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探索范文

2024-06-06

核心探索范文(精选12篇)

核心探索 第1篇

关键词:核心,核心力量,核心区力量,核心区稳定性

核心的概念最初是在国外运动康复领域的专家提出,由于核心概念的提出在有损伤的需要康复的人群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有人将核心这个概念引入竞技训练领域,在国外竞技训练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人将此概念引入中国的竞技训练领域,由此在中国的体育界引发了深刻的探讨和讨论。于是我们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综合的阐述和解释以便后人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使得后人的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展开的,有利于统一的研究和分析。

1 核心区稳定性和核心区力量

在综合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核心区稳定性和核心区力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二者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有些相同,但是却不是同一概念,因此有必要进行对二者概念进行阐述。

关于核心稳定性的定义,国外普遍接受的是Kibler的观点他认为核心稳定性是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的发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我国学者普遍接受的是黎涌明、于洪军的定义,他们认为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的身体姿态。

国内外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心力量进行讨论。黎涌明、Wendell P Liemhn、De Marees、陈小平、冯建军、王卫星、冯冰、魏小芳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是从核心力量的功能出发对其概念进行界定[1,2,3,4]。本研究认为核心力量是指是人体核心区域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在神经系统协调下传导整合的肌肉收缩力量,一种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力量,是人体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能力,而且在竞技运动中它还能够主动发力,是人体运动的一个重要发力源,在构成核心肌群的大多数肌群主要是慢肌纤维,不具备快速发力的功能,因此核心肌群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中不宜进行快速爆发式的发力练习,这样很有可能造成损伤,应该采用缓慢的练习方式进行。

2 核心力量和核心区力量

核心区与核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因为核心力量是从健身和康复领域借鉴和引入,在康复领域,核心力量主要就是指躯干部位的力量,没有竞技体育领域的专项训练(包含上肢和下肢)那样具有专一的特性。在竞技体育领域核心力量不仅仅只是指躯干部位,而且都会包含上肢和下肢区域在内。如在排球和田径投掷项目的关键技术分别是扣球、最后用力,这些项目的用力方式是由下肢经过躯干将力量传递到上肢完成最后的大关节带动小关节的鞭打动作,这些项目的核心力量是指整个技术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鞭打的力量,并不仅仅只是躯干部位的力量[5]。

因此本研究认为现在只有和专项技术特点相结合的核心部位的训练才是核心力量训练,躯干部位力量应该称之为核心区力量。但是现在大多数专家学者将核心区力量简称为核心力量,将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称之为核心力量训练,因此有必要将核心区与核心进行界定,并指出现在大多数学者所指核心区的具体含义。文中所指的核心力量是指核心区域的力量,并不包含专项性,核心力量训练是指核心部位的训练,具有和专项相结合的力量训练,只是在正式研究之前理清核心力量与核心区力量,这样有利于其他概念的理解,防止混淆概念。

3 核心区稳定性和核心区力量的关系

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核心稳定性是在核心力量的支持下的一种状态或者表现,但是核心稳定性不仅仅只是需要核心力量,也需要柔韧、灵敏、速度等各种素质的协调,而不是仅仅只是某一素质或者能力,二者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但是一定要分清楚二者的概念和内涵。

核心稳定的生理机制可以用国外学者Panjabi的“三亚系模型”作用机制学说以及赵佳根据三亚系模型以及陈小平文中指出的呼吸运动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四亚系模型”,无论是“三亚系模型”或者“四亚系模型”都是在强调核心肌群的重要作用以及核心力量在维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样形象生动将核心稳定性的生理机制用比较生动的形式将人体这个复杂的系统联系起来,说明人体各个部位的集群不是单一在作用而是共同联系在一起维持人体的核心稳定。核心力量只是人体核心区域的一种稳定能力,核心力量的各个肌群这种稳定能力有利于全身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

核心力量起源于核心稳定性,核心稳定性理论主要开始于脊柱解剖和生理学理论,最早应用于康复领域,其后又引入竞技体育领域。虽然不同运动训练专家学者对其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在竞技体育运动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由此众多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被提出来并被应用在核心力量训练上。

注:引自刘爱杰的《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

在功能上,美国等国家的学者将构成或提高核心稳定性的力量能力称为“核心力量”,而德国等欧洲国家一般还是将这种能力称为“躯干支撑力量;或“躯干稳定力量。在我国,也将其称为“核心力量”或将其作为“功能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的一个组成部分[6,7]。

4 核心区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的关系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国内外大多数的专家学者观点相似,传统抗阻力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是互存互补的关系,某种程度讲前者是后者部分内容及有益补充,针对训练对象、任务、阶段、年龄等特征,科学合理的安排两者的比例与时序[5]。核心力量训练在要求、功能、机制、练习方式等方面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并有其固有特点,重点结合了核心部位肌肉的力量、灵敏、平衡和柔韧,以及本体感觉训[8](见表1)。

核心探索 第2篇

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1.1概念

高中物理教学主旨是在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于高中学生即将面临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而物理的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正确理解物理的基本内涵将有利于学生系统物理思维的建立,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学习物理基本知识、物理操作技能,以及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和学习态度之上提出的为学生未来发展考虑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强调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运用,不仅是理论知识,还包括科学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科学导向,由此可见,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和社会认知的决定性条件[1]。

1.2重要性

中考地理凸显核心素养的探索 第3篇

地理核心素养包含四个要素,分别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如图1所示)。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由此而来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体现。

为了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就需要积极地发挥中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只有在中考命题中凸显地理核心素养的考察,才能更好地让老师注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在近几年江西省中考地理命题中,重点考察地理核心概念和核心能力,这与考察地理核心素养的思想不谋而合。本文以2016年江西省中考地理试题为例,与同行分享在命题过程中为了凸显地理核心素养所做的探索。

一、彰显人地协调观,考察地理价值取向

人地协调观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见解和观点上。在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是我们必须遵照的基本观点,同时它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着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试题在命制的时候,会将人地协调观融入到试题情境中,在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重点考察学生的地理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

例如:(综合题第16题第5小题)巴西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有人建议巴西政府砍伐林木建农牧场,环保人士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请你说明环保人士的反对理由。

二、运用综合思维,考查地理基本思维方式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培养综合思维要让学生能够从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能够从地方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能够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贯穿于整套试卷之中,无论是情境创设、试题立意还是设问作答,均体现了地理综合思维方法。

例如:(综合题第17题)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大陆商贸往来和文明交往之路。21世纪初,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使古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图2)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中亚、西亚的部分地区,称为西域。西域多荒漠、高山、高原。

材料二: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货物主要有服装、玩具、体育用品、皮革制品、床上用品、鞋类和家具等。中国的商品在俄罗斯市场受到青睐。

(1)在古代,江西省通过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主要有 。

(2)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

(3)图2中①地区出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4)为什么我国的服装等轻工业产品广受俄罗斯人欢迎?

(5) 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推测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三、注重区域认知,考查地理核心能力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区域认知不仅体现为对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进行认知,而且要对地理事象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进行阐述,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象的空间运动与演变规律,强调培养学生的不同尺度区域空间观念。具体表现为通过分析区位条件、总结区域特征,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与地域分布规律,探讨区域之间的联系,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探讨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促进区域的发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区域地理要素分布、特征及其逻辑关系的认知方法至关重要。2016年江西省中考地理试题重视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凸显学科区域认知能力的考察。

例如:读亚洲某区域图(图3),完成10~12题。

10.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相关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11.青藏高原上独特的地表景观是

A.林海茫茫 B.沟壑纵横 C.雪山连绵 D.黄沙遍野

12.小红一家计划暑假期间到青藏高原自驾游,下列建议,可采纳的是

四、践行地理实践,考查学生地理探究能力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主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地理实践包括实践体验与社会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在生活中实践地理。在中考命题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探究地理问题,获得切身体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是中考地理测评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式。

例如:(综合题第18题)地理探究:北京的城市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读图4、图5,完成下列探究。

(1)简要分析北京市与河北省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

北京市的优势: ;

河北省的优势: 。

(2)为什么本世纪初首都钢铁厂会从北京市区迁出?

(3)从城市职能考虑,北京市今后应侧重发展哪些产业?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已经是今后地理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它将引导地理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成为今后地理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更好地发挥中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将地理核心素养融入到中考试题中,做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让地理核心素养能够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这已经是今后中考命题改革的重要使命。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

□责任编辑 陈海燕

中国古代服饰的儒家思想核心探索 第4篇

一、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儒家思想核心

中国古代服饰制度是礼仪制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具表征的部分。在古代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形态里, 无不与服饰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从本质看,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思想核心就是“礼”。[1]礼决定了社会中人们服饰的主要形态、颜色、装置、配件等。古人认为, 穿衣戴帽并非是生活小节, 而是道德大节, 古人已经把穿着方式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来执行。古代的服饰具有崇礼之志, 处处体现和维护着礼的实现和威严, 他们以衣冠来宣示崇尚古礼。著名学者曹聚仁在《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一文中指出:“《墨子·非儒篇》儒者曰:君子必古言服, 然后仁。’大概最古的儒, 有特别的衣冠, 其制度出于古代, 而其形式一一逢衣, 博带、高冠、搢笏, 表现出一种文弱迂缓的神气, 故有‘儒’之名。”[2]也即是说, 儒家的释义本身就和古代儒雅的服饰文化紧密相连, 他们在各种场合都体现出“尊儒崇礼”的精神。就其文化内涵而言, 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礼”的重要成分, 已经渗透到穿衣戴帽的每个细节中。因为古人认为穿衣戴帽不是生活小节, 而是道德大节, 他们首先把穿着方式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来执行。如果没有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服饰就无法在世界上呈现出如此突出的成就和独具特色的形态。反而言之, 如果没有服饰制度, 儒家的礼仪文化也将黯然失色, 这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领悟了中华衣冠的实质。可以说, 中国的服饰文化与儒家思想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

