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装备范文

2024-07-07

安全装备范文(精选12篇)

安全装备 第1篇

ZYBG瓦斯管道输送自动喷粉抑爆装置适用于有气体和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 当出现火源或发生爆炸事故时, 由紫外日光盲火焰传感器 (对火焰信号敏感, 对矿灯灯光、白炽灯光、日光灯光不激发) 及时探测火源或爆炸火焰信号, 通过控制器向抑爆器输出信号, 迅速喷射灭火剂, 扑灭火源或爆炸火焰, 将爆炸抑制在始发阶段, 防止爆炸范围进一步扩大。该装置具有自检、监控联网、级联等功能, 整机响应时间短、动作灵敏、性能可靠、喷射迅速、灭火效果好。

ZZBG矿用管道阻爆装置主要用于低浓瓦斯 (或其他易燃易爆气体) 安全输送管道系统中, 可及时阻断火焰蔓延, 保证无火支管路及主管路的安全。该装置主要由火焰传感器、压力传感器、PLC控制器、直流稳压电源、电液联动驱动器和快速阻断阀组成。

物资装备部副部长岗位安全职责 第2篇

一 主管物资装备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为部门安全第一责任者,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作业方针。

二督促和领导本部门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部门颁发的规程、规定,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和指示,确保本部门的安全作业。

三针对本部门的特点负责制定防火、防盗、防破坏的方案,制定防其它特发事故的措施和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工作会议,定期检查部门成员的安全执行情况。

四负责组织编制本部门各岗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使其形成部门各成员间互相提醒、互相监督的安全责任意识,从而使其安全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五负责落实上级安全工作布置和解决安检工作查出的隐患,制定防止和杜绝隐患复发的具体措施。

六组织本部门的安全自检,并负责解决查出的安全问题。

七组织本部门对可能发生重大人员及设备事故的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制定相应杜绝此类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应积极配合安全部门对事故进行追查和处理。

安全装备 第3篇

【摘要】随着武器装备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普遍引起企业高度重视,如何构建安全、快速的信息系统应用平台已成为关注焦点。本文由目前国内行业信息安全建设形势引发思考,从物理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保密角度介绍了如何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结合不同类型安全产品介绍如何部署及应用网络安全产品,最大程度做到信息系统可管、可用、可控的高层次管理。

【关键词】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080-01

一、国内武器装备行业信息安全建设形势

近年武器装备行业越来越多的单位组建了局域网或广域网,营造快速、高效的工作氛围,各类业务管理系统得到较高水平应用,但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脚步已成为一把双刃剑,信息安全的外忧内患(内外部安全)已引起高度重视。武器装备行业作为特殊行业,不容有半点涉密信息泄露。但是我们也遗憾的看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行业内部失、泄密事件时有发生,最常采用的途径恰恰是通过网络盗取、传输国家涉密信息,给国家的政治、经济都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信息安全问题亦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近年不断出台各类管理制度、管理规范,总体规划指导网络安全建设,使信息网络安全建设逐渐走向成熟。

二、信息安全建设角度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主要从物理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保密三方面入手。

物理安全。作为信息化建设核心部位的中心机房、信息存储关键部位的选址应符合标准,机房建设应在防火、防水、防震、电力、布线、配电、温湿度、防雷、防静电等方面达到国家相关建设要求,为设备运行提供良好环境。采用有效的电子门控措施,实现关键部位的安全控制。加强输出设备安全控制,防止打印输出结果被非授权查看和获取。

运行安全。对关键业务数据定期备份,除本机备份外充分考虑物理环境威胁,防止异常事故发生时被同时破坏。信息系统中关键设备也应备份,可能的话重要服务器应进行热备份,实现服务器异常时的平滑切换,不影响终端业务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系绕恢复预案,对预案进行完整测试和演练,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将系统基本功能恢复时间或重建能力控制在有效时间内。提高各环节反应能力及速度,定期对预案进行演练,根据演练结果进行修订,保证预案的可实施性。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对系统内部本地登录和远程登录进行身份鉴别,对信息系统中重要信息的访问应采取强制访问控制策略,按照主体类别、客体类别进行访问控制设置。

三、安全产品部署及应用

防火墙:网络安全建设初期,综合考虑各部分访问控制情况,至少规划三个安全域,应用服务器域、安全管理服务器域、终端应用域,三个安全域接人防火墙不同接口,通过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各域访问端口,实现第一层网络级访问控制,企业还可根据需要增加其他安全域满足其他访问控制需求,提高访问控制强度。访问控制列表最后应增加一条any到any的禁止策略,封锁一切不必要的端口。

CA认证系统:CA认证系统包含证书密钥管理系统、身份认证介质、安全代理网关和系统控制中心。证书密钥管理系统部署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组,身份认证介质配发给终端用户,证书密钥管理系统为身份认证介质分发数字证书,证书代表介质持有人用户身份;安全代理网关部署在防火墙与应用服务器组间,所有应用系统被代理网关隔离在受信网段内,安全代理网关代理应用服务器的服务端口,用户需要访问代理网关后面的应用服务器时,首先需通过身份认证系统认证,认证通过后,身份认证系统自动建立用户身份传递给应用系统。根据终端用户不同职能赋予每个人不同的角色,按照角色分配可以访问对应服务器端口。

