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范文

2024-09-17

生物安全范文(精选12篇)

生物安全 第1篇

1 国内外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

世界卫生组织(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983年出版,1993年和2003年分别进行了修订。2004年在WHO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该手册指导和规范了全世界从事致病微生物研究的科研人员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是目前最全面、最科学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之一。1983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联合出版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指南》,1993年和1999年分别出版了第三版和第四版。2002年美国NIH针对重组DNA分子和含有重组DNA分子的生物体的特殊操作,又制定了《涉及重组DNA研究的生物安全指南(NIH指南)》;1977年2月,加拿大医学研究委员会(MRC)提出了动物病毒和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安全和潜在安全问题,出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其他组织和国家,如欧盟(《关于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工作中生物因子暴露造成的危害的理事会指令2000/54/EC》)、英国(《生物因子危害程度及防护分类》)、瑞士(《基于对人和环境危险性的生物因子分类》)等都有规定(指南/手册)对本国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和管理进行规范。

国内相应的生物安全规定出台较晚,2004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46-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标准中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装修、实验室的基本技术指标、设施的建设与配置、验收的原则和方法都做了明确规定。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在同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包括生物安全等级、动物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等内容。它立足于解决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防止类似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该标准在2008年进行了重新修订。2004年11月12日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24号令,公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本标准明确了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实验室分为四级,规定了实验室的设立、管理责任、制度、人员培训、操作、安全标志和审查论证等要求。

农业部先后制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等管理规范,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此外,卫生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制定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卫生部《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于2005年12月28日实施。

上述国际、国内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所有法规和标准规定中的主要原则是:实验室应满足生物安全的通用要求,达到物理隔离的技术原则。

2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控制

防扩散是生物安全的基本准则。包括三个要素,实验室操作和技术、安全设备(初级屏障)以及实验室设施(二级屏障)。动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标准与一般进行传染病性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基本相似。根据对实验动物研究的环境条件、安全和饲养方面的要求,动物实验生物安全水平同样分成四个等级。动物生物安全一级水平(ABSL-1):适用于对其特征比较清楚,通常对健康成人不致病,并且对实验室人员及环境的潜在危害性小的病原体;动物生物安全二级水平(ABSL-2):涉及感染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操作;动物生物安全三级水平(ABSL-3):涉及国内或国外感染外源性病原体的动物研究,这些病原体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并且可引起严重的或致死性的疾病;动物生物安全四级水平(ABSL-4):适用于对危险的或外源性病原体进行的操作,这些病原体对个体有很高的致死性危险,并且可以通过空气途径进行传播。

我国于2004年11月12日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提出对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2]。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在我国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世界卫生组织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2004)中指出,在确定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时,应根据危险度评估(Risk assessment)来进行专业判断,而不应单纯根据所使用的病原微生物所属的某一危险度等级来机械地确定所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3]。

3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对策

3.1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设备的管理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在设计建造时要充分考虑到相对独立性,应在建筑物中自成隔离区。要便于管理和安全清洁,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污染,各区域要严格分开。要有单独的空调和送排风系统,其内部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排气口应安装高效空气过滤装置。还应配有备用电源。应安装通讯、安全报警系统及自动控制监控系统[4]。此设计通常采用物理学隔离,主要是指在气密性结构内采用负压通风,并形成定向流,以达到防止气溶胶扩散污染的目的。

在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应安装符合安全和工作要求的100%外排风生物安全柜,其他的安全防护设备还包括低温高速离心机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所使用的安全通风橱。还应设置高压蒸汽灭菌器。

设施、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应需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应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和设备标识;制定仪器维护和检查程序,定期检查仪器设备;严格按照程序文件执行。

3.2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的管理

良好的操作规范是保证实验室工作安全开展的关键,因此,在编写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指南和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时,要根据微生物危害等级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确保所有实验操作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开展工作。SOP文件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具体动物实验操作程序、实验室安全设备和仪器的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的操作规范、生物安全培训、消毒灭菌和废弃物的处理操作技术规范以及应急处置和风险评估等进行规定。SOP文件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3.3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保障工作的管理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对人员和物品的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工作人员的档案;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和技术技能考核;建立健全健康检查制度;要完善内务管理制度。另外,实验室防护和消毒用品的配备和储存是实验室保障工作的关键。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记录档案。

3.4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安保管理

主要包括生物安全危险评估;实验室安保计划;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加强门禁系统的管理和安全检查;应急方案和事故报告等内容[5]。

3.5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监督管理

实验室监督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是保证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机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三级生物安全责任监管体系,做到责任到人。成立专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机构,设有专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的落实、监督和日常管理。实验室的实验活动要接受来自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在监督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事故报告制度。

4 小结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应用既能给人类造福,同时,也能给人类带来许多灾难。合理使用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控制感染事件的发生是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的核心内容。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保证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曲连东,张永江.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与防护[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国务院第424号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3]李湘东,孙理华.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5):126-128.

[4]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第2篇

1、指定专人负责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管理,指定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了解和备有国家规定的一、二类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名录。

3、没有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防控管理组织机构,负责病原微生物防控管理,根据工作需要,配合必要的防控设备。

4、依法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有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有效完善的防止扩散和感染的措施;保证样品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做详细的记录、采集人、负责人签字。

5、在依法实施检验过程中,发现病料样本疑为一、二类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应立即停止相关活动,必须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所或者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确保防止扩散和感染。

6、在未经依法取得自治区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时,不得从事国家规定的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运输活动。

鸭场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第3篇

鸭场应根据生产功能分区规划,各区之间要建立最佳的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规划时应根据地势和主导风向合理分区,生活区安排在上风口,接着是办公区、生产区、疾病卫生管理区。各功能区内的建筑物也应根据地势、地形、风向等合理布局,各建筑物间留足采光、通风、消防、卫生防疫间距。场内运送饲料等的清洁道与运送粪便、垫料等的污道应分设。鸭舍朝向最好是南偏东或偏西不超过10°,以获得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避免西晒太阳的影响。

1 鸭场选址和布局

鸭场应建立在地势较高、干燥、采光充分、易排水、隔离条件良好的区域。鸭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场,1km以内无屠宰场、肉食品加工厂或其它畜牧场等污染源。鸭场距离干线公路、学校、医院、乡镇居民区等设施至少1km以上,距离村庄至少500m以上。鸭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鸭场不允许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

2 鸭场卫生要求

鸭场分为生活区(办公区)和生产区。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上风向,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鸭处区应在生产区和生活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两区之间应相对隔开,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在中间种植花草,设置绿化地带。生产区最好要有围墙,场内道路应分清洁道和非清洁道(污道),两者互不交叉,清洁道用于运输活鸭、饲料、产品,非清洁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鸭等污物。加强卫生防疫工作,进入生产区内必须换衣服、换水靴、消毒。

鸭场周边环境、鸭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88 标准提出的指标要求,饮水水质应符合NY5027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每日清洗饮水设备,保证饮水设备清洁。

3 鸭舍建筑

鸭舍墙体坚固,内墙壁表面平整光滑,墙面不易脱落、耐磨损、耐腐蚀,不含有有毒物质。舍内建筑结构应利于通风换气,并具有防鼠、防虫和防鸟设施。鸭舍宽度通常为8~10m,有的建设到12m宽,长度视需要而定,一般不超过120m,内部分隔多采用矮墙或低隔网栅,最基本的要求是冬暖夏凉、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便于饲养管理,容易消毒和经济耐用。一个完整的平养鸭舍应包括鸭舍、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三部分,这三部分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1.5~2:1.5~2,肉用仔鸭舍可不设路上和水上运动场。

4 养鸭场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养鸭场的主要废弃物是鸭粪和污水,鸭粪可以经过高温堆肥等无害化处理后肥田,也可以经必要的消毒后喂鱼;污水可经过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等手段处理后直接排放或循环使用。

5 卫生防疫

5.1 多级隔离的防疫设施 场外、大门口设车辆冲洗场、车轮消毒池、冲洗消毒设备。场内各功能区及出入口设车轮消毒池、冲洗消毒设备,修建物品交接间、人员淋浴消毒室、传入式的专用饲料库、垫料库。禽舍等房舍出入口设有脚踏消毒池、洗手消毒盆、消毒喷壶、冲刷消毒设备。净污接近处有明确标示,建隔离物,设消毒池。

5.2 兽医卫生基础设施 建立兽医实验室,有专用房舍、设备和人员;建专用的病死禽处理设施,如尸井、焚尸炉等,防止污染扩散。

5.3 其他常用卫生消毒设施 如各生产区、各功能区的器具冲洗场、浸泡池、熏蒸室、洗刷灭菌设备等;建封闭式、水冲式厕所。

5.4 常用消毒方法和程序 日常消毒。烧、泡、煮、埋、洗、刷、喷、熏、紫外线、阳光、发酵等。发生传染时的消毒原则:早、快、严、小;隔、封、消、杀。在隔离的前提下消毒,先喷药后清扫,用消毒剂连续多次冲洗消毒后封闭门窗。饲养员走污道出场,不与外人接触,彻底淋浴、消毒、更衣后,经主管同意再回无疫区。发生传染病的禽舍至少空舍4周以上才能重新使用。

