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抗生素范文

2024-06-06

局部抗生素范文(精选8篇)

局部抗生素 第1篇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时间序列,抗生素扰动,局部关联算法,关联

人类肠道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影响人体的营养物质加工、能量平衡、免疫功能、胃肠道发育和成熟及其他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1]。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微生物菌群发生改变, 而这种改变可能会增加一些慢性疾病的风险, 威胁人类健康[2,3]。所以, 研究抗生素扰动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微生物研究中, 为了揭示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关系, 挖掘和分析它们的时间序列数据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传统关联分析方法, 例如皮尔森相关系数 ( PCC) 、主成分分析 ( PCA) 、多维标度法 ( MDS) 、判别函数分析 ( DFA) 以及典范相关分析 ( CCA) [4—8], 都只是从时间序列全局的角度去挖掘, 但在微生物研究中, 存在着大量的时间序列的局部和带有时间延迟关联关系, 这些关联包含了丰富的生物信息[9—13]。本文用eLSA算法, 针对抗生素扰动下的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进行研究, 发现了一些菌群以及关联关系的变化。

1 数据与方法

1. 1 数据

本文使用的肠道微生物时间序列数据来自斯坦福大学Les Dethlefsena和David Relman的研究[14]。该数据是在10 个月时间内从3 个成年人 ( D、E、F) 粪便中收集肠道微生物样本, 每个样本中数据分别收集56、52、54 次 ( 即56、52、54 个时间点) , 在此期间三个人都接受了两次相同的环丙沙星扰动。本文选取其中的241 个微生物数据用于研究, 并将选取的数据分为6 个子样本D1 ( 28 个时间点) 、D2 ( 28个时间点) 、E1 ( 26 个时间点) 、E2 ( 26 个时间点) 、F1 ( 27 个时间点) 、F2 ( 27 个时间点) , 其中三个1 号样本为第一次添加扰动, 三个2 号样本为第二次添加扰动, 其具体添加扰动的时间范围如表1 所示, 两次扰动之间留有足够的时间间隔, 以保证两次扰动添加的抗生素互不影响。

1. 2 方法

为了能够发现肠道微生物菌群时间序列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局部和带有时间延迟关联, 本文使用Xia LI C等提出的局部关联算法 ( eLSA) [15]。

1. 2. 1 数据标准化

eLSA算法第一步: 要求数据正态化, 对于时间序列{ X1, X2, …, Xn} , 通过如下公式将其数据正态化:

式 ( 2) 中 Φ 是标准正态分布的积累分布函数, 新得到的Wk序列即为数据标准化后的序列。

1. 2. 2 关联系数计算

eLSA是用动态规划来实现局部相关系数计算, 对于具有k个时间点的时间序列X、Y:

式 ( 4) 中Zmax ( X, Y) 是序列X和Y的最大局部相关系数, 称其为LS ( local similarity) 分数。D是最大的时间延迟。Zsgn ( X, Y) 取正负则分别表示关联是正关联或负关联。

1. 2. 3 P值计算

为了评估eLSA计算的关联统计显著性[16], 需要计算P值, eLSA计算P值使用置换实验, 固定其中一个时间序列, 把另外一个的顺序 ( 时间点的顺序) 打乱, 一共打乱L次, 并计算新的Zmax ( X, Y) , 从中找到比原时间序列的Zmax ( X, Y) 大的概率, 即为P值。

式 ( 5) 中I是指数函数。在计算时基于现有的计算能力, 置换次数L选取1 000 次。

2 结果与分析

2. 1 计算结果

通过eLSA计算时间序列数据, 设置最大时间延迟3 个时间点, 1 000 次置换, P <0. 01。

2.2肠道微生物间的关联

2.2.1全局的关联

在D1 样本中经过eLSA计算发现Unc06af7 ( 拟杆菌) 和Unc06e4r ( 拟杆菌) 是LS分数正向最高的一对 ( LS = 0. 982 081, P = 0. 000 006 ) , 做出Unc06af7 和Unc06e4r的实际序列数据对比图 ( 图1) , 由图1 可以直观地发现, 二者在整个时间轴上具有很好的无延迟的正关联, 即Unc06af7 和Unc06e4r对抗生素扰动的反应具有同样变化趋势, Unc06af7 和Unc06e4r两者中一个变化, 另外一个将无延迟地发生同样趋势的变化。同时发现Unc06af7和Unc06e4r在样本D2 中也具有很高的LS分数 ( LS= 0. 979 031, P = 0. 000 006) , 一样对抗生素扰动的反应具有同样变化趋势 ( 图2) 。

D1 中的Unc07ezs ( 拟杆菌) 和Unc07hg0 ( 梭状芽胞杆菌) 计算得到的LS则为负数 ( LS = -0. 822 47, P = 0. 000 381) , 即负关联。由图3 可以直观的发现Unc07ezs和Unc07hg0 一个发生变化, 另外一个则无延迟的发生相反的变化, 这说明二者对抗生素扰动的反应具有相反变化趋势。

