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探究范文

2024-07-31

叙事探究范文(精选10篇)

叙事探究 第1篇

包括作者本人也认为,“活着”是他知道的最有力的一个词,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一种呐喊,作者坦言,这个题目也是他最为满意的一个作品标题,余华自己也称自己其实是为了写作而活着。同时,余华也表示,如果有天被人剥夺了写作的能力,但是自己还是会坚强活着,因为这是生命最本真的需求,也是小说作品《活着》表达的精神内核。文章的中心思想固然重要,但是本文将从叙事手法上进行解析,探究作品《活着》中呈现的美学风格。

一、双重叙事视角

对于作品《活着》,讨论最多的,也是作品本身最具创造性的地方,就是作品对于叙事视角的设计。在叙事学中,各种林林种种的视角多达几十个,本身都不存在优劣上的区分,但是运用上的合理与技巧,则造成了作品品质的千差万别。所以,合理的运用叙事的视角,是一个作品成败的关键。

作品《活着》的叙事视角并不复杂,却十分巧妙,在叙事上,作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里,是“我”这个在市井间游走的民歌采风人,这是整个小说的叙事者,因为这个角色的设定,才有了整个故事的框架。在第二个层面里,同样存在一个“我”,那就是故事的主角富贵,同样,在富贵的故事叙述中,他也以两个不同的视角出现,意识主人公富贵,是一个被观察者,另一方面,富贵自己也是自己故事的叙述者,通过不断地跳脱故事本身,去表达内心情感,感慨人生的颠沛流离与所得所示。

在这一点上,作者余华十分大胆,作者的创作并不局限于第一人称,没有完全用故事描述故事,也没有完全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更增加了作品的代入感。在创作思路上,余华充分运用了这两种视角所能带给读者的感官体验,并将其综合运用,最为可贵的,就是取得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种叙事手法,在现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很多电影作品中,被广泛运用,但是在余华创作《活着》的年代里,这却是相当罕见的一种创新。可以想象,《活着》对于当代中国作品,甚至世界范围内作品叙事结构的影响和推动,都是十分巨大的[2]。

在《活着》中,余华采用故事讲述者和主人公自身的统一。在第一个视角里,民歌采集者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将故事娓娓道来,增强了故事的铺垫,说明了由来,让接下来的内容变得有了根基,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并相信;在第二个视角里,富贵作为小说的主角,在他的叙述里,满是沧桑,面对不幸,他没有悲观绝望,但也并非无动于衷,而是以一种从容的心态,将故事娓娓将来,让读者产生一种站在富贵面前亲身倾听的感受。这种视角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在这种叙事方法上,余华增强了作者对于剧情的代入感,使得大家产生极强的心灵震撼,也在情感上取得了共鸣,不管是人物的讲述,还是第三者旁观,两种角度,都在增强着小数整体的故事感染力,不断让“活着”这两个字一次次敲打读者的心,作品整体悲而不哀,让人回味。

在《活着》中,余华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作者的创造力,通过整篇作品的谋划布局,把整个叙事结构,拉成了一张立体化的大网,用这样立体的视角,把一个从清末到现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人物的一生,立体展现在大家面前,给人的一个直接感受就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脱离不了时代的变革与历史的洪流,但也有自己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这样的叙事结构,让篇幅并不算很大的作品,容纳了生活中的无限量。

二、重复叙述与并置

在《活着》当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并置结构的应用,这种结构突出了作品的主题与深远含义,通过对时间线索的打破,让作品存在于空间之中,让读者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首先存在并置结构的,就是富贵的家产,这些家产,既是死亡的导火索,也是活着的救命绳。在文章开头,富贵少爷花天酒地,不学无术,终日出没声色犬马的场所,最糟糕的是,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万贯家财不经败坏,最后将祖上的宅子输给了地主龙儿,自己的老父亲因为这一切,说了一句“我还以为我能死在这间屋子里后”,就被气死了,从此以后,富贵开始了贫贱的生活。但是这样的伏笔在数十年后,出现了戏剧的转折,同时也是历史的写照,在土改开始后,人物的命运出现了颠覆,当初逍遥搬进富贵家祖宅的龙二,因为被打成地主,被枪毙了,在游街的过程中,富贵就目睹了这一幕,并且感叹,如果自己当年不把祖宅输给龙二,今天刑场上枪毙的就是自己。一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宿命感油然而生,这也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因为很多人的真实人生,就是如此。

除了家产,朋友的存在也是并置。另一个角色春生,是富贵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兄弟,俩人一起在死人堆里逃过了劫难,被解放军俘虏后被释放了,随后,富贵回到老家继续生活,春生则决心参军,数年后,春生当上了县长,富贵还是那个农民,在文化大革命中,春生却因为受到了打击,最后自杀而死,而作为那个小农民的富贵,还是那样的活着,在两个人的后代里,也存在着这样的剧情设计,这样的并置结构,都显得十分巧妙。

在《活着》的这些设计里,都呈现了一种浓厚的宿命感,这不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宿命感,而是一种坚强不屈的,坚韧生存的宿命感,富贵没有惊天地的毅力和出人的能力,只是出于本能,努力的活着,现在的坏事,若干年后,可能就变成了好事,现在的好事,也可能是将来坏事的根源,这样的理论,相信很多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国人,都会感同身受。

《活着》的叙事,就是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不断重复,来阐述小说的中心思想,表达作者本身的精神哲学,进而让读者产生了共鸣。《活着》中关于死亡的叙述,接连不断,让读者慨叹主人公的命运多舛,同时也并未觉得不公,因为很多看起来,都是情理之中的命运安排,通过对死亡的一遍遍重复和表述,让读者产生最直接的生命体验。就像有些评论所说,“余华的世界是封闭的。”在那里,有着在劫难逃,有着封闭的莫比斯环,但是,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三、叙事节奏充满韵律

在一篇小说中,对于叙事时间的把控,是小说总体效果和氛围营造的重中之重。如何把故事讲好,让故事紧凑却不会让读者感觉疲惫,舒缓搭配,让一个作品呈现叙事上的优美韵律,是每一个作者都要考虑的问题,在叙事节奏的把控上,余华无疑是大师级别的。

根据专业理论,在作品的时间安排上,有两方面作者需要考虑,第一,是读者实际阅读本文,所需要的时间;第二,是在小说的故事中,时间跨度设计如何安排。在这样的理论体系中,如何搭配二者的时间,关系到小说节奏的把握,如何做到节奏的平衡,是难以把控的,通过何种方式把握,也是创作上的技术难题。

在《活着》中,作者采用了多样的叙事方法,这也使小说的节奏感十足,甚至充满了韵律般的美感。对于时间的跨度,详略得当,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功力。比如说,在死亡面前,作者所用的笔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的死亡,虽然重要,但是却一笔带过,并没有表现主人公的悲天跄地,痛不欲生,反而是用短暂平静的描写代替,让读者惊讶之余,却没有任何不适,通过反思,反而觉得却是情理之中;对某些人的死亡,则有着细致的描述和展开描写。实际上,这样做的作用,也是对背景的一种特殊交代,以及下面剧情的铺陈而设计。

相信每个看过小说作品的人,对富贵的儿子,有庆死时候的场面描写,都有着深刻的印象,甚至很多读者多年后再回忆那些对话和描写,还会留下泪水来,那些对于人物表现和台词的细致描写,让时间在这一刻停止,也让过去所有的剧情,在这一刻得到了集中的迸发,让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悲痛,那种意外的悲痛,也是情理之中的悲痛,这样的节奏分配,让整个作品呈现了梯度的结构,是一种立体化的结构,营造了一种氛围,搭建起来了框架。

最为称道的一点是,在《活着》这部作品中,每间隔一段时间,正常的线性叙事就会被打乱,富贵本人,就是叙述者就会跳脱处理,加以评论,这样的评论,让全书被分成了五个部分。这样的突然打断剧情,并没有让读者感受到不适,反而,在节奏上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从另外一个层面观看故事,也为读者提醒,这个故事,是一个悲剧,但是并不是一个哀伤的故事,很多事情都散发着宿命的味道,同时也充满着坚强的信念,就像每个读者都会感受到,富贵是整个小说里,离死亡最近的人,但是他却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最远。

四、结语

通篇来看,《活着》是叙事上的集大成者,这种创新,并不是作者的技巧炫耀,这是表达故事中心思想,提升读者阅读体验的绝妙方式,让读者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也能进行人生的思索。这种对于叙述视角、内容、时间节奏安排的设定,让《活着》真正成为了经典作品。通过对《活着》叙事美学风格的研究,不仅有着技术性的启发,也能让每个人体会到人生的真谛,那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坚韧,那就是活着。

参考文献

[1]王林.论余华《活着》的叙事艺术[J].青年文学家,2009,(12):51-52.

