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演进范文

2024-06-30

产业结构演进范文(精选12篇)

产业结构演进 第1篇

企业组织结构是指企业中为了有效地达到企业目标而筹划建立的企业内各组成部分、上下左右、领导与配合的关系。在信息时代, 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残酷环境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推动, 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人们从各个角度对企业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CIMS、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全能制造、独立岛、统一制造理论、并行工程、动态联盟、内涵式发展理论、供应链等一些新生产方式 (或新技术) 。然而, 在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 这些新的生产方式、新技术在中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新方式、新观念的应用必须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 先进的技术需要相应先进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由于前期的新理论、新技术把主要精力置于技术集成的功能集成上, 忽视了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人的因素的集成和协调。种种迹象表明, 单从技术的观念出发很难成功, 过时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已从根本上束缚了劳动生产率、管理效益的大幅度提高。所以对企业来说, 合理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比先进的技术更重要。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 侧重研究合适的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模式及向演进模式过渡的演进程序。

1 现有组织结构的基本现状

企业管理组织是企业管理过程的组织, 它是企业生产力不断发展到某个特定阶段上的产物。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组织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多, 总的来说与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要求相适应, 但导致企业管理水平长期低下,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企业一直未能摆脱传统的“社会分工理论”的影响, 使形成的组织结构大都具有多层次、宝塔形特征。这样企业的决策层将指令下达到中层管理部门, 并通过分解一下达到执行系统。这种结构形式反应迟缓, 效率低下, 而且易形成管理的官僚化, 是企业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主要症结。与此同时, 一些企业为适应信息时代的竞争需要而使用了高技术, 但高新技术的推进并未在企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现代高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范围变宽, 使得企业在控制幅度的能力加强, 而管理思想、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大大滞后于技术的更新, 从根本上束缚了劳动生产率, 使高技术效益大打折扣。因此, 企业组织结构的重构是必然的。

2 演进模式的选择

组织结构演进模式的选择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组织结构总体发展目标、方式和步骤等的选择。组织结构演进模式的选择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 系统协调和整体协调原则, (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 (3) 利于实现企业目标原则, (4) 环境适应原则。

组织结构演进模式的类型, 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第一, 循环变革演进模式。由于企业是在激烈竞争和变化多段的环境中经营, 经营战略的经常变化, 企业组织结构就需要经常调整, 使其更富有弹性, 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演进模式。即是说, 如果你想打破部门的障碍, 对市场有更敏感的反应, 你必须采用适于生产和市场的组织结构;如果你想加强职能部门, 你就要采用适于职能部门的结构。其余类推。这种演进模式在美国比较普遍。第二, 渐变跃升式演进模式。此模式一般存在组织结构的渐进, 但注重于一定环境条件下升至一个新的发展形式。例如, 日本就是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结构调整。日本在组织结构的变革中, 有这样两条经验可以吸取: (1) 日本坚持改革与现代管理格格不入的组织制度, 果断地采用现代组织结构形式; (2) 对本国原有的组织结构采取分析态度, 特别是注重保留和发展本国的特长和可取部分。第三, 多阶段渐变跃升式组合演进模式。该模式是在综合前面两种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适合我国技术经济现状和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演进模式。它以发展创新技术为主导来推动组织结构调整, 以生产组织结构调整为重点, 并结合企业战略调整管理组织结构,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速度和形式不同的组织结构以适应企业改革的内容, 如图1所示。在技术进步阶段, 将加大组织结构的调整速度, 以适应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在随后的产品开发和工艺革新阶段, 进行局部调整生产组织结构;而在管理新方式应用阶段, 适当减慢速度, 以理清责任和权力的关系;同时不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性质的组织形式, 以进入下一阶段而形成新的良性循环。

3 演进程序

企业组织结构越复杂, 其系统性越强。在每一阶段的演进过程中, 如果先把组织结构看作一个系统来进行规划设计, 可避免很多操作失误。根据系统特性设计组织结构, 分为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和系统协调三大步骤, 每个步骤又相应分成若干个小步骤, 如图2所示。每小步之间可以反馈构成循环。

3.1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就是对企业有关情况进行分析, 如企业外围环境, 同类型组织结构, 企业内部情况等和对企业现有内部与层次的划分, 如系统综合提供依据。企业外围环境是指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市场分配, 技术发展, 组织内部的工作, 人力、权力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与同类型组织有关的信息是指它们的经营思想、组织结构形式及实施办法等, 企业内部的情况如企业规模, 组织结构的形式、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等。部门的划分标准有: (1) 职能。例如企业主要的活动是生产、管理和服务, 则可相应划分出生产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 (2) 产品或产品生产线。这种形式在多种经营的大型企业较为盛行。 (3) 工作程序。例如电厂的锅炉车间、汽机车间、电机车间、送变电站就是按工作程序划分的例子。 (4) 人数。将工作能力相近的人员组织起来, 按一定规模组成一个个集体, 这种形式在企业下层较为常见。管理层次是指企业分级管理, 有多少层, 有多少个等级。一般有高耸结构和扁平结构两种。高耸组织结构和扁平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如下:

3.2 系统综合。

系统综合就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组织结构最优设计并予以实施。组织结构的设计就是有机地安排部门之间的联系、部门内部的联系以及各管理层次的相互关系。设计方法权变设计或两种定性设计法:决策需要法与关系需要法。决策需要法就是根据企业管理层次和部门决策需要的相互关系, 把有关部门有机地组织起来的方法。关系需要法就是根据某一部门与其它部门的相互关系需要把有关部门连接组合在一起的方法。组织结构实施就是将设计的组织结构按预定的目标投入运行, 执行企业规定的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 开展正常的组织活动。实施中, 主要注意三方面内容: (1) 各级组织结构之间的职权关系是否合理。 (2) 具体的信息通道是否畅通。 (3) 工作流程是否有序。

3.3 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就是对组织结构状况实行评价、跟踪反馈, 适时地根据企业组织环境的变化及运行状况做出必要调整, 使组织结构达到正常运行并处于控制之中。对组织结构的评价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要从质的规定性上来衡量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程序, 二是要从量的方面来衡量反映组织结构现代化的实现程序。组织结构的评价标准应是: (1) 企业组织结构的建立应当符合企业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和生产发展的特殊要求, 最终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地说, 它包括两方面:a最终结构的设置是否与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特点相适应, b是否符合最终结构设置的规律和原则。 (2) 建立在最终结构上的管理组织发挥的管理水平应当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具体地说, 包括三方面:a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管理要素和技能是否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要求。b企业所拥有的基本管理工具是否达到当时先进水平。c企业内全体职工协调一致的程度。 (3) 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企业功能的发挥, 但可以说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影响很大。从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中可以体现管理组织结构是否适应本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的特别要求, 体现管理组织发挥的管理水平的高低。

4 小结

总之, 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模式及演进程序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一研究, 至少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有益的结论:组织结构演进模式的选择必须与一个国家的国情相适应, 而在操作上的演进程序则与企业的具体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特点相关, 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实施。

参考文献

[1]黄速建, 余菁.我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三十年.经济管理.2008 (13) .

[2]袁斐, 朱婧.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影响因素及途径.现代企业.2008 (8) .

[3]张洁, 石柯等.敏捷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及其生产制造系统.机电一体化.1999 (2) .

产业结构演进 第2篇

本文在分析比较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不同学派不断演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选择.

作 者:刘惠莹 林奇 范铁英 Liu Huiying Lin Qi Fan Tieying 作者单位:刘惠莹,Liu Huiying(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林奇,Lin Qi(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

范铁英,Fan Tieying(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浅析运输结构演进的趋势 第3篇

关键词:运输工具 运输结构 发展趋势

1各种运输方式的产生及发展

运输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物资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它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密切相关。

1765年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是机械运输的时代的开端,此时的运输工具种类和数量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在哈德逊河上试航了他发明的汽船,从此开始了水上运输的机械化时代。随着技术的改进,船身由最初的木质变成了铁质,最后又演变了钢质。早期的边轮推动器被螺旋桨推动器所取代,同时蒸汽涡轮应用在轮船上,这些都使功率与速度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1825年,从斯托克顿至达林顿之间修建了一条43.5公里长的铁路,它是世界铁路的起源。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以当时较为先进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蒸汽机车,并且在载重、高速和营运管理等方面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它依然是陆路运输的主要工具。1887年,德国人戴姆勒首次尝试将汽车引擎应用在道路车辆上并取得了成功,这次的成功为工业化国家的公路系统形成奠定了基础。如今,各个国家都建有庞大的、经过改良的公路系统,不难看出汽车公路运输已成为陆路运输的中坚力量。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的成功飞行是航空技术发展的开端。随着飞机设计技术的进步和机场设施的完善,航空运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航空运输业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5种运输方式是现代交通运输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运输结构的含义与运输结构的演变

