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日范文

2024-06-30

民俗节日范文(精选11篇)

民俗节日 第1篇

遗憾的是, 由于种种原因, 传统民俗节日在现实中已悄然蜕变为单纯的消费假日, 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意蕴在国人的心中已渐渐趋于淡漠。因此, 把传统民俗节日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必须对传统民俗节日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自觉, 才能使之真正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现为一种一贯的民族文化心理, 这种民族文化心理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层层积淀和累累成果, 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那么,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下面我尝试从四个角度做一分析。

神圣的虔敬

民间崇拜和信仰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 也是一般百姓日常生活的精神支柱。在传统民俗节日中, 对天地、祖先和诸神表达虔敬, 给节日蒙上一层庄严而神秘的色彩, 这最真切地显示了人性深处所固有的“有所敬、有所畏”的朴素宗教情感。

在汉民族的传统民俗节日中, 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祭祀主要包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对祖先的虔敬、对民族英雄的追思。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 是上古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据《周礼》所示, 在周代普遍流行在节日里祭天祀地、祭日祭月等活动。沿袭到现在, 日月天地崇拜在节庆活动中的印记仍旧或隐或显地保留着, 如, 中和节焚香祭日、中秋节赏月、春节扎天地棚祭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等, 无不体现出人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敬畏。对祖先的虔敬是在古老的灵魂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最早敬拜的祖先往往是生前为氏族或部落立有功勋的“保护神”。延至后世, 对部族保护神的敬仰逐渐演化为对家族祖先的祭祀。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初一等节日, 家家户户都隆重地举行祭祖敬宗、上坟扫墓等仪式, 表达对先祖的思念和虔敬之情。除了敬神 (天地日月神灵) 、敬鬼 (祖先) 之外, 对神圣的崇拜还包含有对一些集中体现本民族价值观的民族英雄的纪念和敬仰, 如寒食节纪念“居功无争、自敛隐退”的介之推、端午节纪念“忧国忧民、风骨独具”的屈原等, 都反映了对一种民族理想和价值的追求。

民间传统信仰虽然是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孕育的根源, 但随着信仰由自发向自觉的跃进, 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系统化的宗教对节庆活动也有明显的影响。如现在传统民俗节日普遍存在的灶神财神崇拜、百姓在家中设置佛堂和灵位, 体现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与民间传统信仰的某种融合, 形成了民间浓郁而细致的崇拜神圣的景观。

给神圣留下位置, 对于民族文化的存续和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民族在文化意义上没有任何神圣的精神, 而只是一味的消费, 那么它就会蜕变成一具僵尸般的空壳。保留神圣的位置, 给民间崇拜和信仰留出空间 (尽管不一定非得固守传统的祭祀程式) , 正是体现了人性对真善美的朴素追求与渴望。实际上, 在当今社会, 信仰的阙如和精神的失落, 已经成为一切社会病症的症结所在。这种精神的失落比物质的贫穷更可怕, 并且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 这种感受会更明显。在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中给神圣保留位置, 无疑是对信仰虚无主义的一种救治。

和谐的崇尚

素有追求真善美传统的中华民族, 对和谐的理念向来青睐有加。而作为源于日常生活又对日常生活高度浓缩且立体呈现的民俗节庆, 更是十分注意凸显和谐的理念, 并在潜移默化的时间累积中, 将其标识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

“和谐”主要是天人和谐, 即在自然和人之间寻求一种最佳的结合, 从而保证自然和人接近或最终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完满境界。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在倡导和谐方面, 可谓无处不在:从节日的日期选择, 到节日游乐、饮食、祭祀活动的安排, 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映成趣的基本精神。

首先, 节日的日期选择弥漫着和谐对称的特点。民俗学者乌丙安在其《中华民俗史》中指出:“‘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 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由此“分节”, 逐渐演化为“日月同数”、“月内取中”和“年内对称”的现象。“日月同数”如春节 (正月正) 、重阳节 (九月九) 等, “月内取中”如元宵节 (正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十五) 等, “年内对称”如元宵节与中元节对称、花朝节与中秋节对称等, 这些错落有致的对称设计, 能给人以爽心悦目的和谐之美, 同时使人在美的体验中领受中华文化所独有的价值追求。

节日文化注重和谐的另一个特点是“四时节庆, 纷至沓来”。《易传》有言:“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系的形成兼顾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包含着天文物候的知识, 体现了适应自然节奏、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春节迎新, 清明踏青, 端午备夏, 七夕观星, 中秋赏月, 重阳登高, 腊八暖冬, 小年辞灶, 除夕守岁。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 一切又是那样的错落有致:节日的娱乐, 四时佳节各异;节日的饮食, 也与时序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晖夕阴, 都在娱乐和饮食中得到了回响和照应。亲近自然、顺应自然而又有所作为, 重视阴阳调和, 与万物共生共荣, 不断地升华天人合一的意境。

当然, 和谐亦包含着人与人的和谐。节日里走亲访友、优游聚会等群体性活动, 是人们交流沟通的良机, 也是实现人际协调的佳径。在声声问候里, 营造着与人为善的和谐氛围、团结友爱的和谐关系, 这既是社会矛盾的化解剂, 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巨大文化资源。

亲情的滋养

在中华传统民俗节日中, 对亲情的滋养和呵护可以说是最核心的文化心理。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重视人间亲情的了。家庭的信念、团圆的信念、故土的信念, 一直是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最内在、最深刻的东西, 甚至可以说, 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D N A。

在民俗节庆中对家庭骨肉团圆的炽热追求与期盼, 可谓俯拾皆是。中国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认识到“月有阴晴圆缺”的循环规律, 从而把月圆作为人间骨肉团圆的象征。“明月千里寄相思”,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等一家团圆的佳节, 正是刻意安排在“一轮明月转玉盘”的月圆之际。元宵节的汤圆和元宵、中秋节的月饼, 除了内在的甜美可口之外, 外形的团团圆圆, 还有团圆、和睦、幸福的深刻寓意。当然, 一年中最能体现亲情团圆的节日还是春节。每逢这个节日, 人们都要阖家团圆, 围坐一桌吃“团圆饭”, 享用“团圆饺子 (交子) ”, 共庆美好的新春。时至今日, 每到农历的腊月中下旬, 数千万在城市打工的民工、在外地求学的学子就潮水似地奔涌回家过年, 这也许是最能体现传统民俗节日意义的社会景观了——回家、尽孝、阖家团聚, 共享天伦, 还有一种深深的对根的认同。从文化的角度看, 这包含着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情感和精神力量, 体现着一个民族最具原生态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一直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 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亲情。这种人间亲情, 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 也有手足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 以及对先人和故土的依恋之情。清明、端午、中秋、除夕、春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活动都淋漓尽致地传递着这些情感。亲情是生长的, 它首先是我们的血缘亲情, 即与生俱来的对亲人的情感, 然后生发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普遍观念。由此观念可以一层一层往外推展,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进一步扩充为对所有他人的仁爱、对宇宙万物的息息相通的关爱。由亲善亲人然后能行仁于民, 行仁于民然后能关爱万物, 从而造就出人的“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

乐感的诉求

当代哲学家李泽厚通过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 中国人总是“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确实, 乐感的诉求是中华传统民族性格的突出特点, 也是民俗节庆最鲜明的趋向。

传统民俗节日寄托着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是人们在千百年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宴。追求乐感首先表现在节庆活动突出庆贺和游乐两大主题, 以纵情的文娱活动展现和抒发人们的欢乐和喜庆。如, 春节的放鞭炮、扭秧歌, 元宵节的舞龙舟、划旱船, 清明节的放风筝, 端午节的赛龙舟, 七夕节的赛巧会, 重阳节的登山活动等, 都是展现人们欢庆喜悦之情的有效形式 (当然很多活动可能最初是源于娱神) 。传统民俗节日能创造一种普天同庆的情感氛围, 使人们在这种情感的弥漫和氤氲之中深深体会到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 给单调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平添无限的生趣。“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这一千古绝句, 十分传神地概括了中华节庆文化“普天同庆, 共享吉祥”的乐感诉求。

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追求乐感十分有趣的一点, 就是人们总是喜欢拉近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认为, 传统中国社会一直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 农耕文明往往特别注重把享受生活本身作为对生活最贴切的理解, 相应地, 对美好生活本身的企望也自然而然成为节日文化心理最实在的内容。在节日里, 将美好的向往与实实在在的生活神奇地合为一体, 把理想和现实糊涂又美滋滋地混在一起, 使生活变得可亲可爱、有滋有味, 便是中国人独特的节日文化心理。这种心理虽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日趋淡化, 但是作为一种定型的心理结构却通过各种方式一直在潜滋暗长着。

对祛病驱邪、祈求福寿安康的世俗渴求, 也是很普遍的追求乐感的体现。每到传统民俗节日, 有两种心理便会从中国人的心中油然而生:一曰祈福, 一曰驱邪。祈福是一种对人间美好生活的渴望, 例如在过年时, 吉祥、平安、团圆、发财、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等年时吉语吉画, 便由此而生。驱邪就是避免灾祸、疾病和不测风云, 如春节挂桃符、请门神、放鞭炮, 元宵节“度厄”, 端午节插艾、喝雄黄酒, 重阳节插茱萸等, 诸如此类的民俗活动, 或以心理暗示为旨归, 或以药物预防为要义, 都为了达到祛病驱邪的功效。“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是对于节日祈福驱邪的民俗的形象描绘。

民俗节日 第2篇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月节”,是汉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两岸对渡的船只都要在蚶江海边追逐泼水,以这种欢快的方式互祝吉祥,交融情谊,并祈求平安兴旺。“海上泼水”的习俗由此产生并代代相传,福建石狮市蚶江传承了300多年的竞渡泼水闹端午,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

据记载,蚶江海上泼水最早见于明,盛行于清。清朝年间的《对渡碑》记载:“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当时蚶江成为大陆与台湾通商通航的中心码头,对渡贸易繁荣兴盛。

随着贸易往来的密切,当时闽台两地的汉族民间文化交往也十分活跃。尤其是每逢端午节,蚶江与台湾鹿港两地民众身着节日盛装,在海上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时值春夏之交,天气炎热,便驾船竞渡,追逐泼水,驱热消暑,祈求吉祥,寓为人与船的大洗礼。后逐步演变为通过泼水活动,倾吐思念、交融情谊。

