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分析范文

2024-05-20

体制分析范文(精选12篇)

体制分析 第1篇

本文简单叙述了排水体制的分类, 对不同分类进行了比较, 并对选择何种排水体制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提出了几点建议。

1 排水体制的分类

现代排水系统是在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泄入排水管道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处理三种形式的排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城市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1.1 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按雨、污、废水产生的次序及处理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处理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

1.2 分流制排水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分为污水排放系统和雨水排放系统。根据雨水排除方式的不同, 又分为完全分流制、截流式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完全分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 对环保卫生的要求较高, 但雨水完全没有经过处理而直接排入接收水体。截留式分流制是将全部污水及初期截留的雨水送往污水处理厂, 处理后排入接收水体。不完全分流制, 只建污水排水系统, 未建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沿着地面、道路边沟和明渠泄入水体, 对于常年少雨、气候干燥的城市可采用这种排水体制。

2 排水体制的比较

2.1 环境保护角度

如果采用合流制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全部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 然后再排放, 从控制和防止水体污染来看是好的, 但这样会使得主干管尺寸过大, 污水容积也增加很多, 建设和运营费用也相应大幅提高;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时, 雨天有部分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溢流排入水体, 水体仍然遭受污染;分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全部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 但初降雨水径流之后未加处理的雨水直接排入水体, 对城市水体也会造成污染, 有时还很严重。理想的分流制的确有许多优点, 但在我国各地实施中大多数不理想, 管道系统中雨污水混流现象十分普遍, 即使在新建城市中亦然, 使工程效益降低。

2.2 造价角度

有些人认为合流制排水管道造价比完全分流制要低大约20%-40%, 可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从总造价来看, 完全分流制比合流制造价可能要高些, 但不完全分流制因初期只建污水排水系统, 因而可节省初期投资费用, 还可缩短施工工期, 发挥工程效益相对比较快, 而合流制和完全分流制的初期投资均比不完全分流制要大。所以, 我国过去很多新建的工业基地和居住区均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2.3 维护管理角度

晴天时污水在合流制管道中只是部分流, 雨天时才接近满管流, 因而晴天时合流制管内流速较低, 容易产生沉积, 待雨天暴雨水流可以将沉积冲走, 使合流管道的维护管理费用降低, 但晴天和雨天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很大, 增加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厂运营管理的复杂性。而分流制系统可以保持管内的流速, 不致发生沉淀, 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变化比合流制小的多, 污水厂的运行更易于控制。

3 排水体制的选择

3.1 新建城区

(1) 对于新建城区, 当地形有利, 在发展初期, 可采用不完全分流制。从卫生角度上看, 虽然雨水沿着地面流动, 会带入一些污染物质进入水体, 但由于最肮脏的生活污水已用污水管渠收集并加以处理, 因此不致于对环境卫生产生很大影响;从经济上看, 由于只建污水管渠, 造价可大为降低, 这在发展初期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从技术上看, 由于已预留雨水管渠的位置, 它可随城区发展逐步增设雨水管渠, 成为较理想的分流制排水体系。

(2) 对于建设水平要求较高且面积较大的地区, 应尽量采用分流制, 必要时考虑合流制, 要因地制宜, 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3.2 旧城改造和扩建

旧城排水系统的改造和扩建, 应在原有排水体制的基础上加以考虑。旧城排水系统, 一般均为没有污水处理厂的合流制排水系统, 污水就近排入水体, 没有预留埋设其他管线的地方。因此要将它改造为完全分流制, 这在经济上要花费一笔可观的费用, 在技术上也十分困难, 往往难以实现。且附近水体又缺乏足够的自净能力时, 可考虑改建成不完全分流体制。

4 建议

4.1 针对城市发展状况, 对于旧城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

在排水改造工程中, 应该近期宜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远期根据旧城改造需要, 逐步改造过渡为分流制。

4.2 针对城市雨污水混流现象, 应当做一次比较彻底的调查, 能够再分流的在适当的改造中一定要做到雨污水分流。

4.3 加快市区市政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统一起来, 作为一个整体, 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

4.4 为了提高环境效益, 应采用有一定截流倍数的污水截流设施

市管县体制分析 第2篇

行管1001 04号 吕心语

市管县体制指的是在行政区划上, 根据行使国家政权和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 把同一经济区内的若干县或自治县划归为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进行管理, 以期达到带动周围农村发展的一种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早期, 市管县体制的推行, 对于密切城乡关系, 加强城乡合作,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这种体制也逐渐失去存在的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的弊病。因此, 改革市管县体制, 探索与新时期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政府运行体系就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市管县体制的发展与历史作用

我国市管县体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初。1958 年, 河北省撤消天津地区, 将其所辖的武清、静海等12 个县划归已改为省辖市的天津市领导, 开创了省辖地级市可以领导县的先例。随后国务院先后批准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和辽宁省全部实行市管县体制。1959年, 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 第一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市管县的行政体制, 推动了市管县体制的发展。到1960 年底, 全国已有52 个市领导237个县、自治县, 代管6 个县级市, 约占全国县建制的1/8, 最多的武汉市领导16 个县。但这次“市管县”体制产生的契机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由于缺乏客观的经济文化基础, 因而很快就“降温”了。1961 年以后, 随着经济调整和整顿的开始, “市管县”体制不仅停止了发展, 而且大量市县又恢复了原有体制, 特别是河北省, 恢复了全部专区和专员公署。至1966 年, 全国领导县的市下降到25 个, 领导的县还不到1960 年的1/3。这是市管县体制在我国发展的第一次起落。

1978 年新宪法明确规定: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历史性地载入我国宪法。1981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 “以大中城市为依托, 形成各类经济中心, 组织合理的经济网络”,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1982年, 为打破城乡间的壁垒, 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中共中央以51 号文件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 试行“市管县”体制的通知, 年末首先在江苏试点, 次年在全国范围内试行。随后, 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地级市日益增多, 但由于市管县体制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理论上也存在许多不同意见和争议, 至1989 年期间, 市管县体制再次由高潮走向低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又出现了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热潮。1993 年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 “地区机构改革要同调整行政区划相结合;各级派出机构要大力精简;地区和地级市并存一地的, 原则上要合并。”于是到1998 年底, 全国211 个地级市领导和管理了1186 个县级政区, 约占全国县级政区单位总数的56%;近70%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地生活在“市管县”体制之下。[3](p135)到2001年底, 全国265 个地级市中已经有253 个实行了市管县体制, 管辖着1445 县级行政区(不含市辖区), 占县级行政区总数的70%, 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0%。至2002 年,江苏、辽宁、广东、河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陕西、宁夏以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直辖市共16 个省市区全部实行了市管县(市)体制, 仅有山西、黑龙江、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9 省区保留着总共24 个地区行署。从而表明在我国地方行政区划体制中市管县体制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国的市管县体制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 在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产物, 是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在特定的时期内对于密切城乡关系、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而言, 市管县体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政治方面: 它将省县之间一级政权由虚置变为实权, 从而加强了对县域的行政管理, 适应了改革初期相对落后的时代条件, 避免了由省直管县的幅度过大、负担过重而导致的管理低效问题。(2)经济方面: 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 促进了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使城乡经济日益融合为相互依托的区域性经济,实现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为城市__带动农村、城乡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3)社会及文化方面: 它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和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加速了工业与城市文明向农业与乡村文明的辐射和渗透, 有利于劳动生产率与人的素质的提高。

二、市管县体制的弊病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及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市管县体制赖于生存的条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实践中已逐渐偏离其改革初期设想的长远目标, 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1.市管县体制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自治乡、镇)三级。同时, 宪法第30 条第二款还变通规定了“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分为区、县, 自治州分为县、市, 实行市管县体制。在我国, “较大的市”共计46 个, 其中包括国务院批准的青岛、齐齐哈尔等18 个市,以及自然成为“较大的市”的28 个省会城市。因此, 在我国实际上只可有46 个“较大的市“和4 个直辖市依据宪法可以实行市管县。但事实上由于混淆了地级市“与较大的市” 的概念, 实行市管县的地级市竟达到259 个。[4]可以看出, 大多数地级市管县是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的。另外, 有些地级市以“代管”的形式来管理县级市更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2.市管县体制导致行政成本提高, 行政效率降低。市管县体制在省与县之间层次由虚变实, 行政层次由中央—省—县(市)—乡(镇)四级变为中央—省—市—县(市)—乡(镇)五级。人为地在省与县之间设置一级政权机构, 其运作成与管理成本过大, 以一个中等地级市的市级为例,一般地厅级干部20 人, 县处级干部200人, 科级干部1000 人, 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一般在1 万人以上, 每年仅工资一项就要财政支出2 亿左右, 再加上后勤、办公经费等, 一年一个市本级的财政支出要在5 亿左右, 而全国共有260多个地级市, 匡算下来, 每年全国单地级市本级的财政支出就要在1300 亿以上。[5]此外, 大量的理论研究结果也证实, 随着组织中层级的增加, 信息传递的速度会降低, 信息的失真率也会成倍增加, 从而导致信息传递受阻, 行政管理成本增加, 行政效率也因此降低。

