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集群范文

2024-06-11

特色集群范文(精选11篇)

特色集群 第1篇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 是市场配置资源, 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 具有1+1>2的竞争优势。在新技术的背景下, 河北各地在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了根植于地方基础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集群有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集聚功能明显增强。特别是一些重点产业集群, 以其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和商品集散地, 打造了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优势, 推动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据调查, 2009年底, 河北省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达到了20多个, 比2008年增加了4

牌和相对有限的产量, 又会让产品卖出好价钱。

(四) 利用地理标志品牌优势带动全省企业树立品牌战略。

地理标志品牌的发展与建设已经成为青海省实施品牌强省战略进程中的亮点。在品牌强省战略进程中, 地理标志产品应起到引导与示范的作用, 在其带动下逐步提高我省企业的竞争力, 逐渐显现品牌效应, 改变青海产品有实无名的状况。

(五) 借事件营销大力宣传青海其他准地标性品牌。

应该由青海省政府积极搭以上的各类产业集群200多个。河北省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2, 641.4亿元, 比2007年增长23.3%;上交税金223.8亿元, 比2007年增长24.8%;出口交货值475.8亿元, 比2007年增长55.8%;从业人员353.7万人, 比2007年增长5.68%。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达到16个, 比2007年增加5个;5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达到60个, 比2007年增加10个。但是, 特色产业集群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同时也孕育着潜在的风险与不稳定性。

二、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

由于技术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 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来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一) 结构性风险。

结构性风险是指产业集群由于其资源高度集中于单一产业或有限的几个同类产品, 则当产业集群老化或衰亡时, 可能拖垮整个区域经济, 变成难以复苏的“老工业区”。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基本上是以单一产业所形成的有地方特色的产业, 当集群走向成熟、甚至衰

建交流平台, 不断增强品牌培育力度。借助事件营销来增加宣传力度, 为那些准地理标志品牌做准备, 如“环湖赛”、“青洽会”等省内重大活动的力度和规模还需加大, 并主动“走出去”, 以“大美青海、西宁夏都”为旗帜, 走向各个省市, 进行自我推广和宣传, 多举行例如青海品牌商品上海推介会、知名品牌企业走进“广交会”、“青海之窗”、“走进世博”等大型活动, 让更多的消费者和专家知道青海省仍蕴藏尚待开发的其他宝贵资源。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退时期, 由于其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单一产品, 就很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经济的迅速衰退。在2006年河北省所认定的50个重点产业集群中, 都是单一产业。这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同时也面临着集体衰退的风险, 因此面临的结构性风险很高。

(二) 周期性风险。

产业集群的周期性风险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来源于产业集群内部, 根据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集群由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组成, 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后, 就会面临衰退的风险;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周期性风险来源于产业集群外部, 是一种由于突发的、不能人为控制的、由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原因造成的风险。外部周期性风险可能出现在集群生命周期的任一段时期, 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影响集群内企业的发展。一般, 世界各地经济增长不仅受到国家经济气候的影响, 还会受到国际因素冲击, 尤其是外贸依存度高的地区。

(三) 网络型风险。

网络性风险是指在由主体、资源、活动所构成的网络中, 因主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祖明.传统知识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研究[J].知识产权, 2009.1.

[2]潘江业.完善青岛市地理标志保护制度[J].青岛职业技术学报, 2005.3.

[3]王笑冰.地理标志保护模式选择的几个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 2007.2.

[4]王莲峰, 黄泽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之争与我国的立法选择[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6.

[5]千省利, 郑敏.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立法完善[J].经济师, 2006.2.

体的过度专业化或僵化, 社会资本、技术、信息、人才和物资资源的缺乏或遭受侵害, 以及不完全契约、道德风险、机会主义和偷懒行为给产业集群带来的危害。从网络中主体间关系分析, 最优的产业集群结构是“基于相同的知识技能, 产业集群成员合作开发一定范围的不同产品和服务, 以不同渠道和方式提供给不同客户”。

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基本上局限在本地区范围之内, 单个企业多以生产专业户的形式存在, 一些上规模的企业也多是以血缘关系或亲密朋友关系为纽带而建立起的联合企业。在本地区范围内, 人员流动少, 住户之间交流频繁, 关系十分密切, 基于信任关系和信息共享来协调管理, 大大加强了本地网络中的非正式交流部分。但是, 这种信任可能是暂时性的, 尤其是在竞争加剧时, 这种主要以血缘关系、朋友关系、地缘、同学等私人关系维系的非扩展信任可能是限制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在这种非扩展信任的网络中, 企业间合作半径小、竞争激烈, 网络关系不稳定, 是非常松散的形态, 容易导致恶性竞争。信任可能会成为保护传统方法的力量, 从而抑制创新。

(四) 政策性风险。

政策性风险指的是集群以外的各级政府颁布的法规、规章和文件可能对集群生存带来威胁的风险。产业集群所在地区之外的一些政府行为也会对本地集群发展乃至生存产生严重影响, 其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群外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产品市场, 如禁止某产品在某地区使用等, 本地集群会因市场障碍影响发展, 甚至会因需求的急剧减少导致集群的衰落。这对于销售市场单一的集群风险更大, 因此, 市场多样化对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尤为重要。二是群外政府直接或间接影响本地集群的企业网络, 导致本地集群的衰退。典型的是群外政府制定优惠政策, 向本地集群招商引资, 可能导致本地关键企业离去的同时带走部分配套企业, 造成集群分裂乃至衰退。我国原来的羊绒产业集群在内蒙古, 其依靠的是资源优势, 但由于过分依靠资源优势而不注重创新, 被没有资源优势但注重创新的河北清河羊绒产业集群所超越。这就是一个集群竞争的例子。

(五) 竞争性风险。

竞争性风险, 主要来源于本地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和外地产业集群的竞争。特色产业集群内的企业, 由于地理空间上的临近, 他们除拥有相同的生产技能外, 原材料的状况大体相同, 技术水平相差无几, 对顾客及市场的了解也大同小异。因此, 势必加大了企业生存的压力, 造成企业之间盲目竞争、过度竞争、甚至无序竞争。河北特色产业集群普遍存在“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情况, 在多数企业起点低、规模偏小以及广泛存在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的情况下, 产业集群之间和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必然受到限制;各地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追求“小而全”的倾向, 这不仅影响有潜力的大企业成长, 也削弱了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 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 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此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内外类似的集群会越来越多地与本地集群发生碰撞, 集群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面对外地集群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 本地化网络如何联合与外部力量竞争、相互融合以及如何走向国际化也是本地集群面临的新挑战。

(六) 逆向选择风险。

逆向选择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 市场上最后成交的都是质量差的产品, 质量好的产品相反倒不能销售出去。河北特色产业集群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 企业的技术含量较低, 产品同质性严重, 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企业进入门槛低。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使产业集群中的部分企业降低产品质量以降低产品价格来占领市场, 结果导致质量好价格高的的产品不能销售出去, 最终市场上流通的都是质量低的产品。而且这种现象并不会持久, 逆向选择的结果会破坏集群内的信用网络, 同时助长了偷工减料之风, 竞争到最后, 或者是只会有部分企业生存下来, 或者是整个产业集群的整体衰落, 浙江地区的一些中小企业集群就是很好的例子。

