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言 收获语言

2024-06-24

感悟语言 收获语言(精选12篇)

感悟语言 收获语言 第1篇

一、感悟语言:文学对岸的理性皈依

由于文学语言的内在张力与丰富的蕴涵,常常以含蓄见长,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因此欣赏文学作品,常常要领会“言外之意”,聆听“弦外之音”,捕捉“象外之象”。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弃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重要的。”

1. 品出力透纸背的内涵。

文学作品的语言所表现的意义,并不是呈现在同一个层面上,有表层和深层之分,而文学语言的意蕴、意味和意境有着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体味语言的丰富性是进行文学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姓“语”的体现。如《海伦凯勒》一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多,必须力透文字张力,引导学生领悟文字内涵,读懂悟透文本,把学生置身于浓浓的情感氛围之中,营造语文味道。如:“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先让学生说说读了这段话,此刻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为什么?先不要讲那个有着光环的海伦,应而是体会那个普通的海伦,走近海伦的内心世界,因为她的普通,孩子们才容易接近,孩子们才与她有着共同的语言,也正因为她的普通,她的成就才显得那么不容易,才伟大,从而让学生步入学习语文状态中。

2. 品出语言之外的空白。

文学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引发思考,激起联想,是文学欣赏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而对作品中空白点的发现正是达到此目的的途径。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寻找到作品中更多的空白点,不断扩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如《爱之链》一文中,男主人公乔依无私帮助了一位车坏在路上的无助老妇人,老妇人又在一间破旧的餐馆里帮助了女店主。结尾非常具有戏剧性,女店主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善良的人在付出爱的同时,也在播撒爱的种子。教学中我在朗读句子的同时让学生抓住文中的空白点,让学生想象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女店主还想对丈夫说些什么,乔依醒来后,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又会怎样?这样立足于语言感知,通过多角度、不同程度的语言揣摩,以言语为利器品读文学作品,品中带思,进入文学作品的内在蕴涵与情感境界,从而实现文学阅读教学与鉴赏由外向内的最佳切入。

二、人文涵养:永恒主题的薪火沿传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无遗憾地感叹:本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却在渐渐流失。那原汁原味的古代诗文、民间文学作品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甚少,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文化的见证。于是我们需要通过文学作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让学生对作家创造的审美意象进行不断的审美判断练习,从而自然而然地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

1. 引进美读,加强审美感悟。

“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鉴赏文学作品,就要把握文学语言,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三分文章七分读”,美读时“文章入于眼,其气出于口,其声闻于耳,其旨记于心”,可以充分感受语言的张力与丰富的意蕴,读出语气、语感、语趣、语味,体现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情趣性、哲理性等,加强对文学语言的审美感悟。如老舍的《草原》文质兼美,堪称经典。特别是描写草原明朗清新、一碧千里的神奇秀美的景色这一段行文流畅,物象具体鲜明、生动,语句较为整齐,声韵极富节奏的起伏变化与重复,产生了自然和谐的韵律美。教学时,创设情境,进行反复朗读,不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绿的逼人气势,还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声情并茂的音律美。这样的朗读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的爱美情趣。

2. 注重涵养,提升审美品位。

悠悠中华有着五千年的辉煌灿烂的文化美,在文明古国的进程中,涌现了一批批世界级的文化名人。如提倡做“真君子”、“善施教化”的孔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的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其光辉诗篇流芳百世,其思想洞穿时空,散发了独特的人格魅力,铸造了伟大的精神品质,汇成了博大精深的厚重历史。其人性美与人情美闪烁着民族精魂与高风亮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教学有关文化名人的作品中,以文学作品为依托,立足课堂,放眼课外,旁征博引,引导学生汲取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感受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围,既可以增强自身文化力,又可以涵养人文素质,提升审美品位。

3. 互动对话,渗透人文关怀。

以文学的形式呈现文学的课堂,应当营造出一种文学的氛围,亲切、自然、放松,让课堂的参与者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对文学的理解与感受。这样的课堂犹如孔子的杏坛设教一样,有教无类、言者无罪。它是文学的百宝箱、文化的集散地,是你来我往、灵感勃发,是嬉笑怒骂、尽情挥洒。走进这样的课堂,你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上课或听课,而仿佛置身于葡萄架下,齐聚三五好友,青梅煮酒,共话桑麻。

“文学是人学”,语文的学习需要兴趣,语文的课堂需要激情,语文的教学需要活力,让我们用激情点燃文学的火把,用热情照亮语文课堂,通过不懈的努力培养学生文学的悟性和灵性,形成高雅的审美品质和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2]刘宁.文学鉴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N].甘肃日报, 2004.

感悟语言魅力(精选) 第2篇

【摘要】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散文是学生学习语言、应用语言的好载体,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散文本的字词、语句及意境的探寻,挖掘文本语言的魅力,让散文教学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

【关键词】散文教学感悟语言能力“形散神聚”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散文作为文本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凝聚的语言智慧以及语言情感魅力等均具有较高的审美艺术价值。那么,教师该如何根据散文的文本特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言语能力水平呢?

一、聚焦“传神”字词,优化合理运用

在语文写景类散文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应落在形容词、动词等具有传神、生动色彩的词语上面鉴赏、品味上来,通过?@样的教学引导,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和体验到以上词语在表达情感、描绘客观事物等方面的艺术表达效果。与此同时,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其自身的语言素养也将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实践锻炼,也是一种语言能力的学习、增长过程。比如,在苏教版教材“槐乡五月”教学中,该篇文章属于经典写景类散文,因而文本中蕴含着诸多的语言艺术价值,十分值得学生慢慢地品读和鉴赏。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语文活动中来。比如,文本的第一自然段对“花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此时教师可以抓住这点引导学生对“浸”字进行思考和感悟,让学生在自主的发散性思维中体验到“浸”字的独特表达效果。“浸”其本意主要指东西泡在水中,这一过程是可以看见也可以摸到的,但是采用“浸”字用于表达槐花的香味,这一过程是看不到也摸不着的,因此“浸”字已明显被物化和抽象化,而这样的描写达到了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表达韵味。部分学生说道:“仿佛槐花的香味直接钻进了人的心脾里……”一些学生说:“似乎看到和摸到了槐花的香味……”而后教师再循序渐进引领学生对“飘”字等词语进行感悟和理解,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探讨,对散文语言的表达技巧、内涵等进行分析提炼,即对景物进行描写时灵活应用生动、传神的形容词、动词等词语可以增添表达的艺术效果。

