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失落范文

2024-05-18

家园失落范文(精选5篇)

家园失落 第1篇

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建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不是孤立的,它们要融合于环境、融合于城市、融合于生活,形成一种有自身文化追求的风格特色。有文化的建筑一定是和周边环境相协调以及对城市文化充分表达的建筑。任何时期的建筑都产生于已存在的城市文化背景之中,根据城市需求应运而生。城市文化的多方面都离不开建筑,可以说城市文化是仰赖于建筑去塑造、去丰富、去提升,建筑文化直接彰显着城市特色。

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但目前城市建筑千篇一律,在总体风格上缺乏个性,空间视觉紊乱,与城市禀赋、自然环境不协调,一味地照搬西方的现代建筑形式,忽略自己的文化沉积。伴随着西方经济的强势影响,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占据了强势地位,在这种带有强迫意味的文化输出中,中国的建筑文化也和其它的艺术文化形式一样与自身传统断裂,导致城市面孔日益雷同、城市意味渐趋统一、城市文脉逐步割舍。在这种与自身传统文化艺术风格断裂的情况下,我们正在用浅薄、急躁的观念和思维对待城市建筑,也在用欠系统、欠成熟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建筑风格。当今的城市建筑缺乏独立的思想,一栋栋面目相似的大楼矗立在城市中央,许多城市建筑的开发都热衷于所谓“欧陆风格”,中国的城市变得千城一面,愈发没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

二.中国城市建筑文化排行榜的必要性

针对城市建筑的文化缺失,不少有识之士早已奋臂疾呼,严加谴责。西方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实际上是起源于对现代建筑带来的千篇一律和缺乏人情的批判。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筑文化个性丧失的现象几乎是不可阻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城市要有特色,建筑要有地方文化个性,这在思想认识上并不存在争议。但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城市建筑形象的趋同化又是那样的不可逆转,这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这一现象非常困难。我们不妨试试制定城市建筑文化排行榜,逐步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筑文化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这项举措将具有历史的必要性和现实的紧迫性。城市建筑文化排行榜的制定,可进一步梳理中国在城市建筑文化上的缺失和痼弊,并通过各地域、各类型城市的比较分析,树立标杆、鼓励先进,同时针对发现的典型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借以促进中国城市建筑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

除此之外,该工作对城市发展本身而言,亦具有多方面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1.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健全、完善富有特色的城市建筑文化,是城市景观形象的强有力支撑,可以起到吸引投资者、旅游者、居住者的直接作用,有利于增加城市的投资和消费能力,是保持城市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城市建筑文化排行榜的制定和评比,可以促进政府管理者树立城市品牌意识。政府管理者对城市建筑文化的高度关注和积极的政策制定,可起到提升名气、聚集人气的作用,引发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集,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

2.促进城市社会的发展

文化不仅促进经济发展,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城市建筑文化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居民过去与现在的创造能力和居民的归属感,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城市建筑环境中,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安居乐业,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潜能,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城市建筑文化排行榜的制定和评比,有利于城市品位的提升和社会氛围的优化。构建良好的城市建筑文化,可通过对民众思想和情趣的净化,对心理及行为的渗透积极地影响市民的素质,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增强凝聚力,促进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城市发展节省社会成本。

3.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城市文化是一个内容全面的系统,在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文化是形成城市个性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着城市综合竞争力。但目前各城市文化的定位比较盲目、趋同现象比较严重。

通过城市建筑文化排行榜的制定和评比,可发挥强大的市场导向作用,促进建筑文化的进一步提升。建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直接体现,如果能通过该工作促使各城市扭转陈旧而雷同的建筑局面,那么对城市文化的巨大改善则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文化排行榜的构建,应当旨在为城市建设提供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长远规划目标,提炼构成当地城市建筑文化体系的主要元素,为城市特色建设提供依据,打造城市品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三.中国城市建筑文化排行榜的编制须谨慎行事

制定城市建筑文化排行榜,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一份权威有效的排行榜,能够为城市的决策层和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参照系,进而间接地指导实践工作。城市建筑文化的排行有其特殊性,但和其他排行一样亦有其共同的适用准则,总体而言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城市建筑文化排行榜制定机构的选择要务实审慎。排行榜的制定必须完全基于公益目的,不能采取所谓的“竞价排名”。目前各级各类排名眼花缭乱,不少是以排名之义行敛财之实,这样的排名由于失去了至关重要的信度,因而得不到最终的认可,也违背了排名的初衷。

