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正能量培养

2024-08-16

留学生正能量培养(精选12篇)

留学生正能量培养 第1篇

一、职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现状及原因

目前我国在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当中,仍没有摆脱教师对学生“填鸭式”教育的模式,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导致学生没有自己太多的独立空间与时间安排自己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教师从选择教材,学习内容,教学模式等多种方面进行自己情有独钟的选择,很少顾及学生学习的接收情况和学生的要求。而且,职高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过于严重。在学习上,他们仍然停留在上课认真做笔记,下课背笔记,做题,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模式。在课外时间,也很少有接触英语和运用英语的机会和途径,没有自主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二、培养职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运用正能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职高的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是比较没有信心的。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根本不是学英语的那块材料,自己的英语基础不好,甚至于太差,对英语这一学科就会产生恐惧感、自卑感。

针对这一普遍的学生的心理,教师可以时时刻刻采用鼓励机制,多用一些成功的例子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找回自信心。上课的时候教师多提问,多交流,对于学生的回答都尽量要给予肯定的鼓励。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渗透给学生如何自主的进行学习以及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策略等。这样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运用正能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英语的自觉性,不要像以前那样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也不要“常立志,不立长志”。只要有恒心、有耐心就一定会成功的,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者。

2.转变教育方式,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要转变教育方式,创新教学方法。

(1)建立兴趣为主,注重能力的教学模式。考虑到在职高英语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成功教授学生英语方面的知识,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首要因素就要考虑到他们的学习兴趣所在。在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时候,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将兴趣放在首位,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用心学习,然后用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某个问题。

在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学校与教师来讲这才是重要的任务所在,寓教于乐地把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同学们。教师要指引着学生前进,不要扶着学生向前,要讲授重点知识,其他的给与同学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实践的时间,培养其自身的能力、素养。例如教授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对话,让学生演唱英文歌曲,并给与一定的表扬与奖励。让学生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上一直的追求。

(2)建立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职高进行教学,要注意到他们可能对英语比较自卑的心理,因此不要与学生进行强硬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与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学习,越是以“大家长”的姿态管教学生,学生反而会更加不易接受知识。

(3)改革考试制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以往的考试都是经过大量的题海战术来获取较高的成绩,反而忽视了英语方面最重要的实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对传统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教师可以根据职高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考试,例如,按照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来进行考核,并且增加英语口语实践的考试等等,这样同学也会更加注意平时的积累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4)课外学习锻炼学习自觉性。英语要学以致用,要把课上学的知识转化到实际生活当中。可以参加校园的英语角,多和同学进行交流;还可以多看一些英文报纸、杂志,来锻炼自己的语感;还可以看一些国外优秀的英文电影、电视剧,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还可以组织学生大家一起出演简单的英语话剧等等。这种课外生活当中对英语不知不觉的学习与渗透,会使大家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英语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留学生正能量培养 第2篇

摘 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是各国都不可或缺的。这也是各国之间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关键。下面在介绍金融人才面临国内国外的双重大环境下的出境,以及如何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从而更好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

关键词:金融人才;环境;培养;正能量

一、金融人才国内外面临的环境

近二十年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金融界都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在不断的影响着金融人才的培养以及对他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占的分量极其大,内涵也越来越深刻,相应其领域也日渐扩大,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要求,既要有宏观的金融知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要具备现实中对证券投资等具体的操作以及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既会书本知识,也懂得实际操作;既懂理论,又重现实。

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对国际经济的巨大贡献,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中国早已不是从前闭关锁国的旧朝,不断的开展对外贸易,已经成为现代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中国也不会忘了与国际各大金融机构间的沟通与合作。由此,中国与世界金融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就要求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在国内外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参与其中,并更加完善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二、如何培养金融专业人才

(一)课程体系建设

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货币金融学专业是改革开放后才建立起来的。而这些院校所设置的理论也相应的大部分服务于政府,偏重于宏观金融,宏观经济理论的相关指导和研究。我国现在越来越走向国际市场,经济也变得更加的市场化,因而在此时微观金融理论变得尤其的重要。像是银行,证券,保险等相关专业的一些理论与研究,或者课程设置在此时变得尤为的突出,大大小小的各类融资问题,使得金融变得更加的大众化且深入到千家万户,而这些在我们的教学中是缺乏的。

现在来说,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金融学的研究方向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将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分支作为宏观金融理论;二则是管理学中的一部分作为微观金融理论,这样可以直接服务于市场和企业,这样结合我国的现状和外国的经验教训,在多变的金融市场下,我国高校的各类金融人才应努力适应市场所带来的挑战。而在一些课程的设置中,各大院校应该及时的将优秀课程更新,淘汰旧课程,努力适应市场的需求,尽量把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成果全部融入于课程之中,而课程体系应该逐步从适应政府的宏观金融理论变为更为大众化的微观金融理论,逐步从银行为重的金融体系转向以市场为首的金融体系。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现在的我国金融教育,都以课堂讲授为主,而形式则是灌输式。而这种教学导致的结果就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样做导致学生对金融的学习兴趣大幅降低,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相应的一些专业知识能力得不到一点提高,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才是无法满足现代市场所需要的,更不用说在现代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中能有自己的位置。而基于此,金融的改革势在必行。

1.案例式教学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金融学的许多学科有着很高的事务性与应用性。案例教学可以针对国内外各种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真正做到让学生们了解金融,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一些存在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学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实际,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学生对金融学的兴趣与主动性。客观上也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与兴趣。在国外的一些学校的财经类专业中,案例教学被摆在很高的地位,国内的一些学校像法学专业和MBA专业,这些院校也十分普遍的应用起案例教学。因此,金融学应改进教学方式,着重引进案例教学,真正让同学们了解金融。

2.深层强化模拟教学。当今,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而这其中不乏许多在本院校中成绩出类拔萃的人才,但当他们走出校园后便会发觉,自己所学的知识似乎无任何用武之处。这一点,也反映在用人单位,一些单位宁可用有工作经验的中专生也不使用刚毕业的大学生。这说明我们现在的金融教育方式理论联系不到实际。基于此,我们应该加强我们高等院校的,金融模拟教学,可以在“证券投资学”、“银行会计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中进行模拟教学,让同学们身临其境,真正做到学以所用。