海峡两岸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对渡泼水”民谣——《欢喜船入港》:“欢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蚶江与鹿港,对渡来通航。海峡起风浪,隔岸等亲人,相思两地牵,盼君守空房。欢喜船入港,两岸心相同,盼君早归航,泼水喜团圆。”这项汉族民俗活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中断,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恢复。自此,蚶江“海上泼水节”活动从小舢舨发展到小帆船;由过去男人的专项活动发展到年轻姑娘也参加;由十几艘船发展到上百艘,情趣倍增,场面也更加壮观。

福建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习俗是闽台关系的历史沉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习俗已处于濒危状态,熟悉对渡历史和活动规仪的人多数年事已高,对渡汉族民俗内涵逐渐丢失。福建省正在组织两岸专家和热心人士进行蚶江与鹿港对渡历史文献的调查,收集和记录端午闽台对渡习俗的相关资料,并开始保护其相关文物古迹及其环境。

中原汉人南徙,带来了中原纪念屈原的端午风俗。据传说,屈原投江后,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现今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近几来年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外国队,进行竞赛活动。

“海上泼水节”泼出的是水,播撒的是吉祥祝福,是幸福种子。

端午节这一天,蚶江古渡沸腾,四面八方的人流涌向海滨。只见百舸在泉州湾竞渡穿梭,一场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龙舟队在擂鼓声中,展示出一种力量、一种团结。

《抓小鸭》是一种活泼和娱乐性很强的活动。在江河船上沿水面平行置一去皮的杉木,越长越佳,杉木上涂以油料,使之润滑;杉木尾端挂一长形小竹笼,内放一只活鸭;笼盖直竖立一竹棍,使之能一拍即开。

活动者保持身体平衡,从船上沿杉木小心翼翼行至尾端,拍开笼盖,活动者与活鸭均掉入江中,在游泳健儿协助下,抓住活鸭。活鸭即作为活动奖品。由于身体平衡难度极大,成功者少,失败者多。

岸上观者千百人呐喊助威,欢声雷动。炎炎烈日当空照,蚶江同江竞舟泼水的人群却热情高涨。几十艘来自各地的渔船,满载着身披盛装的民众,大家竞相用各种勺、桶盛满海水,相互追逐倾泼,热气火红。人们视此水为“吉祥水”、“幸福水”,要让这圣水情雨淋个透,以图吉祥、幸福、兴旺。

泼水声、欢呼声、嬉笑声,伴随着海涛天风,汇成一支悠扬动人的“思亲曲”,响彻海峡。

这欢呼声穿越了绵绵200多年的岁月,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泼水,谱写出:“蚶江鹿港口,闽台血缘亲;翘企团圆日,欢叙对渡情……”

海上泼水活动,年年举行,越泼越兴,四邻渔村纷纷驶舟参与,大大提高文化古镇蚶江的声誉,促进了侨乡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通过泼水活动,增强了两岸同胞的往来与情谊。台胞们纷至沓来寻根、谒祖、交流、投资,如泼水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与“海上龙舟竞渡邀请赛”同时举行的“海上泼水”、“港台、海外灯谜展猜”等,构成了一幅绚丽的“海峡情”民俗画卷,节日期间整个古渡沉浸在一片浓郁的乡情与醉人的乡音之中,令海峡两岸同胞流连忘返,久久地回味这生命律动的乐章。血浓于水的蚶江端午海上泼水节,泼出了真情、激情、海峡情!泼出了古渡一片新天地!正是:

端阳竞渡百舸争,泼水浴情乐开怀。

期盼“三通”实现日,神龙飞架两岸来!

白族民俗节日与传统体育研究 第3篇

关键词:民俗节日,传统体育,白族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色彩,它是随着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文学及艺术的发展而传承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特征,同时还突显出不同民族所固有的与其他民族所不同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存在其民俗传统节日中,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与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紧密相连,每逢传统的民族节日、宗教祭祀、庆祝丰收等仪式都要举行相应的传统体育活动和表演,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

根据2000年中国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全国有白族1858063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105644人),其中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就占总人口的60%以上,是其主要聚居地区。[1]白族的主要民俗节日有“绕三灵”、“三月街”、“耍海会”、“火把节”、“谢水节”,这些民俗有的源自古代的民俗,洋溢着浓重的生活气息;有的来自宗教,充满神秘色彩;有的源于重大历史事件,有纪念价值;有的出自对英雄的崇敬和缅怀,表达民族感情。因此,传统节日是白族民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白族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本文对云南大理白族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揭示民俗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开展之间的关系和内涵,能够更好地对民俗节日和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进行保护和发展。

1 白族民俗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

1.1“绕三灵”与传统体育活动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大理、洱源、宾川、巍山的白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地来到苍山洱海之间,参加狂欢节日“绕三灵”。白族“绕三灵”又称“绕山林”、“绕桑林”、“祈雨会”,意思是游逛山林或园林,“三灵”指的是“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相传“绕三灵”起源于南诏国。[2]

在“绕三灵”过程中始终贯穿“霸王鞭舞”这项最具白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活动中女性使用霸王鞭,男性则用八角鼓,男女人数均为偶数。活动行进过程中,队形可随意变化,人们有时单个表演,有时男女对舞或集体表演,还有的人则边唱边舞。霸王鞭多用竹子做成,两端装有铜钱、铁片,棍上缠着红色和绿色布条,舞动时靠铜钱、铁片撞击发声,其声音圆润、清亮。[3]活动时舞姿既柔和轻盈又刚劲有力,带有鲜明的节奏感,能表达欢快的情感。

在跳“霸王鞭舞”时,一般由两人以上进行表演,有时则多达几十到上百人,舞蹈中霸王鞭通过杵地脚踢的敲,以及擦击身体的肩、胸等部位发出响声;金钱鼓在舞中一般用掌击鼓,使其发出嘭嘭的声音,所以金钱鼓又称“手鼓”。在“霸王鞭舞”过程中,人们有时在行进中表演,有时在站立中表演,有时蹲下表演,常常以腰部的晃动形成一整套的奔跑、跳跃动作。表演中夹有屈膝和双方仰俯屈伸、辗转反侧,按各种规律在肩、胸、腿、脚上进行敲击,节奏鲜明而欢快,节拍由慢到快,形成高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2“三月街”与传统体育活动

“三月街”也称“观音街”,是白族的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化娱乐活动的盛会。在云南方言里“街”就是“集市”的意思。相传在南沼细奴逻时(公元649年—902年),观音于夏历三月十五日在今三月街的所在地传授佛经。明代的《白国因由》记载:“善男信女朔望会集,于三月十五日在榆城(即大理城)西搭篷礼拜方广经……年年三月十五日皆以蔬菜祭之,名曰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观音街,即今三月街也。[4]

赛马是“三月街”期间最吸引人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赛马会”为期4天,比赛形式分为速度赛马、走马和马术表演,近年来还增加了竞技性很强的男子跑马拔红旗和具有浓郁白族特色的阿鹏马上追金花等比赛。关于白族赛马在徐霞客“游大理三月街说”中记载:“余乃仍由西门西向一里半,入演武场,据结棚为市,环错纷纷,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人驰骑于中,更队以觇高下焉,……”[5]。这表明大理白族赛马在很早以前就有较大规模的开展。

近年来,大理政府以“大理三月街赛马会”为品牌,邀请国内外马术高手参加,力求将“三月街”赛马办成闻名国内外的民族体育项目,使成为大理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为此,从2007年起大理州政府,在往年的基础上,邀请国内5个马术俱乐部和协会参加,在原来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箭、跑马拔红旗马术表演的基础上增设了混合组比赛项目,并开设了“马王”奖。2007年赛马活动吸引北京、新疆、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等12支马队,近百名骑手参数,比赛共进行了四天,每天都吸引了10万多各族人民和中外游客前来观看。[6]

1.3“耍海会”与传统体育活动

“耍海会”又叫“捞尸会”,每年农历八月初八,大理洱海沿岸白族人民要在洱海东岸的洱海神祠(龙王庙)祭拜斩蟒英雄段赤诚。同时还会举办传统的“耍海”盛会。在“耍海会”中除举行“耍海”、“对歌”活动外,还要举办规模盛大的龙舟比赛。大理白族赛龙舟历史悠久,据史籍记载,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与崇奉龙神和本主崇拜有关,后来发展为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7]

龙舟赛一般以村为单位,在赛前参赛的各村都要在舷上画有黄龙、黑龙或青龙图来装饰龙船,龙船挂着用彩绸扎成的绣球花,船的四周插着各色彩旗,吊着响铃,十分漂亮。比赛时,在船中央设一敲锣手,船尾站舵手,其左右前方各站一吹锁呐、唱调子和摇柳枝的人,摇柳枝和敲锣者为船上指挥,他们装扮可爱,动作滑稽。龙舟赛场设在洱海东的水面上,随着一声炮响,指挥者发出号令,船桨同时击向水面。顿时,唢呐声、号子声、击水声,配合着桨的起落拍节,一艘艘龙船向海心飞驰而去,第一个绕过标,转回岸边用时最少者,就是当年的冠军。比赛分为男子赛、女子赛、男女混合赛等,所有比赛都是以划完规定距离用时长短来分胜负的,在比赛过程中对技术动作没有要求,只要在最短时间内全速通过终点就为胜利。

白族的龙舟赛在当地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耍海会”这一天白族人民为了祭祀“本主”,都会自发的来到洱海边,进行烧香、“耍海”和观看龙舟比赛,使得整个赛龙船场面,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1.4“火把节”与传统体育活动

“火把节”是白族古老的宗教祭祀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日当天,白族人民聚集在一起祭祖,通过竖火把、点火把、拜火把、打歌、耍火把等活动祈求早日生育、祛病消灾,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火把节”是白族人民自发组织的一种宗教祭祀活动,一般以村为单位开展,分为“大火把”和“小火把”。“火把节”作为一种白族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受到白族人民的高度重视,经久不衰。

