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意象范文

2024-07-26

心理意象范文(精选5篇)

心理意象 第1篇

“意象”是作者主观心意和客观物象相结合的具象表现, 它由情和景这两个元素构成。古人云“立象以尽意”, 即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故要了解女主人公翠翠内心, 需从意象入手。

一、解读黄昏及相关意象群

朝阳东升, 夕阳西下, 黄昏是光明与黑暗的一个临界点。作为宇宙世界里一个特定的时间范畴, “黄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频频出现。千百年来, 人们感受黄昏, 描写黄昏。如陈子昂的《晚次乐乡县》有“日暮且孤征”的社会之叹,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有“日暮客愁新”的个人之伤。黄昏是融合了诗人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一种文学意象, 是被情感化、心灵化了的审美对象。

综观中国古典诗词, 黄昏意象拥有它与生俱来的独特意象群。这种独特的意象群大多是野草、斜阳、秋风、清水、残宅、霜寒、归鸟、笛声、悲鸣等带有荒冷灰暗色彩的事物。这些意象个体又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 而是根据诗人传达感情暗示理想的需要, 按照某种向心力而相互呼应粘合形成的意象群体,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黄昏原型的审美内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黄昏相关的“夕阳”这一意象。古人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 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范仲淹的《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清朝纳兰性德的《点绛唇》“萧寺怜君, 别绪应萧索, 西风恶, 夕阳吹角, 一阵槐花落”, 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朝思暮想而不得相见的伤感情思。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是中国诗史上出现得最早的日暮怀人之作。“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为何会引起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原来“日之夕矣”, 鸡、羊、牛都回来了, 而丈夫却仍“于役”, 作者以鸡、羊、牛都有所归来反衬丈夫的无所归, 从而表现思妇期盼亲人归家的情感。

作者对古典诗词中黄昏及相关的意象有所借鉴。黄昏到来, 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 雀子已归巢, 城中生意人忙着过渡, 准备回家与亲人团聚, 而翠翠呢?翠翠也闲坐下来, 但内心却是骚动不已。万物都有所归, 那么自己的归宿呢?于是寂寞惆怅不觉涌上心来, 心中不觉有“薄薄的凄凉”。而在文中, 作者刻意提到“夕阳”二字, 大有深意。随着年龄的增长, 翠翠对情事已稍有了解。此时的翠翠对在两年前曾被她骂为“你个悖时砍脑壳的”的傩送早已暗生情愫, 渴望着能与他再次见面, 但又不能相见, 于是内心难免有淡淡的凄凉。

二、解读桃花色

桃花又称“美人桃”, 它是爱情的象征。孔尚任的剧作《桃花扇》中的李香君“血染桃花扇”的爱情悲剧震撼着多少青年男女的心灵。在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山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中, 诗人以桃花和春水起兴, 将桃花比作小伙子对女主人公的爱情, 花红似火, 象征爱情的炽热;花红易衰, 象征爱情的多变。君意淡淡如花落去, 妾意深深似水长流。诗中以女子的口吻诉说内心的感伤。而崔护的“桃花依旧笑春风”, 令人回味无穷。那仍然含笑的桃花似乎还凝结着那女子的深情厚意, 诗人的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一直到今天, 桃花仍然与爱情挂钩。如“桃花运”指爱情方面的运气, “走桃花运”指爱情方面有进展。面相里面的“桃花眼”, 是说眼似桃花的人一生下来便有一种吸引别人的力量, 很讨人喜欢和倾慕, 取桃花艳美, 招蜂引蝶之意。而脸上忽然现出桃红色, 表示此人有桃花运。在《边城》中, 翠翠“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 “看着天上的红云”。作者表面上写云, 实际上强调的是“桃花色”、“红色”。它们已成为爱情的象征, 含蓄而生动地写出翠翠对爱的朦胧渴求和向往。

三、解读杜鹃

杜鹃究竟蕴涵了怎样的意义呢?春夏季节, 杜鹃彻夜不停地啼鸣, 啼声清脆而短促, 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 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 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 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 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 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而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 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 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 不幸国亡身死, 死后魂化为鸟, 暮春啼苦, 以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 动人肺腑, 名为杜鹃。由此可见, 杜鹃鸟或花都带上神话色彩, 寄托了诗人伤感和无尽的哀怨, 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 已经把杜鹃当作一种悲鸟, 当作悲愁的象征物了。如李白《蜀道难》中的“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秦少游《踏莎行》中的“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在曹雪芹的诗文里我们依然可以听到“杜鹃”的啼血悲鸣声, 如“杜鹃无语正黄昏” (《葬花词》) 、“一声杜宇春归尽” (《桃花行》) 。

而在《边城》中, “只杜鹃叫个不息”一句, 令人玩味。为何强调杜鹃的叫声呢?原来杜鹃是悲愁的象征物,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这叫声最容易触动敏感的人的心。此时的翠翠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 这悲苦的叫声让她内心躁动不已。别的雀子都有所归, 她的归宿会怎么样呢?她与心目中的心上人会有美好的结果吗?杜鹃那悲啼不免引起她的惆怅之感。原来作者要借杜鹃这一意象来含蓄表达翠翠爱情初萌动时内心的躁动、落寞和薄薄的凄凉。

