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诚信思想

2024-09-01

孔子的诚信思想(精选12篇)

孔子的诚信思想 第1篇

从造字结构上来看, “信”字从“言”从“人”, 在《说文》中“信”字归“人部”, “人, 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信, 诚也”是许慎对“信”字的解释。“诚”字最早见于《尚书·舜典》:“敖奏以言, 明诚以功, 车服以庸。”《礼记·大学》对“诚意”的解释有着“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内容, 包含了伦理、物理等原则。而在中华民族的成语里, 也有着许多表达“诚信”的成语, 如“一诺千金”、“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一言九鼎”、“金口玉言”等, 都在表达着对诚信道德的敬仰与向往。作为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中华民族道德文明奠基者的孔子, 在春秋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 看到了时代变更所引发的道德理念的更替, 也看到传统道德的缺失, 所以提出了诚信理念。据统计, 在《论语》中, 有关“信”的论述有38次, 可见“诚信”的地位之重要, 特别是在《学而》里, 十六章里就有六章是讲述与“信”字相关的道理, 而孔子论述“信”的含义就是取信于人、不失信约、做人真诚的意思。孔子还将诚信教育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和政治活动中, 对后世的道德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从如下四个方面分析之。

一、诚信乃治国之道

《论语·颜渊》有云:“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在这段话里, 孔子把治国者的诚信需求放在了“食”之上, 认为无“食”百姓会死亡, 但死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所以不必害怕, 而“信”乃立国立身之本, 缺失了“信”就会失去国家的根基, 比失去食物、军队都更加可怕, “民信”是比“足食”、“足兵”更为重要, 是无一时可以或缺的基本要素。特别是孔子所生活的春秋乱世里, 在此二百九十多年间战火频仍, 诸侯争霸, 有记载的军事行动就多达480次。《史记·太史公自序》亦云:“春秋之中, 弑君三十六, 亡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翟者, 不可胜数。”在这种动荡的形势之下, “处大国则攻小国, 处大家则乱小家, 强劫弱, 众暴寡, 诈谋愚, 贵傲贱”, 造成了“礼崩乐坏”的政治形势, 使得原有的传统道德秩序迅速崩溃。在“处昏上乱相之间”、“殊死者相枕”的残酷现实之中, 孔子已看到了诚信道德的危机, 所以确立诚信道德是比获取食物更重大的事情, 有着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迫感。

为此, 孔子提出:“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论语注疏》卷一注释句云:“为国者举事必敬慎, 与民必诚信。”“敬事而信”是对国君提出的道德要求, 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 国君必须具有敬重国事、诚信为本的道德, “信”就成了国君治国的法宝, 哪怕是千乘之大国, 只有“信”字当头, 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才能赢得民心, 故《论语·子张》云:“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未信, 则以为厉已也。信而后谏;未信, 则以为谤已也。”《论语注疏》卷十九注释此句云:“君子若在上位, 当先示信于民, 然后劳役其民, 民忘其苦也。”因为对于诚信理念的执著坚守, 孔子甚至在弟子樊迟请教是否可以用“教民稼穑”的方式治理国家时, 愤怒地回答:“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

二、诚信乃为人之本

诚信观念不仅与治国安邦有关, 更是个人做人的根本, 也是古代君子必备的美德, 因此在孔子的教学内容里, 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注疏》卷七注释此句云:“此章记孔子行教以此四事为先也, 文为先王之遗文;行为德行在心为德, 施之为行;中心无隐为之忠;人言不欺为之信。此四者有形质, 故可以为教也。”由此可以看出, 文、行、忠、信四者是古人心目中四种有着具体内容的美德, 所以被教育家孔子拿来做教化弟子的教学内容, 最重要的是, 在这段话里对“信”字作出了具体的注释, 曰“人言不欺为之信”, 这就是说“信”主要内容是不欺骗, 说实话, 以诚实的语言和行为在人群中竖起自己的诚信形象。

在孔子心目中, “诚信”还是一个人野蛮或文明的分界, 是一个人道德感召力的外在形式, 因此《论语·卫灵公》云:“主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 行矣。言不忠信, 行不笃敬, 虽州里, 行乎哉?”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 一个人要是有忠信之德时, 虽然行走在陌生的蛮夷之地, 也会以他的诚信品德去感染对方, 在这片陌生的地区通行无阻;相反如果是一个言无而信之人, 那么即使他在自己最熟悉的乡里, 也会处处受阻, 得不到乡邻的认可, 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信”不仅把一个人的野蛮或文明的品性区分开来, 更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论语·为政》有云:“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注疏》卷二注释云:“大车, 牛车;輗, 辕端横木以缚轭驾牛领者也;小车, 驷马车;軏者辕端上曲钩, 衡以驾两服马领者也。大车无輗, 则不能驾牛;小车无軏, 则不能服马;其何以行之哉, 必不得行也。以喻人而无信必不能行也。”从孔子的这个比喻里, 可以看出孔子把“诚信”看成是人的立身之本, 失去了“诚信”, 人就失去了道德的平衡, 就像马车失去了最重要的部件一样, 必然不会有正确的方向, 所以这个失衡之人一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因此, 诚信作为一种人格修养, 是一种长期修养的内在积淀, 也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

三、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正因为“诚信”道德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孔子认识到“诚信”乃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实现了“以礼化人”的愿景, 培养出“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诚之”的社会风尚, 民众讲究礼让和友爱, 不要争斗杀戮, 所有人都在全社会通行的道德准则下, 遵守共同的公共准则, 约束过激的思想和欲望, 以合法的手段取得财富, 以诚实的态度治理学术, 这样就能使社会秩序稳定, 民众亲善友爱,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进而实现孔子期望的天下统一的礼治局面, 到达“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的理想境界。

四、孔子的诚信教育目标

孔子不仅把“诚信”作为教育内容, 而且把“诚信”当作教育目标, 这个教育目标在《论语》里表述得非常清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孔子对弟子在品德方面提出的要求, 这三个要求体现了孔子对于“忠”“信”“学”三方面的标准, 而在对于弟子们的诚信品德方面, 孔子还有更具体的要求。

1.《论语·学而》提出了“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基本道德标准, 与“贤贤易色, 事父母, 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的理念一起共同组成了青年弟子的社会道德标准, 这里面既包含了弟子在家里如何和谐家人、在外面如何和谐朋友的处世之道, 也包含了“言而有信”“谨而信”的对“诚信”品质的要求, 只有在“言而有信”“谨而信”的前提之下, 才能实现从家庭到社会的全面的和谐, 因此“言而有信”“谨而信”就成了青年弟子入仕的道德品牌。

2. 在日常的行为上, 孔子要求弟子们生活细节上处处恪守着诚

信规则, 孔子教育学生“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 把“言而有信”的道德品牌化做实际的行动, 树立起“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信念。而“听其言而观其行”、“耻躬之不逮”则是孔子观察一个人的品德的有效方法, 孔子把一个人言行是否一致作为评判标尺, 把言论与行动的统一作为衡量一个人品德的准则, 对于夸夸其谈、爱说大话而不脚踏实地实践的人, 孔子非常反感, 他愤怒地指责之:“巧言令色, 鲜矣仁。”

3. 在学问方面, 孔子也提倡诚信治学的理念, 孔子教育弟子云:

“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正因为孔子认为“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学术是传之后代的精神财富, 所以必须严谨, 必须诚信, 给后来学人留下真实的学术原貌, 才能使后续的学术研究在一个真实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所以学者必须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五个环节的修养, 以达到诚信治学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孔子特别推崇这种严谨治学的人, 他对于苦学一生的颜回尤其推崇, 在《论语·雍也》里称赞其曰:“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在孔子的教育之下, 子路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忠信之士, 孔子也曾赞叹过子路的忠诚精神:“道不行乘俘浮子海, 从我者其由与?”孔子本人也是这样对待学术的, 当孔子晚年编纂《春秋》一书时, 他本着忠实于历史原貌的做法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事件, 使得一切曾经在历史上胡作非为的“乱臣贼子惧”, 也体现了孔子身体力行的诚信治学的态度。

