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

2024-05-28

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精选9篇)

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 第1篇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的管理是一个长期困扰基层医院的问题, 为了防止医疗废物管理不当, 减少医疗废物流失, 避免对社会形成巨大危害, 我院近年来通过不断改进管理环节及完善运作模式, 在保护环境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

医院成立了医院废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由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副院长担任组长, 成员由医院感染科、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供应室等职能部门组成。具体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储存、组织职工的培训和监管工作。

2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2.1 医院感染管理科

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并有计划的组织培训全医院职工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知识, 协调各科室、各部门的关系, 每月对各科室进行检查、督导1次, 并做好记录。

2.2 护理部

负责各科室护士将医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分装, 各科护理组督导保洁员做好科室医疗废物的收集、交接及登记工作。

2.3 总务科

组织全院保洁员做好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打包, 运送至医院暂存间。

2.4 供应室

由1名高年资制护士负责每天与保洁人员的交接, 以及与本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作人员的交接登记。负责废物暂时贮存间的消毒工作, 并负责对保洁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3强化管理

3.1 制定相关制度

制定符合医院特点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工作职责,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医疗事故的应急预案, 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发至每个科室, 使各级各类人员明确医疗废物分类。

3.2 完善医疗废物处置流程

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后, 由保洁人员按要求送至医院暂存间, 供应室护士登记核实后转送至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交接时双方签字认可, 并填写相关资料, 如甲乙双方登记本。

3.3 中间交接环节的管理

因为我院保洁工作已外包至保洁公司, 且保洁人员不稳定因素多, 经常更换, 流动性大, 文化程度低, 相关知识缺乏, 所以医院针对性的选择了供应室1名资深护士, 该护士学历较高, 责任心强, 有自我保护意识, 法律法规理解到位, 可对保洁人员进行及时指导和集中培训相关知识, 同时还可以掌握每个科室每天产生的废物量, 有效地避免了医疗废物的流失。

4培训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要有计划地对全院职工进行1次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进修实习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对新楼搬迁、旧科室改造的新科室, 针对性的下科室进行理论及现场操作培训。对医师各项操作进行跟踪指导;并提供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 以便随时解答医务人员提出的问题。

5签订合同, 履行双方责任和义务

医院去年已与本市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中心签订了合同, 并将合同内容在中层干部会上解读, 使各科室、部门知晓合同项目, 层层落实责任;每月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检查甲、乙双方履行合同项目的情况, 核实无异议后开具证明给医院, 医院才支付乙方的费用。

6合理设置医疗废物存放区及暂存间

6.1 医疗废物存放区

设在治疗室外间, 通风处, 形成了1个相对污染区域, 废物桶有盖, 标志清楚, 对应的墙上标识着各种分类的内容, 墙上张贴着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职业安全等相关制度。

6.2 医疗废物暂存间

设置在远离医疗区、生活区处, 内设医疗废物存放室及工作室, 有安全防盗窗户, 能自然通风;墙面铺瓷板1.5m, 地面铺有瓷砖, 四周较低形成小沟形, 便于每日交接后清洗消毒的污水排入下水道;门口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志, 做到标牌清楚并及时更换;医疗废物储存箱均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提供, 2批箱子交接, 要求标志清楚, 符合盛装要求。

7加强督导规范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或不定期下科室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暂存、清洗、消毒、交接登记等进行检查, 对每月检查情况汇总1次, 写出督导报告, 在中层干部会上通报, 以备借鉴及改进, 同时护理部也将医疗废物的管理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通过督导工作可大大提高各科室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第2篇

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全院医疗废物处置的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积极配合,做好各自管理范围和环节的医疗废物处理工作。

3、严格按照“谁使用、谁主管、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各医疗废物产生点必须设兼职管理员进行管理,在医疗废物产生源头做好分类工作,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混装。

4、各科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时储存、运送与处理符合管理规范。

5、相关职能部门指定专职回收人员按要求做好全院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和临时存放工作。禁止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6、医院对专职回收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处置和防护知识培训,对各医疗废物产生点的分类收集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将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存放等各项工作的职责细化并落实到人。

7、医疗废物专职回收人员工作时,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按有关要求采取防护措施,佩戴工作牌。

8、专职回收人员每日收集医疗废物1~2次,在废物产生点必须做好双方交接登记手续,在废物袋上挂应的标识牌。

9、密闭式(容器、塑料袋均应封口)运送医疗废物,严禁超载运输,防止有害物质泄漏或掉落造成危害。

10、禁止在非收集、非临时存放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在处理医疗废物过程中,不能将医疗废物和非医疗废物混合,如有混合,整个混合物按医疗废物处理。