另外, 文中写到的“泥土气味”、“草木气味”、“各种甲虫类气味”这几个意象也大有深意。这些气味, 给人热闹的感觉, 让人觉得它们热烈勃发, 富有生气。而自己呢?“祖父在溪中渡船上, 忙个不息”, 而自己孤孤单单“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 和周围的景物相比, 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沈从文曾说:“我是天生就有一种理解女子的心。”的确如此。如此体贴着人性人情, 且能出之以深细而精微的诗性叙述, 正适合于呈现《边城》中这个朴素自然的生命在成长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流露自己、表达自己。

今天离古典诗歌的创作年代已久远, 但我们还可以通过诗歌了解作者写诗时的情感和志趣,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意象的存在, 它如同化石一样记录了作者的情感信息。而今, 有许多意象已不仅仅属于诗歌, 它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影响着作者的创作。了解一些具有固定意义的意象, 对我们理解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参.

[2]唐诗鉴赏辞典.

意象对话以及心理学其他流派介绍 第2篇

意象对话技术只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一种技术,不是一种完整的疗法。在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其他心理治疗技术一起使用。

当来访者难于产生丰富的意象时,可以借用催眠技术,在催眠状态下加“你会产生鲜明的意象”的暗示,并在催眠状态下进行意象对话。

意象对话技术也可以和精神分析治疗一起使用。因为这技术的理论基础大多来源于精神分析和其他心理动力学理论,所以它可以很好的和精神分析结合使用。

意象对话技术也可以和人本主义治疗相结合。特别是格式塔治疗中,有许多促进来访者关注“此时此地”的小技术,和意象对话配合用很好。因为意象对话是一种想象,有个别来访者会沉溺于这想象,脱离现实,甚至容易混淆想象和现实。格式塔的方法就可以作为一个清醒剂,帮助来访者清醒,从想象中回到现实。

佛教密宗的观想就有些类似意象对话技术。比如,他们让信徒观想菩萨的形象,以帮助他们获得菩萨所象征的品质。但是,他们指出,在观想结束后,必须告诉信徒,这些形象的本性都是“空”。

意象对话也一样,它需要来访者实实在在做想象,在想象时,把想象出的形象作为实实在在的事物。但是,在做完意象对话后,就必须告诉来访者,这些想象出的形象,不是你天眼开看到的东西,只是想象而已。

你在“做梦”的时候要投入地做,在“做完梦”就要醒过来进入现实世界。而格式塔的一些技术就很适用于唤醒来访者。比如,有一个小练习,是让来访者在8分钟内,不断地用“现在我……”造句。这个练习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来访者,让他们睁大眼睛看现实中的东西、让他们听现实的声音、知觉和感受现实。我还常用格式塔疗法中的一个方法,就是让来访者用手摸周围的东西,然后感受不同的东西的不同的质感,并告诉我。这样,来访者的现实知觉也就被唤起了。

意象对话和行为疗法也可以很好的结合。比如,对恐怖症做治疗。

二、意象对话和精神分析

意象对话技术和精神分析关系密切。我们甚至可以说它是精神分析技术的新的分支和新的发展。

因为是由精神分析的释梦技术开始,我们才把意象的分析和翻译引入了心理学,才会有意象对话技术。

意象对话本身就是结合释梦技术和催眠技术的结果。

不仅如此,意象对话是一种探索和改变人的深层人格的技术。对人格的深层的研究也是由精神分析开始的。

而且,意象对话中的“心理能量假设”也来源于精神分析理论。

意象对话也同样接受精神分析的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但是,意象对话和精神分析也有不同。

不同于精神分析疗法中的释梦,它针对的不是梦而是清醒时的想象,并且治疗者不解释意象的意义。精神分析疗法则是通过解释梦的意义,让来访者了解潜意识,从而取得治疗效果。

另一个不同是,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伪装,而意象对话技术认为包括梦在内的所有意象不是一种伪装的结果,而是原始认知的表现。原始认知就是一种形象的认知方式。

这个观点,和荣格的思想是一致的。

三、意象对话和荣格心理学

意象对话和荣格心理学的相似之处,要远远大于和精神分析的相似。我甚至考虑过是否让荣格心理学收编意象对话技术。我基本上接受所有的荣格的思想。

荣格和弗洛伊德表面上很相似,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弗洛伊德虽然发现了而且重点研究人格的深层即所谓潜意识。但是,他的立足点是在意识,在理性思维。他所做的事情,也是试图用理性的逻辑的思维理解原始逻辑,掌握潜意识。有些心理学家批评弗洛伊德不科学,实际上他是充满了科学精神的,而且他的科学观是还原论的、生物学的。用形象地语言说,弗洛伊德看到了潜意识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说成是一大锅翻腾的汤),但是他自己是站在岸上的。

而荣格不同,他下海了。他自己体验了潜意识、深层人格,和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他的立足点在深层的人格中。弗洛伊德是用逻辑理解原始的非逻辑,而荣格是用原始逻辑本身理解原始逻辑。弗洛伊德在翻译,而荣格象原始人一样说话。

