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理论观点范文

2024-06-18

主要理论观点范文(精选12篇)

主要理论观点 第1篇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中介语,先天性,语言监控,皮钦语

一、中介语理论 (Interlanguage Theory)

美国语言学家L.Selinker于1969年首次提出中介语一说, 1972年, 他发表的题为Interlanguage中介语的论文正式确立中介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所谓中介语, 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性的语言, 该语言系统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 是会随着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时间的推移逐步向目的语靠近的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理论的出现为偏误分析奠定了基础, 二语学习者由于学习程度的限制, 使用的是中介语而不是目的语,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偏误的产生。偏误不同于错误, 不是随机产生的, 而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固化在各人的中介语中的。中介语主要有以下特征:

创造性, 中介语是合法的语言系统, 它有自己的规则, 学习者不是随意地使用这种语言, 而是有意识地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规则。

开放性, 中介语是个开放的体系, 具有逐渐进化的特征, 其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灵活性, 在第二语言发展过程中, 新的语言表达方式不断渗入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 因而中介语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封闭的体系, 而是一个不断吸收新内容的开放体系。

系统性, 中介语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二语学习者身上出现的各种系统性错误, 这体现在错误的前后一致, 这一点很好地支撑了偏误分析理论。

中介语理论还提出了重要的一点——僵化现象, 又称石化现象。Selinker将石化现象定义为:语言的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的一些语言项目, 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与固定下来的状态, 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

在对中介语理论有所了解后, 笔者结合自身学习第二语言——英语的经验, 认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初中级阶段, 甚至高级阶段中介语是确实存在的。笔者发现当我们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 我们没有使用母语, 当我们想使用的目的语的时候实际上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误, 因此我们也没有完全正确地使用目的语, 笔者认为我们使用的则是母语与目的语的过渡——中介语。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介语理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它认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习得完全不同。然而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否完全不同尚无定论, 因为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 比如学习者是成人还是儿童、学习环境是否是在目的语国家。而且中介语理论并没有解决僵化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案的问题以及中介语的起始点怎么计算的问题。

二、先天性理论 (Nativist theories of SLA)

先天性理论是那些旨在以使学习变为可能的先天的学习机制来解释语言习得的理论。此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依靠自身先天就有的大脑内部存在的一种学习机制LAD进行习得。

Chomsky, Bickerton, Pinker, Wode, Krashen的研究都从属于先天性理论流派, 下面介绍Chomsky的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 (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 and SLA) 。

普遍语法的理论认为, 人类天生被赋予普遍性的而又特殊的语言知识 (或称为Chomsky所说的普遍语法) , 普遍语法主要论述经常涉及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如果没有这些先天机制, 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习得就不可能进行, 因为语言输入如果不够, 就不足以启动语言的习得。由此可以得知, 先天机制也不是当人类一出生马上就起作用的, 它需要不断接受语言输入的刺激, 直到达到某一个合适的阶段从而被激活。

也正因为有普遍语法的存在, 人类各语言之间才表现出了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普遍语法可以解释各个民族的儿童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和顺序, 花大致相同的精力习得一种语言。

但普遍语法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它是基于儿童母语习得提出的理论, 在成人的二语习得过程是否起作用还有很大争议, 因此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 普遍语法仍然起作用, 成人和儿童学习语言并无太大的区别。虽然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在短时间内儿童和成人谁习得更快, 但首先从长远看来成人和儿童习得语言并无太大差距, 其次短时间的具体期时常不好确定, 一个月或者半年都可以称之为短时间。

笔者认为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意义在于, 研究了普遍性的东西, 例如语言习得的顺序, 则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安排教学, 从而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和习得, 提高学习和习得的效率。

三、语言监控理论 (The Monitor Theory)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以及八十年代初, Krashen的语言监控理论是最为人所知, 影响最广泛之一的二语习得理论, 但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理论, 此理论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Krashen指出习得系统和学习系统在第二语言表现为两个独立的知识系统。习得系统更为重要, 是具有相同语言学习能力的儿童用来学习第一语言以及下意识的第二语言语法知识的应用的产物, 学习者运用下意识过程, 运用语言进行真正的交际, 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以“监控”者的身份运用所学到的语言对所说的话起一种监控和修正作用;然而学习系统, 则是传统学习 (课堂教学就是典型例子) 包含传授第二语言简单语法规则的产物, 学习者把注意力有意识地集中在目的语的形式特征上, 特别关注语音、语法、词汇的正确与否, 也就是有意识地学习。

然而语言监控理论经过学者们不断地发展和充实, 它的范围拓宽, 许多假设总结了Krashen考察的各个第二语言现象。下面列出五个主要的假设。

1.习得—学习假设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 认为学习和习得是区分开的。

2.自然顺序假设 (The Natural Order Hypoyhesis) , 认为第二语言的规则是按一定顺序习得的。

3.监控假设 (The Monitor Hypothesis) , 认为学习在习得过程中以“监控”者的身份运用所学到的语言对所说的话起一种监控和修正作用。

4.输入假设 (The Input Hypothesis) , 认为语言的输入应该略高于学习者可理解的程度, 这样的效率稍高。

5.情感过滤假设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 包含了Krashen对各种情感因素的观点, 诸如动机、自信、焦虑等, 但不是二语习得的主要方面。

Krashen所强调的以上假设, 对习得的重视、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输入、降低情感因素对习得的障碍的思想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然而Krashen的理论由于其的抽象性、极端化以及难以证明受到了多方批评, 主要受到质疑的两点:一是他把学习和习得区分开来, 二是他把可理解的输入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唯一的解释。

一些学者认为区分习得和学习缺少可靠的科学的依据, 笔者认同这种观点认为习得确实存在, 和学习一起构成第二语言学习的两个方面, 但是通过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 觉得二者绝不可能完全区分开来, 谁也不能保证在课堂上学习语法知识的时候就没有同时习得语言的表达, 因为习得过程是在无形之中进行的, 不能够进行精确的测控和辨认。习得和学习是相互交融的, 或者说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四、皮钦语化理论及文化适应模式 (Pidginization Hypothesis and Acculturation Model)

Schumann通过对一个叫Alberto的人长达十个月的ESL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的观察研究, 提出了这一理论。观察Alberto的时候, Schumann为了研究Alberto所学有限的原因, 提出了几个因素影响因素:1.社会优势 (social dominance) 2.综合模式 (integration pattern) 3.围栏 (enclosure) 4.内聚性 (cohesiveness) 5.联系密度 (size) 6.文化一致性 (cultureal congruence) 7.态度 (attitude) 8.打算居住的时长 (intended length od residence)

皮钦语化主要是学习初期产生, 指在输入语言有限或不足的情况下, 而且吸收的语言也受到严重局限的情况下的语言习得过程。文化适应指的是皮钦语化适应一种新的文化背景的过程。

文化适应理论主要解释了自然状态下二语习得的过程, 改变了二语习得的研究角度, 认为二语习得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语言掌握的程度取决于学习者适应目的语群体的程度, 这种程度要受到Schumann提出的那些因素的影响。

文化适应理论认为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及使用目的语的人持消极否定的态度又缺乏学习动机时, 学习者就难以超越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 此时所学的语言将一直是皮钦语化的。因此, 第二语言习得早期的过程与皮钦语化过程相似, 如果不能文化适应, 容易造成僵化进入皮钦语化的阶段。

因此, 笔者认为社会优势、综合模式、围栏、内聚性、联系密度、文化一致性、态度、打算居住的时长以及学习动机等因素应该在二语习得的学习和教学中中受到重视, 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因素做出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然后在教学中尽量把学生往好的方面引导, 而学习者本身应该克服这些困难, 以此来预防僵化, 或者使僵化情况得到缓解。

对皮钦语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笔者认为皮钦语化虽然不会在二语习得中成为大多数二语习得者的问题, 但是教师和二语习得者可以借鉴文化适应理论的知识, 让学习者加深加快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和接纳, 以便更快更好地学习和习得第二语言。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 Fossilization:What We Think We Know[M].London Longman, 1996

波浪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2篇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最常用的趋势分析工具之一。群体心理是该理论的重要依据,清淡的交易市场难以发挥它的作用。

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大师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发明的一种分析工具,与其他追随趋势的技术方法不同,波浪理论可以在趋势确立之时预测趋势何时结束,是现存最好的一种预测工具。

美国证券分析家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利用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作为研究工具,发现不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形态反映了自然和谐之美。根据这一发现他提出了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13种型态(Pattern)或谓波(Waves),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尔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译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论,又称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的创始人—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提出社会、人类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呈可认知的型态(Patterns)。利用道琼斯工业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作为研究工具,艾略特发现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型态反映了自然和谐之美。根据这一发现他提出了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十三种型态(Pattern)或谓波(Waves),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尔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的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译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动理论。

波浪理论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工具,具体表现在其普遍性及精确性。说它具普遍性,是指我们可在许多有关人类活动的领域中运用到它,且许多时候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说它具有精确性,是指在确认以及预测走势的变化上,其准确性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其他分析方法所难望其项背的。当时,准确地说在美股见底之前的半个小时,艾略特就预言,在未来的几十年将会出现一个大多头市场。他的这项预言,与仍然弥漫着熊气的市场截然相反。其时大部分人都不敢想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会超越它在1929年所创下的最高点(386点)。但是,事实证明波浪理论是对的!