漏洞扫描:漏洞扫描系统一般可分为独立式部署和分布式部署。对于规模较大的武器装备企业,一般都是组织结构复杂、分布点多、数据相对分散,因此多采用树形拓扑或者混合型拓扑。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一台或多台漏洞扫描分析机,若拓扑结构简单,建议设置一台分析机,部署在核心交换设备上,漏洞扫描分析机通过核心交换设备扫描网络内部所有计算机,若拓扑结构复杂,建议使用分布式系统部署。

入侵检测:入侵检测部署方式较为单一,一般旁挂在核心交换机上。交换机开启镜像端口,将其他干线接口或普通接口镜像到镜像口,然后与入侵检测业务口相连接即可。同时为了对网络中的攻击达到较好的防御效果,一般采取入侵检测和防火期联动。即在入侵检测设备检测网络攻击行为时,及时和防火墙通信,由防火墙阻断非正常流量。

四、控制关键点: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在信息安全领域“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任何高水平的技术措施或多或少掺杂人为因素,因此必须辅以严谨的管理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武器装备企业涉密信息的外泄已成为管理重点,必须严防死守信息的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内信息的输入输出有多种途径,包括承载电子格式数据的光盘、软盘、U盘、硬盘等,输入输出纸介质的扫描仪、打印机等。

介质安全:近年网络上流行摆渡病毒,以隐藏文件的形式存留在移动存储介质中达到窃取信息的目的。由于此病毒较为隐蔽不易被人发现,操作不当很容易将系统内部信息带出内部网络。针对这种可在介质中回写的病毒,开发商已研制出集单项导入、专用移动存储介质和违规外联相结合的三合一产品。单项导入设备,即普通U口移动存储介质可以直接插在该设备上,设备内部采用光纤传输,在物理条件上杜绝信息回写的可能。专用移动存储介质,与普通移动存储介质接口不同,须插入专用设备后接入受控计算机,方可实现读写功能,对于其他未授权计算机无法使用。管理上,封闭信鼠系统内部所有光驱、软驱、USB移动存储设备接口,信鼠输出工作归口到不连接任何网络的单机计算机。

打印安全:集中控制,设立独立打印间,保证输出介质可控,严格履行打印审批手续,打印管理员依据审批单发放打印文件。不具备集中打印条件的企业应限制打印输出点数量,为防止打印信息被非授权查看,禁止网络共享打印功能,只授权打印管理员打印权限,履行打印审批手续后由打印负责人打印相关内容,并及时交予申请人。

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对策分析 第4篇

设施农业生产中, 人、设备、环境三者是有机统一的系统。从设施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 综合目前设施农业生产中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 `这三个方面是事故成因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出发, 研究人、机、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以协调人-机-环境的三者关系, 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一、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分析

人为因素主要有两类:首先是管理者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监管不落实;其次是操作者技术水平低、使用不当误操作、存在侥幸心理和图一时方便等。在设施农业生产中, 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占绝大多数, 是目前设施农业生产中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的因素是主要的, 而“物”和“环境”是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可以认识客观因素而加以改变。人为因素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知识

(1) 事故责任者对所操作的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 产生误操作, 忽视安全和警告;

(2) 私自拆除安全装置, 使用不安全设备;

(3) 由于经验不足, 在紧急情况下缺乏应急能力;

(4)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完全无知, 例如不切断动力情况下, 用手清理旋转中的部件;不懂电工技术而带电作业;不了解一些化学用品的性状而盲目使用等。

2. 侥幸心理或冒险心理

根据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统计资料表明, 越是危险性大的场合越不容易出事故, 而看起来似乎并不危险的场合反而容易出事故。这正是人们思想重视程度不同的结果, 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存在的侥幸心理、麻痹大意以及冒险心理。从另一个角度看, 人们提高警惕, 对事物有警觉的情况下, 事故是可以大大减少的, 这就是“警钟长鸣”的作用。但是时间长了, 人们往往会产生视觉、听觉疲劳, 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酒后作业、违章操作、带电作业、不停机维护、不戴防护用品等。由于每一次违章不一定都发生事故, 人的警惕性下降。相反,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遵守劳动纪律, 不但人的行为受到约束, 还增加了一些麻烦。于是经常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 一次得逞, 胆子越来越大, 终至酿成机械安全事故。

3. 人们主观预见能力的局限性

人们对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采取了种种预防措施, 一般常规的机械设备及作业项目都有详尽的操作规程, 这对防止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事实表明, 人们无论如何周密地事先预测筹划, 人们的主观预见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常常等到某一机械安全事故发生后才会发现原来恰恰在没有预想到的地方发生了事故, 有的事故甚至在事故发生以后都一时找不出原因来。

4. 人的精神状况可能出现的疏漏

从生理上讲, 人的神经机能不可能持久地保持高度的集中, 很可能在某个时刻出现某些疏漏。再加上有时的困倦、疲劳、健康状况不良、情绪低落、思想不集中、麻痹等原因, 使人出现疏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样的疏漏是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

5. 其他人为原因

造成机械安全事故的其他主观原因还有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 劳动纪律松弛, 对安全管理工作漠不关心, 思想上不重视, 责任心不强, 设备检查不细致, 相互之间配合不协调等。