意象对话也一样,就是用意象、用原始逻辑来交流,所以它和荣格的主动想象技术很相似。甚至我一度怀疑他们是不是有不同。我怀疑我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我发现了新东西的欲望”而没有看到他们是一个东西。

慎重思考后,我认为该技术和荣格的主动想象技术还是有所不同。

主动想象技术是来访者用内心独白方式独自想象,治疗者加以指导和解释。而意象对话技术则是医患双方共同想象,通过意象进行交流。

我认为主动想象技术的翻译还可以翻译为“有生命的意象技术”。Activity有“活动的”意思,而这里另一个含义是它有生命,是活的。荣格和他想象的老人,先知以利亚,交谈的时候,这个以利亚意象不是一幅僵死的画面,是一个生命,以利亚有以利亚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动机。

意象对话中的意象也是有生命的。

不过,主动想象是一种内心交流,是内向的交流――也许因为荣格是一个内向的人。荣格可以告诉别人如何和内心中的意象交流,然后别人和他们自己的内心交流。而意象对话不是这样,意象对话是我和你的交流,是人际交流。是2个人内心中的有生命的意象之间的交流。

这和主动想象有一个很小的不同,但是这个不同会带来一点新的侧重――侧重交流。于是,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互动建立了。

四、意象对话和J. E. Shoor的意象治疗

意象对话中吸收了J. E. Shoor的意象治疗的一些方法。J. E. Shoor的意象治疗是一种人本主义定向的治疗。它主张每个人有他自己心中的世界,心理治疗者有了解来访者的世界才可以帮助他。来访者意象被理解为来访者心中的世界。

不过意象对话和J. E. Shoor的意象治疗不同。J. E. Shoor的意象治疗是让来访者想象,使治疗者了解其内心世界,作用类似于投射测验。在其治疗中的想象不具备治疗性质,矫正来访者行为靠其他技术。而意象对话技术不仅可以让治疗者了解来访者,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来访者的改变的手段。

五、意象对话和认知与行为疗法

意象对话不同于行为疗法中意象的应用。在行为疗法中,意象被当成实际情景的替代(例如在系统脱敏治疗中,用想象出的蛇的意象作为真蛇的替代,治疗对蛇过度害怕的恐怖症来访者。)而在意象对话技术中,意象是有象征意义的。

晚唐诗人残缺意象的审美心理透视 第3篇

关键词:晚唐诗人残缺意象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2-88-92

审视着从盛唐顶峰坠落下来的李唐,晚唐诗人没有了杜甫“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的豪情(曲江三章,第五句),也没有韩愈“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中兴愿望,大唐帝国最让士人们感到悲哀的是它日薄西山的历史坠落,杜牧“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赵嘏《自遣》:“江连故国无穷恨,日带残云一片秋。”晚唐诗人将身世之悲、家国之恨融入废城残宫、残花败景、山林渔樵中,营造凋敝、破败的残缺意象,使作品充满了凄凉哀婉的情绪,浓郁的感伤色彩,黑格尔说审美意象是“感性的东西经过心灵化,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本文试图透过上千首写到“残”字的晚唐诗歌营造的残缺意象,来解读晚唐诗人的审美心理。

一、废城残宫意象——末世衰风的反思

从《诗经·黍离》凭吊残宫,屈原的《哀郢》哀悼破败的都城开始,废城残宫意象就已渐渐地注入了诗人对兴衰盛变的感慨。发端于《诗经》、《楚辞》的废城残宫意象在晚唐特殊历史环境的激发下,不可抑止地爆发出来,也许是因为宋、齐、粱、陈等朝代干戈起伏、兴亡交替的历史事实,最能体现历史的教训,晚唐怀古诗中处处得见残宫废城那萧索的身影,折射出晚唐诗人对治乱兴衰历史更替的体认。刘沧《经过建业》“六代兴衰曾此地,西风露泣白萍花。烟波浩渺空亡国,杨柳萧条有几家。楚塞秋光晴人树,浙江残雨晚生霞。凄凉处处渔樵路,鸟去人归山影斜。”曾为六代都城的建业已没有了当年的繁盛景象与蒸腾的王气,短短的三百年时间,六个朝代相继灭亡,变幻之快,本来就有往事如烟之感,再加上自然与人事的对比,更加深了烟波浩渺之感。而那残存的宫殿宛若在西风中露泣的白萍花与烟波、杨柳、楚塞、残雨、晚霞、渔樵、飞鸟,组合成一幅凄凉的画面,空寂之中,几声鸟鸣、点点山影,更增加了萧瑟的韵味。赵嘏《送卢缄归扬州》:“曾向雷塘寄掩扉,荀家灯火有馀辉。关河日暮望空极,杨柳渡头人独归。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依依。今年春色还相误,为我江边谢钓矶。”繁茂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物是人非之景与隋朝转瞬即逝繁华的鲜明对比,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应是何等的不堪入目。刘沧《题吴宫苑》:“吴苑荒凉故国名,吴山月上照江明。残春碧树自留影,半夜子规何处声。芦叶长侵洲渚暗,蘋花开尽水烟平。经过此地千年恨,荏苒东风露色清。”吴夫差荒淫失国;南朝帝王相继败亡;隋炀帝龙舟东游、亡国身死;晚唐咏史诗大多聚焦在吴苑、六朝、隋朝的废城残宫上,伤悼的情绪尤为浓郁,诗中废城残宫的意象反映了诗人们盛世不再的喟叹,很契合晚唐诗人的悲凉心理。在吊古伤今中,诗人们将国家的兴危与个人身世的蹉跎联系在一起,蕴含着晚唐诗人对末世衰风的反思和哀悼之情,为作品增添了苍茫历史兴亡之感。“蕴灵之长洲,咸阳,邺都等作,其今古废兴、山河陈迹,凄凉感慨之意,读之可为一唱而三叹矣。”