目前关于地震成因的主要观点 第3篇

1、板块运动致震说

板块运动致震说是指由于活动的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摩擦、分离等导致岩石断裂、破碎、错位等,造成了地震。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的岩石圈并非一个整体,而是被海岭、海沟等分割成漂浮在软流层上的六大板块。而板块之间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相互运动的,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就会造成地震。但由于其引起板块运动的原因不同,可以将板块运动致震说分成以下两种不同的学说。

1、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呈同心圆状,从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和地壳。各大板块处于软流层上,由于靠近地核处的地幔物质温度高于靠近地壳处的上地幔,这种显著的温度差,形成了地幔物质的对流现象,导致了板块的运动。板块的运动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邻近板块的分离和碰撞。

而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摩擦、拖曳、碰撞是导致地震的根本原因。由于板块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导致岩石中产生应力(静挤压力),其应力在岩石中储集,当应力的积累超过岩石弹性所能承受的极限后,就会导致岩石断裂、破碎、错位,造成地震的发生。当应力释放之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余震以达到新的力学平衡。这就是挤压导致断裂,断裂引发地震的构造学说,也称之为弹性回跳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一直是地震成因的主流学说,从20世纪形成以来,被中国地学界普遍接受,对中国地学界影响深远。其主要文章有张振春的《地质学基础》和潘绍焕的《板块构造学说与地震》。

2、 地球自转学说

地球自转学说认为不同板块之间质量存在差异,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时,漂浮在软流层上的板块就会相互运动,导致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发生。这是发生地震的根本原因。

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导致板块间的运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分离”。当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时,质量较重的板块就会和质量较轻的板块相互脱节,出现分离作用。这种“分离”情况会引发正断层型地震。

(2)“碰撞”。当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时,不同质量板块的运动速率会有差异,质量较重的的板块运动速度慢,较轻的板块运动速度快,便会引发板块之间的“碰撞”。

(3)“摩擦”。由于靠近南北两极的自转速度小,南北板块运动速度缓慢或者接近于匀速。这就导致了远离两极的板块速度变快或者变慢都会与南北板块发生错位摩擦,出现“摩擦”的作用。这种情况会引发走滑断层型地震。

其主要文章有陈学忠、李艳娥、赵晓燕的《地球自转、地震成因与地震预报》,陈学忠的《地球自转与汶川地震的成因》等。

2、爆炸致震说

爆炸致震说主要是认为地球内部由于不同的因素会发生爆炸现象,导致地壳岩石圈的碎裂,引发地震。

但由于爆炸物质、方式的不一样,同样可以将爆炸致震说分为以下五种学说:

1、 雷电爆炸致震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现象,即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积累的静电荷过多、极化,从而引发了地壳中雷电现象的产生,引起岩石的破裂,导致地震的发生。这可以看作是一种雷电爆炸现象。

雷电爆炸说认为地下的雷电主要有以下两种来源:自然电场。自然电场主要是由电子导电地质体的天然电化学作用和地下水中电离子的过滤和扩散作用,以及大地电流和雷雨放电等因素所形成的电场。包括地下水氧化还原电场、过滤电场、地壳中的压电效应、热电效应等;太阳活动产生的电荷。太阳活动如耀斑、黑子、太阳风等产生的带电粒子、射电辐射等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到达地面,形成地壳中的电能。

持这种地震成因学说的主要文章有张宝盈的《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地震成因新探》和《地震电磁成因假说》,姚承的《地震是地下雷电》。

2 、热能过多致震学说

地核内部热能过多引发地震主要是指由于地球吸收各种能源的能量大于地球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因此地球內核储存的能量会逐渐增加,地核内具有的压力也越来越高,当地核内能量增加到一定限度,超过地壳岩石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爆炸,以火山喷发,地震等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形成地震等灾害。

地核热能过多的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地球内部的雷电是产生地热能的重要因素。地球内部是一个闭合的电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或者自转时,会与星际磁场发生相对运动,在地球内部产生微弱电流,以地球自转的方式输往地核,形成热能;太阳辐射汇聚地核形成热能。由于地球的特性,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能大多数被地球吸收,储集起来,汇聚到地核内部,形成热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类日常所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等能量被地球所吸收,形成热能。其中前两点是形成地核热能的主要原因。

所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只要在适当的地方,尽可能多的开采地热资源,就可以人为地减少火山喷发和地震。

关于这种理论观点,笔者没有找到专业的学术论文,仅找到一篇关于此种观点的文章:张亚鹏的《地震成因新观》。

3、 天然气爆炸致震学说

这种地震成因假说认为地壳断层带是地震产生的场所,由于断层带提供了聚集气体的空间,当气体不断增加,因空间有限,气体会在封闭的地壳内膨胀受压,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或者其它原因触发时,这些气体将会沿断层薄弱的裂缝爆破性地释放出来,引发地震。

这种假说否定了板块运动引发的地震,主要有以下四个依据:地震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地表没有征兆,这种突发现象只有气体在地底深部慢慢积聚,才能产生这个效果;地震是瞬间完成的,只有高压的气体才有足够的能量引发瞬间的能量释放;余震的产生是由于地壳内部气体的释放需要一个过程,需逐步释放,并不是一次性释放;地震发生前后会有降温现象,是由于气体膨胀吸热的缘故。

nlc202309041115

代表文章有岳中琦的《汶川地震与山崩地裂的极高压甲烷天然气成因和机理》,张恩学的《地震的特征、原因及触发机制》。

4、 核爆炸致震学说

核爆炸致震说是指地幔中核变的及时效应在地壳上的表现。

由于地幔的长期沉淀、析出、分层,在地球深处形成较纯净的核裂变(如铀等)物质圈,同时由于地幔对地表的液态、气态物质(如海水、石油、空气等)的吸入、热解,或者内部物质的生成析出,在地幔的上层(地幔、地壳之间)聚集了较为纯净的核聚变物质(如氢、氦等)。

地幔的对流会造成核裂变物质相遇,发生核裂变,如果此时附近存有核聚变物质,进而引发核聚变。核变要在极短时间里释放极大的能量,产生高温膨胀即产生高压,导致地壳因为这种压力而产生破碎、断裂,形成地震。

余震的产生机理有两方面因由。大地震发生后,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熔化地幔,并同时造成地幔温度的不均匀,加速其对流,提高了核裂变物质相遇的概率,引发余震;另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可以熔化地壳使一些曾经被冻结的核聚变物质被重新释放,同时又可以提高含氢化合物(如海水蒸汽)的热解比例,增加核聚变物质的含量,产生了余震。直到该地区下方地幔中几乎所有相遇可以超过临界体积的核裂变物质及其附近的核聚变物质全部发生核反应,余震才会停止。

主要文章有虞振东的《地下核燃烧假说的主要证据》,李六四的《地球热核演变说》。

5、 地球排气致震学说

其认为地球内部存在着大量不同于外界的强还原性气体,这种气体在巨大压力的迫使下不断钻入岩石裂隙的最尖端,通过H+H→H2反应产生上万大气压,压力使裂隙急速雪崩式地向前劈裂,当岩石的强度不足以抵挡这种压力时,遂发生破断地震。也可以算作是一种气体爆炸现象。

地球排气理论已有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历史,不算新近形成的理论,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形成规模的、系统的一种理论,逐渐被人们所认知、接受。

地球排气观点认为地球内部含有巨大的气流和幔汁潮,而且在数量和能量上都不是大气、海洋可比拟的。杜乐天先生认为地球内部至少还存在4个规模很大的气圈,它们由深至浅依次是:外地核氢气圈;上地幔气圈;中地壳气圈;上地壳气圈。大气和海洋都是地球十几亿年内部排气的产物,气圈和水圈是地球排气的次生物。

由于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使气体向上运动,向外排气,这种排气是造成地震、旱灾、地磁异常、特大暴雨、部分森林火灾等全球特异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

主要的文章有杜乐天的《地球排气作用—重大自然灾害孕因和地下巨大天然气来源》、《地球排气作用的重大意义及研究进展》,杜乐天、强祖基的《特异自然灾害发生的内因》。

3、流体致震说

流体活动致震说是指由于地球内部的高温熔融物质(即流体)在不同作用下导致了地壳岩石的破碎,引发了地震。

但根据流体物质活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种学说:

1 、流体上升活动致震学说

地球内部存在着高温熔融物质,这些物质由于地球内部不同的温度差、密度差、压力差等差值,导致流体的上升活动,侵入地壳薄弱部位。当地壳岩石圈薄弱部位不能承载流体的冲撞力道之时,就会导致地壳岩石破碎,形成地震。

