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策略范文

2024-08-09

美学策略范文(精选12篇)

美学策略 第1篇

叙事时空下的人性观照

叙事学认为, 一个故事的发生必须由至少两个以上的事件构成, 并且这些事件必须要有序列性, 这种序列性表现为一种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在可续性的叙事文本中, 序列性是由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产生的。由于摄影特有的瞬间属性, 单幅照片叙事中的时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这一点在图片故事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通过不同的拍摄或编排思路, 摄影记者可以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叙事性视觉文本。图片故事叙事中时空这对孪生兄弟已经成为研究其美学特性的理论支撑。

叙事时间。叙事性的图片故事中每幅图片都是一个事件的瞬间提取, 图片与图片之间大多通过时间连接成一种线性的运动过程。实际上, 故事言说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从偶然到或然再到必然, 谜底慢慢揭晓的过程。而图片故事的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摄影记者运用多种手段来控制图片故事的时序、时距和频率, 让读者在叙事时间的谱写中感受人物个性的完美诠释。

2010年普利策专题摄影的获奖作品《美国大兵》, 是摄影记者克雷格·沃克花费三年时间用镜头讲述的一个美国大兵的成长故事。显而易见, 沃克以顺序的叙事秩序对大兵伊恩从应征入伍到结束训练生涯做了全景式的刻画与描写, 让读者从形象语言当中深刻体会到一个大男孩参军入伍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从伊恩应征入伍时的犹豫、到分别时的依恋, 从军营中第一次想家、到对军营生活的不安到最终的习惯军营生活。摄影记者跟踪拍摄伊恩参军成长的主题决定了这个图片故事具有完整的叙事性。叙事性图片故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要反映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组图片故事提出的问题是伊恩面对全新的军旅生活是否能够适应。按照这样的叙事主线, 记者的拍摄工作分成八个章节:入伍前、初为新兵、基础训练、首次任务、感伤军旅、在国内、伊拉克生活、返回美国。这组图片故事的成功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它言说了一个完整的叙事性故事, 而在于自始至终贯穿于叙事脉络中的人性张力。读者可以徜徉在每一个提示细节的镜头中, 仿佛和伊恩这个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一起经历了一次命运的洗礼。这种叙事时长和故事时长等同的全景式叙事方式, 增强了故事本身的真实感和体验感,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审美追求。与其说摄影记者记录了伊恩的成长历程, 不如说是其心路历程的微观写照。

在第六届华赛中获得银奖的日常生活类图片故事《7岁“男子汉”撑起一个家》如同《美国大兵》的叙事时间策略, 摄影记者运用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等同的方式讲述了小男孩郭家宝因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忙碌而繁重的一天。摄影记者尽管只选择了“某一天”作为叙事时间, 故事的时间跨度虽不长, 但镜头下的众多细节却完整地重现了孩子平凡生活中的琐碎、繁重的不平凡生活。这里的“一天”已经具备了普遍的叙事意义, 承载着孩子满当当的孝心和志气。由此看来, 在图片故事中,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相对统一的叙事方式能够帮助摄影记者有足够的时间对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做细致的刻画和描述。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热奈特把叙事文本中时距概念解释为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长短的比较, 事件时间长, 叙事篇幅短, 叙事文本的节奏就快。在文学叙事中, 一般通过省略、概要、场景、停顿来实现叙事节奏的变换。 (2) 在图片故事的叙述中, 常常借鉴文学叙事中省略、概要来压缩叙事时间。具体表现为:一是摄影师对故事发展脉络中不起关键因素或与主题情感表达不协调的因素, 往往干脆省略不拍或即便拍摄也不将其纳入组照中。在《美国大兵》这组图片故事当中, 摄影记者策划的八个章节可谓面面俱到, 若每一部分都细致描述刻画, 整组故事就显得拖沓冗长。摄影师沃克将重心放在了初为新兵、基础训练、首次任务、感伤军旅等章节上, 这样主次分明的叙事安排能够让读者很快走进伊恩的军旅生活。二是借鉴电影蒙太奇剪辑手法, 在结尾或叙事过程中省略一些事件发展的元素, 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想象。三是摄影师面对大量前期拍摄的画面, 在编辑时多会选择能够说明某个事件的典型画面。例如沃克在讲述伊恩入伍前的状况时, 只着重表现其与家人送别的场景。沃克侧重抓取反映人物性格和心态的瞬间加以诠释, 画面中充满真实的人性力量与读者的内心世界碰撞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共鸣。

不同于文学叙事的天马行空, 摄影记者的图片故事必须以客观现实为拍摄依据。这种现实主义的记录方式使记者在追踪某一人物或现象时发现, 很多时候故事时间周期太长, 无法在短期内完成文本叙事。于是, 将一个事件或人物自然发展需要的时间周期拆分到不同的个体身上之后, 故事的叙事时间就轻而易举地被压缩了, 大大缩短了摄影记者获取叙事文本的时间, 同时也使反映的问题具有更普遍的人文意义。例如, 拍摄年轻人在戒毒所漫长戒毒过程的图片故事, 就可以采用这样的叙事方式。个体戒毒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 若以表现人与病魔抗争中出现的种种心理为主题, 故事的进展未必如摄影师所愿。这时候摄影师就可以分别拍摄处于不同戒毒阶段的个体, 抓取各个阶段不同个体的典型细节同样可以达到极具人性感染力的叙事效果。

此外, 在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中还存在着第三种关系“频率”。热奈特把频率概括为, 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叙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换而言之, 频率在图片故事中指的是故事内容的重复, 比如故事中类似的画面可以多次反复出现, 它是扩展故事意义的常用手段。例如图片故事《中国大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孕妇》用肖像照的方式记录了在汶川地震中丧子后再生育的孕妇。反复出现的孕妇形象在叙事上相对独立, 但让读者在黑白影调之间强烈感受到从死到生的矛盾和反差, 揭示了灾区人民在大灾大难后的平静, 他们从死亡的边缘走出, 孕育新生命的希望, 柔弱、平凡的外表下内心却依然坚强和伟大。

叙事空间。在文学的叙事文本中, 多以通过空间的切换发展叙事的脉络。图片故事也不例外, 空间成为连接图片的另一种叙事因素。上文中曾提到, 图片的直观性特点决定了读者在解读图片故事时是以空间方位的变换为显性参考的。在图片故事中, 若在同一叙事空间中纳入不同的事件, 让空间环境成为连接事件之间的逻辑主线, 往往会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叙事效果。例如, 获得第52届荷赛自然类银奖的图片故事《西湖边的一棵树》 (图1) , 每张照片都框定了几乎一样的拍摄视角, 即背景是西湖四季的景色, 主体是西湖边上的一棵树, 树旁出现的人物则随着时间的更替不断地变换, 有外来打工的人, 有早晨锻炼的人, 年轻人, 还有情侣, 等等, 反映了当下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西湖在画面里就像一个大舞台, 这棵树花开花谢就像舞台的幕布不断变幻, 冬暖夏凉、春去秋来, 四季的更替在相对固定的空间环境中上演着不同人物的生活故事, 而人生的五味杂陈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这也仿佛就是当下中国城市普通市民生活的缩影。静态空间和动态时间如此完美无瑕地结合在二维影像上, 着实让读者倍感生活的“亲切”。安静、祥和的镜头语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心绪的表达, 更是一种民间叙事的人文关怀精神。

象征:叙事的诗意情怀

隐喻这种修辞格在叙事本质上是诗性的, 叙事作品中的隐喻可以丰富和扩大故事内涵。如果一个隐喻在叙事文本中反复出现就会构成象征。有学者在叙事文本中提出主题性象征的概念, 即通过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贯穿整个故事的情节, 使之成为一条叙事暗线, 统摄全局。 (3) 这个意象并不只是在文本中重复出现就可以称之为主题性的象征, 其本质上还必须要与表达的主题内涵密切相关。在文学、电影叙事中, 这个意象多数是通过具体物象来表达, 因此, 可以说它有了符号所具备的所指意义, 即某种社会、文化内涵 (如电影《红高粱》里的红高粱等) 。图片故事中由于摄影语言的多样性, 除了可以通过具体物象指代以外, 还可以通过影调风格进行象征意味的表达。

重复的物件。类似于电影、文学叙事, 图片故事中贯穿始终的某个物件会发挥强大的“黏合剂”作用, 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图片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为主题内涵的升华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例如在第17届“金镜头”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经济及科技类组照铜奖的作品《合俊玩具厂倒闭》 (图2) 。故事讲述的是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合俊公司在广东东莞市樟木头镇的工厂倒闭。公司倒闭使得6500名员工瞬间失业, 这也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下, 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摄影师试图从一个典型的个案来挖掘金融危机的深层危害, 但记者似乎对倒闭后的工厂状况并不感兴趣, 镜头下没有人们因失业而落寞、无奈的表情, 也没有破败、零乱的厂房环境。让摄影记者着迷的是散落在厂房各个角落里的一个个小玩偶, 它们倒在地上, 坐在车间的工作台上, 躺在办公室的桌面上, 睡在堆满杂物的垃圾堆里。记者通过看似漫不经心的镜头语言将它们或微笑或痛苦或可爱的表情统统收入囊中。这是一个充满隐喻和象征的故事, 玩偶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符号, 已经不再属于这个热闹的生产线, 不再属于它们的主人, 它们将永远带着它们最初的表情不知去向。此时此刻, 它们已经失去了被称之为“玩偶”的物质意义, 有的只是它们象征着惨淡经济形势或员工命运的所指意义。这种主题性象征的图片故事, 总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惆怅。

一致的影调风格。摄影是一门造型艺术, 影调是摄影造型语言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同的影调有其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高调的明快、淡雅, 低调的庄重、深沉, 中间调的和谐、平稳等。影调只有与具体的形象、物象相结合, 才能赋予作品以鲜明、生动的感染力。和谐统一的影调关系在优秀的图片故事中已经不仅仅是画面造型的有效手段, 更是一种新颖的表意方式。例如, 新京报记者张涛拍摄的图片故事《黑暗中的舞者》 (图3) , 图片讲述了北京盲人舞蹈队的40多位盲人组成了一支“盲人舞蹈队”, 每周他们都相约一起学习拉丁舞的故事。故事本身已具有很强的人性感染力, 但摄影记者对最初按照常规拍摄的照片并不满意, 为了向读者更好地传达自身的主观感受, 他有意强化了画面影调结构, 用闪光灯照亮人物主体, 压暗背景环境。整组作品散发出的影调气质被作者反复强化之后不再只是光影本身, 而是盲人世界的象征符号。在黑暗中读者看到了盲人舞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他们似乎在黑暗中摸索, 却又充满生活的希望。复杂的人物精神世界在低调作用下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 每幅图片相似的影调气氛会使整个图片故事看上去密切关联, 并且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再例如, 摄影记者方谦华在荷赛中的获奖作品《被污染的桔子》。这一组反映食品安全问题的图片故事, 运用了抽象的写意手法, 将主题性象征发挥到了极致。这些受到严重镉污染而变得畸形的桔子, 在黑色纯净背景的映衬下宛如浩瀚宇宙中一个个被毁坏的星球。统一的黑色背景象征着无穷无尽的宇宙环境, 桔子表面坑洼的精到诠释, 给人一种拟人化的启迪和反思。

叙事视角:真实美的不同诠释

一般情况下, 把叙事视角概括为全知视角、有限视角两种。尽管不同的叙事视角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文本和叙事效果, 但恰当的运用可以赋予图片故事真实美的特性。

全知视角又称零度焦点叙事。叙事者可以随时出现在事件发生的任何场合, 对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了如指掌, 叙事者还可以任意感知故事发展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叙事者脱离故事本身, 以一种俯视全局的他者姿态将故事叙述成文本的叙事视角。它第三人称多方位的描述决定了文本带有某种意义上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然而这种权威、客观也不是绝对的, 必然会加入叙事者的主观意识。因此, 在图片故事的报道中, 只有对一个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才能得到相对真实、客观的图片文本, 否则在新闻报道中会歪曲新闻真实的本质属性。

这一类图片故事一般是围绕某一个社会问题展开全面调查后进行分析、归纳拍摄而成的。故事中的脉络较为复杂, 不像有限视角相对单一。拍摄者通常在进行周到而全面的调研之后, 才会对故事的脉络有清晰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独特的评论和思考。例如, 杭州日报摄影记者许卓恒拍摄的图片故事《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一个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 运用有限视角会丧失整组作品的普遍意义和典型性, 从而削弱图片故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 有限视角也会给摄影记者跟踪拍摄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 摄影记者没有从“我”的角度展开叙述, 而是通过在相对固定的空间范围内 (主要是杭州地区) 寻找有暴力现象的家庭, 并分别进行调查和拍摄。整组作品涉及了因各种矛盾引起暴力的家庭, 并真实地呈现了因不同暴力引起的不同恶果。这种全景式的客观叙述, 让读者一目了然地领会到家庭暴力的危害性。