二、利用“形散神聚”结合,进行类比转换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典型特征。与其他文体相比,散文写作更为自由活泼,因此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读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文章的节奏感以及韵味感均比较强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散文优势为学生挖掘语言练笔的价值。比如,当学生学习到“田园诗情”文章的第四段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提问学生:“请同学们想一想,文本中除了骏马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家畜具有吸引力?”通过给予学生问题思考,而后将文章的语言排列形式进行相应转换,即将其转化为诗行的形式,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合作与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句式的表达特色以及表达效果。其次,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逐句逐段分析,找出相同或类似的语句,而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结构、语句整饬受带来的独特艺术美感。再次,划出某部分描写语句,如划出文中描写小鸡、山羊的词句,让学生改写该词句的句式,或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想象力,补充完整小鸡、山羊们的活动内容,当然,在这描写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形式对称美。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和感受到散文语言的优美、形式结构的独特美,还可以在改写、补充的学习中有效提升自我言语能力。

三、环扣“传神”总结,整合回归

在对学生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借助散文语言所具有的语言风格特色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和挖掘作者蕴藏在文字中的情感意蕴。通过紧扣文章的“神”――点睛之笔进行文本理解,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规避学习过程中笼统、零散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继而使阅读教学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即对文本教学价值的夯实。比如,仍以“田园诗情”为例,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全文语言文本深入分析探讨后,学生可以从中深深感受和体验到荷兰草原奶牛、骏马生活的悠闲、幸福……而后教师仅仅环扣文本末尾“这里是真正的荷兰”作为整合与回归,这是文本的点睛之笔,教师根据这点带领学生进行全文回顾,通过采用鸟瞰的视角审视文本,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感受真正的荷兰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在这一语言实践过程中,其自身语言储备将被充分调动出来,语言思维意识也得到最大的激活,因而其整体语言积累和体悟得到最大的发挥。通过将零散的散文意境化为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在环扣“传神”总结点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积累和学习中得到升华。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散文文本的独特魅力为学生展开有效的语文教学,进而让学生在散文教学活动中充分感悟语言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品味语言 感悟意蕴 第3篇

一、考点解读

【考题点击】(2011?四川泸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襄邑道中?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2.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答题示例】

1.(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2分);(2)表现了船行的轻快(1分),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1分)。

2.(1)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2分)(2)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考题设置】

对古诗词语言品味的考查,主要是针对诗词中的精彩语句,包括咀嚼生动传神的字词(即诗眼)、赏析脍炙人口的佳句、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体会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几个方面。

那些最能传神、最生动形象、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往往体现了作者炼字的功夫,也往往是出题者锁定的考点。“诗眼”“词眼”以动词、形容词居多,它们通常是全篇主旨所在。

鉴赏古诗词语言时,应联系全诗(词)的主旨或诗(词)人的情感,在具体语境中分析,从遣词、造句、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

因此,古诗词语言品味题在题型设置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这个字妙在何处?/ 这个字有什么表达效果?从炼字的角度说说这句话妙在何处?

2.请你赏析这句话。/ 这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谈谈这句话妙在何处?

二、方法指津

(一)炼字的赏析方法

答题时不能把字(词)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词)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一般按下面三个步骤答题:

(1)这个字(词)是什么意思,或指出该字(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该字(词)反映的事物情状(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

(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例1】(2010?山东莱芜)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新晴?刘攽(bān)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考题:“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方法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炼字,根据上面的赏析方法来具体分析:“偷”字含义浅显,应先指出修辞方法,结合全诗可以看出是指南风“偷”,所以是拟人;把南风说成“偷”,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这么说,可见诗人欢悦的心情。

【参考答案】“偷”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一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第二步),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欢悦之情(第三步)。

【例2】(2010?河南)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方法点拨】本题仍是考查炼字,但略有变化,要求从一个句子中找出最富有表现力的字或词语来进行赏析。根据上面的“答题步骤”,先找“诗眼”。“诗眼”通常是全篇主旨或诗人情感所在,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结合诗句和全诗分析,“诗眼”应该是“悠然”或“见”,确定之后,再按照以上的方法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一:“悠然”是自得其乐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二)对名句或重点句的赏析方法

古诗词中的名句或重点句常常是诗词的主旨或情感核心,因此,对名句或重点句赏析的考查是很重要的。一般按下面三个步骤答题:

(1)找准赏析的切入点,或修辞、或写景、或含有表现力的词语等;

(2)结合具体的语境,回答该句表达的意思;

(3)最后指出其蕴涵的哲理(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例】(2010?山东滨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认为好在哪里?

【方法点拨】本题考查的实际上是对名句的赏析。结合以上的方法,先找准赏析的切入点——比喻,再具体分析:是自喻,为什么自喻,实际上就是表达自己的情怀。另外,该句还富有哲理意味,也应该答出。

【参考答案】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形象地表达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懑和惆怅,同时也表达出豁达的情怀。现在人们赋予了它新意,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三)用典化句语言的赏析方法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运用典故的句子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一般按下面三个步骤答题:(1)指出用典或化用(2)说明其来源或含义(3)结合具体句子语境回答含义或表达的情感。

【例】(2010?湖南长沙)对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赏析。

【方法点拨】本题考查诗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及思想感情把握。结合以上方法,先找准运用的典故“遣冯唐”, 明确在诗中作者其实是“以魏尚自比”,然后再结合全诗分析运用该典故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感情。

【参考答案】词人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委婉含蓄地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表达自己戍边杀敌、报效朝廷的思想感情。

(四)运用修辞手法的赏析方法

对运用修辞手法句子的品味,首先要明确修辞手法是什么,然后具体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或体现主旨的作用。尤其要注意比喻、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诗词中所起的作用。

【例1】(2010?陕西)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考题: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例2】(2011?江苏盐城)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考题:“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方法点拨】不难看出例1中“白发老农如鹤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例2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关键是指出修辞手法后怎么答,按照上面的方法,应具体分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在句中所起作用或表达效果,表现的人物感情。

【参考答案】例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持久、执著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希望天晴的迫切心情。例2: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把敌军兵临城下比喻为黑云压城,以致“城欲摧”,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感悟语言 收获语言 第4篇

一、释解感悟中的“入境”与“入情”

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要“入境”、“入情”, 这样才能品味语言的精妙, 触摸作者流淌的情感, 把握文本的内涵, 也才能挖掘文本的潜在空间。语感同想象紧密联系,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 启动学生想象, 必在学生心中产生“内心视象”, 使之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也就是所谓“入境”。而“入情”不再是停留在文字上的理解, 它依附于主观情感、个性特点等多方面内容在我们思维的空间里纵横交错。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了《二泉映月》中“坎坷”一词的意思之后, 为了进一步感悟它的内涵, 教师伴着如泣如诉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深情地描述:“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地叹息……”学生们立刻从字面的理解走进了阿炳那积淀已久的情怀与心绪。在感悟语言中, 体验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只有“入境”、“入情”, 去感受, 去体验, 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感悟!

