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技术论文

2024-09-08

CT扫描技术论文(精选11篇)

CT扫描技术论文 第1篇

1 对头部、副鼻窦及腹部的对比

1.1 一般资料

男56例, 女30例, 年龄:5~68岁;平均年龄:36.5岁;幼儿:10例 (5~10岁) ;瘦弱体形:60例;所有患者体重均<81kg;腹横径<33cm;腹围<100cm, 前后径<25cm, 影像学表现正常40例, 异常46例, 其中胸部20例, 头部16例, 副鼻窦10例。

1.2 方法

对上述患者均进行常规剂量CT扫描及低剂量CT扫描, 均采用GE公司Prospeed单层螺旋CT机扫描。扫描方法:其他扫描参数不变, 适当降低与X线剂量成线性关系的管电流, 见表1。

对小儿及瘦弱成人者均行最低数值的剂量扫描, 对体形肥胖的人适当增加10~20m A, 上述病人均同时行常规剂量CT扫描及低剂量CT扫描, 每例图像由2位放射科医生独立观察, 记录每例CT影像表现。

1.3 结果

头部扫描可减少40%常规剂量;副鼻窦可减少50%常规剂量;上述常规剂量CT扫描与低剂量CT扫描的图像质量几乎无差别。尤其是小儿和瘦弱成人扫描的图像, 完全不影响诊断。腹部由于剂量减少较小, 应用意义不大。

2 对早期肺癌的对比

2.1 一般资料

常规扫描发现病灶者, 采用低剂量CT扫描再行1次扫描。

2.2 检查方法

均采用GE公司Prospeed单层螺旋CT机扫描, 扫描参数为120KV, 50m A, 螺距为2, 重建层厚为2.5mm, 间隔为2.5mm, 肺及标准重建算法, 受检者屏气1次完成整个胸部扫描, 扫描时间12~15s, 每次检查重建肺窗图像10~20幅, 肺窗图像窗位-600Hu, 窗宽1500Hu, 纵隔窗宽20Hu, 窗位400Hu。

2.3 结果

每例图像由2位放射科医生独立观察, 记录每例CT影像表现, 讨论结果如下:肺结节的观察:记录结节大小、部位、形状及内部特征, 边缘分毛刺及光滑;支气管的观察。常规剂量CT扫描与低剂量CT扫描对比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清晰度显示基本相同, 未见明显差异。腹部由于剂量减少较小, 应用意义不大。

3 讨论

用于筛选早期肺癌的方法有透视、胸片、数字化胸片、螺旋CT、痰细胞学肺癌标志物以及肺癌相关基因检出, 后者尚处于研究阶段而未应用于临床筛选。在各种检查方法中, 影像学检查是肺癌早期检出的重要环节, 直接显示病变, 有助于临床治疗。CT做为筛选工具, 由于筛选人群每年都会例行接受CT检查, 累计辐射剂量较大成为值得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的基础上, 应尽可能降低CT检查剂量。由于肺本身为含气组织, 肺泡内空气与肺实质软组织结构对比度高, 这成为使用低剂量CT检查的前提条件。本次扫描一方面通过降低X线管电流来减少X线管辐射剂量;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螺距, 减少扫描时间以减少辐剂量。近年来, 随着公共放射卫生和自身防护意识的提高, 人们对X线的电离辐射问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趋利避害, 低剂量CT扫描就是行制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低剂量CT这一概念是由Naidich等在1990年首先提出, 从而减少患者的辐射量, 既能保证图像质量, 满足诊断要求, 还能延长CT管球的使用寿命。尤其是胸部, 可行全肺低剂量CT扫描, 再对病灶进行薄层常规剂量扫描, 国外已将其用于肺癌筛查, 结果比X线胸片发现数倍的早期肺癌。特别是对肺癌、肺气肿、肺纤维化等的筛查、病变的筛查、肺癌化疗后的复查以及小儿、体格瘦弱者更有实用价值, 且延长放射CT管球的使用寿命, 大大节约开支, 可提高经济效益, 是一举数得。由上述可见,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可行, 应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实验 第2篇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实验

根据投影和断层成像原理,设计了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原理性装置.使用该装置学生可以做硬件调试,软件编写、算法研究和系统测试等一系列实验,研究样品的投影成像和断层成像.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实验进行了探讨.

作 者:曾晖 孙腊珍 汪晓莲 ZENG Hui SUN La-zhen WANG Xiao-lia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安徽合肥,230026 刊 名:物理实验  PKU英文刊名:PHYSICS EXPERIMENTATION 年,卷(期): 28(12) 分类号:O571.1 R445.3 关键词:断层扫描成像   图像重建   半导体探测器  

CT扫描技术论文 第3篇

[关键词] 窦口鼻道复合体;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低剂量

[中图分类号] R816.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 23-04

The value of low dose CT scanning of dual-source CT in the ostiomeatl complex examnation

LI Haogang  CHU Yujing  SUN Jining  GENG Ha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Weifang City,Weifang 261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low dose scan technology with the dual-source CT in the scanning of the ostiomeatal complex. Methods 100 patients underwent paranasal sinus CT sca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50 cases of which were examined by dual-energy imaging with the dual-source CT, and the other 50 cases were checked by the conventional single-source mode with regular dose. The CT dose index-volume of scanning window was recorded. The evaluation index included the six important anatomic structures of the OMC area(middle turbinate, uncinate process, maxillary sinus open, sieve funnel, frontal fossae, sieve) and the display quality of their variation and w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quality on the display of the normal anatomic structures and their variation between the two scanning methods. Results The high quality images which can demonstrate the OMC clearly and can meet the needs of clinical diagnosis were all obtained under two different scan mode in dual-energy imaging with the dual-source CT. The image quality acquired by the means of the dual-source CT scanning didn't decay significantly(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dose scanning method. The average CTDIvol was 18.26 mGy in the conventional dose, and the average CTDIvol was 7.54 mGy in the dual energy imaging dose, the difference of the radiation dose between the two scanning method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The low dose scanning with the dual-source CT method can lower the radiation dose significantly for patients.

[Key words] Ostiomeatal complex;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Low dose

随着副鼻窦病变患者的日益增加及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窦口鼻道复合体区(ostiomeatal complex,OMC)的解剖学知识及影像学检查方法也愈来愈受到重视。CT作为此区域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但CT扫描对邻近器官如眼晶体、角膜、甲状腺等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辐射影响。本研究基于双源CT(dual source CT computed tomography,DSCT)的优越特点,在不额外增加受检者辐射剂量和扫描次数的条件下,通过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扫描,获得受检者低能和高能不同能量的同层高分辨率图像并进行评估,旨在保证CT图像质量及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探寻合理的OMC低剂量CT扫描方案,以降低患者接受检查时的辐射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行副鼻窦CT扫描检查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行双源模式双能量成像扫描,50例行单源模式常规剂量扫描。100例受检者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8~77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nition双源64排CT扫描机,受检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进行轴位扫描,头先进。扫描基线垂直于听眦线,扫描范围下自上颌窦底,上至额窦顶位,前自额窦前壁,后至蝶窦后壁。扫描参数:单源模式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20 mAs,准直器宽度64 mm×0.6 mm,矩阵512×512,自动重建层厚1.0 mm,层间距0.7 mm,扫描螺距0.9,球管旋转时间0.33 s/圈。双源模式双能量成像扫描: 2个球管电压分别为140 kV和80 kV,相应管电流分别为40 mAs和170 mAs,其他参数同单源模式。

1.3 图像及数据处理

扫描完成后,将自动重建数据传输至工作站,高分辨率骨算法冠状位重建。窗位为300 HU,窗宽为3 000 HU。共获得4组彼此匹配的冠状位图像,单源模式常规剂量扫描1组即A组,双源模式双能量成像扫描3组即:B组,扫描参数80 kV/ 170 mAs;C组,扫描参数140 kV/40 mAs及D组,融合图像(参数120 kV/62 mAs)。

1.4 辐射剂量数据采集

扫描完成后记录每一次扫描窗口显示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volume,CTDIvol)数值。CTDIvol反映了双源CT整个扫描容积范围内的平均辐射剂量。