同时, 人为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管理者的因素, 例如领导的重视程度、技术的推进深度、管理的规范力度、监督的有效程度。

设施农业机械设备安全事故预防并不是一件在技术上特别复杂困难的工作, 但是引发事故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我们对机械安全事故的预防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在人员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工作上多下功夫, 重在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 我们管理者要从保护和尊重生命的角度, 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确保农民安全用好机械设备。

二、造成事故的设备因素分析

造成事故的设备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设备设计不合理, 一类是设备 (机械) 制造质量差。目前, 设施农业生产中发生事故最多的机械装备是微耕机、卷帘机、植保机械等。为此我们对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让使用者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 加强预防措施, 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卷帘机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 主要是设计不合理和质量很差。如卷帘机动力部件 (电闸箱) 无防雨措施、无警示标志, 箱体粗糙且已严重锈蚀, 卷帘轴用联轴器无防护, 卷帘绳任意搭接, 卷帘轴与卷帘管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 卷轴出现大量凸出危险部件, 卷帘机变速箱与卷轴连接处的万向节不设防护罩等。另一方面, 生产企业对农民的安全提示工作不到位, 多数企业的卷帘机说明书中安全警示内容不全面、不规范, 产品危险部位的警示标志缺失。

设备因素造成事故的预防技术措施主要有: (1) 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中要对传动部位设置防护罩、保险、限位、信号等装置, 并给予明显的安全提示; (2) 杜绝擅自改装、拼装和使用自制非标设备; (3) 要按操作规程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杜绝机械设备带病运行, 加大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安全性能检测的监管; (4) 生产厂家要自律, 在材质选用、热处理工艺、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方面确保设备质量。

1. 针对卷帘机事故的预防技术措施

一是在每根绳索与卷轴的啮合处加装防止衣物等卷入的塑料防护套;二是在主机电源上安装遥控接收装置, 再配以遥控启动器, 作业时操作者手持电源遥控器, 一旦发生卷入事故, 操作者可及时按动遥控器切断电源, 立即可以停机, 避免伤残事故发生;三是在主机电源上加装一个拉线开关, 并将拉线沿卷轴布置, 一旦有衣物等卷入, 被卷入者只需触动拉线即可切断电源停机;四是对于卷帘机从后墙翻落事故的防范, 除了做好操作培训, 也应在结构功能上加以改进, 如在温室顶部安装限位开关, 在草帘卷到顶部时自动切断电源, 停止运转。

2. 针对微耕机事故的预防技术措施

清理旋耕刀缠草时一定要切断动力, 待旋耕刀完全停止后再进行操作;旋耕到地头时及时切断动力, 避免旋耕刀与温室骨架碰撞金属飞溅出伤人;特别注意使用倒挡时要注意身体后方有无阻碍物, 一定要使用小油门倒行;为预防操作中忙中出乱, 应当在微耕机操作机构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原理, 尽量将控制动力的操作部件放在把手附近, 在手不离把手的条件下能够靠手指来切断动力, 如将传动旋耕刀的离合器控制开关放到右手把手上, 当遇到意外时能及时切断动力, 从机械设计结构上预防微耕机事故的发生。

3. 机械设备事故预防常识

机械设备应根据有关的安全要求, 设置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如微耕机装备快速切断动力离合器, 卷帘机装备自动遥控装置和防脱落装置。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 安装应牢固。供电的导线必须正确安装, 不得有任何破损和漏电的地方。电机绝缘应良好, 其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无损, 带电部分不得裸露在外。

三、设施农业设备安全使用软环境分析

1. 做好设施农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落实责任制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在安全检验中发现农业机械存在事故隐患的, 应当告知其所有人停止使用并及时排除隐患。实施安全检验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安全检验情况进行汇总, 建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档案。”为此, 按照法规规定, 把隐患排查纳入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档案之中, 认真梳理设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隐患类型, 据此建立动态的隐患排查机制, 使设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常态化、制度化, 这是做好设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特别是安全责任人制。实践证明,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 安全状况就好, 反之安全状况就差。通过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 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事故责任。

2. 组织设施农业机械安全隐患防范技术攻关

针对温室、大棚等作业环境, 近年来, 农机部门引进了一些具备耕作、种植、灌溉、植保、环境监控、温度控制等功能的设施农业机械, 由于这些机械与大田机械相比, 开发、研制、使用的过程较短, 因此, 在设计制造环节以及使用环节暴露出来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为此, 农机部门应该针对排查出的隐患, 进行合理分类, 组织技术攻关, 研究设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管技术, 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为做好农业机械的全范围、全过程监管进行先期的技术储备。

3. 加大设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

操作设施农业机械的农机户, 认为设施农业机械体积小、动力小, 普遍在安全上有认识的误区。为此, 农机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宣传, 如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农业机械, 其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排除隐患前不得继续使用”的有关内容, 可以利用不同形式、不同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 做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扭转农机户被动接受安全教育的局面, 促使农机户从被动地“要我安全”到主动地“我要安全”转变, 积极营造农机户正面接受农机安全生产信息的氛围。

4. 加强设施农业机械技术培训

设施农业机械在农业机械的大类中属于新生力量, 发展的空间很大。作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 提高人员素质。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4个环节, 切实做到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 使操作人员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