白族人民在“火把节”这一天都要“打歌”,一般以村为单位,活动的人多场面大,往往整村都参与。“打歌”时一般参加人数不等,场面一般围成圈形,中间有火把,人们手牵手,脚步有进有退,身子左右摆动,在器乐伴奏下载歌载舞,场面振奋人心。白族人认为,通过举办“打歌”活动能祛病消灾、能保子嗣繁荣、家业兴旺。同时,“耍火把”是白族火把节中一种特殊的娱乐祭祀活动。“小火把”是把松树劈开很多裂口后,在劈开的裂口处插上松明,然后将其晒干即可。“小火把”一般长两米左右,直径约十厘米,重约三到五千克。“火把节”这天,人们会手持“小火把”在田间、旷野、自家院子里奔跑玩耍,一般由“照穗”、绕火把、跳火把等活动组成,一直以来“耍火把”在白族火把节中都有广泛的开展。

1.5“谢水节”与传统体育活动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白族人民都要举行“谢水节”。“谢水节”又叫“送龙船”,节日这天白族人民要举行传统的祭龙王、送龙船、舞龙等活动。“谢水节”其实是白族人民一种传统的祭祀水神仪式,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舞龙是“谢水节”中最重要的传统体育活动,白族舞龙又叫“耍龙”,顾名思义就是娱乐玩耍的意思,它是白族一种传统的祭祀仪式,现在春节和各种喜庆节日中也会举行舞龙,而以“谢水节”求雨仪式中的舞龙最为隆重,规模也最大。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十分喜欢水的民族,在大理白族聚集地区都有“家家门前有流水”的习俗,白族人民认为“龙是水的化身”,龙主管着雨水的多少,所以舞龙在“谢水节”这个以求雨为主要目的节日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白族的舞龙在锣鼓的器乐声中进行,伴随着锣鼓的节奏,人们不停的奔跑跳跃,把手中的龙舞得活灵活现,白族舞龙时的动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其中有很多如“龙翻身”、“双龙戏珠”、“龙戏水”、“龙上天”、“盘龙入海”等动作,但主要还是以龙的“翻腾”动作为主。人们认为龙在天上行雨时都是在不停翻云覆雨的,所以人们舞龙时就多以龙的翻腾动作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在“谢水节”中,我们看到在送龙船的过程中人们的舞龙动作多以“双龙戏珠”、“龙戏水”等娱乐性的舞龙动作为主,目的是为了取悦龙王使龙王能给人们兴雨。这也是白族人民把舞龙叫做“耍龙”的缘故。而在送完龙船之后人们舞龙回村时则大多以龙的“翻腾”动作为主,意思是通过人们的祭祀之后龙已经开始给人们降雨了。

2 传统体育在民俗节日中的内涵

2.1 蕴含严肃的宗教性

民族体育文化以一种依附的、不独立的状态存在于宗教活动、生产劳动等社会活动之中,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也不能够明显地呈现出来,而是依赖其他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如祭祀、娱神中的舞蹈和竞赛活动,没有宗教文化显然就失去了文化存在的载体和基础。[8]白族民俗节日中的传统体育与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从这些传统体育的起源来看,它们大都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并体现出严肃的宗教特性。

首先,体现了“本主崇拜”。本主是白族“本境福主”的简称,白族认为本主是村社的保护神。大理白族很多人都信仰本主,每个白族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神和本主庙。“本主”是白族传说中各朝代的民族英雄人物和对国家对人民的有功之臣,白族人民为纪念其丰功伟绩而尊奉他们为“本主”。如“绕三灵”中的金奎寺,供奉斩蟒英雄段赤城,圣源寺供奉“爱民皇帝”段宗榜。人们认为这些“本主”能保佑风调雨顺,所以白族人民通过在“绕三灵”中开展“霸王鞭舞”,来“娱神”祭祀,以祈求“本主”赐予全村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表达了白族人民对“本主”有极高的崇拜之情。

其次,体现了“图腾崇拜”。大理白族地区主要是以龙为对象的图腾崇拜,《九隆神话》是云南最古老的关于龙的神话之一,也是现知云南古老神话最早见于文献记录者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在很早以前就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一直以来就以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崇拜。我们在白族民居中很容易发现,每户白族人民的屋顶及房檐上都各雕有一条龙,大多数人家的照壁上都会雕龙刻凤,还有在每年一度的大理“耍海会”中白族人民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以祭祀洱海的龙王,这些现象都表明了白族人民以龙为图腾的崇拜。

最后,体现了“自然崇拜”。白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在远古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先民与自然界的抗争能力十分有限,各种自然灾害、瘟疫、疾病等给白族先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人们无力控制和应对这些自然现象,于是就将这些现象归咎于自然的神秘力量,从而产生了崇拜自然的观念。在白族的火把节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白族人民通过在“大火把”中举行“打歌”活动来祈求生育;在“小火把”中通过“耍火把”活动来祈求祛病消灾、人畜平安;通过用火把“照穗”来驱赶虫害,以祈求来年的粮食丰收,这些现象都表明了白族人民强烈的火崇拜意识。

同时,大理白族民居的特点是“家家门前有流水”,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水的喜爱之情。从白族“谢水节”中舞龙运动的开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水有极高的崇拜之情,可以认为白族龙文化是白族水文化的另一种展现。

2.2 具有独特的民俗性

民间体育从来没有独立存在过,总是和军事、农作、生活密切相连,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依靠民间赛会和节令活动得以开展,依附民俗习惯得以沿袭,民俗促进了民间体育的深化和发展,民间体育丰富了民俗的内容。[9]

白族民俗节日中所进行的传统体育活动各不相同,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也只会在相应的民俗节日中举行。如赛马活动只会在“三月街”中开展而不会在其他民俗节日中举行;赛龙舟也只会在“耍海会”中举行。白族的“打歌”、“耍火把”等活动也只会在“火把节”中举行。不同的传统体育活动依附于固定的民俗节日,是民俗节日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各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保留至今的各种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是各民族群众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和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体现着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独特的民俗性和稳定的指向性。

2.3 具备很强的传承性

各民族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世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并将继续流传下去,而民俗节日中的重要活动内容和核心的价值体系同样会随着民俗节日得到传承。虽然部分民俗节日和内容受到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出现弱化现象,但一些民俗节日被弱化的同时,其重要的民俗节日必将会得到加强,如我国最大的民俗节日———春节和春节所包含核心价值观将会继续传承下去。

“绕三灵”、“三月街”、“耍海会”、“火把节”、“谢水节”等民俗节日是白族群众非常重要的节日,这些民俗节日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白族群众文化生活和精神寄托的载体而传承至今,而这些民俗节日中的活动内容是白族群众亲历其中的手段和行为方式,通过这些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方式和手段,使民俗节日的内容得到丰富和加强,使参与其中的群众感到神秘和神圣,通过这种固化的活动方式,让民俗节日的内涵显得更加稳定和深邃。“霸王鞭舞”、“赛马”、“龙舟赛”、“打歌”、“舞龙”等这些体育活动,都是源自于白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并逐步成为各民俗节日固化的活动方式,随民俗节日被不断的传承,成为体现民俗节日特点和内涵的主要方式。

2.4 体现强烈的娱乐性

有史料记载,民族娱乐先于民族体育而存在[10],从白族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看出,白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在原始的祭祀活动中这种娱乐性体现在“娱神”上,就是通过传统体育活动使白族人民所崇拜的“本主”开心,白族人民认为通过这样的娱乐活动,“本主”才会保佑他们、才会给他们赐福,就因为这样的目的所以形成了白族传统体育特有的娱乐性。

而如今白族传统体育所表达的娱乐性则更多的为“自娱”与“娱人”。从白族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绕三灵”中的“霸王鞭舞”、“火把节”中的“打歌”,“谢水节”中的“舞龙”等这些传统体育活动都带有明显的娱乐性,不管是参加者还是观众都会被活动浓浓的娱乐气氛所感染。人们用自己身体的运动方式表达出内心的激情,从而达到娱乐消遣的目的。由此可见,民俗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在民俗节日中看到的这些技巧性和艺术性相互交织,具有很强娱乐意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3 结语

民俗节日是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白族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俗节日有的源自古代的民俗习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有的来自宗教,充满神秘色彩;有的源于重大历史事件,有纪念价值;有的出自对英雄的崇敬和缅怀,表达民族感情。不同的民俗节日中都会开展形式各异的社会文化活动,其中包括大量的传统体育活动,白族群众都会自愿参与其中,自娱自乐的同时,寄托着白族群众对祖先的崇拜、对宗教的信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俗节日 第4篇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俗的(B)不排除个人因素,及个人的创造,但民俗一旦经形成,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

A.扩布性 B.集体性 C.稳定性 D.规范性

2.(C)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A.传承性 B.变异性 C.稳定性 D.集体性

3.民俗的(B)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 A.变异性 B.传承性 C.类型性 D.规范性

4.(C)是指民俗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 A.稳定性 B.规范性 C.变异性 D.传承性 5.民俗的(B)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 A.扩布性 B.集体性 C.稳定性 D.规范性

6.民俗的(A)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 A.类型性 B.集体性 C.传承性 D.规范性

7.民俗的(D)是指对社会所有成员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 A.扩布性 B.集体性 C.稳定性 D.规范性

8民俗的(A)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具有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A.教化功能 B.规范功能 C.娱乐功能 D.维系功能

9.民俗的(B)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 A.教化功能 B.规范功能 C.娱乐功能 D.维系功能

10.民俗的(C)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心理产生愉快的调剂作用 A.教化功能 B.规范功能 C.娱乐功能 D.维系功能 11.民俗是(A)唯一的行为规范

A.远古社会 B.现代社会 C.城市 D.学校

12.民俗的(D)是指民俗能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社会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

A.教化功能 B.规范功能 C.娱乐功能 D.维系功能

13.(A)是指民众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模式性的民俗事象,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14.(B)是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15.(C)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16.(D)是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17.礼仪的基本形式物质水平,历史传统(B)民族辽阔众多因素影响 A.行为规范 B.文化心态 C.道德标准 D.出世准则 18.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B)之称 A.历史悠久 B.礼仪之邦 C.古老 D.文明

19.恋爱一般由相识、约会、(B)、热衷和求婚五个阶段组成 A.相识 B.求爱 C.相遇 D.相求 20.礼仪民族包括人生礼俗和(B)

A.国家礼俗 B.节日礼俗 C.民族礼俗 D.诞生礼俗 21.婚礼在中国原为(B)属于传统文化精粹之一 A.婚姻 B.昏礼 C.嫁娶 D.迎亲

21.恋爱的最后一关是(B)