二、为“入境”、“入情”铺路

为了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 充分感悟文本, 教师应做好“铺路”的准备。首先要对教材做一番剪裁, 例如, 如何寻找切入点、突破口, 如何把握精妙处, 如何利用文本的情感线索等, 这些都要做深入研究。然后还要回到整体中来。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 决定课堂的基调, 从而渲染与课文相应的气氛, 使课堂作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去感受。把握好课堂的基调是为了更有效地“入情”、“入境”地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三、语言感悟的体验途径

(一) “入境始与亲”———走入语言文字, 与文本对话

教学时, 我们应该还学生一个自由阅读、潜心感受、畅快交流、积极体验的空间。走入了文本, 再形象生动地将语言符号还原于生活, 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字斟句酌, 反复品味。字斟句酌是感悟的需要, 由此学生们才能获得感性的体验,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 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自己正确丰富的理解”。这里反复咀嚼和品味的是文本的精妙处。如指导学生学习《触摸春天》中“流畅”一词时, 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你读得真流畅!所以我们说读得流畅就是……

生:没有添字漏字……

师: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安静是怎么走得流畅的?

生:她没有磕磕绊绊。可以很自如地在花丛中穿梭……

可见阅读中的感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 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 也就是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文句, 比较、替换、琢磨、品味, 这是一个“细嚼慢咽”把书读厚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遣词造句是独具匠心的, 这样对文字的体验、感悟才能实现。

2.放飞想象, 走入意境。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体就是想象”。所以感悟时要引导学生体物入微, 敏锐地捕捉字里行间闪动的灵性的气息, 使词句与具体形象相结合, 因为这些词汇会逐渐转化为学生的内部言语。凭借这图画、音乐等手段激发学生设身处地地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切身感受时, 能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文本中, 仔细体味和揣摩, 亲历了阅读实践活动, 感悟就越加深刻了。记得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一课时, 有这样的一个片段值得我们玩味:

师:请你们读读这首诗, 想一想, 如果根据诗意作画, 画面上要画些什么?

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 有的说, 树上只画些小叶, 树下要画些落花, 因为是“树头花落未成荫”。讲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 一位学生说:“……菜花是黄的, 蝴蝶也是黄的……所以还是要画蝴蝶。”又一位学生补充说, 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 露出一点翅膀, 就更有意思了, 才能表现“入”。这种根据诗意在想象中“作画”的做法, 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想象, 也使学生在感悟文句时, 更有了灵性。想象就是这样给文句插上了飞向无限空间的翅膀, 从而使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绚丽多彩。

(二) 融情于文———触摸文字的情味, 与心灵对话

创设语境, 引导诵读。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艺术的方法。教学中可让学生在高低抑扬的腔调中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 通过对精彩文句的反复诵读, 感受语言的优美和情趣, 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 “读”就是一种体验。它把人的喜怒哀乐、起伏不定的情绪, 甚至最微妙的波动, 最隐藏的心情, 都由声音直接表达出来, 它让文本亲吻着灵魂, 让学生个体参与作者心灵的对话。

1.缓急结合。教学《长相思》时, 教师边板画“山”“水”图, 边指导学生朗读“山一程, 水一程”, 为了让学生能品出军旅路上无奈的感觉, 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 放慢语速:“看啊, 这支队伍跋山涉水, 翻山越岭……”教师的引读潜移默化地牵动了学生的情绪, 把他们带进纳兰性德一路前行的征途中去了。随着学生们那一声声缓慢而沉重的“山一程, 水一程, 水一程, 山一程……”, 行军的困苦都融进了他们的朗读之中。当学生们还沉浸在军旅之中时, 教师突然停下了引读, 一声追问:“同学们, 回头望望, 故乡在哪里?”此时, 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转过了头, “故乡在遥远的地方”。正是这个语境的创设,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纳兰性德的处境, 一急一缓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一唱三叹。一唱三叹是一种回环反复的方式, 在引导学生诵读时, 教师可以凭借文本中的情感脉络作为“支架”, 在形式上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 使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这种律动感很强的反复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例如教学《触摸春天》一课, 教师抓住“真是一个奇迹!”来这样创设语境:

师:安静是个盲童, 却能流畅地在花丛中穿梭。

生:真是一个奇迹!

师:安静不但能流畅地在花丛中穿梭, 还会在月季花前停下来, 慢慢地伸出双手, 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月季花……

生:真是一个奇迹!

师:安静还悄然合拢了一只蝴蝶呢……

生:真是一个奇迹!

学生在不断引读中反复读这句话, 每一次感悟加深了, 安静那坚强的心灵慢慢地和学生们靠近了。

3.层层推进。《长相思》一课中, “故园”为全词之枢纽。它既是一种生活场景, 更是一种精神意象。于是我便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想象故园里难忘的是什么, 紧接着让学生朗读古往今来的诗人、词人写的那些关于故园的诗句, 到最后是“猛地一收”, 话锋一转:

师:是啊, 这就是美好的故园!可是现在, 帐外却是……

生: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学生们的情感在这一波一折之中终于和纳兰性德的心相互碰撞起来, 他们真真切切地在感悟和涵咏, 并能真切地体悟到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幽怨哀愁。

4.渐行渐远, 留有空白。语境的创设, 注意要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不能把整个课堂全填充满了。“不可言传, 只能意会”这是一种跨越思维和言语的“留白”, 因为语文是与诗一样含蓄的艺术。《触摸春天》一课中描写美好的春天一段语言优美, 颇有文采, 教师将这段文字分行来写。在舒缓的音乐声中, 教师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起这段话来, 美在何处?这无须再详细解答了, 以情激情, 留有空白, 才能增加感悟的宽度。

