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角范文

2024-07-26

伦理视角范文(精选12篇)

伦理视角 第1篇

《摩尔·弗兰德斯》是“英国小说家之父”笛福最受欢迎、最具争议的一部,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男性作家关于女性形象的作品。弗吉尼亚·伍尔夫称之为“为数不多的、堪称无可否认的伟大英国小说著作”[2],是“对当时时代的一种超越”[2]。自这部巨作问世以来,批评家多就女性主义、宗教、精神分析和异化等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但依据文学伦理学的批评理论,“几乎所有的文学文本都是对人类社会中道德经验的记述”[1],“为人类提供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生活的道德范例,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警示,为人类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经验”[1]。《摩尔·弗兰德斯》也不例外,是一部典型的伦理悲剧,导致主人公道德沦丧的根源正是人本身的兽性因子占据上风,导致自由意志失控、理性意志坍塌的缘故。

斯芬克斯因子是最能说明人身上善恶共存的基本特点,包含“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这两种因子缺一不可,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前者控制后者,使人成为完整的有伦理意识的人。”[1]“斯芬克斯因子的不同组合和变化导致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不同行为特征和性格表现,形成不同的伦理冲突,揭示人的伦理选择过程。”[1]同时文学伦理学批评还认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有其固定的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对文学的理解必须让文学回归属于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1]以实现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着眼于小说中的特定历史伦理环境,详细分析摩尔·弗兰德斯的伦理选择,以期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为探索现代文明发展道路做出一定贡献。

二、摩尔·弗兰德斯的伦理选择

小说刚开篇,笛福便把我们带进一个独特的伦理环境 :摩尔·弗兰德斯的母亲在新门监狱生下了她,是摩尔从一开始就被框定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孩子。她孤苦无依,只能跟着吉普赛人四处流浪,此时的摩尔对世上的一切都是茫然懵懂,更不必说人世间最复杂难懂的道德伦常、人情世故了。所幸有好心的老妇人收留了她,在善良仁慈的老妇人的影响下,摩尔渐渐形成了一种诚实、愿靠自身劳动努力奋斗的理性的伦理意识。但18世纪的英国正处于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加深了贫富间的差异,资产阶级奢靡成风,而可怜的无产者不得不出卖廉价的劳动力换取生存的可能。这残酷的社会现实让摩尔深深意识到将来不得不出去伺候别人的恐惧和憎恶以及金钱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为了不被送去做佣人,摩尔暗自决心做一名凭自己努力赚钱的“贵妇人”。有钱人家小姐们对她的“奖赏”也在潜移默化中扰乱着她正常的人生观和伦理观,对原有的正直的伦理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金钱欲的形成则恰恰说明了即使在幼小的摩尔身上,兽性因子也依然存在。它由人的原欲驱动,和人性因子相互制衡。这是摩尔的第一次伦理选择,尽管兽性因子萌动,但人性因子仍控制着兽性因子,保持着本真和理性。

在收养摩尔的市长家,大少爷的出现打破了摩尔原有的平静,身上的人性因子开始面对兽性因子的挑战。他凭借强烈的金钱诱惑和令其心动的花言巧语,企图让摩尔放弃原有的伦理身份,成为他的情人。这种伦理身份的初次转变使摩尔陷入了矛盾,这是无人指导的摩尔根本无法解决的伦理难题。爱的欲火,加之金钱的勾引,使兽性因子愈加活跃,一步步削弱了人性因子与之抗衡的能力 ;强烈的虚荣心也使摩尔有意地放任兽性因子对人性因子的冲击和压制,拉开了她堕落的序幕。然而,只为满足个人欲望的大少爷最终在得逞后无情地抛弃了摩尔,甚至把她转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进退两难的摩尔陷入了新的伦理困境,即无法放弃奢华生活的诱惑,又无法从理性上接受自己将和二少爷乱伦的事实。一轮新的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斗争又开始了。摩尔追悔自己的随便,预示着她伦理意识的觉醒,明白这一切都是有违伦常、不可触犯的罪孽。然而,人性因子的崛起在金钱欲望的影响下转瞬即逝,为了不“独自走到茫茫的世界里去,被人们看做是个逐出家门的淫妇,身边连一文钱也没有”, 摩尔接受了大少爷的金钱补偿,完成了这一罪恶的伦理选择。洛宾死后,摩尔带着一千多磅的财产嫁给了徒有其表的布商,二人尽享挥霍后,丈夫抛弃了她。新的伦理难题又摆在了破产了的摩尔面前 :“我有一个丈夫,我又是一个没有丈夫的女人” [3]。伦理身份的转变迫使她做出新的伦理选择,穷人的生活令她害怕,为了生存,摩尔再次丢弃了她本该遵守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以孀妇的名义骗取了她的第三段婚姻。在这期间,看穿了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摩尔渐渐感悟道 :“世事改变了,就连结婚也不例外。结婚是为了互相利用,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作生意,爱情是没有多大关系或者根本没关系的”[3]。这也体现了18世纪的英国人的价值观念已经慢慢转向了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此时的摩尔已经学了使用骗术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是她身上的兽性因子暂时压制了人性因子的外在表现。

陶醉在婚姻甜蜜中的摩尔,与这位难得的好丈夫共度了几年的幸福时光后,偶然发现自己的丈夫竟是自己的亲兄弟。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不仅击碎了摩尔几年来的平静,也打破了她身上兽性因子和人性因子在无数次斗争后才得来的平衡。惊慌失措的摩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困境,她既不愿与自己的兄弟乱伦,又不敢冒着被净身出户的风险告诉自己的丈夫真相。摩尔身上的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再一次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受原欲驱使的摩尔既不能忍受顷刻间失去现在奢华的生活,也不能忍受财产继承权的丧失,她不顾伦理道德,以贫穷为借口,选择了物质和金钱。摩尔的伦理身份也从妻子转变为一个违背伦常的乱伦者,可以说,此时摩尔身上的兽性因子已经完全凌驾于人性因子之上,让她可以毫不犹豫地跨过伦理底线,与自己的亲兄弟乱伦,生儿育女。对于这次偶然的乱伦,大多数批评家往往从社会现实黑暗的立场对摩尔寄予同情,把她看成旧道德的受害者。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从理想道德的立场出发,为摩尔设立了一个超越历史和现实的道德标准。因为无论是在当时、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摩尔乱伦的行为都严重破坏了当时的伦理秩序和道德规则。即使对摩尔抱以同情,也不能超越历史进入道德的乌托邦,另外给摩尔设置一个新的道德环境和道德标准。然而,三年后,理性又经伦理选择而来,摩尔身上的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虽相互伯仲,但又无法彻底控制或消灭对方,最终摩尔难以忍受乱伦的行径,结束了这段婚姻。此后,摩尔身上的兽性因子开始了长期的对人性因子的压制。人生来就有追求幸福、快乐、安逸生活的本能,受原欲控制的摩尔开始不择手段,通过谎言、出卖自己的肉体来换取金钱和婚姻上的利益,甚至不惜主动成为别人的情妇。这也预示着年老色衰的摩尔在失去了身体的本钱后即将走上犯罪的道路。

青春已逝的摩尔,既无亲无故、身无分文又丧失了年轻时的勇气,陷入了极度的绝望之中。贫穷的恐惧使摩尔的心冷了,可以说,“窘迫的时候就是受可怕的引诱的时候,一切抵抗的力量全消失了 ;贫穷逼到眼前,灵魂受到苦痛的折磨” [3],摩尔身上的兽性因子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彻底压制人性因子。在“魔鬼”的引诱下,完成了她的第一次偷窃。面对刚到手的赃物,从守法公民到小偷的身份转变令摩尔深感恐惧,理性也在那一瞬间回归,想把偷来的东西送还。这是摩尔伦理意识觉醒的体现,提醒自己的行为违背了道德伦常,使她感到内疚、自责。但兽性因子的长期压制使这一念头很快就过去了。“穷苦压倒了这一切的念头,渐渐硬化了我的心肠”[3]。生存的欲望最终促使摩尔背弃了自己的信仰,不顾一切地在盗窃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将罪恶之手伸向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从小孩身上得来的小项圈使摩尔“忘却了以前的种种反省”,理性正慢慢离她而去,甚至企图杀死小孩。然而,这一系列的罪行并没有让摩尔感到罪恶或是愧疚,反而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给小孩的父母敲了警钟 ;偷走强盗的赃物,却自视为正义的使者。但人身上的兽性因子永不会因自身的强大使人性因子消失而独自存在,偶尔摩尔也会想“在我这样贫困的时候,只要可能的话我真愿意找些正当的事情干”[3]。但在18世纪的英国,女子除了嫁人、为娼和做些粗活之外是无法从事其他职业谋生的。找到粗活干的摩尔看似暂时平静下来,但清苦的生活远远无法满足摩尔。“贫穷使人们全然不考虑相互之间的关系,感情、正义感以及一切可以使人们和睦相处的道德和宗教上的义务,这是人性的普遍力量经受不住的考验。”[4]摩尔又一次重操旧业,与人合起伙来偷盗,正式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偷。随着这次伦理选择的完成,“魔鬼”把摩尔抓得更紧了,甚至在满足了温饱后仍不能收手,反而变本加厉,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偷窃,而且手段多样,成为小偷中的领袖。这是人性中对摆脱道德约束的渴望,它并非源于本能,而仅仅是源于对犯罪的欲望。尽管同伴的不幸让摩尔感到了死亡的恐惧,但“罪恶把我们的心硬化了的时候,恐惧不会感动我们,什么榜样也不会警戒我们”[3]。甚至在受伤无法“做生意”时,摩尔仍不忘利用肉体骗取醉汉的钱财,她“不是出于喜欢那个男人,想的不是欢乐,而是金钱”[3]。

最终,尽管摩尔小心谨慎,仍无法逃脱被捕的厄运。起初的摩尔并没有真心忏悔,而只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和被剥夺了犯罪能力的悲伤,在麻木的等死。然而,兰开夏丈夫的被捕触动了摩尔,认为自己是他不幸的根源,开始承担起对自己罪行应负的责任。理性又一次重新归来,摩尔开始思索,而“恢复了思索能力的人就是恢复了人性的人”,这也意味着摩尔最后一次的伦理选择拉开了序幕。此时,摩尔身上的人性因子正逐渐复苏,压制了过去使她犯罪的兽性因子,她真正的忏悔开始了。在好心牧师的帮助下,摩尔的心复活了,人性因子在与兽性因子相互制衡的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她感受到,“世上的幸福,欢欣同悲哀在她眼里全都不一样了 ;觉得过分看重俗世的东西,即使是世上最值钱的东西,真是天下最傻的事。”[3]最终,在摩尔的全心忏悔下,上帝宽恕了她的罪,使她免于死刑,和丈夫一起流放到弗吉尼亚。

三、结语

行政伦理视角下的拆迁 第2篇

题目:行政伦理视角下的拆迁

学 院(系):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课程教师:

完成日期: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2009级 0922310112 韦寿好 刘汶老师 2012年04月15日

行政伦理视角下的拆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围绕城市强制拆迁而出现的暴力、自焚等事件在全国各地频频出现,这些有关强拆的事件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想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一部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也不排除有很多地方政府或开发商以公共利益的名义侵犯个人财产。本文主要论述城市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以及政府的责任伦理问题。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的行为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在拆迁中必须首先明确公共利益的定义,政府的强拆行为才可能是正义的、道德的。政府还应加强自身伦理建设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伦理道德建设。

关键词:公共利益 政府 拆迁 行政伦理

加强行政伦理的制度建设,首先一个是要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通过行政伦理立法,把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最普遍的、最基础的一些道德准则用法律条文形式确立下来,使行政伦理具有法律效力,让行政伦理通过法律手段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约束作用,使之对行政人员具有更大、更实际的约束力。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就难以控制行政人员的自利短视行为从而损害到公共利益。最近两年政府通过了很多政策法规,对政府在拆迁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这些法律政策的出台对地方政府及行政人员的强拆行为有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也没能根本的解决强拆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 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要求如果补偿明显不公,法院不能受理行政机关提出的强制执行申请。这个总共11条的司法解释,自2011年4月10日起施行。今年国家把强拆的执行权由政府手中移交法院执行,依据司法手续走也许能避免拆迁恶性事件的发生,然而就在国务院的《规定》出台不久,又一个拆迁悲剧开始上演,2011年4月22日凌晨5时许,株洲荷塘区法院一百多人的执迁队伍对汪家正的房子进行强制拆迁,汪家眼看无法阻止强拆的情况下在楼顶拿着汽油瓶往自己身上倒,但拆迁并未因此而停止,在挖掘机挖到楼下时被迫点火自焚。4月30日,汪家正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经全力抢救无效,在医院去世。他用了最极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那一点拆迁利益;通过此强拆事件,单单指望通过“与拆迁并无直接利益关联”的法院来限制政府的拆迁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想法。我们来看看我国在有关拆迁方面有什么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是否能切实维护拆迁户的利益。

我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这两部法律中都以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前提。但这两部法律都没有对公共利益作出明确的界定,到底什么是公共利益,哪些项目才算是公共利益就成了限制地方政府假借公共利益之名肆意侵犯拆迁户利益 的关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在两次公开征求民意之后也出台了,该条例采用了列举的方法明确列举了7种属于公共利益的情形,但这规定的这7种符合公共利益的情形,也被很多人质疑。对于7种情形中的前几条我基本上是认可的,国外一些国家也都有类似的规定,但是第五项规定的“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中含有太大的空间,旧城改建是什意思?地方政府如果为了招商引资以旧城改造的名义征收公民房屋然后再将土地出让给开发商进行房地产开发或进行其他商业开发,是不是也能算作公共利益呢?拆迁法并没有对“旧城改建”的概念及标准进行界定,这就留给地方政府太大的自由空间。在新拆迁法出台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地方以“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名义实施拆迁,但实际上搞商业开发,新法规定对公共利益还是比较空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而最后一项则是太宽泛了,这就给了地方政府更大的运作空间,争议太大。地方政府完全可以以改善城市形象、发展经济等理由将商业开发项目冠以“公共利益”的头衔,而被征收人没有法律依据来将其驳斥。