[2]张沁文.悖谬化叙事:卡夫卡的叙事美学论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6,(06):33-37.

[3]唐萍.论余华《活着》的死亡叙事[J].芒种,2015,(03):73-74.

[4]包玲慧.“活着的”叙事--读余华的《活着》[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6):39-42.

探究古典诗词的叙事视角 第2篇

摘要:历来文学研究强调抒情而忽略了叙事,从而错失了古典诗词的精彩。叙事以一个场景或事件的片段来概括社会问题,反应现实生活,进而抒发感情,两者相辅相成。因此若将叙事引入古典诗词的研究当中,将会使古典诗词研究更丰富。

关键词:叙事;情不离事;缘事而发;

人道,触景生情,古代的骚人墨客也不乏喜欢寄情于景者,一朵花能勾出一缕相思,一片湖能引出一种情怀,这一草一石一桥一楼的景所催生的或欢喜,或悲伤,或抿唇,或垂泪的氛围,谓之“情”。

历来文学研究者也好分析作者的感情,仕途不顺者的无可奈何,手握长戟者的国仇家恨.......百千年前,诗人和词曲者心中怀着一种感情,入眼之物便也被设想成含有这种感情,这种现象,约翰·鲁斯金称为“感情误置”,而这在中国诗词中则司空见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谁说若要人知我除非两个我?这东去的流水深知我心啊!不得不说,古诗词曲中不得离情,它既是作者的个性彰显、情绪喷发,也是吸引读者转而让你感同身受的一个妙招,所以不怪乎大家都喜钻研文人骚客的大志情仇,因为诗者,以情养之。以情养诗在时间的积淀下成为了大众的普遍认知,但在这个“主流”的形象下淡漠了光辉的另一种诗词表现方式,是不是真的在中国诗词曲中历来不受宠呢?

这个似“非亲生子”般被冷落的就是中国文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叙事。作为中国文学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直以来叙事在人们心中地位失衡,除了上面所说的,抒情在人们的主观意识里已经代表古诗词的特色,还有一点就是作为与抒情相对的另一古诗词表现手法,叙事在诗词中的运用没有抒情来的浓烈,通常是短小精悍,简洁,甚至可以称得上仓促,因此在叙事抒情相辅相成的过程中,人们主观的去渲染诗词所含的颜色和情感而忽略了叙事在其中的应用。

诗不离情,情不离事,每一首诗词的诞生是作者性格心境的缩影,更是作者生活经历的夸时空再现,既有故事,那古诗词的研究能否从叙事的视角入手? 所谓叙事,即客观的描述故事。个人认为作者吟诗作赋抒发感情,必多少先以叙事来“借题发挥”。抒情和叙事同为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甚至可以称其为传统。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了突出的地位。最早的诗歌产生于劳动,是人们在劳动中表达感情、协调力量的一种语言手段,不可避免的以描述劳作表达快乐,以描述现实生活婉述生活的困苦,以美好事物的赞扬歌颂男女之间的纯洁爱情。从《诗经》到《楚辞》, 从古先民再现狩猎和耕作生活的《弹歌》到屈原极尽丰富想象的《离骚》、宋玉的《九辩》,平民创作者和爱国诗人,在抒发悲喜感情时,都离不开对生活,对现状,对环境的本身叙述。继《诗经》和《楚辞》之后,宋代郭茂倩整理编成的《乐府诗集》收录了汉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内容深刻反映了汉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其名篇《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的见闻,寥寥几字暴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底层劳苦大众在兵役制度下的痛苦悲凉跃然纸上。而《孔雀东南飞》在整篇对话中完成叙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借孔雀失偶,完整的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说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木兰辞》、《陌上桑》等名篇,恰恰印证了叙事手法在感情抒发中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叙事正是抒情的依托。

在汉乐府民歌的直接影响下,东汉末出现了五言诗,其语言精练,寓情于事。女诗人蔡文姬的《悲愤诗》、《胡笳十八拍》抒发自身的不幸遭遇,悲怆感人,一字一句慢慢道来自己的身世遭遇,纵使“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却没逃脱背井离乡。曹植的《七步诗》此诗之中有一处平常的特别,说它特别是因为在诗人创作过程中,“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并不是现实或过去发生在当事人身上的,而是诗人想象的生活现实,之所以说它平常,是因为在以后的古典诗词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这种叙事手法,将过去、现在、未来相结合,甚至诗人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以既定的或发展趋势必然造成的事实来寄托自己的感情,这个我们将在后面讨论。再说曹植的这首诗,以生活现实发挥想象,前两句是叙述事件,后两句则点出了自己的无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是手足,为何为了这些过眼云烟置手足之情于不顾,这是个人的幸,还是亲情的不幸啊? 刚才说到曹植在诗中的想象性生活现实,其实不单单是中国古典诗词,元曲明传清小说中也甚多运用此种叙事结构。在我们今天来说,称其为文学作品中的“倒叙”“回忆”“事实叙述”和未来的“假设”。在诗词盛行的唐宋,很多作品便集合了这几个时间点来共同完成故事的叙述。作者奉献给后人的诗词,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是诗的故事,也是作者的故事,说是抒情,直接点可以说是在说事,这也是“借题发挥”。秦观的词风其一清新妩丽,其二女郎诗,这与秦观自己的故事分不开。前期的诗词以游记为主,多为山山水水,彼时的秦观两度漫游三次应举,其他时间则是在家读书,还未卷入党争,这是形成作品风格清新、乐观向上的主要原因。后期仕途坎坷遭遇贬谪,作品中不乏讽刺和哀怨。《千秋岁.水边沙外》:“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同是春游,今日的自己腰带渐宽人消瘦,忆起往昔,乘车游金明池时多么风光。诗人的这种愁绪,通过今日现状的描写,以及对往事的叙述,两相一比较,立刻浮现在读者眼前。此诗中的叙事除了“今日之游”和“昔日之游”以景入情的“感情误置”,还有隐藏的另一个事件:新党上台后,当年同游的伙伴有几人仍在朝?自己受贬,孑然一身,他乡逢春了无兴趣。春游之事谓之“事在诗内”,身逢贬谪谓之“事在诗外”,以叙事来抒情,可谓了解了作者的故事,才能对此情感同身受。

除了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找寻自己的感情平衡点外,诗词也喜将未来和想象融入其中。李商隐的诗便多借形象,集过去、未来、现在于一体来叙述事件,重组场景。《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写给北方妻子的抒情短章,句句也在叙述事件。今夜巴山大雨为“现在”,后两句可理解为怀念以前夫妻间推心交谈的“过去”和盼望能再次相聚秉烛夜谈的“未来”。将三个时间段结合娓娓道来自己对妻子的相思之情,谓之“情、事结合”。因个人经历触动了情,从而激发了自己的创作灵感,诗词正好是一个喷发点,可以很好的借着叙事描物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在叙事中“事在诗内”,“事在诗外”,“情、事结合”这种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在诗词创作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陆游《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既是作者的遗恨,也是沦丧国土未被收回的事实;“王师北定中原日”在弥留之际仍对未来抱希望,仿佛已经看到那一天就立在那里,真到了那一天“家祭无忘告乃翁”,抗金大业未成而身先死,沉痛的同时仍坚定期望,可见,此情乃源于此事。

