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职业道德建设

2024-06-18

医生职业道德建设(精选9篇)

医生职业道德建设 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出台并修改了几部关于医生职业道德的法律规范,使得医生职业道德滑坡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遏制,但是离人们所要求的期望值还是相差甚远。影响医生职业道德滑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别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一)医生因素。长期以来医生的社会地位就一直不高,工作复杂,工作时间长,工资比较低,经常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生活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之中,许多医生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抱怨甚至是不满的情绪。工作生活的压力常常困扰着他们,医疗纠纷事件的增多、舆论的指责,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之中,无法释放情绪,心里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导致了医生工作情感的冷漠。

在医生队伍中,还存在着极端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的偏差或倾向。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职业道德以及道德价值认识不够,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缺少对职业的认同感,只是把医生这一工作当做职业,而无法达到“乐业”这一高度,根本无法体会医患之间的真挚情感,表现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玩忽职守,缺乏对患者的关心,导致医患关系冷漠。

(二)患者因素。由于媒体和各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医生职业道德的现状产生了悲观的想法。类似于轻微的感冒、头痛等小毛病本来在社区的医疗机构就可以解决,确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大医院上,看病认准专家的诊断,即便不是专家也必须是有权威的医生方能得到患者的认可,这样就在无形中造成了专家或权威医师的工作量加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出现大医院“供不应求”、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却是“门可罗雀”的局面,久而久之,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三)市场因素。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自一九七八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把双刃剑,不仅会产生一些积极影响,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我国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成熟、不健全。例如,牛奶中有三聚氰胺,鸡蛋里有苏丹红,食用药品中有有毒胶囊等现象。

受市场经济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使一些医生出现了职业道德滑坡的错误认识。过去人们心目中具有崇高的、无私奉献的职业已经淡化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追求营利性较高的行业,或者把自己的职业看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可以通过一些正规的程序就可以解决,但是当人们遇到事情之后想到的不是法律、法规,而是找各种人际关系,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人们习惯了这种办事方式,少数医生开始利用这种人情网、关系网从中谋取利益。

(四)制度因素。部分医生为了预防因工作疏忽发生的医疗事故,对患者采取没有必要的高昂的检查。为了逃避医疗事故责任,推诿回避高危病人进行手术,同时也给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对医生而言没有一个合理的保护制度,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的环境之中,怎么能够认真的工作。

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给不良医师滋生了恶性土壤。根据患者在医药消费“出手大方”的心理,在药费核算的过程中大动手脚,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人情大于法规的情况,医院中的监管部门对于医生的不法行为,出于人情关系置之不理,更加纵容了他们的不法行为。

二、医生职业道德建设的解决对策

医生职业道德的重塑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国也曾经做过一些尝试,采取了一些解决办法,却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生职业道德滑坡问题。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重塑良好的医生职业道德作风,促进医疗事业向前发展。

(一)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正确认识医生职业道德不仅要了解医生职业道德的理论,还要把理论付诸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医生更好地了解医生的道德规范、道德行为、道德准则,在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大概是说每日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扪心自问,自己做过的事是否真诚、诚信等。医生鉴于其职业道德特殊性,在现实生活中应更加注重本职业的内省,每天是否做到了对患者的绝对忠诚,是否了解患者的病情。每天不停的反省自己的行为举止,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及时纠正,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德水平。

(二)加强外在的规范和建设。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知识教育的学习,忽视道德教育,使许多医务工作者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评价一个医生优秀与否要从医技作出判断,而该医生的职业道德不是其考虑的范围,所以要增进医务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公德教育。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水平,有爱岗敬业的执业理念。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注重医生的学校教育,还要加强一生的终身教育。通过学校教育使医学院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德意识,正确认识医务人员应具备的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医生在从事工作岗位之后,树立终身学习的工作理念,“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的接受教育,不仅需要进一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成人教育,而且需要持续的、真正的、涉及人在品德方面的教育”。[2]

(三)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制度。对待医生职业道德问题不仅需要保障制度、激励补偿机制,而且还需要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造成当前医生职业道德滑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使一些不道德的医师趁机钻空子,给医生职业道德作风产生不良影响。应该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认真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开设举报箱、举报电话等,设有专门的监督员,对有德风问题的医生进行调查,情况属实对其批评教育,对医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业务水平、工作作风等进行考核,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整顿医生队伍,将医生职业道德队伍中素质败坏者给予清除。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是重视物质需求忽视精神建设,因而出现了职业道德滑坡现象,这种道德滑坡现象在医疗机构表现的也比较突出,医患关系紧张,恶性袭医现象时有发生,这个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职业道德,建设,医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3.

医生职业道德格言 第2篇

自尊自重自爱, 远离钱色腐败。

治病灵丹世上有, 后悔妙药人间无。

医生只不过是精神上的慰藉者而已。

医生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应有一双鹰的眼睛,一颗狮子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

行医莫做分心事, 救人还需有心人。

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决堤。

心贪如坑, 无私如灯。

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 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为人民服务应视名利淡如水, 与健康同行须知事业重于山。

水美不在深,而在清澈;人美不在貌,而在廉洁。

世上本无后悔药,三思而行。

清廉为荣, 腐败可耻。

青丝要知廉洁早, 莫待进牢愁白头。

反腐倡廉牢记服务宗旨 ,科技兴院发扬奉献精神。

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德乃做人之本, 廉是从医之道。

不学无术的医生,是墓地的施肥者。

不谋当谋之事,为医之耻;贪求身外之财,从医之危。

浅论医生的道德规范 第3篇

1 救死扶伤, 为人的健康服务

在社会主义社会, 医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是一切为人民健康服务。每一名医务工作者, 从穿上白色工作服, 从事这一神圣庄严的工作开始, 就在道德上承担了为患者健康服务的义务。行医当以济世救人为先, 幸福在于解除患者病痛, 这种道德义务, 要求医务人员在任何情况下, 都要自觉培养高尚的品德, 关心集体、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不能以任何理由推托自己应尽的义务。198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工作人员守则》中就有一条:“发扬救死扶伤, 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同情和尊重患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49年国际医学会的医生伦理学日内瓦会议章程中提出, 医务工作者应“庄严地宣誓终生为人民服务。”所有这些都说明, 在医务人员的道德义务上没有地域、国界和社会制度之分。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医务人员更应把为人民健康服务视作自己毕生应尽的道德义务。

