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范文

2024-05-31

成果导向范文(精选11篇)

成果导向 第1篇

一、改变思路, 树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一) 学习成果导向的内涵

成果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所取得的学习结果, 成果应兼顾学生及生活等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和技能, 并注重其实用性, 是学生通过若干阶段学习后所能达到的综合能力。成果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课业学分, 而是在于学习历程结束后学生所拥有的能力, 重点在于确定学生的毕业能力。毕业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组织领导和策划的能力、分析及综合信息的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这些综合能力可以通过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某些比较复杂的任务来获得。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的教育;成果导向教育希望培养学生适应就业的能力, 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核心能力, 以确保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 树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本即为变革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理念决定方法, 思路决定活路。通过学习, 教师首先应树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职业教育只有适应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 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我国的这种新的职业观正好相适应。成果导向教育的成果在我国即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 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

二、深入学习, 进行成果导向课程设计

(一) 成果导向课程设计理念

国际教育界出现的“将传统重视学科知识学习的课程发展, 转变为重视学生行为与能力增长的课程发展方式。”, 即是一种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发展模式。学习成果体现的是一种能力结构, 而这种能力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通过深入学习, 各学院都在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进行专业核心能力的修订。

成果导向课程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质量;注重运用多种有效手段进行教学, 向课堂要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达到成果导向的预期成果。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综合能力结构的设计应与课程体系结构设计相呼应, 保证相互对应的关系。也就是综合能力结构中的每一种能力的设计都要有明确的课程内容来支撑, 要求学生完成对应的课程体系的学习后就能具备预期的学习成果, 而这种学习成果就是以相应的能力结构做为支撑。

(二) 成果导向课程设计要求

成果导向课程设计以达成学习成果为中心, 以所有的学生均有机会获得成功为目的, 尤其适合我们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和发展理念, 即“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办学理念。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学习经验、学习特点和学习状态以及学习进程, 不断地达成目标。成果导向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 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

三、资源重整, 实施并评价成果导向教育结果

(一) 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的实施

在实施成果导向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是全方面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以成果为导向,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采取多条教学途径, 以全面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综合能力为主线, 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师要从就业创业需要的能力即成果出发,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针对性”和“应用性”, 改变原有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 通过情景模拟或实际进入不同就业创业岗位,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的难点, 把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职业能力, 使学生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经济头脑, 既懂技术又懂经营和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为未来就业创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 成果导向教育结果的评价

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结果的评价是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 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 即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 保证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获得成功。这种评价不仅要针对学生, 还要针对教师及学生父母。综合评价的结果是以学生真正独立为主, 获得成功能够就业或创业并实现个人价值;学生在社会中具有创造性思维,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人际交往社交沟通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成果的形成具有阶段性表现, 成果导向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进行评价、引导及激励, 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

总之, 通过成果导向的学习研究, 作为高职高专的教师要先改变思路, 树立并不断巩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深入学习, 不断完善各专业各学科的成果导向课程设计;并积极进行资源重整, 实施并评价成果导向教育结果, 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把以学生为中心的这种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深入到高职高专的教育中去。继续学习与借鉴国内与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真正面对市场、面向就业, 培养学生具备相应核心能力以适应就业, 以此应对知识经济下迫切的人才需求。

摘要:通过成果导向学习, 首先就应先改变思路, 树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其次是深入学习, 进行成果导向课程设计;最后是资源重整, 实施成果导向教育教学。

成果导向 第2篇

摘要: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持续改进。本文基于成果导向与学生中心,探讨了从培养目标到毕业要求,再到课程体系设置的教学设计流程,给出了结合分层次目标模型与能力矩阵表的课程体系设置方法,并以某专业基础课为例研究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最后,提出采用量规(Rubric)评价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基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成果导向;学生中心;课程体系;量规;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001-05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中并未真正实施。尽管也有文献关于成果导向、学生中心的若干研究,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大多仍采用以知识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学生仍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并以通过课程考试作为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依据[1]。这种培养与考核方式导致的问题是,学生对自己在毕业时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不甚清楚,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变成了应付考试或考核,考试/考核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就结束;另外,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在哪些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还存在哪些问题,仅仅通过一个考试分数也无法全面反映。这些都导致培养的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较弱,难以满足社会需要。

本文以作者多年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与研究的经验,以及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体会,探讨从源头上,也即课程体系设置上,实现基于成果导向与学生中心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并通过学习效果的量规评价,实现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核,以及基于量规评价的学习效果持续改进。

一、成果导向教育与学生中心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结构模式[2]。中国自2006年起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就是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持续改进。李志义等指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工程教育改革首先要实现如下三个转变:从学科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3]。

汕头大头以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为基础,进行了OBE工程教育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通过一体化课程设计建立课程与培养标准的匹配矩阵,确定课程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并设计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做好专业层面与课程层面的实际“学习产出”评估[2]。杨毅刚分析了高校当前创新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技术创新需求的差距,提出基于OBE模式的高校理工科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应包括4个步骤:培养目标的确立,技术创新方法论的培养教育,成本控制及相关管理知识的课程,能力综合评价[4]。

学生中心SC(Student Centeredness)区别于传统的“老三中心”模式,即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SC改革有三个核心观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称为“新三中心”[5]。李志义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知识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度的教学目标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强调教与学的密切结合,以及课内与课外的密切结合[6]。李枭鹰指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本科人才培养创新的理性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关键是课程教学立足于学生发展,建构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要着力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自主学习[7]。

综上,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必须落实成果导向及以学生为中心,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采用一体化的课程设置以实现课程与培养目标的结合,并探讨利于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持续改进的考核与评估方式。

二、基于成果导向与学生中心的课程体系设置

1.基于成果导向与学生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传统的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是: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是一种以知识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的“老三中心”模式的教学设计,这种设计流程侧重的是知识的完整性,旨在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获得某一学科领域较完备的知识。

而成果导向教育的教学设计流程则应该是:行业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该流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一种自顶向下式的设计,首先根据行业需求、社会的大背景,以及本专业自身积累的专业特色,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围绕培养目标,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毕业生的12点能力要求及自身的专业特色,确定毕业要求的一级指标点、二级指标点和三级指标点,建立分层次目标模型;基于该目标模型,以满足毕业要求指标点为根本,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并通过构建能力矩阵表,判断课程体系对各指标点的满足情况;结合分层次目标模型和能力矩阵表,进行能力满足度评价与分析,完善课程体系。

2.培?B目标的设计。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首先应设计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对后续的毕业生能力要求、课程体系设置等具有纲领性的作用。

培养目标的设计应以“成果导向”、“学生中心”为根本,首先明确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养,以及毕业生的定位,例如,“××专业面向×××需求,面向×××产业,培养掌握×××的核心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既明确了毕业生所应掌握的知识,又明确了毕业生应具备“实践能力”,同时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这样的素养,而毕业生的定位则是“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此外,培养目标还应明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职业前景,以使学生清晰自己的职业定位,利于职业规划,例如,“毕业生可在×××等领域就业。同时,还可以在与×××相关的×××等多种行业中就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在×××或相关领域独立完成所负责的工作,并在项目中担任技术骨干,具备获得中级职称的能力和水平”,既明确了学生的就业行业和领域,又明确了学生的职业前景。

3.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需围绕毕业生能力要求进行设置,而毕业生能力要求则是基于培养目标确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毕业生提出了12点能力要求,从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方面,而这12点能力要求,又可根据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等,进一步细化,也即可建立图1所示的分层次目标模型,该模型包含了毕业要求的一级指标点、二级指标点和三级指标点。图1中的二级指标是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12点能力要求构建,各专业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根据“新工科”建设的需要,进行扩充和完善;三级指标则是根据培养目标中规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并考虑知识体系的建构以及能力和素养培养的规律,进行细化。

