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促进范文

2024-07-25

协同促进范文(精选10篇)

协同促进 第1篇

一、激发表达兴趣,让学生“想说”

要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首先必须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轻盈的体态、微笑的面容、饱满的精神、信任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透露出来的自信、积极、活跃的情绪,以及开放、民主的教风,都会极大地感染学生,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语言训练中。

在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草原》时,我首先播放《蒙古人》(梦之旅合唱组合)视频,让学生欣赏草原的美景。然后深情描述:“同学们,这段视频的背景是内蒙古大草原。你们看到了哪些美景?有什么感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我的启发下,学生踊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看到了天空、小丘、平地、羊群、骏马、大牛等景物。”“作者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草原真美啊,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一看,玩一玩。”“看到美丽的大草原,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句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学生争先恐后,你一言我一语,从不同角度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了出来。有了这样的感知基础,对课文的理解便十分轻松。我想,学生大多没去过蒙古大草原,借助多媒体将草原风光呈现在他们面前,可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到美的意境,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草原的美,使学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话要说、特别想说,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增强表达信心,让学生“敢说”

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轻松的语言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说的内部动机。为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尊重学生,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自主表达与自由发挥的机会,允许他们平等地与教师讨论,大胆发言,让他们有话敢说。

我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仿 写 :“()是她()。”我先让学生自己轻声说一说,学生说:“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衣衫;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壮阔的大海是她沸腾的血液……”然后请优秀学生示范说一遍,让大家听一听,对照自己想说的话,想一想自己说得对不对,再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自言自语说一遍,最后举手发言进行交流。这样的自言自语可以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让学生鼓起说话的勇气,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

三、传授语言技巧,让学生“会说”

鲁迅先生曾说:“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优秀教师的语言逻辑性强,准确、精练。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自己必须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言简意赅,语句规范,语音清晰,语速适中,给学生以示范,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在班级内形成说的良好氛围,这样学生才会“口若悬河”。

在教学口语交际“学会请教”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语音、语调、语速等说话技巧的训练,引导学生注意措辞变化,学会如何把话说得大方、得体、有条理、符合语境,如何在说话时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等。在全班学生明白了如何请教后,我现场模拟了一个“向邮局阿姨请教”的情境,并和学生互动表演。紧接着我又创设了两个情境:(1)近来燕莉莉家里发现了蟑螂,她不知道该怎样消灭它们,就去请教教科学的魏老师。(2)华运昌和赵东杰在一起装飞机模型,华运昌装不起来,就向赵东杰同学请教。在学生全员参与交际后,再选一至两组汇报,其余点评,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进行交际,既演绎了生活,又达到了训练口语技巧的目的。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全班学生深刻领悟到了口语交际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与人交际的方法和技巧,变得“会说”了。

四、强化思维训练,让学生“能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找到刺激学生说话的兴奋点,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这是有效教学的体现;让学生感到非说不可,能说会道,这是高效教学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强化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同步训练?这值得我们去研究。一个人只有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富有条理,才能真正把话说好。

我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一课时,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逻辑顺序。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九色鹿》一课时,我让学生看着插图说话。学生说:“九色鹿美在双角,它的毛色也特别美。”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我让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学生找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这样,把看图跟学习语言结合在一起。

在执教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一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一个问题:“老虎和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你知道谁在前、谁在后吗?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其实,一个启发式提问不过三言两语,却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因为提问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与探究兴趣,刺激了学生说话的兴奋点。所以,许多学生感到有话可说,而且变得能说会道起来。

五、巧用课前演讲,让学生“爱说”

在每节语文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限时演讲,实质上这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实践证明它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胆量,培养学生兴趣,而且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很快从“无话可说”变为“有话要说”,从“胆小怕说”变为“敢说爱说”。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在每节语文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活动。我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其他学生倾听并评价。记得我教过的一位名叫赵宇轩的学生,前几次演讲声音很小,说话语无伦次,手足无措,汗流满面……有一种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我示意全班学生用热烈的掌声支持他,用亲切的语言鼓励他放开喉咙大声讲话,给他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慢慢地,他的胆量变大了,说话声音响亮了,现在上台演讲再也不紧张了。学生都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我也为他的进步感到骄傲,还特地为他颁发了一张“报喜单”,让他的父母了解他的成长。同样,对于那些基础好,表达流畅、生动的学生,我重点表扬他们的落落大方;对于那些上台紧张,说话结巴的学生,我热情表扬他们的勇敢,但也提出了中肯意见。就这样,课前演讲的体验激发了我们班许多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了他们的说话兴趣。

协同促进 第2篇

栖霞区由行政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三个板块构成。行政区建有530多万平方米的保障房,集聚了20万拆迁人员,有172个老旧小区和厂居小区。开发区落户数千家企业,产业工人超过10万人,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大学城有12所高校、20万师生。全区社会结构复杂,诉求多样,社会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始终突出问题、需求、目标三大导向,加快网格化、信息化、社会化三化融合,形成了以“网格治理、网络应用、综合执法、全科服务、协同共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理体系。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三个方面:

一、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在解决现实难题中改革治理体制。

早在七年前仙林街道就率先在全区试点网格化治理,起初以城管为重点,后来逐步拓展,从网格化向“网格化+”转变,将辖区内人、物、地、组织等全部纳入。2012年在全区推开,2015年网格化治理成为省级标准,全区通过织密三级网格,形成扁平化架构,实行精细化治理。比如,前几年,大学城黑车猖獗,由于治理区域大、执法力量少,黑车整治一度陷入打“游击战”、玩“捉迷藏”的状态,最多时达1000多辆,严重影响师生出行安全。网格化治理力量壮大后,我们整合执法与网格人员,实行信息互通联动,采取联合快速处置,再加上开通公交微循环等措施,一举解决了这个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年隐患。为了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我们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把政务服务一张网延伸到街道、社区和村,打破属地化办理限制,把60多项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同时,我们推行不见面审批、全科服务,实现了一个窗口、一台电脑、一名全科社工即可办理或代办、陪办50多项公共服务,全科服务形成国家级标准。以办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为例,过去平均要10个工作日,现在30分钟就能现场领照或不见面快递送达。栖霞地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东西相距40多公里,各部门执法力量面对如此宽广的区域,总感到捉襟见肘。比如说:我区农业局渔政执法人员才两个人,接到远郊龙潭某河道违法电鱼的举报,开车几十公里赶过去,电鱼人早就拎着鱼跑了。这样的案例在基层时有发生。为此,我们改革执法体制,将区级相关执法力量和1300多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下派街道,组建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有效解决了街道“看得到管不到”、部门“管得到看不到”的执法难题,实践中,95%以上的违法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我区的城市管理考核连续四年位居六城区第一,综合执法改革今年在全市推广。在基层,社区与物业、业委会之间,遇到问题发生扯皮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改革社区组织架构,让部分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人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居委会副主任,形成了有效解决问题的渠道和合力。据南京大学民调显示,遇到问题先找社区的比例在我区达52%,高出全国五个同类抽调城市16个百分点。

