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强国范文

2024-09-13

高等教育强国范文(精选12篇)

高等教育强国 第1篇

关键词:文化强国,校园文化,师生关系,和谐构建

“师生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主干关系之一, 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当前学界对“师生关系”的争论和教育界对“师生关系”的描述情况来看,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考究, 阐释“师生关系”的构建原则, 在“以人为本”、“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的语境下, 才能保证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得以构建, 有效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以实现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一、“师生关系”探源

生物进化史和人类学的知识告诉我们, 五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 一千五百万年前才有森林古猿, 三百万年前猿才转变成为人, 其主要特征是学会使用了石斧、石刀、石片等工具, 从此, 人类进入原始公社时期 (也称旧石器时代) 。一万五千年前以发明弓箭等复杂工具为标志, 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也称新石器时代) 直至原始社会的结束。

我们无须再对以后的教育模式予以赘述即可知, “师生关系”是伴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但是, 只有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及人的本质属性才使学校教育成为可能。“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催生了“师生关系”的同时, 也给“师生关系”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二、“师生关系”内涵

“关系”一词中的“关”:本义为门闩, 引申为关闭、关禁闭;“系”:带子, 引申为系统、依附。因此, “关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所以,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其中的“某种性质”既包含人们血缘等“先天”形成的因素, 也包含人们业缘、情缘等“后天”在具体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素。

因此,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师生关系”就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上的联系。

上述概念包括下列三个要素:

适用范围:学校教育。不包括学校外的其他教育模式所形成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适用主体: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这里没有客体, 也没有轻重之分, 它是一种同时诞生、相互依存的关系。

主要关系: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就可体现出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和所产生的吸引、排斥或折中的心理状态以及由此所选择的积极的、对抗的或平淡的相处方式、方法和原则, 从而产生不同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师生关系”外延

如前所言, “师生关系”中的“师”指的是“教师”或“老师”, 指的是“在学校里专门从事知识传授的人”。这是狭义的“师”的概念。

从教育发展的历程“生活即教育”和教师的主要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来看, “传授知识技术的人”均可称为“师”。所以, 广义的“师”指的是可向他人传授知识技能的人。

四、“师生关系”说

从狭义和广义的“教师”的概念中我们不难推出, “师生关系”的外延同样非常宽泛。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狭义的“师生关系”, 这将为我们解剖现有的各种“师生关系”现象提供了依据和便利。

(一) “师生=师徒”说

如前所言, “师徒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师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增加了对“徒弟”的情感投入, 让“徒弟”感觉到“父亲般的温暖”, 使单纯的“业缘”关系增添了“血缘”色彩:“父之”, 实现了由“师傅”到“师父”的过度。

“师生=师徒”说的优点是必须有教师对学生增加了“父爱”的情感投入并得到学生的认可作为前提, 方可形成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

“师生=师徒”说的缺点是容易形成苛刻的“师道尊严”, 教师会滥用“信任”和“权威”, 在“严师出高徒”的观念影响下, 容易用“家长式”态度、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 “视生如子”说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类社会最为纯真的爱, 母 (父) 子情感是人类社会最为亲近的情感。所以, “视生如子”说“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的实质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心理倾向。

“视生如子”说的优点是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可以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 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视生如子”说的缺点是在处理“师生关系”时, 教师往往因有“家长的情结”认为学生是“长不大的孩子”而“事无巨细”,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 “师生如友”说

“友”即“朋友”, 对其解释现有辞书各不相同。《词典》的解释为:“彼此有交情的人”, 在《辞海》的解释为“同师曰朋、同志曰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认为, “朋友”就是指“彼此地位相当 (同师) 志趣相同 (同志) 、人格平等 (彼此可交) 在交流中产生情感 (有交情) 的人”。

由此可见, “师生如友”说的优点是在处理“师生关系”时, 以“平等的姿态”去尊重学生, 采取“民主的措施”去管理学生, 形成“民主、自由、活泼”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师生如友”说的缺点是在处理“师生关系”时, 因“个人的好恶”而难以做到“公平、公正”, 尤其是对那些性格、脾气、习惯、爱好等和教师自己有较大区别的学生往往会形成消极的心理定势, 很难做到“一视同仁”, 甚至会“另眼相看”。

(四) “和谐师生”说

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教育界的关注, 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各抒己见、异彩纷呈。

笔者认为, 从各位同仁提出问题的角度或阐释问题的依据或解决问题的原则等方面来看, 都还只是“提法式”的感性认识, 初步形成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视点。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论

综上所述, 随着学校的诞生而诞生的“师生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 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崭新的领域催生的当代文明社会中, 人们对“师生关系”构建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命题赋予了新的愿景。

(一)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概念

“和谐”, 也称“谐和”, 取意“协调”, 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所谓“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兼有“平和”之意。所谓“和谐师生关系”就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建立起来的一种和谐的心理上的联系。因此,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包括以下四个关键性要素:要形成“适当的情感距离”;要形成“相互吸引”的“心理状态”;要形成“积极相处”的“态势”;要形成“平和相处”的“方式、方法和原则”。

(二)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原则

我们知道, 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师对上述关键要素的“构建”和“把握”, 既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 更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潜能和水平的发挥。因此, 在“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系统工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要坚持用“师、生互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考量性原则。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但是, 在“师生关系”中人们往往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存在”的角度来看, 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这里没有客体, 也没有轻重之分, 它是一种同时诞生、相互依存的关系。

从“服务”的角度来看, 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只有通过“优质服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 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结果, 而不是教师教学的结果。

从“效果”的角度来看, 只有当师生两个主体协调一致、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时才能使教育教学活动的绩效实现最大化。

2、要坚持用“民主、平等、自由”等文明社会理念作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指导性原则。

如前所言, “师生如友”说只是一种心理取向, 只取“朋友”的部分属性:“平等性”和“民主性”, 并试图将其作为一种“方法论”或“范式”运用到“师生关系”中。

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有“民主的作风”、“平等的姿态”、“自由的空间”, 以形成“泰然的情境”、“温馨的局面”、“祥和的氛围”。同时, 要用“民主、平等、自由”等文明社会的理念有效地指导“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以避免出现方向性错误。

3、要坚持用“关爱、尊重、自我”等“人本主义”理念作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性原则。

“人本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之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马斯洛 (A·Maslow) 根据对人类需求的理解为依据, 提出了著名的“动机层次论”。

他认为, 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

他同时认为, 这五种需要具有本能的性质, 它们组成一个相对优势的需要层次 (如下图所示) 。

他指出, 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依次产生高一级的需要。

他同时指出, 人的动机是有层次的,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不难看出,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 首先要在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方面给学生关爱, 在此基础上去尊重学生, 充分发挥其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 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促进个性发展, 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4、要坚持用“无类、下问、内省”等传统教育精粹作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适用性原则。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被世人称道, 成为现代人类追求的教育理想, 其“每事问”、“无常师”、“不耻下问”的治学精神也成为历代读书人的座右铭, 凡此种种枚不胜举的传统教育精粹在当今仍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认知规律的研究说明, “主动性”和“内驱力”是搞好学习的关键所在, 学生必须将各种认知活动通过“内省”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处理“问题学生”时, 要用足够的爱心、热心、耐心, 去了解、理解、化解“学生问题”。没有“海纳百川”的容量是无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

5、要坚持用“沟通、服务、发展”等现代管理理念作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障性原则。

“沟通”是现代社会实现科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是管理科学的核心, “服务”已经成为产品或产品的主要属性, “发展”是现代各种社会行为的“硬道理”。上述具有代表意义的现代管理理念不仅同样适用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 而且对“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维护”与“发展”有较大的保障意义。

因此, 我们必须掌握“沟通”的艺术、以“服务”的姿态、围绕学生的“发展”去构思、开展和参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 去分析、判断和处理学生问题, 去设计、谋划和构建“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目标得以实现。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校园健康优秀潜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认真领会过去构建师生关系的经验教训, 继承和发扬传统而又优秀的教育思想, 积极吸收和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 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标准和修为准则, 准确把握师生关系中的伦理角色、法律角色和管理角色的定位, 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为实现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 11) .

[2]卫道治, 沈煜峰.人.关系.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3.

[3][英]迈克尔·C·杰克逊.系统思考——适于管理者的创造性整体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王成荣.企业文化大视野[M].人民出版社, 2004, 9.

[5]中国社会科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04) .

[6]文化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2006, (08) .

[7]郭德俊.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2002 (, 10) .