同时, 作为道德义务, 应该是无条件的, 任何附加的做法, 都是直接违背其本意的。行医者在履行道德义务之前, 不应该存在希望得到某种权利的动机, 况且在实践上, 道德义务也并不总是同权利联系在一起。道德义务也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 一名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 即使没有社会舆论的压力, 也应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全心全意地医治患者的疾病, 为拯救患者的生命, 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如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就是一位具有高尚医德的医生, 他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2 培养高尚的医德情感

道德情感, 就是一个人对他人及一定社会集团所持的道德态度。俗话说:“有所知, 才能有所感”, 先要有认识, 才能有情感。情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与认识有所不同, 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身, 而情感则反映人对事物的态度。

对一个以医疗为职业的人来说, 必须有热爱患者、热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就是说只要遇到患者, 一种愿为之解除痛苦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爱心是医学道德的核心,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爱, 人的生活不能缺少爱。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为我们作出榜样, 他对伤病员怀有深厚的情感, 认为你必须把他们每一个人看作比你的兄弟、父亲还要亲切些, 因为他们是你的同志。今天, 这种崇高的情感在我国更应得到充分发扬, 广大医务人员, 要有对患者“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的情感, 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为抢救患者急分夺秒。只有具备这样的道德情感, 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才有了感情的基础。这种道德情感, 对于一个刚刚从事医疗业的青年人来讲, 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其还缺乏和患者进行感情交流的大量实践, 更应该在医疗实践中注意自觉培养热爱患者的道德情感。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道德情感, 要引起每一个医务人员的重视, 是因为人的情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般地讲, 客观的人和事物有某种美的外在表现, 能唤起一个人的留恋之情, 有时客观的事和人能为自己带来某种利益或方便时, 也可以唤起情感。而从事医疗职业的医务人员面对的人和事物, 往往和上述情况正好相反。在医务人员面前多数是痛苦的面容, 烦人的呻吟, 满目污秽脓血, 乃至触目惊心的伤残肉体……正因为这样, 对医生的情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医务人员应该接受情感的特殊考验。惟一的要求只能是, 医生要具备一种典型的职业道德情感。要使每一名医务人员认识到,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最宝贵的, 当你去拯救、援助这个人世间最宝贵的生命时, 你的医疗行为当然是最有意义、最崇高的。正如一位教授所说的:“当患者需要我们服务的时候, 正是他们感到痛苦, 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 我们是带着人世间最诚挚的温暖在为他们服务的。”所以医疗职业道德应该建立在热爱生命、热爱人民群众的感情基础上, 医务人员情感所至, 往往能给患者解除药物无法解除的痛楚。情感比较纯真的、高尚的医生, 自古以来就受人尊敬。

3 医术上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良心, 即内心使命, 是医德范畴之一。医务人员的道德良心, 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忠实于患者的健康利益,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有损于患者身心健康的事。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 医生治病时, 应对患者的病痛抱有同情心, 患者的病痛犹如自己的病痛, 只有这样才能不怕艰难险阻。把患者的痛苦、家属的期待, 作为对自己良心的一种鞭策, 为抢救患者献出一片真情, 这是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医务人员这种职业特殊性表现为其种种医疗行为, 大多是在患者失去知觉或者患者不了解情况下进行的, 往往一张处方、一台手术、一个细微的操作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任何一点疏忽大意, 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些职业的特点, 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务人员是为人民服务的, 必须忠于职守, 热情真挚, 钻研技术, 精益求精, 严谨求实, 谦虚谨慎。而现实中有的医务人员工作马虎, 出了差错往往还原谅自己, 觉得反正患者也不知道,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丧失了一名医务人员的道德良心。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良心是与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紧密相连的, 因此, 所有医务人员都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培养, 增强职业责任感, 净化道德良心。

医生职业道德状况调查(佳) 第4篇

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医德。医学道德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医学科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由于人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因而医务人员的医德也不尽相同。然而不管怎样,医疗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关乎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医生职业道德问题更是备受大家的关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等,医生的职业道德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本人对医生职业道德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了解当今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状况,以及其对民众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寻找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

对象:医院的工作人员,部分医院患者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宣城市部分医院中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其中分为群众组和医务人员组。

四:调查时间

2012年2月3日 到2012年2月4日

五:调查人员

本人(张佳佳)

六:调查内容

(见附一)

七:调查结果

本人就医生的职业道德状况调查结果如下:

就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来说,83%以上的医务人员认为很重要,少数人觉得医德不能代表一切;大约50%的群众对医德问题表示关注,其余的表示只是有时关注甚至几乎不关注;这说明医德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完全理解,人们对此认识有待提高。

就目前的医生职业道德问题现状来说,74%左右的人认为医德现状一般,只有少数人认为医德现状好,而还有20%以上的人觉得目前医德面临严峻的挑战,少部分的医生的职业道德低下。这表明我们的医生职业道德问题依旧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部分医生的职业道德有待改进。

根据调查,当今医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下按照支持者人数由高到低排列):开贵药,拿回扣、态度冷淡、收红包、在职医生私开诊所牟利、开假药、不尊重患者隐私等。由此看来医德方面还是面临很多问题的,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特别是医务人员开贵药,收红包,以及态度冷淡的问题。

