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思考

2024-06-22

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思考(精选12篇)

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思考 第1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设计师, 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文化、心理、政治素养如何, 直接关系到培养的学生。孔子曰:“不正其身, 如正人何!”因此, 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教师是历史文明的传播者, 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我们既要掌握丰富的历史学专业知识还要深刻把握历史学科特点和学术前沿动态, 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增长教学智慧和才干。坚持不断学习。从河南省开始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每学期读一本历史方面的书籍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目前已经读完的书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万历十五年》、《旧制度与大革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加强理论学习,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 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重要思想, 认真记学习笔记, 学习后写学习心得。工作中发挥无私奉献的精神, 处处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 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 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 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 具有追求探索性。统计数据显示, 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 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 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 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 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 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 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 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 或者影视片段, 讲述历史典故外, 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 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常常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 按照进程的安排, 我认为教学反思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来进行。在课前的阶段, 反思在历史教学方法中具有前瞻性, 能使得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有的放矢的方法, 切实达到教学目标, 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课中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具有控制性, 不但可以保证教学高质量, 高效率的进行, 并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在课后的反思, 即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反思, 这种反思具有总结性和批判性, 能促进教学经验的提升。课后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绝大部分经验的积累获得都是靠课后的反思沉淀得来的, 课后反思主要要从以下几个反面着手:反思成功的地方。教学理念的渗透与应用的心得;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革新与创新等等, 及时将反思的内容总结下来, 为以后教学参考使用, 逐步完善和提高教学水平;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一次艺术表演的过程, 当然也会有不足之处, 所以及时对错误的地方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 并作出深刻的反省, 探究和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优化, 使以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四、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针对综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首先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 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 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 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 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 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 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过去两年半以来, 教学时, 我注意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 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 形成一个知识网, 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首先, 我要选取那些最实用, 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 选择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 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 增强表达效果。其次, 采取生动活泼, 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和形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使他们乐学爱听。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因此, 中学历史教学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 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一些新的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思考 第2篇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开展,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我认为首先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因为这是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和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育改革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全面的铺开,今年我省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程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教学的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扑面而来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将又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历史何去何从,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作为高一的历史教师,这是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近一年来的教学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地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结构开放灵活。

首先,《历史标准》改变了《历史大纲》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设置了3+6的学习模块,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学习模块的设置,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2.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通史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专题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

其次,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历史标准》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和更新,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表现为:

1.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等。

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Ⅰ》中,增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选修课程增加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

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再次,课程评价科学合理。《历史标准》改变了过去以“分数”定论的评价体系,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目的,主张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基本的要求,还要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课程的认知目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倡导教师主体评价的同时,欢迎和吸收社会、家庭以及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历史课改的成功与否。高中历史新课程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历 1

史教师应抓住机遇,及时调整、更新理念,改变方法,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让历史教学熠熠生辉。

首先,努力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面对新课程标准,广大历史教师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以往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通过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要想使历史教学焕发生机,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加大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教学网络,多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实现历史软件资源共享,使课堂教学多样化、现代化。

其次,转变老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中,一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高中历史教学由历史老师一人唱主角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新天地。

再次,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其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老师应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高中历史新课程真正进入全新的轨道。

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探析 第3篇

关键词:创新;改革;教学

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其根本在于课程教材改革。课改的基础是加强师生的互动,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突破口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核心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教师应当以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努力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学。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状况的深刻分析,秉持新课标的理念,给出了具体的策略。

一、新课程改革,呼唤创新课堂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它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社会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孩子们以启迪、哺育和成长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的生命活动场所,是师生生命涌动和生存发展的重要时空。正如有关教育学家所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能有真正的生活。”

二、把探究引进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一种热烈、沸腾、多姿多彩的而又温馨和谐的气氛,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体会思索的快乐和享受收获的喜悦,使他们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1、学生自主学习,是探究引进课堂的前提。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冲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把探究引进课堂,有利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而前提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性超前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潜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同样也具有巨大的自学潜能。

2、开放性课堂是把探究引进课堂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是一个封闭系统,有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师围绕教案转,期望达到预定的答案。

开放性课堂是在师生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富有爱心的交流,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相互尊重与创造,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美好创造活动,是老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的课程,这是课堂充满生命力的体现。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辨论会、故事会、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卡片、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考查历史遗址等等,让学生去参与实践,去感悟历史,去体验历史。

三、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方法

俗语说:“教无定法”。新课堂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是灵活的。把探究引进课堂,采用的方法可以是:①采用小组制;②确定探究的主题、步骤、方式;③课堂演示;④对结果进行评价。在讲《改革开放带来的日常生活的变化》一课时,可将学生分成卡票组、交通组、家居组、时装组四个小组,确立不同的学习探究目标,指导他们分头去搜集资料。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探究目标,完成了相关项目的任务。卡票組:通过小品的形式,实物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票证——粮票、油票、布票、肉票以及改革后的各种各样的信用卡,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交通组:运用多媒体演示了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演变一竹排、木头船、自行车、轮船、电车、高速列车、航空飞机,海陆空,从南到北,形成了强烈的历史意识。家居组:同样运用多媒体演示了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农村住房的变化——茅屋、瓦房、花园式的别墅、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鲜明的历史对比。时装组: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带来的是一组赏心悦目的时装SHOW,从唐装、中山装、旗袍、列宁装、军装、时装。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阵阵的掌声,把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服饰的变化演示得淋漓尽致,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我不由感叹学生的魅力和风采。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力真的是无可估量的。之后,是学生、老师对各小组发言进行了评价。在欢笑中,在丰富多彩的节目中,展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成果。可见。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教育在发展,历史教学模式也正以动态、开放的形式不断向前发展。把探究引进课堂,使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使课堂充满着智慧的挑战,显示出生机和活力。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相信,只有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完善,明天的历史课堂将更加生动。

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方案的新思考 第4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中,方案改革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1. 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新课标改革工作, 但

是对于历史这门学科而言, 迫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迟迟未能加入改革的大潮中, 高中历史教学还是不能彻底摆脱适应教育的束缚, 任课教师也是按照高考动向进行教学, 完全忽略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 比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只是一味的熟记各种历史事件及历史知识, 以备考试之需, 这与新课标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在这样教育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 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历史教学的效果, 教师教学观念能否跟上现代教学改革的新思潮, 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改革。

