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语文味

2024-08-11

生活中的语文味(精选10篇)

生活中的语文味 第1篇

让生活走进课堂——使语文教学体现“生活化”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整个教学始终封闭在课堂之中,加上学生生活圈子狭窄,生活阅历贫乏,因而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语文能力低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教学的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的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要达到这一理想的境界,就必须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做到“用生活来教育”,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所谓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在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活力和时代的气息。

1.实现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

语文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课文为学生打开了生活知识的宝库。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如,教学《陈毅探母》一课:

师:课文第二段中,哪句话能表现陈毅元帅迫切见到母亲的心情呢?

生:“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他一回到家,就先去看母亲,可以看出他很着急,很关心母亲。

师:如果我们把这一句改成“回到家,陈毅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这样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这样就不能表现他迫切的心情了。

师:“一……就……”这个句式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陈毅见母亲的急切心情。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用“一……就……”说一句话好吗?

生:我一回到家,就马上写作业。

生:我一听见上课铃响,就赶紧跑进教室。

……

学生由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切地体会到“一……就……”时间之短、动作之快,进而感受到陈毅元帅对母亲的深沉的爱。这样的教学,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2.实现拓展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能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者发现新的问题。

如,在学习了《大自然的文字》后,一位学生这样写到:我可以根据树根的横截面知道这棵树的年龄。年轮的圈数就是树的岁数。另外,还能根据这些年轮判断方向——年轮较稀疏的一边是南方,较密集的一边是北方。这样,我们在大森林里就不会迷失方向了。

让语文走进生活一—使学生生活具有“语文味”

语文知识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学生除了在语文课上学语文、用语文外,更多的则是在课外学、课外用。

1.赋予校园生活以“语文味”

学校是专门的教书育人的场所。它在育人方面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赋予文学社团、校报板报、红领巾广播站、读书节等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以浓郁的“语文味”,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

2.赋予家庭生活以“语文味”

笔者曾到一位学生家走访。一进门,发现一家三口正围绕着外面的春雨吟诵古诗呢。孩子摇头晃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爸爸则应声朗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妈妈也不甘落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家长赋予家庭生活以“语文味”,让他们抓住听广播、看报、看电视、接待客人等机会帮助孩子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赋予社会生活以“语文味”

社会生活中,商家厂家的广告语言精练,含义深刻;形形色色的对联对仗工整,富有韵味;影视人物的对话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挖掘、用好这些资源,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更能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

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味 第2篇

一、植入生活体验理解文本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讲知识,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文本,更不用说探幽览胜和深入理解文本的微言大义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探寻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点,在课堂教学中植入生活体验,让课堂教学更加接地气,更具有生活气息,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郑人买履》时,笔者使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梳通了文意之后,并不是简单地请学生回答本文的寓意,而是在教学中加入了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由生活来感知文本,再从文本来体悟生活,充分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笔者首先从大家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到鞋店买鞋谈起。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能侃侃而谈,自己如何挑选,自己如何试穿,绝对不可能出现郑人这种僵化思想。但是,笔者突然提问:现在网购比较多了,如果让你们上网购鞋,那你怎么确保自己一定能够买到合适的、自己喜欢的鞋呢?这样,通过网购这样一个生活中让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真正明白寓言的内涵:不在于是不是能买到合适的鞋子,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自己的判断,不能僵化地依赖于外物。通过生活体验的类比,大家对寓言的深层含义也就得到了很好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就不是对文章精髓的简单灌输,而是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模拟生活的体验,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精神得到了升华。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知形象

在语文教学中,活动开展必不可少,一切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实践。学生应该通过适当的生活实践将所学知识付诸行动,否则,学生在纯粹的知识教学之中,所习得的往往只是些概念性的知识,只是些抽象的符号,在这样的学生身上难免会出现所谓高分低能的现象。

但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不可能或者说很少有机会给予语文教师独立组织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开展极具生活实践意义的活动的时段。也正因如此,现在才出现很多类似于学生根本不能理解“红砖绿瓦”、“荠麦青青”等文本语言的现象。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注意创设富有生活内涵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动起来,在情境中丰富生活实践的知识与体验。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将文本外的生活内容搬进课堂,为学生“补”好生活实践“课”。

例如,在教学《白杨礼赞》时,笔者就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制作了内容非常丰富的课件,创设了极具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在课件中主要有三类资源:第一类是高原上雄壮笔直的白杨树图片,那一排排白杨树在苍茫的单调的高原上,是那么夺目,那么让人震撼,这些图片将学生直接时空穿梭到高原中去了;第二类是北方的农民,那沟壑纵深的脸庞,但却雄壮不折的背脊,犹如白杨树一般在高原生活着;第三类是在无论深夜还是雪地里都矗立守卫在哨卡的士兵,他们坚毅的表情一如沉默的白杨树。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再引导学生去联想三者之间的关联,学生很快就能结合时代背景,在热烈的对比讨论中,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接着笔者又组织学生在课外利用互联网搜索这三者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通过自主学习,补充对文本内涵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具体直观地感知了白杨树的形象,接通了树与人与民族精神的勾连,理解了文章象征手法的作用。