这次的调查结果充分表示,大多数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问题还是很关心的,这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然而,目前,我们的医生职业道德问题还是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经济的竞争性、求利性,金钱的诱惑和利益的驱动,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使少数医务人员忽视了道德修养,见利忘义,这种情况还是时有发生。并且,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职业医师法,但是却很少看到些处罚医生的案例,说明相应的执行条例依旧缺乏,工作人员的执法力度也不强。此外,医德问题只是靠医务人员的自觉是完全不行的,医院的管理方面的疏漏也可能让问题愈演愈烈。再者,就是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的的问题,一个人的素质状况和其社会行为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是很难遵守职业道德的。

八:调查体会

如何养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德,与病人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高尚的敬业精神,依旧是我们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面对现在的医生职业道德所面临的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几点看法: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强调医德观念。对于在职医生,要继续加强其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提高职业道德,帮助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其次,要加强政府的管理,严格执法,处置违反职业医师法的不法分子。加大政府对医疗行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帮助医疗事业更好的发展;还有,要加强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改善社会不良风气,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医院自身来说,要提高对医德问题的重视,强化院内的管理力度,加强建设医德医风制约监督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管理,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医德氛围。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德问题会渐渐改善。

参考资料: http:///Read/Read.aspx?id=986866

1附一: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问卷调查表

大家好!(*^__^*)„„

为进一步规范行业作风和采取措施提高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问题进行如下问卷调查。

此调查仅为研究而收集真实资料,不针对任何组织和个人,恳请大家积极配合,如实填写。

针对以下问题,请您如实填写(请您在认为接近的答案序号上打“√”)您关注医生的职业道德问题吗?

A.关注B.有时关注C 很少关注 D 几乎不关注

2、您认为目前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总体评价是?

A.好B.较好C.一般D.不好

3、您认为医务人员在遵纪守法,遵循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操作规程方面做得如何?

A.好B.较好C.一般D.不好

4、您认为医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医技水平怎样?

A.大多如此B.较多如此C.少数如此D.极少如此

5、请问你认为目前政府对不良医德作风的惩治系统怎么样?

A 不错 挺完善B 有部分有待完善的地方C 不清楚D 不好

6你认为当今医德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可多选)

A 收红包B 不尊重患者的隐私权C 态度冷淡D 药物开假药E 开高价药,拿回扣F在职医生私开诊所牟利

7你认为导致医生职业道德急剧下降的原因是?(可多选)

A 利益驱使B 人心冷漠C 医护人员专业素质不强D 社会风气 E 政府管理问题没有完全落实

8你认为医生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A 提高专业医疗技能B 加强职业道德C待人接物D加强政府管理E改善社会风气,进行思想道德建设

9、您认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可多选)?

A.改革现行医疗体制

B.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善社会风气,重建社会信任

C.加强医疗行业管理,行业自律

D.进行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提高医务人员道德修养 E.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F.树典型、立榜样,用身边的感动感召大家,积极弘扬奉献精神

G.其他

谢谢大家的配合佳佳在这里祝大家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哈O(∩_∩)O ~ #〓§〓〓〓〓〓§〓〓〓〓〓〓§〓〓〓〓〓§〓#

↓↓↓↓

☆★☆☆★☆☆★☆☆★☆

☆ 祝 ☆ ☆ 你 ☆☆ 幸 ☆ ☆ 福 ☆

☆★☆☆★☆☆★☆☆★☆

↓↓↓↓

大众眼中的医生职业形象调查 第5篇

此次调研通过调查大众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评价, 归纳医生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方面, 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塑造良好医生职业形象, 推动医疗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兰州市282名大众 (非医疗行业人员) 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自编《医生职业形象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 (1) 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 (2) 大众对目前医生整体形象的评价, 包括医生的言谈举止、品德修养、职业责任感等; (3) 大众认为最有损医生职业形象的行为, 包括责任心差、收患者红包、技术差等; (4) 对医生职业素养现实表现的评分。

调查在2013年7月至8月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首先向被调查者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再统一发放问卷, 由当事人独立填写, 当场收回。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进行汇总和统计。

2 结果

2.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共向大众发放问卷282份, 回收有效问卷270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5.7%。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情况统计见表1。

被调查对象以男性为主, 年龄在25岁以下的高达59.3%, 文化程度以本科为主, 达到58.5%, 这可能是问卷调查主要在大学校区附近进行的缘故。

2.2 对医生整体形象的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包括医生的言谈举止、尊重和关爱患者、品德修养等。关于对目前医生的整体印象, 41.4%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满意”, 8.5%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满意”, 总体满意度只有49.9%, 并且有5.5%的被调查者直言“不满意”。关于医生言谈举止、品德修养、尊重关爱患者方面的评价, 满意度分别达56.3%、50.3%、43.7%, 且分别有37.8%、44.1%、43.0%的被调查者表示“一般”, 见表2。另外, 被调查者对大多数医生专业技能的满意度仅为62.9%。

2.3 对最有损医生职业形象行为的调查结果

对“您认为以下哪些行为最有损医生职业形象”, 排在前5位的是“收患者红包”、“不尊重患者”、“责任心差”、“技术差”、“宰患者”, 分别占20.4%、19.1%、13.7%、9.5%、8.6%。其他选择有“冷漠”、“很少与患者沟通”、“拿药品器械回扣”、“自大”、“邋遢”。调查显示, 57.0%的被调查者认为医生应当成为高收入职业, 对“目前医生在诊疗中把什么放在首位”, 竟有40.4%的被调查者选择“医生个人利益”, 22.6%的被调查者选择“医院利益”, 只有37.0%的被调查者选择“患者的利益”, 这与救死扶伤的医生职业道德要求有较大差距。

2.4 对医生职业素养现实表现的评分结果

本调查选取了22个有关影响医生职业形象的因素, 要求被调查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打分, 最高5分, 最低1分, 统计结果见表3。

