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英语阅读的能力

2024-07-08

培养英语阅读的能力(精选12篇)

培养英语阅读的能力 第1篇

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要内容之一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 (1981) 在他的“输入假说理论”曾指出, “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输入材料本身和输入的方式会影响到情感过滤的结果和输出的质量。这一理论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也就是说, 对缺乏英语环境、以课堂学习方式为主的中国学生来说, 英语阅读是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也表明, 语言的使用是以认知为基础的 (桂诗春, 2002) 。因此, 本文拟通过分析英语阅读策略与英语阅读能力相关性, 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帮助他们获得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从而促使听说能力的提高, 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真正迈向新台阶。

2 英语阅读策略与英语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外学者就开始研究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学习者在阅读策略使用上的差异。研究表明, 成功学习者在阅读时常利用如上下文来进行预测等认知策略, 在阅读过程中, 他们比不成功学习者能更好地运用元认知策略, 如他们能根据阅读内容和阅读目的不同而采纳不同的阅读策略, 阅读中他们能灵活而有意识地监控阅读过程, 遇到困难能采取相应阅读策略, 因此, 他们使用的策略种类更多 (Block, 1986) 。Anderson (1991) 还指出成功的读者不仅要知道有意识地运用多种策略, 更要知道如何恰当地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成功地选择有效的阅读策略, 同时还要知道如何和其他策略相协调。在阅读策略和阅读成绩相关性的研究中, 李晓艳 (2006) 发现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阅读成绩均呈正相关, 其中元认知策略和阅读成绩还呈显著相关, 由此得出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和英语阅读成绩呈显著相关。同样, 孔文 (2008) 在调查研究我国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后发现, 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学生的英语水平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根据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 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英语成绩。这可能表明, 成功的外语学习者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认知策略, 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元认知策略决定使用或改变具体的认知策略。因此, 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应成为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也有研究调查表明, 学生因为没有有效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 如推测、预测、查读等, 以至于CET阅读测试得分率低, 阅读能力差 (杨琼、董元兴, 2003) 。邹启明等 (2004) 在研究英语阅读目的和与篇章处理策略的关系时发现, 以获取知识和信息为目的的读者会更多地使用宏观篇章处理策略, 如预测、解释、评论等, 而以提高英语水平为目的的读者会更多地采用微观篇章处理策略, 如释义、翻译、猜测词义等。本研究还发现不同的阅读策略和阅读目的会导致不同的阅读效果, 也就是说使用宏观篇章处理策略的读者无论在书面记忆分数还是阅读测试成绩方面都优于采用微观篇章处理策略的读者;以获取知识和信息为目的的读者在阅读测试成绩方面优于以提高英语水平为目的的读者。

许多有关阅读教学和影响阅读理解因素的研究也表明, 在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主要包括阅读者外部因素 (社会、家庭、学校、课堂环境和教学方法等) 和阅读者内部因素 (智力、语言能力、学习策略、风格、文化背景知识和母语水平等) (席旭琳, 2008) 。这些因素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是复杂的。其中, 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间接一些, 而内部因素如学习者的英语阅读学习方法的影响可能直接一些 (许余龙, 1998) , 这就表明从阅读策略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3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1) 转变教学信念, 提高英语教师阅读策略指导意识

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师能否批判性地检讨自己的教学信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改革方案的需求。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自觉实施阅读策略指导, 并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为提高自身的策略指导意识, 英语教师应首先认识到英语学习策略系统的三大特点, 即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英语学习策略系统的整体性体现在学习观念和管理方法及学习方法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最终对英语学习成绩产生作用;开放性就是学习者不断地从外界获取新观念、新方法, 以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系统;动态性是指学习者会根据自己英语水平和学习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地对学习策略系统进行调整 (文秋芳, 1995) 。刘晓明等 (1999) 认为, 有效的策略指导应满足4个条件:一是知道做什么, 即获得关于学习策略的陈述性知识;二是知道如何去做, 即获得关于学习策略的程序性知识;三是知道什么时候去做, 即获得关于学习策略的条件性知识;四是知道努力去做。换言之, 阅读策略教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具体的策略及巩固练习;二是自我执行和监控策略的使用;三是了解策略的价值及其使用范围。

(2)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策略能力

元认知策略是指较高层次的具有执行功能并可运用到不同学习任务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是对认知的认知。具有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可以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选择、运用、监控和评估他们所使用的策略, 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而采用不同的认知策略或随机应变地改变策略。这意味着提高元认知策略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把元认知策略纳入课堂教学中。首先, 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元认知知识和阅读中可供使用的策略, 分析他们各自在阅读上存在的问题和可以继续发扬的长处, 让他们明白阅读效果的好坏和自己对阅读过程的控制及所采取的不同策略或技能有关, 这就需要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计划、监控、评价和相应地调整阅读策略, 以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其次, 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 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 并根据不同的文章决定不同的阅读方式。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提问和运用已学过的预测、推理、释义等策略来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阅读结束后,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阅读活动进行自我评估和反馈, 及时发现自己阅读中的难点、弱点, 并适时加以调整和改正, 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3) 引导学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

“学习有法, 学无定法”。策略培训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多层面的过程, 要切实地将培训与常规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考虑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的学习任务、环境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因此,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诊断分析已有的策略, 学习新的策略, 并通过分析对比, 摸索出较适合自己学习风格、个性等的阅读策略。可以说, 在一定程度上阅读策略的好坏不在于阅读策略的种类, 而在于使用策略的恰当性、适合性及灵活性。

4 结语

如上所述, 影响阅读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Bachman (1990) 及Bachman和Palmer (1996) 曾提出, 影响考生语言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语言知识和策略能力。决定考生成绩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的英语知识, 策略能力只能辅助性地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因此, 只有注重在培养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策略的培训, 最终获得有效的策略能力, 才能真正全面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Anderson, N.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rategy Use in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and Testing[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1 (4) .

[2]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3]孔文.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和认知策略使用与英语水平关系的研究[J].现代外语, 2008 (2) .

[4]李炯英, 秦志娟.第二语言阅读策略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国外外语教学, 2005 (4) .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第2篇

(丰都县滨江中学 吴清华)

内容摘要:英语作为作为一门考试科目和与世界接轨的工具多年来倍受人们的重视,虽然在今年教育部出台了不把英语作为高考期间的正式统考科目的英语考试改革政策,但事实上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及稍有学识的人士都能意识到的,事实上在往年高考期间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的英语虽然不在高考期间考试,它并不意味着高考就不考英语,而是变换了考试时间与考试方法(一年多考),针对有一定意向性专业和学校而言,英语的学习水平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某些专业、某些学校对学生的录取标准肯定必须达到A等,这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竞争的实力)。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因为就目前的英语中考、高考试卷来看,阅读的分值是相当高的。