A.结婚 B.求婚 C.热恋 D.求爱 22.吊唁的礼仪有祭奠送奠敬和(B)等 A.送礼金 B.慰问 C.致敬 D.致悼词

23.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B)文化特点造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风俗

A.民族特色 B.社会状况 C.文明礼仪 D.交流方式 24.壮族的住房有干栏式竹楼和(B)两种 A.草房 B.平房 C.楼房 D.木房 25.满族最隆重的礼节是(B)

A.握手 B.抱见礼 C.问候 D.微笑 26.传统朝鲜族房屋最大的特点之一是(B)A.干净.B.炕大 C.温馨 D.豪华

27.法国尼斯狂欢节也是世界著名的狂欢节,在每年的什么时候举行(B)A.1月底至2月底 B.2月底至3月上旬 C.3月底至4月上旬 D.4月底至5月上旬 28.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B)A.设有堂屋 B.聚族而居 C.设有神灵 D.没有照壁 29.我国传统节日的萌芽是(B)A.上古 B.先秦时期 C.汉代 D.东汉 30.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B)

A.避瘟 B.纪念屈原 C.驱邪 D.划龙舟 3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B)A.自然崇拜 B.原始信仰 C.灵魂崇拜 D.迷信 32.下列节日中,具有纪念性的是(B)A.清明节 B.端午节 C.元宵节 D.春节

33.下列节日,起源于特殊纪念的是(D)A.元宵节 B.春节 C.重阳节 D.国庆节 34.下列习俗中,不属于春节的是(C)A.守岁 B.吃饺子 C.张灯 D.拜年 35.“井井有条”这一成语源于(B)A.寒食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36.寒食节是为了纪念(B)A.屈原 B.介子推 C.牛郎 D.织女 37.端午节是(A)

A.农历五月初五 B.农历五月初六 C.农历五月初七 D.农历五月初八 38.下列属于蒙古族节日的是(B)A.雪顿节 B.那达慕 C.开斋节 D.火把节 39.下列故事中,与中秋节无关的是(D)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中秋话月 D.后羿射日 40.下列习俗中,属于龙船节的是(C)A.摔跤 B.送祖 C.竞舟 D.选美 41.母亲节是在每年的(B)

A.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 B.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C.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D.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42.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B)的日子 A.诞生 B.重生 C.钉死 43.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是(A)

A.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 B.意大利威尼斯面具节 C.法国尼斯狂欢节 44.(A)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特色、最受人们重视呃呃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的结束,新的一年的开始

A.春节 B.元宵节 C.元旦

二、多项选择题

1.民俗包含(ABCD)等方面

A.生产劳动 日常生活 B.社会组织 岁时节日 C.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D.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2.民俗的基本特征包括(ABC)

A.民俗的集体性、传承性、扩布性 B.民俗的稳定性、变异性、类型性 C.民俗的规范性、服务性 D.民俗的特有性、智慧性、独有性 3.民俗的类型有(ABCD)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4.民俗的服务性体现在(ACD)几个方面

A.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于社会的 B.民俗的文化创造是服务于人们的 C.民俗的文化创造是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D.民俗的文化能够协调民众心理,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

5.民俗的社会功能有(BCD)

A.服务功能 B.教化功能 C.规范功能 D.娱乐功能 6.物质民俗主要包括(ABC)

A.生产商贸民俗 B.衣食住行民俗 C医药保健民俗 D.创造消费民俗 7.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ACD)的生活文化 A.创造 B.传统 C.传承 D.享用

8.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ABD)基础上形成的,只要基础不变,即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民俗文化仍然具有稳定性

A.政治 B.经济 C.生活 D.社会

9.人类社会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ABC)的文化千差万别 A.各民族 B.各地区 C.各特性 D.各时代 10.民俗的教化功能是(ABC)的重要手段之一 A.人类保存 B.积累 C.传承文化成果 D.创造

11.民俗可以分为(ABCD)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12.礼仪的基本形式受(ABCD)等众多因素影响 A.物质水平B.历史传统 C.文化心态 D.民族习俗 13.礼仪民俗包括(AD)

A.人生礼俗 B.诞生礼俗 C.民族礼俗 D.节日礼俗 14.人们必须经过(ABCDEF)等几大环节

A.诞生礼 B.生日礼 C.成年礼 D.葬礼 E.寿诞礼 F.婚礼

15.成年之后,人们对逢十的生日看得很重,特别是(BCD)这几个寿诞 A.50 B.70 C.60 D.80 16.恋爱一般由(ABCEF)五个阶段组成

A.相识 B.约会 C.热恋 D.结婚 E.求婚 F.求爱 17.求爱的方式很多主要有(ACD)等组成 A.当面求爱 B.信息求爱 C.电话求爱 D.写信求爱

18.“三书六礼”中的“六礼”是结婚过程的六大程序分别指(ABCDEF)A.纳彩 B.问名 C.纳征 D.请期 E.聘礼 F.纳吉 G.亲迎 19.开面亦称为(ACE)等几方面

A.开脸 B.绞合 C.绞面 D.铺席 E.绞脸 20.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ABCD)等构成

A.献哈达 B.递鼻烟壶 C.装烟 D.请安 E.鞠躬礼 F.握手礼 21.吊唁的礼仪有(ABD)等 A.祭奠 B.送奠敬 C.惦念 D.慰问

22.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敬人而约定俗成、(ABD)等组成 A.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B.处世准则 C.内在的修养 D.道德标准 23.傣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ABC)多行善事不作恶的良好社会功德和风尚 A.尊老爱幼 B.和睦相处 C.不偷不骗 D.坑蒙拐骗

24.节日都具有传承性、警示性、庄严性和(ABC)的特点 A.稳定性 B.纪念性 C.娱乐性 D.隆重性

25.“元宵节”又叫(AC),是汉族节日中的热闹、最愉快、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A.上元节 B.中元节 C.灯节 D.下元节 26.寒食节在(BC)

A.冬至后一百天 B.冬至后一百零五日 C.清明节前一二天 D.清明节后一二天 27.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ABCD)等说法

A.纪念屈原 B.纪念孝女曹娥 C.迎“涛神” D.吴越民族的图腾祭祀日 28.中秋节与(C),清明节(D)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A.重阳节 B.元宵节 C.春节 D.端午节 29.回族的三大节日是(ACD)

A.开斋节 B.法图麦节 C.古尔邦节 D.圣纪节 30.清明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B),二是指(D)A.风俗 B.节日 C.时序 D.节气 31.春节民俗有(ABCDE)

A.扫尘 B.守岁 C.贴春联 D.放鞭炮 E.拜年

32.在我国,农历(A)的夜晚称为七夕节,也叫乞丐节或(C)节 A.七月初七 B.六月初七 C.女儿节 D.情人节

33.中国民间有在中秋(A),拜月娘,(B),拜月等习俗,其中以赏月、吃月饼的风俗最为盛行

A.走月亮 B.赏月 C.祭月 D.吃月饼

34.(B)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行成的(C)族传统节日 A.端午节 B.重阳节 C.汉族 D.回族 35.西方节日有(ABCDEF)

A.情人节 B.复活节 C.愚人节 D.圣诞节 E.母亲节 F.父亲节

三、判断题

1.民俗的集体性主要体现在民俗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能找到原来的倡导者和创造者。(×)

2.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又是一种传统文化遗产。(×)3.社会民俗是社会的集体的现象,但于集体性无关。(×)

4.所谓的民俗类型,是指某些民俗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大同小异。(√)5.人们在群体行为模式的形成过程中,民俗的作用是决定性的。(√)6.民俗不仅统一群体的行为,而且也维系着群体的心理。(√)

7.同一个民俗现象由于所处的社会形式及历史阶段不同,其功能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8.世界上有众多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节日民俗和节日文化。(√)

9.春节又叫“年”,过年也叫“年”。(×)

10.我国从殷商开始,把月圆月缺一次称为一月,初一称为”朔”,十五称为“望”。(√)

11.每一个节日都有它产生刻复杂的社会活动。(×)

12.在春节期间,有一些禁忌,包括语言禁忌,器物禁忌和行为禁忌等。(√)13.春节是民俗活动最为丰富的节日。(√)14.饺子是我国南方人民十分喜爱的食品。(×)15.舞狮子,又称“耍狮子”,“狮子舞”,“狮灯”。(√)16.“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秧歌”。(×)17.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春”。(×)

18.寒食节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天。(√)19.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20.礼仪是由一个系列具体表现的礼仪所构成的。(√)

21.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22.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23.礼仪是有形的,它存在于社会的一切交往活动中。(√)24.中国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论著不是西周的《周礼》。(√)

25.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礼仪。(√)26.婚礼不是一种法律公证仪式或宗教礼仪,用来庆祝一段婚姻的开始。(×)27.恋爱一般有相识、约会、求爱、热恋四个阶段组成。(×)

28.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造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民俗。(√)

民俗旅游与旅游民俗的辨析 第5篇

[关键词]民俗;民俗旅游;原生态;旅游民俗

旅游是有人类以来的一种古老的行为方式。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旅游应该是一种通过地理位置上的转移,对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或人文遗迹而产生的一种生理或心理上的满足的活动。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旅游就是在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的内容的旅游活动。是以本民族、本地区有独自特色的生活习惯、民间文化艺术、礼仪习俗、村寨民居、巫摊歌舞、神灵信仰、服饰装束等在内的传统民俗事象作为一种对旅游客体的吸引和感召,并使旅游客体产生一定的共鸣和互动的休闲娱乐活动。一个地区的民俗其民族特征越鲜明,原始风格越纯,历史氛围越浓,地方差异越大,生活气息越足,就越有可能成为特色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我国民俗旅游的特点

我国的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部分。前二者相沿悠久,后者刚刚兴起,但前景十分广阔。自然风光是天然的,是永恒的;历史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帮助中国人了解自身的传统,但有局限性,表现在上层的帝王将相和下层的宗教信仰,很难代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全貌;就各个分布地域来说,这些历史遗迹只在中国版图上占着有限的一块地盘,且分布很不均匀。民俗文化却在层次和地域上占着绝对优势。它首先是民族集体创造与集体传承,其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再生产、交易的经济文化,以及人生仪礼和民间艺术的精神文化。若进行比较,历史文化(例如陵寝、宫殿、寺庙)是过去的文化,民俗文化却是活的文化,既是传统,又活在民间。例如,春节的社火及其他民间节日活动,无论上层、下层人民,无论中国、外国都能接受,可以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传统。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它的功能决定的。传统的民俗文化有许多事象正在丧失它们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功能,但能通过游游业的开发,使它们以另一种崭新的方式保存起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的认识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现代人的文化生活。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二、旅游民俗的概念及与民俗旅游的关系

