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地区范文

2024-05-04

梅州地区范文(精选12篇)

梅州地区 第1篇

在众多喜庆活动中, 各地民众都会载歌载舞, 其中最特别的表现形式便是他们模拟动物的民间舞蹈。它们体现了当地特色的文化, 既传承了中原的文化, 也和当地的远古习俗有着高度完美结合。民间动物舞蹈表现的主题有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镇魔祛邪、六畜兴旺等各方面, 寄托了当地人们自己的美好愿望。在这些舞蹈中, 人们可以感觉到和看到远古图腾的遗迹。大浦《仔狮灯》就是这样一种形神兼备的民间动物舞蹈。它最先源于梅州大埔县的青溪镇, 属花灯类的汉族民间民俗舞蹈, 流传于大埔县的茶阳、青溪、湖寮和长治等地, 至今已有上100多年的历史。据传, 出自灯节活动的时候以及清末民初时的广东汉剧和提线木偶戏广泛流传在大埔民间, 当时民间一人遂于提线木偶戏及在狮灯技艺的基础上, 创制了这独具一格的和带球戏耍的造型“仔狮灯”表演, 取名叫狮子滚球。它吸取大埔当地汉剧中提线木偶上的技艺和杂技表演中灵巧功夫, 把两者并糅合舞蹈、戏曲于一身之后而逐步发展形成的民间民俗舞蹈。

二、仔狮灯舞的表演内容

仔狮灯舞又有别一般的灯舞, 和我们常见的狮子舞有不同。狮灯用竹篾和藤条编织扎架, 外蒙以布, 外形逼真的塑造成一头憨态可掬、天真活泼的仔狮形象。另外扎一个玲珑别致的彩灯分别穿过上嘴唇的两角和狮身前肢两脚脚趾, 从中透入头部内层腰部, 再引向尾巴的部位固定, 使彩球与仔狮的嘴巴和前爪连在一起, 这样仔狮与球连成一体, 舞蹈由一人执狮灯表演, 在表演中都通过舞者操纵提线装置, 充分的运用放、晃、提、抽线等动作技巧, 使仔狮表现出抛、接、翻、晃、拉滚球等动作形态, 通过表演者跪、跳、站、蹲、卧等舞蹈动作, 使彩球左右翻动、上抛下落, 仔狮舞戏球变化出各种不同的仪态, 非常生动地塑造出仔狮的活泼可爱和灵活矫健的形象。舞蹈柔中寓刚、刚中带柔、刚柔相济, 非常饶有情趣。带有很鲜明的地方民俗特色, 特别富艺术感染力。在每逢新春元宵或喜庆之日时就会表演仔狮舞, 舞蹈一般会由一群带有童真童趣的孩子们来表演。舞蹈寄物寓意, 通过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 通过特有的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舞蹈语言, 反映人们的感情、愿望、思想和理想。同时, 当地的人们还把仔狮视为他们吉祥、幸福的象征。在汉族传统的节日, 如春节、元宵节活动当中, 当地的人们用狮子来迎新岁、贺新春、闹元宵, 表达他们对新的一年和新的岁月寄予了他们最美好的期望。大浦县仔狮灯舞是以仔狮多姿多彩的戏球舞蹈动作祝愿大家吉祥如意, 不但大大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还增添了当地的节日的气氛, 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仔狮灯舞表演时, 在华丽的舞台灯光的照耀下, 在表演者双手握棍提线、时蹲时站的演绎下, 伴随着当地特色的广东汉调音乐的伴奏音乐, 动作机灵调皮的仔狮, 带着一个别致的彩球 (灯) , 抛抛接接, 忽离忽合, 欢快起舞。舞蹈时而吐球于掌上, 摇头晃脑跪着戏耍, 时而含球飞奔、抱球蹦跳、甩球追逐、卧地潇洒而舞等。仔狮灯舞中大狮老成持重而不失活力;仔狮则稚气未除, 非常淘气可爱。它既适于在山乡表演, 又宜在城区举行的活动中展现。

三、仔狮灯舞的传承发展的措施

仔狮灯舞与大埔当地客家元宵灯节盛行中的迎灯赛舞紧密相关, 相传在1941年春第一次出现在元宵灯节的迎灯队伍中。涂禄安先生是青溪村首位狮灯制作艺人, 当时尽管道具是竹札纸糊的, 还非常的粗糙, 音乐和舞蹈也非常简单, 当时只有一二个似什耍的动作配有很简单的锣鼓。但其道具——巧制狮子和球既能连成一体又能分离活动, 已出别于其他一般的灯具。然而, 由于各种原因,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后期, 当地懂得仔狮灯表演的人是越来越少, 仔狮灯的表演也逐渐销声匿迹, 当时, 只有为数不多的喜爱者熟知并且掌握仔狮灯的全套表演技术及仔狮灯道具制作。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 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 慢慢组织并恢复仔狮灯表演活动。也逐渐将仔狮灯的道具制作和表演中的技艺传给了更多的人。

大埔县文广局2005年10月对仔狮灯舞的道具制作和表演方式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 把改成年人舞仔狮为少儿仔狮舞。同时, 在舞蹈道具上也进行了加工改进, 在原基础上道具缩小了一些, 更适合少儿表演, 舞蹈由原来的9个人表演改为24个人表演, 并对舞蹈伴奏音乐进行重新的创编。新的少儿仔狮舞在大埔县第五届世界同乡联谊会暨文化旅游节大型文艺演出中获得成功, 得到了海内外嘉宾和当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仔狮灯舞的传承和发展过程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需要严谨、踏实的学习, 用继承和借鉴创造性发展的基本态度去对待。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舞蹈《仔狮灯》提炼得更具有民俗魅力艺术观赏性。

在当今社会艺术多元化的需要下, 大浦县民俗舞蹈《仔狮灯》秉承其独特的舞蹈文化和极富有旺盛生命力的民俗舞蹈艺术特色, 渗透了客家民俗舞蹈中多方面的精华。这也是传承与发展《仔狮灯舞》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身处客家地方高校, 作为梅州客家一份子, 应该承担起重任, 要更要有紧迫感, 努力传承和发展好这种传统的地方民俗舞蹈, 不断丰富、创新舞蹈内容。时逢盛世, 客家大浦县民俗舞蹈仔狮舞将迈向更高更广阔的舞台, 向世界人们展现它独特的风采。

摘要:《仔狮灯》是花灯类的汉族民俗舞蹈。流传于广东梅州地区大埔县的茶阳、青溪、湖寮和长治等地, 它吸取大埔当地汉剧提线木偶的杂技和技艺表演的灵巧功夫, 并糅合舞蹈、戏曲于一身而逐步发展形成的。它既不同常见的狮子舞, 又有别其他的灯舞, 至今已经有上100多年的历史。

关键词:仔狮灯舞,民间民俗,动物舞蹈,发展

参考文献

[1]大浦县山歌剧团编, “仔狮灯舞”整理资料 (内部资料) 2004.10.P153-154.