教育-强国之基础 第2篇

学院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 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月

教育—强国之基础

摘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对一个国家的强盛衰落起决定性的作用,而综合国力是经济与科学技发展水平,而不单纯是军事力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经济竞争其实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而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关键词:教育 人才 科学技术 综合国力 自主创新

教育的国家强盛发达的基石!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提高全民素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人民素质的提高,必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科学与哲学知识的掌握,唯一的途径就是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石!这样就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要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各种教育,使人民群众提高自身修养,了解更多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关注党中央对于民生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惠农政策,肯定党中央对于一系列中大问题决策的成果,从而对党的领导坚定信心,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复合型人才:

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国际环境总体平稳,但局部问题还是层出不穷,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复杂化,恐怖主义日益为患,大国关系时起时伏,南北关系紧张,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处理好与其他国家间的关系,同时必须保证国家内部稳定繁荣昌盛,而一切问题可以归结于物质利益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更加公平公正,完善人才选拔制度,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建设创新型、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必要和紧迫的任务。首先,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其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推动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改善教育体制,提高培养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早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共中央2010年5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计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胡锦涛强调,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和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已经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科技兴国战略。

教育的地位现在越来越高,因为当今世界的发展主要是以人才为基本条件,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使我们的社会发展的更加和谐,就必须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使国民从思想上达到空前的提高,都能自觉地维护我们的社会公共秩序;为了是我们的国家长久地健康地繁荣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友好型社会,因而,必须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使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提高;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必须依靠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在高端科技领域取得一席之地,使我国的综合实力提升的同时,用于一些自己的尖端科学技术,这样才能永远处于有利的地位,因为有了技术,才会有发言权。

因此,教育乃是国家强盛繁荣的根本,振兴教育事业,才有可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提高全国人民生活质量,使国家的发展永远处于健康快速的光明大道。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实施国家的各项政策,在党的领导下,努力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三仁教育理念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三仁教育

一、建立高等教育强国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是心血来潮、权宜之计,而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

(一)建立高等教育强国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不少产品的产量都已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但其代价是高能耗、高污染。我国的出口也已走在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国,但其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都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有人评论,中国是无“芯”、无“脊梁”的大国。因而,这种优势终究是有限的。面对人力资源结构现代化程度滞后、产业升级、即将来临的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衰竭等现实情况,2003年,中国拉开了“人才强国”战略的帷幕,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把它作为强国的国策加以落实;2006年又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远景目标[1]。这两大战略决策,把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人才、科技和国民素质等方面对国力的核心支撑作用提到了紧迫的议事日程上。

(二)建立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性

1.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前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从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整体推进,努力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作用,进而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选择。

国际上把以技术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并日益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主动,走创新型国家发展之路。美国发达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拔尖的技术人才和优秀的管理者,这些都直接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培养更多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目前,关于人力资源强国的界定,比较公认的观点主要包括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完善,教育产品的数量、层次和类别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全面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高能够培养一大批各个行业的一流人才,满足实现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教育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重任,上述指标的界定,都与高等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奋斗,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要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需要有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基本战略支撑。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凭借其创新精神和优质大学名列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体,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两次飞跃也与高水平的教育发展有关。因此,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要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4.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骄人成绩。目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迈出了由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的一步。高等教育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一批大学和重点学科实力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改善;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高校保持持续稳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初步建立。我国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我国的高等教育缺少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欠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三仁教育理念

(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教育理念的要求

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出。世界科教中心的转移与教育理念的创新呈现出很高的相关性。根据世界科教中心转移的时空次序,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有法国的教育公平理念、德国的学术自由理念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美国的服务社会理念、日本的产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俄罗斯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理念[3]。

一个国家的教育史也是一部追求教育理想、践行教育理念的发展史。经过六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正处在崛起的进程之中。从中国国家核心利益出发,我国的战略目标已经定义为:2020年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达到这一宏伟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观念性障碍,构建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理念体系。

(二)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三仁教育理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六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社会本位价值观为指导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向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价值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理念,素质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理论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那么,若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实践高校教育理念?换句话说,为了培养出符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水平、高质量人才,高等教育的理念该如何调整?“仁德、仁术、仁人”的“三仁”教育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凝练出来的[4]。

1.仁德: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

“仁”即爱人。许慎《说文解字》认为“仁,亲也。从人从二”。仁字的本义即“亲”,指的是人与其子女的亲情关系。到了孔子“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便有了“仁者,爱人”的进一步发挥。“仁”的含义极为广泛,在这里我们取其全德之名,表示人的最高道德境界。中华民族一贯推崇以德立人。古人云:“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诗经》曰“天生丞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均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德”是安身立命之本的道理。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和人文精神的人才,我们将传统“仁”“德”思想与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方针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仁德”概念。所谓“仁德”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应树立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诚实守信,勤劳敬业,谦虚谨慎,言行一致,乐于助人,廉洁奉公”的社会公德以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

2.仁术:博爱的情怀,精湛的技能。

“仁术”一词首见于《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朱熹集注:“术谓法之巧者。”中国传统“仁术”思想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人才需要,使我们认识到:“仁术”,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拥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博爱的人文情怀。“仁术”是中国文化的内核,它不仅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扎实的知识、技能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还要具有博爱的人文关怀精神。它既包含我国高等教育界代代传承的“严谨治学”“继承创新”精神,又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基准:探求真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服务社会。

3.仁人:德术统一,全面发展。

“仁人”,在古典文献中常与“义士”连用,统指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如明代方孝孺在《云敞赞》曰:“古之仁人义士,视刀锯如饮食。”我们在这里所指的“仁人”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品格、素质与才能共同进步,科学、人文与创新能力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它是“谦诚、勤奋、博古、通今”学风的高度凝练,又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宗旨所在。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至今已170年。这一个半多世纪中国近现代发展历史可以证明,理念创新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先导。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理念的创新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以“仁”为总方向,以大力加强“德”和“术”为两翼,并最终回归到“人”的本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人文教育之根,同时积极吸收西方高等教育的文化资源,以世界文明的成果丰富我们的大学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1985-05-27)2010-01-23].http://www.moeedu.cn/edoas/

web-site18/18/info3318.htm.

[2]陈至立.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第18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R].2007.

[3]李培根.多维度审视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理念[J].中国高度教育,2009,(22):4.

[4]吴勉华.仁德仁术仁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育理念与实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73-176.

基金项目:财政部教育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专项基金“精诚计划”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项目(2007/29/A12/)

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策略 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必要性,发展目标,基本策略

2009年3月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召开, 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 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并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高等教育引领着教育事业的前进方向, 如何使它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 如何实现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高等教育强国,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高等教育在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的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7年, 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2700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3%, 我国已由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提前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21世纪是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世纪, 确立高等教育质量观和发展观, 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一)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人才资源成为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关键性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一文中指出, 没有更多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发展中国家将会越来越难以从全球性知识经济中受益。接受高等教育的国民越多, 国民素质越高, 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之所以比发展中国家强, 主要得益于其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 只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才能充分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目前的工业化发展现状,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经济的科技压力仍然十分突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必须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大挑战。一个高等教育弱小的国家很难成为现代化强国, 因此现阶段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三)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当今世界,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创新创造日新月异, 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国际上把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并日益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高校逐渐成长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全世界2/3的《Nature》和《Science》的论文是由大学发表的, 3/4的诺贝尔科学奖是由大学获得的;其中排名前100名大学发表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占大学在这两个刊物发表论文总数的3/4左右[1], 前100名大学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数占大学获奖总数的94%[2]。我们要坚持教育创新, 以创新求发展, 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

(四)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骄人成绩。国务委员陈至立说, 目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 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迈出了由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的一步。高等教育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一批大学和重点学科实力进一步提升, 办学条件改善;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教学改革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高校保持持续稳定,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初步建立。我国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3]。但我国的高等教育缺少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欠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 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

目前国际上对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还没有明确界定, 综合学术界观点,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指标:一是建设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建成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府, 从而带动整个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二是有一批占领世界学术前沿的重点学科;三是有一批在国际舞台上具有竞争能力, 在世界科学技术教育发展前沿工作的科学家、教授、企业家, 有一批能在各类国际组织、国际舞台上充分发挥作用的专家、活动家;四是高校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科研成果及其转化方面有很强的实力,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五是高等教育普及率达到40%—50%, 每百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3000人左右[4]。我国必须依据上述指标, 从规模、质量、结构、效益、思想着手实践, 探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策略。

(一) 较大的高等教育规模

我国的高等教育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就需要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高等教育规模要与国家GDP水平相适应, 与就业状态相协调, 以促进国家事业的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只有立足国情, 因地制宜, 才能最终确定科学的发展规模。

(二) 优质的高等教育质量

从“211”工程到“985”工程院校,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总体水平较高, 高校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助推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进程。政府应始终抓住优质高等教育质量的中心不动摇, 争取到2020年前后, 把我国的一批重点大学建设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三) 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

近年来, 公办学校普遍实现大调整, 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不断趋于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多样化上下了不少工夫, 初步形成多样化办学格局, 但在办学模式、质量标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值得深思。

(四) 全面的高等教育效益

高等教育效益, 既包括数量上的要求, 也包括质量上的标准。高校的校均规模、生师比有了显著提高, 但应该全面思考:同样的投入比下, 如何才能使效益有更大的提高, 特别要考虑投入同样的成本, 怎样才能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学生, 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五)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思想

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 高等教育由政府直接管理, 学校缺乏相应的办学自主权。管理体制改革后, 政府变直接管理为宏观管理, 强调高等教育思想的指导地位, 高校逐渐成为自主办学实体。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离不开现代化思想的大力支持, 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关键。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策略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必须明确高等教育的国情目标, 准确把握现实定位,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在科学定位中积聚发展策略, 在积聚策略中创造特色,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以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关键, 以加大投入和创新管理水平为保障, 正确把握特色、质量、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扎实推进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策略。

(一)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中国特色的科学质量观。科学的质量观, 即全面的质量观和发展的质量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依此标准制定基本策略。目前, 我国各类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极不均衡, 一些高校一味追求外延扩张, 重复建设, 而忽视充实质量内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二) 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没有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就不可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我国要继续推动一批重点大学跻身世界先进大学的行列, 加大对高校科研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的投入;高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建设,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启动大学科技创新工程;紧抓学科建设这个龙头, 积极发展特色学科、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 强化优势学科群, 构筑学科平台。

(三)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09年教育工作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其中第三方面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 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 通过有效的分配制度改革, 为创新教师队伍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任教。高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摇篮, 一方面要努力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合格师资, 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教师团队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 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 努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 创新高校管理制度, 切实注重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管理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要创新管理制度,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模式, 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二要充分发扬民主, 注重制度建设, 坚持依法治校, 不断提高管理的法制化水平;三要采取绩效拨款机制, 落实高校问责制度, 建立管理评估机构。只有创新管理制度, 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健全现代管理保障制度, 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念才, 赵文华.面向创新型国家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67.