二、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价值取向

古代社会中, “垂衣裳而天下治”,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用服饰“治天下”的思想和儒家物质生活政治化的思维方式。孔子与其后人, 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 并把衣冠进一步政治化, 而其真正的实质就是用服饰来区分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阶级, 从而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别同异, 明是非”并形成上下有序、层次分明、华夷有别的社会秩序和环境。这也是儒家把物质生活政治化的一种典型方式。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服饰分尊卑, 体现了每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古代中国等级森严、上下阶层之间往往难以逾越。虽然古代封建社会中, 历代的服饰变化有所差异, 但区分尊卑的基本性质却没有改变。人们总是可以通过服饰非常直观地发觉对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尤其是在服装的色彩和装饰图案上, 更加有一个严格的、基本的规范。如龙、麒麟、狮子等图案是平民百姓不能使用的。传统的服色等级森严、尊卑有别, 色彩运用更是具有鲜明的特定性。普通的老百姓只能穿皂青色或白色的衣裳, 在秦代, 平民只能穿黑色的衣服, 所以称之为“黔首”。而黄色则为天子所专用, 这也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成为统治阶级权力与等级差别的象征。普通老百姓擅自使用黄色将引来杀身之祸或被认为有叛逆之心。“鲜衣美食”是对古代上层社会生活的写照, 人们形成了服饰以鲜艳为美的观念, 色彩鲜艳的服饰也为上层社会所独占。服饰制度严守尊卑的界限和思想, 尤其是“下犯上”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清代的年羹尧、和珅都因不遵守服饰制度, 有“僭越”的大罪, 而招致杀身之祸。古代除帝王之外, 王公列侯、文武百官的地位等级十分鲜明, 服饰能够相应的显示他们的差别。在这种秩序中, 也就是形成了以帝王为首的秩序等差, 这也是古代治国思想的一种表现。古代妇女的服饰规范一般从属于男子。所以“妻以夫贵, 母凭子贵”这是古之法礼。“三从”、“四德”是古代妇女言行的最高准则。同时他们还把妇女的服饰与“节操”结合, 使之成为与生命等同的高度。古代妇女无故不出中门, 出中门则一定要“拥蔽其面”, 说明古代的妇女的穿着打扮、出行都有着严格的规制。

二是服饰反映了儒家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人们的着装基本准则是按照礼制规定的原则穿戴, 既不僭上也不逼下, 这些服饰本身就注入了道德教化的内容, 女性的服饰纹样多是象征节操的纹样, 这就使穿着与道德教化相统一。其实, 忠孝是儒家思想、道德伦理观念的本元, 所以, 中国古代“以德为本、以孝为先”的思想贯穿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服饰。围绕着忠孝的观念, 古代的服饰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形式, 有的将忠孝的观念像标签一样贴在服饰上, 尽孝道之义来维护文化传统, 如“忠”、“孝”、“勇”等字样直接缝纫在衣服上。如古代的丧服, 均以素麻、素葛制成, 无任何装饰, 形成了以白色为丧的传统。如果死者与自己越亲近, 则麻布越粗。素服有时还可以用作天子自责之时。古代服饰象征着道德, 穿着必须与道德教化相统一。古代妇女穿着的最华贵的六服, 一般都是上下连属, 上下同色, 这是为了体现妇女应专一, 应从一而终。[3]一些服饰的形制或其中的寓意就是道德的标准来加以诠释和衡量的。所有这些都是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感受了儒家思想的渗透与影响, 所以人们常常说古代服饰是一本穿在身上的教科书。

三是用服饰分华夷。古代中原文化与外夷文化共同构成了华夏文化的主体, 但中原文明水平相对于游牧的民族文明较高, 形成了“内华夏, 外夷狄”的传统观念。在春秋战国的时期, 王室衰微, 外夷纷纷进入中原, 侵犯各国, 所以诸侯都以“尊周”、“攘夷”作为借口来追求霸业, 这样无形之中中原的传统文化也自然而然成了凝聚中原民族的无形力量, 而儒家恰恰就是这旗号的推动者。左衽还是右衽, 束发还是披发, 这些长期以来形成的服饰习惯成为分辨华夷的重要标志。这些本是一种风俗习惯, 但在古代, 慢慢上升为民族的尊严, 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制。维护中原传统文化可以大大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更可以形成天下一统的观念。由于中原的服饰文化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差异较大, 儒家普遍采取“尊周攘夷”的做法。所以在服饰设计上, 尽量与外夷族服饰有着较大的区别。

结语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和变化,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对其服饰的内涵剖析, 无疑能够让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和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华衣冠的本质。作为独具东方特色的“衣冠王国”, 中国以衣冠宣示崇尚古礼, 其文质统一的审美观, 和谐有序的设计观, 形成了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就文化内涵而言, 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礼”的重要成分, 已经渗透到穿衣戴帽生活的许多细节中。无论是王侯贵族还是谦谦君子或是上层贵妇的服饰, 无不受这种观念的支配, 而忠孝思想对服饰的影响又波及社会各个阶层, 而这些也正形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独特风貌的原因之一。它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格特色存在于世界文化宝库中, 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世人, 并为现代服饰设计所学习和汲取。

参考文献

[1]诸葛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儒学内涵--裂变中的传承,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182页

[2]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三联, 2004年.第3页

核心探索 第5篇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探究的是自然现象和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学生却普遍认为物理这门学科较难,不愿意主动学习,这主要是由于物理属于科学范畴,且形式较为抽象化,学生的思维若不够敏捷很难掌握学习物理的技巧,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将核心素养作为一切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物理实验的改进和完善推进培养学生感性认识的积累和理性思维的创新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改进上就有了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有这几方面:

1.实验与理论脱节。主要表现为只重视理论知识,在实验探究中没有规范的实验操作;没有把实验教学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验、理解实验、分析实验;为了节约时间,把实验有关的项目都讲得清清楚楚,把实验装置都调节好,学生对实验根本没有更多的思考和真正的探索。

2.常规实验探究少,只是为实验而实验。它主要表现为忽略对学生实验探究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而以教师的课堂演示为主。有的师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对于教材中的众多实验来说,多数是验证性实验,而探究性实验实在是少之又少。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体会不到实验的真正意义,当然也就谈不上探究与创新。

3.实验教学的组织存在问题,指导思想不明确。很多学校进行学生探究实验的教学时,由于班级人数和实验器材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数采用分组实验,这样造成每组人数过多,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动手动脑并能独立地做实验。结果就会造成有的抢着做,有的甘当“观察员”、“记录员”,不仅秩序不够好,而且有些学生根本连仪器都没摸过,数据和实验结论也是抄别人的,这就谈不上什么独立思考和实验技能的训练了。

实验教学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关键,基于以上弊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笔者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部分实验教学

传统模式都是教师在课堂中就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交由学生进行操作。运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讲授阶段抽象的教学内容,而且也缩短了学生体验实验操作的时间,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对此,以翻转课堂形式进行实验教学,可以改善这样的状况。在实验课预习阶段,教师将制作好的实验型微课或PPT提供给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在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测评,以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获得学生对微课学习的情况,如果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实验目的、方法、过程等,即可交由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可以在旁协助或根据微课最后环节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在实验结束后,可以交由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生的错误,并由教师进行解答,如:利用U-I图象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若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变化相应也就较小,绘制的U-I图象倾斜度小,短路电流难以确定,教师应启发学生放大U轴坐标,将I轴向U轴正方向平移,使的U-I图象完整,使学生掌握U-I图象的物理意义,从图象中得到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值,以加强实验课程的师生互动环节。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再度观看微课或PPT,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二、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建模教学

所谓“通过模型解决问题”,就是根据物理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剖切成各个层次的过程模型,并抓住同一模型中各类问题的共同特性,列举有代表性的实体模型,综合运用各种物理知识,各种定理、定律,运用不同的观点、方法,归纳出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技巧。物理建模作?榻饩鑫侍獾囊恢址绞剑?较完整的体现出学物理和用物理的关系。例如,爱因斯坦建立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模型对“光电效应”实验事实作出了完美解释。让学生先建模,后实验的做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动手不动脑”,机械的进行实验。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往往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它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三、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过程的指导,实行学生自主实验措施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边做边学,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的有效结合,无疑是最理想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传统的实验方法人数过多,既不利于管理,更不能保证人人都能认真实验,因此应尽量减少每一次实验的人数,同时应让学生每人都认真做一次,包括实验的记录及处理结果,让学生都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在具体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而要耐心引导,通过学生的理解自行进行,不让“记录员”或“旁观者”再出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实验后取得数据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再一点,应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探究实验的次数。现在在很多学校学生都强烈反映实验室开放次数太少,光靠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很难达到实验目的。只有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学生才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独立地做更多实验。

四、鼓励学生实验创新

大学核心:从知识探索到人才培养 第6篇

研讨会共设四大主题:一是国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扮演的角色;二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三是大学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使命;四是博洛尼亚进程、精英大学倡议对德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会议讨论的内容包括德国大学现状及教改经验和教训,中德大学在这方面的异同(主要是指现象),德国大学值得中国高教改革借鉴之处。会议围绕德国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功过成败及原因展开讨论,与会者畅所欲言,真诚交流,对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弊端做了深刻的剖析,并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提出诚恳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希望。

一、 国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扮演的角色

德国在二战后实行联邦体制,因此,教育科研的主导权在各联邦州,这直接导致国家在教育、科研领域话语权的缩减。近10年来,德国经济的不景气更使得政府拨款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因此,政府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下放权力,使高校获得更多的办学和教研自主权。