2.1运输结构的外延与内涵

所谓的运输结构是指运输部门内外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大体上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是指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察运输业的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相适应程度。中观层次的运输结构是指从运输业内部考察各种运输方式的构成比例。微观层次的运输结构,是指从每种运输方式内部的各个环节考察其构成比例的。我国的运输结构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结构构成。这五种运输结构自产生以来,在交通运输业中的所占的比例不同,也影响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2我国运输结构的演变

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我国运输线路结构的变迁过程铁路运输里程在2007年以来没有过多大的变化,每年虽然呈增长趋势,但是增长的幅度不大。这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铁路运输虽然运价相对于公路运输便宜,但是却没有公路运输快捷、便利、省时。对于有能力负担公路运输价格的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公路运输。这也是我国公路运输里程不断增长的原因,它可以灵活的到达铁路运输不能到达的地方。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公路中的高速公路增长很快,这与经济发展迅速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反映了我国铁路的运输供给能力不足,否则公路里程不会以如此大的幅度进行增长。内河运输方面,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变化不是大,甚至到了2008年和2009年还有倒退的趋势,这与我国的地理结构有关。同时也是因为别的运输方式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变化,而选择其他种类的运输方式。民航发展非常迅速,这与我国物质生活的改善有很大关系。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有大幅度改善。居民支付能力的提高与民航运输线路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与日俱增。全球经济一体化既给我国的经济带来繁荣,也使得航空运输有了快速的发展。管道运输的发展在2005年至2007年间快速发展,这与我国的国家政策密不可分,如我国自2004年10月以来的西气东输就是主要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管道运输的发展也反映了国家对低能耗的运输方式的重视和我国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针。

从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这两个指标上分析运输结构,不难看出这两个指标的变化大致与运输线路的变化相似。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依然是铁路的市场占有率增长变化幅度不大,而公路运输的运输量却大幅度飙升,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铁路在灵活性和通达性上不如公路运输,因此以前由铁路承担的短途运输移向公路运输,还有一些时效性较强、对运输质量要求较高、附加值较高的货物运输也转而倾向于公路运输。但是传统的大宗货物运输如煤炭、木材、矿物、粮食等领域,铁路运输依然保持垄断地位,这与铁路运输的运价相关。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也是影响铁路运输市场份额的原因。一些具有高消费意识的人们,在出行时为节省时间,享受更好的服务质量而去选择民航运输也是常见的。由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可以说运输方式间的竞争局面大致形成,科学生产力的提高使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個不小的提高,并且各种运输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运输技术以争夺运输市场。

3运输结构演进的趋势

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日渐发达,这些都与生产力的进步密切相关。科技的革新是导致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且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最终也是由技术的发达程度决定的。所以交通运输业以后的发展趋势必然会朝着科技化方向发展。在管理层面,交通运输业将会朝着综合运输方向发展。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管理,发挥其所长,降低运输成本将是将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方向。

3.1运输工具朝着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交通运输结构演进的最终目的是使交通运输以最经济合理的手段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的不断发展会给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带来一个推动力,同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需要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交通运输工具的大型化将会使交通运输业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运输成本,产生规模效益,从而获得超额利润。高速化是指技术的改进会带来运输效率的提高。人们的需求随着技术的革新在不断的提高,对于快速,可靠,舒适、经济的运输工具将会是人们追逐的目标。

3.2综合运输

对于特定的经济区域而言,铁路、公路、航运、水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了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各种交通方式相互联系,发挥各自的运输优势。公路运输以其快捷、便利、迅速等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弥补了其他运输方式的缺陷。铁路运输则有运价较低的优点适合大宗货物和长途运输。航空运输的节时,便利有恰恰弥补了铁路运输的效率问题,管道运输则节约了运输资源。总之,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相互弥补运输过程中的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许庆斌、荣朝和等,运输经济学导论,中国铁路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P521-79)

[2]李伟达,交通运输结构发展演变规律的理论分析,运输结构,2000年7月

[3]宋迎春、冯雪丽,我国交通运输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科学之友,2008年1月

[4]师斌、李明、胡骥,交通运输经济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P7-9)

产业结构演进 第4篇

航权 (Traffic Rights) 是指跨国航空运输的权利。它最早出现于1944年芝加哥国际民航会议, 并由最早的五大基本航权 (1) 逐步衍生, 形成迄今通常使用的八种航权[1]。从航权的发展历史和使用习惯上看, 它是一种“保护本国航空权益”和“本国利益”的工具[2]。

航权开放指一国对本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公司开放在本国的航权。目前, 第五航权开放是各国或地区航权开放的重点。第五航权的获得是以前四种航权, 尤其是第三、第四航权为基础。并且登记国必须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谈判。值得强调的是, 虽然航权属于国家主权的范畴, 航权谈判也在两国政府间进行, 但却是两国政府对特定城市的航权进行开放。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航权是城市的垄断资源, 航权利用的程度可以影响城市的国际综合竞争力[3]。开放航权对特定城市和地区经济有很大的刺激作用。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 “在芝加哥—北京这条航线上, 如果每周仅仅较现在多增加一个航班, 一年就可以给各自城市带来高达4亿美元的收益”。据国际机场协会的研究资料表明, 每100万航空旅客可为周边区域创造1.3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和2 500个就业岗位[4]。例如, 1995年菲律宾政府为了发展苏比克湾地区经济, 开放了该地区的第五航权。随后, 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用五年时间在此建了一座亚太营运中心, 中心的建成迅速改善了苏比克地区的工业发展。1995年该地区只有2 000多万美元的产值, 到2001年时已增加到10亿美元。

二、区域产业结构及依存条件

产业结构就是国民经济各类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诸部门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和外在数量关系。国民经济的产业划分是科学分析产业结构的前提和基础。通常的产业划分有[5]:

1. 马克思的两部门划分。

按照使用价值的差异,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并借以说明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马克思对产业结构的划分是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基础。

根据两部分划分理论, 可以进一步将国民经济分为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两大部分:前者是人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后者是人们为了本身的精神生活, 发展体力和智力以便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活动。二者之间存在着由物质生产发展到非物质生产的历史序列, 而且又有互相作用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 彼此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还有不同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为区域产业发展规律分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标准产业划分。

标准产业划分是联合国和西方各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和西方各国自己的产业分类, 而制定的一种产业结构划分方法。 (2) 这种产业划分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制定、由权威机关编制和颁布、包括全部经济活动在内, 从而具有广泛适应性、对不同区域具有很高可比性。

3. 三次产业结构划分。

三次产业划分就是把区域全部经济活动, 按照产业发展的客观序列和内在联系,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统计和分析中广泛运用, 也是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和演化趋势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4. 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

按照劳动力、资金或资源、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中的集中程度, 可将区域产业划分劳动密集型、资金资源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划分对于衡量区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层次, 研究区域生产要素优势、规划区域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 产业功能分类划分。

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 考察各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方式, 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的相对地位、作用和功能为标志, 将区域的全部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 三者相辅相成。这种产业功能分类, 特别注重产业间的经济联系, 特别有利于组织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 建立区域合理的产业结构, 因此在区域产业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6. 其他分类方法。

按产品加工程度的差异, 可把产业划分为资源工业和加工工业;按产业周期分为新兴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与替代产业;按产业发展市场导向的不同, 把产业划分为进口替代产业和出口导向产业等等。这些划分方法在产业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常涉及产业结构的内容是上述各种分类的综合运用, 对产业结构的分析也必然从上述不同视角进行。虽然产业分类多种多样, 但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总是受到一些共同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即为产业机构的依存条件。一般而言, 区域内产业的依存条件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历史发展的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受到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影响。从两部类划分看, 物质生产部门总是先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从三次产业划分看, 一二三次产业也总是逐次递进;从产业发展周期看, 产业必然经历产生、成长到衰退的过程。因此, 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究竟如何, 宏观和动态地看, 主要是考虑其处于历史发展的哪个阶段, 产业发展不能脱离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而凭空想象。

第二, 资源要素的禀赋。从区域和静态的角度看, 资源与要素的禀赋在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一个区域内生产要素密度优势在哪里, 其产业发展过程中就会倾向于发展那种产业;其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基本格局也就基本确定;从标准产业划分的统计口径上也可以对区域资源与要素禀赋进行印证。