3.市管县体制致使市县利益矛盾突出。城乡发展不协调。市和县分别代表着各自区域内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 承担着不同的经济与社会责任。在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有些中心城市更是利用其强势地位, 侵害县乡的权益, 只注重城市建设, 把大部分的资金、人员和精力投入到城市的发展上, 而忽视农村的发展, 甚至将用于农村发展的资金挪用到城市建设中, 出现所谓“市刮县”、“市吃县”、“市卡县”等局面, 这样一来, 非但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反而引起了城乡两个利益主体间的冲突, 阻碍了城乡的协调发展, 这也是我国“三农”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目前我国有些市管县体制下的强县, 纷纷要求摆脱地级市的约束, 提高发展自主权,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4.市管县体制造成了虚假城市化现象。马克思曾指出: “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确是完全相反的情况: 孤立和分散。”[6]可见, 人口的集中性、居民的社会性与劳动力的非农业性就构成了城市与乡村最本质的区别。然而, 在市管县体制中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 虽然在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数目上都有急剧的扩张, 但客观上却违背了“城市”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主要表现在: 许多“市”已不再是一个城市型行政区, 而是一个以广大农村为主体的区域型行政区, 市与市区经常被混淆。另一方面, 县乡农民虽然变成了“市民”, 但城市的农业人口依旧占绝对比重, 仍是农业主导,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偏低, 各种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依旧市乡村结构, 与现代意义的城市内涵并不相符。这种虚假城市化现象既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发展, 也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市管县体制并未完全实现“以市带县”的初衷。实行市管县体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建立市与县之间的行政领导关系来沟通城乡社会, 以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拉动所辖县乡的发展, 最终实现城乡互补和城乡共同发展。但在实践中, 除了省会城市和一些中等发达城市具有一定的带动力外, 一些工业基础薄弱或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的城市, 由于综合经济实力不强、规模又小、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等因素, 并不能发挥这种带动作用, 从而形成“小马拉大车”的局面, 无力带动所辖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县强市弱”, 作为中心城市不仅不能有效地发挥辐射带动效应, 相反还与所辖县之间存在着争取更大发展空间与权限的利益竞争, 造成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浪费和不配套,从而影响了市县区域的协调发展。因此, 市管县体制所产生的“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不仅不能促进市县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也不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

三、市管县体制的改革趋向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而成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7](p273)市管县体制在新形势下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 必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成熟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而有所改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显示, 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 通过强县扩权、市县分治的途径, 逐步虚化市管县, 建立省直管县市体制是推动经济发展与深化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向。

所谓省直管县市体制, 就是将原来由市管辖的县(市)直接归省直接管理, 以达到减少行政管理层次, 提高行政效率, 精简政府机构, 节约管理成本的目的, 从而真正实现宪法所规定的中央—省—县(市)—乡(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总结全国各省份探索建立省管县体制过程中的经验得出, 在现行行政体制之下, 强县扩权与市县分治是实现省直管县市体制的两条重要途径。

1.强县扩权。是指通过在行政层面上确认和扩大经济强县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 带动县域经济突破“市管县”所形成的体制障碍, 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8](p25)自2002 年浙江省率先实行“省管县市”体制改革以来,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优势明显, 全国百强县所占席位稳居全国第一, 这与体制不无关系。随后, 广东、河北、山东、辽宁、安徽、江西等省纷纷效仿, 开始了强县扩权的改革, 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县, 在经济管理方面形成了省直管县的格局。目前各地实施的强县扩权是在不改变行政区划情况下, 把部分权限下放给县, 如在河北省强县扩权的政策是“能放则放”, 坚持“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依法合规”的原则, 辽宁省强县扩权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留利于县”。其目的在于减少管理层次,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并且随着省级政府将大量如计划、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经济管理领域的行政审批权下放到县级行政单位, 大量的具体性事务由县级行政单位自主解决, 大大提高了县级行政单位发展经济和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行政决策和管理更加贴近县域经济的实际,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实现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强县扩权的深入, 政府管理权限逐渐由市向县转移, 客观上削弱了市对县的管理力度, 加上由于省级政府管辖幅度的扩大, 在强化对县级行政的直管上也有可能力不从心, 导致地级市和省级行政这两个上级行政对县的监督和约束力度都被削弱。因此, 在“强县扩权”的同时, 必须加强对县级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2.市县分治。从实践来看, 我国实行的市管县体制本质上属于城乡合治的行政管理模式, 由于城市与乡村内在规定性的不同, 这种人为地通过行政手段的方式实现的“合治”客观上讲是违背城乡分治发展规律的。所谓市县分治是建立在城乡分治的基础上, 在既成的条件下, 市只管理城市自身一块, 县改由省直接管理, 市县之间不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 各自管理本辖区范围内的事务, 这也是国际城乡治理通行地方行政管理模式。

相对于市管县体制而言, 实行市县分治, 由省管县, 取消市县分等, 打破了市和县之间行政级别上的界限,使市与县同级能够充分发挥市、县各自的积极性。其优势具体体现在: 一是实行市县分治可以有效避免地级市政府半路截留中央和省下放给县乡的各种权益, 避免地级市政府依靠行政手段“吃县”、“刮县”、“卡县”等盘剥县级利益的行为。也能够使中央和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 更好地扶助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实行市县分治可以使“市”从“管县”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实行市县分治既解决了市管县体制的不良内耗, 也能有效地克服虚假城市化现象。四是实行市县分治以后, 我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层级由原来的四级变为三级, 大大优化了我国的行政层级体制, 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当然, 市县分治亦非万能药方, 在实践过程中, 还必须加强市县之间关系的协调, 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预防市县分割, 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公共文化场馆体制改革分析 第3篇

为顺应文化体制改革趋势,大连市应当选择条件适宜的公共文化场馆进行体制改革,建立法人管理机制,明确公共文化场馆的功能定位,处理政府与场馆的管理关系,致力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民众。

一、将大连市金普新区设为地方试点单位的优势条件

(一)区域位置优越,战略地位突出

大连金普新区作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中国第10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东三省地区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根据2014年06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定位,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门户,金普新区将成为我国体制机制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示范区。[3]随着新城区现代化产业集群逐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也更为完善,综合实力渐强。在经济实力与辐射力再拓展的同时,现代化管理体制亟需取得实现。

(二)创新理念引导,全面投入文化建设

在金普新区文化建设的设想中,要求体现“国家级新区成立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更大平台”的举措,吸纳运用国际惯例以及国际上先进管理机制[4],为文化建设争取先进的方针规范,指定更符合新区发展要求的政策。以创新理念作为引导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迫切要求公共文化场馆拥有独立的、符合实际的、现代的管理机制,打破以政府主导的创新模式,以公共文化场馆体制改革为前沿,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品牌效应,引领文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建立高效机制,以获得双赢的结局和优厚的利润收益,且大连市建造海洋文化、旅游文化产业的目标亦亟需创新理念的引导。

(三)待建基础设施完备,预运行现代化管理方式

金普新区作为大连市即将诞生的新市区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更为加大,“三馆一场”的先后落户,预计投资将12亿元。其中,大连市新图书馆即将设阅览席3000个,藏书量300万册;总投资约5.1亿元的大连市新科技馆,将成为现代化、综合性的科技活动中心和以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等辅助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基地,为大连市构建趋向现代化、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多面化服务体系,亟待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引导,治标亦治本。

(四)工作班底清零,改革条件便利

在目前的公共文化场馆改革中,需要对原有场馆进行管理层面的重新洗牌,改革现行管理模式与运行习惯,必然引起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不适,改革时期工作量大,且改革涉及面广,全面度受限。在新建场馆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可以节省部分改革费用,消耗量相对减少,亦无需考虑安排富余工作人员退出目前工作机制;可以重新吸纳社会人才积极报考新建场馆,利用大连市每年大批本科及研究生毕业生选择事业编制相关工作考试的有利条件,选择富有激情活力的新鲜血液,注入改革场馆并进行新人新制度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接受度和可塑性。因此,以常规文化场馆管理制度建设为参考,以新兴文化制度为引导,组建新场馆管理方式是当务之急。

二、大连金普新区建立理事会制度的前景

公共文化场馆理事会制度试点成功,将表明政府与场馆关系处理协调,主次分明;规范性法律法规适用于管理,皆有保障;薪酬体系合理,考核评价机制合理,最终形成现代化服务体系,打造大连文化强市。

