语, 从而与生活更加贴近, 在表达思想上也更有深度。

近代以来, 油画进入中国, 写意人物画不可避免受到西方写下来。笔者认为四写的结合非常重要, 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得学生对对象有更深刻的形象记忆。

在具体上不用铅笔而改用木炭条, 用木炭条画素描的好处是他的性能和毛笔更接近, 同时可以限制学生慢慢磨洋工。

在时间上, 一张素描最多一个星期, 算是长期作业。一张白描、速写四个小时, 也就是一个上午的专业课时间。可以画出不同角度的速写, 着重研究对象的全面形象。还可以做一些局部的头、手、脚等的速写。最后默写也是四个小时。把素描和白描结合起来, 把长期作业和速写结合起来, 把写生和记忆画、临摹结合起来, 有利于克服过去当以的长期作业素描刻画表面、表现迟缓的缺点, 有利于训练学生能快能慢、能放能收、能深入刻划又能概括提炼, 能对着对象写生、又能背着对象默写的全面的造型能力。

综上所述, 从全因素素描到线性素描的转换时中国画专业的学习是必要的、刻不容缓的。

实主义的影响, 在表现写意人物上有中西结合的特色。例如徐悲鸿, 就是中西结合的典型代表, 他用古典笔墨的同时注重借鉴西方写实主义的成果。中国的写意人物突破中国地域, 在表现手法上更加丰富多样, 尤其是笔墨技法有了现代式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中国的写意人物画也在迅速发展与变化着, 并且在创新的基础上兼收并蓄, 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当代写意人物画, 更多注重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作品里有一种平和的韵味, 体现出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典型代表如田黎明、刘庆和、周京新。田黎明的都市水墨系列作品, 色调淡雅, 语言表现简洁单纯, 画面中给人一种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 真挚而灵动, 读罢发人深思。周京新的都市青年系列, 以没骨笔法表现青年人的各种状态, 他的笔墨以及画面情境, 超然又平和。石鲁曾说:“画者观生活如赏画, 才能使观者如赏生活。”生活与艺术密不可分, 一切思想的表达必定基于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唯有用心思考, 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才能创造出属于时代的作品, 这种真诚也最能打动观者。

不同时代艺术形式千变万化, 唯一不变的是那些共同存在的情感与永恒的哲学思索。画家是这样一些人, 一些具有童心的人, 这种童心保持着于世界的好奇与另类思索, 它不同于科学的精确, 但正是这种情感的真实弥补了被束缚的现实情感, 使得感性历久弥新, 焕发出新的活力。

绘画是一种信仰, 这种激情不是凭空的释放, 因而形式本身也不是随意的糊涂乱抹, 形式永远适应着情感的发展, 创造出新的表现语言, 这样说来, 具有时代情感的作品是现代的和当下的。它属于每个时代, 是一个时代固留的精神范本。

梵高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道, 他像一个数学家一样精细计算着色彩的块面大小, 色彩的构成关系。艺术家创造的是一个情感输出的发生程序, 在这个程序之中, 通过形式的介入, 我们得以体会到一种激情、一种深刻、一种哀伤、一种愉悦、一个无以言表的个人世界。艺术是伟大的, 它的伟大正在于它的形式与情感的共通性。

效法古人, 应当学习创新, 膜拜之后要有破坏和建构, 这才是艺术的精神所在。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写意人物画, 我们必得创新, 找寻属于这个时代的表达方式, 唯有如此, 我们才能将写意人物画延续下去, 才能让它存活而非保存在这个时代, 愿写意人物画永远“活”在当下。

素描是进入专业学习的桥梁, 中国画专业特别是人物画的发展离不开素描的训练。我们应该在观念上, 认识到全因素素描的长短处, 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国画专业学习的素描方式。线性素描在目前中国画专业素描基础教学中有着一定的先进性。在教学过程中从观念上转变学生对光影到形体的认识, 从表现手法上转变学生对明暗块面到线性的认识。同时还应该注意贯彻解剖结构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辅以白描、速写、摹写、摹写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那么素描教学问题不日应该会形成完善的符合中国画专业学习的本土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品操.关于中国人物画的素描教学问题[J].新美术, 1980 (8) [2]姚有多.关于中国画的造型基础教学问题[J].新美术, 1980 (8)