梅州地区 第2篇

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

作者:[石会平] 时间:[2013-2-1 9:56:58]

为贯彻落实全省第十一次消防安全责任人会议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督促整治全省第五批火灾隐患重点地区的通知》(粤办函[2013]18号)精神,按照谭君铁市长亲自批示要求,1月31日上午,梅州市政府在五华县河东镇隆重召开全省第五批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史明锋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震云,市消防局局长谢彦景,五华县县长范宜军,县政府及河东镇政府有关领导,县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共计1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五华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林锐华主持。

会上,副县长、公安局长林锐华同志宣读了《五华县河东镇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工作方案》,河东镇党委书记詹庆东同志做了表态发言。范宜军县长作了动员讲话,并代表县政府与河东镇签订了整治工作责任书。他要求县、镇两级政府一定要抓住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将此次整治任务当作一次彻底清理火灾隐患的契机,通过整治全面净化河东镇的消防安全环境,给全县消防工作提供亮点和经验。

史明锋副市长指出,省政府部署开展整治工作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君铁市长专题批示要求抓紧整治省政府督办的五华河东镇消防安全隐患。同时,市政府还确定梅江区西郊街道办事处等7个镇(街)作为市一级火灾隐患重点地区,由市政府发文挂牌督办整治。

史明锋副市长要求,市、县、镇三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共同努力,严格按照验收标准抓好整治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整治任务。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把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落实省政府重大工作部署的工作任务来抓,既要有压力,更要有信心。二是要加大隐患整改力度。要保证人员力量,推进整治行动的全面铺开和有效落实。要注意方法标准,保证整治效果、满足验收要求。三是要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市政消火栓建设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同时要抓紧编制和组织实施城市消防规划,加强农村社区“五个基本”建设,夯实基层火灾防控基础。四是要建立消防工作长效机制。要以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整合资源,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融入到综治网格管理工作中一并推进,形成政府主导、综治主抓、消防助推、部门协同管理的新局面,为全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提供样板。

(撰稿人:石会平

梅州地区 第3篇

11月1日至3日,2013“雁鸣湖”杯中国全地形车锦标赛(中国·梅州)在广东梅州梅县举行。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体育中心、梅州市人民政府和梅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赛事活动管理中心和广东华银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2013“雁鸣湖”杯中国全地形车锦标赛(中国·梅州)设置运动车型组和通用车型组两大类别,有凌鹰运动车型组个人赛及队赛、环松通用车型组队赛、通用车型公开组队赛、运动车型公开组个人赛及队赛等四组比赛。由于决赛当天下起了雨,使得这条林间赛道更是突出了它特有的魅力,也使赛事更加精彩纷呈,险象环生。作为本年度的收官之战,这里也是国内优秀的车手云集,让广大观众大饱眼福。云集了全国19支车队55名顶级车手,如连续获得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8年冠军、第一个代表中国征战达喀尔拉力赛的车手苏文敏,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冠军杨洁、李勇,环塔拉力赛全地形车组冠军闫军等著名车手的出色表演外,新蜂女子车队在这次比赛中也是再上层楼,不仅是以巾帼不让须眉而成为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也取得了可喜的战绩。重庆环松集团和浙江凌鹰机车作为中国全地形车品牌代表,为大赛提供了环松700CC通用型赛车和凌鹰250CC运动型赛车。

经过两天比赛,最终,云南巨人地产赛车队杨洁、北京四海龙腾赛车队邓连松、山东丽水集团赛车队刘福军分别获得梅州站凌鹰运动车型组个人赛冠军、亚军、季军;山东丽水集团赛车队、云南巨人地产赛车队、北京四海龙腾赛车队分别获得梅州站凌鹰运动车型组队赛冠军、亚军、季军;重庆环松车队、北京小伙伴儿车队、山东超级马力车队分别获得梅州站环松通用车型组队赛冠军、亚军、季军。2013全年度战绩也全部出炉:山东丽水集团赛车队刘福军、北京四海龙腾赛车队邓连松、浙江凌鹰车队吴谋志分别获得凌鹰运动车型组个人赛2013年度冠军、亚军、季军;山东丽水集团赛车队、北京四海龙腾赛车队、甘肃庆阳陇威赛车队分别获得凌鹰运动车型组队赛2013年度冠军、亚军、季军;重庆环松车队、山东超级马力车队、北京小伙伴儿车队分别获得环松通用车型组队赛2013年度冠军、亚军、季军;爬山虎车队闫军、太仓新动力车队陈家水、爬山虎车队张贺春分别获得运动车型公开组个人赛2013年度冠军、亚军、季军;北京爬山虎车队、北京四海龙腾赛车队、浙江鹰牌机车一疯狂泥浆车队分别获得梅州站运动车型公开组队赛2013年度冠军、亚军、季军;北京爬山虎车队、北京三华水陆空装备俱乐部车队、新蜂女子车队分别获得通用车型公开组队赛2013年度冠军、亚军、季军。

梅州地区 第4篇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 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 兴宁市。总面积15940km2。

截至2015年底, 梅州市电网有500k V变电站1座, 变电站容量为2000MVA, 500k V线路6回;220k V变电站10座, 主变容量3030MVA, 220k V线路32回。110k V变电站65座, 变电总容量4334MVA;35k V变电站47座, 变电总容量546.1MVA。110k V公用线路117回, 长度1623km, 35k V线路68回, 长度836km。共有10k V公用线路816回。公用馈线线路总长度14666km。公用配变11037台, 总容量为2220MVA, 专用配变7801台, 总容量为2409MVA。

2015年梅州市全社会用电量72.66亿k Wh, 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1333MW。梅州市目前220k V及以上装机共3354MW (其中煤电装机3210MW、水电装机144MW) 。110k V及以下接入电网的电源装机总容量1322MW (其中煤电装机72MW, 余热装机49MW, 水电装机1199MW, 其它机组2MW) 。

2 梅州地区新能源发展前景

新能源发电在国内外的快速发展, 已显示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1~2]。然而, 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发展, 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对电网规划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3~4], 急需建立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网规划方法, 使电网规划方案能够适应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

梅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 地域面积广阔, 各种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有利于多种新型能源的发展。根据最新统计数据, 梅州地区已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共77个 (装机总量1.57MW) , 2016年已累计发电超过66万k Wh。在建或有建设意向的较大的新能源项目共27个 (装机总量1195MW) , 其中风电项目9个 (装机总量439MW) 、光伏项目16个 (装机总量729MW) 、生物质能项目2个 (装机总量28MW) 。其中梅州市蕉华20MW光伏农光互补项目 (2万k W) 、平远利天东石镇50MWp光伏电站发电项目 (5万k W) 、广东晟通投资有限公司蕉岭100MW (一期50MW) 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电站 (5万k W) 、梅州市环保能源 (生活垃圾焚烧) 发电项目 (2.7万k W) 等6个项目均已取得接入系统方案批复, 正在动工建设。