2. 由于历史任课教师短时间不能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

束缚, 导致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无趣, 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 只会导致学生的抵触心理越来越严重。历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严肃性, 如果教师不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改革, 教学效果很难得到根本程度的改变, 历史教学也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约束。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 更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学生积极性的低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 大部分高中学生都是在高考重压下学习, 只重视学习的过程, 往往忽略学习效率。

二、历史教学方案的改革措施

1. 无论是何种学科都要时刻把握住教育的本质即育人。

历史在众多学科中有着其特定的学科特点, 历史相对于其他学科有着很强的人文社科性, 所以, 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 更应该紧密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开展。任课教师应主动学习现代教学理念, 摒弃传统历史教学观念, 将历史教学的根本目标强化于心, 增强自身历史责任感, 要将人性化教学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始末, 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 在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中, 任课教师应做好对于历

史抽象知识的整理总结, 合理的对于历史知识总结, 有助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总结知识点也是比较重要的授课手段, 现阶段对于这一方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课改之前, 历史课本都是以通史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 课本自身就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编排, 但是新课标的历史课本, 是按照专题事件形式进行编排整理的, 因此, 对于教师及学生都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 对于学生需具备的知识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 这样编排课本对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个挑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自主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但是学生学习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别, 对于普通学生尤其是基础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 这种方式无疑造成了教师任课教学的无形困难。授课过程需要教师提前做出充分的备课。

3. 历史作为一门考验记忆力的学科, 扎实的背诵是学好历史的基础。

因此, 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 是新课标对于任课教师提出的难题。任课教师授课的风格, 对于课堂气氛的掌控能力, 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当堂知识的掌握。任课教师的思考、思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答题思维, 如果能在密封的考卷中找到自己学生的考卷, 说明该任课教师上课的效果相当不错。在教学过程中, 出了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 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记忆手段。教学离不开生活, 教师不应在研究创新传统记忆方式的同时, 忽略授课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新课标理念要求现代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 随着科技的发展, 高科技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课上的教育不再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单一模式, 随着多媒体的引进, 课堂教育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历史教学应该抓住时代的优势,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授课过程中, 穿插一些图片、视频等资源,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改善课堂氛围, 逐渐改变历史学科枯燥乏味的印象, 保持历史学科紧随时代发展, 将历史学科的特点表现出来。

三、历史教学的具体案例

虽然历史学科目前来看还未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但是也不乏优秀的改革例子。下面就笔者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经验同大家分享, 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在进行《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课前, 笔者做了大量关于那一时期历史事件的调查, 并按照一定思路整理成章, 在授课时, 按照总结的知识点向学生介绍该历史时期的特点。笔者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再向学生介绍共产党的性质。其次, 按照改革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逐一介绍, 并解释其间的因果关系。这中间笔者还播放了相关历史资料视频。整个授课过程, 由于备课充分, 较为轻松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总结

历史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历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根据时代要求进行授课, 不断改革创新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 这样才能保证历史学科与时俱进的学科特点, 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通过对于传统授课方式的创新, 彻底改变学生对于历史课的传统看法, 从根本上改变现阶段历史学科授课的现状, 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率。相信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 历史教学会逐渐改变现状的颓势, 重新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王后雄.高中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历史教学, 2008.

[2]朱志平.什么样的问题情境能促进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J].上海教育科研, 2007.

高中历史教学现状下的思考 第5篇

《中学教学参考》2014.08 朱绚丽 ISSN: 1674-6058 CN: 45-1372/G4

历史虽是目前文科中的重点学科,但其具有一定的人文特性。一段历史中有兴衰荣辱,可以认为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将史实从头到尾串讲一遍,督促学生背诵课本重点。这样的方法不仅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会让学生厌恶学习历史。因此,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清晰把握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尝试对目前此学科的教学现状提一些改善的措施。

一、立足教材、搭建框架

高中历史主线明晰,但涉及面广、内容量大。学生在记忆时往往会出现“混搭”现象,比如将一个地区的经济与另一个地区的经济混淆,将一个朝代的人物记成另一个朝代的人物,这样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学生。解决“混搭”问题的一剂良方为“总结”。教师可以将一个时代的史实从横向、纵向等多个方面搭建框架,下面再分几个小的分支,从而列出一个树状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挑出某一个章节,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历史,看到历史变迁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另外,在框架搭建过程中要注意重点知识的突出与扩展,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一个篇幅和格调不利于学生识记,更不利于学生对重点的把握。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有重点、有主次的建构框架。

例如,必修三第一单元介绍了从春秋到明清儒家思想的演变,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其中的一些思想文化离现实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搭建一个框架就会使内容明确。如这一单元可分为春秋战国、西汉、宋明、明末清初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又可以有不同的分支。比如春秋战国可分为三个部分:儒道墨法各家的形成、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以及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儒学。西汉可分为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汉武帝实行一系列尊儒的措施、影响四个部分。宋明时期可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部分。明末清初可分为异端和三大进步思想家两个部分。这样一来,学生从横向、纵向对历史有了清晰的框架,也更容易把握历史知识。

二、巧用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其实就是对以往事件的回顾与总结,学生是否愿意主动接受取决于这个故事是否吸引人,老师是否抓住了学生喜欢的焦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趋向于情景教学的形式,将枯燥乏味的文字叙述转换成真实的情景演绎。但是由于高中课时紧张、任务重,不允许每节课都采用情景教学的形式进行详细讲解,教师可选取一节课的重点或将几节课合并为一节课来进行演绎,中间穿插课本上没有的有趣的历史故事。此外,除学生们自己演绎历史故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来辅助教学,再现历史情景,让他们走近历史。

例如在学习《新中国的外交》时,教师可以选取“日内瓦会议”这一内容让同学们简单编排话剧。由5个学生代表5个大国的领导,部分学生扮演其他国家,还有学生则负责旁白解释。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道具把各国讨论恢复印度支那问题的经过展现出来,特别是当扮演美国代表的学生阻碍和平解决此问题时,扮演周恩来的学生提出好的建议的场面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整堂课的内容非常丰富,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亲身演绎了这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此外,最近比较流行的诸如《建国大业》这类历史题材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历史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不仅会拉近他们与历史的距离,还会增加他们探索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的兴趣。

三、联系现实、以史为鉴

仔细品读历史,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很多情况都和历史上的某个现象相似,有人说“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这个道理。学习历史不仅是要学生们掌握历史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让他

们增强历史意识,能用正确的史观去指导他们的实际行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引导学生透过历史来审视我们现在的生活,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讲解都要尽可能地联系我们实际生活,以史为鉴。