关键词:阅读能力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其它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英语学习者通过阅读培养了英语阅读能力,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发展其它能力,如听,写,说,译等的能力。英语阅读不仅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而且是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知识的不断增加,英语阅读量就会不断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一部分转移到阅读材料的内容上。对题材,内容发生了兴趣,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上感到了英语学习的进步与成就,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了英语学习兴趣。通过广泛大量的英语阅读,英语学习者猎取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进一步促进了英语学习动机的增强。英语阅读不仅使英语学习者增长知识,提高兴趣,也会提高其抽象概括,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理解记忆方面的能力。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我们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通过将近20年的教学体念,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贯穿于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

①阅读前提问---介绍相关阅读内容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激发阅读的愿望。

②阅读中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心内容和梗概,帮助学生进行深层理解、逻辑推理和语气识别。

③阅读后提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后语言输出,实现语言交际化;评价阅读内容,拓宽和加深对课文话题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在这三个阶段中,问题始终发挥着组织和调控教学的作用,引领着学生积极体验和学习。

另外,问题的设计必须遵循这几个原则: ①问题的真实性(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很多学生认为英语的学习与其现实生活和情感联系不紧密,从而觉得教学内容索然无味,甚至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景中,从内容和形式方面把握问题的真实性,带领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表达和处理生活实际问题,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快乐。);

②问题的新颖性(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振奋感情、提高兴致。新颖的问题能使学生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从而产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求。因此,教师不仅要以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要善于从文章巧妙的艺术构思中设疑,关注提问角度的新颖性和提问方式的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感到新鲜,自然滨江中学《初中英语课题教学模式》材料 会争先恐后用英语进行交际。);

③问题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若提问细碎,势必面面俱到,不仅繁琐费时,而且有可能冲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④问题的开放性(具有开放性的参考性问题因其无固定答案可循,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创造性地回答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Nunan(1987)提出: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参考性问题会促进学生更加复杂的语言的输出,使得师生或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更接近自然交际(转引自孟春国,2004)。因此,教师应加大参考性问题的比例,精心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且不脱离教学目标的开放性问题,拓宽问题涉及的知识面,体现答案的多样性,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语言输出,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使课堂师生活动更具交际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必须注意问题的难易度(既不要太难也不要过于简单)与递进性

二、重视阅读策略的积累增强语篇阅读能力。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从篇章入手,对各种篇章模式加以系统的概括训练,让学生掌握和熟悉各种语篇类型以及篇章的体裁模式。具体如下: 1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① 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

阅读的基本技能是略读、猜读、扫读和细读。略读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大概了解文章的大意。掠过细节的描写,目光跳跃式扫描式前进,对每段的第一句通常是主题句以及关键词句要多加注意。以便得出文章的中心大意。猜读是在阅读是通过上句、上段推测下句下段内容,在遇到生词时不中断阅读过程,而是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从而更快了解文章内容。扫读是带着问题在阅读材料中寻找答案。一般分为四步:记住要找的材料。选择寻找的线索如词语、符号、字母、数字和顺序等。快速移动视线进行寻找。阅读含线索的部分,分析所寻找的材料。扫读技巧的关键在于扫读时目光要自上而下迅速搜寻所需内容。细读是对文章重点的部分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加深理解。

②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课堂上要帮助学生改变发音阅读、指字阅读等不良习惯,指导学生养成意群和词义为单位的视读好习惯。

③用英语思维阅读是让学生尽量忘掉母语实现英语与大脑之间直接交流,省去将英语转换为母语这个过程,节省时间。2重视文化差异,扫除理解障碍。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可能会妨碍语言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内涵让学生置身于所学语言文化背景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

3.重视语言知识训练,培养学生活学能力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科学合理地对语言知识进行讲解和传授。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至于真实的语境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创设有效的英语阅读环境与情景。

应该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营造和督促学校创设学习英语的有利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如:校园内的警示牌、标语牌、宣传牌,用英汉双语;玩乐场地滨江中学《初中英语课题教学模式》材料 的器材名称用双语;教室里的课表、班规和其它布置用双语;食堂内墙壁上的卡通画和漫画等的人物对话用双语;公寓内部设施名称、名人名言等用双语,等等。老师一是尽量多用英语、少用母语,多采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创设语境,二是老师利用眼神、口形、手势和其它肢体语言帮助学习理解;其次,在课堂外也尽量多用英语;),也应该努力创设直观、有趣的英语学习情景(一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二是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三是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大胆实践、大胆交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达到快乐学习,快速成功的目的。

四、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和语言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①帮助学生成功。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②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

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③帮助学生结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旧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使课堂结构优化合理:①灵活运用“五步三查教学法”。②过好单词关。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总结规律,记忆单词。③过好导课关。“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例如讲到名词性物主代词时,我就请学生回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再设情景记性:

A:Put on your coat? B:which one is my coat? A:The blue one is your? B:Oh,yes,it’s mine, Thank you.先提问your、my,再问yours、mine的意思,学生容易地回答出来,再引出新语言项目。

五、阅读后设计多样的练习题对语言知识加以巩固。

教师应要鼓励学生能比较自由地用他们自己的英语语言来表达意念。教师在教学中决不可满足于学生的机械操练,而要运用有意操练和随意操练。死记硬背的操练或对答不能辨别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否真正巩固,只有学生能用自己的言语表意,才能辨别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巩固程度。因此,在课堂上应多进行值日生汇报、师生自由交谈、学生主题讲话、复述课文大意、编故事等开放性、综合性的操练活动。

六、要重视课外阅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扩大阅读量阅读能力的提高仅靠课文阅读教学是不够的,要鼓励学生涉及课外阅读材料。如报刊杂志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等,这些材料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气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总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正确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技巧指导;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94-01

找到一种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外语知识的办法,是一项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艰苦任务。阅读能力最能体现综合知识能力。它在各类考试中所占据的比重正是显示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阅读的培养是以一个知识点为基础,长期活用语言的过程。我们该怎样进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呢?

一、分类训练

阅读包括精读、泛读、速读几种方式。精读以语言知识点为重,强调词汇,语法的掌握。泛读可扩展学生视野,扩大词汇量。在大量的阅读中接受不同的背景知识,进一步体会语言点,在不知觉中温故知新。进度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正确地理解文章,它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也需要一定的阅读技艺,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1、初中英语教材的文章,需要精讲

从知识点语名、语篇的讲解到操练,再到课文复述乃至背诵,都是教师和学生十分重视的内容,这正是初中英语精读的部份。

2、泛读方式则多种多样

(1)阅读英文书报刊物

学生可以通过借阅、订阅不同种类的英文报刊物进行泛读训练。如:《英语画刊》、《英语辅导报》等,在图文并茂的英语故事中进行阅读,是一种阅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2)互相交换阅读材料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资料来源,有的订阅书报,有的购买同步阅讯,如果互相交流阅读物的内容和所得的知识,能扩大知识面,有交流就有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教师补充材料。老师可根据同学们的主题阅读材料,适量给学生补充一些可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一人一份。

3、在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中,可适量加入快速阅读

其方法可采取给出文章,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限时阅读,然后紧接着提问。训练中,阅读方法指导很重要,要使学生得到能力提高,特别是阅读速度提高,教师要交给学生的阅读方法。问题设置也很重要,既要考查学生阅读水平,又要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快感。