3 新能源快速发展情况下梅州电网所面临的问题

3.1 220k V变电站主变升压容量问题

富远片区新能源以110k V接入系统后经220k V富远站上送, 目前富远站仅有1台180MW的主变, 理论上无法满足富远片区未来新能源上送的需求。琴江片区新能源以110k V接入系统后经220k V琴江站上送, 目前琴江站仅有1台180MW的主变, 理论上无法满足琴江片区未来新能源上送的需求。雁洋片区新能源以110k V接入系统后经220k V雁洋站上送, 目前琴江站有2台180MW的主变。最大上送负载360MW。土岭片区新能源以110k V接入系统后经220k V土岭站上送, 目前土岭站仅有1台180MW的主变, 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可以满足土岭片区未来新能源上送的需求。但若主变检修, 则会出现窝电现象。

在十三五期间, 如富远片区的新能源项目均按期投产, 富远站在2017年将会出现主变容量不足的问题。由于雁洋片区原有水电较多, 如雁洋片区的新能源项目均在十三五期间投产, 雁洋站在2020年将会出现主变重载的问题。在各新能源项目投产后嘉蕉甲线、嘉蕉乙线、兴琴线、琴顺线、顺揭甲线、顺揭乙线等线路将不满足N-1。

3.2 220k V线路通道输送问题

目前, 梅州电网地方电源过剩。主要通过220k V及500k V线路往揭阳和河源方向送电。其中, 220k V断面主要由220k V畲长线、畲棉甲乙线、顺揭甲乙线、兴琴线、厂畲线、畲顺线组成。220k V畲长线 (主要线路型号:LGJ-400) 线路最大限流为700A, 最大输送能力约280MW。220k V畲棉甲线 (主要线路型号:LGJ-400) 线路最大限流为700A, 最大输送能力约280MW。220k V畲棉乙线 (主要线路型号:LGJ-2×300) 线路最大限流为1190A, 最大输送能力约476MW。即220k V畲棉甲乙线断面采用最优运行方式最大输送能力约476MW。220k V顺揭甲线 (主要线路型号:LGJ-2×240) 线路最大限流为1020安, 最大输送能力约408MW。220k V顺揭乙线 (主要线路型号:LGJQ-400) 线路最大限流为700A, 最大输送能力约280MW。即220k V顺揭甲乙线断面采用最优运行方式最大输送能力约408MW。220k V兴琴线 (主要线路型号:LGJ-2×240) 线路最大限流为1020A, 最大输送能力约408MW。220k V厂畲线 (主要线路型号:LGJ-2×240) 线路最大限流为1020A, 最大输送能力约408MW。220k V畲顺线 (主要线路型号:LGJ-400) 线路最大限流为700A, 最大输送能力约280MW。

正常方式下, 梅州220k V电网环网运行。按中调开机方式考虑, 受220k V兴琴线N-1故障导致220k V厂畲线过载的限制, 断面“0.45×220k V兴琴线+220k V厂畲线”极限为420MW, 220k V汇东电厂需窝出力600MW。因梅州地区用电负荷增长有限, 若地方电源按规划投产, 梅州电力将严重过剩。现方式下梅州电网因为外送通道受限已经开始窝电。届时, 按照全面收购新能源电能的指导方针, 大型火电机组出力将进一步受限, 发电矛盾将更加突出, 如何平衡各发电企业及电网安全运行之间的关系也是个难题。

3.3 梅州地区变电站110k V侧出线间隔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 梅州地区有部分变电站已不具备接入条件 (或在十三五期间不具备接入条件) , 包括东石站、石正站、差干站、蕉岭站、琴江站、白宫站、宝坑站、高陂站。需另外扩建110k V间隔 (场地限制的话需另外征地) 或线路T接才能满足接入。有些属于同家业主且为同种发电类型的项目可考虑使用同一间隔接入。

4 电网规划中解决新能源送出问题的措施

为在电网规划中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需确定多个备选的网架结构方案, 在此基础上, 确定各个网架结构方案下的最大输电容量方案, 即在通道建设能力以及稳定约束下传输容量最充裕的方案。这些方案可以由电网规划优化模型获取, 也可以根据电网规划经验由专家确定。从每一个网架结构对应的最大输电容量方案开始, 分别评估方案的新能源消纳能力, 如果新能源消纳能力满足其盈亏平衡利用小时数的要求, 则相应地减少输电容量, 再次进行评估, 直到新能源消纳能力不满足要求为止。在此基础上, 通过比较各方案的投资与运行成本, 确定最优方案。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电网规划方案, 在能够满足新能源消纳需求的同时, 保证系统的最优运行状态。[5]

根据上述规划原则, 经计算并结合梅州市城乡规划, 综合研究后提出规划建议如下:

(1) 雁洋站扩建#3主变。

(2) 将220k V嘉蕉甲线、嘉蕉乙线、兴琴线、琴顺线、顺揭甲线、顺揭乙线均更换为大容量导线。

(3) 建设兴琴#2线, 琴顺#2线。

(4) 建设500k V兴宁站。

若以上方案能纳入电网规划并得到顺利实施, 将非常有助于改善未来梅州地区电网在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消纳送出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俊峰, 蔡丰波, 唐文倩, 等.2011中国风电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37~44.

[2]康重庆, 陈启鑫, 夏清.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展望[J].电网技术, 2009, 33 (2) :1~7.

[3]徐乾耀, 康重庆, 张宁, 等.海上风电出力特性及其消纳问题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 35 (22) :54~59.

[4]汤宏, 吴俊玲, 周双喜.包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建模和仿真[J].电网技术, 2004, 28 (1) :38~45.

梅州地区 第5篇

时间:2012-02-19 16:50来源:梅州市统计局

2011年,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突出“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这一核心和围绕“三年大提速、五年上台阶、十年大跨越”的发展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市经济发展提速增效,“十二五”开局良好。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733.18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97亿元,同比增长5.9%,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7.58亿元,同比增长20.4%,拉动GDP增长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47.44亿元,同比增长18.9%,拉动GDP增长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77.63亿元,同比增长12.6%,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

随着我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市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分别从2005年的41.1%和35.8%,上升到2011年的41.9%和37.9%,比重分别比2005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5年的23.1:41.1:35.8,调整至2011年的20.2:41.9:37.9,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显着提高,经济结构趋向合理。

2、农业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特色精致高效农业逐步成为主导农业向纵深发展的新的动力。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加,使近年我市农业持续在较高的速度发展。据快报统计,2011年农业增加值147.97亿元,增长5.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

3、工业主导作用明显。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86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由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在总计中,轻工业同比增长18.8%,重工业同比增长22.0%,大中型工业同比增长15.2%。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57.08亿元,同比增长19.1%。

工业效益提高。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效益上升,利税总额增加。据统计,全市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为247.16%,比去年同期上升21.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58家,企业亏损额3.21亿元;累计利税总额50.86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累计利润总额29.21亿元,同比增长10.3%。

2011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增长。其中,卷烟产量171.1亿支,同比增长4.4%;水泥产量1348.3万吨,同比增长6.2%;发电量127.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

4、投资拉力强劲。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57亿元,同比增长36.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6个百分点,在五个山区市中排名第一。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75.85亿元,同比增长36.9%,农村投资完成22.72亿元,同比增长31.0%。