1.5 评价指标和标准

重建出的冠状位图像,由2位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诊断和图像质量的评估,并进行评分。评价指标为OMC区域内6个重要解剖结构:中鼻甲、钩突、上颌窦开口、筛漏斗、额隐窝、筛板。评价标准:对每一结构及其变异的显示情况依据显示程度给予打分:未显示,0分;显示、但不清楚,1分;显示清楚,2分。左右分别计分,每一侧最高分为12分,最低分为0分。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計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表示,比较2种扫描方法辐射剂量及不同扫描条件下所得图像质量显示正常结构及解剖变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A组评分22~24分,图像清晰,组织解剖细节显示清楚,边缘锐利(图1);B组评分21~24分,图像颗粒略增粗,但组织解剖细节显示清楚,不影响诊断(图2A、3A);C组评分21~24分,图像显示清晰,组织解剖细节显示清楚(图2B、3B);D组评分22~24分,图像柔和,组织的解剖细节、层次显示清晰(图2C、3C)。B组、C组、D组与A组间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及B、C两组与D组间图像质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组不同扫描条件获取的图像质量及影像信息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2.2 辐射剂量测量结果

常规剂量扫描时容积CT剂量指数平均为18.26 mGy; 双能量成像扫描时容积CT剂量指数7.46~7.58 mGy,平均为7.537 2 mGy, 比常规剂量扫描时下降58.72%,两种扫描方法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3.1 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概念

基于对鼻腔、副鼻窦生理及病理学的新认识,Naumann等提出了窦口鼻道复合体(OMC)这一概念,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可。窦口鼻道复合体又称中鼻道-前筛复合体,它并非一个独立的解剖学结构,而是一个侧重于副鼻窦功能而命名的实体,并没有明确的解剖学边界,是指介于中鼻甲与下鼻甲之间的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筛漏斗、钩突、筛泡、半月裂、额隐窝、中鼻甲及其基板、中鼻道、前组和中组筛窦、额窦开口以及鼻囟门等一系列结构。OMC通气和引流障碍是导致副鼻窦炎性病变的关键因素[1],在副鼻窦炎性病变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2 窦口鼻道复合体CT检查的辐射剂量问题

CT扫描已成为副鼻窦病变术前必备检查,但常规CT扫描在为临床提供优质影像学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总体治疗人群的受辐射水平。大量文献证实,过高的器官剂量可导致癌症,特别是剂量超过250 mGy时更易引发癌症[2]。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认为,接受X线照射剂量每增加1mSv将增加5/10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3]。CT扫描进行窦口鼻道复合体检查时,邻近的器官如晶状体、角膜、甲状腺、脊髓和脑等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射线照射,而晶状体和甲状腺是对放射线非常敏感的器官,反复CT副鼻窦扫描可导致这些器官辐射损害[4]。

研究表明0.5 ~ 2.0 Gy的射线量即可引起可察觉的晶体混浊,Hein等[5]报道4~5 Gy的射线量将会导致获得性白内障。甲状腺受到过量的X射线照射也会诱发甲状腺癌等癌性病变[6]。而在慢性副鼻窦炎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少年和儿童,他们对射线的敏感性是成人的10多倍,儿童每毫安秒的辐射剂量比成人高1.6~1.7倍[7]。Brener等[8]发现由于CT辐射导致儿童患癌症的死亡风险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合理控制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应成为放射科医生和技师不容忽视的问题。

3.3 低剂量CT扫描技术

Naidich等[9]于1990年首次提出低剂量CT概念,即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管电流成像也能得到达到诊断要求的图像。

CT射线剂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CT机系统技术特性和扫描参数的设置。CT扫描参数主要有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时间、层厚、螺距及扫描容积等。辐射剂量随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时间和扫描容积增加而增大,随螺距增大而减少[10-11]。

目前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有:①降低管电流,管电流量与辐射剂量之间呈线性关系。一定条件下,高管电流扫描可提高CT图像的质量,但会增加受检者的辐射危害。②增加螺距(pitch),如果其他扫描条件不变,增加螺距患者受照剂量降低 (实际上减少了扫描时间)。但是螺距加大,层面敏感性曲线增宽,使影像在Z轴的空间分辨力下降[12], 影响细节解剖结构和病变的显示。③降低管电压,此法使辐射剂量下降的同时也降低X线质量,其后果是射线的穿透力降低,吸收的辐射比例增加,导致患者受照射量和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破坏,改变影像质量[13]。而且管电压降至80 kV时,图像存在线性硬化伪影。本研究中亦发现,80 kV/170 mA扫描条件下获得的图像,虽然管电流较大,但图像颗粒仍然较粗,与其他扫描条件下获得的图像比较图像质量稍差。④减少扫描次数,在目前较新的HRCT上,不再使用高分辨率多次扫描,而改为容积扫描(骨算法),即可得到清晰的影像。

降低管电流是目前降低剂量的最适宜的手段[2]。管电流降低主要影响低对比分辨力,使低对比组织,如脑、肝脏的图像质量明显下降,而对高对比分辨力影响甚小,对高对比的器官如肺和骨的作用则不大明显。

3.5 双源CT在窦口鼻道复合体检查中的应用

DSCT与常规CT相比在扫描检查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DSCT整合了两套64层CT来采集图像,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①非常高的时间分辨率(83 ms);②极快的扫描速度(机架转速最高为0.33 s/360°);③极强的空间分辨率(<0.4 mm);④辐射剂量明显降低;⑤可以进行双能量扫描。基于DSCT的独特设计原理,时间分辨率提高1倍,扫描速度成倍提高,功率储备也增加1倍,使用西门子专利的Z轴超高分辨率技术,可以实现<0.4 mm的各向同性空间分辨率,提供前所未有锐利度和清晰度的诊断图像,因此在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细节及变异方面拥有更广阔的前景。而极高的时间分辨率、超强的空间分辨率以及极快的扫描速度,又可以保证在低剂量扫描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高分辨率图像,从而达到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减低辐射剂量的目的。同时由于扫描速度成倍提高,检查时间明显缩短,辐射剂量也相应地明显降低,而且,与传统CT相比,西门子专有的超高速陶瓷探测器可以减少30%的曝光剂量。

本研究中,应用DSCT双能量成像扫描技术所获得的3组OMC图像包括管电流降至40 mAs时的低剂量图像,其图像质量与常规扫描条件下获得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均能满足临床诊断及FESS要求,而辐射剂量(CTDIvol)从平均18.26 mGy降至7.54 mGy,下降约58.72%,明显降低患者的危害风险。

综上所述,应用双源CT进行窦口鼻道复合体扫描检查时,利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合理降低管电流,不仅可以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而且仍然可以得到高质量的CT图像,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曲金荣,袁继武,张小安,等.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48例螺旋CT表现[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0(1):160-161.

[2] 王新怡,李福生.低剂量CT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辐射卫生,2005,14(4):315-317.

[3] 張巍,郭玉林.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8):861-864.

[4] Mulkens TH,Broers C,Fieuws S,et al.Comparison of effective doses for low-dose MDCT and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of sinuses in children[J].AJR,2005,184:1611-1618.

[5] Hein E, Rogalla P, KlingebielR, et al. Low-dose CT of the paranasal sinuses with eye lens protection: effect on image quality and radiation dose[J]. Eur Radiol 2002, 12 (7):1693-1696.

[6] 魏文洲,刘昌盛,李俊,等. 低剂量螺旋CT扫描鼻窦技术的应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 25(1):93-94.

[7] 赖爱平,龚方戚,章士正.儿童CT检查射线剂量优化原则[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4):342-346.

[8] Brener DJ,Ellistion CD,Hall EJ,et al.Estimated risks of radiation-in-duced fatal cancer from pediatric CT[J].AJR,2001,176:289-296.

[9] Naidich D,Marshall C,Gribbin C,et al.Low-dose CT of the lungs: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J]. Radiology,1990,175:729-731.

[10] Tack D,Widelec J,Maertelaer VD,et al.Comparison between low-dose and standard-doseMultidetector CT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hronic sinusitis[J].AJR,2003,181:939-944.

[11] Siegel MJ,Schmidt B,Bradley D,et al.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quality in pediatric CT:Effect of technical factors and phantom size and shape[J].Radiology,2004,233:515-522.

[12] Fei X, Du X, Li P, et al. Effect of dose-reduced scan protocols on cardiac coronary image quality with 64-row MDCT: a cardiac phan-tom study. Eur J Radiol, 2008,67(1):85-91.

[13] Brandberg J, Lonn L, Bergelin E, et al. Accurate tissue area measurements with considerably reduced radiation dose achieved by patient-specific CT scan parameters. Br J Radiol, 2008,81(970):801-808.