二、突出需求导向,坚持在满足群众需求中创新治理方式。

安居乐业是群众的最大需求。我们对无人管的老旧小区、厂居小区进行兜底托管,实现各类小区物业全覆盖,实行星级物业评选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促进物管水平提升。在全区设置了3200多名小区楼栋长、单元长、楼层长,把每一名楼栋长打造成一根桩,每一名单元长和楼层长打造成一根钉,通过实施“桩钉”工程,筑牢治安屏障。迈皋桥街道成功摘掉“全省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的帽子。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的治理,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环保信访投诉近三年降幅达44%,今年侵财性案件万人发案率六城区最低,公众安全感从2012年的89%上升到96%。连续七年开展信访积案化解行动,化解积案152件。比如,八卦洲街道的八卦花园社区产权证办理问题,涉及1800多户5000多人,因相关手续不全,13年未能解决,堵桥、堵路、堵门都发生过。我们专门成立工作组,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连续两年的努力,终于得到化解。扩大群众就业,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我们从就业培训、鼓励创业、扶持重点群体入手,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引进省市名校打造教育共同体,提高办学质量,全区小升初本地生源外出择校率由五年前的25%下降到现在的6.9%。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院府合作医改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甲医院100元的专家号在栖霞只需9.8元,栖霞医院成功升级为二甲医院,群众首选就医的比重超过60%,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服务,院府合作去年在全省推广。

三、突出目标导向,坚持在扩大公众参与中实现协同共治。

我们依托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将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业委会、物业全部纳入,建立掌上社区,在9个街道全面推行,并与三级网格嫁接,形成“网络+网格”模式,通过线上发声、线下解决,激发居民主动参与。比如,龙潭街道龙潭村一个孩子生重病,家里缺钱就医,村干部在微信群里发出资助倡议,一天不到筹集资助款12万余元。推动大走访成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与网格治理和掌上社区衔接,全区3280多名党员干部全部下到网格,掌上社区反映的问题全部纳入大走访,目前收集问题1.3万个,解决率超过90%。整合掌上社区、大走访平台、网格化信息指挥中心与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将区内5500余路视频监控接入,实现数据对接和信息共享,形成线上线下服务互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成立区级平安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各类协会,全区注册志愿者达14.3万,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20%,涌现出全国“最美志愿者”喻小萍、燕子矶街道平安志愿者协会等优秀代表,以及姚坊门居家养老“时间银行”等新型志愿服务模式。大力培育社会组织,从2013年开始,我们借鉴招商模式,开创“社会组织与社区服务洽谈会”,至今连办五届,与300多个社会组织签订470个公益项目,涉及资金3500万,万人拥有注册登记社会组织数全市第一。我区以三化融合为主体内容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成国家标准。

“协同教研制”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第3篇

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是“精英式”的,少数骨干教师占领了区级以上教研活动的“领地”,其他教师极少有参与的机会。如何使教研活动从“精英式”走向“大众化”呢?我们设想在全区试行“协同教研制”,建立以园为本、多向互动的教研工作模式。充分发挥骨干教科研人员的引领作用,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城乡幼教的均衡发展。为此,我们在全区范围内通过考核聘请了八位幼儿教育“协同教研员”。把全区66个托幼园所按不同等级和办园性质相对均衡地分成八个片。每位“协同教研员”负责其中一个片,协助区幼教办、教科室开展园本教研指导工作,并帮助片内各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

我们努力搭建基于“协同”理念的教研网络,鼓励片与片之间、园与园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帮助幼儿园及教师在借鉴中解决问题,在碰撞中提升素养,在对话中交流共享。

我区幼儿园的类型多样,办园质量差异较大,办园特色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鼓励开展园际结对教研活动,通过强强联手、城乡结对等形式,使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在协同教研活动中,我们觉得仅有一对一的结对还不够,还需要片组之间的互助和交流,这样才能拓展教研信息量,让协同教研走向更深层次。

区际滚动的协同教研活动旨在就某一专门的教研内容进行分工合作式的研究,以期取得更佳的教研效果。其间,各幼儿园既对问题进行分工研究,又交换、组合彼此的优势资源,使问题得以更经济、更全面的解决。

协同促进 第4篇

一、城市群催生了一系列区域公共问题

随着城市群的形成与扩大,同处一个“群”的各个城市之间经济联系、人员往来、要素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频繁和多变。与此同时,一系列影响和涉及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若干共同问题开始凸现。一是环境、生态、流域问题。如各地常常遭遇的流域水污染问题、雾霾问题等。二是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主要包括:某些具有较大规模效应的基础设施如机场、港口等在区域内统筹布局、协调使用管理的问题;区域内基础设施在各行政区交界处的协调联通问题等。三是省区交界地带的贫困县问题。各行政区交界处的治理历来是政府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当前“环北京贫困带”即为其中一例。四是基本公共服务不平等问题。随着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内人员往来频繁,进而产生了对于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迫切需要,尤其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五是行政区经济问题。随着城市群的形成,各地之间经济联系增强,但各地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常有阻碍市场主体经济自由联合、统一市场形成之举,对区域一体化形成阻碍。由于区域公共问题跨越了传统的自然地理界限和原有的行政区划范围,涉及多地、多个行政主体,属于典型的“复杂社会中的复杂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问题正在成为普遍和共性的问题,且在各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有的地区已经发生,有的地区正在发生,还有一些地区未来也会发生。因此需要超越以某一个地方政府为应对主体的传统思维与体制,努力构建以推进区域协作为目标,多层级、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跨区域行政体制。