流体致震说是建立在地球内部存在大量熔融物质基础上的学说,其否定了板块碰撞导致地震的说法,解释了板块运动所不能解释的大陆内部板块稳定地带地震频发的现象。

代表文章主要有刘武英、吴建华、郭永霞等的《关于岩浆活动在地震过程中的作用的讨论》,车用太、刘五洲、鱼金子的《地壳流体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及其在强震预测中的意义》,车用太、张培元、谷元珠等的《地震预测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探索》。

2、 势—动能转化致震学说

其认为流体上的岩石具有极大的重力势能,当地球内部某一处封闭的熔融流体物质的温压发生变化或者沿地壳裂缝散逸之后,流体上覆的岩石圈的稳定状态就会被打破,就会导致地壳岩石圈因重力势能向下运动,发生塌陷、错位、形变等情况,引发地震。

这种观点认为流体对地壳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高温高压流体会降低岩石的刚性,引发地壳岩石从脆性向塑性变形转变,因而大地震通常在脆性中上地壳内发生;流体会降低破碎岩体或者断层之间的摩擦力,地震发生后会获得较大的速度和动能,使塑性的地壳产生位移或者错位、形变。

代表文章是徐常芳的《壳内流体演化及地震成因说》和《地震流体成因说及其应用研究》。

4、天体引力致震说

天体引力致震说是指由于月亮、太阳等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导致地震的产生,古来就有根据太阳、月亮的变化来预测地震的方法。

关于天体引力对地震的影响,都是直接引起了地球上某些运动的发生,间接的产生了地震,所以可以根据天体引力引发的不同运动,又可以将天体引力致震说分为以下三种学说:

1、 漩涡活动致震学说

漩涡活动致震说是一种将天体引力和地球内部流体结合起来的地震假说。主要是指地球内部软流圈内的流体物质在太阳、月亮引发的潮力作用下,与地球表面的的海水、大气发生同步运动,以漩涡的形式在地球内部形成有规律的升降,即所谓的固体潮,从而导致地震。

这种在天体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漩涡升降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自地球内部向地表盘旋上升的漩涡,它是流体在由低纬度区向高纬度区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当这种漩涡形成时,来自地球内部深处的热能就像是钻头一样不断的冲击、融熔岩石层,并使之抬升。当这种上升盘旋的势能积累超过岩石层的强度时,便会导致岩石层顶部的破裂,形成上冲型地震。由于上冲型地震的震源距离地表较浅,因此这种地震也被称为浅源地震。

nlc202309041115

自地表向地球内部旋转的下降漩涡,它是流体岩浆在由高纬度区流向低纬度区的过程中形成。当这种下降式的盘旋发生时,对地壳岩石层的支撑力降低,地壳岩石层在自身重力和向下吸附力的作用下,必然产生向下沉降的运动趋势。当向下沉降的势能积累超过岩石层的强度时,岩石层在底部的莫霍面上破裂,就会形成陷落型地震。由于震源距离地表较深,因此陷落地震被称之为深源地震。

代表文章是徐万民的《地震成因新说》。

2、 强潮汐致震学说

强潮汐致震说是指受天体引力的影响,地球上的海水会发生大规模、强烈的潮汐活动,这些潮汐活动会引发海平面的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引起了地下流体活动,而流体的活动会引发地震的产生。

天体引力引发地球上海水运动变化导致地震的说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海水的潮汐运动发生时,大规模潮水移动离去,重力势能的减弱,使海水离开的这一地区内的地壳受到流体的冲击而抬升,在地壳裂缝或者薄弱地带就会发生地震或者火山情况;另一方面是随着强潮汐转移到所在的区域内时,此地所受的重力势能增大,地壳会相对下降,挤压下面的流体向两边运动,导致两边地壳内的流体增多,同样受到流体的冲击、抬升,导致地壳撕裂、张开,从引发地震、火山等状况。

地球上海洋运动的变化,并不是天体引力一方面的作用,但是强潮汐的形成却与天体引力密切相关,是形成地球海洋强潮汐的重要原因。

代表文章有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的《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和杨学祥、杨冬红的《潮汐激发地震的最新研究》。

3 、天体引力触发地震学说

这种观点认为天体引力只是地震形成的一种次要因素,并不是主要原因。天体引力只是对地震的发生起到一种触发作用,即是一种加快地震发生的因素。

这种触发作用因为地震成因主要原因的不同,其触发机制也不甚相同。如坚持应力积累是导致地震成因主要原因的学者认为,天体引力可以通过对地壳的撕裂和提升作用,加速应力的积累,致使地震的提前发生;坚持流体是地震发生主要原因的学者认为天体引力强大时会引发地球流体剧烈的活动,导致地震的提前发生。虽然其观点不甚相同,但却都认为天体引力对地震有触发作用。

所以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通过观察太阳或者月亮的变化,有助于我们预测地震。

代表文章是张尚勤的《太阳月亮与地震》,胡辉、王锐、郭晓明的《日月引潮力与地震》。

以上的四种地震成因假说,虽然各不相同,但其目的是一样的:旨在地震预测,解决地震预测难的问题。本刊的立场主要倾向于气体爆炸致震学说,本期涉及的文章也多与气体爆炸致震学说有关。

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势 第4篇

企业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细胞, 企业理论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内容。目前公认科斯开启了现代企业理论研究。关于企业存在性、边界、内部组织和竞争优势4个核心问题, 目前主要有新古典理论、契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力理论等4个主要流派。

二、新古典企业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萨缪尔森等 (1998) 认为, 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资金筹集和组织生产过程是企业存在的最重要因素。企业边界就是企业规模和范围, 成本曲线是核心, 边际收益递减律是主要解释因子。技术水平和管理决定企业边界。新古典企业理论有6大基本假设:经济人自利、完全理性及偏好稳定;正确的投入要素组合已知而且各自边际贡献容易计算;完全信息;资源完全流动和可分;价格机制运行零费用;交易和技术变化的瞬时性。

新古典企业理论企就是生产函数理论, 完全从技术角度看待企业,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企业是同质的, 方法上以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和数理工具为主。

三、企业契约理论

科斯将企业理解不同于标准市场交易的契约开创了企业理论研究。科斯之后的企业理论沿着3个路径发展:以委托代理关系为核心的完全契约理论、以资产专用性为核心的交易费用经济学, 和以剩余控制权为核心的新产权学派。

(一) 完全契约理论

完全契约理论以科斯的企业契约论为基础, 关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冲突, 从监督和激励机制解释企业形成与内部组织。代理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违背委托人意愿的问题。解决隐藏信息问题的方式有信号甄别模型和信号传递模型, 解决道德风险的模型将企业理解为一个激励系统。从企业内部机制来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方法就是设计可执行契约:以可证实的内容为条款, 同时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两个条件。此外, 威廉姆森利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对企业层级组织结构和静态最优边界的解释, 梯若尔从内部合谋对企业内部制衡与监督制度安排的研究,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以剩余索取权和监督为中心的团队生产理论, 赫尔姆斯特姆对剩余索取权在团队监督与激励方案设计中作用的考察等, 都丰富和完善了完全契约理论的内容。

完全契约理论对于企业内部关系的认识有了重大进步, 更加符合现实状况。但是其当事人具有足够的理性来设计出完善的契约、不存在契约签订和执行费用等方面的假设, 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完全契约理论并未从根本上跳出阿罗-德布罗的一般均衡模型。

(二) 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理论

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是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最重要的3个重要概念。机会主义体现在专用性投资面临的事后敲竹杠问题。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决定了契约不完全性, 不同性质的交易或契约需要不同的治理结构。市场、企业和混合形式构成3种基本的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市场机制实现不存在专用性投资的契约, 一体化形式的企业结构实现专用性投资高、交易频繁而且不确定性很高的契约, 混合形式实现处于二者间的交易。企业的本质就是不完全契约的治理结构, 最优治理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交易费用。一体化成本包括企业规模扩大会导致管理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 和比市场激励程度低的内部激励导致的控制损失。企业边界取决于一体化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平衡。

交易成本经济学对企业的认识得到了大量经验证据的支持 (Williamson, 1999) 。交易成本企业理论也还存在一些缺陷:有限理性和交易费用缺乏精确定义, 资产专用性在理论上没有成功地内生化, 分析框架的细化难以进一步深入, 没有解释组织的起源问题, 以及没有解释企业间的绩效差异。

(三) 新产权学派企业理论

格鲁斯曼、哈特和穆尔等人建立起来的新产权学派 (不完全契约理论) 关注事前治理的效率。新产权学派进一步分析了为什么一体化可以减少机会主义以及一体化的所有权结构。他们将契约权利分为具体权利和剩余权利。物质资产所有权是剩余控制权的源泉, 企业是所控制物质资产的集合。对科斯指出的企业内部权威对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作用, 新产权学派将权利溯源到对非人力资产的控制可以获得事后大部分租金的能力, 而不是强迫员工按其意图行事 (Foss, 2006) 。