学者唐凯麟指出:“诚信首先是对宇宙存在的价值肯定, 是对人的本性、人类道德的价值肯定。”“诚信”也是每个生命个体立身处世之本, 是人类在宇宙间得以生存的根本理由。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亚洲的文化巨人, 为中华文化的承袭传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其所确立的“诚信”理念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构成。在孔子的“诚信”思想中, “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 应当在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繁荣、稳定发展的重要标志, 因此孔子所提出的“诚信”思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命题, 也为人类的道德文明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途径。

摘要:孔子认为“诚信”的含义就是取信于人、不失信约、做人真诚的意思。孔子还将诚信教育贯彻到教学活动和政治活动之中, 对后世的道德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孔子,诚信思想,《论语》

参考文献

[1]赫大维·安乐哲, 著.蒋弋为, 译.孔子哲学思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2]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 1997.

[3]何晏, 注.邢昺, 疏.论语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4]唐凯麟.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孔子诚信的名言 第2篇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孔子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

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D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名言名句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论语译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从《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3篇

《孔子游春》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文章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透过课文也可窥一斑。

一、教育即生活。据载,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六书。但是他对弟子的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他积极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近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利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这一教育思想同今天我们提倡的大教育观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游春》一文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例如:“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当听完性格不同的子路和颜回各自的志向后,“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丝毫看不出孔子有半点“师道尊严”的架子与面孔,师生俨然是一种朋友关系。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弟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师生才能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相长”,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这一理念。

三、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孔子积极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去游玩,游玩中巧借河水诱导弟子。乍一看,孔子的这次教育活动是一种偶然,实则不然。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春天到了,孔子为什么选择到泗水去游玩而不是别的地方?这是因为“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此时的泗水正是生机勃勃的时期。那么,孔子又为什么选择有水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孔子“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由此,我們可以推断,在此之前,孔子早已有了关于“水”的宏论,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当孔子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时,“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此时弟子们已经达到一种“愤”“悱”的状态,孔子见时机已到,便引发出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讨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都没想到“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多么深刻!

正因为弟子们深刻地受到了“真君子”的思想教育,所以孔子又因势利导,引导子路和颜回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其教育可谓水到渠成。

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第4篇

一、孔子“诚信”思想

诚与信是孔子思想中两个极为重要的道德条目, 重诚守信则是孔子所特别强调的一项根本的伦理道德准则, 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之中。

孔子认为, 诚实守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的精神纽带, 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基本原则, 是做人的根本、立身的基点, “信则人任焉”;否则, 离开诚信, 无论何人在社会上都势必难以立足,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这就是说, 人缺少了诚实守信的品德, 就如同车子缺少了輗軏这类枢纽无法行进一样, 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孔子进一步指出, 重诚守信不但是立身之道, 也是兴业之道。一个人只有奉行了诚实守信的处事原则, 才有可能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信以成之”。

孔子对诚信倍加推崇, 认为诚信是立国之基, 是政府取信于民的根本途径。作为统治者的国君, 首先必须自身要讲求诚信, 取得民众的信任, 才能获得下层民众的真心拥戴, 从而顺利地管理和领导民众, 充分调动下层民众的工作积极性, 且使其任劳任怨, “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孔子将取信于民作为治理好国家的一项最根本的原则, 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 甚至认为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 但不能“去信”, 他说:“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孔子将诚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意义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其对诚信的重视, 在此表露无遗。

孔子十分注重践行诚信, 认为诚实守信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而要体现在行动中, 做到信守承诺、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强调:“言必信, 行必果”。所谓“言必信”, 就是要恪守信用;“行必果”, 就是履行诺言要果断坚决。孔子反复强调诚信之道贵在践行, 他指出:“耻其言而过其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等。

二、孔子“诚信”思想对企业管理的价值

诚信不但是立身社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而且成为经商之通理, “诚者天之道也, 诚者人之道也, 诚者商之道也”。诚信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和顾客的占有率, “诚招天下客, 誉从信中来”, 而这些又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效益直接相关。没有诚信的企业可能逞一时之快, 却不能长久。实践证明, 现代企业管理活动虽然以获利为目的, 但它只有在价值理念上以诚信为导向, 才能最终实现预期的盈利目标, 达到经营者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目的。讲求信用, 注重信誉, 成为企业管理获得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正因为诚信有如此的“妙用”, 所以诚信被视为“商业的灵魂”。由此可见, 孔子诚信为本、重诚守信的思想, 与成功地实现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事实上, 许多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已经清楚地认识到, 作为人际交往的道德伦理原则, 孔子诚信观关注的侧重点虽然不是企业管理活动, 但它却对企业管理者的为人处世、企业经营, 具有重要的启导意义, 奠定了企业管理者诚信观的根本基调和发展方向, 为进行企业管理提供了精神引导, 为建构更加完美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注入了生命活力。

重诚守信思想在我国古代商人的经营实践中,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 说起中药, 北京人立即会想起“同仁堂”三个字。同仁堂已存在了337年, 与它同生的老字号成百上千, 至今能像同仁堂这样青春常在的却是凤毛麟角。同仁堂之所以长盛不衰, 并不断发展壮大, 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同仁堂人的秘诀就是一直坚守的“德、诚、信”理念, 以为百姓制好药为本分, 追求诚实、守信的药德, 能一以贯之地坚持诚信为本的药德思想。清康熙八年 (1669年) , 同仁堂药室招牌挂出, 闯荡了54年后, 在清雍正元年, 同仁堂以独家供奉皇家用药成为当时中药行的典范。“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是同仁堂几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堂训, 也是同仁堂“德、诚、信”的具体体现。

许多现代企业管理者深受孔子思想文化的熏陶, 在企业管理中注重进行诚信经营。

例如, 香港首富李嘉诚在做生意时, 一直坚守诚信的原则。他说过“有些生意, 给多少钱我都不赚……已经知道是对人有害, 就算社会容许做, 我也不做”, “如果单为赚钱而损害名誉, 我不做。”有的人把李嘉诚先生的事业成功, 仅仅看作是超人智慧的杰作, 殊不知也是他恪守诚信的结果。

三、运用“诚信”思想进行企业管理的策略

企业管理者要能够取得企业管理的成功, 必须注意借鉴孔子的诚信思想, 大力倡导重诚守信的理念, 坚持进行诚信经营, 做到“信以成之”。为此, 企业管理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强化诚信经营意识

目前, 孔子重诚守信的信用观已成为企业管理者一种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然而, 当今社会上“企业做假”、“商家造假”等一些不良现象, 却是屡禁不止, 究其原因, 根本还是企业和企业家的骨子里缺乏“诚信”的观念。企业管理者必须将重诚守信作为进行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法则, 大力提介与弘扬孔子诚信为本的道德准则, 培养和形成人们在企业管理中的诚信意识, 把诚信的价值观内化为企业自己的DNA, 把诚信物化为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行为习惯, 使企业基于功利目的信誉意识得到升华, 成为一种更加自觉的主体伦理精神, 从而使企业的运营更加稳定和持久, 更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2. 取信于员工

孔子认为, 统治者取得民众的信任, 才能获得民众的真心拥戴, 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这就启示我们:在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 企业管理者必须做到取信于企业的员工。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管理者在理念、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但是牢固确立诚信的理念却是一以贯之的要求, 丝毫不能因为拥有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手段和能力就可以否弃诚信、失掉诚信和亵渎诚信。事实上,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企业管理者只有对员工讲诚守信, 才能换取他们的充分理解、信任和支持, 从而怀着饱满的热情去扎实有效地工作, 进而换来企业运行的稳定有序及其绩效的提升。