有限视角又称内焦点叙事。在新闻作品中表现为“记者”叙述, 摄影记者讲述一个新闻事件时多以目击者的身份出现, 用“我”的角度叙述事件的过程, 叙述的眼光也会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叙事角度等同于作品人物活动的角度, 但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全知视角看似权威的消解。娓娓道来的一幕幕画面依然可以在心理层面上给读者营造出一种真实、形象、感同身受的审美体验。

一个成功运用有限视角的例子就是普利策获奖者安妮·威尔斯拍摄的图片故事《与乳腺癌面对面》。威尔斯面对自己患上乳腺癌的残酷事实, 选择坚强地面对, 她拿起手中的相机忠实地记录了自己患病后的种种经历和情绪起伏。从一般的静脉注射到化疗后的痛苦, 从剃去头发到戴假发后的大笑, 再到放射化疗后的身心疲惫, 最终到庆祝生日时戴上丰胸式胸罩的欢畅。读者在威尔斯个人的有限视角内, 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威尔斯与病魔抗争的坚强和痛苦。大多数情况下摄影记者毕竟不是故事的经历者, 而只是目击者, 即便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故事依然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意识。但在这组图片故事中, 威尔斯既是故事的主角, 又是故事的叙述者。她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摄影记者和故事主角之间, 将二者的关系处理得模糊而暧昧。也正是如此, 威尔斯才能够用镜头勇敢地直面命运的玩笑, 深入地体会与病魔抗争的每一个细节, 并诚恳而真实地将其呈现在每一个读者面前。

综上所述, 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题材本身、进入题材的切入点等多种因素。选择叙事视角最终是为了能够表达摄影记者的真情实感, 向读者还原一个符合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生活场景。因此, 无论运用哪一种叙事视角, 都需要摄影记者深入观察生活, 找到适合不同新闻故事的叙事视角, 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把叙事视角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注释

1 罗吉·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开放性:实践美学的发展策略 第2篇

实践美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美学学派,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责难与挑战.要坚持和发展实践美学,就应当在体系、范畴和话语等方面采取全方位开放的策略.而实践美学的全方位开放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实践美学学者心态和思想的开放.

作 者:曾耀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刊 名: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2 3(2) 分类号:B83-069 关键词:实践学美   开放性   范畴  

爱情叙事的美学策略和人性图景 第3篇

安徽青年女作家夏群的《尘缘》《归去来兮》,是两个爱情题材的短篇小说。前者写的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后者则以爱情串起两个感人的爱心故事——大学毕业生扎根四川彝族大凉山和收养孤儿的故事。从内容与思想的饱和度上看,后者显然比前者的文本价值更高,其结构艺术和叙事策略,也比前者更成熟、更圆融。

《尘缘》是一篇关于疼痛青春的成长叙事。主人公吴心生活在一个情感缺失的家庭环境中;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抛下她和母亲去了远方,成为弃妇的母亲,把她当成了替罪羊羔。吴心在母亲的冷嘲熱讽和打骂中长大,养成了孤傲、封闭的性格,躲进文字中寻找慰藉和温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在文学创作培训班上,她爱上了年轻的剧本讲师——知名编剧金士邑。然而金士邑是一个有妇之夫,他无法为了爱情放弃婚姻。吴心主动退出,回到老家。十年后,已获成功的吴心在电影开机仪式上与金士邑再度相逢,“琵琶声噎欲语迟”,真情死于年华、相爱已成陌路。故事飘荡着一种感伤的气息。

《归去来兮》是一个关于“出走”的故事。自小有着“说走就走的心思”的“我”——蓝天晴,在拿到“一生都无法生育的”医院诊断书后,断然辞职,背起简单的行囊,带着那条丈夫杨错当年送给自己的爱情信物——披肩,于万籁俱寂的子夜时分,开始茫无目的、不知归期的出走。候车厅的电子显示屏,冥冥中将“我”引向了初恋男友王晨所在的成都。抵达成都后,在西蜀第一街锦里,“我”与王晨竟然奇迹般重逢。之后,“我”随王晨去了他扎根从教的彝族大凉山,见到了与王晨一起在此默默奉献的王妻方蕾。“我”被大凉山的贫穷落后震撼。杨错得知消息后特意赶来,捐助了一批鞋子和大米。一个名叫“沙依”的小女孩的遭遇,引发了“我”的深深同情,“我”收养了她,将她带回城里……

两篇小说,都以两性之间的情事作为故事主体,采用的都是“自传式”叙事策略,即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将主人公的人生故事和个体命运,放置于一条精神漂泊之路上,生动地叙写了她们生命自我成长的情感奥秘。从结构上看,两篇小说都不仅采用了线性叙事,以两性情爱作为唯一的叙述动力和叙述线索,作为推动整个小说叙事的核心元素,而且首尾呼应,呈现出一种鲜明的“回旋式”结构伦理特征。在故事情节的“引爆”即情节高潮的推出上,节点把握也较为合理、自然和准确。

此外,两篇小说都使用了一种现实和过去彼此交叠的回忆性场景的叙述方式,藉此拓展故事的内在空间。在情节的设计上,两篇小说都使用了“并置法”,例如《尘缘》中手机铃声《琵琶语》在爱情开始与结束时的两次响起,《归去来兮》中“我”与王晨分别时“我只是笑了笑,连再见也没有说,和当年分手的时候一样”,等等。从语言上看,两篇小说叙事都很绵密,对男女主人公的情感际遇和生命情状的呈现都很鲜活。

然而,《尘缘》与《归去来兮》的不同也是非常显赫的。首先是角度的不同。《尘缘》重在凸现人性内在的诡异、错位与苍凉,《归去来兮》重在凸现人性的彼此信任、宽容、悲悯与温暖。其次是性质的不同。《尘缘》是一出爱之悲剧,书写了爱情“乌托邦”的幻灭;而《归去来兮》无疑属于一出爱的喜剧,由小爱走向大爱,带来的是生命的充实与升华。再次是生命自我成长的主因不同。《尘缘》中促使主人公生命成长的主因是爱情的挫折,《归去来兮》中促使主人公生命成长的主因是悲悯情怀,是一种超越男女之爱的大爱。最后是叙事风格的不同。《尘缘》呈现出一种浓郁的抒情化倾向,《归去来兮》则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道德化叙事的特征。

两篇小说,特别是《尘缘》,叙写的虽然是寻常的爱情故事,但它们都以一种忧伤的青春心怀和生命诗意,击中了我柔软的内心。主人公在寂寞的生命中行走,接受着命运的锤击。这些忧伤的文字、这种忧伤的情调,为小说铸造了一种穿透人心的叙事魅力。忧伤是一种情怀,忧伤也是一种能力,忧伤更是一种青春。忧伤多好!青春多好!

当然,两篇小说在叙事艺术上也并非毫无瑕疵。其一,它们在让故事滑出经验或曰“陌生化”上,依然做得不够。两个故事,并无逸出读者意料之外的奇特情节,存在着如何避免落入窠臼的问题。其二,小说在情节的转换中,存在着一些裂痕。譬如《尘缘》中女友丁岚的变化,背后缺乏强有力的逻辑支撑,她结婚前后的思想与言行不是很谐和。

《尘缘》与《归去来兮》以一种爱情叙事的美学策略和人性图景,带给读者以一种深刻的启迪:爱情,光有爱情是不够的。拯救爱情的最好做法,就是从小爱走向大爱。爱自己,更爱人类。这就是夏群这两个短篇小说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 李国彬

从接受美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 第4篇

关键词:翻译策略,接受美学,期待视域,审美距离

翻译策略, 即归化与异化, 一直以来都是个争论的话题, 尤其是在中国翻译历史上尤为明显。在中国翻译史中, 意译直译之争为归化异化之辩的开端。中国意译直译的争论始于佛经翻译时期的“文质之争”, 但“质派虽然在理论上获得胜利, 但实际结果, 却是由文派成书” (陈福康) 。到了20世纪20-30年代, 以鲁迅代表的左翼学者主张直译, 而以梁实秋为代表的右翼学者主张意译。直译派认为意译让“洋人穿上长袍马褂“, 消解了原文的异质性, 而意译派认为直译诘曲聱牙 (张景华) 。到了当代, 中国乃至全世界就归化异化的选择又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众说纷纭, 各执一词。这场争辩虽历时时间久, 但直译意译或归化异化孰胜孰败也从未有过定论。该文则将会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策略即归化异化的选择。

1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美学理论与流派之一,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主要代表为汉斯·罗伯特·姚斯 (Hans Robert Jauss)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者、作品、读者三者有机结合的整体, 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姚斯认为, 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是接受美学意义上的读者, 这种读者实质性地参与了作品的存在, 甚至决定着作品的存在 (朱立元) 。

1.1 期待视域

在接受美学当中, “期待视域”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极其重要的。姚斯认为, “期待视域”指的是读者在欣赏一部作品时本身主观带有的一种期待, 这种期待决定了读者对该部作品的审美评价, 也就是说读者的期待视域是该部作品成功与否, 受欢迎与否的决定条件之一。期待视域主要有两种形态:其一是在既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的文学期待视域;其二是在既往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域 (朱立元) 。

将接受美学与翻译相结合是当代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之一。在以往的翻译认识中, 翻译的过程是由原作—译者—译文构成的, 而在引进强调读者地位的接受美学之后, 翻译的过程变成了原作—译者—译文—读者, 这个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译文同原文一样都是为读者而创造的,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种文学作品,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 译本的成功与否, 受欢迎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读者的期待视域来决定的。因此, 译者在进行翻译前先是要作为原作的读者, 译者有着自己的期待视域, 首先是受到自己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限制。进行翻译时, 由于要考虑到读者的期待视域, 译者在翻译时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禁锢。译者能够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 拓展期待视野, 但却不能左右读者的审美期待, 这就要求译者要熟知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差异, 对译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1.2 审美距离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要受期待视域的限制之外, 也要考虑到审美距离。审美距离过大, 即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域, 会造成读者不知译文所云, 体会不到译文的美, 更不用说原文的美了;审美距离过小, 即与读者的期待视域一致, 则会造成读者审美疲劳, 对作品的审美兴趣大打折扣。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所面临的难题就在于对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 要尽量选择稍高于读者期待视域的策略, 即既能引起兴趣, 又让读者明白译文的大意。若选择完全归化的翻译策略, 则会让读者体会不到新鲜感, 满足不了读者的好奇欲而造成审美疲劳;但若选择完全异化的翻译策略, 又会造审美距离过大, 满篇都是“洋气”, 会导致读者云里雾里, 全然不知译文再谈论什么, 失去了对译文的兴趣, 导致读者失去对译文的审美情趣, 同时也会造成读者对原文的印象大打折扣。

2 归化Vs异化

本文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 尤其是从读者的期待视域以及审美距离出发, 关于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选择翻译策略提出以下三点意见:

2.1 求同存异

如:You've got me to have faith up your sleeve, otherwiseyou won't succeed.

完全异化的翻译:你必须把信念藏在袖子中, 否则你不会成功。

完全归化的翻译:你必须要有锦囊妙计, 否则你不会成功。

若完全异化, 中文读者会觉得困惑, 信念是一个抽象的东西, 怎么能置于袖中呢?而完全归化的译文也会让读者误解, 误以为西方也存在着如诸葛亮聪明的历史人物。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 可以采用“求同存异”的方法, “同”是为了不让读者误会和误解, “异”则是让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和文化。因此该句可以译为“你袖中必须藏有王牌, 否则你不会成功。”或者“你必须要有自信, 否则你不会成功。”

再如:Many parents are like dogs, one can trick them in theteeth and they will come back for more.

完全异化的翻译:很多父母都像忠心不二的狗, 子女可能顶撞他们, 而他们反过头来, 给予儿女更多。

完全归化的翻译:多数父母都有一种舐犊之情, 子女可能目无尊长, 而他们则逆来顺受, 不予计较。

完全异化的译文, 会让目标语读者觉得生硬, 在中国文化中, “狗”所代表的隐含意义并无西方所象征的“忠诚”, “善良”, “幸运”之意, 反倒含有贬义的意义。但完全本土化的译文用“牛”来代替了“狗”的形象, 有滥用成语之嫌。将二者结合, 可以译为:“做父母的多数都像忠心耿耿的看家犬, 子女可能会给他们气受, 但他们反过来却报以更多。”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既能保留原文所代表的文化特色, 让接受语读者体会到了高于自己以前审美经验的异国风情, 同时也能避免审美距离过大造成的不解和误会。

2.2 异化加注

以上的例句采用的都是“求同存异”的方法即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策略来进行翻译的。若译文针对的读者是具备一定文化知识背景的人, 而此类人群因具备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 是有能力甚至是渴望接受异国文化的, 译者在翻译是, 应该尽量保留原味代表性差异的, 这样能够使译文略高于读者的期待视域, 满足读者对“洋气”的好奇欲和求知欲。同时为了避免译文过于超出读者的期待视域, 可以在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之后, 加上备注, 进行解释说明。

如:说也奇怪, 他像诸葛亮一样, 料事如神, 大家都惊讶不已。

诸葛亮是中国的历史人物, 以“智慧”著称, 但若直接译成"what surprised all is that he predicted all the things like Zhu Geliang"会让读者产生不解, 因此在想充分保留原文文化特色时, 可以采用异化加备注的办法进行处理, 如:Curiosity enough, he prophesied with accuracy like Zhu Geliang to the amazement ofall. (Zhu Geliang:the most intelligent people in China's history.)