《声梦奇缘》中的音乐叙事探究 第3篇

关键词:声梦奇缘 音乐叙事 音乐

《声梦奇缘》讲的是一个在父亲保护中成长的大提琴手莱拉与魅力十足的爱尔兰歌手路易斯·康纳利邂逅后坠入爱河。因为种种原因和误会使得两人分离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成为孤儿的埃文为了寻找自己的父母,在纽约的街头偶遇神秘的小伙伴后成为街头艺人,之后又阴差阳错的依靠自己非凡的音乐天赋进入音乐学习的最高殿堂,凭借自己的勇敢和对音乐的天才理解最终找到自己的父母,与他们相认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音乐成为一条叙事的纽带,贯穿整部影片,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展。很多学者对此片进行评论,在褒贬不一的评论中影片中的音乐无疑成为学者口中值得赞许的一部分。《声梦奇缘》中精彩的音乐如同《好莱坞报道》中所评论的:“影片确实存在着缺陷,但是如果从一个音乐人的角度出发,那些由韵律和节奏所传达的奇妙情感,是可以掩盖一切的。”

这部影片中以埃文寻找父母这条线作为主线贯穿着整部电影。在影片的开篇便是由大自然发出的声响,风声加上麦田中麦子相互拍打的声音配上旁白,先声夺人的带出影片的开头画面。马克·买塞纳为这个开场镜头特意创作了一段两分多钟的音轨,他巧妙的将管弦乐和电子合成器相结合,搭配开场镜头,为影片中的男主角埃文的幻听特点埋下了伏笔。影片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埃文对音乐的天才般的悟性,他能够快速的感知到任何乐器的精髓和表达技巧,并且能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对音乐进行非凡的创造。比如他刚刚到流浪者之家的时候,从来没有接触过吉他的埃文,竟然结合敲击乐的演奏方式,通过拍打琴弦和共鸣箱的方法创造音乐。虽然在吉他的演奏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演奏方法,但也不过是在弹奏时的一种点缀手法而已,完全不会像埃文一样,第一次拿起吉他就将整个曲子完整的用琴弦敲击乐的方式演奏出来。

埃文在这里用吉他弹奏出来的音乐旋律与开篇的音乐旋律相呼应。他奏出的音乐让奇才激动的留下了眼泪。同样让人觉得惊讶的是,埃文在广场上与父亲互换了吉他,父亲弹奏,他跟随着父亲拍奏,在没有任何彩排的情况下,两人配合的相当默契。路易斯告诉埃文:“音乐是绝对不能放弃的,不管发生什么,只有音乐才能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为你遮风避雨,让你忘记一切。”这使得埃文鼓起勇气离开奇才,才有动力重新踏上寻找父母的路。

影片的另一条线是埃文父母的爱情线。两个一见钟情的年轻音乐人莱拉和爱尔兰小伙路易斯在一曲Moondance中意乱情迷诞下埃文。代表古典音乐的莱拉在电影中表现出母性、温婉、古典的一面,代表流行的路易斯表现出活力四射,动力十足。Moondance这首歌是他们爱情的序曲,为了逃离喧嚣的莱拉来到屋顶的天台偶遇了同样为了逃离喧嚣先她一步到达天台的路易斯。随后,我们可以看到镜头中出现的奇才正在弹奏着这首歌曲。这样的偶遇导演通过两人的大提琴演奏和演唱会相互重合,导演运用大量的平行蒙太奇剪辑来表现他们相遇的命中注定,这一方面加快影片的节奏,另一方面在叙事上也使莱拉和路易斯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密切。影片中巴赫的patita No.3和乐曲break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音乐相结合,这种古典与流行的结合也代表着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莱拉的高雅和路易斯的激烈。

影片中两次选择古典与流行结合,在第二次《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和something inside的结合,相较于之前patita No.3和break的结合要稍显沉重一些。因為在叙事上已经到了莱拉得知自己的孩子还活着,于是决定重新拿起大提琴,让孩子听到自己心底的呼唤。而路易斯在离开音乐十一年后,终于觉得自己能够配得上心爱的莱拉,于是四处寻找莱拉,碰壁后决定重拾自己的梦想。

为了丰富影片的内容,增加影片的戏剧性和观众的听觉,除了两条主线之外,导演还设计了几条支线。一条是流浪乐手奇才,奇才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救助孤儿,教他们乐器和谋生之道,另一方面他却为了金钱在埃文身上寻觅商机,更是自私的让埃文牺牲掉他的前途,阻止他参加自己的演奏会。奇才作为流浪歌手,他也拥有自己的专属乐器。第一次是在莱拉和路易斯相遇的时候,他出现在广场上演奏Moondance,第二次是他用口琴来哄孩子们睡觉,也是Moondance,第三次是埃文决定回到舞台上,从地铁逃跑后他吹出的音乐。另一条支线是在埃文第一次逃跑的时候,为了躲避警察的追寻,他听到黑人灵歌。这吸引来他走进教堂,让他的内心开始变得清醒,他开始坚信自己一定能够用音乐寻找到自己的父母。

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与叙事探究 第4篇

一、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叙事概述

所谓的叙述, 其实就是将所发生的事情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体现出来, 并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来对相关信息进行传播, 并借助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符号, 来将近期发生的事情通过故事的形式为群众讲述出来。电视新闻叙事主要包括三种:人物、事件、环境等三大类型。另有一类新闻, 主要是阐述过去发生的事情以及不同空间内发生的事情, 属于阶段性的新闻, 从主观形式上看上去不是针对某个事件在报道, 但是在报道的过程中, 也不会脱离某一具体新闻事件。由此可知, 该类型的新闻事件在表述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强的叙事因素。那么电视新闻报道中叙事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二、电视新闻报道中叙事的特征

(一) 绝对真实性

在电视新闻中, 阐述的所有事件, 必须是真实的、信息准确的, 所阐述的信息不能有虚构性, 也不能是结合各个事件来东拼西凑的, 其新闻报道要始终讲究论述过程中的真实性、客观性。电视新闻报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相关信息, 让人们关注发生在生活中的、周围的变化, 确保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叙事是针对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来进行论述和报道, 整个过程中要有当事人、事件起因、记者参与其中,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 叙事仅仅只能对事件进行描述, 发表评论, 不能随意地更改事件信息和内容。[1]

(二) 文本的无法预知性

众多电视新闻的文本里, 故事情节的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对于部分事件的结果, 不会给出具体的明确的解决措施, 给人留下悬念, 有一种“要知事件怎样发展, 欲听下次分解”的意味。在新时期, 电视新闻文本越来越偏向于开放性。其实, 电视新闻中的开放性相当于一个悬念, 俗话说“悬念是金”, 在整个新闻报道中要注重开放性问题的嵌入, 找出新闻中的开放点, 在根据这个开放点谋篇布局, 方能水到渠成。

(三) 符号的复杂性

对于现今的电视新闻报道, 还蕴藏中更多的叙事符号。叙事符号主要包括两部分, 即能值与所指。电视新闻中的影像、声音、物体等元素本身就是能指, 而特定的物质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深刻含义等就属于所指。

三、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叙事内容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叙事内容较复杂, 叙述性属于叙事内容的核心内容, 在整个电视新闻叙事文本的创建过程中, 均需建立一种主体性话语机制, 该机制就明确指出, 在整个新闻报道中, 还应有一个或若干个叙事接受者。