[3]唐勇力.中国画基础素描教学研究—线描、线性素描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美术, 2010 (1)

摘要:写意人物画作为当代中国画中的重要画种之一, 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发展倾向, 本文通过对写意人物画历史脉络进行梳理, 分析中国写意人物画中的精神因素, 进而深入探讨情感因素的重要性。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 而对生活的感悟又离不开情感的激发, 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真实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在创作中真正体现写意人物画的内涵。

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第8篇

对于花样年华主题的确定是希望把记忆中的青春通过创作画面传达出来。围绕着“花样年华”这一主题, 本创作主要表现二十岁左右少女青春焕发的岁月, 对记忆中青春年华含蓄的表达, 使得作品内蕴更加丰富、主题思想更具有韵味, 更多的映射了大多数人们正值青春年华时感情生活的表现。

以《花样年华》为主题的工笔人物创作, 我试图营造一种清新、静雅的气氛, 人物与自然背景相互融合。用线, 赋彩较为工整细致。而《花样年华》系列的写意人物创作注重用水墨线条来表现, 较工笔创作多直率性、不拘泥于形似。

二、创作前期准备

1. 创作素材的搜集与准备

人物画创作就是要表现现实生活、社会和人, 而主要是研究人, 传达人物的性情和精神风貌。而做到对人具体仔细的研究就要学会随时用眼睛去观察, 用大脑去思考, 和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事物, 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和熟悉所要描绘的对象。从长期的绘画训练中, 我从中认识到对于人物的造型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形准则神似。

经过了长期的细心观察与考究, 我在确定以“花样年华”为主题的创作素材后, 就开始对人物形象、姿态、场景进行推敲, 运用速写的方式绘制下来, 再对其作比较深入仔细的刻画。

2. 创作构思与构图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一幅创作从其形成开始, 尤其是构思阶段, 就不以简单地记录客观形象为目的, 而是通过作者情感表达的“意”来完成笔下对现实生活“象”的描绘, 透过描绘, 追求眼中的真实与内心的真实转换对接, 在作品中寄托主观对自然、生命的感悟认知和寄托审美理想。《花样年华》系列均以青春为中心, 构思源自于大学时光, 也是对这段美好青春时光的怀念, 于是就产生了《花样年华》系列的构思。构图上来看, 工笔人物创作《花样年华》的画面, 一个面带微笑的女孩儿席地而坐的与她身后的背景融合在一起, 对人物采用较为精细的刻画方式, 将其从画面中显现出来, 同时与背景部分不失和谐, 并采用偏冷色调来营造一个清新、安静的氛围。意在让人们感受到那静雅的感觉, 在平静中回忆那时的花样年华。意笔人物画《花样年华》系列, 一组两幅, 一幅画面以一个被周围美丽风景所吸引而停下看风景的女孩作为描绘对象, 另一幅的描绘对象也是俩个花季少女, 发挥笔与墨的特性, 表现那花样的时光。意在更生动的体现青春时光的定义, 使大家更加珍惜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

三、形式语言与技法分析

1. 工笔人物画创作《花样年华》的形式与技法语言

本次工笔人物画创作多取法魏晋南北朝至唐时期, 以人物为中心, 精勾细染, 以线立骨, 注重线条神韵和美感。“传神”作为人物画核心, 是在创作过程中一直执行的标准。对传统人物画分析认识, 对我的创作启发极大, 在体会传统形式与技法的同时, 我力求整个画面达到精致细腻、清新隽永、淡雅沉稳、神形兼备的形式。

画面中的人物, 席地而坐动态生动自在, 做若有所思状。结合人物表情与所处的背景环境, 不难看出女孩是在出游后寻得一处休息的地方, 当然画面所呈现意义不只是表象所看到的, 重点在女孩若有所思的神情上, 是对花季少女的安静不被打扰的心境的诠释。