3.努力创造实际岗位,真正做到“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指的是努力创造一些机会,让本校的学生能够到一些银行,证券,投资的企业去实习,让同学们的知识可以得到利用,有发挥的余地。对此,学校也应努力创建属于自己的一套实习理论,从而保证实习的质量。所谓“请进来”,由于金融市场的多样化与不确定性,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由于身在校园,教师也无法时时刻刻了解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基于此,学校应该定期的聘请金融专业的相关人士来为学生讲解一些知识,并开展讲座。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可以配合“走出去”,时刻了解金融相关动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三)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还是现代大学制度最终评审和估量一个学生成绩是否优秀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是现在许多同学平时不努力学习,只是到了最后考试前抓紧时间死记硬背,将一学期的知识熔炼于几张复习资料上,但值得讽刺的是这样确实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堪称为了考试而学习。但长此下去是在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基于此,考试方式可以变得多样化:口试,案例分析报告,论文等形式都可以采用。如果是试卷形式的话,也可以多寻求一些主观能动题,减少过多的死记硬背,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三、发挥金融人才正能量

正能量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而金融人才作为新时代的创造者理应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开创者与先行者,在金融专业上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相应素质,努力发挥自己的正能量。不应只注重于书本上的相关知识,要把所学理论联系于实际,做到不“死读书”。在这个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还应在平时多关注金融专业的相关动态,做到“知金融,懂金融”。以便时刻了解其发展,到了工作岗位上可以学以致用。

现代化金融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了衡量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相应的高端金融人才也将成为各国之间相互竞争的主角。金融学子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努力学习英语乃至更多的小语种,这样可以在今后与世界高端人才交流中不落下风。同时还应懂得西方金融教学内容和相关运行机制,知己知彼,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占据主动,发挥自己的正能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金融才子。

参考文献

留学生正能量培养 第3篇

关键词:抓住契机;责任心;激发

当今的中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他们思想敏锐,勇于进取,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表现出青年学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是由于高中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他们缺乏实干精神,重视自我需求、自我发展,却极少关心社会、关心他人。近几年来,高中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如果对他们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注定要失败。本文从“抓住契机培养责任心,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入手,让学生自发责任感,以提高德育实效。

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已经是时代所趋,势在必行。班上有位姓曾的同学,新生刚来读我校的时候,好表现,爱出风头,爱说话,好使用粗俗语言,怎么办?与其“要他学”,不如通过激励使他变成“他要学”,我找他进行了细致的长谈,首先充分肯定他身上有許多难能可贵的优点,比如:聪明、活泼、乐观、热爱劳动、尊重老师、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喜欢运动、讲义气……,从来不知道自己身上还有那么多优点的他听得惊喜万分,眼里放出光芒。随即我就激励他,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我的目的是让他重新树立在学习生活上的信心。

要改变一个坏习惯确实很难,他开始时也很没信心地答应我要慢慢改掉说粗话的习惯。从何下手?我想就从他平时的语言习惯改起,重塑他在同学心中的形象。于是我大胆想出了一个主意,请他和一位比较优秀的学生一起讨论怎样才能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竞争意识(以他的能力水平,如果独立给他,根本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然后由他负责担任监督组长,另两位组员由平时自控力一般、语言文明习惯欠佳的同学组成,负责我班平时每位同学的语言行为、文明礼仪习惯的监督管理,看到老师这样“器重”自己,他痛快地答应了。第二天,他们两个人的建议汇报内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赏罚严明。我心里为之好一阵惊喜!在晨会课上,我郑重表扬了他们,尤其有意多表扬了他几句,经班委的民主讨论修改,最后通过了他的这项条例。他感觉自己成功地完成了一件大事,喜不自禁。我随即又及时提醒他,走好了第一步,可不能麻痹大意,要认真行动起来还需付出更大的代价,作为监督组长,老师希望他能给所有师长和同学更多的惊喜。责任在身,重任在肩,他学习的干劲更足了,他的成绩由原来的不及格变为及格了,我有意专门为他设计了进步奖项并附上精美的笔记本,当他双手从我手中接过奖品时,激动万分地说:“老师,从小到大,这是我第一次因为学习进步领到奖品!”我微笑着说:“祝贺你!”

通过教育学生成长,我深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育人重任,要善于在班务管理的教育工作中抓住契机,激励中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享受到尽责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只有学生有了快乐的成就感,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也才能体会到“寓教于乐”。正如梁启超所说的:“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我还时常告诫同学们:唯有树立责任意识,你们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责任对于人就像水有了岸一样。责任是承担忧患的力量;是缓解纠纷的机智;是宽容别人的度量;是克服斤斤计较能屈能伸的一种大气。责任不仅能给予他人以满意和快乐,而且还会使自己更美丽、更高尚。就让我们从捡起自己脚下的纸屑开始,从每天的清晨开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脚踏实地,拼搏奋斗,你们一定可以成为祖国的栋梁。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黎塘一中)

留学生正能量培养 第4篇

一、发挥教研室的正能量, 运用多种手段激励教师

一是发挥典型的感召力。教研室要大力宣扬典型, 用身边的人和事开展教育活动, 激发教师的成才欲望和进取精神。在教研室展示历年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事迹, 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展示。比如, 建立光荣榜和成果展示柜, 让历年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榜上有名, 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展示。二是强化目标牵引。教研室一定要确立建设一流教研室, 出精品课、出优秀成果的整体目标。同时, 也要从教研室实际出发, 确立多层次目标, 总目标与分目标, 长远目标和年度目标。着力点应在年度目标和各个分目标上, 只有实现了分目标, 汇集在一起才能实现总目标。对老教师提出高质量的科研, 高品质的课程的要求; 对中青年教师提出全科任教, 优秀教学成果和学术成果的要求; 对年轻教师提出有优质课、有学术论文、有多媒体课件和有教学体会经验的要求。三是要引入竞争机制。注重运用竞争杠杆, 实施竞争上岗, 让优秀者先走上讲台, 并与个人实际利益挂钩,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能力。