诵读就是这样, 要把整个心灵灌注到对象中去, 与对象相契合, 相拥抱, 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

(三) 文若己出———个性化阅读的期待

感悟语言的关键是让学生尊重文本, 进而仰视文本, 再从文本中跳出, 实现文本解读的个性化。“得意”而不“忘筌”, “得意”而不“忘言”。阅读教学就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而应当是读者 (教师、学生) 与文本以及作者之间进行反复地深层次地“对话”的过程, 在“对话”的过程中, 应注重体验与领悟、探究与发现。在教学《太阳是大家的》这一课例时, 教师如果能紧紧抓住一个“!”, 让学生反复品读, 反复思索, 并联系上下文, 说出感叹号在这里表达的情感, 那么学生便能在感悟中有所收获。无论是感受到“依依不舍”, 还是体会出“深深的感慨”, 这些都应该得到老师充分的肯定。

“入境”、“入情”的感悟体验犹如与心灵对话, 当我们阅读时, 仿佛是朋友之间的谈话, 这种交谈是平等的, 是相互启示的。它会从一个话题引发出更多的话题, 心灵之光在字里行间、在读者的内心不断地闪现。让我们用体验感悟成就阅读教学吧!

摘要: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文本的知音。在解读文本时, 要“入境”、“入情”, 这样才能品味语言的精妙, 触摸作者流淌的情感, 把握文本的内涵, 也才能挖掘文本的潜在空间, 平等地参与文本意义生成过程。

品读感悟,体味语言魅力 第5篇

龙岩市西安小学杨源昌电话:***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 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 实施都应该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回归本色,充满浓浓书香。

一、捕捉文眼,品味魅力语言

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我们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如选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

施耐庵用他的一枝生花妙笔,细腻地刻划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紧紧抓住武松的言行来品味其勇武机敏的鲜明特点。文中“武松打虎”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的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又一闪,再一闪”的沉着机智以及武松打虎时的竭尽全力都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这样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领略到大家风范,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传神。

再如《钱学森》这篇课文,通篇以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杰出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对内容的感知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就会觉得这篇课文平淡无奇。但若是能通过品读语言文字,零距离地与课文对话,就一定能走近科学家,并感受到本课语言独特的美。在教学时,我与学生一起紧紧地抓住能体现钱学森杰出才华的三处地方和表现钱学森爱国情怀的几处内心活动进行深入研读,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深深留在学生的心中,还使学生从平淡、朴实的语言中品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培养了自己的语感。

二、深入感悟,从人物描写中品味语言神韵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感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

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我又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再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寥寥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同学们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我先让学生读读这段对话,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再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每一问一答中,透过语言文字,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从中,学生更体会到了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潜心会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品读,对语言的感知不再是浅尝辄止,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变换语气探读,品味不同效果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语文文本的多义性为多元解读提供了客观条件,可用“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来形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处境,以不同的心情去观望同一个句子同一情景,都会有迥然不同的感受。而阅读主体的个性差异正是多元解读所能实现的主体条件。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因此,我们采取多元解读策略,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立体感悟。《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教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进行多元解读,如“我们看是极险极窄的地方,小艇能够穿过去,而且速度非常快。”问学生,你们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与想法?学生会说是惊讶、赞叹等。如果我们刚好坐在这艘小艇上,我们会怎样?学生回答说我们会惊呼起来,会心惊肉跳,叫船夫慢一点。那么如果我们就是船夫,我们又会怎样?学生说我们会

很轻松,很潇洒,谈笑风生,面对乘客的紧张很开心。这样,就从乘客、读者、船夫三个角度进行了多元解读,明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这样所得的感悟无疑是立体的、丰富的。学生的每一次朗读,无不体现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不渗透着学生强烈的情感。这样的多元探读,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增强了,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

紧扣语言 感悟“美丽” 第6篇

【我的解读】

如果训教材和跳水、体操运动一样有难度系数的话,那么《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属于“长文”范畴里难度系数比较高的文本。首先,难在文章的体裁上——散文“形散”的特点拎清教学主线造成了障碍,学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其次,难在文本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上——这篇文章抓住“美丽”这一主题,写了居里夫人超越天生美丽的容貌,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实现自己高层次的人生价值。然而,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文中谈到的科学精神、人生意义,是有困难的。

这篇长文切入口在哪儿呢?从主题入手?如何紧扣“美丽”,深入感悟?“美丽”散落在文本的四处,纵有巧手也难串珠。从语言特色入手?文章虽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它们为人物形象的凸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本文属节选,筛选后的语言还难以承担起以一点带动全篇的任务。

在反复研讨文本后,我们发现文章伊始,居里夫人的形象就跃入我们的眼帘,即“‘形’字开头”。紧接着有了一些事情的叙述,发现镭射线、提炼镭等,即“以事写形”。其间还有许多亦情亦理的描述。全文将形、事、理穿插交错使用,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美丽”的含义。

发现了文本表达方式的这一特点,教学的“路径”清晰了:在赏形、明事、事理中悟美丽;教学难点的突破法有了:借助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富含“哲理”的语言,深刻感悟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人生意义”。

整体感知环节,我们以“美丽表现在课文的哪些方面”一问,引导学生将散落在文本各处的“美丽”寻找出来,然后从“形、事、理”三个角度整理学生发现的“美丽”。这样,散文隐秘的结构亦十分明晰地展现出来了。

研读感悟环节,从赏形入手,抓住关键句中的“坚定”和“淡泊”,围绕一个训练点:借助事例,读懂道理,感悟人物形象展开教学。

除了关于“人生意义”的阐述,这篇文章不乏深刻的哲理,凝聚着智慧的光芒、思想的火花。在细化“点”的过程中,学生把握了语言特点,掌握了阅读方法,此后,放手主学生运用方法——借助事例,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自读自悟文中的哲理。这一放手,达到了“短教长效”的目的,学生运用方法,读懂文本,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我的设计】

一、初读课文,明晰文本结构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2.学生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丽,教师相机归类小结:

A类:居里夫人“形象”美。(板书:形)

B类:具体“事例”表现美。(板书:事)

C类: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升华美。(板书:理)