基于分层次目标模型,以满足毕业要求指标点为根本,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并构建图2所示能力矩阵表,判断课程体系对各指标点的满足情况。图2中,1.1,2.1,2.2,„,等,对应于图1中的三级指标点,而0.4,0.2,0.5等数字则代表了各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权重。结合分层次目标模型和能力矩阵表,进行能力满足度评价与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薄弱或冗余环节,完善与改进课程体系。

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起来之后,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设计关系到课程对毕业要求能力指标支撑的实现。需要各课程紧密围绕需要它支撑的能力指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进行课程的详细设计。

以作者讲授的《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为例,该课程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铁碳相图、热处理、典型的成形方法等。支撑的毕业要求包括:(1)工程知识:使学生掌握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所需的材料科学等工程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知识;(2)问题分析:使学生能够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中涉及的材料进行成分、组织与性能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使学生在设计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备为产品选择适用材料及毛坯并确定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4)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使学生能够了解材料的成分及成形方法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针对该课程涉及内容多而课内学时不足的现状,根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原则,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衔接的教学方式,具体举措包括:(1)根据课程讲授的进度,布置课程研究项目,内容是针对具体机械产品为其选择适用的材料并进行加工工艺路线设计(包括热处理),该项目是对学生问题分析及设计/开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该项目完全在课外进行,不占用课程学时,并且学生可以带着项目研究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课堂学习,提高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效果;(2)对于课程涉及的前沿性内容的学习,采用课下课上相结合的方式,也即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放的精品课程资源等,先进行课下学习,然后课上交流研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习动力;(3)在实践环节方面,利用金属成形与热处理仿真分析软件,在课程项目环节,针对具体的机械产品,进行成形与热处理过程的仿真分析,加深对工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问题分析及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样的举措,改变了简单的教师灌输式学习,学习的主体由教??转变为学生,实现了学生的发展,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学习效果的Rubric评价

1.量规(Rubric)评价。课程的考试/考核,不仅是对一个阶段学习的了结并给个最终评定,而且还要基于考试/考核结果分析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基于考试/考核结果以及对能力要求的达成情况,寻求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持续改进的途径。现行的主要考试/考核方式中,理论课主要是根据期末考试以及平时的测验和作业进行成绩评定,可通过对各试题完成情况的分析,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问题分析和研究能力进行定量的评价,分析毕业要求能力的达成情况;而实践环节的成绩评定,则基本没有期末考试,主要是根据实践环节的完成情况,以及平时的表现等,给出一个综合分数。课程体系中,实践课所承担的任务,除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外,更重要的是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而现行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评价。量规的使用则可以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分析学生在能力与素养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指明学生努力与改进的方向,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持续改进。

量规(Rubric),是一个评分工具,它为一个作品或其他成果表现(比如一篇文章的观点、组织、细节、表达、布局等)列出标准,并且从优到差明确描述每个标准的水平[8]。

下面以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训练“机械制造训练”为例,阐述量规在实践课评价中的应用。

2.实践课的量规评价应用实例。“机械制造训练”是第6学期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实践必修课,该课程内容是围绕一个减速器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检验,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训练,不仅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能力与素养方面的训练。该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包括:(1)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产品及核心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流程;(2)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材料以及毛坯和零件的成形与加工过程,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3)个人和团队:能够作为个体独立承担给定任务,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具有团队管理和项目实施能力;(4)沟通:绘制工程图纸、编制工艺卡和撰写报告,并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通过答辩陈述发言;(5)项目管理:通过对零件毛坯材料的选择、制造、采购、外协加工、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组织及人员管理等环节,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根据该课程对学生毕业要求能力的支撑,以及各能力的详细描述,制定了如表1所示含有二级指标的评价量规,并给出了各指标的相应权重。对各能力指标制定了4个等级标准A,B,C,D,各标准都有详细的描述和对应的分数。

通过量规的使用,指导教师和专家在给学生打分时有了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实现基于毕业要求能力达成的学习效果评价,并且可以通过成绩分析及如图

3、图4雷达图的绘制,掌握整个班级及每个个体在各能力方面的达成情况,为教师改进教学环节设计与内容提供有益的指导,并可对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出其优势与不足,指明其改进与努力的方向。学生也可在课程初期,根据这个评价量规表,清楚自己通过这门课将有哪些能力的提高,各能力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才比较理想,从而为自己制定清晰明确的努力方向。

图3为某班级20名同学,在5个一级指标方面的雷达图评价结果,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班级同学在能力与素养方面的差异很大,第10、11、16、17这几名同学在各能力方面都很突出,而第14、15、18、19、20这几名同学在各方面都很不足,需要加以重视。图4为“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下面的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结合图3分析,第14、15名同学尽管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力方面整体不足,但是这种不足主要是由“制定加工工艺流程”及“产品试制与检验”方面的能力不足所引起的;而第20名同学,则在“面向制造的产品设计”方面严重不足。

四、结束语

经济社??的发展及新的产业领域的出现,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跟得上改革的步伐,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创新型人才。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知识导向向成果导向转变,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本文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探讨了课程体系设置的流程与思路,并分析了在实践环节采用Rubric评价的优势,希望借此文与广大工程教育工作者学习和交流。

参考文献:

软件技术专业成果导向课程设计 第3篇

关键词:软件技术;成果导向;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135-2

0  引言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及课程发展理论被公认为“追求教育卓越的一个正确方向和值得借鉴的教育改革理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然也必然会走向成果导向发展阶段。2014年,黑龙江职业学院启动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此次教学改革是将成果导向教育在大陆地区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融合应用的重大尝试,也是成果导向教育本土化改造与发展的积极探索。黑龙江职业学院的改革经验对我国成果导向职业教育的推广具有重要价值。

下面以信息工程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教学改革中的实操过程为范例,简要呈现成果导向课程设计的基本路径。

1  三级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建置

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3至5年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核心能力衍生自培养目标,是毕业时的学习成果,是学生未来获得成功所必备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整体行动能力。

据学校(一级)、学院(二级)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确定软件技术专业(三级)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如表1所示。

2  成果导向课程教学大纲制订

课程大纲在课程调整的过程中起到纵向统整、横向整合的作用。在纵向统整层面,直接呼应能力指标,间接呼应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在横向整合层面,可以发挥四项功能:

首先,可以强化各年级、各门课程间的横向整合;

其次,能够检视出课程之间不必要的重叠部分予以精简或调整;再次,可以找出能够进行跨领域统整的课程模组,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最后,对课程能力指标的偏差予以调整,同时也可检视能力指标的制定是否合理。

课程大纲以成果导向为指导原则进行编撰,可以让学生通过课程大纲明确学习该门课程所能获得的能力,上课过程中用的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学习成绩的评定标准,确定自己的学习安排。课程大纲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南,帮助学生明白教师的教学安排和要求,以提前做好学习计划和准备获知更多扩展学习的材料,得到自己不知道或者难以获取的学习资源。

JavaWeb课程大纲修订过程说明。

以JavaWeb课程为例介绍大纲修订过程,成果导向教学改革前JavaWeb课程大纲从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及课程代码,课程定位,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说明,学习结果考核评价,任课教师的资格条件及其他要求,教材的选择、补充或编写,教学条件,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情境设计)十二个方面进行诠释;成果导向教学改革后JavaWeb课程大纲从课程概述,教学目标(标注能力指标),核心能力,课程权重,教学方式,学习评价,进度表,指定用书,参考书籍,先修课程,教学资源,注意事项十二个方面进行诠释。两者结构对比,前者注重知识的构建,后者注重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显而易见,后者更符合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