5、消费保持旺盛。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79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城镇消费市场266.47亿元,同比增长18.4%;乡村消费市场106.32亿元,增长18.0%。批发、零售贸易业344.35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28.44亿元,同比增长18.9%。房地产交易市场仍较活跃,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8%和46.3%。

6、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11年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46.89亿元,同比增长26.4%,增速排全省第9位。实现财政总收入150.07亿元,增长31.1%,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7个百分点。从分地区看,各县(市、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均超过18%,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平远、梅县和丰顺,分别增长50.3%、41.0%和26.9%。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53.71亿元,同比增长30.6%。

7、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据抽样调查统计,2011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同比增长13.8%(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1-9月农村居民现金收入6229元,同比增长19.7%,受益于各项惠农政策,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农产品价格提高和农民进城务工的影响,预计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8、贸易出口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2011年我市贸易出口总额1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

9、物价高位回落。2011年1-12月我市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8%,同比上涨4.8%,涨幅比1-9月(105.1%)回落0.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4.3%,同比上涨4.3%,涨幅比1-9月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5.0%,同比上涨5.0%,涨幅比1-9月回落0.8个百分点。

10、金融运行态势平稳。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6.24亿元,比年初增长1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5.74亿元,比年初增长14.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89.97亿元,比年初增长17.7%,其中,短期贷款87.51亿元,比年初增长27.2%,中长期贷款301.19亿元,比年初增长16.0%。特别是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存款增长幅度,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市贷款需求不足,存贷差扩大,资金外流的状况,说明我市经济发展趋于活跃,资金需求水平显着提高。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支柱工业主导作用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2011年六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9.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低2.0个百分点;六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在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传统支柱产业如卷烟、建材、电力增幅下降的情况下,对我市经济发展增速会造成一定影响。

二是投资总量和规模仍然偏小。虽然2011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8.6个百分点,但仍存在投资总量偏小,规模不大的问题,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198.57亿元,分别占河源、云浮、韶关、清远的83.7%、56.2%、42.1%和40.9%,且大型、特大型投资项目仍然较少。

三是物价调控压力仍然较大。主要表现食品价格仍然较高,物价上涨不确定因素较多,调控压力仍然较大。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多上、快上大项目,特别是工业大项目、公共投资和改善民生的大项目。大幅度提高工业投资比重和增加工业技改投资,发展一批造血型、效益型、环保型的投资项目。

二是做大做强工业支柱产业。要立足我市资源丰富的优势和依托重点工业转移园区的载体,挖掘工业新的增长点、亮点。继续发展和壮大支柱产业,打造培育新的工业支柱产业。

梅州丰顺新区 第6篇

温泉宜居城,选址位于汤坑、汤南两镇,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核心区1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商贸文化区、温泉区、宜居区和古村落保护区,尤其是依托全国最好的温泉资源、潮汕平原广阔的消费市场、发达的区位交通、生态工业区和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高端打造集温泉养生、温泉度假、温泉商务、温泉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温泉新城。

生态工业区,选址位于汤南、埔寨两镇,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核心区1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生活配套区、产业配套区、传统优势产业区、循环经济区和生态工业区拓展区,依托揭阳潮汕机场、厦深高铁和潮汕揭三大港口的辐射带动,重点发展电声电子信息、电子医疗设备、生物制药、循环经济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服务业。

生态旅游区,选址位于八乡山、汤坑、汤西、北斗镇,规划面积660平方公里。依托八乡山风景区、龙归飞瀑、古村落、古民居、太平古寺等原生态自然人文资源,重点打造康体运动、休闲养生、观光探险等旅游产业群。

丰顺新区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同步招商、统筹推进”的思路,产城联动,城乡互动,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努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化”。

梅州公交改革实现“三赢” 第7篇

近年来, 广东梅州市通过推行公共交通市场化改革, 采取引入民间资本、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 打破传统单一的国有运营模式, 调动了公交企业经营者积极性, 取得了企业扭亏为盈、政府减压减负、群众满意的“三赢”效果。

“公交民营化”添活力

组建于1996年的梅州公交公司靠着2条线路4辆车起家, 实行单一的国有化公交经营管理模式, 车辆设施由政府投入, 企业亏损由政府兜底, 工资福利由政府发放。随着公交规模的扩大, 企业亏损也越来越大, 公交补贴就像一个“无底洞”, 成为压在政府身上的一大“包袱”。

为改变此状况, 梅州市加快了公交行业市场化改革步伐, 于2002年在兴宁试水“民营化公交”, 将兴宁城区公共交通客运项目整体打包特许给兴宁益盛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经营。经过几年的探索, 民营公交有了初步进展, 积累了一定经验。2007年, 梅州对城区公交进行市场化改革, 通过招投标方式, 由民营企业独资成立的梅州城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 取得了梅州城区公共汽车客运项目的特许经营权, 从此拉开了梅州公交民营化的帷幕。

十多年来, 梅州公交大刀阔斧推进机制创新, 从思想观念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进行深刻变革,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梅州城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在成立后便推行无人售票, 建设非接触式IC卡电子收费系统, 到2010年建设智能化调度系统和GPS智能调度管理平台, 在全部公交车上安装智能终端, 建设运营指标自动统计系统、行车时刻表自动生成系统。

在2011年建设了自有公交加油站、加气站和充电站, 价低时多储油、错开用电高峰充电、勤保养少维修, 大大降低了燃油 (用电) 成本和车辆保养费用。

在2012年建设了智能车辆检测系统和清洗系统, 推进办公无纸化、签到电子化;根据客流情况及时对公交线路进行调整优化, 及时准确调度车辆或更换合适车型, 减少不必要车辆空载造成的浪费。这些举措有效提高公交车辆运营效率, 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为了体现公交服务的“公益性”。梅州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过出台《梅州市城市公交企业服务质量考核办法》, 对企业管理、车辆设施、线路设置、安全生产和驾驶员服务质量等内容进行量化考核, 并将结果与燃油补贴、购车补贴和经营权招投标等挂钩;聘请暗访督查员、开通举报电话、建立绩效奖惩等方式, 提高公交规范化管理水平, 群众对公交服务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至目前, 梅州城区公交车辆总数由2007年改革前的100余辆发展至现在的526辆, 运营线路也由10条增加至33条, 运营里程由100余公里, 增加至现在的700多公里, 辐射范围也由中心城区扩展到城市规划区和周边主要景区景点。

2014年, 梅州公交公司客运总量近3000万人次, 比2007年翻了两番多;公交出行分担率比2007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政府“购服务”惠市民

2009年10月, 梅州市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行业监管”的发展思路, 闯出了一条公共财政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梅州公交改革之路。五年多来, 该市先后出台了《梅州城市公交企业服务质量考核办法》、《梅城旅游公交专线管理办法》、《梅州市城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意见》、《梅州市公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梅州市城区公交站点首期规划改造方案》、《梅州城区60周岁以上老人、小学生、初中生、残疾人、现役军人、残疾军人等群体免费乘坐梅城公交车实施方案》等“6+1”规制文件, 对城区公交参与者的职责分工和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各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6+1”规制文件指导下, 梅州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 运用多种手段强化行业监管, 通过建立燃油补贴和政府购买服务与服务质量联动机制, 促进公交企业增加投入、提升服务、加快发展, 以小投入 (近五年政府在公交方面投入1亿多元, 仅占行业投资的1/5) 换取行业的大发展, 使市民便捷出行方面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实现了“政府卸包袱、企业扭亏为盈、社会口碑好”的三赢。