四、结语

以先进技术装备确保安全生产 第5篇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重要保障,是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科技兴安”战略,重视和加强安全科技工作,对促进安全生产,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力维护员工群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装备是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先进科学技术的载体。在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努力推动安全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要正对安全生产的重大课题和关键技术,组织开展科研攻关;要重视搞好安全技术改造,治理重大事故隐患;要搞好技术交流和技术推广,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和新装备,依靠先进优良的技术装备,改善作业环境,保护职工生命安全,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技术装备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装备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安全状况。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而且可以提高企业防灾抗灾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伤亡事故。先进的技术装备,就等于铸起了一道安全上的防护墙。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也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只有把安全工作重心放在预防上,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才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兴旺发达。而影响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都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技术支撑,改进机械装配、工艺流程以及提高管理水平,以技术手段提高本质安全,将安全生产从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

俄军装备新型系列单兵装备 第6篇

新装备系统包括“胸墙”防弹背心和 “勃利特-M”通用防弹头盔。“胸墙”防弹背心可有效防御10m以外AK74射出的弹头。据分析,士兵穿戴“胸墙”防弹背心和“勃里特-M”防弹头盔后,可减少 20%的战斗伤亡。新式冬装可使单兵免受严寒。睡袋设计得非常舒适,配有聚乙烯毯、防蚊面罩和充气枕头,即便在-20℃的低温环境条件下,士兵仍可安然入睡。专用生存装备包括净水器、夜间工作装备、自用热源以及伪装服。

特制的新式军鞋保暖性好,可防尘、防沙、防雪,鞋的下部有可抗腐蚀性介质。新单兵装备系统还有多功能装具。如雨衣、帐篷可兼作担架,可搬运120kg的伤员。用多条毛巾可把雨衣和帐篷连起来支起一个很大的帐篷。被装袋用于携带单兵装备,内有隔层,即使从10m高处摔到坚硬的地面上,其中的物品也不会损坏。

武器装备包括最适合摩步化分队使用的新型5.45mm AN94突击步枪、“佩彻涅格”机枪。

复杂运输机械装备运行安全的思考 第7篇

1 复杂运输机械装备运行的特点

复杂运输机械装备运行系统主要由系统级、部件级、元件级等不同的层次构成的多层次系统。并且在复杂运输机械装备运行系统中, 即使处于同一层次的不同的子系统之间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别也是非常悬殊。系统最终输出的内容是各个子系统经过各种不同方面的相互作用之后得到的结果, 而与此同时各个不同的子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又导致各个子系统之间不同的结果输出。也就是说, 系统从最初的输入状态到后来的结果的输出经过的一系列中间过程, 并没有直接的相互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当输入的内容发生改变的时候, 系统最终的输出结果也会经过中间状态的改变最终输出不同的结果。

1.1 系统安全性提高

人类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就必须要保障自身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问题, 只有保障安全问题了才能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是人类永远不变的话题。也就是说, 人们在日程生活和生产过程中, 都有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免受伤害的需要。

现代社会中运输机械装备越来越复杂, 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也逐渐增大。各种型号的汽车、飞机、轮船、火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 这些机械的系统动力非常强悍,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工作产生的压力和温度非常大, 在这种强负荷的工作状态下传动机构一承受着比平时更加严重的负载。因此我们可以假象一下, 一旦这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失去控制将会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因此随着运输机械装备复杂性的提高, 对于这些设备的安全性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

1.2 广泛应用电子技术

要想使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就必须要提高运输机械设备中检测传感的响应时间进行更加严格的改进。尽可能地缩短检测传感的响应时间, 使得运输机械设备更够适应更加严峻的工作条件。要想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 就需要在机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加强电子技术的应用。

1.3 结构逐渐复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这种丰富的同时使得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人们对于交通运输机械设备的要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单纯的进行物质、人流转移的需要, 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在运输过程中的舒适、安全性。这就使得这种先进的交通运输机械比如火车、轮船、飞机等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不但能够保障运行过程中乘客的人生安全, 并且还能使得在乘坐过程中更加舒适。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制作材料方面的不断改进、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 都使得现代机械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并且机械设备的各方面性能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 复杂运输机械装备运行安全因素分析

运输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 承担的是人们的生命或者财产安全, 这也就导致各种复杂运输机械装备都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在工作环节中稍微的疏忽或者放松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生命或者财产损失。在任何活动中安全都是生产的基础, 没有安全保障的生产没有效益可谈。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影响机械装备的安全运行的因素有多个方面, 这种安全隐患不仅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 对于国内的社会安定以及国际秩序的维持方面都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2.1 机械方面因素

在现代社会复杂运输机械装备中飞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飞机不仅是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保证安全生产过程的主要对象。现代生产技术中, 飞机的生产过车经历了设计、制造、装配、使用以及维护等多个过程。根据近年来飞机失事的事故统计, 在飞机失事的影响因素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程度的复杂机械因素, 其中飞机机械装备故障可能的来源有一下几个方面:首先, 飞机的设计问题, 就目前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来说, 完全不存在设计问题的飞机设计是极少的。其次, 制造问题, 在飞机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多少都会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缺陷, 比如制造过程中材料的缺陷或者制造过程的误差等。最后, 运行环境, 在飞机的运行过程中通常都会经历从低空到高空之间激烈的环境变化, 其中包括剧烈的气压差、温度差以及风速方面的差异。并且在高空中还会受到强烈的离子辐射, 以及在高空中与空气之间强烈的机械振动、潮湿空气的腐蚀等都会造成飞机零部件的损伤。