新拆迁条例用例举的方法首次明确了回答了什么属于公共利益,对地方政府的强拆行为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也还纯在一些概念模糊的项目。要根本解决强拆这个问题,还应该完善有关的立法,给公共利益下一个更明确的定义,避免出现以上所说的概念模糊的问题。以上是从中央政府的政策和立法的角度上简单谈了一下,在拆迁中给地方政府的一些标准或限制。但地方政府面对拆迁也有两难的境地。一个地方要发展就免不了要建设,要建设就少不了要征地拆迁。如果这时候遇到了漫天要价的钉子户,政府是该妥协或强拆?如果妥协,答应钉子户的要求,那对于那些已经拆迁了的民众来说也是很不公平的,而且那建设的成本将会极大的提高,以后每个拆迁户都变成钉子户又该怎么办?如果政府选择了强拆,即便是政府的一切手续和程序都合法,钉子户还是以死相逼,出了事由谁来负责?强拆有可能激化矛盾,造成民众的过激行为,造成人员伤亡,主要领导可能会受到问责。不拆就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作为地区的主要领导不能发展当地经济也不利于自身的升迁。这就陷入了行政伦理中价值选择的两难境地。

接着我将从地方政府面对拆迁的两难境地谈谈我国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从财税体制上来说,我国实行的是分税制,只有土地收入是全部归入地方政府收益的。财税集中到中央政府,使得地方政府的的财政比较紧张,而地方政府又要承担较多的社会公共服务也要发展本地经济,中央政府划拨的预算是不够的。地方政府的财政紧张,一方面会使得拆迁的补偿是偏低的。拆迁户得到的补偿比较低,反抗的情绪就比较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就会想到可以通过拆迁卖地获得巨大的收入。只有通过改革财税体制才能改变地方政府一哄而上搞拆迁创收的现象。其次,现在我国考核官员绩效的体制也不合理。官员要在短期内做出政绩,获得升迁,看的主要是GDP。这时候官员就面临着角色冲突,一方面作为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应该坚持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考虑到要做真正造福人民的事,而不是通过拆迁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做一些形象工程或者给开发商利益。另一方面,作为个人想要获得晋升,就要做出一些上级看得见的政绩,而做大GDP的最快捷径就是拆迁,从土地买卖中获得巨大收益,对GDP的贡献就会很大,所以官员要通过拆迁来做大GDP,以此作为自己晋升的基石。要改革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更全面系统地考核官员,才能减少这种官员为自己的晋升而肆意拆迁的行为。

当然,如果权力缺乏监督和制衡,再清楚明白的“公共利益”定义,恐怕也挡不住强拆的车轮。这说明,除了公共利益定义明确,还需要实现程序的正义。公共利益是公民共同的需要,如何实现,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实现,公民当有表达和决定的权利。惟如此,才有可能彻底、有效地消除“强拆”带来的种种恶果。所以除了法律和体制上的完善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之外,我认为还应该让人民参与监督,这样也能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其行政行为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现存拆迁矛盾的根源是民众参与不够。在拆迁问题上,处于弱势的被拆迁人对于被拆迁事项的参与程度很低,所以,若要制约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对公共利益的解释权,必须要求政府在确定拆迁及拆迁范围之前,先向社会公众,尤其是要向将要规划为拆迁范围内的利害关系人,公告有关拆迁的事项,说明拆迁的公 共利益性质,接受利害关系人的询问,必要时须举行听证会。从程序上保证社会公众参与确认公共利益的权利,有利于防止公共利益的范围被片面扩大。经常出现因暴力拆迁而自焚、跳河等非常极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事件,借公共利益之名行小团体利益之实等普遍现象存在,客观上导致征收和拆迁中的矛盾激化。

我们也会经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村民们眼见某一个区域要征地拆迁,就想借着征地拆迁的补偿款一夜暴富,在自己的耕地或房子上加盖很多层的房屋。这是一些人为了自己的个人私利不顾公共利益的自私自利的行为。如果政府的拆迁行为的确是为了公共利益,而且程序都合法。有些钉子户还是坚持漫天要价一点都不退让。这就涉及到公民的自身伦理道德了。这就需要加强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公民的权力义务意识,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政府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在协调沟通不成的情况下,为了公共利益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进行合理的强拆。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从行政伦理学的角度对政府拆迁行为的一些看法。政府拆迁的行为要合理,我觉得首先应该明确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其次,政府应该改革财税体制,缓解地方财政紧张的局面。第三,要加强对政府和官员的监督,让民众更多参与。最后,公民也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参考文献:

1、周江涛:“公权与私权的博弈--试论公共利益的界定”,载《法治与社会》。

2、王伟,鄯爱红.行政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洪艳,浅析我国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途径。

论德性伦理视角下的团结 第3篇

关键词:德性;团结;公民

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27-02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无论是“社会和谐”还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凝聚,我国公民的团结之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团结?在德性伦理视角下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德性团结在现实中有没有实践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探讨。

一、何谓团结

团结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时代背景。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团结是“城邦的公民们对他们的共同利益有共同的认识,并选择同样的行为以实现其共同的意见”,是“政治的友爱”[1]。我国古代所讲的团结,《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团,圆也。”“结,缔也。”现在所讲的团结涉及的内容多、意义广,不管具体什么样的团结,均蕴含着凝聚的意蕴。

团结他人,个人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节制自己的欲望。欲望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常的普通的,就如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列举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之欲望;另一类是非正常的特殊的,即马斯洛所指出的人的需求的异化。例如,寻求一个安全的庇护空间——一个人拥有一套住宅就好。但是,刻意追求房产,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的囤房就是非正常的特殊的欲望。社会公共资源有限,一人占得多,其他人就占有的少甚至得不到资源。这是不公平的,是不团结的。我们在一般情况下需要节制自己的非正常欲望,才能更好地团结他人。必要的时候,为了团结,我们可能还要节制自己的正常欲望中的生理需求除外的其他欲望。

团结他人,个人也需要追寻友善的道德德性。友善的人“做事情适度,不是出于爱或恨的感情,而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1]奉行团结这种道德行为的人,也应该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不是出于爱或恨的感情。团结他人,就是在互助中团结他人。就是我们为了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凝聚起来,并且相互帮助,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外在的社会关系。“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1]与他人团结本身就是一种德性的表现,所以团结是一种善。

要想团结他人,个人就必须节制欲望。无论在古希腊雅典城邦中还是在现代社会中,节制都是一种重要的美德。我国公民几乎都以团结互助的方式生存着,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共同体中。团结是善,但它更是人际关系的形态表现。

第一是利己不损人的行为。这是团结的最低层次的人际形态。这个层面在道德上不能明确地说是一种善的行为,只能是一种相对中性的行为,它虽然没有通过损人来利己,但是它没有主动地、积极地去利人,它只是保住自身的利益,是比较消极的。虽然是比较消极的,在道德上不提倡的,但是克制住了损人这种冲动,所以为团结他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是利己也利人的行为。这显然为团结他人提供了更好的前提。这个层面应该是善的,是双方利益都能得到满足的善,不过仍然不是最高层次的善。但是这种善在现实生活中是最多被人们提倡的。因为不仅自己的利益得到了,同时也满足了别人的利益,即实现了我们所讲的双赢和多赢。这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现实中,都可以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它肯定会让我们乐于主动团结并帮助他人。

第三是损己利人的行为,自己的利益不一定得到实现,甚至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能不能得到实现,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别人、大家的利益是否得到实现,这是最高的境界,即我们所讲的大公无私的行为。我们可认为这是团结他人的最高境界,是值得我们提倡的境界。但是,现实中能做到这个层次的人应该很少。

团结的真谛是人际关系的体现,最值得提倡的是利人不利己的行为,但是能做到这个境界的简直少之又少;现代社会是共赢的社会,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做到利人也利己;再次之,利己不损人是最低层次的团结之道德底线。

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并不是简单符合上述团结的概念介绍或者符合三种人际形态中的任何一种。第一,真正意义上的团结是相对于虚假团结来说的,上述三种人际形态之团结,无论是哪一种,只要行为者不是出于自身选择的德性团结的品质出发,都是虚假团结;第二,真正的团结应该是:行为者把团结他人作为一种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的。即行为者要把团结他人的这个行为自身作为目的自身,为了团结而团结。

二、团结作为德性的可能性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德性满足的三个条件,可推知,德性团结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知道团结,对团结及团结行为是有意识的;二是因为行为自身而自己选择了团结的行为;三是具有确定的稳定的团结他人的品质。因此,判断是否是德性团结的标准不应该简单地看一个人的行为是利己不损人、利己利人还是损己利人。更应该从一个人的品性出发看行为者是否是有意识的,是否是由于行为自身而选择的。

德性团结是否存在,即上述三个条件在行为者身上能否同时满足。因为德性是至善的,德性团结是至善的团结,凡是追求良好品质,追求真正的幸福生活的人都是渴望德性团结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不能因为期望,就把应然直接转化为必然,这是不合理的。我们要对德性团结是否可能进行探索。

第一,真正的团结是德性团结。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把团结这种人际关系形态分为三种,接着我们分析具体的三种人际形态表现的哪一种才是德性团结。其中,损己利人肯定要比利己不损人、利己利人这两个境界要更加趋向于德性团结。但是并不能简单地就认定损己利人的行为者肯定奉行德性团结,其他两种人际形态就很少奉行或者不奉行德性团结。只要符合德性团结的三个条件,行为者都是奉行德性团结的,我们不能否认这三种人际形态的团结都可以蕴含德性团结。此外,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就如麦金泰尔所赞同的那样“理智美德是通过教育获得的,品格美德则来自习惯性的行为实践。”[2]不管德性团结是属于理智的德性还是道德的德性,总之,“这两种道德教化是紧密相关的”[2]。由此,德性团结才是真正的团结。

第二,我国公民对德性团结的道德诉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觉悟,我国公民在现实中逐渐诉求道德上的德性团结。社会中,道德危机的存在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一些有理智的人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随着思考的深入,公民们内心多是渴望德性的出现,希望有德性的人能团结起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明显是人们追寻并崇尚美德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公民的德性团结诉求的一种方式。

第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是德性团结实现的动力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要想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实现德性团结。而实现德性团结,其实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存在多种形态的社会共同体。德性团结的实现和各种各样的社会共同体是分不开的。为了个人所处的共同体的利益,个人就会尽量做到德性团结(做到德性团结是维护所处共同体利益的内在要求,个体需要在这个前提下从其共同体中获得相应的资源)。因此,德性团结是维护社会共同体,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通过具体的分析,我们发现德性团结具有理论支撑,道德诉求以及动力之源。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不能否认德性团结的三个条件在行为者身上可以同时满足。

三、德性团结的实践

在我国,德性团结的实践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在理论上,德性伦理具有超越性,规范伦理更具实践性,德性团结的真正实现应该和规则团结(理性团结)结合,单纯的德性团结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在实践上,我国公民受教育水平,个体的自由发展等方面参差不齐,能够自我意识并在德性层面上实现团结的可能性不大;在市场经济下,人们追逐名利的欲望无疑也是实现德性团结的巨大障碍。

不管有怎样的障碍,我们都不能否认德性团结的真实存在性。我们需要对德性团结实现的途径进行积极探索。

第一,德性团结与规则团结相结合。德性团结要求行为者必须是有稳定的道德品质,并且是出于自己意愿的选择行为。因此,德性团结就是追寻团结的美德,在现实中,德性团结可以作为追求的目标。但是,规范伦理中的理性团结的实践性更强。“就道德建设次序而言,规范(制度)伦理先于德性伦理;但就道德地位高低而言,德性伦理则高于规范(制度)伦理。”因此,“对规则或制度公正与否的衡量离不开德性”[3]。我国目前的社会中,公民相处多是理性的处理人际关系。德性团结的实现必须在理性团结的补充下,才能更好地实现。

第二,培养公民的德性意识。根据德性伦理,德性团结可以通过教育或者生活习惯养成。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就要让公民自己通过学习或习惯,能自我意识到德性团结并实践。有学者认为公民“以个体德性为自因的伦理”,德性伦理“具有内在性、超越性和自律性”[3]。模范人物的宣传是很好的途径,不过,日常生活中的模范作用根据说服力。

第三,健全社会共同体的保障职责。德性团结又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共同体。所以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在实现团结的共同体内部是否应该有一个健全的机制来为德性团结的行为者提供保障。不同的个体存在于不同的共同体中,“以主体间的‘相互承认促进人们的‘团结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并“构成了社会伦理共同体的基础”[4]。因此,社会共同体需要为个体的德性团结提供保障。

关于德性团结的理论研究的再多,最终还是为了能够在现实中实现真正的团结。和谐社会及“中国梦”其实就是要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在价值维度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我国人民的公民意识的提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道德德性得到发展,德性团结得到实现,增强社会共同体的凝聚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复兴。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美]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3,(6).