二、发挥教研室教学主阵地作用, 在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中锤炼人

一是在教学中压担子, 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大胆把年轻教师放到教学第一线, 并提出实施教学的具体要求, 通过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试讲练讲、总结提高等, 逐渐将他们推向主讲位置, 促进他们成为全科教师。二是在教学实践中给课题, 拓宽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教研室要不断探索任职教学规律, 在持续深入的教学实践中, 要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 尽可能的让教师参与其中, 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三是提供让年轻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教师教学需要不断的充电, 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 更需要不断的学习, 跟老教师的课是基础, 适当的时候联系其他单位优秀课程或教学研讨会议等让年轻教师参加学习, 吸收更多的营养, 有利于快速成长。四是在学术研究中提高人才的层次。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同时, 应大力推动学术研究活动的深入研究开展, 制定完善的措施和制定度, 如教研室定期组织学术攻关、学术研究交流、学术研究一票否决制等, 有意识地促进教师向高层次发展, 做到人人参与学术研究、人人有学术研究成果。

三、不断探索教育规律,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力军,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育是满足学员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的教育, 教育的任务是为学员应对岗位提供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由“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 即不但要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而且要不断吸纳新时期发展成果, 及时更新知识, 跟上时代步伐; 不但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专业面, 更要紧贴发展实际需求。教师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强化知识自我更新意识, 不断给自己充电, 补充知识能量,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任教能力。

首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人才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 我们以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突破口, 外树形象, 内强素质, 全面提高教师驾驭素质教育的能力。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严格的日常量化考核, 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品位的教师队伍。

其次, 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要抓好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大力提高骨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再次, 大力推进骨干教师继续教育, 建立健全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发动全体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提高扩展和更新、教育科学实践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等为主要内容, 特别需要把培训全体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摆在突出的地位。坚持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不断改进培训, 提高培训效果。要结合教研室和学科建设的实际, 制定出每一个教师的培养计划, 确定好专业方向, 使整个教研室教师培养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和实用性。要组织好教师的在职学习。教研室要多组织集体备课,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课题分析研究。

最后, 建立健全选拔培养机制, 努力造就一支骨干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为重点, 对这三个层次骨干教师的培养, 分别制订不同条件, 层层选拔, 依次提高。选拔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通过选拔评比活动, 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也使他们成为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中起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

四、营造人才成长的小环境, 靠正气和关心凝聚人

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单位, 财力、权力有限, 不可能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上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是, 可以在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小环境上有所作为, 通过工作的通力合作、生活上的互相关心和思想上的真诚互动, 强化教师的成就感、同志情、形成整体凝聚力。一是通过弘扬正气,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注重发挥教研室的正能量, 讲团结、讲奉献, 反对个人主义和名利主义, 积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敢较真、敢碰硬和敢用大道理管小道路、敢用正气压歪风的精神。二是合理安排工作,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凝聚人心。在布置工作和教学、学术任务时, 要坚持科学组合、善用人才。使每个教师找到合适的位置, 激发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研室的合力。这样, 不仅是教师个体找到合适的位置, 激发自身潜能, 也会是教师之间在联合攻关中交流思想、密切感情。此外要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 征求教师对教研室全面建设的意见, 营造内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围, 增强教研室的凝聚力。

摘要:教研室是院校教学和管理的基层单位, 是教育管理与教育的最前沿, 充分发挥教研室的正能量, 凝聚全室人员的智慧和力量, 营造教学和成才的环境, 才能为院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规律,能力培养,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林浙宁.现代教育基本理论汇编.2010.

学生正能量早安语录 第5篇

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金钱损失了还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誉就很难挽回。

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乐学实学,挑战高考;勤勉向上,成就自我。

快马加鞭,君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学精不厌苦:追求!

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如同磁铁吸引四周的铁粉,热情也能吸引周围的人,改变周围的情况。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让结局不留遗憾,让过程更加完美。

穷不一定思变,应该是思富思变。

勤学,勤思,勤问,苦钻

让我们将事前的考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

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

努力就能成功,坚持确保胜利。

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你想是怎样的人,你就是怎样的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会离这个目标不会太远。

你可以这样理解 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 (我是可能的)。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事实上,成功仅代表了你工作的1%,成功是99%失败的结果。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

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

为五月最后统考拼搏,稳做王者看谁与争锋?

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惜光阴百日犹短,看众志成城拼搏第一;细安排一刻也长,比龙争虎斗谁为争锋?!

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无才无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为学生生长注入正能量 第6篇

一、教学主要过程

1、再现情景,冲突激情。课一开始,教学媒体就把学生引入了情景体验——欣赏配乐PPT《美丽的汶川》,壮美的山川、被称为“云朵上的街市”的萝卜羌寨、广袤的田野、还有人们安逸祥和的生活,当一张张生动的画面和着舒缓的乐声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一个诗情画意的汶川令学生完全陶醉其间,大家不停地发出了啧啧赞叹之声。突然,和谐的画面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断裂的桥梁、扭曲的公路、垮塌的房屋,以及满目创痍的校园和那些散落在废墟上的书包和课本……此时,背景音乐也转为凄凉的悲鸣,如泣如诉地向学生再现了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教师语调悲伤地诵读着一首小诗:“顷刻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到处是残垣断壁、断壁残垣。桥梁坍塌了,公路中断了,通讯瘫痪了,一个个城乡成为孤岛。房子倒塌了,学校毁坏了,一个个城乡变成废墟。同学找不到了,老师找不到了,一个个亲人也找不到了。”教室里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在一片寂静中屏幕上打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文字:里氏8.0级、3万多次余震、灾区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大家神情严肃地看着、听着,前后情景形成的强烈冲突,所有学生都被这场巨大灾难所震惊了。接着,教师向学生指出:“地震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此时的你想说什么?”鼓励学生将观察后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及时地表达出来,为即将展开的学习做好了感情铺垫。