画面中的线描技法则以浓淡、刚柔、粗细、虚实、轻重的表现线型作为造型媒介, 以达到明洁、轻快、朴实、精美的格调。由于受西方造型的训练影响, 晕染过程中, 我把对结构、解剖、视觉表现的掌握运用到画面中, 展现了一定的写实能力, 提升了工笔画的品读性和观赏性, 丰富了工笔画的语言形式。

2. 意笔人物画创作《花样年华》系列的形式与技法语言

现代水墨人物画与古代“文人画”不同, 对于造型的要求更倾向于西方的造型方式, 所以建构个性化的语言形式。必须要越过三大障碍:首先要越过人物造型的障碍;其二越过“笔墨”的障碍;其三、越过自然向艺术转换的障碍。在此基础上, 才能进行情感与精神的物化创作。

构思阶段, 我欲以人物组合来展现花样年华的美好时光, 将画面处理成生动、有活力、动静结合的形式效果。人物造型方面, 力求把握住人物的不同动态姿势。画面中的人物表情也迎合了整体氛围平静安逸。加上对意象的深入观察、灵活的运用笔与墨的特性, 就能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四、艺术语言与思想的传达分析

传统的中国绘画基本上是具象的, 没有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抽象绘画。中国画中具象的自然绝非自然的简单投射物, 而是结合了自然与画家心灵的自足的统一体, 是“天人合一”的新世界。而画家创造出艺术形象并通过它来传达一定的意识和审美理想, 就需要运用中国画中那丰富多彩艺术语言。中国画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 我们可以把其独特艺术语言进行分解来看, 从各个方面来体会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 常用的艺术语言如下:

中国画的构图:“写形”与“布势”是中国画的构图法主要的表现形式准则。“写形”要形在神在, 形神不可分开, 因此“写形“就是“写神”。“布势”是指布陈发自形内的力量。《花样年华》人物系列创作构图阶段就人物的神态及形体进行了精细的描绘, 在画面布局中对人物和背景的相对位置进行处理以达到“布势”的效果。

中国画的用线:用毛笔构线被认为是中国画的基本。同时也是中国画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 画家们可以把情感倾注到每条线上;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 其线都是一往流利, 不作顿挫.而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 就一往停顿, 呈现一种艰涩状态。

中国画的用墨:中国画用墨的干、湿、浓、淡、清来体现物像, 来表现物像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这就是所谓的“墨分五彩”。另外, 在中国画中还常用蘸墨、破墨、积墨、泼墨及干、湿墨法等。《花样年华》写意人物系列就是在生宣上运用墨的浓淡干湿法与笔法相结合完成的。

中国画的设色:中国画是重视设色的, 设色是古代画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法, 所以谢赫把“随类赋彩”列为“六法”之一。在中国画创作中, 其主要设色方法分为重彩法、淡彩法和泼彩法。工笔画多用重彩法, 而淡彩法多适用于写意或半工半写。《花样年华》系列工笔人物是在熟萱上作画的, 所以画面大多运用分染、统染、罩染、提染、烘染、点染等重彩晕染方法使其出效果的。

参考文献

[1].马忠贤.马忠贤彩墨人物[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8

[2].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0.

[3].王野翔.刘红沛.中国画技法丛书[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2.

[4].吴冠中.水墨之旅[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

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中色彩的应用 第9篇

一、中国画的色彩观念

色彩在我国古典画的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们在绘画创作过程中, 非常注重色彩的应用, 中国画的色彩系统也是非常丰富的, 这是建立在固有色的基础上的, 随着时代的变革, 人们对于绘画艺术的要求也不断增加, 在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中, 水墨画的观念开始渗透并且进行很大的改变, 后来逐渐出现了一种青绿画, 中国画认为色彩用多了会使得绘画艺术水平降低, 同时也会使得整个画面感变得非常俗艳, 因此开始在绘画过程中, 注重和人们的一种心理行为和艺术欣赏水平进行了更改, 在其发展过程中, 开始重视外表的表现形式, 将正常的思想感受和情感理念与绘画艺术开始有效的结合起来, 这样就能够在发展绘画艺术的同时, 也能够很好的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很好的渗透, 从而不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艺术。