(七) 创新风险。

河北特色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 无论是产品生产、销售还是原材料加工企业, 基本都是靠个人资本发展起来的, 规模较小、家庭作坊的特点明显, 技术含量低, 迫切需要共性技术对产业的支持, 但中小企业无法承担所需的高投入。大多数企业对科技创新认识不够, 在资金、人才上也不具备创新投入的实力。另外, 中小企业集群对技术创新保护能力上比较差, 创新的不合理扩散, 企业模仿行为的增多, “搭便车”的行为, 使得集群内创新企业的创新收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进而削弱了整个集群的创新活力。

三、结论

为了提高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降低和化解产业集群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根据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结合河北特色产业集群的特点, 各级政府和集群内企业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加强政府对全省产业集群的统筹规划, 发展龙头带动企业, 克服特色产业集群中企业规模小, 产业结构单一的风险;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环境, 除了为集群的发展提供共享的硬件资源以外, 还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有效降低产业集群的交易费用, 防止产业集群迁移和衰退;突出集群特色, 实施集群的品牌战略, 建立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产业集群文化, 提高集群核心竞争力;建立集群创新支持系统,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摘要:近年来, 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地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各地的特色产业集群在成长中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这些产业集群面临着结构性风险、周期性风险、网络性风险、政策性风险等七个方面的风险。因此, 各地应该通过政府规划、完善集群发展环境、进行品牌化建设等措施, 降低特色产业集群的风险, 提高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国华.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时空, 2005.4.

[2]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组.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河北学刊, 2006.1.

[3]梁宏.产业集群风险的研究综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1.8.

[4]余荣华, 姜明君, 于晓飞.产业集群风险的传导与防范[J].浙江经济, 2008.11.

特色集群 第2篇

浙江省乡镇企业局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以小企业、大容量,小产品、大市场,小集群、大协作而闻名的产业集群区,在全省工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创造了浙江制造业50%以上的产值,近60%的税收,70%的出口总量和80%的就业岗位。由产业集群构成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展示浙江工业化水平的一张品牌,也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浙江乡镇企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

浙江乡镇企业产业集群(区域特色块状经济)起步于“九五”时期,经过近10年的滚动发展之后,至“十五”期末,产业集群区数量不断增多,规模逐步壮大,大都成了当地的“聚宝盆”,并涌现了一部分主导产业突出,产品销量位居国内市场前列的单打冠军。目前,全省年工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区块有604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283个,100亿元以上的35个,300亿元以上的5个。这些产业集群区块涉及的行业领域十分广泛,有汽摩配件专业区、纺织服装专业区、制革皮鞋专业区、家用电器专业区、五金机械专业区、眼镜专业区、领带专业区、袜业专业区,等等。专业区的经营范围,大到一个产业,小至一个产品(零部件),充分显示出“一地一品”的特色。

纵观浙江乡镇企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具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集聚空间化。生产同类及相关产品的企业在特定的区域空间上相对集中,进而把块状经济的“蛋糕”做大,这一点,在浙江的产业集群中尤为明显。仅诸暨市通过产业集聚已涌现出店口五金、山下湖珍珠、枫桥衬衫、陶朱贡缎、大唐袜业等块状经济。其中大唐袜业专业区年产袜子88亿双,产值达100多亿元,不仅振兴了大唐经济,而且辐射到周边10多个乡镇。二是区域个性化。在现有年产值超10亿元的283个产业集群区块中,具有“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特色区块的占到70%以上,绍兴轻纺、海宁皮革、嵊州领带、柳市低压电器等等由此名扬国内外,尽显“块状经济马赛克”亮色。三是投资多元化。由于产业集群区创业环境优,公共设施配套,成为外商台商投资创业的首选目标。目前,在浙江投资创业的5600多家台资企业,绝大部分落户在工业园区、专业化产业区。许多专业区已成为各类企业竞合的掏金地。四是产销一体化。各地的产业集群区集贸工农、产学研于一体,特别是与专业市场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格局,从而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景象。

我省乡镇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表明,无论是以“一镇一品”、“一县一业”为特征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还是工业园区、专业化产业区,以及正在打造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都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形态,它的形成与发展,合乎结构调整的趋势,有利于结成新的产业链,进一步显示区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

二、催生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因

以产业集群为主要特征的块状经济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一大特色。产业集群为乡镇企业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而乡镇企业通过走向集聚,又做大了块状经济“蛋糕”,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浙江乡镇企业产业集群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得益于区位优势、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从其形成过程看,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原发型”集群。它的兴起往往与某些历史积淀的产业基础、特殊人力资本等要素密切相关,主要依靠自发经济力量的内生驱动。在这方面,浙江老百姓商品意识强烈,能工巧匠众

多,这为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独特的优势。如宁波的服装、永康的五金机械业,就是靠能工巧匠创办与专业市场相匹配的工业企业或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务,通过不断地孵化衍生,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同类企业高度集聚的专业化集群。另一类是“嵌入型”集群。它的兴起与当地文化基因并无直接关系,往往是由最初的产业外来引进,在专业化分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驱动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如嘉善的木业、慈溪的小家电等基本属于这类产业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从优化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入手,从“九五”时期开始,因地制宜建立了一批高品位的乡镇工业园区,初步改变了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促使乡镇企业走上了集约化发展的轨道。农业部专门在浙江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了我省园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二是从改善小企业创业环境入手,从去年开始,我们重点抓了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目前,已有100个小企业创业基地雏型初现,累计建造标准厂房425万平方米,有效地拓展了小企业的创业空间,进一步提高了乡镇企业的集聚效应。三是立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引导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大企业大集团结成产业链,广泛开展配套协作生产。

与此同时,为了切实把乡镇企业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近几年来,我们还注重抓了面向区域特色块状经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建设,现已建成融资担保机构225家,共性技术服务中心23家,省级行业(专业)协会15个,并帮助150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门户网站。近几年来,这些服务机构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为乡镇企业解决各类实际问题2000多个。其中为农村中小企业累计担保贷款5.3万笔,获得贷款金额315亿元。由于服务到位,极大地增强了产业集群区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产业集群区的功能与作用有资可鉴