晚唐诗人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面对动乱的现实和满目疮痍的社会,他们特别敏感,悲剧意识尤为突出,罗隐《望思台》:“芳草台边魂不归,野烟乔木弄残晖。可怜高祖清平业,留与闲人作是非。”休《南阳》:“昆阳王气已萧疏,依旧山河捧帝居。废路塌平残瓦砾,破坟耕出烂图书。绿莎满县年荒后,白鸟盈溪雨霁初。二百年来霸王业,可知今日是丘墟。”晚唐咏史诗较少赞颂开国君主的赫赫功业、清平治世的炎炎盛况,即便是叱咤风云的汉高祖、汉光武等开国大帝,在晚唐诗人的眼中也变成了悲剧人物,诗人眼中关注的是开国君主的功业后继无人,昔时霸业变成了残晖照耀下的瓦砾、破坟、丘墟。诗人们特别观注那些富有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尤其是那些以失败而告终的项羽式英雄。汪遵《乌江》:“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杜牧《齐安郡晚秋》:“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赤壁大战,令宋代苏轼感叹“一时多少豪杰”,但在晚唐人的眼里,却成了“可怜”,与“蓑翁”相提并论,残破的城池、宫殿、坟墓、逝去的英雄、帝王,将诗人们带到悲剧的境界中去,怀古咏史诗中虽有英雄豪杰的出现,但再也没有了英雄主义。晚唐诗人在咏史怀古题材创作中往往力图超越具体史事的本身,将当前景象与过去史事组合成为一体,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上形成对历史的纵览,从而达到对现实的思索、哲理的感悟错综叠观的整体建构,在广袤的时空与跳跃的情绪重叠中体现出巨大的艺术张力,从而诗中处处展现出悲美的风格。胡震亨曾评刘沧诗:“刘沧诗长于怀古,悲而不壮,语带秋意,哀世之音也软?”评杜牧诗:“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正是这种“悲而不壮”和“含思悲凄”构成了晚唐咏史诗的主要格调,虽然失去了盛唐雄浑壮阔的气势与力度,却拓展出一种哀伤凄凉而又气韵悠长的悲美,此种风格的形成来自中国古代士人以悲为美的审美心理积淀。

在前代覆亡的不幸中总结历史的教训,这在诗歌创作实践中的体现,也就是晚唐诗人们不再去赞美繁盛、歌颂辉煌,而是沉溺在废城残宫中去追悼盛唐,忧虑的目光更多地投射到风雨飘摇的末世,这便是怀古咏史诗盛于晚唐在审美心理建构上的原因。晚唐诗人如刘沧、汪遵等虽然写了大量咏史诗,但诗人一味沉迷古事、就事咏事,缺少发聋振聩之作,缺少杜甫那样博大精深的“诗史”,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讥为“兴寄颇浅,格调亦卑。”

二、残花缺月意象——凄凉哀婉的心境

中唐诗歌中就有大量关于残花落日、残山剩水的描写,如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夕景残霞落,秋寒细雨晴。”顾况《经废寺》:“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晚唐诗人传承了中唐士人渐增的萧瑟、凄清、残缺意象,写景的同时融进自己创造性的想象,对残缺世界的体验,对残缺美的体验,他们塑造出一种符合他们在这末世阴霾下形成的悲剧性审美心理的意境,晚唐诗是一个兴盛王朝的挽歌,字里行间溢出与盛唐诗乐观情调迥然不同的悲哀情调。

由于社会现实的压抑,心态的感伤与悲凉,晚唐诗人的目光由社会现实向内收敛,诗歌由表现社会生活、揭露社会矛盾。表现诗人的理想与抱负,逐渐退缩到个人狭窄的生活圈子里,将诗歌主要看成是抒发个人悲凉心态的手段,消解内心愁闷痛苦的工具,由于感情的狭窄,他们往往借传统的艳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痛苦与无法排遣的悲凉情绪,这时期诗歌中落花和夕阳成为最主要的意象,描写闺阁情态、表现爱情主题以及歌