二、现有区域协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历来有推进区域协作的传统。建国以来,中央政府就一直牵头组织各省对西藏、新疆的对口援助,持续至今。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5.12”特大地震,中央政府再次组织了各地对震区灾后重建的对口援助,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各地方政府之间为加强区域合作而进行的各类自主协作,如上世纪80年代长三角地区的经协会、90年代以后的城市间合作框架协议、以及近年来多地的同城化行动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适应了我国经济市场化、人口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相邻地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协作。但是必须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有的区域协作无论从机制还是效果看,总体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各类区域协作要么无疾而终,要么阻碍重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区域协作组织的权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一旦面临涉及各方利益的重大复杂问题,各方分歧立现,协调困难,协作难于推进。二是现有区域协作主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会议、协议等方式进行,制度化程度较低,一旦外部条件稍有变化,合作即趋于停顿。三是缺乏有力的政策工具来推进区域治理目标的实现。四是现有区域协作仅限于政府之间的合作,企业和社会方面的参与几乎没有。凡此种种,都使得区域协作的推进很不理想,影响了区域协同发展。

三、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需 要 创 新 跨 区 域 行 政体制

为了适应我国城市群和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需要总结、借鉴国外处理区域公共问题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各类跨区域的行政管理体制,大力促进区域协作。

(一)谨慎使用行政区划调整的“利器”

当前在讨论区域一体化问题时,有一种意见是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使行政区域与问题区域相一致,从而达到快速协调解决各类区域问题的目的。这种建议有一定道理,但由此引起的社会振荡太大,成本过高。如果仔细分析当前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各类问题就可以发现,必须通过区划调整来解决的,主要是因人口大量集聚而导致的城市空间狭窄、地方政府治理权限过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的确可通过区划调整将原来属于农村的部分区域调入城市区域,或者推动如经济发达县(镇)改(设)市,或者调整市辖区等等。除此之外的一些重大区域公共问题,如行政区经济、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区域规划、产业调整、基础设施统筹等,都不需要运用区划调整而“用力过猛”,而应当以强化区域协作为着力点,徐图以进。考虑到即使通过区划调整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或迟或早这些问题还会在新的区划层面上重新出现时,就更是如此。

(二)设立区域委员会

相对于调整行政区划,设立区域委员会是一个较为温和且更为可行的办法,适用于推进某一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比如当年韩国在推进首都圈整备行动中,就在中央层面专门设立了“首都圈整备委员会”。在我国,以下两种情况下可考虑设立区域委员会,一是像京津冀一体化这样带有显著政府意图的国家战略;二是在涉及多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协同之中。区域委员会可有几种设立方式:由中央牵头设立,由地区合作产生,或在现在相关部委中设立专司区域协调的机构,负责协调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的行动。区域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进行长期规划、实施区域政策,可根据需要影响地方政府的实际运作。

(三)设立专门处理区域公共问题的联合机构

对于那些重点集中在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区域协作,则可考虑设立专司特定问题的某种区域联合机构,比如美国的大都市规划组织(MPO)、温哥华大都市区的区域理事会,都是针对特定区域内特定问题(如交通规划、空气质量控制、水处理、垃圾管理等)成立的特定机构。除章程规定的权责之外,这些特定机构无干预地方政府运作的其它权力,易于为各方接受。在我国目前的区域协作中,大部分问题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谋求解决的,比如区域规划、产业布局、应急处置、流域管理、生态协作、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等,当然其中要特别重视设计出有实实在在约束力、能妥善平衡各方利益的行政、财政规则,同时还要有保证实施的相关政策工具等。

(四)制定有约束力的区域协作规则

无论是设立区域委员会、还是某种区域联合机构,关键点之一都在于要有对合作各方形成有明确约束力的相关规则。从国外的经验看,无论是国家合作,还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通常都有相应的法律约束,比如欧盟各国的合作有欧盟条约、美国有各类州际协议等。在我国,总体而言还不具备出台区域协作相关法律的条件,但可在国务院层面、在各部委的具体管理层面,形成要求各地参与区域协作的相关行政规则,如特定的区域规划、流域管理办法、空气质量控制条例等,如区域内地方政府公然违反这一规制,就应当启动行政问责程序,以对各方形成约束。只有如此,才能抑制区域协作因一方的不合作导致的整体协作破裂的“坏孩子”行径。

(五)设计推动区域协作的政策工具

区域协作要从概念到实践、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点之二在于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执行工具。从国内外经验来看,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按所要解决的区域公共问题的特点,设立由各协作方共同参与的工作团队,如专家小组、公众小组、政府工作团队等,分别负责各阶段的执行、检查、评估、改善等,以保证问题的切实解决与长期稳定。二是要有相应的技术分析工具,由于区域公共问题通常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如流域水质问题、大气污染问题、基础设施统筹问题,需要专家提供具体的可选方案、成本测算与工作推进程序等,为此需要有专门的技术模型、成本分析、信息分享等技术工具。总之,政策工具是解决复杂的区域问题、设计利益平衡机制的关键所在,这方面需要大力创新和加强。

(六)设计区域公共财政体制

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关键点之三在于资金。由于区域问题属于“区域”而非全国性问题,相关资金需求不可能全部寄望于中央政府,更现实的是各方面资金的集合。在此基础上,既要有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所需资金的成本分摊机制,也要有区域协作所产生利益的分享机制,为此,需要研究相应的区域公共财政体制。区域公共财政体制的要点是,依据要解决的区域公共问题的性质,引入专业人员与技术分析,形成科学合理、各方易于接受的成本分摊和收益共享机制。