三、导入生活活水激发写作兴趣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两个主要环节。有人说,语文难,教语文更难,教学生作文难上又难。这句话也许有些夸张,但却道出了一个实情,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难在何处呢?主要是没有东西写,不知如何写。因此在写作时,学生多是搜肠刮肚、胡编乱造、虚情假意,内容既大又空。一写到亲情,就是什么“亲人生病了”,“平时注意不到的白发、皱纹就出现了”,“为我打伞故意斜在一边淋湿半边身体了”,等等。有人感慨,在中学生的作文中,就看不到中学生应该有的那种天真、活泼,看不到他们这个年龄段身上本应该非常充沛的青春活力和真实感,更不要说社会责任感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解决一个写作的根本问题,即作文与生活的关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其实道出了写作的根本诀窍: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注意导入生活活水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解决他们作文难的问题。

例如,在班级中,笔者开设了“作文与生活”专题系列训练,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描绘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懂得要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感悟,去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关注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把握别人易忽略的美;让学生描绘生活,懂得描写要细腻;感悟生活,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感性到理性,展开联想想像等等。

注重作文评讲,强化学生对作文忠于生活关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杜绝胡编乱造、虚情假意、大而空的写作习惯。

例如,在一次作文评讲中,笔者就将班上学生作文中的一些叙述细节,分成几类整理,请学生来辨析真伪。学生一开始不以为然,可是慢慢辨析,渐渐就鸦雀无声了。因为他们发现,那些编造的情节是那么苍白无力,是那么低劣幼稚,而那些涌动着生活中最纯粹情感的文字却是那么活力四射。学生其实也很想写自己的生活,很想写出真情实感,但是由于缺乏提炼生活素材和内涵的能力,导致他们倾向于编造那些他们看过的文章情节。这表面上看是一种惰性,其实应该归咎于教师在教学中的错误写作导向。我们要大胆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情感,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去叙述、提炼,写出真情实感和生活气息。

烹调“语文味”,品尝“生活化” 第3篇

表演情境的创设,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激活思维, 激活语言。

1.深情演绎, 领会精神。

《诺贝尔》文中的重点语句“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 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 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体验, 想象当时“千钧一发”的时刻, 再请学生表演一下“双眼紧盯、仍然盯着不放”的眼神, 学生切身体会诺贝尔当时的专注, 被诺贝尔锲而不舍、舍生忘死的精神所感动。

2.动作表演, 体会辛苦。

《蚂蚁和蝈蝈》第一自然段描写炎热的夏天, 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 一群蚂蚁在搬粮食的场面。低年级学生乐于表演, 通过这一生活情景的表演, 学生真切体会到蚂蚁搬粮食的辛苦, 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句子中关键的词语。

3.语言模仿, 领悟真爱。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五到九自然段写的是祖孙两人有趣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 采用不同的说话语气, 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二、问题情境, 一石激起千层浪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设计与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 探求知识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1.读前质疑, 以“问”促“读”。

小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如《装满昆虫的口袋》, 在学习课文之初,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真实的生活,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读中生疑, 以“读”激“问”。

如《爱如茉莉》一文,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写到“爱就像茉莉吧!”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在这里会把爱比作是茉莉花呢?继而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找出爱与茉莉花的相似之处, 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它就如盛开的茉莉花发出的清香, 平淡无奇。

三、想象情境, 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将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内容, 借助联想和想象, 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 任由学生的思想自由飞翔!

1.再现想象, 感受惊喜。

《梦圆飞天》一文, 杨利伟乘载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的那一刻,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自己多年的愿望在实现那一刻, 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畅想, 眼前仿佛浮现这激动人心的情景。

2.关联想象, 体会童趣。

《槐乡五月》描写了槐乡五月是槐树飘香的季节, 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既写花又写人, 花与人、情与景水乳交融, 浓浓的意境美、传神的语言文字, 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3.补充想象, 领悟大爱。

《大禹治水》一文主要讲述了大禹在治水时吃尽了千辛万苦, 请学生联系生活补充想象, 大禹会吃哪些苦呢?……通过想象,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禹治水的艰辛, 从心底里敬佩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

四、画面情境, 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堂上, 依据生活实际, 用多媒体展示画面, 画面有“形”有“境”还有“情”。学生在充分感受形象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1.欣赏媒体, 热爱自然。

《黄河的主人》一课, 教师在板书“黄河”后, 播放黄河的录像, 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 让学生自觉调动“大脑词库”畅谈眼前具体可感的黄河, 让学生赏读文中第一节描写黄河的精彩句段, 学生就能全方位地感受到母亲河那荡人心魄的气势。