四、新闻报道叙事中叙事者的主要内容阐述

(一) 叙事者的叙事模式

一直以来, 电视新闻报道中主要是主持人对整个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进行阐述, 这与过去的电视新闻中仅仅通过图片、声音等来对整个事件进行阐述有较大区别, 消除了群众对新闻的陌生感, 降低了新闻的抽象性, 主持人有条理的、正确的论述在电视新闻报道形成了新闻播报中的嵌入模式。主持人通过对需要播报的新闻画面进行简单阐述, 阐述之后在对为观众播放一些新闻相关的影响、图片, 对于主持人的讲述与嵌入体之间, 有着较强的因果与映衬关系。[2]

(二) 叙事者的功能

(1) 交流功能。主持人需保持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 让吸引观众眼球, 消除观众对新闻的陌生感, 能够更好地、积极地关注新闻, 主持人对事件进行生动的、有序的阐述能够让观众更加了解事件经过, 并实现双向交流沟通。

(2) 组织功能。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主持人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能将多种信息集合成一个整体, 并通过正确的语言将一些根本无关系的新闻信息联系到一个节目中, 其具有较强的连贯性。

(3) 评论功能。评论功能主要是主持人对整件事件的看法和评论, 主持人在看待整件事情时还需保持着客观、公平、工整的心态, 让观众接受和信服。

五、新闻报道中叙事接受者的内容

(一) 叙事主要接受者——观众

在整个节目播出伊始, 主持人会用一些很礼貌的方式与观众打招呼, 例如, 各位观众,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等, 观众接下来为观众阐述的内容就是正对着摄像机与观众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 主持人往往都会想象自己正在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有效沟通,

(二) 演播室的观众

现今节目录制过程中, 排除主持人与节目制作人之外, 还包括现场观众, 观众会在主持人事件讲述结束后, 进行发言、评论, 并且为主持人鼓掌, 表达自己的观念和看法。

六、电视新闻叙事报道的主要形式

(一) 音效叙事

电视新闻中的音效叙事能够体现出叙事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例如, 某个新闻中能听到解说员在解说, 被采访者接受采访的声音, 周围环境发出的声音等, 都属于音效叙事。

(二) 色调叙事

画面色调在整个事件的叙述过程中充当着“外衣”的作用, 事件场景的真实再现不能否定镜头对色调的把握。承认叙事的“还原”属性根本无法抹灭其具备的“影响力”作用, 明暗或对比或中灰过渡, 色彩的冷、暖特性与整个故事所论述的感情关系紧密, 倘若所论述的事件为悲伤的, 就需用黑色来代替, 倘若所论述的为喜悦的, 所铺垫的色调选择性则较多, 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 就可以根本背景的色调来判定所叙事的感情基调。

电视新闻叙事报道的形式多样, 各有特色, 也正是这些多样化的形式和色调才构成了吸引观众眼球的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影响力较强的舆论宣传工具, 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宣传性、影响力和带动力, 通过影响和动画的展示, 再借助主持人对事件的正确阐述, 能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真实地展现出来, 让人们了解整个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参考文献

[1]程泓超.解读电视新闻中的平民化现象——以《南京零距离》为例[J].采写编, 2014 (2) :34-35.

叙事探究 第5篇

【关键词】提高;叙事类文本;课外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它是课堂语文学习的补充和延伸。

课标要求小学六年内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课外读物中叙事类文本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包含了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小说等。叙事类文本是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

科学的课外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螺旋渐进,探索发现新知、陶冶性情、发展个性,自主构建完善知识体系的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阅读叙事类课外文本的质量,有利于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扫清阅读障碍

课外阅读是一个从汉字中提取信息的心理历程,学生将他人的语言转变成自己思维想象及言语表达的储备。认读识字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能力之一。基础阅读能力是学生要顺利进行阅读的基础,一般包括认读能力、识字量、阅读速度、理解字词等。

小学生有着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他们在入学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当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着课外阅读,特别是低段的学生,必然会遇到阅读的第一障碍——生字。解决这一困难的方法是多样的,要逐渐学会并运用,可以借助读物汉字上的拼音,也可以借助字典之类的工具书,也可以寻求家长、同伴的帮助,还可以借助图画猜测等。

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新的汉字,学到认字的方法,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阅读速度等也会随之提高。

二、了解大意,感受主旨

曲折、精彩感人的故事内容往往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读完一篇或一本叙事类作品后,小学生或多或少都能说出故事的大意。整体感知故事大意,是读懂文章的重要一步。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整体感知是文本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既有文本内容,也有作者的情感倾向、立场观点。因此,学生对于叙事类作品的整体感知往往是多样化的,结果也是丰富多彩的。但这并是说学生对叙事类文本的整体感知是不可控的,甚至听之任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方法,找到其中的规律,并加以运用。

小学阶段,学生常采用归纳六要素来整理文本大意,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还可以采用题目拓展法、段意合并法等。在课堂阅读时,只要能大致说出文本大意就可以了。这样,学生才能在此基础上感悟其中包含的情感。一个文本包含的情感可能是多元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其中正面的、主流的方面。如民间故事《一幅壮锦》讲述了有时候,一位壮族妈妈三年织出了一幅美丽的壮锦,被一群仙女拿去做织锦的样子。妈妈叫三个儿子去找回壮锦,大儿子、二儿子因怕苦贪财放弃了。三儿子勤劳勇敢找回了壮锦,与红衣仙女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大儿子、二儿子沦为了乞丐。这个故事赞扬了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告诉人们只有勤劳勇敢才能获得幸福。

三、关注精彩语段,感受人物形象

叙事类文本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这些文本中,作者往往都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印象。如《淘气包马小跳》中的主人公马小跳、《苹果树上的外婆》中的那个叫安迪的小男孩等。塑造人物形象,作者经常会使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一种常见的描写手法,通过对细小而又典型的人场面、人物、景物、事件等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唯有细节才能组成作品的价值。

课外阅读中,可引导学生关注描写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的语句,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形象,深入感悟文本蕴含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四、学习表达方式,感悟言语智慧

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种秘密。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才智的结晶,闪烁着言语表达的智慧。语文课标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课外阅读时,学生在被精彩的场面、曲折的情节深深吸引的同时,教师可用恰当的方式提醒他们,多角度品味语言,将文本内容及其表达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关注文章的结构、修辞方法、过渡、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品味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仅要读懂文本“写了什么”,还要读懂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切实感受到文本的语文味。

引导学生尝试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关注文本表达方式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从中找到对自己的启发,促进学生语文智慧的增长,逐渐提高对语言的审美、欣赏和鉴赏能力。

五、不动笔墨不读书

中韩综艺节目叙事结构的对比探究 第6篇

一、中韩综艺节目叙事结构之叙事背景对比

随着中国文化娱乐活动的多种多样, 对综艺节目也更为热衷, 所占有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现今的电视综艺节目已经占中国电视总节目量已经超过了7.8%。平均每个人每天收看电视综艺节目的时间可以超过11分钟, 而且依然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势头。

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传统存在着相似性, 但是, 透过综艺节目所传达出来的文化信息, 则意味着两国的文化差异是较为明显的。从综艺节目的制作情况来看, 中国的各大电视台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要求而制作一些媚俗的综艺节目, 主要在于, 中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 电视台的各项支出都由国家财政负担, 并不存在市场竞争问题。[2]因此, 电视台在制作电视节目的时候, 并不需要考虑到收视率的问题。当一些综艺节目为了博得观众的注意而将民众的热点作为综艺节目的主题的时候,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迎合观众庸俗的审美趣味。电视台将这种效果认为是成功, 于是争相效仿。“超级女声”作为红极一时的真人秀节目曾经被追捧一时, 对电视综艺节目的质量影响极大。平民叙事是观众乐于关注的焦点, 也是提高电视综艺节目吸引力的核心内容, 但是, 如果没有对节目以正确定位, 就会导致电视综艺节目流俗。[3]