2. 2. 2 局部和带时间延迟的关联

D2 中的Unc07agg ( 梭状芽胞杆菌) 和Unc07eyy ( 拟杆菌) 之间则是具有带时间延迟的关联 ( LS =0. 824 185, P = 0. 000 364) 。Unc07agg和Unc07eyy分别从第7 个和第6 个时间点开始具有正关联, Unc07agg滞后于Unc07eyy一个时间点, 当Unc07eyy发生变化, Unc07agg将在一个时间点后发生与上一个时间点时Unc07eyy相同的变化, 也就是Unc07eyy和Unc07agg对抗生素扰动的反应具有同样变化趋势, 但这种具有同样趋势变化的反应有时间延迟 ( 图4) 。

而在D2 中的Unc06iwr ( 梭状芽胞杆菌) 和Unc0826u ( 梭状芽胞杆菌) 则是局部的但不带时间延迟的关联 ( LS = 0. 839 775, P = 0. 000 252) 。在D1 中二者都是从第14 个时间点开始, 在其后15 个时间点区间内具有正关联。说明二者对抗生素扰动的反应具有相反变化趋势, 但这种关联在添加抗生素扰动2 个时间点之后才产生, 并非在整个扰动过程中 ( 图5) 。

上述的局部和带时间延迟的关联正是传统的关联分析无法发现的。应用eLSA进行局部关联分析能够发现它们, 这些局部和带时间延迟的关联说明部分肠道微生物对于抗生素扰动的反应的关联存在于局部和带时间延迟的情况。

2. 3 抗生素与肠道微生物

从结果文件中还能发现三个个体之间发现的元素对也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上述提到的Unc06af7 和Unc06e4r元素对在D1 和D2 中均被发现存在关联, 并且其LS分数都较高, 但另外4 个样本的计算结果中并未被发现或者LS分数偏低。这说明个体之间的差异同样影响着肠道微生物对抗生素扰动的反应, 从原始数据中也能发现每个个体拥有的肠道微生物并不完全相同, 具有自己的专一性, 说明个体自身的特性在肠道微生物的构成中发挥主要作用。

由表2 能够发现, 在所有的样本中eLSA发现的局部和带时间延迟的关联数量在eLSA发现的总关联数量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这表明肠道微生物对抗生素扰动反应有大量的关联是存在于局部范围或在带有时间延迟的情况, 这些局部和时间延迟的关联说明肠道微生物在抗生素的持续影响下, 其对抗生素扰动的反应可能只在某些特点的时间内具有关联 ( 例如D2 中的Unc07agg和Unc07eyy) , 或者其对抗生素扰动的反应可能由不关联渐变为具有关联 ( 例如D2 中的Unc06iwr和Unc0826u) 。

同时在D、E、F三个个体中, 对于来自同一个体的两个样本, 使用eLSA能够发现的关联显著的元素对数量都呈现1 号样本大于2 号样本的情况。例如Unc0772b ( 梭状芽胞杆菌) 和Unc0771f ( 梭状芽胞杆菌) 在D1 样本中发现存在关联 ( LS =0. 895 465, P = 0. 000 06) ( 图6) , 在D2 样本中并未被eLSA发现, 在D2 样本中Unc0772b和Unc0771f并不具有关联, 甚至发现D2 中Unc0772b的数据全为0, 这表示在第二次抗生素扰动的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从D2 发现Unc0772b。类似于这种情况的微生物在样本中还有很多, 这说明经过抗生素扰动后部分微生物无法恢复到扰动之前的状态, 甚至有可能导致微生物从人体肠道中消失, 例如D2 样本中Unc0772b的量为0, 表明D个体的肠道微生物在第一次抗生素扰动的影响下可能不再拥有Unc0772b, 也就是说抗生素扰动改变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原有的平衡, 这种改变可能是长期的, 从而使得再次进行同样的抗生素扰动时, 二者扰动反应已不再具有首次扰动时发现的关联。

并且同一个体的1 号和2 号样本中发现的元素对也存在很大不同, 例如D2 经eLSA发现的910 对关联中只有265 对也同样在D1 中被发现, 这说明抗生素改变了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 这种改变不光导致了部分关联的消失, 同时也使得部分首次扰动时并不存在关联的微生物之间在再次进行相同抗生素扰动时出现了关联。例如D2 样本中发现Unc07agg ( 梭状芽胞杆菌) 和Unc06afr ( 梭状芽胞杆菌) 之间具有正关联 ( LS = 0. 803 032, P =0. 000 598) , 但Unc07agg和Unc06afr并未在D1 样本中发现关联。