二、进行不同阶段的能力培养

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具体体现,它的培养分不同阶段。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全外。初一语言点较少,正确同义表达就己基本上达到要求。这一阶段培养阅读兴趣是最首要的。初二学生在学了一般将来时和一般过去时后,语法知识增加了,除了精读材料外,泛读和快速阅读的材料及时跟上,逐步形成阅读的训练体系。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泛读技巧。如:整体阅读、略读和跳读等。影响阅读素质发展的因素很多,学习的环境、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个性特征等。随着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教师不仅要适时调整阅读材料,也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三、抓好语篇教学,注意阅读技巧的指导

初二下学期到初三毕业这段学习过程中,教材阅读量较大,阅读教材篇辐长,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及阅读技巧指导。教师讲解课文时,不应该以语法为重点,过分讲解重点词句,而忽视了整篇教学,干扰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的培养。

而以下几方面下手,培养阅读能力:

1、粗读

第一次接触语篇时要让学生粗读,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解力,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尽量读快,领会文章大意。注重文章的首尾句或首尾段。通过粗读,学生可以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力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增强学习的信心。

2、细读

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做到有的放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课后习题做出正确解答,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度。

3、关于生词处理

每篇阅读材料中,可能都有学生不认识,认不准的单词出现,影响了学生的速度和理解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a根据上下文意思猜词义。b根据构词法、拼单词,理解词义。c对不影响整篇阅读理解时,可以越过去再读。

四、不同题型的分析指导

所有对语篇的理解都可以规为阅读理解,在考试中阅读能力测试常出现在以下题型:完成填空、阅读理解、完成对话、短文改错和时态填空。在考试时应答不同形式的能力考查,也是阅读的一个重要体现。现以阅读理解和完成填空为例谈谈:阅读,首先抓住文章大意,在主旨之下去理解更具体的东西,要以通常的思维、较强的逻辑性去做题,避钻牛角尖。阅读理解考题的设置,一般分为三个层次:A、文章原句的义句;B、文章具体内容和知识可作出判断的句子。C、主旨性阐述。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做题时就能得心应手。针对综合性的考查题完成填空,首先是读懂文章,抓主旨。完成填空虽然没有题目,但其首句或尾句往往是启示性的概要之笔。第一步,切不可见空填空,否则难以形成连贯的思路。第二步:精读短文,联系前后,从词汇意义及用法,惯用搭配的角度去考虑,借助平时阅读培养起来的语感,准确判断,选中答案。第三步,通过全文,检查一遍,改正明显的错误,如果有疑难选项,选定自己认为最佳的答案。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 第4篇

2.培养英语阅读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最直接的方法是进行大量的阅读。只有进行了大量的阅读, 才能建立一定的语感, 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入课外阅读材料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材料,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创设英语阅读情境。要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习惯, 要求教师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尤其是英语阅读环境, 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提升学习英语、阅读英语的兴趣, 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阅读英语, 丰富知识, 提升阅读能力。

谈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5篇

摘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外语学科素质教育问题的核心,教师应通过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达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接受性技能,是理解的前提和手段,是学习外语的人获得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其中理解是分析、加工和处理的信息,是阅读的目的和结果,在语言交流中占重要位置。当前外语学科素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能力,而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又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品德与科技文化素养、思维品质、情感因素等。在我国,英语作外语,绝大多数学生很少有机会和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们去交流。这样,我们获得语言信息的途径,除了课堂听老师讲、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版电影外就是阅读了。阅读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是作者向读者的一种文际行为。而随着阅读的进行,读者会发现他们的预测也许符合或接近文章的内容,也许应修正或放弃的原先的猜测,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在种类繁多的信息面前显得如坠烟海。所以,对教师而言,如何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识别信息,选择和归纳主要信息,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便显得十分重要。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㈠扩大学生知识的视野

扩大学生知识的视野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除了语言水平和阅读技巧外,还有一个因素影响阅读理解,即背景知识的作用,它会涉及读者过去的生活经验以及其固有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对于西方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很不理解。譬如:我们中国人从南到北都用开水沏茶,而西方国家的人没有喝开水的习惯,通常只是喝自来水或饮料。即使喝茶,也往往喝冰茶。又如见面时,中国人对主人的热情款待往往会客气地回绝一下,当主人问我们是否想喝点什么,我们尽管口渴,也会说:“别客气,我不渴。”但主人仍然会为我们泡上茶让我们喝。但按英语国家的习惯,主人往往会按客人的回答决定是否泡茶或送饮料。假如我们按中国的习惯应答,则有可能出现自己本来口渴,而对方却没给自己水喝的情况。

学生读不懂文章,并不是因为英语语言水平问题,而是因为缺乏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可见,学生的知识的视野决定着理解能力的高低。所以,老师除多向学生讲授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外,还应让学生多渠道、多方面地挖掘阅读材料,真正做到见多识广。初中生刚开始练习阅读时还应该做到“读透”每篇阅读理解,读透就是不放过一个单词和句子,连猜带蒙做阅读是自欺欺人,它会导致学生苦学英语多年还会是“一塌糊涂”。并要求学生能做到持之以恒,积零存整,多方吸取,广泛收集,以达到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

(二)提高阅读速度

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补充阅读量、限时阅读、扩大视知距和针对性训练,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增加语言输入的量。每天花10分钟读100个单词左右的文章,两三年就能达到大纲规定的一级水平,当然这只是个理论上的上数字,只要我们注意选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阅读材料,如英语报刊杂志,并持之以恒,就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增加语感。

限时阅读非常重要,这避免了学生阅读时松松垮垮,不当回事,结果真正考试时,由于把握不好时间而无法按时完成,甚至让学生精神紧张,大失水准,把平时练习都当成考试来训练,实战时就习以为常了,自然就能够心平气和,精神放松,正常发挥。

扩大视知距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学生阅读时,可将几个单词或一个意群收入眼

帘,阅读时眼球直视范围应控制在每行文字中心,视线从左至右,着重是扫描意群中的重要单词,以寻求必要的语言信息,而不起关键作用的词一扫而过,这样一来,即能抓住那些极富信息的词,又能大大地提高阅读速度。

给出的文章,让学生按时完成,然后让学生关上书,回答与文章内容有关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速度又加深了理解。

(三)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猜词的能力

掌握一些猜测生词词义的方法,对排除阅读中某些生词的干扰、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时,学生尽可能地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即从已知推求未知。如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相关关系和所给定义等信息去猜测词义,也可以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去猜测或理解所给生词的词义。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带题查找。如果文章篇幅较长,我们读完文章以后再去做题,这样文章会成为我们做题的包袱。为了能够迅速地抓住文章的要点,做题时,学生可以先看题目,然后再看文段,这样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就更有目的性;也可以先看文段,然后再做题,从宏观上把握文段的大意;还可将两者结合起来,边看边做,边做边看,这样既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保证答题的准确性和节省阅读时间。

了解文章体裁。在记叙文章中,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在史地知识和科普文章中,应注意人名、地点、年代、作用、地象等。