为弥补政策性指令给公交企业造成的亏损, 梅州市一方面加大了公交站亭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电、用工等问题;另一方面, 连续三年将公交惠民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专项督办落实, 制定出台了60周岁以上老人、小学生、初中生、残疾人、现役军人、残疾军人等群体免费乘坐梅州公交车的惠民政策, 以政府向公交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 对特定群体乘坐公交车进行财政补贴。公交惠民政策实施以来, 共有17万多符合条件的市民享受了免费乘车补贴, 惠及城区1/3人口, 市财政共支付特定群体免费公交服务补贴6000多万元。

Windows.视窗

梅州旅游与气候特点 第8篇

旅游也是一种体验新生活的方式。但盲目的外出, 总是会遇上暴雨、酷暑、寒潮或者霜冻等灾害性天气, 使本来想释放压力的外出旅行变得举步为艰, 耽误在旅途中, 或者被困在旅游景点。所以, 关注天气变化是必须的。本文从人体舒适度, 各季节、各地区的天气特点来分析天气对旅游的影响。近年广东已开始以旅游为主导的城市建设, 但由于数据量有限, 本文仅分析梅州旅游景点的天气及气候特点, 数据来源于梅州市各县198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

2 气象条件对梅州旅游景点的影响分析

2.1 降水月际变化

降水是外出旅行考虑的首要天气因素。降水总是伴随着阴沉的天气, 抬头看见恶劣的天气总让人心情不爽, 心情也变的如同天气一般阴云密布, 所以人们常常最关心的就是下不下雨。如果是雨下的不大, 在炎热的夏天, 对外出算是比较好的情况。但如果出现大雨到暴雨, 或者连续几天暴雨, 就会出现交通阻塞, 甚至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衍生灾害。

根据梅州30a平均每月降水天数分析, 1月、10~12月每个月出现降水日数平均只有5d, 大概占1个月中不到1周的时间, 这个时间段, 出现大雨到暴雨的日数, 历年统计结果平均不超过1d。从2月开始, 降水次数增多, 2月和9月降水日数占1个月中的1/3。3~8月为主要降水时间段, 大概一半的时间会出现降水。而且, 每个月也大概有2~3d会出现大到暴雨。7月降水次数略有下降, 但次数也占了1个月中1/3以上。就算如此, 雨天之后也有奇特的天气景观, 如彩虹是常有的现象。所以, 2~9月外出一定要勤带雨伞, 天气预报也很有参考价值。

2.2 高温与低温月际变化

高温是除降水之后, 外出旅游要考虑的第2个天气特征。按照预警信号发布标准, 最低的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一般指24h内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达到35℃或已达到35℃以上。天气闷热, 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作业。所以, 现在以35℃为界, 分析过去30a高温出现的特点。据统计得出历年平均, 平远、兴宁、五华每年总共有25~27d的高温天气。大埔和梅县有33~36d。而每个月出现次数, 根据大埔1981~2010年平均每月高温出现天数, 10月到次年的5月, 高温出现日数平均不足1d, 6月和9月有3~4d, 7、8月有10~15d, 由此可见7、8月是最不利于外出旅行的。

低温是指日极端最低温度≤5℃的天气。这里只统计2℃以下低温出现的次数。因为根据经验最低气温在2℃以下时, 最容易出现霜冻。霜融化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天气会异常寒冷。分析1981~201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在2℃以下天数得出, 30a年平均, 最低气温在2℃以下就只有1~3d, 而且主要集中在12~翌年1月, 这也是1年中最容易出现最低气温的时间段。外出时, 需要注意添衣保暖。

2.3 大风月际变化

按照大风的标准, 大风[1]定义:陆上地物征象, 可折断小树枝, 人迎风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风力在17.2~20.7m。6级强风定义:大树枝摇动, 电线呼呼有声, 撑伞困难。风力10.8~13.8m。实际生活中, 一般强风就会造成行走不便, 甚至广告牌掉落, 阻塞公路等严重灾害。根据统计过去30a资料, 各县30a平均每年总数在1.2d左右, 大埔3d。但经过多年观察, 一般出现大风是在飑线、雷暴单体的前沿和台风时, 而寒潮、强冷空气风力一般不超过4级, 算不上大风。根据经验, 一般雷暴单体、飑线这类伴随出现的大风, 生命期就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通常情况下风力也达不到17m, 听到雷声及时注意回避就行了。而严重的是台风, 有时2d以上, 随时可能风力加大到17m。对于大风的影响, 外出旅行只需关注是否有台风影响就可以了。

2.4 人体舒适度

人体的热平衡机能、体温调节、内分泌系统、消化器官等人体的生理功能受到多种气象要素的综合影响。例如大气温度、湿度、气压、光照、风等。实验表明:气温适中时, 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气温较高或较低时, 其波动对人体的热平衡和温热感就变的非常重要。一般而言, 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4个气象要素对人体感觉影响最大, 人体舒适度指数就是根据这4项要素而建成的非线性方程。

根据温度和湿度之间的关系, 人体舒适度[6]计算公式为:ssd= (1.818t+18.18) (0.88+0.002f) + (t-32) / (45-t) -3.2v+18.2。其中ssd为人体舒适度指数, t为平均气温, f为相对湿度, v为风速。

根据梅州市1981~2010年各县历史月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 计算得出梅州市各县的舒适度指数及等级。

按舒适度等级划分, -1~1为人体觉得舒适的时间段, 由此可见, 适宜旅游的时间段为11月到翌年的4月。其中, 11月及2、3月为最佳旅游时间。

3 结论

适宜旅游的时间段为11月到翌年的4月, 最适宜旅游的月份是11月和2、3月。最不适合旅游的是7月和8月, 而12月和1月容易出现特别寒冷的天气, 需要注意添衣保暖。外出应关注最新天气预报。

参考文献

[1]钟美英, 魏伟良.五华县近52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广东气象, 2012, 34 (2) :41-44.