3 讨论

局部抗生素 第2篇

【关键词】 维生素C;角膜炎;角膜溃疡;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07-01

角膜炎、角膜溃疡是由于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临床表现为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盲率,严重危害人类视力。维生素C是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蔬菜及许多生物中的一种重要的维生素,研究指出维生素C可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同时维生素C作为一种高活性物质,它参与许多新陈代谢过程,如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苯丙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因此本次研究目的为收集近3年我院诊断为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患者,探讨维生素C局部注射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近3年我院诊断为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平均年龄(43.8±12.3)岁,男性28人,女性22人;对照组平均年龄(44.6±11.8)岁,男性25人,女性25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年龄大于18周岁。(2)角膜炎、角膜溃疡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学分会关于角膜炎、角膜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每个研究对象能配合医务人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1)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入院有其他部位急性、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药物有过敏。

1.4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给予相同抗病毒和抗生素抗感染,即阿昔洛韦抗病毒和抗生素抗感染,阿托品扩瞳。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接受维生素C局部注射。使用方法:每3天进行患侧眼穹窿部球结膜下局部注射维生素C 0.2ml一次,共进行注射5次。

1.5 评价方法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治疗时间及复发率。

1.5.1 治疗疗效判断 参考文献[1],治疗疗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治疗标准》,治愈: 眼部刺激症状消失,角膜水肿,充血消失,角膜浸润灶愈合; 有效:眼部刺激症状明显减轻,角膜浸润灶范围缩小或浸润减轻; 无效: 眼部刺激症状明显,角膜浸润灶无缩小,荧光素角膜染色明显着色。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_)±s描述,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当P<0.01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及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及复发率分别为(94%、0%)、(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角膜炎、角膜溃疡是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眼病,该病起病急、发病率高,如就诊不及时可发生角膜穿孔、眼内炎等并发症。该病主要由细菌、真菌、病毒引起,但随着临床上病原体耐药性的增加,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治疗疗效受到严重影响。而且研究[2]指出,有些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治疗后可发生角膜白斑、角膜新生血管等后遗症。

我们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复发率及治疗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维生素C局部注射配合抗病毒和抗生素使用后,能明顯提高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治疗疗效,缩短时间时间,减少复发率。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化合物,参与人体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在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我们查阅文献发现维生素C的优点为:(1)抗氧化,抗自由基,能参与体内糖代谢氧化还原过程,增强机体的抵抗力。(2)参与神经递质、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研究[4]指出角膜基质层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而使用维生素C后可参与角膜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3)有助于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进而提高合成抗体的能力。(4)提升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药物或毒物的解毒过程,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诱导干扰素产生,增强抗病毒作用。(5)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感染的抵抗作用。阿昔洛韦可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抑制病毒DNA合成,具有作用强、选择性高、毒性少等优点,而且阿昔洛韦眼内穿透性高,能透过完整的角膜上皮和基质。因此,在角膜炎、角膜溃疡治疗时联合使用维生素C后,可保护基底膜的完整性,促进胶原蛋白和组织间质的再生,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局部组织抗病毒的作用[5]。对于维生素C的使用方法,我们建议球结膜下注射。因为角膜病变易发生于角膜中央,若全身应用维生素C会导致角膜浓度不高,而球结膜下注射可使药物在房水及前葡萄膜等获得较高浓度,发挥更明显作用[6]。

参考文献

[1] 姜中蓉.单胞病毒性上皮性角膜炎的患者口服无环鸟苷以预防基质性角膜炎或虹膜炎的对照性验证[J].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2012,10(2):74-77.

[2] 蒋慧蓉,徐丽,夏德昭,等.干扰素在眼科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15(3):130-134.

[3] 姜中蓉.单胞病毒性上皮性角膜炎的患者口服无环鸟苷以预防基质性角膜炎或虹膜炎的对照性验证[J].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2012,10(2):774-771.

[4] 李志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免疫学[J].眼科新进展,2012,22(1):11

[5] 李玉珍.无环鸟苷对单胞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眼科杂志,2012,5(11):657-660.

