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供应链论文

2024-05-15

财务报告供应链论文(精选11篇)

财务报告供应链论文 第1篇

一、财务报告供应链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对财务报告供应链的概念做出权威、确切的界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为研究财务报告供应链专门设立了财务报告供应链项目组,该项目组认为,财务报告供应链包含财务报告编制、审批、审计、分析及使用各阶段涉及到的人员。SamuelA.Di Piazza(2002)也持有基本相同的观点,即公司报告供应链是财务报告信息的生产、编制、沟通和使用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集团。2008年3月发布的《财务报告供应链报告》则对财务报告供应链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界定,认为财务报告供应链是参与财务报告的准备、编制、批准、审计、分析和使用的参与者及一系列过程,即不仅仅包含参与者,还要强调过程。

我国学者对财务报告供应链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方红星(2006)在分析“参与者”型和“参与者+过程”型的缺点后,提出了“参与者+功能定位”型的财务报告供应链,即在一定的环境约束下,涵盖公司财务报告生成和提供的全过程、这个过程的参与者及其功能定位、所经过的环节及其承启关系,以及财务报告信息流动和形式转化的系统。笔者认为方红星对财务报告供应链的界定最为确切。财务报告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系统,每个环节执行不同程序并与其他环节紧密相连,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供应链的整体价值降低,因此要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必须从财务报告供应链的各参与主体入手并协调各主体的厉害关系(曾月明,2010)。结合上述文献回顾和笔者的见解,将公司财务报告供应链用图形表示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财务报告供应链的起点是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经营活动,终点是对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信息。简单来讲,财务报告供应链是指在遵守会计准则和法律监管的前提下,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依次经历财务报告的编制、审计、批准和发布环节,最后经有关分析师的分析和解释,形成对利益相关者有用的财务信息。这个链条上的责任主体包括会计人员、经理、注册会计师、董事、媒体和分析师,他们在各自的环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在整个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不利于生成真实公允的财务信息,从而影响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财务报告供应链各环节及参与主体

财务报告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执行不同的程序,与其他环节相互作用与影响。除两端外,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都将使其后的环节受到影响。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参与主体,每个环节的主要活动基本由其来完成,所以其对相应环节的活动结果承担主要的责任。

在财务报告的编制环节,会计人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并结合公司具体的规章制度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个环节是财务报告供应链的起始环节,以后各环节的顺利进行都要依赖此环节的活动。所以,要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首先应当确保此环节的真实公允,要落实此环节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因此,根据有关规定,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完成后,由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名并盖章,可以看出,财务报告编制环节,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财会部门负责人必然应对财务报告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对于编制财务报告的普通会计人员,由于其仅仅是执行者,其所拥有的权限没有超越管理者的意思决定,容易受管理当局的授意或强令,所以我国现有法律只规定了其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并没有规定民事责任。

公司财务报告在对外报出之前,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所以注册会计师在此环节承担主要责任。注册会计师审计属于外部审计,其一般是由董事会推荐股东任命,就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发表审计意见。当董事会意见与审计意见不一致时,以审计意见为准。然而,实际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可能存在被管理层收买的风险,与管理层一起作弊。所以,如果注册会计师不遵循职业规范,与企业管理当局共谋或由于重大疏忽出具了不实的审计报告,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包含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及刑事责任三种,这三种责任并行不悖,不得相互替代。

公司已审计的财务报告需要经董事会的审核批准后,由董事会交给股东大会,因此在财务报告审核环节,董事及董事会要承担主要的责任。我国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在董事会对财务报告的责任方面都做出了较具体的规定,要求董事在审核财务报告时,必须严谨行事,保证财务报告所包含的信息真实、公允。董事会在公司中具有广泛的权力,但同时也具有较大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董事们会事先利用财务报表分析监督管理当局和评价公司的盈利性、成长性和财务状况。由于对股东负有一定的责任,具有诚信责任和勤勉义务,他们会谨慎监督公司的商业行为,合理地评价公司的融资、投资及其经营活动,但由于迫于压力或自身素质偏低等原因,无法为公司活动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不能尽到自己的义务,使某些董事或董事会流于形式。

经董事会批准的财务报告要经过一定的媒体对外公开发布,媒体对于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提高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也有助于加强财务信息的可获得性。然而,网络传播途径的便捷以及个人言论的自由也使得一些个人观点具有误导作用。所以,各种传播媒介在财务报告发布环节要对其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们在传播财务报告信息时必须真实、客观,不得不经求证随意发布虚假信息。如果披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的信息,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应当依法追究其民事责任,包括对直接受害人遭受的经济损失依法给予合理赔偿。这样做,可以提高发布虚假信息责任人的“违法成本”,有利于预防与遏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财务报告使用者在得到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后,由于其中的多数人并不具有丰富的财务知识和分析能力,所以,要从中获取对自身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就要借助证券分析师的分析和预测。证券分析师作为投资者的参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利用专业技能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各方面的分析,有利于帮助管理当局和投资大众预测企业未来的各项能力,评估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更好地帮助公司规划未来,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其预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公司和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但因其不是圣贤,常表现出逐利的欲望,往往会在利益的驱使下产生欺诈行为。我国的《证券法》和《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对证券分析师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做出了规定,但并未对民事责任作出规定,作为补救,之后发布了《关于规范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投资者对因证券分析师的过错而造成的损失,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损害赔偿。

三、提高财务报告供应链价值的对策

要提高财务报告供应链的价值,必须从财务报告供应链各参与主体入手。一方面,各环节的参与者要能各自努力于自身专长的领域,紧密配合所属供应链体系的运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环节参与者的相互合作和牵制,以减少各环节信息成本。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应加强财务报告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协调好各主体间的利益冲突。财务报告供应链随时间和财务报告使用者需求的不同而不断地变化,当供应链中的某一部分发生变化时,需要供应链其他环节做出相应的反应。某一个参与者的活动如果不能有效地完成价值创造,实现价值增值,就会丧失其存在的意义,从而会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被舍弃或者被替代。供应链中的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由于工作职责不同,存在着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工作目标。这就要将公司管理层、注册会计师、董事会、信息发布者、证券分析师和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动的发挥其自身的优势,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第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过财务报告供应链的完整链条生成可靠的财务信息,仅仅依靠各环节责任主体的职业道德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我国的法律法规尽管在某些方面有约束,但是并不完善,而且在实际操作层面也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专业举证不足等问题。如经过研究发现,本来应由董事个人支付的赔偿费或诉讼费其实大部分都由公司来负担,可见,法律并没有真正的起到威慑作用。所以,如何真正落实责任人个人的责任而不是让其寻求公司的庇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充分利用信息科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环境的变迁,以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变化,会计报告发展趋势必然是“会计信息化”。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从1998年诞生以来,近些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被广泛地提及,其简称XBRL,是一种国际通行网络财务报告的专用语言。开发XBRL财务报告系统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全球财务报告供应链框架,规范会计主体财务报告的披露和信息交换标准,使财务报告和分析变得更加简易。XBRL可应用于会计主体的各种对内对外报告中,它将提高信息质量,降低交换成本并有利于分析。

总之,财务报告供应链的最终目的是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追求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整个系统总成本最低,而不能仅仅追求某个供应链各参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并且还要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使整个系统处于最流畅的运作中。

摘要:文章在对公司财务报告供应链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财务报告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及其参与主体和承担的相应责任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提高财务报告供应链的价值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财务报告,供应链,责任主体,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利军.从财务报告信息供应链看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关系.当代经济,2007(6)

[2].王乐琪,高媚.对财务报告供应链的思考.中国商界,2010(12)

[3].吴仙琴.XBR L:财务报告供应链的变革.当代经理人,2006(12)

[4].方红星.公司财务报告供应链价值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4)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 第2篇

协作者:杨无过之 国经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原理:

1.供应链核心基础与流程架构

2.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流程与战略 3.供应链视角下的生产与库存

4.供应链管理基础与流程调节

实验环境: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软件

实验内容: 一:订单管理

在现代供应链中,客户向制造商下达订单,制造商接收客户的订单,往往还需要经过审核确认,优先级处理等操作后才能进入后续的操作流程。基于此,本系统把这一系列的操作融合为订单管理。本系统内,零售商在零售商平台录入好订单后,会把订单发送给制造商公司,制造商公司根据自身及零售商情况对零售商订单进行处理。1.订单接收:接收客户发送来的订单。