又如:不要班门弄斧

完全异化的翻译:Don't practice axe before Lu Ban.

完全归化的翻译:Don't teach your granny to suck eggs.

不管是完全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 都不能很好地传达原文的文化色彩, 导致审美距离过大或是完全没有审美距离, 造成误解。可以采取的翻译是:Don't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of carpenter.

2.3 适当归化

如果采取异化翻译策略确实造成审美距离过大, 造成接受读者不能理解原文意思时, 译者应缩小译文与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 符合接受读者的期待视域, 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如:I have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already, Mr.Corthell, and I might as well tell the whole thing now.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是有历史渊源的, 为许多中国读者不熟悉:从前有人卖猪, 袋子里装的却是猫, 顾客回家打开袋子才发现袋子里的并不是自己要买的乳猪, 而是一只流浪猫。这个习语同时意味着意外的, 通常令人讨厌的发现。如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译成“我已经让猫跑出来了, 克赛先生, 我还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你吧”, 会造成读者的不解。在这句话的翻译中, 很难兼顾形象和喻意。归化的翻译策略是更好的选择:“我已经泄露了秘密, 克赛先生, 干脆现在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你吧。”

3 结论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 译文的成功与否和读者的期待视域紧密相关, 因此, 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中, 应充分考虑译文的对象, 尤其是读者的期待视域及审美距离, 片面追求“归化”和“异化”, 抹杀异国文化特色, 或是完全洋化, 都是对读者、原作者甚至是译者自身极不负责的表现。因此在翻译中, 应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异化”进行翻译, 尽量保留原文具有代表性的差异性特征, 让译文略高于读者的期待视域, 满足读者的好奇欲,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异化”翻译晦涩难懂时, 译者就应该适当调整审美距离, 可采用“异化加注”的方法进行翻译, 一举两得, 既能让读者能够体会到不同于本国文化的特色, 也不会造成他们云里雾里, 不知所云。如文化特色是在是难以解释, 则应采取“归化”的策略, 缩小审美距离, 让译文尽量向读者靠近。因此, 译者在进行翻译之前应探清读者属于哪类人群, 了解他们的阅读期待, 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当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2]董学文.西方文艺理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卢敏.英语笔译实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1.

[4]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5]张景华.翻译伦理——韦努蒂翻译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 第5篇

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美学课的学习,我的体会颇多。尤其是老师在讲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中的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时深深触动我。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则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作品欣赏与理解。

关键字: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的本质 韦伯 《自由射手》歌剧

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

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音乐美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让我懂得什么是美,美在音乐中是如何体现的,也让我逐渐感觉到音乐的美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音乐美可以大到一步庞大的音乐著作,小到我们身边几个动作发出的音响。也让我明白了罗丹的一句话 “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我就从美学角度上谈谈我对音乐欣赏本质观点欣赏的理解。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早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脱离了音乐欣赏,离开了听众,音乐创作活动和表演活动也就会失去意义。在课堂上,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音乐欣赏的本质有:

1.听觉审美的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我们人的耳朵不仅有接受外部信息的功能,还有对音乐美与丑的判断,即听觉审美的能力。

2.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我们人通过听觉获得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享受从美好的音乐感觉来获得音乐价值。

3.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理性认识我认为就是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功课,即了解这部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品经历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下面我用实例来解释一下我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的理解。

我第一次听《自由射手》歌剧时,只是知道到这部歌剧大概内容是讲,一个守林园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相爱。为了能与阿加特成婚,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第一天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了,为此他忧心忡忡。这时出现了一个猎人轿卡帕尔,卡帕尔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骗了马克斯去与魔鬼交换一种叫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告诉他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要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全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向一只白鸽,但是没想到这只白鸽居然是与他相爱的阿加特化身。王子特别生气,决定要治马克斯的罪,就在这时,丛林中走出一位老人为马克斯求情,最后马克斯与阿加特终于结为伴侣的爱情故事。欣赏音乐剧时,我其实很不理解音乐为什么这样出现。只能感觉到音乐律动所带来的美。通过这一节课的讲解,我知道欣赏音乐要有听觉审美,通过音乐审美对音乐内容的感受。再通过了解音乐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与作曲家的生平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于是我又重新对这部歌剧进行了一番功课。

《自由射手》又叫《魔弹射手》,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人物韦伯的作品。韦伯创作高峰是他完成《自由射手》,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最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于法国大革命后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时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在黑暗社会现实下,他们强烈渴望追求新的社会理想,阐发新的音乐思想,表达自我的感情色彩。这些在韦伯的《自由射手》都有体现。歌剧的序曲用圆号和单簧管的配合表现了作者向往的社会生活。森林自由和平,欢乐的生活。突出了猎人马克斯与护林官女儿阿加特相爱的浪漫气息。第一幕中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所唱的宣叙调和咏叹调 “无法忍受失败的痛苦”,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绝望,然后用抒情的咏叹调表述自己的失败回忆起以前欢乐的记忆不由得心痛,最后能听到单簧管显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也为下一幕做了铺垫。第二幕,主人公向恶势力屈服,也表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祈祷歌“微风轻吹,将我祷告带上天”表现力女主人公善良的心。第三幕,带有民族风格的合唱“猎人大合唱”雄伟壮观,与序曲中的圆号描写的森林自然景色相互照应,也能从这里表达出韦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从韦伯这一部作品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欣赏活动本质,理解认识对我们欣赏音乐审美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音乐欣赏的本质从美学方面的理解。

音乐学院关于音乐的本质

音乐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古代的相对单一到近现代的复杂多变,音乐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在音乐充斥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伴着音乐的节奏生活,可以说,没有音乐,世界将变得异常寂寞。如今,音乐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已不言而喻,然而,生活在音乐海洋中的人们也许很少深思过音乐到底是什么,音乐对人类社会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的问题。关于音乐的本质的问题,即音乐究竟表现什么的问题,自音乐产生以来便长久地困扰着人们,同时也吸引着人们为之探索,并导致了一门专门学科一音乐美学的诞生。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音乐理论家都曾孜孜以求,在音乐本质问题上耕耘播种,著书立说,形成众多的美学流派,这些流派在音乐艺术发展的各个时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然而迄今为 止,仍找不到一种较为完善、普遍为世人所接受的权威理论。但是这些流派和学说的存在,对于音 乐本质问题的探索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对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窥探音乐王国的奥秘,进行音乐欣赏是大有好处的。以下将介绍几种主要理论:

一、造型说

造型说是音乐美学史上较早产生的一个美学流派。这个流派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的 “模拟论”为理论依据,认为音乐是对于客观现实中各种音响的模拟,它从属于现实,也依赖于现实;现实中的声音原形象是第一性的,根据现实中声音原形象而创造的音乐形象是第二性的。

二、表情说 音乐学中造型说的缺陷引起了表情说的出现,并与之相抗衡。表情说以感情论作为立论的根据,在德国的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观念中得到了特别的发扬。它倾向于主要地、有时是绝对地把音乐的内容看做是人的感情和灵魂的“内在世界”的表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音乐 “仅仅与具有完全直接性质的内在精神运动有关,可以说是与没有思想的情绪的音响有关系”。

三、快乐主义

快乐主义的音乐美学倾向在古代就巳出现。该倾向认为,音乐不能模拟任何东西,不能影响人 们的精神生活。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因素具有纯形式的性质,而音乐所给予人的快感,类似于烹调艺 术产品、吃饭和饮水带来的快感。

四、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点与快乐主义是对立的。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而形式主义则完全诉诸 于理性,但两者都否定音乐内容。

(五)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的享受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认同理性,把纯粹而狭隘的职业性提到首位,将音乐外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人类的情感等隔离起来。尽管以上理论的美学观点各不相同,但各派理论都同意音乐具有意义。自音乐产生以来 , 西方音乐以不同的审美思想、艺术风格,以及相应的体裁形式为标志,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流派和思潮。各个时期的流派对音乐的本质和意义均有不同的理解,音乐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不仅为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感,而且可以起到调节情绪、净化灵魂和陶冶化育的作用 在音乐艺术的大千世界里 , 各种美学标准和艺术需要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风格、类别、形式和体 裁, 这一切都体现在浩瀚的音乐作品中,并且 , 还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丰富和发展。因此,很难用美学观点来解释音乐的全部本质和意义。但是, 各种理论观点对于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上了解、探索和把握音乐艺术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具体的观照和体验 ,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二)

周训能用之 , 和乐如一。“移风易俗,莫乐于安;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这组观念,叶郎先生对这组观念有提出新的看法,他认为: “一般认为,孔子在这里谈的是诗的社会作用。但是如果单就“兴”、“观”、“群”、“怨”这组概念来说,我以为主要是对诗歌欣赏的美感心理特点的一种分析。荀子,著有《乐论》。荀子认为,“礼”和“乐”的社会作用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乐合同,礼别异。如果每个人都无限制得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必将产生“争”和“乱”。因为“乐” 最终是体现 “道”的,是“道”对于人的情感欲望的节制和规范。由此可见,在荀子看来,音乐所起的“和” 的作用,首先作用于人的心灵,有了人心灵的净化与 “和”,才会有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和”。《乐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系统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记》认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记》认为,不但“乐”和“礼”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而且它们同“刑”、“政”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有关音乐的功能作用主要集中在对所谓“淫声”的论述。各歌其所好,各咏其所为。而“太平由实非由声”,则否定了音乐社会功能的无限性。

关键字:音乐美学 社会功能 孔子 荀子 《乐记》 白居易

音乐美学从诞生开始,就渗透着人的认识思维与人的某种需要的欲望,正因为有了这种认识思维与需要的关系,才有了音乐起源的各种学说。虽然,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需要的实际性远远大于审美的表现性,而只有当创造以表现性审美为目的的感觉的形式,也就是艺术形式不再被简单的定义为模仿的时候,表现的审美功能才得以显现。古代文献中曾对 《葛天氏之乐》 做过如下描述: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本》,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长》,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这段话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中的文字描述,为我们描绘出原始先民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音乐和整个音乐生活的全过程。

这一远古的歌舞形式标明,“音乐是明显的与原始人的人际关系、人际互动、人与自然以及他们在这些关系基础上所诱发出的情感、情绪联系在一起的,即音乐是与原始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更确切的说,原始先民们只知道运用音乐和运用到什么地方,只知道音乐对神有用,而不知道音乐本身是什么,不知道总结出一种音乐与社会直接相连的观念。他们虽然相信神灵,但是并没有亲眼见到神灵。他们所受遇的所谓所谓神灵给予的祸福凶吉,其实本身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后果,其本质是社会、自然现象。只不过是他们还未充分掌握其规律、无能为力而已。因此,他们认为的音乐对神有用,即音乐作用于神,其实就是我们所认为的音乐作用与社会的观念。”自然也包括它的社会功能。而对人类音乐现象的认识,以至于总结、归纳出人类某一时期的音乐思想,这显然是人类在认识领域的一大进步,一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成熟的标志。由此看来,探讨音乐美学的历史本质,已历史存在为依据,客观的研究和分析它的特殊存在和意义。据有关史料显示,我国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初步具有了相对成熟的音乐社会观念。《国语 郑语》记载:“公曰 : “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泰哲》曰:“民之欲,天必从之……周训能用之 , 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无一物讲……得乎?。” 史伯的观点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天、人关系。这是一种“天人合一”观念,“天”仍有意志,但已不再凌驾于人,因而少了人格神的色彩,具有客观规律的意义。第二,客观规律是“和实生物,同则不断”。即“以他平他”,异类相杂,才能产生新的事物,并使之繁衍不息;“以同裨同”,同类相加,则只有量的增多,而不可能产生新的事物,事物也就不可能继续发展。

第三,所谓“以他平他”,异类相杂最基本的就是“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五种事物构成,音乐也不例外。另外,史伯从他的哲学观点特别是政治观点出发,认为音乐的作用在于“聪”周王之耳,即培养周王听取臣下不同意见的品德,而能妥善处理一切矛盾,达到“和乐如一”的“和之至”的境地,维护周王的统治。在史伯看来,不仅音乐的形式和内容,而且音乐的作用都在于 “和”,“和”是真、善、美的统一。