2.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在飞机运行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属于航空复杂系统中最具有弹性并且适应性最强的影响因素。在飞机失事事件中, 由人为的因素导致的意外事故中通常归咎为人为疏失, 其中主要包括驾驶员、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出现的操作失误。在运输机械装备运行安全系统中认为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 首先是是因为参与整个运输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人员的多样性, 航空系统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飞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航行情报员、气候报道员、机场维护、油料运输等于航空器的正常运行有关的工作人员。由于人员规模庞大, 所以这些人员的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就不能够得到非常有力的保障。

3 建立复杂运输机械装备运行安全知识管理系统

3.1 系统设计原则

面对越来越多的技术选择, 在对复杂运输机械装备运行安全的指使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慎重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在对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不是说软件模块的功能越多越好, 应该对众多的技术手段进行筛选, 从中选出对于安全管理系统有用的并且可进行拓展的技术手段。

3.2 设计目标

对复杂运输机械装备运行安全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是为了首先, 将企业中知识安全资源进行整合, 在企业范围内提高对于安全知识的重视程度, 从根本上保障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其次, 通过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安全知识的扩散和共享, 使得知识能够在分享过程中实现增值, 提高企业在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效率。再者, 通过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促使员工学习能力的提高。最后, 通过这种网络技术的运用降低企业中方进行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

3.3 设计过程中需要的技术来源

在社会各种阶段中知识的转化过程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正是由于这种相互关联性社会才能不断创造出新型的知识, 整个社会的知识库储备量才能不断扩大。其中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得到技术支持:建立起知识专家地图;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建立起方便人们进行交流的平台。

4 总结

复杂运输机械装备运行安全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开放性的系统, 其中涉及到的运输机械装备比如飞机、轮船、汽车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非常严重, 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这些机械装备的要求非常严格, 监控系统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逐渐增大。在这种大环境下, 对于复杂运输机械装备运行安全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彭苏勉.我国粮食储运安全管理与运行机制构建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4, (6) :34-35.

[2]管晓宏.多类型煤炭海运运输库存管理一体化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4, 48 (6) :67-68.

部队装备仓储数据库安全技术初探 第8篇

1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英文简称为RBAC, 是一种安全策略, 主要用于面向不同企业的安全访问控制方法。RBAC的最为基本的策略思想是:RBAC并不将具体的针对操作系统的访问权限授权给使用用户, 而是在系统访问权限集合与使用用户之间添加了一个中间件的工作模块, 即角色的集合, 使得角色与权限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使得用户与权限并不直接对应, 通过这种方式, 当用户与角色之间建立关系之后, 该用户便拥有该角色的所拥有的所有的操作权限, 通过这种方式, 在系统创建新的用户的时候就完全避免了给该用户赋予权限的操作, 仅仅需要给系统用户分配对应的角色便可以, 此外, 由于针对用户的权限更改只需要更改角色的权限即可, 这样比起修改用户的权限比起来大大减少了步骤, 从而将用户的权限管理流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 通过这样的操作不仅简化了用户的权限管理操作, 同时也简化了整个系统的开销。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实现了访问权限与用户的逻辑上的分离, 该种模式大大的方便了系统的权限管理, 比如:某企业有一员工, 工作一段时间后职位发生了变化, 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中不需要修改用户的权限, 仅仅需要修改用户的角色即可将新职位的角色赋予该用户即可。研究调查标明:角色/权限之间的变化比角色/用户关系之间的变化相对要慢得多, 此外, 系统中给用户分配角色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 完全可以交给行政管理人员操作, 而给角色配置权限的工作比较复杂, 需要一定的技术, 可以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承担, 但是不给他们给用户分配角色的权限, 这与现实中的情况正好一致。基于角色访问控制可以很好的描述角色层次关系, 实现最小特权原则和职责分离原则。

2 RBAC策略构建方法

定义角色系统构建访问控制策略是实施RBAC最重要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步, RBAC策略构建的成本费用却比较高昂, 因此, 为了降低实施RBAC的成本, 可以通过快速准确的定义角色便可以解决, 整个RBAC的构建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2.1 需求层

需求层的主要功能是需求描述以及全局的约束限定, 改层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功能规约、用例以及全局约束。

2.2 模型层

模型层是RBAC的中间层, 也是最为主要的关键层, 模型层中需要针对系统详细的定义相关权限、角色以及应用约束等, 通过该模型的各个层次的具体定义, 接下来的一步便是构建完整的RBAC系统。

2.3 实现层

实现层是RBAC系统中的最后一层, 主要工作是针对RBAC的软硬件提供支持, 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安全、轻量级目录 (LDAP) 以及数据库等, 此外, 一些类似Site Minder、IBM Identity Manager等成熟的产品均可以用于支持这一层的实现[3]。

构建RBAC策略的最为主要的目的是针对模型层的完整定义进行实现, 具体构建过程包括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应该定义哪些权限, 并且针对这些权限进行何种操作以便将这些目标权限形成角色, 此外, 还包括如何如实现角色以及权限上的应用约束, 根据系统的发展规划来看, 构建RBAC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自顶向下 (TD, Top Down) :TD方法从RBAC的构建过程的需求层出发, 通过详细的分析需求得出目标角色系统的相关定义。