一是产业集群区创业环境优,发展空间大,就业岗位多。在浙江各地,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形成的产业集群区,不只是单一的加工厂,而是集加工、营销、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厅”。良好的条件和周到的服务为各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统计,全省604个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区已集纳了近70%的乡镇企业,并为社会提供了近1000万个就业岗位,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强大吸收器,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不仅如此,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和衍生,较好地缓解了企业发展与要素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二是产业集群区综合设施配套,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产业集群区具有组织化程度高、专业协作强、信息网络畅、成本费用低等诸多优势,能使企业在产业集群区如鱼得水,各得其所。据对全省年产值百亿元以上的专业区调查显示,企业向专业区集聚后,产业分工更加细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资源的循环利用率明显提高,一般可以节约工业用地10-20%,减少水、电、气等工业管网10-20%,缩短交通运输线20-40%,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使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壮大。三是产业集群区成为工业化的重要一翼,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是实现城镇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没有高质量的工业化,就没有高水平的城市化。这几年,我省各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集镇为轴心,积极构建产业集聚平台,既提高了农村工业化水平,又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许多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集镇,如今发展成了城市的副中心。绍兴的柯桥、乐清的柳市、东阳的横店,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四是产业集群区外向型程度高,成为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桥头堡。这几年,我省乡镇企业的外向度明显提高,在与国际接轨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先人一步,除了入世带来的机遇,也与产业集群区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全省1万多家拥有自行进出口权的企业,80%集中在专业区,许多专业化加工区已发展成为

承接来料加工和扩大出口贸易基地。“十五”期间,年出口产品交货值均在3000亿元以上,增速居各项经济指标之首,出口范围已扩展到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随着合作领域的拓展,外商、港澳台商到浙江投资创业的明显增多,产业集聚区吸引力尤强,成了投资者的宝地,创业者的乐园。

四、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对策举措

一要引导乡镇企业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乡镇企业量大面广,对增强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扩大就业,都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优势显而易见,但自主创新能力是先天不足的,仅凭单打独斗,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胜人一筹。为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集聚为平台,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切入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具体包括: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区域共性技术中心为载体的技术支撑体系;以服务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以产业导向和法律手段为主要方式的调控体系。以此增强乡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要注重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把构建产业集聚平台与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城镇化品位,有利于提高综合设施利用率。为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集镇为轴心,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产业集群加工区,构建块状经济新格局。对入驻产业集群区的乡镇企业,拟免征城镇建设配套费,并根据就业容量的大小和对三产的带动作用,在企业登记、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倾斜。

三要强化乡镇企业产业集群区的服务功能。这直接关系到产业集群区的凝聚力、向心力。要根据产业集群区的规模、行业特点,建立相应的服务机构,热心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科研攻关、质量诊断、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等服务。尤其要着重在产业集群区创建共性技术服务中心,建立行业协会,按照市场化运作,法人化管理,帮助企业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已确认的100家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基地,要切实承担起500万务工农民的培训任务。政府要加大对各类服务机构的扶持,选好配强资质人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3篇

一、2014年汝州市主要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发展情况

1.河南梦想面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情况

河南梦想面业产业化集群2014年产值15.6亿元,主导产品有系列品种面粉、挂面、高中档系列饼干、可松面包等。配套机构有河南省焙烤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等机构。集群采用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连动形式,拥有自建生态示范园基地3万亩,小麦种植基地10万亩,集群内原材料全部由自建、订单基地提供,其中:合同收购的原料占生产加工原料的90%以上。河南梦想食品有限公司产品辐射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产品直接出口加拿大、马来西亚、南非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

2.汝州市汇捷生态生猪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汝州市汇捷生态生猪产业化集群2014年产值22亿元。主导产品是新美系长白、长大、杜洛克种猪和商品猪,集群采用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合同的方式连接成利益共同体,年可销售种猪5万头、商品猪50万头,日屠宰生猪500头,带动农户2.2万户从事生猪饲养,直接新增就业岗位1200余个。公司拥有自建生猪养殖基地500亩,订单玉米种植地12万亩,订单面粉加工厂22座,订单大豆加工厂16座。

3.汝州市宏翔生物饲料产业化集群发展情况

汝州市宏翔生物饲料产业化集群2014年产值15.13亿元。该集群是以生物发酵饲料为核心产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扩展,集群采用以“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户1.3万户,吸纳劳动力8284人。并与河南中宏康馨农业有限公司、平顶山中宏华龙饲料有限公司、汝州中宏叶馨禽业有限公司、汝州远鑫商贸有限公司、汝州市蛋鸡产业协会等经营主体共同经营,实现集群销售收入15.13亿元。截至2015年12月底,该公司先后申请国家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完成省级鉴定成果3项,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1项,为集群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育发展产业集群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大集群发展指导,加大产业财政整合及投入力度

根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要求,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负责人加深了集群发展的认识,使他们逐步形成了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走集群发展的路子的发展思路;其次全市加大了各级各类资金的整合投入力度,秉着真实、负责的态度,全年整合投入重点企业及生产基地资金近3500萬元,有力地推动了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2.加快政策扶持落实力度

一是落实优惠政策。对入驻产业集聚区的企业从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全面完善了产业集聚区的道路及供配电设施建设。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落实政府政策奖补的同时,整合了各级各类资金的投入力度,全年奖补各类资金投入达到了近3000万元,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集群的形成。

3.均衡发展各类产业类型,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从实际出发,着力培育蔬菜、药材、果品加工、以粮食为原料的发酵产业,着力培养农民的技术操作水平和企业家的进取开拓精神,培育新的农业产业增长点,引导农业的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完善品牌注册,按照“三品一标”标准创建自有品牌,形成品牌优势。

三、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集群产业系统化和特色化不足,产业链条较短。汝州市农业产业化集群相关产业配套服务缺乏系统化,农产品加工多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农业产业链短,适应产业特色的空间布局不合理,阻碍其实现产业化发展。

2.筹资渠道单一,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所需资金短缺。汝州市农业生产整体上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较小,积累能力有限,而且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比例也有限;同时,信贷资金支持程度和吸引大型工商企业及外资投入均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

3.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低。当前,汝州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与主导产业的发展还不配套,如:与种养业相关的防病治虫药物、农机供应以及农产品储运流通渠道不通畅且未集聚,生产技术比较粗糙,自动化程度不高,质量控制也不能完全达到出口的要求等。

4.对农业保险不够重视,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的风险较大。农业生产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产生严重损失,这种损失是农户和产业化组织远远不能承受的,需要依靠农业保险机构来解决。而目前农业保险业务在国内保险业务中的比重也很低,农业保险费占全部保险费的比率不到1.5%。

5.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汝州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生产设施、装备较落后,生产的各个环节所采用的技术仍停留在比较滞后的水平上,因而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

四、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1.根据区位优势选择特色产业,打造地域品牌。在统筹研究和制订地区发展规划上,应以市场为基础,选择具有一定发展优势的本地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形成本地的竞争力。

2.加大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把高新技术引入产业化经营领域,加速农业技术向产业化的转化。

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第4篇

1 围绕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根据河南各地已有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可知, 特色农业是其发展的前提基础, 而特色农业的形成则多是依赖于当地的各类资源条件, 如信阳毛尖茶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依赖其特色农产品毛尖茶, 而信仰特有的自然资源环境孕育了口感独特的毛尖茶;又如洛阳牡丹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则既依赖于特殊的自然资源又依赖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源。因此, 挖掘各类资源禀赋, 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借此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将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现实基础和竞争优势。