比如教师在讲授古代中国的选官用官制度时,会向学生介绍西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的科举制。同时会告知他们各种选官制度的标准不一,有的注重出身,有的注重才学,有的注重品行。这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并说说他们的想法;尽管出身贫苦,但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即使成绩再优秀,品德不好也会遭他人唾弃;即使出身再好,自己不努力也会日益颓废的。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的我们既要注重才学也要注重品行,让学生能用正确的史观指导现实中的自己,这才是最终的教育目的。

关于高中政治教学的新思考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考

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进入高中阶段后面临的繁重的课业压力让他们透不过气来,学习压力的突然增大以及不同于初中的教学方式,更是让他们感到摸不到头脑。实际上,高中阶段正是处于高考的关口,是学业甚至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而政治作为高考重要科目之一,其成绩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分数以及学校选择,因此,对于高中政治的教育不能掉以轻心。我们的很多老师和学生尽管意识到了这一点,教师教的用心,学生学的也努力,但整体成绩就是上不来,这成为困扰学生和老师的重要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并且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很多学科在教学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那么我们的政治教学是不是也能有所创新和突破呢?笔者在高中政治教学第一线工作已经多年,就现今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思考,究竟怎样才能突破教学瓶颈,实现创新呢?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一、求新

政治教学要突破旧观念,旧方法,推陈出新。

多少年来,我们的政治教学始终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后,课业压力大,需要记忆和掌握的知识多,老师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讲解知识点,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大,尤其是高三,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知识把学生裹的严严实实的,而不是学生充分的掌握了知识。长久下来,那些来不及理解的知识还没等到被消化,学生就已经被落下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旧方法,就观念,推陈出新。这种新首先就应该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新颖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大量需要识记的知识点,如果不能及时的吸收,很容易就会被落下。因此,作为教师,要把学生的诉求放在第一位,学生学习的状况是怎样的,对当天学习的知识有没有真正的理解,课下有没有及时的复习,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的。另外,要真正做到求新,还要结合政治课的特点,实现教材的求新。政治课的一大特色就是和现实相结合,和时政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多去关注新发生的事件,把这些事件和课堂知识相结合。比如,哲学是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单纯的去讲哲学,讲什么是矛盾,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是很晦涩,而且难理解的。但如果和实际相结合,就能使学生对这些难懂的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如对社会上新发生的事件,可以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讨论的形式,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什么是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求新,是要求我们的政治课更多的和社会现状,实际相结合,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求稳

这里一方面是指我们的政治教学要踏实的进行,要按照一定的安排,有计划的进行;另一方面也指我们的政治教学要让学生切实掌握住那些基础的知识点,要以不变应万变,稳中求胜。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按照一定的安排进行。实际教学中,我们有很多老师,今天发现学生这方面有问题了,就多加几堂课,明天发现那方面差了,又加几堂课,这样就打乱了原有的教学秩序,很多内容没有讲到,自然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授课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课程有所安排,把学生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提前预留时间,各方面实现互相配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政治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对于政治考察方式不同,历史可能更注重史实,地理可能更注重计算,而我们的政治最注重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对知识点深刻的认识和掌握,来分析各种问题和社会现状。因此,我们对政治的考察通常通过材料分析以及论述的形式来进行,但这恰恰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地方。我们有很多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掌握的也不错,但就是答材料分析的时候分析不到点上。老师们都知道,这就是考试大忌,无论写多少,只要分析不到点上,就没有分。对于这样的现象,光靠背是解决不了的,重要的还在理解。要从知识点的根本出发,在学的时候就应该和相应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遇到考题,从问题本身出发,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整个过程是怎样的,结果又是什么,它对应是哪个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实现稳中求胜。

三、求深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我们要培养他们综合分析的能力,就要往“深”里下功夫,挖掘学生的潜能。

一方面,我们对于知识点本身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深入问题本身进行讲解。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很多旧的事物已经消失,新的事物也在源源不断的出现。而我们政治所讲的知识点,如唯物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等等,都是事物变化之外的根本东西,是一切变化的源头,是真理。如果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深入的挖掘这些内涵,学生就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我们的政治教学也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课本上,应该对课外知识以及原理有更多的认识。这种广度的扩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有知识,更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想扩展的过程,也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但对于这方面,我们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毕竟高中的课程繁忙,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也不同。但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如果学生有这样的潜质和意向,我们就要积极的帮助他们进步,给他们创造条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我有一个学生,对于哲学十分感兴趣,我向她推荐了几本哲学著作,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样的作品对于高中生有些许难度,但她很喜欢。实际上,从不懂走向懂,从完全看不明白到有了基本的认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也是进行深入研究的第一步。

实际上,我们的政治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理念以及各种方法在不断的进步,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各种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要实现政治教学的创新,真正实现“求新”“求稳”“求深”,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政治教师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本身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进步。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思考 第7篇

一课堂教学的新颖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克罗韦尔认为:“现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 不是知识, 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 去建立新的教育观念。”高中历史教育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既有常法, 又贵在变法, 关键在于勇于创新和更新观念。纵观近几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颖化可谓异彩纷呈, 亮点迭起。

1. 课堂教学理念的新颖化

21世纪的教育发展观, 必须是既承认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同时又要承认教师也是发展的主体。换言之, 学生需要发展, 教师也需要发展, 师生相互影响又共同发展。因此,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理念新颖化之一是树立了正确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设法使学生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行与个性, 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释放, 让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理念新颖化之二是确定了正确的学生观。现代教育的学生观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仅仅是教育对象和客体的传统观念, 确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新观念,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换言之, 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各种见解, 将个体的全部力量充分释放, 重视公正、民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理念新颖化之三是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现代教师的教育观主要包括: (1) 新的教育本质观; (2) 新的生活教育观; (3) 新的生命健康观; (4) 新的多向合作观。

2. 课堂教学互动的新颖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普遍讲究科学发展与有效教学。有效是课堂互动新颖化的主旋律之一。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其一是教师的参与要有效。课前教师备课要突出精心与细致;课中教师授课要突出激情与活力;课后教师辅导要突出耐心与差异。只有这样, 高中历史课堂的教与学才会碰撞出知识与智慧的火花。其二是学生的参与要有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我们历史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全员参与又要关注学生的全程参与, 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三是师生的互动要有效。专家指出, 在一堂课上, 如果80%以上的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但是师生互动如果是随意讲讲笑话、听听故事、走走秀场;如果是看似热闹却没有价值的问题争论;如果是公开课上花样繁多的表演, 表面上看都参与了, 可是却偏离了学习的主轴, 这些课堂能说有效吗?因此, 师生的互动一定要以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为核心, 才会取得实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落到实处。