所有因素中, 最高得分3.51分, 相当于百分制的70分, 可见大众对目前我国医生在各方面的评价都不是很高。对于审慎行医、责任心、职业荣誉感、敬业、技术精湛因素的评分, 虽相对其他因素得分较高, 但整体来看还是偏低。而对于廉洁、利他、同情心、平等仁爱、奉献精神因素的评分, 分别以2.89分、3.01分、3.12分、3.12分、3.14分这样的低分排最后, 并且对友好、真诚、谦虚、尊重患者、积极沟通等因素的评分也比较低。

3 讨论

3.1 医生职业形象面临危机的原因

3.1.1 大众对诊疗工作的误会

本调查发现, 大众对当前医生在言谈举止、品德修养等方面的总体满意度偏低, 对其整体印象的满意度只有49.9%。由此可见, 当前医生的职业形象离大众的要求还很远, 医疗服务水平与大众医疗服务需求之间有很大落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 人们不理解医疗发展的有限性及个体差异所导致疗效的不确定性, 对医生的期望高于客观条件, 一旦患者病情恶化或出现死亡, 家属就将自身的不满迁怒于医生, 对医生进行恶意投诉、谩骂, 甚至暴力相对。加之媒体为吸引公众眼球, 肆意夸大渲染, 将医生塑造成视生命如儿戏的典型。

3.1.2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医院的管理责任不明确

公益性是医院的本质属性, 对于医院来说, 救死扶伤是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坚持公益性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1]。本研究发现, 57.0%的被调查者认为医生应当成为高收入职业, 并且有63.0%的被调查者认为医生在诊疗中把医生个人利益和医院利益放在首位, 只有37.0%的被调查者认为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与救死扶伤的医生职业道德要求有较大差距, 同时也反映出大众对医生不信任, 对医疗服务持质疑心态。有数据显示, 在我国公立医院的支出中, 政府投入占7%, 有的“三甲”医院甚至只有3%, 剩下的支出均要靠医院自筹解决[2]。这就使得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逐渐市场化, 医院管理理念也逐渐偏离医疗服务的根本, 在激励政策以创收为导向的前提下, 必然使医生忽视自己的责任及与患者的沟通, 导致过度检查、开“大处方”等问题的产生, 致使医生形象进一步受损。

3.1.3 医生道德价值观出现偏差

医学的本质是人, 人的本质属性应是医学实践的核心和出发点。这就注定了医院在将医疗技术服务于患者时, 必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即医疗行为首先应遵循伦理原则, 为患者着想是医务人员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与责任, 也是医患关系不可缺少的伦理基石。本调查发现, 在医生职业素养现实表现的评分中, 审慎行医因素以3.51分 (满分5分) 排第一, 廉洁因素得分排最后, 而利他、同情心、平等仁爱、奉献精神、友好等因素的评分普遍较低。这与医生“救死扶伤, 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3]背道而驰, 同时反映出当前医生医德取向出现偏差, 医疗服务缺乏人文关怀。在患者法律意识增强, 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 而相应的医生风险分担机制还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 医生承担的职业风险越来越大[4]。为最大限度地规避这种风险, 医生不得不更加审慎行医, 往往将风险病例拒之门外。另外, 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医生繁重的工作以及医院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等, 很容易使部分医生的医德取向出现偏差, 导致开“大处方”、索要红包、对患者态度冷漠、与患者沟通减少、缺乏同情心等。

3.2 医生职业形象危机的应对策略

3.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调查显示, 90.4%的被调查者认为加强医生职业道德教育对改善医患关系有作用, 因此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使医生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崇高性, 以虔诚、仁爱、追求卓越等高尚的精神来对待工作。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价值的核心, 宋人林逋在《省心录·论医》中指出:“无恒德者, 不可以作医。”[5]所以, 医生应该树立仁爱、尊重、谦和、诚信为主体的思想, 以仁者之心服务患者, 以仁者之术救治患者, 以仁者之德呵护患者, 以仁者之举取信患者。

3.2.2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在政府层面, 应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在医院管理者层面, 应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 将提高技术和改善服务作为工作重点, 强化社会效益, 相应弱化经济指标。

3.2.3 实行适当的激励措施, 制订合理的补偿机制

有效的激励措施应该是在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给予足够的精神鼓舞, 让医生既感受到工作本身带来的乐趣, 也享受到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带来的荣誉感。同时要对医生的劳动付出给予合理的报酬, 这不仅是对其价值的肯定, 也是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

树立医生良好形象还需提高大众对医院及医生的认知度。一方面, 建立完善门户网站、医患热线, 搭建畅通的医患交流平台, 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 大力宣传医疗改革的进程及医生救死扶伤的模范典型, 让大众真正了解医生、理解医生、信赖医生, 在大众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医生形象。

摘要:目的 调查大众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评价, 了解当前医生的形象现状, 进而提出树立现代医生良好职业形象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从影响医生职业形象的责任心、诚信、友好等方面对大众 (非医疗行业人员) 进行调查。结果有40%左右的大众对目前医生整体印象一般;在谈到最有损医生形象的行为时, “收患者红包”、“不尊重患者”、“责任心差”分别以20.4%、19.1%、13.7%居前3位;经大众评分, 医生在廉洁、利他、同情心、平等仁爱方面分别以2.89、3.01、3.12分、3.12分 (满分5分) 的低分排在后面。结论 大众对医生的职业形象满意度总体较低, 医生必须加强和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从而提升医生职业形象。

关键词:医生职业形象,职业道德,大众视角

参考文献

[1]董兆举, 徐娜, 张桂芝.从医院属性与医学伦理角度分析处理医疗纠纷的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1) :16-22.

[2]张思恒, 马晓莹.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 (2) :77-78.