清扫是一切消毒工作的基础,务必要安全彻底,更不要因清扫使污染扩散。清扫应自上而下、由里到外。干燥时,先撒水再清扫,明显污染的撒药后再清扫。对污染物初步消毒后再运出处理。清扫后清洗。对附着物要边刷边洗或高压冲洗,严重污染的用消毒液清洗。冲洗应自上而下、由里到外,完全彻底,不使污染扩散。

5.5 一般冲洗程序 喷洒消毒液→清水冲洗→洗涤剂刷洗→清水冲洗→消毒剂冲洗→清水冲洗。

5.6 对清洗人员要求 作业中不擅自离开岗位,不与他人接触,工作服就地消毒,走污道回指定场所,淋浴洗澡消毒,更衣后再回净区或生活区。

6 小环境控制

场区四季绿化、美化,四季有绿,三季有花;进风口处种植高、低植物或与水塘相结合,以改善进入空气质量;出风口处建沉淀池、高低植物与墙壁攀岩植物相结合,以沉淀、吸附空气中的污物;场内空地及密闭式禽舍之间可种植瓜果、蔬菜或其它有益植物;开放式禽舍之间的植物应控制在30cm之下。

提倡绿色生物安全保健 第4篇

抗生素保健是由制药企业提出的抗菌素药物保健的理念, 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单纯从疾病的防治这点来说, 抗生素药物保健在猪感染前及潜伏感染中, 确实能起到有病早治, 无病早防的作用, 在当前疾病肆虐的年代, 也确实为很多猪场化解了一些潜在的疾病风险, 其功不可没。猪场发生疾病时, 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是完全必要的。但是, 在现在疾病流行的环境下, 长期坚持做抗生素药物保健, 猪场疾病还是不时暴发, 并且暴发后越来越难以控制, 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就令我们不得不对抗生素保健质疑了。养殖户在使用抗生素保健时认识上存在误区, 因为抗生素类药物是细菌性传染病 (包括一些外伤感染) 的治疗药物, 在治疗应用时能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一旦停药或用药超过半衰期后, 药物在体内就会消失。抗生素停药后, 如再来细菌, 照样感染, 引起发病, 所以说抗生素类药物不是预防药, 更不是保健药。并且长期无节制的使用抗生素, 是能使细菌对它产生抗药性的, 这就应该是当前猪场里猪发病后使用各种抗生素药物无效的根源了, 这就形成了它的一个弊端。而真正的保健药物有固定的特性:①天然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抗药性。②能促进畜禽生长, 能有效而经济地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产品品质, 养殖效益高。③能增强机体兔疫功能, 能防止动物的各种传染性 (病毒性、细菌性) 疾病和调整机体生理机能。④使用后无有害物质残留, 不影响畜禽产品质量, 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与健康。⑤理化性质或生物活性性质稳定, 能有效地进入胃肠道发挥作用, 不影响饲料适口性。⑥与其他药物添加剂合成, 不发生或很少发生配伍禁忌, 细菌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能提高动物抗应激能力。⑦改善环境等。而抗生素做为保健药物来使用不符合以上7点, 所以应用抗生素保健是错误的做法。

2 新型保健药物诞生——金倍素

科丰公司在2000年就研究新型的保健药物。近期推出产品猪用金倍素。主要成分:微生态制剂、植物血凝素、植物多糖、聚肌细胞、甘草单氨酸、绿原酸、细胞免疫因子、转移肽 (冻干粉) 、能量合剂、低聚寡糖、丁酸钠、食欲增强剂等。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 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增加抗应激能力的功能。主要功能如下。

2.1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激活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2008年初科丰公司在辽宁某猪场选取50日龄育肥仔猪40头, 随机分成2组, 每组20头。A组为实验组, 常规饲料加入猪用金倍素1 000 g/t (每个月连续使用10 d) , B组只用常规饲料。55日龄A、B两组所有猪均注射5倍量猪瘟细胞苗, 注射后于3 d、5 d、8 d分别用IHA诊断液检测猪瘟抗体。试验结果见表1。

实验结果证明:试验开始时, A、B两组猪瘟抗体水平和离散度差异不明显。A组 (实验组) 由于饲料中加入了猪用金倍素, 在注苗后3 d, 抗体水平开始上升, 离散度在减少;注苗后5 d, 抗体水平上升明显, 离散度继续降低;注苗8 d后, 抗体水平很高, 离散度小于0.26, 表明整个猪群抗体整齐度较好。B组抗体水平始终上升较慢, 离散度大, 表明猪群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有散发猪瘟的可能。

t检验结果显示, 使用猪用金倍素组 (A组) 在检测日龄血清的O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二者的差异显著 (<0.05) 。说明金免核苷对猪体免疫功能有很强的增强作用。

t检验结果显示, 使用猪用金倍素组 (A组) 在检测日龄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二者差异显著 (<0.05) 。说明猪用金倍素可以提高猪体的免疫能力。

2.2 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奶量增加仔猪的成活率

2008年科丰公司在母猪为2 200头的某大型种猪场, 选取已产仔3~4胎的经产二元母猪50头, 随机分成2组, 每组25头。A组为实验组, 各期饲喂的母猪加入猪用金倍素1000 g/t饲料 (每个月连续使用10 d) , B组为对照组, 各期饲料与A组相同, 但均不加入猪用金倍素, 结果见表4。

试验证明:猪用金倍素可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产仔头数和仔猪初生重的作用。

A组 (猪用金倍素组) 平均窝断奶仔猪数比B组 (对照组) 多1.1头, 每头断奶仔猪按平均售价200元计算, 使用猪用金倍素每头基础母猪每年多创造利润2窝×1.1头×200元=440元。而每头母猪产前产后使用猪用金倍素成本:1.2 t饲料×40元/t=48元。因此, 每头母猪每年在使用猪用金倍素的时候可以至少增加收入392元。

2.3

减少猪在转群、去势、环境骤变时的应激损害。

2.4 解除药物和疾病引起的免疫抑制。

如:氯霉素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 各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引起的病猪免疫抑制。

3 金倍素使用的前景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第5篇

tiger

一、目的

制订本规则,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实验设备安全卫生以及防止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人员人身安全、卫生健康安全管理及设备安全。

三、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安全操作规程: 1.员工安全操作规程

1.1 实验室入口处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1.2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做好卫生防护,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同时注意做好环境维护及保密工作。

1.3 进行感染性实验时,禁止他人进入实验室,或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免疫耐受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方可在实验室工作。

1.4 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1.5 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1.6 尽量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1.7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1.8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用75%乙醇或巴氏消毒液消毒。

1.9 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训。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

1.10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室。2.无菌室安全操作规程

2.1无菌培养室每天都要用0.2%的新洁尔灭拖洗地面一次(拖布专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以上,超净工作台台面每次实验前要用75%酒精擦洗。然后紫外线消毒30min。操作用具如移液器、废液缸、污物盒、试管架等用75%酒精擦洗后置于台内同时紫外线消毒。

2.2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2.3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5%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2.4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2.5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2.6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5% 乙醇等消毒剂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2.7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

2.8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2.9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2.10吸取菌液时,必须用移液器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2.11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2.12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或巴氏消毒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2.13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2.14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2.15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层流无菌风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营养琼脂平板5个,分别放置无菌室四周及中央位置,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6℃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平皿,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平皿。如超过限度,应用臭氧发生器等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3.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安全使用操作程序:

3.1堆放:将需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各包之间留有空隙,依次堆放在灭菌桶的筛板上,以蒸汽穿透,提高灭菌效果。需灭菌物品外需黏上高压指示胶带以检验灭菌温度是否达到要求。

3.2 加水:在锅体内注入生活用水,水位一定要超过电热管2厘米以上(不宜过多);连续使用时,每次操作前,必须补足上述水位,以免烧坏电热管和意外发生。

3.3 密封:在每次使用高压锅前,都必须认真检查高压锅的出气伐和安全阀,确保其状态完好,如有故障,在故障排除之前不得使用高压灭菌锅。把堆放好物品的灭菌桶放在锅体内,盖上锅盖并锁紧。

3.4 加热灭菌:将灭菌器接通与铭牌一致的电源,按下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正常输入本器,按下开始按纽电热管开始加热工作;灭菌期间工作人员需监视高压锅指示面板上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

3.5 开盖:灭菌结束后,切勿立即将灭菌锅内的蒸汽排出,否则:由于液体物品的温度未能下降,而压力蒸汽突然释放,会使液体剧烈沸腾,造成溢出或容器爆裂。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位后,方可开启锅盖。4.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