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变化。近年来民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因为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俗是沟通传统和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纽带,它能反映民间地域或社区人群的共同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同和继承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化现象,可以用“民俗文化”来概括。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不是落后地区的奇风异俗,不是穷乡僻壤的“专利品”,也不是古老部落的“土特产”。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民俗旅游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和、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三、结语

在我国当前的旅游资源开发中,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现已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可是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民间,自生自灭,默默无闻。积极地挖掘和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而且还可以形成旅游特色,弥补以纯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的不足,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内国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薛群慧:《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探析》,《思想战线》,1997年第五期

[2]王佳:《民俗风情旅游开发诌议》,《燕山大学报》,2005年8月

[3]閆喜琴:《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4]黄爱莲:《民俗风情旅游与民族民间文化的自我拯救》,《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5]唐凡茗:《旅游文化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6期

从节日营销到节日“赢销” 第6篇

节假日——事半功倍的“营销切入点”

在零售商场企划工作中,经常会讲到的一句话“有节过节,没有节日,造节也要过节!”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节假日对商场促销的重要性。

通常卖场的营销与卖场的氛围营造有许多的切入点,如主题营销、周年庆营销等等,但是以时间为序,以节假日为节点安排全年的营销企划方案以及相应的卖场氛围营造,是最常规、最好操作、最实用的一种计划手段。大家可以适当观察一下,就会看到很多零售行业的营销与推广工作都是围绕着“节假日”展开进行的;同时,在卖场装饰与氛围营造当中,有许多装饰主题也都是围绕着“节假日”展开的。

在这里的“节假日”只是一个常规性的概念,纵观目前的节假日营销,已经将节假日进行了深入的细分,不仅传统的节日要做营销,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而且“洋节”更是大行其道,如圣诞节、情人节,甚至一些以前不被人注意的节日,如万圣节、愚人节等被各大商场所挖掘,策划了促销活动与营销主题;推而广之,目前更多的零售商业已经不满足于常规的节假日,更将节假日营销渗透到了12星座、12生肖、24节气等一切有关联的节日、假日、节气等,可以说零售商业的节假日的营销,已经打破常规的概念,成为古今中外、洋节土节、打破空间、立体式的“节假日营销”与氛围营造。

节假日:让“营销”变为“赢销”的利器

1、节假日营销是一种“最讨巧”的营销手段

节日是动感的日子,欢乐的日子!节日中的人们是感动着的,是欢乐着的,是开心着的,是闲情着的,是在逛逛看看中团聚着的。人类的内心都是喜欢欢乐的、动感的,而节假日恰恰是满足人们欢乐的窗口与载体,谁抓住了“节假日”,谁就掌握了营销的主动权。从消费者的情绪上来看,逢年过节花钱买个热闹,图的就是要让自己和家里人开心快乐。商家促销活动的关键是在于如何让消费者觉得钱花得快乐、花得值得。

因此,换个角度来讲,如果商家恰当地、充分合理地利用“节假日”做足营销的文章,从营销战略上讲,无疑将成为一种“最讨巧”的营销手段。

2、节假日营销是一种最方便安排的营销计划

通常,商业零售企业都有自己的"年度企划营销方案”以及“季度、月企划营销方案”,而这些企划按通常都是以自然天、周、月为顺序进行编排,而以时间为序的各个节日、假日贯穿其中,成为企划案的一个个促销主题和促销亮点,这样的安排不论对于策划者还是执行者来说,都是一种最符合常规、最符合操作习惯、最方便安排的营销企划模式。

3、节假日的营销是一种最具操作性的营销方式

现在的商业零售企业中,各式各样的营销方式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如打折、返券、赠礼、换购、抽奖等等,但这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行业的特点、商品的属性、甚至企划费用的多寡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需要因时而定,而节假日营销是一种最具普遍性的操作方式,可以说包含了做大多数的人的需求,以它为切入点进行操作,可以说是一种“通吃”的战术,因此,节假日营销是一种最具操作性的营销方式。

4、节假日的营销是一种最具贯穿性、脉络性很强的营销理念

民俗节日 第7篇

一、节日营销的一般分析方法

节日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内, 由特定的人群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按特定的仪式举行的。因此, 节日可以视作一种特殊的事件。根据事件的六大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 提出事件分析 (Event Analysis, EA) 法。即运用事件的六大要素对节日进行分析, 从而为节日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依据。

1. 人物。

包括两方面:人, 指参与节日的群体, 可以是整个国家民族, 也可以是企业家庭乃至个人。人的属性就是这一群体的节日消费特征和人口统计特征。如节日消费的态度、动机, 节日群体的性别、年龄分布等。这些有助于确定那些是目标客户, 采用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才有效等。物, 指节日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哪些物品和服务是主要使用的, 哪些是必须的, 哪些是有望被推荐使用的, 针对这些问题, 营销策略是不一样的。如对节日经常性使用的物品和服务, 营销的重点应在于如何塑造品牌形象和提高节日群体忠诚度上, 追求长远的利润。

2. 时间。

节日的时间, 一是指节日本身的长短和影响力 (影响力指节日气氛对节日时间前后的影响强度) ;二是指节日时间段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情况, 自然环境包括当时的天气和温度, 社会环境指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法律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制定节日营销策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3. 地点。

指节日发生在哪些区域内, 怎么分布, 区域的大小等等。节日不同, 节日群体的分布也不同。全国性的节日可能全国范围的人都参与, 如国庆节。而个人的节日, 从宏观上看则是离散分布的消费点, 如生日。节日营销要以节日发生的区域分布制定相应的策略。对个人的节日, 如生日, 可考虑采用地理图形信息系统 (由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库、数字地图和相关软件组成的信息系统) 来支持营销策略制定。

4. 起因。

指节日的由来。国家法定的节日, 如元旦, 是有法定假期的。还有的是个人自己决定的, 如婚礼等。节日营销要依据这些本源上的特点, 分析消费需求进一步还可以创造节日消费需求。

5. 经过。

指节日的仪式, 即按固定程序出现的一系列复杂的、象征性的行为。不仅节日本身进行的过程需要按某种仪式进行, 甚至赠送节日礼物也是如此。人们往往要对节日礼物进行精心的包装, 然后在确定的时间和地点, 以恰当的方式交给对方。对节日仪式的深入理解, 很有助于找到新市场和准确定位自身的产品或服务。

6. 结果。

指节日的效用, 即节日群体在过节日中追求的最终目的。度过节日往往是为了庆祝、休闲、纪念或者警示等目的。抓住这一点, 企业和商家就可以开阔思路, 提供多种产品或者服务来满足节日群体的这种效用需求。

二、节日营销的策略分析

在节日市场进行营销, 就是要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 以恰当的价格、恰当的方式, 把恰当的产品或者服务卖给恰当的人。为此, 进行恰当的市场调研也许是有必要的, 除非对某节日市场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利用和开发节日市场的常用策略有:

1. 折价策略。

没有人不为利益所动心, 利用节日市场中目标客户集中的特点, 进行折价销售, 或者给予赠送品, 可以薄利多销, 最终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这在节日营销策略中是最常见的。

2. 造势策略。

利用新闻媒体和杂志广告等, 在节日时期进行“饱和打击”式的宣传, 使大量的该产品信息充斥于节日群体的身边。在此情况下, 节日群体往往会选择该产品。但要注意两点, 一是市场规模×单件成品利润要支付出的广告成本;二是不能让消费者感觉到他们是在为该产品的广告付钱, 而是为该产品的功能付钱。

3. 包办策略。

鉴于许多消费者往往对过某些节日感到担心、烦恼甚至畏惧, 许多商家采取了包办策略, 即为节日群体详尽策划和安排了节日仪式, 让他们感受到比自己过节更满意的节日效用, 如现在许多家庭过年时在饭店里吃年夜饭。

4. 超前策略。

在节日到来之前, 就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 抢先使自身产品在节日群体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样, 在节日到来时, 节日消费群体往往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该产品。许多商家在销售淡季也进行较大规模的广告宣传, 为的就是希望在销售旺季能获取更高的利润。

5. 全天候策略。

利用节日中消费需求的特殊性, 在节日到来之前或者节日中, 提供全天候的服务。一方面大大方便了节日群体, 建立了与消费者的感情联系;另一方面还可以赚取额外的利润。如酒店可以对大学生毕业时的最后聚餐给予全天候的服务, 让他们尽兴而归。

6. 名人策略。

利用一些人们崇拜名人的心理, 在节日时邀请名人作客参与, 让节日群体体验到同名人共度节日的感觉。

7. 限量策略。

只生产或者只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者服务, 以保证其稀缺性和专有性。节日群体中的部分人为了炫耀其地位和财富, 或者为了表示对某节日的重视, 往往会不惜代价地购买。但是, 这种限量的产品或者服务必须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8. 个性化策略。

对某些节日, 如生日, 往往有个性化的需求。为了让节日群体得到认同感和受到重视的感觉, 可以采取个性化的策略, 即量产定做, 弹性化生产, 如为过生日的人们定做生日蛋糕等等。

9. 传授知识策略。

在节日中, 传授与节日相关的知识, 把知识、教育和娱乐融为一体, 使节日群体感受到一种关怀, 从而更有可能吸引到顾客, 建立品牌忠诚度。

1 0. 网络化策略。

通过网络工具来进行营销。如对节日群体可以发电子邮件表示祝贺, 在网络社区里举行庆祝活动等。这可以强化公司在节日群体心目中的形象, 提高节日群体对公司的品牌忠诚。但是要注意的是, 上网人群主体只限制在某些社会阶层中, 并不一定是公司的目标客户。

三、关于节日营销的几点建议

企业要想有效地进行节日营销, 在做好策略选择的基础上, 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1.定位要力求准确, 主要表现在主题鲜明, 明确是传达品牌形象宣传还是现场售卖, 不要陷入甩卖风、折价风的促销误区。