[3]张品南, 冯国飞, 陈燕.树医生形象促医患和谐[J].医院管理论坛, 2012, 29 (11) :9-12.

[4]姜玲.医生职业道德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32) :44-46.

医生道德风险的羊群效应及其防范 第6篇

由于医疗服务产品的异质性、不可逆性、不可转售性及其提供的强专业性, 医疗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导致了患者处于绝对劣势, 医患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地位, 医生开什么药、打什么针, 做各项检查, 患者大多数只能接受, 无法透明公开的获得相关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患者无法有效的监督医生的医疗行为, 从而产生了医疗过程中医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由参与者选择错误行动引起的问题”即为道德风险问题, Myerson, 1991) [1]。如何降低医生道德风险, 成为世界性的问题[2,3,4]。

1 医生道德风险羊群效应的表征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 在医患关系中, 由于医生自身的专业性和对于医药方面的信息优势, 在医患之间的博弈中扮演了绝对代理人的角色。当作为代理人的医生和作为委托人的患者利益不一致时, 便存在“激励不相容”的可能。具有诱导需求能力的[5]医生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很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医生可能会为了增加收入或其他利益, 采取有损患者利益的行为, 如:乱开大处方、检查单、延长住院时间和保护性医疗等[6]。

由于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 医生在医疗过程中面对违规利益时, 具有违规的内在冲动性, 如果有的医生带头发生了违规行为, 并且未被发现而逃脱处罚, 或者即使被发现, 处罚的力度也相对降低, 那么一些医生看到后, 自己也会模仿, 发生违规行为。其他医生看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发生违规行为, 继而越来越多的医生会加入违规的行列, 从而产生违规的羊群效应。这可能导致的极端结果, 就是医疗市场秩序的进一步混乱, 违规现象泛滥, 医患关系紧张, 医疗质量管理效率低下。

2 医疗市场羊群效应的产生机理

为了从本质上探讨医疗过程中医生违规行为羊群效应的产生机理, 从而对医疗质量监管、行业自律提供新的启示, 本文接下来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 通过构建羊群效应模型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2.1 单个医生违规行为的动态博弈

在此首先把医院中的某一位医生i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一些假设和模型来说明医生与监管机构两者之间的博弈, 实质上医生的违规行为与监管机关的处罚行为实质上构成了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假设医生可选的策略集为{违规, 不违规}, 而监管部门随后可能采取的策略集为{发现并处罚, 不处罚}。由于监管部门的监管资源限制, 能以一定的概率α发现医生的违规行为并进行处罚。因此, 医生行为与监管部门的应对措施就构成了一种动态博弈, 如图1所示。

医生首先选择策略:违规或不违规, 监管机关再以概率α采取策略“发现并处罚”, 以概率 (1-α) 采取策略“不处罚”。如果医生选择违规, 可以获得额外收益V, 如果监管机关处罚, 则医生将付出违规成本C, 对于医生来说, 违规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1) 违规受到的经济处罚, 用C1表示; (2) 违规受到的声誉损失, 用C2表示。因此, 医生采取违规的期望收益为:

只有当E (π) >0时, 医生才会采取违规的策略, 以最大化自身收益。

由于监管机构的监管力量配备、监管手段等方面的限制, 监管机构难以完全发现所有医生的全部违规行为, 并对违规医生做出处罚, 只能以一定的概率α发现并处罚违规医生。只有当α<V/ (C1+C2) 时, 医生才会发生违规行为。

事实上, 由于监管机构发现并处罚医生违规行为的概率α对于医生来说是不完全信息, 换句话说, 医生难以确切知道监管机关是否能够发现并处罚自己的违规行为, 以及处罚时将受到的经济、声誉损失 (C1+C2) 。医生只能通过收集市场上的信息、监管机构所发布的信息、其他医生的受处罚情况等信息, 运用自己的分析判断, 来形成对处罚概率α的感知数值, 即对处罚概率的信念α′。

2.2 多个医生羊群效应的产生

现将单个医生推广到多位医生的情形。根据各位医生对受处罚的感知概率的大小可分为三类[7]:

第一类医生的感知概率满足α1<V/ (C1+C2) ;第二类医生满足α2>V/ (C1+C2) ;第三类医生满足α3?V/ (C1+C2) , 即对受处罚的感知概率非常大。

对于第一类医生来说, 他们对受处罚的感知概率很小, 其最优策略选择是“违规”, 通过违规获得额外的期望收益。他们是在医疗过程中率先进行违规操作的一类人。如果第一类医生中的某一位医生A率先采取了违规行为, 其他医生则会利用获知的关于A的信息, 来修正自己的感知先验概率α′, 形成新的感知概率α″。如果没有受到监管机关的处罚, 或即使受到处罚, 但是处罚的力度非常低, 如仅仅是对医生进行少量的经济处罚 (C1很小) , 对医生声誉基本没产生影响 (C2趋向于0) , 那么医生感知其付出的惩罚成本 (C1+C2) 很小, 则医生新的感知概率α″<α′, 即看到其他医生违规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时, 则认为自己违规后的成本也会很低。这种情况下, 对于第一类医生, 他们修正后的感知概率将进一步降低, 将更加强化了他们违规的信念。

对于第二类医生, 当看到越来越多的医生违规后, 没有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或即使受到处罚, 但是处罚的力度非常低, 对医生产生的影响很小, 自己对受到处罚的感知概率也将进一步降低, 最后使得自己的感知概率降低到小于V/ (C1+C2) , 则他们也将发生违规行为。

对于第三类医生, 在起初的一段时间里, 当收集到部分医生的违规行为没有受到处罚的信息后, 其受处罚的感知概率能够降低, 但还将大于V/ (C1+C2) 。随着包括第二类医生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医生加入违规的行列, 其感知概率不断得到修正, 最终大多也会降低到小于V/ (C1+C2) , 则他们也将发生违规行为, 从而导致产生了医疗过程中道德风险问题的羊群效应。