3. 营造外部诚信环境

企业要真正地实现诚信经营, 必须营造一个遵信、重信、守信的外部生存环境。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和员工, 不仅要在企业内部讲信誉、重信用, 而且在对待外部关系上也应当注重讲求诚信, 大力提倡企业自身与消费者、其他相关企业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 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业务往来中要讲信义, 做到以诚相见、言而有信。企业的诚信就达到了理想的境界, 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发挥管理者导向作用

孔子曾一再强调“上好信”, 统治者首先必须自身重视和讲求诚信。同样, 在企业中, 管理者注重以身作则, 积极发挥导向作用是倡导诚信观念的最好方法, 更是打造诚信企业的关键。企业诚信气氛与环境的创造与形成, 首先有赖于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倡导和推行。企业管理者为员工树立重诚守信的榜样, 就能使企业的诚信理念较为有效地快速传递给企业员工。为此, 企业管理者必须注重以身作则, 注重自己讲信誉、重信用, 并从重诚守信思想出发, 在日常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自觉地带头以诚信原则来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

5. 塑造企业诚信文化

企业诚信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是企业文化中的重中之重。理论和实践都表明, 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了健康成熟的企业诚信文化, 才能铸造、搭建好诚信大厦。企业管理者要想在企业中建立诚信体系, 营造企业的诚信理念, 必须将诚信与企业文化紧密相连, 构建企业诚信文化。只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 塑造企业诚信文化, 才能真正地树立诚信观,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诚信在企业中广泛建立, 持久发展。企业在诚信文化的不断指引下, 必将会快速健康的发展, 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总之, 孔子“诚信”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 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企业管理者应当积极地的从孔子“诚信”思想中发掘和汲取企业管理的智慧, 将其融汇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 来增强企业管理的诚信观念, 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使得企业获得更强的竞争实力, 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芳.儒家思想对当今企业经营管理的启迪[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孔子有关诚信的名言 第5篇

2)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廲哉?人焉廲哉?”——<为政>

3)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6) 子曰:“君子道者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7)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8)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卫灵公>

9)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10)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11)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12)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13) 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14)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6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论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199—03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平民教育的创始人。孔子以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语》是孔子及其门人的教育和教学实录,是研究孔子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最可靠、最基本的资料。以《论语》为线索研究介绍孔子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对今天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一、教育目的论

从教育目的看,孔子是要教给学生“仁”与“礼”,他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人格能担当从政复礼任务的君子,而非一般的体力劳动者,他想以学而优作为标准推举贤才,步入政界以实现复礼之大业。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逐渐沉沦,诸侯割据、混战,面对当时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混乱状态,孔子力图通过兴办教育的方法,培养治国安邦的贤才,以实现他恢复礼教、实行德政的政治目的。孔子所提出的“贤才”,就是德才兼备的人,必须具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操守和素质,同时孔子还特别重视人的知识修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强健的体力。

首先,孔子认为,贤才应首先具备从政的根本即仁德的修养。他认为,“为政以德”,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和能力运用到治理国家的目标中去,这是治国和教育的根本。伦理思想的培养是孔子教育哲学的重心,君子应该是道德力量、智慧力量、素质力量的统一,“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仁政”,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他把仁德看得高于一切,至上至尊:“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可见,在孔子衡量人才的标准中“德”的重要意义,继而奠定了“德”在中国历代人才衡量标准中的首要地位,对后世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时坚持仁德标准影响深远。其次,孔子强调对知识的培养,主张“学而优则仕”,强调应把学识作为衡量人才的又一重要标准,对没有学识的人不能授以重任,否则便是“贼夫人之子”。孔子认为,“君子不器”。人才学习要做到“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进而通过“好学”进而达到博学多闻、知识渊博的境界。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的才能,他要求弟子从自己做起,“克己复礼”,“修己以安人”,然后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再次,孔子“举贤才”的目的是要求贤者从政,治国经邦,因此他主张学以致用,认为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没有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的人,纵然饱读《诗》、《书》,也没有实际意义。“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还特别提倡“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的真才实学。反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的鲁莽行为。最后,孔子强调人才要重视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培养。他的教学内容“六艺”中有“射”和“御”两个体育项目,足见其对人才体质的重视。

孔子以“学优”作为标准推举贤才,步入政界以实现复礼之大业。这些思想打破了自殷周以来形成的仕途贵族世袭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汉代以降官吏选拔的主要标准,也奠定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

当代教育强调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正是继承了孔子的“德才兼备”的教育原则,既要重视受教育者知识的培养,又要注重受教育者思想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在孔子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

二、教育对象论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也就是进行教育没有对象的区别这一思想。受教育者不分贵贱、贤愚,应当机会均等。在春秋前,接受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权,一般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官学教授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包括政治、宗教、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政权的公卿大夫的子弟才能学习。在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的历史进程中,孔子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把私学推向了高潮。孔子坚信“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后天的学习不同。强调“学而后知”,因此不分年龄、职业、身份,统统广招门徒。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历来都把这句话解释为“只要主动地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有不教诲的。”孔子对学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这也就会出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的局面。其中既有华夏人,亦有华夷人;既有贵族,亦有平民;既有乡间童子,亦有四野鄙夫。比如: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子贡是个商人,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的子张,有家累千金的子贡等等。在他眼里,教育对每一个人开放,每个人都可以而且也应该成为知仁明礼的人。这可以简单的归结为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指導思想发挥的作用。

人们应客观地看待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一方面,由于当时的经济、政治条件的限制,在孔门弟子中没有奴隶和女弟子,这说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实际上是有限度的;但是,另一方面,孔子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更广泛的阶层,使得许多贫民子弟有机会接触高深的学问,既普及了文化知识,使新兴地主阶级有机会进入“仕”阶层,冲击了原有的官爵世袭制度,又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和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这在当时无疑具有很大的进步作用。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大众教育,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获得充分发展的教育,从这个角度讲,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与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不谋而合。

三、教学内容论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德才兼备”及身担大任的君子,因此儒家的教育思想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两个方面。“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怪异现象,不谈暴力行为,不谈叛乱,不谈鬼神。孔子将“文行忠信”作为其教学大纲;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作为其教育科目;“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再加上《易》和《春秋》即六书作为其教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化知识、实践活动、忠诚仁爱、恪守信用是也。在这四个方面的教育中,德育与智育是相辅相成的,实际上孔子的德育是寓于智育之中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被周王朝和各诸侯定为贵族学校必修科目,后来成为孔子兴办私学的六门课程。同时在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时,孔子很重视诗、礼、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主要就是因为通过这三者的学习能使弟子懂礼。孔子还亲自编写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作为教材。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同时也是一部文艺书籍,但孔子却引导学生从政治道德的角度来学习,通过对诗的反复朗读,悟出孝父、忠君的道理;《书》即《尚书》是我国古代的历史文献汇编;《礼》即《士礼》传于后世称《礼仪》,是士和君子需要掌握的礼仪规范,孔子对学生“礼”的教导,则直接是教授学生如何懂得各种礼仪。从而培养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克己”习惯,又可直接服务于当时的社会;《乐》传至秦因焚书而散佚,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孔子认为复礼必先正乐,他从道德上评论音乐,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操;《易》即《周易》,是一部巫筮之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六种教材各有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孔子教育内容中的“德育”可谓最成功和最值得称道的,他把德育寓于智育中,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言到行、从为人到处世,都渐渐养成文质彬彬的謙谦君子风范。孔子把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点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出抽象说教的道理。孔子德育的成功除了得益于他独特的德育方法,还和他的言传身教及诲人不倦有关。除了传授书本知识外,孔子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及身体力行的实践。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复以为?”在这里,孔子绝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背熟“诗三百”,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包括了语言能力、联想力(兴)、观察力(观)以及与人相处(群)的能力等。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学习理论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在实践中时时按照“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孔子提倡时时进行自我修省,即“吾日三省吾身”。孔子培养的学生既能上事君、下使民、居官交游,又要会说话,做到“有德者必有言”。因此孔子很注重言语教育,其中在孔子看来最重要的一条即“言忠信”。