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这组观念,并不是独立的、互不干涉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叶郎先生对这组观念有提出新的看法,他认为: “一般认为,孔子在这里谈的是诗的社会作用。如果从孔子的整段话来看,这样说自然没有错。但是如果单就“兴”、“观”、“群”、“怨”这组概念来说,我以为主要是对诗歌欣赏的美感心理特点的一种分析。孔子关于诗的社会作用的理论,就是建立在他对美感心理特点的这一分析的基础上的。” 他进一步认为: “在孔子看来,美感活动不单纯是认识活动,它同时包含理性的内容;美感活动不单纯是认识活动,它同时是情感活动;美感活动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它同时是主动的抒发;美感活动不单纯是的人的活动,她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活动。这样来理解美感活动,是比较全面的,因而也是比较客观的,比较深刻的。

荀子认为,“乐合同” 主要是通过音乐以影响人的情感而起作用。人的“性”是天生的,“性”能产生好恶喜怒哀乐之情。如果每个人都无限制得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必将产生“争”和“乱”。因而必须通过音乐对人的情感欲望加以节制和规范。因为“乐” 最终是体现“道”的,是“道” 对于人的情感欲望的节制和规范。荀子说: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故乐者,治人之盛者也。”荀子还认为:“社会效果的正与负,在于音乐内容的正与反。”强调了音乐功能对人的心灵的影响作用。“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其成像而治生焉。”正声引起“顺气”,对社会的影响是“治”奸声引起“逆气”,对社会的影响是“乱”。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三)

论述了作者对人的情感,理智,艺术,音乐和美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的认识。通过分析情感,理智,艺术,音乐和美的关系及其社会价值,得出了情感决定理智的实践对象,而理智的精确分析又反馈于情感;就个人来说“美”是人认识世界的原则和改造世界的方向;就社会来说 “审美” 体现了社会的现状也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音乐美的本质在于音乐传递了美;创造力来源于对广义艺术的感知等结论。

关键词: 音乐美学,广义艺术,美,情感,理智,创造力

一、情感与理智

1.情感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心理学大辞典》 中认为: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概括而言,情感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2.理智

理智,一种人类的心智能力。它被认为是一种思考、计算、衡量、推理与逻辑的能力,通常被当成形容词来使用。当我们说一个人是理智的,代表他的行为都是经过思考,考虑过对错、前因后果,有道理,合乎逻辑的。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我们会说他是理性的。与理性相对的心智能力,为直觉、感觉、情绪等,这些都是不经过仔细计算与推理,由内在冲动引导,进行决策的能力。可见理智的作用在于使人能够精确,准确,客观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情感和理智的关系

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概括来说就是情感告诉理智要做什么,理智则结合实际情况,对情感要求进行分析和判断,并精确的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满足情感的需要。因此情感对人类的实践起了主导作用,没有情感只有理智的人是没有创造力的,没有情感的社会更是无法发展和进步的。一般来说,理性往往被看作高级的能力,享有真理在握的荣誉,而作为低级能力的情感则被看作对真理的干扰。因此,历来理性一直被视为学术研究的基础,而情感则最多只能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然而,然而这是错误的看法。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智动物,二者不可缺一。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世上决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所以,无论哪一领域的天才,都必是具有某种强烈情感的人。区别只在于,由于理智加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对那作为原材料的情感,我们从其产品上或者容易认出,或者不容易认出罢了。情感和理智是一对合作伙伴,如同一切合作伙伴一样,它们之间可能发生冲突。有几种不同情况。其一,两者都弱,冲突也就弱,其表现是平庸。其二,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情感强烈而理智薄弱,或理智发达而情感贫乏。在这两种情形下,冲突都不会严重,因为一方稳占支配地位。这样的人可能一事无成,也可能成为杰出的偏才。其三,两者皆强,因而冲突异常激烈。然而,倘若深邃的理智终于能驾御磅礴的情感,从最激烈的冲突中便能产生最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大天才的情形。可见情感决定理智的实践对象,而理智的精确分析又反馈于情感,但归根结底情感在实践和认识中起了主导作用。

二、谈“美”

美,一般指 “ 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 ”。美的哲学定义: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美不能够离开具体事物单独存在。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丑是对立统一的,即,如果没有丑的存在也就没有情感对美的追求。丑的本质在于情感对美的趋向。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总是先通过感觉来感受,并用最简单的美与丑来评价,评价结果决定了你是否对被认识的事物感兴趣,然后才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进行理性认识。我们知道追求愉悦和美好的感觉远离痛苦是情感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在前面论述情感和理智的关系时提到,情感对人类的实践起了主导作用,如此一来人类便在情感所认识的美的指导下通过理智的实践去创造美好消灭丑陋。从这种意义上来看的话,显而易见的是:就个人来说“美”是人认识世界的原则和改造世界的方向。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从人类社会角度来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美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恐怕无法统一,因此不同的人对如何改造世界的观点也不相同,这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出现。换句话来说人类社会内部矛盾的根源来自于社会内部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观。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当一段时期的矛盾化解后,新的社会就形成了,从而社会总体的审美观是区分社会所处的时代的标志。可以想象,在理论上你到了一个未知的文明之后,你只要用统计学的方法了解多数人的审美观,就可以知道那是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民族。说到这读者可能会想到,审美观如此重要,它是怎样形成的?能否通过通过某种方式改变某个人的审美观,进而化解社会内部的矛盾?

我的看法是审美观是在人类的实践中形成的,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播实践经验可以塑造或者改变人的审美观。如果你是古代的一个皇帝,你想让社会更安定,你肯定会通过政治思想教育的方法让社会中人的审美观统一,使社会更团结,这样你的统治就更方便了,当我觉得从促进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应当保护审美观的多样性,这样社会才可能更快的进步。事实上只要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和第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诞生后的社会相对比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前者不允许有不同审美观(在中国必须为孔子的审美观)后者则保护思想的自由。可见就社会来说“审美” 体现了社会的现状也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三、艺术和创造力

艺术的目的分为两类即无动机的目的无动机的艺术是指那些本来就是人类不可或缺一部份的艺术,这类的艺术超越个人,或是不是为某一特定目的所创作。以此观点,艺术和创造力一様,是人类依其天性而来的,因此超过实用的层面。这些常常没有特定实际的目的,人类学家认为这些是文化的一部份,多半不是由个人提供,而是许多世代变化之后的结果,也和此文化和宇宙的关系有关。有动机的目的有动机的艺术是指那些因为特定目的产生的艺术。可能是为了政治的变革、对社会的某一议题表示意见、表达特定的感情或是态度无动机的目的、陈述个人心理、描述另一个事物、销售产品,或是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

在我看来狭义的艺术指的是,人类用于表达情感的而创造的事物,目的是人为的表达和传递某种情感。这里所谈的是广义的艺术,即艺术就是令人产生某种情感的事物。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事物,只要在某一时间能令人产生某情感,那么在人体验这种情感的过程中,这个事物被认为是广义的艺术。即艺术是由主观认识决定的。狭义的艺术是情感的载体,广义的艺术是个人通过情感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当久居城市处于喧闹,光污染,雾霾的你,有一天登上青藏高原面对青海湖时会产生很多情感,是什么是你流连忘返?当一个军事指挥官面对强敌临危不惧的发布一条条军令,将敌人击溃的时候是什么令你拍手叫绝?当困扰全世界科学家的一个个世界难题,被爱因斯坦1905 年发表的 3 篇论文巧妙的解决的时候,是什么让你看到这论文后惊呼,原来是这样是艺术,在那一瞬间你的眼里这些都是艺术,很多事物使你经历的情感震撼不亚于那些顶级艺术家的作品。这就是广义的艺术。体验到这种艺术的瞬间,创造力仿佛瞬间被激发,右脑的想象力变得异常兴奋,随即便是不可阻挡的灵感洪流,强烈的创造欲望。用情感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在情感驱使下改造世界的欲望决定了人的创造力。当别人看来平平常常的事物都能够给你精神震撼的时候你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往往这种艺术感知力强的人创造力强,很多被誉为天才的人都有超常的感知力。

要提及的是,现代社会高度结构化,我们住在规则的楼房里,走在平整的公路上,每天生活在人造环境中,到处都是前辈已创造的东西,感知不到最本源的东西,因此对广义艺术的感知正在逐渐减少,所以创造力正在下降,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中国流行音乐创作就会发现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狭义的艺术内容是有限的,长期依赖于对狭义艺术的感知而进行创作其造成的结果只能是灵感逐渐枯竭一代不如一代。反观当代社会,中国善于“山寨”乐于“山寨”把外国人的产品看作艺术来欣赏拿来模仿,却不从实际生活中去感知,什么样的产品会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长此以往永远不能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忽略对世界的广义艺术感知是不会有创造力的,即使有也不过是在完善已经有的理念。

总之人对广义艺术的感知力决定了人的创造力,培养艺术感知力在认识和实践中情感去感知世界的一切,而不是仅仅用理智,才能使你拥有灵感涌动的大脑。

四、音乐之美

1.音乐和语言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就音乐与语言的关系来说,音乐的功能相当于语言中的一个字的作用,音乐和组成语言中的一个字都是用来刻画一个意向,只不过音乐刻画的意象更加清晰完善。比如让一个不识字也没听过音乐人听一段音乐,他能够感觉到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象,但让他看一个字他就不知道这个字是表达什么,得经过长期领悟才能直到这个字的表达的什么。但是如果描述一件事情,单纯的用音乐来表达,恐怕就很难让人领悟到音乐表达了什么事情。不过用语言来表达就容易多了。看来语言善于描述事情音乐善于描述感觉,往往用音乐描述事情时就要加入语言形成歌曲,用语言描述感觉是就要加上音调与节奏形成朗诵。

2.音乐的作用

音乐善于描绘形象,感觉等这些必须用情感认知的东西,可以说音乐是情感的载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音乐是情感的记录仪,它可以将当时人的感觉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当你再听到同一段音乐后会有相同的感觉。然而几千年后的人听到今天的音乐能否体验到今天的人的情感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不那么准确罢了,这是因为时代变迁引起的。前面论述过 “审美”体现了社会的现状也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当代人和未来的人,和古人审美观都不同,因此体验到的东西也还会有所偏差,只有先了解作曲人的审美观才能体验作曲者的感情。这就是音乐具有了时代性,也寄托了社会理想。对于个人而言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音乐充斥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伴着音乐的节奏生活,可以说,没有音乐,世界将变得异常寂寞。

1)情感与理智的桥梁

前面说过 情感决定理智的实践对象,而理智的精确分析又反馈于情感,但归根结底情感在实践和认识中起了主导作用。理智的精确分析反馈于情感的时候就可以音乐为桥梁。例如情感使一个人拥有了远大的理想,而理智去脚踏实地的向理想前进,当你懈怠的时候就可以理智的选择一些音乐,让情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继续努力美好的理想终究会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和理性是通过音乐来沟通的。

2)情感与情感的桥梁

同一段音乐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觉,人们往往会选择一些和自己情感相近的音乐来听,并且将自己的感觉寄存于音乐中。这就实现了人的情感沟通。例如,国歌沟通了整个公民对国家的情感。教会音乐沟通了有相同信仰的人。流行音乐沟通了同一时代的人。

3.音乐美的本质

音乐本身不是情感,但能传递情感音乐美的本质在于音乐情感传递的作用,前面说过,情感总是会趋向美的事物,因此音乐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实际上传递了美和对美的追求。音乐美的本质在于音乐传递了美。

五、结论

美学策略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态美学观 策略

引言

当代中学生是否具有生态美学观关系到未来的生态环境变化。然而目前有些中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生态美的意义,他们对生态美的理解比较片面,缺乏从美的角度欣赏生态环境的意识。有些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表现很淡漠,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很随意。所以我们应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生态美学观教育的途径,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美学观念。学生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所以生态美学观培养更应从初中做起。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教育的策略。

1.多媒体教学深化学生的直观感受

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随意注意。在对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时,学生可能很难一下子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笔者运用生动的动画,色彩绚丽的生物图片进行辅助教学,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生动的图片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学生呈现具体直观的形象,鲜明的对比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常在为学生呈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时,有些学生的表现是欣赏、赞叹,也有的学生显得麻木和无动于衷,但是在紧接着呈现一幅具有强烈对比的画面时,几乎所有学生的反应都是惋惜甚至更为强烈的情绪。笔者在第五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呈现了美丽的太湖风光之后紧接着呈现蓝藻爆发的太湖图片,很多学生都大声叹息;在第四章第2节“食物网”中先呈现了善良的路能悠闲行走的画面,然后立刻呈现被狩猎者伤害的伤痕累累的路蛇,学生的反应更加强烈。播放视频展现自然界的神奇壮观之美,通过视听的结合,丰富学生对生态美的情感体验。