[2]王战军.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

[3]陈至立.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第18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R].2007.

《教育强国》观后感 第5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联合摄制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聚焦新中国教育事业,以时代线索展开,全面讲述新中国教育70年走过的非凡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该片将于今晚(11月5日)晚在央视一套播出。

《教育强国》共4集,每集30分钟,分别是《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和《面向未来》。《立国之本》讲述了从制定《共同纲领》到召开第一届全国教育大会确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开展扫盲运动,让亿万中国人开始了读书识字的新生活,成就足以载入人类文明史册;整顿调整中小学校、从1952年开始大规模高校院系调整;向苏联和东欧派出留学生,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急需的人才……一系列重大事件,记录着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中国教育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克服艰难考验取得快速发展的辉煌历程。

《强国基业》由恢复高考改变了一代青年人的命运,建立学位制度让中国人才培养与世界接轨,大规模出国留学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端人才,广播电视大学的开办泽惠更大范围的青年……一系列事件,拉开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教育探索前行的大幕。中国教育用20多年的时间,完成基础教育领域的“两基”攻坚,并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格局,在世界教育史上,书写了属于中国的时代传奇。

《春风化雨》则是通过一个个教育故事,讲述着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变革历程。在偏远农村,在课堂一线,在实训现场,中国各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学段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所有努力,让中国教育事业呈现出全新的时代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人才支撑。

职业教育是强国之基 第6篇

从内战结束到20世纪初,是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也是美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作“大学时代”。这期间,美国成立了200多所新大学,很多老大学也都有了研究生课程。进入进步时代(1901-1921年期间,广义的是指1890-1920年之间),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提高民众素质,改善工人处境,在智识上尽可能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职业教育也正是这个时期的发展重点。

职业教育被视为20世纪最成功的改革举措之一。在进步时代初期,商界领袖和政治家们为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吃力所困扰,尤其是担心与德国展开的教育竞争,因而对职业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支持。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阶段,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得可谓如火如荼,为德国的崛起奠定了人力资源上的基础。

进步时代美国的职业教育运动,不仅培养出大批有技术的青年人,而且也促进了美国学校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的养成。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城市学校和职业教育请来工匠、熟练技工和其他经验丰富的手艺人来传授专业课程,不仅教育效果好,而且还使得中学教师得以腾出时间专注于学术和公民教育。

在大学层面,1862年和1890年通过的两部《莫里尔法案》促使大学课程从古典课程向应用型课程转变,并为州立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动力,这一切,还要感谢林肯总统通过的增地法案,也即根据国会议员的多寡按照每位议员3万英亩土地的标准向各州增地,用来建立农工学院等实用型学院,这也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层面的职业教育,至少是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

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在塑造国民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教育的平民化,是进步时代最大的教育进步之一。1870年时,全美的大学和学院招生数量仅为5.2万人,到了1920年则到达60万人。高等教育已不像过去那样贵族化,仅为白人所独享,也没有那么強烈的宗教倾向,而且也不单是男性的专属。

值得一提的是,进步时代的反腐败运动,也是对美国教育事业的极大保护。在镀金时代,腐败也在教育部门流行,不仅教育主管部门贪官林立,而且很多学校董事会和学校制度也陷入赞助与腐败的泥潭,不仅很多不合格的管理者和教师被腐败分子安插进学校,而且学校的建筑合同、教材和日用品的购买也充斥着行贿受贿。而在进步时代,不仅城市反腐带动了教育反腐,而且以约翰·杜威为代表的一些进步主义教育家也发起了教育改革运动,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教育界的不正之风。而埃拉·弗拉格·扬(第一位女督学、美国教育协会首位女主席),更是力主将民主原则扩展到整个教育系统,她组织并倡导的教师委员会就是让教师在决策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社会学家在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后发现,很多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大致相当于1890年的美国,从教育上看,这个时期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个人能力感、对新事物的开放度、自立精神和摆脱权威束缚的独立意识,而有些国家的教育还没有进化到这个阶段。国民素质相差一百多年,根源其实还是在教育上。

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 第7篇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大约在十年前开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陈至立同志在2007 年12 月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8 次全体会议上就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基本思路、战略重点等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 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提出建设高教强国战略目标的时机已经成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陈至立同志的讲话推动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遂组织了全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力量,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为契机,实施了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这一研究项目自2008 年初启动,至2014 年6 月12 个子课题全部结题,历时6 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等一系列命题, 而且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5年11 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系列论丛》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项目的研究成果以体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作为项目研究成果“总论”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一书的“结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以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作为坚实的基础,因此可以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同步的,即到建国100 年时,我国应该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行列。 ”项目组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认识恰与国务院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一致,这充分说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 已由学术界的研究转化为国家意志”。

当然,我们应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65 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30 余年的发展,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更是刚刚开始,随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践的不断发展, 会有更多的新问题需要我们持续的研究。 毫无疑问,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应该为实践发展贡献更多的知识与智慧。

1. 深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 需要进一步厘清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创新问题。理念对于大学改革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重要已在大学发展史上多次得到证明。 众所周知,19 世纪初的德国大学改革一扫17、18 世纪欧洲大学的颓萎状态,将研究引入大学,开了大学近代化的先河,使得德国大学在此后的大约一个世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许多国家大学效仿的样板。 为什么在19 世纪初的德国能够产生这样一次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大学改革? 原因及影响因素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其中大学理念的创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19 世纪初期,“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要求大学改革的论文, 这些论文对大学的改革以及新大学的设立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其中,施莱尔马赫、费希特、谢林、洪堡的大学构想成为19 世纪初期以后大学改革的基础”。这些哲学家将他们的理论触角伸进了大学领域,在德国形成了不同以往的“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人们在评价哲学家们的大学理念与思想的意义时,甚至认为:“作为大学发展史的宝贵遗产的不是柏林大学的出现,而是围绕着创建柏林大学所产生的那些大学论说。 ”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经历了30 余年的改革与发展、 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之后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 30 多年来,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与促进作用。高校应该成为“两个中心”的理念推动了科研活动广泛而深入的开展,大大提升了高校的学术水平;素质教育的思想引领人们反思长期以来的专业教育模式,推动了以宽口径、重实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念成为30 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与发展方向。建设高教强国同样需要理念上的引领与创新。我国的高教强国建设是在与已有的高教强国所不同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下进行的,应该以什么样的理念来发展高等教育、以什么样的理念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以什么样的理念来建设一流大学、以什么样的理念来完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以什么样的理念来实现建设高教强国的目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与实践的。

2. 深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 需要进一步探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体制改革问题。 20 世纪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近代高等教育产生之后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时期。 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到目前为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40%, 适应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社会变迁,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领域都实施了深刻而全面的改革, 其中体制改革尤为引人关注。1985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的颁布,可以说开启了30 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决定》中提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一直贯穿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体制改革问题同样十分重要。 就当下比较突出的来说,一是如何解决大学行政化问题。大学去行政化已经从几年前学界的认识上升为政府的意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指出:“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共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大学行政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制度以及文化原因,其发展非“一日之寒”,其解决也难一蹴而就。 究明大学行政化产生及运行的原因,探讨大学去行政化的政策与路径,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是如何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依法治校、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这为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自主依法治校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近两年来,在大学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章程制定工作已经在各高校陆续完成,章程是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同时章程也只是依法治校的一个开端。 章程如何从文本到实践,如何在治理结构中建设体现现代大学制度精神的基层学术组织, 如何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这些都是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体制改革课题。

3. 深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 需要进一步分析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问题。我国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后发国家,同样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行列中也是后来者。因此我们可以从先进国家发展高等教育、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经验中得到启示与借鉴。美国是当今实力最强、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强国。但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其实也是高等教育的后发国家,1636 年才出现了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哈佛学院,19 世纪下半叶在德国大学模式的影响下,美国高等教育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当时的美国大学被认为是“在德国以外比任何国家的大学都彻底地德国化了”。 但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二战结束之时,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时至今日,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拥有数量最多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大批的世界顶尖级教授学者,二战以来美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超过所有其他国家获奖人数的总和。日本是亚洲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日本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时代与我国基本相同。 二战之后,和平的国际环境、快速的经济增长、宽松的学术氛围为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 近些年来,日本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特征逐渐显现出来,一批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世界顶尖级学者不断涌现,日本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已达20 人左右,进入21 世纪以来其获奖人数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高等教育强国 第8篇

作为一个概念, 高等教育强国既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的强国”, 也可以解释为“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使国家强大”。但是, 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因为促进国家富强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只有在推动国家走向强大的过程中, 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做强。这是我们解读高等教育强国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逻辑起点。

高等教育强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是一个理念问题, 也是一个制度问题。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把握它, 但更需要结合实践来理解和认识它;我们既需要理念的构建, 也需要制度的创新。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个理论问题, 其研究的最终意义在于实践, 在于如何把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因此, 关于这一问题, 应该包括三方面研究内容:第一, 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 即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判定高等教育强国的标准是什么等。第二, 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意义和价值何在?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第三, 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路径、手段、所要解决的问题等。这三方面研究具有内在逻辑性, 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以及基本特征无疑是后两个内容的研究基础, 如果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发生偏误, 必然会影响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与发展。

一、实践视野中高等教育强国的价值

前面谈到, 高等教育强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今天我们提出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 似乎更多地是从理论的角度, 但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历史, 那些被我们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 则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从这一角度说, 高等教育强国应该是实践在先, 它的形成是人类整体高等教育水平不断发展的结果;而对它的理论描述、抽象和概括应该在实践之后, 体现的是人类主体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探寻, 即为什么这些国家能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强国, 它们的高等教育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也就是说, 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更多地在于高等教育强国的特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经验以及过程等。