楼舞榭生活的作品大量出现。李商隐《离席》:“出宿金尊掩,从公玉帐新。依依向馀照,远远隔芳尘。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温庭筠《和王秀才伤歌姬》:“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王孙英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诗人以及时行乐的心态去观照景物,在原野的空旷、远树的迷朦和残阳的余晖、月影的孤独中体会到了一种亘古以来的苍凉寂寞情感,他们的心理,从抑闷、愤滋发展为佯狂自负,追求解脱,于是他们放浪形骸,买歌欢笑。不过晚唐文人的放狂并不像齐梁宫体诗人那样流于轻薄浮浪,即使在那些放纵情感的诗歌中,我们也能够清楚地看到晚唐诗人在艳诗中寄寓着对人生遭际的种种乖舛乃至整个悲剧命运的感慨,感觉到一种极其复杂的审美效果。这些以闺阁绣楼、男欢女爱为表现内容的诗歌显示出与前人、尤其是盛唐人相去甚远的美学特质:意境由雄浑阔大转向深细幽微,情感由刚健豪迈转向柔弱缠绵。

,由于政治环境的险恶,唐末文人对现实的不满却罕见批判的锋芒与直露的方式,而是在避祸全身的心理祈愿中将生活的视野转向狭小的个人范围,由现实功利转向艺术美追求。如李商隐的诗,不仅可见浓郁炽烈的情感进发,更多地表现出精神性追求的特点,其具体描写的情思流动,倘恍迷离,显有感伤身世的心理动因。李商隐《过伊仆射旧宅》:“幽泪欲干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柳枝五首》:“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在美艳词藻意象组合的外形之下实际上清晰可见其深刻的伤时与自伤意绪。《滞雨》:“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不管是表现官场失意的痛楚,还是表现离情别绪,羁旅愁思,政治上的不得意、落拓孤独的凄苦常常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构成了他的诗既静美又感伤的特色,体现出一种超越现实而回归心灵的鲜明而独特的艺术个性,而这种艺术个性在诗境建构中的体现,也就是作为李商隐诗最显著标志绵邈幽深、朦胧恍惚之美,给人以绮艳秾丽、错采镂金之感受。在失意与飘泊的愁绪缠绕中,在颠沛流离的羁旅中,李商隐只有去大自然寻找另一种人生,并希望借大自然排解郁闷,寄托情怀,他将追求的痛楚埋在心底,潜心于窥测自然的神秘,发掘自然的诗情画意,恬静平和中不乏清新之风,感伤忧郁中不失空灵之气,个人的情感抒写中,不失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心灵的抑郁惆怅,根源于时势的衰颓与人生的失意,活跃于晚唐诗坛的主要诗人时时流露出浓重伤感意绪。因此,抒发人生的无限感慨也成为晚唐诗歌在内容上的一个重要开拓,这种感慨发自自我人生体验,涉及人情世态,个人命运遭际、亲友离合、时序迁流、节候变化等等方面。许浑《同韦少尹伤故卫尉李少卿》:“客醉更长乐未穷,似知身世一宵空。香街宝马嘶残月,暖阁佳人哭晓风。未卷绣筵朱阁上,已开尘席画屏中。何须更赋山阳笛,寒月沉西水向东。”李群玉《北亭》:“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荷花向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朱庆馀《同友人看花》:“寻花不问春深浅,纵是残红也人诗。”不管是败荷、缺月、残红,他们都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从中得到快感。满眼残花败柳,这并不是自然花残,而是心的凋落,每一个残花败柳都可能触发心灵深处那隐蔽的情感。作者观照山水时实际上就包含着一个形象选择的问题,外在的主体情感的寄托物必须衬合主体审美情趣和情感需要,而主体用以印证外在景物的内心表象更具有主观色彩和选择性。晚唐人为了表示自己特定的心态,往往以事先规范好了的主观感情来选取外景,让自己的感情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刻划抒发出来,他们大都选择月缺花残的意象和色彩惨淡的景物来表现那种凄凉黯淡的心境和自然写意的追求。他们与李贺的区别并不在意象上,而在于他们已经沉溺到这种残缺中去了,既然残缺是美,所谓的悲凉也悄然变质。在晚唐,山水田园诗已没有了陶渊明的自然与平淡,丢弃了大小谢的明丽与省净,更缺少了李白的奔放与明朗,而是从心中发出了绝望的呻吟,显示了对残缺、幽峭之美的追求。

三、仕途蹇塞意象——避世隐逸的心态

安史之乱像一阵突起的狂风暴雨风,霎时就把人们刮进了严寒的冬天,在士人心里投下了深沉的阴影。末世的衰乱氛围造就的是多种人生与多样心态,“懿、僖以来,王道日失厥序。腐尹塞朝,贤人遁逃,四方豪英,各附所合而奋。天子块然,所与者唯佞愎庸奴,乃欲障横流,支已颠,宁不殆哉!”腐败的政治局面与混乱的社会秩序,固然消泯了唐末文人拯时救国的政治热情,但在自身或亲历乱离或逃避世事的人生遭遇中,则又不能不引起对国事人生的深重忧虑,因此,在唐末文人普遍的落寞心态中,实际上包含着深刻的忧患意识。