然而,完全放任高校自主发展有悖于国家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这里面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如政治(选举政治)、高校本身(内在改革动力缺乏)、教授(自利性)、学生(趋利性)等。时至今日,洪堡时期倡导的高校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往往被滥用于确保个人利益以及因循守旧、拒绝变化。

因此,为了保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的创新科研体系,国家有必要在法律层面和行政层面通过一系列手段介入高校管理和高教改革,从宏观上把控和监测资金投入产出、教授聘任、教学质量监控、科研质量评估、学科结构调整。

在德国,关于国家与高校之间关系的激烈争论始终存在。各联邦州教研主管部门曾对高校的实际事务放手多年。如今,一些州正尝试重新对大学施加影响。其中,涉及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国家如何对高等学校的教研体系进行调控。该体系牵涉到各方利益,比如国家、国家与政治、高校和教授、学生、家长等。

面对如此复杂的利益群体,从国家行政角度出发,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原则与规定,创造了一定的外部条件,确保国家能够达成自己的教育及科研目标。

第一,提高科研体系的质量。国家必须确保高校与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质量,择优录用;高校或教育协会须各自设立考察机构,提交年度报告;通过国家性的同行评议程序评估科研成果的质量;通过顺利毕业人数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标准评估高校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二,进行量化测评,确定财政拨款。国家在财政预算立法委员会的基础上做出量化测评决议,并确定相关财政拨款;划拨给高校的预算资本应充裕;国家负责学科开设和大学招生,规定高校绩效;高校必须通过专业的程序申请中央预估的财政预算。

第三,制定高校管理层的国家规定。高校管理层对高校绩效承担主要责任,参与对教授委任的提名,与学术委员会共同制定高校发展规划,经国家允许使用其财政资源;国家不得干涉高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区域自治权。

第四,确保科研体系中的国家决策权。政府的职能之一是通过保护相关宪法以保护科研和教学的自由;国家必须关注研究是否涉及社会的保护和未来发展;科研机构须与高校密切合作;国家可管控自己的研究兴趣并据此委任科研机构。

第五,加强国家层面的协同合作。国家必须保障各组成部分协同合作;根据德国法律,联邦政府无法对教育提供内容上的指导和财政上的支持;通过德国科学联席会议(Gemeinsame Wissenschaftskonferenz)这一机构,联邦政府与各州共同决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设立,而这对地区经济和技术结构有巨大影响;国家在长期科研政策决策方面更加信赖由国家出资共建、科研独立的科研机构提出的建议。

第六,加强国家与科研体制的协作。国家科学委员会(Wissenschaftsrat)负责调控多方协作,其管理委员会(Verwaltungskommission)负责聘请科学委员会成员,科学委员会成员负责推举国家科学委员会主席。

第七,平衡高校和国家责任。质量发展是高校和国家的共同任务,而权力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学校层面,因此必须建立高校委员会(Hochschulrat)或管理委员会(Kuratorien)以弥补国家失去的作用力;国家通过资金进行调控;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应再度担负更多责任;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提供充足的大学学习位置,保障教学、研究以及大学行政管理和其他劳务机构的质量;国家必须建立一个报告机构,向纳税人透明化展示资金去向和收益;必须在国家调控和大学自治间保持平衡,平衡的基本目标则是创建一个高质量的、创新型的科研体系。

对中国而言,国家或者说政府对高校的管控在过去、现在都是强有力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简政放权、大力推进高校自主办学、增强科研和教学活力的阶段。其中,可以吸取德国政府在处理与大学关系时的经验,从法律和规则层面创造良好框架条件,但又不能对高校改革和发展听之任之,简单地实施资金下放、学科设置和科研方向自由化,政府必须通过高教政策介入并同时引入独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加以评测约束,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客观公正全面的参考意见,以保证高教改革沿着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走下去,并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此外,德方特别提到,“教授治校”这一理念虽然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但在实践操作中有局限性和不足,要特别注意不要混淆“科研专家”与“行政管理专家”之间的区别。顶尖学者往往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排他意识和执着精神(这是取得优秀科研成果的前提),因此,由一群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学者组成的“教授委员会”在高校结构改革、资金投向确定、教研相长决策等方面不一定能做出最优选择,国家有必要通过大学管理层派出代表进入“教授委员会”。

二、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德国,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术精英”(Wissenschaftsexzellenz)外,“职业精英”(Berufsexzellenz)也是一个备受推崇的概念。德国经济的强大,究其原因,除了优秀的大学体系外,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享誉世界,拥有一个出色的完整体系:它不仅为青少年开设职业学校,而且从娃娃抓起,贯穿童年、青少年和成年时期,为德国公民提供高等职业教育和终身继续教育。

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在地区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技术大学把科学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结合,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应用技术大学与本地区企业密切合作,并且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很多德国企业没有独自的科研机构,因此依赖于应用技术大学教授的知识技能。

在德国,大部分学生都想获得一项有益的职业培训,并以此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然而在经济调整,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职业培训、实习岗位却是一位难求。此外,专家还指出,德国目前综合性大学偏多,应用技术大学偏少,理想的状态为应用技术大学占80%,综合性大学占20%。另外,专家们还指出,如果要让应用技术大学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提升其地位,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评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支持。例如,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应当与综合性大学的教授一样,同工同酬。这一点德国虽有讨论,但难以付诸实施,而中国则或可以尝试。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中国很有借鉴意义。在德国,企业介入职业培训,给予每个学生每月700 ~1000欧元的资助,负担他们为期3年的培训费。学生同时与企业和学校签订两份合同。因而,职业教育受到父母、年轻人的欢迎。事实上,这一教育体制与大学并行,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重点所在。经济危机中,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希腊等欧洲的多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某些地区甚至高达70%,意大利最新数据显示25岁以下年轻人中失业率达50%,而这在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家几乎不成问题,这正应归功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对中国而言,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大学毕业生文凭贬值,缺乏技能,失业率上升,而年轻人及其家庭的失望,或多或少地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德国人笃信,学术研究与职业教育应等量齐观,职业教育不应受到歧视。而在中国,“蓝领、灰领”低人一等的传统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导致职业培训受到歧视。中国父母只希望孩子上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对高等教育趋之若鹜,而对职业教育嗤之以鼻。所以,父母观念的转变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此外,职业教育想要在中国推而广之,取得成功,也应当寻求企业的资助和支持,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另外,应当提升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和质量,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在高教评估中,为高等职业院校设立与研究型大学相同的分类排名体系,同时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和研究型大学之间的教育上升通道,以满足小部分特优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由此可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三、大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使命

目前,一场讨论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即高校复杂的科研架构与其繁重的人才培养任务是否妨碍了革新,是否让学者难以研究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精良的科研机构更有能力迅速做出回应,而学院机构,如大学院系,则很难运作良好。教育体制的务实有效性对于年轻一代的未来起着核心作用。21世纪的教育面临着很多要求和挑战。为了发展科研中的创造力,我们要全盘理解教育——教育是使年轻人最有可能发展才干、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以及形成判断力、发展创造力和成长为有责任心的人的途径。

(一)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大学担负的重要发展责任、社会责任。如何处理好大学所担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大使命之间的关系,也是此次会议讨论的一个热点。

1.聘任高质量的大学教授

决定科研成果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大学教授的质量,在聘任教授方面,国家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毕竟,无论在德国还是在中国,师资是学校“安身立命”的关键。在德国,教授的选拔聘任有极其严格的程序,一律公开招聘,候选人的学术和科研能力是主要评聘标准,同时采取评聘分离制度,不得在获评教授资格的高校获聘教授职务,以防止学术近亲繁殖。大学的学术委员会进行教授聘任提名,而任命权则在州政府。大学管理层在上报相关州政府部门时需要说明该提名的理由,最终由相关负责的州部长任命。这样的制度安排很好地保证了教授选聘公开公平。

从普遍情况来看,中国高教领域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经费,另一个则是较难聘到称职的教授、解聘不合格的教授。2014年年初华东师范大学首聘62位学者为终身教授的事件,曾引发了一场关于是否应该打破教授终身制的讨论。南京大学可谓是反其道而行之,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其用心无非是引入竞争机制来吸纳优秀人才,保持并激发学者们的创作激情和研发能力。由此看来,中国聘任教授的制度还不完善,不像德国一样有一套完整的上达国家、下至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国内很多学校甚至拥有过多自主评定权,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学校之间教授质量参差不齐,进一步导致大学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质量缺少统一标准。在这一方面,德国是中国的高教改革的学习榜样。

2.加强科研成果质量评估

同行评议:科研成果的质量应通过国家规定的同行评议程序进行评估,而不是仅仅依靠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数量。质量,对本学科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个别教授出版物数量众多,如今将对他们的评定辅之以定性说明。一篇国内或国际知名的文章可能对某个问题的解决起着突破性作用,而许多书籍却不一定能有这样的作用。

政府领导的独立机构评议:德国在各高校设立一个机构,按国家规定考察其教研、学术与管理工作的质量,并提交年度报告。该机构由来自其他高校、海外高校的专家们组成。同时,该机构受政府而非该高校的领导。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受该机构有关质量发展报告的影响。部分大学会被裁减经费或获得额外款项。此举也会对教授的绩效薪酬部分产生影响。

在这方面,中国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在高校设立一个对应机构,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中国针对高校科研质量评价的组织体系非常复杂,功能、方法、标准多样,这些评价虽然对提高高校科研质量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评价组织过多,目的各异。这导致了学校或教师忙于应付各种评价而消耗大量精力。第二,评价体系系统缺失。现行科研质量评价体系中,无论是遴选优秀科研成果还是进行大学排名,均较侧重于评估科研成果特定参数,片面追求科研成果定量指标,不能从学术价值、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三方面系统评价研究成果第三,评价标准不科学,评价方法不统一。