从微观视角刍议现代企业伦理 第4篇

1.现代企业伦理的内涵

目前, 有关企业伦理的文章与著述可谓汗牛充栋, 对于现代企业伦理内涵的解读自然也是众说纷纭, 见仁见智。一般而言, “利益相关者说”应该是比较主流的提法, 本文也将它定位成现代企业伦理的基本内涵。即现代企业伦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及生活等活动中, 调节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伦理体系,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消费者、上下游合作者、竞争对手、政府、社区及自然环境。

由此也可以提炼出企业伦理的基本内容, 即包括关于企业与股东关系的伦理规范, 它要求企业应当对股东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关于企业与员工关系的伦理规范, 它要求企业应当热爱员工, 尊重员工, 关心员工, 以公正的分配保障员工的合理个人利益, 为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员工则应敬业乐业, 热爱企业, 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关于企业与顾客关系的伦理规范, 它要求企业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提供合格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关于企业与企业之间 (包括合作者和竞争对手) 的伦理规范, 它要求企业之间相互平等, 相互尊重, 公平竞争, 诚实守信, 互惠互利, 团结协作, 树立牢固的契约意识和忠实履行契约的伦理精神, 反对随意毁约, 相互欺诈, 恶性竞争等丑恶行为;关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伦理规范, 它要求企业应当依法纳税, 积极接受政府的宏观调控, 为政府分忧;关于企业与社区关系的伦理规范, 它要求企业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社会慈善活动, 回馈社会, 关切民众福祉;关于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伦理规范, 它要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应维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造福子孙后代。

2.现代企业伦理的功能

凝聚功能。企业伦理的凝聚功能在于能使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形成企业的文化力。

导向功能。企业伦理是一种价值取向, 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明确企业的行动目标, 并引导企业和企业的员工实现目标。

约束功能。企业伦理的约束功能通过制度和道德规范发生作用, 是一种无形的理性的韧性约束。

融洽功能。企业伦理可以和谐、融洽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支持与配合。

3.关于现代企业伦理的微观研究视角

从企业伦理的概念和功能可知, 企业伦理是调节和处理企业内部与外部利益关系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伦理的微观视角就是指从企业自身和内部要素出发去分析企业伦理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这是一种功利性的研究方式, 并没有上升至宏观的社会层面。简而言之, 就是权衡企业伦理的得失与取舍,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现代企业伦理的微观价值体现

1.现代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念、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 它反映的是组织的基本观念及信念。企业价值观自身又具有三重结构:企业哲学观、企业审美观、企业伦理观。企业伦理观作为企业道德意识和道德准则, 体现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善恶价值取向, 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合道德性, 从而取得人们的认同和接受、信赖与支持。企业伦理体现着企业经营管理真善美的统一, 是企业价值观的精髓, 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伦理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2.现代企业伦理是一种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

所谓人力资本, 是指人自身中存在和发挥出来的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要素。它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 即由人的智能、知识、身体素质等因素规定的能力, 以及使这种能力发挥出来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志精神。

人力资本不等于人潜在具有的能力, 只有当人的能力在具体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出来, 才构成现实的人力资本。积极的伦理意识和道德素质, 是构成人力资本的关键因素。一个缺乏积极工作伦理精神的人, 即使有很高的个人天赋, 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却可能很低;反之, 一个具有积极工作伦理精神、善于与人合作的人, 即使是个人天赋因素稍弱一点, 其现实的人力资本价值却可以很大。这也是现代很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在人才评价中将德放在第一位, 而把才放在第二位的原因。

无形资产是现代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些著名企业中, 无形资产的价值甚至远远大于其有形资产。从一定意义上说, 无形资产的大小, 决定着一个现代企业的价值。企业伦理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 在市场交易中, 企业伦理决定着企业商誉的形成和提高, 商誉是企业无形资产中的重中之重。其次, 企业伦理作为企业内在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激励着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的发挥, 提高企业内在的效率。

3.企业伦理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交易关系所需要的成本, 包括交易信息的获取费用, 交易中的谈判费用, 协调费用, 合约签订、实施和监督费用, 制度运行费用等。在现代市场中, 交易费用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 人们之间交往的日益紧密, 交易费用对现代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将越来越大。特别是由于物质生产成本在一定条件下弹性很小, 交易费用却伸缩性很大, 因此, 交易费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经济效益的大小以至经济活动的成败。因此, 只有尽可能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 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企业伦理所确立的行为准则和伦理约束机制, 可以降低企业在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从而减少每次去处理相互关系时获取信息、进行选择的成本, 它也可以服务于其他制度安排, 降低有关政策、法律的实施成本。

4.现代企业伦理与品牌塑造

品牌是企业生存发展、稳健经营的可靠保障, 是现代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核心手段, 也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认知、体验、信任、感受的总和, 一个重伦理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同时也是信誉和质量的保证, 良好社会形象和口碑的保证, 从而可以塑造自己的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 提高品牌美誉度与品牌忠诚度, 提升品牌价值。

企业伦理失范的行为, 如夸大其词、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等等, 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 欺骗消费者的感情,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也会对品牌形象造成巨大的破坏, 并引发由于品牌价值的降低而带来的多方面的损失, 尤其是假冒伪劣商品对品牌的危害, 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企业的伦理缺失不仅是给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做减法, 在高度社会化、全球化的今天, 同时也是给地区品牌、国家品牌做减法。

5.现代企业伦理与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是企业谋求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是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 以使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战略, 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虽然跨国并购是一种快速扩张、赢得超常规模发展的有效手段, 但并购面临的风险也是巨大的。且不说意识形态、融资风险、法律差异这些方面, 跨文化并购带给企业的阵痛是深刻的, 尤其是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差异, 或者企业伦理水平的高下不同往往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困难, 甚至导致并购失败。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 一些优秀的中国企业如联想、海尔、TCL等纷纷走出国门, 海外并购日趋活跃。但是“企业伦理”、“社会责任”对于中国企业还是个奢侈品, 过去没有意识到企业伦理重要性的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频频遭遇尴尬境地。2006年8月, 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后, 由于劳资纠纷遭到韩国工人所谓的“玉碎罢工”;TCL在收购法国汤姆逊这个连年亏损的彩电企业后, 想通过裁员减少成本, 尽快实现扭亏为盈, 但因为工会和当地政府的压力, 使得国际整合迟迟不能到位。

三、现代企业伦理的微观构建

企业伦理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 既需要企业内部的营造和践行, 也需要企业外部、社会层面的规范与带动, 本文则主要立足企业内部, 即从微观层面探讨企业伦理的构建, 包括精神层、行为层、制度层、教育层。

1.在精神层面, 塑造以企业伦理为精髓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决定着企业行为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决定着企业的经营宗旨、管理风格、人员作风和行为规范, 它是企业一切行为与活动的灵魂。

国内外许多大公司都用不同的口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 而且具有体现伦理诉求的特点, 如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修正药业的“做药就是做良心”、TCL的“为顾客创造价值”、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不惜一切代价为顾客服务”等。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 这种具备远见性的、以企业伦理为精髓和导向、体现人文关怀的企业价值观, 对内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增强企业认同感和亲和力, 使企业的外部适应能力和内部协调能力得到加强, 从而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2.在行为层面, 提高企业家的伦理素质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 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伦理与企业文化。企业家是企业伦理的塑造者、倡导者、推动者, 企业家的伦理素质孕育企业的伦理养分, 企业家的伦理价值观是企业伦理的基础, 企业家的身体力行和积极倡导是企业伦理塑造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复杂的经济活动和企业决策中, 有一套预先确定的、存在于企业家头脑中的价值观是最能影响伦理行为的个人因素。企业家对于“哪些行为是有道德价值的”、“哪些决策是道德的”、“哪些后果是值得追求的”、“道德价值的重要程度如何”等观念是否具有正确的认识, 将对他们进行的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前美国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缔造了“韦尔奇神话”, 他的成功与他的信念和伦理素养密切相关。杰克·韦尔奇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6岁时就被称为“圣坛男童”。基督教信仰和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一样, 倡导仁爱、团结、互谦互助的美德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杰克·韦尔奇说过一句话, 他从来没有把利润放在首位, 但是总是能够获得非凡的利润。这位被企业界追星的人物, 在执掌通用电气公司20年间, 创造出伟大的业绩。

3.在制度层面, 确立企业的伦理准则

企业的伦理准则的建立, 可以促使员工思考他们的职责, 激发员工的道德意识;培育企业优良的道德文化, 形成企业的道德传统;有助于防止自上而下的不道德行为;有助于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道德声誉。企业伦理准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处理与顾客、供应商、股东、员工以及与政府、社区等诸多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欧洲的经济界主动提出了探讨企业伦理问题的需求, 出现了许多经济界自发组织的经理研讨班。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的不少大中型企业, 如西门子、宝马和大众汽车公司等, 纷纷制定自己的旨在维护公司成员、顾客及公众之利益的企业伦理章程。在《财富》杂志的企业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500家企业都有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幸福》杂志排名前500家的企业中, 90%以上的企业制定了成文的伦理守则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美国约有60%、欧洲约有一半的大企业设有专门的企业伦理机构和伦理主管, 负责处理各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发生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所提出的质疑。

4.在教育层面, 注重企业的伦理培训和教育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30%~40%的美国企业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伦理培训和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人们公开宣扬某一种观点时, 他们就倾向于在行动上与这种观点保持一致, 即使他们以前根本不信奉这种观点。

为了使员工树立企业倡导的伦理观念并转换成员工的自觉行为, 使伦理准则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对员工进行伦理培训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员工的伦理培训教育不能是简单的说教, 也不能强行灌输, 重要的是培育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一些国外知名的跨国公司在员工伦理培训中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比如案例式培训, 公司将企业伦理价值观编制成案例小册子, 或印制成卡片, 随身携带, 随手翻阅;再比如帮带式培训, 公司对新进员工指定帮带“师傅”言传身教, 随时纠正员工的不良言行等。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 2001.

[2]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3]牛文文.商业的伦理.中信出版社, 2007.

伦理视角 第5篇

1谁曾经在智者派那里学习?(1.0分)1.0 分 A、德谟克利特 B、贝克莱 C、苏格拉底 D、黑格尔

我的答案:C 2西方社会思想家所面对的问题不包括?(1.0分)1.0 分 A、基督教的存废 B、个人离子化 C、人的价值完全以金钱衡量 D、人的思想发展 我的答案:D 3关于古希腊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这个时期的文艺和民主政治都很繁荣 B、古希腊三智者出现在这个时期 C、它指的是伯里克里时代 D、古希腊哲学发源于此时期 我的答案:D 4下列关于智者派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它怀疑自然哲学 B、它具有相对主义的特征 C、它传授雄辩术 D、它形成了共同的学说和统一流派 我的答案:D 5研究幸福的三种视角不包括?(1.0分)1.0 分 A、伦理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精神病学 我的答案:B 6下列关于边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他坚持功利主义原则 B、他肯定了自然欲望的合理性 C、他认为快乐都是平行的 D、他提倡追求社会群体的人的幸福的最大化 我的答案:D 7以下不属于儒家“三不朽”的是?(1.0分)1.0 分 A、立德 B、立言 C、立行 D、立功

我的答案:C 8在中国的道家里边,谁是可以做真人的?(1.0分)1.0 分 A、道德高尚的人 B、中层阶级 C、上层阶级 D、任何人

我的答案:D 9“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指的是?(1.0分)1.0 分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黑格尔

我的答案:A 10幸福共分为几类?(1.0分)1.0 分 A、2.0 B、3.0 C、4.0 D、5.0 我的答案:A 11在中国,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不包括?(1.0分)1.0 分 A、金钱 B、权利 C、名望 D、归属感

我的答案:D 12谁提出了“上帝已死”?(1.0分)1.0 分 A、尼采 B、马克思 C、康德 D、萨特

我的答案:A 13密尔受谁的影响最大?(1.0分)1.0 分 A、亚当·斯密 B、奥古斯汀 C、柏拉图 D、边沁

我的答案:D 14“存在就是被感知”这句名言出自谁之口?(1.0分)1.0 分 A、奥古斯丁 B、洛克 C、贝克莱 D、卢克莱修 我的答案:C 15亚里士多德影响最大的时代是?(1.0分)1.0 分 A、现代 B、中世纪 C、50年代 D、30年代

我的答案:B 16以下不属于柏拉图所认为的四大美德的是?(1.0分)1.0 分 A、节制 B、勇敢 C、公正 D、宽容

我的答案:D 17黑格尔与马克思共同所在过的大学是?(1.0分)1.0 分 A、波恩大学 B、柏林大学 C、剑桥大学 D、牛津大学 我的答案:B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发展方向是?(1.0分)1.0 分 A、小康社会 B、共产主义 C、发达的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我的答案:B 19关于萨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他是存在主义哲学家。B、他接受了诺贝尔文学奖。C、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 D、他认为人可以自由选择 我的答案:B 20马克思第一个崇拜的社会是?(1.0分)1.0 分 A、空想社会主义社会 B、德国资本主义社会 C、法国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我的答案:C 21写好中文、古文,现代文应具备的写作基础不包括?(A、散文 B、演讲稿 C、公文 D、新闻

我的答案:D 22艺术家的痛苦来自于?(1.0分)1.0 分 A、与正常人的不同 B、思维方式的独特 C、被当代的社会所排斥 D、被现实社会所困扰

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23凡是一种固定的东西,通过什么方式来解释,都可以产生幽默的效果?(1.0分)1.0 分 A、辩证法 B、唯物论 C、讽刺性 D、现实性

我的答案:A 24下列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从具体的实践中得来的属于直接经验。B、从书本的理论中获得的属于间接经验。C、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属于认识。D、直接经验都是感性认识 我的答案:D 25受马克思的影响,海涅写出了哪首著名的诗作?(1.0分)1.0 分 A、《乘着歌声的翅膀》 B、《西里西亚织工》 C、《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D、《我心实忧伤》 我的答案:C 26能够真正让一个人幸福的除了才华以外还有?(1.0分)1.0 分 A、金钱 B、权利 C、道德 D、尊敬

我的答案:C 27以下不属于柏拉图构想中世界存在的三种人的是?(1.0分)1.0 分 A、男人 B、两性人 C、无性人 D、女人

我的答案:C 28马克思在学校一学期选几门课?(1.0分)0.0 分 A、6.0 B、7.0 C、8.0 D、9.0 我的答案:D 29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是?(1.0分)1.0 分 A、洛克 B、贝克莱 C、休谟 D、卢克莱修 我的答案:B 30什么是广义的幸福?(1.0分)1.0 分 A、感性幸福与理性幸福之和 B、感性幸福 C、理性幸福 D、所有欲望的满足 我的答案:A 31萨特是哪国人?(1.0分)1.0 分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我的答案:C 32马克思辩证法与哪一家的学派相似?(1.0分)0.0 分 A、儒 B、墨 C、道 D、法

我的答案:C 3320世纪存在哲学的创始人是?(1.0分)1.0 分 A、胡塞尔 B、海德格尔 C、克尔凯郭尔 D、萨特

我的答案:B 34下列对理性幸福和道德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它是由感性决定的。B、它是由理性决定的。C、理性幸福不受道德的支配。D、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我的答案:D 35以下对美德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智能的美德是才 B、伦理的美德是德 C、知识是一种美德 D、美德跟道德无关 我的答案:D 36所有的欲望被心灵驱动了以后都要靠什么去执行?(1.0分)1.0 分 A、思想 B、物质 C、意志 D、精神

我的答案:C 37哪位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1.0分)1.0 分 A、尼采 B、奥古斯汀 C、康德 D、柏拉图