契约不完全性会影响事前投资积极性, 合理的产权结构可以促进事前投资效率。剩余控制权理当配置给专用性投资更重要的一方, 并与剩余索取权一致, 否则将会导致无效率的后果 (哈特, 2006) 。最优产权配置是契约关系中有投资的一方拥有全部资产;双方投资同等重要则分别各自拥有各自资产;互补资产应一体化到一方拥有;相互独立的资产分别拥有;联合产权没有效率。

新产权理论在形式化表达方面有了重大进展, 物质资产所有权概念扩展了资产专用性概念。但是, 新产权学派假定了再谈判费用为零, 模型中存在契约签订的有限理性与未来收益预期的完全理性之间的冲突, 而且在实证检验方面成就仍然不多。

四、产业组织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产业组织经济学对企业理论的贡献在于它突破了完全市场假设, 从产品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来研究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 将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管理联系了起来。其主要代表就是贝恩建立的结构-行为-绩效 (即SCP) 分析框架:以竞争状况、市场壁垒、规模与范围经济等为特征的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共同决定绩效。企业通过实施垄断力量或市场合谋实现对产出的限制, 从而可以获得垄断价格和利润。一体化、研发和广告等都是设置壁垒、保持垄断力量的方法。追逐垄断租金激励企业扩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政府管制和企业间合谋本身也会抑制规模和范围的扩张。斯蒂格勒则强调了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的逆向关系, 并认为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不同的市场容量和企业规模决定了企业边界。

五、企业竞争力理论

竞争力理论着眼于契约关系既定下从企业内部挖掘绩效差异和竞争优势的原因。广义的竞争力理论包括演化企业理论、能力基础观、知识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资源基础观以及知识基础理论。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技术、内部治理和集体学习;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差异化的知识体系、无形资源、动态能力、可靠的流程和紧密的外部关系等。核心竞争力是资源、能力、制度和环境整合而成的合力, 特征包括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 (Barney, 1991) 、异质性、默会性、路径依赖性和企业专用性。事前和事后的竞争障碍也是资源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企业存在是因为内部创造和应用特定资产比市场有优势, 及比市场契约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知识替代效应和灵活性效应) 。企业扩张是一个形成、积累和运用惯例与能力的学习过程。与现有能力的异同、专用性和战略性是边界的决定因素。边界变迁路径存在依赖过剩能力和技术的扩张和创新演进 (郑江淮, 2001) 。竞争优势和优秀绩效来自于异质性产生的垄断租、稀缺性产生的李嘉图租和不完全流动性产生的准租 (Peteraf, 1993) 。基于路径依赖、因果关系模糊、社会复杂性和无形资产的企业比仅仅依赖于有形资产的企业业绩要好 (Barney, 2001) 。

六、企业理论的比较与发展趋势

表1是对上述各种企业理论从其假设前提、分析单元、关键概念、对企业的解释及动态还是静态等5个方面的简单比较。

从企业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上述比较可以发现:

(一) 企业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放松假设的过程, 这个假设放宽的过程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20世纪50年代前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已有科学技术实现规模和范围效益。这是新古典理论假设的基础。50年代后美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股权多元化和分散化, 公众公司规模和数量大量增加, 所有者和管理层合一的假设不再合适。因此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的企业结构便成为企业理论的重点, 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成是完全契约理论犀利的武器, 而行为理论的有限理性又为突破完全契约理论建立了基础。另一方面, 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催生了战略管理, 着眼于外部市场结构的产业组织理论应运而生。产业内绩效差异和日本企业的崛起促进了立足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源泉, 竞争力理论由此得以开始。

(二) 整合不同流派将是企业理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契约理论以治理为中心, 竞争力理论主要是以生产为中心, 二者对许多企业问题和现象的解释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生产与剩余分享的交换都是理解企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Foss&Mahnke, 2000) , 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将会更提高企业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Teece, 1990;Williamson, 1999;Lockett et al., 2009;Foss, 1999) , 单纯强调治理的模式会导致竞争力衰退 (傅贤治, 2006;李新春等, 2006) 。整合方式上, Williamson (1999) 强调在交易成本框架中引入能力理论, Foss等 (2000) 建议建立第二代能力理论, 对组织安排中解决问题与治理功能的共生演化进行解释, Casson (2000) 认为企业家理论能够最有效地整合交易成本经济学和资源基础理论。此外, 结合产业组织理论对外部市场结构的关注也将为战略企业理论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 .

[2]、Conner K.R, Prahalad C K.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Knowl-edge Versus Opportunism[J].OrganizationScience, 1996 (5) .

[3]、Foss N.J.Strategy,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The Coordination of Firms and Resourc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4]、Williamson O.E.Strategy Research:Governance and Competence Perspectiv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12) .

[5]、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亲子教育讲座主要观点 第5篇

1、亲子教育是以身作则的教育。要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积极地,正面的成功的榜样和示范。家长不改正,想要孩子改正是万万不能的。

2、亲子教育是发现优点的教育。孩子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做家长的心放在哪里,孩子就会往哪里发展。家长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壮!

3、亲子教育是期待和激励的教育。亲子教育是一种正向教育,做家长的要学会使用赞美、赏识、肯定、拥抱、微笑等正向手段,少用负向手段。打孩子、骂孩子是最原始、最无能的教育手段。

4、亲子教育是关键期的教育。孩子的每一步发展都有一个关键期,关键期的两个特点:

(1)在关键期培养孩子,效果最好,最省力,效率最高。

(2)关键期具有时间性。错过了,就错过了。以后很难再找回来。

美国主要档案鉴定思想及理论研究 第6篇

关键词:美国 档案 鉴定 思想

1、前言

美国的鉴定理论主要自MargaretCrOSSNorton开始,美国的鉴定发展在某些程度上虽传承欧洲大陆的传统,然而因应其国内之需要发展出独树一格的鉴定观点,进而对各国鉴定思想与实务产生极大的影响。基本上,美国档案界从1940年开始开始注意档案鉴定议题,特别是政府文书的鉴定。或许因为早期在政府文书方面可用的资源与现存文书数量之间存有最显而易见的差距,因此,如何有效地选择适当文书入藏成为美国国家档案馆(NationalArchives)最重要的课题。

2、主要档案鉴定思想与观点

2.1 MaynardJ.Brichford的档案鉴定思想与观点

Brichford亦将鉴定视为一种过程,其中涉及文书的研究与分析、某些价值的连续考虑及不同技巧的应用等。然而,与先前学者不同的是,他特别强调每个档案单位所陈述的目标,并将此视为评估文书的基本标准。Brichford要求档案人员必须分析档案的起源和产生情形,以便界定档案本身的特点,如产生年代、数量、形式和功能等特质。除这些特点外,他认为Schellenberg的证据与信息不一定会有价值依附其中,因此将两者视为档案特点的一部分。其次,他进一步指出鉴定价值要奠基在档案的潜在使用者和保存者的需求上。因此,除评估档案的特点外,也要从使用者和保存者的立场来思考保存活动,此为决定上述价值的重要依据。

2.2 CommitteeonIntrinsicValue的档案鉴定思想与观点

CommitteeonIntrinsicValue是由NationalArchivesandRecordsService在1979年成立的,主要负责研讨有关文书原有价值之议题,了解以原始形式呈现原有价值内涵的重要性。该委员会(CommitteeonIn-trinsicValue,1982,p.91)认为原有价值可用来评估文书的永久价值,而其表现形式就是文书的原始形式;换句话说,由于文书的原始形式具备某些特点和性质,使得档案单位必须以其原始形式保存这些文书,不可以用重制品代替。

2.3 HelenSamuels、HarrvHackman和PatriciaAron-sson的档案鉴定思想与观点

不同于先前学者从机构与文书本身的微观角度来探讨鉴定议题,这三位学者从整体文书世界的宏观观点,于1984年的SAA年会上提出文件策略概念。此概念的产生是因这些学者认为传统鉴定方式过于强调对单一文书形成单位的了解,并聚焦在文书形式,使得现代文书的选择与鉴定缺乏效率和效能。这种情况下,档案人员需要一个跨越机构组织之实体限制,并以合作方式建立稳固馆藏,减少重复收藏的新策略方法,而文件策略正是符合这样一个要求的方法,能够建构一套引导性的理论概念和应用技巧,让档案鉴定人员有能力解决现代文书档案之固有问题,并应付现代机构复杂结构所引发的各种文书管理挑战。

2.4 FrankBoles和JuliaMarksYoung的档案鉴定思想与观点

这两位学者是美国近代致力于发展鉴定架构的档案学家,其鉴定架构综合先前学者的想法,如Schellenberq的价值概念、Bauer的成本观念和Brichford所建议的丰富准则,再加上本身对选择组成要素的认知,进而建构出一个繁复的价值评估架构。他们提出这个架构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建立一个能够应用到任何机构环境的客观鉴定架构,并在鉴定的选择标准、方法和用语上取得一致与共识。此外,Boles&Young在研究中特别指出机构差异性对档案选择准则的强烈影响,亦即各档案机构因其政策和设立宗旨目标的不同,使其应用选择准则的方法有所差异。