需要强调的是, 要素禀赋和历史规律二者相互支撑。首先, 从任何一个区域最初的情况看, 其初始产业基本上都取决于资源拥有状况, 要素禀赋是长期基本的决定力量。其次, 从发展的角度看, 区域产业的演进本身又会对区域资源拥有情况产生影响。区域丰腴的要素资源可能会随着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本来处于资源劣势的区域则可能因为发展而逐步重要起来。最后, 区域的产业结构在特殊时候也可能具有典型的历史特征。人为的制度安排可能打破资源禀赋和历史发展基础而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比如, 在中国建国后工业发展“山散洞”的指导政策下, 很多区域产业结构受到影响;前苏联重工业、尤其是军事重工业极为发达, 其轻工业却相对落后。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优化标准

由于依存条件———无论是历史发展的基础还是资源要素的禀赋———都会因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变化, 这必然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我们把区域产业结构随着其依存条件的变化而逐步变化的过程称之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 基于依存条件的变迁表现为很多具体因子。这些因子包括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制度安排和资源供给等[6]。把这些因子进一步细分, 从整体来看, 可能是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状况、政府政策及经济周期等;从个体来看可能是收入水平、需求结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国际贸易、资源配置结构、就业结构及外商直接投资等[7]。因此, 在实践中导致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因素众多。众多因子导致产业结构变化复杂化, 产业结构变化方向不是单调的优化, 以高污染的不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变化也广泛存在———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中性的范畴[8~9]。 (1)

但是, 我们关心的还是如何使产业结构在演进过程中得到优化。张立柱[7]等人对此进行了综述性研究, 认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应包括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中, 产业结构合理化强调三次产业比例、产业及产业之间增协调、产业与地区现在和未来长远发展一致等内容;产业结构高级化体现为产业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和高加工度化;产业结构高效化则要求在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真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状况, 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 我们提出更直观、更易于掌握的产业结构优化演进应当满足的三个条件: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演进应当带来产出的数量增长。产业结构演进以促进发展为最终目的, 数量增长则是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因此, 产业结构优化演进应当以促进发展为基本条件:产出增长产业结构不一定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产出一定增长。当然, 产业结构优化演进在短时间内也可能带来产出的降低, 这里说的产出的数量增长应当考虑一个较长生产周期。区域产出的增长是产业结构优化演进的基础性条件。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演进应当带来更高的附加值。这里讲的更高附加值应当以区域内所有产业整体作为考察对象, 可以具体化为区域内产业的总体利润率, 其内容涵盖了张立柱等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容。但是, 采用附加值指标比综合考虑技术水平、集约化程度和加工深度更为直接有效。而且, 更为先进的产业技术、更高的集约化程度、更深的产业加工度并不一定能带来高的附加值———这样的演化并不优化。高附加值是产业结构优化演进的实质性条件。

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应当具有可持续性。这里的可持续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 可持续性强调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产业结构调整不但能够在短期内带来产出增长和附加值的提高, 还应该具有内在的良性成长机制, 从而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长。这种良性成长机制主要通过产业间互动机制实现。另一方面, 可持续性应当强调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外部性改进。这种生产外部性改进主要包括水、空气和土壤的使用减少和污染程度降低;噪音及其他有害物的排放减弱甚至杜绝等内容。可持续性是产业结构优化演进的必要补充。

四、航权开放对产业结构优化演进的影响

航权开放直接影响的是两国开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这种影响进一步表现为以开放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变化。

1. 航权开放影响产业结构的机理。

不同国家两城市或者两个区域直接通航能够对两地经济带来影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带来生产要素的流动。由于民用航空运输快捷的特征, 通过航权开放实现的两地直航, 特定生产要素可以迅速地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但是, 相对其他交通运输工具 (陆路和水路) , 空运方式的成本较高、也易受到运输空间和运输能力的限制, 其影响的生产要素也受到相应的限制:流动的物质生产要素须具有高价值特征, 管理等人力资本要素也以高级人才为主体。相应地, 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随着物质、管理等要素的流动而流动。

第二, 带来产品的流动。航权开放因影响市场范围的变化而带来产品的流动。这种影响具体表现有二:一是得益于航空运输快捷的运输特征, 使得时间敏感的商品, 主要是高度易腐的农产品能够及时到达市场, 从而为这部分商品带来开放城市所在区域的新市场。二是得益于缩短运距带来的成本节约, 使得原有利用航空运输的商品获益;原本受制于运输成本的商品也可以因直接航空运输而变得有利可图。

2. 航权开放、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

航权开放引致的生产要素和商品流动的变化都最终将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得以反映。这种调整从整体看是产业转移的过程, 从落后方 (通常也是产业转入方) 看, 同时也会是产业优化的过程。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产业转移常常以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的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10~11]。通常认为产业转移的原因众多, 在宏观角度有成本上升论、移入需求论、生命周期论、梯度转移论、产业成长演化论等五种观点;微观角度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成长空间扩张论、史密斯的企业赢利空间界限论和石奇的集成经济论为代表[12]。航权开放从成本、产业和企业演进等角度对产业转移产生重要影响, 形成产业转移———当然, 其影响显著的产业通常具有高价值和高时间敏感性等特征。

从产业优化的角度看, 由航权开放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落后地区满足了新产业高价值特征。新产业的企业演进和集群发展最终实现规模和持续增长, 完成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段元萍, 顾宝炎.全球航权开放的渊源和演进态势[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9) .

[2]刘伟民.开放航权是历史的必然[J].中国民用航空, 2003, (9) .

[3]彭荣国.试论航权开放的意义及与枢纽机场建设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11) .

[4]史必良.中国开放航权的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民用航空, 2004, (10) .

[5]朱孔山.区域产业结构划分研究综述[J].临沂师专学报, 1996, (6) .

[6]姜泽华, 白艳.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 2006, (10) .

[7]张立柱, 王新华, 郭中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及定量化方法研究综述[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

[8]刘刚, 沈镭.1951—2004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J].地理学报, 2007, (4) :364.

[9]邓晓益, 屈大磊.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 2005, (7) :227.

[10]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8) .

[11]胡俊文.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及变化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 2004, (5) .

数字技术演进下的组织结构 第5篇

一直以来,舆论上似乎对百度留人的问题是存有“刻板印象”的:这个公司留不住人。从起家的百度七剑客之变,到第二代高管的频繁更替(比较有名跑路的有梁冬、俞军、李一男),百度即便是高管,都有点“铁打营盘流水兵”的意思。但我倒是以为,这个事儿,再正常不过。

先来看一张图,这是网上流传的关于几家国外数字巨头的组织结构图:

在这张图中,亚马逊、谷歌、微软和Oracle据有一样的性质:金字塔管理结构。稍有差别的就是,谷歌各个部门之间交叉沟通很多,不像亚马逊那样几乎老死不相往来,Oracle有一个庞大的法务部门(不过这张图是有些暗讽意味的,没那么夸张),而微软则是互相打架。但Facebook和苹果,则完全是另外一码子事。

苹果是一个“明星图”架构,中间那个红点可以理解为就是乔布斯,所有人都围绕在他身边听其发号施令。而Facebook则是一个去中心化结构,找不到哪个节点是中心位。这两个结构有一个共同特征:组织里,没什么人是至关重要的(苹果是乔布斯例外的99.99%)。

按照组织传播学的观点,今天的组织结构和过去的发生了重大改变,即由金字塔结构向网状结构迁移。这种迁移的背景是因为沟通技术的变革(比如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社交网络),所带来的好处就是沟通更顺畅,基层员工无需通过中层或者高层,就可以用各种数字通讯工具和真正的老板互动一下,反之亦然。

但凡事有利有弊,网状结构会让中层越来越不自在,

美国学者伯特提出过一个名为“结构洞”的理论,即a和b之间有交流,a和c之间有交流,b和c之间无——于是这里就有一个“洞”的存在,a作为b以及c的中介,获取利益。这个现象比较不那么精确但通俗的解释就是:信息不对称。随着沟通技术的愈来愈发达,a本持有的信息不对称之利变得越来越少。而事实上,企业的诸个管理层,对“信息不对称”依赖是极重的。试想一下,在没有MSN的时代,你的部下不太好意思当着你的面进你上司的办公室吧,但今天,实在是太简单也太能悄悄地进行了。

数字化技术的演进,对于企业管理而言,这是一个相当重大的但又不是那么引起广泛注意的趋势:中高层的职权,事实上在逐步减少。更有可能也更诡异的是,沟通技术是越来越发达了,但人和人之间也越来越容易误解了。比如你的下属给你的上司写了一封email且未抄送你,你的上司不经意提起时,你心里不犯嘀咕?有些上司,还喜欢直接给下级的下级下达命令,所做的,无非就是邮件抄送给自己的下级——你想反对都来不及了,于是你留下了一个强烈的“被通知”而非“商量”的感觉,长此以往,不走人才是怪事。