局部抗生素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88例, 男52例, 女36例;年龄22~65 (35.60±4.58) 岁;均伴随着不同程度脓痰、咯血、脓血痰等病史;均经药敏试验及痰细菌学检查;排除高热、中度咯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禁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补液、体位引流、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术前常规肌内注射2%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0.5mg对鼻黏膜表面及咽喉部进行麻醉。之后经鼻入声门及口部将电子支气管镜插入支气管及气管, 注入2%利多卡因5~10ml对支气管及气管黏膜进行麻醉, 检查同时对支气管、气管内分泌物进行彻底吸除。定位感染的肺段或肺叶, 将纤维支气管镜前段嵌入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开口部位, 高压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 每次20~30min, 灌洗液与肺组织及支气管充分接触混合后吸除, 重复3~5次。观察组患者在支气管肺泡灌洗完成后, 将敏感抗生素注入治疗。每周进行1次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咯痰量、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咯痰、咯血等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 胸部X线片检查全部吸收或仅留少数纤维化索条阴影;有效:上述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胸部X线片复查至少有50%阴影吸收;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甚至加重, 胸部X线片无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咯痰量、Pa O2及Pa CO2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咯痰量少于对照组, Pa O2高于对照组, Pa CO2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支气管阻塞及支气管肺组织反复感染是导致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原因, 在两者互相作用下, 支气管扩张发生并发展, 病程较长、病情反复, 患者出现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在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治疗时, 需对患者口鼻污物及分泌物及时彻底清除,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出现窒息等情况。常规祛痰、吸氧、平喘、止咳等治疗无法彻底治愈病症, 效果并不显著。全身使用抗生素药物虽能起到一定的抗感染作用, 然而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无法对病原菌进行彻底清除[2]。近年来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在临床普遍推广使用, 经此治疗, 管腔内脓液可被彻底清洗, 而反复灌洗后, 支气管及器官内分泌物被彻底清除, 患者呼吸道通畅[3], 同时有助于肺小叶复张及炎性阴影的消退, 达到治疗效果, 治疗后气管内细菌生存环境得到较大改变, 联合抗生素药物治疗, 病灶内抗生素浓度增加, 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全身抗生素治疗。本结果示,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效果显著, 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促进患者康复,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 2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 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局部抗生素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咯痰量及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咯痰量少于对照组, PaO2高于对照组, PaCO2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有助于改善血气指标, 缓解临床症状, 促进患者康复,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

参考文献

[1] 郭华, 张容, 谢明金.支气管肺泡灌洗加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疗效[J].西南国防医药, 2012, 55 (7) :729-731.

[2] 林南生.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加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3, 14 (12) :107-108.

局部抗生素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中随机选取110例, 男62例, 女48例, 年龄60岁~84岁, 平均年龄 (72±0.3) 岁, 病程4年~50年, 平均 (23.0±12.5) 年。将110例患者依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划为2组, 对照组50例, 观察组60例,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X线以及CT等多种手段检查, 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 排除中度咯血、高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禁忌患者。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包括改善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氧疗、补液、体位引流、祛痰、抗感染等一系列基础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 、局部抗生素用药。术前常规肌内注射0.5 mg阿托品, 鼻黏膜表面、咽喉部采用2%利多卡因麻醉, 之后经口或鼻入声门电子支气管镜深入到支气管、气管内, 经吸引管注入2%利多卡因5~10 m L, 支气管黏膜、气管麻醉。插镜中边进镜检查边吸引支气管以及肺内分泌物, 清除干净气道内痰液、分泌物。定位感染肺叶或肺段, 将有病变的肺叶或肺段支气管开口, 嵌入纤维支气管镜前端, 高压下将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灌洗液注入, 每次注入量为20~30 m L, 停留片刻, 让灌洗液与支气管、肺组织充分接触, 有利于清洗干净, 重复3~5次, 吸出灌洗液, 注入敏感抗生素。每周实施上述治疗1次。

1.3观察指标统计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肺功能改善情况、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血氧饱和度 (Sa O2) 、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气氧浓度的比值 (Pa O2/Fi O2) ]情况。显著改善:观察无症状, 胸片复查彻底吸收, 或检查有少量纤维化索条阴影;改善:观察无症状, 胸片复查吸收量<50%;无效:观察症状、胸片无变化。有效率为显著改善率与改善率之和[2]。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 (16.20±6.20) d、住院费用为 (13 217.20±6 725.45) 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 (10.25±4.25) d, 住院费用为 (8 460.25±3 425.45) 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住院时间对比, t=5.116, P<0.05;2组住院费用对比, t=15.464, P<0.05) 。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对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Pa O2、Sa O2、Pa O2/Fi O2指标均明显改善 (P<0.05) , 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t、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t1、P1为2组治疗后比较检验值。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50例, 显著改善35例, 改善7例, 无效8例, 有效率为84.0%;观察组60例, 显著改善53例, 改善7例, 无效0例, 有效率为100.0%,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61, P<0.05) 。

3讨论

支气管扩张为一种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 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该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再加上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 老年支气管扩张发病率也相应有所增加。支气管扩张发生后, 因支气管管壁弹力组织、肌肉严重受损, 形成不可逆扩张而出现分泌物扩张、引流不畅, 引发感染, 多合并慢性咳嗽、咳痰, 疾病反复发作, 难以彻底治愈, 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补液、改善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祛痰、止血、氧疗等一系列综合性治疗, 但因患者的病情复杂, 疾病全身用药, 局部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 疗效不佳。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发展, 临床越来越多地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该技术用于研究肺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以及预后, 效果显著, 经纤维支气管镜嵌入到肺段, 无菌生理盐水反复灌洗, 局部注入药物, 可实现引流以及局部高浓度用药。该方法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已经得到众多学者认可, 应用效果显著, 操作简单方便。郭华[3]等研究认为, 肺灌洗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有效率为100.0%, 且Pa O2、Sa O2、Pa O2/Fi O2水平有明显提高。本次研究表明,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 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后Pa O2、Sa O2、Pa O2/Fi O2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郭华等研究基本相符。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肺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用药, 可大大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节省医疗资源。

综上所述,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韦庆, 邓庭军, 邓霞.支气管肺泡灌洗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 (2) :377-378.