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对策 第3篇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对策,安全

笔者自2007年8月至今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发现基层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工作人员的知识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医疗废物管理存在较多隐患, 我科针对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使医疗废物管理逐步规范, 并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规章制度。

1 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现状

1.1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

(1) 输液患者将按压针眼的棉签丢在生活垃圾袋内; (2) 医务人员将果皮、饭盒丢在缓冲间医疗垃圾桶内; (3) 手术医生将一次性帽子口罩随手丢在走道内生活垃圾桶内。

1.2 损伤性废物与感染性废物混装

加药针头、输液器插头未分开一并做感染性废物处理。

1.3 利器盒、包装袋重复使用

医疗废物收集承包给保洁公司负责, 公司为节约成本, 垃圾袋、利器盒重复使用, 造成再次污染和流失可能。

1.4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基层医院清洁工大多来自农村或下岗工人, 由于对医学知识的缺乏, 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在收集处理、医疗废物时不戴手套, 手部皮肤经常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 或被针头、玻璃等锐器刺伤。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流于形式。医疗废物储存、处置场所简陋。

2 医疗废物管理的对策

2.1 成立管理组织, 从思想上重视

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院感染科为副主任、后勤为成员的三级管理体系的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 并进行了明确分工, 院长负总责, 院感染科负责具体的监督指导工作, 后勤固定专人收集、运送、暂存及管理医疗废物, 护理部协助院感染科对各科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操作防护等情况进行检查。临床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及制度流程》进行日常收集工作, 并作好登记。此项工作与科室月质量控制考核挂钩, 提高分值、加大奖惩力度以增强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视程度。

2.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对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结合本院实际认真分析, 制订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制度”“医院废物处理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各部门职责及“医疗废物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等。同时要求全院各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控感质控员为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明确了各自的职责目标。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责任到人, 措施得力, 有效预防了二次感染与环境污染。

2.3 定期组织培训, 提高全院职工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定期培训, 培训内容为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工作流程和要求;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 以正确的方式分期和操作规程;安全知识, 专业技术, 职业卫生与安全保护及事故应急处理知识分类收集;被刺伤, 擦伤预防和损伤治疗后发生。要求全院工作人员人人参加,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派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到省、市参加相关知识的学习, 在医院以会代训、普及培训、分批轮训, 对住院患者和陪侍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住院宣教, 对新参加工作的各类人员在进行岗前培训时, 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是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及环保意识, 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各种污垢, 以严格的分装, 及时清理, 在黑色塑料袋中, 感染性废物的黄色塑料袋的医疗废物标识, 锐利废物利用标准的专用锐器盒包装一般生活垃圾, 要注意防止泄漏, 并运到指定地点, 进行处理;护士长随时检查, 责任到人。

2.4 做好清洁工的管理

清洁工是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处理的直接操作者。是医院必不可少的一分子, 在医疗废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各科护士长要对他们进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关心他们的需求、听取意见及建议。要告诫医护人员不能岐视他们。提倡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 多激励他们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将“要我做”的观念改成“我要做”。从而以较高的热情较强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

3 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及处理

3.1 分类收集、处理

蒸汽消毒或化学消毒处理后, 再在双黄特需医疗废物包装袋;外伤废为防渗, 耐强锐器盒, 以3/4全封闭;化学废弃物必须经过84消毒液初步无害化处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表示特殊病理性废物, 药物浪费。指导部门人员收集医疗废物, 每天的医疗废物容器的权利, 并用含氯消毒剂清洁与干燥备用。

3.2 保证医疗废物的正确安全运送

从废废暂存地面运输高度负责, 并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支持人员, 运输人员的医疗废物运送前, 必须检查包装材料, 封口的标签, 标识的容器, 封闭的是符合要求, 防止医疗废物的原因是因为损坏的包装或容器, 泄漏和扩散的损失, 并完成个人防护, 防止医疗废物与人体直接接触。在发货前与各部门运到相关负责人与签名。交通工具后交付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废物收集, 每年输送体检, 并免费疫苗注射乙肝。

3.3医疗废物暂贮地处的管理

临时存储必须对苍蝇和老鼠采取安全设施, 并有专人负责锁门。为了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室内墙面, 地面采用瓷砖装饰, 水利设施, 方便清洗, 冲洗, 消毒, 加工, 培训的负责人, 禁止在室内的饮食, 并完成登记, 登记内容类型, 来源, 包括交付时间可以浪费, 重量或者数量, 处置方法, 最终目的地和代理等项目。医疗废物的收集, 通过指定的垃圾管理和管理人员转让双签, 标准化, 集中化, 无害化处理。不要浪费临时不能超过2 d, 医疗废物存放在档案馆3年。