2.供货计划:按照制造商自身产能及订单情况对订单生成供货计划,供货计划明细将用于系统多处。

3.订单处理:根据客户选择订单,对该客户的订单进行处理,对客户信用额度进行相应算法扣除。客户订单可单个处理也可批量处理。

4.订单跟踪:对制造商已接收的客户订单进行跟踪,跟踪主线为订单状态,跟踪时限为客户订单产生到交易完成的整个过程;这让用户对订单的处理情况一目了然。

5.配送通知:将制造商处理好的客户订单相关信息(供货计划明细信息)发送给物流公司。6.订单查询:查询客户订单信息。7.产能查询:查询产能信息。二: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主要是根据客户订单、销售预测、独立需求计划、需求变更的总体情况对一段时间(本系统为四周)内的需求和生产做出预测及计划。.制造商在处理完客户订单后,会结合自身产能及市场情况做出详细准确的需求计划。1.Mds主需求计划:根据客户订单、销售预测单、独立需求计划单、需求变更单的总体情况生成一段固定时间段内(本系统为四周)的需求计划,作为制定主生产计划的依据。2.mps主生产计划:根据MDS主需求计划环节产生的主需求计划单为依据,结合制造商自身产能,按产品做出详细的主生产计划

3.mrp主需求运算:主需求运算环节是需求管理模块的核心,也是整个制造商管理系统的核心。它根据主生产计划、产品BOM表作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运算。4.需求通知:制造商完成MRP运算后,需要把物料的需求明细发送给物流公司,以便物流公司按照制造商的需求准备物料。需求通知即实现为制造商传递具体物料需求通知给物流公司。三:生产管理

制造商做好需求计划,并知会物流公司其一段时间内的详细物料需求,物流公司将正确物料(Right Product)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制造商就可以开始生产了。1.生产订单:列出一段时间内(本系统为四周)需要生产完成的生产订单。生产订单由需求管理模块产生,默认订单状态为“已审核”。

2.生产收料:生产收料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物流公司发送原材料与制造商接收原材料的接口;制造商开展生产所需所有原材料均需通过此环节的接收方能使用。

3.生产加工:生产是复杂精细的过程,涉及到制造商相关技术,本系统仅做文字描述。4.成品检验:检验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为制造商生产的产品质量把关。检验合格的产品将交由物流公司做为成品发送给零售商或是装入物流公司仓库。5.生产完成:生产完成结束生产操作;用户可批量对订单进行订单完成操作 6.成品入库:知会物流公司产品已生产完成,发送入库通知单给物流公司。

实验过程:

结论:

企业的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尤为热门的话题。企业如何把财务资源实现最大化;企业如何把人力资源实现最合理化管理;企业如何把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最优化;在业务流程中如何能清楚的解决这些财务问题是企业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学习供应链管理是我们适应社会需求的最好的准备。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操作对象是以企业业务流程为导向、应用价值为主体,将企业基础资源、需求链、供应链三个管理与竞争核心构筑成为三角形业务的应用体系,再以业务应用为基础,构筑战略决策应用模式,从而形成金字塔式总体应用价值模型。在学习了供应链管理之后我们也初步的体会到了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的优势。

在本学期的实验中主要学习供应链管理,而供应链管理部分主要包括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等模块,主要功能在于增加预测的准确性,减少库存,提高发货供货能力;减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总体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同时,在这些模块中提供了对采购、销售等业务环节的控制,以及对库存资金占用的控制,完成对存货出入库成本的核算。使企业的管理模式更符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佳的企业运营方案,实现管理的高效率、实时性、安全性、科学性、现代化、职能化。

心得体会:

每做一次实验,感觉自己的收获总会不少。做实验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验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自身所学知识的有限。有些题目书本上没有提及,所以我就没有去研究过,做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的有点无知,虽所现在去看依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浪费了许多时间,这一点是我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督促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另外一点,也是在每次实验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东西感觉自己做的是时候明明没什么错误,偏偏对账的时候就是有错误,让其同学帮忙看了一下,发现其实是个很小的错误。所以说,相互帮助是很重要的一点。这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也是关键的。

论供应链与财务管理的整合 第3篇

摘 要 基于供应链思想的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大循环之中。企业若想在供应链管理中取得成功,必须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财务管理体系。本文在对供应链中财务成本驱动因素的分析基础上阐明了供应链与财务管理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了将财务管理融入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 供应链 财务管理 库存管理

一、供应链与财务管理整合的必要性

供应链管理,是指为了在生产商品中使企业成本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并将正确数量的商品按时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对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站在供应链角度看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应该和物流管理、信息流管理同步进行,以顾客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协调各方利益,将财务管理建立在供应链经济业务过程中,建立在供应链信息流动过程中。财务涉及企业资本投资、贷款,营业收入等方面的决策。它在各种供应链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将使基于供应链思想的企业管理呈现出诸多方面的缺陷。例如,短期性难与供应链的战略信息对接,与成本相关重心前移等,供应链与财务管理整合的需求迫切。

二、在供应链中的成本驱动因素及整合实施要点

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降低物流成本,而有关资金流的问题却考虑较少,其中的财务成本因素往往被忽视,这便丧失了缩减供应链中资金成本的机会。以至于使库存最小化带来的成本节约很容易被持有库存的财务成本所抵消。库存成本包括订货成本、持有成本、缺货成本等,其中最重要的成本是持有成本。由于财务成本是隐性成本,容易被忽略。首先相互协调的有限。这是指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相互协调和沟通如果存在缺陷可能会引起成本增加。所以,应综合协调供应链中的资金流运转,减少重复活动所带来的成本,降低持有成本的财务成本,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价值。其次,相关应收条款的规定。为了巩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往往延长应收款项的支付期限,为了及时收回资金又通常会给予客户一定比例的折扣。如果客户不能按时支付,便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再次,有限的计价能力。由于产品的计价不准确会阻碍客户进行支付,从而导致资金支付期限的延长,造成资金缺口,企业因此需挪用流动资金来填补此缺口,带来资金占用成本的增加。

为了降低供应链中的成本,我们必须把财务管理的观念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去,加快库存周转,缩短客户还款周期,提倡设立交易优惠政策。

三、实现供应链与财务管理整合

以上对供应链中成本驱动因素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供应链与财务管理整合的重要思想基础。如何将资金流整合进供应链管理,达到降低供应链中的成本的目的,是供应链与财务管理整合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只有在供应链管理中进行财务管理的整合,才能有效消除不必要的支出,达到降低财务成本的目的。本文认为供应链与财务管理整合的主要方法有两方面:

(一)将库存管理整合进供应链管理中

库存管理影响企业资本投资效率,资本周转量及利润两个因素都受到成功的库存管理的影响,消除财务管理中库存成本的管理驱动因素,也能起到缩减成本的作用,从而达到公司投资收益率的提高。将库存管理整合进供应链管理,消除了各方面协调及信息障碍等财务成本驱动因素,供应链中财务成本得到缩减。

因此,将库存管理整合进供应链管理是可行的,它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紧密整合,发挥了财务管理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

(二)在供应链管理中融入银行或第三方服务

由银行或第三方物流提供出票、支付和外汇交易,应收账款管理及交易信用管理和保险等服务。其中,产品发票以电子出票的形式提供,缩短了人工对发票进行核对的时间,交易流程得到简化,从而消除计价能力有限这项成本驱动因素,交易成本得到有效缩减。现代银行提供外汇交易和在线支付功能,实现了财务服务与物流及信息流的整合,实现了供应链中各个部门的协调和信息共享,这消除了协调有限的成本驱动因素。

由此可见,由银行或第三方物流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供应链财务管理整合的理念,可以有效消除供应链企业有限的协调及计价能力等成本驱动因素,利于缩减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从而最终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力。

采用供应链与财务管理整合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好的质量赢得整个市场,受益的是多个企业、整个供应链,而不仅是一个企业。所以加快供应链与财务管理的整合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周淑彬,李壮阔.供应链与财务管理之整合.物流科技.2010(02).

[2]陈鸿,范更华.供应链管理与运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志平,朱佳翔.供应链财务管理:财务整合理念.安微冶金科技学院学报.2006.16(3):89-91.

[4]陈立军,张彤等.基于供应链的会计管理模式探讨.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19).