3  专业课程调整及课程体系制订

课程结构调整是课程开发与学习成果评量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三级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的达成,按照成果导向教育模式调整课程结构。在课程调整前,首先确定课程调整的步骤和原则,然后从课程结构纵向及横向间的关系检视原有课程结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检视课程目标的准确性、三级核心能力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检视专业能力指标的准确性、现行课程的内涵与课程目标及能力指标的一致性,检视现有课程卓越之处、落差之处、重叠之处、可改进的部分及可发展的部分,根据检视结果对课程结构提出整改建议。

在课程调整过程中,第一,明确课程调整的历程;第二,分别确定学校及专业的核心能力指标权重侧重;第三,分析专业核心能力指标,计算课程能力指标权重的标准差,分析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能力指标确定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第四,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课程调整建议,确定课程调整的策略,做好调整的准备,论证课程调整的条件;第五,明确课程目标的调整原则之后开始调整课程目标,接着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最终形成“素质通识学程、专业统整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学程”四大学程。

4  专业课程地图绘制

课程地图是引学生学习、辅助教师教学和协助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工具。理解课程地图的内涵,掌握课程地图的绘制原则,清晰课程地图的类型,是保证课程地图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课程地图是课程体系在时间、空间上的逻辑呈现,既是课程发展的终点,也是课程调整的起点。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地图是在确定三级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并进行课程检视调整后绘制的课程体系构架图。

5  专业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

成果导向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注重包容性成功原则,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成长。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评量必须以多元化方式进行。“多元化”不仅体现在评量的主体、目标、内容和过程的多元性上,也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及能力表现的多元性上。主要采用的评量方式有纸笔测验、实作评量、口语评量和档案评量等,用典型案例形式从评量目的、步骤和原则等方面展现成果导向教育中的多元评量方式。

参 考 文 献

成果导向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计 第4篇

1 成果导向教育基本理念

传统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强调“投入(inputs)”的教育,假设“投入和产出应成正比”,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致使考试、评价和优劣等级才是最重要的评定,学生能否真正的“学有所获”却被忽视。时代的发展使得教育改革重视的重点从教育投入逐渐变成学生学习的成果,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应运而生。成果导向教育促使教改重视的重点从资源投入逐渐变成学生学习的成果,并提出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负全责。其课程发展基于“产出”(Outcome based system)的核心思想,不在乎学生学到了什么,只重视学校、教师教了什么,课程设计回归学生毕业后能“带走”的实际能力,而不是具体的课程要求,开展围绕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专业设置、职业范围, 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和社会的综合能力。

体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是为体育教学和管理实践领域培养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不同于学术型学位,强调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诉求与专业学位的培养愿景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有必要对该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2 成果导向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选择“角色”和“成果”来承担需求分析和课程开发这两个基本范畴。

2 . 1任务分析——体育硕士的角色定位

需求分析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分析作为需求分析方法之一,主要任务是确定社会特定领域的角色构成及其发展需要,为课程决策提供依据。

2 . 2体育硕士的社会期许

社会对专业学位的期待具体反映在其培养目标当中,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创立发展至今,旨在培养体育领域高层次实践型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规定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胜任体育教学和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实际工作”,在此框架下各校制定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一,但其精神实质相同,旨在为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

2 . 3体育硕士的自我意识

首先,体育硕士是学习者与准工作者的统一。对体育硕士而言,他们的角色是准工作者和学习者的统一,而现行学校教育往往使两种角色分离,当他们完全把自己定位在学习者角色后,如果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那他们的学习动机必然是大大下降。因此, 体育硕士培养要突破“大学中心”模式,走大学与实践领域相结合之路,为学生角色融合提供支持,结合“做中学”的方式,在真实或仿真情景中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其次,体育硕士是成人。从教育学的观点看,“成人”标志着其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趋于成熟。可以通过经验去认知事物和自导学习过程。诺尔斯(Malcolm S. Knowles)比较了成人学生与儿童学生,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极大的差异。他认为:“首先成人学生是自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成人是可以独立指导和控制自己行为和活动的人;其次成人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经验,通过这些经验增强自身的认知能力;最后成人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其是带着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而学习的,学习目的明确、态度主动、效果显然,这些都优于儿童”。因此,诺尔斯认为成人能够也应该以“自导学习”为主。综上所述,实现型高层次人才、学习者和成人构成了体育硕士的“角色从”。分析其角色构成,为体育硕士核心能力确定奠定了基础,也为成果导向课程发展提供了框架性原则。

3 “未来学习成果”的确定—— 寻找体育硕士核心能力

成果指的是在学习经验结束之时或之后,关于学生学习清晰的、看得见的、可证实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反映在:学生知道什么;以他或她知道的,学生真正能做什么;在证实成果中学生的信心和动机。成果导向教育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比较,不同在于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能力的教育系统。专业学位教育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职业教育,“核心能力”将成为体育硕士未来学习“成果”的主要内容。“核心能力”来源自“未来学习成果”,是学生毕业首先应该具有的能力,将是毕业后专业成就重要且具竞争力的“能力”,专业的知识、技术与态度也是能力的体现。在长期范围内能力组合越宽广、越复杂,对学生的影响越大。通过对文献、政策、时代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需要的分析,体育硕士需要具备体育教学的能力、运动训练的能力、竞赛组织的能力、社会体育指导的能力。

4 “核心能力”视域下的体育硕士课程模块

基于体育硕士“未来学习成果”,利用“核心能力”组件开发出来的课程,很容易实现课程的模块化。模块课程的目标非常明确, 以掌握必要“核心能力”为目的,旨在帮助体育硕士提高职业能力, 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并实现研究型专业人员的培养目标。通过能力指标调整和重组,基于明确的“未来学习成果”,围绕特定“核心能力”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模块。根据在多样化中模块课程寻求一致性的差异,成果导向体育硕士课程主要采用中心式模块课程结构,选择学习内容的模块必须要与一个“核心能力”相联系。每个核心能力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课程模块共同构成一个覆盖性课题(overarching project),在课程中始终使用。核心能力中的涉及“中心问题”或“基础问题”的课程单元在进行模块课程结构设计时,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作为“核心课程”有序地穿插,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学习。其它课程单元作为“拓展课程”,由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形成个性化课程。除此之外,还设有在场学习模块, 实现“做中学”,提体育硕士实战能力。以上学习都可以小组或个人方式完成(如表1)。

5 实践导向“一体化”体育硕士课程实施

目前,我国体育硕士都是在职学习,所采用的方式为集中授课、平时自学和研究相结合。在国家培养方案和学校培养方案中, 提倡的方法都是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团队学习等,为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当我们走进课堂,我们看到的是体育硕士课程实施止步于“理论学习+实践应用”的模式,并且还保存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这一理论范式的痕迹,学习和工作被认为的割裂开来,但是对于那些在职体育教师攻读硕士而言,学习与工作相融合才是有效的。成果导向体育硕士的课程目标是基于“核心能力”训练,其课程实施要求改变传统课堂单一、被动与封闭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特别是要提倡团队合作、问题学习、在场学习、自主学习、榜样学习等方式,配合远程学习、导师现场访问指导、国内外教育组织参观考察、论坛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整合,将课程实施视为一个发现、合作和探究的整合过程。课程实施基于团队合作与个人自主,通过案例分析、在场学习或专题讨论等方式,配合校外课程实施策略,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改进策略和解决问题,并为未来学习提供经验。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重视学生学习成果,强调学生的实际能力,其课程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任务、职业范围设计。基于此理念,通过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角色的分析,明确体育硕士未来学习成果,并在“核心能力”视域下重构体育硕士课程模块,并构建实践导向“一体化”的课程实施方式。