2.动手配画, 感受春意。

在教授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时,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一幅幅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景图, 把学生带进了美妙的意境。

五、音响情境, 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语文教学中引进音乐, 是引入“美”和“情”的过程。同样, 引进一些来自生活中熟悉的音乐, 也能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理解文本。

1.配乐朗诵, 感受母爱。

如《月光启蒙》一课, 文章结束部分我设计了拓展阅读, 出示作者原著中的一段描写母亲老年痴呆境况的文字, 插进母亲苍老倦容的图片, 同时引导学生配乐朗诵。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母亲的思想教育。

2.倾听声音, 感受美妙。

《黄果树瀑布》第二到七自然段, 重点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宽和声音大, 以及作者内心的奇妙感受。教学时, 先播放黄果树瀑布的视频, 让学生耳闻目睹, 用心细细地聆听品味, 回想生活的体验, 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然后再让学生好好朗读课文, 表达自己的感悟。

六、对话情境, 春来江水绿如蓝

引导学生在对话中体验生活中的人、事、情, 有利于相互间思与思的碰撞, 心与心的接纳, 情与情的交融, 进而更理性地理解文本, 感受心灵成长的幸福。

1.动物对话, 感受信赖。

《珍珠鸟》一文告诉人们, “信赖”谱写了人与动物之间一曲动人的赞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鸟对“我”逐渐亲近的过程,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特意营造了人、鸟对话的情境。学生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和谐境界。

2.人物对话, 领会爱心。

《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一文, 通过彭老总与老饲养员以及其他警卫员的对话, 表现了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 赞扬了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进行想象对话。

总之, 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把语文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拉近语文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语文中学生活。

摘要:语文来源于生活, 生活孕育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为此,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联系生活积累, 在个性解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味策略探微 第4篇

【关键词】课改;生活;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师生关系生活化,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我们要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就必须构建一种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前提。因为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最基本关系,是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学生得到教师接纳、信任、理解、支持、鼓励、赞美,就会从中感受友爱,体会友谊,增强自信,进而形成信任、宽容、善良、同情、友爱、尊重、自尊、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从而喜欢集体生活,喜欢社会生活,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对人生充满希望。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提供了满足,保证了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合理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差,在课堂中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如果能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情境,学生必将更易融入课堂。如在教学《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一课时,教学伊始,老师就利用多媒体显示“夏天小姐姐”的形象,她可爱而清新的模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注意,“小朋友们,你们好!”会说话的小姐姐成了一位有灵性的、能与小朋友交流的对象,“快和她打个招呼吧!”这样可爱的小姐姐,谁不愿意和她说说话呢?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教师运用动态画面创设了一个鲜活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对感知的事物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成了一次有趣的活动。而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

三、学一学,体验生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在教学《养花》一文时,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知养花的乐趣和艰辛,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对养花的感受,或组织学生进行养花活动。这样学生不紧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四、运用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知识的快乐。

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的生活有联系,因为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所以我在上语文课时,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如当推销员、导游、解说员等综合性的活动。如学习了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启发学生根据学到的“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明白”的方法,让他们做“推销员”,将自己家乡最出色的水果介绍给“客户”,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柿子、琵琶、桃子、西瓜等水果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通过这样采用多种“生活化”方式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既学得有味,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

五、在教学中加强“说、演、练”,实现语文“生活化”。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如:有位老师执教《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当学生学到阮恒为小姑娘献血,担心医生会抽掉自己全部的血而救活小姑娘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小朋友,你们平时打过针没有,痛不痛?你们怕不怕?”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当时阮恒的痛苦与担心便容易得多了。有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不能进入周转期。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能使知识“活”起来,也是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试的好办法。

总之,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离开了生活,语文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反映着生活,它们密不可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6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中国语文网《浅谈小学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活味”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乐趣,高效

一、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品读文本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善于启发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 还要掌握一些表演的方法, 通过自身具备的一些艺术素养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 而且还要融入到角色当中,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把学生带入到一种教学情境当中, 以此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地去体味文章的意境美。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阅读, 充分地读出作品中的情感与人文之美, 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不断得到艺术熏陶。

二、将生活引入教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语文教材中的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只不过平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 帮助学生迅速地把握教材内容, 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地提高理解能力。例如, 在学习《端午的鸭蛋》这一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去超市选买一些咸鸭蛋, 然后再了解咸鸭蛋的主要产地, 观察咸鸭蛋的外形和颜色等, 并把观察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在上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他们在课前准备好的咸鸭蛋, 然后仔细观察其颜色和形状。教师还可以将其剥开, 让学生观咸鸭蛋的内部形态和颜色、品尝咸鸭蛋的味道。这样, 学生在学习本文的时候就能够快速地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内容, 而且还能够迅速地抓住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通过真实的体验, 学生在学习中还可以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来。这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才会更乐于接受知识的洗礼, 进而促使课堂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