财务报告供应链论文 第4篇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 对保护投资人利益, 强化上市公司监管等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财务丑闻频发, 其中不乏有国际知名的大公司, 如美国安然公司、英国霍林格集团、德国基尔希影视传媒集团、加拿大北电网络公司、意大利帕玛拉特公司、印度软件巨头萨蒂扬公司及中国银广夏公司等。公司报告舞弊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引起了投资者、监管层、学术界等的广泛关注。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改进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深入探索。本文基于财务报告供应链视角研究企业财务报告风险及其控制, 是一种新思路。

二、文献综述

人们根据供应链的定义结合财务报告的特点, 将财务报告产生的过程形象地称为财务报告供应链。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专门设立了财务报告供应链项目, 该项目组认为, 财务报告供应链包含财务报告编制、审批、审计、分析及使用各阶段涉及到的人员。Samuel A.Di Piazza (2002) 也持有基本相同的观点, 即公司报告供应链是财务报告信息的生产、编制、沟通和使用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集团。方红星 (2006) 提出了“参与者+功能定位”型的财务报告供应链, 涵盖了财务报告生成和提供的全过程、过程的参与者及其功能定位、所经过的环节及其承启关系等。Norman Lyle (2008) 指出财务报告供应链是关于参与财务报告的准备、编制、批准、审计、分析和使用的人员和一系列过程。James et al. (2004) 研究了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目标、编制程序和主要风险及其控制。COSO委员会 (2004) 提出的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方法。杨小舟 (2007) 认为财务报告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报告未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不能实现财务报告目标的可能性, 并通过治理层面和管理层面两方面, 阐述了财务报告风险及其控制手段。P.W.Buys. (2008) 认为利用电子化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 XBRL) 能够提高财务报告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能够有效地控制财务报告风险。曾月明等 (2009) 借鉴戴明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Plan-Do-Check/Study-Act) ”的质量持续改进模型, 从财务报告供应链视角研究了财务报告质量和认为财务报告供应链过程和PDCA循环不仅在程序设计上是一致的, 在理念上也是吻合的。

综上所述, 国内外对风险管理及财务报告供应链等有较多的研究, 但大多基于单一因素研究财务报告风险, 缺少将两者结合进来系统研究财务报告全过程风险控制的文献。本文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财务报告供应链结合起来, 系统研究财务报告供应链全过程的风险及其控制, 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一种新思路。

三、财务报告供应链的主要环节及其风险控制目标

基于供应链视角, 企业财务报告生成过程可分为编制、审核、审计、发布和使用分析五个环节, 如图1所示。

财务报告编制环节涉及制定编制方案、确定重大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清产核资、核实债权债务、对账与结账、编制个别财务报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等。编制环节是财务报告生成的基础, 编制环节存在的风险控制效果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信息是否真实可靠。这一环节的风险控制目标是确保企业有明确的财务报告编制程序, 清晰的权责分工和合理人员配备, 遵循会计准则和内部制度编制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审核环节是指财务报告在对外提供前, 财会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负责人需通过审核程序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真实、完整以及合法合规。这一环节的风险控制目标是确保企业财务报告按规范的流程得到审核, 以保证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

财务报告审计环节是企业在财务报告对外发布前, 聘请有相应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政府和市场的监管下, 按照会计规范和审计规范审计财务报告。该环节的控制目标是保证被审计的财务报告具有可信赖性, 使财务报告使用者可以依据被审计的财务报告做出正确有用的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发布环节是指企业将财务报告与审计报告一同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报送, 对其自身的财务信息进行披露, 已达到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的目的。本环节的风险控制目标是让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更加快捷、有效地利用财务报告及其相关资源。

财务报告使用分析环节是指利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财务报告使用分析的总体目标是: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 揭示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分析企业的预算是否合理完成, 评估管理层的经营情况并就改善经营成果提出财务建议;对企业的未来风险报酬做出预测, 为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四、财务报告编制环节的主要风险分析

本文仅以财务报告供应链的基础环节———编制环节为例, 研究其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财务报告编制流程通常涉及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确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清产核资、核实债权债务、对账和结账、编制个别财务报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等。

(一) 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的主要风险与管控措施

企业应在编制财务报告前拟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 明确财务报告的编制依据、编制方法和程序、职责分工和编报时间安排等相关内容。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控制目标及相应的控制活动描述如表1所示。

(二) 确定重大事项会计处理中的主要风险与管控措施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前, 应关注对当期报告有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及其会计处理, 这些重大事项可能有债务重组、兼收并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减值等。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控制目标及相应的控制活动描述如表2所示。

(三) 清查资产核实债务的主要风险和管控措施

在编制财务报告前, 企业应组织财会及有关部门进行资产清查和债权债务的核实工作。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控制目标及相应的控制活动描述如表3所示。

(四) 对账与结账的主要风险与管控措施

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 企业应在日常信息核对无误的基础上完成对账、调账、差错更正等业务, 然后实施关账操作。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控制目标及相应的控制活动描述如表4所示。

(五) 编制个别财务报告主要风险与管控措施

企业应按会计准则规定的财务报告格式和内容, 根据真实、完整、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财务报告, 做到内容完整、数据真实、计算无误, 不得漏报或随意进行取舍。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控制目标及相应的控制活动描述如表5所示。

(六)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集团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 应及时取得纳入合并范围内的各分公司、子公司和内部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报表, 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审核, 若发现问题应退回原单位重编。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控制目标及相应的控制活动描述如表6所示。

五、结论

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是企业的重要责任, 报告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公司财务报告信息失真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阻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 加强财务报告风险控制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财务报告供应链视角专题研究了财务报告风险控制, 并以财务报告编制环节为例, 详细分析了财务报告编制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等。笔者认为, 在财务报告风险控制活动中, 应高度关注相关人员的业务胜任能力和关键人员的道德素质, 明确权责配置和人员分工, 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 明确规范财务报告编制、审计、审批、发布和利用的制度和流程, 系统梳理财务报告供应链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 设置关键控制点, 明确并细化控制目标, 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基于风险导向, 系统分析财务报告供应链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活动, 能够显著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提高财务报告对经济活动的预测作用和决策有用性, 使经济活动更加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财政部会计司2010年。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3]丁友刚、胡兴国:《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组织目标的概念解说与思想演进》, 《会计研究》2007年第12期。

[4]方红星:《公司财务报告供应链的价值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5]曾明月、蒋叶:《财务报告供应链和PDCA循环的研究》, 《财会研究》2009年第9期。

[6]朱丽华:《财务报告编制环节内部控制》, 《经济视角》2011年第7期。

[7]高妍:《财务报告供应链参与主体关系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以企业与投资者关系为例》, 东华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8]孙光国、杨金凤、郑文婧:《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关键概念、运行机制》, 《会计研究》2013年第3期。

供应链管理实习报告 第5篇

一、实习性质及目的

实习性质:供应链管理实战模拟——金蝶企业经营实战演练

实习目的:学以致用,借助沙盘再现企业经营中供应链的各环节应用及其对企业经营的作用。了解企业如何运作,及供应链环节中的各员相互配合的默契。针对课程专业知识进行的供应链软件的实习。主要是由老师带领大家熟悉金蝶供应链管理沙盘,熟悉操作中的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公司、零售商、终端客户之间的大体运做过程。通过这次实习旨在培养大家对现代企业商务的了解,熟悉企业商务中的物流供应链的操作。让大家能熟悉金蝶软件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与作用,更希望能让大家掌握一技之长以应对步入社会的现实应用和更加充分的掌握专业知识充实自己,在就业难的现实面前交给大家强于他人的有利的专业技能。

二、实习地点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3室

三、实习单位组成员组成

四、实习方式

以教师为核心的上对下分组经营模式。以教师为核心,下设六组以CEO为导向领导财务主管、营销主管、生产主管、采购主管,每组八人的的实习方式。旨在让每个人都以企业主人公的身份参与进来,以实现实习的目的。通过六年期的持续经营,在本地市场、区域市场、国内市场、亚洲市场、国际市场上每个经营单位根据自己模拟企业状况来进行相应开发占据有利市场。通过ISO9000认证和ISO14000认证获得相应市场上Berry、Crystal、Ruby、Saphire等产品的订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并能实现盈利。总体来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比较准确地预计未来1-3年的销售情况,但由于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利用学科知识进行专业化的分析。总共分为六步:

(1)、实战演练的准备工作;

(2)、实战演练的目的;

(3)、实战演练规则讲解;

(4)、初始年份讲解;

(5)、企业经营实战演练;

(6)、实战演练总评。

五、实习内容及过程

本次实习主要熟悉企业供应链各环节间的业务关系及流徎,首先通过对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公司、零售商、客户的基本数据输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各种性质的企业内部资料资产和部门的组成和构成。然后再通过对企业内部间业务流程的具体操作,各种订单的制作和审核,协调企业内部CEO、财务主管、营销主管、采购主管、生产主管间的关系和企业外部业务的运行步骤及规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最后对供应链上所有组成元素进行业务模拟运行,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达到供应链管理这个学习项目所要求达到的学业水平。