2、走进人物,对话明理。在本课中,让学生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是教学重点,而引导他们深刻体会并学习同龄孩子在灾难面前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重点突出了抗震英雄少年的几个关键人物,设计了两个对话英雄少年的体验活动。一是“我最敬佩的小英雄”:首先向学生指出,天灾无情人有情,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生死不离的大营救,其中就涌现了很多的与我们同龄的英雄少年。随后,媒体图片和视频出示了“林浩”、“张春玲”和“邹雯樱”等三位英雄少年的事迹,提示学生思考:在地震来临时,年仅9岁的小林浩是怎么做的?双手残疾的张春玲为什么被称为“最美丽的小天使”?擅长奔跑的邹雯樱为什么会留在最后?引导学生面对小英雄送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二是“爱的心声”:在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抗震小英雄故事”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 “王彬”、“陈浩”、“马小凤”和“何翠青”等小英雄的感人故事,并谈谈小英雄们的哪一句话语最令你感动?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心声,有同学说:“马小凤的‘先救他,他的伤势比较重令人感动,在这样紧要关头,她心里还想着别人”。有同学说:“邹雯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会记住你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的!”还有同学对林浩两次爬进废墟背出昏迷同学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勇敢坚强敬佩不已。在逐渐深入的对话中,学生对如何学会正确地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教学后的反思

1、入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触景才能生情”。情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只有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验,才能唤起他们强烈的思想情感,但由于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受时空限制,而使得学生无法直接体验。在本课中,通过创设情景为主要教学手段对汶川大地震的“此情此景”进行了再现。

2、融情——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长期以来,品德课堂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而常常陷入道德说教的尴尬。“情理交融”,学生积极而持久的情感体验,是促使他们主动探究道德真理的内驱力。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为此教学中始终抓住“生死不离”这一主线来引导学生跟随事件不断发展的情势而积极思考,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对话以及教师的讲述等一系列活动,对“地震前后的现象”、“小英雄们在抗震中的表现”以及“震后人们如何支援灾区”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使他们完全融入到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当中,让学生认识到地震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天灾无情人有情。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如何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要学会了关爱身边需要关爱的人,从而丰富和提升了小学生的道德认知。

3、达意——促进学生的道德行动

从历史中获得启示进而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动,是本课的主要目标,也是品社课程历史题材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今的小学生在家庭几代人的呵护下,不少孩子养成了过于自我、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冷漠的现象十分常见。在本课教学中,重点抓住了“抗震小英雄”的人物故事,通过课前的收集、课堂上的读、说、写等,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从同龄孩子的身上感受到人类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真、善、美”,深刻领悟爱凝聚成的人类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终于战胜了大灾大难。同时,通过对比、新闻链接等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引导他们学会用历史事件所蕴涵的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审视自己,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践行这一历史事件的道德含义。

让“错误”激发学生“正能量” 第7篇

在教学中, 对于错误, 许多教师只看见了它消极的一面, 总是一味地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对答如流”、“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的效果, 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 总希望全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理解与标准答案一致。然而这却在无形中挫伤了学生自行探究的积极性。在新课改大力推行的今天, 课堂呼吁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 而真正的探究必然伴随着大量错误的生成。那么,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出错”呢?

例如, 在教学《复制与粘贴》一课时, 我以“某个同学过生日”为情境展开, 首先给来参加生日聚会的6位同学分发小蛋糕, 请学生做一回“小小服务员”, 为小朋友分配蛋糕, 来学习用“选定”工具移动图形的操作, 对于“选定”工具的使用, 学生可以说是很熟悉的,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将食物分配到小朋友桌前, 可是, 最后却得到两种结果, 有的学生成功将食物分配到小朋友桌前的盘子里, 而有的学生则发现, 食物移动到桌子上以后, 盘子不见了。面对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我没有简单指正批评, 而是让学生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发现之所以出现错误, 是在“移动”操作的步骤中, 忘记了第二步操作“应用透明背景”, 这样就加深了他们对“应用透明背景”这个操作的印象, 后面的操作, 凡是“应用透明背景”的操作几乎没有出过错。

创新途径, 引导学生“识错”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而如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处, 故意弄出错误来, 让学生发现错误, 提出纠正的建议, 这样学生才记得牢。

例如, 在教学《文字的编辑与排版》中的“设置字体”这一内容时, 我故意不选择要修改字体的字而直接去设置字体, 然后反问学生为什么做对了却没办法改变字体。结果就有学生指出了我的错误, 我对他表示了感谢。结果, 在以后涉及设置字体方面的知识点时, 学生就很少出错了。

善于对比, 巧诱学生“改错”

“正确”是从“错误”的筛选、辨析中逐步形成的。正因为出错, 才会有解惑、点拨和引导, 才会有研究和创新。

例如, 教师在教学中出示了两篇文稿 (一篇为原始文章, 一篇为修饰后的文章) , 让学生对比后说出两篇文章有何相同, 有何不同, 哪一篇文章看上去更美观些。这样, 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 同一篇文章采用不同的字体和美术字, 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置“错误陷阱”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 通过为教师纠错,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这堂课达到高潮。在教学时, 教师在修饰演示时故意设置“错误陷阱”, 让学生从中找出错误, 能够充分发挥其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真正使学生“乐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正是展示学生思维风采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从错误中了解学生思维中所存在的障碍, 启迪学生调整思维方法, 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提高探究水平。面对这类因“错误”而产生的资源, 教师应当以新的眼光、新的理解和新的观念对课堂教学重新定位, 对其进行新的探究, 从而让“错误”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柯蒂斯·J·邦克.世界是开放的[M].焦建利, 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为学生的成长增加正能量 第8篇

一是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教育更要关注学生的这种正常需求。虽然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 生活富了, 但学校里还是有一些相对贫困的学生, 每年我们在对他们进行资助时, 由于处理方法不当, 总会无意地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此, 我们改变往日的做法, 把重点放在表彰积极捐助的班级和学生身上, 有意淡化被资助者的感恩表态。我们认为, 捐款者不是施舍者, 而应该是“尊重者”, 同时更要尊重那些受资助的同学, 教育他们, 贫穷并不是自己的错, 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家庭;接受捐助也不意味着必须低头走路, 要勇敢地接受这些爱。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尊重自己的良心, 就是对爱最好的报答。