3.4 从各个环节督导检查, 严格把关, 不留漏洞、死角

在医疗废物临时存储查询的分类收集, 袋子封口, 是否在标签说明书和输送工具是否清洁和实施消毒, 形式过渡登记是否完成。在生活窍门检查与医疗废弃物, 防止污染环境。运输航线检查是否需要运输人员穿制服, 戴口罩, 帽子手套, 围裙等, 无论是在保护措施到位, 关闭。不定期检查和维护部分在医院的所有出口医疗废物泄漏, 腐蚀, 扩散。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有效地防止继发感染, 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医院医疗废物安全管理责任书 第4篇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染和环境污染,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技术》、《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等相关规章、恩卫计(2013)49号《XXX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筹备组关于开展医疗废弃物管理专项整治的通知》的精神,并结合我院医疗废物管理的实际情况,特签此责任书。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有关配套规章、文件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提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全面、准确地领会、理解和掌握《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规章、文件的各项规定,增强对医疗废物安全管理的意识。

二、必须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运送和暂存等工作,并做好登记,坚决杜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

三、医务科负责医疗废物管理指导、督查工作。

四、各科重点加强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医疗废物管理,直接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中;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符合规范的锐器盒中,并标上医疗废物中文标识。

五、有关人员在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过程中必须加强自我防护,杜绝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及时按级汇报,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事故现场进行紧急处理,并做好登记。

六、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任何科室或个人转让、买卖和回收利用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

七、护理部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交接、毁行、消毒、运送、暂存、销毁等工作,并做好登记。

八、若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章制度,科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除接受经济处罚外,必须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医务科一份,相关责任人一份。

主管副院长:

医务科:

相关责任人:

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 第5篇

1 存在的问题

1.1 医疗废物混放

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出现医疗废物混放现象。工作中有的医生将感染性废物如手套、敷料等放入生活垃圾桶;将损伤性废物如一次性刀片、针头等放入感染性垃圾桶内;有的护士在工作繁忙时为了省事、省时, 把不同废弃物放入同一废物桶内, 他们认为医疗废物分类不分类不会有大碍, 反正医疗废物最终要经无害化处理, 但是, 正是由于医疗废物的混放而造成了工作人员职业伤时有事发生。实习生 (包括实习医生、护士) , 进入医院前很少接触规范化的医疗废物分类, 他们对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认识不足, 要完全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标准要一段时间和带教老师的指导。另外, 保洁员、病人、陪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不认识, 他们产生的废物难以按标准分类。

1.2 废物分装桶不符合实际或种类不足

如采用带盖塑料胶桶装感染性废物, 不便于操作, 常常出现不盖桶盖, 废物产生的异味污染环境。每个地方所产生的废物种类不同, 设置的废物分装桶种类少, 废物产生后易混装, 如治疗车、处置室、产科病房等。

1.3 医疗废物容量过多

医疗废物容量过多, 易发生职业暴露污染, 如损伤性废物容器要求装2/3满时要更换, 但是为了节省成本, 部分科室出现包装过满外溢, 对护士及收集人员易产生职业伤害危险。在工作量大的科室, 感染性废物回收不及时, 过度装载, 造成外露, 污染周围环境。

1.4 医疗废物超时存放

个别科室由于医疗废物产生少, 出于节约成本的原因, 4 d~5 d才更换1个锐器盒, 严重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存放的时限要求, 给致病菌的滋生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1.5 收集医疗废物时未严格交接

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到科室时, 护士常忙于治疗, 收集人员避免浪费时间就自行将各类废物收走, 有时没有称重和双方核实签名, 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交接的要求。

2 对策

2.1 组织医务人员培训与学习, 提高认识

不但护士要学习和考核《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而且领导、医务人员、实习生、保洁员、收集人员等都要进行学习、培训, 强化法制观念, 良好的医疗废物管理的基础是所有参与人员均具备如何分类处理和收集医疗废物的知识[2]。要重视实习生、新上岗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知识的培训、考核, 只有全体人员培训、学习, 才引起所有人员的高度重视, 才能自觉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工作, 防止医院感染和职业伤害发生。

2.2 健全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医院主管医疗废物管理领导、护理部、医院感染办公室对医疗废物分类管理高度重视, 逐步健全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工作要求, 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 (操作常规) 、医疗废物运送与暂时贮存工作要求、医疗废物交接工作要求、医疗废物消毒工作要求、医疗废物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等, 做到各环节有章可循, 逐项落实到人和严格执行。