二、中国画人物题材的特点分析

我国绘画艺术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史, 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魅力的绘画艺术特征, 这种绘画题材的选择上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 在整个绘画艺术的表现过程中, 非常注重绘画艺术形和神的结合, 在人物题材的展现过程中, 能够有效的将情景相结合, 同时在思想境界的表现过程中, 能够通过充分的展现我国哲学文化思想, 从而将整个中国画的人物特征完美的展现, 在绘画艺术的表达过程中, 可以充分的发挥画面之外的意象美, 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 人们也比较重视人物性格、特征、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展现, 将整个人物特点塑造的比较明显, 使得整个绘画图案充满了画面感和艺术感, 在其艺术表达过程中, 开始逐渐的追求个人的经营风格, 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去体验经典的笔墨语言文化, 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人物画, 在绘画过程中, 画家比较重视人物的一种雅致的魅力和绘画追求, 那么这样的文化艺术追求就会将色彩的应用处于一个弱势, 因而在其中一段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 就出现的较多的就是水墨画, 那么这种绘画特色就是将水墨形成不同颜色深浅的绘画艺术, 这样就使得我国传统绘画在我们的心目中的形象变成了只有黑白灰的艺术绘画风格, 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 人们对于以上绘画的风格特色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也开始引起了画家们的高度重视, 中国画的色彩应用逐渐步入了一个发展历程。

三、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中色彩的应用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和阶段, 中国画在人物绘画题材的艺术画卷创造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和画家个人艺术风格特色的中国绘画艺术, 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艺术风格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历史有着很大的发展渊源, 那么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时代时代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因此在不同时代的中国绘画艺术中都形成了具有传统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绘画题材创作艺术, 在绘画艺术效果展现过程中, 需要充分的重视时代的精神风貌, 同时在绘画艺术的展现过程中, 需要重视人物绘画在我国唐代时期所摸索的艺术风格, 以及出现了绘画巅峰, 虽然后来在唐代以后, 中国画的绘画艺术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但是这些都成为了现代中国画创作的重要艺术来源和艺术风格特色,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人们对于色彩应用水平的认识, 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应用和发展水平, 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色彩的应用可以使得中国画得到更长久的发展。

随着西方文化进入到我国, 西方绘画艺术也逐渐发展到我国国画的创作过程中, 西方绘画过程中的较好的色彩应用和处理方式能够将人们更加直观、具体且形象的展现出来, 也能够对我国传统的水墨画的单调的艺术风格加以转变,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 就形成了活跃的气氛, 整个绘画都是以色抒情, 并且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基础上, 形成了以色抒情的中国绘画艺术, 在发展过程中, 追求以雅致为风格的色彩绘画艺术逐渐开始出现在我国的人物画题材的创作过程中, 这种具有色彩特色的人物画特色逐渐将我国传统文化的意象很好的展现, 并且从色彩应用和处理的基础上, 能够很好的把握和拓展色彩的表现空间, 也能够将水墨画艺术特色很好的进行协调, 随着人们审美需要的发展和认识不断加强, 在中国画以人物为题材的艺术绘画风格创作和发展过程中, 逐渐进行了新的绘画艺术特色展现, 同时色彩的良好发展应用, 使得整个水墨画的艺术风格特色也表现的更加突出和完美。在我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开始抛弃了传统水墨画的发展特点, 中国画家也失去在世界画坛独树一帜的想法, 开始盲目的追随西方绘画艺术特征。因此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能够很好的继承我国独特的民族艺术思想, 这是对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的良好艺术创作和表现。

四、结语

在我国绘画艺术的题材创作和画面表现过程中都比较重视绘画艺术的展现, 它能够有效的吸引观看者的眼球和兴趣, 在绘画艺术表现过程中, 能够和人们的内心情感达到一种共鸣, 同时在绘画艺术的表达过程中, 能够利用色彩进行一个审美思想的沟通和运用, 因此中国画自古以来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境界和艺术水平。