1、 确定企业的新生产计划

熟悉企业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采购计划单的基本操作,掌握生产计划单,物料需求计划单,物料采购计划单的制作,实验流程主要有以下步骤。

(1)、广告投入与获得订单(支付广告费)

各经营单位组按照自己需要以及能力投放广告费用,共同参与竞争按照“优胜劣汰”法则 ,谁广告费多谁优先获得订单的方式各组获得自己的订单。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广告投入不得少于一定的数量同时还需有维护费以维持广告优势,尽可能的实现与现实状况的契合。 (2)、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登记销售订单)

企业生产制造的采购是建立在企业的生产计划之上的,计划生产多少产品就采购多少产品原材料。所以在采购之前应当制作生产计划单。新增生产计划单,其中计划类型,生产部门编号,而计划数量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计划数量填写。然后就是选择当前计划作业单,进行生产计划单审核,整个生产计划单的制作就完成了。

2、 确定资金的流动性

财务部门(财务主管)对本企业财务状况的一个控制反映监督 支付应付税(根据上年度)、更新短期贷款/还本付息/申请短期贷款、更新应付款/归还应付款

优秀的财务主管可以控制企业现金流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最大程度充分的利用。企业发生的每一笔费用都需在会计账簿上有记录才可以明晰企业的经营亏损与盈利,从而反映给企业决策者。编制财务报表是企业获得盈亏的利器,只有通过财务报表才能把本年度利润情况反映从来为下一年的持续经营提供可能。由于是模拟沙盘,经营规模小且财务量小故而只需简单的制作能反映经营状况的报表就能提供可操作的依据。按照以下步骤制作财务报表:

(1)、明确分析目的;

(2)、设计分析程序;

(3)、收集有关信息;

(4)、将整体分为各个部分;

(5)、研究各个部分的特殊本质;

(6)、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7)得出分析结论.

综合费用=广告费+行政管理费+设备改造费+设备维护费+租金+产品研发+市场开拓+ISO认证+其他;

收入=销售收入-成本;

营业利润=收入-综合费用-折旧-财务净损益-其他费用; 净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务收入-企业所得税费; 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土地建筑净值+机器设备净值+在建工程; 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原材料+产成品+在制品; 权益总计=负债+所有者权益;

负债=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应付账款+应交税费; 所有者权益=股东资本+以前年度利润+当年净利润;

3、采购计划的确定

(一)、采购部门制定采购计划(下原料单)

按照企业生产部门提供的现有生产力来确定当期及长期原料采购要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又不至于是原材料库存积压造成资金流的短缺。流动资金的多少决定了企业生产能力的大小,原料过多会使得市场积压不能实现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原料过少会使得企业生产的`不足制约生产不能满足订单的需要可能违约影响企业后续生产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采购订货及订单审核和发布;

(2)、供应商订单查询和订单确定;

(3)、发货通知和确认;

(4)、制造商到货入库及后期操作;

(5)供应商进行收款审核。

(二)、材料采购(更新原料订单/原材料入库)

在采购部门采购完物料,原材料入库后,生产部门在正式生产产品之前需要生产备料,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新增生产订单; 第二步:生产订单审核;

第三步:新增生产备料单,填写完产品的所有原材料,并填写正确的物料数量;

第四步:生产备料单审核;

第五步:生产备料单审核完毕以后,材料就可以出库了,选择对应的出库单号,填写出库日期,选择原料仓库;

4、生产制造完工处理

生产部门的生产完工(更新生产/完工入库、投资新生产线/生产线改造/变卖生产线、开始下一批生产)

生产型企业的核心部分在于生产的能力有多大,“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本组的发展模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个矛盾。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一个时期,即在1933年美国胡佛总统当政时爆发的金融危机,其中重要因素就是:社会化大生产下资本主义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矛盾关系。因此,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造型企业可以契合本实习组的目的。

生产率水平取决于本企业设备的制造能力,因此在计提完折旧并长期有盈利情况下可以选择扩大生产以获得更大产量抢占更大的市场。作为制造型企业,生产不可停滞,故而必须有足够的产量才能保证获得订单的时候可以实现稳如泰山的盈利生意蒸蒸日上。

5、后续准备

(1)、技术更新(产品研发投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里边告诉我等企业经营者,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在新经济社会我们来分析剩余价值生产,应该赋予剩余一个更加宽泛和全新的概念,或者说应该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越发展,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也越大,社会越进步。技术的进步是必然,为了在和其他相同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采用新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率,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2)、更新款项按订单交货及支付相关的管理费用

应收账款及应收账款的贴现应在这一时期完成,同时按照订单交货使得成果得到回报同时资金回流创造价值。这一时期应该把行政管理费用等每期的计提出来。

(3)、年终处理

每一年度末应该进行以下步骤:

第一、 更新长期贷款支付完利息同时可更新长期贷款;

第二、 支付设备维护费;

第三、 支付租借厂房的租金及购买新的建筑; 第四、 计提折旧;

第五、 新市场开拓/ISO资格认证投资 第六、 年终关账(编制财务报表等)

六、 前景展望

作为新兴的制造企业,应该立足于长远的发展实现长期目标与远大规划的相

结合。借用温总理的话“仰望星空同时脚踏实地”。本着从制造出发,并在后期占据市场的前提下实现转型,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企业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路子。我们的市场不仅仅局限于本地,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应该时刻谨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习近平说“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全国人民应向着我们共同理想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坚持创新,立鸿鹄之志,脚踏实地争朝夕。

七、总结

财务报告供应链论文 第6篇

1.难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传统财务会计流程是建立在传统分工论基础上的工业社会的会计模式,数据间联系和控制相对松散。传统会计使用会计科目表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度量结果分类汇总,并将汇总的数据提交给用户。然而,传统的会计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并没有集成,不能提供实时的会计信息。而且传统的会计系统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而许多重要资源却无法用货币来计量,以致会计反映的资源信息不全。尽管随着企业的发展,财务会计工作也在不断改进,会计核算正向电算化迈进,但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并未突破手工会计核算方式的框架,只是手工会计流程的高度仿真。这种业务流程在手工会计流程的基础上,将会计流程中许多无效的中间工作交由计算机程序完成,会计人员在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帮助下仍然是按老模式办事。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与信息只能满足财务会计部门的需要,而不能满足与之相关的其他职能部门的需要。由于采购部门对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缺少可视性,因而他们对供应商风险进行评估有很大的困难,难以将整个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

2.难以满足企业全面管理的需要。在数据采集流程中,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仅仅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子集,却忽略了大量的管理信息。企业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伴随着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由于传统会计体系结构、思想和技术的制约,在日常经济业务活动中,会计人员收集数据的依据是判断该数据是否影响组织的财务报表,也就说收集的仅是符合会计事项定义的数据F集,即资金流。而对于业务活动过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如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诸如生产力、经营状况、可靠性之类的其他信息却并未收集反映,只是散见于相关业务部门的统计报表中,使得与同一经济业务活动相关的数据被分别保存在会计人员和业务人员手中,造成了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数据不一致或重复等问题,同时造成企业管理人员很难高效率地获取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3.难以满足企业实时监控的需要。任何企业的资金流动都伴随着物资的流动,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中,由于日常业务活动中的资金流和物流信息是由不同的人员在不同的时间采集的,而会计数据一般是在业务发生后采集的,因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反映的资金流信息往往滞后于物流信息,而将滞后的原始会计数据经过传统的会计流程处理,使得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余额都不是当前时点的数据。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信息的实时性决定了它的有用性和控制力度,会计信息的滞后必定会使企业的实时监控无法实现,以致会计信息的价值和会计信息系统的价值都下降了。

二、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是供应商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