3. 课件互动给力的新颖化

新课改背景下, 高中历史教学引入了多媒体技术, 课件互动给力自然是课堂教学新颖化的鲜明特色。目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课件互动给力主要包括: (1) 跨越时空界限, 重现历史情境, 增强历史意识; (2) 利用网络资源, 增加知识容量, 培养自学能力; (3) 运用网络技术, 顾及个体差异, 实现自我评价。

二主干知识的网络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获得的知识, 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 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众所周知, 高中历史新课改教材是按模块分专题的方式编写的。同时教材中存在诸多不足: (1) 专题结构时空跨度大, 跳跃性强; (2) 课题子目借用修辞手法表述, 晦涩难懂; (3) 教材模块之间内容重复较多, 衔接混乱。因此, 高中历史教学与复习应高度重视主干知识的网络化。

做法之一是以某一模块目录来构建主干知识的网络, 表现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Ⅰ。例如, 人民版历史必修3复习教学中, 我们按照课本目录进行微调处理, 学生们“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Ⅰ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下图所示:

做法之二是以某一历史事件来确定主干知识的网络, 表现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Ⅱ。例如, 在复习教学“苏俄 (苏联) 的社会主义建设”时, 可以拟出多个专题, 如下图所示:

①苏俄 (苏联) 农业经济发展变革

②苏俄 (苏联) 工业经济发展变革

③苏俄 (苏联) 民主政治发展

做法之三是以某一历史主题来形成主干知识的网络, 表现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Ⅲ。例如, “东北问题”, 我们只要在复习教学过程中, 从古代明清对东北的管辖到近代俄日列强对东北的侵略, 从辽沈战役到建国后“一五”计划时期对东北的开发, 归纳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主题, 学生们“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Ⅲ立即显得豁然开朗了。

三历史解读的多元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 高中历史教学经常会运用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 让历史学习更具时代活力与生机, 以适应新课改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全新史观主要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或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和革命史观五种。因此, 历史解读的多元化成为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的新视角之一。

1. 多元解读历史人物, 有利于突出历史人物评价的立体感

例如, 运用全新史观评价孙中山就是一个有力佐证。

【材料】对于伟人孙中山, 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 会有不同的评价。

甲: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乙: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丙: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丁: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思考】 (1) 甲乙丙丁主要站在哪种史观来评价?

(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

(2) 你如何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的评价?

(甲: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丙:因为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 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所以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因为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的觉醒,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所以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2. 多元解读历史现象, 有利于凸显历史现象评价的层次感

例如, 如果变换史观来研究解读, 对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评价就会不一样: (1) 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是西方列强殖民地侵略的重要标志。 (2) 现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是中国现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 推动了近代化城市的崛起。 (3) 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尽管是被动的) , 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 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地方。 (5) 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 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3. 多元解读历史事件, 有利于关注历史事件评价的整体感

例如, 葡、西、荷、法、英等欧洲列强的早期殖民扩张持续了400多年, 是世界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的推动因素。对西方殖民扩张的解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角度进行:

第一, 文明史观:可以看做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 是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的外部促进因素。如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改变了一些人的思想观念,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二, 全球史观: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日益密切, 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逐渐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第三, 现代化史观:可以看成是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冲击了落后的封建制度、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促进了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的发展。

高中作文教学的新思考 第8篇

中学生作文的毛病大概有这样几点: (1) 思想贫乏; (2) 材料老套; (3) 论述肤浅; (4) 语言干瘪。针对这些通病, 我们教师就应该对症下药, 有系统地收集材料, 编写教案, 针对各年级的实际情况, 进行一些分项训练, 在不断的强化训练中, 让学生逐渐领悟到写作的一些方法。我是一位高中教师, 下面就高中作文教学, 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政治头脑、哲学思想、道德修养, 这似乎是政治课的任务, 其实同样是语文课的任务。我们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与政治、历史甚至是体育教师紧密合作, 经常性地寻找一些历史材料, 时事材料或学生中出现的思想问题、纪律问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例如: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读书报告;爱国主义题材的演讲活动;古代文化中的糟粕研究;文化名人的生平采集。这些语文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的方法“互相利用”, 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优势, 进行正面的传道, 充分利用学生的活动, 让他们增长知识, 积累写作材料, 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理论水平。

作文水平的高低, 本质上是思想上的高低。一个人有了思想, 有了崇高的爱憎情感, 有了敏锐的是非判断能力, 那么脑子就会“聪明”起来, 就会变成“明眼人”。读文章, 看问题就会一语中的, 能从表象中看清本质。为什么我们常常听到有的人讲话能讲到点子上, 有点有面, 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 该讲就讲, 不该讲就只字不讲;为什么有些人讲起话来, 总是抓不住要领, 不知轻重, 不分主次呢?这就是思想水平和语文能力上的差异。所以, 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 除了讲好课文外, 还肩负着育人和组织各项活动的艰巨任务。我们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 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可以讨论, 可以撰文, 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爱班、爱他人的高尚情操, 培育他们有一颗善良、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灵, 努力提高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写作的根本。

二、多读、多积累

如果说我们语文教师在写作上稍微“能干”一点, 嘴皮子“滑一点”, 那也无非是多读了一些书的缘故。古人说,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教师如何进行工作, 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成效, 在此我提几条建议:

1.必须引导学生阅读方向

在高中阶段, 能自觉阅读的学生不是很多。他们的学业负担很重, 所以希望他们像古人一样悠哉悠哉地读书是不可能了。因此, 我们教师有必要加以指导, 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对象, 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阅读的内容可以是名著、名人传记、经典故事、文化杂志、杂文小报、新闻时评等等, 引导他们节约时间, 少玩游戏, 多看一些高品位的读物。要让他们知道, 看好书就是跟巨人谈话, 特别多读一些报刊时文, 常常会使人心明眼亮, 能得到许多思想上的教益和文法上的启迪。