1.1 依托地方特色生态资源发展农业产业集群

虽然农业科技不断进步, 但多数农产品的生长仍较多的依赖于水土、光照及温度等自然资源, 因此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绝大多数是以自然资源条件为基础的。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 南北气候交替, 自然环境复杂多变, 农业基础深厚, 不少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优势农产品, 如信阳毛尖茶、新郑大枣、洛阳牡丹、河阴石榴、灵宝苹果等。由于生态资源条件很难被完全复制, 这些特色农产品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优势, 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具有该种特色生态优势的农业产业集群, 需要围绕本地传统优势农产品, 不断丰富产品品种, 发现其新用途, 并对其衍生产品进行研究和开发。

1.2 依靠历史传统发展农业产业集群

河南省农业种植历史悠久, 形成了大量拥有丰富文化历史内涵及传承了悠久种养殖传统的农产品, 如洛阳牡丹、新郑大枣等。这些特色农产品在长期的种养殖传统习俗中, 积累了更多的特定农产品的种养殖技能、种养殖规模和产业氛围等, 这些种养殖传统不断地与当地的民俗习惯等相互融合, 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难以被模仿的地方根植性, 并进而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河南省实际情况出发, 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 在培植和选择地方农业主导产品时, 要从当地资源出发, 依托特色种植养殖的历史传统, 因地制宜地选择好市场空间大, 资源后备优, 经济效益高的特色农产品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 开发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1.3 借助区域品牌推动农业集群发展

区域品牌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 区域内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均可以使用该品牌, 因此具有良好商誉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所在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生产经营者在该地区集聚, 进而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集群。如原阳大米区域品牌在名声鹊起后, 又吸引了更多的大米生产经营者在原阳地区集聚, 推动了原阳大米产业集群的发展。除此之外, 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为代表的区域品牌还能对特色农产品和农业产业集群起到保护的作用。河南省农业资源丰富, 拥有许多符合地理标志保护的名优特农产品, 为河南省开发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应借助农产品区域品牌推动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跨越式发展。

2 拉长农业产业链, 拓展集群内网络联系

要想扩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规模及效益, 就必须从整合农业产业链的架构和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两方面入手, 延展农业产业链的长度、扩大其宽度、增加其厚度。

2.1 整合农业产业链的架构

整合农业产业链的架构, 目的是延长产业链, 提高产业集群内的合作效率和集群整体的经济效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确立主导产业, 依托龙头企业, 把资金和技术引进到产业化经营体系中, 把分散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 实现规模化经营;二是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 建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生产体系, 逐步构建完善农业产业链。例如, 驰名中外的“双汇”品牌和“南街村”品牌, 打造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食品产业群, 让河南食品叫响世界。

2.2 依托农业科技, 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

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集聚区内的关联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粗加工企业, 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程度较低, 还没有实现特色农产品的精细化深加工及延伸农产品开发链和价值链。因此, 需要立足产业集群内丰富的优势农产品资源, 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 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 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实现农业产业集群的优化与升级。农产品精深加工可以将以往“大而全”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分工细化的“小而专”的生产模式, 增强各环节农产品的功能和用途, 使整个集群以链状的网络结构进行延展。

2.3 发展龙头企业, 拓展农业集群产业链

农业龙头企业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经营规模和综合实力等方面都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由于河南省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较差, 因此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对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完善集群内部的分工与协助、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集群整体科技竞争力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借助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促使集群网络稳固

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中介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基本力量。针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中产业链条短而单一、网络联系薄弱等特点, 应鼓励各类农民主体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 拉长集群中的产业链条, 增强集群内各主体的网络联系。对规范化合作社、示范性合作社实行动态管理, 财政扶持资金和项目安排向相应的示范性合作社倾斜。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体系, 一方面可以加强产业集群内部各厂商和农户之间的分工、合作与联系, 有效减少区域内过度竞争及无序竞争,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农产品供应链的一体化发展, 降低产供销各环节的交易成本, 提升整个集群内相关生产经营者的利益。

3 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为集群发展提供保障

由于在农业产业集群内外部都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农产品等物资的流动, 因此物流体系的完善与否和成本效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集群的辐射范围和产业链长度。对比国内外发达的农业产业集群可知, 其相关的辅助性流通体系及物流配送体系都有比较成熟、有些甚至很发达, 完善的物流体系已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强有力支撑。而河南省的农产品物流却普遍存在着技术和设施落后、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 削弱了农产品物流体系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服务和支撑功能。因此, 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在全省范围内多节点、全方位打造现代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地方政府部门应牵头构建以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点为枢纽, 以物流公司为经营主体, 以各类超市为配送末端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

4 培养适合农业集群发展的社会环境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是在已有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经营的实现, 需要良好的区域社会根植性作为其发展的基础, 通过改善区域社会环境可逐步孕育出适宜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根植性。良好的社会根植性可以为区域集群内各经营主体铺设良好的互信关系, 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 使得共同行动的阻力减小, 这样可以带来产业集群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

4.1 重塑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是产业集群的灵魂, 决定了产业集群的不可被复制性, 并成为产业集群文化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区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社会关系网络, 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各经营主体的社会关系网络为集群的稳固化奠定了基础, 同时集群内各经营主体也必须凭借当地文化网络构建其竞争优势, 以促使集群持续化发展。因此, 对于河南省众多传统农区而言,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重塑区域文化, 着重培育合作共赢、诚信互利等适宜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 增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内各经营者间的相互信任与协作, 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发生。

4.2 培育企业家精神

通常来说, 各类产业集群的形成也是一批企业家在特定区域内集聚的过程。企业家精神对产业集群发展往往起着主导效力, 推动其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河南省传统农区大多数思想守旧、最缺乏的就是企业家精神, 因此, 在推动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 应首先着力培养企业家精神, 鼓励广大农民的创新和创业思想意识。

5 转变政府职能, 改善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

根据国内外典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历程来看, 政府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各级政府部门不仅要进行科学规划、有效布局, 并且还要提供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 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避免盲目、重复、无效的构建集群。

5.1 制定科学的农业产业集群规划

政府往往是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者, 但不应是主导者, 这种角色定位主要是由其性质所决定。河南省相关部门可组织专业人员对本地特色农业资源进行深入调研, 依据地方自然条件、物种资源、已有农业技术、现有产业规模、历史文化习俗等, 制定政策措施, 开发、利用和保护区域内特色农业资源。并根据农业发展客观规律, 进行科学的特色农业产业规划, 使全省各地统筹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5.2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和农业保险体系

由全省多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实践情况来看, 资金往往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因此, 有必要推进河南省农村金融制度改革, 建立普惠性的金融体系, 通过健全的金融制度来满足产业集群内大型龙头企业的资金需要, 以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来满足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要。政府还要从政策层面增加金融有效供给, 逐步建立与完善当地农业产业集群贷款信用担保体系。由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在给农户带来收益的同时, 也会增大农户因单一种植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政府可通过对农户、农业企业所交纳的保费以及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亏损提供适当补贴, 来加大对农业金融保险的支持力度, 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内农户和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金融保障。