(一)社会功能显著,综合文化水平提升

将新建场馆作为改革试点后,将改变大连市公共文化场馆现存监管模式,体现理事会作为本行政区域内权力管理机构的实际作用,同时,也使得文化场馆对社会的重要性凸显,逐步被社会认知,尤其是政府与文化场馆之间建立法定理事会管理机构之后,文化场馆的社会功能将有很大程度提升,从而实现文化与社会的互惠互利,最终使公共文化场馆理事会制度在大连市得到有效发展。

(二)搭建人性化平台,民众沟通无障碍

新型管理模式实行后,将会建立衔接场馆与民众的交流平台。公共文化场馆以博物馆为例,建立人性化服务平台,构建公众文化交流平台,与群众文化需求产生有效对接。公众直接参与讨论网站上公布博物馆自身管理规划与年度任务,摆脱政府审查主导作用,以民为主,获悉群众兴趣点,摆脱原博物馆展览相对较少、功能展厅利用率低、民众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同时,便于公众不间断对场馆事务进行监督与参与,有利于完善场馆内部绩效考核,促进内部管理更为严谨、公开、公平。

(三)资金运转灵活,专家高质参与,创新服务得以构建

理事会将会为公共文化场馆吸纳社资金,节省国家资金支援,以社会基金为主要运营经费,以政府补贴资金为辅助。同时,将会吸引诸多社会知名商业、文化企业关注度,建立竞争机制,为其打造企业品牌、建立特色文化产业的同时达到盈利目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场馆内部的正常运行。此外,专家以及社会各行业人士参与管理,有助于专家对场馆项目维护与宣传发展做出针对性专业帮助与支持,构建场馆正常运营的有力后盾,致力于服务模式的开拓与创新。

三、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由于公共文化场馆理事会制度目前在国内仍然处于婴幼阶段,各试点有诸多不成熟的因素。对于大连市来说,大连没有明确规定公共文化场馆理事会制度相关要求,理事会无法处于权力机构,亦没有相对合理的监管法律法规。[5]且公共场馆文化体制改革在单位性质定位、财务支出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改革之后,文化事业单位如何定位,是否仍旧以事业单位性质存在,政府在其中担任何种角色;场馆是否可以建立合理的财政供给方式,不单纯依靠政府下拨资金运营;投入试点的改革逐步进行,理事会的权利和职责是否可以支撑整个场馆生存。

学习国外优秀管理方式,改革现存运行模式,是目前国内公共文化场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建成现代化的服务体系必备的规范导向。进步必须是经验累积的。

参考文献:

[1]焦雯,李萌.理事会,离文化场馆还有多远?[N].中国文化报, 2014-02-24(3).

[2]王刬.关于公共文化场馆组建理事会的思考[N].朔州日报, 2014-08-02(A2).

[3]徐伯元.大连金普新区肩负国家战略引领东北振兴[N].大连日报,2014-07-24(B01).

[4]孙晓明.“负面清单”模式或落户金普新区[N].半岛晨报,2014-07-24(A06).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思路分析 第4篇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 我国全面进入经济体制改革时期。30多年来, 财税体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几经变革, 从放权让利到分税制, 至今已初步建立起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公共财政运行规律的财税体制。

(一) 财税体制改革启动与探索时期

1978年至1992年, 我国正处改革开放初期, 财税体制立足于党和国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 率先改革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一时间, 地方政府和企业得以放权让利, 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被逐步理顺,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这一时期财税体制改革侧重点在于, 改革政府间财政体制, 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级包干, 以扩大地方政府资金配置权限, 充分调动地方理财积极性;改革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实行企业基金、利润流程、利改税以及各种形式的盈亏包干制度等, 使企业拥有生产经营必需的自主财权;改革并完善税收制度, 逐步形成以流转税及所得税为主体、其他各税配套并存的复合税收体系;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及资金分配方式和管理方法,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 新型财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

1993年至2002年, 我国新型财税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而初步建立。1992年, 党的十四大提出新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 即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指明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 即在以分税制取代地方财政包干制的同时, 依据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的原则, 逐步完成税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从十四大到十六大,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即改革分税制财政体制, 依照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 将中央和地方收入明确划分, 并以转移支付制度, 对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予以规范和理顺;改革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使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更加顺畅;改革税收制度, 建立并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在公共财政导向指导下, 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收支两条线”等制度。

(三) 新型财税体制逐步完善阶段

自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经十六届三中全会研究通过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被注入更多的发展活力, 财税体制改革也日益深化和完善。发展至今,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推行新的举措: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制度、出口退税制度以及省级以下财政体制, 逐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税”的指导原则, 从结构上调整税收制度;深化支出和预算管理制度, 其包括“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等内容;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得以初步建立;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展开, 以清费正税为基础, 取消农业税、特产税、牧业税等, 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

在税收制度方面, 这一阶段的措施比较明显, 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在全国实施,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终于得以合并, 这促进了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和统一市场秩序的建立。另外, 增值税转型稳步推进, 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推广, 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 并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这一阶段, 国家还调整了消费税、资源税、关税以及出口退税政策, 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

二、现行财税体制的常见问题

(一) 各级政府间事权、支出责任等划分不合理

当前, 我国各级政府间事权、支出责任等划分不明确、不合理, 具体体现在: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缺少必要的协商和统筹, 不仅只是以上级决定为主, 更显出极大的变更随意性, 其稳定性不强, 履行有效性则欠佳;各级政府事权划分在法律上表现得原则性过强, 比如事权交叉重叠、支出责任重点不明、具体规定操作性不强等现象明显;各级政府间在公共服务具体事项划分中出现多重标准且相互交叉冲突、规范性差, 比如中央对一些地方性公共物品负有提供责任, 地方政府则又承担了一定的全国性公共物品提供责任;基本公共服务事权重心设置偏低, 事权配置无法适应各级政府的行政及财政能力, 与国际惯例则更加不能接轨。

(二) 现行税收体系不完善

税收体系不完善、税种设置不健全, 是我国现行财税体制的另一主要问题。一则税种少、税收覆盖面窄, 税收收入比重低、非税收入比重大。据资料显示, 我国目前税收收入、收费收入、预算外收入加起来的体制内宏观税负, 仅仅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上限相当;二则现行税收结构、税收负担等均不合理, 比如间接税比重过高、直接税比重过低, 再如不同企业、地区、人群之间税收负担存在差异;三则现行税种设置不健全, 对当前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缺乏适应能力。

(三) 分税制安排不彻底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但分税制安排仍然不甚合理, 省级以下对“分税制”的执行尚不够彻底。首先, 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不合理, 部分中央税种和地方税种划分出现重叠, 以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为例, 其理论上归属中央或地方税, 但其中部分税种又被重复划分为共享税;再者, 中央和地方各级间收入划分比例不合理, 并且省级以下分税制改革不彻底, 导致中央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比例较低, 县乡财政较为困难, 债务负担过重。

(四) 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转移支付制度不透明、不规范主要是指:现行转移支付项目设置多、运用不规范, 对转移支付制度实际操作、与国际接轨等均产生阻碍;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过小, 专项转移则规模过大, 且种类设置多、使用操作不规范;目前中央补助地方财政时, “税收返还”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现行转移支付标准的确定和分配, 仍以传统“基数法”为依据, 且中央补助地方时, 项目上要求地方政府也需配有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

(五) 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 我国财税体制中预算体系、管理体制未能建立健全, 即预算覆盖面小、预算体系不完整、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 预算编制方法科学性、准确性不强。现行财政预算对政府财政收支活动无法实现全部覆盖, 政府预算体系及财政监管无法囊括预算外资金收支;对于社会保障预算, 以及覆盖政府资本和资产经营活动的独立资本预算, 财税体制预算体系并未将其单独编列;预算编制、执行等过于集中, 制约机制丧失, 使得财政收支信息披露不充分、预算资金分配不透明, 且预算执行中对编制计划调整随意性强, 财政预算规范性、严肃性受到严重弱化, 且预算监督效果极差。

三、加速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 继续完善税收制度

在完善税收制度方面, 目前已采取了一些措施, 如: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 切实取消相关收费, 加强对人员安置的财力保障, 完善对种粮农民等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补贴机制。推进增值税改革, 及时研究解决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确保改革平稳实施。适当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计征方式, 改变部分应税品目的计税依据。完善消费税制度, 将部分严重污染环境、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纳入征收范围。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的房产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制度。研究环境税及相关税种的改革方案。

此外, 对我国企业而言, 所得税负担仍然偏重, 税负较大, 企业税负应进一步降低。此外, 还可通过降低税率、简化征管手段、调整不合理税制结构、减少各种不规范非税收入等方式, 减少企业所得税负。