其次,对于城市建筑文化的评价指标和参数的设计要科学合理。选取的指标和参数只有科学有效,才能保证排行的信度和效度,不然排行也就失去了意义,这是排行榜制定的根本准则。另外,基于中国国情,城市的各类相关数据并不完全处于公开状态,也并不一定完全可得,因此要根据技术上的可操作性来筛选一定的指标和参数,做到既科学又合理。

再次,对于城市建筑文化排行榜的排名方式和程序的操作要公平公正。在选择好制定机构和指标参数的基础上,在具体操作层面要坚持方式及程序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一方面要主动自觉地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及时将相关信息公之于众,另一方面要积极充分地与被评者进行沟通,善意地接纳合理的反馈意见。

兰芝岛:重建失落的家园 第2篇

随后几天游览韩国时,也常会忘了自己身在国外。不论是在首尔街头川流的车龙里,还是在飞奔到下一个城市的高速路上,或是在济州岛的风景区,总是那种熟悉的感觉:大同小异的建筑风格、道路两旁的塔楼与国内的商品房别无两样;风景区则是乌泱泱的旅游团,而且绝大多数是中国游客,可以随便用汉语交流。

我有一个习惯,每次到一个国家,总爱观察比较它与中国的差异。其实第一个差异在我们从机场出来的路上就已经感觉到了:只要离开中国,天空就特别的蓝。

汽车载着我们一行10人,沿着汉江驶进了首尔市区。马路一侧是宽阔的汉江,蓝天白云下,汉江显得格外的秀美。这条起源于东部太白山脉西坡的河流,是朝鲜半岛著名的河流,自古以来就是运输要道,它向西流经江原道、京畿道和忠清北道,在中游两水里处与北汉江汇合,迂回穿过首尔市,有如一条玉带,把首尔分成南北两区,而后向黄海奔流而去。

车窗的另一侧风景不时地变化着,先是远处不高的山脉,而后是渐渐密集的楼群和街道,因为天空格外的蓝,阳光下,这并无特色的街景也十分地赏心悦目。

经过光化门,我们进入了首尔市中心。彩绘的城楼上是“光化门”三个大大的汉字。这是韩国王宫景福宫的正门,又被称为韩国的国门。

景福宫始建于1395年朝鲜王朝太祖时期,原来的光化门是石筑基坛上的木结构建筑,因其精巧的工艺、巧妙的结构及壮丽的外观被认为是韩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门楼建筑之一,位居韩国五大宫门之首。光化门在日本殖民时期被拆除,日本殖民者在其原址上修建了日本总督府。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重新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光化门,原来的汉字匾额也改为了韩文,由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题写。2006年,经过数年的调查论证,韩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光化门的重建工程:拆除钢筋水泥结构的光化门,在其附近重建了木结构的光化门,还用数字技术还原了景福宫1865年重建时的汉字字体牌匾,恢复了历史的原貌。使用汉字匾额在韩国曾经引起了不少争论,这是题外话了。

再往前,进入光化门广场。这片中心街区与首尔城的历史一样悠久,有着600年的历史。首尔市政府用一年多的时间建起了这个历史文化体验中心,其中,世宗路是按照朝鲜太祖时代六曹街的古貌复原的,马路中间竖立着世宗大王(朝鲜王朝鼎盛时期的国王、朝鲜历史上最为贤明的君主之一、韩文的创造者)和李舜臣将军(韩国历史上的抗日名将)的铜像。

广场中间是各式喷泉,两旁是太祖时代的水路,水路中刻有从1392年朝鲜建国起至2008年的韩国历史大事记。水流与喷泉交汇后流向清溪川。

走在光化门广场,一个强烈的感受是,这真是一个年轻的历史古都。满街的行人,大多为年轻人,很少见到上了年纪的人出来走动。

第二天,好客的主人安排我们参观了世界杯公园。这是首尔一个著名的环保旅游景点。

世界杯公园原来叫兰芝岛,面积270多公倾,位于首尔市汉江下游的麻浦区上岩洞,北依汉江。顾名思义,是一座生长着兰花和灵芝的美丽岛屿。每年冬季,都会有数十万只天鹅和野鸭来此过冬。