唐代科举给出身寒微的庶族子弟以更多的参与政治的机会,可到晚唐,权贵基本上垄断了科举,壅塞了寒门子弟从政的道路。大中七年(853),中书舍人崔瑶知贡举:“以贵要自恃,不畏外议,榜出,率皆权豪子弟。”唐末文人大多都有屡试不第、沉沦下僚甚至长期隐居的经历,如方干、刘得仁、周朴、唐求、李洞等,都是布衣终老的,喻凫、曹松起码都应举十次以上,勉强博得功名。著名诗人罗隐科场屡战屡败,无数次的落第使他写下不少牢骚不平的诗歌,《下第作》:“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岩谷谩劳思雨露,彩云终是逐鵷鸾。尘迷魏阙身应老,水到吴门叶欲残。至竟穷途也须达,不能长与世人看。”,杜荀鹤《下第东归别友人》:“不得同君住,当春别帝乡。年华落第老,岐路出关长。芳草缘流水,残花向夕阳。怀亲暂归去,非是钓沧浪。”崔塗《涧松》:“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科举之路不畅,宦途的险恶与艰难使士人被迫归隐山林,士人们在儒释道的文化背景下,一次次的经历着知识分子的痛苦的心理旅程:向往山林,却放不下名利仕途与国家,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难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少怀才不遇之士,都是凭借了这种人格的双向互补才表现出安贫乐道的洒脱。晚唐唐诗人在震恐、悲愤与感伤之余,只能选择避祸全身的人生道路。他们的诗对社会已很少幻想,而重在抒写自身才能不得施展的不平和悲愤,诗人们体悟到,自己的坎坷命运正是这个动乱黑暗的时代和自己高洁刚直的个性所造成的,而这一切又是他们无法改变或不愿屈节抑志去苟合取悦的,因此,借诗发牢骚愤慨也就更多地转向了自寻慰藉和自消不平了,透过晚唐诗作的表层,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主调由逃避现实和抨击现实两个侧面构成,这正是晚唐诗人人生观的悲观性和社会观的逆反性的突出反映。

晚唐诗人由于自身遭遇的偃蹇凄凉,在时代的大颓势中由哀叹人生而摒弃世俗,厌恶官场纷扰,惧怕仕途险恶,形成寒苦的心境与窄僻的视界。沉浸于自以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之中,羡慕山林情趣。马戴《客行》:“路岐长不尽,客恨杳难通。芦荻晚汀雨,柳花南浦风。乱钟嘶马急,残日半帆红。却羡渔樵侣,闲歌落照中。”许彬:《中秋夜有怀》“趋驰早晚休,一岁又残秋,若只如今日,何难致白头。沧波归处远,旅舍向边愁。赖见前贤说,穷通不自由。”既然无法担当历史重任,就索性把这一切统统抛弃,遁儒入山林渔

樵中,诗人在这样的世界里忘却尘嚣、忘却苦难,甚至忘却了自己。唐末诗歌与元和诗歌相比,消泯了那种中兴图变的参与意识,诗人的生活与创作中反映出的心态是退隐中包含着无奈,超脱中潜藏着感伤,回想起自己刚刚踏入仕途那番报国之志,看看现实社会这满眼疮痍,悲凉心境比起僧人来,其心态更为痛苦,更希望得到解脱,他们着意追寻一种平静淡泊的精神境界,以获取心理的补偿与情感的托付。由于这种淡泊的精神世界建构于避世心理及其与外在现实世界的巨大反差基础之上,因此,晚唐山水隐逸诗,虽意境深幽细微,但总显得局促苦涩,与王维、孟浩然体现的宁静与淡泊诗境显出深刻的差异,尽失盛唐之浑融流动气象,更多地表现出与以贾岛、姚合寒狭诗境的相似,这种诗风的形成,源自他们凄清萧瑟、感伤悲凉的心境。

个人仕途艰难与时代乱离,向往山僧隐士清静平安、无牵无挂的生活,便成为晚唐诗人普遍心态。他们选择僧侣学禅、复归自然、赋诗饮酒等方式弥合悲情,为了表现那种表示品格高雅、宦情淡薄、超凡脱俗的心态,他们十分重视诗歌的造境与取象。郑谷《自贻》曾道:“诗无僧字格还卑。”方回敏锐地指出:“晚唐诗料,于琴、棋、僧、鹤、茶、酒、竹、石,无一篇不犯也。”因为这些意象有着孤寂幽静而又消极出世的内在美学象喻,最能体现这些参禅礼佛、消极避世的僧人化诗人的特殊心态。薛能《寄题巨源禅师》:“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许浑《僧院影堂》:“香销云凝旧僧家,僧刹残灯壁半斜。日暮松烟空漠漠,秋风吹破妙莲华。”薛能、许浑的诗还将参禅礼佛作点染风光,那么司空图、方干的诗则真正逃避到远离现实的境界之中,最终皈依于禅,司空图《偈》:“人若憎时我亦憎,逃名最要是无能。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方干《白艾原客》:“原上桑柘瘦,再来还见贫。沧州几年隐,白发一茎新。败叶平空堑,残阳满近邻。闲言说知已,半是学禅人。”“在与僧禅的交往中,晚唐诗人常为他们艰苦的修持,高绝的道行所打动,在诗中诉说着自己礼僧敬佛的虔诚,消解烦恼的渴盼,以及为不能割舍世缘而对僧禅生活迟疑、羡慕的矛盾心情。苦闷绝望与崇尚隐逸的心态。山林渔樵的幽暗情怀,导致了晚唐文人将创作内转于个体心灵和精神世界,其创作倾向主要集中在欣赏品味山林雅事,抒写吟诗心态等生活内容方面,他们孤芳自赏的行为虽然显得太凄清、萧瑟,这既是晚唐知识分子对动乱、污浊社会的消极反抗,更是他们处于衰亡末世消忧解愁、寻求安慰的一种解脱方式,反映了唐末寒士的生存状况、生命寄托和价值取向。