2.老师布置任务

偷懒也许是人的天性, 勤奋是意志的结果。中学生中真正有顽强意志的能有几个呢?所以我们老师也不要寄希望于学生有多少自觉性, 我们一定要按计划布置学生的阅读任务, 让学生备2本笔记本, 一本是读书笔记, 针对具体对象, 要求他们天天写或周周写, 有布置有检查, 迫使学生挤时间去阅读。另一本是剪贴和文摘本, 要求学生平时阅读时多留心, 有好文章、好句子, 或抄下来或剪下来, 最好在旁边写几句评语。每周检查一次, 这样的阅读要求, 对学生的阅读和积累肯定有不小的帮助。

3.背诗、背成语

据说古代的大家, 近代的一些名人, 都是推崇背诗的。背诗实在是件苦差, 学生愿意背诗的很少。但是我们可以肯定, 古诗文背得越多, 心里有上千条成语、几百首小诗, 写起文章来, 就会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就一定会声情并茂, 行云流水。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要花一定的时间, 编印一些背诵的材料, 有计划地去布置, 去落实, 只要坚持, 相信一定会有收获的。

三、让训练更近于科学

任何一项技能, 归根结底还是练出来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但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写文章也一样, 老师的指导再精彩, 也终究不能变成学生的写作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 应该说教师都很重视训练这项工作的。有大作, 有小作, 有日记, 有随笔, 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多练多评, 多写多悟, 汗水肯定不白流。我所说的“训练近于科学”, 是说如何提高训练的效率, 争取事半功倍。

那么作文训练的科学化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我想只在几个重要问题上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评价一篇作文的高下优劣, 我想不外乎思想立意、结构层次、语言表达这三个基本标准。无论从对学生的要求, 还是从功利的角度看, 能在这三个“标准”上做文章, 下工夫, 我们的作文教学也会卓有成效。因此, 我们在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中, 应该有的放矢, 有计划、有侧重地进行先单项后综合的重复训练, 尽量减少作文的随意性。每次作文要求过多, 面面俱到, 其结果是重点不突出, 作文的某些知识要素难于得到强化。学生三年下来, 对作文的具体要求还是很模糊, 也许这就是我们作文的症结所在。

学生作文的第一大问题, 就是立意不高, 缺乏思想价值。我有一次让学生写《遗憾》, 一位学生写得很好, 他举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妈妈带孩子乘车, 孩子见一位老人上来主动让座, 结果遭妈妈一顿训斥, 说孩子没出息, 孩子困惑难堪。他由此展开话题, 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 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家长应该是孩子的表率, 怎么能如此“家教”, 如此“示范”呢?类似这样的反面教材还有许多。这样的“遗憾”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能从个别偶然的事件中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这样的作文立意较高, 有思想深度。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写了吃饭的遗憾, 穿衣的遗憾, 约会失约的遗憾, 考试失误的遗憾等等, 一比较, 孰优孰劣就一清二楚了。

立意有高度的背后, 其实就是反映了一个学生有没有政治头脑, 有没有一种社会的责任感, 有没有关心集体、关爱他人的崇高情感。一个缺少政治热情, 对社会生活淡漠寡情的人, 是很难有“思想高度”的, 即使有也会矫揉造作的。作文要有思想价值, 我们老师指导学生作文时, 就要告诉他们选材要严, 应站在社会、时代、国家、集体、道德、人生、未来的高度, 去观察生活, 去分析问题。作文立意的训练,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话题, 让学生讨论, 在长期的训练中, 培养他们“以小见大”的能力, 能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第二, 就是文章的结构问题。文章是传情达意的, 高中阶段的议论性文章是要表达观点的, 因此, 更应重视说理的条理性。学生作文的毛病在这一块更为突出。结构、层次可以分开讲。文章的结构可以分为开头、正文、结尾。层次是指对正文部分的分解, 从几个方面围绕中心展开具体深入的论述和分析。有了这样的大体划分, 就可以按照结构和层次的要求进行分项训练, 每项训练可以多次, 在反复中巩固。

我对层次训练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从广义上讲, 学生的文章都是有结构层次的。他们也知道“凤头”“熊腰”“豹尾”, 什么“起承转合”, 但就是一写起来又没了章法, “脚踩西瓜皮”。其结果就是主次不分, 轻重倒置, 东拉西扯, 乱贴标签, 这是思维混乱的反映。究其原因, 重要的一点是缺少构思训练, 没有列提纲的习惯。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大多不打草稿, 一锤定型, 这样的态度, 这样的写法, 怎么能有精品佳作呢?我建议老师们应重视写作提纲的训练。

列提纲可分三步走:

一是正确立意, 明确中心, 这是写作的前提。立意是思想的高度, 中心是构思的方向。因此写作提纲的第一点, 就是确立中心, 明确观点。

二是向自己提问。我写这篇文章, 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分析哪几个问题?提出的问题, 也就是我要写、要回答的问题。如果回答得好, 没有漏洞, 很严密, 文章也就写好了。因此, 我们在训练时, 要善于培养学生在动笔前, 先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的习惯, 不要没想清楚, 就急于动笔。

三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思后, 应该马上列好写作提纲, 并且在正文部分, 至少有三个以上的层次, 那么, 这样的文章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了。

举一例来说, 作文题为《想起大山里的孩子》。

这样的题目, 中心指向是比较宽泛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立意的问题。大山里孩子的善良、贫穷、落后、渴望都可以写, 也可以写我对大山里的孩子的同情、惋惜, 也可写我内心的思考。如果写议论性的文章, 就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自问:

大山的孩子在想些什么?

到西部去的人值不值?

我们城市的孩子是不是有愧疚?

我们能做些什么?

献出一件棉衣就够了吗?

写作提纲:

主题——支持西部, 共同富裕, 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层次——引述大山里的基本情况。

去西部工作是不是傻?

如何评价最美教师这样的人物?

面对西部的落后, 我们有怎样的思考?

我们如何遥望未来, 做好现在?