二是满足学生参与管理的需要。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通过参与学校管理, 可以锻炼学生做主人的能力, 又可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做主人的自豪感。针对高中学生学业负担重的特点, 我们在不占用时间的前提下, 一些活动尽量让他们参与:面向全校师生征集艺术节、运动会的徽章、主题词;学校主要建筑物和标志性物件的名称由学生命名;校园广播和电视台的主持人在学生中产生;每周一歌的歌曲曲目和校刊的刊名都来自于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 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理关爱, 是高层次的人文关怀, 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是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学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 对外部世界不了解, 特别是不了解农村生活, 他们也想将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于是, 我们组织学生走进农村。学生有的走进村民家中, 有的来到田间地头, 与村民零距离接触, 针对农民焚烧秸秆的习惯, 宣传秸秆的实用经济价值、综合利用途径、焚烧秸秆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禁烧秸秆的相关法律规定。村民对学生的宣传活动纷纷表示欢迎和认可, 并给予积极配合。这样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走进社会的需要, 又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学生的正当需要是什么?有学业成绩, 更有成就感、自信心、乐观的为人处世态度, 以及对人、社会、自然的尊重。我们的教育中, 如果涵盖了这些方面, 不管他们能否升入高一级学校, 他们的人生都不会是失败的。

引领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书正能量 第9篇

一、积极诱导,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孩子有了兴趣, 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要读书。

1.课内外阅读结合, 丰富课文内容

语文课堂, 指导孩子读通读懂每一篇课文, 课内精耕细作, 帮助他们学会阅读, 打好阅读基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外还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文章,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习《跟踪台风的卫星》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更多地了解气象卫星、台风的特点, 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大量资料来进行阅读, 《少年万事通》《少年儿童科学图说》《宇宙百科》上的《人造卫星为何不会掉下来》《人造卫星的五大妙用》《为什么台风破坏力特别大》《监测台风》一篇篇文章在同学间传阅, 他们阅读的兴趣盎然。从《祁黄羊》到认识历史名人孔子、司马迁等, 从《生命的壮歌》去读有关动物具有灵性的《藏羚羊的跪拜》《蝼蚁壮歌》等故事, 从《三顾茅庐》一个故事, 去读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说说三国中的成语, 说说三国的故事……根据课内的一篇推荐几篇相关的文章, 这样,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既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也是扩大阅读量的一个好方法。

2.营造读书氛围, 带领学生阅读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我们班建立了图书角, 图书由学生提供, 大家共同享用, 平均每人拥有图书十本以上, 阅读形式灵活, 操作简便, 学生可随时借阅。我们书架上不仅有经典名著《安徒生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 而且还有新出版的名著《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书。教室的四面墙上张贴着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 给学生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刚开始指导他们阅读时, 我每天利用中午20分钟, 给他们朗读《安徒生童话选》《狐狸列那的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每天学生们都静静地听着。经过努力, 学生们从开始老师领着读逐渐做到自觉捧起书本用心赏读, 要读书, 想读书了。每天中午到校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师生一起在教室静静地在书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晚上, 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交流。

3.生动形象的介绍, 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目, 并依据推荐书的有关内容, 设置一些富有情趣的悬念, 作一些生动形象的阐述, 引领他们走进阅读的殿堂。如向他们推荐《时代广场的蟋蟀》一书时, 我先向他们介绍了这本书的价值:任何读过这本书的人,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 都会永远记得那只叫柴斯特的蟋蟀, 记住它嘹亮而韵味无穷的鸣叫。接着我又向他们介绍了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讲述了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咪之间的故事, 他们真挚的友情足以温暖这个冰冷的世界, 最后我还给他们朗读了一个片段。生动的介绍, 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热情, 学生个个争着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 班上形成了一股购书热、读书热。每周我们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 可以诵读, 可以谈体会, 可以表演某个情节, 用多种形式交流一周所阅读的内容, 用这种形式分享阅读的乐趣。

二、加强指导, 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当今世界, 读物的数量势如洪潮, 规模空前;读物的内容异彩纷呈, 瑕瑜互见。这就需要讲究一定的读书方法,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1.读书要精心选择

课外读物要博而广, 不要只读一类的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 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书来读。如低年级可以选择一些童话、寓言、成语及动物的故事, 要富有趣味性。中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散文、少儿版的名著, 以及对他们有益的报纸、刊物, 让他们在书海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读书要持之以恒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每个学段的阅读量, 怎样才能保证阅读的时间和效果呢?学生们刚开始也许挺感兴趣的, 但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学习活动, 也不是每一本读物都有趣味性, 因此, 有时候必须规定他们阅读的时间和阅读的量。每天在校阅读不少于20分钟, 课后争取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每一学期每一学年早做准备, 早做计划, 这样不仅可以规定自己进行阅读, 还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

3.读书要勤于动笔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现在孩子书是读得不少, 但囫囵吞枣, 浮光掠影的现象还很严重, 因此读书时要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读书时在书中圈圈点点勾勾画画, 在书上做些批注;摘抄好词好句, 积累优美的语言, 储备个人的语言仓库;做读书笔记, 写读书心得。我们每学期发给学生专用的读书笔记本, 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读书笔记, 记清所读的书 (文章) 名、日期、摘抄好词好句, 写出自己的感悟、联想, 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多读、多思。我们还推荐学生参加各种读书征文活动, 有些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总之, 阅读过后一定要留下一些阅读的痕迹, 学到一些知识, 受到一些启发。

三、开展活动, 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使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更加持久。

1.表演展示, 共享阅读快乐

一本有形的书能创造出无限大的阅读时空, 真是书香能致远, 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出来, 一定会让学生们享受到最大的快乐。有一学期, 我班全体学生都阅读金波的作品, 后来请金波到我们学校和孩子们见面。在见面会上, 孩子们表演由《追踪小绿人》所改编的童话剧《愉快的会面》和《月光联欢会》。那个活泼的“小叶子”, 那个会拉二胡的“宫爷爷”, 那支会唱黄梅戏的“绿园合唱队”, 那帮会跳舞的“小绿人”……台上台下, 和着节拍互动。师生营造的那神秘而梦幻境界, 带给我们的是幸福、是期盼……《生命的呼应》的朗诵和表演是那么生动自然, 喷薄的文字让我们感受万物的美好;四人朗诵的《心灵的阳光》配合那么默契, 那自然的韵味、和谐的节奏、精练的语言让我们的心变得温暖柔软。师生和大师零距离的接触, 向大师提出疑问, 让大师谈创作体会, 大家在倾心地交谈, 在分享着阅读后的喜悦。