2.5 F.GeraldHam的档案鉴定思想与观点

1993年Ham出版的SelectingandAppraisingArchivesandManuscripts一书,以循序渐进方式铺陈选择与鉴定档案的相关议题。该书首先进行相关鉴定理论的分析作为学理知识基础,让读者了解到该书承袭美国一贯的鉴定思想,其观点奠基在Schellenberg的思想加以延伸。其次,他也强调馆藏政策的重要性,认为鉴定须有一个选择目标做为指引,要从整体信息角度来规范需要文件化的对象、功能或活动,而档案人员所做的每个鉴定决策都必须在馆藏采访政策规范的范围内。

3、各学者的核心概念与贡献

有关上述各个学者所提出鉴定理论核心概念与其对档案鉴定的主要贡献列表说明,见下表。

4、小结

企业档案利用研究的现状及主要观点 第7篇

一、企业档案研究相关文献总量比较

我们以知网数据库为样本库,以企业档案、企业档案工作、企业档案管理、企业档案利用、企业档案安全、企业档案保密、企业档案开放企业档案公开、企业档案公示这检索词,分别以主题、标题、关键词、摘要、全文为检索项,对检索的相关文献总量进行比较与对比。表 -1是与企业档案研究相关的文献总量的对比情况。

从表 -1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企业档案利用是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对于这问题的研究却远不及对企业档案工作和企业档案管理的关注。在五种不同的检索方式中有三种的文献占比数接近1%,一种检索方式的文献占比为2.21%。平均只有企业档案工作或企业档案管理文献的1/20~1/30。而企业档案开放、公开、公示等与企业档案利用直接相关的文献数量则更少,均少于企业档案安全和保密的文献数量。这表明有关企业档案利用研究中,人们更多关注和研究的是企业档案利用时的安全与保密问题,而较少关心和研究企业档案的开放、公开和公示。

二、改变企业档案利用现状的主要观点

由于企业档案利用需求的主体和形式都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企业档案利用服务必须针对企业档案利用的不同用户所希望的方式,提供相应服务。现实的情况是“企业档案管理受到国家档案管理体制影响,釆用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方法,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利用体系,在服务方式上还是被动地提供利用服务,档案室只负责接收档案、保管档案和利用档案,而不能去主动地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科研开发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变化,不能够针对性地提供档案信息利用。”[3]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归纳起来有:

一是转变观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面向市场,探索企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服务方式,主动出击开发企业档案中的有用信息,变“档案守护者”为“档案信息开发者”。

二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企业档案部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促进企业档案信息化网站建设,实现企业档案信息数字化、企业档案信息传输网络化和共享化,加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创新企业档案工作服务机制,为企业各项部门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4]。

三是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档案工作者应立足于企业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从而达到为本企业科技、经济发展服务的根本目的。

主要理论观点 第8篇

从这些悲剧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消极情绪的能量。当消极情绪能量达到一定的度时, 就会出现危害自己或危害他人的两种结果。而人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主要是由外部的负性事件引起的。[1] 为了系统、全面地阐述“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理论”的观点, 特撰文以供研讨。

一、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理论

“消极情绪能量积聚”主要是指人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或微小而持久的负性事件中存在因消极情绪不能调节而产生能量积聚的现象。

消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 无法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消极情感, 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2] 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理论的主要观点:

1.微小持续的负性事件引发的消极情绪能量积聚更需要被关注

由重大负性事件引发的消极情绪往往被他人重视, 因为这是非常显性的;而由多个微小的负性事件引发的消极情绪往往被他人忽视, 而恰恰是这些不易察觉的微小消极情绪在通过长期的能量积聚后慢慢地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有时当消极情绪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后爆发的个人或社会问题往往使人出乎意料, 显然, 这是需要被人关注的一个盲区。笔者以为有三点值得关注:

(1) 人们对微小负性事件潜在危险重视不够。德国积极心理学家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认为“重大创伤事件的意义似乎小于‘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微小创伤’, 因为这类微小创伤会产生积累效应。”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 消极情绪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可以化解, 但在少数情况下一些负性事件连续出现会导致“心理创伤的积累效应”。使人的心理越来越“脆弱”, 对负性事件越来越“敏感”, 最终会使常人看来非常小的负性事件成为引起人心理障碍的导火线。

(2) 由于微小负性事件影响的人群较多, 所以往往被人片面地认为是正常现象。在社会发展迅猛的今天, 由于制度的缺陷以及人为的非公正的竞争, 导致很多人经历过一些微小负性事件, 消极情绪也随之产生, 心情时好时坏的现象被大家公认为“正常现象”。事实上, 微小心理创伤对多数的成年人来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但不能因为多数人存在心理创伤而简单地被认为是正常现象。

(3) 微小负性事件的负面影响与人的个体心理承受能力相关。生活中,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遇到一些微小负性事件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有些人经历几个负性事件后整个人就像变了一样。当然, 这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显然, 这并非说经历负性事件越多,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越大, 这主要取决于人先天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自我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

2.在多数情况下, 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容易给自己、他人或社会带来难以估计的危害[2]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 闷向心来瞌睡多”。可见, 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的情绪体验会给人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日常生活的多数案例告诉我们, 负性事件下的消极情绪对人身心的危害呈正相关关系, 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 人具有理性思考能力和主动调整心态的能力, 人们都会凭自己的主观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把自己遇到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 也需要指出的是:最低危害不等同于没有危害, 危害程度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的调节能力。所以, 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给人带来严重危害的也是少数。

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产生一定的危害,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现代科学研究证明, 当人产生消极悲伤情感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时, 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 导致免疫能力下降, 引起疾病的发生, 严重的还会导致癌症等恶性疾病。

(2) 对个人行为上的危害。当人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消极情绪的某一点, 人的情绪不能经过生理调节而失控时, 人会下意识地把人体内所有的能量集中在所关注的某一点上。容易产生行为重大偏差, 伤害自我或伤害他人。

(3) 对工作中的危害。在消极情绪的影响下, 人们的注意力受到干扰, 除了人的工作潜力不能有效正常发挥外, 还不能以平和、宽容、友爱的心态对待他人, 容易把不良情绪转嫁给他人, 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心态。

当人们在负性事件下产生消极情绪时,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生理基础不一样, 应对消极情绪的经验和能力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 多数人因自己的消极情绪不能有效得到调节而使消极情绪能量被积聚, 最终因情绪失控而导致行为偏差。大家知道, 当人的心态比较平静时, 无论是思考还是行为都比较理性和规范, 但一受到情绪的影响时, 其思考和行为必然受其干扰。心理学研究证明, 当人过于激动情绪失控时, 智商几乎为零。

那么, 人在什么情况下消极情绪很难调节呢?一般而言, 有两种情况:

其一, 当一个人因经历重大负性事件时, 人的精神和神经调节系统受到重大不良刺激, 心理上一时不知所措, 人就会产生从未有过的忧愁、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当人把注意力及其他所有的身心关注集中在某一点上时, 人的行为就容易产生偏差;

其二, 当一个人长期零零碎碎经历一些微小的负性事件时, 人的情绪长期被不愉快事物笼罩, 心情压抑。消极情绪慢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人如果不主动地去调节, 就会产生疾病以及不能自控的心理和行为偏差。

3.在少数情况下, 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能成为人们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上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有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人遇到负性事件时, 多数人可能不能理性地应对, 放弃自我的主观努力, 被动地随负性事件来伤及自己脆弱的情感。而只有少数人则积极勇敢地去面对, 把痛苦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同时, 再把负性事件看成是挑战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新的契机。

人具有动物的生理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多数人因为理性和意志的缺陷,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负性事件的干扰和影响, 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负性事件的受害者。可见, 最终能从逆境中完全走出来, 并能把消极情绪作为个人奋斗动力的人毕竟是少数。常言道:人非草木。所以, 只有少数意志和理性坚强的人才能通过注意力转移法, 把痛苦转化为个人发展或开创新生活的动力。

当然, 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负性事件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受欢迎的无奈现象, 同时由其引起的精神刺激更使人的心灵痛苦不堪。但人如果在悲观的阴影里被动地接受心灵折磨, 那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 因为负性事件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但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自己遭遇各种生理和心灵痛苦时能克服困难, 通过心理调节,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把身心的伤痛降低到最低限度, 以自己的智慧去追求快乐的明天。

4.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人数与高物质水平呈正相关

在物质贫乏的时代, 吃穿和解决温饱是人们的第一需要。恰恰在那样挨饿、受冻的时代, 人的生理得到磨炼, 人们的意志显得很坚强, 心理承受力较强。正像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划分的那样——人的需要首先是生理, 其次是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见, 生理是人的第一需要。当人的温饱还不能解决时, 人的注意力都还在为生理上的温饱忙碌着, 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精神上。