有了这样的思考和提纲, 文章怎么会偏题呢?而且有了这样的纲目, 文章也就自然丰富厚实, 有血有肉了。

第三个就是语言问题。语言问题是学生作文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语言可以分三个能级:准确表达——通顺流畅——妙笔生辉。教师在教学中, 可按这三个能级进行有序的训练, 不要操之过急。语言能力的提高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要让学生多读多背, 多积累。语汇丰富了, 应用得多了, 语言自然流利了。要提高作文语言能力, 修改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多组织学生进行语言修改的专项训练, 在前后比较中, 让学生体会到修改的重要, 让他们养成字斟句酌、修辞润色的习惯, 那么, 情况一定会好转的。

所谓训练的科学化, 就是要求我们老师能把握住作文的主要环节, 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 对作文的诸多要素进行分割研究, 有计划地进行分项训练, 有练有评, 循序渐进, 努力克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这样, 我们的工作也许更有成效。

四、重视评语

作文评语, 是学生最关心的, 所以我们绝不能忽视。在我看来, 评语有两个作用。第一, 通过交流, 不仅让学生获得作文的评价信息, 有所感悟,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很负责, 使学生对老师更敬重。第二, 评语的激励作用是无以伦比的。我们写评语要把握好两个度, 一是实事求是, 评点要有依据;二是以鼓励为主。作文中有亮点, 一定要大加赞赏。比如, “你的想象很丰富, 很有才气”“你的语言行云流水, 很有灵气”“我真佩服你胆识, 很有思想的火花”“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时, 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甜蜜, 他一定很感激老师, 信心百倍地写下一篇作文。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的评语如果能改变学生的写作态度, 那么, 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思考 第9篇

一、阅读课课堂教学的现状

使用新教材后, 每单元有包括两篇课文阅读, 而目前高中阅读课上常见的有下面两种教法:

1. 细讲:

就是老师把文章中的单词的词性、搭配、用法、语法、重点、难点讲得头头是道, 上课条理清楚。讲解完后做练习, 让学生消化、接受。这种方法, 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做好笔记, 认真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 比较容易考出成绩。但学生的依赖性强, 老师讲什么, 就学什么, 对自觉性高的学生来讲, 老师讲的都是重要的, 都应学好。而对一些只凭兴趣做事的学生来讲, 这样做则可能使部分同学失去兴趣, 最终放弃, 就是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来讲, 也很难说是阅读能力就强。

2. 粗讲:

老师把生词粗略讲一下, 或放到课文中讲。课文放一遍录音, 就课文回答问题进行讨论, 然后复述课文, 最后就课文中的难点重点提示一下。这种教法更重注听说, 学生口语能力强, 但成绩不一定理想。

以上两种方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

二、阅读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1. 开展阅读活动和讲解语言知识点的关系。

有人认为, 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就是阅读能力, 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 在语言知识方面, 许多中国人比英美人都强, 而英美人有限的语言知识, 并不影响他们的阅读。语言知识是为阅读服务的, 是帮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因此, 阅读课不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语言知识的分析、讲解上, 而把培养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挤到一边。如阅读课上成这样就误入了歧途。

2. 单词、词组的处理。

关于阅读课文中的生词如何处理有不同意见, 有专家认为, 不查字典, 不讲词义, 而靠上下文来推断, 意在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但不可以理解为完全不查字典。所有生词不做处理, 而完全让学生猜词义, 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只会造成学生对词义的一知半解。我认为有些生词在阅读前处理较好。其好处是: (1) 单独处理单词, 学生更注重音、形、义。对词义的理解更准确。 (2) 使文章的阅读更流畅、连贯, 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 (3) 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我们应只将那些课文中通过上下文能推断出词义的词, 留到阅读中处理。因此, 单词可以阅读前处理, 也可以阅读中处理。形式可以在特别设定的句子中, 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在句中猜词义。也可在文章中猜词义, 对一些抽象词则用中文解释效果更佳。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必须注意: (1) 学生已有一定的词汇量, 上下文不再有其他的生词。 (2) 生词的意思和上下文在逻辑上有紧密联系。如在The sound frightened me.一句中, 学生无法知道frighten为何意。而在The terrible sound frightened me.中, frighten的意思就好猜了。但学生如不知terrible的意思, 则frighten的意思就猜不出。因此, 老师在阅读前应尽可能编写通过上下文使学生确切知道生词含义的句子, 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文章的生词越少, 学生读得越顺, 才会乐于读。

3. 阅读与听力。

有些老师上阅读课时, 叫学生合上书, 听一、两遍磁带录音, 然后回答问题。这种上阅读课的方法不足取。其实, 阅读的选材和听力的选材难度是不一样的。听力材料在难度上较阅读材料要低一些, 所含生词量也大大低于阅读文章。在阅读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阅读速度, 达到理解全篇文章的目的, 它比听力更有主动性。而听力只能是被动地跟着说话人的速度, 对不懂的词很难根据上下文猜词义。因此, 拿有一定生词的阅读材料当听力材料是不适合的。其实, 学生们很难听一、两遍录音就能回答出阅读材料中的问题。

三、阅读的目标和要求

大纲中指出: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 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时, 更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新教材在编写上很好地体现出了这一要求。与初中教材相比阅读量明显加重。并体现出以读带听、说、写的特点。每单元第一部分的对话, 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 又为后面的阅读铺路。既可以作听力材料, 又可作口语练习部分的参考材料, 其难度、生词量明显低于第三部分的阅读材料。在听和读的“输入”之后是第四部分的“写”。但始终重点要把阅读放在第一位。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法

教育教学理论指出: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 创造性的学习语言的过程。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个过程, 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时间, 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那么, 怎样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课的主体呢?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讨论、设问及默读的形式。

1. 讨论。可以是师生对话、全班讨论或小组讨论, 可以是读前或读后进行。

A:读前讨论。对要读的课文内容, 利用课本上的图片、标题或每一单元第一部分的对话进行讨论。如在上What’s your line of business?一课时, 可先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工作来提问, 让学生讨论每一份工作的职责以及如何做好这一份工作, 对学生提供的答案不作肯定, 再让他们读课文。这时, 他们会急于读文章, 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B:读后讨论。阅读后对其内容讨论, 主要是检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 或对某个语言点引起注意。如:What’s your line of business?一课, 可以让学生先对所给的四段文字阅读理解, 然后讨论四段文字之间的关系, 最后对四段文字的顺序做出调整。

C:话题讨论。可将阅读的内容

引申和拓展。如:How to play football一课, 就可以进一步讨论足球比赛中的其他规则。这样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 设问;

可以是老师设问, 也可以是同学互问。同学之间的互问主要是针对课文的理解。而老师的提问往往带有目的性、指导性, 或是为了引出话题, 或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某个现象上来。例如阅读The weather in England和Weather and climate这两篇短文时, 可以先给出问题: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ather and climate?Do you know what the weather is like in England?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climate in the city you are living?等等,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效果比较明显。

3. 默读。

高中阶段的阅读以默读为主, 那种以听代读, 以大声朗读代替默读的阅读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都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 提高阅读能力。有的老师不习惯于上课时专门留出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阅读, 认为那样似乎不是上课, 是浪费时间。其实, 默读时正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 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做好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新思考 第10篇