4.1确认玻璃窗处于关闭位置后,打开紫外灯,对安全柜内工作空间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关闭紫外灯。安全柜使用前后均需灭菌。

4.2抬起玻璃门至正常工作位置。打开外排风机。打开荧光灯及内置风机。检查回风格栅,使之不要被物品堵塞。在无任何阻碍状态下,让安全柜至少工作10分钟。

4.3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手及手臂。穿上工作褂,戴橡胶手套并套在袖口上,如有必要的话,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4.4按实验程序放入实验材料,要将工作区域内的污染物质与洁净物质分开放置。尽量将所需要的物品在正式操作前全部放入安全柜,但不要过载,不要挡住前后风口。放入.4.5尽量避免使用可干扰安全柜内气流流动的装置和程序。在操作期间,避免随便移动材料,避免操作者的手臂在前方开口处频繁移动,尽量减少气流干扰。尽量不要使用明火。

4.6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有物质溢出或液体溅出,在将物品移出安全柜前,要对其表面进行消毒,为防止安全柜内有任何残留的污染物,在安全柜工作过程中,就要将安全柜内表面全部消毒。所有接触了污染材料的物体,在从安全柜中取出前,要进行表面消毒。所有开口容器,从安全柜中拿出前要盖好。

4.7全部工作结束后,用70%的乙醇或适当的中性消毒剂,擦拭安全柜内表面,让安全柜在无任何阻碍的情况下继续至少工作5分钟,以清除工作区域内浮沉污染。

4.8关闭照明灯和安全柜风机。关闭玻璃门,打开UV灯消毒。灭菌结束后,关闭UV灯。4.9定期抬起工作区域下面板,擦拭或冲洗工作面底下空间。

5.标准菌株安全操作规程

5.1标准菌株由专人保管。保管人负责建立标准菌株目录;目录至少应包编号、菌株号、菌种名称、来源、购买日期、购买数量、保存方法等。

5.2标准菌株应做好标识后,保存于专用冰箱中。

5.3标准菌株不能随意转借其它单位或个人,需要时,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提供。

5.4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标准菌株实验,操作过程中,不要穿戴巳经污染的防护性手套触摸门柄、仪器或污染区以外区域,避免扩大污染范围。

5.5试验结束后,操作过程中所有可能与生物危险物接触或被污染的试验器械和物品,能够高压消毒的必须高压消毒,不能进行高压消毒的物品,应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处理。

6.微生物培养物废弃物安全处理程序

6.1 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防止利器损伤。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到特定区域消毒,最好进行高压消毒。

6.2 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应用次氯酸消毒液或其他有效药品进行消毒。

6.3 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须经巴氏消毒液消毒处理或高压灭菌后,置于专门污物袋内,交由专业卫生处理公司处置。

6.4 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7、微生物实验室紧急事故处理办法

7.1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受伤人员应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同时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7.2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7.3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暴露人员应接受医学咨询,同时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若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应推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同时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待气溶胶排出、较大的粒子沉降后,在生物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清理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进行污染的清除。

7.4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应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并倒上消毒剂。作用适当时间后,将覆盖物以及破碎物品清除,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已污染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对其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消毒。所有操作过程中要求戴手套。

若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后,再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按废弃物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7.5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适当时间(如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不开盖或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如30min)。同时应通知生物安全负责人。玻璃碎片应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棉花进行清理。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入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进行消毒。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消毒后回收。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多次擦拭,再用水冲洗后干燥。

清理时,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在外面再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7.6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所有的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若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也可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

7.7生物安全柜内生物危害溢出。等待至少5min,让安全柜充满气溶胶,清理时应穿戴实验服,安全眼镜和手套,且让安全柜继续工作。使用浸泡消毒剂的消毒纸巾吸附溢出物,进行消毒处理应保证一定的接触时间(至少20min)。并用同样的消毒纸巾擦拭安全柜内壁、工作台表面和柜内所有设备。按照正确的生物废弃物处理步骤处理被污染的物质,将可回收的被污染物品放入生物危害物回收袋或高压灭菌盘并且用报纸包起来,然后进行消毒或清理。用消毒剂对无法进行高压灭菌的物品进行至少20 min的消毒处理后再拿出安全柜。最后脱下个人防护服并放进污染物收集袋中进行高压灭菌处理。若所要清理的物品达到2级生物安全水平或者更高,应联系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人。

谈谈蛋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第6篇

一、注重环境,减少应激

1.供给营养全价的日粮和充足饮用水,是保证鸡群健康的首要条件。为了满足生长和产蛋等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必须供给蛋鸡充足的全价日粮和饮用水。日粮中某种成分缺乏或过多,都会直接影响鸡群生长发育,降低鸡的抗病力,容易染病。高温季节,要通过提高日龄营养浓度、增加喂料次数、调整喂料时间、增加饮水量、降低饲养密度、遮阳降温等方法,降低高温应激;而在低温时,可通过挂门帘、堵塞风口、使用热风炉等供暖,并适当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等方法,以利保温。

2.注重环境效益。要有环境出效益的意识,保证鸡群的健康环境。首先,要选好场址,远离村庄、城镇和主要交通道路,远离养殖户或其他散养家禽,并合理规划和布局鸡场。其次,科学设计清粪、排水系统,及时清理粪便;使用EM制剂等有益微生物制剂、中草药除臭,使用氟石、丝兰提取物、木炭、生石灰等吸臭,加强有害气体控制。再次,通过植树绿化(尽量少栽植灌木类植物,使鸟类没有栖息之地)、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控制场区内苍蝇、老鼠、鸟类,不喂猫、狗等宠物,改善场区环境卫生。最后,要远离各种噪声源,尽量降低管理诸环节产生的噪音,采取噪音相对较小的先进生产工艺,让鸡在安静的环境中生长、产蛋。

二、搞好防疫,防重于治

1.实行全进全出。当前,规模化蛋鸡养殖基本能做到全进全出,但是全进全出模式下空场的管理特别是空场的彻底净化工作做得还不够。鸡群淘汰以后,严格的空场管理应当做到:场区内无鸡毛、无鸡粪、无跑鸡,舍内无鸡蛋;使用高压水枪冲洗鸡舍内各个角落,特别是笼架、粪板等死角,做到无残留的粪便、鸡毛、料渣、蛋黄、蛋皮;准备进下一批鸡的鸡舍要进一步擦拭干净水管料槽、笼具、粪沟横梁等,做到舍内无粉尘、无苍蝇屎、无上批残留物;火焰消毒鸡笼、料槽,地面和舍内残留的鸡毛也用火焰喷射器焚烧,水管用1%除垢剂浸泡48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清理粪沟内的鸡毛、杂物,撒入氢氧化钠,然后用清水浸泡冲洗,做到建筑上无病菌、设备上无病菌、水管内无病菌。

2.隔离饲养。当前,鸡病种类繁多,有些传染病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可防可控,而实行隔离饲养是控制传染病的切实有效的措施之一。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加强空场管理,严格执行鸡舍清理消毒、污垢扫除、鸡舍冲洗等措施,彻底清理场区;加强人员入场管理,培养员工防疫意识,勤洗澡、更衣、更换工作鞋,限制不同小区、不同栋舍之间的人员流动,区大门设置消毒垫并经常更换,栋舍门口设置消毒盆并定期喷洒消毒药物,进出场区、鸡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垫、消毒盆。

3.严格消毒。蛋鸡场场区每天要消毒1次,舍内每天带鸡消毒1次。带鸡消毒就是在鸡群日常饲养过程中,轮换使用对人和鸡无害、刺激性小、易溶于水、高效灭菌、对物品和设备无腐蚀性或腐蚀性小的消毒药,如季铵盐类、碘制剂和络合醛类等消毒药液对鸡舍内环境进行消毒。利用水泵的增压作用将消毒液雾化,使其均匀附着在物体表面,发挥接触性杀菌作用,降低舍内环境的病原含量,阻断疾病的传播和感染。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11时到下午3时,先把舍内清扫干净,按使用说明的推荐浓度计算并配制好消毒液,按照先上后下、先进风口再排风口的顺序,从房梁、墙壁到笼架,再到地面消毒。

三、科学免疫,有效免疫

1.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要根据各地区鸡病流行情况和各鸡群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2.选取正确的免疫途径和方法,进行有效免疫。各种疫苗的接种方法不同,要根据不同疫苗的特点,合理选择注射(肌内或皮下)、点眼、滴鼻、刺种、饮水、喷雾等不同的方法,正确操作,确保免疫有效。同时要注意各种疫苗要按照不用的要求正确保存,使用前严格检查质量,过期的、失效的疫苗坚决不用;免疫接种的鸡群,必须健康状况良好,无发病,对正在发病的鸡群,禁止进行免疫接种;要经常监测鸡体内的抗体水平,确定正确的接种时间。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局 邮编:276400)