3.归纳写法特色:将“形、事、理”有机结合,交错运用。

二、遵循“文法”,体会精神美丽

1.赏“形象”之美。出示描写“形象”美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到她的美?重点理解“坚定”“淡泊”,牵引出具体事例:提炼镭、捐奖金、赠奖章……

2.明“事例”之美。学生自由读“提炼镭”的事例片段。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感悟。重点理解“烟熏火燎”。①根据四字偏旁揣摩词意。②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词意。③结合具体语境升华理解。④配乐引读事例片段。⑤小结事例中体现的居里夫人的精神之美——坚毅的科学精神。

3.“事”“理”结合悟“精神”之美

(1)关于科学精神的描写在课文的第4自然段中还有体现。默读这段,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再作上批注。

(2)指导运用“借助事例,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一法,重点研读句子:玛丽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①自读句子,画出难理解处。

②联系事例,理解“伟大自然发现”和“人生意义”。

(3)联系下文,升华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出示句子: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①指名读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②想象在诸多成就取得的过程中,居里夫人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③引读该排比句。

④小结:将“事”和“理”结合起来阅读,我们再次读懂了居里夫人的“人生意义”。

三、运用方法,感悟人格魅力

1.运用“借助事例,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理解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语。

(课件出示: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夫人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2.汇报交流各自的理解。

3.小结:这是普通人身上没有的,这是一种伟大人格!

阅读一篇篇课文,一次次与学生分享阅读的收获,我感受到的是祖国语言的丰富。除此之外,我们文本的语言还具有准确美、节奏美、隐喻美、情趣美、意象美、个性美。

立足文本,感悟文本语言 第7篇

一、文本语言———表情达意的客观载体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 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阅读教学中, 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品读鉴赏, 必然能探得作者思想情感的奥秘。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

这里的“披文以入情”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从宏观层面讲, 就是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整体感知, 建立起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初步认识。例如, 诵读《如梦令》数遍, 学生亦能朦胧感知李清照在词中流露出的愉悦的心境。其次从微观层面讲, 就是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 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文本, 对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如一段文字、一句话、一个词语, 进行品味鉴赏, 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文本主旨的目的。例如, 在教学《夹竹桃》一课, 老师抓住“在和煦的春风里, 在盛夏的暴雨里, 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 无日不迎风吐艳”句中的“迎风吐艳”字, 引导学生探讨此字在传递情感上的作用。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 通过学生认真的品味鉴赏, 同学们感受到:夹竹桃开得旺盛, 源于季先生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之情。

二、文本语言———提升阅读鉴赏力的抓手

一个人的阅读鉴赏能力大致分为理性鉴赏力与感性鉴赏力两大类。理性鉴赏力主要指习得一些阅读技巧并加以运用的能力, 比如诵读、联想、想象等。感性鉴赏力当指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 即通常所说的语感。学生只有在诵读、咀嚼、品味、感悟语言的过程中, 才能真正掌握技法、发展思维、培养语感、提升阅读鉴赏力。例如, 诗歌鉴赏中“比较”技法的习得, 教者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其重要性, 对学生掌握这一技法势必产生不了多大益处。然而, 如果我们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现场, 引导学生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与“春风又到江南岸”之间咀嚼品味, 在“清风徐来”与“清风吹来”之间揣摩感悟。那么学生在品评诗句、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 就会发现这种鉴赏技法的妙处, 自觉运用到其他语言鉴赏活动中, 从而提升自己阅读鉴赏的能力。

三、文本语言———生成自我语言的母体

茅盾先生曾经说过:“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也是创造的第一步。”就学生写作而言, 文本语言无疑是其理想的模仿对象, 是其生成自我语言的母体。首先, 从文本特点看, 现有教材不乏佳词丽句、经典素材, 例如, 唯美的《荷花》语言片段、富有哲思的《最大的麦穗》, 等等, 无不值得学生诵读模仿。其次, 从语文课堂的特点看, 语文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 以文本语言为母本,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 经长期熏陶,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紧紧依托文本语言, 以读、悟、写为三种主要教学手段展开教学。“读”指反复诵读, “悟”是认真揣摩, “写”可描摹仿写, 语文教学中坚持三管齐下, 学生运用语言、生成语言的能力必将取得令人惊喜的突破。

四、文本语言———开展语文教学的媒介

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文本语言作为课堂教学媒介的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实际教学中舍本逐末的现象屡见不鲜:上《卢沟桥烽火》, 让学生看一场电影;读《石榴》, 拿着实物分析一遍……这种架空文本内容、文本语言的行为, 只会让学生离语文越来越远。而只有那些老老实实以文本语言为教学媒介进行的教学设计、展开的教学活动, 才会让学生悟得语文的“真味”。如《军神》一课的教学, 围绕沃克医生饱含敬佩之情的赞叹:“了不起!你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位军神!”展开教学, 通过抓住“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竟被抓破”等关键词语的品读来还原人物形象, 随机播放手术场景的片段来活现人物形象,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刘伯承忍受的疼痛是何等的剧烈, 刘伯承的意志又是何等的刚强。学生读出的也不只是语言文字, 而是获得深刻情感体验后, 水到渠成地发自内心的情感倾泻。

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 第8篇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感悟能力的训练应该从哪儿入手?这是把训练落到实处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实践告诉我们:语句训练是加强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最基本的训练,它既是字词训练之后的延伸与发展,又为段篇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词语训练,融词于句

语句训练必须以词语为基础。在阅读过程中,要理解语句的意思,如果仅停留在字面上是不够的,因为词一旦组成语句,它的含义就发生了变化。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课文中“雪中送炭”一词,本意是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引申义是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在课文里,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对词语本意的理解是不够的,还应该跟具体语句联系起来:“是您(朝鲜大娘)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志愿军)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在战士们极度饥饿,非常需要吃的时候,是大娘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可见在这个词语中,“炭”不是指炭火,而是指大娘送去的打糕,更是包含大娘(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无限深情,由此让学生理解雪中送炭的引申义。

二、训练造句,引导创新

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更是要充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让学生练习造句。除了课文后的练习要求学生造句外,还可选一些常见的词语让学生练习造句。造句的方式是多样的,除了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造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练习口头造句,特别是在课堂上要多腾出时间让更多的学生练习口头造句。