我的答案:B 38理想主义者的理想往往是?(1.0分)1.0 分 A、总在幻想不同的事 B、理想是比较实际的 C、理想是有生之年不一定能实现的 D、没有明确的目标的 我的答案:C 39以下哪种语言相对其他语言更为精确?(1.0分)1.0 分 A、希伯来语 B、意大利语 C、英语 D、德语

我的答案:D 40罗马帝国之前所讲的主要人物观点不包括?(1.0分)1.0 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黑格尔

我的答案:D 41英雄人物之所以具有指路性,是因为?(1.0分)1.0 分 A、他们是历史的必然 B、他们的内心被智慧点亮 C、他们是历史的偶然 D、他们被社会环境所影响 我的答案:B 42当一个人有了怎样的观念在心中,看事情就不会那么偏激?(A、奉献 B、觉悟 C、天下 D、气节

我的答案:C 43《奥德赛》主要讲?(1.0分)1.0 分 A、人不可抗拒的命运 B、人是智慧的 C、人要有所信仰 D、人的思想发展 我的答案:B 44以下对幸福和痛苦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幸福是和人的需求相联系的 B、痛苦是幸福的一个前提 C、幸福是对欲望的满足 D、痛苦的种类是有限的

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45什么是人对尊严需求的一种变种?(1.0分)1.0 分 A、自卑 B、自信 C、欺骗 D、虚荣

我的答案:D 46宙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第几代神王?(1.0分)1.0 分 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C 47美的理念依托于?(1.0分)1.0 分 A、人们的观察 B、社会的认可 C、具体的美的事物 D、发现的视角 我的答案:C 48所谓“纯粹的幸福”是指?(1.0分)1.0 分 A、人性的幸福 B、神性的幸福 C、物质的幸福 D、精神的幸福 我的答案:B 49人在生存需求层次上主要追求的是?(1.0分)1.0 分 A、权力 B、名望 C、快乐 D、健康

我的答案:C 50罗马帝国时期所主要涉及到的人物是?(1.0分)1.0 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奥古斯汀 D、黑格尔

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伟大的艺术在表现一种良知。(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幸福既是过程也是结果。(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经验主义在古希腊占据主导地位。(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有痛苦就一定有幸福。(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5马克思曾经指导海涅写诗,但是自己却从没写过诗。(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6获得了金钱和权利就等于获得了名望。(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7代写行为是一个法律问题,是不诚实的体现。(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8潜在的公正有助于纠正人们的行为方式。(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9萨特认为,因为没有上帝所以生活的本质或目的不能预设。(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0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进步,因为人们思想变化了。(1.0分)0.0 分 我的答案:×

11存在主义文学促进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传播。(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2奥古斯丁认为西方文化就是柏拉图思想的外化。(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3学习语言重要的是要用那种语言去思考。(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4幸福只是一个结果,与过程无关。(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5共产主义虽然能够给人带来幸福,但是是无法实现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6“一心二用”是一种思维的分解,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7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独到创新之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8西方人也推崇天人合一的观念。(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9梵高的痛苦来自于不被当时的社会所理解。(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0阿奎那证明上帝是存在的用了五种方法。(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1没有坚持下去的痛苦会成为永远的痛苦。(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2幸福分为神性的和人性的两类。(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3在古希腊时代已经有追求爱情的观念。(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4幸福观属于社会意识的一个范畴。(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5康德培养了马克思后来写《资本论》等等的核心能力。(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6成人只是指的是生理上的成熟。(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7理想主义者与完美主义者是相同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8“哥白尼式的革命”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建立提供了可能。(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9奴隶社会的私有制与原始社会相比是一种进步。(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0存在主义很流行,但是也很短命。(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1马克思曾经因为喝酒过度被抓过。(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2上帝的观念在古希腊的时候已经产生。(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3马克思没失恋过,恩格斯却失恋过。(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4公正的秩序使社会能够正常地运转。(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5人类是首先获得从自然界中的解放然后才是自身的解放。(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6存在主义以小说、戏剧等存在方式存在。(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7个人主义就是自私。(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8有用的东西都是有趣的东西。(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9智者派接近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家。(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0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哲学家认为真就是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1柏拉图的理念论促进了基督教在西方的传播。(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2西方伦理史最后的归结点在马克思主义。(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3在生存层次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定是物质问题。(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4神性的幸福是一种纯粹的痛苦的幸福。(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5痛苦的事情是不可以通过人的内心转化为幸福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6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人对幸福的深入理解。(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7德谟克利特为了追求真理的必然性走了很多很多地方。(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8柏拉图的家庭是雅典的显贵之一。(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9马克思写《神圣家族》的目的是为了讽刺鲍威尔兄弟。(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50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爱情。(1.0分)0.0 分 我的答案:

从社会和谐视角谈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第6篇

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家庭伦理道德是家庭成员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其目的在于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设和谐家庭,以家庭道德要求去处理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的团结和睦,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从而以和谐家庭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设和谐家庭,关键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一是夫妻关系的民主平等。一切家庭关系都是以夫妻关系为中心展开的,因此,建设和谐家庭,首先是建立以男女平等为前提的互敬、互爱、互让、互谅的夫妻关系。二是亲子关系的民主平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关系的民主平等,是社会主义现代家庭的本质要求,也是亲子关系和谐的重要前提。因此,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必须注重亲子关系的民主和平等价值的实现。三是其他家庭关系的民主平等。实现兄弟姐妹、婆媳、姑嫂等其他家庭关系的民主与平等,也是家庭关系进步和家庭和谐的重要内容。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和谐美满的家庭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自由、平等、健康、全面地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的和谐是构成社会和谐的基本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伦理道德在家庭中起着调解家庭矛盾,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增强家庭团结的多重作用。和谐的家庭往往成为社会矛盾的缓冲带,因为和谐家庭就像不断净化水质的过滤器,用家庭伦理道德规范来约束家庭成员的言行,积极充当好各自的家庭角色,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从而促进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中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的变革、社会结构深刻的变动,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多元的价值观正不断冲击着传统道德下的中国家庭,影响着婚姻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婚姻关系稳定性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婚姻家庭出现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如轻率离婚比率有所上升,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家庭离婚率不到5%,而现在竟达到25%,婚外情泛滥,家庭暴力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空巢家庭的出现,使家庭亲情关系淡化,家庭教育弱化,家庭伦理道德受到严重挑战,严重地侵扰着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子女教育重智轻德。目前,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一些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显得异常突出,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为他们设计将来,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了知识就有了未来的一切,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影响了孩子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阻碍了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甚至导致孩子道德人格的缺失,给其一生带来不良影响。

第三,家庭中代际关系失衡,出现“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倾向,家庭中的长幼关系出现了尊卑错位,一些家庭尊老爱幼的责任相对淡化,对独生子女普遍存在溺爱现象,如不顾条件地满足子女物质上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子女道德品德的教育,致使许多孩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相反老人的物质和精神赡养退到次要地位,“啃老”、弃老、虐老现象突出,亲情纽带松弛,家庭伦理道德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第四,虚拟网婚使一些家庭背离正常的家庭伦理,增加了婚姻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这场信息革命已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學习方式。然而,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和谐社会中正日渐凸现,并引发了网络失范行为,对传统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产生了很大冲击。

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

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承载着社会赋予的伦理道德教育责任,家庭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化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合格道德活动主体的关键环节。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而对当前家庭伦理道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审视和价值引导,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伦理道德缺失问题,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引领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当前,家庭领域的道德建设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我国家庭伦理道德中的价值观念良莠不齐,价值矛盾相互激荡。与此同时,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滋长蔓延,严重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引起家庭道德的滑坡。因此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婚姻家庭建设,加强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研究,倡导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思想和原则,具有时代特点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并解决婚姻家庭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深入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的各项工作。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才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突出和谐家庭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要充分利用传统的道德资源,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发掘蕴涵于传统家庭伦理中的道德资源,促使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现代转型与构建新的家庭伦理道德的紧密结合,从而发挥家庭伦理机制的调节功能,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保持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也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不仅可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三、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促进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和谐。抓好家庭道德教育是建立和谐家庭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正确价值取向、作出正确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因而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帮助每个家庭成员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以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营造出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缩影,家庭伦理道德是社会和谐的一种体现,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生活的真实反映。加强家庭美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当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所具有的重要社会价值,正越来越被社会广泛接受,而家庭伦理道德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也被普遍意识到,为此,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提升每个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社科部

编校:王 姣

伦理视角 第7篇

现代会计自诞生以来,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 同时在其发展历程中, 始终伴随着舞弊等不道德和违法的行为。近年来,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假账盛行, 企业绩效整体低下, 会计管理疲软无力。会计舞弊的原因究竟何在, 造假者何以频频得逞, 以及如何规范会计行为, 许多专家对此作了大量的探讨。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处方”基本上是完善原有的法规, 不断出台新法规, 如美国的2002年颁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但收效甚微。会计舞弊正超越会计范畴而演变为社会问题, 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公害。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于治理策略忽略了另外一项武器:伦理道德。正如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里说:“目前经济制度唯一不能”解决的就是道德风险问题。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今天这样, 把这么多的道德问题摆在人们面前, 道德冲突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剧烈, 会计对伦理呼唤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伦理的视角重新审视会计舞弊现象, 运用伦理学理论对会计舞弊进行分析, 探寻会计舞弊的伦理成因, 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治理和预防会计舞弊的伦理策略。

二、会计舞弊的伦理分析

(一) 会计伦理的界定

所谓会计伦理是指会计行为主体人以合法的手段从事会计管理时, 所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社会分工逐渐产生, 相应地产生了职业。这使得人们的各种社会联系日益紧密, 职业利益与职业关系日趋复杂, 为了有效地调整职业利益和职业关系, 就要求对职业行为主体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对社会承担的职业责任和义务规范, 职业伦理就应运而生。会计伦理就是要求会计行为主体人在会计职业活动中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和会计行为规范, 体现出会计职业特征, 调整好会计职业利益和职业关系。

(二) 会计与伦理的关系

会计与伦理结合是与生俱来的。会计作为一种职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伦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始社会的中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开, 生产发展到了有剩余产品, 会计伦理思想出现了萌芽。在这计算过程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真实性的原则, 这就发展成为后来会计财产清查或盘点时的账实相符原则和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客观性原则。圣人孔子根据自己担任委吏 (管理仓库的小官) 的经历, 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了“会计当而已矣”的会计伦理思想。与其说“当”的含义从会计学的角度规定了核算的原则, 倒不如说, “当”是当时会计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复杂的社会生活, 可分为许多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领域。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都有一些其它领域所没有的独特的关系需要理顺和调整。法律在调整人们各种关系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法律是强制性地规定人们必须遵守, 无法到达人的心灵深处, 而且法律也无法穷尽生活中每一件事情。所以非常渴望另一项“软武器”:伦理道德来调节我们各种社会关系。同样在会计领域, 近年来频频地发生会计舞弊经济案件, 更加急切地呼唤伦理道德。会计道德是通过伦理道德的渗透力而实现的。按马克斯·韦伯的说法:以精神力量方式存在的伦理道德往往具有渗透一切的能力, 几乎对人类存在和活动的所有领域都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无论是正面的、负面的、先进的还是后进的, 都要从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灌输到行为主体的行为中, 使之尽可能成为“天经地义”的东西而被遵循、信奉。许多会计人员以及大部分非会计人员都认为, 掌握会计和 (或) 审计技术是从事会计职业的必要条件。但从未有过财务丑闻是由于技术运用上的方法错误所导致的, 大多数都是由于运用技术方面的判断错误或披露不当所导致的。在这里有些判断错误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而导致错误解释所造成的, 而另外一些则是由于违背了诸如诚实、正直、客观、应尽关注、保密性和将他人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的承诺等道德价值关所造成的。

(三) 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

我国对会计伦理原则的研究并不多,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职业伦理道德的规定虽然比较全面, 但不够简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国际资本市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呼声也容易高涨。为了顺应这一趋势, 我国已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体系, 并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更加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 会计主体的道德自由空间也因此扩大。在这种形势下, 重述和强调会计伦理原则将给会计职业判断增加新的约束, 为新准则的顺利实施和执行提供思想武器。再看看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认为责任、正直、客观、独立、能力、服务、公共利益等应作为会计伦理道德的一般原则;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把公共利益、正直、客观、独立, 专业胜任能力等作为一般原则。可以看出, 将诚实、能力、独立、公正、胜任等作为会计伦理原则已成为众多组织和机构的选择, 而且这些会计伦理原则简明扼要, 具有概括性, 便于记忆, 让人过目不忘, 耳熟能详。笔者将国际经验和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相关内容进行结合, 提炼出伦理原则, 按对道德要求的高低, 分层次概括为:守法原则;公正原则和胜任原则;诚心原则、廉政原则和机密原则;敬业原则。以上四层次七大原则紧密相连,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守法是会计最低伦理原则要求, 处于整个原则体系的最低层次;公正和胜任是会计人员的最基本的伦理要求, 专业胜任能力是对会计人员技术上的要求, 公正是对会计人员品质上的要求, 二者是制约着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实现;诚心原则, 廉政原则和机密原则处于原则体系的核心地位;敬业原则是处于原则体系的最高层次, 只有当会计人员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时, 才能把对外在的硬性约束转化为内心信念, 实现会计伦理的终极目标:从“要我为”到“我要为”。