我并没有说百度沈皓瑜的离职和几封email有关,我只是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技术的发展,使得过往结构紧密次序井然的组织体系正在消融。另外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创业变得越来越容易(是创业容易,不是创业成功容易)。而IT圈,得数字化风气之先,这一行的跳槽也好,创业也好,就变得极其常见。传统行业里那种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的中高层,在IT圈里,委实是不多见的异类。

文头那张图,还是略显简略的。我并不相信facebook全无中心节点,也不相信苹果只有一个乔布斯中心节点。但这个图的意思我却是认同的:在今天的数字世界,大部分的人,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沈皓瑜这样级别的人的离职,图财不是第一位的,无非就是寻求获得一个变得相对更为重要的节点罢了。

产业结构演进 第6篇

中国“影子银行”在现阶段的主要动力在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受到特定条件限制时的市场选择。从特定角度说,银行理财业务实质是一种利率市场化的试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接近无风险资金的市场价格,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总体上处于同一水平(例如,2013年1月6日的7天拆借利率为3.6%,同期1个月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约为4.13%,远远低于同期民间融资利率水平;根据温州金融办公布的数据,同期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高达26.2%)。当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银行可以通过自主定价的方式吸收存款,理财产品可能会逐渐萎缩并出现其他形式的金融创新。因此,中国当前的“影子银行”体系更多的是金融结构变化背景下、融资多元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特定表现。

中国“影子银行”在当前环境下的意义在于修正金融抑制,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当前两成的理财产品和四成的信托产品投向实体经济,满足了实体经济大量的资金需求,使得社会储蓄向社会有效投资的转化更为便利。中国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的占比始终偏高,不仅使得金融体系的风险在银行体系大量积聚,也限制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银行理财、信托和财务公司等中国“影子银行”的存在,在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途径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工具,发挥了商业银行的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合理的领域,在更为市场化的资金运作链条中,资金实现更为市场化的配置。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非传统业务的金融创新并非近来才出现,只是在“影子银行”这个舶来品尚未出现之前这些产品有多种其他的称谓,如资金体外循环等,而“影子银行”的出现似乎为这些金融创新附加了更多的负面含义。从金融结构的发展趋势看,应该逐步淡化“影子银行”的概念,更多将其看作是非传统融资市场和非银行信用中介的创新,对这些金融创新的风险特征和功能效率分类讨论,采取不同的监管政策,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同时最大化其促进金融结构改进的作用。

第一,“影子银行”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创新。在当前金融结构市场化和社会融资多元化背景下,应避免简单搬用“影子银行”的概念,而更多地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非传统银行业务健康发展角度来规范和引导这些金融创新。

第二,对非传统银行业务的金融创新进行区别和细分,针对不同的风险特征实施差别化监管。首先,客观判断金融创新的合理性和功能,例如在中国这样一个以银行体系为主体的金融结构中,其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化路径选择以银行为载体也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而在当前金融市场化和社会融资多元化的进程中,适当出现一些为其试水的金融工具也应在客观把握其风险的同时鼓励其健康发展。其次,针对不同金融创新工具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是否具有信用创造功能、是否具有高杠杆和大规模期限错配等可能引发单体风险的特征、是否具有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等要素。最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别化监管。例如对于理财产品,重点关注由于业务定位的不清晰造成风险仍旧在银行体系内部积聚、理财资产池划分不明确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刚性兑付带来的道德风险、法律关系的不明确以及估值环节的不清晰等风险隐患,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教育等监管措施。

转型期西安市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第7篇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西安市辖9区4县, 总面积9983km2, 2007年底常住人口830.54万人。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 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地区的迅速崛起使西部地区的发展稍显滞后。如何加快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安市的经济发展, 提高西安市的综合实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2009年6月25日, 《关中—天水经济区开发规划》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 这一重大举措为西安市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方法

区位熵是区分地域分工格局的基本指标, 它主要用来说明在地域分工中, 某种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水平;而灰色关联分析法主要是测度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4,5]。本文结合以上两种方法对西安产业结构演进及内在机制进行研究。

区位法:区位熵是一个地区某种产业生产产值 (劳动力) 在该地区所有产业产值 (劳动力) 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产业产值 (劳动力) 占全国所有产业该指标的比重之比, 计算公式为:

Q1= ( Lai/La ) / (Li/L) (1)

式中, Q1为劳动区位熵, Lai为a地区某产业的从业人员, La为a地区所有产业的从业人员, Li为全国某产业的从业人员, L为全国所有产业的从业人员。如果对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 可使用公式 (2) 得出a年份与b年份的劳动力区位熵Q2:

Q2= ( Lai/La ) / (Lbi/Lb ) (2)

式中, Q2为劳动区位熵, Lai为该地区a年份某产业的从业人员, La为该地区a年份所有产业的从业人员, Lbi为该地区b年份某产业的从业人员, Lb为该地区b年份所有产业的从业人员。根据区位熵理论可知, 当Q1>1时, 表明该年份某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 超过全国水平, 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反之, 则反映该部门发展不具有区位优势。当Q2>1时, 表示该年份比参考年份某产业的发展更具有优势, 表明产业在此基础之上有所发展;反之, 则表明产业发展缓慢, 需要调整或扶持[5]。

灰色关联分析法:首先确定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在此设参考序列为比较序列的前一年 (如比较1998年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时, 1997年的产业结构即为参考序列) , 记参考序列为X0 (k) ;西安市1998—2007年的产业结构比较序列记为Xi (k) , 求出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绝对差△i, 即:

i=|xo (k) -xi (k) | (3)

求出两级最小差和两级最大差,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ξi (k) , 即:

undefined

式中, σ为分辨系数, σ=[0, 1], 依照经验一般取0.5。依上式得到西安市1998—2007年的产业结构关联系数, 计算灰色关联度ri:

undefined

关联系数是用来模拟产业自身发展趋势, 如果ξi (k) >=0.9, 表明该产业一直持续着原有的发展状态, 发展稳定;反之, 则显示该产业部门的发展与去年相比有进一步提升或下降。而相对关联度则是测度整体产业结构和各部门10年间的变动情况。如果ri<0.9, 则说明西安市近10年整体产业结构或各部门10年间呈现曲折演进的过程;反之, 则表明产业结构或各产业发展平稳。

2 产业结构演进及机制分析

2.1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

根据1998—2008年《西安统计年鉴》[6]和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7], 通过对1998—2007年三次产业GDP值和就业人员数分析得出西安市产业组合为“三、二、一” 结构, 且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优化之中 (图1) 。按照配第—克拉克理论发现, 西安市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与其本身吸纳的就业人数正向关联性不显著 (图2) , 这反映出西安市近10年经济虽然向工业化后期阶段发展, 但是各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表明西安市的产业结构却呈现出“虚高级化”现象。因此, 西安市工业化发展正由工业化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过渡[2]。

2.2 各产业部门演进测度与分析

限于数据, 运用式 (1) 测度1998—2002年西安市各产业的区位优势;运用式 (2) 和灰色关联法测度2003—2007年西安市各产业的区位优势和1998—2008年西安市产业结构的演进。对西安市各产业的区位值Q1分析得出科技、金融和房地产为1998—2002年间的优势产业, 其他均为基础产业;科技的区位优势显著undefined为5.99) , 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均发展良好undefined分别为2.27和2.06) 。这与西安市为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基地和区域级的金融和商贸中心[8]的综合经济实力相符。对西安市各产业的区位值Q2研究得出2003年各产业与其他年份的比较, 其区位熵差值显著, 为西安市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转折点。该年份卫生与公共事业比其它产业发展最为明显。而之前具有优势区位的科技、金融和房地产业, 除科技略有发展之外, 金融和房地产业发展比2002年都稍有滞后, 这与该年份“非典”事件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到卫生与公共事业的发展建设上有关, 即社会因素影响了金融和房地产业的发展;2004—2007年科技、金融和房地产仍然保持发展优势, “交仓邮”取得了飞速发展, 而批零、卫生和公共事业比2003年以前发展虽有所突破, 但一直保持徘徊状态 (表1) 。批零、卫生和公共事业在2003年由于“非典”事件得到公众的强烈重视, 因此发展迅速, 但2003年以后又进入稳步发展时期。而“交仓邮”业2003以后的迅猛发展, 完善了相应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这正是与西安市当前的经济实力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结合灰色的关联法对1998—2007年各产业的区位熵值Q2处理, 以测度西安市产业部门关联度。结果显示西安市1998—2002年各产业基本保持稳定协调发展状态, 产业结构演进平缓undefined;2004—2007年各产业发展不平衡, 部分产业开始加速发展, 产业结构的关联度交错起伏undefined, 演进曲折;2003年的产业结构为西安市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转折点 (R=0.77) , 其产业关联度小于2002年, 而且与其他年份相比关联度差值也较显著 (表2) 。