相比较而言, 韩国在制作综艺节目的同时, 更为强调传统文化。在文化的基础上所塑造的娱乐环境, 在给受众带来娱乐的同时, 也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文化层次。基于韩国的文化心理, 韩国在综艺节目的制作上也更为注重推陈出新, 加之韩国艺人在参与节目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都为韩国的综艺节目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二、中韩综艺节目叙事结构之叙事主体对比

中国的综艺节目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 但是, 却是建立在渲染气氛的基础上。在中国的综艺节目中, 往往会存在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使得观众参与到综艺节目的制作中。例如, 在竞技类综艺节目中, 节目主持人往往会问:“大家都看到了吗?”观众会大声回答:“看到了!”这样互动的主要目的是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让娱乐活动的现场氛围更为融洽。例如, 《快乐大本营》作为游戏节目, 现场都有观众参与, 节目现场观众参与互动的主要目的则将电视前的观众的情绪带动起来, 使得电视观众更乐于观看节目。

中国的综艺节目是为了能够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 主要采用了明星效应。在韩国的综艺节目中, 大都会邀请影视明星、歌唱演员以及一些知名人士等等参与到节目的录制当中, 甚至在一些综艺节目中会请一线明星作为固定的嘉宾。[4]例如, 《我们结婚了》中, 就聘请了Andy, 《X-MAN》游戏节目中则利用嘉宾的精彩表演吸引受众, 加之节目主持人的幽默配合, 可以使节目博得受众的好感。虽然韩国制作的综艺节目没有现场观众, 但是, 电视机前的受众对综艺节目的热衷则是发自内心地接受。

三、中韩综艺节目叙事结构之叙事方式对比

中国制作了平民选秀节目, 这种叙事环境的营造, 主要侧重于叙事环境, 而对叙事情节并没有着力塑造。如果说, 中国的综艺节目具有叙事性, 则在于叙事场景的创造性上, 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例如, 中国的《超级女声》就是首先从海选开始的, 将极具竞争力的叙事场景营造出来, 用每一位歌手平凡的背景做铺垫, 配合各种故事, 让受众通过了解歌手的生活状态, 以此作为一项元素对歌手以评价。塑造这样的叙事场景, 是迎合了中国民众渴望参与传媒交流的心理。[5]

韩国综艺节目的叙事方式则有所不同, 以节目内容为主而展开。例如, 《我们结婚了》是观众所熟悉的知名艺人在综艺节目中配对结婚的叙事, Alex、Andy、金贤重、徐仁英和Croen J等等都参与到节目中。“结婚”之后, 就展开了各自的婚姻生活。每一期的节目都设定有一个婚姻生活的主题, 这些主题内容都与日常家居生活息息相关, 会给人以亲近之感。拍摄婚纱照、搬入新家等等, 在活动中, 嘉宾都会将自己真实的性格呈现出来, 甚至会存在家庭摩擦而争吵。这些情节在受众的生活中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当明星将这些内容在节目中呈现出来, 让受众知道, 原来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明星所展示出来的生活有真有假, 但是都是源自于真实的生活, 经过戏剧化之后, 成为娱乐节目, 不仅可以将受众的情绪带动起来, 而且还能够将综艺节目推向高潮。

四、结论

韩国的综艺节目备受欢迎。为了媒体市场的需求, 韩国在节假日几乎就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天下, 各个电视台都会播放形式多样的综艺节目, 层出不穷, 为观众提供了选择的机会。相应地, 中韩综艺节目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中国与韩国所制作的综艺节目都体现为叙事性, 并不断地在叙事方式上有所创新。本论文通过对中韩综艺节目叙事结构的对比, 以为中国综艺节目的改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希.中韩传媒服务贸易比较——以综艺娱乐节目为例[J].现代商业, 2014 (22) :64-65.

[2]孙文文.中韩亲子电视真人秀节目比较——以《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例[J].青年记者, 2014 (03) :81-82.

[3]陈宜芳.移植与改造: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的中国电视综艺走向之思考[J].东南传播, 2015 (06) :98-100.

[4]李海艳.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的成功因素探析及启示[J].电视研究, 2014 (12) :75-77.

叙事探究 第7篇

一、欧·亨利简介以及《麦琪的礼物》的创作背景

(一)欧·亨利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小说巨匠。[1]欧·亨利出生于美国南部一个普通家庭,读书不多,但是生活经历丰富。后来,在银行当职时期,他因银行账目问题入狱,在入狱之后开始写作。由于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其小说题材丰富。他的小说主要描写的是美国底层人的生活,小说语言幽默,结局总是出人意料。

(二)《麦琪的礼物》的创作背景

《麦琪的礼物》讲述了圣诞节前一夜,由于生活贫困,丈夫为了给妻子买一件珍贵的礼物,卖了自己最珍贵的金表,为妻子买了一套她羡慕已久的梳子。妻子为了给丈夫一个惊喜,剪掉了自己引以为傲的秀发,换了钱,为丈夫买了一个能配得上金表的白金表链。他们两个人都失去自身最珍贵的东西,但是都收获了对方最诚挚的爱。这篇小说灵感来源于欧·亨利自身的经历,欧·亨利早年生活贫困,但是妻子却一直陪着他,在入狱之后,妻子鼓励他开始写小说。但是,在他流亡过程中,妻子去世,两人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因此,在这篇小说中,他对女主人公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在小说故事情节设置上也重在突出妻子对丈夫的爱,这样的描写主要是表现妻子对他的爱,也从侧面表现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以及愧疚。此外,这篇小说也揭露了当时美国生活的黑暗以及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通过了解作者生活经历以及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切身体会欧·亨利想表达的情感。

二、《麦琪的礼物》的叙事风格以及艺术手法

(一)《麦琪的礼物》的叙事风格

此篇小说的成功,除了其独特的主题思想之外,也与其叙事风格有着直接的联系。[2]首先,这篇小说语言风格独特。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基础,语言应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文学水平的高低。这篇文章最显眼的是使用了陌生化手法,其主要特点是把人们熟悉的、日常所见的事物使用一种违背常理的思维表达出来,造成读者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小说的题目是《麦琪的礼物》,但是在小说中,没有提到“麦琪”是谁以及“麦琪”在文章中的作用等。通过对“麦琪”的仔细分析,我们发现“麦琪的礼物”是来自于一个典故,是讲三个圣人带着没药、黄金、乳香这三样礼物来庆祝耶稣的诞生,因此“麦琪”是指“三位圣人”。在这篇小说中,主要是暗指礼物的珍贵。

除了使用陌生化语言风格,这篇小说也体现了欧·亨利小说的语言幽默特点。幽默的语言风格暗含着作者重要的思想感情。在这对小夫妻发现两个人的礼物毫无价值时,女主人公说:“漂亮吗,杰米?把你的表给我,我看看他们配在一起的样子”,她明知道礼物已经没有价值了,但这一句玩笑话却体现了其爱的深切。

(二)《麦琪的礼物》的艺术手法

除了语言风格,其设置悬念、虚实结合手法以及故事情节的推动方式都体现了独特的叙事风格。[3]本文的主题是关于爱,但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作者一直对双方的礼物留有悬念,这也能够激发读者读下去的欲望。但是,到最后悬念揭晓时,没有使用价值的礼物却成了最珍贵的礼物,读者才更能深切体会到这对小夫妻之间的那种诚挚的感情。其次,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以妻子为丈夫买表链为明线,以丈夫为妻子买礼物为暗线,两条线相互补充,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了这对小夫妻之间诚挚的爱。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介绍欧·亨利的个人经历以及创作背景,我们可以切身体会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想表达的情感,明白其创作目的。通过分析《麦琪的礼物》的叙事风格以及艺术手法,我们可以了解欧·亨利小说的特色,了解这种叙事方法的优势,明白其艺术特色,这将有利于我们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以及写作能力的加强。

参考文献

[1]刘春雷.论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叙事风格[J].语文建设,2014(33).