2.除了事前周密的计划和人员安排, 还要有一个好的方案, 发挥团队作战优势, 同时增强执行能力。

3.卖场促销时间宜早不宜迟, 特色活动最好比对手早三四天, 以免被对手抢先, 这就要确定时间安排和规划预算。还有就是节日气氛的营造, 包括气氛海报、POP张贴、装饰物品的布置、恰到好处的播音与音乐, 这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我国青年自创节日的民俗性探析 第8篇

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民俗”的界定各有不同, “民俗”一词自产生以来, 往往带有过多的古老色彩。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 》的界定是:“民俗, 即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起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它“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突出了“民俗”的全民性和日常生活的“俗”。 美国现代民俗学家邓迪斯在其论著《谁是民俗之“民”》 中也指出: “ 随着新群体的出现, 新民俗也应运而生。 ”本文研究的青年自创节日, 就属于这种应运而生的民俗现象。

青年自创节日是指我国青年群体尤其是高校学生或者都市青年, 为了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情感, 丰富生活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 青年自创节日源于中国本土, 是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迁过程中, 当代生活与传统习俗碰撞和融合之后的产物。 它承载着人们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真实片段,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当下社会与传统面临激烈的冲突, 民俗学的研究不但需要总结过去, 更加要贴近现实生活, 给予生活文化更多的关注。 通过研究青年自创节日分析当代生活文化, 揭示当代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 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民俗学服务于现代化的事业, 极参与未来现代文化事业建设的价值。

二、青年自创节日的特点

1、 它从国内青年群体自发兴起。

我国的本土新兴节日, 往往是民间的青年群体根据自身的情感需要所自发形成的。广大的青年民众是新兴节日的创造者与参与主体。它并不像国庆节、劳动节一样由官方做出统一规定, 不像圣诞节、情人节一样直接从西方移植过来, 也不像美食节、家电节一样, 由地方政府或者商家主导而形成。青年自创节日完全是由青年人从真实的生活中创造的, 自己决定是否过和以何种形式过,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过节是他们感受生活、抒发自我的重要形式。青年是具有强烈个人自主意识的群体, 他们在追求个性化和新事物的同时, 渴望获得群体认同。因此, 创造新的节日, 在节日释放压力、表现自我成为青年人的选择。

以女生节为例, 据说女生节最早在1986 年3 月7 日起源于山东大学。 女生节诞生后迅速发展于中国各高校, 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里一个关爱高校女生、展现高校女生风采的节日。 女生节的产生伴随女性意识觉醒而产生的,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增加, 青年女性不再是传统文化中内敛卑下的形象, 女大学生不满足于 “妇女节”这样带有一定性别歧视色彩的节日, 主张以“3.7 女生节” 张扬自己的个性。 女生节的流行满足了90 后大学生留住青春、展现自我、异性交流的愿望。 女生节的活动往往由学生自发组织, 如女生风采展、男女联谊活动和女性系列讲座等, 进而形成了女生周、女生月等, 同时高校借助女生节的积极效应能够创新校园文化建设, 关爱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女生节从诞生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在今天不但在高校风行, 也逐渐渗透在社会生活当中。 究其原因, “3.7 女生节”恰当地体现了当代女大学生自身价值的提升感和认同感, 突破了“妇女”传统标签束缚的重要标志, 顺应了社会的潮流同时反映了社会时尚。 年轻人敏感地抓住节日时尚中的最初表征, 节日时尚具有感染传导性进而借势不断发展壮大队伍, 最终在青年群体中盛行开来。 同样是产生和流行于民间青年群体的还有发源于清华大学的在11 月12 日的 “ 男生节”, 11 月11 日的 “ 光棍节”, 以及5 月20 日的 “520 网络情人节”等等。

2、它产生、 流行于商业都市。

在现代化、都市化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正因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组织开始瓦解, 越来越多人涌入城市, 过去的民风民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当前的青年自创节日一般都产生、发展于现代都市。 由于青年自创的节日往往诞生于校园, 流行于都市之中, 发展时间较短, 也被一些学者定义为“泛民俗”。 所谓泛民俗, “是指在未形成新民俗之前的那一段时间里所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 由于这种现象大都具有民俗倾向, 所以很容易形成具有某一时代特征的新民俗。 ”泛民俗是现代生活的创造, 离不开经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 当下的青年节日作为流行文化现象, 都是当代青年思想情感、精神面貌的反映, 而节日时尚的流动性、变动性正好满足了人们对差异、变化、个性等方面要求。 由于内涵和发展时间不同, 其民俗的积淀程度也各不一样。 有些顺应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能充分表达人们生活情感的节日, 会有更长的生命力。 而由炒作、商业促销而发展的节日, 其不稳定性较大。

传统的民俗发源于农耕社会, 形成了一套深深扎根于民众生产、生活之中, 较为稳定、能充分体现文化沉淀的民风。 与之相比,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产生于都市青年人间的节日的缘由和文化内涵要浅薄得多, 大部分没有固定的仪式, 属于自娱自乐。 这些节日的创建一般与岁时、 纪念活动没有关系, 或从现有的节日中改造, 如“3.8 妇女节”前一天为女生节, 将妇女节的日期反过去, 成为“8.3 男人节”等;或取日期数字的谐音、 形象来定义, 如 “520 网络情人节”、“双11光棍节”等。

青年节日盛行于商业都市, 都不都程度地带有消费色彩。 作为商业文化下产生的节日之一, 光棍节深受商业文化的影响, 在光棍节这一天, 各大商家卖力促销, 人们戏称光棍节是消费节、电商节。 光棍节借着商业文化的宣传和炒作迅速为大众知晓, 从青年群体走向更广阔的社会, 但是购物狂欢也在消解光棍节的原本内涵, 可能导致其成为一种被商家主导的伪民俗。

3、它是社会生活变迁的一面镜子。

青年自创节日的产生与发展可以看作由习俗环境变革中而再养的新习俗。 20 世纪80 年代初, 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时代, 西方的民俗文化涌入国内。 随着社会的开放度提高, 新时代更具多元性和包容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草根文化兴起, 越来越多的民众在网上表达自己的个性。 这些都强烈地冲击着原有的社会习俗, 从青年自创节日的诞生、发展、盛行可以看出社会文化的变迁。

青年自创节日的生产都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能够充分地反映青年人的生活状况。 以光棍节为例, 随着80 后的一代已渐成为大龄青年, 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 婚恋择偶成为他们的难题。 由于男女比例不平衡以及当代人们婚恋态度的改变, 我国拥有巨大的“光棍”群体, “剩男”“剩女”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这个角度上光棍节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婚恋态度, 既有想摆脱传统、享受单身, 又希望积极“ 脱光”, 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新民俗产生的深刻根源是文化的转型, 文化转型思潮有着强劲的冲击力。 “民间社会也感受到了它的强劲冲击力, 而且它更多的是以扭曲、反叛的方式来表现这一影响。 一方面是对常态生存与民间传统的反抗性戏谑, 更深层的则是对文化转型思潮与当下社会权威的迷茫性质疑。 ”中国当前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交汇产生激烈碰撞。 新兴流行节日的主体是青少年群体, 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他们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也承受激烈的竞争, 面临着感情、就业、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压力。 过属于自己的节日一方面是他们通过追逐新的时尚表现自我、表达对生活看法, 另一方面以跟风获得青年群体的认同感。

三、新兴节日的民俗价值与反思

民俗往往是历史的沉淀, 是传统的表现。 时尚是最新的变化, 是当代的潮流。 传统节日与新兴节日间有很多对立的文化, 新兴节日与传统节日形成了互补, 这也是新兴节日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国传统节日建立在封建制度和农耕经济的基础上, 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化及儒家文化注重发挥集体作用, 轻视个人作用。 纵观中国传统节日活动, 其在内容大多体现集体、家、忠孝义等伦理道德主题上, 大多展现出强烈的宗族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观念。 各节日无不以家族、 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 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均是对阖家团圆主题的表现。对个人的情感极少重视, 甚至成为节日内涵的禁忌, 特别是关于爱情的表达极少。

和传统节日相比, 现代新生节日重视个性表达和个人价值的追求。 女生节是对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反叛, 勇于展示大学青年女性的风采, 强调女生的新形象与社会地位。 “520 网络情人节”突出的是表白, 为广大青年能勇敢地把心声和爱意说出来提供一个机会。 “双11光棍节” 则聚焦于广大单身青年, 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年轻人的孤独感和自我调侃的无奈感。

另外, 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 儒家传统文化主张 “温柔敦厚”, “发乎情, 止乎礼仪”,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提倡以克制的心态发泄欢乐情绪。 中国的传统民俗虽然不乏娱乐宣泄的功能, 古代元宵节也有闹元宵的习俗, 但是汉族传统节日主要的功能仍在于伦理道德的传承。 传统节日发展到今天, 其娱乐功能已经很难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过节方式富有娱乐性和趣味性正是青年自创节日的重要特征。 民间的草根文化与流行节日的娱乐性结合起来, 成为了年轻人缓解生活压力、解构传统的方式。 节日行为如购买情人节的情侶物品、K歌、聚餐等庆祝活动令人应接不暇, 成为年轻人自由选择、表现自己的重要方式。

民俗承载着教化、规范、维系等功能, 但青年流行节日的主要功能在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调节。“ 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 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

俄国学者巴赫金构建的狂欢理论认为, “狂欢”常常是一种与民间庆典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人类文化仪式, 它脱离了常规的生活, 是一种世界性现象。 狂欢文化具有全民性、暂时消除等级、颠覆日常生活和插科打诨的宣泄性四个特点。狂欢节能调整人们的心理, 让他们在狂欢后获得心灵的宁静。 在日常生活中, 个体心理中有很多是要受到社会规范的抑制, 如法律、习惯、道德等。 人一些发自本能的行为, 不能任意发挥, 否则将受到社会规范的惩罚。 特殊的节日形式正能保障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能够既满足自己的需要, 又不会因为违背社会的意志而受到处罚, 在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宣泄的途径。

青年流行节日具有狂欢的特征, 光棍节为电商所用,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狂欢节。 11 月11 日0 点前, 无数网民守在电脑前秒杀, 天猫2014 年“双11”当天以571 亿元总成交额宣告结束。 情人节无数男女到江滩庆祝, 共享浪漫的时刻。如上所述的这种节日狂欢对年轻人来说, 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 更是精神和压力的释放, 使得青年自创节日变得越来越开放。