(七)推进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的多元协作

家校协同,促进小学低段语文教育 第5篇

语文新课程教学工作中,有个难题许多教师无法解决:家庭语文教育的缺失。原因并不是家长懒得管,大部分家长是重视孩子的教育的。只是家长缺乏教育经验,缺少对教材的了解,需要有人指引他们用正确地方法关注孩子的学习。 “怎样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语文学习辅导”是家长们渴望。多年来我致力于搜集家长的疑问,根据课程标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家长学校普及教育、个别访谈交流等途径,为家长答疑解惑。现将交流内容与大家共享。课文后面的生字为什么不全部抄写?人教版一年级教科书,只要求学生写350个字,认识950个字,认、写分开就是新课程低段语文教材的最大特点。孩子正处于长身子的关键时期,手指肌肉尚不发达,大量抄写孩子容易疲劳,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无一利处。课程标准提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样的要求,明确地体现出了认、讲、写、用不是同步發展,而是重在保证一定的认字数量,使学生在一年级末实现独立阅读。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在课余抄那些只要求认的字,不仅加重了孩子的课业负担、疲于奔命,而且造成“认、写”互相干扰,导致该认的不巩固,该写的写不好的结果。每天写多少字比较好?根据写字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在开始写字阶段,应该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基础打扎实后,写字的速度自然会提高。传统写字教学从写“上大人,丘(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开始。根据现有的资料(包括敦煌遗籍),一般认为这个专供重蒙练习写字用的教材大约从唐代就开始流行。之所以流传至今,是有其原因的。古人先教孩子们写那似通不通的“上大人,孔乙己……”是在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为写复杂的字练基本功作准备。古人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渐积累出行之有效的做法,现在应该很好地进行研究和分析隐含于其中的道理。写字首先是练习执笔,练习写基本笔画并了解基本结构,这是写字的基本程序。开始练习写字应该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否则,急功近利的思路和做法会产生严重的负作用。降低写字数量,为学生打好写字基础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学生可以摆脱疲于奔命地写很多字,把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写字的基本功上。要写得少、写得好,少而精。每天写字量不要过多,将老师布置的字写完,再适当写几个即可。因为孩子的手部骨胳发育不完全,写多了,手易疲劳,心生厌烦,书写质量也下降。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兴趣要减退。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四回成好朋友。巩固认字是在语言环境中复现学《语文》,学习的内容并不只是课本,可以是生活中一切可学的语文内容;学习的场地并不仅限于教室,可以是任何有语文知识的场地。也就是要通过课堂里学到的方法,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在生活中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十分重要。生活中处处都有汉字,大到门店标识,小到食品包装,学习汉字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大多都认识“男、女、厕、所”这些字;家中有电脑的小朋友都认识“开始、欢迎使用”几个字;看过动画片《葫芦娃》的孩子对“葫芦娃”几个字都能无师自通。凡此种种都说明整个社会是一个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汉字的天地。。家长可鼓励孩子在家里、在街道、在社区等生活场景中自主识字,只要见到汉字,就产生识字的愿望。这需要家长配合,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比如在休息日陪孩子读书、看报纸、看电视,进行亲子阅读;带领孩子到街上认识路牌、广告牌,商店、商品、学校、机关的名称等。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的认读;让孩子认读家庭电器的标签;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家长鼓励孩子当天复习,或从身边、从报纸上找到刚认的字,在生活中多巩固生字,比如认广告牌、车站牌、超市里的商品名称……将汉字单独拎出来认是比较困难的。低年级只要求生字在课文中能认;在其他文章中能认;允许孩子将句子的前后意思联系起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不赞成将生字孤零零地拿出来认。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低段识字1800个,写字800个,平均每学期认字450个,写字200个,多认少写的理念是鲜明的。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快慢多寡,与个人、与社会至关重要。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为了使小学生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所以,从修订版教学大纲到《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低年级识字,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现在要求认的字,以后几册教材中会再出现、再复习,有部分会慢慢地转换为要写的字。“认写分开”反映了教材在写字编排上由少到多、有易到难、由简到繁、有独体字到合体字的完整体系,扎扎实实进行写字训练。语文书上的课文要不要全背?有余力的孩子全背下来当然最好了。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只要将要求背的部分背下来就行了。背诵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阅读的能力,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小学生开始课外阅读越早越好。儿童认了字,必然会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家长应当支持、鼓励,千万不要压制。人教版在一年级上册的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小熊住山洞》,意在鼓励学生不借助拼音自己阅读。有些孩子学了两三个月就借助拼音自己读书看报乐;有的家长陪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很高,开展“父母伴我读”等读书形式,全家人利用闲暇读书、读报、讲故事,把课堂学习延伸到家庭阅读。这样的活动对巩固识字,培养阅读兴趣与能力,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大有裨益。 但是请家长注意两点:①阅读时间不宜过长,重在尊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每天阅读、定时阅读的习惯。②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倾向。从阅读内容上分析,大部分低段学生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儿歌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有不少家长重视幼儿识字、古诗文、智力练习等,在每天的阅读时间对孩子进行训练,使阅读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孩子在“被迫阅读”,阅读能力及兴趣没有增长,反而萌生了“厌读情绪”。请家长允许孩子自主选择图书,提高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他阅读的书籍;多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只要家庭重视语文教育,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能得以提高;只要家长和学校的两支桨合作划行,就有利于我们的语文教育之舟沿着正确航向前进。

协同促进 第6篇

1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在我国取得了较快发展, 未来一段时期, 我国物流产业将呈现出管理信息化、系统网络化、设施标准化、经营国际化、发展绿色化等发展趋势, 其中管理信息化、系统网络化是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物流产业的重要标志。

随着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以及国际互联网的普遍应用, 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的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的提高。实践已经证明, 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会彻底改变物流的运作方式。物流信息化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物流网络化是当今时代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互联网使供应链变得透明而紧凑, 改变了传统物流复杂的流转途径, 使现代流通业已简化为可以由制造业经配送中心直接送到客户端。今后数年, 区域物流系统的基础建设, 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系统亦将逐步成熟。

2 区域物流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区域物流信息系统的现状

现代物流产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以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应用。目前, 区域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展开, 信息网络初步形成。近年来, 各地加快了数据、宽带网络建设, 区域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 具备了先进的通讯基础设施和通讯能力, 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立。

社会物流信息化得到一定发展。区域性信息平台可以进行简单的网上交易, 有的已经形成电子商务平台;部分地区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建成物流信息网和GPS监控中心, 物流网开始投入运营。许多物流企业纷纷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 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2.2 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区域信息系统的宏观规划有待完善

物流信息系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还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工作基础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其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都很大。由于系统的规划由区域内某个部门或行业牵头, 就会造成局限于部门或行业范畴的角度, 带有明显的行业和部门观念, 缺乏系统全局性思考。目前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多从自身角度出发, 为规划而规划, 缺乏站位于物流系统宏观发展的高度, 使物流系统难以适应区域物流市场的需求。从整体而言, 各地区的物流信息系统缺乏一体化协调运作机制。