从实践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强国, 我们会发现, 高等教育强国具有两种价值, 即描述性的和目标性的。概括地说, 高等教育强国的描述性价值主要体现在早发内生型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 这时的高等教育强国是用以描述它们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达到的水平和所具有的特征, 带有总结、概括的意义;但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性价值则大多体现在那些后发外生型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这时的高等教育强国更多体现为一种目标, 带有引领、导向的意义, 体现的是这些国家对早发内生型高等教育强国的模仿、学习、追赶甚至超越。

(一) 高等教育强国的描述性价值

高等教育强国的描述性价值是在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生成的。它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描述, 比如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都在一定时期拥有强大的高等教育, 我们说这些国家是一定历史时期中的高等教育强国, 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代表当时世界高等教育的巅峰。通过高等教育发展历史, 探寻高等教育强国的描述性价值, 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1. 高等教育强国是人类主体能动选择的结果。

高等教育强国并不是自发产生的, 虽然在一定发展阶段可能存在着一些自发的现象,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萌生阶段, 这种自发性特征比较明显, 但从总体上说, 随着整个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强国是人类主体能动选择的结果。

一般来说, 中世纪大学很容易被误解为自发产生的, 但事实上它是社会需求刺激下的人类主体自觉选择的产物。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稳定、教会影响的扩大、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的兴起、行会的产生以及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交流等, 无疑都呼唤大学的诞生, 同时也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 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经常被看成高等教育“自发秩序”的经典案例, 但殊不知它是“德国的复制品”[1], 是从德国大学的学院中获得其发展模式的。这种模仿与复制正是人类主体自觉选择的表现。由此看出, 高等教育强国形成过程中的“自觉性”是“与生俱来”的, 这是高等教育中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必然体现,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体现着人类主体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探寻。

2. 高等教育强国最终将通过强大的高等教育功能和结构来实现。

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所不同, 各国高等教育都有各自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探讨高等教育强国的时候, 很难把焦点聚集在制度、政策等方面, 因为这些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

那么究竟应该把高等教育强国的焦点放在哪里?历史的经验表明, 解读高等教育强国, 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其中, 功能, 包括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外部规定性;结构, 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部规定性。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判定标准要取决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上。

高等教育功能的释放、发挥与自身的结构有关, 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往往是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除此之外, 功能的发挥还依赖于与之相互作用的外部环境, 高等教育需要与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形成功能耦合关系, 才能够适应复杂而多变的社会需要。因此, 如果某一国家的高等教育表现为相对孤立的、封闭的系统, 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 彼此各行其是, 那么毫无疑问, 这样的高等教育是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的, 其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一定很低。

3. 应更加关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和经验。

无论作为描述性还是目标性概念, 人们在认识高等教育强国的时候, 往往喜欢从标准或结果的角度来考虑。但是, 这种角度其实很难回答如何才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而后者才是我们更加关心的问题。历史的经验表明, 尽管不同国家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 会选择不同的道路和方式, 但确实存在着一些有普适性的、共性的模式和制度值得效仿和借鉴。我们认为, 比起那些标准或结果, 这些过程和经验更加重要。从这种意义上讲, 那些所谓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并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历史过程的探索。

高等教育强国的结果和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轨迹, 我们可以看出, 那些被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 都伴随着高等教育新模式的产生。由此可见, 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必然是制度创新的结果, 它是建立在世界高等教育遗产和传统的基础上, 结合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而进行的制度创新。世界各个国家概不例外。所谓的过程是以达到所谓的结果为目标的, 这其实为我们探索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了方向。在我国, 这一探索刚刚起步, 我们还无法描述其全貌。但结合世界和我国高等教育实践, 不难看出, 要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要想体现我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创新能力, 最关键的是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学术自由的传统一直被认为是西方从中世纪以来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而无论怎样的制度和政策, 其目的都是为了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 最大可能地为学术自由赢得应有的空间。因为高等学校的三大任务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创新活动也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 这些需要自由的氛围才能实现。

(二) 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性价值

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性价值体现着更强的实践导向性, 因此, 这里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展开。今天我国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或实现现代化一样, 其间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诉求。近年来, 我国在诸多领域均提出过强国口号, 如提出过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等目标。纵观这些目标的提出, 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现有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另一点就是需要为未来的发展确定目标。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性价值也不例外, 也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突现出来的。

1. 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具有引领意义的发展目标。

由于高等教育强国是在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这种意义上提出的, 因此它的意义和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指明方向、引导发展、引领未来之上。同时, 作为发展目标, 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还体现在它的凝聚力上。因为有了发展目标, 人们才可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共谋大业。从这种意义上说, 作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强国, 最重要的是人们对它的认同, 因为只有得到广泛认同, 发展目标才能体现出其引领发展和凝聚力量的作用。当前, 对高等教育强国这一概念的提出, 确实有人持不同看法, 存在一定的异议。我们认为, 我国高等教育要想发展, 要想在现有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把高等教育强国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既体现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也符合中国国情。

2. 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 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近10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是通过“工程或项目”实现高等教育某些方面的重点建设, 这是国家财力有限、无法照顾到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原因所致。这种资助政策在一定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也带来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不均衡。从这个意义上说,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整体改革设计已经迫在眉睫, 应形成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明确思路。

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目标的提出, 有助于我们反思现在高等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 为下一步高等教育的发展明确方向。我们思考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反思现行高等教育系统、找出存在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过程。因此, 高等教育强国这一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它不应该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而应成为反思的契机, 应成为统领高等教育各方面发展的目标。

3. 高等教育强国这一目标体现着国家主义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与国家竞争力密切相关的目标。它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本身的强大, 更直指通过做强高等教育来促进国家发展, 所以, 它体现着强烈的国家主义教育理念。尽管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但也应看到, 国家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战争、贸易保护、意识形态和文化的输出等,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国家利益的体现。无论单边主义还是多边主义, 最后谋求的还是自己国家的发展。因此, 我国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 必须做强高等教育, 这应该成为国家意志。

当今体现国家意志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不胜枚举:欧盟推出的“博洛尼亚进程”计划,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高等教育产业政策, 日本的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和“卓越中心”计划等, 其实都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在这种国家主义教育理念的背后, 体现的是后发外生型国家在发展中的艰辛以及强烈的赶超意识。这一理念也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

在高等教育领域, 明确提出从大国变强国的目标, 实际上凸显的是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 并没有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和目标, 但是在很多教育咨询报告和教育法案里, 实际上都体现着重视高等教育、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促进国家发展的思想, 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特征。例如, 欧洲国家尤其是西欧福利国家, 在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长期停滞之后,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明显上升;南美及非洲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世纪之交也都有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表象来看是经济差距, 在其背后则是科技差距和教育差距, 尤其是高等教育差距。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银行2000年发布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 没有更多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发展中国家将会越来越难从全球性知识经济中受益。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边缘进入到社会中心, 它必然要在未来的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和本质

一般认为, 本质是事物特有的属性, 这种属性决定了事物成为自己的原因, 因此,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相对稳定的方面以及事物的根本性质, 由事物的特殊矛盾构成。内涵则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 它体现了事物全部或者主要的本质属性。有鉴于此, 这里我们把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和本质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具体而言, 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和本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

(一) 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高等教育理念

真正的高等教育强国是在一定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指导下的制度形式, 这些理念不仅应对本国的高等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而且也应该对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比如英国高等教育中坚守的传统、德国高等教育中自由的理念、美国高等教育中多样化的思想等, 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需要传承, 也需要创新。德国高等教育正是由于理念的创新, 而创造了柏林大学的模式;美国则是在继承德国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 根据本国政治、经济、文化, 创造了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

中国高等教育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 实际上也在反复探寻着我们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们今天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惑和迷茫也是理念上的模糊造成的。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与西方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隔阂和鸿沟。建国初期我们全盘引进苏联高等教育理念, 改革开放后又转向全面学习欧美, 致使几类完全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交汇于当代, 确实呈现一定程度的“乱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所需要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体系, 是在“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能够使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和谐统一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 其中既应包含世界经典高等教育理念的中国化解读, 又应体现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特征的内容。为此, 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教育思想, 敢于突破旧有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 不断更新高等教育观念。

(二) 构建体系合理的高等教育制度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制度体系来规范, 尤其是在外部社会转型或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成熟度不高的情况下, 高等教育制度建设更显示出其重要性。完备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 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 而且为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的协调、为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的优化提供了规范和保障。从世界各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经验来看, 莫不通过制度建设来协调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而且, 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提升到立法的高度来进行。比如美国的《莫雷尔法案》、《国防教育法》, 英国教育总法之下的《大学考试法》、《教师退休法》、《大学与学院资产法》等等[2]。可以说, 完备且制度效力较高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 既是一个国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条件, 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相比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 仍然存在较多不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制度体系不健全, 制度建设的“空白领域”较多, 有时存在“有政策而无制度”的制度缺失现象, 如, 高等教育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和4%的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目标只是一种政策导向, 相关的制度保障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其二, 某些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 已经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制度由于制度内容已经落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或者含糊不清, 而导致了很多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关于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规定不能得到落实等;第三, 制度体系的总体效力偏低, 具有法律强制效力的高等教育制度偏少, 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的一种表现。

制度是理念与实践间的桥梁, 因此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多数现实问题, 也与制度建设的相对落后有关。可以说, 高等教育制度建设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也将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瓶颈”。为此,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应转变以往“自上而下”的制度制定方式, 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高等教育制度的制定, 实现高等教育制度的民主化建设;同时应保持一定的制度弹性, 对已建立的高等教育制度, 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 实现高等教育制度的科学化建设。