在阅读时,还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尽量避免、手忙脚乱、随随便便。要善于抓住每段的主题句,一般说来,每段文章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段的主要思想,这个句子叫主题句,通过主题句来了解该段的中心意思,通过 主题句的组合来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从近几年中考题型上看,已逐步将重点放在阅读能力上,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中信息的捕捉能力。可见,在初中的英语学习中,应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在中考的成绩。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地强化训练学生的各种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将相关的课文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篇章、材料。在阅读时有意识地传授一些阅读方法,如略读法、查阅法、判断推理法等,掌握一些具体的阅读技能,这样更有利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之,阅读的技巧很多,只要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总能发现更多的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方法,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谈谈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词汇;语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265-01

阅读,既是英语学习的手段,更是英语学习的目的。 英语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根据英语阅读的认知机理,结合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我尝试着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记忆与推理并重,克服词汇学习心理障碍

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已初步具备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他们更喜欢那些对于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的、需要探索现象之间本质规律的学习任务。为此,可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英语构词规律以及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意义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针对具有不同思维特点或个性特征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他们识记单词。对于擅长逻辑推理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在平时阅读中遇到生词时努力通过上下文猜测词意,没有必要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或遇到生词就中止阅读。许多名人如列宁、马克思、鲁迅等就是主要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英语的。词汇学习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记忆方法,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基本词汇(高中阶段在3600左右),就奠定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

2、区分主要信息、次要信息,把握长难句理解规律

除词汇外,影响学生阅读成功的因素,还有长句或难句的理解。这里所谓的长难句是指那些含有较多附加信息的句子,难句则不仅是长句,有时可能只有一两个单词的句子(如省略句) ,也很难一下子理解出含义,还有倒装句,含有歧义的句子等都可能导致理解偏差。对于长句,应首先找出它的主要信息部分,如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然后进一步分析附加信息,找出附加信息所修饰或说明的对象。附加信息多以从句、不定式、分词短语、介词复合结构等形式出现,它们可以是修饰主语的,也可以是修饰谓语或宾语的,有时附加信息还会含有次附加信息,如从句中套有从句。

And neither friends nor family can convince phobic people that most animals are harmless,that thousands of travelers fly safely every day,and millions of people ride safely in elevators several times each day.

要点:“neither……nor”连接并列主语。“convince”后接“people”作宾语,另外三个“that……”从句并列作:convince”的宾语,其中最后一个 “that……”从句前省略了“that”,若补齐即为“(that)millions of people……each day”。理顺以上关系,破解这一长句的含义就不难了:朋友们及家庭成员都无法说服恐惧症患者,使他们相信多数动物对人无害,数以千计的旅行者每日都安全飞行,数百万的人每天都安全地乘好几次电梯。

3、在学习中不断积累,打破背景知识瓶颈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于以语言知识的传授为主,不太重视语言技能的培训,对于文化知识的获得,则不在中学英语教学任务之列。因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语言中的文化方面的指导。在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方面,一方面要注重学习的广度,既要学习社会知识范畴的内容,也要学习自然科学范畴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关注文化学习的深度,即既要让学生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是什么,还要了解为什么,形成知识体系,更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提高自身素养,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课程标准提出的“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有机统一。比如英语习语,它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在英语中,习语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pain in the neck”和“rubber neck”就是习语,前者指的是“令人厌烦的人”,后者指的是“爱管闲事的人,东张西望的人”,如果只看表面意思而不联系上下文,对习语的理解记忆欠缺的话,会直接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

4、细节信息与语篇联系,提高理解的准确性

英语阅读教学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7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为主体,自主阅读能力

一、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主干课

首先从阅读的目的上看, 阅读就是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构建的心理语言过程。阅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通过阅读学习, 获得外来信息。因此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即旨在尽可能地获取作者注入的全部信息。从心理语言学的观点看, 阅读就是阅读者和作者交流以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达到能运用目标语言与以该目标语为母语的人随意交流而获取所需的信息;从阶段性目标看, 是为了达到某一阶段内目标而言 (如英语等级水平考试测试等。) 无论从哪一目标看, 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次,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读懂一般题材的文章和与专业有关的技术资料, 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材料时, 阅读速度为70wmp, 准确率达70%, 能读懂常见的应用文、表格、图示和标识等。从各种英语等级考试来看, 阅读均占40%。因此,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课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也一直是主干课, 在教材的编排上每个单元以对话引出话题, 学习或复习有关日常交际用语, 接着阅读同对话题材相同的语篇, 训练阅读技能和学习语法和词汇, 然后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英语阅读教学理应成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二、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

(一)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以掌握知识为目标, 教学模式是固定的“五段式”, 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以句子为基本单位讲解课文, 以词和句子的表层意义的透彻讲解为满足, 抓住语言点, 翻来覆去地讲解、举例、翻译, 而对篇章结构、修辞手段和词法、句法结构的表意功能则注意不够;教师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主要时间。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影响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更无暇顾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主导”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 教与学双方缺乏足够的情感交流,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这种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 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欲日渐减弱。

(二) 树立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Frank Smith认为, 整个阅读过程是一个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读者必须尽力去找到自己的答案或寻求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Chastain也提出过:“就其性质而言, 阅读是个人的活动,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阅读”, “教师的责任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程度适宜的教材, 提供具体的指导, 并计划辅助活动以鼓励学生阅读”。这就要求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在阅读教学中, 以学生为主体”指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个人或集体的语言实践来实现。课堂活动形式多样, 双人练习、小组讨论、课堂报告、课堂辩论、角色扮演、演讲等。这些活动的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因为这些活动既要求学生开动脑筋, 启发思路, 又能使学生培养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几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 根据学生阅读能力, 精心选材, 采用课前预习生词和词语, 课内强化阅读的方式进行, 使学生在一定的速度要求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进行阅读训练, 从而改变了学生课外预习课文, 教师课内讲解语言点的传统教学方式, 强化了阅读技能的培养, 提高了单词记忆的效果,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学生阅读准确率平均提高12%, 平均阅读速度由原先的30wmp激增至60~80wmp左右。

三、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 英语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行为本身可以分为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能力可以细分为:智力 (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知识等) 、对词语关系的领悟能力、对词语在上下文中含义的掌握、每次目光移动的间隔时间, 以及其他因素, 如:求知欲、持续能力、推理、判断、归纳能力等。阅读速度可以细分为对词义的掌握、分辨词汇的能力、辨认词语时目光幅度和其他因素, 如:根据上下文猜词能力、对不同文体结构的知识、基本阅读技能等。

(二)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的阅读能力, 学生能够主动交流阅读体验, 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读有个性。在阅读教学中。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后, 要把握好教材、备课、课内外结合、评价等重要环节,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1.精心选材——培养阅读兴趣的基础。

阅读过程中情感的成分既影响作出阅读的决定, 又影响阅读过程。阅读不仅涉及身体的适应活动、注意力及理解, 还涉及回忆、思索及应用所读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材料成了阅读教学成功的基础。在阅读教学实践中, 笔者根据学生阅读能力, 选择一些英语浅易读物、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语言难度适宜的材料, 实践证明, 精心选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教学效果。

2.灵活多样的教学——培养阅读能力的根本。

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为了让学生轻松、乐意地进行课堂阅读, 教学应灵活多样, 其主要做法是:

(1) 预热阶段。该阶段以教师为主体, 由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欲望。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地自主阅读能力, 而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这种熟练地自主阅读能力的获得与发展,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因此, 这一阶段主要突出背景知识等, 讲究与课堂阅读材料的自然衔接。在讲授Charlie Chaplin时, 先让学生用英语说出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喜剧演员及其作品。然后让学生看一幅图画, 用英语描述画面上的Chaplin的典型风格, 引起学生兴趣。再用英语进一步介绍这位喜剧大师众多的喜剧电影, 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出自已曾经看过的任何一部大师电影, 或模仿出大师的风格。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激发了学生阅读材料的浓厚兴趣。

(2) 课堂阅读阶段。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起教练的作用, 仅就方法上给予指导。此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已取得的成果 (背景知识等) 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法一般是先提出两个综合理解问题, 限时让学生迅速浏览材料, 即时口头回答问题;然后再给出8~10个具体问题, 让学生仔细阅读, 限时口头或笔头回答问题。由于学生课前预习了生词和词语, 课内这种强化阅读的方式, 训练了学生在一定的的速度要求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进行阅读。仔细阅读后, 教师从材料中挑选出生词、常用的固定搭配, 易发生歧义的词、词组和句子, 重点讲授与课文理解密切关联的词、词组和句子, 其余内容从练习设计中尽量体现, 让学生课外去查找求答。

(3) 课堂练习阶段。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仅在学生难以持续下去的时刻稍作提示。此时, 练习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文章类型设计不同的框架。提问时, 诱发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口头讨论, 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进而升华到课文分析和评论, 而且激发学生开口的动机, 练习口语。

(4) 阅读指导阶段。在该阶段中教师应扮演一个导演, 学生则是演员。主旨是尽量地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巩固和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 实现“死知识”到“自由运用”的飞跃。在教了Necklace之后, 就让学生排练该剧并表演,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了Hurricane之后, 要求学生把描述性词汇记录下来, 详细阅读有关东南亚沿海地区遭受强烈地震和海啸袭击的报道 (中文) , 用这些词汇向班上同学介绍那场悲剧。

3.适量的课外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的延续。

阅读要达到纯熟的程度, 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语言的含义, 对语言低层次技能的掌握如词汇辨认, 就必须达到自动的地步。这种自如的程度只有靠练习, 即大量阅读得以实现。教师每周布置适量的英语浅易读物, 内容丰富, 趣味性强, 语言难度适合学生在不查字典的情况下进行快速阅读。教师让学生常读《英语周报》、《二十一世纪报》、《疯狂英语》、《英语沙龙》等报刊。学生每天读3~5页书, 不会额外增加学生负担, 达到每学年课外阅读量1200印刷页。在阅读过程中常见的单词和常见的简单句型会反复出现, 在吸收知识的同时, 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 对常用单词和惯用的简单句型多次反复地辨认, 学生对它们辨认的时间和注意力都会降低到最低限度, 逐步形成一种机械反应或阅读行为。

4.自主探究——培养阅读能力的深化。

教师可以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交流或小组讨论、辩论等方法, 提高对问题的认识,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使他们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如学完Our Earth一文后, 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的各种资料, 让他们汇报所获取的相关材料, 既拓宽了自主阅读学习的渠道, 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也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5.多元的评价。

自我评价。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 所以在读完一篇文章后,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索、发现、讨论, 还要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总结好的方法, 探寻有价值的、带规律性的东西, 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自主阅读策略。

学年考核。以测评能力为主的考试有利于学生整体阅读技能的提高。传统的考试方式是学什么考什么, 一部分学生考前把学过的内容温习一遍即可勉强及格。而我们的学年考核一律以等级考试阅读题为主 (80%) 。这样, 把原来的考核内容为主变为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获得为主, 把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为主变为获得能力方法并用这一方法来解决问题为主。

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启发与诱导的方法, 学生始终是主体, 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增, 阅读速度大幅度提高, 阅读的兴趣随词汇量的增长也大大提高。各类文章已逐步形成了一种基本的阅读框架, 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地脱离词典运用各种阅读技巧把握要查找的信息, 自主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Frank Smith.Reading Without Nonsense[M].Teachers Col-lege Press.

英语阅读技巧及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8篇

由于受20世纪40年代诞生的“听说法”的影响, 许多外语教师认为阅读似乎是应在高年级培养的一种书面语的能力, 与初学者无缘。现在看来, 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多数外语师生误认为阅读理解就是“逐词逐句理解”、“英译汉”、“遇到生词语查字典”或“问老师”等, 而这种看法与赴英美的留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事实证明, 我们应该在学习外语的初级阶段就培养学生查索阅读 (即跳读) 的能力, 尤其是培养他们阅读语篇、句子和单词的能力:能从语篇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主要信息, 能从句子中发现理解此句意义的关键词, 能通过上下文猜出生词的意义。这些能力不可能自然形成, 也不是讲解一下就能奏效的, 而必须从学习外语一开始就有意识地通过各种练习手段来逐步培养。

一、阅读的三个阶段

按照阅读的目的要求和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 外语阅读划分为三个阶段:

1、适应性阅读 (reading to familiarize)

适应性阅读是认读+朗读+默读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学习外语的第一堂课开始, 一般到对话教学的中期为止, 相当于初中一年级到二年级这一段时间。此段时间的阅读训练主要是配合听说训练进行的, 开展了听说活动后, 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本上来, 重视认读、朗读练习, 然后逐步过渡到默读。

2、学习性阅读 (1earning to read)

学习性阅读是学习怎样阅读的阶段。因此阅读材料的内容要以短篇对话、趣味性强的小故事开始。材料的文字要浅显, 信息量要大, 因为这个阶段阅读的目的是要领会材料的主要内容, 强调阅读速度, 培养阅读兴趣, 树立阅读信心, 养成阅读习惯。这个阶段的阅读包括我们常说的“分级阅读” (graded reading) 、“泛读” (extensive reading) 和“快速阅读” (fastreading) 。

3、理解性阅读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

理解性阅读实际上是为了学到知识信息而进行的阅读 (read-ingt。learn) , 即通过阅读获取材料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知识信息, 包括语言自身的信息, 这就是所谓的交际性阅读训练。在此阶段应当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authentic) 、题材的广泛性、体裁的多样性, 而且文字的难度一般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总之, 在此阶段的阅读材料总是包含着新信息, 阅读目的重在要求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并从中获取新信息。这种重在理解的阅读往往开始于基础阶段的中期, 贯穿于以后的整个外语教学阶段。

二、阅读的方法

具有一定外语阅读技能的读者, 总是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或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或方法, 采用不同的速度进行阅读。苏谙的阅读方式分为三种:

1、面式读法

“面式读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粗读”或叫“略读” (skimming) 。

苎读或略读就是粗略地阅读全篇材料的内容, 目的在于了解姜文苎概, 掌握全文大意或中心思想, 或者是为了侦查一篇材料有无阅子价值, 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所采用的方法。如翻阅报刊、浏览新书目录、粗读一篇文章了解其中心大意等。