2.2.2 物流各子系统之间的衔接度不够

物流管理系统是个大系统, 其间包含各种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为物流各种功能的应用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服务, 但目前各子系统之间没有实现有效衔接, 导致系统的协调性与共享性较差。

2.2.3 缺乏对相关资源的深度整合

区域内物流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 造成服务效率低下, 社会资源浪费严重。虽然建设之初或曾提出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与效益作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原则, 但这一原则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得到应有贯彻, 缺乏对既有系统资源的整合深度。资源整合已经成为区域物流企业适应竞争、应对挑战的一种有效手段, 实现分散资源的深度整合, 可以产生倍增效益。

2.2.4 信息系统对管理决策的支持度不高

物流信息化有三个层次:一是以整合内部资源和流程为目的的信息采集和交换, 其主要的目标是通畅、低成本、标准化。二是通过与客户的信息系统对接, 形成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高效快捷便利的信息平台。三是以优化决策为目的的信息加工、挖掘, 把信息变为知识, 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各地区的物流信息系统大多以第一层次为主, 缺乏基于供应链的一体化信息平台, 没有实现数据挖掘, 因而对企业管理决策的支持度比较有限。

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是现代物流业的中枢系统, 没有统一协调的物流信息平台, 就不能实现物流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物流行业与其他相关机构的信息交互也不能有效进行, 这时即使拥有再好的基础设施也难以发挥区域物流信息系统的协同效应。

3 构建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基本思路

3.1 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内涵

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是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物流信息系统, 构建基于区域物流的信息平台, 实现物流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共享。区域内各物流节点可以从不同的子系统中提取相关信息, 在平台内部对物流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与挖掘, 为平台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服务, 满足平台用户对物流信息的更高层次需求, 以达到整合区域内物流信息资源, 降低系统物流成本以及提高整体物流效率的目标。

系统性是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主要特征, 由于物流信息平台是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各异的子系统组成, 各子系统只有进行有机的结合, 才能发挥系统效应;层次性是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根据物流信息平台的子系统的不同功能, 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3.2 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构建

3.2.1 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规划

规划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可借鉴基于BPR的设计思路, 突破以职能部门为基础的分工式流程的局限, 从供应商、客户的角度出发, 确定物流信息系统的长远目标, 选择核心业务流程为再造的突破口, 以流程重组思想为核心, 在业务流程创新及规范化的基础上, 进行系统流程规划与功能规划。基于流程的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能够适应企业当前或未来的发展需要, 使信息系统的建设更具有效与灵活。

因此, 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应在对物流系统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系统的战略目标, 提出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 对整个系统进行功能与需求分析, 提出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体系结构。

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规划内容包括:物流信息平台的战略目标;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功能要求;不同物流模式下不同参与者的功能与需求分析;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设计;物流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分析;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策略等。

3.2.2 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总体设计

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应包括如下内容:保证货品物流的质量与准时性;货品与车辆的全过程跟踪, 提高交货的可靠性;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 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行业主管部门工作的协同性;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3.2.3 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

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应具有以下特点:具有开放性、模块化及适应性;能满足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 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数据交换只需通过通用的数据定义、信息格式及通信协议, 确保不同企业、部门开发各自独立的系统具有互操作性;与现有系统及近期通信技术兼容, 最大程度地兼容已有的技术及已开发的系统;在物流信息技术上, 让参与者具有更为广泛的选择。

3.2.4 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区域物流业务的实际情况可把功能模块分为两大类, 即:满足物流企业、客户及政府职能部门基本需要的功能模块和未来可扩展的功能模块。区域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模块应包含:

(1) 系统接口管理模块

这一功能模块是构建区域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的基本模块, 通过规定系统的数据交换标准, 以解决新建信息平台与原有信息平台中存在的异构系统和异构格式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 实现各信息平台的交互共享。

(2) 信息服务模块

区域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首先是一个综合服务的信息平台, 其综合服务功能要能够满足对接区域内各个物流园区、园区内外物流企业、物流基础设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信息系统的服务要求。

(3) 在线交易模块

电子商务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构建网上支付的功能模块, 加速物流交易由传统向电子交易的转变。该模块包括:身份认证、电子支付与银行结算等功能。

(4) 平台维护管理模块

主要是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 包括网络软、硬件系统、防火墙等的检查与维护等。

构建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还应充分考虑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水平来进行信息平台的扩展服务, 这些功能模块包括:

(l) 智能运输配送管理模块

这一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交通运输 (如车辆、船舶、火车、飞机等运输工具) 的管理与控制;运输路径的设计与优化;GPS和GIS的可视化管理等功能模块。

(2) 作业管理功能模块

此模块包括货运场站管理模块、港口综合管理模块、火车货运综合管理模块、机场货运综合管理模块、综合性物流园区管理模块等。这一模块主要由不同结点的管理部门组织建设, 内部功能主要以满足物流结点内部企业的物流作业管理, 部分信息查询以及公共服务等需求, 以实现共享数据信息, 整合社会资源, 提供物流结点层次的一体化服务。

(3) 智能决策支持功能模块

该模块提供物流历史数据的分析与统计、物流发展的趋势和预测, 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 物流质量分析等增值服务。该模块是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重要服务功能模块, 也是数据挖掘技术与区域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的重要结合点之一。通过在此模块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 可以极大地提升物流预测与决策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伟.空港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规划及数据交换系统设[D].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2) .

[2]赵英姝等.哈大齐工业走廊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D].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5) .

[3]朱长征.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方案, 硕士学位论文[D].长安大学, 2006, (6) .

[4]刘兴景等.物流信息平台发展规划框架分析[J].物流技术, 2001, (1) .