注:*表示农业虽有别于其他产业部门, 但经分析可在此与其他产业部门并列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产业结构的演进, 测度与分析了1998—2007年各产业的关联性和关联系数小于0.9的产业发现, 变动显著的部门有批零业、农业、制造业、交仓邮业和建筑业 (r均小于0.9, 表3) 。其中批零业r值最小 (0.75) , 说明其贸易交易的低落与活跃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其次为农业 (r=0.78) 。农业就业人数的波动变化大, 主要源于农业现代化的发育不成熟及市场化管理建设不完善[9,10], 致使其发展缓慢。

1998—2002年西安市的主要产业为批零、交仓邮、制造和农业, 就业结构不稳定的产业主要出现在第一、二产业, 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较稳定。2003年是西安市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各产业与上一年相比都有所发展或衰退;2004—2007年产业进展显著的为批零和农业, 其次为教育、建筑、制造和交仓邮业, 变化不显著的为公共、卫生和科技 (图3) 。由此看出就业人数由1998—2002年主要在2—3个部门之间的转移扩展到2005—2007年的5—6个部门的迁移转换, 这些产业主要为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和制造业与第三产业的基础建设服务业 (一般性服务业) 。这说明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的基础建设服务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对象受到人们的重视, 发展迅速, 成绩显著。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区位熵和灰色关联系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单一使用区位法更能反映出结构的整体演进与各产业的发展差异。西安市近10年间三大产业组合为“三、二、一”结构, 工业发展出现“虚高级化”现象。2003年以后部分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大了西安市产业间的发展距离。

参考文献

[1]张琳, 西安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3) ∶124-126.

[2]贺伟光, 薛东前.西安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1) ∶144-147.

[3]杨粉萍, 程建华.西安城市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实证分析[J].经济师, 2008, (5) ∶264-265.

[4]唐磊, 曾国平.区位熵分析方法在地区产业比较中的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 (4) ∶55-58.

[5]李学鑫, 苗长虹.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J].人文地理, 2006, (4) ∶25-28.

[6]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 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西安统计年鉴[M].西安:西安出版社, 2008.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8]西安[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5207.htm?fr=ala0-1.

[9]师谦友, 郭华.中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人文地理, 2008, (4) ∶112-116.

产业结构演进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第8篇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的密切联系,研究和了解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影响机理,深入把握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内在作用方式,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对于促进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在把握产业结构变动与城镇化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要素流动及产业结构优化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为研究产业结构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奠定基础。

一、产业结构变动与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的发展都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由于不同产业属性的差异,产业结构演进至不同的阶段对城镇化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差异。工业化是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方面,同时亦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此以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特征来探讨其不同阶段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根据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理论,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不同时期产业结构也具有各自的特征,而相应其城镇化发展也存在差异:

1.不发达经济时期。又称为前工业化时期,这时期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这一时期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在经济上发展上占主导地位。而农业作为最原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需要的劳动力较多,因此这一时期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相对而言城镇发展处在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发展集中在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且与农村相差不大。

2.工业化初期。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开始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其主导产业,轻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为了寻求最大效益,产业出现聚集,城镇成为生产中心,而产业的集聚也带动了城镇的发展。由于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加之工业相对高收入的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向城镇聚集,城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3.工业化中期。也称重化工业阶段,这一时期产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制造业内部发展主体开始由轻工业逐步转为重工业,非农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主体,而第三产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这一时期重工业的发展使得资本向城镇聚集,城镇相对于农村的优势开始体现,由于收入的差异,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向城镇聚集,使得城镇发展加速,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

4.工业化后期。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进入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并逐渐发展成为当期主导产业,其中尤以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这一时期城镇化已经处在一定水平,人口在城市的聚集使得与生活相适应的服务业需求增加,而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因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带来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城镇人口进一步聚集,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此外,二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增长开始关注生活品质,这对城镇生活功能的完善提出了要求。因此,城镇发展不应当继续局限于提高城镇化水平,更应当着重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5.后工业化社会。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并逐渐取代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当期主导产业。同时生活方式趋于现代化,高档耐用的消费品被大量推广普及。这一时期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产业内部分化更细,产业功能更加明晰,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在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6.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占主导地位,并逐渐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这一时期,产业发展开始集中在第三产业,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几乎将达到理想的状态。

二、产业结构演进对城镇化的内在影响机理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但这两个过程往往天然地交织在一起。大量的研究文献也指出,产业结构演进或者工业化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动力机制。钱纳里在关于工业化的研究中也发现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密切关联的,工业化过程(即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是城镇化现象的动因,工业化的发展在推动城镇化的同时也重新塑造了城市的功能。那么,产业结构的演进究竟是如何推动城镇化的发展的,其作用机理是怎样的?可以从要素的流动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阐述。

(一)产业结构演进对城镇化的影响机理

产业结构演进对城镇化的作用和影响主要通过要素的流动来实现,其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的演进必然带动经济要素在不同的产业部门间的流动和空间地域上的转移。经济要素在产业间发生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生产必然发生改变,如技术的革新会使各产业对经济要素的需求也相应发生改变,而生产要素作为一种投入必须要与生产需求相匹配。因此,产业结构的演进必然带动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的流动。

此外,由于产业属性的不同,各个产业在布局上就存在差异,如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农村,第二产业主要聚集在城镇边缘,而第三产业则主要集中在城镇中。因而产业的演进在带来生产要素在部门间流动的同时,便会带来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转移。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第二三产业多以集聚的形式存在,而产业的集聚会带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更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形成小型城镇。城镇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集聚经济体,由于其中集聚经济的存在,将会吸引高生产率企业的迁入,其对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因而产业结构的演进在推动要素在部门间流动的同时推动了其在地域上的转移,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其具体过程(如图1 所示)。

产业结构演进带来的要素的流动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本及技术三个方面,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生产要素流动过程中又伴随着生产要素的集聚,而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生产要素的集聚地主要在城镇,从而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其具体影响表现如下:

1.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理。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产生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由于各产业收益的不同,受第二三产业较高收入的吸引,剩余的劳动力将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加之第二三产业主要集聚在城镇中,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必将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2.资本转移的影响机理。资本的本质是追逐利润,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资本必然自发地由低利润的产业向高利润产业转移。而各产业平均利润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农业的平均利润率为最低,因此资本必然由农业流向高利润率的第二三产业并发生集聚,从而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作为其聚集地的城镇带来较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3.技术转移的影响机理。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技术是决定其演进方向的关键性因素。技术转移主要表现为技术人员的转移及关联产业间的扩散,技术人员的转移主要是受城镇高收入及良好的生活条件的吸引,而技术在关联产业间的扩散,主要是为了获得关联效应,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为了获得集聚经济及规模效应,这些关联产业也会选择向相关设施水平较好的城镇集聚,从而造成技术在城镇的集聚,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

(二)产业结构优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机理

产业结构演进的最终结果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及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会促进产业系统总体水平的提高,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则会提高产业系统的整体协调程度,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其主要作用过程(如下页图2 所示)。

1.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其一为二三产业比重的提高,其二便是技术与创新水平的提高。两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随着产业的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变更,第一产业不再是发展的重点,产业结构逐渐向二三产业演变,二三产业比重提高。而由于产业间的收入差距,二三产业相对较高的收入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进而带动就业结构的升级。而各企业为获得更大收益,将会投入资金等对涌入的劳动者进行培训,以更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这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同时产业发展重心的转移使得二三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特别是到后期现代服务业将发展为主导产业,为获取集聚效应,现代服务业将在城镇中集群,这将为城镇带来更好的生活服务条件。

创新是产业结构实现高度化的主要动因,创新的一大作用表现为技术水平的提高,这在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会降低相对成本。因此,拥有主要技术的产业将会获得更大收益,从而替代当前主导产业,实现主导产业的更替。进而影响产业的布局,使其更利于整个社会及产业系统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创新的另一大表现便是新产品及服务的出现,由于新产品及服务更适应发展需求,因此将会得到迅速推广,并占有市场,实现产品的升级与更替。此外,由于新产品生产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其生产消耗也相对较低,因此其带来的效益也相对更大。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业部门协调程度的提高,二是产业间关联程度的提高。