2.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从书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 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句、优美的诗句等。在阅读的过程中, 可以经常开展活动, 让他们交流展示。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开展过一次关于成语的语文活动, 要求他们分成几组, 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一组写出关于动物的成语多, 汇报时真让我大为惊讶, 每一组都能写出几十条, 交流时, 他们带着几分喜悦, 几分自豪, 真正体会到读书带来的乐趣。为孩子提供从知到行的实践机会, 我们还开展“美文赏读”“古诗文诵读”“故事会”“童话剧表演”, 举办手抄报竞赛, 读书笔记展览等一系列活动。这样的活动每学期组织多次, 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 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既有所为, 又有乐趣, 更得到启迪。

3.在写作中体验阅读快乐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厚积而薄发”。阅读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 许多孩子原来不愿写作, 主要原因是书读得少, 语言积累得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爱读书的孩子就不一样了。记得在一次作文兴趣课上, 我要学生带一个熟鸡蛋到学校, 课前学生们就猜想做什么用。课上我在黑板上板书:《鸡蛋的联想》, 顿时教室里像开了锅, 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许多。在交上来的作文中, 有写“捏鸡蛋”想到建筑学中的“薄壳结构”, 由“竖鸡蛋”想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由“画鸡蛋”想到达·芬奇刻苦学画的故事; 由鸡蛋勾起他们的回忆, 用蛋壳做蛋壳画, 做不倒翁……平时他们坚持写读书笔记, 到了作文的时候便会在知识的宝库里, 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任意翱翔, 放飞理想。有的倾吐情感表达感受, 有的记录丰富多彩的生活, 有的进入童话世界, 有的与书中人物对话。学生每周最开心的时候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朗读自己的佳作, 教室的墙壁上贴满了一个个学生的佳作。他们在写作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让学生在“正能量”中快乐成长 第10篇

一、多用肯定式, 少用否定语, 培养孩子成为有规则的人

俗话说“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我们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生活在各种规则当中, 而孩子的规则意识应该从小培养。记得去年九月份, 开学第二周我就开始陆续地收到来自值周队的小纸条, xxx在走廊跑, xxx踩草坪, 当时我认为孩子小, 这很正常, 于是把扣分的孩子叫过来, 告诉他们:“不要在走廊跑, 很危险。不要踩草坪, 很不文明。”谁知隔了两天, 又来纸条了, “xxx在假山上小便”。我把孩子叫过来一问, 孩子说在操场上玩憋不住了, 其实下课前老师已经提醒孩子去厕所了, 可是孩子说那时还不想去。几件事之后, 我想我不能当一个救火队员, 当孩子出现问题后四处扑火, 而应该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于是, 我利用周五下午的班会课时间, 表扬了这一周来表现好的学生, 给他们加红旗, 并让他们讲应该怎样在走廊里走, 如何在操场上玩。还让几个孩子演示给其他人看, 什么叫右侧行走, 怎样玩是安全的。然后, 我让孩子们讨论:为什么不能在走廊上跑, 为什么不能踩草坪等等。学生都讲得很好, 有的还讲了自己在幼儿园的经历。后来我注意不断地在校园纪律上表扬、奖励那些守规则的孩子, 每周都总结, 并从中选出四名“小警察”, 走廊里安排两个, 操场两个, 我告诉他们不仅仅记录不守规则的孩子, 最主要的是要发现表现好的和进步大的孩子, 为每周的评比找榜样, 这样一来, 不少学生都开始自觉地约束自己, 还有的孩子经常问“小警察”和我:“我今天表现得怎么样?”当听到肯定的答案时, 他们高兴得不得了。不过, 后来我发现光表扬、奖励, 对那些调皮、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收效甚微。我想起知心姐姐卢勤说的一段话:“没有挫折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孩子没有经历挫折会变得脆弱异常, 因此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有禁区, 他们犯了错误就要受到惩罚, 要让学生懂得有些规则是无法动摇的, 有些过失是要自己承担后果的。”于是我跟学生们商量, 对违纪的学生如何处罚, 这样就形成了班级的第一条班规。后来, 班规中又加进了关于卫生的内容和科任课上的表现规范。

虽然现在班级中还有个别学生犯这样那样的小错误, 但他们永远不是班里的明星, 因为我一直在表扬那些做得好的孩子, 我知道每个孩子形成自律性的周期长短是不同的, 有的人吃一堑长一智, 有的人则吃一百个豆子不知豆腥味。我不能用强化“负信息”的方法去阻碍对学生正面信息的传递。就像一个人本来不差, 有人天天说他差, 就会使别人相信, 别人都认为他差, 那么本不认为自己差的人也觉得自己是差的了。

二、多鼓励, 少批评,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大人有时是跟孩子们一起成长的, 我觉得我现在考虑问题的思维就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每当学生出现问题时, 我都想的是怎样狠狠地处理这样的事, 从而杀一儆百, 一劳永逸, 而现在我更多地进行换位思考: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这就和我们上课是一样的, 当课堂上学生思维不活跃, 很少有人发言时, 教师就应该想想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想到这可能是老师教学设计的问题, 那就是“正信息”, 会促使老师改进。如果想的是“学生真笨”, 那就是“负信息”了。

我始终认为人心都是向善的, 尤其是孩子。所以我平时告诉学生在我们心里都有两个小人, 一个是好小人, 一个是坏小人, 哪个小人强大你就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为此我经常用表扬代替批评, 比如全班有两个人坐姿不好, 我一般会说:“全班有60个小朋友坐姿真漂亮。快看, 这个小队坐姿真端正。”有时我还用承担任务的方法, 让学生心中的好小人占上风, 比如班级中总有个别人吃饭慢, 我观察他们并不是本身就慢, 而是吃饭时经常溜号, 嚼一下, 东张西望一会儿。于是, 我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他们身上别的优点, 然后让他们负责管理饭箱, 这样一来, 他们的积极性就来了, 早早地吃完饭来到饭箱边等着检查别人。还有爱违反纪律的学生, 我让他们当“助理警察”, 爱丢三落四的学生我让他们当窗户负责人, 负责开关窗户, 一有进步就公开表扬。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 这招还挺管用的。