(2) 自底向上 (BU, Bottom Up) :该层模式与TD方法实现的顺序恰恰相反, 是从底层即实现层开始, 具体实现过程是挖掘已有的用户权限的相关数据, 通过数据的挖掘从用户的权限的授予关系中寻找出通用的用户权限模式, 从而将整个系统构建起来。

自顶向下 (TD) 的角色工程构建策略需要整个系统的详细规划设计以及涉及到大量的需求分析等, 因此, 该种方法实施的人员有一定的限制, 通常情况下必须由专业的需求分析师以及安全设计专员执行。而自底向上 (BU) 的需求工程则涉及到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挖掘、分析等程序性工作, 因此通常由系统的开发人员和安全设计分析人员完成。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这两种方式是相容的, 自顶向下的角色工程所定义的角色系统需要到实际系统中进行部署以检验其准确性[4], 而自底向上的角色工程所定义的角色由于是通过数据分析而得, 因此通常缺乏语义信息, 需要和需求相结合以进一步确定角色的语义信息。因此, 第三种RBAC策略的构建方式就是上下结合。

(3) 上下结合 (又称混合式, H D, H yb r id) :通过需求引导角色的挖掘, 而角色挖掘的结果又丰富需求的分析, 从而实现角色系统需求和实现的上下融合。

3 结语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将权限与角色联系起来, 在系统中根据应用的需要为不同的工作岗位创建相应的角色, 同时根据用户职务和责任指派合适的角色, 用户通过所指派的角色获得相应的权限, 实现对文件的访问。通过该种安全技术能够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对加强军队数据库安全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一种新型访问控制模型,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数据库的安全, 为了加强用户访问的控制策略, 进一步保证部队数据库的安全。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理论以及方法研究。

关键词:仓储,数据库,RBAC,角色

参考文献

[1]王治纲, 王晓刚, 卢正鼎, 等.Ont oRBAC:基于本体的RBAC策略描述与集成[J].计算机科学, 2007 (2) .

[2]顾春华, 肖宝亮.RBAC模型层次关系中的角色权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1) .

[3]刘建生, 彭行顺.访问控制模型研究综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0 (7) .

安全装备 第9篇

为了更加安全地使用医疗设备,保障医院医疗诊断治疗的安全,本刊“质控与安全”栏目面向全国读作者征稿。 该栏目主要是介绍医疗设备计量和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探讨医疗设备使用中的安全问题,研究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检测方法。 论文格式参照本刊稿约,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严禁抄袭,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欢迎向该栏目投稿,优秀稿件的出版周期将大大缩短。

注:凡来稿请务必在稿件开头注明作者通讯地址、邮编以及联系电话和E-mail,以便我们及时与您联系。

安全装备 第10篇

摘要:<正>为了更加安全地使用医疗设备,保障医院医疗诊断治疗的安全,本刊“质控与安全”栏目面向全国读作者征稿。该栏目主要是介绍医疗设备计量和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探讨医疗设备使用中的安全问题,研究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检测方法。论文格式参照本刊稿约,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严禁抄袭,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欢迎向该栏目投稿,优秀稿件的出

为了更加安全地使用医疗设备,保障医院医疗诊断治疗的安全,本刊“质控与安全”栏目面向全国读作者征稿。 该栏目主要是介绍医疗设备计量和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探讨医疗设备使用中的安全问题,研究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检测方法。论文格式参照本刊稿约,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严禁抄袭,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欢迎向该栏目投稿,优秀稿件的出版周期将大大缩短。

注:凡来稿请务必在稿件开头注明作者通信地址、邮编以及联系电话和E-mail,以便我们及时与您联系。

启源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企业 第11篇

只有经历过风雨的历练,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启源装备成立于2001年3月,是国内最早自主开发、制造变压器专用设备的企业之一。经过10多年稳健而快速的发展,现已成为领跑国内电工装备行业的制造企业。自主研发推动技术革新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踉踪一调研一消化吸收一创新一领先一再创新”的技术创新路径与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紧跟国际前沿技术,保持行业技术领先优势。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目前已拥有9项核心技术、27项专利,已获受理专利申请11项,获得1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有8项产品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5项产品被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认定为质量可信产品,1项产品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名牌产品,2项产品被西安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市名牌产品。公司还主持制定了电工专用设备方面的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2010年2月,在由商务部、国资委授权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进行的中国电工行业信用体系评价活动中,公司被评为国内变压器专用设备行业唯一一家AAA级信用企业。2010年8月,公司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电气技术》杂志社评为首届“十大电气创新企业”。启源装备是国内唯一能为客户提供系列成套设备的厂家,齐全的产品线,满足了大中小型各类变压器生产厂商的需求,提高了公司对客户的吸引力,增强了公司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公司的业务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规模效益。公司同时也是全球变压器专用设备制造商中产品品种最齐全的厂家之一,产品被国内外著名的变压器生产厂商如西门子、.ABB、东芝、伊林、阿海法、中国西电、天威保变、特变电工等使用。凭借良好的性价比优势,目前产品已远销美国、葡萄牙、波兰、俄罗斯、印度、巴西、土耳其等41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自主研发使启源装备一步步取得了今天的辉煌。不断进取引领行业发展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启源装备也不例外。公司通过完善“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运营模式,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外拓市场,内转机制,规范管理,实现了经营收入和利润总额的高速增长,成为国内变压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领先者、国际电工专用设备制造业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挑战者。未来三年(2010~2012年),公司将进人“资本助推、跨越发展”的腾飞期。公司必将把握国家建设坚强电网的历史机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着力发展更加先进(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型变压器专用设备,满足电力行业建设特高压、智能电网和进一步提高电力设备节能环保等对高精尖技术装备的迫切需求。启源装备将以上市为契机,将募集的1550万股资金,用于电工专用设备生产扩建项目、电工专用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上,从而进一步增强实力、规范管理,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和国际市场的开发力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进一步为引领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石。