(三) 拥有世界公认的高质量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强国离不开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它描述的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系统。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既指整体质量和水平很高, 也指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因此, 高质量应该是“点”和“面”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强国的高质量, 要得到世界的公认才有意义, 因此, 这里的高质量应该用世界一流的标准来衡量。

当前, 我国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宏观背景下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 目的主要是指向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不仅包括高校教学科研质量, 还应该包括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的能力高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以及结构布局是否合理, 甚至高等教育的运行过程是否健康有序等方面的内容。

高等教育的理念、制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制度既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又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质量建设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内容, 也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导向。在三类问题解决的逻辑顺序上, 应以理念更新为先导, 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 以质量提高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作为“突破口”是因为:理念的更新与质量的提高都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见到一定成效, 而依靠制度的力量可以有效推动理念更新与质量提高的进程;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 制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最薄弱的环节, 正因为其薄弱, 所以它才是突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之网”的关键所在。

三、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

所谓高等教育强国, 实际上是一个在比较中才能产生意义的概念。因为“强”具有相对的意义, 只有在比较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 高等教育强国的特征也一定是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产生的。高等教育强国的特征有很多,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研究, 通过对强国的高等教育实践特征加以归纳和概括而成。但是这里, 我们力图对其基本特征加以研究, 而且将以更开阔的视野, 把它放在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背景中加以分析。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凸显作为实践问题的高等教育强国, 才能在理论研究中关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践经验, 才能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 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相伴而生

经验视野中的一个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 往往伴随着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或科技中心的转移。也正因为如此, 高等教育强国的许多特征, 常常通过经济、文化、科技等载体表现出来。如近代以来, 经济中心、科学中心和技术中心的数次转移,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英国的政治民主和工业革命、德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经济强国地位的建立等, 无一不是以强大的高等教育作为支撑的。早在19世纪中叶, 就有西方学者把大学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 今天, 大学“动力站”的作用更加明显, 知识的保存、传授、应用和创新, 文明的传承和进步, 人才的发掘与培育, 科学发现与技术更新, 无不以高等教育为基础和平台。可以看出, 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的总体发展脉络基本上是一致的, 世界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往往与高等教育强国相伴共生。

历史地看, 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之间往往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彼此在互动中共同向前发展。虽然历史上各世界强国如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崛起, 无不与高等教育的兴起有关, 但发达的高等教育只是经济强国崛起的原因之一, 却并非唯一的动力或决定因素。经济强国崛起的背后往往还隐藏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等原因, 表现为多种原因的“叠加”结果。换言之, 高等教育兴衰与国家兴衰之间经常交织在一起,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是互动的“关系共同体”, 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它们更多体现为“双强互动”:经济强国为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必要物质基础, 高等教育强国又反过来为经济强国提供推动力。

从这种意义上讲, 中国的高等教育强国之路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还缺乏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支撑, 尤其在经济现代化和社会文化现代化方面的支撑还很不够。有鉴于此,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将其置于政治强国、经济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之中, 否则就难以抓住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机制, 找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路径。

近代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强国均产生于西方社会。因此, 每当人们追问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探索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规律、寻找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路径时, 总是习惯于聚焦西方国家, 希冀从中找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参照基准和模仿对象。虽说高等教育强国起源于西方社会, 但它并非西方社会专有的文化产物, 非西方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也将会诞生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后进国家 (或高等教育后发外生型国家) 在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 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个西方化的过程, 但这一过程应超越简单的移植、模仿乃至借鉴, 走向自主创新, 形成一套适合本土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

(二) 高等教育强国即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

通过对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和世界经济中心发展演变的历史梳理, 我们发现, 二者之间存在着这样几个规律性的现象。第一,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与世界经济中心或世界经济最活跃地区的转移顺序是一致的, 即都经过了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这样一个演变路径;第二, 一般而言, 一个国家先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 再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也就是高等教育中心先于经济中心的形成, 与此相应, 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也先于经济中心的转移。这说明, 高等教育大发展是一国经济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代以来所有大国崛起的背后, 都有大学的积极作用。如果再结合人们对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相关研究, 我们还可以发现,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世界经济中心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在不同国家间的转移顺序是一致的, 且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形成和转移在先,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形成和转移居中, 世界经济中心的形成和转移殿后。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经济的发展靠科技, 而科技的发展归根结底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今天人们一谈到高等教育强国, 往往是以美国高等教育为参照系。如果以美国为参照系我们就会发现, 一个国家之所以称得上“高等教育强国”, 关键在于它拥有较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和较高的高等教育普及率, 在于它的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于它已经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布局结构合理、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 在于它的高等教育已与社会各子系统形成功能耦合系统, 在于它能够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于它是世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创新的“集散地”。当然, 这是一种关于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性”解释, 它是以现代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为考察对象而抽象和提炼出的基本特征。事实上, 当我们回到历史去考察高等教育中心或高等教育强国时, 看到的将是另外一种景象, 得出的也将是另外一种结论和判断。历史上的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等都曾经是世界的高等教育中心或高等教育强国, 但如果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它们, 恐怕谁也算不上真正的高等教育中心或高等教育强国。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等教育强国既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也是一个历史的比较性概念, 还是一个群体性概念。

(三) 高等教育强国应该成为世界大学的典范

从这个意义上说, 大学就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质元, 大学的办学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正因为如此, 真正的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拥有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

12世纪中叶和13世纪初, 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英国古典大学的崛起, 标志着英国已取代意大利, 成为这一时期世界高等教育的领跑者。就在英国高等教育因其保守封闭而饱受批评的时候, 法国创建了由国家统一兴建和管理的“大学校”, 开了教育为民族国家发展服务的先河, 全新的教育理念、独特的培养模式和内部制度安排, 造就了大批精英人才, 这类新型大学不仅把法国推上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宝座, 也为法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1806年普法战争战败后, 普鲁士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德意志民族开始了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艰难探索。在民族和国家的危难时刻, 这批标榜科学研究和学术自由的研究型大学, 吸引着源源不断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 科学研究成为德国大学模式的一项新职能, 连同教授治校、讲座制等大学制度形式, 德国随之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和世界科技中心。独领世界百年风骚之后, 美国高等教育继德国大学的衰弱而迅速腾飞。兴起于1862年的赠地学院、以成立于1876年的霍普金斯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 再加上哈佛、耶鲁等经历数百年积淀的一批常青藤大学, 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风向标, 学分制、院系结构、大学自治等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模式, 继社会服务而兴起的服务学习, 将高等教育功能不断拓展。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以类型多样、结构耦合、质量优异著称于世。

(四) 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一个国家若想建立起强大的高等教育, 就必须形成多样化的、特色和优势互补的高等教育体系。尤其是不同的区域高等教育之间要有合理的分工与合作, 而不应各行其是, 追求自身的独立性和有序性, 因为“当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独立运动占主导地位时, 系统呈现为无规则的无序运动;当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影响, 整体运动占主导地位时, 系统呈现为有规律的有序运动状态”[3]。当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整体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因此必须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布局, 形成多样化的、适应性强的高等教育系统。这样的系统由不同类型和特色的高等教育子系统构成, 各高等教育子系统既相互竞争又协同合作, 整个系统能有效地适应不同社会的发展需要, 能为高等教育从大国走向强国提供良好的结构性基础。

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面临的挑战具有典型的“中国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路径进行选择, 其实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由弱到强”的思维框架内规划和设计我国高等教育新时期的发展道路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原来的发展路径虽然包含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 但是它主要还是在高等教育“由小变大”的思维框架内, 遵循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以高等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规模和数量能够符合社会专业岗位数量增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所以, 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路径与原来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相比, 肯定会有较大不同。但是, 由于历史和思维的惯性, 我国高等教育对原有发展路径的“依赖”将很难避免, 并可能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如何打破高等教育对原有发展道路的“依赖”, 处理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 也是全社会的问题, 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摘要:高等教育强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力图从实践的角度把握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等理论问题, 目的是对实践有所启发。高等教育强国具有描述性价值和目标性价值, 而高等教育强国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要从这两种价值中来寻找。描述性价值为我们提供世界上高等教育强国的经验, 而目标性价值则为我们如何应用这些经验、如何和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结合起来, 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1]贺国庆.近代欧洲对美国教育的影响[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0:125.