2.3 加大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投入, 使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化

按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要求, 我院统一使用标准的损伤性废物容器、感染性废物包装袋、收集专用车等, 为了便于医务人员操作和符合管理要求, 感染性废物装置全部使用脚踏式开盖垃圾桶。

2.4 加大检查、监督力度, 及时纠正存在问题

护理部、医院感染办公室对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作为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在每周2次或3次的护士长夜查房、每月2次行政查房及每月1次护士长大查房中,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是必查的项目, 加大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力度, 使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渐渐规范化。

2.5 严格管理医疗废物交接、收集

各科对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责任明确分工, 感染性废物主要由保洁员根据科室医疗废物产生情况定时更换包装袋, 并进行标识。损伤性废物由护士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装至3/4满时及时封合并标识, 更换锐器盒。各科医疗废物收集每天由专人、专车、专线路进行, 医疗废物交接由专职收集人员与科室保洁员共同称重、登记、签名确认。

3 体会

医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关键, 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基础, 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是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重要步骤[3]。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制度是防止发生医院感染和职业伤害的根本保障。在任何一个服务机构, 护士及勤杂人员都是受到伤害风险最大的群体, 因此, 护士、勤杂人员要作为培训的重点, 要进行反复的学习、考核, 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对实习生、新上岗人员除了岗前学习、考核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外, 还要加强在工作中的指导, 使他们不违反制度。经常的检查、督促是保证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成效的根本。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对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要持之以恒, 才能实现医疗废物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0616.

[2]石英, 齐之洪, 邹萍, 等.临床医疗废物管理缺陷及对策[J].天津护理, 2004, 8 (4) :229230.

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 第6篇

1 研究方法与过程

1.1 研究样本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 按不同地理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服务状况, 共计抽取抽取县级医院总数为8家, 抽取乡镇卫生院总数为32家, 共40家医院;每家医院抽取1名负责医疗废物管理或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人员, 以及2名医护人员, 共40名管理者, 80名医护人员作为访谈对象, 其中4名管理者拒绝接受访谈。

1.2 研究工具

1.2.1 现场观察调查问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注射现场观察问卷翻译, 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予以修订形成, 包括医护人员的注射行为以及医院的管理行为:医护人员注射结束后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情况, 注射现场是否有锐器盒及锐器盒的使用与处理, 医疗机构是否有随意丢弃的注射废物, 处理大部分锐器垃圾的方式等。

1.2.2 访谈问卷

包括医护人员访谈、管理人员访谈, 采用结构式访谈方法进行访谈。主要包括医院是否制定注射废弃物的处理流程与制度以及对医院注射废物处理现状的评价等方面内容。

1.3 调查过程

调查前, 运用多媒体教学对调查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 培训内容为注射医疗废物的内涵、范畴、危害、现状, 以及加强管理的意义, 本次调查所用问卷的构成部分, 每个条目的意义, 发放问卷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如何解决。重点讲解了现场观察与访谈的技巧与注意事项。随后将调查人员分为4组, 每组2人, 于2008年10~11月对样本医院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访谈结果

2.1.1 医院管理者访谈

26 (72.2%) 位管理者告知其所在医院下达了国家制定的有关医疗废物的处理规定, 17 (47.2%) 家医院自行制定了一次性注射器等医疗废物的有关处理规范。对于注射器具使用后的处理, 94.4%的医院管理人员认为该医院做到了上缴医院或上级部门做统一规范处理 (焚烧或毁型) ;有两家 (2.8%) 医疗机构认为存在用后放入专门容器内, 自行深埋处理的情况;管理人员均否认有将用后针头针管随意丢弃入一般垃圾袋或者户外, 甚至用后收藏, 再由小贩收购的现象。

2.1.2 医护人员访谈

75.0%的医护人员反映自己所在医疗机构有储备的锐器盒, 2.5%的医护人员反映所在医疗机构在终末处理一次性注射器的时候存在不合理现象, 用后注射器或有小贩收购, 或用后随意将针头针管丢弃户外。见附表。

2.2 现场观察结果

调查人员在对各医疗机构观察过程中, 随机选择某一注射场景, 观察了其中2名医护人员, 共80人, 在注射操作后对注射器的处理过程, 发现仅24人 (30.0%) 在注射完毕后, 立即将注射针头置入耐刺锐器盒, 30人 (37.5%) 立即将注射器浸没在消毒容器内。