摘要:中国画人物画在唐代以前是比较注重色彩应用发展的, 自从唐代以后开始就形成了以水墨画为主的中国画风格。中国画作为一种美术艺术, 在其在描绘任务题材的创作以及其他类型的创作时都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一种描绘形式, 在其画中能够充分的展现中国悠久的历史, 同时色彩的应用具有非常鲜明、大气和响亮的视觉效果, 下面本文就针对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中色彩的发展应用水平加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色彩,应用

参考文献

[1]潘风全.当今中国画创新途径之一——谈谈色彩的艺术表现力[J].国画家, 1997 (04) .

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第10篇

记得闻一多先生曾评论建筑有三美:音乐之美, 诗歌美和雕塑美, 建筑是一个活的时空, 活的舞台和活的历史。壁画是“建筑空间中的视觉文化艺术”, 特别是设计壁画时, 设计师总想把音乐, 诗歌, 雕塑的美都融进去, 中国现代壁画创作的最高难度体现在这里面, 真的能够体现这些, 使我想起了一句话“现代骨, 传统魂, 自然衣。”

这句话应当全面, 综合, 互渗加以对待。这段时间我静下来想了许多, 如果做为一个中国现代壁画设计师, 应该怎样?应该做些什么呢?也就是真正的理解中国现代壁画的含义。这里我谈一谈我对这句话的浅簿之见。

谈一下现代骨, 即骨

一般说骨是根本, 是宏, 中, 微观物质环境存在的基础, 是这一物质环境今天得以实现的最主要原因, 它是为生活在今天的人服务的, 所以他必须是实用的, 有利应用的。

现代艺术的发展, 隔代暗含了已经断绝的“艺术”的古义, 即艺术是得自然和人合为一个整体, 进而现出的特别形式。

壁画的一大特点是从环境空间出发来设计壁画, 对建筑的从属性, 因为建筑是壁画存在的基础。建筑的功能、建筑的风格甚至建筑所使用的材料, 都左右着壁画的内容和形式, 它应该始终与建筑相适应。由于受到建筑、表现工艺、材料的制约, 在壁画创作中常常要用概括、简化、取舍、分解、归纳组织、强调、夸张、变形、换色等处理手法, 重新创造形象, 而不同于一般绘画, 不是单纯、独立的自我表现。

壁画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适宜的空间。如何创造出布局理, 使用方便, 舒适高雅, 有和利于人们活动的空间, 是建筑环境设计人员的共同任务和目的。谈到对空间的处理时, 来自香港的设计师洪约瑟说:“最简单的平面就是最好的, 复杂的布局在纸上看起来很漂亮, 但并不好用, 要用弧线和折角就必须要有适当的理由。”

其一, 崇尚简约, 对现代一词有了新的认识

线条简洁明快, 具有现代风格。注重以人为本, 天人合一, 和谐统一, 这样一些设施设计, 如照明是人们热衷的一部分。而在设计上要注意各项设计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互紧密配合, 因其有固有的内在联系, 按分工, 建筑和设备的设计完成对空间大体的限定, 为设计提供了一个基础。壁画设计即服从限定又要对这一限定合理的反映, 应为其设计提供依据, 说了这许多是揭开了壁画与场所 (即空间) 之间的关系的序幕。是更好的为人服务。

发展中的中国现代壁画的特点。随着现代建筑的材料及其技术的发展, 壁画从传统精雕细刻的具象写实的绘画艺术形式, 拓展为材料多元化、造型抽象化、符号化和景观化的现代艺术形式。中国现代壁画壁面的装饰语言的形式更多的体现“古为今用”的特点。但主要突出“饰”的视觉效果, 而不是画的功能。李林琢的中国外交部大堂墙壁的装饰设计的《华夏文明》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装饰。壁画家所采用的装饰图案借鉴了古代装饰图案的造型, 使墙面既有传统因素, 又体现出现代的审美形式, 这样的装饰语言具有形式简练和清雅的特点。