[2]忻福良.各国高等教育立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240.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 第9篇

那么, 我国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是什么?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备了哪些条件, 与西方强国的差距何在?笔者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政策背景

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总体背景是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正在由人口大国、经济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 但同时也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国家“和平崛起”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引下,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提升核心竞争力, 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任务, 其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长远性作用。

1.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已经从规模大发展阶段向质量大提高阶段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23所。全国招收研究生53.82万人, 其中博士生6.38万人, 硕士生47.44万人。毕业研究生38.36万人, 其中博士生4.90万人, 硕士生33.4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61.76万人, 在校生2231.79万人, 毕业生575.42万人。从数量来看, 我国毫无疑问已经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然而, 从质量的角度来看, 不管是人才培养的质量, 还是大学教师的质量和学术研究的质量,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2. 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当今时代, 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深入, “高等教育—研发—创新—经济增长”四者之间已经结成密不可分的链条, 换言之, 要实现经济增长, 必须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而创新来自研发, 研发能力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系统, 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系统。在此背景下,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取比较优势的最有力途径。对我国来说, 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为创新型国家, 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当前, 我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突出表现为缺乏世界顶尖水平的科研成果、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 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1]。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 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 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是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正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3.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着力点。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竞争的世界。在国与国的竞争当中, 高等教育机构或者大学是一个关键的角色。同时, 世界各国的研究型大学之间也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之中, 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 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和生源竞争都更加国际化了。印度、中国、韩国成为欧美各国博士生生源的重要来源, 人才流失问题非常严重。即便是欧洲, 也面临人才向美国流动的问题。2008年, 欧洲共有40万接受科学与技术教育的人才在美国生活, 其中近12万人被聘为研究人员。

在世界大学排名愈演愈烈和人才竞争、生源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 每一所大学都力图提高自己的研究产出和教育质量, 以吸引更加优秀的师资和生源。被这种竞争氛围所主导的不仅仅包括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甚至也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等西方发达国家。2006年, 美国专门成立“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 并由教育部发布了题为《领导力的检验: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指向》的政策性报告, 提出了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建议[2]。2007年8月, 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美国竞争法》, 以法律的形式对教育拨款提供了保障。为提高本国大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2006年德国启动了“卓越计划”, 旨在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注入经费, 提高德国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地位。2001年, 日本提出了“21世纪的研究生院计划”、“21世纪的卓越中心计划”, 旨在重点发展世界高水平大学。韩国在1999年启动了第一期“智慧韩国21工程” (BK 21Program) , 并于2006年启动了为期7年的第二期“智慧韩国21工程”, 旨在建设一批一流大学。法国也启动了旨在提高大学自主权的改革计划。

由此可见, 为了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世界上很多地区和国家都启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议程。在这个国际背景下, 我国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是非常适时的, 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条件分析

通过对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系统研究, 我们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拥有较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和较高的高等教育入学率; (2) 合理、健全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3) 充足的高等教育投入; (4) 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高; (5) 拥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 (6) 世界领先的科研实力、学术产出和学术影响力; (7) 较高的国际化水平, 能够吸引大批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前来攻读学位; (8) 有效的高等教育制度和治理结构。

那么, 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条件如何?

1. 规模与结构。

自1999年启动高等教育规模扩招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002年, 我国提前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研究型博士学位授予数也仅次于美国, 位居世界第二。但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完成率、居民受高等教育比例等指标来看, 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还有较大差距。

结构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是否能够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3]。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实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以“共建、调整、合并、合作”八字方针为抓手, 打破了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 实现了优势互补以及教育资源的重组;同时, 打破一直以来的“重学轻术”的倾向,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和科类结构不断趋向合理, 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包括研究生教育过于偏重学术型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待发展、高校之间学科设置的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人才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 等等。

2. 经济条件和财政投入。

从经济条件来看,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2008年, 我国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 (具体数字为3268美元) 。根据本课题组的预测, 到2025年, 上海、北京、天津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将超过3万美元, 其中上海将达到高收入国家2008年的平均水平。浙江、江苏、广东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将超过2万美元。另外, 还将有17个省区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将超过1万美元。

最近几年来, 高等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呈持续上升的态势 (见表1)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提高, 由1995年的2.41%提高到2009年的3.59%。

尽管如此, 我们认为, 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 目前的投入水平仍然是偏低的。本课题组将中国人均GDP的对数值代入各个计量回归方程, 得到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国际平均水平。从估计结果看, 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平均为0.70%, 中国的实际值为0.62%, 低0.08个百分点。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财政性经费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平均为61.6%, 中国的实际值为45.0%, 低16.6个百分点。

从高校R&D支出占GDP的比例这一指标来看, 我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从2006年的国际比较数据来看, 我国高校R&D支出占GDP的比例约为0.16%, 远低于瑞典 (接近0.8%) 、加拿大 (0.7%左右) 、澳大利亚 (0.5%) 、德国 (0.4%强) 、日本 (0.4%强) 、法国 (0.4%) 、美国 (接近0.4%) 、英国 (0.45%左右) [4]。值得特别注意的是, 2003-2008年, 我国R&D支出中高校所占的比例呈持续下降趋势, 分别为10.5%、10.2%、9.9%、9.2%、8.5%和8.4%。

对高校的科研投入方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尤其偏少。最近几年, 国家加大了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资助力度, 但仍然很不充足。以2008年为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总经费约2.4亿, 目前高校从事人文社科教学与研究的人员有50多万, 人均不到500元[5]。

3. 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校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才, 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2009年, 我国13亿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有9830万人,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9.9%, 新增劳动力中67%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的教育。

目前, 中国的本科生培养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博士授予学位数位居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 。但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首先, 从高端人才的培养来看, 我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的水平相距甚远。1998-2008年, 62%的化学、物理、医学、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美国获得研究生学位[6]。而迄今为止, 尚没有任何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中国获得研究生学位。其次, 我国的博士生培养质量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仍有不小的差距。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 (2007-2009年) 调查发现, 我国的博士培养质量 (包括科研能力、学科基础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学位论文质量, 等等) 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仍有不小的差距, 其中创新能力不足是主要差距所在[7]。第三, 从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的就业能力来看, 也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差距较大。根据2005年的一项调查,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中仅有不到10%能够适应跨国公司的工作[8]。

从人力资源来看, 中国的人才储备已拥有比较厚实的基础, 在高等教育系统所培养的工程师数量方面, 中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本课题组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尚处于较低的水准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国平均水平为4.88%, 大专及以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48%) , 并且存在着显著的区域间差异 (京津沪地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88%, 京津沪地区大专及以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6%, 中部地区这一比例分别为4.76%和0.51%) 。

4. 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从多方面着手, 其中之一就是要拥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并通过这些世界一流大学, 以点带面, 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自“211工程”和“985工程”实施以来, 我国重点大学的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从研究型大学的国际比较来看, 中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正在缩小, 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截止到2003年8月, 北京大学已经有物理学、化学、工程学、材料学、数学和临床医学等6个领域位列世界前1%。以过去10年所发表论文的被引数计算, 化学排名世界第32位、物理学第68位、数学第55位。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也分别有1-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 (见表2) 。

从最近三四年的数据来看, 我国研究型大学与美国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就学科建设而言, 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呈增加趋势。例如, 2003-2011年, 北京大学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由6个增加到16个。就学术产出而言, 中国著名大学与美国著名大学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2007年,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国际索引论文数 (SCI、SSCI和AHCI) 已经和麻省理工学院持平。

5. 科研实力与学术产出。

从学术产出来看, 我国SCI论文发表数在2004-2006年一直维持在第五名, 2008年升至世界第四。ISTP收录论文数则从2003年的世界第六跃升至2008年的世界第二, Ei收录论文在2004-2006年间排名世界第二, 到2007年升至世界第一, 同时我国发表的高质量论文 (高被引论文) 数量也呈上升态势。最近两年, 中国的高被引论文数甚至超过了日本。根据ISI数据库的统计, 我国大陆 (不含港澳台) 2009年的高被引论文为568篇, 高于日本428篇 (2010年9月5日检索) 。在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科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中, 中国学术界表现优异, 不仅发表的国际索引论文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论文总被引次数也居世界前茅。

但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相比, 我国在学术产出的效益和影响力方面仍有较大差距。根据我们对国际论文的投入产出分析 (2003-2007年数据) 结果, 我国平均每个研究人员产出论文0.22篇, 远低于美国 (1.03) 和英国 (1.51篇) 。

和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相比, 我国的世界顶尖水平的学者数量还非常少。根据ISI数据库2009年的统计, 美国拥有4124名高被引作者, 而我国仅有24名。在这24位作者中, 仅有4位来自中国大陆。2011年, 中国入选“高被引作者”的人数仅为28人, 而且其中多数来自香港地区。

这些数据表明, 我国近年来在国际论文产出方面的积累和发展, 主要体现为量的发展以及基础研究能力的提升, 离产生世界顶尖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术成果, 还有很大差距。

6. 国际化水平。

最近十多年来,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研究合作等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但从国际学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等关键指标来看, 我们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 2007年全世界共有421100名留学生来自中国, 占全世界所有留学生的15%, 远远超过紧随其后的印度 (153300人) 、韩国 (105300人) 、德国 (77500人) 、日本 (54500人) 、美国 (50300人) 、马来西亚 (46500人) 、加拿大 (43900人) 以及俄罗斯 (42900人) [9]36。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中国日益成为一个接收留学生的重要国家。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2009年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万名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61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10]。然而, 这些留学人员大多以短期学习和学习汉语 (占57%) 为主, 攻读学位的比例很低。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统计来华留学生时, 所依据的标准和中国教育部有所不同, 其所统计的来华留学生数要远远少于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 在全世界的留学生当中, 中国作为接受国所接纳的留学生比例仅占1.5%, 远远低于美国 (21.4%) 、英国 (12.6%) 、法国 (8.8%) 、澳大利亚 (7.6%) 、德国 (7.4%) 等世界高等教育强国[9]43。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与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2005年, 德国博士毕业生中国际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13.7%。日本2003年博士生中留学生的比例达到13%[11]。2008年, 美国的博士毕业生中有33%为留学生。英国的国际化程度最高, 1999-2007年, 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留学生的比例从33.8%上升到40.8%[12]。1997-2006年, 我国博士毕业生中留学生的人数全部加起来才1923人, 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不可同日而语。

从大学教师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发表国际论文的比例等指标来看, 中国也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根据大型研究项目“变革中的学术职业”对全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 (巴西、阿根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德国、日本、意大利、韩国、马来西亚、挪威、墨西哥、葡萄牙, 等等) 的抽样调查, 中国大陆的大学教师“与国际同行进行合作研究”的比例为13%, 在所有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一。

7. 体制、制度与治理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在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政府与大学的关系、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步。

首先, 高等教育法治建设不断推进, 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和法律先后出台, 例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3)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2002) 等等, 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制基础。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为我国高等教育今后10年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 就高校与政府的关系而言, 高校在招生、教师聘用、学科设置与授权等环节也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最后, 就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而言, 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建设进一步得到推进, 一些大学开始了制定大学章程的试点和探索。