生物安全 第7篇

在人类发展,生产力进步过程中,石油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在石油开采、储藏、输送、提炼、销售、使用等环节都可能发生泄漏事件,而随之而来的污染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石油污染导致土壤、水体等理化结构发生变化,引起污染地生态环境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危害。

1 石油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石油污染治理早期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等,因费用高、处理量小、二次污染、可行性等问题目前已经少有应用[1]。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应用微生物,在适宜的营养及环境条件下,加快石油污染物降解速度,达到清除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目的。该技术所需处理费用低、效果好、一般不会产物二次污染,被认为是当前污染治理领域最有价值的处理技术。目前发现100个属200种微生物可降解石油组分[2,3]。

当前微生物修复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效降解石油菌株的筛选、降解机制研究、微生物修复实践[4,5,6][7]等方面。

2 石油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存在问题

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治理石油污染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仍然缺乏降解效果好、适应性强的石油降解菌株;降解石油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安全性评价机制尚未建立等。

当前用于石油污染治理的微生物大多是土著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多为条件致病菌,经过培养后再次投放于环境中,一般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但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可能影响污染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微生物生态环境。另外,投放的微生物降解石油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会流入环境中,这些物质将影响周围环境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等,进而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前关于外源微生物降解石油产物对污染区的植物及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安全性评价机制。

3 提高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安全性的策略

微生物修复的最终目的是将石油中有害成份吸收、利用或者转化为低毒、无毒甚至有益的物质。保障微生物修复过程的安全性需要考虑到以下方面。

(1)尽量选择土著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土著微生物对环境适应性强,安全性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放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在微生物筛选过程中,可以结合人工诱变技术,通过使用含高浓度石油为培养基等压力胁迫的方式,诱导土著微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再经正向筛选获得石油降解能力更强的突变菌株,以达到快速修复的目的。

(2)对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微生物对营养、环境等条件的需求,以保证在投放初期微生物能保持较高的石油降解及生存、繁殖能力,必要时可通过人工驯化等方式提高对投放环境的适应性。另外,在降解后期,投放的微生物数量应能迅速降低,以防止对自然的微生物种群结构造成严重破坏,提高投放微生物对环境的安全性。这一策略在实际中是可能实现的,例如,本课题组筛选出的可高效降解石油的不动杆菌[8],该菌株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约15次(2天/次)后,其繁殖几乎完全停滞(未发表数据),将其投放于石油污染环境中,当繁殖停滞时,衰老细菌将大量死亡,新细菌不能产生而导致菌群数量迅速降低。

4 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用于污染治理的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必须是安全的,因此生物安全性评价是微生物应用于石油污染治理实践的先决条件。石油污染土壤直接影响植物及微生物,因此其微生物修复的生物安全性应从植物和微生物两个方面进行。

4.1 对植物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

(1)微生物直接投放法:向石油污染地的土壤中投放驯化的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石油组分,对比分析降解前后植物生长态势参数(发芽率、株高、鲜重、干重、根际重量、根际状况、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9,10]。这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

(2)微生物降解产物投放法:在实验室中完成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过程并制备降解产物,再按一定比例加入土壤中,栽种植物后测定植物生长态势,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受试植物应当对石油有较强的耐受性,能适应石油污染地的环境,易于检测各项生理指标,且尽量选用一年生草本植物。与微生物投放法相比,石油降解产物的试验条件更易于控制,操作性强,误差小,结果重现性好,是前期安全性评价的理想方法。

4.2 对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1)微生物直接投放法。方法与植物相似,检测降解前后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及结构,与正常土壤对比,可获得生物安全性信息。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可采用以下方案:①高通量测序法。对微生物宏基因组进行分析,获得修复前后微生物种群结构及相对数量。这是最理想的方案,但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分析成本高,不易普及;②定量PCR法。首先选择部分有代表性菌株,设计并合成相应定量PCR引物,然后提取土壤总DNA,应用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标志性菌株的相对数量变化。该方法专业性强、误差较大,且对提取的DNA质量有较高要求;③脂肪酸分析法。这是一种经典的基于GC-MS技术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方法,要求有相应的大型分析GC-MS仪器;④梯度稀释-平板计数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分析方法,缺点是只能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总数进行测定,难以对微生物种群进行划分。

(2)微生物降解产物投放法。可以采用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方法同上),也可以应用发光杆菌对其生物毒性直接进行分析。后者是将石油降解产物加入发光杆菌培养液中,毒性物质的存在将导致发光杆菌的发光效率降低,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发光强度变化即可对待测物质的生物毒性进行分析。该方法是一种直观、可靠的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多种毒性物质的生物安全性分析[11,12]。

5 结语

石油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全球性的难题。尽管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应用于污染治理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前提下,对该技术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成为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实践中可能遇到问题,并对石油微生物修复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思路与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石油污染微生物治理的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曹辉,郭晶,马魁堂,等.石油污染土壤治理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23):309-310.

[2]余萃,廖先清,刘子国,等.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05):1260-1263.

[3]王悦明,王继富,李鑫,等.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4,(08):157-161.

[4]VAN BEILEN J B,MARIN M M,SMITS T H,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wo alkane hydroxylase genes from the marine hydrocarbonoclastic bacterium Alcanivorax borkumensis[J].Environ Microbiol,2004,6(3):264-273.

[5]WANG R,DING Y,CHENG X,et al.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lkane monooxygenases from oil degrading Acinetobacte:World Automation Congress(WAC),2012,Puerto Vallarta,Mexico,2012[C].

[6]WHYTE L G,SMITS T H,LABBE D,et al.Gene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ultiple alkane hydroxylase systems in Rhodococcus strains Q15 and NRRL B-l6531[J].Appl Environ Micr obiol,2002,68(12):5933-5942.

[7]王佳楠,石妍云,郑力燕,等.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4株芽胞杆菌种间效应[J].环境科学,2015(06):2245-2251.

[8]WANG R,WANG D,SHI Y,et al.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our oil degrading strains.:World Automation Congress(WAC),Puerto Vallarta,Mexico,2012[C].IEEE.

[9]祁迎春,王建,同延安,等.陕北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品种的筛选[J].生态科学,2015,(01):148-153.

[10]李春荣,王文科,曹玉清.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02):234-238.

[11]HERMENS J,BUSSER F,LEEUWANGH P,et al.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nd mixture toxicity of organic chemicals in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he Microtox test[J].Ecotoxicol Environ Saf,1985,9(1):17-25.

关注生物安全保护公众健康 第8篇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病原微生物管理的行政法规。近年来,农业部又配套出台了《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管理办法》和《病原微生物分类表》,从而为进一步加强动物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推进规范实验室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条例》明确了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生物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即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与动物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目前,动物病原微生物管理主要有四方面的法律制度,一是建立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制度。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按强弱依次分为一、二、三、四类病原微生物,并规定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二是明确了采集动物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及其样本的条件。三是强化对动物病原微生物的运输管理。运输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或者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批准。跨省运输的,需省兽医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农业部批准。四是建立了病原微生物统一保藏制度。只有农业部指定的保藏机构才能承担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 (毒) 样本的保藏工作。

消毒与规模猪场生物安全 第9篇

1 消毒的重大意义

消毒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的有效补充, 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中心内容, 是切断猪疫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但是, 消毒必须与环境卫生、免疫、药物防治共同作用, 才能控制猪疫病的发生。免疫过程中, 疫苗效力的发挥, 必须以清洁卫生、做好消毒工作为基础, 例如存在口蹄疫强毒疫源而且卫生条件差的猪场, 若没有做好消毒和卫生工作, 即使采用优质的口蹄疫浓缩疫苗免疫注射, 免疫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养猪场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 必须十分重视消毒工作, 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 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消毒药物, 并定期对猪场实施严格消毒, 从而抑制各种疫病的传播。

2 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规模化猪场虽然都制定消毒制度, 但实际上大部分操作人员仅把它当作一项操作程序而已, 并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因此, 猪场工作人员在实施消毒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入误区, 存在如下问题。2.1消毒前, 没有对有机物进行机械性清除被消毒的对象往往存在大量的有机物, 如粪污、血污和饲料残渣等, 这些有机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病原。部分操作人员实施消毒前, 根本没有对这些有机物进行机械性清除就实施消毒, 导致消毒药没有与病原微生物充分接触, 而被大量的有机物所消耗, 大大降低了消毒药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导致各种疫病不能通过消毒而得到有效控制。因此, 彻底清除有机物是有效消毒的前提。

2.2 错误认为消毒药浓度越高越好

部分操作人员认为消毒药浓度越高越好, 而随意提高消毒药的配制溶度。其实任何消毒药规定的浓度, 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正常情况下, 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 正常的浓度足以杀灭病原菌的繁殖, 并抑制传播。如果消毒药的浓度过高, 一方面造成药物的浪费, 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很容易导致猪的皮肤、黏膜、呼吸道的损伤, 同时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