[14] Zammit-Maempel I,Chadwick CL,Willis SP.Radioation dose to thelens of eye and thyroid gland in paranasal sinus multislice CT[J].BrJ Radiol,2003, 76(906):418-420.

[15] 刘昌盛,郑小华,童四平,等.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04,20(12):1853-1855.

[16] 周阳泱,韩萍,冯敢生,等.鼻窦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30):239-243.

[17] 彭谦,范淼,扬智云,等.儿童副鼻窦结构的64排CT低剂量技术应用[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17(2):75-77.

脊柱和脊髓的CT检查扫描技术 第4篇

1 一般资料

2014年6月~2015年3月完成CT检查患者49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18~71岁,平均(43±3)岁。其中腰椎间隙扫描40例、颈椎8例、胸椎1例,主要为腰椎间隙疾病较多。

2 检查方法

2.1 扫描前准备:

去除扫描部位的金属饰物及皮带、金属扣、拉链等。要求病人在扫描期间保持体位不动,颈椎扫描时应避免做吞咽动作。

2.2 扫描基线,检查位置和扫描范围:

检查时,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身体尽量置于检查床中间。如是颈椎扫描,让病人头部略垫高,使椎间隙尽可能与床面垂直,并围上颈托,暴露尽可能多的椎体。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并让双手拉住一条扣在双脚上的带子,使两肩向下,减少肩部骨骼造成的伪影[3]。对于腰椎扫描,须用一专用的腿垫,把病人的双腿抬高,使腰椎的生理弧度减少,尽可能与床面平行。扫描的基线通常都采用侧位定位片确定,扫描重点为椎体时机架无需倾斜,做椎间盘检查时应根据椎间隙角度,使机架倾斜,与所扫描的椎间隙平行。

2.3 扫描参数:

脊柱的扫描采用标准扫描模式。层厚、层距根据需要有所不同,重点观察推间盘时,在颈椎是2~3mm的层厚、层距分段扫描,即只扫椎间盘,不包括椎体。腰椎是3~5mm层厚、层距分段扫描。扫描椎体时,颈椎采用5mm,腰椎采用10mm的层厚、层距连续扫描。胸椎一般不扫描椎间盘,只扫描椎体。

2.4 增强扫描:

脊柱一般不作增强扫描,如有怀疑占位等情况需作增强扫描时,其对比剂用法和剂量同其他常规的增强方法。

2.5 特殊扫描:

脊柱的特殊扫描方法有椎管内造影CT扫描和骨密度定量测定。

CT脊髓造影:是把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omnipaque)经腰椎穿刺注入蛛网膜下腔后再行CT扫描,用于检查脊髓病变或椎管内病变。造影剂用量5~10ml,浓度为200~300mgI/ml。扫描前应嘱患者做数次翻身,使脊柱蛛网膜下腔内的造影剂与脑脊液混匀,避免因造影剂比重大,患者仰卧时沉积于硬膜囊内背侧,形成脑脊液与造影剂的液-液平面,影响病变的观察[4]。仅做脊髓造影后CT扫描(CTM),不做常规椎管造影时,造影剂的用量可减到常规造影用量的1/2~1/3。腰穿注药后,嘱患者翻身。行颈或胸段CTM的患者,须取膝胸卧位,以期待比重大的造影剂沿蛛网膜下腔上行至颈或胸段蛛网膜下腔,再行CT扫描。根据病情需要,如显示脊髓空洞等,可行延迟扫描,注射造影剂后间隔一定时间(30~60min)再作CT扫描。此法可清楚地显示椎管内病变的情况及其病灶所在的部位,如欲显示脊髓空洞症,则需在24h后再作延迟扫描,以防漏诊[5]。由于MRI对于脊髓的密度分辨率明显高于CT,此项检查已逐步被MRI所取代。

2.6 图像的显示和摄影:

为了更好地观察脊柱平扫影像,椎间盘,硬膜囊,脊髓及椎旁软组织与骨结构,常用软组织窗与骨窗分别观察。观察椎间盘为主时,扫描层厚应选择2~4mm薄层,范围应包括整个椎间孔,以便观察有否脱出椎间盘碎片的迁徙。观察窗宽可采用200~300Hu,窗水平(窗中心)50~70Hu的软组织窗[6]。重点观察脊柱骨结构时,可选窗宽2000~3000Hu,窗位500~600Hu的骨窗。脊柱照片的拍摄需注意做好大小的测量,如椎间盘突出,需在突出最明显的层面测量突出的大小等;椎管及神经根管如有狭窄,也需在狭窄部位进行测量。

3 横断面扫描所见

椎间隙指上下椎体间的间隙,由椎间盘(包括外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及上下的软骨板充填,自第2颈椎至第1骶椎每两个椎体间都有椎间盘连接。通常CT图像上椎间盘的四周密度略高于中央,这是因为椎间盘的纤维环含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及扫描时与椎体终板相邻层面的部分容积效应所致,椎间盘的CT值为50~100HU。椎间关节是由上、下关节突构成,在CT图像上相邻的关节面光滑锐利,骨皮质间有一2~4mm的间隙。椎体的前、侧缘覆有前纵韧带,椎体和椎间盘的后缘有后纵韧带,一般,前、后纵韧带在CT图像上无法区分[7]。另外,胸椎的前、后纵韧带较颈椎和腰椎厚,故临床上很少有发生胸椎椎间盘突出。

脊髓位于椎管的中央,由于脊髓周围蛛网膜下隙内脑脊液的衬托可在CT图像上显示脊髓的形态和结构,在注射对比剂增强后,可使脊髓的形态显得更加清楚。硬膜和与其紧密相连的蛛网膜绕着蛛网膜下隙形成了一管状结构,并连同硬膜外血管、结缔组织等,这些结构的密度大致相等,在CT横断面上表现为脑脊液和骨性椎管间的一薄层环状结构。

4 讨论

CT扫描不能作为脊椎或脊髓病变的首选方法。如用其他办法发现或怀疑有病变时,可用CT来证实或确定病变的位置及范围。CT能显示脊椎和椎管内结构以及椎旁血管、软组织情况[8]。CT扫描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明确病变为实性或囊性、血管性和非血管性、浸润性或非浸润性。通过CT检查,可检出其他方法难以检出的病变,某些部位如颅颈交界处、某些疾病如脊柱畸形平片或造影不能显示满意者。

参考文献

[1]杨志云.脊椎创伤的CT影像[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08):558.

[2]喻忠,王黎明,桂鉴超,等.三维CT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3):174-175.

[3]张朝利,耿振林,王宗烨,等.脊柱侧弯术前CT检查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3):192-193.

[4]喻忠,龚建平,桂鉴超.颈椎椎间孔三维CT测量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08):480-483.

[5]贾宁阳,王晨光,谭军,等.脊柱侧弯的多层螺旋CT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3):1274-1275.

[6]罗长青,郝占元,赵国权,等.腰椎结核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9.(4)493-493.

[7]吴红莲,李学章,梁长虎,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8):834-836.

如何判断CT扫描的合理性 第5篇

此前,隶属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美国医疗保险及医疗补助中心(CMS)已经发布了一项被称为OP-15的规定:根据医保记账标准来确定是否在急诊室对非创伤性头痛进行CT检查。这项规定的目的是抑制CT过度使用,减少卫生保健的开销,并降低病人暴露在过多电离辐射中以及随之产生的不良后果的可能性。OP-15的规定同样引起了美国急诊医师学会的反对。

反对者之一的布里格姆女子医院主任、医学博士耶利米·D·舒尔称,他发现了OP-15的不可靠,而且可能对急诊行业产生误导作用。

2010年,美国急救医师学会的研究论坛上,医学博士阿里·S·罗杰提供了一个来自全国医院门诊医疗调查的数据分析,那一年美国11700万急诊患者中有6.7%(也就是780万患者)进行了脑部CT检查。

最终,OP-15被12票比8票遭到否决,但CMS没有表明将取消OP-15,只是推迟公布规划实施的细则,表示将尽可能的细化这一方案。然后,CMS在2011年对门诊增加了措施,新建了一套预支付系统,打算公布急诊室的CT使用情况评分和排名,强制性压低CT使用率的增长。

其实,急诊医师关心的是,新规则对医保记账标准的依赖,将不恰当地缩小CT的使用规模,而以前出于临床原因而有理由使用的CT,如今可能被弃之不用。

“有太多患者有做CT检查的合理原因。而这些人的数据都未被收录到记账信息里。”美国急救医师学会主席,医学博士桑德拉·施耐德说。她指出,如果病人不抱怨头痛,按新的规定,对病患影响很大的慢性疾病很少可以再行使用CT了。