3.加强高校与专业科研机构的合作

德国的科研机构有义务与高校密切合作,但同时独立于高校体系。根据德国法律规定,科研机构无权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因此科研机构只能通过与高校合作或从国外获取年轻力量。

这种做法的好处十分明显。第一,它保证了科研机构的专业性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灵敏反映。科研机构本身没有教学任务负担,精力集中,因此能更快、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研发需求和社会未来需求。第二,科研机构由于需要年轻后备力量以及科研辅助力量,因此不得不与大学合作,在高校里承担一小部分教学任务,这反过来又有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成果,做到教研相长。

与德国不同的是,中国的科研机构本身就具有大学性质,高校学生可以通过考研或保送去中科院继续学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有权授予博士头衔。也就是说,中国的科研机构并不是纯粹进行研究的场所,还具有大学的性质,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学生完成学业、能否顺利毕业等复杂成分。

因此,德方建议中国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从高等教育体系中划分出去,让其成为独立的、专注于科学研究的、同时接受市场和政府委托任务的科研机构,其科研人员的主要精力以及国家投入的主要资金应当用在科学研究中。同时,这两家科学院应当更多地服务于企业研发和地方经济研发,大幅提升科研服务能力以及与市场经济接轨能力。

(二)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德国大学的另一个基本任务。它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参与高教政策的制定。德国教育、科研和创新政策的指导方针是确保年轻一代具有未来发展机会。德国社会新的理念和增长的公共财政及企业投资,使良好的教育培训以及高质量的科研条件成为可能。接受培训的人员、大学生和年轻的科学家们需要来自政策和社会方面的积极信号,即他们应当意识到,社会需要他们施展才能。国家政策最主要的任务是让每一代年轻人相信,优质的教育和强胜的研究是未来富裕生活的来源,这使得德国成为培养富有天赋的年轻人才培养中心。随着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和高校体制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我们愈要重视年轻人的才干。未来世界问题的答案以及科技和文化发展都和年轻人息息相关,国家政策不能只关注今天,而要对年轻一代负责。这尤其要体现在教育、科研和创新政策的制定上。

在德国,学科开设与大学招生的基本决策属于国家计划事务。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能够顺利毕业的学生人数和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反馈。国家要求高校报告毕业生与辍学者的人数。各高校同样有责任与校友保持联系,跟进他们的事业并亦对此进行汇报。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是衡量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明确指标。

但高等教育政策在另一方面暴露出了自身的问题,国家与大学签订的高校条约以及绩效条约,使得大学的命运落入了经济范畴里。大学生似乎成了“顾客”,即便他在德国不需要支付学费,依然对大学绩效有所要求。整个范畴体系将大学里的工作全部囊括了进去,而为了使得工作能力量化,整个范畴体系以企业经济学思想为导向,而不是以学术教育和科研准则为导向。纯粹的量化缩短了前景,限制了教学和科研所需要的自由空间。

人才培养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大学和中小学教师培训。在教师培训方面,德国与中国存在共同的问题。大学里的教师培训不受重视,因为大学课程约一半以上与教育不相关。教授的升职不靠教师培训,不在于对教学法的关注,而在于专业素养与研究能力,因此教授对教学的关注度不高。而德国各州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标准也不同,甚至成为党派政治斗争工具。对于这个现象,德国教育改革方面的人士进行了反思。

?誗大学应当对其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和考核,重视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的传授以及对学生的引导。

?誗中小学教师培养应该从大学中分离出去,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毕业生不能直接应聘中小学教师。

?誗政府主管部门应单独任命中小学教育部长,从政治层面加强重视。

?誗教师社会认可度应进一步提高。

四、博洛尼亚进程、精英大学倡议

对德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博洛尼亚进程对德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博洛尼亚进程”是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旨在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确定欧洲范围内高等教育系统的共同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之内建立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高等教育结构。该进程近年来对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影响深远。

1.学制与国际接轨

德方专家在会议中指出,德国传统上只有硕博二级学位体系,学士毕业对许多学生而言不过是一场“中期考试”。欧盟这一向三级学位体系转变的教育改革方案,在初始阶段无疑是对德国教育体制的不小冲击。

然而,传统的二级学位体系与国际上主流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体系不兼容,在德国取得的学习成绩与学位较难以国际标准评估并获得专业认证。此外,在校修读时间过长,以致影响学生就业,亦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级学位体系的出台,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难题,缩短了学生取得第一级学位的修读时间。由于学位与国际接轨,学位认可较从前更容易,也促进了人员国际流动,为学生的继续深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高校兼容性提升

除学制与国际接轨外,“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之间推行的学分互认与转换系统提升了德国高校的兼容性。该学分系统的引入使在各高校间比较、转换学习成绩更为容易,较好地解决了学分转移问题。各国高校对学习成绩的相互承认与转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海外学习的机会,并有效提高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灵活性与流动性。

统一后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互认的学分和学位文凭为高等教育领域引入了竞争机制,学生选择大学的余地和空间更大,流动也更方便,可以广泛地对各大学教育质量进行比较,选择去教育质量更好的大学去学习。这样的竞争机制也促使教育质量较低的大学对自身进行改进。

总体来看,“博洛尼亚进程”在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的共同框架内,有利于消除人员流动障碍、加强国际竞争力与增加就业机会。“博洛尼亚进程”与德国传统教育体系在总体思路上有着相近的思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改革后的德国大学在德国的学术研究与国家生活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为止的发展十分成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力,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就必须融入高等教育的国际环境,顺应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

(二)“精英大学倡议”对德国高教的影响

“精英大学倡议”(Exzellenzinitiative)由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发起、选拔和评定,资助在专业和研究领域有杰出表现的高校,旨在促进德国高校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对当代德国高等教育影响深远。

1.推动高校科研与学术发展

“精英大学倡议”中的“研究生院计划”主要对象为禀赋优异的博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年轻科研人员,为其研究领域提供理想的攻读博士条件。该倡议为提高年轻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给予年轻科研人员充分的研究空间和学术自由,使其成为未来几年提高德国科研地位的主力军。

2.打破高校均质化结构

“精英大学倡议”的实施意味着德国高校“千校一面”传统的终结,打破德国高校100多年来的平等理念与科研同教学间的均衡,德国境内对此亦存在颇多争议。

反对者强调高校当为所有适龄合格的学生提供平等的高等教育,避免大学之间的高低排座也使得德国社会不存在以所读高校为标签的偏见和歧视,学生在就业时机会也较平等。如今,金字塔的顶尖由小部分“精英大学”组成,这些高校获得了巨额的科研经费支持,并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机构和知名学者,它们将统领德国高校的科研方向,削弱一般高校的基础。

赞同者则表示,上述平等理念导致了德国高校长期缺乏竞争。一些大学安于现状,对外部的竞争和变化反应迟钝。打破德国高等教育整体的平衡态势后,各高校将纷纷展现自身特色,使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德国高校重新焕发生命力,也促使各高校重新审视自己的强势学科。在国家层面,向各个学科研究领域注入大量资金、改善大学研究环境、加强与企业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等一系列举措也将提升德国高校的综合实力。

对中国而言,我们要认识到“博洛尼亚进程”与“精英大学倡议”是两个目标与作用后果截然相反的高教改革方案,但二者都对德国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博洛尼亚进程”是欧盟强加于德国大学的、以推进学制互认、促进国际教育交流和竞争为目的的改革,虽然许多德国大学不情愿,但德国政府的态度是非常明确和坚决的。改革实施以后,也的确达到了预期目的,对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了良好影响。

由此可见,政府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和引导实施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方向的宏观把控以及强力推进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高校本身的自利性和惰性必须通过国家之手来打破。中国政府应当借鉴这方面的经验,在高教分类改革、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推进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以及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

“精英大学倡议”则是由德国大学主动提出的,其原因是德国大学发现自己在国际科研和教育竞争比较中(与美国、英国、法国)处于落后地位,存续近200年的大学均质理念(学校一样好,教授一样优秀)虽然保证了教育机会均等和公平,但同样阻碍了良性竞争,使得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在高教领域成为一句空话,不利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进步。该计划实施后,分两轮共评选出20所精英大学,在培育优势学科、突出专业特色、培养未来科研领军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良好效果,并且在德国高校领域引入了竞争理念,激发了大学自身改革的内在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中国政府推行的高校排名、“985工程”“211工程”高校选拔与德国“精英大学倡议”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德国是由独立第三方进行评测、选拔,入选高校获得社会和学界高度认可。中国的“985工程”“211工程” 计划可适当引入评估和淘汰机制,提升大学内在的改革动力。

五、 小结

过去的40年间,中德两国互相学习,双方在对合作伙伴的文化和思想传统的认识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加强学生和科学家的交换、进一步推进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潮下,德国在高教领域采取的改革举措与中国也息息相关。

通过对德国过去10年高教改革成败得失的反思和研究,我们可以就中国高教改革拓宽思路、取长补短、少走弯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优秀的参考方案。本次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的“德国近十年高等教育改革与成就”国际研讨会议,开启了中德教育领域科研合作的新篇章,并在该校成立了“德国教育科学政策信息研究中心”,为中德高校教育交流与合作贡献新力量。