但总体而言, 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相比, 我国的大学制度和治理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高校管理行政化, 学术权力普遍弱化, 官本位倾向明显, 不良的科研文化损害科研经费分配制度的公正性[13], 等等。这些体制性问题的存在, 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

三、跨国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为更简明地反映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所具备的条件及其与西方强国的差距, 笔者选取若干指标, 并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以及日本5个国家进行对比 (见表3) 。

从世界上主要的竞争力排名来看, 我国在高等教育指标方面的排名仍然比较靠后。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持续提高, 但目前的排名仍比较落后, 属于中等发展国家的行列。

数据来源:毛入学率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教育统计综合数据库。高被引作者数来自ISI数据库。人均受教育年限数据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数据来源于UNESCO, Education Data and Indicators, 2009以及《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2006) 。世界大学排名采用的是上海交大的排名。注:中国数据不含港澳台

我国的人均GDP远远落后于其他5个国家, 但从高等教育公共投入的努力程度 (即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 来看, 我国略好于日本。就R&D占GDP的比例来看, 其他5个国家普遍在0.4%左右, 远高于我国的0.16%, 表明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校的科研投入。

从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大学数 (上海交大排名) 来看, 我国2011年实现零的突破, 有1所大学入围, 与其他5个国家尤其是美国差距较大。从高等教育系统的科研实力来看, 我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最大, 2009年高被引作者数仅为4人, 远远低于其他5个国家。缺乏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顶尖学者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国留学生 (尤其是研究生) 缺乏吸引力, 结果是博士毕业生中留学生比例大大落后于其他5个国家。

四、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边缘格局

日本科学史学者汤浅光朝曾观察到世界科学中心从意大利 (1540-1630) 开始, 经英国 (1660-1760) 、法国 (1780-1840) 、德国 (1840-1920) 转移至美国 (1920-) 的现象。美国学者阿特巴赫则指出, 与西方工业国家的大学相比, 第三世界的大学处于边缘地位。本课题组认为, 除了科学中心、大学这两个层面之外, 我们还可以从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来分析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边缘格局, 根据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我们将世界高等教育划分为以下几个体系:

1. 第一集团:

以美国为代表 (实力超强, 规模超大) , 从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系统的科研实力、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等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2. 第二集团:

主要由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构成 (实力强, 规模大) 。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的人口均在5000万以上, 且其高等教育体系拥有位于世界前列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很强的科研实力, 澳大利亚和荷兰的人口相对较少 (前者2009年为2200万, 后者2009年为1650万) , 但从科研实力、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上属于或接近这一集团。

3. 第三集团:

主要由瑞士、瑞典、芬兰、以色列、丹麦等西方发达小国家构成 (实力强, 规模小) , 这些国家人口均不足1000万, 但人均国民收入、国家竞争力等均位于世界前列, 且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 其特点是“小而精”。

4. 第四集团:

由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构成 (实力较强, 规模超大) , 也被称为金砖四国集团。这几个国家都属于人口大国, 而且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从世界一流大学数、诺贝尔奖获奖数、高被引作者数等指标来看, 与西方强国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正处于追赶阶段。

5. 第五集团, 由世界其他国家构成, 主要包括非洲和拉美国家。

从高等教育规模而言, 我国已经超过作为第一集团的美国。但就世界一流大学数、高被引作者数、世界级顶尖科研成果、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等反映高等教育质量与竞争力的指标而言, 我国不仅比不上英国、德国、法国等第二集团国家, 甚至也比不上瑞士、瑞典、芬兰、以色列等第三集团国家。以高被引作者数为例, 2009年我国大陆仅有4名高被引作者, 但丹麦、以色列、瑞典、瑞士和芬兰分别拥有31名、49名、64名、115名和18名高被引作者。

五、政策建议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从条件保障来看, 最为关键的是投入保障和制度保障。可以预料,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我们在高等教育投入方面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将不断缩小, 但是, 我们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方面、培育现代大学文化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例如, 我国尚未完全确立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的现代大学理念,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和科研管理体制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因此, 我们认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除了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之外, 重点要解决体制和制度性的问题, 具体来说:

1.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关键是政校分开, 确立大学的独立自主的法人地位。在这个过程当中, 教育主管部门要逐渐转变角色, 树立服务意识, 改进管理方式, 减少对高校的行政干预, 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 扩大高校在人事、招生录取、经费使用、研究课题的选择等方面的自主权。

2.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构建鼓励原始创新的学术氛围。

完善的高校内部学术治理结构, 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制度基础, 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的基本前提。应当提升基础学术人员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地位, 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学术治理结构的完善, 积极培育并保障原始创新的良性土壤, 构建注重长期发展效果的科研氛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制度基础并加以完善, 要进一步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管理与决策当中的作用, 发挥学术道德委员会在学术惩戒与治理当中的作用, 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作用。同时要探索建立校长遴选制、校长负责制 (1) 、高校董事会等有利于促进大学自主权的现代大学制度。

3. 实施有利于学术创新的科研评价制度和科研管理政策。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科研能力。我国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之所以大大落后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 原因有很多, 其中体制的原因值得重视, 且迫切需要改革。

接力奋斗实现教育强国梦 第10篇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立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经过三年的接力奋斗、锐意创新、攻坚克难,今天的教育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为在2020年实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教育优先发展国家意志的强力推动下,2012年实现了4%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教育优先发展新的里程碑。从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三年来,一项项重大教育政策,惠及农村、边远地区和特定群体,体现出公平为先的鲜明特色。从启动“2011计划”到探索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为核心的政策导向日趋明晰。从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展开到教育改革重大发展项目有序推进,教育改革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在看到成绩进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任务依然繁重,三年的工作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天的教育改革发展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我们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为事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要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让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必须改革创新;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是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前我们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教育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涉及多种政策配套,涉及多方利益调整,因而,改革不应单兵突进,而应协同闯关。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更注重教育内部改革的系统性,更注重区域改革的整体性,更注重教育事业内外改革的协同性,把教育改革引向深入。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课程内容改革;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健全教育监测评价机制;改革保障机制,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我们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凡是人民有需求的地方,就是我们要重点加强的地方;凡是人民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我们要下决心改革的地方。要着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着力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着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着力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着力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要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难点问题,诸如减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异地高考等,发起攻坚战。

高等教育强国 第11篇

[摘要]文章从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国际走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理性选择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发展取向四个层面,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动因。文章还指出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大众化背景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作为支撑,必须重视和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 高等教育强国 特色发展

[作者简介]程远志(1967- ),男,湖北天门人,荆楚理工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刘欣(1962- ),男,湖北荆州人,荆楚理工学院高教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湖北荆门44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AIA080001)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08JZD0029)的子课题“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课题编号:AGA08034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13-03

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实现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应用型本科教育起源于工业发展初期以工程应用教育为主的高等专业教育。这类教育一般指针对工业生产的设计、制造、安装、加工、运行、维护、检测等方面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高等专业教育主要是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适应社会对工程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而兴起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高等专业教育的历史已有二百多年;我国高等专业教育从洋务运动时的中西学堂(天津大学前身)、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等算起,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①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高等专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有限,主要是学习和引进欧美办学模式;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国家兴办了一批高级专门学校和工科院校,主要是学习借鉴前苏联的教育经验,着力为工业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部委或省、厅局创办了一大批具有行业特点的单科类高等工科院校或专业学院,如冶金、地质、煤炭、石油、化工、交通、电力、机械等工科院校,促进了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为当时的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本着“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实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调整,高等专业教育呈现两极分流,一部分专业性学院通过调整、合并,转向多科性研究型大学;一部分部委所属专业性院校转由省级政府管理,或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原有行业办学的专业优势正逐步淡化,办学模式也趋于向学术型本科看齐,导致本科层次专业应用型教育弱化,专业培养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高层次专业应用型人才出现断层。因此,从满足建立工业化大国的需求出发,探索位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院校之间的中间层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路径,确立与我国现代化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专业应用型教育结构,成为推进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性动因。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国际走势

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与科技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欧美国家迫切需要既区别于普通大学又与普通大学教育等值的专业性院校,以培养大量高层次专业应用型人才,弥补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分布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保证人才培养结构的均衡和增强国家竞争力。如德法的高等专业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和技术科学大学等。德国于20世纪60年代在工业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简称FH;德国对外译成英文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译成中文时为“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过去常误译FH为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院校不同的是,德国教育界始终认为FH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普通大学具有同等价值的4年制专业性本科教育,毕业生授予高于学士学位的Diplom(主要授予理、工及多数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学生)和Magister(主要授予艺术、人文科学及部分社会科学的学生)。②德国高等专业学院与普通大学的差异在于,后者培养在科研部门从事研究工作的开发型工程师,而FH主要为行业第一线培养既具备宽厚理论又具有较强专业水准的应用型中高级工程师,这些专业性人才成为全德工程师、工业经济师的主要来源,支撑着德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半壁江山”。③

与德国FH不同的是,法国具有专业应用特色的ECOLE即“大学校”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专业精英教育。“大学校”重科技,强实践,与体现通识教育思想的综合大学有着明显的类型差异,在法国和欧洲都享有盛誉,位于法国高等教育象牙塔的顶端,其培养出的各种专业精英人才,与法国香水、服装一道并称为法国的三大品牌。④