教育活动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的过程,建构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孔子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构建了一个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教学大纲、教学科目、教材等,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政治、伦理、美学、数学、军事、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既丰富又实用。当代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借鉴孔子的德育方法,亦然能够发挥其作用。此外,孔子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也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这对于我们当今克服实施素质教育中轻视基础知识传授倾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教育方法论

在教学方法上,《论语》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第一,因材施教。孔子按照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即针对学生的特点,根据某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不同表现,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孔子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理解能力好、才智高的学生,教给他们高深的道理;反之,对中等才智以下的人,就不宜灌输过深的知识。学生存在性格差异,可分为三类:“狂者”、“中行”、“狷者”,在能力、特长、态度、志向等方面也不相同。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孔子还十分注意观察分析学生的特长。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的因材施教从两个层面进行并形成了三步式的具体手段:其一是在具体教导中因其材不同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同。通过对学生的个性的了解,对学生发展进行分析,对学生施以不同教育;其二是对学生随其材情造就,孔子创造和利用了学生充分的心理准备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步式的教学范式包括,了解学生个体,选择适应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进而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其中,了解学生个体是前提,选择适应学生主体的教法是关键。这些教学方法至今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第二,启发诱导。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相对完整的针对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教学方法。孔子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诱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奠基人。孔子从不主张学生死读书,而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动脑筋,触类旁通,即“告诸往而知来者”。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精辟地表达了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内涵,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要求在学生遇到疑难苦苦思索无法想通时,再去启发他。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为了实现“举一反三”,孔子还鼓励学生使用“学而不厌”、“择善而从”、“不耻下问”等灵活主动的学习方法。在孔子看来,“仁”是一个人做人的最高境界,但要达到这一境界首先要强调人的本性。基于此思路,孔子认为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启发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引擎,如果在启发之下,不能举一反三,儒子就不可教了。为此,孔子在教学方法上比较民主,同弟子常常展开比较平等的讨论,认为教学相长,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必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创造,进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学、思及行相结合。孔子主张学生学习时应从学、思、行三方面注意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他认为,学、思、行从整体上构成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学生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学、思、行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到学思、学行、思行的结合。其中,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三者必须结合起来。可以说孔子一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和他的学生一起边学、边思、边行的过程。

其一,学思结合。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认为学习离不开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经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如果思不以学为根据,只能陷入空思冥想;如果所学知识不够扎实、广博,还会限制智能的发展。孔子要求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倡“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他们善于思维,促进学习。

其二,学行结合。孔子特别强调学行统一、学以致用。他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把所学的知识用之于实际,付诸于实践,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以用促学,鼓励学生们去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孔子重视“行”的思想对后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三,思行结合。一方面,他提倡“好谋而成”,赞赏“三思而后行”的季文子,认为思对行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对行应进行“反思”,即由行反之于思。他倡导的自省自克修养原则,要求人们“反求诸己”,注意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其中包含由行到思的反馈。在学习方法上,孔子主张实事求是的学风,谦虚、谨慎、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孔子还提出了四点要求:毋臆、毋必、毋固、毋我。即对待问题,不要任意猜测、不要主观武断、不要固执成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的学、思、行相结合的思想,为后世教育家继承和发展。由于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和特点,至今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通译[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

[2]荀况.荀子[M].长沙:岳麓书社,1991.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4]孟轲.孟子选译[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

孔子思想的当下解读 第7篇

“五·四”时期,人们拘于时代的需求,提出打倒“孔家店”,为革命制造舆论,并非彻底否定儒家思想。试想,儒家思想能让中国繁荣几千年,领先世界两千多年,自有其合理之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如果一个行为是有高贵的或者有德行的个体做出的,那么,这个行为就是高贵的或者好的。也就是说,一个有德行的人的是能够看到或者察觉到在特定情况下什么行动是善的、好的或正确的。孔子积极践行的一生就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一.现世实用理性的践行者

人生在世,首要的是处理好怎样活的问题。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把美好的期望寄托在来世,只有中国的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强调珍惜现世,方可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活着的道理还没弄明白,又怎么能明白死呢?当然,人要想精彩地活在当世,是需要一点敬畏思想的。佛教和基督教,都让人们心有戒惕,唯恐死后堕入地狱,活着的时候心存顾虑,不敢为所欲为。在当下的中国,很多人似乎丧失了敬畏之心,恣肆放纵,为所欲为。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缺失宗教,也有人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也有人说让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宗教。其实孔子很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言。”畏者,戒之至而亦敬之深也。敬畏在心,尤敬重于具体外在之当敬者,此三畏者,不亦智慧之人立身处世之戒条吗?

孔门弟子也提出很好的现世践行敬畏法则。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当人们丧在其礼,祭尽其诚,人的族类自觉意识就形成了。人活着是先祖生命河流的延续,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敬畏意识就形成了。中国人的国骂骂的就是祖宗十八代,很多人不敢犯罪,怕的就是死后不能入祖坟。这在中国封建社会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很多人为光宗耀祖而活着,洁身自好。时至今天,死后火葬,又有几人家中设有祖宗牌位?成克杰、文强们位居高位,何曾有所畏惧,人之为人,慎矣哉!

处理好现世的以活在当下的问题,剩下的就是解决现世活着的准则了,孔子给出的良方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思想,有多种解释。人们常陷入误区,以为孔学教人为人处世就是教人调和、折中,貌似骑墙。中庸之原理其实不是这样。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可知孔子是极力反对那种折中调和的哈巴狗主义的,这和但丁在《神曲》中把那种碌碌无为者放在最凄惨的境地异曲同工。

中庸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庸就是坚守和谐、妥当的原则行事。“中”在河南话(河南话属中原官话区,其语言承载着中国文化传统)中就是行、可以;“庸”,常也,用也。我们普通人日用间所常行而不可废者,不可易者,和谐的行事原则就是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之用,和为贵。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不强为勉强之事,寻得一个快乐人生。

二.至善人生理想的践行者

我是谁,我为何而生?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解决了活着的现世实用的人生问题,接着就要解决活着的意义了。

河南大学是一所老校,在她的南大门上,赫然挂着“止于至善”的校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人生境界的定义上,天下所有的悲天悯人哲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歌德曾说,我头顶上空星光灿烂,我心目中道德永恒。在康德的世界里,人类生存之终极目的,就是善。

但孔子绝不是一个牺牲个性的苦行主义者。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也者,兴人心智,沁人于不自知,奋起于不自已,娱人于美妙之境。“成于乐”者,雅乐之音与人心智相和,潜移默化之中身心和谐矣,善心备焉。孔子倡导的是乐观的乐感文化,开启国人乐观主义情怀。学习是快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做事是快乐的,求仁是快乐的,“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孔子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空灵,为腹不为目。致虚极方可守静笃,淡然方可独于神明居。“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人活着因精神而高贵,因灵魂而快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是啊,一个人不会因物质丰富而快乐,也不会因物质匮乏而不快乐,关键在于个人人心的定位,自我价值的定位。当然,孔子并不完全否定物质财富,只不过不去刻意追求罢了。

精神充实,有追求方可常乐。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以至善为最高追求原则,以完善自我为目的,以内圣为人生理想,以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为生活准则也。

三.政治理想的践行者

学而优则仕。“内圣”的一个很大动机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一共同特点,知识对象集中在现实人生政治、社会、教育、文艺诸方面,很少涉猎自然科学。是啊,在那个农业年代,若以科技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恐怕大多数人迷失方向矣,就算是今天,又有几人能在科技方面脱颖而出(姑且不论中国古代的科技在当时应是世界领先的,今天的我们强调数理化,急功近利,倒不见领先在何处)?