5.3 实施积极的财政和税费政策

由于农业属于弱势产业, 同时也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因此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河南省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采用种子补贴、销售补贴、灾害补贴以及农业机械设备购置费补贴等方式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由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性, 地方政府应对推介宣传集群品牌的营销活动提供财政补贴, 提高河南省特色农业集群知名度和优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5.4 组织农民培训, 为集群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 而农业集群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农民, 其素质普遍偏低, 因此, 为了促使集群的发展首先就要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河南省的具体情况, 各地政府的具体做法可包括:第一, 构建新型培训网络。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构建以乡镇为基础、县市相配套、农业产业相关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民科技培训教育网络;第二, 有计划、全方位地搞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根据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目标, 分层次、分阶段地确定培训内容和继续教育方式, 实施动态、开放、跟踪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 做好农业集群内广大农民的培训工作。整合现有成人教育与培训资源, 动员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集群内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参与培训工作, 为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5.5 构建科技信息传递的平台和渠道

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 都和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 而河南省各级政府可以利用自身公共管理核心主体的地位, 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知识平台和知识传递渠道。首先, 政府可以集中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产业集群内的龙头企业的技术力量, 以短期培训、入户指导的形式对集群中的农户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其次, 政府可以在集群内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学校、科研院所之间, 架设人才流动和科技信息流通的渠道, 为企业之间的合作、技术的快速转化提供便利条件;最后, 政府可以建立农业产业集群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不仅发布供需、库存等市场信息, 还将相关研究发展的情况、技术转化的情况进行广泛宣传。

参考文献

[1]闫志利, 林瑞敏.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 :168-172.

特色集群 第5篇

中国企业集群切合企业实际,以实施中小企业特色电子商务提升为切入点,全力打造中小企业低成本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电商贸易的迅速崛起。目前中国企业集群已拥有数千个大型产业集群,注册会员120万人,成为中国中小企业电商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集群的乘数效应极大。自中国企业集群上线以来,容商网先后投入4000万研发一键推广功能,今年又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平台直接交流工具-容商易语。容商之所以敢不断的投入巨额资金,是因为中国产业集群适应市场,它的前景一片光明。”谈起中国企业集群,容商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企业集群带动了中小企业的电商发展,为电商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支撑起电商经济的一片蓝天。

特色集群 第6篇

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对促进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意义

■特色产业集群是推动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可以吸纳大量农业劳动力,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速度。

就业门槛较低。特色产业集群一般是基于地方优势资源而构建起来的,在这些区域,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居多,因此,对需求劳动力的企业来讲,其发展之初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太高,需要的是大量熟练工人,无需很高的知识和技术要求。从劳动力供给方看,选择并进入这类企业的农民工一般是就地转换职业者,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工还是兼职身份,对工资水平、各种福利待遇要求一般也不高。所以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比较顺利地进入特色产业集群中就业。

企业发展及就业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首先,特色产业集群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扩散效应,从而导致集群内企业数量激增,产品的产销量迅速提高,进而促进了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其次,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合以及由联合而产生的更大的需求,将会带动生产要素市场、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等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增加就业人口提供了可能;再次,行业部门的增加和扩大必然产生对人口的拉力,而随着人口的逐渐集中,又会带动当地的房地产、餐饮、商业、旅馆、金融、教育培训、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集群越发达,其提供的就业机会就越大,而且集群内的就业岗位会随着集群的扩大有倍增的特点,这就是特色产业集群就业的乘数效应。

■特色产业集群的整体扩张有助于推动城多之间的互动,实现城乡融合和城多经济社会一体化

城乡互动、城乡融合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而特色产业集群正是实现城乡互动和城乡融合的载体,这是由特色产业集群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扩张性决定的。

特色产业集群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征。这种专业化不仅使得产业集群内各企业之间、企业与支撑机构之间、企业与周边环境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而且可以促进产业集群进行专业化分包。

产业集群对区域外的投资者有强烈的磁场效应。由于产业集群具有低进入壁垒、高生产性预期,因而对区域外企业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促使他们到此投资创业。投资的增加、企业的不断集聚,不仅使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交通网络进一步扩大,并逐步向农村进一步延伸,使域内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可能,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特色产业集群的创新有利于推动区域内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深度城市化

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城市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深度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以往“城市病”的问题就在于城市拉力不足、农村推力过大、产业缺乏支撑力。而特色产业集群是立足地方特有资源,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看,具有成本低、效益好的特点。尤其是特色产业集群内部比外部企业往往更熟悉相关技术、先进设备供应等市场信息,并且知识、技能、经验和最佳生产经营模式能很快在该地区中迅速传播,从而提高集群企业和各类机构的创造力,形成区域创新系统。集群内网络化的组织机构通过互相学习、建立信任并不断积累知识,构成一个学习型区域。而这种学习型区域对于创新思路、提高和使用技术是有促进作用的。可见,特色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走上新型工业化之路,从而实现深度城市化的目标。

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中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原则

北京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应围绕优势资源或产品,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千方百计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要以市县域经济为载体,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特色强县”、“特色强区”战略,努力做好特色产业、农村开发和小城镇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城乡互动和城乡融合,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应遵循以下原则:

■突出特色原则

北京各区县必须依据各地的区位、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品牌企业。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生产特色产品,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基础。虽然特色产品并不是特色产业集群,但是特色产品生产是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因此,北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应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全面实施林果业、养殖业、畜牧业和种植业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立足当地优势资源,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突出抓好一至二个主导产业,集中连片布局,发挥规模优势,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的布局。

■市场导向原则

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以农特产品为基础,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有知名度的农特产品品牌企业。各级政府要增加对龙头企业和农特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投入,金融部门要及时满足其合理的资金需求,优先推荐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和农特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特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加强优质农特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创造一批品牌产品。大兴、顺义、通州、房山等平原和浅山区,水土资源相对丰富,可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优良特色农产品品种,进行大规模专业化的生产和加工,将市场前景好的名优特色农产品转化为当地的主导特色农产品,以满足农产品中高端市场的需求。另外,还可以利用北京地区的技术优势,发展籽种业等类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可观的种植业。门头沟、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区县作为生态涵养区,可充分利用自身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增加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这些地方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将特色农产品和观光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

■特色统筹原则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避免特色雷同,发挥区域性中心城

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安排城乡特色发展,加快农村特色开发,促进城乡特色共同繁荣。要注重城乡特色互动,延长特色产业链条,逐步扩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分拆或外包大型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延伸产业链条到各县城甚至乡镇,扩大特色产业集群空间,通过产业合作实现城乡合作,促进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的联合与合作,这是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推动北京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向深层次发展的有效手段。

■政府扶持原则

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对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形成和发展予以指导和管理,在税收、金融、人员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多做工作。加快北京县域制造业的发展是提升其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在打造北京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要打破行政界限,确立整体发展观念,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质量,积极创新,坚决避免重复建设导致的低水平竞争。

北京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

■选择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从物质形态上看,特色产业群应突出地表现为产品具有“名、特、优、新”等特点,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换代,持续具有“特色”,实现产品系列化,最终形成各种各样的特色产品,以满足某种独特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这种特色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如大兴的西瓜。因此,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首先要发展特色产品,以特色产品来体现。