成果导向 第5篇

我省自1997年12月颁布首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以来,历经8届,累计评出433项获奖成果。这些获奖成果集中展现了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及其研究,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代表了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及其研究的最高水平。

2014年初,教育部启动第一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这是对基础教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的重大转变或者说是应有的回归,对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高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科学化水平来说,无疑是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我省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1项,综合排名列全国第五位,充分表明获奖的集体和个人既是我省基础教育领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拓荒者”,也是激励未来我省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和组织申报的“示范者”。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应该说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较为显著,综合实力较强。但我们未有项目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高水平获奖成果与江苏、北京、浙江、上海等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我省基础教育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和宣传推广工作,需要把握好基本要求。

(一)甘于奉献,立足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职业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社会评价,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高尚品格默默奉献于教育事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对学生心灵塑造、精神培养、道德熏陶、智慧开发、能力增长的伟大工程,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人的真、善、美,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成才。教育领域的所有改革,教学领域的所有探索,学校的所有研究与实践,都必须牢牢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而优秀教学成果的打造,浮躁不得,必须甘于长期奉献,必须紧扣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从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上不懈努力。

(二)高瞻远瞩,立足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前沿。教育活动既是社会系统运行的重要驱动力量,同时也受社会系统变革的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等,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人的本质和成长成才规律认识的加深,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及其研究活动,要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前沿性问题,追踪和研究省内外、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最新状态、最新问题、最新理念、最新模式。具体到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发展工作和教学成果奖的培育与打造,一定要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聚焦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这个宏伟目标,充分理解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的目的、标准、规范,以此为引导,贯彻落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注重教育教学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改革发展,着力建立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培养模式,既有理论建树,又有体制机制创新,还有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实践模型。

(三)脚踏实地,立足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现实问题。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宗旨是促进人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成才。一切教育教学研究的逻辑基点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没有问题的教育教学研究,不解决现实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因此,教学成果的探索和积累,要充分建立在现实问题基础上。

素质教育实施多年,步步深入,硕果累累。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一些“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这有待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比如中小学生课业“减负”问题、“择校热”问题、课程教材改革问题、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问题、教育公平与因材施教问题、教育教学活动拓展与学校及教师责任问题,等等。不能因为是“老大难”问题,我们就躲之避之、置之不理,而应是越困难就越要去寻求解决之道,这样就越能显示我们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基础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有切肤之痛,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及其研究和教学成果奖的培育与打造中,应迎难而上,以改革为方向,以问题为导向,系统性谋划,用我们的勇气和智慧、用团队的力量去寻求破解有关难题之道,为党和国家分忧,为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助力,为孩子发展和家庭向上造福。这是我们的责任、使命,也是我们的光荣。

(四)勇于开拓,立足教育教学成果原创性。创新是国家繁荣、民族昌盛的核心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创新型区域,基础在教育创新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础教育工作者理应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加大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办法等的改革创新力度,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贵在创新。我们的责任是尊重科学、遵循规律,注重独创性、开拓性,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创造新方法,发表新观点,产生新成效……不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导致“虚假研究”“虚假成果”,造成研究资源浪费。我省处于改革开放前沿,有着良好的创新传统和创新品格。基础教育教学活动和优秀教学成果培育要与此相匹配。为此,要着重突出原创性,敢于挑战全国及全省共同面对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善于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勇于提出别人未提出或不敢提出的新观点、新路径、新方法,形成具创新性、科学性和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成果 。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培育、打造、宣传、推广,对我省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特色凝练具有重大意义,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所有幼教机构、中小学、有关高校高度重视,在现有基础上认清形势、明确责任,振奋精神、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再创佳绩。

(一)提高认识、承担责任。国家《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国家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科技成果奖一样,同为国家级奖励。《广东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也明确规定:教学成果奖与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同等对待。因此,荣获教学成果奖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表明获奖的优秀教学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上是科学可行的,是得到政府高度认可的。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对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教师、尊重创造,充分调动和发挥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为广大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成才奠基具有战略性意义和影响。因此,更加重视培育和宣传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努力做好教学成果奖有关工作,各有关方面都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二)注重推广、扩大效益。我省开展教学成果奖评审以来所积累的430多项优秀成果,涉及教学理论、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充分反映了基础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对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对于历届获奖成果,绝不应该束之高阁,而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辐射、带动、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扩大其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效益。比如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创新教育理论 引领教育实践——广东省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暨广东省第八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集萃》这本书,是近年来我省优秀教学成果之集大成者,很值得宣传推广,充分发挥作用。

(三)加强培育、勇创辉煌。一项优秀的教学成果最终能够脱颖而出,往往离不开来自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教师、教研员在研究探索的全过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从多个方面、以多种形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教研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教研员培育优秀教学成果营造宽松的环境,提出正确的方向指引,组织协同创新;作为教师、教研员,既要把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基本路径方法,又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耐得住长时间的煎熬,敬业、乐业、专业,使成果富有科学性、专业性、创新性、示范性。这需要制定教育科研及优秀教学成果培育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切实在教育科研及教学成果的培育、“孵化”、申报等方面下足工夫。

(四)虚心学习、后来居上。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省有31个项目获奖,算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我们作为人口大省、教育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不匹配。我省要迎头赶上,应该虚心学习先进省(市)的经验,认清自己的差距及原因。省内各市相比,广州、深圳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他市,也有做得很好的如佛山市、东莞市等,也有成绩一般的,还有落后甚至根本就不重视的。这需要深刻反思本地区本单位这几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及其研究工作,切实端正态度、认清差距,学习先进、奋勇争先。

(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培育、孵化优秀教学成果,应该有更广的视野、更深的思考、更长的眼光、更大的志向,将其上升到深化课程、教材、教学、评价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才奠基的高度。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一再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坚强意志,被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同时脚踏实地地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立德树人的弄潮儿、排头兵和领头羊,自觉地将个人的教育理想、学术旨趣、发展方向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融合在一起,将个人的聪明才智与团队的协同创新结合起来,在尊重科学、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形成科学的、具创新性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优秀成果。

只要再接再厉,认真扎实地做好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培育、申报、评审、交流、推广等各项工作,全力开展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及其研究工作,就能为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和形成更多广东特色、广东风格、广东气派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文作者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以市场为导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第6篇

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是实现科技的经济功能的最好形式。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命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机制通过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发挥着基础性的资源配置功能,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

1 市场机制在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1.1 促进转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资源配置的过程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节的,通过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引导科技资源流向。通过市场机制,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投入更多的人财物研发和成果转化,以获得利益最大化,公众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促进成果转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目前,宏观调控也越来越重视市场对科技成果的反应,市场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制订更宽松更优惠的政策,促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转化。

1.2 促进转化周期不断缩短

成果直接面向市场,可增加科研反应速度,加快科技更新速度,成果转化周期不断缩短。技术市场通过信息传导机制调整技术资源。供需双方博弈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关信息。市场需要什么科技成果,供需矛盾在哪里,进而调整各种要素配置。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信息传递速度不断加快,企业组织更扁平化。正确决策使企业获得高额利润,进而加快下一轮成果转化。19世纪,电的发明到应用时隔282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年,20世纪集成电路时隔7年,而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

1.3 促进成果供需有效对接

信息是成果转化的基础,而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信息集散地,它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整理和发布成果供需信息,包括哪些成果更具竞争力、哪些单位提供类似成果、成果价格、市场对成果的反馈信息、转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供方根据市场信息不断改进研发方式,调整研发内容,以满足市场需求。需方根据消费者对的商品市场的反应或者对未来商品市场的预测来调节成果需求。市场机制促进成果供需双方有效对接。