生活化语文教学在向学生传授一些语文知识的同时, 还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要自然而然地在学习中注入一些生活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巧妙地将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引进来, 让学习去探究, 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学习内容, 而且能够让学生易于学习、便于理解, 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将课文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场景和感悟结合起来, 打通了课外与课内的壁垒, 能够在有效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人物情感以及事情发展的脉络等的基础上, 感同身受地与之进行“对话”, 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

四、结合教材内容, 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 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背景, 而且都有着时代的烙印, 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要让作品都具有时代特点也是不可能的。对于文本中那些经典的美文, 如何在教学时更好地体现出生活化的理念, 使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这也成为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对此, 教师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 对某些课文进行生活化处理, 深入地去解读和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条件, 寻找出教材中富有共性的内容,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讲授, 以此来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在语文教材中, 有一些课文内容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相似之处的, 学生对此也有着类似的体验。在教学这类内容时, 教师就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 寻找学生与课文内容的共鸣点, 借此来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 让学生因为相同的生活体验对课文产生一种亲近感, 与作者展开心灵的沟通与对话, 逐渐达到感悟生活、总结生活的学习目的。例如, 在组织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 刚开始, 很多学生对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感到陌生, 对文中表现出来的束缚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式教育制度很难理解。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教师可以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和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这样一来, 学生也会逐渐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借此, 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去思考:其实,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园, 同学们, 如果给你们一个机会的话, 你们会建设一个怎样的学习乐园呢?教师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意识到当下的自由与和谐的学习环境是来之不易的。

掌握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范围、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能够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资源, 还有利于使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里, 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探究知识的热切欲望, 让他们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去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素养和感悟能力。为此, 教学语文知识的时候, 教师有必要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当中, 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 2001 (7) .

[2]白文祥.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生活化浅析[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09 (Z1) .

[3]孙春玲.生活化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 2011 (12) .

[4]王刚.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广西教育, 2009 (12) .

课堂中的“数学味”和“生活味” 第6篇

一、创设课堂的情景, 情景生活化

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 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 并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 以展开数学情景探究, 这将有助于展开数学与现实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突出“数学化”的过程如:在认识大数目时, 要为现实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感受和体验, 让学生说出比较大的数的情境.可以有如下生活情景:“估计一个操场大约能站多少人;一个剧院大约容纳多少人;看一段足球赛的录像, 感受一个体育场有几万人, 一万人大约有多少;如果一个班40人, 一所学校20个班, 全校学生在一起做早操要多大的操场, 一万人大约有多少个班?多少所学校?”这样一些具体的, 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活动, 可以使学生对数, 特别是对较大的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 并且在遇到相似的情境时, 在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再如我在进行“数轴”教学时, 我又举了一个生活中数学探究例子:“有一座三层楼房不幸起火, 一位消防员搭梯子往三楼去抢救物品, 当他爬到梯子正中间一级时, 二楼的窗户喷出火来, 他就往下退了三级, 等到火过去了, 他又爬上了七级, 这时屋顶有两块砖掉下来, 他又退二级, 幸好没有打着他, 他又爬了八级, 这时他距离最高一层还有一级, 问:这梯子有几级?”其实数学教学中情景生活化的例子很多, 如: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可结合生活中包装盒、魔方、漏斗、足球等实物, 轴对称图形可以联系生活中动植物、建筑物、手工艺品等形态结构, 相似图形可结合大小张中国地图等.”当然, 课堂情景创设还有数学人文情景的创设, 如“勾股定理”、“一元一次方程”、“赵州桥”等.这些情景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热爱祖国的情感, 从而产生一种内驱力.总之数学的课堂情景创设应选取生活中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来教学, 让学生有亲切感.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为学生创设学习知识的情景, 能使学生自然获得知识和技能, 并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二、课堂设置问题, 问题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为更深入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规划方向, 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合适的问题情景成为诱发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因素.那么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合适的问题情景主要是问题情景的生活化, 下面我从三方面来创设合适的数学问题的生活情景.

(一) 在关键点上创设问题的情景

课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如图:“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两块, 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到商店去, 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 带哪块去合适?为什么?”

在课例中教师通过给出实际问题“如果可以带一块去, 带哪块去合适?为什么?能否用已学过的知识加以证明”, 引出数学问题, 也就是把生活问题数学化, 这是问题的关键点.

(二) 在疑难点上创设问题的情景

课例“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用多媒体展示11种正方体展开的图形, 并提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展开图形?同时展开一个正方体图形至少要剪几刀?在疑难点上创设情景, 使学生产生了疑问.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景

课例“抽样方法的实际应用”

“大家都知道, 丢弃塑料袋是一种白色污染, 现环保部门要统计全国所有家庭一天内丢弃塑料袋的数目.环保部门把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 那么你将采用什么办法来完成?”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 原有知识是只会统计有限的、少量的数据, 而这个问题所涉及的数目之大, 使学生无从下手, 从而引发学生探究“抽样方法”这一知识的欲望.