2.古典诗词的渗透陶冶学生情操

生态美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相似的内涵,尤其是许多古代的诗词将生态美表现得淋滴尽致。例如笔者在讲到生物生存的环境时,以美丽的千岛湖为例,千岛湖之水源自浙江省的新安江,南宋学者沈约曾赋诗一首:“洞彻随清浅,皎镜无冬春。千初写乔树,百丈见游麟。”形容其水之清澈。千岛湖盛产鲈鱼、鲢鱼、鳙鱼等多种鱼类,但由于鲈鱼身价高好赚钱,所以当地大量养殖鲈鱼,结果导致湖中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大量减少,随即湖水爆发了大规模的蓝藻,整个湖面都变成了碧绿色,而湖水也变得恶臭不堪。例如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调朗读诗词:“明月别枝惊鹤,清风半夜鸣姆。稻花香里说丰田,听取蛙声一片”,然后带领学生分析这首诗中所体现的生态元素,诗中不仅描写了“稻田”,还描写了动物"昔鸟”和“蛙”,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领会到动静兼有的美感,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情绪也受到诗人舒畅、喜悦之情的感染。这首《西江月》是辛弃疾在江西生活时所作,它描写了诗人在夜晚的田间行路时所感受到的农村自然风光,当时的月亮刚刚出来,惊动了树上的鸟儿。天气很热,所以虽然已是夜晚,但是树上的知了还在鸣叫,可是诗人还是感受到了丝丝的清风。

3.生态情境的核拟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设计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现实生活问题相联系的情境,找准现实生活的切入点,强化感性认识。例如在阳光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形成这一内容的学习中,许多学生表示从未见过这种情景。于是,教师带领学生在遮光的条件下培养了许多豆芽,豆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但是很少有学生观察过豆芽。先让学生观察在遮光条件下豆芽的颜色,然后将遮光物移开,仅两个小时左右,本来是白色的豆芽即变成了绿色,学生都惊讶于豆芽变绿的速度之快。生动的实验使学生很快的掌握了“光照可以促使叶绿素形成”这一内容,也让学生深深的感叹自然之神奇。实验设计应注重直观性。例如探究酸雨对吊兰生长的影响,实验地点就选择在教室后面的桌面上进行。笔者首先给学生讲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引起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假设和草拟实验计划。学生最后决定选取三盆长势大致相同的吊兰,分别编号①、②、③,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配制了两个浓度的模拟酸雨(PH=3,PH=5)。其中吊兰①潘自来水作为对照组,吊兰②绕PH=3的模拟酸雨,吊兰③绕PH=5的模拟酸雨。实验大概进行了两周,饶水频率平均三天一次,两周以后的结果令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吊兰②的叶子全部枯萎了,吊兰③也只剩下几颗一半绿色的叶子了,只有绕自来水的吊兰①长势很好,叶子繁茂碧绿。经过这一次的实验,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了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有的学生甚至主动搜集了酸雨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发现酸雨还会使人患上哮喘病和支气管疾病。笔者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宣传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加深学生的印象。

4.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伯林特认为在环境当中,作为积极的参与者,我们不再与之分离而是融入。这种参与的审美方式不是只有看或听,而是一种全身心式的体验。例如在为生态系统进行分类的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考察了校园生态系统,活动中学生要辨认校园的植物,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分析校园的生态结构。有的学生还给植物系上了简洁明了的标签,这即丰富了同学的知识,又为师生提供了欣赏的便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了解校园的生态结构,总结了校园绿化的特点,并为校园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还从情感上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

5结束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美学观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从美的角度看待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家园意识。美的事物能够使人感到身心愉悦,对美的欣赏和理解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生态美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光免.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初探[J].生命世界,2010,(10):106-108.

小学低段数学美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第7篇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上册的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中的“对称图形”时, 我先给孩子们看了很多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在观察过程中, 孩子们都分外专注, 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 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而且在本节课上, 让大家自己动手制作对称图形更是把本堂课推向了高潮, 本堂课的知识点很抽象, 学生理解对称图形有一定的难度, 但受到了美的洗礼, 大家在创造美的愉快氛围中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 孩子们都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走出课堂。由此, 我不由地想到在低段数学教学中, 如果能把数学教学组织为探索、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美的过程, 可以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 形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通过对数学的美感直觉, 发展创造性思维, 从中感受数学美。

维纳曾说:“数学实质上是一种艺术。”遵循数学自身的规律性, 挖掘数学美的意蕴, 变数学教学过程为审美过程。数学是最重要的美育材料之一, 只要教学方法也是美的, 那么数学教育一定是美的。

二数学美育的概念界定

数学美育是指在数学教育过程中, 培养学生数学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教育。数学美育又称之为数学审美教育或称数学美感教育, 即以数学美的内容、形式和力量去激发学生的激情, 纯洁学生的智慧和心灵, 规范学生的思维行为, 美化学生的学习生活,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理解、鉴赏、评价和创造能力。

三发掘低段数学教材中的美学因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是学生直接接触到的, 虽然它们蕴含着美, 但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间接性、模糊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意识, 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美、鉴赏美。

1. 数学的简洁之美

数学的简洁之美来自数学事实与其简化形式的统一, 是人类思维经济化在数学上的反映。相对于繁琐、混乱、冗长的背景来说, 简洁给人以简单、明快、正确、精练的美感。数学的简洁美指的是表达形式和理论体系的结构简单, 而不是指内容本身的简单。数学理论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能用最简单朴素的方式来揭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规律。爱因斯坦曾说:“美, 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认为, 只有借助数学, 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

例如,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阿拉伯数字符号, 可以说是当今世人共识的最简洁的语言文字了, 它的简洁美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在四则运算中, “+”是最基本的运算, “-”是“+”的逆运算。而“×”是连续地“+”的简洁化, “÷”则是“×”的逆运算。同样的, 乘方则是乘法的简洁化表示方法, 分数的即约性、合并同类项等, 都是出于对简洁美的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 钱币只有圆、角、分这三种面值, 为什么呢?如果有了这三种面值, 就能支付任何数额的款项, 这里就蕴藏着数学的简洁之美。

2. 数学的对称之美

数学中的对称之美指的是一种思想, 又是一种方法, 能产生一种神奇的魅力, 使人们对数学的认识跃上更高的理性台阶, 可言传, 也可意会。众所周知, 关于点的对称, 叫做点对称;关于直线的, 叫做轴对称;关于平面的, 则叫做面对称。具有对称性的对象往往具有更多更美的特质, 对数学爱好者更有吸引力。

例如, 等腰三角形存在中线、底上垂线和角平分线的三合一定理;圆具有最优对称性;加与减、乘与除等, 这些互逆运算都可以看做是对称的范畴。这些例子说明了数学中对称美的内涵及其意义。它们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直观美感, 感知数学之美, 感受到上数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 而且更能启发学生的平面思维、立体思维, 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数学的和谐之美

装饰需要考虑尺寸色彩, 音乐要讲究谐韵和声, 就连菜肴也要色香味形俱全……这些都表明了人们处处都在追求和谐之美。和谐是美形成的重要标志, 它给人一种协调、圆满、平衡的美感。数学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形式上都表现出统一和谐之美。

人类在对美的追求中总是遵循着“黄金分割比”这个和谐的比例。中国古砖的长宽比、窗户长宽比都说明古代人类早已发现矩形的长宽比满足黄金分割比例时最美。

4. 数学的严谨之美

严谨之美是数学所独具的内在美, “无懈可击”常被用来形容数学。它表现在数学推理的严谨、数学定义的准确、数学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等方面。数学概念和规律的推导过程, 是思维能力培养、训练的过程, 同时也是感受美和体验美的过程。

四探索低段课堂数学美育的途径和手段

1. 将数的美变为形的美

数学与数字相关联, 数的美包括数的形象美、数字的精确美与朦胧美、变化的韵律美等。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把数字寓于小学生的生活中, 把数的美转变为形的美。

第一, 联系校园, 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一上开篇便是给学生展示了美丽的校园图, 让学生数一数, 把这些抽象的数融合在身边的校园中, 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 并且把抽象的数字与形象的实物相结合, 让学生记忆犹新。

第二, 动手操作, 体验数形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具, 有长尾巴的小松鼠、黑眼睛的小熊猫、红眼睛的小白兔, 米老鼠、唐老鸭、蓝精灵等许多可爱的卡通形象。高年级学生学习了多位数, 可与语文、社会常识、自然、体育等学科联系起来, 把那些枯燥、单调的数字与人文、自然、生产、生活等相结合, 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开阔了眼界。

第三, 游戏教学, 寓教于乐。七巧板是中国传统的智力游戏, 西方称之为“东方魔板”, 它用七块能够拼出一个正方形的几何图形板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拼成千变万化的图案, 如复杂的几何图形、风景、建筑、动物、人物等。学生玩七巧板的过程, 既是益智活动的开展过程, 又是数学对象的审美过程和数学美的创造过程, 很容易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美感。

2. 把形的美变成物的美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有关形的几何知识, 如点、线、面、体的一般认识和计算。形是人们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抽象,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利用这些形的知识来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在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 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 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找出面的特征, 凡是有关形状的知识学生都可以通过折、剪、拼、涂的方法来实践, 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3. 从物到形, 从形到物

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 我们一般应当遵循先从实物到图形, 再从图形到实物的过程。如在“长方形的认识”教学中, 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机器人, 再抽象出长方形的图形, 指导学生运用看一看、比一比等方法, 认识它的基本特征, 当学生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后, 再指导学生动手画、剪、折出长方形。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学生多感官地参与活动, 对“长方形”这一概念有了充分的感知。

4. 以变活思

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 适当地改变已知条件, 不仅可以加深对应用题的理解并掌握规律, 防止知识的负迁移, 而且还可以活跃思维、开阔思路, 做到一例多式、一理多例、一式多题、一题多解, 并提倡用最简便的方式。数学解题过程中, 强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5. 应用新知——建构美

当学生们学习了新的知识后, 心中都会有强烈的欲望希望新知识有用武之地, 抓住这个心态我们就可以利用新知来建构美, 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 又巩固了新知。利用新知构建美既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的重要手段, 又是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

6. 自己编题——创造美

学生能根据教学内容自己编应用题, 是教师教学成功和学生充分理解的标志, 也是数学审美的创造, 适用于不同年级。如可以利用低年级学生手中的小动物、水果等学具, 先摆后编、入情入理。

7. 手段多样——创意美

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教是为了不教, 在不违背教材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把枯燥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图画, 把小羊变成“喜羊羊”来激发学生兴趣。给例题配上插图, 在练习中采用“百叶窗”“动脑筋”“巧摘智慧果”“夺红旗”“开快车”等游戏法, 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把易错、易混、易忽视的地方改编成寓言故事、小品等表演出来, 把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与生动有趣融为一体, 寓教于乐。

五结束语

要让学生认识和欣赏到数学之美, 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的知识, 适时地从美学角度看数学对象, 这些不但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数学美感, 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与“认识数学的美学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理念。

摘要: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 学生总是乐于接受美的事物, 而数学与所有美的事物几乎都有联系。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学美”的概念, 发掘数学课堂中的美学因子并尝试探索数学美育的教学策略研究, 并利用数学的美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熏陶, 以期达到激发小学生学习乐趣, 培养数学审美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低段数学,数学美育,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清容、吕世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化策略研究 第8篇

一、音体美学生英语总体学习现状

音体美学生是大学生当中一个颇为特殊的群体, 他们充满活力却又个性突出。尽管他们中有些很多人中学时期开始学习英语, 但由于本身文化成绩较差, 高一或高二时就转学音体美专业, 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用于锻炼或外出学习专业;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2015年11月, 笔者针对赣南师范大学音体美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采取的是无记名的方式。具体步骤为:由英语任课老师发放调查问卷并向学生说明答题要求, 告知学生本次调查是对音体美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摸底, 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 指导教学不与学生的英语成绩好坏挂钩。学生现场答题完毕后由任课老师当场收回。通过对100份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数据的统计分析, 我们发现, 78%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基础薄弱。近80%的同学英语词汇量不超过2000, 57%的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不感兴趣。通过分析, 我们认为音体美学生在学习英语普遍存在基本词汇量不足、语法体系混乱, 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十分欠缺的现象, 以至于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学习英语的动力不足, 对英语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信心。因此,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实施个性化学习, 挖掘学生潜能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实施个性化学习的理论依据

国内近三分之一的人都在学习英语, 可见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代教育中, 英语学习最庞大的群体——学生的英语听力, 口语远远达不到实际需要, 甚至于很多学生直至大学毕业也不能很好的运用英语。如何使学生提升学习英语的实际效果, 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呢?我认为,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学习方略。