1.4 促进成果转化得到足够金融支持

成果转化需要巨额资金,这完全依赖政府不现实。市场机制为成果转化提供了融资平台。在巨额利润驱使下,高科技成果可以吸引天使基金、风险投资等。科技人员可通过技术入股与投资者共同成立高科技企业。企业还可以通过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信托、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等为科技成果转化融资,缓解成果转化融资难问题。

2 成果转化偏离市场导向的现状及原因

2.1 科研缺乏充分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在实际研发工作中得不到重视,表现为:研发机构不设立市场信息收集部门,调研人员市场态度不认真、方法不科学;为节省经费,缩短调研时间;有些领导想当然“拍脑袋”上项目,以“主观愿望代替市场需求”,调研流于形式。有些项目一旦上马后“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市场变化反应不及时,使得技术开发出来时既不市场领先,也无市场需求。

2.2 转化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表现为:财政科技投入虽有增长但仍不能满足需要,用于成果转化的资金更是不足,同时存在着重复上项目、资金浪费的现象;银企结合不足,“企业信用严重缺失、金融放贷如临大敌”的局面没得到改观,一些企业拖、赖金融信贷资金,恶化诚信环境,影响金融机构对成果转化信贷热情;风险投资处于新兴阶段,机构实力不强,基金管理和运作能力有待提高,风险退出机制尚未建立;科技与金融结合还不紧密,成果转化金融工具不多,科技成果激活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催生科技成果的局面还未形成。

2.3 成果“买卖”对象错位

成果“收购方”本应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可是国内科研院校产生的成果似乎都针对“政府买家”。把成果卖给政府还是企业,实际差别是谁来承担风险。因为政府类似最大的保险公司,能承担的风险巨大,购买成果时不计成本。而且购买成果的官员也没有风险,科研人员主要关注政府需求。可对企业来说,任何技术转让都有一定风险,甚至直接关系企业生存。企业购买这类并非根据企业需求立项开发的成果后,须进一步开发才能适应市场要求。因此实际上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并不多。这种基于“政府买家”的研究成果难以捕捉真正的市场需求。

2.4 成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一是成熟度偏低。大部分成果仍然停留在小试、中试规模,缺少放大试验,甚至有些成果缺乏必要的小试和中试等重要环节,尚未走出实验室。这些成果真正放大后,能否经得起实际检验,就是成果的发明者也难以明确回答;二是太超前,市场需求不旺盛。有的成果虽然属于国内外先进水平,但尚未达到满足大规模生产应用阶段,有些甚至处于概念阶段,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会提高生产成本,市场也不会很广阔,因而很少有企业愿意转化。三是单一成果多,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企业往往需要一个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除了科学可行性外,还应兼备工艺、装备、技术等工程研发可行性,以及经济可行性。

2.5 人才不足且转化动力不足

成果转化需要专业技术水平高、市场驾御能力强、综合调控手段先进、经营理念科学以及敢于创新不怕风险的复合型人才。转化服务人员和应用型人才不多,精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能统领成果转化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能解决成果转化过程中实际技术问题的高级技工非常稀缺。同时,当前成果评价与职称晋升缺乏市场导向,成果是否得到推广,是否被社会认可,并不影响职称晋升或工作业绩。这导致科技人员不注重市场需求,通常注重技术水平和资助经费,着力点首先是完成科研项目的论文、著作、报奖、专利等任务,其次才关心成果转化。而往往科研工作完成后,又开始下一轮科研项目申报,无暇顾及成果转化。再加上转化过程复杂、市场经验缺乏,研究者缺乏将成果推向社会的动力和勇气。

2.6 中试环节薄弱

中试是成果转化的重要阶段,主要由孵化器、企业技术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机构承担。我国孵化器建设时间不长,整体水平不高,一般只能为企业提供试制场地、物业管理等初级服务,无法解决中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及市场方面的困难;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数量不多,且多以企业内部研发和工业化为主,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发的机制尚未形成;重点实验室较注重计划项目研发,结合市场开展中试工作不够。此外,中试资金投入不足,科研、中试(熟化)、批量生产的资金投入比例为1:0.7:100,与发达国家1:10:100的比例差距较大。

2.7 服务不规范

有些中介机构普遍规模小,服务功能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不高,对技术了解不深,只起联络和沟通作用,真正驱动力是中介费用,技术的适用性和效果还需要企业自己判断,这些机构并没有真正介入到成果转化活动中去。特别是由于目前市场不够规范,部分机构的不良行为导致整个行业公信力缺乏。这造成无论是供需双方都担心成果价值和价格背离,阻碍大规模成果转化。

3 对策

3.1 确立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

用有限的科技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尽可能向熟悉市场的企业集聚,确立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认识,勇挑重担,使企业寓成果于产品开发和发展生产之中,真正成为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积极推动企业与研发机构、高等院校联合研发,联合实施成果转化。对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要由过去由科研院所牵头逐步调整为以企业牵头,院所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使研发成果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积极引导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3.2 加强科研的市场调研

建立研发的市场牵拉机制,从科技产出的源头抓起,力争在科研立项时就解决研发与市场脱节的问题。科研开发之前要通过市场满意度、竞争者、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趋势等来确定创新领域和方向,减少没有应用价值的成果。推动市场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过程,如参与创新目标确定,创新成果构想的筛选和创新预算的制定,与技术部门共同研究市场需求,对正在研究的技术开发项目进行市场需求的调查、预测并将结果反馈给技术部门,确定创新成果的目标市场。转变主要由大学和研究所专家确立选题和评审立项的做法。把科研单位推向市场,让市场检验科研单位“生产”科技成果的能力及科技成果的质量与效益。另外,让成果接受单位成为需求成果的独立经营实体把用户纳入创新体系之中,进一步发挥用户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确保“研发—生产—消费”链条完整连接,使研制出的新产品获得消费者青睐。

3.3 鼓励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

改变单纯的学术评价导向改变考核评奖时一味地将科研成果学术价值置于市场价值之上的做法,对于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按照科研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考核。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自行转化成果,在大学科技园或高新区进行创新创业。对于技术含量高、企业无法承接的成果,高校和科研机构应给予必要资金和配套设施支持科研人员自行转化和创业。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把成果向企业进行转移。凡是能够向企业转化的成果,高校和科研机构一般应采取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由企业负责转化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由各方协商解决。设立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进一步开发成果并向企业转化。

3.4 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

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力度,让职业经理人根据市场需求和规则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多种手段,撬动和吸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专注投资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加大对成果转化的投入,促进招商引资、资本市场与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积极创新推广信贷模式,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订单质押融资以及产业链融资等信贷创新产品。加强对企业的诚信教育和信誉评估,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发挥股票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中小板市场的筹资和带动功能,进一步发挥企业上市对于创投资金退出机制的带动作用,推动发展未上市股份转让市场。加大银、证、保合作力度,推动多种形式的银企合作,建立金融支持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推动科技金融结合的中介市场服务发展。

3.5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复合型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队伍的开发、引进和使用,形成洼地效应。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抓好各类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软硬环境建设,将其建成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励科技人员特别是基层推广人员从事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取得效益同科研人员的收入挂钩,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职称、待遇资助等评价标准,创造公开、公正、竞争、合理的用人环境。同时,不断充实推广队伍,有计划地加强推广人员的在职教育和培训。

3.6 加强中试环节建设

大幅增加中试环节资金投入,使科研、中试(熟化)、批量生产的资金投入比例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发展科研、中试、生产一体化的联合体。开放现有中试基地,向科研单位和企业有偿开放,提高设备利用率。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建立中试基地,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建立产学研联合研发机制。提高孵化器在中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市场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鼓励科技人员从事中试环节的科技开发工作。

3.7 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技术经纪、技术交易所、技术资产评估管理,避免伪劣技术进入市场,维护技术市场的正常秩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相关中介服务机构为基础的权威的信息发布和交易平台,定期公开发布最新的成果信息、公布企业的技术需求,使产业和研发之间建立起信息交流渠道。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经济、法律与技术,了解市场和善于经营的队伍作,加强客户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中介机构向企业化方面发展,将中介方的利益维系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收益中,促进中介机构参与成果转化的前期投入、中期监督及后期收益评估,确保中介机构的应得利益。

摘要:成果转化是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是实现科技的经济功能的最好形式。市场机制对促进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偏离市场导向的现状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市场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导向

参考文献

[1]李景元,王国权等.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基础与成果开发转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8月.