3 讨论:如何引导产生合规的羊群效应

通过了解医生违规的羊群效应的产生机理, 监管部门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规范市场秩序的对策, 诱导产生合规的羊群效应。当一些医生看到其他医生没有违规, 或违规后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他们就会选择不违规, 更多的医生也会选择不违规, 从而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化程度, 提高质量监管效率, 形成监管政策实施的放大效应。

3.1 降低医生的违规收益

据2004年度卫生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 北京地区80%以上的医疗机构药品收入超过医院总收入的55%, 仅有几家大型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比例低于45%。目前, 医生收入中药品回扣管制不够到位, 其原因既有来自国家制度层面的, 也有来自医院自身层面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医疗机构的特点都是医药合一、以药养医、医药不分家。医疗补偿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药品回扣之风。为了解决制度层面的问题, 新医改提出要推进医药分开, 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不得接受药品折扣。但是, 从医院层面看, 由于科室的经济效益、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收入和奖金与药品收入直接挂钩, 因此, 虽然国家不断强调对药品回扣的控制, 但分配制度决定了医生收取药品回扣是难能制止的。杜绝药品回扣必须建立在改变医生现有收入分配方式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医生工资水平, 使其与药品收入脱钩, 从医院层面上杜绝药品回扣现象。

3.2 加大对医生的违规惩罚

一方面,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经济惩罚, 即提高违规成本中的物质成本 (C1) 。对收受红包、乱开大处方等行为, 一旦发现, 给予大额处罚;另一方面,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声誉惩罚, 即提高违规成本中的声誉成本 (C2) 。声誉是一种无形资产, 通过不断的积累会影响医生、医院未来的发展。患者希望到大医院就医的原因是被大医院的声誉吸引, 或被大医院几位著名医生的声誉所吸引, 因此, 总体上看, 著名医生违规行为比较少。而普通医生因为没有建立起自身的声誉机制, 其违规行为对自身的声誉影响较小, 导致他们有更强的违规动机。为改变这种现象, 建议建立公开透明的、医院之间互认的医生信誉机制。在医院科室实行挂牌行医, 将医生与个人信誉一一对应, 当医生发生违规行为时, 及时将其行为曝光, 并修改其信誉, 使其信誉与今后的职业生涯紧密关联, 从而提高违规行为的声誉成本。

3.3 提高违规行为的发现概率

首先, 动员和利用社会力量参与规范市场秩序。患者、医院等利益相关者在与医生的互动中, 能够发现医生遵守职业操守的信息。患者的信访投诉经常涉及医生收红包、乱开大处方等违规行为, 监管机关可以从患者的信访投诉中发现医生违规的线索和信息。其次, 建立医疗行业协会, 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医疗市场自律中的作用, 以有效弥补监管资源的不足。通过行业自律, 调动其他主体对违规行为检举的积极性, 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罚医生的违规行为。

3.4 加强医生医德医风建设, 形成良好的医院文化

以上三方面建议的提出是基于如何遏制违规的羊群效应的产生, 要创造合规的医疗氛围根本上还有赖于医生医德医风的提高, 有赖于医院文化氛围的熏陶。此外, 建立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 能够进一步促使医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业绩观。[8]医院文化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 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 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有效地约束全体医疗人员的行为, 促使合规的羊群效应的产生。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医生道德风险的羊群效应, 从产生机理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探讨。对羊群效应的认识, 能够使我们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个体行为的把握上升为对群体行为的了解, 有助于监管部门找准切入点, 优化配置监管资源, 有针对性的对医疗违规行为进行监管, 维护规范的医疗秩序。此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羊群效应的产生机理, 引导医院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形成自我约束、有序合规的羊群效应, 最大可能的放大监管政策对规范医疗秩序和医疗质量的影响, 从而缓和医患之间的矛盾, 提高医疗市场的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R.Myerson.Game theory:analysis of conflict,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杜仕林.医疗道德风险的供方法律控制研究[J].医学与社会, 2009, 6:46-48.

[3]李中义, 邢艳丽.信息不对称、制度缺陷与公立医院的道德风险[J].经济体制改革, 2012, 6:177-180.

[4]梁建业.医院道德风险管理与防范[J].医院管理论坛, 2012, 7:6-9.

[5]Max Shain, Milton Roemer.Hospital Costs Relate to supplyof Beds[M].Modern Hospital, April, 1959.

[6]吕国营.个人声誉、集体声誉与医生道德风险[J].理论月刊, 2004, 3:126-128.

[7]路晓伟, 孙树垒.财产保险市场主体违规的羊群效应及其规制[J].保险研究, 2009, 5:42-45.

外科实习医生职业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第7篇

关键词:职业损伤,外科实习生,预防

医院工作中尤其是外科工作中, 职业损伤的风险较大, 既往的研究中往往注重的是护理实习人员的情况, 而实习医生在外科实习中的职业损伤未能引起广泛重视, 但外科实习医生在临床实习时, 与手术缝针、刀剪、药物安瓿、毛糖仪采血针等锐利器械接触, 由于工作环境陌生, 操作技术不熟练, 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而受伤后, 处理不及时有效, 发生感染的可能极高。本文就外科实习生职业损伤的情况, 进行初步调查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9月期间外科实习生115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无记名问卷进行调查, 于外科实习结束时发放, 问卷内容包括是否受伤、受伤原因、受伤次数、伤后处理情况, 问卷由专人解说, 以无记名方式发放, 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15份, 回收有效问卷115份, 回收率100%。

2 结果

在115份调查表中, 受伤人数为33人 (详见附表) , 受伤率为28.70%, 受伤人次为56次, 受伤人员立即自行处理, 治愈率为100%, 其中2次以上受伤人数为5人, 受伤率为4.35%。