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发展核心探索 第7篇

屋顶绿化的发展, 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用地的压力, 还可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为城市的发展节约出一部分有效的空间, 优化城市的建筑结构。因此必须尽快出台一套适合城市绿地发展的公共政策, 通过明确、高效、合理的政策来加快推进城市屋顶绿化的发展, 让我国城市发展走一条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屋顶绿化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地面积, 还可以美化城市、降低温室效应、节能减排等, 对经济效益方面也会有显著的成果。

2屋顶绿化的分类以及我国屋顶绿化建设的现状

2.1 屋顶绿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屋顶绿化分为许多类型。按用途可以分为营业型屋顶绿化、家庭型屋顶绿化、观赏型屋顶绿化、工厂环保型屋顶绿化、科研型屋顶绿化、科普型屋顶绿化;按建筑结构与屋顶形式可以分为坡屋面绿化、平屋面绿化;按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开敞式屋顶绿化、封闭式屋顶绿化、半开敞式屋顶绿化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轻型屋顶绿化更适合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的现状。

2.2 我国屋顶绿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自20 世纪60 年代初期, 城市居民楼开始大量兴建, 成都、重庆等城市的居民开始在平屋顶上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植物。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广州东方宾馆修建了我国第一个有统一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屋顶花园。自此我国的屋顶绿化事业才开始慢慢兴起, 并走向发展的道路。

3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探讨

3.1 轻型屋顶绿化的降温效果研究

3.1.1 结果与分析。太阳辐射强度提高与裸屋面温度上升同步, 是引起裸屋面温度上升的直接原因。绿化屋面的温度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提高而上升, 呈现一条平滑曲线, 不过变化的幅度不是太大。太阳辐射较强时, 裸屋面的温度明显比绿化屋顶的温度高, 由此可见, 屋顶绿化可以极大地降低屋面温度。绿化屋面各结构层的温度由低到高分别是:植物覆盖的屋顶板、植物根部、屋顶空气、植物顶部、裸屋层, 各结构层的温度都有显著的变化。通过研究表明, 绿化屋顶可以使室温降低2℃左右, 可以降低遮阳板下温度3℃以上, 可以降低遮阳板表面的温度高达15℃左右。

3.1.2 讨论。生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屋顶绿化。在结构良好的屋顶进行“花园式”绿化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必然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屋顶都可以绿化。除了考虑建设成本, 屋顶绿化时必须进行设计, 考虑屋顶绿地是否会对建筑产生影响。因此目前“花园式”的屋顶绿化很难大面积进行。

轻型平屋顶绿化具有生态效应, 应当得到大力推进、发展与完善, 还应当受到政府的重视。将屋顶绿化看成是城市健康发展的一部分, 再实施起来就比较容易。

3.2 轻型屋顶绿化的节能效果研究

研究表明, 有屋顶绿化的房间比没有屋顶绿化的用电量减少20%左右, 当室外温度越高时, 屋顶绿化的节电效果就越明显。

3.3 屋顶绿化的效益

经研究表明, 屋顶绿化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吸收城市的CO2, 减少城市雾霾天气, 保存雨水等。

屋顶绿化可以延长建筑物屋顶的使用寿命。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之后, 裸露在外的屋顶材料会产生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影响, 致使屋顶卷材、粘结和防水材料极易萎缩老化, 从而产生屋顶裂缝、漏水等问题。经验证明, 即使是建筑质量良好的裸露平屋顶, 正常的使用寿命也只有20 年左右。但经过绿化的屋顶, 拥有种植土和植被层的保护, 使屋顶材料与外界空气、阳光、雨水的直接接触减少, 从而可以延缓屋顶老化的程度, 增加屋顶的使用寿命, 从而减少经济方面的损失。

屋顶绿化还可以提高建筑物自身的价值。在现代城市中, 有屋顶绿化的办公楼往往比没有绿化的办公楼的租金更高, 有屋顶绿化的居民楼更容易出售。

4结语

综上所述, 屋顶绿化在改善城市环境、节能减排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化, 对屋顶绿化的科学实验也不断增加, 屋顶绿化的效益将会越来越明显, 屋顶绿化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环保、更加节能。

参考文献

[1]刘葆华.屋顶绿化的环境与节能效益研究[D].重庆大学, 2009

[2] 刘维东.成都市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及其生态效益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核心探索 第8篇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发展需要, 有序推进测控系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改革深入开展, 完善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 充分调动学生钻研课程、自学创新的积极性, 确保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 根据国家、贵州省及学校关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相关文件精神, 结合工作实际, 我系开展了以市场、地区产业和服务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型、复合型以及应用型的多样化人才为目标, 以校企深度合作及中外合作办学等模式和平台为依托,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积极促进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改革试点中,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核心任务。作为应用型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介于研究性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之间, 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在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地动手实践, 熟练运用工程技术实现设计目标。为此, 我们尝试对课程评价方法进行改革, 以期规范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督促学生完成课程, 强化学生查阅资料的技巧, 提升学生团队协作, 文档编写与汇报答辩能力。

1 传统课程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评价方式重视考查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差别, 不能评价学生实际运用理论知识时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和技能。课程过于强调理论, 而不联系实际应用背景, 使得学生不理解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目的和意义, 从而对专业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学习过程十分被动, 只在期末时要求教师勾画重点并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而考试多以侧重理论知识考查的记忆性题型为主, 系统综合性设计、系统分析与调试、操作分析类题型少, 学生死记硬背就能应付, 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导致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

传统评价方式单调而缺乏灵活性, 且成绩构成不合理。传统评价方式通过平时作业、期中笔试和期末笔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活动,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 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同时, 仅仅通过作业和笔试, 不能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实际的操作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 传统评价方式相当重视期末笔试成绩, 其权重过高, 使得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 仅凭在期末突击或利用其它手段获取高分, 不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作为专业技能培养的主干, 都有相当比例的实践环节, 且多安排在专业理论课后或穿插在理论课程中, 由于其权重较低, 又费时费力, 学生和教师都未能足够重视, 得过且过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利于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2 核心课程评价方法改革

2.1 评价方式

专业核心课程对分析、设计及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评价方法不能沿用平时考查加理论考试的传统方法。应通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综合设计, 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所学专业知识, 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之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

为此, 教学方法方面, 专业核心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指导相结合, 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对重点知识进行解释和演示, 也包含对普遍存在问题的解答。在实验环节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操作技能, 同时, 根据每个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评价方式方面, 我们进行如下设计, 量化评价平时成绩以改善过去平时成绩记录的模糊性, 增加开放性小组项目, 教师只根据教学阶段提出需要完成的基本目标, 由学生自主选题开展设计与实践。完成的小组项目需要制作PPT, 向课程教师组进行现场答辩并提交设计报告。现场答辩将主要考查内容、语言表达、PPT制作、团队协作、创新性等方面。现场答辩评分引入同行评议机制, 分组间要相互提问与打分。答辩评分和报告评分将分别按权重计入总成绩中。在考查团队能力的同时, 我们也注重考查每个学生在团队的中贡献, 结合平时情况与综合团队项目中个人考查环节评分, 以个人团队分浮动百分比的形式, 评定个人在团队中所做贡献。

2.2 评价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以学生在系统设计、实践、分析和调试过程中, 处理问题的能力、答辩和项目报告的质量为依据综合评定总成绩。课程总成绩以百分制计算, 为各环节的加权平均, 评价体系包括如下环节:平时考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小组项目、项目报告、期末考试和个人团队分浮动比例, 共七个环节。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其中, 各环节占比为平时考勤 (5%) , 课堂提问 (5%) , 平时作业 (10%) , 小组项目 (40分) , 项目报告 (10分) , 期末考试 (30分) , 个人团队分浮动比例 (±60%) 。课程总成绩=个人成绩+团队成绩×个人团队分浮动比例。其中, 个人成绩=平时考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 团队成绩=阶段测验+小组项目+期末考试。

2.3 评价标准

专业核心课程的评分标准实行“边界约束制”, 即根据各专业核心课程特点给出评价体系中, 各环节考查的主要指标和基本标准, 即边界约束。不满足约束的按标准进行扣分, 而超越边界的则按标准进行加分。也就是说, 课程允许学生差异化发展, 专精某一方面, 用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课程满分为100分, 课程分数区间为[0, 100]。课程初始分数为100分, 按照指标体系要求, 根据执行细则逐条进行减分或加分, 执行完所有细则后得到分数, 若该分数在课程分数区间内, 则即为本课程最终评分;若该分数不在课程分数区间内, 则按欧式距离最小原则, 取课程分数区间的上下边界为课程最终评分。以综合团队项目环节中选题情况指标为例,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 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 扣100分。

(2) 选题不包含测量系统与控制系统的, 扣60分。

(3) 选题存在明显错误, 设计不合理的, 理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 缺乏研究能力的, 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很不扎实的, 按每项扣分, 每项扣20分。

(4) 选题基本可行, 设计基本合理的, 理论分析与计算无大错, 研究能力较弱, 对某些问题提不出个人见解的, 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的, 按每项扣分, 每项扣10分。

(5) 选题可行, 设计比较合理的, 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 对研究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的, 反映出作者基本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 不扣分。

(6) 选题较好, 设计比较合理的, 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 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或有新见解的, 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 按每项加分, 每项加10分。

(7) 选题新颖, 设计合理的, 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 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地分析或有独到之处的, 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 按每项加分, 每项加20分。

(8) 选题具有创新思维, 综合运用所学专业课程知识, 探索了有价值的现象、新规律, 提出了新命题、新方法的, 加30分。

(9) 选题纠正了前人在某些问题的提法或结论上的错误, 或解决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中的问题的, 加30分。

评分标准不仅只关注技术指标, 同时也关注文档编写、诚信状况、工作量等非技术指标, 以求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情况。

3 总结

评价方法改革措施已在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2级和2013级部分核心课程教学中实施, 从当前情况来看, 对于评价方法改革有以下几点体会:

(1) 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由于对课程总成绩的评价不再集中在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环节, 而是隐含在课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一定程度上, 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要求他们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全情投入。而评价标准细致地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允许差异化发展且目标明确, 学生可以根据规则合理规划, 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这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学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 积极完成实验和课程设计, 课后还会就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老师交流讨论。

(2) 实现了互动式教学。通过适时开展随堂实验和团队项目, 让学生能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并且能在团队项目中, 积极讨论、综合专业所有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和吸引力。

(3) 掌握了实际技能。教学实践表明, 所实施的评价方法改革使得学生在系统方案设计、项目报告编写、项目答辩技巧、绘制电路图、制作硬件、编写程序、安装调试和正确使用工具仪表等方面的表现得到明显进步。

参考文献

[1]樊尚春.北航测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C].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0年学术产业大会, 2010.