老子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美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这就是说,美与丑,善与恶,长与短等,都是相比较而存在。庄子认为美丑是相对的,宣称;“厉与西施,恢桅橘怪,道通为一。”既重视自然美,也不排斥对奇特丑的追求。这种美具有相对性,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完美,强调和谐,取法自然的老庄学派美学观,深刻地影响了晚唐诗人的审美观。社会是残缺的,诗人的心理与审美理想当然不可能是完美的,在诗人们看来,晚唐的破衰与残花缺月是和谐的,山河的破碎引起了士人心态的衰老、凄凉,这难以使他们倾心营造一种“完美”的艺术世界,他们品味着欣赏着残缺,将外界的荒芜熔化在内心的审美关照中,寻找与社会景况相合拍的审美基调。这些残缺意象,与追求完美的传统审美思潮相反,微妙地折射了诗人们明知不可却依然执著追求某种完美的心理,让渎者在残缺美审美中的品味其永恒的艺术美,发现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心理意象 第4篇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听觉意象,结构主义

一、音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音乐心理学,从这一学科名词我们不难看出,它是一门由音乐学与心理学相交叉的综合学科,这是与当今学术界所倡导的学术交叉研究、注重多角度考察的学术风气是相吻合的。这门学科的创设是始于1883年施通普夫的《音乐心理学》,此后,逐渐得到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的逐步推进,至此成为一门学科自立、影响深远的综合学术门类。

二、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音乐中的运用

法国的菲提斯对于音乐曾经有过一个精妙的结论:“音乐不仅触动听觉,而且激动心灵”,这一精辟的论述就阐明了音乐是通过听觉来认知,并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基本特点是坚决反对进行元素分析,而大力强调整体组织。其主要论点是“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同理我们知道音乐固然是由多种分离的元素构成的,诸如节奏、音高、音色等,这些都是作为音乐的形式因素而存在,但是当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无论是音乐的片段或是回味一首完整的乐曲时,我们的脑中意象的是不是音乐的旋律呢?而那分离的元素,已然被我们意识为完整的完形而存在,即我们脑中的意象不再是某个音、某个节奏型或是某几个音的音色,而是作为旋律的整体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这一点与西方的格式塔学派提倡的整体观念是极为契合的。

明确了以上观点后,我们进入文章的主题来探讨人的听觉意象能力。我们知道音乐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分别是: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实用功能。在四中不同的功能中,审美功能是其它几种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其它的几种功能也是通过审美功能进一步来实现的。那么对于音乐的审美功能是不是应该也包括人的听觉意象能力呢?在课上笔者曾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分享:听觉意象能力是人的内心听觉的一部分,它源于实际的听觉。是听众对于音乐的整体感觉,并且它依赖于听众曾经固有的审美经验的积累。也就是当我们在听某种类型的音乐时,假如我们曾经听过多种形式与风格的音乐,这种经验越丰富,我们对于音乐的类型就越容易把握,这种听觉意象能力也就越鲜明。

三、造成人们听觉意象能力差别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音乐家与大众的听觉能力是有区别的。比如说一个专家型的音乐欣赏者往往喜欢去音乐厅去聆听那些辉煌的交响乐、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协奏曲等复杂的音乐作品,他们不但能够感知主要的旋律线,而且能够厘清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织体,体会到作品的意境与精妙之处。而大众则偏爱聆听简单通俗的流行音乐或是简单短小的易于接受和把握的音乐作品,这样不会造成知觉困难和难以驾驭。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家与普通大众的听觉意象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构成音乐的各个听觉结构的精确的组织和把握能力。比起常人,音乐家往往具有高度组织的听知觉。这种听觉结构包括如旋律、和声、复调、织体、配器乃至音乐作品本身,这些都被称为对音乐的组织和把握能力,音乐的听觉意象能力越强,对于音乐的整体知觉水平就越高,就越能领略的到作曲家的意味,人脑中的格式塔的形象也就越清晰。