三、作业布置上, 生活数学化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作业布置上不仅要有层次性, 更要改变以往的基础知识原型题目大量训练的方法, 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生活, 把生活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去体验、去分析.同时走进新课程, 理解教学目标:a.人人学“有用”的数学;b.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c.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这都要求如今的教师在钻研好教材, 授好课的同时, 能在作业布置上, 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形象思维高于抽象思维) 下工夫.让生活融入数学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强化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如以下的例子:

例1: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是通过分裂繁殖的, 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成两个, 第二次两个分裂成4个, 问一个细胞经过几次分裂共生成128个细胞.

例2:“十一”期间, 某校由4位教师和若干名学生组成的旅行团, 准备到某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旅游, 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4张全票, 则其余人按七折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5人以上 (含5人) 可购团体票, 旅游团体票按原价的八折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全票价格均为每人300元.若有10名学生参加该旅行团, 问:选择哪家旅行社更省钱?当参加旅行团的学生人数为多少时, 两旅行社收费一样?

例3:“如图1所示是一个正方形场地的绿化方案 (阴影部分为绿地) 如果你是一个环境设计师, 试在图2、图3、图4的正方形内画出三种不同的绿化方案的示意图, 使它们的绿地面积 (用阴影表示) 与图1方案中的绿地面积相同.

像以上作业例子就非常贴近生活, 学生很自然地成为故事的主角.而当学生成为问题情境中的一部分去从事相关的任务时, 我们就能更清晰、更真实地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解决问题的故事和事件中是设计和开发开放性任务的最简单的方法, 而且在教学中这也是一个很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其积极思维的方法.

四、课外实践上, 体验生活

数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莱登塔尔的“数学化”思想, 他们认为“学校数学不是那些封闭的系统, 而是作为一项人类活动的数学”.而课堂时间、空间又是一个有限单位, 因此课外实践是学生认识数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一手段, 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 情感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 深化.数学课外实践概括起来有以下类型:数学调查, 模型制作, 数学实验, 测量活动, 数学小报制作, 数学游戏等.

我设计了以下课外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

1.以“同学们上网都做些什么?”为题, 在班级作一次调查.调查时, 设计一整套完整方案, 根据方案展开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图像分析, 根据图像, 你有什么结论?有什么好建议更有利于同学们学习?

2.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前, 我让学生在家自行制作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三棱柱、四棱锥等模型, 第二天上这个图形的“展开与折叠”的课, 拿这些模型来学习它们的展开图形, 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回家观察瓷砖铺设样式, 并把其勾画出来, 要求学生做好几张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菱形纸片第二天带到课堂上来, 进行“多边形镶嵌”活动探究.因为有学生课外实践观察、模型制作在前, 所以这堂课我上的是较成功的.同时利用“多边形镶嵌”的知识进行模拟“瓷砖的铺设”实践活动, 活动后, 我让学生写学习小论文, 学生在论文中表达了自己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惊叹数学之美, 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

其实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不仅是新课程的需要, 更符合我国素质教育,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方向, 既可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更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需求的欲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生活中的语文味 第7篇

一创设生活情境, 引出数学问题

儿童的直接经验是用心灵感悟所获得。在数学教学中, 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 “想”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 让数学贴近生活, 从中引出数学问题, 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 从而引起一种学的需要,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如教学《青蛙吃虫子》一课中, 以邀请信的形式, 进一步促进学生和动物小青蛙之间的友好关系, 并把学生带进一个轻松的童话世界, 让学生感受比赛现场的热闹、激烈, 有效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行课堂教学, 从而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样的设计,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从学生主体出发,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 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 使学生在学习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 增强了教学实效性。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对小学生而言, 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 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展数学的空间, 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 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生通过观察、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 以及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更是如此, 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 我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灵特点, 借助他们的生活经验, 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验证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 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 对数学缺乏兴趣, 缺乏良好的数感, 学和做无法同步发展。更有甚者, 课堂教学就是单纯地研究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应用, 而是单纯地为了掌握数学知识, 为了在各种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 数学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学得艰难而枯燥无味, 因此很有必要让生活味进入数学课堂, 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三生活味在课堂中应浓淡适宜