2、点式读法

“点式读法”又叫跳读 (skipping) 。它是一种为了寻找特定细?或情节而放弃大部分无关紧要的材料内容, 只注意材料中某一d或某JL, 点的阅读方式。如从辞典的众多条目中查找某一个词, 女一篇刻画人物的材料中寻找对主人公的相貌描写或心理刻画的 (10) 节, 在一则足球赛消息中查找谁是射门得分者, 在某年某月某日q视报中查找中央一套节目的内容, 在一篇记叙文中查找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等, 都是使用跳读的方法。

3、线式读法

“线式读法”又叫细读 (scanning) , 即详细、逐行地阅读, 以掌握去不材料的内容, 甚至包括分析语言难点。例如学习每一篇精读课文或分析一篇学术论文等, 都需要线式读法。为了培养学生有效的阅读能力, 必须对不同的阅读方式分别加以训练, 使他们能够根据交际目的需要, 灵活地采用恰当的阅读万式和阅读速度。

三、阅读技巧与策略

我们认为两人对阅读技巧的理解并不矛盾。所谓阅读技巧, 就是在理解和鉴赏某一阅读材料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关于各种阅读技巧之间的关系问题, 从上述二人的分类看, 它们明显处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之中。推理是达到其他几种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识别词义无疑又是推理和理解要旨的基础。理解与推理也是评价和欣赏的基础。对阅读材料不理解就无法对它进行评价和鉴赏。

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技巧是习得的, 是每个读者在阅读实践过程中无意识地使用的各种方法;而策略则是读者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所采用的某种阅读手段或方法。例如skimming (粗读) , skipping (跳读) 或scanning (细读) , 按其定义该属于“阅读策略”;inferring (推理) , appraising (评价) 或appreciating (鉴赏) 则该属于技巧。我们认为, 技巧和策略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而获得。近些年来, 许多阅读教材已将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在教材内容和练习的设计上, 作者明确要求学生运用skimming, skipping, scanning等策略, 运用判断、推理等技巧, 准确理解材料的写作技巧、意图、风格及材料中的词汇意义。因此, 外语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已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

如果我们将外语阅读按其目的和速度分成快读 (fast reading) 和研读 (intensive reading) 两种, 则会发现, 快读只是阅读方式中的面式读法 (粗读或略读) , 研读则是线式读法 (细读或精读) 。强调任何材料都快读, 显然是片面的;然而强调任何材料都要研读也是不妥当的。但是, 快速阅读中需要的方法和技巧在研读中同样也是需要的。

小结:

对学生进行阅读速度的培养是外语阅读课的主要教学目的, 但是一味强调阅读速度而忽视理解程度和准确性的做法是不全面的, 但只顾及理解程度和准确性而不考虑速度的做法也是片面的, 因为这都是不符合阅读目的和需要的。阅读方式会影响阅读速度, 但有时为了准确理解某些难度大的材料的含义, 使用这些方式也是可以的, 甚至有时是不可避免的。阅读的目的是迅速、广泛、准确、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因此, 阅读方式和阅读速度的选择是由阅读目的和需要来决定的。具体说, 一篇外文阅读材料是否完全需要或者在某处需要出声读、指读、回读, 需视材料的难易程度和具体的阅读目的与需要而定。例如, 为获取准确的科技、医学、情报信息、或鉴定、评价某种文学作品, 而且阅读材料的难度大, 这就需要研读并加上出声音、指读、回读的方式。如果阅读是为了消遣, 材料的文字比较浅显, 再用出声音、指读、回读的方式, 则是时间上的极大浪费, 而且也提高不了阅读的速度, 培养不了交际性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孟悦:《大学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02) 。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第9篇

一、阅读技巧

(1) 默读, 养成快速阅读的好习惯。

(2) 阅读时不要逐字阅读, 要养成以意群为单位阅读的好习惯。

(3) 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关键句通常位于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4) 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词义。

二、答题技巧

(1) 浏览全文, 了解大意。

(2) 带着问题, 复读全文。

(3) 理解识别, 推断归纳。

(4) 复核检查, 确保无误。

三、技巧训练

(1) 演讲比赛:

今年我担任八年级的英语教学, 在课堂上, 利用3a和reading的教学, 不断渗透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重视阅读、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我进行了以下尝试。除了课堂教学, 我还专门设立了阅读训练课。上学期我采取集中训练的方式, 每周拿出一节课专门进行阅读训练, 由于间隔时间长, 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下学期我采取了由集中转为分散的教学方式:由每周的一课时集中训练改为每天一篇英语小短文, 短文有的是我从网上下载的, 提供给学生, 也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并于每天课前拿出五分钟, 抽签确定人选 (将2个班的全部学生92人, 写在46张扑克牌上, 每张一个3班的, 一个4班的) , 进行英语演讲, 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阅读文章的大意。表演幽默, 语句通顺, 同学们听得懂, 引发笑声、掌声者, 被评为今日明星, 并颁发纪念品以示鼓励。对于未能达到此标准的同学, 给予掌声鼓励。同学们学风正, 兴趣浓, 争相表现, 为小组、为班级争光。

与新目标英语配套使用的阅读材料《英语同步阅读》, 学生能把同一篇文章, 用不同的方式、语气、句式来表述, 绘声绘色, 有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坚持不懈的结果是学生提高了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口语大赛:

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课堂学习和课堂训练, 是远远不够的, 为激励同学们的长久的竞争力, 以及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 我每学期举行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英语口语大赛。设一等奖5人, 二等奖10人, 三等奖10人, 鼓励奖若干人。人人参与, 目的是促进学习, 激发学生的斗志,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形成良好的班风。

四、实际运用

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后, 还应在学习过程注意实际运用, 针对不同的题目类型选择不同的做题方法。

(1) 选择型阅读理解题:

做这类题时要注意推理、观点判断和细节理解。

(2) 完成句子型阅读理解题:

注意要充分理解所给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 仔细推敲, 拼写单词。

(3) 问答型阅读理解题:

就是给出一段文字材料, 然后根据这些文字材料设置2~5个问题, 要求学生写出正确的答案 (简答亦可) , 有时答句已给出, 只在句中留有空格。这类题型主要考查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组织语言书面作答能力。解答这类题型时, 要注意在不脱离原文的基础上, 利用所提供的信息, 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

(4) 推理判断型阅读理解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言外之意的理解。其答案不能在文章中找到, 而是要通过推敲上下文中出现的暗示, 经过思考、归纳、分析和推理才能确定。所以推理判断题难度最大。推理判断题的解题技巧主要有:①特别留心特定细节。所谓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和对象中的细节事实, 一般包括事实根据、名字 (人物或地点) 、数字 (日期或统计数字) 、关键词语的其他表达方法 (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等。②注意作者的语气和态度。作者的语气和态度通常体现在短文所使用的措辞和句式上。要特别注意感情色彩比较浓重的形容词和副词, 特别留心短文句子的长度和结构。从措辞上我们可以推断出作者对所讨论话题的态度 (肯定或否定, 赞成或反对, 褒扬或讽刺, 喜好或厌恶, 等等) 。③注意文章的体裁和出处。初中英语阅读主要有两种体裁——说明文和记叙文。解答这类题型时, 要注意抓住中心反复推敲, 弄清楚事件的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人物 (who) 等。当然, 阅读理解题内容广泛, 题材各异, 通常有科普小品、幽默故事、成语典故、人物传记、异国风俗、史地知识和生活常识等。阅读理解题的体裁也呈多样化, 常用的有记叙文、科普文、书信、对话等。学生应当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答题要领, 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这类试题。