英国政府于1966年发布《建立多科性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的计划:继续教育中的高等教育》白皮书,陆续成立了一批多科性技术学院。多科技术学院作为英国国民教育双重制下教育体系的主体,开创了与传统精英大学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促成了英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日本高等专门学校以专业教育为主,主要开设工科性质的学科专业,具体包括机械、工业化学、土木工学、金属工学等优势学科专业,这些学科专业一直作为高等专门学校的强项被社会广泛认可。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日本于1976年设立技术科学大学,以培养具有高度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担负起现代科技教育与研究的高等专业教育的职能;1991年又设置了“专业本科制”,大力提倡植根于地域社会的特色化的高等专业教育,进一步促成高等专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⑤

上述这些专业性院校,大多类属本科层次的专业应用型普通教育,人才培养强化专业教育,专业设置依托地方行业,课程设计注重专通结合,培养过程突出专业应用,与普通综合大学并存与互补,共同构成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两大支柱,体现了专业应用型教育的独特品位,呈现出高等教育专业性发展的基本走势。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

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角度看,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结构的需求重心逐步下移,既需要大量研究开发型科技精英人才,更急需大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应用型桥梁人才。从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总结出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对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是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据美国劳工部统计,1950年美国就业人员中专业性人才占20%,技能性人才占20%,一般劳动者占60%;到2000年,专业性人才仍占20%,技能性人才则上升到65%,一般劳动者则下降到15%。可见,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日趋稳定和增强。⑥这种对专业性人才的稳定性需求具有较强代表性。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有3611人,占总人口的3.6%左右,而联合国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达到26%;另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占35%,而我国技师及高级技师仅占1.5%。⑦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并行阶段,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随着现代产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深化,要求能更有效地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速度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能力,以增强产业集群的集聚力。而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如果一味承袭学术型高校非专业应用型的发展定位,就难以体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专业性特色,难以形成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的专业集群模式,进而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迷失办学方向,丧失差异性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价值。

三、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理性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自2002年的15%,发展到2007年的23%,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衡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并不仅仅是量化增长指标,还应包括教育功能与质量、办学层次与类型、培养目标与规格多样化等一系列质的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前提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教育类型的合理化,这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按功能分化,而不是趋同。虽然“大众高等教育机构也研究高深学问,但为研究高深学问准备人才不是这类机构的主要目标;大众高等教育也培养社会精英,但他们一般通过学术研究以外的途径走向社会精英”。⑧潘懋元先生认为,大众化阶段下的高等教育系统存在着两个并存的、不可替代的体系,即以研究高深学问为标志的精英高等教育体系、以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为标志的大众高等教育体系。⑨

我国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应兼顾提高和普及两个发展方向,两者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两翼,功能互补,缺一不可。研究型大学处在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顶端,它培养的是社会紧缺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提供的是支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尖端技术;而专业应用型院校则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和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主任马陆亭进一步认为:“我国高校应从层次和类型两个分析框架来构建高校体系,即按层次‘教学型学院—研究型大学框架构建,关键是安于定位,办出水平;按类型‘学科主导—应用主导框架构建,关键是导向明确,办出特色。”⑩两个体系的划分,宏观上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分工合作与分类指导,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微观上有利于高等院校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因此,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作为支撑,必须重视和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这类教育不是沿着学术导向的传统本科教育的惯性运行,而是着眼于价值理性和特色创建的战略层面,以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办学核心价值和终极追求。突出专门性、实践性和行业性,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人本位,探索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范式,形成关键性的持续竞争优势,以真正超越学术型本科的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引领学校“错位发展”,最终凸显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鲜明特色。

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发展取向

地方本科院校确立特色发展战略不仅是基于自身的生存需要,更重要的是规避劣势、错位发展,获取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内在逻辑要求和重要战略抉择。通常意义上讲,办学特色是指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学校结合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学校优势和办学传统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类型和层次学校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建设、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办学历程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教育历史久远,行业办学背景厚实,其特色的形成具有应用型教育的传承基因,兴办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扬长避短。但传承的基因优势要凝练和提升为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特色,就需要加强应用性学科专业建设,并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定位的延伸性,强调从扩大规模的线性发展,转向形成品位的立体发展。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应用研究、科技服务为两翼,切实依靠地方、行业和企业的深度参与,实现由学校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由封闭发展转向开放融合,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拓展,通过创造性地优化和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多功能拓展、多元化延伸、互动式发展的综合实力,形成专业集约化和区域化办学的规模优势。培育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异能力和核心品牌,使办学效益和发展地位得以加强和巩固,特色内涵更加丰富,品牌优势日益彰显,最终形成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优选路径和运行模式,呈现出双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这正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千帆竞发的教育市场竞争中获胜,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战略性选择。

[注释]

①黄金林,魏双燕,等.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9.

②马陆亭.德国学术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并行培养体系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3(3):70.

③戴继强.德国高等专业学院的情况介绍[J].世界教育信息,2004(3):54.

④张建同.法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6):65.

⑤张玉琴,等.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优势特征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l2):51.

⑥马陆亭.科学技术促进中的高等教育架构[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

⑦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⑧邹晓平.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个体系的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05(7):13.

⑨潘懋元.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12):16.

⑩马陆亭.科学技术促进中的高等学校架构[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3.

发展研究生教育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第12篇

综合一些专家和权威人士观点, 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特征归结为如下六个方面:高等教育普及率高, 毛入学率应在50%左右;教育质量高, 能够培养出大批国际认可的各领域的科学技术人才;办学水平高, 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 能提出影响世界的办学理念和模式, 重点学科或优势学科达到世界学术前沿水平;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很高的贡献率, 应不低于15%;[1]有一批能在国际舞台和国际组织中发出强烈声音的专家、学者和活动家;具备强有力的高等教育保障体系。

二、高等教育强国必定是研究生教育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人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研究生教育的水准,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准, 反映着一个国家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储备, 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与经济竞争的能力。研究生教育是继大学本科教育之后的高一级教育, 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 是产出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发展研究生教育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一个重要体现即研究生教育的发达。

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之一。发展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发展研究生教育。首先, 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重视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一般为50%左右或更高。其次, 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建设, 优势学科的形成, 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上。再次, 一流的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均依赖于研究生教育的水平。最后, 研究生队伍为大学的知识创新提供人才支撑。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也曾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建设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问题……研究生教育水平是评价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指标。”[2]所以,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大学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2.优势学科必是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历史上那些著名大学, 不见得每个学科都令人瞩目, 但总有那么几个学科,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引领国际科学发展前沿。正是这些世界一流学科的存在, 才使得这些大学闻名遐迩。学科是研究生教育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研究生教育推动学科发展。首先, 学科带头人及其确立的学科研究方向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高水平的师资、科研专家往往吸引更多的人拜于门下, 从而扩大学科影响, 进一步提高学科水平。其次, 研究生都接受过较系统的专业教育, 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论文可能会衍生新的学科生长点、产生新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最后, 从某种意义上说, 研究生教育在促进教师队伍发展方面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研究生教育促进导师队伍学术水平的提高。要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 导师的学术水平是关键。在开展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 导师必须立足于学科领域的前沿, 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掌握新的理论, 提出新的思想, 从而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与综合素质。第二, 研究生教育能够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组织氛围。在今天, 高校有无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点, 对于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具有重要影响, 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往往把是否有硕士点、博士点作为选择高校工作环境的条件之一。第三, 研究生教育为学科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尽管不少研究生缺乏科研经验, 但是在今天的高等学校中他们依然是研究团队不可缺少的成员, 有的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比较重要的研究任务, 而且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 他们的综合素质、科研水平可以得到更快的提高。

3.实现科技创新, 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经由研究生教育。

统计表明, 全世界2/3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3/4的诺贝尔科学奖是由大学发表、获得的;其中前100名大学发表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占大学在这两个刊物发表论文总数的3/4左右, [3]前100名大学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占大学获奖总数的94%。[4]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中有70%诞生于研究型大学。[5]大学是国家实现知识创新的核心, 大学中的研究生教育则是实现创新的主体, 研究生作为重要的研究力量, 是科研队伍中的“后备军”。美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研究生教育。美国研究生院是美国教育体系“皇冠上的明珠”, 吸引了国内外最优秀的学生和学者从事研究和科学发现活动。目前为止, 美国在读研究生人数达150万, 是世界上最多的 (见表1) 。[6]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 在质量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在大学、国家实验室和私人企业中从事开创性的工作, 对美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美国大学技术管理人协会的统计, 近二十年的高校技术转让为美国经济作出了300亿美元的贡献, 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80%。美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工程研究与基础科学研究一直是共同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不但为工业提供了技术人员, 而且为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

4.拔尖创新人才孕育于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尖端领域科学家、研究队伍、精英人才的孵化器。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 坚持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 我国的科技发展要实现三项目标:一是为完成“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占有与一个发展中大国地位相称的一席之地;三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目前我国在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方面力量薄弱, 科技人才缺乏。1990—2000年, 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仅有459人, 不到日本的1/10。[7]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 研究生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生力军。创新对于研究生教育已不只是一般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富强与民族兴旺, 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培养高素质的知识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的重大使命。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都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社会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 1901—1976年期间, 在美国培养的9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85位获得过博士学位, 至2004年美国的诺贝尔得主共有131位接受过研究生教育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际研究生与博士后政策, 2005年) 。美国科学家认为, 美国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鼓励竞争和创新的学术氛围, 重视造就开拓性的创新人才。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强国实现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因子。没有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就不可能产生高水平的大学, 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就提不上去。因此,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 高等教育强国的实现又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依托。我们只有把握好这一点, 才能更好地发展研究生教育, 建设研究型大学, 走上高等教育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谢和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2) :4-5.

[2]周济.谋划改革的新突破, 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N].中国教育报, 2004-09-07 (1-2) .

[3]刘念才, 赵文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上) [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 (6) :12.

[4]王战军.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

[5]王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2) :16.

[6]王晓阳.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7) :58.

上一篇: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下一篇:重症病毒性肝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