其二是精致精美

现代精美的加工技术赋予材料的亲切感, 生命力和活力。采用现代先进的加工工艺更好的体现生活的情调, 精美本身也是一种美, 室内环境创造更应强调精致, 因为它与人的联系更密切, 给人的感觉更直接。精致的室内环境造艺, 离不开细致深入的设计, 优美挺括的建材, 严密细致的施工以及严谨的管理。虽然我国室内装饰是刚刚起步, 建筑工业材料的工业滞后, 这更使我们这些设计人员更存信心和能力把这一新兴产业做得更现代。

谈一下民族魂, 即魂

相对谈来, 现代的骨必然会带来现代魂, 也就是具有现代精神的魂, 不过别忘了文化是积淀, 中国是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 积淀中有生命力的内容应当也可以进入并反映在现代的骨胳中, 并且是传统的精魂。这会使我们这土地上的使者觉的心有所托, 灵有所依。不过在运用传统的同时也要借见一下西方美学, 使传统的东西丰富。

提到历史我们要想到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 地域广阔, 民族众多, 各地区, 各民族的住宅有着明显的风俗文化特点, 富于创造性, 值得学习研究, 孔子, 中国著名思想家指出“里仁”为美的理论。“里”是即居住区, “仁”是人之间的事情, 情意, 这里指邻里, 街坊之间的友爱, 也就是说有人之间的居住使世界上最美好的居住区了, 这是中化文化思想的渊源。

有一句话:“只有越具民族性的东西, 才最具有国际性, 才具有最长久的生命力, 由此而产生的艺术魅力才能永不衰”中国建筑古朴、自然的民族风格, 那显示皇权的皇城都城的建筑及古朴自然的民居构成一道中华民族建筑的风景线。

文化常互相借见, 中国历史上向来具有引入外国装饰图案的经历。早在汉、唐时期, 佛教的传入和丝绸之路的贸易来往带入了大量外来的建筑装饰图案, 尤其佛教建筑的装饰图案。我们可以不难发现北魏时期的缠枝纹与西方的卷草文之间的相似之处。明清时期, 西方建筑装饰图案又随着传教士的到来, 进一步在中国流传,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圆明园。她如今留下的遗迹, 欧式古典建筑装饰比比皆是。今天欧式古典建筑装饰图案的重新流行, 从历史角度来看, 不是孤立、偶然的, 而是我们民族文化兼容并蓄风格的再现。

中西文化取长补短, 已成为现代设计者的共识, 中国和西方古代建筑装饰的构图以左右对称为基本特征。在造型手法上, 中国图案以突出线条为主, (如窗损以细木条构成, 组成不同的线形图案。) 由此构成平面图案, 或浅浮雕图案, 西方图案则往往更注重块面的形体, 大量运用雕型手法, 形成立体感较强的效果。这种差别有如中国国画和西洋油画的差别, 很容易感受到。

在色彩处理上西方建筑以石材雕刻和石膏花饰为代表, 主要是靠光影和体积的变化对比, 往往采用材料本色, 即彩色也以调和, 点缀居多, 中国木构建筑是与油漆相结合, 善用红、黄、绿、黑白等原色, 间色对比强烈。在形象上处理上由于西方数千年的来发达的几何学知识, 其装饰图案在平面和立体上的几何图案组织已成为非常复杂, 多层次和精确无误的计算法算 (如歌特拒窗) 在人物动物花卉的写实性方面又非常突出 (如古希腊女像柱) 而中国建筑图案则得益于几何图形和日常事物的简单根据, 并依赖工匠加工的即兴发挥。

由此可见中国和西方的古建筑壁画图案在许多方面即有共同点, 又有明显的差别。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吸引我们这些今天的中国人。来回首这些丰富、复杂、长寿而又神秘的外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 用现代的眼光去吸收这些美的东西, 移为今用。

还有我们还要立足现代尝试传统, 或立足传统, 尝试现代。只有现代与传统完美的结合, 才能设计出好的东西, 在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传统与现代往往是一对互为矛盾的独立体, 让无数设计师伤透了脑筋。如何将传统中的精华与日新月异的现代理念相结合, 是完成一个出色设计所必需的, 这就想到了文化。