■围绕特色产业群的特色产品展开研发生产及服务

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特色产品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实现产业化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形成独具优势的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一方面要具有调整地区产业结构的功能,另一方面还能够在区域内部有效地整合资源,形成一个协调的、强有力的、有利于特色产业长足发展的系列性产业价值链。

■以特有资源的科学转化为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抓住特有资源,深化科学转化。这里所指的特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历史景观、特有产品等。由于北京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不均衡性,所以,不同地区的地域性越强的自然资源就越容易形成区域特色资源优势,进而形成以自然资源为特色内容的产业集群。

■以特色经济区域为载体

特色集群 第7篇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 从事某一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相关的各种机构, 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企业群落, 是提升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形式。近年来, 杨凌示范区以国家农产品深加工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基础, 以打造涉农工业战略高地为目标,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聚集起了一大批特色工业, 初步形成了涉农产业集群化发展雏形, 为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财政扶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实施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一) 财政实施的政策措施

1、财政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

近年来, 杨凌示范区财政重点扶持中小企业139户, 累计投资11 500万元;其中支持特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15个, 投资1 230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68个, 投资5 576万元;支持特色产业中小企业节能减排项目12个, 投资984万元;支持建立特色产业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基地6个, 投资492万元;支持特色产业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和延伸产业链项目38个, 投资3 218万元;为特色产业中小企业融资78家, 融资额45400万元。

2、实施税收、非税收入征收优惠政策。

在实际征管中, 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月营业额采用核定征收方式征收, 对于月营业额20 000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 示范区严格执行相关优惠政策, 没有征收增值税、营业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 (含6万元) 的小型微利企业, 其所得额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对认定的小型和微型企业, 免征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12项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有关行政事业类收费。

3、扶持困难企业, 努力盘活闲置资产。

针对杨凌部分特色产业企业存在资产闲置和土地产出率低的状况, 2012年专门成立了企业闲置资产清查治理专项工作小组, 确定了12家企业作为工作重点, 采取并购、重组、收回闲置土地、破产清算等不同方式盘活了部分闲置资产。

4、配合区镇政府构建特色中小企业创业孵化体系。

示范区出台了促进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的意见, 成立了注册资金3亿元的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 依托火炬创业园、企业孵化园和创业实训基地等各类创业平台, 培育高端创业团队、创业人才和企业家, 扶持科技创新等项目。

5、支持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机制。

区财政在示范区规划下, 积极配合支持组建了注册资金1.3亿元的全省最大涉农担保公司、3 000万元的杨凌金融港小额贷款公司, 筹建了注册资金2亿元的杨凌农村商业银行, 成立了规模3亿元的杨凌东方富海生物产业投资基金。配合、组织区内赛德高科等3家企业发行了8 100万元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制定了促进股权投资产业发展的意见和企业改制上市扶持奖励办法, 对企业上市前的扶持力度最高可达300万元, 本香食品、圣妃乳业等企业共获得2亿元的创投资金支持, 储备上市后备企业10户。

(二) 财政扶持特色产业集群政策的成效

1、生物产业蓬勃发展。

以郝其军制药、麦迪森制药、皓天生物、华盛制药等为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制取的中药及制剂、生物药品、生化药品等新型医药产品, 聚集密度和居全省前列。目前, 已有10家医药生产企业通过国家GMP认证, GMP生产区总面积为11.79万平米, 已获得药品批准文号215个, 共拥有省级名牌产品7个, 省著名商标6个, 从业人员3 000人。已建成现代中药药品生产线42条, 年可提取中药30.2万吨, 年产片剂23.8亿片, 胶囊剂17.11亿粒, 医药企业聚集密度和产能居全省前列。

2、涉农产业快速崛起, 杨凌已经成为陕西重要的饲料产业集聚地。

生产规模约占陕西饲料产量的六分之一, 其中湘大饲料、石羊饲料、华秦饲料三家企业进入全国饲料行业100强;环保农资产业中的化肥、农药等企业达30多家, 从业人员1 000人, 拥有省级名牌产品3个, 省著名商标3个, 全产业预计年产值超过10亿元。生物育种产业依托杨凌雄厚的动植物良种繁育推广科技研发优势, 通过“公司+农户+科技人员”等模式, 区内一大批良种繁育企业开创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3、绿色食品产业集聚群快速壮大。

食品工业创出了名牌、名企聚集展现了巨大潜力。现有企业40余家, 重点发展粮油、果蔬深加工、果汁、乳品、蜂产品、肉制品加工、果酒、食用菌加工等。拥有省级名牌产品5个, 省著名商标6个。重点企业有陕西众兴高科生物有限公司、陕西汇源果汁有限公司、陕西万盛肉类有限公司、杨凌圣妃乳业有限公司、杨凌来富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公司、杨凌圣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陕富面业有限公司、杨凌福锦粮油有限公司等。

4、重点支持的农业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集聚群进展良好。

目前, 投产的主要有博通农机、天工实业、化建设备制造、欧迪亚实业、星环制造、CBE公司、天祥公司等企业, 从业人员1 500人, 拥有省级名牌产品1个, 省著名商标4个。另外依托农、林资源优势, 示范区积极引进以植物桔杆、枝桠柴树枝为原料的板材、木塑加工、建材生产项目, 全力打造陕西乃至西北重要的环保型、循环经济型新材料产业集聚地取得了良好进展。

5、财政扶持的重点集群企业效益显著提高。

截至2012年底, 财政共扶持特色产业集群园区1个, 集群企业68个, 实现销售收入198 816万元, 上缴税金1 828万元, 利润总额8 595万元, 分别比2010年增长40.51%、89.36%、168.23%, 产业集群园区从业人数4 499人。

二、示范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特色产业集群起步晚, 缺乏大型龙头和领导企业

目前, 全区涉农工业主导产业中最大的生物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仅为45亿元, 食品产业和农机装备制造集群规模年产值都在20亿元以下, 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另外特色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缺乏大型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 企业间横向竞争和纵向协作关联度不高, 形成区内现有企业之间的协作需求不强, 多通过区外的协作配套来实现社会化生产, 进而形成了“指头多, 拳头少, 优势不够突出, 特色内涵不够丰富, 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局面。

(二) 多数企业的品牌正处于塑造阶段, 特色产业的大品牌尚未形成

示范区现有涉农企业的设立及建设大多是从杨凌开始起步并发展, 运行时间不长, 以4-8年居多, 尽管许多企业的产品品质较高, 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政府及相关团体的授牌, 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 市场影响力不大, 加之特色产品宣传推广普遍力度不大, 尚未真正形成品牌优势, 这样也就难以形成示范区主导产业及特色产品的“大品牌”。

(三) 涉农工业企业的布局分散, 空间集聚度不够

由于多年来示范区在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中存在前期功能区划分不够明确, 加之建设资金的不足和每一期的建设用地规模较小, 一旦所有项目来了, 往往只能根据现有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地建设, 对于周边项目之间的关联度、配套性和同类性考虑不足, 尤其是生物产业园、农机产业园、饲料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区域划分不明显, 园区内项目存在交叉和分散的现象, 没能形成较强的产业聚集度和关联度, 从而形成了现有涉农工业企业布局的专业化、集聚化与园区的集群化开发建设缺乏有效衔接, 并限制了区域产业配置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