华盛顿大学的医学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理查德·格列佛對自己去年开出的50张CT单进行了分析,如果用CMS的新规则来判定他开出的这50张CT单子,他表示:“很大一部分会被排除在外。”

更加复杂的是,目前鲜有证据说明在最有需要的人群——老年患者当中是否应当使用CT。这个人群罹患颅内问题的比例最大,却往往被排除在大多数有关头痛和脑部CT的研究之外。“很少有证据证明如果患者不用做CT是更安全和合理的。”舒尔博士说。

新规则之下,非创伤性头痛在排除了一长串规定后可以进行CT检查,但这里并没有提及凝血剂问题。如果出血是由药物引起的,药物又是新的老年患者头痛的首要原因。还有,新的规则允许已经或将接受腰椎穿刺的患者使用CT,但谁会拒绝没有解决患者问题的腰椎穿刺呢。

舒尔博士在他的文章里提供了一些被CMS判定为不适宜做CT的临床案例。包括84岁的妇女滑倒并击中头部;27岁的一位女士突然头痛进行了一次无用的CT检查,随后拒绝了腰椎突刺;48岁的男子进行CT检查,以便对以前的硬脑膜下血肿和积脓症做复查。

上述有关真实病例的描述,明显反映出一个问题,即CMS的规则、不良的执业排名,以及随之带来的医疗保险偿还的减少,可能导致急救医师在需要使用CT时会弃之不用。

“只有这个测试能告诉人们谁有严重的偏头痛,谁有硬脑膜下血肿。”施耐德博士说。

在美国急诊医师学会一年一度的年鉴上,多家医院提及了CT扫描的诸多问题,舒尔博士和来自全国21个急诊中心的合作者总结了2009 年的数据样本,其中748 名患者因为CMS的判定被认为接受了不适当的脑部CT,他们坚持认为,其中的623名患者接受扫描是适当的。但是如果医保记账标准无效,医疗保险部门将很难说服供应商改变做法,因为没有很好的依据。

急诊医师困惑的是,不知道如何游说CMS改善规则,目前来说,提供计费和临床数据以让CMS对如何正确使用CT有个全景式的认识看似行不通了。一线的临床医生希望的是能建立一个由医生、医院和病人能够共同承担判断的、保证每个CT检查都适当的系统,而不是根据医疗保险索赔计算出来的数据来决定下一个CT扫描的合理性。

CT扫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第6篇

1 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CT扫描技术对各系统肿瘤的诊断、扩展和转移的观察极为准确有效。应用较广泛的是头颈部肿瘤、肺部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血管淋巴管瘤、恶性淋巴瘤和乳腺癌等。

利用CT扫描技术对颅脑疾病进行检查, 特别是对脑瘤的定位及定量诊断, 诊断结果有效、快速、准确。数据显示, 利用CT扫描技术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尤其是对垂体瘤、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诊断, 其准确率可以高达98%[1]。脑组织为单一动脉供血模式, 发生脑出血时, 出血部位的吸收系数比周围脑实质要高, 利用CT灌注成像对其进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且影像清晰明亮, 能很好地区分脑出血与脑血栓。一般肿瘤中CBF、CBV和PS高过正常组织, 高分级胶质瘤的ICBV明显高于低分级的ICBV[2]。肿瘤的轮廓和侵及范围可通过血流灌注图和表面渗透图显示出来。

CT扫描技术对腹部病变也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通常对肝、胆、脾、胰、肾脏、肠道、盆腔内器官感染、肿瘤等进行诊断, 并且该方法已获得医师及医护人员的一致公认。如CT可以在肝硬化患者中检测肿瘤血管的生成、检测肝转移瘤发生的比率等, 该技术特别对实质性病变, 如肝、脾、胰及肾等病变的诊断效果非常好。同时还能查出大部分原发性或继发性、良性或恶性肿瘤的存在与否;在对纵膈肿瘤的诊断中, 尤其是鉴别纵膈肿瘤的实性、囊性或者脂肪性, CT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CT图像, 能准确、清晰地显示脏器的解剖形态及实质结构;一些<0.5cm的肿瘤也可能会被漏诊而成阴性结果, 但并不能说明没有转移灶的发生, 而对于一些弥漫性的病变, CT诊断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 因此, CT也有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的发生。

CT在胸腔及脊柱疾病的诊断价值也得到一致认可。通常对肺内肿瘤、纵膈、胸腹肿瘤、转移瘤等具很好的诊断效果。通过CT扫描图像, 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胸腔或者脊柱的结构以及各种占位性病变, 对于一部分病例来说, 也可做出定性诊断, 从而基本上取代繁琐的放射造影检查。在临床实践中, CT能有效地提高胸部疾患的诊断率, 如可以通过肺部肿块血流灌注的信息来鉴别肺部良恶性肿瘤, 同时对判断肿瘤向骨内或者骨外发生发展也极为有效。CT扫描还能观察病灶附近淋巴结受侵的情况及周围脏器的转移情况, 对鉴别软组织中是否具有肿瘤的存在以及肿瘤对邻近组织的侵蚀影响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CT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2.97%, 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良性肿瘤检出率均较高, 而对于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子宫肉瘤和卵巢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3]。

在临床中, 脾血管淋巴管瘤非常少见, 容易误诊为淋巴瘤、血管瘤或者其他的转移性肿瘤, 而采用CT扫描技术则可以将其很好的区分, 以避免误诊。如脾血管瘤可以表现为囊性或实性肿块, 但多数情况下, 表现为含有囊变区的实体性肿块;平扫时, 毛细血管型血管瘤表现为低密度或者等密度, 海绵状血管瘤则多表现为囊实性肿块, 其实体部分为等密度或者低密度;而增强扫描时, 脾血管瘤多表现为均匀明显强化、边界清楚的结节, 海绵状血管瘤多表现为花斑样强化[4]。

有少数肿瘤CT检查阳性率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由于正常组织生理摄取较高 (大脑皮质的高摄取干扰对低级别脑肿瘤的诊断) 、诊断物质未被组织摄取而通过泌尿道排泄 (干扰肾、膀胱癌的诊断) 、一些肿瘤细胞实质太少 (肾透明细胞癌、印戒细胞癌等) 。

2 CT临床诊断应用新技术

2.1 血管造影技术

CT血管造影以螺旋CT扫描为基础, 螺旋CT的扫描速度更快, 皮层也更薄, 三维立体重建图像快速、直观, 并能在血管内造影剂高峰期获得大量的薄层扫描图像, 而显示出血管的内部解剖细节, 无创伤、快速、有效, 是一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广泛发展前景的影像诊断方法。目前, 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多用于颅脑及腹部的血管造影, 可用于评价颅内动脉瘤及腹部肿瘤, 探寻血管与肿瘤之间的关系, 找出病因病机。

2.2 CT引导技术

作为一种导向工具, 在CT引导下精确定位深部肿瘤位置, 而进行诊断。例如在CT引导下胸部经皮穿刺活检术对确定体部肿瘤病变性质诊断准确率高, 并发症少, 安全, 可靠, 对不能明确病理诊断的深部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CT引导下深部组织穿刺活检术已成为放射学领域的重要的诊断技术, 并且已成为肺部肿瘤及肿胀诊断和鉴别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运来, 陈菊梅, 郝晓东.CT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8, 14 (1) :47-48.

[2]梁宇霆, 马大庆.CT灌注成像在肿瘤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3) :363-366.

[3]周天民, 李勇.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 (4) :526-528.