个性化学习即是指根据学习者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 由学习者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媒介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按照个人的节奏、步骤、进度进行有效的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 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 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这告诉我们, 尊重个性、实行个性化学习必然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个性化学习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即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的奠基者维果茨基认为, 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中, 随后才有可能转移至内部, 成为人的内部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结构。他强调人的心理发展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 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和社会共享的理解过程是不可分离的。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语言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语言知识体系,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不仅强调对学习者个性的尊重, 而且强调对学习对象之不同特点的区分和把握, 为他们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先后提出, 人类具备八种智能类型: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他强调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多项智能, 但每个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强项都是不相同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 如音体美专业学生的优势智能与普通专业学生明显不同, 音乐专业学生适合于以开发发展学生音乐和人际智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美术专业学生适合于视觉空间自然观察智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体育专业学生适合于肢体动觉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整个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价值。在人本主义者看来, 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根本目的的, 学习的关键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进而超越自我, 实现自我的最高价值。在学习上, 人本主义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 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 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 具有创造个性的人, 并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大学生英语个性化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个性化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个性和能动性, 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和习得一门外语, 让自己的语言学习潜能得到发挥。

三、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化策略研究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 教师应当积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改变单一的、与被动的传统学习方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主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尤其倡导以自主、合作为特征的现代新型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对音体美学生个性张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采取措施。

1.转变教师角色,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是知识、技能、道德等多方面的权威。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 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职业规划的领路人。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 英语水平高的老师就能教好学生。英语水平只是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除此以外, 英语语教师还应该学习教学法、心理学、课程设计、二语习得理论、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知识。面对音体美专业学生普遍学习热情不高的情况, 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结合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引导学生认同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最终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研究个性差异, 发展学生潜力

外界信息刺激对个体影响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不同。研究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有助于每个学习者更深刻、更自觉地反思和了解自己的学习个性,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如针对音乐学生对韵律、曲调、节奏、音质十分敏感。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欣赏并演唱英文歌曲, 填写歌词, 朗诵韵律诗, 歌谣等, 讲解歌词的语法、句法、词汇、语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美术专业学生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有强烈的感知。学习过程中可以多借助多媒体, 利用投影、图表、图片等教学工具, 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向学生讲解课文知识点, 增强学生对词汇、语句、篇章结构、文本内容等的理解及记忆;而体育专业学生则考虑到身体运动智能突出, 英语教学可以各种游戏、活动、比赛为载体,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生语言水平。

3.依托自主学习平台, 推动学生学习方法多元化

如今高校网络资源丰富, WF信号覆盖面广, 学生在寝室、教室、图书馆均可上网。音体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点, 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方法, 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 学习媒体, 学习进程, 甚至是学习时间和地点。由于音体美学生学习自律性弱, 学习动机不足, 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技巧, 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协助学生完成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与评估的要求。

摘要:个性化的学习是一种以自主、合作为特征的现代新型学习方式, 以社会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个性化学习策略能够满足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实现学生英语个性化的学习, 需要教师转变角色;研究个性差异, 发展学生潜力;依托自主学习平台, 推动学生学习方法多元化。

关键词:个性化,英语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广, 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2]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

浅谈茶文化英译的美学意蕴与策略 第9篇

1 茶文化的形成与内涵

1.1 茶文化的形成

中国茶文化自神农氏时期出现后, 经过了多个世纪的不断沉淀, 到唐朝中后期便正式形成。伴随着茶圣陆羽的作品《茶经》的问世, 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正式形成。该作品阐述了历代中国茶文化的演化历程, 发展故事, 而且还总结了中国主要茶的产地、茶叶的功效、茶的栽种、茶叶的采摘、茶叶的制作、茶的饮用等等方面的知识。该作品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最为完整阐述关于茶文化的综合性文学性艺术著作。对中国的茶文化的向前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也开启了中国人民喝茶以及品茶的先风。

唐朝继承了先辈的制茶传统, 以团茶为主, 并且将茶饼工艺进一步的完善优化。制作饼茶的具体顺序简言之即为:蒸、捣、拍、焙、穿、封。关于当时的饮茶的主要工艺则为煎茶法。煎茶法的具体过程则为:炙茶、碾末、煮水、煎茶、酌茶。正如做饭炒菜, 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 比如煎茶用的水不同于平常用水, 用清亮的泉水为上佳。煎茶用火要把握适度, 过或不及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当时兴起了学习茶艺的浪潮, 很多人都在学习如何制作出上好的茶品, 饮茶之风在全国兴起, 人们不断追求饮茶情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 经济相对繁荣、政治安定、为中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奠定了良好稳定的大环境。

伴随着饮茶风尚的不断推进, 茶具也应运而生。茶具是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 茶具也变化并不断得到优化完善。各式茶具在茶店里琳琅满目, 别具特色, 同一茶具的不同结构有着不同的用途。茶具的发展也印证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茶具的使用也丰富了中国的茶文化。

宋朝是中国茶文化发展高潮期。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兴起, 并在宋朝兴盛。宋朝的茶种除了唐朝传承下来的饼茶外, 还有散茶, 其中的饼茶以团饼茶为主。宋朝将团饼茶的制作发展得淋漓尽致。唐朝饮茶的主要方法是煎茶法, 然而宋朝主要运用的是点茶法。点茶法的主要要求是煎水不煎茶, 茶不再投入锅里煮, 而是用沸腾的水进行冲泡。这也是点茶法和煎茶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宋朝的点茶法, 要求是用沸水来进行冲泡末茶, 水的温度要控制的恰到好处则为至关重要, 这与煎茶法中火候的控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宋朝有古人说:“沉瓶中不可辨, 故日候汤最难。”这是讲宋朝煮水器具与唐朝不同, 用的是瓶。在其他宋朝茶人文章里也能找到相关茶文化的记载。

宋朝的达官贵族中流行着品茶与饮茶, 茶文化的发展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就是:宋朝的茶馆文化, 宋朝政治积极鼓励人民发展茶文化, 促进了都市街道茶馆的发展, 亲朋好友闲来无事也可相约茶馆, 谈天说地, 谈古论今, 好不惬意。宋朝的文人侠士更是将琴棋书画和中国茶文化融汇在一起, 从而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推到了高潮。

明清时期则是中国茶文化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时期, 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朝时期的茶则呈现出从团饼茶到散形茶的特点, 还有就是从蒸青茶到炒青茶, 明朝之前, 团饼茶和散形茶皆是通过按蒸青工艺加工而来, 到了明朝中后期, 则发展为炒青茶制法工艺。另外还有就是:从单一茶种到多类茶种。在之前的散形茶以及团饼茶都属于绿茶, 茶的制作工艺在发生改变后, 也促进了其他茶类的产生和发展, 到了清朝更是发展创制了绿、黄、黑、白、红、青六大茶类。

明清时期, 特别是清朝, 街道茶馆作为一种都市标志如雨后春笋, 发展迅速, 不断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也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进一步成熟。

1.2 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 早在五千年前, 茶的发现和利用, 经历了药用、食用及饮用的漫长过程。其中, 茶品之德是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茶道不尽能体现制茶茶艺, 还能体现当时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关系, 反映人际关系与茶人心理状态。其以中国传统古哲学为指导理念, 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阐述了茶道的深意, 指导人生应淡然坦诚, 人生也是经历一番磨难后, 会苦尽甘来, 终究成就人生价值, 从而人生无憾。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不仅对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也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2 茶文化英译的美学与策略

2.1 茶名、茶具英译的质朴美

中国茶文化中, 在翻译为英文时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翻译过程中因遵循尊重文化内涵。茶类大多以茶树品种、茶叶颜色抑或者形状来命名。其中茶名翻译可用的方法又有很多, 比如:直译、音译、音译加直译等方式, 以此来达到简单质朴, 同时又忠于原文的含义, 并且译文能让阅读的人们理解接受。

茶种的命名方式有很多种的, 其命名方式应当言简意赅, 内涵丰富, 充分体现了当地茶文化的内涵深意。比如:以地名命名者, 地名很直接的指示出茶种产出地, 其指示作用大于其汉字的表意作用, 如果意译则会有损命名中蕴含的专名独特性;以茶颜色以及形状等等命名者, 直接描述出茶种外表形态所具有的特征与特色, 让人们看到茶品的颜色、形状等特性就可明了其茶所包含的意蕴。该方法一方面保留了茶本身具有的特点, 而且突出了茶类的认知效果, 真实地传递了愿意。符合翻译学强调的重要意义的审美原则, 实话实说, 质朴无华, 是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美。

2.2 茶俗、茶艺英译的形象美

与喝茶有关的生活习性便是茶俗。只有将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体现愿意, 更能完美的展现出其茶艺的优雅与内涵。维基百科有关于功夫茶艺的一段介绍:

温壶烫杯“Warm the teapot and heat the cups.”At this point the cups and pot are laid on the table.They are then warmed and sterilized with hot water;the excess is then poured away.

鉴赏佳茗“Appreciate excellent tea.”At this point those who would partake of the tea during the ceremony examine and appreciate its appearance, smell and its other characteristics.

上述译语虽无法展现原语抑扬顿挫之感, 但是准确生动, 勾勒出茶艺的柔美, 意味隽永, 令人欣喜。

喝茶与食茶是茶俗的重点, 茶的品次则是茶艺的重点。品茶出的美毫无疑问体现在茶的色、香、味、形上, 因此, 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将艺术形象通过意味彰显出来, 读者才能通过译文切身感受到其形象美。

2.3 茶诗词英译的意境美

众所周知, 我国自古以来的诗词往往能表现出意境美, 或是给人一种朦胧美, 或是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这种感性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富有美感的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上, 比如:比喻、衬托、迭音、顶针、婉曲等等。各朝各代更是有很多的著名诗词作家写下了诸多的有关茶的千古名作, 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茶情与茶意, 内容中也体现茶高尚的精神品质, 表达了作者对其的钦佩之情。翻译中译者在充分理解了原文作者所要传达出的深意后, 运用各种手法, 灵活运用修辞格式、词汇以及语音, 在保留本土韵味后, 通过语境传达出意境美。

意境美是诗词美的最高境界, 如何在茶诗词英译中体现原诗词的意境美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音美和形美而没有意美, 该翻译那就不成功。所以, 译者要结合多家思想, 运用各种手法, 将茶诗之美在译作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3 结语

自古以来, 茶文化是我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如何将与茶有关的著作翻译好将是一个永久不变的话题, 在进行相关英译时, 应该充分将原作内涵进行展现, 将茶文化中包含的质朴美、形象美、意境美表达出来, 使茶诗词具有生命张力, 使读者真实的感受到中国的茶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姚国坤.茶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4 (4) :93-95.

[2]张忠良.中国世界茶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6 (2) :13-16.

[3]徐传宏.中国茶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6) :20-23.

美学策略 第10篇

一、诗中有画, 淡妆浓抹总相宜

低年级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形象可感, 画面简洁, 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赏析水平。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 喜欢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如果在读诗时, 让学生把诗“画”出来, 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在教古诗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配画, 使学生在今后的古诗学习过程中发挥想像力, 学会用“画”为理解诗服务。“读”和“画”的巧妙结合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的寓意,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如在学习《草》一诗的时候,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白“一岁一枯荣”的意思是“小草每年都会经历繁荣和枯萎”, 但是对于少数低年级学生来说, 这样的讲解还是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制作PPT图片, 把一年四季中田野里小草的变化制作成四幅图画进行展示, 让学生通过图片形象地理解小草在春夏的“繁荣茂盛”和在秋冬的“变黄枯萎”。学生通过对比, 自然理解了“枯”和“荣”的含义。在画面的变换中, 抽象深奥的词语变得形象易懂。

当然用“画”帮助对诗的理解也要适可而止, 不可以用画代替对诗的感悟, 更不可以“凡诗必配画”。有的教师把“画”当作讲解诗的最佳替代形式, 不分诗的内容, 都一律让学生作画。教师要意识到:用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写景诗的诗情固然可行, 但关于叙事的诗就没有必要再要求学生作画了, 教师要仔细甄别, 恰当引导。

二、诗中有味, 涵咏功夫兴味长

古诗中的味道揣摩要从多个角度切入。低年级学生赏析品味诗词的能力还不够, 需要教师具体指导。老师要指导学生把握诗的主题, 比如《静夜思》的主题是思乡, 语言平淡真实, 如叙说故事般自然道来。虽然不加修饰, 但是思乡的“味道”浓厚。只有把握古诗的主题, 才能品出诗意。再者就是对语言的锤炼, 古人写诗非常注重炼字。诗中的每一个字, 都值得细细品味。比如古诗《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绿”字, 就被诗人王安石修改数次。“绿”字本是表示颜色的形容词, 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有“吹绿”的意思, 符合春到江南的景象, 非常值得品味。

古诗的品味还要注意修辞的运用。低年级学生对比喻和拟人比较熟悉, 教师在教导学生品诗的味道时, 要从学生已经具备的修辞知识切入。小学生能够体会到比喻的作用, 但是在赏析时还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赏析品味时, 要着重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 形象地点出“绿丝绦”和“一树细嫩的柳叶”都是春风的“杰作”,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体会修辞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古诗中的味道, 需要涵咏而来, 教师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应该渗透品味赏析的方法。古诗赏析首先要找准角度, 或是修辞手法的运用, 或是多种感官的配合, 或是传神动词的应用, 或是形容词动用的效果。找准角度, 就可以品出诗歌的味道, 体会诗人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和情感。