在注射场所、医院物质供应部门、医疗垃圾处置部门及医院周围环境的现场观察发现, 所有医疗机构在临床中一次性注射器使用率达100%。27家 (75.0%) 医疗机构无库存耐刺锐器盒, 注射现场同样也无安全的锐器盒;7家 (19.4%) 医疗机构的注射现场有满溢的、被刺穿的或敞开的锐器盒;30家 (83.3%) 有放在塑料瓶或敞开容器的锐器 (使得工作人员暴露于针刺伤危险中) ;在8家 (22.2%) 医疗机构发现了使用过的随意丢弃的锐器。29家 (80.6%) 的医疗机构将大部分锐器垃圾转运至集中处理处, 但很多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具存在焚烧不彻底或者掩埋深度不够的问题。

3 讨论

近几年来, 我国充分认识到加强医疗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继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 对医疗废物从产生、分类收集、密闭包装, 到收集转运、贮存、集中处置整个流程都作了严格规定, 不断推动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建设。然而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安全遵照国家法律与制度执行, 甚至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尚未下发相关文件, 也没有制定对应的实施细则, 部分医护人员甚至医院管理者对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缺乏正确认识。

从访谈及现场观察显示, 基层医疗机构对注射废弃物等医疗垃圾的处置较混乱, 存在随意抛弃和贩卖现象, 与国内深圳市内92.9.%的医疗机构均建立了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97.4%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处置相比, 差距较大[4]。提示湖南省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尚存在较大缺陷, 部分医院管理者对医疗废物的处理不重视, 主要表现在组织不健全, 制度不落实;医务人员医疗垃圾安全处置意识薄弱, 普遍缺乏医疗垃圾分类意识;医疗废物缺乏系统管理, 监督机制薄弱。

4 建议

4.1 给予必要的专项经济资助

针对目前在乡镇基层医院普遍缺乏标准的锐器盒以及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率较低的现况, 究其原因可能与经济原因相关, 同时由于自毁式注射器的成本高于普通的一次性注射器, 医疗机构从节约医院成本的角度出发, 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回缩自毁式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在临床的使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注射器针头的正确处理。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设立专项基金, 根据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垃圾回收情况, 给予免费锐器盒以及补助其医疗垃圾处置费用。

4.2 提高认识、加强监督

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 广泛宣传, 督促一线医护人员的学习, 将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尤其是医疗垃圾分类处置知识纳入医务人员在职继续教育的常规培训内容, 加强人员的普及率。应当在设立医疗机构时严格考核处理方案, 进行监督检查。管理部门应经常随机到各医疗机构现场监督检查其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把检查结果纳入一把手工程, 作为院长业绩的评价指标之一。

4.3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一定要从制度管理着手, 责任到人, 不仅要管理好各大医院的医疗废物, 更不能漏掉社会办医和个体诊所等小的医疗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全行业管理, 对基层医院也应实行申报登记制度, 申报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地址、医疗废物名称、产量、数量、性质以及处置设置等, 管理部门依据这些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为管理和处置提供可靠依据, 卫生监督和医院感染管理主管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 统一标准和要求, 避免同一工作出现不同的标准、要求。

4.4 以安全和适当方式处理和管理医疗废弃物

目前医疗单位通常使用安全盒和截针器来回收使用后的注射器。无论从经济成本, 还是社会价值考虑, 推广使用截针器在安全注射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注射器材用后, 应加强无害化处理。焚烧和掩埋的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是目前在村卫生室水平最适合的一次性注射器处理方法, 而对于乡级和县级卫生机构而言, 消毒、毁形和回收是目前较为适宜的处理一次性注射器的方法[5,6]。

总之医疗垃圾处置是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国内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管理缺陷, 与认识及经济原因相关, 卫生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公众应密切合作, 加强宣传教育及监管力度, 并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 以妥善解决目前我国医疗垃圾管理问题,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摘要:目的 了解湖南省基层医院医疗注射废物管理现状。方法 采用结构式访谈及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于2008年10~11月调查湖南省40所基层医院对医疗注射废物的处置与管理现状。结果 26所医院下达了国家制定的有关医疗废物的处理规定, 17所医院制定了一次性注射器等医疗废物的有关处理规范, 现场发现多数基层医院在注射现场无标准锐器盒或锐器盒敞开、溢出, 8家医院周围有随意丢弃的注射废物, 个别医院有注射废物贩卖现象。结论 湖南省基层医院对医疗废物管理存在较大缺陷, 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意识不强。

关键词:基层医院,注射废物,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1]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reg-ulations[S].2003.Chinese