[2]马建永, 李明晖, 张春意.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4) :895-897.

局部抗生素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斑秃患者25例。诊断依据[1]:头皮突然出现局限性脱发区, 境界明显, 损害边缘毛发松动易拔出。25例患者中男16例, 女9例;年龄15~48岁, 中位年龄29.2岁;病程15d~24个月, 中位数8个月;脱发区数量1~4个, 直径1~3 cm;有明显精神因素者5例, 无明确诱因者20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局部治疗, 具体方法:脱发处以碘伏常规消毒, 用注射器抽取维生素E注射液 (规格:1ml∶50mg, 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ml, 在脱发区穿刺点斜向进针至皮内, 缓慢注入药液0.1~0.2ml, 以注射处发白隆起呈小皮丘状为度。穿刺点间距约为1cm, 依脱发面积大小不同, 决定穿刺点数, 一般每处选择2~4个穿刺点。每周注射1次, 每4次为1个疗程。注射时皮肤有轻度疼痛, 多于20min后自行消失。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脱发区新发全部长出, 分布密度、毛发粗细、色泽同正常头发, 拔发试验阴性;显效:为新发生长50%以上, 有较多毳毛变为终毛, 拔发试验阴性;有效:脱发区新发生长10%以上, 拔发试验阴性或阳性;无效:新发生长低于10%, 或脱发区无毛发生长。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 /总例数×100%。

2 结果

25例患者经以上2个疗程治疗后, 痊愈17例 (68%) , 其中11例在注射治疗5次后即长出新生黄白色细发, 以后逐渐变粗变黑。显效7例 (28%) , 有效1例 (4%) ,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96%, 无1例出现局部皮肤萎缩凹陷或化脓感染。

3 讨论

斑秃是皮肤科常见病, 大多采用药物治疗, 但治疗时间长, 且效果不佳。目前斑秃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一般认为斑秃发病可能与遗传、免疫、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功能失调及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斑秃患者的皮损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 直接影响了毛囊乳头的血液供应, 导致其营养缺乏, 出现脱发。具体机制可能是[2]: (1) 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 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紊乱, 引起头皮毛细血管痉挛, 毛囊乳头供血障碍, 导致脱发。 (2) 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神经因素的作用下出现功能紊乱, 通过免疫炎性反应及局部缺血, 致使毛发生长受到抑制。临床血液流变学方面的检测也提示斑秃患者血液黏度升高, 微循环灌注不足, 脱发处血流量较正常人明显减少[3]。由此可见, 改善微循环, 提高脱发处血液灌注量, 增强其代谢可能是预防斑秃的一个重要环节。维生素E是一种基本营养素, 属于抗氧化剂, 保护神经与肌肉免受氧自由基损伤, 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发育与功能。将维生素E注射至病变部位, 可改善局部毛囊的微循环, 保证毛囊充分的营养供应, 加速新陈代谢, 使头发再生。还可通过药物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刺激, 使处于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开放, 引起局部皮肤充血, 血流量增加, 增强毛囊的活性, 促进毛发生长。对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及缺铁性贫血患者, 应慎用此药, 以免病情加重。还应避免与大量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同用, 以防止低凝血酶原血症发生。总之, 用维生素E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斑秃方法安全, 简便易行, 治愈率高, 是治疗斑秃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亓永红, 李建.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斑秃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16) :165, 170.

[2] 孙建国, 马玉昕.维生素E局部注射治疗斑秃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 2008, 30 (4) :571-572.