三、会计舞弊的根源及其伦理困境

(一) 会计伦理缺失是会计舞弊的根源

会计发展中, 会计伦理丧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伦理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舞弊的横行, 舞弊本身就是伦理缺失的集中表现, 企业为什么舞弊, 企业舞弊三角形理论给出了解释, 企业舞弊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压力、机会和借口。压力是舞弊的直接理由, 受利益驱使;机会则是舞弊的可能性, 如制度的缺陷、企业的价值取向;但压力和机会仅是舞弊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借口则是舞弊者的自我合理化的需要, 找出自认为合理的理由说服自己, 从而使得舞弊行为与其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 减少舞弊的心理压力。其中借口实质就是舞弊者进行的伦理变通或者说是伦理扭曲, 舞弊者常用的理由就是认为舞弊是为维持公司的最大利益, 可是这样的维持能长久吗?企业的利益说到底又是谁的利益?这样的维持符合伦理规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与其说是维持公司利益, 不如说是为了管理层的利益。因此, 借口实际上是舞弊者伦理方法论的错误。2001年的“安然事件”给会计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惊, 美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把矛头指向了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 认为规则导向的准则使得人们注重形式上的吻合, 而忽略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 如安然造假案中被广泛使用的“特殊目的主体”并没有被准则包括, 因此准则制定应由规则导向转为原则导向。而2003年的意大利企业帕玛拉特公司的会计舞弊案又使会计界对原则导向的准则产生了怀疑, 究竟应采用规则导向还是原则导向成为难解之谜。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规则基础抑或原则基础, 因为无论采用何种制定方式制定出的准则, 其本身不可能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准则本身, 而是准则执行中的伦理缺失, 没有遵循“公允”的原则。2002年在英国国会财政委员会的听证会上,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主席DavideTweedie爵士说:“规则导向模式容易导致不健康的心态:准则哪里说我不能这样做?其结果是, 详细的规则往往被别有用心的公司和个人通过交易策划所规避。而原则导向模式有助于培育一种以专业判断取代机械套用准则的氛围”。交易策划固然不符合伦理标准, 但谁又能保证“专业判断”一定会基于职业道德呢?事实上利用职业判断进行盈余管理的不在少数, 如很多上市公司利用2001年会计制度要求计提减值准备机会让公司“一次亏个够”, 为以后的盈余管理创造空间, 由此看来原则基础的准则并不必然提高信息质量。因此, 不能仅把舞弊归咎于准则的缺陷, 而应该正视会计伦理的缺失才是会计舞弊的根本原因。

(二) 会计舞弊的伦理困境

会计人员的伦理困境是指会计人员在各方利益冲突的情况下, 如何看待这些冲突的利益的问题。现代企业理论认为, 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联结。在企业契约联结的各个节点上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 他们为获得合作剩余而缔结契约, 同时又在剩余的分配中存在矛盾。实践中会计系统就成为对剩余进行计量的重要方式。由于企业契约对会计信息的倚重, 突出了会计信息的重要地位, 同时也赋予了会计人员利益分配者的角色, 在大股东, 中小股东, 债权人, 供应商, 顾客, 管理者以及现有的利益相关者与潜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利益分配。会计人员道德困境的背后实际上是相关利益各方的利益冲突, 即相关利益各方利益的不一致才突现了会计人员的这一道德困境。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会计人员的行为决策。会计作为反映、监督经济活动的手段, 其自身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职能要求必须协调经济关系, 而这种经济关系的主体又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指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即个人由于受到非其所应有的其他利益的驱使, 而使其客观性被削弱 (莱昂纳多.J.布鲁克斯, 2004) 。职业道德原则上要求会计人员维护社会利益, 这种利益不仅涉及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还包括社会公众利益。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时, 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里说讲的社会利益不包括本单位及当事人等的个别利益。但现实生活中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往往不可能兼顾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占了会计执业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绝大多数。我们在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 并不否定个人利益的合理存在, 应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 使二者的利益得到较高程度的统一。这也正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所追寻的目标, 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所渴望达到的境界。利益冲突是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 常常导致了会计人员处于利益抉择的两难境地, 此时, 道德冲突也就不请自到了。在国外, 当职业会计人员遇到道德冲突时, 其解决途径多是采取与上级直接沟通讨论的方式, 并且谨慎遵循已建立起来的道德指南, 如果问题仍然没能解决, 那么最后的措施是解除委托合同。在国外, 特别是发达国家其执业的会计人员大多是某职业会计团体的会员并执业于某事务所, 其从业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执业行为也多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 会计人员在困境之中可以选择放弃, 但这种制度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是不适应的。我国长期以来, 逐渐形成了双重领导下双重身份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带有极强的行政色彩。会计人员在处理国家与企业关系时代表国家利益, 而处理企业与个人关系时则代表企业利益。当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时, 会计人员比较容易处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物质利益原则的实现, 企业经济效益与职工利益的密切结合, 使得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逐步分离。其结果是会计人员双重角色间的利益冲突更加明显。况且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自律性组织也仅有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员众多, 无论是领导与雇员还是协会与会员之间要想真正做到沟通是极为困难的。当会计从业人员处于两难的境地时, 特别是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 面临国家、公众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取舍时常陷入“囚徒困境”。会计行为主体在面对利益冲突时陷入了“囚徒困境”, 会计舞弊者选择了对伦理原则的违背, 通过伦理道德建设可以提高败德成本, 能有效促使会计行为主体选择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减少会计舞弊现象。因此笔者将在下面部分提出预防会计舞弊的伦理策略。

四、会计舞弊预防的伦理道德策略

(一) 构建全面而有效的会计伦理规范体系

要对会计工作做出全面而有效的伦理规范, 也必须从不同的主体角度构建伦理规范, 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会计伦理系统, 规范会计行为。可以把会计伦理按照约束的对象分为三个层次: (1) 会计行业伦理规范。会计行业伦理规范主要是指导性的, 对企业建立会计伦理和会计人员的伦理提出原则性要求。建立这层次的伦理主要目的是维护整个会计行业在社会上的诚信形象, 扮演好社会赋予会计的角色, 体现会计伦理系统作为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作用。会计行业伦理可归于"责任伦理"范畴, 其功能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认知作用, 强调会计行业整体对社会的责任。会计行业应制定自律性的伦理准则“伦理准则是最具体的文化形式, 使专业人员认识到他们的社会责任”。二是质量保证功能, 各国一般都制定了针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职业道德准则, “将这些准则推定为伦理标准是误导, 应作为质量保证准则更适当”。各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都有较为完善的道德准则, 但缺乏针对企业和一般会计人员规范的伦理准则。因此, 需要构建会计行业的伦理规范, 行业伦理规范是整个会计主体的自律性的要求, 应包含对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和对会计个体两个层次的规范, 以协调组织和会计人员的利益和冲突, 保证在这些规范的指导下, 使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遵守。 (2) 企业会计伦理规范。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否应该有伦理道德, 应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随着对企业认识的发展, 越来越倾向地认为企业不仅是赚钱的经济组织, 而且也是具备伦理道德的社会组织。企业伦理应包括渗透于企业活动所有领域的道德活动的总和, 它是一个复杂的内在结构的系统, 企业会计伦理从属于企业伦理。从理论的角度看, 企业伦理应该是规则义务导向, 首先要求企业遵循国家法律规范, 在此基础上, 企业应制定自身伦理准则, 企业伦理准则不能违背法律条文和精神, 同时应高于法律要求的道德水准。企业伦理准则中包含有会计伦理的条款, 申明企业任何时候都遵守会计原则和法规, 公允、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要求所有员工都有责任保证公司会计和内部控制程序在任何时候都得到严格遵守, 只要他们发现这些程序的缺点, 就应该向有关当局提出, 以不断改进企业的会计行为。建立企业会计伦理准则, 形成企业会计行为由外部法规约束和内部道德引导的双重制约, 伦理准则的实施会带动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 为会计伦理的实现创造好的环境, 减少遵守会计法规的阻力。 (3) 会计人员伦理规范。会计人员的伦理是整个会计伦理系统的核心和关键, 他们是会计法规、制度的具体执行者。会计人员作为个体有其自身的伦理道德的标准, 作为企业的一名雇员又必须遵守企业的伦理规范, 作为会计的从业人员必须受行业的职业道德的约束, “人们在工作时就不再是个体, 他们变成了游戏者, 必须受到一套有些不同的伦理标准的约束”, 三重伦理相互之间会出现矛盾, 矛盾交织于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经常遭遇伦理困境, 因此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坚守自身的伦理规范, 保证行业伦理规范和企业伦理规范的实现。

(二) 营造良好的会计伦理环境

对于一般社会公民 (尤其是与会计工作发生联系的人) 来讲, 强调会计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核心问题, 是宣传和建立正确的会计观念, 端正和形成科学的会计认识, 自觉践行合理合法的会计行为, 从而为会计行业营造良好的伦理道德环境。 (1) 重视会计地位, 提高会计地位。长期以来, 会计工作的可悲现实, 使人们的会计观念十分薄弱。要改变这种现状, 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 做好会计工作, 提高会计职业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让整个社会以及每个公民都重视会计工作, 尊重会计人员, 尤其是财政、税务、审计、银行、工商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 要充分利用会计信息, 健全会计监督, 形成宽松的、和谐的践行会计道德的社会环境。 (2) 理顺契约关系, 明确会计委托方。当今的经济社会中, 无时无刻, 无处不在地存在着契约关系, 制度本身也是一种契约。政府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雇员与领导之间作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主题不可避免地都存在着不同种类的契约关系。如果现实生活存在了不明确的委托人或根本没有委托人, 那么会计从业人员就会陷入困境, 面临道德考验。可见, 当会计人员明确地受托于委托方, 其所面临的利益选择也将明朗, 会计人员只要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如实地向委托人反映会计信息就是忠于职守的表现。 (3) 切实保障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在我们不断强调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同时, 也不要忽视了会计人员的无奈和悲哀。在我国目前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下, 单位领导的有形与无形的压力是导致会计人员道德失范的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妨与上级领导者签订道德行为规范及遵守状况的“年度书面保证”, 由主要执行人及监督人在上签字盖章。保证在面临利益冲突时起到参考和约束作用。英国的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还要求其他会员必须购买职业风险保险以应对各种索赔, 这种做法不仅保障了职业会计师本人的切身利益,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相关利益方的损失补偿得到保障。

(三) 完善会计法规严惩会计败德行为

完善各项会计法律建设能够保障会计伦理作用的发挥, 严惩会计败德行为,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度。内部控制包括单位个职能机构之间的相互牵制及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它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内部牵制制度能够保证会计、统计、审计三者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使三者数据相互验证, 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 对会计资格进行内部审计, 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程度。 (2) 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针对存在的“败德得利, 从德失利”现实, 制定和推行使“败德成本”远高于“从德成本”的法律法规, 让违反会计伦理道德者支付更高倍的赔偿成本和高昂的代价。同时, 国家也应考虑制定有关法规, 对严重违反会计伦理道德的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实行“退出机制”和“市场禁入”, 即凡是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规者一律终身禁入会计职业。这样, 让败德者的风险大与收益而得不偿失, 不敢轻易冒险。 (3) 完善会计制度。现行的《会计法》中, 把单位负责人认定为会计法律责任的第一责任人, 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但会计人员仍纳入会计法律责任之中, 无形之中筑起了会计与单位领导人的统一战线, 容易使其串通作弊。建议让单位负责人100%地承担会计作弊的责任, 而会计人员对此不负丝毫的责任。这样, 任何的会计作弊一旦追究责任都将由单位一把手负全责, 可以无形之中让单位领导不再强迫会计任意操纵对外报告行为, 也可以大为减轻会计人员工作中的心理压力。人们常言,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伦理经济”。与此相关的是,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国家、企业、社会、个人而言,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在构建真实会计信息的过程中, 道德与伦理的因素越来越明显。当我们的会计伦理应用十分普及时, 就能促使会计职业人员严格遵循会计伦理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 从而使会计人员合情合理、规范有序、科学高效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完善的会计法律和规范有效的会计职业伦理道德相互配合, 使得两种约束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对会计舞弊起到治标又治本的作用, 从而有效地规范会计行为。

(四) 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包括单位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其中,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是在单位外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 (1) 单位内部监督。单位内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可以通过严格的职务分工以及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来实现, 即处理经济业务与会计事项应严格分开, 互相制约, 互相监督, 并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同时, 也应该加强企业内部各相关人员的会计法律、法规意识。这样, 在企业内部的互相监督机制有利于减少会计人员有意或无意地扭曲会计信息的机会, 也造就了一个有助于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会计伦理意识环境。 (2) 国家监督。国家监督主要是以财政部为主, 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部门为辅依法对单位内部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行政执法监督。 (3) 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则是由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等对单位内部人员的监督。会计监督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计人员伦理道德的培养。因此, 我们应该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如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会计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等制度。如建立道德审查委员会, 建议由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中的自律性组织成立道德审查委员会, 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道德审计。针对其在执业过程中是否熟知道德规范, 是否已经存在道德失范的事实审计监督。同时, 委员会还应与会计人员与一同讨论如何规避道德陷阱, 如何坚定道德信念等问题。使会计人员消除排斥心理, 使委员会成为会计人员的主心骨。

(五) 加强会计伦理道德教育

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中对于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工作一直比较重视, 其主要内容有: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等。但实际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财务丑闻几乎没有一件是由于会计技术上的错误所导致的。有些会计处理问题在技术上是允许的, 但在道德上却上相脖的;实务处理过程是合格的, 但结果却是有违道德规范的。人们往往在发现了这样的矛盾之后, 又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作为再教育的首要工作。因为, 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否其评价的底线是看他是否违背了法律和法规, 而更高层次的评价标准视其的行为是否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规范。我国会计伦理教育, 仅仅是近两年由一些专家们呼吁而已, 但并未诸付实施。会计人员的意识中是不会自发地产生会计伦理道德规范的, 要建设符合我国实际的会计伦理体系, 就必须强化会计伦理教育。会计伦理教育的内容:一是对会计专业在校学生的教育, 应在会计教材中增设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二是重视对在职会计人员的教育, 定期培训, 在会计资格的相关考试中将会计伦理的内容列入考试范围, 使其充分熟悉国家的有关改革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并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同会计称职晋升考试及其评定结合起来, 作为一项考试内容或个人工作业绩评价的组成部分。开展会计伦理教育的方法:第一, 掌握会计伦理教育的规律。会计伦理意识是由会计伦理认识、会计伦理情感、会计伦理意志、会计伦理信念和会计伦理习惯等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意识形态, 同时会计伦理道德意识不是先天就有的, 也不是后天自发产生的, 这就决定了会计伦理教育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伦理教育不可能单序列进行,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应彼此兼顾, 相互协调, 不怕反复, 循序渐进。第二, 传授与实践相结合。该方法是通过传授, 向会计人员灌输会计伦理的理论原则和具体规范等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督导他们勇敢地投入到涉外业务、重组业务、兼并业务、破产业务、解散业务、保险业务、人力资本业务等新的会计实践, 以获得锻炼, 经受考验, 增长才干, 实现自身人格的全面升华。