青年自创的节日活动内容极其丰富, 他们通过节庆活动, 不仅走红网络, 而且回归现实生活, 节日创意新颖、语言生动活泼、祝福包罗万象。 在流行节日当中, 参与者往往扮演与有别与日常生活的角色, 在节日中的年轻人往往表现得更为有个性。 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语言诊释节日文化的内涵, 释放自身的情感。 青年自创节日通过社交网络解构主流文化, 肯定自己草根阶层的价值, 从而获得成就感, 使贫乏单调的生活获得心理补偿。

在社会转型时期, 传统的民俗文化容易被年轻人忽视, 年轻人较少关注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优秀思想文化难以得到传承, 容易造成文化的断裂。年轻人自创的流行节日更强调标新立异, 这可能引发年轻人弱化节日的纪念意义和文化价值, 在把节日的娱乐性放在首位时, 也造成了节日的文化内涵的解构。 热衷节日时尚的青年往往选择各种流行时尚的创新过节方式, 重视过节形式大于内容, 使得节日的时尚性掩盖了节日文化意义。

另外, 在这些青年自创节日中, 年轻人更多地停倾向于停留在自己想象的空间, 自由设计自己的角色, 宣泄生活积压的情绪、打破一切教条和规则, 理想化的角色扮演所带来的成功感也可能会让个体过度沉迷, 并以此逃避现实生活。 以女生节为例, 女大学生期望通过女生节的流行来延长自己的青春年华, 用“女生”来形容自己是一种对于青春和的向往。 但同时可能造成抵抗长大、渴望过着无忧无虑的公主生活这种心态。

青年自创节日产生于消费主义盛行的都市文化当中, 受商业主义和流行文化的影响, 使得普遍的节日文化 “泛化”, 文化价值被忽视。 流行文化中消费主义的泛商品化倾向屏蔽、消解、解构了新兴节日真正的价值, 在文化工业背景下年轻人的思维与活动容易感观化、表面化、模式化, 特别在社会网络的平台下, 青年自创节日容易产生过于低俗、恶俗的现象。

对于新兴的青年自创节日, 在更多人眼中是一种时尚潮流、泛民俗。 但民俗并非凝固不变, 民俗未必全是古老的或者只有乡村才有的。 民俗学学者刘宗迪有一句精辟的话:“判断一种所谓新民俗算不算是真正的民俗, 或者只是伪民俗, 关键看它是不是表现了民众的生活愿望, 因此, 问题的关键不是民俗学家的意见, 而是人民的意见。 ”在笔者看来, 青年自创的流行节日仍处于动态发展中, 目前的形态只是阶段性的。 民俗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累积、 替代的过程, 在这个更新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新兴的文化现象, 持客观的态度对待。

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年自创的节日逐渐流行起来, 成为值得关注的民俗现象。青年自创节日一般由国内民间的青年群体自发兴起, 盛行于商业都市, 带有消费主义色彩, 与网络社交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反映了社会转型期间意识形态的变迁, 带有草根性、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青年自创节日的个性化、娱乐性与传统节日形成了互补, 成为广大年轻人娱乐、宣泄、获得心理补偿的重要方式。但青年自创节日自诞生以来也带着低俗浅薄、消费主义等色彩, 需要我们辩证反思。

关键词:青年,节日,民俗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乌丙安著.民俗学原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孙正国.文化转型催生狂欢化新民俗[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4, 01:99-101.

[4]徐华龙.都市泛民俗文化的时尚化倾向[J].民族艺术, 2001, 04:102-112.

[5]张九海, 高嘉.网络新兴节日发展评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12, 09:159-162.

民俗节日 第9篇

一、探寻“诗”本元素,体验节日文化

“诗”本元素即以“诗文”为核心内容的诠释节日文化底蕴的文学元素。在幼儿园让幼儿提前进行适度的探寻、诵读诠释传统民俗文化的经典诗文,能让幼儿从“诗”本元素中体验更多有关节日的文化底蕴。

1.家园携手,探寻“诗”本元素

在“诗情画意品中秋”活动伊始,为激起幼儿活动愿望的动力,我们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文化内容。例如:月亮的变化情况,月圆月缺,知道每个月的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而中秋节更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日子。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文化习俗,知道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尤其是关于诠释中秋节的经典诗文等。

幼儿通过自己的“搜寻”激发了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而且也从“资料”中激发出探索的兴趣,而且使活动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和生成。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月饼是怎样做的等、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老师通过正确解答和引领,让幼儿们体验到了“搜”“寻”“学”“问”的快乐。

2.经典诵读,体验节日文化

诵读是幼儿园经常性开展的学习活动,让幼儿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感受到经典诗文美的意境,而且也能增长幼儿民俗文化的素养。我们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开展“美文诵读”活动。例如:在晨间我们开展了诗文晨诵;餐前、餐后则进行午读;离园则进行暮醒活动。通过一日活动时间的充分利用和整合,让关于节日民俗的诗文融入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让“美文”随风潜入,润物无声。我们进行了“美文颂中秋”诗歌朗诵活动。请每班幼儿准备两个和月亮有关的美文诵读节目。其中一个为指定美文朗诵节目,要求幼儿人人参与。另一节目则为自选节目,每班可自选其他与中秋、月亮相关的诗歌,表演的形式可以自主发挥创新。

二、探寻“情”本元素,体验节日情感

“情”本元素即以“民间民俗情感”为核心思想的诠释民俗节日背景下的丰富的情感元素。教师应积极创设节日的氛围、情景,设法调动幼儿的情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从而达到情感迁移,使节日教育收到实效。

1.精心布置,浓郁节日氛围

环境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节日教育应把握好环境这一教育因素,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环境,使环境发挥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我园在中秋节的民俗教育中,进行了相应的环境创设。把幼儿收集的资料布置成“我和中秋有个约会”系列主题墙。通过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对园区的走廊过道进行了相应环境的节日渲染。利用纸杯、绉纸等制作了节日挂饰、还利用现成的月饼盒制作了各种节日装饰物。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布置出具有浓郁节日氛围的大环境,同时我们还利用家庭、社区、商场等社区周边环境对孩子进行教育。

老师和幼儿共同动手创设节日的环境,环境又反过来为活动过程服务。起到了烘托节日气氛,愉悦幼儿感官、情绪的作用,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环境不再是一种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小小行动,传递节日情感

以“情”入手,牢牢抓住教育中的“漫润”做文章,有利于提升民俗教育的价值内涵。在中秋节的民俗教育中,我们以情感为主线,重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内化、感悟,并结合当代幼儿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体验家乡民间传统节日的快乐气氛和民俗文化,体验与长辈、同伴交往、合作、分享的乐趣.。

(1)电波传递异乡情。由于幼儿园中有将近一半的孩子来自异乡,在中秋这样一个传递团圆的节日里,让孩子们通过电话向远在异乡的家人送去问候。让家长和孩子们来共同体会这浓郁的中秋情。

(2)月饼传递中秋情。中秋最大的习俗就是吃月饼,孩子们都吃过月饼,可是并不知道月饼是怎么做的,更没有体验过自己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园区通过请糕点师亲自来园教幼儿制作月饼,让幼儿感受制作的快乐,并把自己对家人浓浓的情意包裹在月饼中。做好的月饼不仅幼儿自己品尝,还把其中的一份带回家请家人品尝。

(3)贺卡传递祝福语。教师通过指导幼儿制作中秋节的祝福卡片,把对家人的祝福显性地表现出来。我们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层制作。例如:对于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小朋友我们通过制作现成的纸工,只要求幼儿通过折叠的方式制作贺卡,但是我们更注重贺卡的内容,教师用笔帮助孩子记录孩子们送给家长的祝福。中、大班幼儿则更注重孩子的创作和创新。把重点放在孩子们制作贺卡的过程中,怎样用你自己一份独特的心意表达对家人的祝福便成了制作贺卡的主题。

三、探寻“画”本元素,体验节日创意

“画”本元素即以庆祝民俗节日为主题,以民俗风情为题材,体现幼儿在节日里的“心灵寄托”“情感交流”“童稚梦想”等创意元素。以“画与话”为表现载体,教师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条件与机会,鼓励幼儿比较风格各异的民族传统文化,在领悟多元文化特色的同时,大胆运用绘画与语言,创造性地表现传统民俗文化和个体创意。

1.小画笔,大创意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怎样把美好的梦想展示出来。“画”是一种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在中秋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通过“百米长卷话愿望”的节日主题创意画,展示孩子们在中秋节的美好愿望。老师通过和幼儿的个别、小组、集体交谈,先请幼儿“话”愿望。通过有效的作画技巧引导,再请幼儿“画”愿望。

2.小嘴巴,大交流

孩子们的每幅作品都蕴含着一个愿望,怎样让孩子们共享这些美好的中秋愿望呢?“小画笔”还需要“小嘴巴”诠释,“大创意”还需要“大交流”传递。孩子的语言交流是最快速、便捷的方式。我们不仅把每个孩子当成画家,更把他们当成解说员,请每个孩子向老师、家长、同学来解说一下自己的作品,阐述一下自己的愿望。

四、探寻“意”本元素,体验节日真谛

“意”本元素即以民俗节日为范畴,包括节日来历、传说、故事等诠释节日文化底蕴的人文知识元素。我们可以引领幼儿从书本、网络、民间交流中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获取许多关于节日的历史文化,探寻节日的人文精髓,体验节日的文化真谛。例如:我园开展了探寻“意”本元素,体验节日真谛的系列小主题活动。

民俗节日 第10篇

一、集中宣传,声势浩大

积极开展宣传一条街活动,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婚育新观念、讲解生殖保健等知识,为群众提供计生政策法规、避孕节育知识咨询和妇科病义诊服务,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及避孕药具。以“一法三规二条例”、“关爱女孩”、“奖励扶助”、“婚育新风”、“幸福家庭活动”等为内容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格外醒目;一辆辆挂满计划生育标语和版面的宣传车,播放着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二、民俗搭台,寓教于乐

这次民俗文化节宣传活动中,锣鼓、秧歌、腰鼓、舞龙、武术、扇子舞、旱船等各种民俗文化节目,融入了大量的计划生育宣传内容,表达着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支持、拥护和歌颂,让群众在欢乐之余接受到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