在当下的中国,对“官”的理解早已偏离了孔子对“官”的定位。“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很多人做官就是为了官瘾,为了恃强凌弱,或者为了名和利。古之轻辞天子,今之难去乡长,名利作怪罢了。“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康有为理解为,盖人分气于天,凡人类皆同胞,义当救之。君子皇皇从仕,以行其救民之义,发起不忍人之心也。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历数千年而不坠者,与这种做官之理念有关。古之君臣关系犹如今之上下级关系,其原则是义,即公平、正直、奉公守法,不偏袒营私,不欺上瞒下。君子为官,非为名和利,只为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人生在世,当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故子曰为政以德。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率先垂范,正己正人。试问今之为官者,几人能够?靠关系、靠贿赂而做官,其做官动机早已变调矣!

四.教育理想的践行者

孟子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人生第三大乐事也。教育英才有何乐处,孔子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的弟子已然成才,在弟子那里孔子看到了自己人生理想的美景,乐得归乡,做为一个教育者,哪里还有比自己未竟的人生理想在得意门生那里得以延续、实现而让人更快乐的呢!

孔子教育学生,君子之学以致其道。“道”也者,孔子亦有诠释,“古之学者为己”,为己也者,乃是修身养性,乃是治国平天下。为己也者,乃完善自我,美化自我,武装自我,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做一个大境界的自我。

人生天地间,当燃烧自我,照亮世间,温暖世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积极进取,奋力拼搏,不为名和利,只为不愧父母所生,不枉来人世一遭,在临终的时候能够自豪地说一声:我来过!

孔子言传身教,滋养天地万物,开中国读书人积极进取之先河,此后才有孟子“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浩然之气,才有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才有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举楷模。壮哉,孔子!

真正的宗教精神都是相通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西方人精神迷惘时造出了一个上帝,然后把灵魂交付于他;我们中国人(最起码是中国的读书人)则应把我们的精神皈依孔子思想(适合现代的孔子思想)。但仅仅是建立精神体系,寻找终极根据与信念的信仰灵魂而已,并非像西方的上帝那样。因为,“上帝”不是别人,正是人自身,使人的精神,“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有德性的个体做高贵的或者有德性的事是因为做这件事是高贵的,而不是因为有德性的个人会选择或者已经选择了做这件事才使得做这件事是可贵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孔子,至圣先师,以其积极践行的美德拯救了世人,也成就了自己。

论孔子的旅游思想 第8篇

一、孔子的远游思想

孔子的山水哲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人们具体旅游行为便被他基于伦理层面的儒家远游观深刻地影响着。孔子漂泊半生,他彪炳史册的道德文章大多都源自在旅途中悟出的人生哲理。可以说,孔子的游学经历直接影响了孔子教育、哲学等思想体系之形成与建立,即便后世传承于诸代儒士之间的“壮游”思想也是源自孔子所构建的“远游观”。34岁的时候,孔子曾经游学于周都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分析孔子旅游思想的转变过程中,也可以得出孔子在思想意识层面从“礼”走向“仁”之转变。对于出游,孔子曾经对诸弟子提出了如下要求,那就是非礼不但要“勿视”,还要“勿听”,而且也要做到“勿言”与“勿动”。对于非礼而游的行为,孔子是深恶痛绝的。例如季孙曾经去了泰山祭祀,而这一活动的行使者按照礼法通常只有天子以及诸侯,对此孔子大感不满并且深深的叹息“难道泰山的山神还比不上林放”?游学不但帮助孔子构建了儒家独特的旅游思想,而且这一思想还将自然山水与“仁”的思想有机结合。孔子对远游者的态度是非常认同的,他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后世中国人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交游观同样被孔子这种开放的心态熏陶,无论外来旅游者是来自发达国家还是第三世界国家,目的地的民众都会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包容他们,给予他们真诚的欢迎,给予他们特有的照顾,让他们感受到像在自己的国家那样的舒适。《论语》里对这种“不亦乐乎”的“乐”的心理期待作了很好的解释: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对外来旅游者的接纳是基于文化交流以及学术交流的考量,外来者对于目的地的居民来讲,他们带来了异样的文化和思考,带来了不同的欢快和愉悦。孔子远游观另一方面的重要内容是鼓励主动走出去,认为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需要到更广阔的世界去,这与对远方客人的容纳心态相对呼应。孔子对此借助奔走四乡的多方实践,将道德修养和远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孔子相信道德高尚的人绝不会认同安土重迁、重根守业的思想。孟子对自己师傅的游学曾经这样感慨:登东山小鲁;登泰山小天下;观海得出其他的都不能称之为水,来到圣人门前感到自己的渺小;看水要看波澜壮阔,看日月要看其荣光。而这一切又和求学的道理融合在一起,在感悟天地之大美,山水之涵养阔大的同时,攀登高山仰止,欣赏流水而感慨行云流水的幽美。历经百川,挂云帆而济沧海,才能感受生命的哲学之美,体味“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的世事沧桑!

对佚游,孔子抱着绝对不接纳的观点。佚游即无节制的、随意的、任性而为的游荡。对此,孔子亲口将其归为有害的三种喜好之中。对人的成长而言,三种有害的喜好分别是骄乐、佚游以及宴乐。同时孔子还借鉴了王肃的评价,将佚游界定为出入不知节。对于人们通过一定的游乐形式而达到调节身心的目的的游乐,孔子是非常赞成的,但是却反对超过个人的身心承受能力和社会的一般可承受范围的较为放纵的游乐,认为此种游乐必定导致对自己的损害。对于国家的统治者而言,损己和损害国家利益之间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孔子所提出的反对佚游的观念,经演绎被后人用来抵抗和反对统治者的佚游行为。

二、孔子著述中的旅游审美理念

关于孔子思想领域里的旅游审美理念,人们多数将研究的视角放置于对“山水比德”这一思想的探讨和分析。而“山水比德”又源自孔子的著名论说“,智者乐水”以及“仁者乐山”。所谓“比”在这里指的是比拟;而“德”则意味着精神品格或者是伦理道德。综合起来,“山水比德”指的是在对自然景物予以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对山水景物特征的观察和感叹,对人的品性与道德进行比拟,将大自然的山水予以人格的拟化。孔子在回答自己的弟子荀子问题的时候,曾经说自己之所以看到大江大河都会予以认真地察看,原因就在于大江大河就像是某些人的品性一样,百折不挠、遇困难而不惧,遇百山而更为勇猛。也就是说孔子从山水里看到了人们的品格,看到了人们的节操,看到了人们的修养,看到了人们的道德。

比德的审美观是孔子游历山川的体验总结,比德观还概括了山川用自己的自然美来陶冶人格的重大影响。它不仅带有原始儒家思想的投射,而且也从美学史的角度上反映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之所以学者们几乎都认为孔子的旅游思想是功利主义的,正是因为基于孔子山水比德的审美观。首先是庄子通过老子的口比对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旅游观,并且得出孔子所建立的旅游观有明显的功利性;其次还有人考察了孔子的旅游行为,分析了孔子提出的比德理论,得出孔子无论是在周游列国的时候,还是在适周问礼的时候,其最想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仁政理想传递出去。基于孔子所构建的比德论具有社会性,孔子的旅游价值观也就具有了人格性和社会性,追根溯源也就是功利性。学者许宗元曾经说过,孔子构建起来的人生哲学里,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构建健全而标准的人格,这一人格可以概括为三个具体的因素,分别是仁、智、勇。而这一人格的实现,对于孔子而言,第一途径便是格物致知,旅游正好可以做到格物致知。除此之外,研究者们还涉及了孔子思想的义利观对中国探险旅游的影响,孔子所提出的“信而好古”以及“兴灭继绝”这两种观念都非常有利于更好地保存旅游相关的史料,让旅游可以得到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孔子建立的旅游观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的意义