1 现今高中体育教学状况分析

相较于传统体育教学, 教学科目单一, 学生上课了无生趣, 常出现“放羊式”等现象, 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不能从实际出发, 盲目引入花样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高中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鲜奇特的教学方法, 背离了教育教学的主旨, 一些教师盲目跟风, 不能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 觉得必须要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才是进行教学体制改革。虽然每一种教育教学方法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但并不是每一种方式都适合本学校。其实这是对新课程教学理念存在着理解性的误区。

1.2 过于放纵学生与教学主旨相背离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 教学方法主要为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不可否认, 这种模式对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方面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中明确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旨在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限制, 而很多体育教师不能正确的领会“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一主旨。上课过程中绕着学生转, 常常出现放纵学生的现象, 这就使学生养成了懒散、自大的习惯, 教学质量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1.3 体育课程新课改下的多重化目标无法实现

新时代下的中学生追求个性, 有着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 尤其在体育方面, 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则钟爱足球;还有的对乒乓球偏爱有加。一些老师不能依据学生的喜爱, 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的某些项目兴趣乏乏。对自己喜欢项目的态度与对自己不喜欢项目的态度完全是冰火两重天, 无法实现新课改中制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目标, 这就与新课改要求的向多重化领域发展的宗旨背道而驰。

1.4 体育教师自身的问题

新课改实施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而教学成果的的好坏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优劣以及教师自身水平的好坏。现实中部分教师的思想境界完全没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方式陈旧等因素严重的桎梏了新课改理念的推行, 教育教学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

1.5 体育器材匮乏, 体育场地狭小

体育教学不同于文化课教学, 完全在教室中, 地点固定。体育教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种类繁多, 上课地点灵活性大, 可是必须正视的是, 虽然现阶段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比重不断加大, 但仍存在着一些盲区。比如体育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体育器材的匮乏、体育场狭小是现在很多中小学校所面临的巨大难题, 而诸如羽毛球场、网球场更是难以企及, 这些问题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 如何优化教学模式, 提升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我的职责就是教育每一个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因为体育课而有一个良好的身体, 都能在体育运动中取得相应的乐趣。就如何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使学生能在体育课的学习中获益最大化, 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深化体育教学的改革, 提升教学效果。

2.1 优化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观念

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是新课改所赋予体育课的又一项任务, 而教师在教学中又充当着领航者的角色, 所以每一位教师的首要任务, 就是应认真研读并领悟新的教学理念, 转变自身思想, 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使自身的眼界得以扩宽, 运动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只有从自身做起, 才能使得新课程要求得以实施, 学生也才可能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收益。

2.2 体育教师也应认真备课

一个教师想要上一堂完美的课, 备好课是起先决条件, 与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一样, 教师也应对课前备课加以重视。对于体育课, 多为室外教学, 与室内教学不同的是, 不需要板书、不需要教案, 但这并不表示, 体育教师可以略过备课这一环节。那么,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应怎样备课是个问题。

首先, 我们应对教材、课标要求有着全方位的理解, 对本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实际情况有着绝对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因时因事合理教学;其次, 对自己做带的的学生要有大致的了解, 知其喜好才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这样才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这一主旨的突出表现;最后, 由于体育教学地点的不定性, 教师应对上课地点及周边环境有着全方位的掌握, 这有这样才能趋利避害。安全、有序的展开体育课程。

2.3 教学方式要推陈出新

使学生身体素质得以稳步提高的最基本方法, 就是要对沿袭就制度优点的同时, 大力开展新型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喜欢上课了, 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从学生身上着手,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不违背教育教学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这也客观上解决了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缺乏的现象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

2.4 做好德育教育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新时期教育教学的主题思想,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必须加以明确。尤其是体育课, 过分的注重“体”而忽略了其他方面。事实上, 任何学科都不能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的高中时代, 是其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教师要加以重视。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 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 这也是每个教师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同时, 这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要求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要首先正确, 还要在言行举止上加以注意, 否则可能老师的一个动作就会使得改变学生对于人生的看法。

2.5 以学生为本

按新课标的理念, 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体育课的内容。对于我国来说, 高中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文化课学习任务繁重、心理压力较大, 而体育课则完全可以成为学生们放松心情的课程。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根据学生们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等方面, 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体育课教学大纲中提出的作用。

2.6 开发创新性的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运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就是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 现代化的体育运动就更加突出了从生活实际中创新的特征。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 各种源于生活的创新运动方式不断涌现, 如各种健身操和舞蹈, 各种简易便捷的健身器材 (滑板、太极、柔力球) 等迅速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体育教师不仅要汲取这些时代的运动方式充实自己的教学, 更要善于观察生活, 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成分, 创新出更好的教学内容。

3 结语

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既可以说是对体制的改革;也可以说是对教师教学方式、思想观念的革新。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直接参与者之一, 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 也发现了现有教育体制中的不足。不论是哪一个学科的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针对不同的问题, 找到解决的方法。不论体制如何改, 理念如何变, 但万变不离其宗,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拒绝对学生单一化的教学理念, 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努力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 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精神品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学生的不同特点, 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合作, 使得学生真正的以主体身份进行体育学习。作为一个体育老师, 我有信心在新的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下, 不断的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为培养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赖志敏.多元激趣在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效果中的实践与探索[J].课外阅读, 2012, 4.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新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实验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4)06-091-01

在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重视,然而,我多年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如过程机械化,教师干预过多等。教师如何结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紧扣教材实际,有效开展探究实验?