(六) 评价会计伦理道德行为

近年来, 我国信用评估业有了初步的发展, 会计职业伦理道德的监测评价体系也正在起步。进行会计职业人格评价, 就是要对会计人员在遵纪守法, 真实公正地履行职责等方面制定出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并对会计人员职业人格评价的结果进行公示, 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使会计人员的职业人格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从而保证有关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实施。会计伦理道德评价是评定和判断会计行为正确与否的一种活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之间、与其他社会成员、国家、集体之间关系, 以及维护财经纪律, 贯彻执行财经制度的重要手段。会计伦理道德评价是会计伦理道德规范运行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没有伦理道德评价, 会计伦理道德规范就流于形式, 也就失去了转化了为会计伦理行为的动力。会计伦理道德的评价的基本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就是会计人员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对自身会计行为所作的道德判断。自我评价是一种内在的评价, 关键是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和职业良心, 不同的价值观对会计行为的判断结果是不同的, 提高会计人员自我道德评价的水平, 重点是培养会计人员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良心, 使其形成一种正确调整自身会计行为的内在力量。社会评价是一种外在的评价, 是依靠社会舆论及伦理文化氛围对当事人的会计行为作出善恶的评判, 促使其在会计工作中不断修正其行为, 达到约束的目的。它对会计伦理道德的形成起到很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还可以借鉴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评价方法———“360度评估”, 就是通过与上级、同事及客户的交流来了解一个人的道德水准, 对他在这个职位的表现, 如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合作性、责任心、敬业精神、积极努力的程度, 进行全面的评价。

(七) 提升会计伦理道德境界

会计伦理道德境界是指会计人员在社会生活和会计实践工作中, 按照会计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所形成的道德觉悟水平, 以及处于这种道德觉悟水平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情操。由于每个会计人员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和自我修养程度不同, 他们所达到的道德境界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别。按照叶陈刚教授在《会计道德研究》中的快乐指数公式:T*M=H, 会计伦理道德境界可以分成“雇佣型”境界、“尽职型”境界和“献身型”境界。三个层次的会计伦理道德境界是递进的, 而并不是并列的。每个会计人员都可以从较低层次的会计伦理道德境界向较高层次的伦理道德境界转化。前面所述的会计伦理道德评价、教育和修养的目的是推进会计人员从“雇佣型”境界向“献身型”境界转化、升华。会计伦理道德是对会计人员的一种“自律”要求。每个会计从业人员只有充分利用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 并用其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 才能自觉地遵守会计法规和准则, 才能有效地按制度行事。

生命伦理视角下的教师生命观 第8篇

一、生命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即对于某些生命行为的作为或不作为、认同或反对的理由, 认为某个行动、规则、做法、目标好坏的价值判断。史怀泽生命伦理学的核心是敬畏生命。他认为:“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 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1]敬畏生命不仅对人的生命, 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 只有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 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无限生机, 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 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 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 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

二、生命伦理视角下教师生命观的内涵

生命观是关于人类如何对待自然界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 是世界观的一种。教师的生命观是指教师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观点, 本文中教师的生命观主要是指教师对待学生生命的态度和观点。生命是宇宙间的奇迹, 是上苍馈赠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 因而我们对生命需要有一种敬畏感。生命伦理视角下的教师生命观在于对生命敬畏与尊重、理解与关爱、责任与义务, 在于促进生命可持续发展。

首先, 敬畏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真正的敬畏生命之心具有洞察心灵的悲悯情怀, 以照顾弱势生命为己任, 为他们营造可靠的适宜的环境, 让他们自由地、创造性地发展。我们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 因为其他生命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 跟我们是一模一样的。一个人如果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没有了爱心和善心, 就会丧失人性, 与禽兽无异, 甚至禽兽不如, 因为很多禽兽尚懂得爱同类。

其次, 教师生命观在于对生命的理解与关爱。教师对学生的爱超出父母之爱, 师爱是无私的, 不要求回报, 如阳光普照, 一视同仁。父母给了学生物质生命, 老师给予学生智慧生命。布鲁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尊重他;爱的责任若没有了解作为导向便是盲目的。了解若无关心为动力, 便是一句空话。”[2]理解生命, 就是理解生命的共性和个性、独特性与差异性, 只有理解生命的特性, 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 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 才能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一个人习惯于无视生命的价值, 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布鲁姆认为: “任何爱都需要必备的共同素质:尊重、关心、谦和、勇气、真诚、自制和责任心。[3]”爱的本质是给予, 真正的给予需要关心、责任、尊重和知识。只有关心, 才会在关系中审视自我, 才可能摆脱自我中心;只有责任, 才会建立同外在的联系, 摆脱个体的孤独和失落;只有尊重, 关心和责任才不会异化为一种意志的强加和干涉;知识是帮我们理解和施展以上行为的能力基础。他认为爱的对象不仅仅是自己的父母、兄弟, 还有爱自己和其他一切生命。

再次, 教师生命观在于对生命的责任与义务。教师无私奉献, 无怨无悔, 辛勤耕耘于三尺讲台, 其动力源于肩上承载着改变学生、家庭和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因为“责任完全是一种自愿的行为, 是我对另一个人表达或没有表达的需要的反应”。[4]

三、生命伦理视角下教师生命观之行为

1.敬畏、尊重生命而不是残害与践踏

史怀泽指出: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 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 对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本性, 这是人类完善的出发点。“‘敬畏’一词在德语中具有‘崇敬’和‘畏惧’的双重含义, 表达对生命的一种虔诚的态度。”[5]敬畏生命也就是体认生命的尊严与可贵, 并珍视生命, 在每一个生命之前抱持谦恭与畏敬之意。教师爱生命首先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敬畏生命的神圣与独特、生命尊严和平等, 把学生的生命看得与自己的生命同样重要, 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倾听学生的心声。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没有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 没有对生命的起码尊重, 不去热爱生命, 就不会去关心他人, 甚至关心自己。

敬畏也是珍惜, 作为老师, 只有敬畏生命才会珍爱每一个生命, 珍惜学生的人格、名誉和发展的机会。要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尊重学生的观点、选择和权利, 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对教师来说, 最大的尊重是善待生命, 让生命得到最好的、最充分的发展。布鲁姆指出:“尊重意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应该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6]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中指出:“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 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7]教师的尊重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生命存在被认可和关注, 从而会增强信心和动力。

2.理解、宽容生命而不是冷漠与苛求

首先, 理解生命。理解学生, 就是要理解生命的复杂性、差异性和独特性, 这样才能宽容、接受和善待学生, 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 才能做学生的朋友。只有理解学生, 在教学中才能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用真情感化学生,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只有理解学生才能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老师要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思想动态及其诉求;要理解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教师要尽量使自己走近学生的心灵, 用学生的大脑去思索, 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其次, 宽容、善待学生。宽容是美德, 宽容能体现老师无私的胸怀。正如宇宙包容万物, 宽容是无声的爱, 宽容就是承认生命差异, 善待、包容、谅解学生的缺点、错误和不足, 给学生辩解和改正缺点的机会, 宽容更是一种激励。学生犯了错误, 老师能以宽容之心善待他们, 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更可以把错误化为教育和激发潜能的契机。在英国历史上有个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 由于好奇杀死了校长家的狗, 这在英国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宽容的校长, 这位校长惩罚他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宽容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 并最终因发明胰岛素而登上诺贝尔领奖台。敬畏生命才会惺惺相惜, 尊重生命才能宽容善待生命, 唯有如此师生间生命相残的惨剧才不会发生。

3.敬畏生命的平等与尊严而不是特权与歧视

首先, 敬畏生命的平等权。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在老师的视域里, 生命是平等的, 没有高低贵贱, 享有同等生存、发展的权利, 生命的权利和自由是平等的。尊重生命的平等就是给生命平等的机会, 不以出身论贵贱, 也不以分数、成绩论英雄。维护生命的平等, 老师就要认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教师和学生是为完成学习任务相互合作平等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者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而是相互依存、教学相长的关系, 所以老师应该避免受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 不能高高在上。对学生来说, 老师宽阔的胸怀比丰富的知识更受欢迎。其次, 维护生命尊严。生命尊严是生命应有的权利, 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生命和具有生命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言之, 生命尊严就是权利被尊重。一个人可以贫穷, 但是不可以没有尊严。生命的尊严首先是生命的存在被认可、被肯定。再次是生命的权利被尊重。老师应该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保留隐私的权利、人格 受尊重的权利、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维护名誉的权利等。人格尊严是人权的核心。人格尊严人人享有, 不论贫富贵贱, 不因成绩好坏。尊重学生人格就是把学生看做“人”而不是工具。现实教育中, 损害学生人格尊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考试分数张榜排名, 有对成绩差的学生讽刺挖苦, 有以考试成绩排座位, 有的甚至猥亵、责骂、殴打、残害学生, 这些都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厌学、弃学, 最终失去正常发展的机会。维护学生尊严,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就要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 不体罚学生, 保护其隐私权和名誉权, 不以分数论成败, 对学生宽严适度, 避免冷漠无情, 粗暴蛮横。学生只有“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 学其理”。

4.尊重差异与个性而不是整齐划一、唯一标准

首先, 尊重生命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 如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一样, 没有两个生命是完全相同的, 生命的特点在于其独特性与差异性。每个个体生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成, 这种“独特”的生成方式是由他自身的遗传因素和他所处的环境共同作用决定的, 具有多种可能的生成形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 扬长避短, 因材施教, 让其发挥自身优势, 给他们提供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和成功的机会, 因此, 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有差异的生命, 要为学生设置多种成功的标准, 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其次, 尊重学生个性。要认识到每个学生之间的能力是有差异的, 他们的气质性格也各不相同, 兴趣不同, 理想各异, 教师应当关注这些差异,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时也应施以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要用不同标准来评价学生, 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展示, 让每个生命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5.促进生命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灌输加复制

首先, 在教育领域,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不仅让眼前的生命得到和谐发展, 还要为生命以后保持活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生命可持续发展是教师生命观的重要内容, 教育功利化思潮的泛滥扼杀着学生的天性, 剥夺着学生的自由, 加班加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重复灌输, 导致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其次, 教师生命观在于启迪智慧与创造。对于教师, 不仅在于传给学生多少书本知识, 而在于传授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真正的教育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 充满智慧的教育影响是长久的, 教是为了不教, 潜移默化、心灵感应是教育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师必须有批判性思维, 勇于破除陈旧观念, 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理念, 在教学中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

总之, 生命伦理视角下教师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命的敬畏、尊重、理解、关爱, 是捍卫生命尊严和平等, 保持生命、促进生命, 实现其最高的价值, 这样的生命观才是符合伦理的。

参考文献

[1][德]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2]埃弗洛姆.爱的艺术.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6.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上海:开明出版社, 1999.

[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伦理视角 第9篇

一、如何理解人

人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研究和理解人。本文选取最为基本的人性和人的本质角度展开分析。 (2)

(一)如何理解人性

关于人性的定义,各类大小词典有多种理解,就其共同点,也是常识性的认识,人性即人所具有的属性。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人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人具有自然性(动物性、兽性);人作为群体的一员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组成各种组织、集团,人与人(包括由人构成的组织、集团)发生多种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人与社会共始终,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具有社会性;同时,人作为一个个体,完整地、独立地拥有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体验,人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自由意志,人是自由的存在,人具有超越性(精神性)。这里,自然性、社会性和超越性只是为了划分的方便所采取的分层方法,三者之间并无价值上的高低之分。它们是现实存在的,共同构成完整的人性。

(二)如何看待人的本质

人是千古之谜。自古至今,关于人的本质的追问可以说从未停息过,尽管人们发问的方式可能不同,尽管答案多种多样。由于问题本身的开放性,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得到唯一“科学”的答案。由于人天生的对彻底性的追求,追问将一直持续下去,并会伴随人类始终。这里,只是陈述其中笔者认可的观点,作为后续讨论的出发点。

何谓本质?一般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一事物并区别于它物的内在规定性。人的本质就是人何以称之为人,人不同于其他存在的独特性所在。前面谈到人性包括自然性、社会性和超越性(精神性)三个层面。其中,人的自然性需求如饥、渴、性需要、安全需要等,如果剥去其文化色彩,其实与动物并无实质区别。人的社会性在我国长期被理解为人的本质,其依据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 其实,马克思还说过另外一段话,即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4) 对比这两段话,我们可以发现,前者是从本原出发,即人赖以存在的社会性基础方面来谈人的社会性,后者才是从本质出发。本质问题离不开本原问题,但是,本质与本原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不可混淆。“本原问题是指从根本意义上回答世界是一元还是多元,唯物还是唯心。人的社会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就是一个本原问题,离开物质资料生产,离开社会关系说人的任何问题都会在本原问题上走向唯心主义。而本质问题则是在本原问题的基础上反映事物特性或特殊矛盾的范畴”。 (5) 人的本质即人作为人的类特性,即人可以自由、自觉地活动。道德恰恰是自由的领域。这就需要重新审视道德,理解道德与伦理规范的不同。

二、伦理规范与道德

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一般意义而言,规范是一种标准,一种准则。这种标准既可以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也可以是人们有意识制定的。在涉及人的活动的领域,总是伴随着相应的规范,如常见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规范具有社会性,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领域达成的一种共识;同时,规范又是需要人们去遵守的,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一直以来颇有影响的观点认为,道德行为必须遵循着预先确定的规范,使自身的举止合乎道德。

从理论上看,我们都认为“伦”即人伦,伦理规范与道德规范、道德所指一致,一个人遵守了伦理或道德规范,我们就说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从现实生活看,人们对道德却抱以很矛盾的心态。一件小事,如随地吐痰,不爱护公物,不讲礼貌等被视为不道德。人们常说,从一件小事儿就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必然表现出对基本伦理规范的遵守,但是,遵守了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并不等于他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另一方面,我们一提到道德,就认为是高尚的、高不可攀的,绝非常人所能做到的。这样,我们无意中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结果是很多人连最基本的伦理规范都不遵守,同时又抱怨道德滑坡,世风日下。这就需要做三方面的工作:重新认识伦理规范,重新认识道德;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伦理规范与道德的关系。