(二) 改革预算管理

一直以来, 我国财政收入结构混乱是财政支出不透明、民众监督无实效的主要原因。改革现行预算体制, 完成由政府主导支出型向人民通过人大决定和监督支出型的转变。从目前各级政府及其他部门运行状况看, 其财税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政府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法》形同虚设, 预算执行不严, 预算各个步骤均缺乏有效监督;财政预算科目不合理、程序及过程不透明、支出项目不具体。因而, 应加快《预算法》修改进程, 革新预算管理体系, 彻底理顺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体制, 实现地方政府建设借债公开化和规范化, 革新清理废除收费罚款体制等。

(三) 调整分税制

在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 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国有企业、财税、金融、农村、投资等多个领域。有专家认为, 作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财税体制改革牵涉各方面利益, 其落脚点在于改革预算制度, 以及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及事权。

1994年, 我国提出分税制改革, 并基本构建出市场经济环境中规范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十几年来, 此框架体系积极促进了我国财税发展, 但也积累了诸多问题, 尤其从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分析, 中央财政宽余、地方财政紧张, 中央集中能力不断加强, 居民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纵观我国复合税制中20多个税种, 税种划归中央、省、市、或者县, 哪些在一定时期内处理为共享税, 以及地方必要的收费权、税率调整权、税种选择权等问题, 都在分税制税基调整范围内。目前, 财政体制扁平化改革得以推行, 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体制逐步形成, 即实现“一级政府, 一级政权, 一级事权, 一级财权, 一级税基, 一级预算, 一级产权, 一级举债权”。

参考文献

[1]高培勇.从“放权让利”到“公共财政”——中国财税改革30年的历史进程.理论前沿, 2008 (23) .

[2]高鹏.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第28卷 (4) .

[3]史明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9) .

深空测控系统测距信号体制分析 第5篇

深空测控系统测距信号体制分析

深空测控通信中,接收信号微弱,信号时延巨大,使得深空测控与地球轨道航天器的测控有很大差异,选择合理的测距信号体制,对深空测控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对NASA及ESA的几种测距信号体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几种深空系统测距信号体制,并对深空测控系统测距信号体制提出初步想法.

作 者:汪远玲 WANG Yuan-ling 作者单位: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6刊 名:电讯技术 PKU英文刊名: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年,卷(期):48(5)分类号:V556.1关键词:深空探测 测控通信 测距信号体制 分析与比较

电力企业管理体制分析及对策 第6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体制经济研究

0引言

当前,电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由于传统体制的长期影响,历史形成的诸多问题,相当一部分电力企业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本身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本文运用管理学相关理论对于电力企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富有成效的改革建议。

1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体制概述

电力企业是从事电力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业企业,它通过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等子系统构成的电力系统,进行电能的生产和销售,它实行独立经济核算,是独立的工商合一的经济单位。电力企业管理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企业特点对满足社会需要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

我国原电力企业管理体制具有以下特点。①行政性管理,由于计划体制的影响,电力企业一直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为了适应政府对企业的计划管理,电力企业在组织结构、部门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与政府行政部门层层对应;②垄断性经营,电力企业一直作为我国自然垄断企业,其主要依据认为:电力网络不可分割,一个地区只能有一个网才是全程全网:③一元化领导,由于电力企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更是影响到国家安全的政治问题。因此政府对电力企业的生产、销售、分配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控制。

2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分析

2.1产权制度问题在我国电力企业现行产权制度下,企业资产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从投资环节来看,有国家投资,有地方投资,也有企业自筹资金投资,而这些不同渠道来源的资产混杂在一起,并受利益驱动,地方和企业投资者都在挖国家直接投资的那一块,而国家投资形成的这部分资产实际上在严重流失。这主要是因为政府远在企业之外行使所有者职能,企业内并全民无所有者代表。同时,政府作为全民所有者的代表,拥有对电力企业的财产所有权,这种所有权与企业的经营权应当是分离的,然而,在现行电力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政府为加强对企业的控制,便从决策到经营采取包办政策,政府将所有权与经营权一把抓,这样一来,其余投资主体的利益就被忽视,他们的经营积极性受到打击,于是企业不思进取,躺在政府的怀抱里,过着“特保儿”的生活。

2.2政企不分问题我国当前的电力企业,其经营自主权也更多的是写在纸上,停留在口头上。近几年虽然电力企业也加大了改革力度,但政府部门仍以所有者身份,对企业的微观管理活动进行干预。我国电力企业的价格秩序相当混乱,中央政府难控制,企业又无权,地方政府自行其是,实际上使电力企业仍未摆脱政府“附属物”的地位。既然电力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就无法面对多元化的经济社会,就必然显得木呐和茫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政企不分已经造成了电力企业的大锅饭和低效率,使企业严重缺乏活力,内部管理也十分松懈,既缺乏激励机制也缺乏约束机制。同时,政企不分也窒息了电力企业发展。

2.3生产经营单一问题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从而造成了电力企业凭借其优势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因此,电力企业无须从事多种生产经营,只要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与供给就可以了。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单一已经危及着一部分电力企业在我国实行“厂网分离”下的生存空间。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毫无例外的将必然分步进入市场并成为竞争的主体。如果还停留在单一生产经营电能的方式上,企业就必然难以生存下去。其最佳方式应由单一电力产品生产,适时、适度地转向多角化经营的轨道。

2.4人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说明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管理干部中仍有一部分的人员学历在初中以下,不能适应管理现代化需要。从年龄结构上看,现在管理人员年龄明显老化,在未来十几年间,将存在老化断层现象,随着这批管理人员的退休,可能会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生产人员是电力企业生产的主力军,生产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2.5监督体制的问题由于企业的监督系统在企业处于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职能,因此,双重领导体制较之过去能更好地调动上级和企业两个积极性,既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基层企业监督系统的支持和保护,又有利于发挥基层企业的监督作用,但在实践中这一体制也日益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一是监督关系还有些不顺;二是监督系统缺乏权威;现在电力部门监督难以实现的实质,是监督体制不顺等深层原因造成的。企业内部的平行监督,实际上还是一种自我监督,这种监督的有效性,不是由一种制度性的机制决定的,而是建立在某种“自律”性要求之上。

3我国电力企业改革思路分析

3.1从产权上分清权责关系,对电力企业实施公司制改造。电力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目的在于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从产权上分清权责关系,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其具体做法可适度对现有电力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在原电力企业基础上,建立起真正的国家控股公司。理顺电力企业产权关系,要从产权上明确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要顺利实现体制模式转换,就必须循着产权明晰和公司制改造的思路进行改革。

3.2实行政企分开,确保电力企业经营自主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电力企业来说,国家对其宏观调控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还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基础作用的前提下进行的,决不是过去那种政企不分的做法。此外,政府的宏观调控严格限制在宏观经济领域,不要干预电力企业的微观活动。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确保电力企业经营自主权。电力企业由于其经营有广泛影响,决定了其微观经营活动的自主权易受到地方政府的干扰,从而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电力企业必须服从国家宏观调控。

3.3综合利用资源,走多元化经营之路。国家在逐步放开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权限,电力企业的自主权有了某些扩大。如何把握好电力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依靠行业优势,大力发展支柱型产业:积极开辟商业、农业、居民用热市场;依靠现代化科技,生产高科技产品,实现科技增效:加强横向联营,强化投资功能借鸡下蛋。加强横向联营即在企业之间开展联合开发、生产和经营,这样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

3.4改革人事制度,优化人员结构。首先要掀掉干部聘任年限和级别的“护身符”,实行无任期,无级别聘任,真正建立能者及时上,庸者及时让的优胜劣汰用人机制。再次,要冲破“内部子女就业优先”的封闭模式,逐步推行面向社会择优聘用的开放模式。最后,要打破职工“一次分配定终身”的格局,形成内部二次就业市场。

3.5改革监督体制,增强监督力度。加强干部监督,反对腐败现象,关键在领导,难点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目前的状况是,同级监督易掌握情况,但监督的权威不够,上级监督有权威,但又难于掌握情况。首先应该改各企业监督体制,还应该增强电力职工监督意识,加强群众监督,落实国家有关防腐措施,加强对干部的监督。

4结语

装甲武器系统维修保障体制分析 第7篇

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性归于装备的可靠性范畴, 是评价装备优劣的重要标准, 谈到现场维修性, 就会涉及到现场可更换单元 (Line Replaceable Unit) 也称为“现场可更换部件”, 是一种易于更换的模块化设备, 具有一个或多个功能, 并被封装为一个整体。这种设备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就可以被迅速更换并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此类设备常见于复杂的电子系统中。在武器装备领域, 很多电子设备都是按照这种概念设计的, 这样可以大大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当然更重要的是由于不需要装备停止运营, 在常规的日常维护 (Line Maintenance) 中就可迅速完成维修工作, 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装备的出勤率。

现阶段, 由于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地区局势的不稳定性, 作为我国的主力重型装备, 总装备部大力发展装甲装备, 比如:四代坦克、装甲侦察车、两栖车、装甲指挥车等, 主要用于火力支援、侦查校射等, 在战场快速反应的今天, 现场维修保障体制尤为重要。