1.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离不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胸襟。中国人自古就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热情而大方,对外来旅游者都报以乐观开放的心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是中国人对全世界发出的最真挚的邀请。因此,一个好的旅游目的地让旅游者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欢迎和悉心照顾显得尤为重要。

2.“游必有方”是对旅游资源予以规范开发、对旅游产品予以规范设计的指导理念。所谓“游必有方”,讲究的是对山水的游玩,倡导的是比德与观礼之游,同时还反对进行佚游,这也是孔子旅游思想的核心。也就是说,在孔老夫子心中“,重游”之根本目的为求学,并且将视野予以扩展和打开,这对于人生目标的树立、实现而言是基础,还是人生经验的累积、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正确路径。发展到现在,旅游文化已经走向了恶俗化,而且愈演愈烈,这样的情况造成了旅游资源丧失了原本的文化动力,没有了支撑其长期持续发展之精神源泉,完全背离了“游必有方”的旅游思想内涵。因此,实现中国旅游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游必有方”这一孔老夫子提出来的旅游思想真正的用于旅游行业的发展中来,尤其是在设计旅游产品和开发旅游资源方面,更要对这一思想的精华予以充分的运用。

3.规范旅游企业市场竞争离不开“仁、义、礼、智、信”。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在我国也加速向前冲刺,但是和高速度并肩同行的还有旅游产业部分领域的畸形化现象,还有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环节的非持续性状况,还有不文明和行业内存在的恶性竞争等多种状况。这些都和孔夫子构建并大力推广的“仁、义、礼、智、信”的理念相悖而行,必须要予以尽快地改正和转变。孔夫子的“和而不同”这一思想不但是旅游行业在中国,而且是在全球发展所缺乏的。

4.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对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矫正离不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同样旅游行业如果要长期可持续的向前发展,加强在人才方面的培养力度以及教育程度是根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求取知识必须要遵循一条主要的路径,那就是阅万卷书同时还要行万里路。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穷其一生不但学而不厌,同时还通过旅游来求取更多的知识。分析孔子撰述中的旅游思想,对其予以概括可以总结出旅游和求知之间的紧密联系。孔老夫子相信要想成长为人才,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还需行万里路。书本知识能够传输给求知者一些理论和描写,但是对知识的真正感受和体验,一定是来自时间、来自阅历、来自和社会的沟通交往中的,旅游能够锻炼个人素质、陶冶个人情操、树立个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孔子思想中的旅游意识给我们现代人旅游实践的探索,也给我们思想的指引。

摘要: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热爱旅行的杰出代表,他的“远游观”和“山水比德”审美观,对中国旅游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强调了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观,启迪与影响了后代人的旅游观念和行为。

孔子的会计思想初探 第9篇

孔子这位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道德家、学问家, 既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会计。本文就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孔子的会计思想做一探索和考察, 以丰富和完善会计史的有关研究。

一、孔夫子是会计的老行尊

孔子出身在大贵族季氏执政的鲁国, 年轻时为了生计, 孔老夫子在季氏的手下当上了一个名字叫委吏的主管仓库会计的小官吏, 可见, 孔老夫子年轻时, 便与会计打上了交道, 是会计行当名副其实的老行尊。一个小小的专管财物收支记录的官职, 每个月拿到的钱粮很有限, 仅仅只能够养家糊口。那时候的会计没有分工牵制、岗位轮换一说, 孔老夫子凡事都得自己动手。由于当时没有笔墨纸砚, 孔老夫子只能用刀和竹片“记账”。刀子刻在青竹片上, 一刻上去, 竹片直冒水, 像是流汗一样, 故名“汗青”。汗青, 实际就是现在所说的账本, 象征着书籍、历史。因此有古诗云:“留取丹心照汗青”, 可能源于此吧。

二、孔夫子的谨慎性原则

那时候的会计工作虽然简单, 但孔夫子却很投入。他终日守候在库房里, 数着数目, 划着记号, 监督着仓库的财物出入。他谨慎地 (好比现代会计所说的会计谨慎性原则) 记录着财物的出入事项, 即在竹简上刻画、登记, 力求使每一笔“账目”都正确无误。现代会计工作, 同样是一项繁琐的事。会计人员要把企业每天发生的交易和事项逐日逐笔地做好记录, 反映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上, 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都必须有相应的会计资料作为证据, 以待查证。在处理以上会计交易和事项的同时,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可靠, 我们必须遵循一个原则, 即“谨慎性原则”, 不仅是要求我们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必须谨慎, 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 也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 而且要求我们在处理会计业务时要保持认真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三、孔夫子的真实性、独立性原则

孔夫子也是一个颇有心计的人, 他十五岁时便立志于学, 研究问题总是“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最后总要追究出一个结果, 他对待仓库会计这项工作的态度亦如此。做会计的关键是什么呢?孔夫子每每想到这个问题, 便琢磨不已, 日子久了, 他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一次, 他语重心长地对旁人说:“会计, 当而已矣。”这句话看似简单, 却内涵深刻, 高度凝练。会计工作的要害在于“当”字, 即真实性与中立性, 一个“当”字, 也是对现代会计的“真实性原则”和审计中的“独立性原则”的高度概括。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或事项为依据, 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独立性原则要求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必须处于中立的条件下, 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 客观地判断企业会计资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公正性。

四、孔夫子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即凡不合乎礼制的东西, 你连看也不要去看它;凡不合乎礼制的言论, 你连听也不要去听它;凡不乎礼制的话, 你无论如何也不要去讲。不仅言论如此, 而且身体力行。纵观孔夫子的一生, 他把“礼制”看得高于一切, 并且他认为会计亦在礼制约束之列, 一切收支事项务必以礼制为准绳。当收则收, 既不许超过规定的标准多收, 也不可少收;当用则用, 既不可违反财务制度滥用无度, 亦不可因少用而违礼。这种思想好比现代会计中所说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即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 也不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五、孔夫子也做纳税筹划

在财税方面, 孔子反对聚敛;在开支方面, 提倡节用。他在论语中说:“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 “与其有聚敛之臣, 宁有盗臣”。孔子认为, 做事应敬业, 讲信用, 节约开支, 富有爱心;重要的不是财富的多少, 而是公平的原则。他反对贫富差距过度, 主张“仁治”。孔夫子虽然未在他的语录中提及诸如“纳税筹划”、“税收筹划”、“避税筹划”、“节税筹划”等方面的词语, 但其思想中已包含了人们应通过安排、筹划自身行为, 以达到减少支出目的的节俭观念。他主张国家不应横征暴敛, 而应该颁布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以激励人们努力做好自身工作。我们今天所说的“纳税筹划”、“节税筹划”等概念, 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合理安排和筹划, 充分运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做到不多交一分税, 也不少交一分税, 从而达到节俭税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孔夫子作为中华民族的“圣人”, 其历史功绩影响着中国数千年。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许多做、行事的道理至今还被人们广为流传, 有的甚至传到国外。孔夫子的会计之道也同样被后人所借鉴。对于从事会计工作和准备从事会计工作的现代人来说, 都应时时回溯会计第一人———孔子。是他, 给这个领地播撒了文明的种籽。注入了思想的精髓。虽然, “仲尼不出”未必是万古如长夜, 但仲尼不出, 中华文化肯定要丧失许多光彩, 孔夫子对包括会计文明在内的中华文化的影响古今中外无人能及。

摘要:文章在重温了孔子会计思想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试图发掘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赋予我们今天会计工作的意义和启示, 孔子的会计思想有不少与现代会计理论和原则是一致的, 如谨慎性原则、真实性和独立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纳税筹划等, 这为我们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会计工作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孔夫子,会计,原则,筹划

参考文献

〔1〕左刚强等.孔子〔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4.