(四) 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能力是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化持续壮大的关键因素, 尽管杨凌示范区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几个产业联盟, 但涉农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强度较弱, 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不高, 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及其相关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乏力, 突出表现在:杨凌中小企业以国内外己有的先进成熟技术或产品开发为主, 其核心知识和技术普遍是从中小企业群体外部获得, 采取“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 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过程以企业自身为基础, 缺乏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加之企业规模较小, 技术创新投入较少, 技术创新能力有限, 而企业与区内的两所大学的技术合作多采取短期松散方式, 并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紧密型的技术协作网络。由此造成了中小企业集群内自主创新系统并未形成, 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渠道不畅, 知识的“溢出效应”难以发挥, 产业内合作协同效应难以形成, 创新活力大大降低。此外, 杨凌涉农企业发展多以科技型人才领衔为主, 缺乏具有市场运作经验的企业家, 特别是缺乏职业经理人。

(五) 生产性服务发展缓慢

一方面, 杨凌示范区大多数企业依然是“大而全, 小而全”的封闭式自我服务模式, 缺乏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外包降低成本的意识, 认为自己完成整个业务流程更放心, 实际上是开展了一些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另一方面, 现有会展、资产评估、项目咨询、人才培训、信息咨询、产品检测、商贸物流、信贷担保等生产服务组织普遍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知识技术含量低, 其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满足不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 加之, 由于生产服务组织未实现规模经济, 导致一些生产性服务成本相对较高, 服务质量较差, 进而形成了生产性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低水平平衡。同时受杨凌缺乏大中城市所具有的完备的公共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生产要素聚集效应, 制约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 也对做强做大产业集群形成明显制约。

(六) 企业融资难依然较为突出

近年来杨凌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机构不断健全, 担保机构的服务规模不断扩大, 极大地促进了涉农企业的发展, 但是相对于涉农企业的资金需求而言, 银行信贷支持力度仍显不足, 突出表现在:一方面, 杨凌涉农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资产规模较小, 并且普遍处于成长期或规模扩张期, 对外部融资的需求量较大, 而现行的信贷融资机制基本上是适应国有工业企业外源性融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这些涉农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物, 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出现了一些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另一方面, 受体制性因素的影响, 杨凌工行、建行和农行等仍未能按地市一级分行获得授信, 加之, 银行信贷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的滞后, 直接影响着杨凌信贷规模的扩大以及涉农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提升, 从而形成了企业融资难与银行惜贷并存的矛盾。

三、推进示范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创新思路, 突出重点, 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化体系

按照“依托产业搞好示范, 围绕示范做大产业”的思路, 围绕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以食品工业、生物产业、环保农资、农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化体系建设目标, 以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和涉农工业产业集聚两大核心示范区建设为核心, 实施集群化驱动、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带动战略和特色产业提升计划, 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发展平台建设, 引导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 培育壮大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性好的龙头企业集团, 力争在产业集聚发展模式转变上取得突破和提升, 把杨凌建设成为陕西涉农工业发展的战略高地, 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二) 政策支持, 规划引领, 提升集群的发展承载能力

一是在用足用好现有中省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基础上, 结合自身发展需求, 对符合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项目及产业配套项目, 可给予中省各类项目争取信贷、土地优先使用、税收以及财务补贴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二是根据杨凌示范区园区发展规划、特色产业规划和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方向等政策文件, 进一步完善集中区内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三是加快推进建设国家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农机产业园、饲料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 扶持五泉小企业创业园、杨陵区县域工业园等小微企业培育平台建设, 以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扶持重大引资项目入驻园区等方式, 带动各个专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创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和支撑平台, 形成功能完善, 特色鲜明, 规模适度, 有较强产业聚集能力的核心示范区。对集群内企业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 符合示范区重点产业发展政策, 年纳税额较大的企业, 给予一定的奖励, 打造集群的影响力。

(三) 集中财力, 龙头带动, 打造集群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在保持示范区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 积极探索中省财政支持杨凌的各类项目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突出重点、集中使用”的原则, 对中、省财政安排的性质相近、使用范围一致的各项支持中小企业资金进行整合;同时, 根据示范区财政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 不断充实企业发展基金, 设立食品、生物医药、机械加工、农资等特色产业专项发展资金, 重点支持产业集群中的优势企业, 不断提升集群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四) 规范引导, 服务支撑, 构建集群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按照“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做强科技推广与培训、提升会展平台作用、强化金融支撑能力”的思路, 构建以物流、科技培训、会展、金融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一是加快建设集仓储、分捡、包装、加工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 构建产业发展与物流业互动机制。二是做强科技服务与培训。三是依托杨凌涉农展会品牌, 为集群内企业打造营销和宣传窗口。四是构建有利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投融资机制, 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五是整合区内现有的产权交易机构, 创建杨凌产权交易市场。

(五) 创新资源、引进人才, 增强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

通过引导产业集群核心企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创建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 构建产业联盟, 打造集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产业集群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投入, 开展上下游技术和管理技术合作开发, 提升主导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展国际合作, 带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通过技术创新积极探索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 拉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 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活动, 鼓励企业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 有效利用外部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撑。

(六) 抓住机遇, 招商引资、不断为集群发展注入活力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 加强招商引资战略研究, 不定期地发布招商引资项目指引及产业导向目录。加快实施以产业链招商、产品配套和协作企业招商为主的多种招商方式, 实现招商引资由依靠政策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由重数量的招商引资向围绕产业定位进行针对性的选商引资转变, 由生产型投资向生产型与配套型投资并重转变, 形成“引进一个大项目, 跟进一批配套企业”的招商新局面。同时, 密切跟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签约项目, 切实搞好后续服务, 确保合同签约履约率, 引导中小企业主动与重点项目协作配套, 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摘要: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织形式。总结分析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剖析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针对性地提出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第8篇

2011年6月, 国务院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中原经济区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并指出中原经济区是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并指出河南是人口、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 新兴工业大省, 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问题。近年来, 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进行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已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 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阶段。发展农业产业集成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 在地理位置上集中地公司和机构的集合。而所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要实现特色农业与产业集群的互动, 故我们可以把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界定为: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 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中心, 大量与产业有关的支撑机构如:如组织、协会、科研机构、大学、咨询中心等由于共性或互补性在空间和地域上集中, 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网络集合体。简单地说,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范围内的集聚。

一、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 产业集群处于形成阶段、且发展迅速。

河南乡镇企业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 堪称农业产业化的雏形, 90年代中期向纵深发展的农业产业化, 产业集群现象开始展露。近几年, 随着国家对中原经济的重视, 已经给予的各种惠农政策, 加之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催生等外力作用, 同时河南依靠特有的区位优势, 凭借方便的交通, 依托独有的农产品种类,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步入快速发展轨迹。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河南拥有产业集群388个, 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两条大规模的农业产业链:一条是以小麦—面粉—面制品的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一条是以畜禽—屠宰—肉制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