如,在教学“津津有味”这个词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形容趣味很浓厚或很有滋味的样子。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看得、谈得很有兴趣。因此,在指导学生造句时,除了用于吃东西感觉很有味道外,还可以让学生拓展到生活中去,提供更丰富的情境让学生选择造句,如:听故事、听演讲时兴趣很浓,看表演、看电影、看电视时很有兴致,讲故事、讲笑话等很起劲、有味道的样子,都可以用上津津有味,这样,学生的思想开阔了,造句的内容自然也就丰富了。提示一定的造句情境,这仅是造句训练的一个开头,关键的一步在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闻所感,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唤起学生创新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新的造句情境,去尝试新的表达形式,把学生的生活情境,自身情感,和谐地融于语句训练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三、写话训练,促进发展

应该说,学习课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打开我们的语文课本,或是文辞优美,或是感情真挚,每篇课文都是训练学生感悟语言能力的好教材,仅限于理解思想是不够的,除了要理解语句所表达的内容,还要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规范的形式,多样地、生动活泼地表达句式,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发展学生的语言。

如,课文《桂林山水》中描写漓江水的一段话:“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清得仿佛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是个长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方法,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在这三个字前面,都有个“真”字,后面都有个““啊”字,从思想内容上看,表达了作者对“静、清、绿”的漓江水的赞叹叹。如如果果课课堂堂教教学学仅仅满满足足于于此此,,将将是是对对课课文文资资源源的的一一大大浪浪费费。教教学学这一段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练习,如“公园里的花真多啊,像——。公园里的花真香啊,像———;公园里的花真美啊,像———。”“妹妹的眼真圆啊,圆得像———;妹妹的眼真亮啊,亮得像———;妹妹的眼真纯啊,纯得像———。”学生通过多媒体真切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再加上有课文内容可以模仿,他们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当他们把自己所想到的、所感受到的写下来时,他们所学的知识便得到了运用,读写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动笔的过程就是学生创造的过程,他们实际练笔的时候,不仅可以吸收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还可以用上过去学的,或者自己在课外书上看到的优美词句,当他们读着自己写的那段话时,一种感受美、表达美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了。

通过仿写来感悟这种句式在表达上的功用,当学生仿写后对这种句式有了较深的印象,并有点成就感,再回头来读课文中的语句,这时候对课文语句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就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这些优美的语句,就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对语句的理解才会更到位。

语言与情境并举,感悟与情感齐飞 第9篇

一、发挥主导,启发思维

教师的语言支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让学生观察、感受、联想,然后注意观察后的表达,这些主要依赖教师语言的主导。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能否体现出主导性,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掌握的熟练程度。教师只有细心钻研教材,把握情境的氛围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体现其语言的主导性。例如在教学《云房子》这一课时,教学开始,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我作了这样一段导入:“小朋友们,我们每天生活在房子里,那么你们见过那些形状比较特别的房子吗?”

学生很快想到了平时见到过的各种各样形状的房子,他们的情绪也随之而兴奋起来。

然后我通过问题语言描绘,引导学生学习新课:“有些调皮可爱的小麻雀,他们也喜欢形状奇特的房子,但是他们是用云来做房子的。”于是引出课题《云房子》。有的学生想:“明明是云朵,为什么会变成房子呢?会变成什么样子的房子?”

这时,我似乎在和学生随意地交谈,其实,这一段导语却是精心设计而成的。在唤起学生对奇特房子的好奇心理后,我又以学生的口吻提出两个问题,看上去好像是学生想到的,其实,是把学生还没来得及想,或者是模糊中似乎想到了,但还不大清晰的问题提出来。这就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超前一步进行导向。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恰当的启发。

二、感受形象,激起情感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从教师的语调、语音引起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活动。但是,如果教师的语言太贫乏干瘪,学生便会因不感兴趣而抑制思维活动的进行。“语言描绘情境”的目的,就是教师用语言对情境作具体描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彷佛看到、听到、感受到这些情境。因此,教师语言的形象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课文描写的情境,以及情境中的人物、景物的感受与想象。以《花瓣飘香》一课为例,通过教师的语言描绘,教材中那个清晨摘花的可爱小女孩,学生看见了;那位卧病在床,凝神望着门口的母亲的期望眼神,课文中未作具体刻画,学生也看到了;穿着军装,屹立在祖国边疆的年轻父亲,学生也看到了。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有可能以教师自己真切的情感去激起学生的纯真情感,掌握好教材。只有教师自己“看到”了,描绘的形象学生才能体会到。这充分说明,学生情感的产生离不开形象的感受。在教学中教师语言描绘生动形象显得特别重要。

三、逐步启发,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那么教师的语言必然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要通过语言的启发,使学生思维活动踊跃。以《祁黄羊》为例,“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全文的重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但这关键性的句子怎么教?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不可能真正“动情”而“晓理”的。教师可这样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慢慢地引导学生:祁黄羊的儿子祈午很优秀,但是祁黄羊当时没有首先举荐祈午,而是落落大方、郑重其事地推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到这里,不仅晋卓公深感意外,我们也很震撼。这时不由得想到了“外举不避仇”。解狐去世之后,祁黄羊又推荐祈午,虽然大家也惊讶,但是———外举不避仇,内举自然就不避亲了。

这里教师语言的启发性能得到充分体现,一步步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也随之一步步深入。

四、累积可知,震撼感官

教师的语言形象,学生在记忆中或多或少会有所储存,但并不等于教师语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全部熟知的。因此教师还要结合直观手段,使未能感知的知识变成熟知的内容。这样,教师的语言,既可让学生理解,又可让学生有收获。例如教学《草原的早晨》一课时,我运用了图画、音乐与语言描绘相结合,把学生带入大草原的生动情境之中———第一次,利用幻灯片,播放草原美丽的风景及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边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边听着优美的草原歌曲。我在一旁说道:“这么美丽的草原向我们发出了盛情的邀请,我们就到草原上旅游一次,欣赏这美丽的景象,呼吸这清新的空气吧。”第二次:利用课文,把学生一次次带入到草原,看那勤劳的牧民,成群的羊儿,以及和羊群连成一片的白云,这样的美景震撼着学生的听觉、视觉。第三次,学完课文,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放声地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此时的学生已经全身心地融入到大草原上了。