财务业务一体化是指通过信息系统使企业内部业务数据自动向财务系统传送,减少人为干预,做到数出一门,数据共享。财务业务一体化有利于财务会计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及时反映和有效监控、减轻财会人员的重复劳动,它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1、选择优质供应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些公司存在如下常见现象:停工待料;前后工序的半成品或材料不衔接;工厂内各生产部门的半成品堆积得像仓库,生产不能顺畅地运转下去;生产计划变动频繁,不是追加,就是取消;越是生产紧张的时候,供应商品质与配合方面的问题越大等。这些现象都与供应商的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选择拥有强有力质量管理体系的供应商对于防范供应商风险、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品质优良的供应商具有如下特点 :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优秀的领导集体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稳定、团结奋进的员工队伍;良好的现场管理和规划能力,生产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等。经过认真选择确定优质供应商之后,可以对其进行的激励,如适当提高采购价格、改进每月结账方式、实行数量折扣等,从而促使供应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对选择的供应商应根据重要性原则对其进行排序,分清哪些是提供关键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哪些是对供货合同负责的供应商,在此基础上对供应商实行分级管理:①对于一级供应商可将其定位为战略伙伴.世行重点合作,积极改善与这类供应商的关系。②对于二级供应商可将其定位为长期供应商,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③对于三级供应商可将其定位为临时供应商,与之建立一般的业务往来关系。

2.加强对供应商行为的监控。首先,应对供应商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来识别异常趋势并采取改进措施。评估后,根据供应商的不同资质实行不同的策略:对于最高风险的供应商,应当停止与其合作,并将其从供应链中消除;对处于高风险范用内的供应商,要进行严格的监察,包括审核偏差、现场监察合同等;对于风险最低的供应商,可实施较少的现场监察,只通报重大事件。其次,如果供应商在风险矩阵图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应根据风险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退出策略、增加或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等。此外,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设计供应商的关键绩效评估体系来收集供应商方面的信息,比如:采纳折扣的情况、支付条款和交货日期的改变、不能按时交付规定数量的货物、在发票到期之前需频繁催款等。

3.改善与供应商的协作关系。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帮助供应商改进工艺、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只有双方都能获利,供应商才更有积极性不断改进供货。供应商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公司应当积极发展与供应商的关系,打破招标采购活动对采购员与供应商销售员之间私人关系的依赖,努力避免由于采购人员变动而遭受不良影响。与供应商之间的有效沟通也很重要,双方通过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来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公司应积极主动地向供应商提供自己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和经验,积极地与供应商探討成本控制问题。

4.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价机制。供应商绩效评价是对供应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做出评价,以找出供应商存在的问题。评价要抓住主要指标或问题,并且使这些指标可以量化,这样才能在横向和纵向上做出比较。质量、价格、交货和创新是绩效评价的四个重要指标。绩效评价主要是对这些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有的企业可以增加服务、管理等指标。业绩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励供应商,最终吸引战略供应商、主力供应商。准确选定供应商,就可以获得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货物和服务,从而可大大降低供应商带来的风险。

三、结语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尤其是后金融时代,供应商在企业的整个经济运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供应商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引起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重点关注。而财务业务的分离是形成供应商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对于供应商风险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以后,企业决策支持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多角度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及手段来降低供应商风险 购买方和供应方的有效合作是所有组织防范风险不可或缺的条件。为有效加强供应商风险管理,进行财务会计流程再造,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促使财务部和采购部合作并共享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财务总监需要了解支出方面的信息,并且必须依靠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来识别和解决其中的问题。财务总监应该在建立合作关系中扮演更积极主动的角色,确保合作策略在整个供应链中得到有效的实施。通过协作,财务部和采购部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进行营运资金管理,降低成本和减少风险。而实现这些目标并认真总结经验,可以让公司远离风险,变得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张瑞君,邹立,封雪.从价值链管理的视角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模式.会计研究.2004(12).

[2]董文栋.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特征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

财务报告供应链论文 第7篇

一、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提供实时财务信息不够精准实时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加入了计算机电算化进行改进, 这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速率和计算量。但是, 电算化管理只是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分别制定, 并没有形成财务管理体系。这就造成在数据处理时缺乏有效的衔接, 形成很多隐形问题。而且, 不论是手工录入还是电算化管理, 财务的核算都只是简单的存储, 并不能实时反应当下财务动态的变化, 甚至由于操作的不认真, 造成数据错误, 影响了财务的精准性。企业领导者进行市场决策或者参与企业竞争时, 缺乏对企业财务状态的真实了解, 无法把握合适的时机, 从而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和风险, 削弱竞争实力。

(二) 财务信息共享性差

由于企业对部门要求各兼其职, 所以传统的财务管理只是集成与财务部门相关的数据, 制作统一的财务账表, 财务工作人员也只是根据企业的需要填写相关财务信息。对于影响财务信息的业务数据和业务活动, 财务管理部门不会采集, 这就造成部门间信息沟通障碍, 缺乏有效的数据链接, 在各自工作过程中, 也没有相关数据作为指导和参考, 缺乏体系性的数据, 会造成企业财务状况的孤立性, 没有可靠的业务数据支撑, 阻碍了部门间财务信息共享的有效性。

(三) 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应用时间久且适应企业的工作。随着信息化的推进, 要求财务应用于网络环境。这需要企业对财务进行改革, 要求员工的素质提升, 相对薄弱的基础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提升的缓慢。比如, 现在财务大都采用电算化管理, 增加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很多企业也都应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基于互联网基础, 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 增加了数据的立体效用。但是企业却只是应用在记录、分类、查询和汇总等基础工作, 没有形成互联网体系, 缺乏对市场的分析和财务流程上的管理。这就弱化了信息化对于企业财务的优势作用, 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四) 企业需要的复合人才不足

财务供应链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类人要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 也要有信息化及计算机软件相关知识和技能。由于供应链基于网络化, 必将与财务管理的衔接有很多磨合, 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合理的处理。但是现代企业往往缺少这些复合人才, 在处理问题时, 没有相关的理论储备和技能优势, 有的财务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背景, 但是对互联网的知识和操作很生疏;有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员, 缺乏财务管理的能力和实战经验。这就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模式调整时, 缺乏复合人才的指导, 影响了财务供应链的建设进程。

二、在财务供应链背景之下, 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具备的优势

(一) 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财务的供应链系统包括存款和收款等多个子系统, 并且每个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链接。这种财务模式可以将所需数据从各个部门调用, 并进行审核、集成和分析, 最后总结出有效的信息和数据再返传回所需要的部门。这样增加了财务信息的立体性, 建设企业的财务大系统, 了解的信息更加的全面和准确, 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数据。

(二) 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财务信息, 促进资源的共享

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各个部门相对孤立, 没有数据信息的相互参考和分享。电算化的运用只是减少基础层面的手工工作量。基于财务供应链的管理模式能够将数据信息有效分享经营活动中各种信息, 并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打破了传统财务管理的套路, 增强了企业管理效率, 降低了成本, 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

(三) 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财务供应链的实施有效的加强了财务对信息化的应用, 能够实现财务信息自动化的管理。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文档的电子化。文档电子化体现了轻便快捷的概念。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 财务信息都是以纸媒或者硬盘磁盘作为存储, 在市场活动中, 占据了空间和时间, 也浪费了人力。而文档电子化是把所有的信息作为网页数据, 可以随时、重复、长久的使用。既节省了资源, 也更加灵活和便捷。

2. 资金交易的自动化。传统的财务管理资金交易用的是钞票或者支票, 增加人力的成本, 降低了交易效率。而自动化的资金交易可以通过虚拟的电子货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交易, 减少了人力消耗, 随时可以转账结算, 没有时间性和地域性的限制, 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也减少了企业成本的付出。

3. 流动资金管理的自动化。传统的财务管理, 需要人为因素的参与, 这就增加了资金管理的不安全性。而自动化的资金管理避免了这种风险的存在, 也有效地加强了供应链上各个企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使得财务信息立体化、透明化和分享化。另外, 网络信息的共享, 可以让我们了解很多相关资料, 比如客户的信用记录等, 为企业减少了市场的不正当竞争, 降低了资金风险。

三、基于财务供应链管理, 优化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 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

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集中化, 需要企业的管理、数据与信息的统一化集中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财务管理模式经过一系列的创新优化重组之后可以有效解决业务与管理之间脱节的问题。与此同时, 优化之后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搜集、加工、处理和各部门之间的共享, 实现信息运用的时效性,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二, 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实施之后, 企业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 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的使用, 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控, 及时发现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供良好的发展建议、发展规划。

(二) 实现信息的同步化

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是财务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一方面供应链环境中信息的同步化管理要求企业要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变化, 并根据变化积极的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另一方面, 信息同步化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各方之间的协同。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减少经营风险,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基于供应链的财务管理是一种与环境变迁相适应的、动态的、战略的财务治理。它要求企业结合网络信息的发展现状, 选择适合本企业创新财务竞争战略, 从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中把握方向, 才能确保其持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玲.基于财务供应链的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 2011 (26) .