音乐的听觉意象能力是积累在人们的记忆中的,也就是无论我们持何种角色,我们获得听觉意象能力的途径都是聆听。那么是否是对于音乐存在的某种个人偏爱也会成为导致我们听觉意象能力有偏差的一个原因呢?笔者认为导致专业听众与普通大众听觉意象能力有偏差的另一个原因是,专业听众本身可能就是一位创作者或是表演者亦或是音乐理论家,他们担负着一定的职责那就是对于现存的音乐现象进行相对客观的解释与评价,这就像先前我们讨论过的音乐考古学与音乐史学家工作的不同一样,两者有类比性:音乐史学家就好像我们的普通大众,对于出现的音乐事项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主观去选择,自己认为在历史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历史的事件,这个过程不免参杂了史学家的个人主观因素。而历史音乐学家的角色就好比是专业听众,由于职责所需,专业听众只有尽可能积累音乐经验、技术知识及历史知识,理论家才可能较好地履行职责,专业听众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去排除自己的个人趣味去选择音乐类型、排除自己的感性认识尽可能用理性思维提出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结论。

四、结语

心理意象 第5篇

关键词:自我意象,心理素质,教育,表扬和鼓励,战胜困难,榜样

美国外科医生马克斯韦尔·马尔兹对“自我意象”是这样阐述的, “‘自我意象’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发现。不管我们意思到与否, 它确实是存在的, 这一自我意象就是‘我是怎样一种人’的自我概念, 它是建立在我们的自我信念之上, 这些自我信念是根据过去的经历, 特别是童年时期的种种经历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根据所有这些以往的经历, 我们便在脑子里形成了一个‘自我’。自我意象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你的一切行动、感情、举止、甚至你的才能都与这一自我意象始终一致。简而言之, 你把自己想象成为怎样一种人, 你就会怎样去行动, 而且, 不管你有多大的意志或者做出怎样的有意识的努力, 你也不可能这样行为。第二, 自我意象是可能改变的。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人, 不论年龄大小, 都来得及改变他的自我意象, 从而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学习起来有困难, 他就会认为自己在学习这方面上不适合。但是, 如果你能说服这个学生改变他们的自我定义, 他的学习能力就有可能随之变化。因此, 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就必须改变他们不适当的自我意象。”以上是马尔兹对自我意象的解释。

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与其它同等学历的学生比较起来文化素质较差, 曾一度有人戏称运动员是“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这样认为。那么, 是不是从事体育运动的学生天生就是“头脑简单”呢?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呢?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 我们都知道, 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常常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根据几年来的教育实践, 我运用自我意象的原理, 做了如下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尝试。

一、教师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工程师。

教师应充分利用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 有的放矢地做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工作。这表现在课上, 也表现在课下。比如在作文课上, 对于已拟定的题目, 有些学生做起来颇感费劲, 觉得自己不是写文章的材料。针对这种情况我先给学生鼓劲, 证明他也有写好文章的潜力, 然后发动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来研究这篇文章到底该怎样写, 并结合已学过的写作方法, 再加以因势利导, 增强学生们的写作信心。久而久之, 学生们发现作文并不难, 以前对写作文有畏惧情绪的学生, 现在写起作文来顾虑少多了, 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了, 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课下找学生谈话, 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自我意象, 也是提高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二、以自己崇拜的伟人为榜样, 时

时想着自己要成为一名伟人, 按照伟人的人格力量和生活方式去生活,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又一手段。

根据前面讲过的“自我意象”原理, 我先让学生选定自己所崇拜的伟人, 让学生在行动中按照伟人的风范去做, 同时, 还让学生时刻记着自己也成为伟人了, 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培养起来了。

三、表扬和鼓励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又一方法。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定性的, 具有权威性的, 老师的每一句中肯的表扬, 都会使学生暧在心里。一句表扬有可能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武器进行表扬, 学生在受表扬后都会更努力地去做, 来等待老师下一个表扬。但是, 表扬也要适时适度, 表扬的时候, 要根据整体的现状和他个人进步的幅度而定。

表扬的同时, 还应鼓励, 鼓励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当你有了一个新的计划, 准备去实现的时候, 如果有人泼冷水, 你的热情就有可能影响, 甚至放弃原来的想法;但是, 如果有人满腔热情地帮助你、鼓励你, 你就会信心倍增, 仿佛胜利就在眼前。可见, 表扬和鼓励都会改变不适当的自我意象, 从而培养起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要在不断地战胜困难中进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之所以好, 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于自己战胜困难有较强的心理把握, 而差生往往在遇到困难之前就退缩。所以, 我在实践中, 就注意适当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加重法码, 而对差生则是从简单的问题开始, 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步一个脚印, 逐步地引向深入。

五、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还应给予他们失败的权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 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可以锻炼人, 也可以淘汰人。在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 常常处于苦闷和彷徨之中, 这时我们伸手拉他们一把, 鼓起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他们就有可能取得成功。反之, 如果我们不给予学生失败的权力, 在他们失败的时候, 冷落和鄙视他们, 就会挫伤他们拼搏进取的积极性, 就会不利于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心理意象】相关文章:

意象油画05-10

意象分析05-30

意象运用06-13

主题意象07-01

花卉意象07-13

把握意象07-13

意象鉴赏07-24

意象之美08-20

意象主义09-02

意象教学09-03

上一篇:需求驱动下一篇:集体理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