3 讨论

附表外科实习医生职业损伤具体情况一览表

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尤其是外科医生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可忽视。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日趋严重, 锐器伤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在普外科培训5年以上的外科医生, 几乎每个人都受过针刺伤害, 一项研究对17家医疗中心699位住院医师进行匿名调查发现, 每人平均受到8次针刺伤害[1]。外科实习医生在实习操作中容易受伤的首要原因是缺乏安全防护教育。学生在授课期间未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学习, 在实习时, 由于对锐器伤的发生和危险认识不清, 重视不够, 造成事故的发生。在调查中, 测毛糖的受伤情况最为严重, 一方面说明学生操作生疏且不规范, 另一方面测毛糖分为早晚各1次, 晚上测毛糖时光线较暗, 学生更容易发生误操作。因此, 实习生必须树立起正确的观念, 加强自身防护意识, 熟练操作各类器械, 尽量减少或避免工作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并找出原因, 以免再次发生。

其次, 锐器的安全使用不当、徒手掰瓶等错误操作也容易造成损伤。外科临床实习医生与锐器接触的频率相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要低, 接触的机会少, 因此熟练程度也低。外科实习期间手术中受到针刺或刀割受伤是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皮肤接触或黏膜接触, 约占80%左右。而在艾滋病 (HIV) 患者快速增长的今天, 在我国正以几何倍数增加, 我国又是慢性乙型肝炎 (HBV) 高发区之一。因此, 实习医生也面临与医护人员一样严峻的职业感染的危险。研究发现发生针刺时, 只需0.04 m 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2]。

职业损伤的另一个危害是对受伤者心理的影响, 尤其是被HIV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刺或刀割, 受伤者会产生重度或中度的焦急及悲观情绪, 而对患者感染状态的不确定性也会加重实习生的心理压力。因此, 加强对外科实习医生职业损伤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 需要采取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如下。

3.1 锐器伤的预防

(1) 提高临床教师有关锐器伤防护的带教意识, 教学管理者应重视学生的职业健康, 临床教育是职业防护持续教育的一个重要时期, 是强化学生防护知识, 锻炼实践技能的关键时期, 而临床教师是学生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巩固和发展的启蒙教师。加强带教教师的培训, 提高教师的职业防护带教意识, 增强身为教师的责任感。 (2) 培养良好的职业安全行为, 由于个人操作习惯是针刺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3], 因此应对实习生培训计划中加入安全防护教育, 使实习生熟悉医疗锐器的安全使用, 当实习生进入临床后, 带教教师应根据各科室操作的特点规范实习生的操作流程及习惯, 对实习生的职业防护做到具体的指导与管理, 制订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使实习生务必以安全方式使用各类医疗用锐器, 并使实习生真正了解正确使用这些锐器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所有各项操作都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3) 清楚了解不同锐器的特点, 掌握不同锐器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如打开玻璃安瓿时, 使用更加安全的医疗设备可以减少62~88%的锐器伤[4], 所以应教育学生使用专用器械或医用纱布包裹, 注意不同安瓿的玻璃硬度, 用力均匀适当。锐器伤的医疗用具, 对各类针头、刀片等小件锐器使用后装入坚固不渗透的容器内, 避免再次造成伤害事故。

3.2 锐器伤后的处理

伤后处理应严格按照瑞金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的标准规程。

3.2.1 伤口紧急处理

(1) 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挤出; (2) 用流动水冲洗2~3 min; (3) 用75%酒精或0.5%安尔碘消毒伤口; (4) 24 h内留取基础血样 (3 m L, 普管) 备查。

3.2.2 报告

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并填写“瑞金医院锐器伤登记表格”。 (2) 防保科立即通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共同评估锐器伤情况并指导处理。

3.2.3 随访

(1) 首先确定患者是否具有血源性传染病 (乙肝、丙肝、HIV、梅毒等) , 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患者血液进行检查。 (2) 追踪和随访:防保科负责督促锐器伤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 并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 当事人需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 (3) 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锐器伤当事人严格保密, 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当事人的情况。 (4) 在锐器伤处理过程中, 防保科和感染管理科要为锐器伤当事人提供咨询, 必要时请心理医师帮助减轻其紧张恐慌心理, 稳定情绪。

总之, 临床实习医生缺乏职业损伤相关知识的培训, 职业防护意识淡薄, 操作不熟练, 锐器伤发生率高。因此, 必须加强教育, 培养良好的个人操作习惯, 建立并认真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 减少实习中受伤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TANNE JH, LU XD.Most US surgeons in training get needle-stick injuries, few report them[J].N J Med, 2007;356:2695-2699.

[2]DAI QM, WANG WY, LIU SM.Health care workers of occupa-tional injury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J].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2002, 37 (7) :532.Chinese

[3]LI HM, LI WT.Care to reduce needle stick injuries in the ac-cident[J].Foreign Medical Sciences (Nursing Forergn Science) , 1999, 18 (1) :7-9.Chinese

医生职业道德建设 第8篇

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 医生工作倦怠的影响是严重的, 甚至是致命的。医生工作倦怠会导致工作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质量下降、职业道德感降低、组织归属感下降, 并能导致较高的离职行为和离职倾向。因此正视医生工作倦怠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 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和干预倦怠的发生, 提高医生的生存质量和工作效率, 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对益阳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3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 提出了干预或疏解医生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个人的调整策略

1. 个人调整的心理策略 (1) 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就是要认清自我价值, 掌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正确预测自我倦怠的征兆, 了解自我的主观情绪是否影响了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从事医生行业, 应该对自己有积极的认识, 才能正视客观存在, 勇于面对各种现象, 准确地对待周围环境及医疗过程中挑剔的病人, 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控制并尽量与病人或周围环境保持积极的平衡, 成为自身行动的主人, 避免遭受病人或外界环境给自己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损伤。对可预见的变化, 进行自我调整, 主动设置心理缓冲区, 提高自己的心理应付水平, 不断接受变化的刺激, 积极愉快主动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走出倦怠。