一些教师一味地片面追求生活味, 常常为生活而生活, 数学课成了生活实践课, 忽视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知识连贯性和科学性。殊不知, 由于比较浅层次地去理解和追求生活味, 而导致失去了数学味, 失去了数学课应有的本真, 使整堂课变成了“四不像”, 从而游离了教学目标。因此生活化情境要有选择, 真实的生活不能等同于数学的本质, 数学的力量与价值在这种有点异化或泛化的生活化中, 显得极其苍白无力。情境的创设要合理有效。“数学课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这种模型产生于生活, 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但这些生活原型中又往往掺杂了许多与数学无关的因素, 把这些无关因素剔除, 形成对数学的本质理解, 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如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教学中,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小松鼠和松鼠妈妈采松果的情境。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纷纷发言。学生甲:好多的一堆松果, 远处还有一棵大树呢!学生乙:松果真大, 很多!学生丙:天空中还飘着白云呢!……这样的情境创设, 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难以切入主题。难以为生活化而生活化, 学生过多关注数学以外的情景, 沉浸于热闹之中, 这和数学课堂的本意是相违悖的, 不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 形成数学思维。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 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辅助手段, 并非最终目的, 最终的落脚点还应该回归到数学上, 让学生熟知、亲近并具有数学价值的现实生活进入课堂, 走进学生视野, 为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 学会数学。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 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 进而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

四数学味和生活味和谐发展

数学学习不应始终在生活经验上徘徊, 而应是不断地从生活背景中提炼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优化或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 即数学化的过程。但突出数学味, 决不意味着否定数学需要生活化, 恰恰相反, 这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肯定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失去了生活味的数学味将是僵化的说教, 而忽视数学味的生活味则成了无根的泡沫, 终将流于形式,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生活味”是烹饪数学这道大餐的调味剂, 是为“数学味”服务的。数学教学如果只研究数学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固然不可取。同样, 只注重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不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是行不通的。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好比大厦与地基的关系:生活是摩天大楼的地基, 没有坚实的基础就建不成数学这座大厦。但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数学大厦本身, 所以,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数学要比生活更重要。怎样达到数学味与生活味的和谐统一呢?我们不妨也来“数学联系生活”, 用一个“香咖啡原理”作解释。如果我们把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比作冲咖啡, 那么数学就像咖啡因, 生活就像糖, 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数学味太浓 (咖啡因太多) , 生活味太淡 (糖太少) , 这样的咖啡太苦, 学生学得乏味, 学习的情感态度令人担忧;如果数学味太淡 (咖啡因太少) , 生活味太浓 (糖太多) , 这样的咖啡太甜, 虽然学生学得有味, 但学生必备的数学双基成为顾虑。为此, 我们倡导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 为学生冲一杯“香咖啡”。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思索生活化与数学化的最佳结合点, 把握生活和数学两者的关系, 以达成和谐统一。

糖友生活中的“甜”味 第8篇

营养性甜味剂

简单的说, 营养性甜味剂就是其成分中含有卡路里, 是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甜味剂。

1.蔗糖

蔗糖是一种双糖, 它是由1个分子的葡萄糖和1个分子的果糖组成的。蔗糖是从糖料作物甜菜或甘蔗中提取出来的。因此, 蔗糖是天然食品, 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恩惠。我们生活中的白糖、红糖都属于蔗糖。蔗糖可以增加机体ATP的合成, 有利于氨基酸的活力与蛋白质的合成。由蔗糖分解成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对脑组织和肺组织都是十分重要的。糖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如糖蛋白是体内的激素、酶、抗体等的组成部分, 糖脂是细胞膜和神经组织的成分,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分。但是作为糖友来说, 生活中还是少吃蔗糖。

2.葡萄糖

葡萄糖又称为玉米葡糖、玉蜀黍糖, 甚至简称为葡糖, 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 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 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 易溶于水, 微溶于乙醇, 不溶于乙醚。水溶液旋光向右, 故亦称“右旋糖”。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 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正常人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为3.89~6.11mmol/L, 尿中一般不含游离葡萄糖, 糖尿病患者尿中的含量变化较大。血液或尿中游离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是临床常规检验的一个项目。

3.果糖

果糖与其它糖品相比, 在口中的甜味感来得快, 消失也快。果糖的甜味峰值比食品的其它风味出现早。当食品的其它风味峰值出现时, 果糖的甜味感已经消退, 这样不会遮掩食品的其它风味, 能与各种不同的香味和谐并存, 因此不会因为加入了果糖而覆盖和混淆了其他果品的原味。果糖能增强果味, 糖友可适当选用含果糖的食物。

4.乳糖

乳糖是二糖的一种, 是在哺乳动物乳汁中的双糖, 因此而得名。它的分子结构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形成。乳糖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供给热能, 儿童和成人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组织的合成, 维持正常体温以及体育锻炼、劳动工作都需要大量的热能, 特别是小儿对糖的分解消化吸收利用都比成年人旺盛, 乳糖是小儿体内器官、神经、四肢、肌肉等发育及活动的动力。