CT扫描技术论文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8月因不同临床指征进行腹部CT扫描的成年患者共82例, 年龄为45~82岁, 男性42例, 女性40例, 平均BMI为16.0~33.7 kg/m2。CT扫描采用能谱成像模式。

1.2扫描方法:设备采用GE Discovery CT 750HD, 平扫扫描参数:使用常规的螺旋扫描, 旋转速度0.4秒/转, 螺距1.375∶1, 探测器宽度40 mm, 120 k Vp, 层厚5 mm, CT-AEC:NI=10 HU。重建ASi R-FBP:0, 10%, 20%, 30%, 40%, 50%和60%, 层厚为5 mm的图像。增强扫描参数:采用能谱成像扫描模式, 螺距为1.375∶1, 探测器宽度为40 mm, m As与平扫的相近, 重建40, 50, 60, 65, 70, 75, 80 ke V, 5 mm单能量图像。

1.3图像重量分析:所有图像由放射科医师和技师各一名在AW4.5工作站上完成。图像客观噪声定义为测量CT值的标准差[4,5,6]。感兴趣区 (ROl) 分别设在肝脏、脾脏、肾脏、膀胱, 面积为10 mm×10 mm。分别测量各重建图像肝脏、脾脏、肾脏、膀胱平均CT值、SD值[7,8,9,10], 并记录各扫描序列剂量CTDIvol和DLP, 然后进行分析比较。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Windows版SPSS13.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0 ke V和65 ke V图像的SD低于120 k Vp图像 (P<0.001) 。80、75 ke V和60 ke V图像的SD高于120 k Vp图像 (P<0.002) 。70 ke V和65 ke V图像的背景噪声分别减低 (10.8±4.1) %和 (10.0±7.6) %。

70 ke V和65 ke V图像相比, 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52) 。

能谱成像的扫描剂量与常规120 k Vp螺旋扫描的剂量相当 (P>0.05) 。

70 ke V单能量图像与120 k Vp 30%ASi R的图像质量相比, 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0.05) , 表明二者图像质量相当, 同时说明70 ke V单能量图像要优于120 k Vp的FBP图像质量 (P<0.05) 。

3讨论

本研究表明, 应用CT能谱成像技术得到的单能量图像 (70 ke V和65 ke V) 能够降低腹部图像噪声。采用30%迭代算法的图像质量优于FBP图像, 而高于50%迭代算法图像无差异。能谱成像的扫描剂量与常规120 k Vp螺旋扫描的剂量相当。

腹部能谱成像扫描参数选择。平扫扫描参数:使用常规的螺旋扫描, 旋转速度0.4秒/转, 螺距1.375∶1, 探测器宽度40 mm, 120 Vp, 层厚5 mm, CT-AEC:NI=10 HU, 30%ASi R。增强扫描参数:采用能谱成像扫描模式, 旋转速度0.6秒/转, 螺距为1.375∶1, 探测器宽度为40 mm, 重建70 ke V, 5 mm单能量图像。

能谱扫描后进行3组重建:第一组, QC图像重建 (5 mm) 。用于观察是否扫描完整以及如果进行研究时, 作为混合能量的对比。第二组, 70 ke V图像, 不带能谱信息 (5 mm) 。用于摄片及PACS传输, 书写报告。第三组, 70 ke V图像, 带能谱信息 (1.25或0.625 mm) 。用于图像后处理, GSI分析。该组图像因数据量大, 不传输PACS, 如需要薄层传输, 可在GSI分析中建立一组单纯70 ke V图像。

本研究尚存一些不足之处。本研究采用固定m As扫描, 使用不同比例迭代算法重建图像来比较图像噪声, 没有采用不同m As扫描进行不同比例迭代算法来比较扫描剂量。另外使用的GE Discovery CT750HD能谱扫描尚未使用迭代算法, 无法比较能谱扫描的剂量。

参考文献

[1]李剑颖, 沈云, 曹会志, 等.宝石能谱CT的体模基础研究[J].CT影像杂志, 2010, 11 (3) :11-14.

[2]石明国, 张振荣, 尤志军.CT成像技术的发展[J].中国医学装备, 2007, 4 (4) :56-59.

[3]叶晓华, 周诚.宝石CT能谱成像的诊断模式[J].CT影像杂志, 2010, 11 (4) :34-35.

[4]林晓珠, 李卫侠, 朱延波, 等.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 (2) :155-160.

[5]Fleischmann D, Boas FE.Computed tomography old ideas and technology[J].Eur Radiol, 2011, 21 (3) :510-517.

[6]Zhang D, Li XH, Liu B.Objec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GE discovery CT750 HD scanner: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mode[J].Med Phys, 2011, 38 (3) :1178-1188.

[7]董海鹏, 林晓珠, 缪飞, 等.颅脑CT能谱成像的最佳单能量选择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 (6) :531-534.

[8]林晓珠, 沈云, 陈克敏.CT能谱成像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 (8) :798-800.

[9]Kaufmann PA, Knuuti J.Ionizing radiation risks of cardiac imaging:estimates of the immeasurable[J].Eur Heart J, 2011, 32 (5) :269-271.

CT扫描技术论文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2例, 女38例;年龄17~80 (40.3±8.1) 岁;其中首诊患者61例, 初诊患者29例。随机分成3组, A组: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法;B组:i Dose法 (2/3剂量) ;C组:i Dose法 (1/2剂量) , 各30例, 患者与家属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三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不明显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择飞利浦64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 患者仰卧, 扫描范围选择后颅窝至颅顶, 从头部至足部扫描。A组、B组和C组均选择相同的参数:螺旋扫描, 管电压控制在120k V, 运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其中探测器厚度为64mm×0.625mm, 重建层厚2mm, 螺距0.39mm, 矩阵512×512。A组:参照管电流350m As, 选择FBP技术进行图像重建;B组:参照管电流235m As, 选择i Dose4技术进行图像重建;C组:参照管电流174m Ass, 选择i Dose4技术进行图像重建。

1.3 观察指标

比较3组的图像质量, 图像质量主要包括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3], 各评分越高表明图像质量越好;对比3组的CNR (对比噪声比) 、SNR (计算信噪比) 和图像噪声, CNR、SNR越高, 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对比两组的辐射剂量情况, 主要包括DLP (剂量长度乘积) 和CTDIvol (容积CT剂量指数) 。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图像质量比较

A组和B组在图像质量的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组的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方面略差于A组和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CNR、SNR和图像噪声

A组的噪声评分低于B、C组, CNR、SNR水平则高于B、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B组相比, *:P>0.05;与A、B组相比, #:P<0.05

注:与B、C组相比, #:P<0.05

2.3辐射剂量

A组的DLP和CTDIvol明显高于B组和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B、C组相比, #:P<0.05

3 讨论

颅脑外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属于临床危重急症, 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抢救颅脑外伤患者的关键[4]。目前, 临床上主要应用CT扫描检查, 其具有分辨率高、敏感性强的特点, 在颅脑外伤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CT扫描检查会产生一定的辐射, 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因此, 如何有效降低辐射对患者产生的危害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5]。

通常临床上主要通过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增加螺距等措施来降低辐射剂量, 然而降低扫描条件会影响图像质量、增加噪声, 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是近些年临床CT研究的热点。迭代重建技术可以再较低的扫描条件下得到较高质量的图像, 且噪声相对较小, 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7]。

i Dose4技术利用数据的投影空间和图像空间构造多噪声模型和解剖模型, 能够对噪声进行准确的处理和刻画, 不会影响噪声的频率分布, 可显著提高图像分辨率、保证图像的清晰呈现, 并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具有十分高的临床应用价值[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降低1/3剂量后, B组的噪声评分高于A组, 而SNR及CNR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说明在降低扫描条件后, 图像质量有所降低, 但是A组和B组在图像质量的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应用2/3剂量i Dose技术并没有显著降低病灶的检出能力, 而B组的DLP和CTDIvol明显低于A组, 说明2/3剂量i Dose技术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说明2/3剂量i Dose技术可用于颅脑外伤CT检查中, 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可知, 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检查颅脑外伤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可有效显示病变情况, 虽然噪声相对较大, 但是其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 (i Dose) CT扫描检查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3组, 各30例。A组: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法;B组:i Dose法 (2/3剂量) ;C组:i Dose法 (1/2剂量) 。比较3组的图像质量, 对比3组的CNR、SNR和图像噪声以及辐射剂量情况。结果 A组和B组在图像质量的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组的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方面略差于A组和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的噪声评分低于B、C组, CNR、SNR水平则高于B、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的DLP和CTDIvol明显高于B组和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检查颅脑外伤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可有效显示病变情况, 虽然噪声相对较大, 但是其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颅脑外伤,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洪祥, 王新江, 孙红, 等.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算法在头颅CT扫描降低噪声中的对比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 2014, 35 (6) 90-92.

[2]Sagara Y, Hara AK, Pavlicek W, et al.Abdominal CT:comparison of low-dose CT with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nd routine-dose CT with filtered back projection in 53 patients[J].Am J Roentgenol, 2010, 195 (3) :713-719.

[3]李德维, 郑晓林, 邓磊, 等.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在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 23 (3) :165-168.

[4]黄伟, 张艳.迭代重建技术在临床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2, 9 (5) :392-395.