三、联合宣传,氛围浓厚

各县区积极发动各乡、镇、办事处及社区、村,联合相关区直单位结合各自的工作,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服务活动,并悬挂了计生宣传条幅,营造了大联合、大宣传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共展出版面200余块,宣传车30余辆,条幅420条,发放宣传单3万份,发放避孕药具3000余支。该区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进一步弘扬了婚育新风,普及了计生法律法规、生殖保健等知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氛围。

民俗节日 第11篇

一、《岁朝图》的构图元素

《岁朝图》即于迎新之时所作,其最根本的目的自然就是迎新之用。在传统的旧时社会里,农历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人们要辞旧迎新,争取来年有美好的生活。《岁朝图》作为迎新的画作,就是用来装点新年的欢乐气氛的。《岁朝图》与春联“、福”字一样,都是年俗信仰的衍生物,其内在都是有联系的。

接福是《岁朝图》另一个文化意蕴。宋时画师画神明于《岁朝图》上,祈求神明将福祉下降于人间,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宋朝时一个特殊的风俗为“接福神”,画师将此风俗隐于画中,希冀神明庇佑。明朝时,将蝙蝠作为福祉的象征,作《岁朝图》时将蝙蝠画于其上,意为福在画中,将画挂于厅室之内,即将福祉迎入家中,此为“接福”。明宪宗朱见深的《岁朝佳兆图》中,不仅画了代表福祉的蝙蝠,还承袭了宋时“接福神”的意念,将接福的小鬼画于画中,并添加了松柏、柿子、如意等物,取“百事如意”的好兆头。可见旧时社会,即使是君王也与平常百姓一样,期盼国运昌隆、福寿绵长[1]3。在儒家理论的统治之下,上层阶级也通过这种做法与下层阶级进行交流沟通,也是统治者借此来表现一个国家的风俗礼仪,敦促人们克己复礼,维持自身的统治。

齐白石先生所作的《岁朝图》“喜鹊登梅”,被奉为贺岁的佳作。画中有梅花,喜鹊,鞭炮等元素,梅花为时令花卉,而且梅花素来代表高洁凌傲,受人喜爱,梅花又是五片花瓣,所以梅花即为五福之意。喜鹊是报喜的鸟儿,带来了明年的喜讯。而鞭炮是新春佳节必备之物,除旧迎新之意。这些元素汇合在一起形成的“喜鹊登梅”,既有庆贺佳节之意,又有迎春报喜之意。

除上述的喜鹊、梅花、蝙蝠等之外,《岁朝图》中常见的还有瓶和瓶花。“瓶”元素的出现要追溯到很早“,瓶”通“平”,是平安的意思,瓶子破裂打碎也有岁岁平安的谐音之意,所以瓶子在《岁朝图》中也非常常见。瓶子与其他物象在一起,凑成好兆头,如瓶与牡丹画于画中,即为平安富贵之意,因为牡丹是雍容华贵的意思;或是瓶子与如意画于画中,即为平安如意之意,如意在旧时也是代表吉利顺遂的吉祥之物。丰子恺先生也曾在《岁朝图》上题词称“花满瓶,酒满樽,预报明年再跃进”,这正是说明了《岁朝图》能够反映社会变迁、时代更替的主题。

宋代李嵩的《岁朝图》描绘了三个场景:门外迎客、院中揖见、室内茶戏,即为走访亲友的画面。李嵩的笔法细腻,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当时当日的情景。门外迎客一图,刻画了管家接待两位客人,客人牵着马匹,将要进入家中的情形,在这幅画中,能够看得出当时文人墨客的穿着服饰,交通工具。院中揖见一图,刻画了主人与客人拱手作揖,旁边是庭院内的小儿在玩耍,院内家畜随意走动,从其中能够窥探当时宋代的礼仪习惯。室内茶戏一图,刻画了主客在室内倒茶饮茶之乐,从中可看出文人墨客喜饮茶,生活状态安乐闲适。管中窥豹,李嵩的《岁朝图》仅仅是描绘了佳客来临之象,但从中也能看得出主人对于新春之际迎来佳客之喜,反映了宋朝时百姓的生活状态,风俗民情[2]215。

二、《岁朝图》民俗愿景

1.平安喜乐的思想体现。人的生活中,生命一词最重要,在旧时也不例外。《岁朝图》中出现的构图元素就有很多是祈求平安顺遂,趋避祸难灾厄的。古时“过年”即为驱逐“年兽”,相传年兽祸乱人间,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爆竹之声,遂以燃放爆竹来驱逐年兽,日月更替,星河转换,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过年放鞭炮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鞭炮和红灯笼成为了过年的一种符号,鞭炮代表了驱逐灾厄,而灯笼带来了红火的生活,因此成为了《岁朝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人们以《岁朝图》来祈求平安顺遂,将能够驱逐灾厄的鞭炮和带来福祉的灯笼画于画中,正是人们表现对平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除此以外“,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炮竹燃放是竹报平安的意思,而红灯笼的红色是正色,即正义之色,可以避邪保平安,所以《岁朝图》中鞭炮和灯笼,还有辟阴接阳、迎春纳祥的文化含义。齐白石先生于1939所作的《岁朝图》中,就绘画了鞭炮,灯笼,牡丹等在内。红彤彤的灯笼和鞭炮被定位为全画的重心,用笔老辣拙趣,用色酣畅淋漓,象征着红红火火、辞旧迎新之意[3]34。

《岁朝图》中还有鸡的物象。传统意识里,鸡同“吉”,是吉祥如意的意思,鸡还是神明的化身,有驱逐灾厄、解救困惑的本事,虽然这些都是远古陋习,并不具有真正的意思,但是旧时人民信仰神明的力量,认为神明庇佑一切。且“鸡冠”有官上加官的好兆头,因此鸡的形象就被美化了。在《岁朝图》中,常有鸡的构图元素出现,或是单个体,或是出现于角落一旁,或在啄米,或在打鸣,这些无不体现了当时人民对于神明的敬畏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1]78。除鸡以外,常出现的构图元素还有酒具。酒具的出现证明人们在除旧迎新之时常喝酒,酒能暖身,人们觉得喝酒可以驱寒驱阴,元日饮酒是传统风俗。元日饮酒大多为屠苏酒,陆游有诗曰“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正是印证了这个风俗。在农历最后一天,举家团聚一堂,饮屠苏酒,写驱逐灾祸的桃符,之所以在元日饮屠苏酒,是因为“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唐韩谔《岁华纪丽》一《元日》:“进屠苏”注)。所以元日饮酒由来已久,将酒具画于画中,正是这种风俗民情的体现。

明清时人们于立春日挂春幡于树梢,或剪缯绢成小幡,连缀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春幡的作用类似于桃符,是驱逐阴邪之物。但清代以后,民国之初,因挂春幡被认为是迷信之举,已经很久不再出现在春节中了。因此清之后的《岁朝图》中,几乎不再能够看见春幡,而清之前的《岁朝图》中,却能够常常看见春幡。类似于挂春幡这样的春日习俗,正因为《岁朝图》中能够被窥见,所以才得以被后人知晓。可见《岁朝图》不仅给古人带来了新春的喜悦,也给今人带来了文化的传承。

2.丰收富足的祈愿之心。在《岁朝图》中,除了出现代表着美好希望或是吉祥兆头的物象,还出现了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最为朴实之物,比如日常食物,萝卜青菜瓜果等等。瓜果蔬菜被认为是丰收的意头,人们在《岁朝图》中画这些,是想要在来年得到大丰收,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也是祈求明年的生活能够安康富足,不受饥寒之苦。旧时小农经济,粮食丰收是一年中最大的喜事,温饱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才能够有其他生活物质上的享受。林洪的《山家清供图》中的《居山人》诗:“深夜一炉火,浑家团圆坐。芋头时正熟,天子不如吾。”[4]389正是刻画了山居人家围坐火炉旁举家欢乐团圆的景象,文中出现的芋头就是朴实的构图元素,代表了一家丰收,民富物丰的生活状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于生活的祈求就是温饱而已,而这些都在《岁朝图》中表现了出来,人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于是将代表丰收代表温饱的粮食果类画于画中,这些微不足道的渺小之物成为全家人生活维继,旧时人民的朴实与现实的情感也流露于画中。

作为一种带有复合祈愿内涵的节令绘画,《岁朝图》中包含着许多吉祥的文化信息,适于承载多重的幸福寄托。《岁朝图》中出现的蔬菜,除了人们对于其的感情,对于温饱的追求,同时也是人们包含了希望过上富足生活的愿望。吴昌硕等人将蔬菜瓜果一类艺术化,作画风格不同于从前,也是表现对于闲适安乐的生活的追求与喜爱。《岁朝图》中出现的牡丹,为大富大贵之意,人们将牡丹画于画中,正是表现了人们对于富贵名利的追求。《岁朝图》中出现的石榴,石榴多籽,一方面代表了丰收的美意,而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人们希望添丁添福,子嗣绵延。除了石榴,灯笼也有添子嗣的意思。灯笼既是红红火火的意头,红色又是驱邪驱阴的颜色,而且灯笼的“灯”字同古时的“丁”字,是添丁的意思。《岁朝图》中出现的松柏灵芝仙桃等,则是祈求长寿之意。在古时,菊花被称为“长寿花”,期盼家中老人长寿之意。松柏因常年青翠,因此常被认为是永葆青春的意思。而仙桃在神话传说中代表了长生不死之意,也被人们认作是延年益寿的物品。

《岁朝图》带来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的生活习俗,带来了人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祈愿之心。旧时人们借《岁朝图》来表现春节之时热烈浓郁的气氛以及自身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今人也能够通过《岁朝图》来窥探一二古人生活的情景。本文抛砖引玉,查阅古籍使文有据可考,笔者借《岁朝图》之例,以期能够深入探究中国古时人们的生活习俗与精神风貌。

摘要:《岁朝图》作为中式春节的必修之课,受到许多绘画大师的推崇。其代表作辞旧迎新之象,引领人民走向崭新生活。本文以《岁朝图》构图元素来探讨作画之时的民俗风情,也借此追溯旧时民间风俗,旧时百姓生活愿景,探讨其间的文化意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民俗节日】相关文章:

中国民俗民俗范文06-11

中国民俗服饰民俗08-14

中外民俗居住民俗08-16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10-03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10-03

民俗传播05-07

民俗保护07-03

民俗传承07-06

广西民俗07-07

民俗特色08-18

上一篇:增长与就业关系刍议下一篇:国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