(2) 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

应对是指成功地对付环境挑战或处理问题的能力。通常积极的应对方式可有效地面对心理应激重新恢复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水平状态;消极地应对会使人继续停留在充满压力的应激状态, 继续消耗潜在的能量, 产生倦怠, 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首先, 运用积极地心理暗示自我调整。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其次, 学会适应的策略。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 医生除了要增强保护和防范意识外, 还要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 主动参与安全管理, 多方提高自己的社会素质, 技巧性地处理好医患关系。在对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 自觉地进行风险控制与管理。

二、组织方面的应对策略

1. 所属医院的应对策略

医院应该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应对医生的职业倦怠。

(1) 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核算分配制度, 完善分配要素, 提高医生的价值定位。设置合理水平的薪酬水平, 能让医生觉得劳有所得, 经济压力的缓解和完善的机制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干预或疏解医生职业倦怠。

(2) 建立激励机制, 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 鼓励医生参与科技创新, 增加其成就感和控制感, 保持长久工作热情。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树立榜样, 选出优秀员工, 给优秀员工更多晋升和发展空间, 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3) 完善有效的评价监督考核机制, 对医生的业绩进行发展性评价, 奖优罚劣, 满足医生的高层次需要。

(4) 制定合理的工作作息制度, 优化工作流程, 减少无效劳动, 创造良好的、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5) 加强医生培训, 形成合理的医生队伍结构。加强对新医生的培训, 让其在工作理想、热情与实际面临的困难之间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6) 完善组织文化, 形成良好氛围。

社会的支持可以干预或疏解医生职业倦怠。组织上采取相关的措施组织多种活动, 尽可能为医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多为医生提供交流交往的机会, 使大家感觉集体的优势所在。

(7) 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

保持医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医生作为职业人群, 在面对工作倦怠的时候同样需要专业的心理帮助, 有必要加大对医生心身医学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高医生对心身医学的认知水平。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

2. 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应对策略

(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大政府投入。

减轻大型医院的经济负担和工作压力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

(2) 建立和完善卫生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医疗行业管理法制化进程, 规范医疗行为。防范医疗事故, 减少医疗纠纷。

(3) 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应给予医疗界更多的理解、宽容、信任和支持;卫生主管部门和医保政策的控制管理部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 还医生更多的工作自主权。

参考文献

[1]耿祥建, 曹润林, 三维度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干预[J].党政干部学刊, 2009/04

[2]邵芳, 骆红, 基于行动研究的护士职业倦怠干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 2009/10

医生职业道德建设 第9篇

1. “道德讲堂” 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

将 “道德讲堂”融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能够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而 “医德”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教育部、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实施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卓越医生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知识型人才,更是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才。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可以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医务工作中更好地展现自身的道德涵养,更能够践行 “仁心”、“仁术”。

2. 开展 “道德讲堂” 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通过 “道德讲堂”的实施,主要在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指导。反观传统的思政教育,忽视了对现实社会医德状况与医德应用的分析和指导,使得医德教育变成了空洞的说教主义,这不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同时,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极容易受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而大多数学校在进行医德教育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与灵活性,忽视道德选择性和价值澄清。这使得医学生在医务工作中不能抵制物质诱惑,走入歧途。另一方面,高校开展的医德教育内容存在陈旧、目标单一的现象,再加上一些医学伦理学的教师由于其本身缺乏医学知识,授课时往往不得要领,甚至照本宣科,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且,很多学校过于注重课本研发,缺乏实践内容。 这些都影响了医学生医德素质的提高,阻碍了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和开展。

“道德讲堂”根植于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具有稳固的思想基础。同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能够很好地在高校进行推广。首先,“道德讲堂”可操作性强。医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可进行操作的实践活动来开展,而 “道德讲堂”的模式,主要以讲座的方式, 较容易开展,并且辐射面也较广; 其次, “道德讲堂”内容选择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灵活性。讲座的内容可以针对高校医学生关心的时事展开,也可以根据历史文化进行宣讲,从而能够保证讲座的丰富性。

3. 将 “道德讲堂” 融入 “卓医培养计划” 的途径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中,在医德及其他素质方面也应当体现新时代医学生应有的风貌。因此,如何将 “道德讲堂”更有效地融入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 1) 将 “道德讲堂”列为大学生选修课课程

根据对高校 “道德讲堂”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笔者发现虽然在高校 “道德讲堂”得到了普遍的传播,但是并没有形成课程化模式。很多高校仅限于把 “道德讲堂”作为讲座类活动进行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讲堂的发展。将 “道德讲堂”作为一门选修课对医学生进行开放,这保证了讲堂的延续性,并且也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同时,将 “道德讲堂”课程化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更容易得到推广和得到学生的认可。并且,将 “道德讲堂”与医学院校其他课程进行有效地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 2) 重点培养高素质的 “道德讲堂”导师队伍

很多高校将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定位为打造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用于培养学生,而对学生道德素质的队伍建设往往较为缺乏。提升道德教育教师队伍是改善和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关键。高校要将道德及思政教师队伍的培养计划纳入到学校整体师资队伍培养计划之中,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道德教师队伍。同时,重点培养高素质的 “道德讲堂”导师队伍。导师的界定不仅仅是专业的思政教育教师,也可以是 “身边好人好事”以及 “道德先进模范”人物。通过这种这种榜样机制,积极带动 “卓越医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国祥,胡伟军,黄继东,等.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

[2]陈新.高职院校如何发挥“道德讲堂”的“蝴蝶效应”[J].河南农业,2015,11.

上一篇: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下一篇:农业科研单位科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