[2]薛凌云, 赵伟杰, 祝磊, 等.高等学校学生学习效果的管控与考核方法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11) :99-102.

[3]陈希亮, 姜峰, 赖俊, 等.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6 (6) .

[4]徐惠敏.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 (2) :114-117.

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路径探索 第9篇

地方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总体上属于新生事物, 对其特点, 尤其优势与不足的研究有利于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 有利于把握地方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规律。

1.历史较短、发展较快。地方高等学校一般办学历史相对较短, 但发展较快, 不少已初具规模, 一些还比较大, 就广东省而言, 大部分地方高等学校的学生规模已超过1万人, 反映出地方高等学校在发展和生源方面的优势, 社会信誉的不断提升。

2.地方品牌, 多方支持。地方高等学校是地方品牌的重要代表, 能得到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 又能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专项资助, 还能得到地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帮助、赞助, 许多地方高等学校能得到海外华侨、校友和团体的捐助, 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3.政策灵活, 管理自主。由于经费与管理部门的多样性, 带来管理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校可调配的资源丰富多样, 管理自主权较大, 国内外交流活跃。

4.地方生源, 情商较高。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地区, 师生与地方结合较好, 有浓烈的乡土感情, 在招生、学习、就业、服务地方等方面与地方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他们情商较高, 动手能力较强, 有强烈的服务地方的愿望, 与地方企事业单位沟通方便。

5.师资多元, 博采众长。由于是年轻的地方高校, 师资发展一般不能靠本校甚至本地解决, 而是来自五湖四海, 以一定的政策引导及事业情怀走到一起, 师资构成的多样化带来文化的多样化, 有利于优势互补、文化融合和创新。

二、地方高等院校面临的困境

1.师资梯队不全, 历史积淀不足。地方高等学校的师资主要是来自各地, 教学科研梯队形成较困难, 容易出现教学科研人员“短斤少两”, 梯队构成“有头无尾”。另外, 由于地方院校

办学实力较弱, 优秀拔尖人才和知名学者缺乏, 其思维往往限定于“学习”、“模仿”、“追随”的局面[1];良好稳定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尚在形成, 规范有效的教学科研和人财物管理机制正在探讨之中, 社会美誉度因其沉淀不够及成果较少而普遍在部属名牌高校之后。

2.生源结构单调, 校风学风一般。由于学生大多来源于地方, 录取分数不高, 反映出总体上学习智商及方法一般, 受居家因素影响大。不同地区的文化交融、刻苦钻研、拼搏学习较难形成风气。

3.名家效应薄弱, 社会声誉不高。地方高等学校的专家名家相对于名牌大学显得太少, 办学条件及规范化尚处于不断完善中, 然而对一个高校的规范化和学术评价的要求是一致的, 评价和规范化的标准主要是重点大学的专家名家根据其学校实际制定的, 因此, 地方高等学校在规范化与学术评价中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 结果事实上总是在规范水平和个性特色上难以取舍, 左右摇摆。

4.项目争取困难, 专项投入较少。由于师资、成果积淀不足, 基础研究较弱, 有影响力的高层次和重大项目及基础研究项目争取困难, 专项建设 (如重点实验室、名牌专业、863项目等) 经费投入少, 一定程度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声誉的提高。

5.属地管理多头, 协调任务繁重。地方高等学校业务上通常受上级业务部门领导, 而人财物等方面也同时受所属地方的管理, 在投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较强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管理的多头化有时甚至是无所适从, 因此加强和各级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 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常常是地方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

当前, 社会已经进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 新的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我们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地方院校创造了大量可供利用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条件。同时, 地方高校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同类院校在规模和实力的快速发展给地方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国内众多名牌高校在各地方周边办学给地方高校发展提出了无情的挑战。因此, 探索一条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新路径, 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非常意义。

(一)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地方高校要积极研究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体系, 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保证基本教学规范和质量的同时, 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努力探索, 逐步实现“四个化”:能力塑造个性化:针对学生个体特点, 探索特长生、特优生快速成才和学习困难学生帮教成才的途径, 可采取导师制、考研辅导、竞赛指导、交叉选课、协同科研及助学辅导、重修重考辅导等方式使能力不同的学生均能成才。创新教育制度化:创新是新时期学校水平和学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地方院校要根据学生情商较高、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 制度化地开设科技与创新、创新思维训练、创新与创业等选修课程, 鼓励设计性、研究性学习方式, 奖励实践教学和各项竞赛中的创新成果。学生素质综合化:重视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的综合培养。通过跨学科选课程、选实验、选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营造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模式多样化:在研究实行学年制、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同时, 要探讨推行第二学位制, “大平台进, 多方向出”、“同批进, 分批出”和“宽进严出”“创新班”等人才培养方式。要努力建立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不同层次类别互相依托、互为补充、服务地方的培养模式。

(二) 实施人才学科互动战略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 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 提升办学能力, 在对自身准确定位的基础上, 力争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现新的跨越。首先, 树立人才培养全面素质观。实现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有机整合;实现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索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模式;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其次, 建好学科平台。鼓励学科间破除围墙, 加强交叉联合的系统集成, 实施资源共享, 为师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再次, 凸显学科特色。形成良好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实现出一流科研成果、一流学科和一流人才的目标。第四, 培育学科生态:实现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 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动, 在服务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跨越。

(三) 培育特色专业, 尤其是与地域经济发展相呼应的适应性强的特色专业

地方高校毕业生质量的好坏, 最终要靠市场来进行检验, 而毕业生就业率就是体现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办出特色是一个专业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 是一个重点学科建设并赢得竞争优势的唯一法宝, 特色就是质量, 特色就是水平, 特色就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培育, 实际上都是地方院校拥有自己特色的标志, 也意味着地方高校走向个性发展, 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同时也是地方院校的整体实力, 领导的决策能力、变革能力, 教师与管理者的业务能力的表征。因此, 科学地培育特色专业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1. 调整专业布局,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重视专业建设, 依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地方传统专业, 积极开发新的专业生长点, 柔性设置专业方向, 拓展专业服务面向。针对地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对各类人才需求旺盛, 学校通过增设的应用性强新专业,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 深化教学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 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 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平台招生、“创新班”的实践等, 逐步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成人成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就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 重构课程体系、彰显课程特色

实施“平台+模块”的课程教育, 采取压缩课内总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扩大公共选修课程、主辅修等措施, 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开放实验室, 拓宽校外实践渠道, 校企联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快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1.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携手并进。

长期以来, 受到“文理分家, 专业对口”的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 始终没能跳出这种思想束缚, 改革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现在就要转变课程观念, 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携手并进。通过普通教育, 为学生提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广博的知识;通过专业教育, 为学生提供精深的、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 培养学生成为专业人才。只有基础扎实, 后劲就足, 适应知识更新和专业转换的能力会更强。

2.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渗透。

强调“厚基础, 宽口径”, 就要力求打破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 真正做到“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将相近专业合并起来共同构建课程体系, 以一种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学科, 鼓励文理学科交叉、渗透[2]。目的是构建成发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总体优势。有利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充分体现诸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及完整性, 满足学生对多元价值的追求、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

3. 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和谐统一。

传统的课程结构体现“仓库理论”, 认为“脑子是存贮知识的仓库”, 教学就是用各种知识去填满“仓库”, 学习就是获取知识, 收集得越多就越有学问。这种重视记忆, 强调多记多识, 忽视了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信息量猛增的现实[2]。因此, 课程建设要重视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 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 进入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实践与科研。通过鼓励学生从事或参与研究, 使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创造者, 培养学生的创新、发现和合作精神,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学科的洞察力, 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分析知识的方法, 批判地看待事物,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 以素质教育为依托, 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智能型人才, 最终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

(五) 加强产学研合作

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途径;是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高校要清醒地了解本地区各行业需要, 熟悉本地区各行业改革和发展途径。在面向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同时, 还要主动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服务, 把人才培养的远期目标与科技、生产的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全面发挥高等院校的功能, 巩固和扩大产学研结合新局面。利用自身的专业人才、科技、信息方面的优势, 把一部分社会资源转化为我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围绕社会的宏观经济环境及发展趋势, 为行业和地方提供积极有效的科技研究、咨询及技术、管理方面的服务。地方高校可以主动介入企业, 采用订单式培养办法进行合作办学。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地方高校的特点以及面临的困境基础上, 对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作了认真的探讨, 并提出了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毋俊芝安建平.特色:地方院校生存发展之魂[J].中国高教研究.2004 (4)

核心探索 第10篇

课程整合成为国际护理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与发展方向, 出现了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趋势。其包括4个方面:课程的整合与开放、课程的国际化、课程的信息化和课程的综合化[1]。