[2]王克安, 陈琦.安全注射与中国安全注射联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 10 (4) :16-18.[2]WANG KA, CHEN Q.Safe injection and China Alliance for SafeInjection[J].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2004, 10 (4) :16-18.Chinese

[3]李六亿.安全注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6, 12 (3) :2-4.[3]LI LY.The actuality and supervise methods of safe injection[J].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2006, 12 (3) :2-4.Chinese

[4]丰素娟, 刘堃, 张洪, 等.深圳市2011年医疗废物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1, 18 (4) :370-373.[4]FENG SJ, LIU K, ZHANG H, et al.Survey and analysis onmedical waste of Shenzhen City in 2011[J].Chinese Journal ofHealth Inspection, 2011, 18 (4) :370-373.Chinese

[5]王进, 刘青恋, 郑红茹, 等.四川省基层接种点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9, 16 (4) :1100-1102.[5]WANG J, LIU QL, ZHENG HR, et al.Analysis on current sta-tus of safe injection of grass roots inoculating units in SichuanProvince[J].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2009, 16 (4) :1100-1102.Chinese

基层医院医疗废物分类现状及干预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2年内, 在17个临床科室每季度共8次的医院感染检查中对68名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提问, 按照我院医疗废物分类、存放、回收等标准检查, 结合临床工作中所发现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2 我院医疗废物分类现状分析

2.1 医疗垃圾混放:

(1) 分析原因为个别临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欠缺, 环保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 护士执行得比医师好, 如外科医生换药时将检查手套的外包装生活垃圾混于感染性垃圾桶内, 加重了医疗废物处置费用, 浪费了资源, 污染环境。 (3) 个别护士将输液时消毒用过的棉签置于患者的床头柜, 患者及家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扔至生活垃圾, 或患者将按压针眼的棉签丢弃于生活垃圾。 (4) 科室保洁员在打扫病区卫生时, 将有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 卫生纸等归至生活垃圾。 (5) 回收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文化程度低, 有时将损伤性垃圾与感染性垃圾混装一起回收, 或废物不够2/3满时不能每天回收。

2.2 监督体系考核力度不够:

(1) 科室虽有安排、有计划, 但常见问题屡次发生, 如:医疗废物混放。 (2) 监控员未发挥出最大作用。 (3) 院科两级考核力度不够。 (4) 对医院感染质量检查护士长资料无控制分析。

2.3 个别医师、护士、实习护士、保洁员对医疗废物相关知识掌握不全。

(1) 提问68名医护人员, 回答有关医疗废物的相关知识掌握全的有1/3, 主要为护理人员, 掌握不全的1/3, 部分医师、护士、实习护士、保洁人员掌握情况很差。 (2) 临床科室每季度对护士一次院感知识的培训, 但缺乏对医师的培训。 (3) 对保洁员及患者和家属的培训不够。 (4) 回收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写票时未详细注明感染性垃圾及损伤性垃圾, 或有时认识不够估计重量。

2.4 医疗废物设施配备不标准, 标识不完全统一。

(1) 各临床科室对医疗垃圾桶颜色无区分, 只从塑料袋的颜色来区分, 黄色袋装感染性垃圾, 黑色袋装生活垃圾。 (2) 桶盖打开时医护人员怕麻烦甚至将盖放置一侧, 做不到随放随盖。 (3) 锐器盒不统一:科室自制锐器盒, 首先使用用过的输液塑瓶, 旁开孔, 容易导致针刺伤。或使用空的外套黄色袋的注射器纸盒, 大小不一。 (4) 部分标识不统一:拖把标识 (护士书写) , 桶的标识有的在桶盖, 有的在桶外壁 (护士打印) 。

3 干预措施

3.1 建立长效的全员培训计划:

(1) 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 可邀请上级医院主管医院感染的人员来我院授课, 医院培训时要求控感员必须参加。 (2) 保洁公司加强对保洁员进行医疗废物分类、运送流程、登记及应急报告制度的培训, 考核合格后上岗。 (3) 科室利用开工休座谈会的机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此类培训, 使大家对医疗废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4)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健康宣教。 (5) 发挥科室管理人员及监控员的作用, 督促、检查、考核成绩纳入个人绩效。

3.2 完善院科两级考核, 措施落到实处:

(1) 年初科室根据控感科的年计划制定出本科室的培训、考核计划, 按PDCA循环模式, 培训、考核。注重与多部门如护理部、总务科、保洁公司的协作。 (2) 各科控感小组每月自查, 每季度与控感科、护理部共同检查医疗废物的执行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控感科现场书面反馈, 即下发整改通知书, 科室每月召开讨论分析整改会, 运用鱼骨图等分析法制定出整改措施进行干预。并作为下月工作重点, 体现持续改进。 (3)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评价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1]。所以检查结果与个人绩效考评挂钩, 奖优罚差, 充分调动医护积极性。