[5]Prakash P, Kalra MK, Kambadakone AK, et al.Reducing abdominal CT radiation d ose with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J].Invest Radiol, 2010, 45 (4) :202-210.

[6]吴迪, 郭文力, 赵珑, 等.低管电压CT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眼眶CT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 26 (9) :623-626, 630.

[7]Flicek KT, Hara AK, Silva AC, et al.Reducing the radiation dose for CT colonography using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 pilot study[J].Am J Roentgenol, 2010, 195 (1) :126-131.

CT扫描技术论文 第9篇

脑血管病的80%~85%是由缺血引起的,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的重要原因,临床上越来越多见[1]。头颈部血管病变尤其是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能早期发现头颈部动脉狭窄,对于预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64排128层螺旋CT以其极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尤其是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图像后处理技术,使得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技术已成为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它能够充分显示出大脑动脉、颈动脉、椎动脉及血管分支形态解剖,同时可显示血管腔、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结构,并能通过切割、去骨、旋转来展示血管,加上是无创性检查,这项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42名患者的头颈部CTA图像进行分析,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头颈部CTA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应用。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对42名临床怀疑为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头颈部CTA扫描,其中男28名,女14名,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2岁。所有患者都没有肝肾功能疾病和碘过敏史,部分患者有头晕、肢体乏力和感觉障碍等多种临床症状。

2.2 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的64排128层Light speed VCT螺旋CT机,Adrantge Windows 4.4工作站。先做头颈部正侧定位扫描像预扫描,测出延迟时间,然后进行头颈部血管扫描: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300 m A,螺距0.969∶1,旋转时间4 s,经肘静脉以4.0 m L/s的速率依次注射370 mg I/m L优维显70 m L、生理盐水35 m L,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下缘至颅顶,由下往上按血流方向扫描。先得出头颈部平扫图像,待延迟至动脉期(15~18 s)和实质期(25~30 s)自动重复扫描,分别得出头颈部动脉期和实质期图像。扫描后将头颈部血管原始图像数据传送到Adrantge Windows 4.4工作站,对图像进行数字减影处理,然后进行血管三维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重建(VR)、仿真内镜(VE)及血管拉直重建,各种后处理重建联合旋转、切割显示病灶,分析图像。

3 结果

头颈部CTA对于病变大小、形态、范围均能清晰显示,所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42名患者中5名正常;7名颈动脉粥样硬化(如图1所示);3名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并狭窄(如图2所示);5名颈动脉夹层;6名椎动脉粥样硬化并狭窄(如图3所示);4名脑动脉瘤,能准确地显示瘤体的位置、形态和大小,评价瘤颈部与瘤体、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之间的空间关系(如图4所示);5名动静脉畸形(AVM),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畸形血管团。4名脑动脉狭窄和闭塞(如图5所示);3名血管发育异常,可清晰显示异常起源部位(如图3所示)。

4 讨论

4.1 扫描技术

在扫描前,应告知患者整个扫描过程的注意事项,特别是注入造影剂时的正常反应(如全身发热等),保持头部不动,不要做吞咽、眨眼等任何动作,以免出现伪影,造成检查结果的失误[2]。头颈部CTA的成功决定于血管内的造影剂浓度高低,这主要由造影剂剂量、注射速率及扫描延迟时间决定[3]。成人剂量按1.2~1.5 m L/kg,平均70~100 m L/例,注射速率4~5 m L/s。要取得CT血管减影成像的成功,平扫与增强扫描的一切参数必须完全相同。准确预置扫描延迟时间也很重要,过早地实施扫描会使靶血管的起始段未显影,过晚启动会错过靶血管的峰值,使显影浅淡[4]。最好在血管内的造影剂浓度显著降低之前结束扫描,这既可以减少造影剂的用量及其副作用,又可以降低因静脉增强而对观察动脉带来的影响[5]。

4.2 图像的后处理

随着硬件的不断升级换代,各种CTA后处理软件也不断更新,处理速度不断加快。利用MIP、VR、MPR、CPR、VE等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头颈部大血管的形态及走行。MIP应用最广泛,可清晰地显示出血管腔的狭窄、闭塞、扩张等改变,能显示血管壁的钙化,并能准确地显示病变的部位、累及范围和病变程度,其缺点是无法观察管壁的改变,缺乏血管间的三维空间关系,三维立体感不强。VR几年前才开始应用于临床,但近几年发展迅速。VR技术三维立体效果好,旋转后方向感强,可以三维立体显示血管的外部形态,具有处理速度快、图像质量高的优势,已成为观察血管病变的主要后处理技术;缺点是对一些小钙化容易漏诊。MPR技术可以随意调整显示角度,沿血管纵向断面可以同时显示血管腔和血管壁的改变,弥补了横断层面观察的局限性,非常适合用来评价血管壁的改变。CPR及血管拉直重建主要用于观察血管的比邻关系和将迂曲的血管在同一图像上显示。VE能获得头颈部动脉狭窄管腔内壁表面的仿真内镜图像,为了获得良好的仿真内镜图像,除合理选择观察方位、随时调整视屏角度外,还要注意阈值方式及阈值的选择。一般采用黑底白影方式观察强化血管及管壁表面,然后使用边缘显示方式观察管腔内2种密度。阈值的大小不但可以影响病变的几何形态,也是诸如穿透伪影(pierced surface)、漂浮伪影(floating shape)等产生的原因。一般上限阈值设为300 Hu,下限设为120 Hu[5]。上述多种重建图像要配合应用,取长补短。

64排128层螺旋CT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容积扫描范围、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并做到体素的各向同性重建,明显提高了头颈部动脉CTA的图像质量。CTA由于检查速度快、操作简单和使用方便,一次成像能提供由主动脉弓至颅内血管与中枢神经症状相关的全部血管信息,包括颈动脉病变和颅内血管病变,可有效地缩短扫描时间;能够更清楚地显示颈动脉、颅底动脉环和大脑前、中、后动脉及部分细小分支;使我们可根据血管腔面积改变判断有无狭窄,准确地测量和评价血管狭窄的程度。CTA诊断血管狭窄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95%)。除了可以显示血管狭窄处粥样斑块的情况,还能够根据CT值评价硬化斑块特性区分钙化斑块和软斑块。非钙化斑块通常为不稳定斑块,引起血管狭窄,需要尽快治疗;钙化斑块(也就是硬斑块)相对稳定,引起的重度狭窄可选择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支架术[7]来解决。还能测量其大小、厚度,可以分析斑块的形态变化,如形态是否规则、是否伴有溃疡等。颈动脉夹层也是引起颈动脉狭窄或脑卒中的病因之一。夹层可进一步形成血栓或远端栓塞,夹层的中层内出血可累及血管外膜。CTA不仅可显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也可显示真腔、假腔和内膜片,甚至可显示内膜破口。CTA诊断动脉瘤的敏感性可达100%,特异性可达100%,准确性可达92.3%。在CTA重建图像上,动脉瘤表现为局灶性的异常血管扩大,呈浆果形、梭形和其他形状,多为单发。在显示瘤体的形态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等方面,CTA优于DSA[8];动静脉畸形(AVM)属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发育异常,CTA能清楚显示AVM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畸形血管团;CTA还可清楚显示头颈部动脉的各种先天变异,并可使我们任意旋转角度动态观察显像的血管,了解更多的血管信息。

总之,64排128层螺旋CT头颈部CTA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的检查方法,可代替DSA行头颈部血管检查,而且患者基本上不会感到任何不适,这项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龚洪翰,蒋海清,韩萍,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临床应用[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85.

[2]王作泉.64排螺旋CT颈动脉造影扫描技术临床应用及影响图像质量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1):4452-4453.

[3]俞同福,王德杭,吴飞云,等.CTA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06,32(5):425-427.

[4]邵康为,龚承友,刘伟,等.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扫描技术在椎动脉CTA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137-139.

[5]周声国.造影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扫描技术在椎动脉CTA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14(2):268.

[6]陈爽,姚振威,冯晓源.颈动脉16层螺旋CT成像和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5,11(5):304-308.

[7]阎钟钰,王振常,刘中林.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3(6):413-418.