1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目前国际上有关护理专业的课程基本分为3种类型, 即以学科为基础的护理课程、综合性护理课程和以能力为基础的护理课程[2]。尽管各种课程模式从不同侧面涵盖了护理教育, 但综合评价近年来护理高等教育的效果, 与培养目标仍有差距。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整合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总体还未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还属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分析, 护理课程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冲突

没有体现护理专业以人的整体健康为护理对象的特点, 对学生的素质、职业责任感、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课程设置甚少。课程设置的总体结构应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又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与社会工作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才是当今社会对高职护理教育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 对高职护生的培养不仅仅是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涉及人文素质层面的教育。此外, 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描述[3], 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评判性思维和研究构成了其基本指标。这表明了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认知层面不仅包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 也包括了基本技能和学生综合素质、良好职业道德等情感方面的培养。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 有学者对中、英、美三国高等护理教育成人/内外科护理课程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高等护理教育课程目标偏重认知领域的要求, 对情感态度、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强调不足, 这就造成了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1.2 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

各门课程都为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而各自成体系, 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课程之间不必要重复的现象较多, 许多内容在医学基础课中学习过, 在以后的专业课中又频繁出现, 甚至在某些名称或者局部问题上还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如果课程结构的调整仅仅局限于对各个学科课程做简单的增减, 而不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壁垒森严的学科界限, 增强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那么学生的创造潜能是不可能得到释放的。

1.3 课程结构不合理

纵观护理学的形成、发展,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护理学精于自然科学, 荒于人文科学, 没有真正确认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导致护理学人文底蕴不足。长期以来, 在医学教育中侧重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 相对忽视学生关爱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的培育, 社会人文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 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很少。

目前, 高职护理教育分为专业课、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 (包括临床见习、实习) 3大块, 按3:3:4的比例分配课时。医学基础课比例偏大, 人文社会学科和临床实践课比例偏小;必修课多, 选修课少;重知识的传授, 轻良好医德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医学类高职是各类高职教育中课程最多的, 最高达38门, 平均34门。即使如此, 仍无法解决知识的无限增长同在校受教育时间有限的矛盾。

1.4 课程设置缺乏护理特色

“三段式”是当前高职课程结构和分类的一种通用模式, 即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三大块进行教学。这种课程体系和布局生物医学模式的痕迹过于明显, 理论课、实践课只是机械拼合、平行叠加, 并未进行科学整合, 本质上还是属于学科导向的“知识本位”模式。在课程实施上也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规律和特点相违背。纵观上述问题, 最突出的矛盾是课程的设置与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冲突。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是由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定位及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也是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所在。众多的高职教育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以能力要求作为课程组织的核心线索。因此, 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对何课程模式进行整合, 都必须坚持以能力为中心这个根本原则。

2 核心能力理论

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 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 不同的高职教育模式在最后必然体现为课程模式的区别。一种高职教育模式, 能否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决贯彻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 又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取决于其是否有正确的课程模式。

自1989年加拿大国家开发署 (CIDA) 资助设立的中加高中后职业教育项目 (CCCLP) 首次将CBE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教育引入中国, “能力本位”职教思想几乎成为共识。核心能力理论在企业界的巨大成功更是引起了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相继提出要把培养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ies) 作为今后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对护士核心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和描述以及相应的研究, 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亚的部分国家等, 其中以美国对护士的核心能力研究较多。美国的护理课程教育领域中很早就运用核心能力, 用以培养和评价护士。

近年来, 美国科罗拉多护理学院的罗林 (Loring) 教授对护理核心能力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护理核心能力应包括8方面的能力:评估和干预能力、交流能力、评判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领导才能、教育能力、知识综合能力。

2004年, Queen[4]为了了解护理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采用弗吉尼亚医院协会 (Virginia Hospital Association, VHA) 健康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的调查问卷修订版对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和田纳西州3个州共1 007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 包括医院护士、健康中心护士和家庭护士。结果显示:护理本科毕业生在毕业时应具备6个维度的核心能力, 包括健康促进能力、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临床护理能力、计算机能力和病例管理能力。

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 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为护理教育和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各国对护士核心能力的界定各有侧重, 但也有一些大家共同强调的能力, 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规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等。

3 高职护理课程的整合

3.1 课程整合的概念内涵

课程整合 (integrated curriculum) 概念是在欧洲工业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它的提出是为了克服因为社会分工所导致的教育发展的片面性。

课程整合的定义是:设计一种课程, 使得相关的概念、理论、内容、过程集中在一起, 并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学习。课程整合就是将2种或2种以上性质不同但却有关联的课程, 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 融为一个逻辑整体的思想和方法。

目前, 关于课程整合的概念内涵在国内外的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分歧。总的来说, 课程整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 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 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广义的课程整合包括4个层面, 即经验的整合、知识的整合、社会的整合和课程的整合, 其最终目的在于学校教育与民主、社会的统一与整合。这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一部分。狭义的课程整合是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 国内外关于课程整合的认识多属于此,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综合课程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一与整合成一门新的学科, 只要具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态度和情感的教育内容就是综合课程。”笔者认为课程整合的内涵就是指将内容上相互联系的课程综合化, 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并且使内容相互渗透, 在教学及学习上发挥最大的效益。

3.2 核心课程理论

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课程整合最大的优点就是依据不同岗位、工种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结合模块化、项目式教学, 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优化组合, 避免同一专业的交叉课程内容重复, 更突出地体现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美国爱德林 (Edling) 和Loring1996年为了满足知识社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而设计了职业教育课程整合系统 (integrated system for workforce education curriculum) , 这一体系共包括3组课程内容: (1) 核心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它是以产业部门为基础的; (2) 宽泛的应用性知识、技能和态度, 它是以职业群为基础的; (3) 专门技术与应用知识、技能与态度, 它是以具体工作岗位为基础的。这一系统为设计知识社会设计职业教育课程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参照框架。这一系统表示从9年级到12年级 (相当于我国的中职) 课程的变化:以核心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为主, 宽泛的、专门化的技术与应用知识、技能与态度只占少部分;从13年级到14年级 (相当于我国的高职) 核心的、宽泛的、专业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处于均衡状态。年级越高, 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所占比例越大。在不同年级可以进行不同的课程整合;同时, 学校学习可以与工作中的学习相整合;整合既包括水平的课程整合, 也包括垂直的课程整合。

3.3 课程整合的目标

(1) 整合课程内容。整合课程内容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对高职护生的核心能力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根据高职护生的核心能力框架, 参考职业教育课程整合系统, 列出高职护生达到能力所必需的课程, 并制订课程标准。

(2) 理论与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应当以核心能力为轴心, 进而按知识逻辑不断展开, 用核心能力来吸纳和整合学习内容。以应用为主旨, 面向职业活动渗透理论知识, 按职业活动规律构建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较好的整合。

(3) 注重人文教育。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早在20世纪70年代, 欧美的许多医科院校就开设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使人文学科成为医学教育一个崭新的领域。此后, 人文素质得到了迅速、蓬勃的发展, 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领域, 也渗透到了护理工作中。如美国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从护理专业的角度出发, 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 强调疾病给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以及围绕这些影响所进行的护理干预。

(4) 人文素质教育和相应的人文社会课程应当贯穿于护理教育的全过程。可结合护理理论、概念、模式、规范和方法, 增加人文社会学科的课时比例, 将社会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美学、护士行为学、康复护理、医学法规、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人文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 必须通过第二课堂、专业教育等途径加强人文教育。

(5) 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如拓展实训中心的服务功能, 开展人文专题讲座, 组织志愿者服务, 长期组建文学社团及摄影协会并举办演讲比赛、音乐欣赏等课余活动, 以丰富生活, 使学生在生活中多层次、多方位地提高个人的素养。

3.4 课程整合效果的评价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讲求实用、实效。因为, 高等护理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一种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教学体系, 其核心要素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专项性和操作性为依据, 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和岗位业务知识、较强的技术再现能力为目标。

核心能力框架下的课程整合需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考核内容涵盖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特定知识和能力, 以核心能力为重点, 根据不同的模块进行相应的考核。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 建立多元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多元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要体现内容多元、方法多元、主体多元的特点。内容多元是指参与评价的内容多元, 不仅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 还包括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参加社会服务评价等。方法多元是指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主体多元是指运用用人单位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法, 使评价体现职业需求和学科特点。课程整合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本文的研究还比较粗浅, 需要结合高职护理教育的专业特点和本土实际, 不断深入并逐渐走向全面的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忠文, 莫薇, 宁文珍.高职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 S1:24.

[2]吕冬梅, 林平.关于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J].护理研究, 2003, 13:54~55.

[3]马芳.浅析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 6:292~294.