梅州城区雷电基础参数分析 第9篇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该文地闪资料来源于闪电定位系统, 通过选择梅州城区气象局观测场3 km范围进行分析, 通过闪电的地闪密度、雷电流强度、地闪季节变化规律、地闪时变化规律等角度对当地区的雷电基础参数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闪密度分析

地闪密度 (Ng) 表示雷云对地放电的频繁程度, 是作为估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重要参数, 单位为次/km2·a。

由图1可以看出, 梅州城区气象局观测场3 km半径范围10年 (1999—2008) 平均地闪密度约为:13.35次/km2·a。

注:网格1 km×1 km。

2.2 雷电流强度分析

通过梅州城区气象局观测场位置地理参数, 得出雷电流累积概率分布。由图2可以看出, 雷电流累积概率为1%的雷电流幅值为293.7 k A;即雷电流幅值大于293.7 k A的地闪概率为1%;该区域3 km范围内累积概率为2%的雷电流幅值为82.3 k A;累积概率为5%的雷电流幅值为51.1 k A;累积概率为10%的雷电流幅值为38.8 k A;累积概率为50%的雷电流幅值为16.1 k A。

2.3 地闪季节变化规律

根据梅州城区气象局观测场3 km范围内10年的雷电资料, 绘制地闪月均分布图。由图3可以看出, 该地域地闪主要活动期为4—9月, 其中前汛期 (4—6月) 占32.56%, 后汛期 (7—9月) 占64.62%;6、7、8月为地闪高发期, 65%以上的地闪都发生在这3个月;4、5、9月为地闪多发期, 约32%的地闪发生在这3个月;约3%的地闪发生在其余月份, 主要集中在3、10月, 1、2、11、12月基本没有地闪发生。

2.4 地闪日变化规律

通过分析区域范围内10年的雷电资料, 绘制地闪日均分布图。由图4可以看出, 该地域地闪主要活跃在13:00—21:00, 81%以上的地闪都发生在这个时段, 14:00—19:00为地闪高发时段, 其中17:00段雷电活动最为强烈;22:00至次日12:00地闪相对较少, 约19%的地闪发生在这个时段。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表明, 梅州城区为多雷区, 地闪密度为13.35次/km2·a。雷电流累积概率为1%的雷电流幅值为293.7 k A, 累积概率为2%的雷电流幅值为82.3 k A;累积概率为5%的雷电流幅值为51.1 k A;累积概率为10%的雷电流幅值为38.8 k A;累积概率为50%的雷电流幅值为16.1 k A。雷电发生季节性变化明显,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但主要集中分布在4—9月, 尤其是8月。雷电活动日变化是午后至傍晚最多, 早上相对较少。

由于地闪资料统计年限较短, 加上选择梅州城区气象观测场单站点进行分析, 从而可能导致雷电基础参数不够完整。因此, 梅州城区雷电基础参数特征有可能会出现其他的一些变化[6]。

摘要:利用1999—2008年地闪地位资料, 对梅州城区雷电基础参数进行分析, 以为当地的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梅州城区为多雷区, 雷电发生季节性变化明显,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但主要集中分布在4—9月, 尤其是8月。雷电日变化是午后至傍晚最多, 早上相对较少, 这与自然雷电发生的日变化特征比较接近, 自然界雷电多表现为地闪。

关键词:雷电,地闪密度,雷电流强度,季节变化规律,时变化规律,广东梅州

参考文献

[1]陈渭民.雷电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31-33.

[2]郭青.2006—2009年梅州市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 31 (A02) :144-146.

[3]黄克俭, 涂山山.闪电监测定位资料在湖北省雷灾调查与鉴定中的应用[J].暴雨灾害, 2008, 27 (1) :83-86.

[4]王学良, 王海军, 李卫红.近45年湖北省雷电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 2007, 26 (1) :83-87.

[5]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1.

梅州市公共绿地系统现状 第10篇

1 梅州市公共绿地规划

《梅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年)》,对梅州市城市公共绿地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公共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的,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公共绿地规划的原则:

⑴生态优先原则。园林绿化作为一种城市艺术性公共事业,它与其它艺术形式的最大差别就是能起到净化大气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等生态功能。因此,梅州必须确保绿地面积,并强调绿化覆盖率的提高,多种乔木,适当配置灌木、花卉和草坪,不提倡种植大面积草坪。

⑵布局均衡原则。为使城市居民在适宜出行距离便捷地使用公园绿地,均衡布局尤为重要。在城市各分区内,城市发展的引导要素不同,一定程度制约了公共绿地的均衡布局和实施,梅州市规划公共绿地明确用地范围,做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确保了公园绿地系统的建立。

⑶形式多样原则。规划充分利用山体、水体、丘陵进行绿地配置,创造富有山水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公共绿地的建设采用综合公园、专类公园、街旁绿地、广场、小游园等多种类型组合发展的策略,建立适合梅州市城市发展需要的游憩绿地系统。

2 梅州市公共绿地的建设

2003年以来,梅州市全面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公共绿地建设以生态优先,资金有保障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达到调整城市园林生态布局,完善梅州市绿地系统景观构架的目的,利用自然山水环境、旧城区改造、道路建设和城市周边的发展进行规划建绿,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⑴强化设计审查,确保生态优先。近年来,梅州市注重提高城市公共绿地的设计质量和水平,着重从设计资质、设市城市公共绿地规划计招标、方案评审、施工图审查等方面进行把关,确保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以人为本、生态优先。通过严格审查把关,梅州市城市公共绿地的设计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转变”:植物形态由人工造景转变为自然式种植;绿地结构由单一层次的草坪种植转变为景观层次丰富的立体群落式生态复合型绿地;物种选择由强调引进外来植物转变为大量使用乡土树种。同时,还强调设计充分考虑公共绿地的休憩、活动功能和配套无障碍设施等等。

⑵加强施工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梅州市为提高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质量,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四制一验”的制度,即项目代建制———公共绿地的建设项目统一委托给政府代建中心进行管理,有利于规范化管理;工程招标制———按照法规要求实行工程招投标,选取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有利于选取优秀的施工企业;承包合同制———由代建中心与中标企业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有利于控制工程的投资、质量、工期和安全;管理监理制———工程施工均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企业进行监理,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强化验收———重点对工程施工的中间工序、单项工程以及工程竣工的签证验收把关。

⑶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建设投入。梅州市十分市公共绿地建设资金的投入,在建设资金筹集上,由过去政府单一投资模式转变为以政府为主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梅州市城市公共绿地建设资金的投入。梅州市依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绿地建设的形式主要有:(1)以“共建家园”的形式引导市民捐资助绿,例如百岁山健身公园大部分配套的基础设施都是由市民自发认捐;(2)以公共绿地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地点,然后以社会捐资的形式进行全民认种、认养;(3)通过政府与企业共建的形式建设城市绿地。

⑷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扫除“盲区”。近三年来,梅州市加大了园林绿化的建设力度,通过新建和改造公园的方式,增加了大量的城市公共绿地。同时,为了调整绿地布局不均衡的现状,梅州市还通过“拆违建绿、拆临建绿、见缝插绿、退地还绿”等多种措施,突出公共绿地建设重点,扫除公共绿地服务“盲区”,在江北新建了7个街旁绿地,江南新建了6个小游园,梅县新城新建了3个“珍珠”绿地。在提高公共绿地面积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更方便市民就近享受绿地服务。