产业部门协调程度的提高既表现为各产业间技术的协调,又表现为产业层次有序。产业技术的协调是指相关产业间技术水平分布相对集中且具有层次性,不存在产业间技术差异巨大而导致的技术断层现象,相关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当。而产业间技术层次分明的同时,各产业也呈现有序的排列组合。由于各产业间所处地位不同,产业结构呈现一定的层次性,因此,产业间的层次有序及技术的协调相关,将会促使产业配合程度提高,促使生产合作有序进行,使产业间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而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表现在产业间的有效配置,更表现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产业间的有效配置可以促进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而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则会促进空间地域的发展,其中作为产业主要集聚地的城镇所受影响最大。

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提高也会促使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提高。产品的生产不是一步到位的,往往需要多步,多步的生产往往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中进行,所以产业间是关联存在的。每一个产业既是供给部门,又是需求部门,因此某一产业的变更势必会引起其他产业的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会促使产业间关联程度的提高,产业间联系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产业的应变能力,从而更好地调节供需,使得供需协调。而供需的变更又会引起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变更,从而使得产业的利润与工资收入发生改变。同时随着产业间关联程度的提高,产业间合作关系更加密切,产业间的关系也就更加协调,投入和产出更为合理,从而减少资源的闲置及浪费,提高各资源的利用效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城镇化发展。

三、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产业结构演进从多方面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产业结构的动力作用,探寻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双向、共赢的发展路径,在此给出以下建议:(1)将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相结合,构建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体系;(2)因地制宜,推进创新,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3)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城发展;(4)完善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推进城镇化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陈,史晋川.城市化、结构变动与农业发展——基于城乡两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学,2006,(1):57-74.

[2]易善策.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3-27.

[3]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26-38.

[4]那声润.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57.

[5]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11.

产业结构演进 第9篇

3GPP组织对3G移动系统演进的研究始于2004年11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RAN演进研讨会,研讨会上提出了关于UTRAN演进的建议。同年12月,“UTRA&UTRANLTE”的可行性研究正式开始,其目的是“为以高数据速率,低延迟,包优化的无线接入技术为目的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开发一个框架”,该研究关注于支持由ps域提供的服务,包括:无线接口层,UTRAN结构,RF相关问题。

2 UTRA-UTRANLTE需求与关键技术

2.1 UTR A-UTR ANLTE需求

3GPP很重视需求的制定,RAN工作组与SA工作组进行合作,首先就E-UTRANLTE需求这一问题达成一致观点。概括来说,其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

1)通信速率有了提高,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为50Mbps;2)提高了频谱效率;3)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目标,系统在整体架构上将基于分组交换;4) QoS保证,通过系统设计和严格的QoS机制,保证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5)系统部署灵活,能够支持1.25MHz~20MHz间的多种系统带宽,并支持“paire d”和“unpaire d”的频谱分配;6)降低无线网络时延;7)增加了小区边界比特速率,在保持目前基站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小区边界比特速率。如MBMS在小区边界可提供1bit/s/Hz的数据速率;8)强调向下兼容,支持已有的3G系统和非3GPP规范系统的协同运作。

除此之外,E-UTRANLTE还具有如下需求:进行时间/空间/频率三维的快速无线资源调度,保证系统吞吐量和服务质量;支持下载共享和不同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策略管理;E-UTRAN结构唯一;E-U-TRAN和UTRAN之间的实时服务的切换中断必须小于300m s e c;在降低终端复杂度的同时,提供更强的MBMS;支持15~120km/h的高移动速度。

2.2 关键技术

研究阶段于2006年9月结束,同时,3GLTE工作组成立。正如所期待的,E-UTRA系统提供的比特率远远高于R6 WCDMA.。LTE不仅通过简化结构,还采用以下关键技术来实现其优异性能:

1)传输技术与多址技术:3GPP选择了大多数公司支持的方案,即下行OFDM,上行SC-FDMA。2)宏分集:由于存在难以解决的“同步问题”,LTE对单播业务不采用下行宏分集。至于对频率要求稍低的多小区广播业务,可采用较大的循环前缀来解决小区之间的同步问题。3)调制与编码:LTE下行主要采用OPSK、16QAM、64QAM三种调制方式。上行采用位移BPSK、OPSK、8PSK和16QAM。4)多天线技术:MIMO技术是LTE最核心的技术,它是提高传输率的主要手段。

3 UTRA-UTRANLTE网络结构与SAE

3.1 UTR A-UTR ANLTE网络结构

3GPPLTE接入网在能够有效支持新的物理层传输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低时延、低复杂度、低成本的要求。原有的网络结构显然已无法满足要求,需要进行调整与演进。e Node B是在Node B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加了RNC的物理层、MAC层、RRC、调度、接入控制、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和inter-cell RRM等功能。其无线接入网体系构架如图1所示:

e NB之间通过X2接口相互连接。每个e NB通过S1接口连接到演进型分组核心EPC。具体来说,就是通过S1-MME接口连接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通过S1-U接口连接到服务网关S-GW,其中S1接口支持在e NBs和MME/S-GW之间多对多的链接。

e NB具有如下功能:1)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即实现无线承载控制、无线许可控制和连接移动性控制,在上下行链路上完成用户设备UE上的动态资源分配;2)实现用户数据流的IP报头压缩和加密;3)完成UE附着状态时MME的选择;4)实现SAE网关用户面数据的路由选择;5)执行由MME发起的寻呼信息和广播信息的传输与调度以及完成有关移动性配置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

3.2 SAE

SAE的目的是“为3GPP系统演进和移植到支持多个RATs的一个更高数据率,更低延迟,更优化的分组系统开发一个框架”。在明确了未来将是一个全IP的网络以及接入到3GPP网络的不止是通过UTRAN或是GERAN,还有WiFi, WiMAX,甚至有线技术之后,SAE确定了主要目标:1) RAN’LTE工作影响整个体系结构:由WCDMA/HSDPA阶段的Node B、RNC、SGSN、GGSN四个主要网元,演进为e Node B和接入网关两个主要网元;2) SA’AIPN工作影响整个体系结构:核心网采用全IP分布式结构,支持IMS、VoIP、SIP等各种先进技术;3)整个体系结构支持不同的接入系统,同时满足低时延、低复杂度、低成本的要求,从而提供更高的用户容量、系统吞吐量和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

LTE-SAE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改进包括:1)一个通用锚点和一个支持所有接入技术的网关节点;2)一个经过优化的用户平面体系结构,将节点类型从以前的4种缩减到只有2种;3)所有接口均支持基于IP的协议;4) RAN与CN之间的功能分离,类似于WCDMA与HSPA之间的功能分离;5)移动性管理实体与网关之间的控制平面/用户平面分离;6)集成采用基于客户端和网络的移动IP的非3GPP接入技术。

LTE-SAE体系结构可降低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除此之外,由于3GPP和3GPP2已经就CDMA和LTE-SAE系统之间的互通达成一致,CDMA运营商将把他们的网络演进至LTE-SAE。

LTE/SAE项目的进展总体上说比较顺利。虽然前期项目的进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延后,影响项目的总进度,但是整个系统已经确定了大部分技术框架。因此可以确信随着项目的进展以及若干系统设计基础问题的解决,具体技术细节的设计的不断完善,LTE/SAE系统将逐步明确。从目前各方面来看,2010年前后,我们将有可能看到一个商用的LTE/SAE系统。

摘要:3GPP在2004年12月启动了“UTRA&UTRANLTE”研究项目, 目的是推动3G技术的发展, 满足人们未来10年左右对于移动通信的技术要求。该研究关注于支持由ps域提供的服务, 包括:无线接口层, UTRAN结构, RF相关问题。

产业结构演进 第10篇

在新的发展阶段, 甘肃地区基于经济收益的不断增加, 区域内的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结构等不断优化, 此处列举近三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一) 区域内经济总量持续增加, 增长速度保持在高位。

甘肃地区经济总量连续增加, 2011年实现GDP 5, 020亿元, 201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650.2亿元, 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6268.0亿元, 绝对量每年呈递增趋势, 增长绝对量分别为630.2亿、617.8亿, 同时, 增速2011年为12.5%, 2012年为12.6%, 2013年为10.8%。

(二) 理论意义上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根据威廉配第-克拉克定理, 2011年甘肃区域经济中三大产业比例为13.51∶50.28∶36.21, 与2011年比较, 第二产业上升2.11%, 第一、三产业分别下降1.03%、1.08%。2012年区域内三大产业占比调整为13.8∶46.0∶40.2, 与2011年相比较,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4%, 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0.3%、1.1%。

(三) 传统农业表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且波动幅度较小。

甘肃作为传统工业省份, 传统农业发展一般, 工业增长幅度较大, 第三产业稳定增长。传统农业方面, 2011年甘肃省实现增值678.2亿元, 增长幅度为5.9%;2012年实现区域增值780.4亿元, 增长幅度为6.8%, 2013年增加值879.4亿元, 增长5.6%, 在近三个年度保持稳定增长, 实现平均值779.3亿, 平均增长速度达到6.1%, 并且波动的幅度较小。