而当前, 我们已进入物质富裕的时代, 人们不但能吃饱穿暖, 而且拥有安全、归属和爱。这时人们的需要已从生理的需要上升到精神的需要, 即尊重的需要, 被人尊重已成为当代人们追求的首要目标。更何况在温室中长大的多数孩子, 心理都不像以前经济困难时代的孩子那样坚强, 显得较为脆弱,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例子。

5.中小学学生是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危害的主要对象

中小学学生在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父母的高期望下承受着超越于他们身心的心理压力, 他们将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应试教育压力下面临着身心的考验。

(1) 青少年是应考升学的关键期, 面临着升学和竞争的双重心理压力。初中和高中是学生升学前的关键期, 他们课业负担很重, 缺少闲暇放松的时间, 在高负担的考试压力下, 心理得不到放松, 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疲惫的状态。另外, 中学生还要面对升学淘汰和升学排名的压力。由于高中和大学是非义务教育阶段, 中学生将要接受残酷的升学考试淘汰关。尽管每个学生的智商、基础知识、家庭背景不一样, 但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都要经历激烈的竞争。绝大多数青少年在升学竞争中的现实结果与心目中目标有一段距离, 这个出乎意料的落差会给学生正常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漫长的消极情绪会随之而来。

(2) 心智尚未成熟, 心理脆弱。很多中小学生生活经历简单, 思想单纯, 理性思维差, 抗挫能力弱, 缺少应对消极情绪的经验。一方面,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较为单一, 多数时间是在应试教育中度过的, 他们很少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学会生存、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一旦产生消极情绪时, 不知如何面对;另一方面, 单一的学习方式和缺少体力运动等方面的意志磨炼, 使得他们生理承受能力弱化。

因此, 中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表示, 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 成为致病、致死和致残的五大原因之一。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在呈上升趋势。据《文汇报》2011年01月27日报道:上海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进入“高发期”。社会转型、竞争压力、父母过高期望, 以及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差等原因, 使得中小学生发生心理疾患的人数出现增加趋势。

二、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理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健康教育的重点, 应从体质教育转移到体质教育与心理教育并重

我国传统医学上就论述过“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 揭示了人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众所周知, 过度的消极情绪, 长期不愉快、恐惧、失望, 会抑制胃肠运动, 从而影响消化机能。在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的同时, 也在影响人的正常行为, 使人易发脾气, 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 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注重体质的健康教育, 而忽视对心理的健康教育, 这主要受传统思维偏见的影响。虽然, 社会或个人对用于健康教育的投入已不断在增加, 但把经费主要用在体质教育的器械、设备、场地或活动上, 对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不理想。特别在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 人们习惯在行为上对他人的消极情绪熟视无睹, 甚至还有人对因消极情绪引起心理障碍的人给予耻笑, 当然也就谈不上对他人情感愉悦的关心和投入了。显然, 这种不健全的健康教育方式会减少人们的幸福指数。理想的健康教育方式, 应该是增加那些可能产生最佳健康效果的投入方式, 换言之, 就是关注对情感和心理健康的投入。

2.中小学应建立心理问题干预机制

(1) 要建立师生心理问题干预制度。

每个中小学要建立对师生心理干预的制度, 确保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从而避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首先, 在人员组织上要成立关心师生心理健康的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 各工作人员要明确各自任务, 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创造人为条件。

其次, 在教育内容上明确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使心理健康教育能有的放矢, 从而确保其开展的有效性。

最后, 要重点关注那些经过挫折的师生人群。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 主动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及时引导他们调节心理问题, 释放消极情绪积累的能量, 把心理问题的火苗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而提高心理问题干预的有效性。

(2) 为教师营建化解消极情绪的环境。

首先, 学校要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让教师认识到关注心理健康是正当的、重要的行为, 改变“有心理疾病看心理医生是羞耻的”的旧观念。

其次, 学校要为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搭建平台。例如经常邀请心理专家为教师做心理讲座;鼓励教师现身说法, 上台交流调节心理问题的经验, 让同事分享其应对消极情绪的方法;利用学校网络, 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最后, 学校要为教师提升心理调节素养创造条件, 通过评奖等形式激励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3) 学校和家庭要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营建良好环境。

心理健康课程应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教育行政部门应把生命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 如果没有了健康的生命, 那么也就失去了学校教育的价值所在。

当前, 学生的心理问题较重, 主要表现在:

其一, 与同学沟通能力弱引发的心理问题。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都比较富裕, 学生在家不同程度受到溺爱, 因此,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缺少关心他人, 有烦恼无法向同学倾诉, 缺少同学应有的帮助, 由于孤僻引起的心理问题。

其二, 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引起的心理问题。现在很多家庭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创造条件, 以求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孩子在班级中无法进入班级成绩排名的前例, 因此, 他们容易产生焦虑。

其三, 由于家庭缺少爱引发的心理问题。一方面, 由于随着家庭离婚率的上升, 现在一部分的孩子缺少母爱或父爱而对他人产生敌意;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对孩子学习高要求的父母出现暴力倾向, 使孩子缺少爱和公正感而引发悲观心理问题。

其四, 由自由散漫引发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孩子是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的思想多元, 渴望个性解放和绝对的自由平等。这与我们现有的学校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制度有一定的距离, 最终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问题引发相关心理问题。

因此, 我们有必要重视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学生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学会生存的第一课。

让学生学会及时化解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的方法。其一, 要让学生正确评价自我, 要对生活和未来充满自信。就中小学学生而言, 他们缺少自我判断能力, 简单地以某些大人的标准来衡量自我的“成功”或“失败”, 有时因成绩考得不理想而被父母或教师批评。这时, 学生要有冷静的自我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要客观地找到一时失误的原因, 并找到以后努力的方向。同时, 在心情低落的时候, 要多想想自我的长处, 寻找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闪光点”, 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后未来不会是黑暗的, 而是光明的。

其二, 学会向朋友、同学倾诉烦恼, 发泄内心的烦恼和痛苦。

在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 一定要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 要融进学习和生活的集体。当学生自己遇到烦恼时, 及时与自己的好朋友和好同学进行倾诉, 使对方了解你心情, 尊重自我的情感, 并为学生自己走出心理阴影提出善意的建议。在好友的关心氛围下, 使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慢慢调节心理问题。

其三, 要拓展生活空间, 远离痛苦事件。

有些学生一遇到挫折, 自己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痛苦事件的本身, 从而无法摆脱痛苦的心理阴影。因此, 教师或家长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件上, 譬如说静心地看看书、热情地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 使心理有障碍的学生从新的活动中找到乐趣, 从而用新的视角去审视原有的挫折问题, 化解消极情绪。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愉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生的生活主要在学校和家庭, 如果对学生来说学校是“前线”的话, 那么, 家庭就是“二线”休息场地。因此, 家庭是孩子精神和生理的补给基地, 父母不仅要让孩子吃好, 更要让孩子休息好, 精神状态调节好。

然而, 现实的状况却不是令人乐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很多父母不是让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 就是请家教老师给孩子补课或让孩子大量地做习题集。很多父母人为地给自己的孩子施加了学习压力。一些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 喘不过气来, 在很难达到父母学习期望值的情况下, 使孩子逐渐产生挫折感。

我们知道, 学生在紧张的学校学习后很想在家放松一下, 极需要身心上休息调节, 但如果家庭教育不仅不能提供让其心理放松、体力“充电”的环境, 反而加大对孩子的学习负担, 那么, 孩子的身心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 很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偏差。为此, 我们的家长要换位思考, 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理解孩子的沉重的学习压力, 想法给孩子提供各种调节身心的机会, 如在日常的休息日远离应试教育环境, 多参加一些欢快的娱乐活动和放松的体育项目等。在寒暑假到美丽的山河去游览, 亲近大自然, 调节紧张的情绪, 化解消极情绪问题。

3.教师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 学会自我减压

首先, 教师要自觉地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认识消极情绪的危害, 掌握化解消极情绪的方法, 特别要做到学以致用, 不要纸上谈兵。

其次, 采取“升华法”, 使被压抑的情感能得到升华。教师要对自我的挫折进行冷静地分析, 用社会主流价值观来修正自我的问题目标与欲望, 使其合理化, 从而调整自我的奋斗目标。众所周知, 生活中常有一些教师对自我的生活和工作目标定得太高, 而有些是太自私和不切实际的目标, 而这些目标无法达到也会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因此, 更新自我的生活和工作目标, 降低和修正一些无法达到的目标要求, 使这些教师在完成符合社会规范的目标中体验成功喜悦的心情, 使被压抑的情感得到升华。

最后, 用补偿法增加自信, 化解教师的消极情绪。当个人由于某些生理和心理的缺陷因素而导致目标所挫时, 自己要发掘自身其他方面的优点, 在追求其他的成功事件中去找回自信。例如有些教师的嗓音不是很甜美而得不到学生的青睐时, 就应该用具有亲和力的教态和扎实的学科基本功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参考文献

[1]陆少明.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理论及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 (10) (上半月) :41.