2.3 消毒药的浓度过低

由于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其它原因, 在消毒对象没有干燥, 甚至在地面积水的情况下也实施消毒;部分操作人员对消毒液的稀释不采取称量, 或使用固定容积的容器, 而凭自己的感觉随意配制, 导致消毒液的浓度过低, 而达不到消毒效果。

2.4 消毒不到位、不彻底

操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 往往出现走过场现象, 例如喷洒速度过快、喷洒不均匀、不彻底, 或没有采取喷雾的方式实施消毒等, 这样无论是环境消毒或带猪消毒都容易留有死角, 存在疫病流行的隐患。

2.5 消毒不同步

由于种种原因, 猪场的环境消毒或带猪消毒, 没有在大致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全场统一进行, 而是根据各自岗位的工作任意安排消毒时间。猪场的消毒, 各车间应同时进行、力争在2~3 h内同时结束, 否则有可能造成病原菌的扩散或传播, 给猪场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2.6 不能彻底落实消毒程序

由于监督力度不够, 或宣传、教育、指导不到位, 各种消毒程序和消毒制度落实不到位, 没有将消毒工作列为重大事项组织实施, 导致消毒工作流于形式, 给猪场的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2.7 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不到位

规模化养猪场往往没有完全封闭, 无形中由人流、物流、车流带来疫源。如何对人流、物流、车流进行彻底的消毒, 这是养猪场的现实问题。必须严格实施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 控制外来疫源的传入, 消除安全隐患。2.8消毒池的利用不充分养猪场一般都设置车辆消毒池和人员出入消毒脚池,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漏洞, 大部分消毒池设于露天, 常受雨水冲刷导致消毒药浓度降低, 没有定期更换消毒液, 车辆消毒池没有放置消毒药, 员工出入不走消毒池等, 这些现象如不加以杜绝, 猪场出现疫情是必然的。

3 消毒药物的选择

相当一段时期, 猪场使用一些简单化学消毒剂, 如烧碱、甲醛、过氧乙酸等, 这些消毒剂存在着某些明显缺陷, 比如对有机物穿透能力弱, 受环境温度影响大, 稳定性差, 效力有限, 并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易造成危害。大部分生产者已意识到, 在疫病复杂的今天, 简单化学消毒剂已不能适应现代养猪的需要, 只有复合型消毒剂才能达到生物安全体系的要求。猪场采购消毒药物应选择通过兽药GMP认证的企业的产品, 同时应注意检查消毒剂是否标有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使用说明等, 并符合以下条件要求:

3.1 广谱消毒药应对各种病毒、细菌、芽胞以及真菌等微生物都有效。

3.2 高效在高稀释倍数时, 消毒药仍有较好的杀菌、杀毒能力, 作用快且时间长。

3.3 无毒消毒药对人畜的腐蚀性和刺激性较小, 毒性低、残留少, 无色无味, 易溶于水, 使用安全。

3.4 渗透性强 消毒药能穿透缝隙和有机物膜, 保证在有机物 (粪便、血污等) 存在的情况下, 取得杀灭效果。

3.5 方便消毒药应使用方便, 易溶于水。

3.6 稳定消毒药性质必须稳定, 受有机物影响小, 耐酸碱环境, 便于运输、保存。

4 消毒在猪场生物安全程序的应用

猪场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 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消毒药物, 定期对办公、生活场所、猪舍内外环境, 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 以及空气和猪的体表等进行严格消毒;并注意卫生死角, 如装猪台、污水沟、蓄水池、食槽等场所、设施的清洗与消毒。以切断各种疫病的传播途径, 最好能消灭病源, 确保猪只健康成长。特别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4.1 做好猪场大门口及猪舍出入口的消毒

在猪场的大门口设洗手池、车辆消毒池, 各栋猪舍门口设消毒脚盆, 消毒池 (盆) 使用按l:800比例稀释的氯制剂消毒液, 消毒液每周至少更换2次;用来苏尔溶液消毒来往人员的胶鞋和进出车辆的车轮;大门口设喷雾消毒装置, 对车辆的车身、底盘进行彻底的喷洒消毒;平时必须做好场区环境卫生工作, 经常使用高压水清洗, 每月对场区环境进行2~3次消毒。

4.2 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

尽量做到同栏舍猪全部同时转入、转出。猪群转出后, 空栏舍必须经过机械清洗, 使用按规定配置的消毒液对栏舍的墙壁、地板、天花板、食槽、栏架及其它器具严格消毒l~2次, 经通风干燥, 再空置5~7 d后才能转入新的猪群。

4.3 做好产房消毒

1) 临产母猪进入产床前2~3 d, 要对产床进行彻底清洗, 清除有机污物之后, 使用压力洗涤机和其他机械喷雾器对屋檐或其他未消毒区域喷雾消毒, 干燥后备用。

2) 临产母猪转入产房前必须使用消毒药进行全身消毒。分娩舍护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母猪生殖道感染以及乳房炎的发生。操作前必须用0.1%KMn O4消毒手臂, 同时对临产母猪的外阴和乳房进行消毒。尽量减少母猪将疾病传染给新生仔猪的概率。

3) 严格控制其他人员进入产房, 在产房的出入口处设置消毒脚池和消毒盆, 要保证每周更新消毒液2次。

4) 进入产房的人行道、车行道和房舍周边的地段, 都必须定期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5) 管理人员进入产房时, 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服, 并要随时将手洗净和消毒。

6) 产房每周尽量进行2次带猪消毒。

4.4 保育舍消毒

1) 转入仔猪之前, 空栏要使用压力洗涤机彻底清洗, 清除有机污物, 使用机械喷雾器对消毒区域喷雾消毒, 空栏时间应不少于3 d。

2) 进入猪舍的人行道、车行道和栏舍周边的地段都要定期进行消毒。

3) 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服, 并且要求及时将被污染的手洗净和消毒。

4) 尽量做到每周进行1次带猪消毒。

规模猪场全体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消毒在生物安全体系中的重要性, 认真解决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 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 选择复合型消毒剂, 实施科学的消毒方法, 确保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

构筑生物安全倡导科学养殖 第10篇

1构筑生物安全的必要性

1.1疾病的种类和传播途径多

目前, 我国大多数地区畜禽疾病十分复杂, 危害特别严重。据统计, 全国约有畜禽传染病202种, 其中, 病毒性传染病80种, 细菌性传染病111种, 其他11种。而且还在不断出现一些至今没有明确界定、没有确切治疗方法的疾病, 如2010年10月份至今出现的蛋鸡产蛋率严重下降、2006年至今一直存在的肉鸡腺胃炎以及猪的无名高热病等。虽然疫苗接种普及率在逐年提高, 疫苗使用对于一些烈性传染病的大面积暴发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 在许多情况下疫苗也并不能解决所用问题, 例如, 在蛋鸡生产中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基本上虽然得到了普及, 可是这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却居高不下, 给养殖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今年2月份至今, 多个地方均出现非典型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禽流感也在个别地方造成鸡群大量死亡 (死亡率超过40%) ;去年东北地区口蹄疫造成泌乳母牛产奶量严重下降, 严重者每头每天产奶不足5 kg。

疾病防控难度大的原因不仅在于疫病种类繁多, 而且还在于其传播途径很多。常见的传播途径有: (1) 母体垂直传播。存在于母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如支原体、鸡白痢沙门氏菌、淋巴白血性增生病毒等可通过胚胎传给下一代;此外, 也可因蛋壳表面或孵化器的污染而发生垂直感染。 (2)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也是养殖企业最关注的一个途径。支原体、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等均可由这种途径侵入。在应激情况下, 易感畜禽首先发病, 如果未得到有效控制, 进而会引起整个群体发病。 (3) 间接传播。被污染的服装和鞋帽, 以及物资运输、车辆、管理人员和外来人员等都可将病原传入鸡群, 称量工具和免疫器械等也与病原传播有关。 (4) 空气流动传播。有记载表明, 空气流动传播传染性喉气管炎和强毒内脏型新城疫的距离超过5 km。 (5) 饲料和饮水传播。造成饲料污染的原料成分主要是动物性副产品和加工不当的禽类副产品, 饮水污染主要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 (6) 病原宿主传播。主要是指啮齿类动物, 尤其是鼠类, 是肠炎沙门氏杆菌和其他副伤寒沙门氏菌的重要来源;此外, 蚊子等可传播鸡痘等。

1.2生物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养殖企业经营的首要目的是使投入获得持久性的最大回报。在高水平生产效率的竞争环境下, 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达到预期经济目地的关键。虽然实施生物安全措施要添置额外的设备和使用额外的材料而使生产成本提高, 但是决定是否投入这方面的成本时有必要与发病风险和感染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联系起来综合考虑。胡薛英 (2007) 统计表明, 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可使药费开支下降56%, 饲料用药开支减少82%, 疫苗成本减少11%。投入与支出总计结果是使总开支减少了44%。减少防病开支只是实施生物安全所带来效益的一个方面, 其重要之处在于提高畜禽抵抗疾病感染的能力, 提高生产性能, 降低养殖风险。笔者在2010年10月份前后遇到大量的蛋鸡产蛋率突然下降 (下降约30%) 的案例, 大多持续15~30 d。以产蛋率下降30%, 持续15 d计, 1万只鸡的产蛋损失可达20 000元。