20世纪70年代,随着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首尔的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已有的垃圾场不胜重荷,新的城市垃圾无处堆放,不得不开辟新的大型垃圾填埋场地。在“经济发展第一”的思想主导下,位于市区内又相对封闭的兰芝岛成为首选之地。从1978年3月起,这个曾经美丽的城中岛屿正式成为首尔地区新的垃圾填埋场。

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工业废弃物和污水等各种污染物质,使这里曾经的美丽消失殆尽。由于没有采取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填埋方式,只是把垃圾简单地堆放,15年后,当这里由于不堪重负而停止堆放垃圾时,岛上已形成了两座高90多米、面积50多万平方米、重约9200万吨的垃圾山,地下水和土壤受到严重污染,附近地区的生态系统也遭受严重破坏。

走进世界杯公园的展览厅,一眼就看到一面玻璃墙,里面是触目惊心的垃圾山样本。

筹备2002年日韩世界杯时,首尔市政府决定将世界杯主赛场设在上岩地区,而兰芝岛地处首尔市南北向的交通节点上,因紧邻上岩赛场而成为整个比赛场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是,此前简单掩盖的垃圾山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处置这些垃圾?首尔市政府的最终解决方案是,让垃圾在自然状态下分解,然后通过人工干预,加速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将兰芝岛营造成一座环境亲和型公园,使之成为市民的环境、教育和休憩场所。

所谓人工干预,就是土壤安定化工程。首先在污染严重的地方预先覆盖植被,对严重污染的土壤注入微生物以改良土壤环境。接着环绕垃圾山挖沟建起一个总长为6公里长的隔水墙,以阻断垃圾渗沥液对岛上地下水及汉江河水、土壤的进一步污染。然后在整座垃圾山上铺设防渗膜,在上面覆盖50厘米的土层,种植矮生草种和矮生乔灌木。土层里埋有混凝土方框和填充在里面的装满土的袋子,以防止垃圾山侧面坍塌。

为防止垃圾山沼气爆炸,在隔水墙内侧深达40至60米处挖了106个沼气孔道,将沼气集中起来,输送到兰芝岛热能供应站。这样,每天能产出5万立方米的沼气,为附近居民提供制冷和取暖能源,每天还能为附近居民提供1500吨的热水。

如今,兰芝岛的生态已经恢复如初,同时建成了一个总面积达105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由5个不同主题公园组成:作为自然教育场所的和平公园;对垃圾山填埋后起稳定作用,并遍植花草树木的蓝天公园;建有高尔夫球场和散步道的彩霞公园;长满芦苇和柳树、呈现自然生态的兰芝川公园;沿汉江修建的汉江公园。

论大学精神家园的失落及重建内容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精神家园,重建

精神家园是精神的栖息地, 是人的信仰之所在和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供生存意义的关怀和自我价值的定位, 保证个人身心系统的和谐稳态和心理能量的循环再生, 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作为研究传播高深学问、培养高等精英人才的机构, 大学从一开始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文化基地和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乐园, 是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最高发展形式, 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引导世俗向着光明发展, 它的存在使人不复沦于黑暗和愚昧, 人类文化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和丰化。大学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精神家园的代名词, 这是大学建立伊始就具备的特性。

一、大学精神家园的意义

1、精神家园是归属之地

家园是人生活栖息之地, 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房屋。房子意味着生存和安顿, 使人有了保护自我的能力并获得安全感。精神家园是精神遮风挡雨的“庇护所”和“栖息地”。精神家园则是伴随人类文化积累和文明发展而出现的高级产物, 人类依赖其获得精神慰藉、斗争的勇气和生存的毅力, 没有了精神家园个体将失去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 在精神上也就成了“无根的野草”。

2、精神家园提供世界图景

精神家园以文化为基础, 文化是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的符号系统, 是理解生存环境的媒介, 不同民族在不同环境中创造不同的文化, 但核心均体现为对世界的基本态度, 因此精神家园也能够以比较完整的价值形态表达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 向人们展示具有完整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图景, 帮助人们克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 更好的与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他人更与自己达成相处的和谐。