学习理论研究的三种主要取向 第9篇

关键词:学习理论,个体性学习观,社会性学习观,生态学习观

学习理论是一门研究学习心理规律和原理的学问, 它揭示人类如何获得比较持久的行为经验和变化的经验, 分析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1]。对学习理论的研究, 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人类学习的本质, 并不断推动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人类学习的各派理论主要分两大取向:一方强调学习是在个体身上发生的事, 是知识的获得过程, 包括行为取向、认知取向的学习理论;另一方则强调学习的社会性质, 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是学习主要方式, 包括以社会建构主义及情境认知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2]。近年来, 一种新的学习理论研究取向———生态学习观正在逐步形成, 这种学习观从一种更整合、更系统的视角来看待学习。

1 个体性学习观

个体学习理论强调的是一种个体性的学习, 它以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并以个体活动形式完成的学习活动为研究对象。如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学派所关注的都是个体学习者面对环境变化所发生的反应性活动。

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包括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论和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 认为学习是由外部强化的练习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在行为主义看来, 学习是一种被动反应过程, 此观点忽视了人本身这个有机体的作用, 带有严重的机械性。

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取向的学习包括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个体建构学习论及信息加工学习论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对情景的理解和组织, 是对外部事物的内部反映的结果, 也是个体对事物或情景从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历程。该观点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及其内部强化。

2 社会性学习观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 学习理论开始了一种社会文化的转化。下面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的社会性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

2.1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的形成主要受杜威、维果茨基、布鲁纳和班杜拉等人观点的影响。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认知完全是一种个体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行为, 每个人的认知只是一种社会意义的分享, 因而我们的经验只存在社会意义的建构而不是个人意义的建构, 社会意义的建构是一种认知分享, 即认知主体不是单个个体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共同体, 这种认知分享是个体间的分工合作[2]。社会建构主义者将学习视为一个社会过程, 学习既不是仅仅发生于个体的内部, 也不是由外部力量塑造的行为的消极发展过程, 只有当个体参与社会活动, 有意义的学习才会发生[2]。这种观点强调文化和情境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 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 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 而知识既不实现于客观的行为, 也不实现于主观的大脑, 知识实现于人与社会或物理情境的交互状态中, 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3]。此观点认为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 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 情境是整个学习中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不难看出, 情境学习理论关注的是物理的或社会的环境与个体的交互作用, 强调的是知识与情境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

3 生态学习观

研究者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趋向整合性的、适应性的和多样性的全新理论———生态学习观。生态学习观认为学习不仅是针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实践, 而为了顺利达成这两种实践活动, 学习者还必须坚持与自我的不断对话即反思性的实践, 在这三种实践中, 学习者不仅建构了对世界的意义, 同时也型塑了“自我”[2]。这种观点将学习者、学习活动、工具中介系统、物质及社会环境等一起视为一个整体的分析单元。

4 结束语

以上三种取向均提出了对学习的不同观点。无论是个体性学习观, 社会性学习观, 还是生态学习观, 都各有其合理性, 区别仅在于它们关注的焦点不同。个体学习观中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的是行为训练, 通过有效地刺激与联结和不断的反馈来培养学习者的熟练技能和动作, 使其能够有效地完成如机械记忆、基本事实的联系等简单的学习任务。故客观事实的习得、概念的形成、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简单的学习任务就比较适合采用行为主义方法。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观念性知识的习得, 鼓励学习在一般理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构理解。它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比较适合如归类、规则的推导、程序的建立等这些需要进行较高认知加工的任务。建构主义侧重培养人的高级学习能力, 如问题解决、批判思维等的培养, 它不仅适合认知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而且适合一些结构不良领域的复杂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当前在课程改革中, 比较流行的社会建构主义与情境学习等理论十分强调社会交往和实践情境对个体学习的重要性。而以生态的视角审视学习, 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反映学习的复杂性及各种学习理论区域整合的必然性。因此, 上述三种学习观每种取向都有在不同层次上和不同范围内加以应用的理论价值, 所以它们并不是对立的, 而是一种互补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

[2]郑葳.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环境的理想架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主要理论观点 第10篇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末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1)工人运动逼使资产阶级作出改良,改变统治手段。19世纪中后期以来,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固有矛盾的激化,工人运动逐渐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着眼于解放全人类理论学说,催生和强化了工人的阶级意识,极大激发了他们为争取自己利益的热情、斗志和信心。面对无产阶级空前的团结和利益诉求,为了能保住自己的政权进而保住自己的利益,“资产阶级开始大规模改变自己的斗争策略, 用不彻底的、虚伪的让步,缓和日益尖锐地阶级冲突”。[1]法德英三国资产阶级政府纷纷在经济上拿出小部分利润改善劳动条件、增加工人收入。在政治上扩大公民权利、进行劳资对话谈判等缓和劳资矛盾。资产阶级的部分改良收获了不小的效果——一部分工人斗争热情趋减,安于现状,逐渐认可资本主义制度。

(2)中小资产阶级在垄断资产阶级挤压中希求改良谋得生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主义演变为垄断主义。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资本逻辑驱使下, 中小资产阶级遭受大资产阶级强烈“攻击”,活动空间受到大大挤压。中小资产阶级为了谋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找所谓的“同盟军”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应对大资产阶级“围攻”。中小资产阶级看到当时深处反对资本主义运动第一线的工人阶级,便不自觉地与工人阶级站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但中小资产阶级内心深处没有想过真正推翻资本主义政权和制度。他们混入工人运动队伍,在工人运动取得战绩时“窃取”胜利果实,并在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牺牲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3)无产阶级出现分层分化,形成“工人贵族”。这既是资产阶级改变统治手段后出现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必然伴随的社会结构多元分化。 19世纪后半期,几乎所有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工人队伍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工人贵族”。[2]工人贵族在工人运动中享受较优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较高的社会政治地位,与资本家和中小资产阶级处境越来越相近,加上他们接触比较多,受到影响比较大,于是乐于安享现状,斗争热情下降,不再主张与资产阶级彻底决裂,而是越来越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提高工人阶级生活水平和政治地位,采取合法斗争,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再也没有无产阶级锐气了”。[3]这些改良主义思想从他们中间扩散到了其他底层工人中去,抑制了工人运动发展。

2.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二战后取得繁荣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1)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革命为二战后社会党上台提供实践和理论准备。 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使欧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遭受重创,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政府干预新政,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泥潭中挣脱出来,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危机恢复过来产生影响。这引发专家学者对市场与政府相互关系的反思——政府对经济干预能弥补市场不足,且可行有效。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政策主张开始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和热议。凯恩斯革命就是关于市场和政府相互关系的一场经济学认识革命, 他在《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有效需求和充分就业等理论主张,与各国社会党关于国有化主张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其本质反映的都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干预, 为社会党政策主张受到欢迎和支持提供了理论支撑。二战后,社会党政策主张的实行也使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社会得到传播和发展。

(2)资本主义长期的和平发展是西欧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期,资产阶级能接受甚至乐于让民主社会主义政党上台执政,是因为资产阶级想通过改良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统治秩序。民主社会主义政策及主张迎合了资产阶级需要,也使自身获得发展。同时,民主社会主义改良政策也具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和平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较快,劳动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较稳定, 使一般民众能接受和欢迎改良的政治主张。历史上民主社会主义在演变过程中, 凡是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期,发展就大就快;凡是资本主义不景气,出现动荡、反动专政和战争期就小就慢。[4]二战以来,尽管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危机和局部动荡, 但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发展期,和平发展时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长,速度也最快, 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的土壤比较肥沃。

(3)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扩大了民主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基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也带来产业结构巨大变化,传统产业比重急剧减少,新兴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迅猛发展。阶级结构也随之明显改变,传统产业工人减少,新的白领工人数量增加。中间阶层即中产阶级人数增加很快,力量强大,欧美国家的中间阶层人数基本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新兴的“中间阶层”的特点与19世纪末中小资产阶级境遇和态度基本相仿:它们与垄断资本有矛盾,对社会状况不满,希望变革社会,但又不希望工人阶级运动扩大,致使社会动荡和混乱,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恰恰代表了这一阶层的利益要求,社会党成了他们政治上的代表。二战后新的“中间阶层”迅速增长,使民主社会主义阶级基础有了相当程度的扩大。

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性人物及主要观点

1.麦克唐纳主要观点

刘书林教授在《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一书中将麦克唐纳确立为民主社会主义奠基者,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是极少数。 笔者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相关文献的梳理,较同意刘教授观点。麦克唐纳(1866-1937)英国改良主义宣传团费边社两大宣讲员之一,曾以工党身份两度出任英国首相,1923年前形成较完整理论体系,主要观点为:(1)主张通过改良议会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口号是进化而不是革命,社会主义者战场就是议会”。[5](2)改造资本主义经济。主张采取土地国有化、没收私有土地地租,对资本征税和实现工业国有化,设立国家银行、 控制金融系统,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3)改造资本主义政治。主要体现在改变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社会的阶级关系等主张上。