[2]钮贵芳.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的写作特点[J].语文建设,2015(23).

叙事探究 第8篇

一、从多视角的叙事线索出发

《药》采用明暗线结构组织材料, 从愚昧落后的群众和革命者两个方面来表现主题。华家的故事是明线, 夏家的故事则是暗线, 由康大叔作为中间人连接了两条线索。掌握两条线索是掌握小说结构的关键。如果仅着眼于这两条线索组成的关于革命者与愚民的故事结构中, 小说人物势必会局限在简单的人物定论中, 为完成教学目标中的认知情感目标造成障碍。而学生将缺失前因后果的思维过程, 只能获得简单的结论。

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出发, 在人物行为及选择中引导学生进行与情节相匹配的情景思考, 让学生脱离当下的思维惯性, 进入小说的社会, 感受小说人物的处境。以华大妈为例, 作为母亲的她, 生活中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自己唯一的孩子小栓的身体状况;一个是茶馆的维持。孩子是她生活的希望, 茶馆则是她的生存工具。从华大妈的视角出发, 学生可以根据小说内容, 从她的视角表述小说事件及个人经历, 如“我是小栓的妈, 跟着华老栓经营一家小茶馆。我待人和气, 安分守己, 外面风大雨大我都不管, 只求平安, 生活过得虽然平淡, 还算安稳。哪知道, 我儿子得了痨病, 这该死的病把我儿子的身体越搞越差。看着儿子病痛, 我和孩子他爸都很难过。听康大叔说人血馒头有用, 只是要价高。是人血啊, 要这么多钱, 不过只要能治好我孩子的病, 试试吧!听说这血是一个死囚的, 不过最好别管那么多。唉, 孩子吃了这血馒头病还是没好起来, 我真是不幸。我伤心极了, 但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可见, 华大妈将求救的希望寄托在了毫无根据的“偏方”上。对于这个高价的“人血馒头”偏方, 她表现出被动的接受。作为传统已婚妇女的她, 受社会习俗和封建礼教的熏陶与约束由来已久, 早已习惯了逆来顺受。不管人与事, 只要是周遭社会认可的, 不管迷信与否, 对于她而言, 都只能接受, 反思与反抗是无效的。因此, 她麻木的接受了生活的安排和丈夫的指挥。这种面对生活麻木的态度是社会赋予她的, 是她生活状态的真实表现。了解了这些, 学生也就能够理解整个社会事件发生前后, 她始终未能有所行动的缘由, 也能从侧面去理解“药”的内涵。

二、设置辩论:用“对话”代替“独语”

现代短篇小说《药》的历史背景复杂、隐喻晦涩, 给中职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中职学生可能会对小说的内涵造成阅读误解, 甚至会用单一的价值取向判断众多的小说人物, 不能形成客观的认识。

在教学环节中, 以人物的个人经历及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为内容设置辩论环节, 让中职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换位思考。《药》中的“药”是小说的关键。围绕着这个“药”, 引出了一系列的情节与事件。在这些情节与事件中, 人物在采取行动前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如“夏四爷告发/不告发夏瑜”。由此设置辩论环节为:“夏四爷应该/不应该告发夏瑜”, 让学生依照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形成随机的辩论双方。辩论环节的题目由老师提出, 辩论环节可以依据正式辩论赛的赛制进行缩减, 便于控制教学内容及时间。中职学生可以在辩论的环节中接触与自己想法不同, 甚至是背道而驰的认识。在与相反意见的辩论中, 学生们被触发从而进入反思自己的观点、组织自己的观点与语言进行反驳的思维过程。辩论中,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主题不再是僵化的结论, 而是供给学生思考的材料, 由学生综合各种意见后得出结论与看法。在不同意见汇集的话语空间里, 学生对于夏四爷告发夏瑜的行为必定会产生一个相对客观、具备道德判断的看法。类似的辩论内容, 《药》中还有很多, 如“华老栓一家应该/不应该买人血馒头“等。

辩论环节是另一种“对话”形式。与“一言堂”的“独语”不同, 辩论中存在多个主体且主客体之间是一种可以互相转换的关系。当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人物的生命历程着想并给予道德选择参考意见时, 他们也完成了对叙事的一种伦理思考。这种伦理思考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创作的目的, 在认知的层面上修正对小说理解的偏差。

三、开放设问:过程中辨认道德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2]”可以说, 语文的学科属性是相对开放的, 语文教学中的设问不能拘泥于标准答案。叙事伦理不提供道德评判的依据, 而是将个体的案例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分析讨论道德境遇中的选择困境, 发表意见。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适当采用与个人经历相关的开放性设问, 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中的道德诉求。

在小说《药》的教学环节设计里, 可以根据情节和主题设置与个体经历相关的开放性问题, 如:“为什么夏四奶奶与华大妈两位母亲在坟场相遇, ‘许多功夫过去了’, 坟场上的人才渐渐多起来?”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个直接的设问方式:“为什么她们那么早去上坟?”这个问题无法在小说内容中得到直接的答案, 需要学生们从生活中寻找答案。从传统的伦理观念出发, 学生可以得出如下这些可能的缘由:小栓病逝, 华大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本身不是一件吉利的事, 因此她提早上坟;夏瑜是死刑犯, 被埋葬在“路的左边”, 这不是光彩的事情, 夏四奶奶提早上坟, 避开人群。这说明传统的伦理观念有可能束缚了两位母亲, 让两位母亲只能选择在相对特殊的时间里悼念自己的孩子, 遵守另一种意义上的规范。当然, 华大妈也有可能是因为经营茶馆所以提早上坟。开放性设问激发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意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也能够反思日常生活中的伦理秩序。

中职学生语文能力较弱, 理解力有限。在语文教学环节设计中借助叙事伦理调整教学环节,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小说的社会背景与内涵, 避免采用“独语”的主观方式看待客观世界, 还能够让他们从道德困境的探讨中修正自己的道德偏误。

摘要:叙事伦理通过个人经历的讲述表达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这为注重人文教化、道德教育的中职语文提供了另一种教学设计思路。叙事伦理从个人经历出发, 引发学生的内心挣扎, 帮助学生从人物的视角出发感知社会现实与课文主旨。

关键词:叙事伦理,中职语文,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年1月

叙事性散文三步教学模式探究 第9篇

一、创设与文章情感相符的情境, 快速启发学生进入文本

不同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不同背景下创作的作品, 其感情基调是截然不同的, 有的温馨感人, 有的透着淡淡的忧伤, 有的又满含悲愤。这些作品都是作家站在成人的高度创作完成的, 不少学生都缺乏相应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因而找到一把钥匙打开学生进入文本的通道至关重要。因此, 本人觉得创设与文章情感相符的情境, 营造与文本相呼应的情感氛围, 对于快速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有积极的作用。下面就以《春酒》为例, 讲讲如何创设与文章情感相符的情境, 快速启发学生进入文本。

琦君的《春酒》紧紧地围绕“思乡”“思念母亲”这一情感写事抒情, 呈现出温馨、淡淡忧伤的色彩。可是这种思乡之情对于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有些叛逆, 甚至想叛逃家庭生活的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不能深切地理解和体会的, 因此氛围的营造就尤为重要。上课之前我从网上摘录了一首和文章意境极为相似的小诗, 配上柔美抒情的音乐很深情地给学生泛读了一遍, 再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一些与自己关系特别密切的人, 回想和他分开时候的感受。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有的同学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 但更多的是回忆了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温馨日子, 有的甚至因为爷爷刚去世而潸然泪下。所以在这篇文本情境的设置上, 我紧紧扣住思念两字做文章, 而并非从思乡之情入手, 这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截然不同的。这样, 学生的心门打开了, 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才有一种继续的可能, 否则, 后面对文本的讲解更多的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 学生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感受, 根本不可能有深层的体验。