1 现场维修保障体制现状

1.1 国外现状

国外武器系统现场维修起源于一战期间, 但没有统一的规范, 以美国空军为例, 美国空军的航空维修作业体制, 在1958年以前的50多年间, 围绕着地勤机组制和专业分工制两种思想, 来回摇摆。1959年, 美国空军颁发AFM66—1教范, 规定整个空军推行联队范围的专业分工制—POMO体制, 航空维修作业体制才相对稳定下来。

目前, 美国空军同时实行POMO和COMO两种航空维修作业体制。战略空军司令部和军事空运司令部所属飞机联队实行POMO体制。联队设一名维修副联队长专门负责维修工作, 下辖维修管理机构和外勤保障、电子、野战修理、武器弹药保障4个维修中队。采用这种体制不仅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野战级维修, 也进行外场级维修, 打破了两级维修的界限, 按职能组织维修工作。这种专业化的维修作业体制, 其优点是可以实行集中控制, 便于调配人力, 提高人员利用率;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快, 有利于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适应航空技术装备日益先进复杂的情况。但这种组织可分性差, 不利于机动;人与飞机的关系比较松散;调度工作比较复杂, 容易造成工作延误, 对紧急情况反应不够灵敏等。

战术空军司令部所属飞机联队实行COMO体制。联队的维修管理机构与POMO体制相同, 只是维修中队由4个变为3个, 设飞行保障、部件修理和设备维护3个中队。联队的维修专业人员分散组合在这三个中队内。不同机种实行不同的维修作业体制, 是美国空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1.2 国内现状

中国现场可更换单元主要参照GJB3385-98《出故障后可在工作现场从系统或装置上拆卸或更换的单元》和GJB/Z91-97《在使用环境中即处于外场或战斗环境中可更换的产品及其组成部分》执行。在执行过程中, 多采用三级维修, 即基层级、中继级和基地级三个级别, 分别承担保障的小、中、大维修。基层级维修, 通常由坦克乘员和修理工在坦克内进行, 大部分测试工作要靠计算机的自检功能完成。中继级维修需要有专门的测试设备, 用来查找和排除基层级送修的有故障及受到怀疑部件中的一般故障, 或确认新的部件性能是否完好, 以为装车或换件修理做好准备。基地级维修, 能够对计算机系统所有部件和内部的板卡、总成进行测试, 可以把故障定位到部件内部的某个板卡, 以便判断板卡中哪个器件损毁, 快速完成修复。这种三级维修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 比如人力物力消耗大、维修周期长、费用高等。

2 解决问题方案

2.1 三级维修改二级维修

造成维修周期长以及费用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维修层级过多, 在我国某些领域, 已经开始试行减少维修层级, 这对我国其他装备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具体方法是, 取消中继维修的任务, 分散到基地级和基层级, 由于电子装备的快速发展, 可靠性和模块化设计的增强, 维修保障大部分可在基地级进行。为了提高二级维修的响应速度, 有几个重要的前提, 一是要有可靠性高、虚警率低的检测设备, 二是要进行模块化设计, 要求设计师将设备尽量模块化, 连接方式也由电缆连接改为接插件连接, 这样就增强了电子设备的更换性, 三是部队人员素质要高, 对专业知识和产品非常了解,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维修瓶颈。

2.2 增强自检功能

两级维修体制对设备的ATE检测设备的要求提高, 自检功能是当今武器装备必不可少的功能, 但现在国内的ATE虚警率太高, 特别是航空产品, 虚警率高直接导致飞行员的误判, 导致重大事故发生。如果ATE先进, 一旦发生故障, 设备甚至还可以进行自启动消除软件BUG带来的危险。对于陆地产品, 虽然不会导致机毁人亡, 但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 报警后人为要进行排故, 增加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所以, 降低虚警率, 增强其准确性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2.3 加强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要求设计师不但具有专业功底, 更要具备系统经验, 能系统的从散热、强度、结构布局考虑。模块化设计是未来装备发展的趋势, 即所有功能性模块都变成即插即拔型, 不但能够减少设备内部的电缆数量, 确保各设备的电磁兼容, 并且可实现傻瓜式管理, 即使外行也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搞明白。在装备实际使用中, 对于易损件均需进行备份, 在基地级维修过程中, 自检故障单元可以进行快速更换。

2.4 加强标准化、通用性设计

标准化、通用性设计是指在不同的产品间实现同功能模块或部件互换, 这要求标准化、系列化程度高, 小至螺钉螺母, 大到功能模块, 比如供电单元、终端等。在接口硬件和协议进行标准化、通用化设计后, 供电单元可以用于各个型号的装甲车载电源, 终端在通用型设计后, 在产品发生故障, 在没有备用产品的情况下, 可以将不重要的终端替换紧要终端, 灌入相关的软件后即可使用。在实际战争中, 恶劣条件下现场就地取材, 对战争态势至关重要。标准化、通用性设计大大加强了武器系统维修保障性。

3 结论

从三级维修保障体制改为二级维修保障体制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 牵扯基础工业、现代管理思想、流程优化等方面, 是一个在实践中摸索的创新过程, 一旦成功, 将会在效率、效益、效能上跨越式提高。可以看出, 装甲武器系统维修保障体制不但涉及到技术体制, 更涉及到管理体制, 只有双管齐下, 才能确实提高系统维修保障水平。

摘要:随着我国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 武器系统维修保障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专家们发现, 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性不但是科技进步的表现, 更是先进管理体制的体现。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优化流程、简化层级是改善维修保障性的关键。作为装甲装备的试用者和管理者, 承担着我国装甲装备的维修、保障、培训和管理, 本文针对装甲武器装备的特点, 提出新的维修保障体制, 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甲,维修保障,体制

参考文献

[1]《美国空军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体制现状及启示》李晓峰2010.2航空维修与工程

江苏投资体制现状分析与展望 第8篇

在现阶段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投资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提高全社会投资效益,其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了上层建筑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应运而生,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深入,给江苏投资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1 国外投资体制改革的经验与借鉴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进行了积极的投资体制改革。与我国相比,虽各国投资体制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文化背景大相径庭,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和不断地完善,市场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因此,比较和分析中外投资体制改革之间的异同,积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投资体制中的可取之处,对于推动和促成国内投资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部分发达国家投资体制特点

美国政府的投资决策机制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更加注重多主体的参与,其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是多部门共同协商和公民广泛参与的结果。英国则是在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中引入竞争机制,使得市场调节机制作用不断被强化,并逐步在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中央政府在投资决策中起主导,决策采用严格的投资评估标准,以确保公共项目投资效益的最大化;重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利用其帮助公共服务领域与私人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政府投资的私人合作者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而日本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明显的私人投资引导特征。现行的投资体制被定义为政府型民间主导投资体制。政府投资规模相对偏小,而民间企业累积余地相对较大。

1.2 对西方投资体制的经验借鉴

1.2.1 应逐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市场主导型投资体系

西方投资理论认为,投资主体应当主要为包含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内的三大市场基本行为主体。其中,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活动范围应当是有限的,而社会投资活动中的大部分应交由企业和居民主导,尤其应当凸显居民投资在社会投资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现已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的转变。随着多年来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中央政府投资比例不断下降,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但计划经济时代的投资体制路径对于现有的投资活动仍存在一定不利影响。因此,在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中,应着力于投资结构的优化,自根本上提高投资效益,尽可能减少政府主管部门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步确立并加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力促企业成为社会再生产最主要的投资主体,使得市场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1.2.2 应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方向的改革

历史表明,行政体制下,由于缺乏竞争、资源受限以及官僚主义现象频现等因素,由政府提供服务的一元化格局不可避免地逐步凸显出公共服务供给低效、量少质低等问题,并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滋生的肥沃土壤。西方国家政府部门颇为严重的管理危机、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由此爆发。对此,西方国家政府开始了对于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的探索与尝试。长期以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被打破,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开始进入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参与市场竞争,并逐步成为公共服务提供的重要主体;而政府投资逐步退出公共服务的竞争性领域,并将重点转而集中在市场机制缺位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公共服务领域多元主体并存的局面逐步成型。因此,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借鉴西方国家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打破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同时,逐步将政府投资的重点向关乎国计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转移,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使用效率,力求使得更多的社会公众从中获取更大程度的收益。

1.2.3 应提高投资决策的民主化程度

西方国家政府投资在决策这一过程中通常都高度重视公民参与。如今在这些西方国家,公民参与已成为公众介入公共事务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追求公共利益和实现不同群体间利益均衡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国内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公共决策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公民参与的作用,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同时更为积极地探寻适当路径将更多的公众参与引入政府投资决策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投资决策的参与程度,促进社会公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相互了解,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提升政府投资的使用效益,促进投资在更加和谐、稳定、健康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2 江苏投资体制现状与展望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体制改革始于1979 年的改革开放。此后的30 多年中,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投资体制从宏观管理到微观运行都先后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形成了目前投资体制的新格局。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省份,其投资体制发展方向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同时也有着其自身发展的特点。