2.伯恩斯坦及其主要观点

当前学术界主流是将伯恩斯坦视为民主社会主义奠基者,二战后社会党国际将伯恩斯坦观点视为自己的来源,再加上伯恩斯坦本人的观点确实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主张有很多相通之处、二者之间相互关系较密切。需要说明的是,伯恩斯坦能否视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代表,笔者尚且存疑,有待进一步佐证。伯恩斯坦(1850-1932)修正主义的杰出代表,代表著作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主要理论主张为:(1)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用康德的伦理哲学否定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出“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2)推崇拉萨尔的国家学说, 批判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最根本的是抛弃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最终滑向资产阶级代言人角色。

3.布莱尔及其主要观点

民主社会主义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最具代表人物是布莱尔及其精神导师吉登斯。布莱尔(1953-)曾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担任英国工党首魁并出任英国首相。其理论是和吉登斯一起提出的“第三条道路”,主要观点为:(1)调整国家与市场关系,认为需要对市场进行监控和规范;(2)建立新型社会关系,主张建设“参与型社会”;(3)主张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并实行积极的福利国家制度;(4)在社会问题上,注重社会道德与经济利益同步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民主社会主义虽然也带有“社会主义”字样,但“实质上,民主社会主义是同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资产阶级左翼思潮,以唯心主义多元论和实用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思想,寻求以改良方式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6]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发端于英国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积极汲取基督教伦理、启蒙学者民主主义理论和新康德伦理社会主义思想,大力继承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理论, 并广泛吸收其他社会科学流派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将自由、 公正、互助作为其时代精神的基本价值内核”[6],形成倡导多元指导思想、多党政党制度、混合经济体制和改良主义立场等诸多资本主义性质主张。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特征和思想实质可用“多元”和 “改良”概括。“多元”看上去兼容并蓄、民主平等、公平有序,显得很有进步性,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提倡的指导思想多元化究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用实用主义思想来对抗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实行的多党制目的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 混合经济体制必须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从根本上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诉求和利益。“改良”也不过是局限在资本主义框架内的小修小补,主张阶级调和牺牲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摘要: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较流行的一种资本主义改良主义思潮。本文对麦克唐纳、伯恩斯坦和布莱尔三位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概括分析表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特征是“多元”“改良”。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多元,改良

参考文献

[1]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评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41.

[2]禄德安.民主社会主义的兴荣与困境[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20.

[3]刘书林.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

[4]董武.浅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J].党校教学,1991(5).[5][英]麦克唐纳.社会主义运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138.

主要理论观点 第11篇

【关键词】翻译解构主义派;对比研究;翻译理论

引言

翻译解构主义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动摇了早前一直占领主流意识形态的结构主义。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福科,海德格尔以及德里达。尽管同属于一个流派,三人的翻译理论却各有不同。

一、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

1.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不论何时,只要谈到解构主义,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先说一说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哲学方法论,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认为应该从系统与结构层面入手来理解人类文化。而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的基于结构主义而却又与之相反的解构主义,无疑在当时的主流思想中掀起了一阵狂潮。解构主义认为符号本身已经能够反映真实,所以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应该比对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事实上,在此前对结构主义的应用早已深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一直起着长期而重要的影响。。

2.解构主义翻译观。总的来说,结构主义认为写作只是语言的补充或者说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因此语言比写作更为重要,语言应处于中心位置。然而解构主义却恰恰与其相反。

首先,解构主义认为写作高于语言;没有写作就没有语言;写作创造并丰富了语言;如果只有语言没有写作,人类文明便不能发展起来。

其次,根据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原文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福科曾说:“作品是历史性的,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原文意义在不停地改变、重写、重构。”它主张固定意义是不存在的,原文地位也不应高于译文。

此外,解构主义还提出了著名的“作者已死”理论,意思是一旦作品完成,作品中的语言符号的含义将会不断改变;读者会通过解读语言符号来赋予作品新的含义,而作者是没有发言权的。即便作者可能会解释作品,读者也只会根据作品本身来进行理解(谢天振,2003:215)

二、主要代表人物

本文将会主要讨论解构主义派的三位代表人物:福科,海德格尔和德里达。

1.福科。福科生于1926年,是著名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在解构主义出现之前,人们普遍原作是作者创造力和灵感的体现,因此原作与原作者的地位应高于译文与译者。然而福科却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并强调了译者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福科主张除了作品本身外,作者也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因此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作者和作品都属于历史,就像读者即便某部作品的作者,也可能很好地理解作品一样的道理,作者并不是那么重要。(廖七一,2000:73)

2.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生于1889年,是著名德国哲学家。在福科的基础上,海德格尔进一步强调了其理论。他不仅解构了原文概念,还对命名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命名本身存在巨大漏洞和局限。总的来说,海德格尔主张为了理解文本,就必须摆脱文本的阴影,求助语言(廖七一,2000:74)。他将翻译视作一种思维方式,意味着通过另一种语言来表达思想。

3.德里达。德里达生于1930年,法国著名哲学家,也是解构主义的创始人。德里达生于1930年,法国著名哲学家,也是解构主义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术语“延异”,与逻各斯中心主义针锋相对。总的来说,德里达一直强调的便是事物不停变化发展的过程。

三、区别与原因

虽然同属于一个流派,解构主义派的三位代表人物彼此的理念却互不相同,其中的主要差异集中在德里达与前两者之间。

德里达批判了福科在其著作中的理念,更是提出不再将文本视作封闭而完整的系统,而将其看成开放的、不完整的体系(廖七一,2000:76),这与福科和海德格尔所主张的思想有根本上的不同。

而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论视角不同。德里达是从一个完全不同于形而上学的视角来审视解构主义,而由于历史原因,福科和海德格尔虽然也是解构主义的倡导者,却无法完全摆脱形而上学的影响。

四、结语

通过对结构主义翻译派三位代表人物理论对比,本文作者旨在发现其中的差异并挖掘背后的原因。

【参考书目】

[1]Blackburn,Simon.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M],second edition revis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Dianna Taylor.Michel Foucaults Key Concepts[J].French Studies A Quarterly Review.2012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1

[4]谢天振.译介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理论上的主要创新 第12篇

一、两种不同的收益观

收入/费用观:指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 考虑与某类交易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 重点关注利润表的要素, 资产负债表只是为了确认与合理计量收益的跨期摊配中介, 是利润表的附属。资产/负债观: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影响的确认和计量, 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 只要净资产增加, 就作为收益确认。更加重视资产负债表, 新会计准则采用这种收益观。

二、资产的计量

我国原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的计量以历史成本法为基础。新会计准则拓展了公允价值法的使用范围, 相关资产升值的客观现实得以在会计报表中得以反映, 使报表阅读者能更加客观、准确地了解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 全面引入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这四种计量属性, 其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的会计处理采用了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为了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出现利润操纵, 准则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 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 因此, 在可靠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同时不会因此而违反谨慎性原则。

三、资产的减值

原会计准则的计提资产减值局限于存货、固定资产等八项资产。新会计准则中,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已经扩大, 可以说几乎包括所有资产, 如应收账款、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可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但部分资产因为后续计量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 不计提减值准备。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备分两部分:一部分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另一部分是在其他相应的会计准则中规定, 如存货的减值准备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具体规定。原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减值准备, 当可收回金额变大时, 原有确认的减值可以转回。新会计准则规定,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的减值不得转回。而在其他准则中的减值大部分可转回。

四、商誉是否确认无形资产

新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据此, 商誉由于它的不可辨认性, 新会计准则将其从无形资产中分离而独立确认为一项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六条 (二)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第十一条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 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五、企业合并商誉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不会涉及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但对吸收合并中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已经确认的商誉仍应按账面价值并入合并方企业的账面记录。《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三章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第十三条 (一)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应当确认为商誉。初始确认后的商誉, 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商誉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具体地说,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的商誉确认与计量:在新设合并中, 其作为一个新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 在新设时不会产生商誉确认问题。在吸收合并, 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将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资产、负债, 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确定的合并成本大于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应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的损益。其产生的商誉在合并企业的个别报表中以“商誉”项目。在控股合并, 购买方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 在购买日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 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由于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应反映其初始取得成本, 其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已经包含在投资成本中, 因此,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不存在将商誉单独列报问题。但由于实现控股合并后, 其已经成为被投资单位的母公司。该企业集团的投资企业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编制合并报表前, 须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个别报表中按成本法核算的会计数据调整为按权益法核算的会计数据。如果调整后其余额大于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 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以“商誉”项目列报。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内容上进行了许多创新, 致力于从整体上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又要保持了自身特色, 相比原准则而言有很大的进步, 但中间出现的问题是我们还是继续要探讨的, 我们依旧任重而道远。

摘要:我国新会计准则出台后, 它是趋同与创新相结合, 既立足中国国情, 又与国际准则基本趋同的一套全新的准则。文章就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创新点做出一定的解释。

关键词:创新,公允价值,商誉

参考文献

[1]、李金涛.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6) .

[2]、谢建海.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运用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9 (1) .

上一篇:质量管理铁路工程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