[2]张玉臣.技术转移机理研究———困惑中的寻解之路[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1月.

[3]王顺兵.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5):53~54.

[4]韩健.科技成果转化应坚持市场导向[N].科技日报,2010-9-10.

[5]饶莉.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坚持资源配置的市场化[J].企业经济,2007(2):30~32.

成果导向 第7篇

一、成果导向教学的基本原理

成果导向教学, 是指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学习目标或学习成果为导向, 指引学生学习方向, 促使学生自我完成的一种教学模式[1]。成果导向教学具有一定的主体性、指引性、目标性等特点。主体性, 是指学生在成果导向教学中占主导作用。指引性, 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向具有明确的成果导向性。目标性, 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应该达到所要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高职会计教学的现状

(一) 理论与实践不能实现并轨

会计专业是高职教学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实现并轨的重要连接点[2]。然而, 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充当教学主体, 仍是一如既往地进行灌知识、灌方法的教学方法,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和消化教师填充在大脑里的知识, 无法展现学生自我的能动力和积极性。理论知识固然重要, 但却无实践的考证, 则会成学生的一种记忆, 而不是能力。故而, 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对理论知识耳熟能详, 却对实践操作无从下手。长此以往, 理论知识显得空乏无力, 对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具有很大影响。

(二) 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陈旧单一

当前, 我国高职会计教育中, 教学方法仍是老一套的灌输知识教学, 无法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限制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对学术的发展往往无法进一步深究。在许多高职院校, 表面上校园规模巨大, 外貌华丽, 实际上教学设备仍是老一套的黑板和粉笔相结合的模式, 更别谈多媒体的作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设经费奢侈浪费。

(三) 教学水平不强, 无法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许多高职院校, 教师既有毕业后留学任教的学生, 又有从基层教学转型的老师, 导致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 理论显得空乏无力, 实践显得探究不足。甚者, 教师的知识封闭不前, 严重缺乏对专业发展的把控, 致使学生消化的知识过于陈旧, 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 对学生就业前景极为不利。

三、有关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方法和策略

(一) 以就业为指引使教学更富有实践性

就业, 是学生步入社会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是学生在社会生存到生活的关键。会计, 是一门非常接地气的课程。所以,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 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 对课程设置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 充分考虑设置的课程是否符合市场需求[3]。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发展为前提, 设计富有实践操作性的教学方式, 例如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介绍学生进入某企业的会计岗位, 以实际操作为教学方式, 使学生明白要想胜任会计岗位工作所要具备的何种知识和素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如何应对就业困难问题, 使教学不再是空谈, 更加具有实践操作性。

(二) 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在高职会计教学中, 成果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 制定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通过教学计划的落实,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完成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目标, 让学生能熟练地操作会计软件, 具备出会计人员处理数据、管理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习惯。教师要适当地疏导学生的学习烦恼,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让其明白为将要达到的学习成果做好何种准备或分析已经达到的学习成果的原因, 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四、结语

在高职会计教学中, 成果导向教学具有很强地学习指引性。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由教导改为指引, 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会计知识;教师必须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对学生学习节奏进行合理地把控, 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学习;教师必须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统一, 帮助学生实践与理论相接轨。所以, 成果导向教学对高职会计教学改革具用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玮.论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模式的优[J].财会月刊, 2013, 05 (11) :13-14.

[2]郑津, 张坪, 杨梅.利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构建课程考核式的探索[J].亚太教育, 2012, 11 (02) :12-13.

成果导向 第8篇

1 成果导向基本理念

成果导向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教学方法, 目的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成果导向一般都是以一个成果为教学目标, 通过成果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逐步让学生完成成果, 是一种逆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起到关键作用,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应用到形体舞蹈教学中, 通过作品吸引学生学习目标, 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性, 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2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在形体舞蹈教学中的实施

2.1 根据学生程度, 确定不同教学目的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在形体舞蹈教学实施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确定不同群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成果的差异性。根据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身体柔韧性等项目测试获得的数据, 将班里学生分成3个不同层次:基础组、中层组、发展组。形体舞蹈教学过程中, 将教学目标分为3个目标导向:基础组目标导向、中层组目标导向、发展组目标导向。这种不同的分层次, 完成不同的教学成果, 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教学, 对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有促进作用, 符合现代体育教学发展趋势。

2.2 根据学生程度, 确定不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成果的一种评分, 但教学评价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 具有一定的动态评价标准, 形体舞蹈是一项特殊的体育项目, 学生的开始层次不同, 要严格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评价, 每个层次都有一定的教学成果, 不同层次的难易程度不同, 需要建立一个科学, 系统的评价指标, 科学的对每个同学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体现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尽量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目的, 教学评价体系能真正表现出学生形体舞蹈水平的真实性, 符合现代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3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在形体舞蹈教学中实施的效果

3.1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目标明确, 每名学生都知道自己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 自己需要达到的能力, 这样促使学习积极主动, 学习的热情提高, 能主动去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教学任务才能完成的更好,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引用教学成果导向教学模式,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对提高教学成果的质量, 起到促进作用。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开始就知道学习的目的, 通过努力能完成的教学成果, 其教学成果对应的职业岗位, 通过学习达到的能力, 每个能力是工作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 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 从以前被动学习, 到现在主动学习, 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保障。

3.3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形体舞蹈教学过程中, 鼓励大学生创新性学习, 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创编的空间, 尤其针对发展组的学生, 引导他们从单一动作到组合动作的创编。教师不断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 如分组表演、自愿表演等形式, 引导学生能够大胆设计自己想象的动作, 创编出自己的形体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徐爱萍.高校形体舞蹈课与大学生审美观培养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29) .

[2]周明娟.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探讨与改革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 (16) .

[3]梅竹.大学生形体舞蹈课教学初探[J].才智, 2011 (05) .

[4]王美, 杨萍.对我院形体舞蹈课教学内容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 1995 (02) .