当然, 并不是所有人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解决。班级里有两个特调皮的孩子, 我用了几种方法都不太好用。不过我现在正在用的一招显出了初步的效果。就是我偷偷地分别告诉他们, 让他们之间比赛, 每天我都要单独给他们总结, 今天谁发言比较好, 谁听课好, 谁没违反纪律, 对优秀的在记事本上写话, 盖奖章, 两个人都优秀就都表奖。现在这两个孩子正比得欢呢。班级里还有一个学生, 很有思想, 但是上课不听讲, 下课不是朝着别人耳朵大喊, 就是仗着人高马大打别的小朋友。后来, 我请来他的家长, 我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 并反映了他在学校的情况, 这时这个孩子就蹲在桌子下面不出来了, 他妈妈怎么叫也没有用。我知道这个孩子有自尊心, 便过去把他领到我跟前坐下。我没有批评他, 而是从我们校园里的树为什么在春天里要砍去多余的枝杈开始谈, 使他认识到人的精力应该用在主要的地方。最后我要求他每天至少发言两次, 并请他当老师的小助手, 帮助那些长得小的同学。离开的时候, 他高兴地和我说再见, 我相信一个人的自尊心、自信心没有泯灭, 他就有希望。

三、多赏识, 少讽刺, 努力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希望被赏识。每个孩子都像一个未被开发的宝藏。就像古希腊教育家普罗塔戈说的:“学生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但我回想起来, 自己在比较年轻的时候, 功利心是相当重的, 爱看分数, 只注重学生有没有在卫生、纪律上扣分, 看到扣分的孩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记得我曾教过一个这样的女孩, 爱打扮, 但是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我就经常毫不客气地批评她。可她的学习成绩还是那样, 只不过爱打扮由公开转为隐蔽了。前两年, 我在一次下班回家的路上碰到她一回, 一下子触动了我。她当时正下车, 穿着比较大方时尚, 正在打着电话。等上车后, 我突然想起她是谁, 也庆幸没被她认出来, 虽然可能学生不会计较以前的事, 但我觉得对她有愧疚。不管以前学习成绩怎样, 孩子们终会长大,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还应该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如果当年我能从她爱打扮的行为中看到她有色彩搭配的能力, 有挑选衣服的眼光, 并多在这方面鼓励她, 相信那次偶遇不会让我那么心虚, 孩子也至少会有一个有梦想的快乐童年吧。这让也我想起一件真实的事, 上海一个中学有一位女生, 每天喜欢鼓捣瓶瓶罐罐, 研究这研究那, 结果成绩下滑。她妈妈很生气, 有一天把这些东西全摔了、砸了。后来这件事被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主管教育的李岚清知道了, 他在一次会上说:“这位妈妈的一摔、一砸, 可能就使未来的中国失去了一位女科学家。”

因此, 我经常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哪怕一丝一毫, 也要把它放大, 让学生觉得老师认为我这方面行, 我真的不错。童年是一个需要有梦指引的年纪, 我小的时候, 作文写得比较好, 就是因为老师把我的第一篇作文在全班当范文读了, 并充分赞扬。从此每当写作文时我都很兴奋, 也很期待。所以不管教哪个班级, 我一般一两周就进行一次总结, 大多是评星, 什么发言明星、写字明星、运动明星、助人明星、有责任心小明星、时效快明星、进步之星等等, 并让学生评上一颗星之后, 以后争取评别的星。每次评完, 我要让学生讲一讲别人为什么评上了这颗星。有时这种活动是随机的, 比如上周从周四开始, 每天中午回来, 我都给跳舞跳得好的孩子上红旗, 并让学生观察为什么他们能得这面红旗。学生有了榜样, 慢慢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不过班级中也确实有个别孩子优点不是很多, 这时我就像给学生批写字一样, 拿放大镜对待, 一行字都不够漂亮, 我就找其中一个比较好一点的重点标出来, 告诉孩子这个字写得最好。实在没有好的字, 我也会圈出一个笔画告诉他, 这个笔画写得比老师写得还好看, 尽量不去说“这些都很差”, 因为, 一是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二是你这样说完, 学生还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写好。

四、多理解, 少指责, 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

低年级的家长很重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而且不少家长明显感觉到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并且对孩子的问题感到棘手了。于是我便利用家长会, 给家长讲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活动。凡是班级中好的家教方法或是我从书本上看到的好的教育方法, 我都讲给家长听, 还请做得好的家长分享经验。尤其是每天放学后, 家长围着我问孩子一天的表现时, 我大都会具体地告诉他们孩子今天哪方面表现很好, 比如发言好, 写字怎样, 帮助老师、同学做了什么等等。每当看到家长领着孩子乐呵呵地离开时, 我相信家长一定会对孩子说, 老师说你今天哪哪方面表现很好, 明天继续努力。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 这是多么愉快的一天啊。当我多去关注孩子优点时, 家长就会更相信孩子有这些优点, 并且努力地支持老师。

去年一次小检测后的一件事也让我很受触动。那天傍晚, 我请了几个考得不太好的孩子的家长进来。看到试卷, 不少家长就开始责备孩子, 什么马虎啊, 不动脑啊。当我在黑板上讲解错题时, 这些家长脸上的表情都很凝重。之后我告诉家长, 今天请他们来, 不是我要批评这些孩子, 而是这是孩子的第一次考试, 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基础是不一样的, 这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 我也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这些孩子。不过从有的题上能看到这几个孩子在这部分知识上有漏洞, 咱们共同把这个漏洞帮孩子补上。知识上没有欠缺了, 就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接着我把印好的检测卷子又给了每人一份, 并说回家让孩子再做做, 不明白的记在卷子上, 我明天再给孩子讲讲。这时家长们的表情轻松了许多, 一再表示感谢。第二天反馈的效果很好。我想, 当时如果我是批评一通这些孩子的马虎、不认真, 那结果会是什么样呢?