局部抗生素 第6篇

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65例, 男35例、女30例, 其中足月儿 (体重≥2500g) 7例, 早产儿 (体重1500~2500g) 58例;日龄<7d59例, 7~14d6例, 将65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33例, 对照组32例。

硬肿分度参照1990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评分标准[2]。观察组33例中, Ⅰ度18例、Ⅱ度11例、Ⅲ度4例;对照组32例中, Ⅰ度19例、Ⅱ度10例、Ⅲ度3例, 2组患儿均有体温不升、哭声低下或不哭、不能吸吮、少动作, 皮肤硬肿。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观察组同时有2种并发症的有9例, 对照组8例。治疗组33例患儿, 体温不升的 (32.1±2.5) ℃28例, 单纯硬肿5例, 合并窒息5例, 新生儿肺炎8例, 新生儿脐炎3例, 新生儿败血症2例, 肺出血2例;对照组32例患儿, 体温不升的 (32.3±2.4) ℃27例, 单纯硬肿5例, 合并窒息4例, 新生儿肺炎7例, 新生儿脐炎5例, 新生儿败血症2例, 肺出血3例。2组肺出血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 两肺广泛存在细湿罗音为判断标准) 均在治疗过程中发生, 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程度方面,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32例患儿采用暖箱复温、补液、补充热量、纠酸、抗休克、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及对症等综合治疗。观察组33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外用配合局部按摩。方法:采用口服剂型维生素E胶囊, 用无菌针刺破, 在清洁皮肤后均匀涂于硬肿部位, 然后用手指指腹按摩局部, 力度适中, 每次15~20min, 每天5~6次, 直到硬肿消退为止。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新生儿硬肿症诊疗常规:显效为体温正常, 哺乳好, 反应佳, 一般情况好转, 3d内硬肿完全消退;有效为体温正常, 哺乳及反应尚可, 一般情况好转, 3~5d内硬肿全部消退。无效为症状无明显改善, 5d后硬肿逐渐消退且哺乳及反应差或病情恶化死亡。

3 结果

观察组显效26例, 有效4例、无效3例 (含死亡1例) , 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9例 (含死亡3例) 总有效率71.8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

观察组和治疗组在整个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4 讨论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期急重症, 至今仍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低体温、皮肤硬肿、局部血液循环淤滞及缺氧、代谢性酸中毒是新生儿硬肿症的特点[2]。因此, 复温、改善微循环、维持组织正常代谢, 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关键。维生素E是常见的脂溶抗氧化剂, 其抗氧化作用表现在对许多脂溶性自由基有高度反应性, 是超氧自由基的中间受体, 能抑制单氧活性, 并通过细胞外非酶机制清除自由基, 与不饱和脂肪酸竞争, 与自由基结合, 从而阻止脂质氧化过程中的连锁反应, 清除自由基, 维持酶活性, 增加线粒体和生物膜的功能, 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 维持组织正常代谢[3]。由于新生儿皮肤薄嫩, 渗透性强, 通过按摩有利于维生素E吸收。按摩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使皮肤温度升高, 有利于硬肿的消退。按摩抚触使治疗信息通过人体体表的触觉和压力感受器沿着脊髓传至大脑, 由大脑发出信息兴奋迷走神经, 使应激性激素水平下降, 血清素 (5羟色胺) 水平升高, 可降低机体的应激状态, 减轻婴儿的焦虑及抑郁, 也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4]。维生素E为油剂, 局部外用可防止按摩时对皮肤刺激而造成损害。本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E外用局部按摩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能缩短病程, 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所有病例中就一例皮肤破溃和感染, 或其它副作用, 并且操作简便, 实用性强。

参考文献

[1]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49~150.

[2]魏克伦, 籍孝诚, 吴圣楣, 等.新生儿硬肿症治疗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 1991, 29:163~164.

[3]冯利平, 张玲, 钟玲, 等.维生素E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 27 (3) :217.

局部抗生素 第7篇

共120例, 男48例, 女72例;年龄最小12岁, 最大76岁, 平均38岁;病程最短3d, 最长1年;急性湿疹80例, 慢性湿疹4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瘙痒, 皮肤色泽改变或增厚、浸润, 或散在丘疹。其中合并感染糜烂、疼痛的72例 (60%) 。

2 治疗方法

2.1 内治法

中药以疏风止痒、清热利湿为主, 方药:滋阴除湿汤加减。炙首乌24g、白术10g、车前草15g、泽泻10g、白鲜皮10g、桃仁10g、花粉10g、当归10g、蝉蜕10g、防风10g、丹皮10g、银柴胡10g、参10g、白蒺藜8g。每日1剂, 水煎服, 5d为1疗程。

2.2 熏洗治疗

苦参、黄柏、苍术各30g, 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五倍子各15g, 生百部、枯矾、地榆、槐角、防风各10g, 冰片5g。将上药加水3 0 0 m L, 煮沸后文火煎1 5 m i n后, 先洗后熏, 每次熏洗20min, 1次/d。

2.3 肛周封闭

病人取侧卧位, 碘伏肛周皮肤常规消毒, 铺消毒巾, 维生素B12注射液1mg, 1%利多卡因20m L混匀。用5号针在3、6、9、11点湿疹边缘成15°角进针, 边推边进, 然后作点状均匀封闭注射。总量不超过20m L。如有肛管内瘙痒者可推注齿线附近。间隔5d可重复注射1次, 3次为1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