感悟语言 收获语言 第10篇

一、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

要带领学生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通过阅读感悟,让学生明白词句的调遣,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准确地使用。遣词造句要服从于内容的表达,要具有表现力,其基本的要求就是准确、流畅、简洁、生动。大凡生动的语言,往往是形象化的语言,其主要特点是具有立体感。它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作者准确地用了“触、变、巴、拉、贴、爬”这六个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细节,并用“一脚一脚”这个词写出了爬山虎触着墙的时候有一系列的变化——“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来是直的,巴住墙就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弯”“拉”“紧”等有因果关系: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爬山虎的脚不是像动物一样往上爬,而是爬一脚就牢牢地巴住墙,等长出新的脚后再爬一下。每只脚只爬一下,便巴在墙上不动了。它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爬得那样科学合理,那样姿势优美,那样柔韧有劲。通过对以上动词的欣赏,我们可以引领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敏感度。

二、感受文本语言的具体形象

很多学生在习作中常常表达不清楚,不会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一件事物具体、可感的程度。倘若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具体形象,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句子的表达方式,将句子描写具体。这样的阅读能力一旦形成,也会帮助学生迁移到作文的表达上,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以及语感。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中有这样一段具体的描写:“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作者用形象风趣的语言详细描写了蟋蟀的住宅。他巧妙地把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使我们感受到蟋蟀的住宅不仅设计讲究,而且还有休闲娱乐功能,这种风趣的语言也反映出了昆虫学家对蟋蟀的特殊感情。像这样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现象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我们应该用这样的语言意识帮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具体形象,进而要求学生习作的语言表达也要具体形象。

三、发现谋篇布局的写作思路

文章的“布局谋篇”是指对文章整体结构所作出的规划与安排,它包括怎样开头,怎么结尾;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有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有的文章按照方位顺序写,有的文

低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徐春菊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以得出,在低段开展课外阅读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让低段学生喜欢阅读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索,与大家探讨。

一、营造氛围引兴趣

低段学生,阅读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形成。有一部分学生虽然相对喜欢阅读,但持续的时间较短,此时便需要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

(一)讲故事诱读

学生都喜欢听老师讲故事,低段学生更是如此。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挺直腰板,竖起耳朵,用期盼的目光盯着教师。如果教师在讲到精彩的地方时忽然停住不讲了,让学生自己去看,就会营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阅读氛围。记得有一次,笔者跟学生说,最近老师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很有趣,书上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洋葱头的爸爸老洋葱因无意中踩了柠檬王一脚,被关进了监狱。洋葱头去探监时,老洋葱告诉他,监狱里关的都是无辜的人,章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有的文章是直叙,有的文章采用倒叙或者插叙的形式来写。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谋篇布局,可以增强学生表达的条理性,感受作文技巧的表达效果。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文就是按照“发现什么—怎样大胆推想—形成假设—艰难论证—形成假说”这样严谨的脉络进行表达,充满逻辑性和条理性。另外,文章又巧妙地运用了过渡句使上下文连贯。如“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一句既承接了上文“魏格纳的偶然发现”,又而真正的坏人却在柠檬王的宫中养着。洋葱头听了以后,决心推翻柠檬王的统治,救出监狱里的人。但是,正当他准备营救南瓜大爷和村民时,却被番茄武士投入了黑牢。那么,洋葱头能脱险吗?他最终能把监狱中那些无辜的人都解救出来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就这样,充分激发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笔者顺势推出《洋葱头历险记》这本书,将名著名篇悄然地推荐给学生。

(二)竞赛激读

开展阅读竞赛,能给学生创设一个竞争的阅读氛围。学生阅读课外书,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笔者经常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阅读竞赛。如每月开展一次“阅读之星”评比活动,根据“我是阅读之星”阅读表评出谁看的书最多,读书的等级最高,谁就是这个月的“阅读之星”。对每学期看书十五本以上、达到一定阅读量的学生,颁发“阅读小能手”的奖状。这样通过一系列阅读竞赛,无限放大了学生内心的成就感,逐渐培养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建立读书报告制

低段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建立“读书报告制”会引出了下文“魏格纳的深入探索”;再如,“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的使用,自然地将上下部分连接起来,使文章显得浑然一体。

感悟生活,焕发语言魅力 第11篇

关键词:兴趣索引;感悟生活;日积月累;回归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对低年级写话的具体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写的兴趣,再者将要求降低,让孩子成为写话的主人。生活中有丰富多彩的经历,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感知的事物多了,才会有写作的冲动和能力。让孩子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写作、学会生活。

低年级写话是小学作文的起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因此,低年级写话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积累语言,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辅相成,离开生活便会成为“死教育”,离开生活的文章那便没有生命力、感染力。那低年级写话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生活!低年级学生喜欢表达,他们可以头头到道地讲出自己喜欢的人,说出自己喜欢的游戏,可真正到写的时候却又无从下手了。因此,在教学写话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完整、有序地讲述一件事,如在指导学生写《下雨了》这一看图写话,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中有谁,她在做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孩子们兴致可高了,一个学生开心地说着:“一只小白兔正在森林里采蘑菇,忽然下起了一场大雨,小白兔被淋得四处躲藏。”下雨了,你们用什么方法挡雨呢?“雨衣或雨伞。”另一学生忙接下去:“小白兔看见树丛旁边的蘑菇,她灵机一动,对呀!蘑菇和雨伞是一样的,我可以把蘑菇当作雨伞呀!”学生有了生活的体验,很快就能将图上的四幅画完整地联系在一起,写起话来也轻松多了。因此,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才能让学生敞开胸襟,融入生活的课堂。生活是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写话教学有了这股源头活水,自然也就会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显而易见,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平时多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写话指导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指导学生观察分析,遣词造句,懂得运用学过的好词好句,接着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如《阳光》这一课中的好句被很多学生用在了文章的开头。“初升的太阳射出金色的光芒,草坪上开满鲜艳的花朵,叽叽喳喳的小鸟在天上飞着。啊,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兔被雨淋得四处躲藏”中的“淋得四处躲藏”也是从《鲁班造伞》一课中学来的。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便能灵活地运用到写话当中。小学时期是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代,多读书,多储存好词佳句,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也就自然而然地就运用到作文里去了。因此,让学生通过平时的阅读、课文学习,把读到的好词佳句、名言警句、精彩片段等写在自己的采集本上,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就会越写越好,写作兴趣就越来越浓,便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了。