协同促进 第7篇

一、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京津冀区域在全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包含了一个首都、两个特大城市,是东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战略区域,在形态上是由首都与周边区域形成的首都经济圈。国际经验表明,由首都及其周边区域组成的首都经济圈要对全球有重大影响和控制能力,不仅在于首都城市自身的强大,更在于它们都与周边区域形成了良性的城市—区域关系,有高度发达的城市区域体系支撑首都城市影响和控制职能的发挥。伦敦都市圈、纽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等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四大首都经济圈莫不如此,其空间范围已从城市这一点状空间向外放大,扩展成为由首都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不同等级的城市,联合形成的独特的空间区域。因此,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升首都经济圈的全球竞争力,不单单是北京自己的事,更需要统筹、协调周边区域的发展,着力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

二、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北京及其周边的天津、河北已充分认识到区域协作的重要性,并持续推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但必须承认,北京与周边区域的合作还面临很多问题,仍未能形成有序的、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体系。概括来讲,当前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达的中心城市与落后的腹地共存,区域内发展差距大

在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各种生产要素向北京、天津两大核心城市过度集聚,形成了发达的中心城市和落后的腹地共存的区域格局。根据《2013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在全国百强县中,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有42个县(市)上榜,在周边形成了一批富裕的县级城市 ;而京津冀地区在百强县中仅占3席,表明目前京津对周边中小城市的集聚作用仍然大于辐射作用,核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能够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使得北京周边缺乏有竞争力的中小城市群,同时北京自身又深受拥挤所带来的各种“大城市病”的困扰。

(二)地区产业梯度落差大和产业结构趋同共存,难以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

一方面,北京、天津两大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发展上相互脱节,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薄弱,导致周边中小城市特色不突出,产业承接能力不强,使得核心城市与周边腹地产业梯度落差过大,甚至形成“产业悬崖”,很难形成平稳衔接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京津冀三地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产业,呈现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相互之间竞争大于合作,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导致过 度竞争和地方保护严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也导致整个区域资源使用的浪费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降低。

(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缺乏必要的统筹安排

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需要相对完善的区域性基础设施来支撑。但目前京津冀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一些区域性港口、机场、跨地区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中,缺乏必要的统筹安排。此外,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市场机制的作用还不足以对京津冀的区域格局重组产生根本作用,因此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促进城市—区域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四)区域自然生态失衡,亟待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京津及冀北地区同处于一个大的流域系统,冀北地区上游要为京津二市及下游地区提供涵养水源、调节水量、保护环境、改善气候、促进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但目前冀北地区上游提供的生态服务很难得到合理的补偿,上游地区一方面要为保护生态环境付出巨大的代价,另一方面却使自身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导致生态改善与经济欠发达的现象并存,已经成为在特大城市周边贫困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加剧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

(五)行政壁垒高,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

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虽已提出多年,但一直无法达成深层次的合作,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深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了“首都经济圈”概念,然而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如何在这一战略规划中为自身谋求更大利益,成为三地新一轮合作与博弈的重要内容。上世纪90年代初创立的环京经济协作办公室在区域经济的协作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有限,迫切需要一个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来处理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利益分割和合作推进等相关事宜。

综上所述,在京津冀区域内,中心城市北京处于绝对优势,区域内部没有形成有序的产业梯度,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发展不足,缺少发挥“二传”作用的中间层次的城市。此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缺失以及行政体制的分割都使得这个区域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任重而道远。

三、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是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鉴于当前北京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有必要采取“五个推动”措施。

(一)积极推动区域规划的出台

突破行政区划,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京津冀区域的发展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横跨整个“十一五”,至今没有获批 ;首都经济圈规划范围几经变更,至今也仍未出台。区域整体规划的缺乏导致规划范围、分工定位、利益分割等多方面的不确定,不利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统筹协调发展。因此,建议积极推进这些以更大地理空间范围为对象的区域规划的出台,以便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有纲可依、有章可循,避免产业同构、恶性竞争。

(二)积极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在行政分割、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受限的情况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因此,建议推动区域内道路、交通、港口、机场建设的对接与资源整合,促进区域交通的一体化,为城市布局的扩展和城市体系组织创造条件,推进京津冀区域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的形成。

(三)积极推动人口、产业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合理布局

首都圈建设的规律表明,卫星城规模过小、离中心城过近、不具备工作和生活等综合承载功能将难以获得成功。因此,建议突破北京的行政区划,加快引导人口和产业在京津冀区域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合理布局,一方面有利于破除北京“大城市病”缠身的困境,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腹地承接中心城市产业、人口、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转移,培育更多有竞争力的中小城市,缩小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四)积极推动生态保护机制的建立

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体规划京津冀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并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受益多出资多”的原则,建立京津冀水资源保护基金,统一建设京津冀区域的水源供应地和生态屏障。此外,为了对生态保护造成的发展机会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需要建立京津冀生态保护评估监测机制,并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水资源保护的长效补偿机制,对水源保护地给予与其提供的生态服务相匹配的补偿,建立生态服务供给区域与消费区域的良性合作关系。

(五)积极推动区域协调管理机制的创新

协同促进 第8篇

关键词:辽宁,高等院校,协作创新

为落实“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的精神,教育部于2012年5月在全国启动了“2011计划”。截至2013年3月,已有300余所高校按照“2011计划”要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协同创新,近50%的大型骨干企业实质性地参与到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之中。26个省市成立了 “省级2011计划领导小组”,22个省市落实了“省级2011计划” 的专项经费,2/3以上的中科院研究所、60%的行业骨干研究院所以不同方式参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参与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组建的大型骨干企业已承诺和落实新增资源超过200亿元。辽宁省高校众多,但在科技创新上存在着资源分散、 供需脱节、各自为战的问题,存在成果数量多、质量不高、转化率低的情况,应采取协作创新模式,组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协作创新团队,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服务于辽宁经济振兴事业。

一、辽宁高校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及教师协同创新积极性不高

由于长期体制积习,在高校和企业中有两股风习阻碍着协作创新。一是官本位,即无论高校还是企业,人们“当官”的动力远大于科技创新,所以许多人主要心思和精力不在创新。二是短期行为,即许多人对即期或短期即能到手的利益兴趣浓厚,而对于像协作创新这样的“大手笔”、“远景规划”, 投资期长、见效慢的项目兴趣不大。这样就造成了即便高校有技术企业也不愿投入大量的试制、中试费用去担风险。

(二)科研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下

从辽宁地方的层面看,各高校都有自的科研所、实验中心、实验室,但部门间、单位间由于协调不够,导致科研经费、 科技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 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宏观统筹协调能力薄弱,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一方面,一些技术人员、团队急需的资金、设备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一些单位、人员资源闲置,浪费非常严重。

(三)制造业企业规模偏小,盈利状况不佳,不利于科技创新

虽然振兴辽宁最大的障碍是产业升级,但整体上,辽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意愿并不强。具体原因在于:一是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相对偏少。在近年的辽宁纳税100强上榜企业中,制造类企业,所占比例偏低。二是传统机器制造类国有企业比重偏大。这些企业中约有80%以上系国家企业,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企业技术创意识不强。三是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客观上没有形成依赖技术创新的良性机制。