3 梅州市公共绿地现状分布及服务

2003年以来,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指导下,建设了一批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公共绿地,形成了自然重视城景观和人文景观协调一致的公共绿地系统。公共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满足了服务半径达到了500m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⑴公共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2003年以来,梅州市先后完成了一批城市公园、绿化广场、社区绿地、河涌绿化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百岁山、梅花山、高观音山、梅江河、程江河、周溪河绿化体系的组织核心,重点规划发展城市各类公共绿地,加强城市边角地、建筑物周围的绿地规划和建设,强化梅江河段两岸的绿化建设。通过利用老民居前的水塘、零星菜地,拆除一些建筑等方式,散点布局珍珠绿地,并对单位、工厂及住宅的空地进行绿化。梅州市建成区现有公园24个(含综合性公园6个、专类公园3个、带状公园3个、社区公园12个)、广场10个、小游园9个、街旁绿地22个。建成区现有的公共绿地,体现了园林建设的本土化,以植物造景和建设乡土植物群落为主,体现公园生态的稳定性和文化性,满足市民休憩娱乐的综合功能需求。

梅州市建成区现有的公共绿地均匀地分布,公共绿地形成了大、中、小合理布局和点、线、面相结合的公共绿地体系。主要表现在:以百岁山健身公园、泮坑公园为核心组成的城市“绿肺”;以剑英公园、文化公园、嘉应桥头公园、梅花山公园组成的城市“绿心”;“一江两岸”的梅江公园、滨江公园、亲水公园、院士广场组成的城市“绿带”,充分体现出梅州城区富有“山水特色”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各小游园星点分布于城市绿色网络之中,贴近市民住宅区,满足城市绿地的可达性,使其更加亲民便民。

⑵公共绿地服务半径达到500m要求。梅州市绿化建设以造福于民的宗旨完成公共绿地服务半径500m的要求,同时根据服务功能的不同,在各公共绿地设置了一些健身设施、儿童游戏设施及一些其它配套设施,已经形成了服务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景观形式与艺术风格相协调的城市公共绿地体系,这不仅改善了城市景观环境,还为居民提供了生态环境良好的休憩、活动场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还绿于民”的理念。市民走出家门,步行10~15分钟,绿地或公园就会映入你的眼帘,呼吸新鲜空气,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尽情享受公园美景和公共娱乐设施。绿地已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好伴侣”。

⑶公共绿地管理制度完善,维护资金有保障。梅州市公共绿地管理制度规范,绿化建设资金配套,公共绿地管护措施有落实。梅州市公共绿地建设资金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不断增加公共绿地维护资金的投入,为城市公共绿地的养护提供了资金保障。2006年以来市财政拨款的公共绿地维护资金达2761.11多万元,其中公园养护费用2612.01万元,小游园养护费用22.55万元,广场、街旁绿地养护费用126.45万元。

在梅州看孔明灯 第11篇

趣味指数:★★★★★

危险指数:★★

前年寒假,我和姑姑一家在梅州过年,在那里参加了一次别有风味的欢庆活动——放孔明灯。

夜晚,繁星点点。咚咚咚、锵锵锵、当当当,锣鼓声震耳欲聋。舞狮的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有节奏地跳来跳去,把狮子舞得活灵活现。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只见几个人一起取来了一个有点儿扁的孔明灯,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地上。孔明灯的壁是用纸糊成的,很薄。上面和下面各有一个洞。上面的那一个洞有一圈钢丝固定着,下面的用铁丝纵横交错地连着,在中心点上放着一个小小的碟子,碟子里放着一些燃料。

又过了一会儿,只见有人把孔明灯的两头轻轻拉开,在里面点着了碟子上的燃料。那孔明灯就像被吹了气一样,慢慢地鼓了起来。那一簇跳动的火苗在孔明灯里左摇右摆,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帐篷里蹦来蹦去,一刻也不闲着。

哇,孔明灯快要飞起来了!那几只狮子在锣鼓声中围着孔明灯兴奋地蹦来跳去,好像在为孔明灯加油。这时,一个村长模样的人走了过来,拿着笔在孔明灯上写下了大家的心愿。因为离得太远,我看不见村长究竟写了什么,可能是写上一些“安居乐业”、“健康长寿”之类的吉利话吧!

伴随着一阵鞭炮声响,孔明灯开始升天了!只见它随着风慢慢地升起,越升越高,越升越高。村民们一个个望着天空,目不转睛地看着孔明灯,眼睛里充满了期待。我也仰着头,看着天空中的孔明灯,并在心中悄悄地许下了来年的心愿。

这时,别处的鞭炮声断断续续地传来,时不时地会看见从远处飘过来几盏孔明灯。啊,夜空中的孔明灯越来越多,它们左摇右摆,像欢快的人们一样,和风姑娘一起快活地舞着、舞着……

一盏盏孔明灯越飞越高,渐渐地变成了一颗颗小星星,载着村民们的希望,消失在了夜空中……

(指导教师:张书献)

广东梅州茶旅游开发研究 第12篇

梅州被称为“世界客(家人)都”,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素有“中国单枞茶之乡”的美誉,了解梅州茶旅游资源状况,对梅州茶产业和茶旅游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广东梅州茶叶生产现状

梅州市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和五华县,总人口507万(2009年末),其中客家人占99%,是全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

梅州属山区,俗语云“八山一水一分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形成了以种植水稻、沙田柚、茶叶等经济作物为特色的农业。“高山云雾出好茶”,得益于“山高”、“山多”的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梅州产茶由来已久,“逢客必住山,逢山必有茶”。截止至2009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14.5万亩,年产量达1.08万吨,其中单枞茶就有9.5万亩,成为了著名的“中国单枞茶之乡”。茶产区在全市八县一区均有分布,以大埔县、丰顺县、兴宁市、梅县居多,茶叶品种以乌龙系列为主,主要种植单枞茶、奇兰、水仙、黄金桂等。

梅州所产的茶叶品质优异,甘醇清香,素有梅县清凉山茶、兴宁市官田茶、五华县天柱山茶、丰顺县马图茶、大埔县西岩茶、平远县锅叾茶和南台茶、蕉岭县黄坑茶等地方历史八大名茶,深受民众喜爱。清朝光绪年间的《嘉应州志》中便有“州境山高石露,故产佳茗,而以清凉、阴那、三台诸山所产为最,味清洌,似龙井”的记载,还有“嘉应三月有清茶,只惜茶时不在家,何意今朝宫阁里,一瓯新水浸云花”的食新茶诗,梅州人民对茶的喜好可见一斑。

二、梅州茶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茶旅游在梅州的开发初具规模,茶产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使茶旅游景点具有先天优势,开发了一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如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西岩山茶乡度假村等;也围绕着这些旅游景点开辟了多条热门的旅游路线,还专门举办了“茶香节”这类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各类茶制品也琳琅满目。

在茶旅游景点的开发上,目前梅州市内以茶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有: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灵光寺旅游区、西岩山茶乡度假村、兴宁黄蜂窝茶山旅游区。

(一)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是梅州市首家全国5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6.67平方公里,于1997年8月对外开始营业,前身为以种茶、品茶为主的日日香茶场。经过多年的品牌经营战略,昔日的茶场如今已成为以客家文化和茶文化为特色,集“三高农业”与旅游业为一体的旅游精品景区。