一、变过程机械化为灵活化,让探究活动更深入

在常规的实验中,包含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推出结论、总结交流等6个步骤,而且每个步骤的实施都要紧扣生物探究的内容,这些内容同教材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很大关系,但如果生物教学片面强调探究实验一定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有些步骤可能会存在操作过程流于形式,因为有些探究实验的一个步骤就要花不少时间,如果为了完成完整的教学步骤,每个步骤就犹如蜻蜓点水,导致探究活动机械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许多变化的因素,每一个过程都在变化,有些实验也会失败,有些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实验效果,因此,教师不要将探究过程机械化,而应该根据探究过程灵活处理每个步骤,从而让探究更深入。

如在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时,如何让学生能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并能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由于生物组织中普通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所以在选择材料时,教师应该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这些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如何变机械性操作为灵活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应给学生充足探究的时间,如在做脂肪的鉴定时,花生种子需要经过浸泡、去皮、切下一些子叶薄片,将薄片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吸水纸吸去装片中的水这些加工。但在操作种子时,如果花生浸泡时间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组织较软,切片不易形成,而且切片要尽可能薄些,才能观察到实验结果。可以说,实验环节存在较多的“变数”,当某个环节学生没有操作好时,教师应该给一定的时间去调节,而不能因为以实验是否完成来匆匆完成这个步骤,因为学生有可能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一些课本所没有的知识。可以说,探究实验本身就是模拟前人探究的过程,必须灵活对待实验过程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才能让学生深入到实验探究中。

二、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让探究活动更有效

进入高中后,不少学生的操作能力比较强,有些教师认为探究实验如果太放手让学生操作可能会走很多弯路,甚至不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来执行,于是,表面上实验是学生在探究,但实际探究过程却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一步一步的操作,虽然实验结论可能会尽快得出,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没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其实,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虽然他们在实验中可能走弯路或者浪费一些时间,但是这也正是探究实验的特点,充满变数。当然,以学生为主体,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自由和让学生做一些完全和实验不相关的事情,教师要在适当时候把握课堂,从而和学生一起完成探究实验。

三、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让探究活动更多元

我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发现有些教材在设计实验时,流程清晰,可操作性强,但这类实验其实比较适合初学者做,由于这类设计面面俱到,学生无法在实验中突破教材上固有的结论;有些实验表面上看似结构简单,但给教师和学生操作的空间就大了,如果教师和学生能突破教材理念,二次开发这类实验,就能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提出个性化的问题,然后在探究中发现教材上没有涉及的知识。因此,探究实验同样要以教材为载体,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次开发教材,让探究活动突破教材的思维束缚,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如在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如何让学生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在研究教材时,我发现教材提供的实验过程较为简单,而在实际操作实验时需要运用比较多的知识,如洋葱根尖的培养必须在实验课之前的3-4天,制作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在对教材的二次思考后,我将实验提前告之学生,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洋葱根尖的培养,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如果由于方法不对就会导致接下来的实验效果不明显,因此,我鼓励学生立足教材去查找资料,做好洋葱根尖的培养。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操作方法不一样,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切入,帮助做实验前准备。在制作装片时,教师再次处理教材,让学生结合参考资料做好装片制作,这些过程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时间和操作方法,而这个过程也是存在着较大的变数,因此,二次处理教材就要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的细腻性和严谨性,感受到探究过程的乐趣,并获得生物知识。

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第12篇

一、兴趣在于激发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历史教师应该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历史课堂应是最令学生心弛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也是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 创设情境

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几乎每一个考点都创设了新的情境。学生很喜欢这样的题目,因为通过做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加了情趣,更培养了能力。所以我受此启发,在平时和考试时编组的题目尽量体现新的情境,避免单一直白的表述,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便大为增加。

2. 形式多样

(1)直观教学

针对高一、高二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的特点,我在历史课上利用实物、模型、历史图画、历史地图、文献资料、历史年表等直观教具,展现鲜明的形象于学生面前,通过学生的视听器官,刺激学生大脑产生兴奋情绪,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如我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尽量用教材上的文献、图表,增强直观形象的感染力,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深厚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使其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从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2)历练语言

在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在讲“封建社会的开端是战国而不是西周”时,我引用了郭沫若的那句话:“虽有一双燕子,但不能算是春天”;在讲“明中后期出现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我借用了陈旭麓的那句话:“汪洋大海中的的几个孤岛”;在讲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时,我引用了范文澜的那个比喻:“鹅行鸭步式前行”;在讲“两次工业革命比较”时,我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先进国家“春色满园”。这些简洁、明快、生动的语言,形象深刻地说明了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

(3)感悟历史

在讲“一二九运动”时,我给学生播放了《毕业歌》并让学生随唱;在讲“抗日战争”时,我播放了《黄河大合唱》并让学生齐唱,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中,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情境之中,民族危机感和爱国激情油然而生,也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3. 引导入门

高一、高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思维较为单一,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课听讲、思考问题、提出质疑、限时训练、总结整理中探索历史学科特点,克服思维线性、思维情性、思维惯性等思维缺陷时,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思考历史,让历史的大门向学生敞开,让学生在历史的殿堂充分领略其无限风光。

4. 享受成功

让学生看到希望,令学生享受成功是提高其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每当学生处于一筹莫展或产生失望情绪时,我就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既让他们真切体验“山重水复”跋涉的艰辛,又使他们充分感受“柳暗花明”赏心的美景,享受学习历史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与收获。这样,学生在不断学习、探索、跋涉、成功这一良性循环之下,越来越喜欢学习历史了。

二、思维缘于启迪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传统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在于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问而不究。要掌握科学、系统的历史知识,离开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就很难掌握历史现象的本质,很难总结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达到师生互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个“杠杆”,我在设问上尽量标新立异,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收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1. 设计悬念

(1)在一节课开场白时

此时设置悬念以便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其思维。如我在讲“拿破仑帝国”时,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 如果没有拿破仑,就不会有法兰西帝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2) 有人说,拿破仑帝国出现了皇帝,封建势力复辟了,此言论是否正确?

(2)在教学过程中

如我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时,出示了一张投影片,设置了两个问题:

(1) 如果你是一位德国军事家,你将采取什么战略战术?

(2) 从地理位置看,你判断一下两大军事集团谁将获胜?

(3)在课堂小结上

如讲完“抗日战争胜利”后,在让学生总结抗战胜利原因时,我设置了一个悬念:在日本投降后的一次庆功会上,各国记者云集,有人出了几个谜语,这些谜语与抗战胜利原因有关,这些谜语都是古代名人: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请问这些人名都各出自哪国记者之口?这些人物与抗战胜利有何关系,你认为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 鼓励质疑

我在设计问题的同时,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预习、上课、讨论、复习、训练、考试、批改多个环节,发现疑点,提出问题。应该说,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素质至关重要。

如在讲完“亚洲革命风暴”后,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不属于亚洲革命风暴的事件呢?又如在讲完“亚洲觉醒”时,有的同学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维新变法不属于亚洲觉醒的事件呢?

三、习惯得于养成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整理习惯、记忆习惯、思维习惯、表达习惯、记错题习惯,要他们书读明白、字写端正、话说通顺、文写准确,及时、耐心、经常地矫正学生阅读、记忆、思维、表达等各方面不良的习惯。在高一、高二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够为高三的迎考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成功基于合作

上一篇:办公室思想作风建设下一篇: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