2有效的生物安全实施措施

生物安全体系强调通过安全体系控制病原的感染和传播, 减少和去除致病因子, 着重从消除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开展防疫工作。切实有效的生物安全不是简单地进行一次免疫、一次消毒或病死畜禽处理, 真正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层次的措施。

2.1整体性的生物安全措施

主要是指养殖场的地址选择、生产配套区的安排和畜禽生产周期的安排等。 (1) 厂址的选择。科学选择场址可以很好地避免传染源。养殖场场址应该远离村镇和交通要道, 距离其他畜牧场3 km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等污染源, 远离大型湖泊、水路和候鸟迁徙的路径。向阳背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 尤其要保障良好的水源及方便的排污设施。 (2) 养殖场布局实行三区式设计。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和生产区之间的排列要合理, 各区间要有一定的间距和隔断, 防止区域间的交叉污染。 (3) 畜禽舍按“全进全出”原则构建, 杜绝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畜禽混养。

2.2结构性的生物安全措施

结构性的生物安全措施, 主要是指针对畜禽场内的固定设施所实施的一些措施。对于一些建造较早、选址不太理想, 布局不十分合理的畜舍, 整体性的生物安全措施无法实施。此时结构性的生物安全措施就更需去严格实施。

2.2.1鸡场围上围栏, 并标明禁止通行

一些新建的规模化鸡场, 鸡场周围有围栏, 鸡舍与外界有较好的隔断。围栏的作用是阻止外来人员的随意出入, 然而, 许多鸡场的围栏却没起到作用, 笔者去过的多数鸡场可以随意出入, 需特别注意, 加以克服。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户, 也要尽量减少鸡舍周围的人员流动。

2.2.2供应无病原体的饮水, 需定期检测水质

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超标, 可先用消毒液处理之后再使用。

2.2.3鸡场应有办公、贮存、更衣、淋浴和消毒等设施

这些配套设施的作用在于可以使进入鸡舍的人员都能通过更衣和消毒处理减少将病菌带入舍内的风险。即使是一家一户的养殖散户, 虽然没有独立的办公和淋浴条件, 但对于最起码的更衣和消毒设施也需置备。

2.2.4建立车辆消毒用的水泥消毒池, 供应足够的消毒液

虽然基本上每个场家都在大门口设立了消毒池, 但是大多数却没有发挥作用。主要问题是, 消毒池内没有消毒液, 消毒液更换周期过长, 消毒池长度和深度不够, 不能充分消毒, 消毒池与大门边框之间的距离过大, 导致一些人员或车辆不经过消毒池也能进入养殖场内。

2.2.5修筑除污专用道路和储污池, 便于排除粪便等污染物

这方面许多养殖户做得十分不理想, 大多养殖户只是将粪便清理出畜舍, 随意堆积到外边, 有的甚至把粪便直接堆积到畜舍的后窗户下面。这不仅增加了畜禽染病的机率, 而且污染了环境。结果导致疫苗越做越全面, 可是疾病却越来越多, 畜禽越来越难养。

2.2.6提供放置死鸡/猪的地方

死鸡/猪是大多数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源, 其科学的处理方法是深埋或焚烧, 即使做不到这一点, 也要保证不能随便丢弃死鸡/猪, 尤其不能将其丢弃在舍内或门口。

2.2.7鸡舍应有防鼠和防鸟装置

鼠和鸟是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虽然没有任何办法减少鸟类和鼠类体内存在的病毒, 但能够改进生物安全措施, 将飞鸟和随意活动的鼠与畜禽隔离开来。越快越彻底地做到这一点, 就能越快越彻底地减少禽流感、新城疫和沙门氏杆菌的暴发。

2.2.8舍内应铺设水泥地面铺设水泥地面

有利于对畜禽舍进行清理和消毒。

2.2.9合理设置排风扇的位置, 防止病原体经空气传播至相邻畜舍

如果是并排畜舍, 排风扇的出口应一致;如果是连排鸡舍, 两栋舍的排风口要相对安装, 严禁一栋舍的入风口与其他舍的排风口相邻。

2.2.10每栋舍的门前窗后等位置应有不渗水地坪和排水结构, 防止雨水的积存

积水是蚊蝇滋生的地方, 蚊蝇是鸡痘等疾病传播的媒介, 这种处理可减少蚊蝇等的滋生, 净化养殖环境。

2.3作业性的生物安全措施

作业性的生物安全措施主要是指对养殖场内人员 (包括饲养员、防疫员、兽医、外来人员等) 的控制, 一些操作流程 (如免疫、鸡舍净化消毒等) 的安排等, 具体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2.3.1严格净化和消毒鸡舍

坚持对舍内外打扫、清洁、清洗和消毒, 使其符合畜禽生长的卫生要求, 尤其注意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消毒处理。畜禽出栏或转栏后, 清除有机污物 (粪便、尿液、垫草、饲料) 后, 及时冲洗, 再选择敏感消毒药消毒, 消毒处理后干燥备用。采取这些措施, 可大大降低微生物、虫卵等病原体的数量, 避免早期感染, 降低免疫失败和免疫抑制疾病发生的程度, 减少畜禽疫病发生的机率。

2.3.2切实有效地做好免疫工作

根据本场、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 制定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 严格执行。当受到疫病威胁时, 对受威胁的假定健康的畜禽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提高畜禽免疫保护力, 建立免疫带, 防止疫病的扩散蔓延。免疫接种用的疫苗必须是正规厂商生产的保质期内的疫苗, 疫苗血清型与本场相同, 接种对象必须是健康无病的动物。接种时必须严格消毒、及时更换针头, 疫苗空瓶进行消毒处理, 避免污染环境。新增加的疫苗或更换疫苗厂家, 宜先做小群试验, 确定疫苗功效后再大群使用。

2.3.3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

从某种程度上讲, 人员是畜禽疫病传播中最危险、最常见、也最难以防范的传播媒介。因此要建立包括养殖场管理人员、饲养员、技术员、维修人员和外来人员的管理制度, 原则是减少场内的人员流动, 做好场内人员的消毒净化工作, 本舍人员不到他舍内作业。

2.3.4严格控制与鸟类的接触

应严格控制与外来鸟类、观赏禽、斗鸡及宠物鸟类的接触。2.3.5注意引种和进雏的安全种畜禽带来的潜在危害可能非常严重, 如2009年大面积暴发的蛋鸡血管瘤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此方面的生物安全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3小结

计算机安全应向生物学习 第11篇

Forrest说,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多样性能有效地保护计算机和网络,防止恶意攻击。她的小组去年发表了一篇论文,主要解释了一个名为RISE (Randomized Instruction Set Emulation)的系统,该系统能把应用程序的机器代码做随机化处理,以阻止那些通过二进制码进行的攻击。“计算机很容易受到攻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完全相同,”Forrest说,“要想成功实施‘缓冲区溢出和其他攻击’,攻击者需要非常了解目标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而攻击者之所以知道如此多的细节,是因为软件被广泛复制。”她认为,如果让每台电脑都变成独一无二的,那么攻击就会变得困难许多。

RISE的关键是,保护系统上的代码,而不是像其他安全系统那样在每一个端口设置防护。RISE使每次处理数据都有一套自己的指令系统。

Forrest说,去年她曾向英特尔的硬件工程师说起该系统,但并不被看好。她承认RISE系统存在缺陷,有时候使用起来并不是那么方便。但是,经过验证后,现在在对付漏洞时绝对可靠。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第12篇

2006年上半年在我国各地爆发的高致病性蓝耳病, 使养猪业生产至今仍受到重大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 在这场震动全国的疫情中, 凡是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并长期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的规模化猪场均未发病, 反之则损失惨重, 甚至破产。近段时间, 又有一种新型的猪流感疫情在墨西哥和美国爆发, 虽然目前我国正在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这种人畜共患病传入我国, 但是我们也不能放松对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本文主要从消除传染源和切断疾病传播途径这两个方面考虑, 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1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硬件基础的建设

1.1猪场选址

猪场的场址是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 直接决定猪场是否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猪场应该建在向阳、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并有足够建筑面积的地方。要远离交通主干道, 尽可能地远离其他畜牧场、屠宰加工场、畜产品交易点、居民区。为了便于防制疾病发生, 最好有山坡、树林、湖泊等天然屏障隔离, 因此可选择适宜的山坡地或山区地带。然而, 因猪场饲料消耗、产品出场、粪污、废弃物量多, 运输量大, 要求交通必须方便, 但是距公路又不能太近。一般要求距铁路、国家一二级公路的距离不少于300~500m, 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200 m, 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100 m, 距居民点不少于300~500 m, 距其他猪场不少于1 000 m。