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皮损恢复正常, 无渗出瘙痒3个月;好转:皮损基本恢复, 无渗出仍有瘙痒;未愈:皮损未完全恢复, 仍时有瘙痒渗出。

3.2 治疗结果

治愈106例, 占88%;好转14例, 占12%。用药时间最短5d, 最长30d, 治愈患者未有复发。

4 典型病例

张某, 男, 50岁, 于2004年6月初诊。肛门自觉湿润、瘙痒, 反复发作约5个月, 曾到某医院皮肤科诊治, 经用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及皮炎平软膏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 而停药后又复发。小便赤, 大便略结, 肛门痒痛、入夜尤甚, 舌红, 苔微黄, 脉弦数。检查距肛缘约2.5cm的肛缘皮肤环状变色、呈灰色、增厚、浸润、有部分糜烂渗液, 肛周有多条放射状裂口, 渗出少量鲜血。诊为肛周湿疹。辩证属湿热下注肛门。治法:清热利湿, 祛风止痒。方药:滋阴除湿汤加减。炙首乌24g、白术10g、车前草15g、泽泻10g、白鲜皮10g、桃仁10g、花粉10g、当归10g、蝉蜕10g、防风10g、丹皮10g、银柴胡10g、苦参10g、白蒺藜8g。每日1剂, 水煎服。另用苦参、地肤子、连翘各30g, 蛇床子25g、黄柏40g、防风、皂刺各20g, 百部15g、川椒、红花各10g。水煎熏洗坐浴, 每日1次。并给予维生素B12注射液1mg, 1%利多卡因20m L混匀肛周封闭注射。每隔5d注射1次, 共2次。1周后病人症状消失, 随访1年未复发。

5 讨论

中医学认为, 肛周湿疹的发生多与湿邪有关。或因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炙之品, 损伤脾胃, 脾失健运, 湿从内生, 湿热内蕴;或因居处潮湿, 湿从外侵。湿与热相搏下注于肛门周围肌肤, 致肛周局部瘙痒渗出, 皲裂疼痛, 患病日久耗血伤阴, 血虚风燥, 肌肤失养而成慢性湿疹。西医认为本病由变态反应、疾病因素、神经功能障碍及内分泌等因素引起。以往对肛周湿疹的治疗往往多以皮质类固醇霜剂外涂, 有一定疗效, 但易复发。而忽视了全身的治疗, 这种方法实践证明效果不佳, 故而肛周湿疹的治疗应以全身辩证施治为本, 结合熏洗坐浴治疗。中药外洗方中苦参、黄柏、苍术、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生百部、枯矾清热燥湿, 杀虫止痒;防风、冰片、五倍子祛风, 收敛, 止痛生肌;地榆、槐角凉血解毒, 敛疮。用之坐浴, 药物有效成分可直接作用于患处, 局部疗效明显。同时应嘱患者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湿疹是一种特殊性的疾病, 它受自主神经中枢的作用[2]。封闭疗法具有阻断恶性刺激, 产生微弱和温和的良性刺激, 从而保护神经系统, 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3]。维生素B12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恢复组织的正常功能。所以局部给予维生素B1 2封闭治疗, 效果显著。本临床研究表明, 本法内外合治, 紧扣病机, 选药准确, 从而药力强劲, 直达病所, 可明显提高本病的临床综合疗效, 故此中药内服外洗配以局部维生素B1 2封闭治疗肛周湿疹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非感染性炎症, 中医学称为“浸淫疮”、“血风疮”等。本病多局限于肛门和肛周皮肤, 以红斑、丘疹、水疱、参出、糜烂、结痂、脱屑、瘙痒, 皮疹呈多样性易复发经久不愈为主要特点。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欠佳, 经年不愈。2003年以来, 我们用中医辩证施治、外用中药熏洗同时配合维生素B12局部封闭治疗肛周湿疹120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中药内外综合治疗,维生素B12,肛周湿疹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37.

[2]刘斌译.实用心身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84~88.

局部抗生素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肿瘤科化疗期间行PICC置管后,反复接触碘伏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疹、水疱、瘙痒,在排除饮食、药物、贴膜的过敏因素后,根据国际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确诊为PICC局部接触性皮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7~56岁,平均46.5岁,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置管条件、换药技术、年龄、文化、病情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差异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PICC换药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首先进行维生素C稀释液配制:以6ml无菌注射器抽取2ml维生素C注射液+4ml无菌生理盐水备用。揭PICC贴膜注意手法轻柔,避免造成皮肤的再次损伤。以0.5%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l0cm×10cm),顺逆时针方向交替消毒皮肤共3遍,自然待干,在常规换药流程中,再以备好注射用维生素C稀释液湿润无菌棉签,以PICC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擦拭皮肤退碘,重复一遍,待皮肤完全干燥后,视皮炎症状外涂激素软膏或联合使用抗生素外擦,选用美国3M透明贴膜,如皮肤有渗液、潮湿则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根据皮肤状况换药1~2次/d[1,2]。1.2.2对照组:换药时,采用0.5%碘伏消毒皮肤,省略了维生素C退碘的操作步骤,其它换药流程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皮肤红疹、水疱、患者皮肤瘙痒及皮肤感染等变化情况。