浅谈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10篇

一、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

1. 音读

许多学生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 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另外, 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有时看见学生仅仅是无声地动动嘴唇, 有时甚至连嘴唇也不动, 只是舌、喉在活动。这时, 只要用手指触摸声带部位, 就能很容易地觉察到声带的振动。嘴唇的活动无疑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 “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要看到印刷符号, 就直接获得意思, 而不经过声音阶段。”因此, 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 就要训练学生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

2. 心读

心读是一种很难观察到的阅读习惯。心读时, 人体的任何部位, 不论嘴、头或声带都没有动, 只存在一种说话的内在形式:学生在内心里始终自言自语, 清晰地发出并听着每个字音。这种毛病亦是一种很坏的阅读习惯, 它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并且矫正起来又比较困难。采用强制自己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 又强制自己加快阅读速度的方法, 一般能帮助学生逐渐克服这种坏习惯。

3. 指读

指读是指用手指、铅笔或尺子等指着一个个词进行阅读的习惯。这种指读的单纯机械运用不仅会减慢阅读速度, 而且还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不会注意单词的位置, 也不会在每个单词上平均花费时间, 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指读的习惯实际上妨碍了眼睛运动并限制了大脑的快速活动能力。因此, 必须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 逐渐养成用脑瞬间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

4. 复视

复视指的是读完一个句子或段落后回过头去重复阅读。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往往过分依赖于复视以养成一种习惯。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的办法就是让学生阅读大量难度适宜的读物, 他就不会因遇到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句子或段落而回过头来再看, 以致养成复视的习惯。

其他不良的习惯, 诸如阅读时, 有的注意力不集中, “思想开小差”;有的头不断地摆动, 有的用尺子比着, 一行一行地向下移;有的一面阅读一面玩弄钢笔、尺子、钥匙等物, 不时地发出响声;有的爱抖动双腿;有的过多地进行语法分析;有的还停下来查词典等。这些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路, 降低阅读速度, 应及时地加以纠正。

二、增加词汇量

词汇量偏低是制约阅读速度的瓶颈。词汇量的大小是进行英语阅读的基石。很难想象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能完成好阅读任务, 阅读速度就更不要谈了。事实上, 我们在单位单词上停留的时间越少, 就越能把握好整个句子, 乃至整个文段。扩充词汇主要有三个渠道:精读、泛读、构词。教师在课本教学时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词汇的考查, 要通过听写、替换、造句等手段, 促使学生首先记住课本上的基本词汇。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泛读教学, 通过补充大量英语课外读物, 让学生在阅读中复习词汇、巩固词汇、增加词汇。再者, 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构词知识有助于学生快速、高效地积累词汇, 同时也为猜测生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便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时能观其形, 知其意。

三、扩大知识面

阅读速度与阅读材料所涉及的话题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阅读材料是自己熟悉的内容, 阅读速度就会自然加快;反之, 如果阅读材料所涉及的是非常陌生的话题, 阅读速度便会很慢。所以增加一些题材广泛的泛读, 扩大知识面, 多掌握一些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当今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知识对提高阅读速度是极其重要的, 即便是增加非英语阅读也有助于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

四、注重长句、复杂句的理解

阅读理解题十分注重借助复杂语境考查学习者对语言语法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所选阅读材料均有大量复杂单句和复杂复合句, 单句采用非谓语动词, 独立主格结构等高级语法;复合句采用多种从句叠现的复杂句型, 来增强句子结构的复杂性和语境理解难度。所以, 理解长句、复杂句成了顺利理解阅读材料, 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

在分析长句时要采用下面的方法:

1. 利用句子成分分析法理解 (长、难) 单句

(1) 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 正确判断单词词性及其充当的句子成分。首先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结构。 (2) 努力找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以及从句的引导词。 (3) 分析从句的功能和短语的作用。例如, 是否是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 (4) 分析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 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哪一个, 介词短语修饰的哪个词等。 (5) 注意插入语和其他成分, 正确分析句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

2. 利用结构引导词进行单句重排理解复合句

对于阅读理解题中出现的多种从句叠现的复合句, 我们可以用结构引导词进行单句重排, 从而将这些复合句进行化简。

五、掌握阅读技巧, 使用文——题——文阅读方式

即先快速通读全文, 对文章形成总体印象, 然后读问题, 再将全文认真读一遍, 最后回答问题, 该种方法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全文的题材、主要结构、中心思想、主题段、主题句。在跳读时, 一目十行, 目光自上而下寻视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 无关的内容掠过, 使回答有关who, what, when, where等文章细节问题时, 能很快找到答案, 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 又能有效地利用时间。

六、平时要进行大量的阅读

任何一种技能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阅读训练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 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计算自己的阅读速度。

七、做题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谈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11篇

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选择合适的英语材料;

——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注意采用有效的英语阅读方法和技能。

根据教学大纲对中学生英语阅读应达到的能力规定要求和阅读能力培养本身的需要,适合中学生英语阅读的材料应在难度上不要超过所学课文:材料应包括人物传记、故事、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史地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体裁应包括记叙文、说明文以及如日记、信件、请柬、通知、便条、表格、图表、图示、常见标志等应用文。

读些什么呢?学生们常常问。我的意见是不妨随心所欲。爱看爱情故事,就从爱情故事人手;爱读侦探小说,也不妨先看侦探小说。总之,根据个人兴趣、需要、条件决定,顺其自然。因为开始时,最要紧的是要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以后读到一定程度,人们自然会有扩大范围的要求和能力。当然,从长远看,读的材料也不能过偏。兴趣要广泛些。和饮食一样,挑食不好。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一定要合适。如不适合,满篇生词,阅读时大部分时间在查词典,一小时只看二三页,读起来就索然无味了。也失去了大量阅读的本意。所以材料中生词难点不能过多,不能达到语言学家所说的“frustration 1evel(使学生感到沮丧的程度)”。一种合适的材料,读起来应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为此,一小时七八页应当是起码的速度。总之,一开始材料不怕容易,只有容易,才能大量;而只有大量,才能入门。阅读时要不要查词典?开始时能不查就不查,能猜就猜。要不要记笔记?如果是自己的书,精彩的地方做个记号也好,以后有空可以再重点翻翻,加深印象,但不要记太多笔记,记多了,花时间太多,也影响连贯阅读,而且成了一本词典,反而用处不太大。这样泛泛读会有收获?肯定会有。这种收获也许不能具体计量,但它一定会成为你学习语言的丰富源泉。阅读入门以后,当然还要不断提高。