3.3 医院加大对医院感染设施投资:

(1) 医疗废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医院应加大资金投入, 如统一改为脚踩式医疗废物桶、周转桶, 随用随盖。颜色区分, 桶外侧壁有统一的医疗垃圾标识。 (2) 拖把统一用颜色区分。 (3) 改进统一、标准的锐器盒。 (4) 洗手池旁有干手设施, 洗手液固定于墙壁, 取缔传统的湿肥皂洗手。

3.4 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

(1) 医护人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义务和权利, 提高自觉性, 把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的行动, 达到主动配合, 并能指导他人共同做好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工作。 (2) 医护人员遵守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条例, 做好自我保护, 预防职业暴露。 (3) 在我院控感组织三级管理体系下, 制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医疗废物管理流程, 收集、暂存、运送、消毒。做好双人交接, 如实填写票据。

4 小结

随着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的出台, 医疗废物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而引发的事件媒体也时有报道, 它警示我们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将会危害环境、危害社会、危害健康, 传播疾病。为此我们县级医院强化人员培训, 改变认识与落实同等重要, 监管部门严抓、严管。使医疗废物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增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加强基层医疗废物管理体会 第8篇

1 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 主管院长为副组长, 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医疗废物管理小组, 指导和监控全院医疗废物的各项管理工作。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人, 切实履行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个人安全防护、资料登记管理等监控工作。

2 健全制度, 加强管理

医院领导、感染管理科对医疗废物管理高度重视, 结合我院实际, 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工作要求、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个人防护措施等。同时院方和科室签署了医院感染安全管理责任书, 其中包含了医疗废物的内容, 做到了各环节有章可循, 落实到人, 全院职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熟记自己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从而杜绝了一切隐患的发生。

3 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认识

高质量的医疗队伍是医疗废物规范处理的保障, 为此,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 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 分别有重点地进行培训, 强化各级各类人员的管理与参与意识。

3.1 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相

关法律、法规, 职业安全防护, 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等, 让医务人员了解医疗废物的相关知识, 明确自己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自觉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3.2 对新上岗、实习生, 重点培训医疗废物相关法律、法规, 分类、收集及职业安全防护知识。

3.3 医疗废物专职收集、处置人员, 由于文化水平低, 而

且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不了解, 导致医疗废物未密闭运送, 运送车辆未及时保洁等问题。所以须对这类人员着重强调环保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理过程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并不定期对医疗废物的运送和处理进行检查监督, 以保证医疗废物及时清运和处理, 严禁将医疗废物私自贩卖。

3.4 保洁人员文化水平低, 不懂医院感染知识, 对医疗废

物缺乏了解, 所以要重点培训他们消毒隔离、职业防护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禁止贩卖医疗废物。

4 注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

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 须严格分类回收,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 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别置于专用容器内, 防止污染环境及传播疾病。 (1) 感染性废物, 使用后装入有警示标识, 防渗漏的黄色医用塑料袋中, 塑料袋达到3/4满时, 用绳子扎紧袋口, 防止泄漏和遗散。袋外注明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日期、类别。 (2) 病理性废物装入双层黄色医疗塑料袋内, 处置之前低温保存。 (3) 损伤性废物装入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利器盒内, 并在盒外标签注明科室、日期。 (4) 药物性废物少量的可混入感染性废物中, 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5) 化学性废物可经降解处理后排入医院污水系统。

5 严格交接登记

各科室医疗废物由专职收集人员负责, 每天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运行。专职人员和科室值班护士共同清点医疗废物类别、数量, 双方确认后进行登记签名。要求登记项目齐全, 资料保存3年。医疗废物运送使用防渗漏、密闭的车辆, 由回收人员负责, 每天用后清洗、消毒。

6 加强督查力度

医疗废物管理小组, 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 检查医疗废物处理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向科室反馈, 指导进行整改, 并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疗质量考核项目, 与科室奖金挂钩。

7 体会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 使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确保了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实践证明, 领导重视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关键, 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是基础[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监督管理, 是防止疾病传播, 保护环境及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6-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废物分类目录[S].2003-10-10.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第9篇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 容易引起再次感染。我院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有效避免了对社会及环境造成的危害和污染, 现简介如下。

1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1.1 认真落实医疗废物分类制度认真落实医疗废物分类制度是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得到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1]。用印有专用标志的黄色包装物与容器装医用垃圾, 必须有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医疗垃圾分为五类:

1.1.1 感染性废物患者用过的棉签、棉球、引流棉条、纱布、一次性大单、中单, 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手套、吸痰管等均为感染性废物, 用后直接放入黄色医用垃圾袋中。

实验室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等高度危险性废物就地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装入黄色医用垃圾袋中。传染患者及疑似传染患者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垃圾处理装入黄色医用垃圾袋中, 传染患者的医疗垃圾装入双层的黄色医用垃圾袋中, 及时密封。

医疗垃圾袋达到3/4时, 用绳子系紧袋口。在袋外醒目处贴上标签, 标签上填好科室、日期、类别、数量等。

1.1.2病理性废物病理科产生的病理蜡块、切片后剩下的人体组织, 手术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装入医疗垃圾袋中标签注明, 暂时存放于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冰箱中。

1.1.3 损伤性废物医疗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用后的针头、缝合针、玻璃安瓿、手术刀、备皮刀等各种锐器均属于损伤性废物, 用后直接放入利器盒内, 并在盒面标签上注明科室和日期等。

1.1.4 药物性废物过期、变质、淘汰、等药品我们均交给院方, 由院方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1.5 化学性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化学试剂等, 按规定比例稀释后放置一定的时间倒入下水管道。废弃的放射性药物严格放置于专用场所达到要求的半衰期 (T1/2) 后交回生产厂家处理。器械修理室对报废的血压计中的银汞集中收集, 作为再修理使用材料。大量的废弃化学药品均交给院方, 由院方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2 认真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交接登记要求我院设计了《医疗废物暂存处与科室交接登记表》、《科医疗废物转交登记表》, 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置交接登记工作, 登记内容包括:交接日期、科室、医疗废物类别与数量 (注明重量或数量的大中小袋、盒) 、交货人签字、收货人签字等。

回收专职人员到各科室回收时要对医疗废物盛装袋的完好性、扎口是否有效、粘贴标签及标签内容等进行核实, 不符合要求可要求重新处理直至符合要求;与科室人员做好数量交接登记并双签字。

如果医用包装袋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医疗废物污染时, 要对被污染处先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后再收集。

1.3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时间、路线要求每天15:00我院医疗废物收集、运送人员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及路线, 用专用运送工具运送至医院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减少医疗废物在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在运送过程中, 防止医用垃圾袋或容器破损防止医疗废物漏出, 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运送工作结束后, 对运送车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1.4 我院医疗废物暂存处具备医疗卫生机构所要求的储存设施、设备, 如: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的安全措施;易于清洁和消毒;有“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冰箱等。

2 认真落实防控措施

2.1 对全院医护人员、医技人员、卫生员、医疗废物处置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为《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质控标准及处置流程, 努力做到人人掌握。针对不同人员制定出相应的培训内容分期进行组织培训和学习, 加强手卫生、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工作人员相互监督, 保证各个环节处置规范。

2.2 加强对患者、家属等的教育工作, 使之知晓医疗废物所产生的危害, 进一步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保障大家的健康。

2.3 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操作时要戴帽子、口罩、手套等, 处置后各种医疗废物要安全妥善地放置, 防止发生各种意外。收集运送人员工作时, 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手套, 必要时戴口罩, 做好个人防护。防护用品污染后要及时更换以防感染。各科室要备好、备足所需防护用品。

2.4 严格按照标准预防的具体要求执行, 处理锐器时防止被刺伤, 不要将针帽套回针头, 一定要套回时, 运用单手操作方法, 使用过的针器、锐器应尽快投入锐器盒。有结果表明, 护理工作量的大小与护理人员被锐器损伤的频率多少呈正相关关系[2], 应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

2.5 每日工作结束对运送车辆及暂存处进行消毒。

2.6 制定应急报告制度, 当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 相关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行管科报告, 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采取应急措施。

2.7 落实职业暴露的相关制度与措施。

2.8 加强有效的监管,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工作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及时进行指导, 以防发生意外。

2012年统计我院产生感染性废物116 800 kg、损伤性废物30 900 kg、病理学废物68.5 kg, 共产生医疗废物147 768.5 kg, 1年内就产生如此多的医疗废物, 如果不加强管理, 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给环境和群众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不但要领导重视, 还要有科室和有关人员的相互配合, 齐心协力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增强责任心, 提高规范化处理医疗废物水平, 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保证环境和广大群众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鸿岩, 刘海云, 栾颖, 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7) :3684.

上一篇:开发模式下一篇:就业困境与出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