(一)伦理规范

人具有自然性,人们为了生存,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必然需要满足最基本的动物性需要;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这个无需论证。人又生活在群体之中,人具有社会性,人与人生活在空间有限、资源相对有限的环境中,为了保全和发展种群,维护一定的秩序,人们需要制定一些规则,以制约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从而力图均顾和保护个体的利益。规范由此产生。人的自然属性是规范产生的基础,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规范的社会性的本质。伦理规范也不例外。

因此,伦理规范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群体中生活的个体的利益,它本质上是利己的;伦理规范是一种规则,它客观上需要所有社会成员的遵守,因此,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尽管弱于法律规范的强制性。伦理规范是社会规则的一部分,是为了维持社会合作与秩序的一种技术性措施。在伦理规范值得遵守的前提下,理想的状态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而且应该遵守这些规范,不遵守就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但是遵守这些规范并不意味着其是有道德的人。

(二)道德

如何理解道德?笔者认为,道德同样是指向个人的,尽管这里的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但是并不包括所谓的“道德规范”,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规范”,而只有伦理规范。“道德在生活中有两种存在状态。一是,它表现为道德主体的品质,可以称之为‘德性’;二是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可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或‘德性生活’”。 (6) 何谓德性?德性指的是人方方面面的卓越表现,正是人方方面面的卓越表达了人之为人的真正内涵。卓越表现不一定是所谓的少数人的功成名就,主要是人之为人的生活成就,例如,勇敢、智慧、做人仗义、见义勇为、慷慨大方、有担当等。基于人的本质,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是自律的,是利他的,即康德意义上“人为自己立法”。

人之为人在于其拥有自由意志,具有对超功利的精神性价值的执著追求。而这种追求就表现为这样的人过的是一种有德性的生活。正所谓“德性就是力量”,它超越了世俗功利,使人进入意义的领域,否则人只能算是一个社会人,一个规范人。当人们对道德的行为动机发生怀疑时,卢梭是这样回答的:“人们说,每一个人都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才赞助公众的福利的。那么,为什么好人要损自己而利大众呢?难道说牺牲生命也为的是自己的利益吗?” (7) 当然,牺牲个人生命的道德是最极端的道德行为,我们并不要求每一个人都做到,这也是不可能的。道德由于其纯粹性和超功利性,自然是一种相对较高的生活境界,但是,也绝非不可企及的。生活中无论是点滴小事还是紧急关头,同样可以贯穿一种充满无私的爱的精神。一个人道德与否,最终要体现在其行动中,但动机相对于结果更重要。需要指出的是,道德生活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是不能强制的。

(三)伦理规范与道德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伦理规范源于利益,道德源于人的超功利性追求;伦理规范的社会性与道德的个体性;伦理规范的他律性和道德的自律性;伦理规范的利己性与道德的利他性;伦理规范是人人应当遵守的,道德生活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伦理规范不具有普适性,道德是普适性的。这几个方面的对比是相互联系的,只是为了表达方便而换了表达的角度而已。这种两分法方便了表达,但容易造成误解,似乎伦理规范与道德水火不容。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伦理规范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管理术,它本身不具有价值自足性。我们正常有序的生活需要规范,但是,并不意味着是规范就一定值得遵守。规范具有社会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伦理规范的价值基础是道德。伦理规范关乎社会秩序,而道德关乎个人生活质量。一个有道德的人虽然也表现出对伦理规范的尊重和遵守,但这种遵守是超越功利的。尽管人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和一定的精神需要都需要得到满足,但是一个道德的人,他对自我的要求已超过了单纯的规范———功利层面,对伦理规范的遵守只是个人追求和践行德性生活的“副产品”。

可以说,规范与道德在理论和现实中一直是纠缠不清的。规范是必需的,也是应当遵守的,但是,其本质上的社会性使得规范是他律的而且不具有完全的普适性,单纯的、他律的对规范的遵守到底有多少道德意味实在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道德才是伦理学的核心所在。道德本质上是完全关乎个人的精神追求,它是自律的、超功利的,尽管有德性的人表现出对他人的真诚关爱、对社会进步的切实贡献和对世风的良性引导。

总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制定和遵守甚至不断地修改伦理规范,而道德生活作为一种自律的、利他的严格意义上的德性生活只是一种可供选择和追求的生活。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拥有德性的生活,但是,作为社会成员的我们,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是最先需要遵守的。

摘要:伦理规范不同于道德。对人性、人的本质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如何更好地认识伦理学领域内的规范与道德问题。规范不同于道德:规范源于为获得利益的妥协, 道德源于人对超越性的追求;规范的社会性与道德的个体性;规范的利己性和道德的利他性;规范的他律性与道德的自律性;规范的相对具体性和道德的普适性。规范与道德关系密切:规范的价值基础应基于道德;道德生活通常表现出对伦理规范的遵守。最后, 规范是必要的, 是应当遵守的;道德人生是一种可选择性的生活。

关键词:人性,人的本质,伦理规范,道德

注释

1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修订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3.

2 讨论人的本质问题的前提是承认人有本质。至于后现代意义上的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消解, 其实, 仍是对人的终极追问的一种努力.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18.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6.

5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20.

6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20-21.

信用涵义:伦理学与经济学视角 第10篇

“信用”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侧面含义的概念, 如《辞海》 (1989) 列出了“信用”的三种释义: (1) 信任使用; (2) 遵守诺言, 实践成约, 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 (3) 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与汉语中的“信用”一词相比拟的英语词汇是Credit, 但后者的意思更丰富, 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 (1987) 列出的8种名词释义和两种动词释义中, 与汉语中“信用”一词接近的主要有: (1) 信仰或相信某事物的正当合理性; (2) 在还债与处理货币事务中受信任的品质; (3) 购买商品及服务后一段时间内偿付的制度。如此丰富的内涵使多学科对信用问题进行研究成为可能和必要。但是对于信用问题论述较多的, 也是我们以下将主要涉及的是伦理学和经济学。

一、伦理学视角下的信用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信用文化。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从伦理学的角度考察信用, 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著述。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规范, 信用的主要内涵有:

(一) 信用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左传·成公十七年》中有言:“人所以立, 信、知、勇也”。把信用作为一个人在世上立身的准则之一。《论语》中也多次提及“主忠信, 行笃敬”,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等等。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 那他在社会上是无法立足的。

(二) 信用是自我修养的基本准则。《颜渊》中云:“子曰:‘主忠信, 徙义。崇德也。’”《卫灵公》中言:“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逊以出之, 信以成之, 君子哉!”诚信是一种美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在思想上, 还是在行动上, 都应当以信用的准则来要求自己, 都应当做到诚信, 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 信用是从政的基本准则。《论语·学而》篇中讲到:“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颜渊》中也说到:“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民, 民信之矣’。”取信于民, 是从政的基本条件。不能取信于民, 就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四) 信用是交友的基本准则。孟子主张的五伦, 信用居其一。他提倡“朋友有信”。朋友交往, 必须立足于信。说话要诚实, 要守信用, 这样, 才能取得朋友的信任。

(五) 信用是进行商业活动的基本准则。在经济活动中, 经营者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诚信。《周礼·地官·司市》中载:“贾民禁伪而除诈”。《盐铁论》中也有:“古者通商物不豫”, “以礼则工商不豫”这样的记载。周敦颐在《通书》说到:“诚, 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这些记载都说明, 经商者必须讲信用。

(六) 信用是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对于普通民众而言, 诚信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封建礼仪和社会等级制度, 忠实地接受并执行国君的命令。《左传·宣公十五年》中说:“君能制命为义, 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 谋不失利, 以卫社稷, 民之主也。义无二信, 信无二命。”

在伦理学视域中, 信用是一种人格操守, 是一种个人道德品质;这种品质是任何社会、任何民族和任何人都不可缺少的, 只是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所要求的具体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标准不同而已。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信用

作为经济范畴, “信用”是一个与“货币”、“价值”同样古老的概念。起先, “信用”被理解为“借贷”或“信贷”。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的古代典籍中, 都有大量的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在我国, 很早就有从经济学角度论及信用问题的著述, 如在《管子·轻重》篇有这样的描述, “春以奉耕, 夏以奉耘, 耒耜机器, 钟镶粮食, 毕其瞻于君, 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矢。然则何?君养基本谨也。春赋以敛缯帛, 夏贷以收秋实, 是故民无废事, 而国无失利也。”“无食者予之陈, 无种者贷之新, 故无什倍之贾, 无倍称之民”。这是主张开展君民之间的经济信用, 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使人民的生计得以维持, 使国家的利益得到保障, 同时也避免了高利贷的豪夺。这样的借贷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有广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的提高, 剩余生产物的增多, 商品经济的发展, 贫富悬殊的分化, 为借贷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此时, 不仅有私人借贷, 而且有政府借贷;不仅有商业信用, 而且有银行信用。

在西方, 关于经济信用问题也有很多重要的历史资料。如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对此就有非常具体的规定。其中的第89条规定, 贷谷的利息达本金的1/3, 贷银则达1/5;第90条规定, 债务人如无谷物和银子还债, 应以其他动产作抵押;第113条规定, 债权人不得在不通知债务人的情况下取走其谷物抵债;第117条规定, 限制债权的期限为3年, 等等。

上述文献在论及“信用”时, 多指借贷行为本身, 尚未触及掩藏在这一行为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这与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从而信用关系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尚欠充分发展, 从而信用关系的本质尚未充分展开不无关系。18世纪和19世纪是经济学的启蒙阶段, 也是对“信用”的研究较为集中的时期, 但或许是由于这个时期的研究者多数是实践家出身, 也或许是阶级偏见, “当时的著作家在给‘信用’定义时遇到了困难。并且因此这个名词自始至终使用得很不严格”。[2]当时主要有三种理论观点:其一是信用创造资本论。该理论的首倡者是18世纪的约翰·劳,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19世纪末叶的麦克鲁德及20世纪的熊彼特·韩等人。信用创造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信用就是货币, 就是财富, 就是资本, “信用量的增加与货币量的增加有同样效果, 即它同样能产出财富, 兴盛商业。”[3]银行供应信用就是创造货币, 创造资本, 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显然, 这种把信用等同于货币、财富和资本的观点是错误的。其二是信用媒介论。该理论创始于18世纪, 盛行于19世纪,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等人。该理论认为信用是媒介。信用不是资本, 也不能创造出资本, 信用扩张并不等于资本的创造。信用媒介理论中虽然包含着许多正确的东西, 但是囿于阶级局限性, 他们对信用本质的认识依然是肤浅和不全面的。其三是制度论。在制度学派学者的眼中, 信用是一种制度。[4]“实际上, 债务和所有权都不是财富。它们是制度。”[5]从表面看来, 这一认识具有很大的解释力。但深究起来, 就会发现其根本缺陷, 即它抹杀了不同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这一缺陷与其理论假设是分不开的。该理论假设制度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然而现实世界里的各种制度安排并不都是中性的, 总是有利于统治阶级的。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矛盾的充分展开为马克思正确认识信用问题, 创立科学的信用理论准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信用问题的大量著述则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马克思在分析生息资本在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运动时, 明确指出信用是具有独特形式的价值运动。他说:“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就是贷和借的运动, 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6]。从马克思关于信用的诸多论述中,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作为具有独特形式的价值运动, 信用反映的是在借贷活动中, 授信人 (借出方) 与受信人 (贷入方) 之间的经济关系。从形式上看, 授信人参与借贷活动通常是为了在收回本金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利息, 受信人参与借贷活动则通常是为了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本或收入。虽处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 这一形式基本不变。但是为这一形式所掩盖的借贷双方的经济关系则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2) 借贷活动的顺利展开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是授信人要信任受信人, 相信授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其次, 要使受信人切实屡行其承诺。这种信任与承诺, 可能是以合同的形式出现的, 也有可能建立在道义或习惯的基础之上。所以信用不仅体现在合同中, 同时也是对道义或习惯的一种遵守。由于信用涉及到时间间隔, 期间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在“现在”与“将来”之间的这一段行为上的空白就必须有某种规范体系来维系。这种规范体系包含相互衔接的三个层面:最上面的是信用观念层面 (信用道德) , 其次是具体的信用制度层面, 最下面的是社会经济制度层面 (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

三、信用的一般含义

信用不仅是一种人格操守, 一种个人道德品质, 更是一种契约关系, 一种由市场经济和相互依存关系所决定的互惠制度。因此, 本文把信用定义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的基础上, 以某种规范体系为保障的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经济交易关系与行为。这个定义是从经济学的视角给出的 (即经济信用) , 但它并不排斥伦理学视角中的信用的含义 (即伦理信用) 。伦理信用建基于经济信用之上, 是对经济信用的主观反映。不管是从起源来看, 还是从地位和作用来看, 经济信用都是第一位的, 伦理信用是第二位的。

注释

11.图克 (Tooke) .对货币流通的研究[J].1844年伦敦第21版, 第87页

22.熊彼特.经济分析史 (第二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年中译本, 第511页注4

33.约翰·劳.关于货币的考察 (第一卷) , 第354页

44.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看法尚不统一。制度,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 可以看作是社会中个人必须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T.W.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 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V.W.拉坦也同样把制度看作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和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

55.康芒斯.制度经济学 (下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年中译本, 第14页

浅谈教师伦理视角下教师幸福的实现 第11篇

关键词:教师伦理:德性:教师幸福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是最高的善,是人最值得追求的东西[1]。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所有活动的目的都是追寻某种幸福。作为最高的善,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追求那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幸福。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人类应该如何去获得幸福的事业,这意味着教师这一职业更适合去获得最完善的幸福。因为教师的幸福的实现则关系着整个幸福教育事业的实现。

一、现代社会教师幸福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丰富的物质欲望吸引着人们追求,物质性的满足感似乎比精神性的满足感更加直接更加触手可及。而这种盲目的物质占有欲望从另一侧面也体现出现代人类的不安全感,越不安全就越想更多的占有,藉此来安慰和填充空洞而焦虑的内心世界。这种精神追求的缺失,从而也就缺失了一种精神愉悦而触发的幸福感。仅以物质的占有与享受来衡量幸福的标准是愚昧的也是可怜的,因为物质水平的提高并不代表着幸福的提高。如此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的价值,只会引发道德滑坡、社会风气败坏。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变为残酷的竞争者,而无人会去相信德性的光辉和力量。人人为此忙碌不堪,越来越空洞的内心无法支撑疲惫不堪的身躯,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抱怨自身能力的不足,抱怨社会的不公正,幸福感由此而降低。