(四)政府各项政策不利于高校协作创新

统计资料显示,辽宁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与全国许多同类城市相比属于较低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一是投入总量不足。以沈阳为例,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沈阳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1.98%,比2000年提高了0.48个百分点,这个指标不但低于全国许多副省级城市,而且低于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

二、构建辽宁高校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的建议

(一)引导高校确立协同创新的目标与形式

高校通过建立与企业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努力成为企业的“专家顾问”、“技术指导”、“管理智囊”等。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企业合作创办研究中心,建立科技园区,共同开发技术产品和解决高新技术问题。 二是建立双向交流机制,高校师生可以通过专家指导、学生实习等形式参与企业建设,也可以凭借技术专利入股高新技术企业。

(二)依据具体情况构建协同中心的模式

对于产业分散,企业规模小的行业可构建以重点高校为核心,以几所一般高校不同程度的参与,以企业群为基础的协同创新中心,由核心高校主导研究方向和重点,中心应有自已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分配制度,监管制度等;对于产业集中度高,企业规模较大,有核心企业和紧密层企业的行业,可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为核心,以一所实力强的高校为代表,以几所一般高校和众多一般企业不同程度的参与,以企业、产业需要为基础的协同创新中心,由核心企业与代表性高校共同主导研究方向和重点,中心同样应有自已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分配制度,监管制度等。

(三)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

辽宁高校在协同创新事业应注重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注重与国内外其他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量力而行,积极参与其他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项目,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一改目前“封闭、单一、低效”科研和办学的现状,释放人才、设备、资源、知识等创新要素的优势,加速科技融合,资源共享。

(四)完善高校协同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

协同促进 第9篇

关键词:协同供应链,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产业链

一、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

1、协同供应链

协同供应链强调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协同工作, 快速应对客户的需求, 保持合作体各成员的竞争优势, 获取更大利润 (Thomas and Griffi, 1996) 。有两个层面含义: (1) 业务流层面的协同, 打破企业界限, 围绕满足终端客户需求进行流程的整合重组; (2) 信息流层面的协同, 通过Internet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成员间的信息系统集成, 实现运营和市场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交流, 从而实现伙伴间更快、更好地响应终端客户需求。只有在这两个层面上实现了供应链协同, 整条供应链才能够实现响应速度更快, 更具有前向的预见性, 更好地共同抵御各种风险, 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

2、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

在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过程中, 对企业之间的生产计划管理、供应计划管理、销售计划管理、库存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职能的有效集成和协同具有特殊的意义, 逐渐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完善和规范的过程如图1。 (1) 基础结构阶段, 管理集中在企业内部进行, 部门间缺乏协同性和集成性; (2) 职能阶段结构, 为了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的计划和管理, 采用了物料需求计划 (MRP) 集成管理技术等进行物料控制和制造管理, 相比第一阶段, 此阶段有了集成的思想, 但仅仅局限在各职能之间; (3) 内部集成阶段, 此阶段采用MRPII的管理思想, 与第二阶段相比, 该阶段能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进行集成管理, 但也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 (4) 外部集成阶段, 这是实现供应链集成管理的关键阶段, 电子商务的发展, 使得企业间供应链运作建立在高效的信息技术网络之上, 从而实现了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和交互; (5) 集成化供应链战略联盟阶段, 这是供应链管理集成的最高形式, 通过实时信息共享, 按照管理集成的互补原则、相容性原则等实现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该阶段不仅完善了企业间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而且也完善了市场需求, 建立全套完善的业务运营与支持系统。

二、产业链

1、产业链内涵

产业链指经济布局和组织中, 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或相关联行业之间构成的具有铰链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它包含四层含义: (1) 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 (2) 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 产业关联性越强, 链条越紧密, 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 (3) 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 产业链越长, 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 (4) 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 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 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

2、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协同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地向下游产业转移资源, 直至达到最终的消费者, 与此同时, 也是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不断创造价值和优化产业链结构的过程。 (1) 产业层次开发, 产业是和目标客户紧密联系的, 多层次的开发有利于抓住各个层次中的核心客户, 有力于扩大市场份额, 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2) 产业关联性, 产业关联性是促进产业链形成的关键, 产业相关性越好它的资源利用率就会越高, 资源有效利用相当于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 因此开发产品务必需要很强的关联性。 (3) 产业深度, 产业链形成的过程是产业深度与产业链长度比例发展的过程, 延长产业链代表着产品的深度开发和附加价值的增加。

三、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与产业链发展的互动性

1、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促进产业链整合和结构调整

在全球供应链整合的趋势下, 商业不仅要管理流通渠道, 还要管理上游供应链。通过链条的全面整合, 经由最终消费来拉动和协调分销商, 制造商和采购商的经营活动, 促进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在供应链上的优势合作和相互渗透, 从而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能, 实现商业从传统的“末端产业”向现代“先导产业”转化, 从而实现以现代化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促进产业链的发展。

2、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为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的内涵增加了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内容。企业间也从传统层面上的竞争关系, 转移到协同发展的阶段, 实现合作性竞争下的动态均衡, 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1、供应链层次

如果供应链上每个节点的企业能够实现协同集成管理, 使企业间物资、劳动、资本、技术等各要素可以进行顺畅的交流和融通, 这一过程形成了各种市场要素, 可以促进产业链形成, 对产业链间的各企业提供服务和保障。

2、产业结构层次

产业结构链关注的是一个企业前向和和后向的关联, 上游和下游之间的产业匹配, 即产业配套环境。产业结构链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供需关系, 相关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激励决定着某一产业结构链优化升级的实现,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必将引发产业结构链群的共振现象。因此, 通过对协同供应链的集成管理的研究, 不仅可以促使个别产业链的变动和发展, 还可以从其间的整体系统进行观察, 分析和解决整个产业链之间的管理关系。

3、价值链层次

两边产业的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 而中间的加工生产产业的利润率只有5%。因此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要求从价值链来透视产业链, 要求不仅应从价值链角度摸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通过分析发现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 找到需要改善产业的有效切入点, 进而消除阻碍整条链发展的瓶颈;更重要的是要从价值链角度引导企业向利润空间大和附加值高的方向发展, 从而确定产业链升级和技术能力跨越的目标。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引导企业实现“OEM—ODM—OBM”或“购买商主导—生产商主导”的升级路径是一致的。

五、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模式。企业会在不同的管理阶段选择不同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来为其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国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 合作—竞争的模式已被大多数的国内外企业所接受。而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恰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这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同时又与产业链的形成起到互补的作用。协同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能加速产业链的形成, 优化产业结构;而产业链的形成使得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在企业中得以充分应用, 提高了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客户的满意度, 并以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整条供应链中取得竞争优势, 链中的企业形成了一种“完美组合”, 共同努力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效率。

参考文献

[1]、Thomas, D.J.andP.M.Griffin, Coor-dinatedSupplyChainManagement, European 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 1996.