核心探索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能力体系;核心能力;教学评价;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41-02

【作者简介】贾保柱,江苏省睢宁县第二中学(江苏睢宁,221200)教师。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和颁布实施,新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评价改革也势必进入新一轮的探索实践。随着对初中数学基本能力的认识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化,探索适应初中数学学科特色、突出数学核心能力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成为大势所趋。

一、对数学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的认识

西方的教育专家并不认同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扎实,他们认为中国教育的基础在“知识体系”,而美国这些西方国家的教育基础在“能力体系”。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到今天,人们普遍关心起“能力”来。中学数学的基本能力具体要实现哪些?怎样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建立必需的数学能力体系,实现学生能力的大发展?……解答这些问题成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数学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

结合当前国内外对数学能力认识的新现实,特别是吸收了世界创新型人才产出率较高地区精英人才选拔标准的相关指标,我们尝试构建了分层的初中数学能力目标新体系。我们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将关于能力的教学体系由低到高分成四个层级:基础能力层、创新能力层、综合能力层、能力意识层。基础能力层不仅包括感知、运算、数据处理、逻辑推理、归纳推理、空间想象、抽象概括在内的《数学课程标准》和各种教学参考文件重点表述的“能力”要求,还包括引用自《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的数学联结、数学交流与表述能力等。特别是数学联结能力,将会成为中国数学教育今后重视的基础能力之一。创新能力层是我们对众多原创性科研成果产生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总结。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等在创新成果产生中的作用已获得公众的高度认可。就学科而言,综合能力更多地表现为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想渗透。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综合能力的价值体现。能力意识层所形成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自觉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高端目标,是数学能力成为根植于人内心的修养、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能力、成为人的“文化意识”。

毋庸置疑的是,在最新的数学基本能力教学认识体系中,创新能力是核心目标。

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时,每节课都应有能力教学的核心目标。实际上我们的教学已经进行了尝试渗透和专题实践。目前这种课堂的基本生态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活动,分析解决问题;经历体验感悟深奥的道理;思维提升;质疑深化。其中“重活动、重合作、重思维、重感悟、重质疑”这五个方面的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育所重视的数学能力的核心。这五个方面,几乎可以涵盖绝大多数数学能力教学的要求,简称为“五重”,是数学能力教学要求最核心的部分。因此,我们尝试构建了突出数学核心能力、专门面向初中数学的课堂评价表。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的研制探索

由于数学新理念评价指标的改革和调控,数学课堂的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优秀的数学教学设计让数学课堂更具有人文性。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数学活动、数学生成等都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制初中数学学科专门的课堂评价表,不仅能体现数学的特色,能关注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便于调控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数学课程理念的渗透。

对数学课堂而言,只要学生通过活动与合作,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感悟深奥的道理,发展思维品质,形成全面能力,就是完成了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

“以学定教”突出“五重”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见文末)的项目指标的关键词大都来源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课程理念部分,目的是更直接地贯彻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应是:看学生的发展。也就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能说什么和做什么。因此,确立了评价项目的五大方面:活动、合作、思维、感悟、质疑,这些都是对学生数学特质的考查;评价表中二级评价权重,在教师预设等方面的分值所占比例很小。

为了与课堂评价表相适应,数学课堂教学也应加强学生活动效能的控制和激励,以促进全体学生重视数学核心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制定了促进小组学习力提升的突出“五重”的课堂小组激励评价表。(见下表)

小组激励评价表的项目,体现了数学的核心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补,让所有学生得到了真正发展的机会,解决了部分学生心理压抑问题,促进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甲方信息化项目管理核心要点探索 第12篇

总体来说, 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的具体体现, 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是管理体系梳理、架构甚至重构的过程, 这就导致了信息化项目与其他类的项目有很大不同。在信息项目开展中, 管理者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并且对自身的项目需求进行明确。作为整个项目的责任主体, 甲方要对自身的业务职能有充分的认识, 协调整个项目建设的资源, 对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下文从信息化项目建设周期、组织管理、需求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 就甲方信息项目管理核心的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2 信息化项目建设周期

一般来说, 信息化项目建设周期包含可行性分析、业务重组、信息系统规划、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系统运行与维护几个阶段, 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的规模等可能有所减少。信息化项目建设周期中可行性分析、业务重组、信息系统规划、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测试几个阶段甲方人员参与度较高, 其中信息系统规划、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测试中甲方处于重要地位, 将直接影响信息化项目的成败。在信息系统规划过程中, 需确定系统范围, 即信息系统支撑的管理内容, 这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在系统需求分析时通过甲乙双方的探讨最终确定甲方需求已支撑系统设计, 明确的需求有利于系统设计、建设, 可有效减少返工。系统测试阶段甲方的工作主要为验证系统是否已经满足要求, 充分的测试可以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是系统验收的依据。在以上几个阶段中甲方项目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协调甲方人员参与到项目工作中, 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与质量。

3 组织管理

信息化项目启动时应成立项目组织, 甲方人员在项目组织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核心应用系统建设项目, 甲方项目组成员应包含公司管理层、信息部门人员以及各领域专业人员, 项目组织层级从上至下应为项目总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办公室、专业组全职人员、专业组兼职人员。

项目总负责人由甲方管理层担任, 负责对系统的总体建设方向、系统最终支持领导决策数据的挖掘方向以及数据的最终展现方式进行确认。

项目经理应由业务部门或信息部门领导担任, 负责项目范围、进度的总体控制。项目办公室应由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人员共同组成, 负责项目进度跟踪、编制并发布周报、协调甲方资源等具体工作。

专业组全职人员应由业务部门人员组成, 全职在项目组工作, 负责需求的提出、专业技术方案确认、系统测试、协调本部门其他人员为项目提供支撑等工作。

专业组兼职人员应由业务部门人员组成, 在项目需要时承担项目有关工作, 负责提供支持材料, 需求研讨、系统测试等工作。

4 需求管理

需求是项目建设的根本, 将指导项目建设的方向, 影响项目建设的最终结果。需求的不确定性与多变性是信息化项目与其他项目建设的主要区别。以下将对不确定性、多变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方案。

不同于信息化项目, 其他项目在建设初期就可以获得明确的需求。例如在工程施工项目中, 甲方向乙方提供的设计图纸即需求, 此时的需求是确定的, 虽然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因现场变更、设计变更的提出有所修改, 但整体上需求是明确的。但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初期甲方很难给出明确的需求, 其主要原因如下:1) 甲方需求提出人的信息化认识与理解水平导致信息化需求不明确。2) 甲方不同的业务人员对同一业务的认知不同导致需求不同。3) 甲方多个业务部门的管理冲突导致信息化需求不确定。

在需求调研阶段, 甲方应采取多样化措施以获得明确的需求, 可采取的措施如下:1) 组织乙方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介绍, 包含系统整体架构、管理思想、具体业务管理方式等, 使甲方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对系统有全面的认知。2) 组织甲方相关人员到信息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的同类企业中进行调研, 学习信息系统建设经验。3) 请乙方介绍以往项目同类问题解决方案, 借鉴方案内容。4) 组织甲方相关人员、乙方顾问召开专题讨论会, 对需求进行深入研究, 对可能遇到的业务进行全面分析, 确定最终需求。

信息化项目需求具有多变性, 其主要原因如下:1) 随着信息系统建设过程的深入, 用户对信息系统理解加深, 提出新的需求。2) 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 企业管理规定变更, 提出修改需求。3) 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 需求提出者意识到将来可能发生的业务需要在系统中进行管理, 提出新的需求。

信息化项目管理中变更管理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用于对需求变更的控制。不控制需求变更是导致项目陷入混乱、不能按进度执行乃至信息系统质量低劣的共同原因。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甲方在此阶段应与乙方项目经理共同做好需求变更控制工作, 变更控制步骤如下:1) 成立变更控制委员会对需求变更进行控制, 变更控制委员会应包含甲乙双方管理人员。2) 制定变更控制策略, 即规定变更必须遵循的过程。在变更控制过程中未被采纳的变更需求在后续不再考虑。3) 制定变更采纳原则, 变更控制委员会根据原则对需求进行评估并给出最终结论。4) 所有变更需求应有记录, 包含变更需求内容、提出人、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等。5) 变更控制委员会应将评估结果反馈给需求提出人, 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5 质量管理

信息化项目的质量管理与其他项目有较大不同, 信息系统质量无国家相关标准, 无行业标准, 信息系统的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为合同约定、需求说明书、详细设计报告。

信息系统质量的内涵包括功能、美学性、特殊性能、一致性、安全性、可靠性、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其中美学性、特殊性能无法量化成为标准, 其他内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量化为标准, 最终作为项目阶段性验收和最终验收依据。

系统功能性可采用需求说明书、详细设计报告作为标准以用户在测试阶段对系统功能进行全方位测试后签署的最终结果为质量衡量依据。在功能性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用户测试的全面性。

系统一致性可采用合同条款和详细设计报告作为标准, 原则为页面风格统一、相同功能实现方式统一、展现方式统一、操作方法统一, 以用户在测试阶段签署的最终结果为质量衡量依据。项目经理应重点关注系统的一致性。

信息系统安全性在招标阶段就应予以考虑, 合同中应做明确规定。在系统方面主要采用用户权限控制、密钥复杂度控制等手段达到保证安全的目的;在服务器方面主要采用关闭非必要端口、IP访问控制、禁用远程连接等方式达到保证安全的目的甲方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 应为信息系统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备份系统、异地灾备等保证数据安全, 应通过门禁系统、摄像监测等保证机房安全。

信息系统可靠性主要以合同条款为标准, 以压力测试结果为衡量依据。信息部门人员应重点参与信息系统可靠性验证工作。

信息系统售后服务主要以合同条款为标准, 合同中应规定售后服务不同级别问题响应时间、解决期限及处理方式, 以服务期问题解决记录为衡量依据。

6 结语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支撑企业管理的必要工具, 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普及, 甲方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 信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信息化项目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 对甲方信息化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甲方作为信息化项目的责任主体, 应提高对信息化项目的认知, 学习先进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理论, 加强创新, 积极参与, 以实现高水平的信息化项目管理。

摘要: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 企事业单位内部实现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其发展的重点内容。通过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可以有效实现对业务和数据的精细化控制, 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 甲方需对项目进行整体管控。本文旨在分析探索甲方信息项目管理中的核心要点。

关键词:甲方,信息项目管理,核心,探索

参考文献

[1]柳纯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 (第2版) , 2008.01.

[2]陈泽新, 陈丽娜, 杨一平.引入改进二叉树模型的信息系统项目实物期权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 (04) .

[3]郑侯颖.浅谈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 (16) .

[4]敖冬.论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 2012 (05) .

上一篇:电力能效测评系统下一篇:民族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