〔2〕范晓军, 郭化林.论孔子思想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J〕.财会通讯, 2007 (4) .

〔3〕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

〔4〕文硕.文明古国的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6.

〔5〕赵友良.中国古代会计审计史〔M〕.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1992.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10篇

一、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

孔子音乐美学形成的基础与他所生长的环境以及孔子对音乐的重视和热爱有关。西周是礼乐文明最兴盛、雅乐到达巅峰的时期。战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礼崩乐坏,雅乐衰落,礼乐僭越现象时有发生,一直到明清,雅乐逐渐衰落,再也没有像西周时期那么繁盛的礼教文明和雅乐盛世了。而我们的大音乐家孔子就出生在礼乐文明繁盛、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所以说,孔子生长的这个环境是非常有利于音乐的发展的,这个大背景对于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条件开启了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萌芽。

孔子对于音乐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论语》中。《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孔子对于音乐的言论。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将音乐看成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最后阶段,可见孔子对于音乐是何其重视!他认为诗、礼、乐在道德培养和人性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是君子的必备课程。孔子认为世子、国子以及有才华的青年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乐居第二位,由此可知,在孔子心中乐是仅次于礼的,从中也可以看出音乐的重要性。

孔子非常热爱音乐,史料记载,孔子在齐国听闻韶乐,竟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可见他对音乐的痴迷程度。孔子喜爱唱歌,史料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孔子弹琴技艺高超,历史上有“孔子学琴于师襄子”的故事。孔子也会弹瑟《论语·阳货》记载:“取瑟而歌。”孔子也能击磬《论语·宪问》记载:击磬于卫。”这些音乐实践对于孔子音乐美学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孔子对音乐美学的深刻理解

1. 提出“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现在他对韶乐和大武的认识和理解。孔子对于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了分析和区分,有这样的见解:“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乐是舜时期的一部乐舞,音乐有九段,又叫《九韶》《九辩》,用排箫演奏,所以又称为《箫韶》。因其内容是歌颂尧禅让贤才舜,具有“善”的内容,又形式多样,具有美的形式,故孔子称它“尽善尽美”。《武》是周时期的一部著名的乐舞,内容是讲的周武王如何伐纣灭商的故事,所以说大武的内容不具有“善”的本质。孔子认为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既要有深刻的内容,又要有丰富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主张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所推崇的美学是和平的,讲仁义道德的,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音乐。所以说,在音乐的评判标准中,光有美是不行的,注重美与善的结合。如果没有善的内核,旋律再优美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孔子的“尽善尽美”理论是音乐美学史上的一大进步,在他之前,音乐的评判标准还仅仅停留在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层面上。在他之后,音乐审美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对于音乐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人类思想发展史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准则

孔子对于音乐批评的审美主要体现在“中庸”二字上。孔子认为音乐反映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但不能超出中庸的界限,要节制,要适度。“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侑》主张欣赏音乐时要有节制,不能因为快乐而放荡,也不能因为忧愁而过度哀伤,一定要有个“度”,否则就会失去音乐的艺术性。

孔子好雅乐恶郑声,他认为雅乐旋律平稳、音调舒缓,听了之后容易使人向善,利于治国,利于养生。孔子不止一次的表现出对郑声的厌恶,“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他认为郑声使人们欲望增大,意志消沉,不利于治国,不利于养生。何为郑声?郑国和卫国的音乐,泛指民间音乐。孔子称其为“靡靡之音”,他认为这些音乐对于感情毫无节制,已远远超出“度”,听完之后使人容易大喜或大悲,没有体现出孔子的音乐审美准则“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三、结语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根植于他所成长的环境,完善于他的学习生涯。他提出的“尽善尽美”审美标准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准则是先秦音乐美学史的开端,影响了后来的孟子、荀子,集大成于《乐记》,这部著作可以说是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卓越、影响深远。他的这些美学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欣赏、创作音乐或其它艺术形式时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我们欣赏音乐、绘画以及其它艺术形式时,我们要做到“尽善尽美”,内容与形式并举,外在形式的美固然重要,但是其内含的深刻内容值得我们发思。像音乐、舞蹈、表演这种偏表演性质的艺术形式,更需要我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因为在表演中如果没把握好这个“度”,就很容易“过犹不及”,弄巧成拙,失去艺术的本真效果。所以说,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受用,而不仅仅是在音乐上,对于各种艺术形式都是有其借鉴意义的!

摘要: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孔子周游列国,去宣扬自己的治国理念;兴办私学,广收弟子,使得穷苦出生的孩子也能够受到教育。此外,孔予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会唱歌、弹琴、鼓瑟、击磬,对于音乐更是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本文主要从孔子音乐美学形成的基础以及他对音乐美学的深刻理解两个大部分来论述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关键词:孔子,音乐,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王肃注.孔子家语[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3]孙孝良.略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09).

[4]孔子.论语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0.

[5]程英.论先秦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J].语文学刊,2013(07).

[6]朱静.《论语》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08).

论孔子思想的理性精神 第11篇

想家的理性精神缺乏足够的重视,笔者有感于此,就先秦时期孔子思想重的理性精神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和谐思想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很明显,所谓大同社会的主要精神是和谐,孔子毕生的追求和理想也就是建立这样的和谐社会。在孔子发出这样的感叹后,言偃立即就说“如此乎礼之急也”可见“礼”只是作为调节社会关系,使社会达到和谐目标的一种手段。

和谐是理想社会的主要精神,而注重和谐则是孔子思想中达到理想社会的手段之一。而孔子思想最具理性精神之处,在于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西方现代化模式中的单边主义、科技主义、工具理性的畸形发展,已经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哲学家已经对这种发展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孔子重视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对解决科技主义,工具理性造成的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代社会某些国家,某些文明的单边主义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的稳定和发展,中国人从孔子那里继承而来的和谐观念对缓和国际危机,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具有一定作用。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1968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次会议上发言指出“如果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和谐,在未来不能成为人类的共同理念的话,那么人类的未来将是可悲的。”汤因比的观点已经部分被证实,某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大国遭受了不同文明的非对称打击,加剧了文明的冲突和对立,使整个国际局势动荡不宁。

国际社会应当是多极的,而不是单极的,应当是多种文化、多种文明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欧洲自工业革命以后,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使之一直信奉“欧洲中心主义”,奉行文化的西方单线指向,典型的代表便是现代化理论的奠基者之一马克斯·韦伯,二战后美国基本继承了这种单线指向,更以基督教的“天定命运”自居,要求以民主自由为模式改造全世界,这种单边主义取向给如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问题,21世纪,中国开始崛起,中国应当主导建立和谐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其中的精神应当来自孔子的和谐思想。

注重国内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助于解决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城市困难群体的出现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不相协调,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本着服务人民的宗旨,努力缩小这一差距,建立健全城乡保障机制,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安定团结。

二、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历来受到比较大的批判,有些批判家认为中庸就是两者相加除以二,这种认识未免过于肤浅,中庸的特色是,是以全观的视野、自我节制的心态,求取恰如其分的最佳状态。