1.4效果评估

1.4.1显效:

皮肤红疹、水疱消失、患者皮肤无瘙痒的症状;有效:皮肤红疹、水泡症状好转,患者瘙痒症状减轻;无效:皮肤红疹、水疱无改善或加重,患者瘙痒症状未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2有效时间:

从换药开始到红疹、水泡消失、患者无皮肤瘙痒所需时间,可有一些色素沉着。

1.4.3换药次数:

从第一次换药到皮疹消失期间的总换药次数。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拔管,见表1。两组护理有效时间和换药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均无局部皮肤感染。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接触性皮炎属典型的IV型变态反应(或称迟发型变态反应),是皮肤反复接触外界物质刺激,诱发迟发性超敏反应出现的炎症反应性皮肤病。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而化学性物质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碘伏在临床是使用最广泛的化学消毒剂,在PICC换药时发挥了很强的杀菌作用,有效成分碘仍继续留于皮肤表面,密切接触皮肤,对皮肤造成的刺激是长期、叠加的,尤其夏季,皮肤代谢产物、汗液增多;加之化疗患者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内因的综合作用,导致和增加了接触性皮炎的发生[3]。治疗皮炎时,仅局部外涂激素软膏或联合抗生素外擦,虽可暂时缓解一时症状,但易复发;生理盐水擦拭退碘的方法,也因碘不易溶于水,消除碘不够彻底,效果欠佳。采用维生素C(C6H806)稀释液与碘伏有效成分碘(1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分子反应方程式;I2+C6H8O6=2HI(碘化氢)挥发性+C6H6O6 (脱氢抗坏血酸)[6,7]生成的HI(碘化氢)随皮肤干燥挥发的除碘技术,彻底去除了PICC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就维护皮肤正常功能而言,该换药方法也是相当理想的。

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C6 H806),在与碘反应后脱去二个氢原子被氧化生成脱氢抗坏血酸,但仍保留相同的生物活性,维生素C作为一种抗菌抗氧化剂,有保护细胞膜和亚细胞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对感染的抵抗力,促进组织修复,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的作用。

碘伏是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络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碘的助溶剂,其表面活性和化学稳定性,对皮肤不构成任何刺激和毒性,且具有很好的生物惰性和生物相容性;PVP成膜的特性能有效隔开穿刺点周边皮肤与外界细菌的接触,保持皮肤适度的湿润状态,对表皮再生干细胞有促进作用,并可抑制胶原再生,减少瘢痕形成;PVP形成的薄膜无色透明,也便于临床对接触性皮炎症状直接、细致的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碘伏与注射用维生素C稀释液外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局部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肿瘤科行PICC置管后,因碘伏消毒剂刺激引起的局部接触性皮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于PICC换药时,用0.5%碘伏正规消毒皮肤3遍,待干燥后,再以维生素C稀释液退去皮肤上残余碘,进行局部皮肤维护性护理;对照组采用0.5%碘伏按常规流程换药。结果:观察组皮炎、瘙痒症状消退时间1.8d,换药总次数2.2次;对照组皮炎、瘙痒症状消退时间4.6d,换药总次数6.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与注射用维生素C稀释液联合用于PICC接触性皮炎换药有效时间短,疗效显著。

关键词:PICC,局部接触性皮炎,注射用维生素C,碘伏,换药

参考文献

[1]贾爱玲,黄美香,曹晓枫.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接触性皮炎的护理[C].中国临床研究,2012,25(8):815.

[2]俞碧霞.PICC置管后敷贴部位发生接触性皮炎的原因分析的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3,3(14):20-21.

[3]刘贵建,刘鳳奎,冯珍如,等.实用临床诊断学丛书免疫性疾病[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84-185.

[4]林关聪,章霞,陈华,等.甲硝唑、庆大霉素与维生素C用于伤口换药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20-21.

[5]林关聪,龙炳新,陈华,等.甲硝唑、庆大霉素与维生素C用于伤口换药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23(4):418-419.

[6]吕金宏.介绍一种清洁碘伏污渍的方法[J].全科护理,2009,7(13):12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局部抗生素】相关文章:

局部规划06-10

局部特征07-05

局部用药08-08

局部缺陷08-09

局部出血08-09

局部定位08-10

局部优化09-02

局部麻醉09-03

局部屈曲论文05-24

局部综合治疗06-29

上一篇:行业法规下一篇:数字化三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