3、精神家园显示民族性格

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精神家园具有和传统文化一样的连续性和传承性, 其中为本民族成员共有并高度认同的部分体现着民族身份, 是民族整体意志、整体思想和整体精神的有机整合。身份并非是一种界定或者归宿, 而是对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的不断开掘。共有精神家园的整合性克服了个体精神需要和精神追求的自私性和狭隘性, 如中华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厚德载物、慎终追远的人格特点, 这种性格深深影响着中华儿女, 也使得我们在文化的传承、创新和融合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4、精神家园包含自我概念

精神家园通过显示文化身份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的完善和统一、形成更清晰的自我概念, 进而摆脱由“我是谁”带来的痛苦和焦虑, 这也是人类思想进步、文化创新的前提, 因为一个人“必须首先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 才能在人文舞台上发出独立的声音, ”一个人首先思想自由、人格独立才能有所超越和超新。可以说, 精神家园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大学精神家园的失落现状

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民族发愤图强的理想, 也是人类精神追求的需要。围绕土木工程、教学媒介、学生数量等外在表象方面的建设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大学的现代化, 但文化冲突、价值紊乱的信息时代背景下, 大学精神文化的系统稳定建设缓慢, 无力抵抗外部不良文化的入侵和侵蚀, 失去了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大学人应有的独立原则, 不能很好地发挥文化启蒙和文明引领的作用, 大学俨然失去了精神家园坚实的阵地。

1、大学精神家园之外患

现代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 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但人类征服了世界的同时却又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 极度膨胀的物欲挤压下, 现代人因不再拥有自己的精神本质, 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不复存在。雅斯贝尔斯认为, 人一旦失去精神家园或陷入“无根”状态就是陷入了精神危机。人是环境的一部分, 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被环境塑造, 人的身心出了问题, 这个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可能早就出了问题, 反过来也是一样, 生存环境的变坏也会影响其中的每一个成员和元素, 因为系统中的各个成分是相互联系的。这时本该是人类精神慰藉最后一片沃土的大学似乎也未能幸免, 走出象牙塔的高等教育遭受着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冲击, 出现了工具化倾向日益严重的迹象——学风浮躁化、招生经济化、文凭市场化、学术腐败化……大学生不再对人类的前途命运有切己的关心, 不再对历史和传统心怀崇敬, 教育不再为了人自身发展, 而是更多的为迎合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目的。用尼采的话来说, 大学成了“精神本能退化的工厂”, 高等教育的一切任务变成“把人变成机器”, 使人失去自我和生命本能, 听命于知识, 听命于金钱, 听命于国家, 而独不听命于他自己。

2、大学精神家园之内忧

我国高等教育是嫁接外国大学而建立的, 在探索发展中逐渐暴露了自身的短板:一方面, 适应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并不清晰, 大众化发展中招生规模短时间内急骤扩大, 数量的“大跃进”的同时整体办学质量却没有一起提高, 大学人才大量外流, 大学生创新思维缺乏、文化素养偏低、心理素质低……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本职工作, 大学质量关键看人才质量, 人才质量表现在人才素质上, 而现在, 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仍然是个悬而未解的难题。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 处于学术系统中心的发达国家控制着学术发展方向和学术评价规则, 系统外围其他学术组织不得不被动追逐, 尤其发展中国家没有自己的大学教育特色和风格, 在高等教育世界舞台上只能随波逐流, 连育人的基本职能都难以真正实现, 更不用说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育人环境每况愈下, 大学自身问题种种, 大学曾经的光辉和魅力渐渐退去, 甚至大学本身的发展也变得岌岌可危, 这种教育的异化使得我们时刻处在教育危机当中, 大学精神家园正面临失落的危机。

三、大学精神家园的重建内容

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人类发展必然需要大学的繁荣, 重建大学精神家园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澄清大学精神家园的重建内容是进行大学文化生态建设、重建大学精神家园的前提。大学时研究高深学问的文化机构, 后工业时代应当从文化的视角和时代的高度深刻认识当代大学应当承担的重大使命。

1、大学的责任

大学与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 “文化即人化, 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 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大学将文化这一特定的适应机制镶嵌到人的内部精神系统以实现育人。大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以“育人为本”的机构,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大学如何发展, 这始终是大学的主要责任, 包括“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内的大学所有的工作都应以此为中心。大学务“育人”之本方能兴“办学”之业, 尤其我国大学是在社会根本变革发生的内容和产物, 最初的目的就是发奋图强, 在文化激烈碰撞的国际化时代, 这仍然是我国大学肩负的历史责任, 而且任务更加艰巨, 高等教育只有通过育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2、大学的理想