[2]周缪娟.基于财务供应链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 2012 (17) .

财务报告供应链论文 第8篇

一、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

受信息化工具的制约, 传统比较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很难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管, 也无法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修护。据可靠性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小企业互联网的接入率仅占所有企业的80%, 西方国家则高达98%, 而且我国接入了互联网的企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充分运用了互联网信息手段的职能, 绝大部分企业只是把互联网当作信息记录、查询以及输出的工具, 缺乏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分析, 这极大的限制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效率, 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 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实效性较差

无法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合是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片面的从财务管理的某一个部分入手, 无法有效把握财务管理的全局, 也没有将计算机搜索信息的时效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发挥出来, 降低了财务工作的效率, 增加了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负担。由于不能及时搜索和反馈财务信息, 导致财务管理部门在决策的过程中无法作出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案, 可能会造成决策失误, 严重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全局性进程。

(三) 信息的共享困难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人力资源部门、信息管理部门、物流部门等各部门之间之间是相互割裂的关系, 很难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导致信息资源的浪费, 降低了企业的在市场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 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外,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信息的采集和整理是分部门分模块进行的, 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被残酷的分裂开来, 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大大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 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1世纪最缺乏的就是人才, 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工作的高效展开同样需要人才的塑造和培养。新时期企业财务供应链的建设和管理离不开既懂专业知识也懂信息软件开发运用的多元化人才。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无力从事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升级, 于是不得不借助外力来实现财务工作的管理,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不利于财务供应链的发展和完善。

二、在财务供应链背景之下, 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具备的优势

(一) 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财务的供应链系统包括存款和收款等多个子系统, 并且每个子系统又都是相对独立的, 并且同时可以将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以及及时的搜索, 最后在通过信息系统把分析得出的信息准确的传达到每个环节和部门, 这样就可以使财务供应链呈现整体性, 大大的降低了不确定性, 从而提高了相应的速度。

(二) 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财务信息, 促进资源的共享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所起的是对信息简单传递的中介作用。使用范围狭窄, 要避免这种信息孤岛的弊端, 必须通过基于财务供应链去建立一种有效的企业中财务管理的新模式。追求企业全面的整体性发展是每个企业的目标, 财务管理的新模式就是通过将经营管理过程中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整合、共享以及协作, 打破传统的企业财务工作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的弊端, 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 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从而实现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 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财务信息自动化实施的过程可以大致的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 文档的电子化。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的财务信息载体主要是以纸为介质的数据和磁盘储存的数据, 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下的财务信息就完全的发生了变化, 载体变成了可以供各个使用者随时灵活搜索的网页数据, 这也正是平常我们大家所说的财务办公的无纸化。第二, 资金交易的自动化。财务管理信息化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电子货币, 它的特点是能够通过抽象虚拟的电子货币直接进行自动化的转结算, 从此不必再需要用钞票以及支票这些纸质的票据进行结算, 从此可以随时随地交易汇款, 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并且实现了绝对灵活的交易。第三, 流动资金管理的自动化。传统的资金交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实现了资金管理的自动化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并且有效地加强了供应链上各个企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从而减少了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足。同时财务供应链系统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客户之前的历史资信记录以及债务等的有关信息, 从而使企业能更快的做出准确的抉择。

三、基于财务供应链管理, 优化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 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

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集中化, 需要企业的管理、数据与信息的统一化集中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财务管理模式经过一些列的创新优化重组之后可以有效解决业务与管理之间脱节的问题。与此同时, 优化之后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搜集、加工、处理和各部门之间的共享, 实现信息运用的时效性, 并能够对信息的来源进行有效的垂直核对,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二, 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实施之后, 企业各部门之间、子公司与分公司之间不再是分裂的关系,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 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者、子公司与总公司获取信息的来源高度统一, 可以很好的避免企业在财务绩效评估中评估信息不一致, 评估体系不统一的问题, 提高评估效率。第三, 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的使用, 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 总公司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监管的过程中, 可以及时发现子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供良好的发展建议、发展规划。第四, 新型财务管理流程的使用, 为企业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最丰富、最多元、最个性的财务信息。比如说, 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会计规范的搜索了解会计分析报告的构成, 企业的销售总监可以通过对销售原则的提取, 整合分析公司的销售发展情况。

(二) 实现信息的同步化

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是财务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供应链环境中信息的同步化管理要求企业要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变化, 并根据变化积极的采取措施予以应对。供应链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升级, 可以有效跟踪流动物品, 并在跟踪期间, 对货物进行有效准确定位, 并及时向货物的参与对象发送货物信息, 这对于防止物品丢失增加信息的真实性, 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减少企业的库存, 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 信息的同步化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各方之间的协同。主要体现在:外部业务的协同, 包括与供应商和经销商业务的协同;内部业务的协同。包括企业北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 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分享的最大化。实现财务管理的协同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减少经营风险,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财务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一种紧随时代的步伐产生的, 其思想管理的模式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现在企业对财务和管理的越来越严格, 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跨地域界限的整合资源信息, 并且能跨越经营职能以及合作的伙伴进行有效地整合, 是未来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 不论是在企业界还是在学术界以及政府部门, 都意识到了必须去优化改革财务供应链管理模式, 因为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深受大家的青睐。所以说, 各企业的管理层就可以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的需要, 吸取这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中的理念, 去不断地优化改革企业的运营模式, 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姜金香.论企业资源计划 (ERP) 对企业会计变革的影响[J].商业研究, 2009 (09)

[2]乔普拉 (Chopra, S) , (美) 迈因德尔 (Meindl, P.)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trategy, planning, and operation[J].Bell Joural of Economics, 2010 (10)

[3]王世定, 徐玉德.IT环境下会计系统重构:一种融合理论及模型构建[J].会计研究, 2011 (9)

供应链金融服务财务核算管理 第9篇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只是一味的追求成本的降低, 却很少综合考虑整体资金流动, 错过了很多成本缩减的机会。整合供应链管理中的产品、信息和资金流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 建立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财务核算系统势在必行。

二、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一个关系网链, 包括最初的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最终用户等与企业之间形成的一个网链系统。这个网链系统里包括从原材料、加工制造、组装、分销等一系列中间环节的企业, 但是这不仅仅是一条资金链或物流链, 这个网链能够为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因此是一条增值链, 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宽泛。

供应链是控制整个采购生产销售的管理思想和技术, 是联系企业和市场的枢纽, 在一定程度上, 供应链管理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管理策略, 把不同企业的目标集成起来, 使得各参与成员及其活动更加有效率。通过整体的把握和管理, 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 同时提高企业的销售量。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实现供应链的管理, 其目的在于提高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 这个过程不仅仅表现在原材料实体的流动, 也能够降低供应链系统中的资源运转总额。除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运输和销售问题, 供应商和用户伙伴关系、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产品设计与制造、企业间的资金等方面都要进行管理。

三、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财务核算管理重点

物流供应链与财务供应链是同时发生的, 因此, 财务核算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物流供应链管理表现为物料流动, 财务供应链管理表现为资金流动, 是以物流为载体的资金流问题, 涉及企业资本投资、借款、利润等方面的决策。有关财务核算管理的模型包括跨国公司财务规划、计划优化、金融流量、资产负债等方面, 但是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财务核算管理有所不同, 这是一种动态的管理, 要随时保持与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相适应, 要求企业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结合网络信息经济发展状况, 从供应链发展的趋势中确定方向, 建立财务竞争战略。

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财务核算管理有着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的特点, 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财务核算方法, 将面临很多困难:第一, 制造型企业超过一半的成本都发生自研发阶段, 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成本重心前移, 而传统财务核算管理是以事后管理为主, 形成了冲突, 难以达到优化控制的目的。第二, 现阶段企业追求多种目标的共同实现, 例如企业资源规划、企业再造、现金流管理、增值管理等, 传统的财务核算管理难以同时满足这些需求。第三, 传统财务核算管理的基准点反映的是企业短期的成本和收益, 这就无法全面的反映企业长期性的重要信息, 不利于做出长期发展的决策, 同时将固定成本简单的短期化处理, 真正的管理绩效难以体现。第四, 传统财务核算管理无法完全的反映供应链各节点的财务信息, 更无法进行供应链诊断以及改进和完善供应链管理。因此, 供应链金融服务管理要求重构财务核算管理系统, 包括产品数据交换、信息技术等方面, 创建培育和发展企业竞争力的财务管理系统, 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财务核算管理系统