CT扫描技术论文 第10篇

R47关键词:心理护理;CT增强扫描;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77-01

CT是一种现代化检查方法,具备多方面的优势,比如诊断快速、准确性高等,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被临床广泛采纳及应用。为了使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之间的对比度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在清楚病灶范围及结构的基础上使诊断准确性更高,临床便应用了CT增强扫描[1]。但是,CT增强扫描对于一些患者还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在行CT增强扫描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便显得极为重要。本组抽取了12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12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2.6±2.1)岁;腹部检查48例、胸部检查36例、头部检查22例、颈部检查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检查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64排螺旋CT作为CT机,由荷兰飞利浦电子公司生产,并配套相关仪器,包括CT高压注射器、碘海醇注射器及100毫升注射器等[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根据CT增强扫描术进行,扫描前需禁食4小时,同时做好患者病史及过敏史等方面的询问工作,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严密监测,待扫描之后,需指导患者多饮水,以此使碘的排泄更加便利;若有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告知医师,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扫描前心理护理。在行CT增强扫描之前,需做好患者脉搏、尿量及血压等方面的监测工作,并对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了解,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肺功能障碍及肝肾损害等。护理人员需疏导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行CT增强扫描的积极意义,指导患者在扫描过程中进行屏气,以此起到配合扫描的作用。主动回答患者的疑问,在增强护患关系的基础上,使患者能够接受CT增强扫描。

(2)扫描中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行正确卧位,在注射对比剂之前,需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严密观察,对于存在焦虑、抑郁及恐惧的患者,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教会患者放松心态,静下心来张口呼吸。护理人员需注意自身口语的亲切及和蔼,以此避免触动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3]。对于患者心里的疑问,需积极回答,以此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在注射对比剂时,操作需熟练,并对患者进行细心观察,看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另外,在进行静脉穿刺之前,如果患者害怕打针,需鼓励患者坚强、勇敢,在穿刺过程中动作需轻柔及准确,以此使穿刺成功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3)扫描后心理护理。在完成注射之后,需做好和患者的交流工作,若对患者注射对比剂后发生呕吐、恶心及心慌等过敏反应,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扫描后,需表扬患者,以此使患者克服对CT增强扫描的恐惧感等。扫描后,需指導患者注意休息,通常在候诊室需休息15分钟到20分钟左右,若期间无不适应症,便可出院[4]。若患者有不适应症,需采取对应的措施,以此使不适应症得到有效解除。另外,需指导患者多合适,以此使药物排泄得到有效增强,并减轻毒副作用。

1.3判定标准

临床判定指标包括:(1)不良反应及伪影发生情况,其中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呕吐、恶心及心慌等;伪影是指由于移动造成图像有伪影现象出现[5]。(2)参照高春荣[6]等作出的标准,采取问卷调查法,设百分制,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四个等级,即为:①非常满意:≥90分;②满意:76~89分;③一般满意:60~75分;④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例数/n×100%。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伪影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例伪影、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8例伪影、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伪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CT增强扫描具备多方面的优势,比如使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对比度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能够更加明确病灶范围及结构,最终起到提升诊断准确率的目的[7]。但是,由于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通常伴有焦虑、担心及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并且在诊断过程中还可能会发生一些过敏反应,比如头痛、呕吐、心慌及全身发热等。显然,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诊断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在实施CT增强扫描前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便显得极为重要。本组研究重点提到了心理护理方法,包括了扫描前心理护理、扫描中心理护理及扫描后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了解到行CT增强扫描的好处,同时消除患者焦虑、紧张及恐惧等不良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扫描,进一步保证了扫描的准确性。蔡淑娴[8]等抽取了18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90例实施心理护理方法,对照组90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及伪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本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本组研究抽取了12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表明:(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伪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够明确患者心理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及伪影的发生率,进一步为诊断准确性的提高起到保障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艳梅.浅谈CT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及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3,02(31):6633-6634.

[2] 付航.张向怡.欧慧.陈晓娟.张胜.刘铸.探析对CT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J].生物技术世界,2013,07(12):80-83.

[3] 向世兰.高万春.石虹.宋玉莲.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4,02(16):2510-2511.

[4] 丁洁鸿.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06(18):3627.

[5] 赵利英.CT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09(15):1963-1964.

[6] 高春荣.CT增强扫描患者诊疗中心理干预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8(15):330-331.

[7] 马涛.马燕.浅谈对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J].新疆医学,2011,02(12):118-119.

CT扫描技术论文 第11篇

1 GE Light speed 16 CT对急腹症的诊断

1.1 GE Light speed 16 CT扫描的基本参数

部分急腹症的病因和部位不明确,采用通用的GE Ligh speed 16 CT扫描技术参数(见表1)[3]。

一些临床提供了初步诊断的急腹症,可以在表1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修改技术参数(见表2)[3]。

1.2 图像后处理

GE Light speed 16 CT的轴位CT图像经网络传送到工作站ADW 4.0上,然后对结肠结构进行表面遮盖显示(SSD)、CT仿真结肠镜(CTVC)和全景内镜显示(panoramic endoscopy,PE)等三维重建。SSD是利用物体表面信息立体直观地显示整个结肠外形及病变肠管,结合切割法显示病变腔内的情况,并通过三维旋转从任意方向观察病灶;CTVC是利用navigator软件调整CT阈值及透明度,用人工伪彩色功能调节色彩使其重建出类似纤维结肠镜所见的腔内三维图像,可顺行从直肠至盲肠观察,也可逆行观察,并能够260°大视角显示结肠腔内的情况;PE也是利用navigator技术,纵向平铺结肠全程,360°连续显示整个肠腔内部情况,并可以对标定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距肛门口部距离和肠周壁方位)。

1.3 对比剂的应用

1.3.1 静脉内注射对比剂

对大多数患者应使用静脉内注射对比剂(除怀疑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它可以使腹部血管显影,并根据脏器及病变的强化而提供有用的信息。不同疾病采用的对比剂注射速度也不同,通常120 ml对比剂采用2 ml/s的速度注射就足够了。常规扫描门脉期图像应在注射对比剂后70 s,某些血管性疾病如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平扫的图像有助于定位壁内的血肿和预计即将发生的破裂。CT扫描(特别是CTA)应在团注对比剂后进行,注射剂量为150 ml,速度为3~4 ml/s。动脉期扫描应在注射对比剂后延迟20~30 s进行。

1.3.2 口服对比剂

大多数患者应使用口服对比剂(750~1 000 ml水溶性3%碘剂)。对怀疑为高位小肠梗阻、输尿管结石以及一些疑有胃病或胃出血的患者,应使用水作为对比剂[4]。另外,CTA不使用口服对比剂,以免干扰3D成像。除了阑尾炎与盆腔疾病,宜在口服后延迟1 h进行扫描,以使肠道显影最佳。阑尾炎和憩室炎可使用直肠对比剂。

1.4 准直

通常5~7 mm准直适用于常规扫描。窄准直(3 mm)在CTA、输尿管结石及可疑胰腺和胆道疾病时使用[5]。但是使用窄准直会增加噪声并降低图像质量,特别在盆腔扫描及肥胖患者进行检查时。

1.5 螺距

大多数扫描使用1.5~1.6螺距即可得到高质量的诊断图像。在输尿管结石及某些血管疾病中使用窄准直时,螺距应增加到2[5]。

1.6 扫描时相的选择

大多数患者仅需单时相扫描,可以是动脉期(注射后20~30 s),也可以是门脉期(注射后70~90 s),但是,在对比增强评价肝肾疾病时,应采用双期扫描。延迟期(4 min后)有助于肾盂肾炎、盆腔疾病(延迟使膀胱显影)的检查[6]。

1.7 扫描后的处理

GE Light speed 16 CT容积扫描后可行多平面图像重建(MPR)、透明法(Raysum)、仿真内窥镜(CTVE)等能展现更多病变的像征象。

2 不同急腹症的处理

2.1 急性胰腺炎

扫描技术:快速团注(3 ml/s),使胰腺增强最佳;窄准直(3 mm),可提高分辨率;双期扫描显示胰腺周围的血管,但大多数的病例使用单期(动脉期)扫描就足够了,门脉期为非常规扫描。如疑有出血,则不宜强化,以免掩盖出血灶。

GE Light speed 16 CT有助于区分疾病的进展阶段及发现并发症。它可以显示胰腺自身的坏死、出血及炎症波及的范围[7];可清楚显示脾静脉、门静脉、附属分支的栓塞,以及可危及生命的假性腹主动脉瘤;确定胰腺脓肿的存在、假囊肿的部位及范围。因此HCT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外科手术的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2 急性胆囊炎