大量阅读的关键是要解决词汇量太少这个拦路虎,要大量阅读必须有大量词汇,然而要有大量词汇又必须有大量阅读。鸡和蛋,谁先谁后,很难说清。也许这就是两种东西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特别需要记住的一点是,要扩大词汇,首先要学会区别对待“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在教师指导下一个词一个词细细抠,而应该大量接触。对这大量的新词,可以只求辨认,不求甚解。只有降低掌握这些词汇的要求,才能在短期内扩大数量。反过来,也只有扩大了词汇量,阅读中才不至于寸步难行。以后阅读量大了,“消极词汇”就会“积极”起来,原来的“点头之交”就会成为你的“亲密战友”。

所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指的是两方面的内容:一、克服阅读过程中各种不良习惯;二、在阅读训练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技能。下面分别谈一谈这两方面的工作。

一、克服阅读过程中各种不良习惯

首先,要克服阅读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动作。这些动作既分散我们阅读时的精力,又减慢我们阅读的速度。常见的不必要动作有:出声或不出声的朗读或心读(在通常情况下,朗读、心读、说话的速度都明显慢于阅读速度,且需要读者花费精力去处理语音语调);使用手或者其他工具指着一个个单词、一行行句子阅读(做这些动作时需要读者“分心”注意这些字或句子的位置,从而不利于读者集中精力阅读和提高阅读速度)等。

其次,要克服阅读过程中逐词阅读或频频回视的习惯。逐词阅读虽然能够看清每个词的意义,但它不利于迅速理解整句、整段、整篇的意义,且阅读速度显然会减慢。频频回视指眼睛常常退到前一或几个“眼停”地点,而这常常又是不必要的,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减慢阅读速度。

第三,要克服频查词典、逐词翻译的习惯。有的人在阅读时,务求每个词都能翻译,于是一碰见难词或生词就查阅词典。这不仅使阅读速度大为减慢,而且不利于全面、正确理解读物的意义。其原因在于:阅读一般是以句子为单位的,至少要以意群为单位,否则连单词的意义都难以确定。有时我们碰见难词或生词,完全可以根据上下文去推测其意义。完全用不着花时间去翻阅词典;有时我们不了解那些难词或生词的确切意义也无关大局,这就更没有必要去翻阅词典查核那些单词的意义了。

二、在阅读训练中形成优良的阅读技能

优良的阅读技能主要指的是尽可能少的眼停次数、尽可能大的视幅和尽可能高的眼脑直映效果(阅读是人的眼睛和大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不同水平眼脑直映效果的反映)。我们阅读时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尽可能减少眼停次数以提高阅读效果。所谓视幅指的是眼停时感知的词数。一份研究资料表明眼睛的阅读潜能极大。视觉神经具有100多万根独立纤维。视网膜可以与占地70平方米,能和4吨重的最佳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功能相比。人眼视线的清晰区为15°角:最大视力区为35°角(包括余光区)。我们阅读时还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尽可能扩大视幅。这也有助于我们阅读时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此外,由于阅读时主要是眼脑活动,因此,阅读时应尽可能避免除眼脑之外的身体任何其他部分紧张活动,以集中精力提高眼脑的直映效果。

为提高阅读效果,我们在阅读时还应注意采用以下有效的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

(一)准确理解读物中的难、生词。其主要方法有:

——查阅词典,按所读材料的上、下文内容要求选取合适的词义;

——根据词的结构(词根、前缀、后缀)推测词义;

——利用上下文等语言环境判断词义;

——分析句子结构判断词类、词义。

(二)正确理解读物中的难句。其主要方法有:

——分析难句中反映其中心意思的关键词、词组,推测整句意义;

——分析难句的语法结构,以帮助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利用上下文等语境推测句意;

——若句子是过长的并列句或复合句,可先分解成简单句阅读理解并分析能表达其主要意思的部分以判断全句意义。

(三)正确理解读物的段、篇意义。其主要方法有:

——分析、寻找段、篇的主题句。这种句子常置于段、篇的首部或尾部;

——分析段、篇中前后句子结构上的联系或转折;

——注意段、篇中前后句子意义上的联系或转折;

——对于某种特定要求,可用扫视或寻视办法寻找特定信息词或句子等。

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核心要素。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掌握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增长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其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第12篇

既然英语阅读对于英语学习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英语教师, 就应该注重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课文教学与阅读训练相互渗透

上课前, 教师要认真研读和准确把握教材, 深刻挖掘教材内容, 设计好有效的阅读程序, 根据不同的内容给学生提供有关的背景知识材料, 因为背景知识材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其视野, 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课文阅读教学一般采用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 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大意

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 了解课文表层意思, 明确文章的主题思想。阅读前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快速地找到主题句、中心句或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括文章中心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

2. 仔细阅读———捕捉文章的细节

仔细阅读指对课文中的一些重要细节进行收集整理。教师应先给学生设定细节目标, 引导他们观察和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例如记叙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局, 对人物个性的评价等;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相关的事实;说明文题材中事物的形状、大小、性质、特征、作用等。然后通过填图、填表格、师生问答等形式来检测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情况。

3. 深层阅读———理想文章的深层含义

学生通过快速、仔细阅读, 了解了文章大意和细节, 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 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对文章的某些事实作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 这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章, 透过现象了解其精神实质, 寻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

4. 赏析阅读———加深理解, 领悟其内涵

当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达到一定深度时,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精彩词句、段落进行阅读欣赏, 使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从而更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写出优美的句子。

二、精读与泛读结合, 拓展阅读空间, 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

阅读理解是英语听、说、读、写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学生学习英语的年龄和所处的这种非英语学习环境, 决定了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必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阅读能力只能在大量的阅读中产生和发展。课外读得越多, 词汇复现率越高, 对单词和习语就越熟悉, 阅读速度就越快, 理解能力就越强。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尽量做到课文阅读训练与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 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相结合。材料是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文化知识的载体, 精读教学是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词义, 掌握组词造句的规则, 这在起始阶段是十分必要的, 有利于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精读教学还承担着技能训练等多重任务, 但是外语教学仅停留在词句的分析和层次的理解上是远远不够的, 在生活中不能起到真正的交际作用。只有通过泛读, 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 才能巩固精读所学的内容, 才能培养学生的外语语感, 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提高听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因此, 教师除了安排好课内阅读外, 还应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 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阅读有更真实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一进入高中, 教师就必须强调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信心, 使学生相信自己能读懂。

2. 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

着眼于段落、句子, 而不是个别的单词, 一开始就强调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的阅读方法。

3. 克服心理障碍, 培养上下文猜词的能力, 避免逐字逐句的阅读、手指阅读、出声阅读、翻译阅读的习惯的出现。

4. 培养学生进行大量阅读、长时间阅读且注意力集中阅读的毅力。

5. 要求学生不断积累词汇, 扩大知识面, 过好词汇关, 夯实阅读基础, 为阅读扫除障碍。

6. 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回味性阅读。

在教师对文章进行一番分析后, 很多学生自以为已读懂并理解其内容实质, 其实不然, 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后进行再次思考,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7. 阅读速度的训练。

上一篇:自动放散下一篇:升级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