企业的运作离不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这些循环是各自独立的, 但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资金流和物流几乎同时生成, 而信息流的基础则是源于这两者, 他们相互促进和修正。因此, 要想开发完善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财务核算系统, 就要在开发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问题, 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用传统的财务核算管理手段是很难将企业内复杂的三流集成起来的, 这样的财务核算管理系统无法满足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要求, 包括消耗定额、决策、资金、成本等问题。而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财务核算管理则充分考虑了三流因素, 从日常经营业务入手, 将信息技术文本处理手段与财务相结合, 面向未来、面向控制, 打造了更为完善的管理方式, 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系统、企业控制系统和信息决策系统三个方面。

1. 财务会计系统。

科学和效率是现代财会会计的最大特点, 它严格遵守了会计制度和准则的规定, 在处理企业日常业务信息的过程中, 不断的进行高效的收集、分析和控制工作。企业内部有若干个部门, 形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模块, 能够支持业务流程, 同时将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系统形成无缝集成, 将企业的各部门、各系统联接起来, 加强了对全局资金和信息的管理和控制。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现金、存款管理、总账系统、应收账款系统都能直接进行查询, 使企业所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都能得到准确的反馈。

2. 业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包括整个数据库, 采取人为和自动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确保资料信息的准确和可靠, 充分的利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 为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控制系统还可以明细到具体的业务凭证, 形成了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桥梁, 方便总部对分支机构进行监督和指导,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实现异地数据的实时传递, 实现各部门业务往来的自动更新。

3. 企业信息决策系统。

成本和效益优化的分析直接决定着企业信息的决策, 信息决策系统是建立在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的, 涉及到运筹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控制论等多门学科, 来辅助管理层的决策活动。计算机的普及满足了信息的存储、查询和处理, 实现了以往无法做到的工作, 完成了以往需要付出成倍代价才能实现的工作。企业信息决策系统的作用就是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 满足领导阶层了解企业动态的需求, 主要包括内层的核心信息系统和外部的数据库, 管理者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安排信息种类, 使其更好的适应管理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田影花.供应链上信息风险形成原因与弱化研究[J].消费导刊.2010 (02) :21-23.

供应链与财务管理之整合 第10篇

供应链包含供应商、制造商、代理商、零售商和客户等。为了加强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协作性,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成本和加快供应链上的资金周转速度,引入了财务特别职能公司来实现上述目的。在Lars Stemmler研究的基础上,采纳了他通过设立特别职能公司来将资金流整合进物流的主张。根据他所提出的影响财务方面的物流成本驱动因素,对在库存管理上如何通过财务管理来影响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分析了财务公司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创造价值。

1 财务管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如何筹集、使用和分配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而所谓的供应链则是指从原材料转换为最终产品和服务,以及将它们传送给顾客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物料和服务供应商相互之间的一系列联系。在这一系列联系中,不仅包括物流、人流、信息流,还包括资金流。在实际中,资金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那么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给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和风险。因此,财务管理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会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根本性的影响。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管理者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原材料的成本取决于与供应商的财务安排,而生产成本则是内部供应链的设计和实施的结果。因此,通过财务衡量指标如资产回报率(净收益/总资产)来反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有效程度。

库存占用的资金往往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降低库存成本正是供应链管理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减少了库存总投资相应地就会减少企业总资产,所以资产回报率也就提高了。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曾针对推动产品沿供应链移动式运输和配送方面的财务成本进行估计,其研究表明:将资金流管理整合进供应链管理能够极大地节约成本。因此,引起了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方式的格外关注。资金流是供应链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现金流(cash flow)则是重中之重。如果能够加快销售领域款项的及时回笼,那么就能增加企业的营运资本。虽然企业可以通过给予折扣或电子支付等手段较快的收回资金,但是,现实中企业之间仍然存在大量的拖欠现象。显然,这样对企业双方都极为不利。

2 分析供应链中的成本驱动因素

当前供应链管理主要关注物流成本的降低,很少考虑资金流,而用于推动产品沿着供应链移动的财务成本却被忽略,从而丧失了供应链资金流动所带来的成本缩减机会,以致于通过最小化库存带来的成本节约很容易被持有库存的财务成本所抵消。库存成本包括持有成本、订货成本、缺货成本等。其中最重要的成本是持有成本,不仅包括存储费用,还包括原材料和产品占用流动资金的利息,另外也包括因应收款项、销售的信用风险增加的潜在成本。供应链中运输、配送、生产成本都是显性成本,容易识别。而财务成本是隐性成本,容易被忽略。财务成本居高不下具体有这些基本驱动因素: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之间支付款项时间过长;有限的协调;有限的信息共享和产品的计价能力。

2.1 支付条款

延长的支付期限将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支付期限常常是几个月、甚至一年或更长。为了巩固同客户之间的关系,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延长支付条款。企业为了及时收回资金通常都会给予一定比例的折扣。客户往往选择不享受折扣的支付条款,这样,就会造成很大一笔资金被占用,而且也面临着不能收回货款的风险。同时,因支付条款而增加的潜在成本与下面两个成本驱动因素而增加的成本要大得多,有时甚至超过了企业所能承受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供应链之间需要第三者来共担链上的风险。

2.2 有限的协调

有限的协调是第二个成本驱动因素。通过相互协调和沟通改善供应链上那些可能会增加成本的环节,尤其是那些重复活动所带来的成本。综合协调供应链上的资金流运转,降低持有成本的财务成本,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当然,协调不是某一个节点企业能独立处理好的,需要共同参与、共同协商。

2.3 有限的信息共享

财务成本主要取决于企业库存占用资金量和供应链之间存在的应收款项规模,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利息率。一般来说,利息率是相对稳定的,处于变化的是库存资金占用量和应收账款额。是否拥有物资存储地点和数量的准确信息将会影响库存审计和调查的成本。有关库存水平和状态的信息可以在供应链之间共享,而且实时的库存信息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的风险。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特别是对那些计算机行业供应链上的节点来说,信息共享是非常重要的,稍一迟疑就会遭受打击,带来惨重的损失。

2.4 计价能力

在供应链的交易中,产品计价的不准确将会阻碍客户进行支付,从而导致支付期限的延长,并进一步引起现金流的不稳定,造成现金缺口,企业因此不得不挪用其他流动资金来填补资金缺口,带来资金占用成本的增加,因此供应链企业产品计价能力也是财务成本的驱动因素之一。

3 解决方案

3.1 财务融资公司的基本服务

解决方案是由银行或第三方物流提供商(3PL)担任财务特别职能公司职责向供应链上节点企业或者最终消费者提供基本服务。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来说扩展了自身业务组合,可以提供财务服务并为自己创造额外收益。如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为实现跨越公司边界的供应链整合成为可能。供应链财务管理服务主要分为四个大类:出票、支付和外汇交易;管理应收款项;库存融资和交易信用管理;保险。

首先,电子出票以电子形式提供发票,减少了人工核对发票的时间,简化了交易流程,以致消除计价能力这一成本驱动因素,有效缩减交易成本。银行可以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来提供支付和外汇交易,可以实现供应链企业各个部门业务的协同和信息的共享,这就消除了信息障碍、缺乏协调两个因素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对于管理应收款项,银行或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可以向供应链上任一节点代替支付原材料款项或者产品款项给交易对方等财务服务。供应链增值的机会存在于库存占用资金中,因为企业之间总会存在因资金紧张而无法及时向供应商支付货款的情况,所以,此时企业迫切需要临时资金周转,需要得到银行和第三方物流提供的库存融资服务。同时,管理应收账款不但消除了延迟的支付条款这个财务成本驱动因素,而且能够为银行和第三方物流等供应链参与者提供实质性的价值增值。库存融资和交易信用管理是银行和第三方物流对申请财务服务的企业的交易信用进行的全面管理,其中包括对采购商、供应商、代理商、零售商和客户的信用管理。这是一个难点、关键点同时又必将是一个重点。保险服务是供应链财务管理中财务服务“蛋糕上的冰淇淋”,第三方物流管理物资流动所需要和收集的信息可以用于使用保险来管理风险。

从上述基本服务来看,供应链上的节点把库存资金的风险和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了分摊,让所有的参与者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同时,又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到实惠。因此,基于信任建立起来的供应链才有可能实施供应链财务管理。

3.2 供应链财务管理的核心因素:库存成本管理

库存管理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当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量时,会影响到企业资产回报率。为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供应链库存而获得成本缩减机会,下面列举的是安徽江淮汽车股份公司制造商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代理商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供应链之间有可能存在大量的折扣现象,而为了降低库存成本,固然可以通过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或者ERP系统计划达到目的。但是,如果考察到它们之间的现金流管理效果,可能并不如意。