2.1 江苏投资体制改革现状

自1978 年起,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破冰起航,对外开放政策逐步推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江苏的投资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初步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渠道资金投向、多样化融资方式的市场化基本格局,为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于江苏经济运行的各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之下,江苏投资体制改革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主线,以转变投资管理职能,加强投资立法工作为重点,同时狠抓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努力推进重大问题研究,使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取得了积极进展。

2.2 江苏投资体制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

2.2.1 政府干预在经济活动中仍占主导

当前江苏投资主体多元化已经形成,但实质上企业尚未完全脱离与上级主管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在长期以来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背景下,政府在包括投资活动在内的各种经济活动中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由于旧体制在长期的经济运行中所带来的惯性影响,使得现行的投资体制中还残留着传统投资体制的印记。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制度仍存,企业并未真正掌握其投资决策权。项目审批的环节尚待进一步简化,以便于企业根据市场变化以及自身需求及时、灵活调整投资方向。

2.2.2 投资风险评估、约束机制尚不健全

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私有产权制度的存在,投资决策者与投资成败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决策者同时也是利益的直接相关者,必然会积极地对投资的成败进行评估。江苏省当前对于投资项目的评估通常依然来源于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投资项目做出外部评价。由于这种评价与决策者自身的经济利益之间不存在直接联系,故投资的成败对于决策者而言均不会产生强烈的刺激。因此,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论证而带来的投资浪费和效益低下等问题时有发生。

2.2.3 企业融资渠道还有待畅通

企业的融资情况直接关系着企业投资决策的实现,融资的多元化是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重要保证。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手段单一是制约当前江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企业融资成本偏高,融资渠道狭窄,贷款额度有限,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突出等难题,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生产外部环境已有明显改善,但仍有不少因素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2.3 江苏投资体制改革前景趋向

基于对当前江苏投资体制现状的考量,判断未来江苏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将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2.3.1 保持并巩固现有优势,大胆探寻发展新途径

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起步较早,现已形成较强的市场观念和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拥有较为发达的商品市场、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以及较为全面的市场经济体系,市场化运作日趋规范,市场竞争颇为有序。目前,江苏的市场经济完善程度已名列全国前列,市场力量相对雄厚,市场体制相对规范。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巩固现有领先优势,应进一步加强内外监督机制,处理好规划调控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资、民力、民智的发展。大胆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积极展开各种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探索与尝试,并将投资制度、规划的导向与市场经济运行实际进一步紧密结合,避免政府行为过度干预市场竞争。

2.3.2 规划产业结构升级,引导投资的资金流向

江苏在多年来的快速经济增长中,增长方式的转变显得相对缓慢;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江苏的产业结构升级有着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产业结构升级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这样关键的节点上,江苏未来的发展应趋向与加强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规划,并以此引导投资流向。首先,应确保江苏在全国的经济领先地位,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其次,在继续发挥我省地区优势的同时,着力于制度推进、技术创新,将自主研发和有选择的海外并购相结合,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此外,在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先进地区产业结构,推动江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2.3.3 配合全局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梯度转移

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在要求。将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向更适合其发展的地区转移,既是配合国家全局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东部沿海地区省市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势头促进自身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由此,江苏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应对未来产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引导,并有序推进。既要注重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作用,更要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推动作用,结合中央全局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需要逐步转移的产业和项目,制定相应的计划,有序组织、引导企业试试产业转移,增强产业专业的针对性。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与经济发展相比,作为上层建筑的原有投资体制却依然相对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江苏的投资体制改革逐渐深入,而投资体制的变迁对于江苏投资势必会带来一系列深远影响。文章对江苏投资机制现状作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投资体制,分析,展望

参考文献

[1]殷强.我国政府投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4):45-48.

[2]张达.基本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的回顾[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2(4):8-11.

[3]沈山州.中国投资体制的变迁及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政府的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2003.

[4]陈晨.中国投资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汪同三.中国投资体制改革30年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6]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投资中国30年——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和建设发展成就回顾[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现行科研评价体制的弊端分析 第9篇

(一)资源配置上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我国的科研事业确立了依靠和面向的战略方针,在这一方针的引导下,科学发展中的实用主义日益明显,国家在科研资源的分配上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导致科研配置不科学,忽视了基础研究的价值。尤其是1998年以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运作使得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基础研究的地位更加得不到重视,虽然国家对R&D (research and developm ent)的投入一直在增加,但是相反,基础研究经费占R&D的比例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使得本来就不充足的科研经费被大部分用于短期获利的研究项目上,这必然会造成基础研究经费的不足。由于科研经费的制约,使得需要资金支持的科研人员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创新型的科研成果自然也会受到约束。

(二)科研评价体制中官本位思想影响民主性

从《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开始,我国的科研体系进入了改革时期,开始在科研机制中引入竞争机制,其目的是将有限的资源优先分配给那些有想法并能够实现的人,实现科研实力和科研资源的科学整合。然而,由于我国科研机制的行政性,使得科研人员一旦取得成就,相关部门领导就会给他们设定一定的职务和称号,仿佛只有封官才能体现其价值。而这些人一旦以学术权威身份进入行政管理层的话,就会把偏见的学术观点和行政权力结合起来,形成绝对的权威,而国家科学资源分配又是听从这些权威的意见的,使得资源分配无法体现真正的公平和民主。一方面,科研项目的制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忽视了科学发展的需求,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另一方面,在课题立项申请制度中,往往是有了一定的权利就能够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使得有真才实学的人受到排挤。

(三)科研评价的共同体评价被行政化评价代替

科学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创新,因此,评价工作必须遵从科学研究的规律,做到公平、公证,科学研究中判断什么是真正的创新需要有专业知识的学术界人员去评判,并通过学术批评和科研手段去解决,这就决定了评价主体只能是同行共同体,而非行政人员,否则会影响科研评价的公正性。然而在目前体制下,科研经费主要是国家和公共支出,政府部门把行政管理模式安排到科研项目中,追求量化效益,导致名目繁多的评价方式接踵而来,使科研人员不能集中注意力到研究工作中。量化评价机制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质量,促使多数人会比风险大、创新度高的工作,而把时间和精力放到简单和重复的研究中去,这样显然不能激发原始创新,只能把学术引向功利性,为学术腐败制造温床。

二、改革现行科研评价体制中弊端的建议

(一)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

现在科研投入的渠道很多,一旦项目得到重视,其各方面开支就会受到支持,但是却没有人监管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比例。往往导致真正的科研开发人员申请不到资金,而蒙混过关的人却资金充足,这种现象已经日渐明显。这些问题都充分说明我国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一方面,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公证性得不到保证,项目立项和评估时往往出现少数人做主的现象,管理人员的权利缺乏有效监督。另一方面,科研经费不用于科研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有时甚至还允许项目申请人从中提成,严重影响了科研的严肃性。让学术界拥有一个透明的环境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力保整个项目评审过程的公开和透明,建立约束机制,加强对项目评审的监督。

(二)科研评价机制要符合科研规律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但是在现行的科研评价体制中仍然存在着量化的人才划定标准,以论文发表的多少来进行评定职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科研人员一边唾弃这种制度,一边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这种量化的评定标准严重制约了科研成果的研发和人才的能力发挥。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进展。有的学术人士指出:“简单量化的评价方法,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致使许多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乐于打‘短、平、快’,不愿搞‘高、静、尖’,甚至还催生了种种学术不端行为。这显然会断送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甚至导致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只能是一句空话。”鉴于此,国家应该改革科技奖励体制,明确奖励对象和方式,而且要注重对人才的奖励,建立不同领域的人才评价标准,提高人才评定的尺度,加强科研人员的诚信和道德建设。

(三)摒弃官本位在科研领域中的影响

小项目大评审,大项目小评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评价中的潜规则,也暴露出了官本位现象的存在,甚至有些项目就是由官员主观感情决定的,有时他们不考虑实际需要,只是一味要把科研项目做大,有时为了追求政绩,只做有保证的而不做创新性的项目。有些科研项目和成果还和负责人的行政职务和领导职位存在某种联系,如,有些科研领导并没有对项目做出贡献,但是在项目成果的排名上却要拍第一,这必然会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领域中的官本位思想不利于公平、公证、公开的学术氛围的形成,必须进行改变。首先,要对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管理模式。其次,对于有潜力的人才,要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挖掘其自身的潜能,不要过早的让其承担行政职务,免受行政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力, 王肖, 刘俊.高校社科成果量化评价利弊论[J].现代大学教育.2009-05-20