三、诗中有情, 未成曲调先有情

古诗必然表达了一定的感情, 或借物抒情, 或托物言志。小学生的领悟能力尚低, 需要教师帮助传递感染。所以,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候, 要在学生和诗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的诗比较欢快, 如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表现了偷采白莲的小娃调皮的情态。有的诗愁绪很浓,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前两句就已经把“愁”的基调定下。还有很多离别诗、思乡诗、报国诗等, 读诗学诗的最高层次就是能够领悟诗中蕴涵的情意。

诗中抒情一般是在后两句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前两句的景物中分析, 如“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 “月”“乌啼”“霜”三个物象就已经传递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愁苦。对于诗的意境和感情的领悟, 还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再现诗的场景。比如《寻隐者不遇》, 就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把“松下问童子”的场景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寻隐者不遇”, 由希望到失望的心情变化。童子的一句答语“采药去”, 并且“只在此山中”给“寻者”带来一丝希望。但是一句“云深不知处”又让“寻者”怅然。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体会到“找不到人”的失望心情。低年级的孩子对“演一演”的方式兴趣浓厚, 对诗的理解大多还停留在表层, 因此, 教师要组织学生动起来, 使课堂更生动, 理解更深入。

领悟诗情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 需要教师于平日的训练中不断加强培养。为让学生爱上诗歌, 用智慧和情趣读诗品诗, 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接触古诗。如古诗积分卡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读诗背诗的热情。只要学生熟练背诵一首诗就可以得到一张积分卡, 10张积分卡可以换一颗“星”, 10颗星可以换一张“笑脸”, 然后评出“周冠军”和“月冠军”, 最后在学期末评出“年度小诗人”……学生每天都有意识地背诗, 诗情便在日积月累中得到不断滋养。

从纪实美学到影像美学 第11篇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张艺谋 影像美学黄土地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创作者比较自觉地追求影像造型,始于“第四代”。这之前的电影,大都是重内容而轻表现形式,其间虽也曾依稀出现过一些电影造型意识的萌芽,但只是一种半自觉的创作心态。在当时的电影观念中,摄影、美术的影像造型仅仅“作为背景性的元素存在”, [1]权当一种电影记录工具,而影片也主要通过情节的积累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以实现电影的教育和认识功能,对电影的审美功能往往不自觉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忽视。

一、“第四代”影像本位意识的觉醒

受安德烈·巴赞纪实美学和影象的本体论的影响, 在电影造型意识上,“第四代”开始觉醒,推出一系列在电影语言上具有探索性质的影片,如《小花》、《邻居》、《沙鸥》、《生活的颤音》等等。在此之前,电影过于讲究故事性,影片中叙事因素占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造型因素往往被忽视,“第四代”电影打破了偏叙事因素的传统而开始重视电影的造型因素。“第四代”追求生活的逼真,并在真实的基础上追求造型上的美感。对真与美的执着追求,是“第四代”电影造型意识最重要的特征,形成了“第四代“的纪实美学。“第四代”也开始尝试使用“表现性电影造型”[2]。影像本位意识的觉醒,是“第四代”电影不同于以前的传统情节电影的特征之一。

“第四代”对电影造型的探索和追求,为“第五代”电影造型艺术体系的建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换言之,“第五代”电影造型意识的强化以及所取得的巨大的艺术成就,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第四代”电影先驱者的引导。

从影像特征上看,在“第五代”的学生时代,《我们还年轻》、《小院》、《红象》等,就已经显露出他们影像造型意识的觉醒以及群体创作的雏形;在其创作初期,强烈张扬的个性,浓烈地运用色彩、光线、构图等造型手段,影像冲击力作为探索的原动力;在成熟期,更广泛地与当代社会、人文及历史对照的主题相结合,影像更具有成熟的美感,饱满的力度。对造型表意能力的发掘,给予第五代电影人以广阔的创作思维空间,对影像造型不再是对环境、实物逼真性的再现,而是进行风格化的处理,使之成为影片创作者或人物情感情绪的外化,不再是简单的物质空间或社会生活空间,而是创作者心理和心灵的空间,成为意象化的象征空间。

二、“第五代”对画面造型的突破

“第五代”电影最重要的创作特征可以用“影像美学”一词概括。在电影语言和形式创新的意义上,“第五代”最大的贡献在于一种更为全面的电影化,超越了巴赞的电影美学理论,体现了造型的纪实性与意念性相融合的特点,带有强烈的“作者电影”的特征。“第五代”开始使用电影语言来表达思想观念,其强烈的造型意识既扩大了电影的表现功能,又抒发了艺术主体的个人化情绪经验,是以一种“影像美学”更新了中国传统电影的“影戏美学”。

“在艺术上,儿子不必像老子,一代应有一代的想法。”“艺术上的重复是衰落的标志。”[3]“第五代”电影最大的艺术成就之一在于电影造型意识的突破,一种更接近电影本体的对传统电影观念的反叛——对过去造型观念、思维定势的反叛,在造型中渗透了主创人员的主体意识、思想感情,将造型语言作为电影的第一语言,从影像造型出发结构影片的创作构思,使电影创作更接近电影本体。由此,“第五代”的造型观念对传统电影创作中的思维定势和基本经验形成了很大冲击,并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整体形态的革新。

“第五代”电影属于导、摄、美三位一体的集体创作,摄影师、美术师成为银幕影像剧作的创作者,而非参与者,美术师的场景空间,摄影师的镜头画面,对色彩、线条、影调、构图的情感化处理,均纳入银幕造型语言的范畴。而有张军钊任导演、张艺谋任摄影,何群任美术的电《一个与八个》所带来的历史意义就是“电影创作的造型意识已经崛起”。他们“在中国银幕上以空前有力的造型语言和视听表现力,向人们证明映象的功能。在宏观的历史文化意蕴中,那些高度写实又浑然整体的空间处理,质朴逼真又达到了象征概括的声画构成,色彩、影调、节奏的风格化所创造的意象,以及单镜头特性和蒙太奇特性的双重发挥,都给封闭在情节叙事传统和‘影戏’电影中的观众,提供了新的审美经验。”[4]正是这种电影造型观念的确立,构成了“第五代”对中国传统电影模式的革新。

三、“第五代”电影的造型之美

由此,“第五代”电影在形式上的“造型意识”的崛起,影像本位的建立,对“影戏”的反叛被视作中国电影走向现代电影的最重要特征。随着《一个与八个》(张军钊导演,张子良、王吉编剧、张艺谋摄影,1984)的出现,中国电影实践从真实美学进入了影像美学阶段。

《红象》(导演:张建亚、谢小晶、田壮壮,摄影:曾念平,美术:宁兰新、冯小宁)是北京电影学院“78级”的毕业作品,也是第五代集体合作完成的第一部公开发行的电影。在这部影片里,已经显露了第五代影像造型的雏形,是“第五代的第一声吼叫”。是张艺谋作为主创人员的首次实践拍片。在拍摄准备时期“张艺谋就开始极力说服大家,在一些分镜头上采取不完整构图。” [5]还提出要拍摄出“野、怪、乱、黑”的特色。可能是摄影师太多的原因,《红象》在摄影风格上并不统一,能明显地看出不同摄影师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尤其是开头段落,作为全片为数很少用灯的片段,加上几个画面的开放式构图,从用光到构图,在当时的环境下都显得极端而大胆,可以说是后来的《一个和八个》在影像风格上的预演。

《红象》和《一个与八个》开启了第五代电影的序幕,也是实践影像美学的重要作品,成了新时期电影创新的一个转折点。其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视觉造型和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重大突破。《一个与八个》以黑白基调为主导,在造型语言上发挥了非比寻常的表现力,对总体印象完整的把握下,大胆运用非传统构图,超常的大光比,大量的静止镜头,黑白色块的雕塑感,人物造型的非程序化,给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那些时而残缺,时而压迫的视觉结构,把囚犯的恶行、心灵的扭曲以及人格瞬间觉醒的张力表露无遗。影片的摄影注意使用版画式的黑、白对比来表现雕塑般的凝重与力度。全片的色彩基调主要突出黑、白二字,力求用最简单的色彩要素将画面表现得更完善、更丰富、更有冲击力。

《黄土地》充分调动摄影和美术造型手段,单纯的色彩,简洁的构图,沉稳的风度更加成熟,以独特的造型语言表现出黄土高原浑朴雄伟的独特之美,并且摄影直接参与了影片的意义制造,甚至脱离了影片简单的故事线索,成为叙事的一部分。从《黄土地》获得的几项国际摄影大奖,可以看出它的摄影是如何的突出,导演相比之下黯然失色。以致于香港评论家白杰明认为“《黄土地》最突出的成功之处,无疑是张艺谋的摄影。”1986年,陈凯歌和张艺谋再度合作的《大阅兵》,延续了张艺谋在先前影片创作中所追求的造型风格。

与《黄土地》不同的是,《孩子王》呈现了一个相对朴素、相对现实的世界。人成为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主体,叙事的因素得以增强,但这里的叙事,已非因果故事情节的链接,而是与表意的影像符号交织在一起的理念性的思考,人物形象、人物言行和事件都是思考的对象,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思想,充满了历史、文化和自然、生命的哲学寓意。

黄建新说:“构图、色彩空间应当力求起到剧作作用。”虽非同一导演的作品,但《黑炮事件》在造型上却与《一个与八个》、《黄土地》有着同样的追求和突破。影片“挣脱了纪实主义的缰绳,……它采用超常的角度,变形的技法,试图在忠实于外部世界整体真实的基础上,创造富有表现力的寓言视觉效果,使观众获取某种引申性的意象。” [6]它没有通常的景深透视,在内景拍摄时正面是一堵墙,拍外景时用巨大的机器设备把画面堵住,不让人看到远景的延伸。在色彩与光线方面不采用富有层次的表现方式,而是运用大色块和正面光,以此象征和渲染影片的意味。

在色彩设置上,摄影和美术通过对某些色彩元素的突出强化,甚至在造型领域的极端化扩张,以达到色彩表现的风格和主题效果。《黄土地》改编自《深谷回声》,原本描写的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山庄美景,后经改编,主创人员坚决舍弃了绿色,而着重表现黄土高原的本色。但《黄土地》不拘泥于对物象本色的复现,摄影师通过对色温的调整,滤镜的使用,光线的选择,把本来浅黄或淡黄的土地拍摄成敦厚、沉稳、朴素的土黄,表现了摄影阐述中“天之广漠,地之沉厚”的意境。翠巧结婚的洞房,红盖头、红衣裤、红被褥,使整个房间一片通红,通过红色来反喻封建婚嫁制度的残酷。《黑炮事件》中,影片中的白色和黑色的对比使用是色彩语言的一大特色。最突出的场面是第一次公司党委会上,在几乎是全白的场景中,包括白墙、白钟面、白窗帘、白桌布、白椅套、白开水,人物一律白上衣,只有人的头发和裤子以及大钟的刻度和指针是黑色的。统一的单色对比,静态造型造成时间对心理的逼近与放大。《一个与八个》通过段场的色彩配置,有开头的黑色,到中部的红色,再到结尾的白色,黑的压抑,红的残酷,白的壮烈。使色彩的变化和剧作情节相适应,有力表达了主题。《红高粱》的摄影师通过镜头滤镜对色彩进行强制性配置,当“ 我奶奶” 在鬼子机枪的扫射下应声倒地, 鲜红的高梁酒破罐而出特写, 英雄好汉们手举冒着愤怒火焰红色的高梁酒台坛子冲向鬼子汽车中景, 鬼子汽车爆炸, 红色在烟火中弥漫了整个银幕全景,这时, 太阳出现日蚀现象, 银幕上所有的形象, 天、地、人、高梁全都变为红色,红色的高梁迎风狂舞、如血似潮。色彩的自然属性消失了, 升华为一种悲天悯人的召感着中华民族的惨烈与悲壮的色彩之魂。

在画面构图上,“第五代”多采用开放式构图,以突兀的造型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一个和八个》采用了大量的不规则构图以破除平衡,人常常被挤压在银幕边角,只露出半边脸或一只脚。而《黄土地》的构图沉稳、冷静,有时透露出一种温暖的艺术旨趣,张艺谋说《黄土地》的构图不是《一个和八个》那样的“力的震撼”,而是“静的恬美”,“构图不求奇特大胆,而求朴实完整” [7]。《一个和八个》采用1:1.66的遮幅银幕,在横向(左右)空间里安排画面,那么,《黄土地》则采用3:4的普通银幕,在纵向(上下)空间里安排画面。在《黄土地》中,地平线被安排在画面偏上,广阔无垠的黄土占据银幕的77%,天地日月、草木万物充盈着画面,人则被挤压到边缘,占据极小角落或成一个黑点,近乎于蝼蚁般渺小无助。这样的构图不仅超越了情节叙事,超越了我们所熟悉的人文意识对叙事环境、人物和事件的思考,也非一般意义上的对纯粹的历史和文化及其所设定的各种主题的理性反思,而是展示了我们生存的原始图景和既定的历史模式之间的隔阂。同样,《黑炮事件》也有类似的“经营位置”,庞大的机器,渺小的人物,人不时地被遮挡在机器后面,喻示工业社会人与物的关系。