支付:无折扣(20内支付可提供3%的折扣)

例如制造商或代理商为了扩大销售,采取向消费者推出分期付款活动计划。假设某一产品单位成本是10万元,正常售价为13万元。消费者可以选择在4年内分期支付货款,首付款假设是3万元,其余每年年末平均支付3万元,总计需付15万元。显然,制造商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及时回笼资金,甚至不能收回成本。此时,第三方物流或银行就能充当这一角色,执行相应的功能。那么制造商可以得到10万元融资,达到销售确认,收回成本,风险共享等目标。而第三方物流或银行可以享受到15-13=2万元的收益,这就是隐藏在供应链中的收益机会。

为了更清楚的反映财务特别职能公司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职能作用和财务服务,选取财务公司在代理商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操作作为一个范例。财务公司在其他供应链两者之间的操作相似(见图2)。

3.3 财务特别职能公司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为了理解财务特别职能公司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先来了解供应链财务管理的基本机制。图2中的例子清楚地展示了运行机制:供应链节点通过与物流服务商共享信息资源来获取融资和保险等服务。代理商能够及时收回货款,消费者得到了延长支付期限的方便,缓解资金紧张状况,而物流服务商能通过垫付一笔资金而获得相当于利息的差价收入。这一过程加速了供应链节点库存资金周转、促进了产品销售。但是,物流服务商也面临着挑战。提前支付货款所能得到差价收入2万元可以用于弥补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物流服务商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对供应链企业进行资信评估,了解客户的基本信用状况和信用能力。显然,物流服务商(财务特别职能公司)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是关键的,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代替的。“助推器”一词,可以形象地说明它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

3.4 财务特别职能公司如何创造价值

供应链中的成本驱动因素分析告诉我们:只有克服这些因素,并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达到创造管理效益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供应链财务管理能取得效益,可能对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产品特点有较高的限制。例如安徽江淮汽车股份公司供应链管理可能需要这种服务,而一家生产面包食品企业可能不需要。那么,财务融资公司又是如何以低的成本来创造更高的价值呢?财务融资公司主要考虑供应链节点的资信评级,向他们提供基本服务,通过降低处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来创造价值。一般来说,价值驱动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产品价值。企业单位产品价值越高,那么有可能节约越多。因为单位产品价值较高,耗费的单位成本也较多,所需的原材料成本相对来说也会较高。一旦企业库存拥有较大单位产品价值,势必占用企业很大的一笔资金,从而不利企业资金运转和经营。同样,企业存在或赊销产品时,货款不能及时收回时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和损失。此时,产品数量相对于单位产品价值而言,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

(2)库存周转。企业能够快速地实现资产周转,那么就能得到更多的现金流量。通过库存融资服务,企业可以降低资金占用率,创造出改善成本的机会。

(3)交易条件。折扣是交易条件中最重要一环,折扣虽能促销,及时收回货款,但在实际中效果并不明显。折扣交易为财务特别职能公司迎来机会,同时通过它的介入,又为双方带来降低成本的机会。

(4)支付周期。由于融资来源主要考虑供应链节点的资信评级,所以可以更容易地得到应收账款融资服务。而延期支付会因为需要为应收账款融资而产生一笔利息费用,这样,就给第三方物流或银行带来收益。从上述图中可以看出,支付周期越长,供应链节点负担的利息支出就会越多。

(5)资本成本。第三方物流或银行可以通过在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资本成本差异来获取差价,由于单位产品价值较高,那么在降低供应链节点资本成本的同时为第三方物流或银行得到创造价值的驱动因素。

4 小结

供应链管理要包括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供应链财务管理更关注供应链之间的资金流情况,通过加强供应链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沟通并引入银行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能够达到加快供应链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和提高资产回报率等目的。这种服务理念可能并不新奇,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验证,有待发展和提高。

摘要:新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强调将整个供应链上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入到采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等基本流程的管理,其中,资金流对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库存会占用企业一笔很大的资金,如何降低供应链上的库存额成为供应链管理的焦点。库存持有成本不仅包括财务成本,还包括供应链之间因销售而形成的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成本,企业如何尽快地收回应收账款资金是财务管理者的主要内容之一。在Lars Stemmler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整个供应链过程设立财务特别职能公司来实现降低库存和提高现金流收益率等目标。因此,有必要将财务管理服务纳入供应链管理范畴,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供应链,财务管理,财务特别职能公司

参考文献

[1]Seuring S.,Goldbach M.供应链成本管理[M].郭晓飞,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陈鸿,范更华.供应链管理与运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Larry P.Ritzman,Lee J.Krajewski.运营管理基础[M].王夏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王转,程国全,冯爱兰.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基于一体化财务供应链的研究 第11篇

20世纪90年代, 人们开始意识到供应环节与供应链系统对产品生命周期的重要意义, 并对此展开了研究,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也在那个时候被提出, 之后供应链的管理能力被列为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 很多企业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活动。在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过程中, 企业发现财务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存在着及其重要的关系。下图为供应链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管理影响供应链管理中的成本决策、绩效评估、财务风险等, 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与财务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财务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提高企业的财务、盈利能力。

所以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必须意识到财务管理在各种供应链中的重要性, 将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全面性与连续性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 可以帮助企业管理消除诸多方面的缺陷与不适应性, 例如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造成的成本难以控制、交货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一套完成的财务供应链管理体系, 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环节中的各业务部门高度协同, 并且可以打破企业管理瓶颈, 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一体化财务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本文提出将企业财务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相结合, 建立一体化的财务供应链管理, 有效的解决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化以及供应链时代的到来,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物流的流转越来越敏捷, 带来的成本难以控制、交货不稳定、业务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

一体化财务供应链管理以财务业务同步为管理目标, 从签订订单开始, 直到订单交付, 中间的各个业务环节相互环环相扣, 相互影响, 实现各环节业务、财务以及信息的一致性, 同时与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办公、财务管理等系统紧密集成。

(一) 从订单签订到交付的业务活动管理

从客户签订销售订单开始, 直到订单交付, 这中间的开展的一系列业务活动, 例如采购、生产、发货、收款等, 一体化财务供应链系统将订单签订以及签订后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准确的记录下来, 实现财务和业务的高度集成, 保证了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二) 从采购到付款业务活动管理

一体化财务供应链系统, 可以实现采购订单从计划一直到交付过程的完成业务管理, 并且若与预算系统集成, 还可以有效的管控采购预算和采购付款计划的执行, 另外与质量系统集成, 可以实现从源头把控采购质量。

(三) 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

将分散在各处的合同, 根据不同的类别有效的管理起来, 例如销售合同、采购合同、服务合同等, 不仅支持各类合同资源的管理, 还包括合同变更控制以及历史情况记录等。通过与相关业务系统集成, 实现合同情况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四) 财务与业务的同步管理

每一次业务的发生与变更, 均能够及时的在财务总账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例如合同的签订、执行、付款等活动, 以达到财务能够与业务实时同步的目的。

(五) 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实时监控

在每一个供应链环节, 严格的控制信用与账期管理, 并借助多角度的核算辅助、严格的预算审批, 管控价格政策、物料实物流转、财务流转等的执行情况, 实现财务对业务的实时监控。

(六) 多角度的追根溯源

将一体化财务供应链管理平台与ERP系统集成, 实时的将各业务活动数据记录到ERP中, 以达到从业务的源头出发, 监控到商业、合同、销售订单、出库、入库等各个环节, 从而帮助企业能够在发现问题后, 第一时间定位问题, 降低风险。

(七) 严格的质量控制

监控供应链中的到货、入库、出库、发货、返工等各个业务环节, 以确保各个业务环节均进行了准确的质量检验, 通过严格的质量监控, 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进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三、总结

财务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经营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体化财务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将财务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起到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营运资本与收支活动的有效管控, 从而实现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一体化财务供应链管理能够在帮助企业增加盈利的同时, 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化以及供应链时代的到来,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物流的流转越来越敏捷, 财务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本文对财务供应链的管理进行了分析, 并深入研究了一体化财务供应链的解决方案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供应链,财务管理,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徐章一.客户服务:供应链一体化的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2.

[2]王勇, 孙良云.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 2002 (10) :38-40.

[3]闫淑敏.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J].企业研究, 2011 (10) .

上一篇:管道水力计算下一篇:公益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