一种军用装备电气安全检定仪的研制 第12篇

现代战争大规模使用电子装备, 装备的使用、维护、检修、调试离不开各类检测仪表, 电气安全检定仪就是其中重要的检测装置, 对保证设备性能和使用者的安全至关重要。随着大量电子装备的不断配装, 广大官兵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随之增多, 安全事故在装备使用中时有发生。如装备故障、操作不当、环境潮湿盐泽等因素都可能引发电击伤等事故, 轻者发热发麻、肌肉抽搐, 重者人体烧伤、甚至死亡,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用电子装备的正常使用。为了有效排除设备安全隐患, 防止各类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有必要对装备的电气安全性能进行检测。

目前, 市面上能够用于电气安全性能测试的设备包括泄漏电流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和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但每种设备测试参数单一, 设备之间功能相对独立, 尚无多参数、小型化、轻量化, 适用于野战环境的军用电气安全检测仪[1,2,3,4,5]。因此, 设计多参数、智能化, 适用于平战时电气安全性能检测的专用仪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根据GB/T 5226.1—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以及GJB/Z 94—1997《军用电气系统安全设计手册》的相关要求, 本文着重对其“防电击危险”部分进行分析, 并设计研制了用于检测军用电子装备保护接地电阻、绝缘阻抗、漏电流大小等参数的电气安全性能检测装置。通过以上3项参数的检测, 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电子装备的电气安全性能, 为消除装备使用中的电气安全隐患、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 可用于电子装备平战时的检测维护, 以及接地、绝缘等电气安全保护措施的效果检验。

1 总体设计

1.1 设计原理

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 设计漏电流检测模块、保护接地电阻检测模块和绝缘阻抗检测模块, 设计信号采集、控制电路, 对各模块产生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行采集, 通过继电器的驱动控制实现多参数检测通道选择, 通过模数转换、CPU处理和LCD显示, 完成模块功能的整合, 最终实现各项电气安全性能参数的检测。

1.2 研究方案

(1) 针对漏电流、保护接地电阻、绝缘阻抗3项电气安全性能参数, 通过模块化的设计, 分别实现各参数的检测模块功能。

(2) 通过信号采集端口、控制电路、模拟信号处理单元、A/D转换、CPU处理和LCD显示功能的设计, 实现模块功能的整合、检测信号的处理和检测结果的显示。

(3) 通过对各项参数检测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重复性、稳定性的测试, 确定该装置参数检测精度, 并验证装置的整机性能。

2 模块设计

2.1 漏电流检测模块

漏电流参数可分为对地漏电流和外壳漏电流, 前者是指流过保护接地导线的电流, 后者是指从外壳流向接地端的电流。

2.1.1 模块功能

一方面, 用于检测漏电流的大小;另一方面, 根据国家或军用相关标准对漏电流测量的要求, 通过继电器控制转换, 模拟正常、电源极性反相、零线 (火线) 断开、保护接地线断开、零线 (火线) 断开并电源极性反相, 以及地线断开并电源极性反相共6种设备工作状态, 测量不同状态下的漏电流大小[6]。

2.1.2 检测原理

测量对地漏电流时, 将测试装置接在保护接地端和墙壁接地端之间;测量外壳漏电流时, 将测试装置接在接地端与保护接地外壳的每个部分之间。利用检测装置内部的人体模拟电路 (如图1所示) 测量对地漏电流值, 由于对于直流、交流及频率小于或等于1 MHz的复合波形必须加上约1 kΩ的阻性阻抗, 因此, 人体模拟电路中, R1=10× (1±5%) kΩ, R2=1× (1±1%) kΩ, C1=0.015× (1±5%) μF。

检测装置通过控制各个继电器开关实现被检装备正常或单一故障等6种工作状态的转换, 图2为零线 (火线) 断开并电源极性反相状态下测量对地漏电流原理图, 开关S1控制电源线的开断状态, 开关S2设置电源极性为正常和极性反相2个状态, 从而完成各种状态下漏电流检测。

2.2 保护接地电阻检测模块

2.2.1 模块功能

该模块由测试电源、测试电路组成。测试电源能够提供50 Hz、空载电压不超过6 V的电压, 产生10~25 A的电流, 并能够保持5~10 s;测试电路将从被测设备获得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转换, 以便后续处理[7]。