文化以人为本, 是文明发展的思想结晶, 像物质领域的大自然和宇宙一样, 文化是精神领域无边无际的大千世界。评价建筑由涵品位高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考察其文化模型表现的特征在社会文明中所处的重要性程度, 或者说, 在继承和发展传统, 开拓新的构思方面达到的水平

当今国际, 建筑学界对于建筑文化研究最新成果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寻求理性与感情的融合。

2.开拓建筑新的里程碑。

3.表现文化脉络的延续。城市文明脉一延续。

但归根到底是一个民族魂,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多方面的营养为已用, 成为自己民族的精髓。这是我们这一代, 上一代及下一代人的共识, 也就是真正宏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谈一下自然衣

人总是生活在自然中, 被自然所孕育, 因此对我们这个环境来说说, 应当是绿水气, 无所不存无所不包, 无所不合。

中国文化中崇尚自然, 讲究天人全一, 而中国壁画艺术设计作品应融于自然、社会中。能像欣赏一幅油画那样真正所赏到环境艺术美之所在“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像?在你的生活环境里, 在建筑里在山水风光中在自然界的斗转星移的变化间设计家精心创造的环境艺术美无时不处不在于你身边, 设计中不应注重设计画面效果本身, 而更强调实际功能的合理完备, 在现物环境中了解感受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各个角度现象分析它的方位, 光照道路, 距离, 高度等条件以及周围邻里, 衬景, 对景、绿化等因素, 在大气氛的把握中形成最初的构想进而形成总体策划, 在设计条理化清晰化总构想形成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建筑, 规划等手段, 进行组合加工再创造, 使空间环境, 达到视觉、感觉。应用上的和谐完美。

人与自然相互融合, 相互依存, 自然的生机, 人类的智慧。人们存在于两种环境中:一种是人为环境, 一种是自然环境, 对于更好、更高地满足人们生存与行为的要求来说, 应当尽可能在人为的环境中引入自然因素, 而在自然环境中努力去体现人类智慧。

“现代骨, 传统魂, 自然衣”谈到这只是我对中国现代壁画设计一个着眼点的一些看法, 但这句话他们之间相辅相成, 相互融合, 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更上一层楼。现代, 离不开传统, 也更离不开现有的大环境。而传统, 又要在现代人的眼里看传统, 发扬传统。只有现代骨, 才有传统的魂, 而传统的魂, 才能使现代骨更简约精美。而自然衣, 更是只有现代一骨及传统魂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有规化的有目的的更自然。

这里我还想谈一谈我对中国壁画设计的发展充满希望。

(一) 环境, 首先城市要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的进程加快, 很少污染, 阳光明媚, 空气日渐清新, 鸟语花香。哈尔滨现在在建设, 大连也不区是个很好的例子吗。中国壁画设计就是借助这些好环境, 可以借景抒情。不去追求富丽堂皇了, 而追求反朴归真的自然美。

(二) 是文化, 随着人们日益愈强烈的文化要求。必须充分考虑, 物质条件好了经济实力强了, 文化的追求也愈强了;设计的文化内涵高了;投入也就越耐看, 也就有了品味。使人们与环境情景交融, 心阔神移, 当你看自己设计的东西给人们休闲、解脱、放松的感觉, 那有多美呀!

(三) 科技方面, 考虑中国壁画的材料多元化化问题, 要想不落后, 就要充分利用科技, 技术。使建筑环境与壁画的材料合理的溶为一体。现在住宅建设及大型广场建设是一个大热点,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使居民对住宅室内外的要求越高, 因此, 首先从视觉设计开始,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设计出合理, 舒适, 清新, 幽雅的中国现代壁画设计。

这里我想谈谈设计壁画应该怎么办。除了加强艺术底蕴, 更需要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多看一看钻研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文化, 并应更多的去考察采风, 从传统建筑的空间, 装饰材料中寻找灵感, 收集资料, 同时也要博览丛书在设计理念上有更深的体会, 踏上艺术设计的道路。

上一篇:音乐因素下一篇:畜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