1.2猪场布局

猪场应使用栅栏或建筑材料建立明确的围墙和大门, 防止猪场以外的人员, 动物和车辆进入猪场内。场内总体来讲应设置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这四个区域布局合理严格区分。生活区应距生产区500 m以上。管理区位于生活区的一端, 以绿化带隔开, 形成独立的建筑群。从生活区和管理区进入生产区都必须经过淋浴间和更衣室。隔离区在生产区下风向, 尽量远离生产区, 一般距出猪台不远处。图1是某猪场按照生物安全措施建设的平面示意图, 供同行参考。

1.3猪舍布局

生产区内猪舍宜采用三点布局即:公猪站、配种舍、妊娠舍和产房放置一点。此点为整个猪场核心区, 应远离大门和出猪台, 居于上风向。保育舍, 生长育肥舍分别单独放置。各点距离可从50~500 m不等, 彼此用绿化带或围墙隔开, 三点间由路障或门控制, 不能随意往来。猪舍宜以单元设置, 一栋猪舍为一个单元, 单元间相距10~15m, 有猪道相连。猪道两旁宜建1.2 m高矮墙作为护栏, 且三面硬化。

1.4消毒设施布局

规模化猪场由外到内, 至少设置四道消毒设施。第一道设在猪场大门, 设有门卫室、更衣室 (分为一更、二更, 如图2) 、淋浴室、熏蒸房、消毒池 (盆) 和消毒走廊。供进场车辆、人员和物资消毒用。熏蒸房用于进入生活区物品熏蒸消毒。消毒池的有效长度为进出最大车辆车轮周长的2倍以上。消毒池和消毒走廊的上方要盖顶且安装喷雾消毒装置。第二道设在生活区和管理区进入生产区的入口处, 供进入生产区的员工、工具及场区车辆消毒用, 设施与第一道大致相似。不同点是, 这里没有门卫室和门卫, 取而代之的是仓库和仓管。第三道分别设置于生产区内三点隔离布局区的连通门口。供进出员工、猪群转移、用具等消毒用, 设消毒池和配备电动喷雾消毒机。第四道分别设在各单元间进出口处, 供进出人员、猪群、用具等消毒用, 设消毒盆, 消毒池, 配备喷雾消毒机。上述四道消毒设施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消毒操作规程。

1.5猪场规模

从生物安全和危机控制两方面考虑, 猪场规模不宜过大, 建立超大型的猪场更不可取。因为猪场大, 区域内猪群密集, 产生的病原微生物多, 敏感猪只也多, 一旦发生传染病, 很难净化, 因此一场传染病可能就会持续较长时间, 造成的损失也比较严重。而在较小的猪场传染病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使全场猪受到感染, 净化相对容易, 因此一场传染病在较小的猪场可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若要扩大养猪规模最好应建造若干个相互隔离的猪场而不是建造一个大猪场, 一个独立猪场的规模一般不超过5万头。

良好的硬件基础是阻隔传染源入侵猪场的屏障, 这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中最早应考虑的问题。然而, 这个屏障是否充分发挥作用主要还是由具体的控制措施决定。

2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具体措施

2.1控制传染源进入猪场

2.1.1人员控制:

众所周知, 人员可成为猪传染病的机械性携带者。因此对人员控制至关重要。应做到以下4点:

(1) 严格控制造访者。原则是越少越好, 杜绝无关人员入场。必须进场的要在大门口处第一道消毒关卡淋浴更衣。淋浴前所有衣物鞋帽和私人物品在一更储物柜保管, 裸体进入淋浴室, 充分淋浴洗发后进入二更穿上生活区专用衣物鞋帽进入生活区或管理区。同样, 要进入生产区的, 需在第二道消毒关卡一更脱去生活区衣物鞋帽, 淋浴后在二更换上生产区专用衣物鞋帽。在生产区内必须由场内工作人员引导, 按指定的路线行走, 不得到处走动。出生产区时, 顺序正好相反即在二更脱去所有生产区物衣鞋帽, 充分淋浴后在一更穿上生活区衣物鞋帽进入生活区。生产区衣物鞋帽必须在生产区清洗消毒, 在生产区保管;除非得到兽医许可并经过严格消毒, 任何私人物品不准带入生产区。

(2) 本场员工外出返场时, 也必须在大门口处充分淋浴更衣才能进场, 其在场外的衣物鞋帽必须在熏蒸房内经过熏蒸消毒或者在淋浴室内浸泡消毒, 清洗干净后用塑料袋装好带入生活区;并且必须在生活区经过24 h隔离净化以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工作。同样, 进入生产区前也需要淋浴更衣。

(3) 当疫情严重时, 为了降低人员频繁进出带来的疾病风险, 应及时封场。规定所有员工和管理人员必须连续居住在场区内一段时间 (30 d左右后实行连续休假制度。

(4) 所有人员不能携带牛羊肉 (包括牛羊肉加工制品) 及非本场的猪肉包括猪肉制品) 进入场区。场区内禁止食用上述肉品。

2.1.2饲料控制:

饲料与猪群接触最密切。控制饲料及其原料, 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物安全风险, 可以明显降低猪群健康问题的发生几率, 主要注意3点:

(1) 饲料中禁止添加除鱼类加工品以外任何动物源性原料 (包括猪牛羊骨粉、肉骨粉、血粉、血浆蛋白粉和奶源性制品) 。

(2) 运输饲料的车辆做到专车专用。

(3) 为了加强饲料及其原料, 加工运输过程的控制, 由猪场主管兽医或其他技术人员每半年对提供饲料的厂家进行饲料厂家生物安全评估。

2.1.3车辆控制:

由于猪场运输量大, 车辆使用频繁, 而且车辆彻底消毒比较困难, 所以车辆控制是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从3方面控制:

(1) 生产区内用于转运猪只、运送饲料及转运猪粪的车辆禁止离开生产区, 且做到专车专用, 禁止混用。每次车辆使用完毕, 必须彻底冲洗消毒, 干燥后停放在车库中, 经过一定的间隔时间后才能再次使用。

(2) 在距场外1~2 km处设立车辆清洗消毒点, 运送饲料和物资的车辆到达猪场前首先在此处经过第一次清洗消毒, 然后在大门口再经过第二次清洗消毒才能进场, 且司机不能在场区下车。

(3) 装载生猪车辆不能进入场区, 在场外消毒点经过彻底清洗消毒, 待晾干后停放在围墙外装猪台等待装卸猪只。

2.1.4猪只控制:

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猪只进入猪场应遵循两个原则:

猪群的单向流动不可逆原则。即猪群只能从洁净区向非洁净区单向流动。所谓洁净区和非洁净区实际上是个相对的概念, 不同的区域其含义不同。相对于整个猪场区域, 猪场以外是非洁净区, 以内是洁净区;而在猪场内部区域, 生活区是非洁净区, 生产区是洁净区;相对于生产区, 凡是猪群活动的区域 (如猪道、圈舍) 是洁净区, 其他区域是非洁净区。所以, 一般情况下生产母猪只能在分娩舍和怀孕舍之间相互流动, 因为这两个区的洁净等级是一样的。而生长肥育猪只能从产房→保育舍→育肥舍→出猪台流动。转运或销售猪只时, 也是单向流动, 尤其是到达出猪台的猪只决不可返回原舍, 只能放进隔离舍内。

单一引种原则:对于猪场而言, 引种是至今为止最危险的因素。引进1头新猪是将新病引进猪场的最重要的途径。为了有利于疾病防治应该尽可能做到单一种源, 至少应该做到从一个猪场引进公猪而从另一个猪场引进母猪。引种时有3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 (1) 必须确定种源提供场健康等级高于本场 (理想状态是首批种猪提供场; (2) 即使是单一种源, 引种时必须在隔离舍隔离观察30~60 d, 同时做血清学检测 (主要检测本猪场没有发生过的传染病) , 确认健康无病后逐渐与本场基础母 (或公) 猪循序接触合群; (3) 如果引进的是精液或其他遗传物质 (如胚胎) 必须弄清楚其生物安全状况。

2.1.5水源控制:

猪场的水源可以是自来水或者深井水, 但应定期检查水质是否有化学污染和病原微生物 (主要监测大肠杆菌数) 。定期添加次氯酸钠2~4 mg/kg消毒净化饮水。严禁用地表水作饮用水和冲洗栏舍。

2.1.6宠物、野生动物与昆虫的控制:

在场区内禁止饲养宠物和其他家畜家禽。定期检查修补猪场围墙保证能够有效阻挡其它动物进入场内。经常开展捕鼠灭蚊灭蝇工作。

总之, 控制传染因子进入猪场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关键措施。其执行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下一步的效果。

2.2控制传染源在猪场内产生与传播

2.2.1采用“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方式:

“全进全出”能够有效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 防止病原微生物在猪群中连续感染或交叉感染, 为控制和净化疫病奠定了基础。各单元要分批次安排进猪。进猪前, 彻底清洗、消毒所用栏舍, 至少空置3 d后, 再转进新猪, 使每一批猪从一个干净, 无病源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中开始生长, 从而减少疫病的发生。

2.2.2做好消毒工作:

对猪场的消毒工作, 要周密、严格、彻底。做到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1) 日常清洁消毒:人员进入场区除了要经过前述隔离消毒措施之外, 在进入猪舍前还要踩过消毒池, 并在消毒盆里洗手。员工必须按猪舍单元定岗不得串岗。猪舍按单元配备工具固定使用, 不得互相串用。

生活区和管理区内每天要清理生活垃圾;每周做1次大扫除并用消毒水喷洒消毒道路;每月清除1次杂草, 喷洒杀虫剂, 投毒鼠药;每季度修剪一次花木, 保持整洁。

生产区水沟、猪道和硬化地面每天清扫1次, 保持清洁、卫生, 每周使用高压喷枪清洗1次, 再用消毒剂喷洒消毒1次。猪舍外墙面和地面每月喷洒杀虫剂1次, 每两个月投毒鼠药1次。

(2) 猪舍消毒:每天喂料前后应将料槽、饮水器清理干净, 并打扫猪舍, 清除猪粪, 保证栏舍干净。当猪群中个别猪发生一般性疾病或突然死亡时, 立即对其所在栏位及周围进行局部强化消毒, 包括对病猪、同栏猪的消毒和对死猪的无害化处理。

对“全进全出”猪舍, 依据消毒进程, 首先对猪舍地面、猪床、过道、食槽、围栏、用具以及下水道等进行全面清扫;接着用高压喷枪从上到下由里到外冲洗干净, 对有些不易冲洗干净的用具和设备要拆卸清洗;然后用5%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浸泡2 h, 再用高压喷枪冲洗1次, 待干燥后用另一种消毒剂喷洒消毒1次 (或闭门关窗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熏蒸消毒) , 空舍干燥3~5 d备用。

每周进行2~3次带猪消毒, 疫病期间产房和保育舍每天消毒2次, 其他猪舍每2 d消毒1次。母猪配种, 上产床, 仔猪转群前应对猪只体表进行消毒、驱虫。冬季要注意水温, 消毒的时间以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好, 待猪身干燥后再运送到指定地点。另外还要注意的是: (1) 带猪消毒:应选择毒性小、无刺激、无腐蚀的消毒剂 (如复合碘制剂、复合醛制剂等) ; (2) 带猪消毒宜用高压电动喷雾器进行, 雾粒直径控制在80~120μm, 不小于50μm, 喷雾量宜为50~80 mL/m3。雾粒太小则容易被猪吸入引起肺水肿, 甚至诱发呼吸道疾病。雾粒太大则喷雾不均, 猪舍及设备太潮湿, 雾粒在空中下降太快, 不能充分地与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接触, 起不到空气净化消毒作用; (3) 带猪消毒必须注意通风良好, 不得直接喷向猪体; (4) 2周龄以内的仔猪不宜带猪消毒, 活疫苗接种前后应间隔3 d进行。

(3) 粪便及污水消毒:粪便消毒处理应集中在猪场围墙内且远离猪舍的地方, 经过堆肥熟化或暴晒后运到其它区域作为肥料, 也可采用沼气池厌氧发酵消毒法。污水应按环保部门要求, 通过下水道收集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消毒净化处理。

(4) 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只能在生产区特定区域内进行, 传统的焚烧和深埋处理, 虽然能有效扑灭病原微生物, 但劳动强度比较大且处理能力有限, 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化尸池 (图3) , 通过腐化, 发酵消毒。

2.2.3制定有效免疫计划:

猪场应定期对猪群进行病源学和血清学检测以制定有效免疫计划。根据检测结果, 及时淘汰阳性带毒猪, 净化猪群;根据检测结果, 可适当的减去一些疫苗 (如仔猪副伤寒、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 的接种, 以减少疫苗接种所造成的应激、免疫竞争、免疫抑制等问题, 从而减少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可根据抗体检测结果, 调整免疫接种时间和顺序, 以避免母源抗体或其他抗原的干扰, 保证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反应。

2.2.4合理使用药物:

对于一些细菌性疾病, 要及时确诊, 尽可能的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本场药物使用情况, 在兽医的指导下选择安全、高效的药物, 合理、规范添加。由于有些药物如强力霉素、四环素等本身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不可长期饲喂药物。可在断奶、转群、配种、分娩前后采取阶段脉冲式给药来防止细菌性疾病的感染。同时, 适当选用高效、安全、广谱的抗寄生虫药来防治寄生虫病的侵害。

2.2.5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在控制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注意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 保证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充足均衡供应。减少猪群的应激因素, 适当降低猪群密度, 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 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保持猪舍干燥, 改进设施, 使猪舍保持适宜的温度;在转群、阉割、注射药物或疫苗、天气剧烈变化等应激因素发生前后, 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葡萄糖等抗应激药物, 以缓解应激造成的伤害, 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2.3控制传染因子扩散出猪场

任何猪场均是微生物高度密集区, 这些微生物无论是病原性还是非病原性的;无论对本场猪群致病还是有益的, 均会对本区域其他猪场造成深刻影响, 同时可能污染本区域养殖环境, 间接影响本场的健康状态。其主要防范措施列举如下: (1) 猪场内死猪无论任何原因死亡, 禁止出售; (2) 未经处理的粪便和污水, 禁止直接运往场外或排放到河流中; (3) 运猪车辆车厢底部要求密闭性高, 防止运输程中, 粪尿洒落地面; (4) 本场使用的生物制品禁止外流到其他猪场使用; (5) 废弃或未使用完的生物制品必须经过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6) 本场员工不能与其它猪场员工共同居住, 不能在其它猪场兼职; (7) 当疾病爆发时应果断处理, 本着“早、快、严、小”的原则, 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治疗和控制, 防止疾病扩散。当发生烈性传染性疾病时, 应及时封锁猪场, 全场和发病猪舍加强消毒, 假定健康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需要上报疫情的及时上报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当最后1头病猪死亡、淘汰或痊愈后, 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没有新病例出现时, 再进行一次全场消毒后可解除封锁。

综上所述,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很多方面和细节, 但总的原则是消除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动物。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是一种最有效、最经济的控制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方法。

延伸阅读

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

集约化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排除疫病威胁, 保护猪群健康, 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展, 发挥最大生产优势的方法集合体系总称。总体包括:猪场环境控制, 猪群的健康管理, 饲料营养, 饲养管理, 卫生防疫、药物保健、免疫监测等几个方面, 内容有:

(1) 防止猪场以外有害病原微生物 (包括寄生虫) 进入猪场。

(2) 防止病原微生物 (包括寄生虫) 在猪场内的传播扩散。

(3) 防止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 (包括寄生虫) 传播扩散到其他猪场。

相关链接

生物安全体系中健康母猪群的建立

建立健康母猪群有三种方式: (1) 从国外直接引入:欧洲、北美一些发达国家生物安全、疫病的监控做得比较超前, 猪只健康状况良好, 生产状况良好; (2) 从国内引种, 为了保证本场生产稳定、猪群健康, 引种时要认真考察、了解目标场的生产管理状况与猪只健康状态, 引种时要形成“健康第一, 生产性能其次, 体型外貌第三”的选种观念, 严把选种关, 减少或杜绝外来病的引入, 避免打破本场的生产平衡, 打破本场的安全体系; (3) 引进健康种猪精液进行改良, 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种, 减少采精和精液处理过程中的污染, 就可以减少部分疾病, 特别是生殖疾病的传播。国外利用SPF猪建立健康猪群, 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 猪群健康主要由引种时疾病控制与日常严格管理来完成, 特别注意, 引种时要隔离4~8周进行观察, 发现不良猪只立即淘汰。

参考文献

[1]赵书广.猪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细则 (一) .农业新技术:今日养猪业, 2005 (6) :22~23

[2]赵书广.猪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细则 (二) ——对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的要求.农业新技术:今日养猪业, 2006 (1) :29~31

[3]赵书广.猪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细则 (三) ——严格执行免疫、消毒、驱虫三程序.农业新技术:今日养猪业, 2006 (2) :28~29

[4]赵书广.猪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细则 (四) ——不同猪群保健管理措施.农业新技术:今日养猪业, 2006 (3) :23~25

[5]施学仕 (Sam Shi) .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概论Outline of Biosecurity of scaled Swine Farms.SW4-04, 上海:美国大豆协会中国办事处, 2004

[6]Barbara E.Straw, Jeffery J.Zimmerman等.猪病学.赵德明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

[7]郭义辉, 曹雷, 张婷, 等.构建生物安全体系是规模化养猪必经之路.动物医学进展, 2008 (19) :54-56

上一篇:改进工具下一篇:露天煤矿机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