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分析 第10篇

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是指企业档案管理组织制度和形式。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可以划分为外部管理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 外部管理体制是指档案管理机关和行业主管机关对企业档案的领导和指导关系, 档案内部管理体制是指档案工作在企业内部的领导关系与隶属关系和管理形式。企业外部管理体制过于宏观, 不是本文主要论述的对象, 故这里不多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企业档案内部管理体制, 也就是企业档案工作在企业内部的领导关系、隶属形式和管理形式。

二、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具有综合性、动态性与多元性的特征。在谈到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时, 一是不要把其看成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管理思想与方式;二是在工作中不要力图去套用某种模式, 而要着力研究适合本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 适合的就是最优的。

不同类型企业应该选择不同的档案管理模式。各种管理模式各有所长, 关键是哪种更适合本企业当前的要求。在确定具体管理模式时应当考虑以下原则:

1、档案管理方式要与企业规模形态相适应

(1) 档案管理层次要与企业规模形态相适应。一般而言, 中小型企业可以实行单级管理, 大型企业集团可以实行以法人为基础的多级管理。例如上海新黄浦 (集团) 公司, 属混合型大型企业集团。总公司档案部门对总部形成的档案实行综合管理, 对各子公司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全资与控股公司由总公司档案部门与之签订“档案管理协议书”, 明确规定档案所有权归总公司, 日常则由其代管。 (2) 档案管理形态要与企业管理形态相适应。企业档案管理按形态划分有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与档案信息资源 (知识) 管理。从整体上看企业档案管理形态具有共存性与渐进性, 至于某一企业采取哪种管理形态应与企业管理形态相适应, 不宜盲目追求档案信息化管理。现代企业中有不少高新技术产业, 在这种企业可实行档案信息管理;对于大量处于工业化管理水平的企业而言, 脱离企业管理形态单纯追求档案信息化管理则是不现实的。 (3) 档案管理手段要与企业技术形态相适应。档案管理中的手工管理、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信息网络管理是档案管理运用现代技术的不同阶段, 企业档案管理手段应紧跟企业信息化的步伐, 但不能脱离企业技术管理形态盲目追求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在建有办公自动化系统或内部局域网的企业, 大量电子文件的生成会促进企业档案一体化管理;而尚未实现网络管理的民营企业可采取手工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方式。

2、档案管理思想要与企业需求相适应

(1) 档案管理规模要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出于经济效益考虑, 档案人员多为兼职人员。历史证明:传统企业档案管理范围太大, 相当一部分档案的保存时间过长, 鉴于档案价值的阶段性, 企业档案中真正有用的信息却不多。资源建设应放在企业有效需求上, 按“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原则, 永久保存档案的数量以控制在档案总量的固定比例为宜。要正确理解集中统一管理的精神实质, 认真研究集中统一管理的范围与对象, 不能为追求形式而过多过久地保存档案。 (2) 档案管理重心应与企业经营形态相适应。现代企业涉及的行业十分广泛, 按经营形态粗略划分大体有商务型、生产加工型、研发型、服务型等, 经营形态不同产生文件的种类与构成也不同。企业档案管理重心除有关资产、产权、股权、信用、收益分配、商务合同的档案外, 应根据企业经营形态而有所侧重。例如, 生产加工型企业重点要做好产品、销售档案的管理, 研发型企业重点要做好知识产权、科研项目档案的管理, 服务型企业重点要做好客户档案的管理, 外向型企业为开拓市场、应对反倾销诉讼重点要做好产品成本、市场信息档案的管理。 (3) 档案管理观念应与企业竞争相适应。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绿色壁垒、反倾销等将是多数外向型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 档案部门的职责不仅要管好档案, 还应树立“大档案”观, 加强对企业外部相关信息的搜寻与保存。

3、与国家档案法规要求相符的原则

分析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制的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治理机制;治理污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发商将工厂建在乡镇带动了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同时接着出现的就是令人担忧的环境污染现象。环境污染治理机制是解决大环境问题的先决条件,建立有效的、健全的、完善的管理机制可以促进环境问题得到改善,环境问题的出现使人们想到之前的饮水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对于农村环境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并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就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体制展开了探讨,力求能够找到合理的适合农村环境的管理体系机制。

一,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机制现状分析

1.1对环境污染和治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认识不足,缺乏一定的经验,相关的管理部门无法尽快地进入到治理工作进程当中,同时,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民生活所产生生活垃圾以及进行农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垃圾的数量逐渐,为垃圾处理再回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农村村民缺乏对环境治理问题的意识,导致了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加剧。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村民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意识,在村民中进行广范围的宣传,灌输环境恶化对生活居住方面的影响的相关思想,促使并鼓动村民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1.2政府治理方面的长期缺位。

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职能部门对于环境问题的专注只局限于城市地区,对于农村地区则缺乏关注度,同时,农村的政府职能部门缺乏这一方面的经验和意识,这两个主要原因致使农村环境机制不能得到完善,相关意识薄弱。除此之外,农村地区在环境保护资金方面,未得到大量资金的投入,所以无法开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1.3存在控制手段和控制过程的二元化。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逐渐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治理机制,二元化机制则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代表。城乡二元化机制的出现使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于社会人相适应的城市化社区。在农村地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得到普及,但是并没与于此相结合的现代社区组织,因此,在规模上或者组织、实力上,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都存在着二元化的特点,从某种程度来说,农村地区并没有外部控制条件去对环境问题进行维护,更别说社会性质的团体、组织在农村地区进行环境的保护,正因如此,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进行高度重视。

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制发展的必要性

2.1农村地区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导致地区的整体环境进一步恶化。

对于整体情况来说,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以及农作过程中产生的农业垃圾只是一部分,农村的养殖企业、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致使在这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越积越多,从而形成了情况严重的污染来源,这一污染问题逐渐取代农作过程以及生活过程产生的污染问题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从环境问题整体情况来看,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要优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逐渐得到了控制,因为城市人群在这一方面上的意识要强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在环境问题上的意识较为薄弱,同时缺乏相关的治理经验,不懂得运作机制,所以,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恶化。

2.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所需。

统筹城乡发展情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目前构建和谐社会最为需要的。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情况,是政府职能部门正着手于解决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内容。政府职能部门应在这些发展问题上进行高度重视,缩小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范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范围将越拉越大,污染问题得不到改善。

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机制的主要途径

3.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职能部门在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依赖现有的不完整的管理机制,致使环境问题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现有的环境解决机制尚不健全,未经过系统的完善,不能够很好地作用于环境污染的现状。与之不同的是,城市地区的环境治理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工业污染、环境污染情况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不仅是政府职能部门在此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多,更是城市地区在此方面的治理机制较为成熟,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在运作方面能够有效地将环境恶化这一问题进行有效地控制。这种完善的、健全的治理机制是值得农村地区借鉴并学习,可以引用过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使最终结果适用于农村整体环境。总的来说,政府职能部门在环境保护这一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全部过程的主导地位,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在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产业政策,不能一边治理一边污染,应确保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以浪费、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否则农村环境治理的进程将停滞不前,同时,不能因眼前的利益而透支日后的环境资源。

3.2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是否能发挥其在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上的最大作用是问题得到解决的先决条件,最终要实现的是环境污染情况有所改善,在优化环境的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建立相应的有效的治理机制,还要培养农村地区的人员在这一方面的意识,再由这些人员进行信息的传达,将治理机制带到农村中去。农村并不是城市的环境问题解决场所,二者应是独立的发展个体,不应将大型化工工厂大批量地建设在农村地区,这样会导致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剧,形成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的两极分化现象。另一方面,应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境治理放在同一高度上,并将城市中优质的治理措施带入到农村地区,凝聚社会的各方力量,改善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应将环境公平理念作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制度的根本理念,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形式虽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污染环境治理是综合性的工作,因此更应该加强环境公平的理念宣传,用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来实现农村环境公平,并通过对农村环境资源的保障,从思想层面上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

3.3重视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积极型。

市场机制同样是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在管理过程中,市场机制掌握了环境资源的所有权,能够对环境资源进行管理、交易与定价,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与政府职能部门密切相关。企业部门是环境资源的主要使用者,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因此变得严重,作为主要的管理机制,市场机制应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在乡镇企业运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工作过程的操作技术,更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并参加到治理污染的进程当中。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制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不能停滞在以前的只污染不治理的状态下,需要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确保乡镇企业不会以经济发展为代价忽视环境问题,农村的环境治理问题是需要长久解决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到改善的,政府职能部门应意识到环保问题需要城乡一体化,不能存在相异性。在日后的治理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出适合农村发展可行的方案。(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平县环境保护局)

参考文献

[1]曹喜萍,马玉彪,浅谈乡镇环境污染与治理,[J],现代园艺,2013(2)

[2]陈健鹏,李佐军,新世纪以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回顾与未来形势展望,[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2)