成果导向 第9篇

1.1“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定义。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起源于上世纪末期的多元化教育改革浪潮,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是以取得的教育成果为基础, 以新成果的设置为导向, 在激发学生学习意愿和学习意识的基础上,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进而做到对学生综合教育和综合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

1.2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上位概念是自主学习, 在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自主学习定义为:通过教学方法、内容、技巧的调整, 为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认知创造空间和平台, 进而使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质疑中不断探索、创造, 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相对应地, 英语支柱学习能力的概念应该为:通过英语教学方法、要素、结构的有机调整, 为学生英语学习创造主动发展空间, 通过培养学生英语教学中主动学习、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等品质, 使学生把握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做到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和英语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的系统性保证。

2. 英语教学中应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意义

英语教学中应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根本意义和主要价值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是学生获得主动、自觉、稳定、长期的发展, 做到对英语教学质量、效果的根本保障, 根据近些年英语教学中应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经验看, 其主要意义和价值在于如下几点:

2.1 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作用。

英语教学中应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告别了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教材、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样式, 实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尊重, 学生取得了英语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在应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前提下,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方法得以展开, 新颖教育理念得以渗透, 这不但有利于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 同时也会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功能。

英语教学中应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深层次认同, 是在承认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的基础上, 通过成果的激发和激励作用构建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自我的价值、优势和成果, 产生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让学生更为完整地参与到英语学习的实践活动, 做到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保证。

3. 英语自主学习中“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应用的原则

3.1 目标性原则。

英语自主学习中“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应用过程中首先应该创立学生学习的目标, 这样有助于学生通过“成果导向”教育模式重新认识英语教学, 做到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设计学习目标过程中应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使学生思维素质、想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做到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培养与发展。

3.2 差异性原则。

英语自主学习中“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应用应该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特别对于英语基础、学习主动性处于不同水平和状态的学生要加强分类指导和教育, 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特点和长处, 找出学生英语学习的不足, 将学生具体的英语学习和成果统一在一起, 让学生产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现“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深层次的教育效果。

4 英语自主学习中“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运用要点

4.1 转变英语的学习方式。

要发挥“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优势合理而有效地调节学生英语学习进度、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使学生通过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勇于探索, 乐于学习, 善于发现问题, 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达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目标。

4.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英语教师要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和学习的氛围, 要将学生看做英语自主学习的独立主体, 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创新的体现, 收获英语自主学习的成果, 通过“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使学生获得自我认知和自我满足, 达到对自身和英语学习创新性的认识, 建立起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激发学生更为主动地参加到英语教学的实际过程之中。

4.3 促进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进而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参与积极性, 这种良好的心理机制与优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得到不断优化, 进而形成学生具有各自特点的目标体系和价值取向, 在获得不同的学习成果的同时, 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做到促进英语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

4.4 丰富英语自主学习的资源。

教师要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学习的手段, 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促进了自主学习的开展。教师要指导学生很好地利用先进的媒体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他们搜索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结语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是英语教学中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应该灵活运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 建立并推广新时期英语学习的新途径和新手段, 做到对学生英语能力、水平、成绩综合提升的有效保障。

摘要:本研究以英语教学为平台, 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展开了研讨, 提出了应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在进行相关概念和定义的阐释基础上, 进行了英语教学中应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分析, 展开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应用原则的研讨, 提供了运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重构英语自主学习的新思想, 希望为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模式,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娟.学习者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S2) .

[2]张薇, 闵亚坤, 辛丽君.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二维特征模型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Z1) .

[3]慈丽妍, 刘洋, 阎丽君.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6) .

[4]谢东海, 陈坤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成果导向 第10篇

关键词:过程控制 自动化仪表 成果导向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c)-0121-02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以“教学成果”为导向,在激发学生学习意愿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的量化增长,而重视学生取得成果的历程;课程的教学设计强调围绕职业范围、专业设置、学习任务展开,加强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的综合能力[1]。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以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自动化仪表为基础,运用控制技术并结合过程机理以及硬件和软件知识,进行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工程设计。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和工程背景强等特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概念强、内容多、理论复杂等特点,近年来围绕“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2-4]。针对国际专业认证的要求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提出基于成果导向的“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改革。课程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学习“成果”,并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教学方法上借助网络平台、信息化手段、团队学习等多元化手段进行改革;增加多元化考核方式,通过多种手段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1 明确成果内涵

为深入了解成果导向教育,应首先明确成果内涵,Richard认为成果指特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5]。成果导向教育模式,重视学生取得成果的历程和在此历程中所掌握的技能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成果更强调在激发学习意识和学生学习意愿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做到对学生综合教育和综合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结合“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的实际,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3个领域。

1.1 知识领域

“知识领域”的学习结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以后,能了解、记忆、应用和分析相关知识,包括“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的术语、基本知识点及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具体包括概念知识,即过程控制系统组成及特点,过程控制系统分类及性能指标等基本概念知识;进一步通过比较各种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在更为广阔的结构下建立彼此关系;程序知识,即如何对被控对象进行建模的知识,包括掌握典型过程的传递函数、机理建模方法、时域响应建模方法、频域建模方法、最小二乘建模方法等;元认知知识,学习者借以调节感知、思维、记忆等内部心理过程的知识。知识领域是“核心能力”形成的重要组成,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进一步学习的条件。

1.2 技能领域

由于先决知识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核心能力”,所以此时技能就成为联络知识的桥梁。在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中,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主观能力。“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在技能领域方面更关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方案设计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知识总结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通过综合设计、实验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设计水平,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1.3 态度领域

明确的目标、踏实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积极的上进心,这些更是毕业生在职场中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知识领域”和“技能领域”成果达成的同时提出“态度领域”的具体目标,并通过各种手段完成目标的达成度将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将成果导向“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目标划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3个领域,有利于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进一步根据分解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完善学习方法、调整考核方式将有利于目标的最终实现。

2 学习内容的确定

对上述目标进行分解,并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此次授课选用的教材是厉玉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5版[6]。该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综合了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多个高等院校的意见反馈,在内容和章节安排上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该教材还配有《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例题习题集》,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检测。针对目标达成度的要求和学时要求,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精化。

2.1 理论教学内容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也日趋连续化、大型化和复杂化,对过程控制的新要求、新知识的不断涌现。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筛选,在保留基本知识和精髓的原则上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以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自动化仪表为基础,在了解过程机理的基础上结合软硬件知识,运用控制技术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与PLC控制”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在教材的基础上考虑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避免在相关课程之间出现内容大量重复,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精简,整合为四个模块:基础知识、控制系统分析、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分析。通过上述四个模块的学习完成知识领域的目标。(如表1)

由于现代生产过程也日趋连续化、大型化和复杂化,现代控制系统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所以在讲解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模块时注重对PLC、DCS、IPC和FieldBus等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方面知识的介绍。而在典型过程控制系统分析模块中更是增加了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的介绍,如:预测控制、多变量解耦控制、推理控制等。

2.2 实践教学内容

过程控制与工程的实践教学依托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的TKGK-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以及北京华晟高科教学仪器有限公司的A3000过程控制实验系统来实施。TKGK-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设备是根据自动化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的特点,吸收了国外同类实验装置的特点和长处,经过精心设计,多次实验和反复论证,向广大师生推出一套全新的实验设备。它的特点在于集成了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的四大参数: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的检测;控制方式多样,能实现位式控制、模拟PID控制、智能仪表控制、单片机控制、PLC控制、计算机控制等;使学生对控制仪表和实际对象有一个直观认识。A3000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的特点是构建了资源能够共享的工控机板卡测控系统、基于PC机的集散控制系统(PC-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工业控制对象采用真实典型的工业器件,系统在控制柜面板上引出标准AI/AO接口,为做各类单回路控制、复杂控制以及高等控制实验提供条件。

为了增加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注重对实验室的二次开发利用,在教学中安排《基于PLC和组态王的过程控制系统》实训课程和专业认知实习。一方面使学生讲PLC、组态软件、过程控制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系统的设计;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到企业(如:生物发酵、化工、冶金、造纸等行业) 参观实习,通过工程实际使学生体验到过程控制的强大作用和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智.成果导向式学习——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规划新思维[J].教育进展,2013(3):1-8.

[2]张勇,王玉昆.“过程控制及仪表”课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教学[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35(5):550-553.

[3]薄翠梅,李俊,林锦国.过程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6(5):29-32.

[4]张利辉,李静.“过程控制”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26-127.

[5]Richard.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M].张忠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3.