2.2.2 测量原理

如图3所示, 产生25 A或1.5倍于被测装备的额定电流, 取两者较大者, 在5~10 s的时间内, 使电流在保护接地端子、设备电源输入插口保护接地连接点或电网电源插头的保护接地脚, 与可能带电的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流通, 测量上述有关部分之间的电压, 根据电流和电压确定保护接地电阻的大小。

2.3 绝缘阻抗检测模块

2.3.1 功能设计

能够提供500 V直流电压, 通过一个限流电阻检测被检装备的带电部件到外壳间的绝缘阻抗。

2.3.2 测量原理

测量可触及部件绝缘阻抗原理如图4所示, 检测装置在被检设备的电源线和保护接地端子之间产生测试高压, 实现对绝缘阻抗的检测。

2.4 模块功能的整合

检定仪通过仪器面板的信号采集端口、控制电路和LCD显示单元, 以及主机内部的模拟信号处理、A/D转换和CPU处理单元的设计, 实现电气安全性能检测的整机功能 (如图5所示) 。

各单元功能如下:信号采集端口用于连接检测表笔及被检装备的电源插头;控制电路用于检测参数的选择控制以及被检装备工作状态的转换;模拟信号处理单元能够对通过各检测模块采集的信号进行分配控制等预处理;信号经A/D转换电路进行模数转换;采用MC68HC11E1CP2微控制器作为CPU进行数字处理;选用LCD进行检测结果的显示。

3 实验测试

3.1 漏电流和保护接地电阻的不确定度评定

本装置的主要测量参数为保护接地电阻、漏电流和绝缘阻抗等。由于绝缘阻抗的测试没有合适的被测件, 所以对其不确定度暂不作评定。

3.1.1 对地漏电流不确定度评定

由于对地漏电流在0~100μA测量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为± (2%量程+1) [8], 按均匀分布, 则

此不确度分量为

对地漏电流测量重复性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以上各不确定度分量独立不相关, 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则扩展不确定度U=kuC=4.0% (k=2) 。

3.1.2 保护接地电阻不确定度评定

由于保护接地电阻在0~500 mΩ范围内, 保护接地电阻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读数的±5%, 按均匀分布, 此不确定度分量为

保护接地电阻测量重复性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以上各不确定度分量独立不相关, 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则扩展不确定度U=kuC=6.0% (k=2) 。

3.2 重复性、稳定性验证

3.2.1 重复性验证

选择一台电气装备作为被检设备, 重复检测对地漏电流、保护接地电阻等参数6次 (只登记对地漏电流检测结果, 其他参数与此相似, 不再复述) , 测量结果见表1。

μA

用观测值的实验标准偏差S6 (I) 表征其测量重复性, 计算如下:

3.2.2 稳定性验证

检测装置开机预热0.5 h以上, 对地漏电流测量条件:正常供电, 且零线火线不反相。对漏电流值检测6次, 用检测值的平均值Ii作为一次观测结果, 每隔1个月以上观测1次, 共测量4次, 用4次观测值Ii的实验标准偏差Sm (I) 定量表征所选参数测试的稳定性[8], 考察结果见表2。

μA

根据表2, 4次测量的平均值为

实验标准偏差为

则其相对值为Sm/Im=0.14%

4 结论

本文研制的军用装备电气安全检定仪, 在装备使用、维修过程中降低了触电、漏电等事故的发生率, 保证了装备的性能和使用者的安全;采用模块化设计, 实现了军用装备电气安全参数的组合式检测, 满足不同装备不同条件下的检修维护防护的需要;采用了操作显示一体化设计, 具备自动模拟转换控制功能, 测试参数全面, 人机互动良好, 智能化程度高;使用MC68HC11E1CP2微控制器为主控CPU, 优化了外围电路结构, 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实验表明, 该仪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且集成度高、使用便携, 易于操作、交互性强。通过装置性能的不确定度分析验证, 性能稳定可靠、重复性好, 适用各类电子装备电气安全性能检测。

摘要:目的:研制一种军用装备电气安全检测仪器, 实现检定仪多参数集成、数据检测处理自动化等功能。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 使用MC68HC11E1CP2微控制器为主控CPU, 提高检定仪数据采集、控制和处理效果。结果:研制的样机便携坚固, 人机交互性强。通过装置性能的不确定度性能验证, 数据重复性、稳定性好, 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结论:保证了装备使用、维修过程中的电气安全, 降低了触电、漏电等事故的发生率, 确保了装备的性能和使用者的安全。

关键词:军用装备,电气安全,检定仪

参考文献

[1]胡泽.医用电子产品的电气安全检测[J].农家科技, 2011, 26 (4) :51.

[2]张亮, 许鸣.关于医院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的一点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 2004, 25 (1) :42.

[3]彭润, 颜乐先, 尹军.医院开展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 2012, 33 (11) :129-130.

[4]薛晓晓.国内家电电气安全研究[J].信息通信, 2011, 25 (2) :125-126.

[5]王树强.浅谈电气防火安全检测[J].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0, 37 (10) :65-67.

[6]严勇, 韩宁, 应俊.医疗设备通用电气安全检测数据的分析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 2008, 23 (10) :36-38.

[7]钱晓凌, 陆敢杰, 卢盛.医疗设备电气安全质量控制[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8) :127-129.

[8]许迎新.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特性的测试与评价[J].中国医疗设备, 2010, 25 (1) :59-60.

上一篇:边疆旅游下一篇:组织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