现代社会最主要的问题是一方面工具理性充分发达;可是另一方面,赖以界定行动目标的价值理性则缺乏客观公认的准则,因此冲突难免,所造成的破坏更是史无前例。于是,工具理性发展的结果,竟然使人类的生活处境变得更不理性,这就是所谓“理性的吊诡”,或者说是理性的自我否定。

首先将中庸二字并用的是孔子,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即狂妄冒进,狷指拘谨退缩,两者都有所偏颇,所以孔子提倡之道,要“叩其两端”,“允执其中”。 他一再强调任何德行之实践,都不可推得太过分。不然,就会流于虚伪或哗众取宠而会“乱德”,成为“德之贼”。他心目中的君子,要具备中庸的美德,所以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是说,质朴盖过文采,予人粗野的感觉;然而文采超过实质,则未免流于浮夸。在质与文之间,必须取得适当平衡,恰到好处,才算得上是君子。类似的说法,在《论语》还有多次,例如“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以及“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后人评价孔子选定的《诗经》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这也反映了孔子中庸的艺术标准。

可见孔子说的中庸就是事物发展必须达到合理状态,而不能过于偏激,这其实就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无数的先贤圣人,都要求人们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数的先贤教导人们要克制自己,可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确立绝对的统治地位,人们似乎忘记了前辈的教导,尼采哀叹“上帝死了”,于是人类自己成了上帝,科技和工具的发展再无任何的限制和顾及,给人类带来的危机也越来越严重。典型的例子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工业产生的废气已经逐渐逼近地球所能容纳的极限。如果全世界人们不联合起来,用中庸的眼光来认识这一问题,限制人类的过度发展,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工业生产带来的废气便足以毁灭人类生存的环境。

中庸是理性,是合理化,是节制,那么就带来一个问题,究竟我们应当节制导什么程度呢?如果无法对此作出回答,那么中庸思想的核心价值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无论是扩张,还是节制,都应当有一个适度的范围,超出这一范围那么就是不合理的,不理性的,至于具体的标准,可以依据具体情形加以规定。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根据地球的承受程度,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如果因为科技的扩张,就主张废弃科技,重新回到以前的愚昧时代,当然是愚蠢的,我们就是要在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承受能力之间寻找平衡点。

三、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既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和谐社会应该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从人与自身的关系看,和谐社会还包含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说人要有健全的人格,能理性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而文明修养的培育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人自身的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重视并实践道德为最基本特征的儒家人文精神在这些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从“敬天畏天”,“天何言哉?”等言论,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顺应自然的和谐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必须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将经济的增长建立在依靠科学的技术和管理的基础上。

科學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能以西方所谓“人权”为本,只能以我国本土资源为依托,开发本国历史资源中孔子的“仁学”思想,达到建设和谐发展的目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只能以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为历史渊源,坚持文明发展,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论语

{2}礼记

{3}文化与法文化[M].俞荣根.法律出版社,2003

孔子的学习思想评述 第12篇

一、学习的目的

就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学习”一词, 就是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一语转化而来的。“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这一段话概括说明了学习的目的: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知识、传道授业、治国平天下。而获得知识与传道授业, 最终还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为了参加政权, 从事政治活动。“学而时习之”就是关于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关于传道授业的教学工作, “朋”字, 有解为朋友;“人不知而不愠”正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好了就应该被认知而“从政”的, 也就是所谓“学而优则仕”。虽然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学习”的内涵和外延要比孔子深广得多, 但不可否认,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比较全面论述学习的人。

二、学习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为政》, 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以至于后来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王充、张载、王夫之对此都曾有所阐发。这句话包含着深刻的认识论的道理, 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不懂装懂, 遇事碰壁, 才是真蠢。如果真的无知, 并知道自己无知, 还算是聪明。而这却是要一番努力才能得到的聪明。例如《学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学得越多, 才会感到学海无边, 知识无穷, 才会知道自己不懂的知识还有很多。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东西, 就要采取怀疑的态度, 那么就会虚心的去学习了。所以真正有知识的人都是比较谦逊的。

孔子提倡严密谨慎的治学精神, 主张做学问就是要一丝不苟, 反对虚妄不实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对于道听途说的东西, 孔子认为那只是传闻, 是与事实不相符的, 我们必须要谨慎对待, 不能直接作为学习的可靠材料, 要经过分析才能拿来引用。对于研究历史他则主张要通过掌握大量的历史文献材料, 要有充分的证据才能拿来引用。

在学习上必须严谨, 学习态度上最忌骄傲自满。所以孔子用“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来启发学生。学习上最忌主观成见, 提倡尊重客观事实, 有错即改。孔子提出要杜绝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叫人不要妄自揣测, 不要专断, 不要自以为是。学问上如果有了错误就要敢于承认, 及时改正。如果有错不改那才是真正的错误。他还提倡虚心向别人学习, 既要向别人正确的方面学习, 又要善于从别人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引以为戒。

三、学习的过程

孔子所谈的学习, 主要是指诗、书、礼、乐等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五个阶段, 即“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礼记·中庸》博学审问属于思的功夫, 笃行属于行的功夫。所以孔子的学习过程可以大体概括为学-思-行的发展过程, 基本上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孔子提倡博学他认为博学的方法有五多:多学、多看、多听、多记、多问。多学就是指广泛的去阅读文化典籍, 关于多看、多听、多记, 孔子认为这是学习的基本功。他说:“多闻着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对于看, 孔子认为必须看明白, 看不明白的地方, 模糊不清的地方应当作为疑问争取下次弄懂。其余清楚的部分要谨慎加以实行。对于听, 孔子认为必须认真听清楚, 有不懂的地方不要稀里糊涂的过去, 要争取以后听清。对于听得好的要认真学习不要道听途说, 孔子认为那是不可取不可靠的。再多看多听多学的过程中, 孔子认为要同时进行记忆, 把知道的东西随时加以储存。如果只学不记那就等于没学。孔子因为随时用心记忆, 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 所以具有较强的记忆力。

人们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抽象、综合、归纳和演绎, 形成概念, 并进行判断和推理, 达到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认识, 这就是人的思维过程, 没有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把真正的知识学到手。所以学习的时候就要进行思维活动, 学习知识要同发展治理相结合, 二者不可分离, 不可偏废。同时孔子还提倡“温故而知新”, 他非常重视学习的迁移, 鼓励创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就是再温习原有知识的过程中, 经过知识的储存, 积极的思维, 从而获得新的启示, 近一步发展推理认知能力, 去认识新事物探索新知识, 创造新思想。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迁移的人, 他从实践中认识到旧知与新知识之间存在着辩证的联系。

四、学习方法

孔子关于学习方法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学而思”。这就要求学习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结论, 孔子提出在学习中应积极主动去思考, 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就是说一味的读书, 而不思考, 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 就会被书本所左右, 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甚解。即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的学习积累, 进而对知识加以研究和推敲, 也只能是流于空想, 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 而且还会产生更多的疑惑。所以学习和思考是互为条件的,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做到在学中思和在思中学, 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在这里孔子明确提出了以学为主, 以学为先, 空想无益。再强调学的前提下孔子也是很重视思考的。在《荀子·法行》就曾引孔子的话:“君子有三思, 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 长无能也;老而不教, 死无思也;有而不施, 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 则学;老思死, 则教;有思穷, 则施也。”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 他提出不少精辟独到的学习理论见解。如:“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等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 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应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其思想中也有落后保守的一面, 如“学而优则仕”“君子不器”等。因此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对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吸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2]钱穆.论语新解[M].成都:巴蜀书社, 1985.

[3]栗洪武, 朱智斌.中国教育发展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子路初见篇[A].孔子家语[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5]荀况.法行篇[A].荀子[C].北京:中国书店, 1992.

上一篇:价值增值下一篇:天线控制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