师友互助,促进学生正能量迁移 第11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呢?首先,“师友”关系的确立其实是很科学的,我们将学生基本划分为了四类,分别是“优秀”“良好”“中等”“较弱”,然后让“优秀”与“中等”结为师友,让“良好”和“较弱”结为师友。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脾气品质都不一样,所以当他们的各方面开始进入磨合期,然后过渡到适应期后,就迸发出许多让我们惊喜的火花:比如平时个性暴躁的同学受到身边师友的影响,渐渐地平和了;平日里比较自私的同学因为受到了师友长期的感染,感受到了师友对自己的关心以及总是为自己着想的态度,慢慢地也学会将心比心了。这样的变化不是来自一如往常教师的苦口婆心和语重心长,而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集体的教育功能,合作学习、取长补短、解决实际问题。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同,造成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性格、追求、感情、想法、体验、需要和感受。而这些种种并不一定都是正面的,有很多可能是等待老师和家长为其纠正和引导的,比如如今学生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感情需要,它往往就会生发出推脱责任、不愿意担当等行为特点。以前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习惯是当问题出现了,老师多次进行谈心,帮助学生尽快改正,而现在呢,师友是每天在校陪伴他最长时间的人,出现了问题,师友往往也是早于老师提前知道的人,所以当实际问题出现的时候,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便悄悄开始了。这种互助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学生们在互助合作的工程中学会了尊重、理解、宽容,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塑造了学生更加完美的人格。

记得在我的班上有着这么一对师友,女孩儿是个如天使般的孩子,特别喜欢帮助别人,个性温和,喜欢笑;男孩儿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不善于表达,特别不自觉。看着他们俩一路走来,作为老师的我也感慨颇多。男孩儿曾不止一次地告状到我这里:“黄老师,她对我实在太严格了。”我没有和他说太多,只是一如既往给予他鼓励的微笑。后来,他依然来我这里,只是对我说的话不一样了,他对我说:“黄老师,你帮我看看,我的字是不是写得和我师友挺像?”我知道他已经变了,他开始因为自己和师友的距离缩短了而开心了,于是我坚定地告诉他:“是啊,你的字越来越好了呀!”同时给予他肯定的微笑。再后来,他来办公室找我的次数少了,但是我却比以前更加放心了,因为我看到了两个孩子的成长,他已然成为一个活泼开朗、有自信的男孩儿了。连男孩的妈妈都不止一次地感谢女孩和女孩的家长,因为男孩的爸爸病了,是女孩一直鼓励着男孩,给他加油给他支持,我知道这些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和帮助将成为男孩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这远远胜过老师对孩子的安慰和教导。这就是生生互助合作的魅力,它能够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意品质,将满满的正能量带到我们的身边,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着转变和迁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合作互助让学生亲身经历并感受对方的立场和态度,了解自己个性上的不足,使他们成为自己个性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情绪发展的基本需求。我们坚信经过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师友合作互助将变得更加有效、更加成熟,在这种合作互助中受益的学生个性也将变得更加饱满,更加充满正能量。

留学生正能量培养 第12篇

一言传身教

身教是言传的有效途径, 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手段和突破口。班主任只有言传身教, 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崇高的威信和良好的形象。因此, 当班主任要求学生时, 要先问自己是否先去先做了。我们要求学生不要迟到, 但我们应先到到教室。这个示范带头作用将给学生带来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千万不要说“你们必须这样做”等之类的话。作为班级的领衔人, 除了自身的表现为学生发挥表率作用外, 而且要提高自身素质。为了班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少犯错误, 应继续加强自身修养, 把重点放在影响和提高学生的言行举止上, 以身作则, 让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努力增强自己的亲和力, 使自己非权力影响力持久而深远, 使自己达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如果每一个班主任都具有向我看齐的勇气, 那么言传身教就能真正起到作用、达到目的。

二关爱学生

作为班级的“领衔人”——班主任, 领衔一个班级教书育人的重任, 爱学生是其完成这个历史重任的根本保障, 也是其融入班集体的重要前提。热爱学生, 我们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和个性, 了解他们的习惯和人生态度, 然后对症下药,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作为班主任, 我们要做学生的朋友, 关心学生、赏识学生、感化学生, 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 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恰如其分地包容, 分享他们的喜悦、尊重学生内心的需要、挖掘学生内在的前进动力, 为学生进步而鼓舞。“理解是教育的前提, 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当一个学生的一言一行被班主任认同、欣赏、尊重时, 他可能会爆发出惊人的潜力和动力。“攻城为下, 攻心为上”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战争策略, 现在适用于各行各业, 当然, 班级管理也不例外。只要有关爱,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心服口服, 让他们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师关爱学生的同时, 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贴近学生, 与学生亲切交谈, 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他们中的一个成员, 从而消除了学生的警惕和戒备心理、消除心理障碍。这样, 关爱学生才能真正得以实施。

三表扬为主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 而学生更是如此。”欣赏和表扬就像春风一样妩媚、就像空气一样柔和、就像水一样至善, 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不可或缺的。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首席执行官。不妨拿起表扬的武器, 对学生的进步, 要没有遗憾地, 发自内心地赞美和欣赏,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同时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整个班集体变成学校所有班级中的“黑马”, 以此鼓励学生注意个人形象, 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 从而使班级不断朝良性、和谐、团结方向发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良好的班级氛围就会逐渐形成。当然, 赞美必须注意对象, 注意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 把握恰当的分寸, 否则赞美可能带有另一种味道, 甚至被认为是讥讽等。总之, 作为班主任, 只有恰如其分地发挥表扬的功效, 才能真正使班级充满正能量。

四“三一”教育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 以及实践和理论的反复补充, “三一”教育是我比较成熟的班级管理经验, 即每天给学生一句成功的警语, 每天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 每天要求学生完美地完成一件事。通过“三一”教育, 激励学生, 使学生每天都有好心情, 每天都有新的提高。每天一个微笑, 不断改善班级非智力因素的环境, 创造一个活跃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气氛, 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育人氛围, 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一篇:网络发展演进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