网络化电磁频谱感知体制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电磁频谱感知网络,时差定位,多源协同感知,业务协同操作,节点协同操作

随着用频设备的日益增多,加之电磁设备用频越来越高,设备天线的方向性越来越强,城市等复杂地域环境下遮挡、多径等电磁波传播非常复杂,传统稀疏布设感知点位的方式无法满足电磁频谱感知的需要,如何提高电磁频谱感知的精细程度和感知覆盖能力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1 传统电磁频谱感知方法特点

在应用体制上,传统电磁频谱感知节点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感知节点采用稀疏布设方式,节点设备较为复杂,感知能力较强,拓扑结构一般为树状结构。这种典型的烟囱式结构,导致信息共享率低,协同性差,灵活性不够,对感知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在技术体制上,传统电磁频谱感知节点大多采用测向基础上的交会定位方式,设备复杂,由于采用稀疏布设方式,导致对目标相关感知节点少,以至于后端频谱数据融合素材少,感知数据相关性差,无法形成对电磁环境的全维描述。

必须采用新的电磁频谱感知体制,才能形成全域感知能力,才能满足现代战场电磁频谱斗争的需要。

2 电磁频谱感知网络总体结构

电磁频谱感知网络采用分层的栅格化结构,分为应用层、频谱数据处理层和感知节点层,典型应用如图1所示。

2.1 用户层

用户层是电磁频谱感知网络之上的层次,频谱管理、电子对抗等各类型用户通过通信网络支持,可完成随遇接入,并根据各自业务特点提请电磁频谱感知服务。

2.2 应用层

分布式频谱传感器网络支持多用户共享资源方式。感知数据综合处理服务器首先对提请用户的IP、MAC地址合法性进行验证,同时利用动态口令进行用户合法性验证。各用户在完成接入鉴权和用户身份验证后,接受用户提交的电磁环境普查、干扰源排查、不明信号识别、在用信号监测等业务请求,自动处理这些业务请求,根据预定义策略和操作流程,将整个业务分解为相互关联且与设备无关的子业务操作,也称为业务协同操作(Business Collaborative Operating,简称BCO),并将BCO下发到频谱数据处理层。

应用层接收频谱数据处理层上报的预处理数据,根据业务类型,形成相应服务信息和报表,主动推送到用户端。

2.3 频谱数据处理层

频谱数据处理层可完成拓扑结构规划、子网划分等对感知节点层的管理,接收应用层分发的BCO数据,根据用户选择的感知区域及节点布势,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节点,对BCO数据进行分解,形成节点协同操作(Node Collaborative Operating,简称NCO),并将NCO分发到相应感知节点。

接收感知节点上报的感知数据,完成频谱数据融合、时差定位,占用度统计等处理,根据BCO组织数据,上报到应用层。

2.4 感知节点层

感知节点层是分布式频谱传感器网络的主要组成设备,接收频谱数据处理层下发的NCO,将NCO加载到任务队列中,根据任务类型进行相应感知操作,各节点协同共同完成相关区域、相关目标的电磁频谱感知,并将数据上报到频谱数据处理层。

3 涉及的主要技术分析

3.1 敏感目标捕获技术分析

在实际环境中,电磁信号种类多,变化快,采用动态门限、动态目标捕获技术等手段捕获感兴趣的目标信号。

3.1.1 动态门限技术

传统全景信号捕获采用固定门限进行信号筛选,背景信号电平和频段、空间位置均有很大关系。采用固定门限筛选信号时,无法及时发现背景信号之外的新信号。采用动态门限技术,根据某次全景感知的频谱快照,或连续多次感知的平均频谱快照作为门限,可及时发现变化的信号。

3.1.2 动态目标捕获技术

在频段较高时,电磁信号以视距传播为主要方式,电磁环境信号变化较为平稳。基于这种特性,对感知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对电磁频谱谱线幅度值的进行均方根处理或均值差分处理,及时发现信号出现、消失和信号强度有较大变化的情况,采用谱线幅值均方根处理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左侧图为电磁频谱图,示例为信号消失时电磁频谱幅值变化情况,右侧图为信号变化预警图,示例为预处理后信号变化情况。当信号消失时,信号变化图中很快显示相关峰值,当信号出现一段时间后,相关峰值逐渐减小,直到消失。

3.2 多源协同感知技术分析

多源协同感知是获取全域频谱数据、提高感知精度的必要手段。采用多种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将各个传感器探测的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综合的感知判决结果,具有两种典型的处理结构:

3.2.1 集中式融合处理

各传感器将探测到的观测数据送到信息融合中心,由融合中心利用所有的数据进行判决,得到目标的综合判决结果,可能获得理论上的最优判决结果。考虑n个传感器的情形,观测数据分别用y1,y2,…,yn表示,联合概率分布为p(y1,y2,…,yn|H0),p(y1,y2,…,yn|H1),其协同感知归纳起来有两个问题:1)给定p0,p1,分布p(y1,y2,…,yn|Hi),i=0,1,以及代价函数J,仅用相应的观测数据表示的函数p(ui|yi),找到每个传感器的极小化期望代价的判决策略;2)给定p0,p1,分布p(y1,y2,…,yn|Hi),=0,1,以及代价函数J,仅用相应的观测数据表示的函数p(u|y1,y2,…,yn),找到每个传感器的极小化期望代价的判决策略。

3.2.2 分布式融合处理

在因通信信道容量或类似限制时,送到数据融合处理中心的信息量会出现约束,甚至各传感器仅报告探测判决结果,数据融合中心根据各局域判决结果确定系统的最优判决u,即u=f(u1,u2,…,un),如图3所示。

3.3 感知点位布设技术分析

规划感知网络的拓扑结构、节点位置等参数对感知网络系统能力至关重要。感知网络的规划主要基于对感知覆盖区域的计算来完成,主要参考参数包括:

a) 参数测量因素,测量的参数包括频率、带宽、调制、场强等,在假定辐射源辐射特性基础上,调用无线传输模型,结合感知设备的灵敏度完成单点覆盖区域估算,进而根据节点数量等完成全网点位最优布设方案。

b) 定位参数,若需完成辐射源定位,不但需要对每个感知节点的覆盖区域进行估算,还需要结合定位精度的相关性进行估算,尤其是采用时差定位时,定位覆盖区域是最为敏感的和受限制的因素。如果需要对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足够的定位覆盖,那么确定定位的覆盖区域就是整个感知网络规划的基础。

3.4

时差定位技术分析

3.5 时差测量的精度分析

对于每一个给定的时延τ,相关函数计算的结果既包括所要的信号与信号乘积,也包括不需要的信号与噪声乘积、噪声与噪声乘积。

为了能够准确的获得所需的峰值,即足够低的虚警率,测量模块的输出信噪比要大于10dB。在此限制下,估计的误差来自于在真实峰值上所叠加的噪声抖动。相关函数测量法的测量是无偏的,且其方差可达到克拉美罗限(CRLB)。对于矩形包络的一定带宽信号,时差测量误差的理论均方差为:

undefined

其中,B为信号带宽,Bn为输入噪声带宽,T为信号积累时间,γ为测量模块等效输入信噪比。

undefined

其中,γ1和γ2分别为两个接收机的输入信噪比。当γ1和γ2远大于0dB时,式2中的第3项可忽略;若γ1=γ2则可得γ=γ1=γ2;若γ1<<γ2并且γ2>>1则γ=2γ1;当γ1和γ2远小于0dB时,等效输入信噪比γ可近似计算为γ=2γ1γ2。

设测量模块输入信噪比γ=0dB,噪声带宽Bn=1MHz,信号带宽为B=100kHz,积累时间T为10ms,可计算出TDOA的测量精度为:

undefinedns (3)

信号采样频率决定时间分辨率,采样率越大时间分辨率越高,所以要达到较高的时差测量精度,必需有高的采样率。对于窄带信号,如带宽25kHz的信号,由于硬件资源和信号传输等的限制,不能做到很高的采样率,为了达到较高的时差测量精度,需要在求完相关峰值后进行内插处理。两路连续信号做自相关求相关峰峰值时,相关峰与信号的调制码元数有关,码元数越多相关峰越尖锐,越有利于时差测量。

3.6 时差定位精度仿真

若定位节点自定位误差为10米,时统误差为100ns,窄带信号时差测量误差为100ns,在基线为3km时,定位精度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在基线为5km时,定位精度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4 结束语

网络化电磁频谱感知体制是一个较新的应用方式,需要从技术体制和使用方法上进一步进行探索和尝试,随着感知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系统网络化的普及,网络化电磁频谱感知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慧斌.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夏佩纶.目标跟踪与信息融合.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3]易云清,徐汉林.时差定位模型与定位精度分析[J].沈阳,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上一篇:长远眼光下一篇:传统色彩食品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