(二)灵光寺旅游区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梅县阴那山麓,占地12000多亩,“以佛教文化为主线,融佛教、生态、探险、茶文化”于一体,由接待服务区、禅茶休闲区、宗教文化区、溪谷悟佛区和森林修行区组成。该景区将佛教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打造禅茶休闲旅游,内有千亩茶田、茶叶加工厂及茶山休闲会所。

(三)西岩山茶乡度假村位于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上,是国家3A级景区,有以白叶单枞和黄枝香为主的茶田2万多亩。景区内有茶叶加工厂、茶艺馆、高山别墅区,山顶有一紫红色巨型茶壶、茶杯,可观茶田、品香茗,还可饱览粤东奇峰西岩山的美景。西岩山久负盛名,有诗云:“望到西岩不尽峰,连天翠色意何浓;一朝雷雨绕云起,却怪深山有伏龙。”

(四)黄蜂窝茶山旅游区位于兴宁市径南镇,茶山现种有优质单枞、奇兰、黄金桂等名茶8000多亩,还种有沙田柚、荔枝、青榄等优质水果3500亩。景区内建有世界最大的高7.8米、直径8. 5 米的大茶壶和直径3米的大茶杯各一个,茶山的各个山头分别建有观茶的茶亭、假山及茶叶加工厂等。

在旅游线路方面,目前梅州市各大旅游社开辟了包含上述景区的旅游线路,其中雁南飞与灵光寺更是梅州旅游必到景点。西岩山茶乡度假村跟黄蜂窝茶山旅游区则知名度较小,游客以自驾游的梅州本地人居多。然而在已开发的旅游线路中,多以客家文化、休闲度假为主题,真正以茶旅游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目前还比较少。在旅途中茶旅游活动也是较多地作为旅游休息的消遣。让游客深入体验的采茶、制茶活动虽然有开展,但基本还是止步于采茶,原因主要还是景区内的茶厂出于品质控制的考虑没有开展制茶体验活动,其次也因为部分游客仅仅是过把采茶瘾就满足了。

在茶节庆活动方面,茶与旅游相结合的茶节庆活动也有开展,以往所举办的茶叶节较为偏向茶叶贸易方面。2008和2009年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举办了两届“雁南飞茶香节”活动,2009和2010年西岩山茶乡旅游度假村也举办了“西岩茶香旅游节”,均为“广东自驾游旅游日暨梅州精彩客都自驾旅游周”的系列活动。这两个节庆是以看茶田、品香茗、尝茶食、听茶歌、赏茶舞为主的茶文化主题活动,将茶文化与景区营销结合起来,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三、梅州茶旅游开发的不足及建议

(一)梅州茶旅游开发不足

1、低层次性

开发的茶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层次较低,无法体现深厚的茶文化精髓。虽有得天独厚的茶自然资源与精心打造的茶文化景点,但开发者对茶文化的内涵了解尚浅,将茶旅游简单的等同于观赏茶田、品茶、购买茶产品等形式,游客只能走马观花,无法深入了解梅州茶文化的深厚内涵,造成游客对茶旅游的低认知度和认同感。

2、依附性

梅州的茶旅游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景点的开发、旅游线路的设计、茶节庆活动的举办等都依托客家文化风情游、休闲度假游这两大主题而存在,还没有独立的茶旅游专线。

3、客源市场狭小

梅州虽然是“中国单枞茶之乡”,也打造出了“雁南飞”、“阴那山”、“西竺”等名牌茶叶,但对比起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大红袍等国内知名的茶叶而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消费市场多集中于广东省内。因而真正为茶文化而来梅州的游客少之又少,客源市场较为狭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梅州茶旅游的发展。

4、发展不平衡

梅州茶旅游景区的发展存在相对不平衡局面:雁南飞和灵光寺依靠宝丽华与华银两大集团的大力开发形成了高起点、高规划、高知名度的旅游景区,是来梅州旅游的必到之处;而西岩山茶乡度假村和黄蜂窝茶山旅游区则规模小,知名度低,许多梅州本地人都没听过,旅行社也多因距离问题舍弃这两个景点。一些具备一定规模的茶园也暂因各种因素未能发展茶旅游项目,这样的局面不利于茶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二)梅州茶旅游开发建议

1、产品重塑

当前梅州的茶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相距较远,多数茶田分布在梅州大大小小的山头上,可通达性较弱,加上茶旅游还未形成独立的体系,茶旅游的主题形象还不鲜明,亟需做好内部资源的整合开发工作,重塑旅游产品形象。

茶旅游涉及到农业、工业及旅游三大行业,具有分散性的特点,需要政府部门牵头进行整合开发。旅游部门应结合当前的发展情况制定出总体的茶旅游发展规划,将现有的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以游客体验为核心设计相关旅游产品,将茶体验活动中的采茶、制茶、品茶作为主线来开发,辅以茶艺欣赏、茶叶品鉴、茶具赏玩、茶歌舞表演等茶体验活动,以使游客获得完善的茶体验。此外茶旅游景区还可继续打造茶文化节庆活动来塑造茶旅游地的景区形象,提高其知名度。

针对各大茶园的距离较远,较为适合自驾车一族游玩的情况,可大力开拓自驾游市场,以沿途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茶体验产品吸引游客。2007年以来,梅州已连续举办了4届“广东自驾旅游日暨梅州自驾旅游周系列活动”,是“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自驾游已经成为梅州旅游市场的主体,有着充足的客源市场,发展自驾游休闲产业大有可为。因此可设计一些新的旅游线路,将茶文化景点与现有的景点联合起来进行营销;还可开展区域合作,结合龙岩、赣州等客家地区独有的擂茶、采茶戏等开发跨区域的客家茶文化之旅,满足自驾游游客追求深度体验的需求。

2、营销整合

目前梅州已经有“世界客都”这一响亮的名片,加上梅州着力打造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大力进行旅游营销,客家文化风情与休闲度假的旅游形象已广为人知。如再打造茶旅游这一形象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合实际。而梅州的茶文化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客家特色的茶文化,如客家特色的茶俗、客家山歌中的采茶歌、与客家名茶有关的历史传说以及特有的茶叶制作工艺等,均可深入挖掘打造出客家茶文化这一品牌,避免了只具茶园生态游这一单调雷同的形象。将这一品牌与当前所拥有的客家文化形象进行整合构成梅州形象中的一部分,并联合相关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营销,开拓新的旅游市场,丰富梅州的旅游产品体系。

3、产业联合

茶旅游的开发离不开茶产业的壮大。梅州的茶叶品牌多而散,市场占有率低,在国内的知名度也远远不及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这些名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合力。因此亟需联合起来打造能代表梅州特色的茶叶品牌,提升梅州茶叶的知名度,扩大梅州茶叶的品牌影响力,使其真正成为茶旅游中的核心依托物。还可借鉴国外葡萄酒旅游利用葡萄酒博览会开展旅游营销的成功案例,利用各类茶叶博览会平台开展梅州的茶旅游营销活动,达到宣传梅州茶和旅游的共赢。

4、社区参与

上一篇:纤维材料类下一篇:创建美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