大学“是一个栽培普遍性的理念与理想, 如平等、公正、和平的地方, 这些理念与理想对于纯洁而有朝气的大学生具有启发和挑战的作用。”大学育人不仅要教给学生一技之长以谋生, 更要应将价值观这一文化核心放在首位, 引导学生开拓视野、追求高尚境界以及辨别是非, 以此作为“文化育人”的基础, 并以大学精神的形式稳定并积淀成大学文化生命力的精神家园。多元文化碰撞的后工业时期, “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正统的思想规范失掉权威性, 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确立, ”整个社会的文化体系处于濒临瓦解和支离破碎的危难关头。大学生比任何其他的历史时期和文化阶层的人都需要有强有力的价值观的引领。高等教育要更加重视灵魂塑造, “把通过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实现从有知识的人向有文化的人的深刻转变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永恒的第一社会责任, 体现出一种对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关怀, 使大学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

3、大学的原则

自我意识是自由意志的源头, 也是创造力的源泉, 在自我意识下“人不仅生存着, 而且知道自己生存着, 他以充分的意识研究他的世界, 并改变它以符合自己的目的。”人有意识的站在观察者的位置, 通过探究世界而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己更好相处。但理性的自我意识并非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修养的, 大学教育对于理性意识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的基本原则是, 经过思考运用一切工具和全面发展人的所有潜能, 让学生在一切行动和信仰上做出自己的抉择, 并通过认知让他们完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负责人的意义。”大学除了传授知识和做人的道德, 还要教会学生通过认知达到个人独立的目的, 激发他们自主自愿的掌握自己、做思想上真正的自由、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独立是大学的生命, 具体谈之则指向学术自治, 它是大学建立伊始就确立的理想, 于此也形成了学术自由的大学灵魂。“严格来说, 一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原则和人类探求知识的原则是优先的, 否则大学对文明的复兴, 对中国的贡献是非常小的。”破坏了学术自由可以说就摧毁了大学的生命, 对于社会也是裨益无多的。

4、大学文化自觉

历史文化是人类精神创造和自身的生长轨迹, 更是人归属的根本, 失去传统文化根基的民族也就失去了生命。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学的过去、现在、未来都要扎根历史, 在历史文化的批判继承中培养个性和形成特色以努力现实奋发图强的历时使命。对自己文化的了解、熟悉和认同是文化自觉的主要部分, 同时人类文化共生意识也是现代大学应该传播和繁育的文化自觉内容。全球化发展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 这不仅给文化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也使文化原本的稳固性受到冲击, 甚至面临被异化的威胁。正如弗里德曼指出的那样, 全球化使所有的文化都是统一和标准的。人类浩瀚的文明史和旺盛的生命力是建立在文化复杂多样性的基础上的, 失去多样性的文化对于人类将是巨大的损失和危害。文化的多样性和时代发展的多维性, 决定了我们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来观察、理解、学习和研究异文化。“在异己的东西里认识自身、在异己的东西里感到是在自己的家, 这是精神的基本运动, 这种精神的存在只是从他物出发向自己本身的返回。”大学应当也能够成为文化自觉最高的场所, 这也是大学被看作精神家园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黄万华.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 (序) [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9.

[2]吕红.海外移民文学视点:文化属性与文化身份[J].福建论坛, 2006 (12) :102.

[3]冯天瑜.文化守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24.

[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 2001:140.

[5]第环宁.台湾文人的归属意识及文学的归属主体[J].甘肃社会科学, 2002 (04) :19.

[6]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对大学理念的再认识[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1 (07) :4-5.

[7][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3.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113.

[9]韩水法.何谓中国大学[N].科学时报, 2010-11-02 (07) .