5.山梨糖醇、甘露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

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 糖醇类的甜度比蔗糖低, 但有的和蔗糖相当。主要品种有: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因为糖醇类甜味剂热值较低, 而且和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 因而有某些特殊的用途。例如糖醇可通过非胰岛素机制进入果糖代谢途径, 实验证明它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所以是糖友的理想甜味剂。

6.氢化淀粉水解物

主要由麦芽糖和山梨醇组合的混合物, 少量的氢化低聚糖、多糖和麦芽三糖醇。通过氢化葡萄糖、麦芽糖和高级的葡萄糖聚合物的混合液而制得。大多以糖浆形式供给, 也有固体产品。

非营养性甜味剂

非营养性甜味剂一般不含有卡路里, 所以很受广大糖友的喜爱。

1.糖精

糖精, 是最古老的甜味剂。糖精于1878年被美国科学家发现, 很快就被食品工业界和消费者接受。糖精的甜度为蔗糖的3 0 0倍到5 0 0倍, 它不被人体代谢吸收, 在各种食品生产过程中都很稳定。缺点是风味差, 有后苦, 这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AK糖

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是化学品, 类似于糖精, 易溶于水, 20℃时溶解度为27克。增加食品甜味的, 没有营养, 口感好, 无热量, 具有在人体内不代谢、不吸收 (是中老年人、肥胖病人、糖友理想的甜味剂) , 对热和酸稳定性好等特点, 是目前世界上第四代合成甜味剂。

3.阿斯巴甜

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由L-苯丙氨酸先与甲醇酯化后再和L-天冬氨酸缩合酰胺化产生。常温下, 为白色结晶性的粉末。因阿斯巴甜甜味高和热量低, 主要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代替糖的使用。许多糖友、减肥人士都以阿斯巴甜做为糖的代用品。但因高温会使其分解而失去甜味, 所以阿斯巴甜不适合用于烹煮和热饮。

4.蔗糖素

蔗糖素是在蔗糖进行化学改性以寻新的甜味剂中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一种甜味最大, 味感最好的一种蔗糖衍生物, 在很多用途上能取代蔗糖, 适用于碳酸饮料到烘焙食品等十多类食品中。它是一种白色粉末状产品, 极易溶于水、乙醇和甲醇, 是目前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生产的功能性甜味剂, 其甜度是蔗糖的600倍, 且甜味纯正, 甜味特性十分类似蔗糖, 没有任何苦后味;无热量, 不龋齿, 稳定性好, 尤其在水溶液中特别稳定。尽管蔗糖素是从砂糖制得的, 但由于它不能被人体吸收, 因此不会增加卡路里。

温馨提示

生活中的语文味 第9篇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生活 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3.5;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47-01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学科应尽可能地贴近生活,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努力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充分的把教材中的一些信息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极大的提高。特别在进行农村数学教学的时候,更应该通过自身的教学知识,来把农村生活和实际情况紧密的联系起来,努力的使得数学教学能够融入到生活中,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不在是一个枯燥而又乏味的过程,而是能够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体会到生活中的一些情况。而且还使得学生以后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况的时候,能够运用数学的眼光来进行分析,进而更加主动的在生活中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答一系列的问题,下面,主要就是谈谈农村小学教学如何做才能更加的具有生活味:

一、借助生活化的情景帮助学生体验数学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学内容是不能脱离生活了,如果脱离生活,其过程即将会变得枯燥乏味,因而,期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在进行新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用具有生活的眼光去進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的运用生活中的一系列的事例的来信分析,来解析生活中的现象,进而更好的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让数学进入农村课堂,让课程教学进入生活,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只有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走学生生活作为出发点,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养成一个努力思考、积极配合的教学课堂,从而使得学生之间能够做到真诚交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进行数学教学雪山下的时候,养成一个喜爱学习的数学情感,如在数学“按比例分配”时我将例题改为农村孩子常见的配制农药的问题,设计了这样情景问题:“我家要为棉花喷农药,买了药液20克,我直接洒在棉花上。”学生哈哈大笑,说:“老师您错了。”我故作惊奇状问:“我哪里错了?”学生纷纷举手告诉我,药和水要按一定比配制才能喷洒。随后在提出其他的一系列问题,如:药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00,那么需要配多少药水、需要多少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农村里经常遇见的,在学生的思维逻辑中,也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学生门的学习兴趣就比较高涨,课堂教学也就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把数学教学内容和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的去寻找更多的数学教学题材,进而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照去寻找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进而运用课堂的知识来解答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帮助学生感悟数学

教师要善于提出农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始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为最终目的。我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农村学生有城市学生所不具有的优势”,要求他们敢于质疑,积极地进行思维的求异性训练。我在数学教学时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归纳,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我在教学手段上.特别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相信“动起来,更精彩”的原则.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他们初步养成学习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当我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先找一找平时生活的哪些地方有圆;讲圆的画法时,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在参加农活时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来画过圆?孩子们思维的火花被激发开来,说出多种画圆方法。再让学生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后,利用剪刀等工具动手画圆、剪圆,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议一议.同桌讨论交流,从而准确地找到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到这堂课的学习当中来.这样学生所获知识印象深刻、掌握的效果好。