当前我国教师群体中也引发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学术腐败,教学管理失当、甚至师生不良关系等等,也显示出了当今教师的幸福渐渐偏离的物欲化社会中,道德的沦丧,精神价值的空洞带来的恶果。作为教师更应该关注此现象的产生,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重新拾回德性的力量,追求自身内在幸福本质和生命的价值,从而追求并获得德性的幸福,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对人的幸福而言,幸福乃是由内而外的追求与实践,对幸福的关注最根本的是关注人的心灵和德性[1]。”我们应该站在伦理学的视角下,寻找真正实现教师幸福的途径。

二、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其自身的德性修养

幸福是人类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伴随着内心的愉悦,也即是快乐。而快乐又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是人的正常品质不受阻碍的实现活动。并且会影响人的德性和幸福。他认为快乐是从现实出发的,一个人的实现活动受到阻碍,就会不快乐,从而伴生出痛苦。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要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就必定要减少阻碍实现的痛苦,而这并不现实——人的一生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于是德性的力量就彰显了出来,道德境界的高低往往决定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一)理性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是一种实践,在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德性不是被动的感情,而是主动的选择,是经过理性考虑后的行为[1]。”

教育是一种“德性的教育”,是一种可以教人向善的、可以教人获得幸福品质的教育,所以教师的幸福也是一种具有德性的幸福。这也就是说一个人从事教师职业一定是处于理性的考虑后的行为。而不是由于外在因素的原因做出的考虑,如生计所迫,追求功利等等,这样而来的幸福感可能会大打折扣。因为“幸福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德性的生活,即一种理性的对生活的选择[1]。”因外在因素而做出教育选择的人,其自身很难懂得何为真正的幸福,也就难以完成教人向善的、教人获得幸福品质的教育事业。正如马克思所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2]经过理性的考虑和选择之后的教师,才会拥有因自身向善而获得的内在幸福和引导学生向善而获得的外在幸福。

(二)适度

适度是亚里士多德考察德性的核心,他认为过犹和不及都不是理想的状态,都是存在问题的状态,只有适度才是最好的,幸福生活就是需要适度的德性去保证的。

教师应该理性的把握自己的职业角色,理性的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理性的把握惩戒的尺度,以及理性处理与学生之间、与家长之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如果在教师的岗位上出现过度行为就会导致越权私权的产生,出现不及的行为就会导致不够尽责。在惩戒尺度方面,如果过度严爱学生就会产生变相体罚,不利于学生和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如果过于宽松的管理学生,就会出现放纵学生的后果。而人际关系更属于一种复杂的经营。对学生的过度偏袒和爱护或者置之不理态度冷漠,都会导致不公正的现象发生,只有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才会收获作为播种者的幸福。

幸福和快乐都需要一种尺度去保持,它需要呵护和坚守,它需要人们用一种适度的心态去面对。

(三)专注

一个快乐幸福的人不仅是一个生活充实的人,而且是一个专注于事业的人。人类追求幸福是因为他们都向往生活,而生活是一种实现活动,也是实现幸福的活动。每个人都在运用他最喜欢的能力在他最喜欢的事物上积极地活动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2]。一位孜孜不倦专注于自身教育事业的教师肯定要比一位整日抱怨教育是个苦差事的教师的幸福感指数要高很多。这种追求闲暇的享乐主义所感受到的幸福并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行动性和积极性的,而不是静止的、被动的。

教师的幸福更是动态的过程,具有延续性和分享性。因为教育活动本身的“他性”,决定了教师幸福的实现是非自给的,它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的互动来实现。身为教育者,若不能关注于自身的教育事业,又怎能实现这种非自给的幸福?

因此,教师只有对其的事业抱有不断钻研和探索的精神,认真教好每一位学生,教育事业才能趋向成功和完善,教师幸福才能得以不断彰显。

三、教师幸福的实现同时需要外在善缘的支持

幸福是人类需求的满足。但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清心寡欲,有些欲望是必须的,因为人的幸福良好的外部关系息息相关。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显示,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类最原始、最基础的需求。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的基本保障,从物质条件满足教师的需要。也就是说没有这些外在善缘就不可能有幸福。因为人首先要维持个体的生命和家庭的生活,才有条件顾及其他。但若仅仅把教育当作谋生的手段,就无法从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更不能从中体会到幸福。因此,学校要给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其中包括各种软、硬件设施,如提供功能完善的办公教学环境,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等等,这都是保证教师能正常教学的基础,从而增加教师教学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师幸福的主要途径。

其次是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即教师希望和同事、学生们保持友谊,希望得到信任和友爱,教师希望自己的工作和成就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应有的评价,获得相应的地位、名誉和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对于这两个层次需要来说,教师比其他职业更需要,也更有条件获得友爱和信任,以及足够的尊重。人是社会的人,一个幸福的人必定也是充满着友爱的人。正如亚里斯多德所形容的,友爱是生活最必须的东西之一,即使享有所有的善,也没有愿意过没朋友的生活[1]。而教师职业的“他性”,决定了它是专门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一位教师在其一生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其中包括了作为主要对象的学生,以及众多的家长和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亚里士多德认为共同生活和付诸行动才能形成真正的友爱,他认为友爱就存在于某种共同体中。友爱促进整体的善,跟好人相处,人就会跟着学好[1]。而与人为善,必然也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因此,教师如果真爱他的职业,想教好学生,想完成友爱的传递与分享,就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将他所在的班集体营造成友爱的共同体,让友爱促进整体的善。这个时候学生尊重和喜爱老师,教师便会收获更多的爱与幸福、以及相互间的尊重。因为外界的肯定会让内在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当然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可能只有友爱而没有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认为,之所以由友爱和产生的争吵,主要是因为功利性原则在起作用,因为很多时候在潜意识里我们认为友爱是“有用的”[1]比如一位教师很悉心的教导着班上的每一位同学,但是依然有很多学生在期末的成绩并不理想,这位教师可能会因此产生抱怨,抱怨自己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回报却很少,这就是一种“有用的友爱”。而真正的,非功利性的友爱是更在于去付出爱,而不是期待和索取回报。“善良的人身心一致,追求善,并促进本身的善,他们怎么对待自己就怎么对待身边的人[1]。”当教师爱着身边的每一事物,不求回报的爱着学生爱着工作,其自身内心也是愉悦的,付出友爱的同时伴随着自爱,自爱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最后是自我实现需要,教师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成为社会所期待的形象。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平台,如为教师多的提供成长的机会、教师之间公平晋升的机会等等,还要让法律也不断的完善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力。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让教师的才能得以发挥,理想得以实现,进而提高教师幸福满足感。

通常来说,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了,才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就变成了一种实际的动力,通过满足低一层次的幸福,便可以向更高更多的幸福迈进。

由此可见,教师幸福的实现不仅要以教师自身德性素养为基础,还要以一定的外在善缘为保障。其外在善缘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前提,自身德性修养则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决定因素。教师只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身充满着爱与幸福,才能成为真正爱的使者,幸福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邓安庆译.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0.09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1(第2版)

[4]季爱民,蔡欢.试论教师幸福:关怀伦理的视角[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2月.

[5]朱露露.以德为先,感受教师职业幸福——基于“德性幸福观”的理性思考[J].生活教育,2015年13期.

[6]俞珂沁.论教师职业幸福实现的途径[J].高教研究,2013.01

经济伦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第12篇

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误解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由来已久, 不少专家学者曾经定义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其中美国著名学者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和美国经济发展委员提出的“三个同心圆”理论对社会的影响较大。卡罗尔认为, 位于金字塔底端的企业的基本责任就是经济责任, 从下往上依次是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经济责任指的就是企业负有维持正常运行产生经济效益的责任, 法律责任就是企业必须遵纪守法, 不能违背相关法律法规;伦理责任指的是企业要维护自己公开、公正、正直、正义的公开形象, 要避免造成对员工、股东、消费者、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损害。慈善责任是企业有责任回馈社会, 用企业的人力和财力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学说得到了广泛地认同。卡罗尔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学说并不是主张企业由低到高依次履行这些责任, 而是主张企业同时履行全部责任。但是在金字塔学说应用的过程中, 应用者们却总是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割裂开来, 人为地、分主次地履行这些责任。

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了三个同心圆学说, 该学说是这样认定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的:首先, 居于最内层的是企业最基本的经济责任, 主要指的是企业有义务为员工提供就业机会, 为社会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 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回报, 维持一定水平的经济增长等等;中间的圆代表企业履行经济责任时必须符合社会价值观的要求, 比如企业要求发展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但是也要符合顺应社会环保理念等等;最外层的圆是指企业承担一些宏观的促进社会进步、改善社会环境的责任。三个同心圆在实践应用时, 依然人为地放大了最内层经济责任, 虽然中间的圆所强调的责任已经体现了企业伦理责任与企业经济责任的融合, 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优先了企业的经济责任, 依然是将企业的经济责任视为了企业最为核心的责任。

无论是三个同心圆学说, 还是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学说, 其实都没有否认企业的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是可以同时履行, 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但是在这些主流学术实践应用过程中却遭到了误解, 人们容易产生这样的误区: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优先于企业的伦理责任的,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是递进式的。基于这种思想上的误区, 许多人都会认为如果一个企业还没有在行业内站稳脚跟, 没有走上稳定的经营轨道, 那么这个企业不需要履行伦理责任;如果一个企业已经在履行伦理责任了, 那么这个企业肯定是一个成功的经济效益可观或者经济责任履行得很好的企业。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 人们把企业的伦理责任视为了一种奢侈品, 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将这种责任束之高阁, 公众媒体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价时也相应地陷入了误区, 把慈善捐助的数量视为企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程度衡量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价值导向下, 企业为了追求曝光度和知名度, 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伪慈善, 或者企业为了迎合公众和媒体不得不慈善捐款造成被慈善。

2 企业的经济—伦理社会责任

实际上, 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中, 伦理责任和经济责任是相互依存的, 既不存在脱离了经济责任的纯粹伦理, 也没有脱离了道德束缚的纯粹经济。任何一个经济体系得以长期稳定或维持运行都离不开道德体系的约束, 道德体系规范了经济运行的方式, 支撑着经济长期稳定运营。在经济关系中, 以道德价值为协调原则的伦理关系客观地存在于其中;市场机制需要将道德容纳到自身的运行机制当中, 从而实现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有效矫正;道德评价既承认经济行为的正当性和善意义, 同时也保持了它对经济行为的牵制力和在更高价值层级上的独立性和优先性;道德与经济在价值领域并非单纯的价值和事实的关系, 它们需要澄明各自的立场, 并在对话和共识的基础上共享某些事实与价值。因此, 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解读为企业的经济—伦理责任。这是因为, 一个企业要想立足, 根本或者前提就是企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不负有法律责任的企业不能称之为企业, 也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企业伦理责任并不是凌驾于经济责任之上的, 经济责任也不是最基础最核心的责任, 两者是相互渗透的, 交融互生的。

3 企业经济—伦理社会责任履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3.1 剥离社会职能, 寻求经济—伦理社会责任的理性回归

履行经济—伦理社会责任, 是社会赋予企业的重任, 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助力。要想成功履行经济—伦理社会责任, 首先要做的就是剥离社会功能, 寻求剥离社会功能与履行经济—伦理社会责任的内在一致性。传统观念认为, 企业的经济责任和伦理责任包括给员工提供就业机会, 负责员工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 这种误区只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影响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经济—伦理社会强调的是企业既要追求经济利益, 又要积极造福社会, 寻求的是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双赢。由此可见, 剥离社会职能与履行经济—伦理社会责任并不矛盾, 剥离并不是为了放弃和逃避责任, 相反是在追求在更高层次上的经济—伦理社会责任的理性回归。

3.2 在依靠社会和回报社会上求互动

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就必须依赖于社会资源。企业要怀有感恩的心, 要明白企业的成长发展所需一切资源都是社会提供的, 企业要将自身的发展定位与对社会的贡献融为一体。社会进步会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行, 企业发展的成果用来回馈社会还会得到社会的加倍回报, 以此良性循环发展下去。企业要转变理念, 要明白一味向社会索取, 只知道谋取经济利益, 不注重社会伦理是难以长期走下去的, 只有坚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3.3 在以效益为目标和以人为本上求对接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进步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 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的诱惑, 容易突破伦理的底线去换取更多的利润, 只有建立起健全的获利体制, 才能建立起企业经济—伦理社会责任体系。企业的发展既要求经济效益, 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不能为了换取经济利益牺牲员工和消费者的利益, 也不能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企业的中心, 只有树立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积极改善员工生活生产条件, 保障员工的权益, 建立健全的薪酬奖励体系, 同时给员工提供一些技能培养、讲座学习等软福利, 才能鼓舞士气, 提高企业凝聚力, 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3.4 在客观需要和主观追求上求同步

企业履行经济—伦理社会责任, 实质上既是客观需要也应该是一种主观追求。企业遵循行业规定、保障员工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为社会提供符合相关规定的产品, 降低环境污染等等一系列的举动, 不仅仅是出自于行业规范和法律规定的需要, 更应该是基于一个企业应有的良知信念, 自觉主动地追求这些社会责任。一方面, 企业要建立有效的责任体系, 进一步将企业经济—伦理社会责任践行到底。制度最初是保障社会责任落实的有效防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践行经济—伦理社会责任就会深入人心, 逐渐成为企业品牌文化的重要内容, 短期的、偶然的行为最终会自然而然地演变为长期、理性的行为。另一方面, 重塑企业的价值观, 让企业从被动、被迫履行经济—伦理社会责任向自觉主动履行经济—伦理社会责任过渡, 对经济—伦理社会责任的主动追求只会引来社会更多的回馈, 只会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摘要:关于企业伦理责任和经济责任优先性的争论由来已久, 本文首先评述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误读, 进而提出企业伦理责任和经济责任是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 最后重点分析了企业经济—伦理社会责任履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伦理,企业社会责任,误读

参考文献

[1]王露璐.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创新、学科发展和实践面向——中国经济伦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四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 2011 (02) .

[2]宋煜.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管理[J].江西社会科学, 2011 (02) .

上一篇:基地单元下一篇:再审听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