家园失落 第4篇

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包括三个重要概念:道, 天道, 人道。他认为“道”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源, 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高原则。“道法自然”老子天人之学的核心内容, 这里的“自然”是指一种不受外力胁迫之自成状态, 它强调不加外力强制和干扰的自己完成的存在、生长和发展。

通观《老子》有五处明确言及“自然”:“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十七章》) , 是说百姓都说是我们自己完成了自己的常态生活;“希言自然” (《老子二十三章》) , 是说“自然”的境界是难以企及的, 要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 是说道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是说并没有谁来命令, 它 (道) 从来就是这样的;“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老子五十一章》) ,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六十四章》) , 指辅助万物自然地发展而不是妄加干涉。老子将这一意旨的“自然”叫做为“素”, “朴”。由此可知, 其“自然”凸显了宇宙万物的两大本性, 一为“本然”, 二为“自然以成”。

老子说:“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是曰复命, 复命曰常。” (《老子十六章》) 又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十九章》) “天”与“人”都同源于道, 统一于道。“天道”即宇宙自然之道, “人道”即以道修之于身、修之于天下的真人之道、圣人之道, 人道应当遵循天道。老子从天道出发, 由天道而人道, 故人道应效法天道, 人道以天道为依归, 认为在二者的关系上, 应是以人合天, 而不是以天合人。人道无为, 天道与人道就在“自然之道”中达到了相互融合、贯通的境界。

2 老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

2.1 平等自化

在天人问题上, 老子认为“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老子五章》) , “不仁”并不是要去掉仁而是要破除狭隘的仁义观念, 它的具体意思是无所谓爱恨, 无所谓偏爱。他还认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天下之天下也”, 仁爱观念一旦扩展到天地自然, 也就无所谓仁了。

因此, 在老子看来, 自然万物与人一样, 都是道的外化与显现, 它们与人之间乃是平等的手足关系, 并无贵贱之分, 自然界存在的一切并非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而存在的。老子说:“道生之, 德蓄之;物形之, 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者德之贵也,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 德蓄之, 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老子五十一章》) 因而万物都尊崇“道”而贵重“德”。“道”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帮助万物而不恃有功, 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 这就是最深远和高尚的道德。因此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必须道法自然, 对万物不加干涉, 任万物自生自化自成。世界不能只以人为中心, 而应该包括整个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 即以“天道”为中心, 协调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2 节制物欲

欲望是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 把自己看得太重, 太计较是非得失, 人也就越痛苦。因此, 我们只有把自己看轻、看破, 才能摆脱烦恼和忧愁, 获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

老子说:“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六十七章》) 其中所谓“俭”, 也称“啬”, 意即节俭、节约。老子讲:“治人事天, 莫若啬。” (《老子十九章》) 俭和啬, 就是要求人们要爱惜精神智慧, 不要为了追求欲望的满足而耗费太多精力。坚持自己的纯朴本性, 减除私心杂念和贪欲, 这才是保全性命的长生之道, 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由此可见, “俭”是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乃至人际关系时, 对待自身欲望所应有的道德要求。它要求人们消除自己的欲望, 不一味地索取, 否则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适得其反。贪欲过分, 不仅会丧失自身的本性, 还会危及生命, 只有知足知止, 才能远离危险, 避免祸患, 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即为一种虚静、谦让、自守的生活态度。这里所说其实是让我们敞开心扉, 使自己胸怀坦荡, 不为外物所累, 冲破现实和内心的樊笼以寻求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3 道家对人格理想的设定及其现代意义

人要生存, 就要认识世界, 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无限的世界又使人不能真正认识, 所以人就是这样:既在这个世界, 又反这个世界———这就是人类无法逾越的悲剧。它与人同来, 亦将与人同在。正因此人类存在不仅需要工具理性, 而且需要价值理性, 更需要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只有这样, 人类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绝对的精神寄托。人生在世, 总要有所作为。但在老子看来, “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三十八章》)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老子五十七章》) 。因此, “无为”是解救自己的良方。这可以说是“反者道之动”的辨证法在社会政治思想中的表现。老子的“无为”其实并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要我们不妄为, 更不胡作非为, 而是顺应万物及自我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不加外力, 通过外物自己顺其自然地完成这一过程, 所以说“为无为, 则无不治” (《老子三章》) 。

老子将生命的存在定义为与“道”的合一, 即与“自然”的和谐。道无私、无争、无求,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老子五十一章》) , 人文精神中的博大胸怀是道的精神实质,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这种生命精神的持守和执着。人若能与道合一, 将会摆脱现实中的狭隘、自私、自卑心理的困扰, 达到不争、不有、不私、不长、自均、无为、平等的自由境界, 从而超越外物的束缚, 摆脱世俗伦理规范、功名利禄束缚人性的桎梏, 使人真正成为自由意志的人, 而不是异化力量的奴婢。老子倡言“返璞归真”, “塞其兑, 闭其门,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老子五十六章》) , 从而消除个我的固蔽, 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 超越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 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事物。