随着教学设备的完善, 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出现在课堂上,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但是我想方式再多, 形式再花哨, 无论如何也不能偏离叙事散文本身包含的情感氛围, 否则对学生来说只会是隔靴搔痒, 而不能真正起到快速带领学生走入文本的作用。

二、品味赏析文章优美语言, 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深层魅力

不管是抒情性散文还是叙事性散文, 文字语言的优美动人是两者共同的特征, 也正是文章的魅力所在。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 也不只是体现在辞藻的华丽上, 而更在于表情达意、写人状物的高度准确, 所以细细地咀嚼语言的韵味是叙事散文教学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 这对学生真正领略文本的美感, 感受语言的魅力有直接的作用。

比如, 同样是《春酒》这篇文章, 我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找文中的细节描写, 让学生掌握品读、赏析文中细节描写的方法。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 阅读叙事散文, 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 才能充分体味文中的感情, 理解文章的主旨。上课时我就抓住了文中一些对“我”“母亲”“乡邻”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 让学生细细地品味赏析。当然在让学生品析之前我先举一个写批注的例子, 让学生明白我是如何品味的。

我找的是这样一个句子:“我是母亲的代表, 总是一马当先, 不请自到, 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我的批注是这样的:“这个细节写出了我当时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心情, 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总是’一词写出了我对春酒的期待之情, ‘一马当先’写出了我急切的心情, ‘不请自到’让我感受到了乡人们相处的融洽, ‘肚子吃得鼓鼓的’写出了一个‘馋嘴’的可爱的小女孩子的特别, ‘蜜蜂似的’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子吃得饱饱的样子, 突出了她的可爱。‘捧’字写出了小女孩对吃的东西的喜爱和珍惜。”有了这样的引领和示范, 学生很快找到了赏析的方法, 不管是对重点字词的分析还是对句子感情的把握都八九不离十, 分析得比较到位, 而文本中那些蕴藏在优美语言中的乡情美、质朴美都立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比老师费尽力气告诉学生文章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效果要好得多。

赏析叙事散文优美语言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但肯定也不是唯一的步骤, 赏析文章的语言是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深层魅力做好准备。《春酒》这篇文章通过上一个环节的设置已经将母亲的慈爱善良、童年的我的可爱调皮、乡邻的质朴纯真、故乡的真切曼妙渲染得淋漓尽致, 可是如此真切可爱的故乡此时又在哪里呢?所以在赏析语言之后设置了资料链接, 一是作家琦君的经历介绍, 二是中国台湾作家的故土情结。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 就是希望学生更深层地领略作品的内涵, 理解那种隔江而望, 可望而不可即, 永远也回不去的痛楚和思念, 深入骨髓的思念却又无可奈何的忧伤。有了这些铺垫, 文章最后一句“可是让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让所有的情感都呼之欲出。

三、拓展延伸文本, 寻找切入点模仿写作

拓展延伸文本是很多教师也会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 翻阅很多资料和课例, 我们发现从情节、主题、作家、文体、写作五个角度进行拓展延伸的较多。我个人觉得对于叙事性散文, 写作的借鉴拓展对学生来说效果是最好的。

首先, 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写作手法。像《春酒》这篇文章作者就是运用了很典型的借物抒情的手法,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的是那一份剪不断、割不舍的思念之情, 以及再也回不去的那份无奈之情的表达。有了这样的概念, 再引导学生去思考,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件信物, 寄托着你对某一个人的一份情感, 或者是亲人、朋友对你的一份深情厚谊。学生在点拨之下很快就明白了, 一碗鸡蛋面、一个蝴蝶结, 只要能够和相关的人联系起来, 都能成为抒发情感的支撑物。学生只要动情, 我手写我心, 肯定能成为佳作。

其次, 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 疏清行文的条理。为何大作家的很多文章优美生动又浅显耐读?我想这与他们对作品结构条理的架设息息相关。像琦君的《春酒》从乡俗入笔, 自然地引出春酒, 又顺理成章地写到了与春酒有关的人和事, 所以虽然叙事的角度繁多, 但是文章行文却丝毫不见凌乱。让学生学会模仿写作, 这也是必须要强调和指明的。

写作训练的拓展模仿可以是片段练习, 也可以是整篇文章的写作。在《春酒》的拓展写作中, 我先是进行了片段的练习, 给学生范读了一段自己写的借物抒情的文字,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片段练习, 学生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 又有了老师很明确的示范, 动笔写作就不似往日一般绞尽脑汁。在片段练习完成的基础上, 第二课时我又找来席慕容的《外婆和鞋》作为范文, 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然后在片段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整篇文章的拓展写作, 效果较好。

总之, 对于叙事散文教学, 模式或方法也许还有很多, 重要的是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本人只是结合教学实际做了最粗浅的一点探索, 但我想叙事散文无论怎么教,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 感受散文的魅力, 并为学生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谢富强.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J].学生之友, 2011 (7) .[1]谢富强.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J].学生之友, 2011 (7) .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 第10篇

关键词:传播,微电影,叙事,网络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电视节目开始由多样化、栏目化向专业化发展, 频道专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大众传播开始从“广播”转向“窄播”, 从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与此同时, 随着“三网合一”技术的发展, 在手机上看电视剧, 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 无线接入即可通信、电视、上网等基本实现, 微电影传播的媒介和技术手段都已具备。从时代背景看,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压力大、节奏快、竞争强, 原本完整的时间日益碎片化。于是, 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被不断开发, 我们进入了一个流行“微”的时代。而微电影情节紧凑, 结构简单, 时间短, 非常符合现代人的接受心理和生活节奏。于是, 继电视领域频道专业化, 网络上出现微博、微小说之后, 微电影开始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一、主题选择与议程设置

相比传统电影, 微电影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一次解放, 形式改变了信息传递的单向性, 而主题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微电影能否成功。主题是一部电影的“灵魂”, 它作用于人们的心灵, 有对现实的批判, 有对生活的体悟, 有对人性的叩问等。电影主题最终来源于生活, 它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而有所感触、有所领悟, 然后将创作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作品体现出来的。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见于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发表的《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议题设置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 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1]大众传媒从发生的事情中挑选一部分加以广泛传播, 从而影响受众对事情轻重缓急的考虑。也就是说, 大众传媒往往不能确定人们对某一事件的具体看法或意见, 但可以通过安排相关的议题来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对这些议题议论的先后顺序。议程设置理论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 正是这个报道最终导致了尼克松总统的下台。由此看来, 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对于电影主题的选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主题的选择上看, 那些反映时代进步和真情实感的主题无疑能够引起受众感情上的共鸣。《老男孩》自去年10月28日上线以来, 以“病毒式”传播速度席卷整个网络。在这部以“青春、怀旧”为基调的微电影中, 或许我们都能在这光与影中间找到自己的影子, 找到自己关于青春的记忆。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不羁的想法, 但很多年过去, 人们都在为生存奔波忙碌, 很多当初的梦想被现实一步一步击碎, 这非常符合当下80后的生活现状。影片关注年轻一代在奋斗中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展示了“我奋斗我表现”的诉求, 表达了年青一代追求梦想的执着和敢于担当的精神。《看球记》利用父子情触动观众最敏感的神经, 洋溢着温暖、亲切的爱的气息。《幸福不苦》讲述了丈夫帮助妻子花花减肥的爱情故事, 短短的6分钟让我们一起追忆恋爱时的时光。《外面的世界》将目光对准了毕业生以及在外面的世界奋斗的人, 讲述了男主角从一个涉世未深的毕业生成长为勇敢、坚强的男人的故事。《天堂午餐》讲述了儿子给去世的妈妈做了一顿其盼望已久的午餐的故事。由台湾知名导演杨冠玉执导、合润传媒与凤凰网联合出品的《相约山楂树》则讲述了男女主角在看过电影《山楂树之恋》后, 通过网络相约从不同的城市来到宜昌, 寻找山楂树、寻找真爱的故事。