在光学镜头的应用上,“第五代”喜欢长镜头的固定摄影,镜头的运动基本是凝固的,有时甚至是定格。如《猎场札撒》这部影片台词很少,造型语言在影片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全片长 115分钟,而不足150个镜头,要比常规的镜头少一半。《黄土地》中拍摄黄土地、黄河时的固定镜头,节奏缓慢得令人窒息,隐喻中国历史的缓慢与沉重。而在《代号美洲豹》中,每当交代劫机现场之外的画面时,总是利用大量静态照片的快速切换,以此营造劫机的紧张气氛。《一个与八个》的摄影阐述写道:“考虑到影片强烈、深沉、浑厚、悲壮的基调,全片以静止的镜头为主。”使视觉因素具有雕塑感,充满着一股阳刚之气。

四、结语

“第五代”电影在构图、用光、色彩和镜头的运动上,有着明显的主观化色彩,传达着创作者的探索意识和对某一历史时期某一事件的主观理解。“第五代”电影以空前的对电影造型语言的高度自觉,颠覆了影像作为叙事工具的传统观念,而追求深度风格的影像表意造型符号,以风格化的光影、色彩和场面调度创造了充满象征性和开放性的造型意象,解放了被封闭在故事情节之中的影像,使之成为影片独立的表意元素参与剧作。每一部影片都竭力创造出电影典籍中所没有的新的影像词汇、画面风格和语言特色,使其表意电影语言的每一个语素色彩、光影、造型、画面都获得独立的审美价值,摆脱传统电影情节的束缚,表达创作者哲学思辨的理性智慧和对中国历史民族文化深刻幽远的反思,寄寓他们对古老中华无限崇高的忧思和诗意情怀。更为重要的是,第五代导演创造了一种揭示古老中国历史话语的新的电影语言。

编辑的美学素养及美学创造 第12篇

美属于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独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编辑活动通常是社会劳动实践的一部分, 属于精神活动领域, 几乎涉及了所有的精神实践内容。编辑自身的特征通常是通过编辑行为来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创造, 并向人们传播知识。编辑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通常包含了精神活动中的意识活动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等, 具有精神与物质的多重属性, 但本质上仍旧属于一种再生性精神生产劳动。假如以美的观点来看待编辑活动, 就能够发现美贯穿于整个编辑实践活动中, 因此应当得到重视。

二、编辑美学的作用

编辑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承担着传播与积累社会文明的任务, 编辑需要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加工与选择等, 再传递给人们, 因此编辑自身又具有双重性特点:既属于传播者, 也属于受众。编辑是作者与读者间的纽带, 编辑在了解了作者的特点与优势后, 就可以对作者的精神产品进行加工, 随后传播给读者, 之后再将读者对作品的评价传递给作者。编辑活动实际上就是编辑对于现有的作品进行再选择与创新的工作, 再选择的重点是为了更好地发现美, “创造”则是为了提高作品的美学价值[1]。编辑美学是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与编辑事业的发展产生的, 编辑工作通常都是在一定的审美意识指导下完成的, 各种优秀的作品为编辑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审美对象。在编辑事业发展过程中, 对于美学规律的认识逐渐从感性过渡到理性, 从片面过渡到系统化, 人们能够从感性认识出发, 去感知形象世界产生的信息。美就是人类的智慧与意志。人们社会的进步, 就是向美的境界不断接近的过程。编辑美学属于美学的分支, 编辑美学通常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属于新型的交叉性学科, 是实践与文学创造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对实践的审美反映, 对编辑工作中存在的美学现象进行总结, 思考其中存在的美学规律, 可以发现编辑美学的本质就是研究编辑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同时指导与解决工作实践中的审美问题。

三、编辑的美学素养

美学素养对于编辑来说非常关键, 因为在日常工作中, 美学素养可以帮助编辑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在工作中, 审美素养通常包含以下内容:第一, 哲学素养。哲学素养对于编辑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哲学的价值观念从产生到形成的过程就包含了一些新的感悟, 这恰好是编辑所需要的, 能够帮助编辑在客观的条件下对作品进行重组与调整, 满足哲学价值的要求[2]。且哲学素养还能够帮助编辑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 促使评价工作能够达到未涉及的层次。第二, 科学素养。科学素养通常是一些科学的要素, 可以理解为对美学价值的客观理解。在科学要素的引导下, 编辑就能够看到事物产生的新变化, 从正面体现出编辑活动的科学性。第三, 艺术素养。编辑的工作决定了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能够充分认识艺术价值的内涵。假若编辑不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 那么在日常工作中, 编辑的水平与质量都无法达到美学的要求。

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看, 美学素养对于编辑来说实际上也属于审美教育, 需要编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 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编辑工作。编辑工作通常是重新审视文稿, 对于其中出现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整, 这便要求编辑自身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 只有具备这些要求, 才能够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 编辑还需要了解一些关于艺术美学的理论知识[3]。从思维形态方面看, 编辑每一天都面对着大量的文字, 这些文字都需要编辑进行重新整理, 对于编辑的思维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具备了一定的美学素养, 编辑就能够从职业角度出发, 用审美的眼光来对待这些文字。

四、美学创造

1. 文字的美学创造

高质量的文稿是构成优秀作品的基础, 高质量的稿件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科学严谨, 内容可靠;第二, 具有新颖性与时代感, 语言精练;第三, 主题突出, 层次分明。很多未经编辑的文稿都会存在一些问题, 如结构不严谨或者表述较为混乱等, 即使是一篇比较好的文稿, 也需要编辑反复阅读, 反复修改, 最终形成优秀的作品。因为编辑是文字工作者, 在对文稿进行加工时, 不仅仅需要对文字与标点进行修改, 还需要认真客观地看待文稿, 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与内容, 在此过程中就能够突破思维定式, 此时编辑活动就成为了创造性的劳动。只有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发掘文稿中存在的美学价值, 按照美学的规律来塑造文稿, 才能够提高文稿的可读性[4]。优秀的编辑通常善于提练, 对于稿件有独特的追求, 其编辑稿件的过程本身就是美学创造的过程。在日常工作中, 编辑应当多与作者沟通, 努力提高文稿的质量, 通过不同层次的美学认知, 在编辑活动中体现美学的价值。

2. 版式设计的美学创造

优秀的作品通常与版式的美有关, 作品内容丰富, 版式充分体现出美感, 才能够保证作品的艺术价值。在设计版式时, 需要编辑人员将美学理论与图形的艺术感结合在一起, 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版式形式, 极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 在设计版式时, 编辑的创造能力非常重要, 这与编辑的审美思想、价值观念等都有一定的关系。编辑想要设计出具有艺术价值的版式, 就需要从实际工作中发掘美感要素, 为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提供保障。例如编辑可利用审美表现手法调整作品的结构, 不仅将作品的艺术品格展现出来, 更让这种独特的风格成为个人的标志, 吸引读者的注意。还可以将照片与插图等结合在一起, 用来美化版面, 或者将图形与文字搭配起来, 通过调整版面的色彩, 凸显作品的风格等。这样良好地设计版面, 就能够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 这都是美的体现[5]。

3. 目次设计的美学创造

在编辑工作中, 目次设计也很重要, 这是因为目次的美学风格与其他的要素不同, 独立性较强。从整体看, 目次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形式、功能以及内容几方面。第一, 形式。形式美通常能够直观地表达作品的美学价值, 包括了文字、线条以及构图等。形式美能够提高作品的可读性。读者拿起作品时, 首先看到目次设计, 就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美学角度看待作品。美的设计能够增加内容与功能方面的美感, 体现出作品的独特性, 想要凸显出作品的美感, 就需要在设计时融入一些时尚元素, 如有秩序、规范性以及有章法等[6]。需要注意的是, 版式设计的创新通常源于日常生活, 在设计过程中不可一味地特立独行, 要按照作品的风格, 选择最能够体现作品优势的方案, 凸显作品的美学价值。第二, 功能。功能美主要体现在作品目次的实用性方面, 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不同的读者对于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编辑可按照读者的阅读习惯来突出刊物的特色, 便于读者快速查找自己想要阅读的内容, 且只需要浏览目次就能够了解刊物涉及的方向, 提高刊物的可读性。为了方便读者查找相关信息, 编辑可设计一些简便的检索功能。在设计过程中, 编辑应当从美学与刊物的特色出发, 充分地展现刊物的美感与时尚感, 提高刊物的阅读价值。第三, 内容。内容美则是指保证刊物内容丰富与文字流畅等。为了实现内容美, 编辑在对文字进行处理时, 需要挑选一些内容健康且丰富的信息, 向读者传播。假如刊物的内容都是一些较为单调且陈旧的信息, 读者就不会愿意花时间去阅读, 影响刊物的阅读率。因此编辑要从刊物的内容与美学角度出发, 策划特色栏目, 体现出刊物的优势。刊物的名字就如同名片一般, 是刊物的代表, 具体的栏目与刊物的整体内容关系又很密切, 因此创新的栏目名称必须与刊物的具体理念相符。因为不同类型的刊物传递的信息都是不同的, 读者需要借助文献检索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 因此在命名和设置栏目时就应当严格对待, 既要体现出内容的科学性, 还要体现刊物的个性。

4. 封面的美学创造

封面对于书籍刊物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读者拿起刊物时, 首先看到的就是封面, 因此封面体现出的审美会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编辑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重视封面设计, 将其当做艺术品来完成, 由此保证封面的价值。在设计封面时, 往往要投入很多美学元素才能够表现出作者的风格与作品的内容, 才能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封面设计的关键就是构图, 在设计时, 编辑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将视觉元素融合在一起, 使封面看起来更具艺术感, 更具科学性。封面设计重视构图的合理性, 且需要将很多美学元素融合在一个画面中, 比较常用的如符号与图形等。符号主要是指自然语言等, 图形主要是指抽象图形与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图形等[7]。设计人员不仅需要结合作品的内容进行设计, 同时还应当注重封面的艺术效果。在设计时, 可结合书籍刊物的学科思想特征与读者定位, 结合书籍刊物的特点, 将需要表达的思想与主题等积极地展现出来, 确定个性化的封面构图。此外, 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还需要结合艺术思维能力来灵活构图, 使封面图形的寓意更加明显, 凸显出作品的特色。书籍刊物封面设计的个性化能够体现出时代感, 提高封面的艺术价值, 体现出更加独特的理念。封面设计的美学创造不但要借助图形, 还需要配合书籍刊物传达的理念, 例如审美意识与文学意识等, 这些对封面的设计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

五、结语

编辑工作的性质就是创造美, 编辑就是一种塑造美的实践活动。编辑通过一系列的审美活动对文稿进行组织与规划, 对原稿进行加工处理, 这个过程就是塑造美与创造美的过程。编辑在实现作者价值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价值, 在完善编辑对象的过程中, 自身的美学素养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摘要:编辑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传播与积累社会文明的责任。编辑的工作从产生开始就受到了审美意识的影响, 而编辑美学则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进步与编辑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 这也是人类社会与美学发展的需求。在编辑活动中, 编辑不仅应当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 还应当拥有良好的美学素养与美学创造能力,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 编辑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 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 促进文化出版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编辑,美学素养,美学创造

参考文献

[1]时秋宽, 孟丽, 段春波, 高超, 于普林.医学期刊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及编辑角色的转换[J].科技与出版, 2015, (02) :48-50.

[2]张韵, 杨顺俊, 郭彩霞.农业学术期刊英文编辑的作用及其素养的提升[A].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3.

[3]曾铁.主流报刊的文字编辑要提高工作能力——以上海两报“问题文章”为例[A].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3.

[4]张寒, 张翰林, 杨树芳.数据库多媒体超链接意识——报刊编辑新思维决胜网络时代[J].中国传媒科技, 2003, (05) :44-45+55.

[5]StevenR.Yussen.PublicationP atternsi n3 P rominentE ducationalP sychology Journals:TheG eographyo fE ditors, Advisors, Authors, andP articipants[A].Proceedings of the 2nd Psychology and Health Conference (PHC 2014) [J], 2014 (, 32) :64-66.

[6]彭志雄, 袁桂林, 张晓芳.理据辨析巧识汉字——漫谈学报编辑文字功夫提高的途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综合版) , 2004, (04) :108-110.

上一篇:网络心理特征下一篇:当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