成果导向 第11篇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政策评估作为政策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政策科学的发展, 经历了从实证研究的范式到规范研究范式的转变, 出现了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即:测量、描述、判断和建构性评估阶段。现在正处于第四代政策评估的时期, 即建构主义评估理论阶段。第四代评估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与前几代评估相比都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它让我们以另一种方式了解了“事实”, 这种方式的事实中掺杂着各方面政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 以多元的视角呈现出了政策中各个利益相关方对于政策的个人化的解释。在这里价值变成了另一批事实, 而所谓科学才是需要商榷的。建构主义的范式表明, 没有唯一的“事实”存在, 而只有人类建构的多重事实的存在, 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在评估中出现各说各话的状况。第四代评估以利益相关者评估模式为代表, 多元的价值观是它的基础, 关注政策中所涉及的众多利益相关者, 重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评估者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上对政策作出评估。这种评估模式所得出的结果能更全面的反应政策所达到的效果。然而, 这一评估模式在我国的政策评估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不论是在理论文献的梳理方面, 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 这也是该课题关注并使用利益相关者这一评估模式来审视若干高等教育政策的初衷和问题提出的起点。

(一) 研究内容

教育政策评估研究是教育政策领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该课题通过对于政策评估发展脉络、范式转变、评估模型和政策评估类型这四个方面的详细考察, 论证了将焦点放在利益相关者的政策评估研究的模式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政策、学术规范指南文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高校人事聘任政策、大学毕业生农村上岗退费政策等案例研究, 认为这些政策虽然各自分属不同的内容领域, 研究者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但是从利益相关者的导向来看, 恰好证明了所有这些政策都存在一个与西方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中以“决策者”作为评估中心或诊断政策成功与否的判断者相对立的一面存在: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才是实际政策过程中的多元利益相关者。他们虽然在政策过程中并不是显明的、具有优越地位的参与者, 但是他们是在具体的政策情境中是被动地进行着“主动的选择”。该课题选用“示范高职政策”作为案例, 对这一评估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而, 利益相关者对政策的选择, 不是直接体现在对政策结果进行判断, 而是参与了政策话语的建构。因此, 课题在对利益相关者模式的政策评估进一步抽象上, 主要是以“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为例, 聚焦于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政策话语的建构, 这是利益相关者导向的政策评估模式应该深入研究的焦点。

(二)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该课题中的每个子课题按照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步骤进行, 力图使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建立在严谨的实证研究结果基础之上。该课题在明确研究问题后, 建立了理论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 针对研究假设做出研究设计。在研究设计部分, 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 确定研究方法, 然后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 并解释研究结果。最后, 根据发现提出政策性建议。

该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力求实现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文献研究方法, 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评估活动进行系统的梳理, 分析评估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已应用评估模式的特点, 为该研究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奠定基础。而案例研究的方法展现了生动、鲜活的具体政策过程, 翔实的实证资料为进一步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 结论

1.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第四代政策评估中占核心地位

该课题以示范高职政策和自主招生政策作为主要的政策案例, 在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政策、学术规范指南文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高校人事聘任政策、大学毕业生农村上岗退费政策等案例研究的基础上, 确认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第四代政策评估中的核心位置。其相关议题为: (1) 把政策参与者和政策问题对应起来, 把参与者和他可能影响到的政策之间建立连接关系; (2) 把利益相关者和他可能利用到的资源和责任联系起来; (3) 描述利益相关者和他们的相对重要性, 他们的利益或目标, 以及这些利益之间可能的重合; (4) 分析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资源和水平, 以及他们拥有的调动这些资源的不同能力。

2.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具有特殊的权力结构、资源配置、价值偏好以及利益牺牲者

通过对示范性高职建设中导向性问题的分析和示范性高职政策本身具有的特点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具有其特殊的权力结构、资源配置、价值偏好以及利益牺牲者。政策的权利结构决定了其资源的分配, 而权力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价值偏好的影响。其原因在于, 利益相关者的政治利益, 包括权力、权利及其带来的价值。其中, 来自于正式制度安排的权力, 即马克思·韦伯所谓的“法律权力”, 是获得权利等其它政治利益的基础。利益相关者拥有权力的不同, 影响了他们在政策过程中对于资源的占有和获取不同, 也最终决定了利益相关者以何种方式实现利益。在案例政策中,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示范性高职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领导实质上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中,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存在着明显的共同利益:政府为政策目标对象的发展投入经费, 政策对象为学生提供了教育资源和就业技能, 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然而,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推动, 原有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不可避免的复杂化, 同时潜在的利益冲突也得以暴露,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可能分裂, 亦可能形成新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 政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权力博弈与利益制衡;政策附带作用是资源配置的倾斜;在各方博弈均衡的推拉中, 政策目标不可能完全达成;非政策目标对象注定成为失语的利益牺牲者。

3. 教育评估中, 利益相关者追求的并不是直接可见的经济利益, 而是“价值立场”

通过研究, 我们发现“利益相关者”一词中的“利益”误导甚重, 容易让人直接将政策中的“利益”等同于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实际上, 在教育政策活动中, 利益相关者争辩的并不是直接可见的经济利益, 而是“价值立场”:即在特定的政策情境中, 何为重要, 何为可取?因此, 课题组采用政策研究中有别于“分析—技术”视角和“阐释—政治”视角的第三种视角——“批判—话语”视角, 以“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作为案例, 深入地研究了在这个政策从实验到推广的近10年间利益相关者采用的话语策略。自主招生政策经过话语对界定、陈述模式的建构, 以及概念群与策略的构造四个步骤, 最终形成了自主招生政策的话语。就话语对象而言, 自主招生政策形成了对有能力的包括综合素质高或有专项特长的学生的界定。这一话语对象的形成不是横空出世, 是在对其他文本的互动以及社会历史发展脉络下形成的。话语对象形成实际上是对话语客体的限定, 它对话语客体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正如教育专家在评价自主招生时所指出的, 自主招生对学生们提前进行了分层。从陈述模式而言, 在市场话语的支持下, 自主招生政策建构了高校在话语中的主体位置。与此同时, 也是在市场话语的影响之下, 学校成为了学生竞争场所, 是高校做出有效宣称的场所。学生、中学以及高校三者则通过检查加表白的技术联系到一起, 构成自主招生特有的宣称模式, 对自主招生政策对象的形成发挥作用。从概念群的形成而言, 自主招生政策中存在着由招生自主权、素质教育、多元评价、优秀创新人才、办学特色组成的概念群。这些概念是在其他政策文本、话语当中以相同或者不同表述存在着, 通过承接、共存与运作的形式而最终在自主招生政策中联系到一起, 为自主招生政策话语形成及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从策略选择而言, 自主招生政策构造了竞争、效率与公平三大题旨, 从而将人们对自主招生的讨论与理解局限在这之上。这三个题旨之所以会浮现出来与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社会脉络紧密联系, 即市场经济发展与对社会公平的关注。

(二) 对策

在以学习为向导的政策理论中, 任何公共政策的基础是政策为导向的学习, 是一个理论或政策, 因为大多数的政策是复杂的。政策理论是一个规范性的假设和偏好的总和。它体现了一种价值体系:规范, 假设和偏好, 以及指定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因果联系。

通过关照一个教育政策过程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行动”框架, 可以看到话语策略的形成过程就是政策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不但可以完成真正的政策评估, 也可以实现政策的“社会建构”。

政府应该认识到这种政策理论的功能并为更好地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服务: (1) 执行政策的行动计划; (2) 具有反思和参照系意识; (3) 行动者之间的沟通, 具有知识共享, 以及多或少的政策网络机构。所以, 政策学习需要明智的政策理论。第四代评估中的利益相关者评估与政策学习理论就反映了这样的一个政策学习与改进的过程。而这也正是当代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以及政策评估者所应该持有的态度。

上一篇:侧脑室外引流下一篇:产品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