老子式的人生见解可谓匠心独具, 为人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指导:一方面, 它使士人君子的生命更具韧性, 增强了人们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变故的能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 能够保持一份独有的心绪宁静与豁达, 主动地后退一步, 庶几可获得天宽地广、如释重负的感觉;另一个方面, 老子强调“反者道之动”, 这不失为一种获胜的手段, 为人们提供了从反面入手的竞争方式,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不争而善胜”、“无为而无不为”这些思想观念中的“贵和尚中”的处世哲学、仁爱不争的价值取向, 为我们提供了一剂缓解社会压力、改善人际关系的处世良方。这有利于化解现代社会中人与人过分的物欲追求所带来的冲突, 使人的精神获得解放;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社会和谐。这不仅为人的全面异化的化解提供了理论基石, 而且为现代人的生命存在和精神寄托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0.

[2]牟钟鉴.博导文丛———走进中国精神之道家与道教[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5, 5.

[3]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家园失落 第5篇

温德尔·贝里被誉为美国当代出色的生态思想家和生态文学作家以及“美国乡村人中的先知先觉者”,曾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奖和文学院奖和T.S.艾略特奖。美国政府曾授予温德尔·贝里人文领域成就的最高荣誉。温德尔·贝里、安蒙斯(A.R.Ammons)、默温(W.S.Merwin)、斯耐德(Gary Snyder)被美国当代文学评论家伦纳德·西格杰(Leonard D.Scigaj)称为当代美国诗坛最具代表性的四位生态诗人。温德尔·贝里著有40多部文学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回忆老杰克》(The Memory of Old Jack)、《汉娜·考尔特》(Hannah Coulter)、《破土而出》(The Broken Ground)、《在家旅行》(Traveling at Home,1989)等。本文讨论的诗歌选自温德尔·贝里的《木材唱诗班:1979-1997安息日诗歌集锦》(A Timbered Choir:The Sabbath Poems 1979-1997,1998)中的题名诗歌《木材唱诗班》(A Timbered Choir)。温德尔·贝里在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一支对生态神学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队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与环境》中提到:“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圣典和教义都曾明确地指出,人类必须有责任地使用和保护上帝所创造的万物。”(2009)温德尔·贝里在《木材的合唱》的诗歌中对现代人类生活环境与状况展开了深入的思考,面对工业化与城市化日益加速的社会环境,温德尔·贝里呼吁的是回归自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贝里对乡村生活,或者更确切一点,对农场生活有着深厚的依附感。农场、农耕和农民是贝里作品中的三个重要的主题。农场是贝里回到大自然中,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美好的场所,而且他也借此表明对工业社会的批判态度。简而言之,贝里是一位具有浓厚农业文化意识的美国作家。

1《木材唱诗班》中的生态思想

1.1《木材唱诗班》的主要内容

在诗歌《木材唱诗班》中,温德尔·贝里首先描述令他触目惊心的场景:“即使我在梦中祈祷,仍看见令我害怕,且毫无征兆的景象:为了追求物质,人们毁灭最后一片土地,狠敲土壤,炸碎岩石。那些想回到此地的人再也不会来了。”[1]人们为了追求物质,不惜摧毁乡村,毁坏土地,击碎岩石,致使曾经想回家的那些人再也无法归回家乡,因为原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成为人们追求物质的牺牲品。“…我看见生产机器的嘈杂工厂激起人们物质追求的欲望;森林只剩树桩与沟渠;我看见被毒害的河流;高峰坠为山谷;我来到陌生的城市,就如同其他城市一样,我看见数之不尽的行人穿梭,他们的目光聚焦于物质追求……”,“我”参观的办公室以及嘈杂的工厂所生产的机器都是为了商业化的利益而存在。砍伐森林,地面出现沟壑,被污染的河流,山峰变成山谷,熟悉的城市也面目所非,穿行在人行街道的人都忙碌地追求利益。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做着相同的事——追求物质。曾受奴役、受压迫的人现在能自由地以高价出卖自己,曾经一度想回家的人们所熟悉的地方已不见踪影,倒下的路标被土掩埋。人们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是追求利益化的生活,将真理舍弃在一旁,一心想着追求物质。快速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使他们遗忘自己从何处而来,又将要去何方。在这首诗歌里面,作者仿佛站在与大多数人相悖的一方,众人在物欲中找不到“家”的方向,更甚者是迷失了自我,而唯有贝里看到了物欲背后的影子,尽管并未直接说明这种常态,却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含蓄地表达对现代社会中的物与人在物欲的催化下发生巨大变化的批判。