[2]、蒋大龙.协同供应链的概念及其实现.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 2005.

[3]、伍行素.供应链管理集成系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5.

协同促进 第10篇

1.1 京津冀产业结构和就业关系

根据京津冀2010—2014年的统计数据, 对三地的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人员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从京津冀的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数据来看, 虽然各地的总产值逐年走势升高, 且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占该地区总产值比例较低, 但各地区的情况差异较大。北京的三次产业产值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第三产业, 五年平均值高达76.5%, 第一、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0.8%、22.7%。天津的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几乎相当, 而第一产业产值对总产值的贡献率很低, 仅有1.38%。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河北省, 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12%, 第二产业产值的贡献率最大为52.35%, 大约是第三产业产值的1.5倍。

再次从京津冀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的数据来看, 京津冀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例五年平均值依次为75.6%、50.2%和31.1%,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例五年平均值分别为5.2%、8.9%和35.2%。从总体水平看三地各产业从业人数近五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年递减, 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出现了先升后降的变化,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逐年显著递增。

由此可见, 京津两地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 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承载了该地区90%以上的就业人员, 尤其是北京, 第三产业对于地区生产总值和就业岗位的共享率最大。而且从数据上看, 两地的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与京津两地相比, 河北的农业产值贡献率较大, 且承载着1/3以上的从业人员, 第三产业产值及就业人员比重较低, 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具有很大提升空间。河北的第一、二产业产值比例和其就业人员比重差异较大, 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调整。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未来的发展定位提出了战略指导, 要协同发展京津冀, 就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做保障。目前, 京津冀地区的人力资源在总体数量上相对充足, 但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差距较大, 而且现有的劳动力资源不能满足协同发展需要。如何能将三地的人力资源统筹配置, 使各个层次的劳动力在整个区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提高区域人力资源互补利用的能力;如何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教育资源公平合理配置、城镇化水平提高等有效引导就业人员提高自身文化程度综合素质;如何能通过政府有效的政策、制度及各类商业保险的补充来完善区域从业人员的各类生活、发展保障, 这些都是现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2 河北省现阶段就业情况

河北省2010年至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全省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较低, 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2014年河北省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就业者占就业总人员的71%以上, 低于全国5~6个百分点。劳动力结构配比不合理, 现有社会劳动力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的用工需求, 结构性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制约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另外, 和较发达地区比较, 河北省的就业政策相对落后, 就业环境有待提高, 就业保障体系不够系统、全面, 成为影响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流动的重要原因。

3 河北省促进就业对策

3.1 大力发展京津冀间的协同合作

要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 促进河北省的就业工作, 就要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各种利好引导。立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统一思想, 以国家发展战略定位为指导, 积极推进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各类高新产业对接能力, 扩大就业岗位的种类和数量。大力发展区域服务经济、环保经济、生态经济, 科学、稳步的推进城镇现代化步伐, 提高河北省的就业吸纳能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做好京津冀的腹地支撑作用。

另外, 加强京津冀间的合作, 政府着手引领搭建“大区域”就业信息平台, 从而建立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平台, 共享区域内各类就业岗位信息。大力发展京津冀间人力资源流通、合作、共营计划, 提高区域内人力资源共享能力, 为河北省的人力资源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3.2 优化并落实就业相关制度、政策

立足于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先进理念、有效的实践经验及灵活多样的制度, 结合京津冀的实际情况, 从政府层面, 制定各类人力资源管理、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 加强区域间人力资源流动和就业机会共享。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单位和企业层面, 优化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 建立灵活适时的劳动关系体系, 实行各类即符合劳动法规定, 又能充分体现劳动价值的工资分配形式, 从而提高区域内劳动力自由流动、合理调配的能力, 实现就业岗位的有效增加。

政府还应该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 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 鼓励企业吸纳重点群体人员就业;扶持非公经济和中小、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增加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 为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提供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3.3 完善各类教育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河北省的教育应该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致力于培养区域发展所需要的各类劳动者, 科学定位该省的高等教育, 和京津两地错位发展, 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为主, 研究型为辅。同时, 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政府引领规范各类职业教育体系,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及再就业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创新创业培训等职业教育形式的融合, 加强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引导, 理顺社会培训和企事业单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 用好用足各类企业、校园资源, 培养各类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全省人口的整体就业能力, 缓解岗位需求与人力资源结构失衡的压力, 更好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

3.4 搭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河北省就业人员的稳定和发展, 促进河北省就业工作快速发展。首先, 要从社会保障制度入手, 建立包括医疗、住房、养老、重疾、意外、孕产等在内的科学、合理、健全的保障制度, 加强必要险种的强制管理, 保证每位劳动者都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增强制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尽可能覆盖到社会各个层次的劳动者, 做好各种社会保险的对接手续, 促进劳动者的地域间流动。其次, 要鼓励各类商业保险的发展, 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和制定扶持性制度, 调动其社会责任感, 充分发挥有益的补充保障作用。最后, 要通过制定关于个人发展、子女教育、住房条件等方面的优惠保障政策来引进各类高端人才, 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经济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 2015.

[2]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3]天津市统计局.天津经济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4]刘素华, 孔燕然, 董凯静.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劳务协作分析[J].学术交流, 2012 (2) :80-8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协同促进】相关文章:

数字协同05-10

协同机理05-12

协同决策05-16

指挥协同05-19

协同算法05-30

协同安全06-10

经营协同06-17

协同体系06-29

协同趋势07-04

协同配送07-18

上一篇:根源性整改下一篇: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