扫描技术:注射对比剂。

GE Light speed 16 CT对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准确率不及超声,一般在急腹症早期诊断不清的情况下,用以与易混淆疾病进行鉴别。另外,对穿孔的诊断和定位、并发症(如气肿性胆囊炎)发生的诊断,GE Light speed 16 CT极为敏感[8]。

2.3 胆总管结石

扫描技术:使用窄准直和小重建间隔特别有助于微小的和混杂密度的胆固醇-钙结石的显示。

据Neitlich等统计,HCT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7%,准确率为94%[9],有助于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炎症、结石、肿瘤)。

2.4 脾梗死

扫描技术:静脉团注对比剂。

GE Light speed 16 CT不但可以显示脾内楔形低密度梗死区(累及包膜),还可显示脾动静脉栓塞。

2.5 急性肾盂肾炎

扫描技术:三期扫描,包括皮髓质期(30 s)、肾造影期(70~90 s)、分泌期(5 min)。

GE Light speed 16 CT有助于微小肾盂肾炎灶的检查:失去正常的皮髓质外形,肾显影延迟。这些征象只能在动态扫描早期出现,只有GE Light speed 16 CT的快速动态扫描才能做到。

2.6 肾梗死

扫描技术:必须包括皮髓质期(30 s),此时肾动静脉显影最佳。

HCT对梗死灶和肾动静脉的显示较敏感。

2.7 输尿管结石

扫描技术:屏气,非强化扫描,扫描范围为肾顶至膀胱底;窄准直(3 mm)和小重建间隔(3 mm)显示小结石最佳;输尿管膀胱连接处与膀胱新排出结石鉴别时需行俯卧位扫描。

GE Light speed 16 CT的重要优势在于不用注射对比剂即可显示结石和积水,而且一次屏气即可快速获取不间断的容积数据,不会由于呼吸而遗漏小结石[10]。

2.8 盆腔炎

扫描技术:静脉注射对比剂,有助于分辨附件解剖;有时需延迟扫描(5 min)以区分膀胱与临近的囊性肿块和积液。

一般使用超声即可诊断,GE Light speed 16 CT用于鉴别症状与体征不明确的患者。

2.9 阑尾炎

扫描技术:5 mm准直,团注、口服、直肠灌入对比剂。

据Rao等统计,5 mm准直,伴或不伴口服对比剂的强化H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为94%~98%[11],但该技术在评价腹部脂肪少的患者时存在不足。如果患者有足够的腹部脂肪,则不必口服或静脉注射对比剂,因为阑尾周围脂肪呈条索状的炎症征象显示明显。Funaki等统计,伴口服或直肠灌注对比剂的非强化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为95%[12]。GE Ligh speed 16 CT还能显示阑尾炎的并发症,包括穿孔、小肠梗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等。

2.10 憩室炎

扫描技术:5 mm准直,直肠对比剂(400~800 ml 3%碘)有助于显示肠壁增厚,但大多数无须使用;团注有助于显示脓肿壁及周围炎性变化;扫描下腹和盆腔。

据Cho等统计,HCT诊断憩室炎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与准确率均接近100%[13],在判定肠周并发症上明显优于钡剂灌肠检查。由于憩室炎的症状较易与其他疾病混淆,GE Light speed 16 CT在鉴别诊断上更具优势。Rao等统计,在其他原因引起的左下腹痛中,HCT的诊断率为78%[14]。

2.11 消化性溃疡

扫描技术:以水为对比剂,使胃足够膨胀;团注对比剂。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有时与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炎不易区分,GE Light speed 16 CT主要用于这些患者的检查。另外,GE Light speed 16 CT对显示周围软组织、脏器的炎性变化以及穿孔(尤其是不典型的小穿孔)、脓肿、胰腺炎等并发症极有价值。

2.12 小肠梗阻

扫描技术[15]:由于肠管中已有大量液体作为天然对比剂,故重度梗阻无须用对比剂;轻度梗阻使用口服对比剂有助于显示炎症、脓肿以及过渡区,以分析梗阻原因;团注显示正常肠壁、肿瘤以及肠壁增厚范围。

GE Light speed 16 CT评价小肠梗阻的作用与梗阻程度有关。重度梗阻时,敏感性为90%~96%,特异性为96%,准确率为95%[16];但是在轻度小肠梗阻中,HCT的准确率下降为50%;在所有的梗阻患者(包括重度及轻度梗阻)中,敏感性下降为60%,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0和66%[17]。GE Ligh speed 16 CT可显示肠管膨胀与萎陷之间的过渡区,还可初步判定梗阻原因,对疝和肿块引起的梗阻诊断较明确,但对粘连性梗阻则无特异性征象。HCT还可判断绞窄性肠梗阻的存在,为患者的外科手术处理提供依据。

2.13 肠缺血

扫描技术:以水为对比剂;快速注射静脉对比剂(≥3 ml/s)显示血管。

肠缺血的原因较多,GE Light speed 16 CT表现为非特异性。对于肠梗阻患者,GE Light speed 16 CT提示肠缺血存在的准确率仅为80%,但是,CT提示无肠缺血存在的准确率高达95%,也就是说,GE Light speed 16 CT的阴性结果有助于保守疗法的选择[18]。

2.14 胃肠道穿孔

扫描技术:非强化平扫;口服加静注可协助定位及发现发症,但较少使用。

GE Light speed 16 CT发现少量气体远比X线敏感,但对穿孔的定位也较困难,因为游离气体存在部位与穿孔部位无必然联系。口服对比剂的外渗对穿孔的定位较精确,但临床上较少使用;局部积气、积液以及邻近穿孔位置的炎症变化有助于定位[19]。

2.15 主动脉瘤破裂

扫描技术:不使用口服阳性对比剂以免干扰GE Ligh speed 16 CT血管造影(CTA)重建;快速注射静脉对比剂(≥3ml/s)显示血管,薄层扫描(3 mm)有助于3D成像。

GE Light speed 16 CT的出现使CTA在评价主动脉瘤上基本取代了常规血管造影,可精确测量动脉瘤直径、显示附壁血栓及动脉瘤外壁(优于DSA)、判定动脉瘤起源及长度、评估其与肾和肠动脉的关系。破裂是主动脉瘤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近95%,高于40%的患者在破裂发生1 h内死亡[20]。GE Light speed 16 CT可对尚未破裂的动脉瘤进行评估,提示即将发生破裂的动脉瘤CT征象有:动脉瘤直径大于5cm的患者,30%~40%5 a内破裂;6个月增大1 cm以上,可能短期内破裂;动脉悬挂征-动脉后壁无法界定并接近脊柱,表示动脉壁缺陷;高密度新月征-提示壁内血栓或壁内出血,通常代表破裂的第一阶段;钙化边局限中断征提示动脉壁不完整。

2.16主动脉夹层

扫描技术:同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的典型表现是胸痛,但是部分患者的肾动脉、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被累及,引起血管分布区的缺血或梗死,可出现急性腹痛。GE Light speed 16 CT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极高,接近100%[21]。HCT可清晰显示内膜瓣、假腔、真腔,还可显示动脉壁及其周围情况,这是DSA做不到的。

2.17出血

扫描技术:先使用非强化GE Light speed 16 CT扫描高密度血肿;选择性使用强化GE Light speed 16 CT快速注射静脉对比剂(3~4 ml/s)显示血管。

GE Light speed 16 CT除了显示血肿,在出血量大时,在快速注射对比剂(3~4 ml)情况下,还可见血管内对比剂外渗。

3 结论

GE Light speed 16 CT根据急腹症的个性进行扫描,应注意使用正确的扫描参数,并合理应用对比剂,不但能快速提供急腹症影像资料和影像诊断,且能极大提高诊断准确率。

摘要:目的:探讨G ELight speed 16 CT扫描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方法:系统总结各类急腹症所使用的GE Light speed 16 CT技术参数。结果:根据急腹症的病因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扫描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急腹症。结论:根据急腹症的个性应用GE Light speed 16 CT进行扫描,不但能快速提供急腹症影像资料和影像诊断,而且能够提高急腹症诊断的准确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CT扫描技术论文】相关文章:

CT定位扫描06-10

眼眶CT扫描07-02

头颅CT扫描07-04

CT扫描质量08-15

螺旋CT扫描09-21

PET/CT扫描06-11

CT低剂量扫描成像05-28

CT多期增强扫描08-09

椎间盘常规CT扫描05-16

网络扫描技术简析08-23

上一篇:动物医疗论文下一篇:中国汽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