(四) 现代工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为甘肃省支柱性产业。

作为传统工业基地, 甘肃省工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在工业强省战略的影响下, 现代工业表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 应该可以视为甘肃省支柱性产业。2011年, 工业和建筑业实现2524.3亿元, 增长15.2%, 2012年工业和建筑业完成2600.6亿元, 增长14.2%, 2013年为2821.0亿元, 增长11.5%, 可以看出现代工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保持很高的增长, 平均增速达到13.63%。

(五) 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在区域经济总量中份额远超传统农业。

最为新兴的产业类型, 第三产业在甘肃地区近年来保持很好的增长速度, 在增幅等方面逐渐接近并超越工业, 在区域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 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最近三个年度中, 2011年度第三产业增加值1817.5亿元, 增长11.5%, 2012年度第三产业增加值2269.2亿元, 增长12.5%, 2013年度第三产业增加值2567.6亿元, 增长11.5%, 平均三年增长额度达到2218.1亿, 增长速度达到11.8%。

二、产业结构的整体分析

(一) 传统农业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传统农业中, 种植业保持较高的比例, 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作为分析指标, 在近三年中, 2011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83.37万公顷, 比2010年度增加3.39万公顷, 2012年面积为283.94万公顷, 比2011年增加0.57万公顷, 2013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85.87万公顷, 比2012年度增加1.93万公顷, 传统种植业在甘肃传统农业中占绝对地位。

作为经济作物的棉花、油料种植面积波动幅度较大, 且在有些年份出现减少的情况。分析2011、2012、2013三年这三类作物的种植面积, 可以发现此种情况。对于棉花种植面积来说, 2011年4.79万公顷, 与2010年持平, 2012年4.82万公顷, 增加0.03, 2013年度棉花种植面积4.07万公顷, 减少0.75万公顷, 棉花产生波动情况。在甘肃区域的油料种植中, 2011年面积为35.11万公顷, 增加0.54万公顷, 2012年油料种植面积33.64万公顷, 减少1.45万公顷, 油料种植面积33.68万公顷, 增加0.04万公顷, 油料种植面积呈现出波动的情况。

作为近年来发展快速的高原夏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011年度种植面积达到41.54万公顷, 比2010年度增加2.04万公顷, 2012年为45.40万公顷, 相比较增加3.86万公顷;2013年度仅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42万公顷, 增加1.36万公顷。此外, 中药材发展较好, 2012年种植面积21.12万公顷, 上升2.57万公顷。2013年23.36万公顷, 增加2.24万公顷。

(二) 现代工业内部比例仍然有待合理调整。

充分表现出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是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问题。在近三年的数据中表现出了这种特性, 2011年, 轻工业实现224.10亿元, 重工业完成1558.74亿元, 重工业是轻工业的6.95倍, 虽然前者的增速为21.9%, 高于后者的15.4%, 但考虑到基数的存在, 短期内这种现象不会发生变化。

此外, 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煤炭和装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对工业的贡献值过高, 其它行业表现不明显。在2011年度实现1665.49亿元, 增速达到15.71%。2012年度, 上述支柱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55.42亿元, 比2011年度增长13.34%, 2013年, 完成1808.9亿元, 比2012年增长10.0%。

(三) 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性依然很强, 但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很快。

在2011年甘肃区域内第三产业增加值1817.5亿元, 其中作为传统第三产业的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加值325.6亿元, 所占比例达到17.9%, 新兴金融保险业114.8亿元, 所占份额6.3%。2012年第三产业2269.2亿元, 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为398.6亿元, 所占比例为17.5%, 金融保险业184.4亿元, 所占份额为8.1%。2013年, 第三产业2567.6亿元, 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440.3亿元, 比例为17.1%, 金融业234.2亿元, 所占份额9.1%。

三、加快甘肃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一) 继续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在充分考虑甘肃省先天资源禀赋的前提下, 加强传统农业的现代投入步伐, 重新合理对现代工业进行调整, 积极鼓励现代服务业的稳定发展。

(二) 大力做好农业, 积极保护区域内现有农业用地。

特别是区域内产出率较高的特色区域和优势传统农业区域, 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加大区域内经济作物、蔬菜、特色水果、中药材的种植面积, 减少粮食作物种植。

(三) 针对甘肃省西部落后省份的特点, 大力发展服务业。

在考虑传统服务业依旧占有重要地位或优势地位的情况下, 在保持现有发展速度的同时, 以政府为导向, 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重点做好现代金融业、创意文化产业、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摘要: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 区域经济在近年来取得较好的发展, 产业结构、区域整体状况不断优化, 但同时也显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根据近期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演变规律合理地制定政策, 不仅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实效发展, 更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精神的深入领会。本文拟在分析甘肃区域产业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整体演进

参考文献

[1] .2011、2012、2013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甘肃省统计局网站

产业结构演进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消费;转型升级;逻辑演进

1.引言

文化产业一词最初出现于二十世纪初,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也称为文化工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手段和产业经济形态,文化产业深刻影响了人民对传统文化概念的本质把握,不同的国家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有着不同的理解。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来进行界定的定义认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而我国理论界一般认为,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而狭义上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等。时至今日,文化产业借助高新科技手段,通过工业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获得了高速发展的驱动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某种程上甚至改变了社会存在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潮流。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文化产业仍处于弱势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对欠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繁荣与发展,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持续发展能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我国文化产业的演进阶段

自建国以来,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计划经济,政府一直把文化当作一项事业来统包统揽。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对于迅速确立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导地位和推进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普及发挥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划经济体制中下的文化事业管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与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长期当作政治宣传和阶段斗争的工具,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也妨碍了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文化的产业属性逐步呈现出来,亟需打破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适应全新的产业发展环境。回顾历史,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重要的时期演变阶段。

2.1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1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门开始开放,国外流行文化和通俗文化逐步涌入国内,物质财富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的眼界大开,国内的文化、娱乐广告、旅游、体育等产业逐步恢复并进向繁荣,城镇居民在精神上的追求得到释放,文化开始走向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阶段。尽管文化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只占据很少的份量,总体影响并不大,但在文化产业的探索上开始迈开脚步,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2.2文化产业正式确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92年到2001年,文化产业开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文化与科技、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文化的扩散效应开始发挥。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的正式发布,明确把文化产业列入第三产业,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作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和体制基础。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交流手段和科技支撑平台,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3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2002年至今,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出来。进入新世纪以后,人类社会进入到以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和文化产业的经营明确区分开来。时至今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3.我国文化产业的演进特征

从上世纪末文化产业的初步确立直到今天,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低级到高级、产业活力不断增加的不同演变特点。从产业规模的演进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创造的增加值达到24017亿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77%。从产业结构上的演进来看,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文化元素日益融入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了我国文化产业与关联产业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从产业演进的层次来看,时至今日,文化产业内容不断丰富,产业附加价值不断扩大,产业价值链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正在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实现了产业由低级向高级的跨越式发展。从产业演进的活力来看,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正在增强,一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成功,一大批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得以确立,部分有实力的大型文化企业正在实现走出去战略。从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来看,随着艺术生产、推进改革、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我国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中涉及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在大城市全面散开,重点城市文化产业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关艺术产品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色,改革成果初步显现,对国民经济的引领和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4.我国文化产业的演进趋势

4.1文化产业将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的重要选择。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受到内外部环境和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民经济从传统的高速增长状态换档到中高速增长状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科技创新和人的智慧为核心要素、以个性消费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类型将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时期重要的增长点。首先,文化产业富含文化与科技价值,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优化消费结构,推动城镇消费方式转变升级,极大地拓展了消费空间:其次,文化产业是低投入、低能耗、高产业绿色朝阳产业,主要依赖智力、版权、技术、创意等知识资源,以全新的商业模式进行推进,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是各国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首选。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未来文化产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也将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文化服务业的比重将逐步提升,文化制造业的比重将逐步下降。

4.2文化与关联产业将实现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可以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文化产业与关联产业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质量与发展层次,实现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也有助于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衍生出文化服务业和文化制造业等不同产业门类。如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和科技、制造业、旅游、体育、金融等关联产业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在信息媒体、智能终端、数字内容、应用服务等领域不断深化发展。