三、亲近自然,回归生活

写作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出发,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的,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就是教材,大自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当学生的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学生在写话过程中,就不单单局限于看图写话,而是学会写生活日记,把每天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发现,就可以成就一篇优美的文章。有个学生写了一篇日记:“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一大早我就背着书包去上学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发现禾苗上面挂满了露珠,一颗颗好像晶莹的珍珠,美丽极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不到百字的内容,却写出了大自然的美丽以及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生活就是教材,儿童是一道风景,老师是陪衬,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要尊重他们的自然生活,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束缚。让孩子想写,敢写,乐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幼儿语言培养的几点感悟 第12篇

语言智力高的人有一个突出特征:对语言的好奇心非常强, 他们喜欢语言, 表现出极好的语感和对语言的鉴赏力。事实上, 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就对话音刺激十分敏感, 当亲人对他说话时, 会以微笑、手脚活动等做出积极的反应。到了幼儿时期, 语言智力高的幼儿对话音、节奏、语调反应灵敏;爱涂鸦;喜欢听、读、说故事;说话清晰有条理。这时, 家长与教师若对这些语言智力品质给予关注和引导, 便能使幼儿保持对语言的好奇和敏感。

(一) 多满足幼儿的为什么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 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事物或现象都会产生好奇。比如, 为什么太阳会从天边升起来?为什么蝴蝶会飞?为什么小蝌蚪长成青蛙, 尾巴会不见了?为什么猫爱捉老鼠?面对这些问题, 教师或家长应该不厌其烦、细心地给予解答, 这样就在无形中帮助幼儿掌握了这些小知识, 日积月累, 就成为了幼儿脑中宝贵的知识库。

(二) 不能随便地“否”定或制止幼儿的回答或行为

很多教师和家长怕脏、怕麻烦, 经常制止幼儿的一些行为。比如, 有一次, 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幼儿很开心地在玩一辆玩具汽车, 突然他把所有的目光都注视到了轮子上, 小手开始不停地拨弄这个转动的轮子, 接着就把汽车重重地摔在地上, 想要看看汽车的内部构造, 这时候妈妈看到了, 很生气地指责这个幼儿把玩具摔坏了。殊不知, 这是幼儿对汽车产生了兴趣, 想去进一步探索与学习。这种强硬的制止行为, 完全剥夺了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机会, 同时由于缺乏交流与沟通,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为了保持幼儿对语言的好奇心, 教师和家长绝不能随意地否定或制止幼儿的回答与行为, 更不要吝啬自己的耐心和时间, 要多花一些时间和心思在幼儿身上。

二、利用日常生活, 鼓励幼儿大胆说话

一个出生时只会啼哭的新生儿, 为什么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学会母语, 掌握结构如此复杂而严密的语言呢?实践表明, 语言作为一种智力与潜能, 越早开发越好。所以教师要注意抓住时机,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环节 (来园、吃饭、睡觉及大小便) ,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一) 利用晨间接待、餐前准备等生活环节, 帮助幼儿大胆说话

比如, 当幼儿每天来幼儿园时, 教师除了热情接待外, 还应引导幼儿用比较响亮的声音说:“某某教师早”“某某小朋友早”“爸爸妈妈再见”;在幼儿进餐前, 让幼儿通过念儿歌, 掌握洗手的顺序和方法。这样做, 不仅使幼儿学会了礼貌待人, 还培养了幼儿大胆说话的能力, 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 利用游戏活动, 帮助幼儿大胆说话

在集体活动中, 游戏活动是幼儿比较喜爱参加的活动。它既可以发展幼儿的智力, 又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大胆说话的极好方式。比如, 在游戏“看看少了谁”中, 幼儿不但可以熟悉本班幼儿, 而且还能大胆地说出同伴的姓名;游戏“打电话”可以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交谈;“尝尝这是什么”使幼儿可以通过品尝来大胆地说出这是“什么东西”, 有“什么味道”。

(三) 利用教学活动, 帮助幼儿大胆说话

教学活动中, 培养幼儿大胆说话的能力, 一方面能帮助幼儿学习讲比较完整的句子, 丰富幼儿的词汇;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幼儿将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知识、经验、情感、愿望等说出来, 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 并且根据幼儿的年龄、实际特点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如在一次认识小白兔的常识活动中, 由于幼儿比较喜爱小动物, 所以当可爱的小白兔出现时, 幼儿非常高兴, 这时教师再引导幼儿说出小白兔的外形特征, 幼儿便能积极、大胆地说出小白兔有红红的眼睛、长耳朵、短尾巴, 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等。此外, 教师还要积极地为幼儿运用所学的词汇创造条件, 启发和教会幼儿在多种场合积极正确地运用已知的词汇。如通过看图讲述、情景谈话、玩教学游戏、讲故事、念儿歌等方法来培养幼儿大胆说话的能力。

(四) 利用家庭活动, 帮助幼儿大胆说话

让幼儿通过家庭活动, 学习口语的表达能力及培养幼儿大胆说话的能力, 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家访和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 并指导家长可利用假期, 带幼儿到小伙伴、亲戚家做客, 或到商店、公园、动物园, 让幼儿通过与人的交往和对动物及自然景物的认识, 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培养大胆说话的能力。比如, 当幼儿去亲戚家做客或家中来客人时, 家长应要求幼儿主动向客人打招呼, 在适当的时机, 还可以让幼儿念熟悉的儿歌, 或唱喜欢唱的歌曲给客人听。

三、多听、多学、多练、多讲

2-6岁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 因此教师与家长要创设条件让幼儿多听、多讲。

(一) 听故事磁带

让幼儿通过反复听、学, 逐步掌握丰富的词汇;看有图画的书, 一边看, 一边听故事, 让幼儿逐步理解。需要注意的是, 为2-3岁幼儿选故事时, 内容要简单, 图画要形象、生动、鲜艳;为4-6岁幼儿选故事时, 内容可以有一定的情节。

(二) 听成人讲话

成人的对话, 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榜样, 为此, 教师与家长在沟通时要注意语言规范, 尽量在幼儿面前做到语言清晰、文明、有顺序, 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 利用语言游戏

通过轻松的语言游戏,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语言能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感悟语言 收获语言】相关文章:

提高语言感悟能力05-31

人生哲理感悟人生的语言07-27

语言文字培训学习感悟07-29

感悟收获作文07-29

感悟收获范文05-18

收获感悟范文05-19

防诈骗感悟收获09-04

感悟和收获范文05-22

感悟与收获范文05-22

收获与感悟范文05-24

上一篇: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下一篇:地质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