三、把数学应用在生活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精心设计作业,考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使作业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我在教学“比例尺”这部分内容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全班分四个小组.每个组绘制一幅“我们美丽的村庄”的平面图。并把它与同学交流,全班展评。这是一个融开放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于一体的作业。学生积极性高,小组同学纷纷献计献策,大家齐心协力。确定它们所在的位置.研究一个合适的比例尺……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请教师、家长来做裁判。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的过程,让数学课延伸到了田野中。

总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密不可分,作为农村小学,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准确把握数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创造、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红.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104

[2]赵文彬.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科学导报,2014,(2):35-35

[3]胡劲冲,邹奉琼.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上旬,2015,(4):164-164

[4]蒋宜锦.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453-453

辩证地看待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第10篇

一、对“语文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历一个过程,语文教学界对“语文味”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在“语文味”这一概念提出之前,语文教学界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过于关注语文教学内容所承载的东西,更多的是把文本内容当成了语文教学内容,导致“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比如过于关注课文的价值观目标,就会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教学中存在大量的“非语文”的现象,让语文教学几乎承担了所有学科的使命。

直到2001年程少堂正式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并在此后做了许多相关的课题研究。程少堂也因此成了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此后到2007年左右才有较为成熟的定义,经过一再更改,最终在《新的语文教学美学原则在崛起——以“语文味”或“文人语文”为核心》中程少堂才对“语文味”下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定义。

二、“语文味”的课堂不能有单一的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既然“语文味”的课堂可行,那为什么不能有一个语文课的模式,老师们只要把教学代入模式中就可以了呢?不但不可以,而且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模式,是很可怕的。因为:

(一)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特殊的

不仅课文内容不可能一样,哪怕是相同文体的两篇课文都不可能采用一个教学模式。比如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两篇同属演讲词,二者也不可能用同一模式。从作者上来看,蔡元培改革北大,对北大、对中国近代教育、对整个中国的发展都可谓是影响深远,在作者的介绍上自然要比马丁·路德·金用墨更多。从语言上来看,蔡元培的演说是用浅显的文言文写成,又利用了大量的成语、熟语,比起用现代白话文翻译出的《我有一个梦想》要多字词的梳理。从结构上来看,蔡元培先简单介绍了与北大的情感联系,随后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和自己的改良计划,而《我有一个梦想》的感情抒发应该是在文章最后才达到顶峰,学习顺序也必然会有所不同。

(二)学生的情况是特殊的

既然内容特殊,那其他老师模仿名师们的课堂来给自己的学生上课可以吗?也不行。很多试图模仿名师课堂的老师都会有一个感觉:明明教案都已经被名师们公布出来了,课件可以根据教案制作,教学视频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为什么就是达不到名师那样的效果呢?对于名师自己而言,同一堂课的内容也不会是每次都完全一样的,因为他教的学生每次都不同。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改造和重组基础上习得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同,认知方式、智力水平都不相同,甚至整个班级是否活跃都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调整。

(三)老师的情况也不一样

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等也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教师本身普通话不够标准,那在朗读时能不能达到和名师一样的效果呢?名师课堂之所以出彩,并不仅仅在于他们表现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最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知识能力、人格魅力、管理方法和教学宗旨等,而这些思想不是通过模仿其一节课就可以领悟到的,而是应该探究其思想本质,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理念、价值观。

三、把握好“语文味”的度,不能让语文课变质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语文味教学强调紧扣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最正确的方法,也是最终的归宿。但是这也很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就是有人认为所谓的“语文味”就是集中注意力于文本。对很多一线教师来说,能抓住语文知识的要点,但往往只是静态的知识,缺少整体联系。对于文本的解读应该从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句入手,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这是文本解读的必经途径,但也只能是途径,通过解读来揣测文本作者的原意,最终获得文本的潜在信息。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节,它不仅引出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而且对他们思想性格的刻画也是初见端倪;林黛玉与其他人物的对话,展示了封建社会的民情风俗,人与人之间等级分明的关系,以及社会交际中的繁文缛节等。

另一种极端就是课堂“语文味”太少,变成了非语文课。例如,在讲解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时,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学生就无法理解演说内涵;背景介绍过多,就变成了历史课,这其中的“度”往往很难把握。“非语文”的东西太多,超过一定的量,就会发生质变,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语文教学中无思想教育不成课的意识始终在作怪,什么篇章的教学都要来一个“教育学生如何如何”的环节,语文课也就变成了品德课。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十二院校编.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版,1983.

[3]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2.

上一篇:印度标准下一篇:营销就是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