1.2《木材唱诗班》的生态思想

温德尔·贝里的短篇小说《回家》(Making it Home)强调了“家”的重要性。在温德尔·贝里看来,工业化影响现代人的生活,并导致人们生活中自然味的缺失。“温德尔·贝里在故事结尾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的精神归属问题,即个体与家园的文化纽带关系”,[2]因此联系诗歌《木材唱诗班》,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变化,由“旧”变“新”,表达出想回家的人们再也回不了家的无奈与痛惜之感。人们为了追求物质生活,忘了生活的本质,整天为利益而忙碌,精神生活贫瘠,忘了自己从何处而来。简而言之,温德尔·贝里揭示了现代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家”在温德尔·贝里看来本是精神的寄所,没有工业化的气息,属于“家”里的人也不应该一味为了追求物质而生活。同样,现代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造成精神文明匮乏。贝里感悟到人们一味地追求物质,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与真正“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自己与这个充满物欲的现代社会倒有些格格不入,倡导归家,也倡导现代人重新领悟“家”的意义。

此外,关于温德尔·贝里的生态思想,与柯布(John B.Cob⁃be,Jr.1925—)的生态神学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源于柯布对生态神学的独到见解:“…生命最核心的部分,是生命的原则和生命的基础,从中产生了所有具体的生命,柯布称之为创造性的善(creative goods…)”,柯布还“透过生命的表征进一步探寻生命的内在创造力,并承认这种创造力是生命本身的能力、是生命的基础与核心,承认这种生生之力是生命和自然本身的创造性的善……”,[3]在此基础上,温德尔·贝里的诗歌《木材唱诗班》,体现人类为了追求物质化的生活,不惜破坏自然环境,破坏自然本身的创造力。人们控制着周围的事物,以新代“旧”,路标倒塌在地,被土掩埋,新城市取代“旧城市”,或者说人们在“新城市”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他们想要回到从前的愿望,无法实现。温德尔·贝里始终赞扬的是万物之间平等存在与相处的关系,并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万物之间应该和谐共存。温德尔·贝里在诗歌最后一节揭示,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不再追求真理,追求的是物质化的生活,肆意牺牲环境,实现自己的目的。尽管贝里并未在诗中提笔描述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但是从他间接提及人们因追求物质而改变自然的字里行间,就表明了他对未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环境的深切眷恋,从“贝里认为人类应该‘放下每天的工作负担,置身于这个安静的地方’,以便万物‘回归本源’”[4]可见,贝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2 总结

从诗歌《木材唱诗班》中可以听见贝里的呼唤之声,呼唤人类不应该将自然与人类对立起来,应始终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不可一味追求物质生活而破坏自然。现代人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已迷失自我,忘却生命意义的本源。也就是说,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给予人类恩惠,人类对自然恩惠的回馈却是毫无节制地开垦自然资源。此外,更加强调人们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因忙碌的工作,忘却自我,忘却自己原本的生存意义,应该在自然中达到安息循环的状态,确立人与自然一体性的观念。

参考文献

[1]Wendell Berry.A Timbered Choir[M].New York:Counter-point Press,1998.

[2]臧红宝,闫瑞娟.“奥得修斯归家”之现代重述——解读温德尔·贝里的《回家》[J].宜宾学院报,2013(7):55.

[3]陈蕾.贝里生态诗歌对柯布生态神学思想的借鉴与超越[J].潘阳湖学刊,2011(6):5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家园失落】相关文章:

重建失落的家园05-06

失落的散文09-04

寻找失落的天堂07-19

失落失望的说说05-20

关于失落的语录06-13

美文失落的昆曲09-04

失落之城 提示09-08

伤感失落爱情语录07-29

完美主义的失落06-25

失落的周记500字05-22

上一篇: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下一篇:高中学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