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同样适用于新媒介下的网络传播。议程设置左右着微电影的传播效果和点击率, 从而影响着主题的选择。但有些微电影却独辟蹊径地绕道传统电影, 刻意追求形式美等视觉享受, 而忽略了对主题的精心选择, 最终导致传播效果不佳, 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叙事策略与受众本位论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 (30秒-3000秒) 放映”、“微周期制作 (1-7天或数周) ”和“微规模投资 (几千元-数十万元/部) ”的视频短片。[2]正是由于这种特点, 要求创作者必须有新意, 将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电影叙事只有从电影艺术本体出发, 最大限度的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元素, 并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 可借鉴民间隐形结构, 将民族色彩和人性内涵融入其中, 增强新颖性和审美性, 这样才能使电影叙事的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3]于是, 微电影形成了故事完整、情节紧凑、悬念迭出, 著名导演、明星阵容等商业元素参与的最基本的叙事策略。

(一) 叙事结构

如果要微电影像传统电影叙事那样讲述一个时间较长、情节复杂的故事是很难的, 毕竟它只有几十秒到几十分钟的时间。微电影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主要手段还是靠快餐式、碎片化的娱乐消遣, 但也不排除对叙事结构所做的改变。

法国著名文学家克洛德·布雷蒙研究过俄罗斯著名学者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之后, 从根本上否定了普罗普模式中的“功能”的链接方式, 认为这种链接死板、生硬、带有强制性, 没有给取舍和选择留下位置, 进而用逻辑方法对普罗普的功能线形模式作了改进。他通过对“角色”的定义提出了基本序列和复杂序列的概念, 而“首尾”接续式叙事逻辑便是复杂序列中的一种形态。在传统的电影叙事中, 为了使受众快速融入故事情节, 大部分电影选择了这种线性发展模式, 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微电影对这种叙事结构做了一些改变, 开端与结局被尽可能的压缩, 发展甚至被省略, 而是以大篇幅展现高潮。之所以采用这种叙事策略, 首先是因为微电影叙事时间有限, 其次是因为影片中所展现的语境与受众的期待视野是相似的。也就是说, 受众通过影片中的某些符号元素就能得知反映的时代背景, 甚至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如《老男孩》, 受众对80后的生存状态几乎都是有体悟的, 根本不需要解读。微电影的叙事策略之一就是将受众最感兴趣的部分无限放大, 而刻意淡化次要情节, 以期与受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二) 叙事悬念与节奏

巧设悬念是讲好故事的有效手段, 悬念是吸引观众继续往下看的动力。在悬念被揭开的过程中, 观众会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上的快感。节奏是讲好故事的关键。微电影的叙事节奏要符合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和网络、手机等媒介的传播特性。在内容上, 它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内在矛盾冲突或人物内心情绪起伏产生;在形式上, 可以充分利用电影多样性的表现手段去创造。《一触即发》描述警察尹扬明多年的拍档被黑帮所杀, 案情涉及较早前办案时检获的一批淫照。案发情况被绰号“肥鹅”的洪金宝见到, 尹强迫洪做目击证人, 把杀手拘捕。岂料杀手被一名律师担保外出, 而尹的上司也禁止尹插手此案。与此同时, 洪的家居被人放火烧毁。洪决心与尹联手对付黑帮。如果洪金宝扮演怕事的小人物, 便可以把剧情推向高潮。但洪的角色竟是个武功高强人物, 如此便完全削弱了本来可以藉自己陷入险境而造成的戏剧性。此外, 洪住进尹家认识他当记者的姐姐;尹又遇上从中国大陆偷渡香港的无证少女都属于老套的安排。《一触即发》类似好莱坞的警匪片, 动作部分和追逐戏———高潮, 几乎占了影片内容的全部, 打斗跳伞, 追逐爆破, 执行任务的男主角与神秘黑衣人展开一场殊死较量, 在助手与座驾的协助下, 男主角杀出重围, 化险为夷。整部短片悬念迭出, 险象丛生, 多种镜头画面不断切换, 节奏起伏较为明显, 处处充满着张力美。这就丰富了故事情节的叙述, 拓宽了叙事空间, 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三) 商业元素融入叙事

有些学者把微电影分为广告式微电影和电影式微电影, 更有甚者认为微电影是电影与广告的混血儿, 笔者认为这是极不恰当的。微电影是网络视频、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形式。有些微电影确实有广告投资方参与拍摄, 突破传统的植入式广告的禁锢, 将广告与主题内容融合在一起。这样做的结果是, 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已经达到, 那就是利用微电影为产品品牌做了很好的宣传, 微电影成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渠道。的确, 微电影似乎是一部“拍得像电影”的高级广告, “11度青春系列”投资商是雪佛兰汽车, 《一触即发》实际上是凯迪拉克的惊艳表演。但是, 微电影最终还是电影, 而不是广告, 产品品牌作为一种道具在微电影中出现, 在客观上却是为叙事情节服务的。若没有这些品牌的参与, 它们的叙事价值也无从体现。因此, 我们可以把这种形式的微电影称为微电影广告, 而不是广告式微电影。姜文、吴彦祖、蔡康永、李冰冰等著名导演和演员纷纷加入微电影, 为微电影的流行注入了活力。网易娱乐在去年年底也推出了重磅栏目《明星微电影》, 邀请明星大牌作特别演出, 并借视频分享、娱乐原创节目、网络等传播平台吸引网友关注。

这种叙事策略的形成与受众地位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传播学发展史上, 研究重心经历了从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的转移。大众传播产生初期, “传者本位论”曾大行其道。“传者本位论”的典型代表“魔弹论”认为“传播似乎可以将某些东西注入受传者的脑子里, 就像电流使电灯泡发光发亮一样直截了当。”[4]“传者本位论”片面强调传播者的地位, 视受众如“群氓”, 后来随着“两极效果论”、“选择理论”、“受众研究的个人差异论”以及“社会类别论”等的提出, 逐渐被“受众本位论”所取代。“受者本位论”强调:在传播过程中, 受众是主动者, 媒介是被动者, 受众积极地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而不是消极地“接受”某些信息。微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 要想被大量观众“消费使用”就必须要满足受众的需要。对受众的满足程度越高, 其传播效果越佳, 市场也就越大。因此, 受众是微电影的叙事及传播等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微电影的这种叙事策略恰恰使受众在娱乐消遣的同时, 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审美快感。因此, 优秀的微电影总是善于运用叙事技巧来获得观众的认可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结语

“我们一直被叙事所包围, 整个世界是以一种叙事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叙事成为了制作人和观众之间传播体系中的一个部分”, [5]因此, 研究微电影的叙事策略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而运用传播学的原理解读微电影流行在叙事层面的原因, 不仅可以发现微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而且还可以将微电影故事情节的戏剧性、现实性和艺术性提炼为一种现实可行的模式, 从而获得对电影中的技术元素和符号元素各自的叙事价值的再认识。进一步审视微电影的微观叙事, 它的主题连同使用的符号都来自主流视野, 而忽略了边缘叙事, 缺乏应有的人文主义关怀。有些微电影仅仅是用以表现广告, 而忘记了作为一种艺术应有的本质属性, 这是值得我们每个研究者去加以深思的。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124.[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124.

[2]陈凤军.微电影—动人的故事怎样讲[N].沈阳日报, 2011-4-11 (A03) .[2]陈凤军.微电影—动人的故事怎样讲[N].沈阳日报, 2011-4-11 (A03) .

[3]董广.论电影叙事的诗性结构——以《花样年华》为例[J].艺术探索, 2011 (6) .[3]董广.论电影叙事的诗性结构——以《花样年华》为例[J].艺术探索, 2011 (6) .

[4]许秀银.传播学视野下的电视栏目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9.[4]许秀银.传播学视野下的电视栏目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9.

上一篇:金融改革势在必行下一篇: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