产业结构演进 第12篇

产业集群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引起外商的直接投资。在最初的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外商直接投资给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内在动力, 但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变, 一个可能性是原有的外商直接投资比较优势削弱, 外商的投资趋势会逐渐减缓甚至撤出该地, 甚至引起产业“空心化”, 由于承接海外制造业大量转移 (大大超过了FDI流入量) , 引起区域内生产能力不足, 设备投资下降, 就业萎缩, 生产基地关闭等诸多问题;另一个可能是实施外资带动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 也就是促使外资项目产生要素和资本的集聚效应, 扩大地方产业规模, 推动产业链纵深拓展, 在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力推动下构建地方创新网络, 从而增强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结合两种大方向路径, 可以假设产业集群结构演进示意图如下:

根据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以不同的作用强度和功能特征以及互动关系, 产业结构的演进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业集群的初始形成。可能是受某个当地或外资企业或某种地方文化等的影响, 形成了一种孵化效应, 并随之初显集群效益, 驱动外资开始进入。在这一阶段FDI流入量并不明显, 产业集群亦处于起步时期。

第二阶段:在显著的集群效益、旺盛且高成长的需求及当地优惠的行业投资政策等多因素的共同驱动下, 外商纷纷前来投资。这反过来又扩大产业规模, 增强集群效应。在此阶段FDI的增加速度承上升趋势, 即若设h为FDI流入量的函数, 则h的一阶导数与二阶导数均大于零。

第三阶段:大规模外资引发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 民营企业的发展, FDI规模的扩大引起了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区内和区外的竞争升温, 促使了产业集群的规范化与结构调整。这一阶段FDI净流入量持续上升, 但上升速度逐渐减少。

第四阶段:由于对劣质路径依赖, 经济政策等环境的恶化, 成本利润等比较优势的丧失, 使得该地区产业集群对FDI逐渐失去吸引力, FDI净流入量增速递减。

第五阶段:FDI净流入量递减速度快于当地投资条件恶化速度, 故递减到一定程度将会达到一个与当地投资条件相适应的净流入规模。之后若投资环境未有改善, FDI将由于当地资源耗竭, 劳动力成本走高等因素而持续撤离, 造成当地产业的空洞化。两高一资 (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 是这种产业集群的特点。

走向“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结构的演进方式与走向“空心化”的方式区别最主要在于第三四阶段:地区内外竞争加剧, 民企和外企的互补性优势突显, 推动双方走向竞合。随之第五阶段重复着第三四阶段的过程, 在产业升级与优化中保持可持续发展, 实现产业集群的常青。

从图上可以分为五个波段, 不过总的说来产业集群依然是以“起步—上升—后续”三波段的形式发展, 下文将对图1与图2结合实例对三波段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说明。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与路径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起步即图1与图2中的第Ι阶段, 形成阶段又可分为诸多不同模式。

在市场化条件下, 中国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市场创造模式, 第二种是资本迁移模式。市场创造模式即主要凭借专业市场在某一地区的高度发展, 使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 并继而创造了充分的信息市场机制和劳动市场机制, 形成主要缘于专业化市场的发达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资本迁移模式则是属于不依靠专业市场而形成产业集群。这种模式经常和一个偶然事件有关, 比如可能是由于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偶然”性地发现了一个地方, 将该企业的一个工厂迁到这个地方, 或在这个地方新办一个工厂, 该企业便会“锁定”在该地区 (lock in, krugman, 1991) , 并有可能引发同类的企业和相关的企业朝这个地区聚集, 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其次, 借用朱华晟的称法, 资本迁移模式又大致可以分为空间扎堆型、群体迁入型、定向嫁接型三种。事实上, 区域发展实践有时并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模式, 而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适宜的策略。例如, 初期采用扎堆式引资, 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进而更容易实现外资群体迁入的目标, 或者空间扎堆的外资诱发了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 之后通过定向嫁接式引资, 推动地方集群的升级。

另外还有通过形成原因将产业集群分为五类:1.在中心城市城区出现的都市型产业群。2.在政府规划下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业群。3.在“三来一补”的基础上形成的两头在外的产业群。即原材料来自境外, 成品出口, 委托方是境外企业, 属于外向型经济体系。为了方便比较本文采取的两个比较案例用的都是“三来一补”形式的产业集群。4.在农村或乡镇企业工业基础上, 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建立特色产业群。5.在与大型企业配套下形成的产业群。

当然, 由于产业集群形成原因与模式的多样化, 一个产业集群可能分属不同类别。但不管是何种分法都代表了一个产业集群“起步”阶段的趋势, FDI在第一阶段流入量并不多, 甚至可能在第二阶段才进入集群。

二、产业集群从报酬递增走向“空心化”的原因分析

无论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还是企业的成长与壮大, 本质上都是一个技术演变和制度变迁的过程, 而技术演变和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初始的技术和制度选择具有极强的重要性, 它会使技术演变和制度变迁进入某一特定的路径, 而不管该路径的绩效如何, 都会对该路径形成依赖。于是, 在技术和制度变迁中能否获取竞争优势就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如果初始时某地区选择了优良的技术或制度, 该地区的经济便会沿着这种技术或制度所决定的特定路径, 步人良性循环, 增强比较优势, 提升地区竞争力;相反, 一旦开始时选择了次优的技术或制度, 由于报酬递增, 在最初阶段的确会给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内在动力, 然而外部条件的改变, 会使原有的比较优势削弱, 传统的路径依赖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产业的优化升级受到制约, 并逐步走向产业“空心化”的结局。由此即导致了图1中第Ⅵ、Ⅴ两部分趋势。

以东莞制造业为例。东莞制造业走上劳动密集型路径依赖的道路, 作为一种技术或制度选择, 必然要遵循这种理论使该路径强化。具体而言, 东莞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路径依赖之所以强化, 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 规模效应。

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最初的选择由于产业发展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如虎门服装业、大朗毛织业、石龙信息业、厚街家具业、清溪和石碣电子业等都已经基本形成了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

2. 示范效应。

初期较低的市场进入壁垒和技术成本不高的特点迅速吸引了大批企业家的“蜂拥而入”。同时来自内地一批又一批的劳动力投入到该行列中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3. 产业关联效应。

产业关联效应指的是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的前相关联关系和后相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东莞的制造业中, 产业关联度较强, 一种产业在东莞的扎根能够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涌入, 形成上下游企业关联配套的链条式的产业结构。例如, 在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产品中, 以电脑整机及配件为主导产品, 行业配套能力强, 电脑整机的配套率达到95%以上。

东莞长期以来处于垂直型国际分工的最底端, 虽然曾经历发展的辉煌时期, 但劳动力资源禀赋已无多大优势, 一方面人工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偏低;粗放式的产业结构带来的是较低的利润率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退化。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全球消费需求放缓、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等一系列冲击, 东莞凸显出劳动力密集、附加值低、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 随之出现并加重了产业“空心化”的趋势。

三、产业集群中内外企业有效互动的形成机制

与东莞同样属于“三来一补”形式的产业集群, 同样面对着处于产业链低端, 产业结构粗放, 技术与管理理念落后, 劳动力素质偏低等困境, 同样处于内外竞争加剧, 环保要求与质量标准提高等挑战, 嘉善木业却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 顺利实现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外资大规模的进入嘉善不仅仅扩大了木业规模, 增强集群效益, 还明显地改变了本地木业市场的竞争结构。本地民营企业除了直接或间接地从外资企业那里获得有用的技术与管理知识外, 也通过其他途径如与邻近地区的高校, 科研院所合作等获得新的专业知识、技术与管理技能, 提高竞争力。之后的区内外竞争加剧更是迫使外资企业开始与民营企业建立良好关系网络, 与地方企业分工协作, 分享原料购进渠道和产品营销网络, 提高相互的信任度来获得更适时的产业信息。逐步地, 本地与外资双方走向了竞合, 同时延长了产业链, 提升了产业层次, 产业链中心也胶合板转向了家具。

在这个产业升级 (图2中Ⅵ、Ⅴ两个阶段的上升趋势的过程中, 内外企业达到了一个有效互动的模式, 其中的形成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这些机制同时也为空心化的预防提供了参考思路:

1. 显著的区位优势是嘉善吸引并稳定外资的基础条件;

2. 政府主导创建的产业发展环境, 为内外企业提供竞合平台;

3. 持续增长的地方人力资本是内外企业达成竞合的关键因素。

随着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实力悬殊日趋缩小, 两类企业之间的身份与形象差别将逐渐模糊, 彼此竞争关系日益明朗化, 竞争范围也可能从争夺客户扩大到争夺高质量的供应商、熟练技工、中高级管理与外贸人才, 销售渠道等方面。由此, FDI的再一波潮流会因为产业链的扩展而到来, 地方与外资的合作或将从基于降低成本和提供配套产品或服务转向基于快速反应市场变化和增强产品供应能力的创新性合作, 即地方产业网络向创新网络演进。

四、结论与启示

上一篇:审计免疫下一篇:书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