(二)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不断完善。

农业产业集群在河南的表现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1、“公司+农户”模式;2、“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3、“公司+基地+农户”模式;4、“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四种模式虽然不能完全的以后一种模式发展取代前一种发展模式, 但是他们代表了农业产业化过程的不断完善, 在河南省由于不同区域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市场环境和集群的形成过程等差异使得这四种发展模式是并存的, 但是毫无疑问的, 第四种模式是农业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三) 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

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群体已经在河南成巍然之势, 这些行业中的佼佼者的产品量位居国内前列。2012年, 河南省有3, 0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为60家、562家和2, 502家。全省食品加工已扩张到23个门类、24个行业。方便面、火腿肠、速冻食品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排在全国同行业的第二位, 居全省各行业之首。到2011年, 全省粮食加工产量高达3, 450万吨, 居全国首位, 并连续3年维持不变;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和速冻食品生产基地都在河南这片沃土扎根成长。2012年河南省有17家涉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与此同时, 等待上市的后备企业还有8家。

(四)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通过国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完善, 河南一大批农产品已经树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 同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如新乡的强筋小麦、原阳的大米品牌、开封的有机西瓜、中牟的黑蒜、信阳的毛尖、“双汇”的火腿肠、“三全”的汤圆、“思念”的灌汤水饺等优质品牌叫响于全国, 远销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区。2012年, 本省食品行业被命名为“中国名牌”的就有23个农产品品牌, 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就有5家。品牌最终带来了终端消费市场的实际效应, 在全国市场份额中, 每10个汤圆中“三全”占了6个, 每10个饺子中“思念”占了5个, 每10根火腿肠中“双汇”占5根。“思念”速冻食品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有价值品牌”, 品牌价值评估超过40亿元。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特色农产品团体品牌缺失。

近年来, 河南省加大力度发展特色品牌农业,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 “三全”、“思念”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但是总体而言, 已经形成的名牌农产品的驰名度更多的只局限于本省, 全国范围内的知名程度不高, 品牌效应不强。难以利用产业集群与品牌的互动关系, 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品牌优势和效应。仍以“三全”食品为例, 尽管“三全”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里最优秀的企业之一, 但是北京60%的超市却被台湾“龙凤”食品所占据。主要原因在于:河南省特色农业团体品牌缺失拖累了企业品牌, 以至于特色农产品长期服务于中低端消费群体, 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大减弱。因此河南特色农产品在发展中存在于强大农产品加工阵容不相匹配的品牌成长不良的问题, 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特色农产品品牌第一步发展壮大的软肋。

(二) 农业产业集群规模较小, 产业链条较短。

目前, 除了“双汇”、“三全”、“思念”等几个核心企业所处的产业集群外, 大多还是以规模较小的、零散的产业集群为主。大多集而不群, 更多的只是同类之间的简单扎堆,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很少, 无法做大做强完整产业链。以新郑红枣为例, 虽然新郑被誉为“大枣之乡”, 但是枣树的种植多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 生产环节趋同, 大枣的质量不高。而且很多农户将大枣采摘下来直接进行销售, 产品的季节性使大枣低水平竞争严重, 加之不存在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 使得农产品带动农户增收不强。总体而言, 河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从而限制了产业链自身的垂直方向的延伸, 农业很难摆脱自己自足的困境, 真正实现产业化。

(三) 农业技术水平低, 有待提高。

河南省已经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是以适用、简单技术应用为主。集群内员工素质普遍较低, 大多数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 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的劳动力技能基础严重缺失。河南省虽为农业大省, 但是由于产学研分开, 带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和知识传播慢等问题, 使得河南并不是农业大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 由于农业精深加工技术稀缺, 造成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没有体现区域特色。

河南省正在大力推行“三化”建设, 即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各地市政府都在所辖的行政区域内推行“三化”, 但是各个地方对资源、市场、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底数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确定主导产业。虽然也注意到了主导产业的选择, 但却有明显的主导产业选择雷同和主导产业选择过于分散的特征, 未能充分突出自己的特色, 偏离了产业化的初衷。此外,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 不结合市场实际, 注重眼前利益, 混乱无序发展的问题比较严重。

三、河南发展特色农业集群的思路

(一) 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模式选择

1、把握地域特性, 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这种模式最适合地区资源条件丰富, 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地区, 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经由规模化的生产, 产业链的开发, 加之市场化运作然后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河南拥有独特的种植小麦、棉花、大蒜特色产品的自然优势、以这些特色产品为核心, 发挥聚敛性, 吸引大量互补和相关联的服务人员和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 用专业化和规模化赢得竞争优势。

2、依托市场优势建立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这种模式的产业集群是以区域特色专业市场 (如花卉、蔬菜市场) 或者以大城市市民市场需求 (如观光休闲需求) 为基础,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 参与交易中间商的增多, 生产规模扩大化, 产业开发幅度更大, 市场运营流畅而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强化, 使得周边的小型企业集聚成群, 形成规模小群体大的企业群, 而相关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则市场相对集中, 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如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更有着中国蔬菜之乡的美称。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形成包括农户、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及加工、运销企业等经营主体空间集聚的农业产业区域。

3、以企业为龙头带动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这种模式的产业集群一般形成于基础农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区。产业集群在形成前区域内经济几乎全部都是农业经济, 大体可以看作是一种均质农业区域。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 部分地区普遍出现以当地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加工企业, 而其中最具经济优势的企业毫无疑问的成为新的龙头。而伴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的规模不断加大, 产业链拉长而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此特色产业向四面延伸, 逐渐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成为最佳特色产业集群。如河南漯河的双汇集团, 利用当地优势农作物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建立覆盖河南全身及安徽、山东、陕西等周边地区的生猪养殖基地, 已完善了从科研到生产、加工、保鲜, 直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

(二)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1、制定合适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划。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强调区域的非均质性, 试图通过发展区域的个性即特色, 形成区域差异来培植农业地区竞争力。在制定产业集群规划时, 政府应组织力量对河南省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作一次详细的调查和摸底, 分行业了解掌握全省特色农业的发展规模及地域分布, 并集中力量对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做细致的分析, 并作相应宏观上的发展规划和布局。通过行政和经济的限制和鼓励手段, 通过层次规划逐步实现一村一品, 一乡一品, 一县一品。

2、选择合适的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在产业集群建立伊始, 各个地区在研究和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时, 一定要坚持两种思维方式:一种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按照“资源特色明显, 比较优势突出, 发展潜力巨大”的原则构筑特色主导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区位商测算来敲定优势特色农业;另一种思维方式, 从市场需求中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某种产业, 需求很大, 但是没有人做, 或是做得很不好, 这样的产业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主导产业。在首选特色产业上要存量造优, 后在大量产业中挑选出竞争力最强, 前景展望最佳的产业集群优先发展。若本地区无此特色产业, 则可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也即“无中生有”。为何引入, 源于只有内生的才能在本地极具竞争力, 具有优先发展的优势。

3、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

坚持以政府为导向, 以龙头企业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培育和加强企业研发创新农业技术的意识。从政府的科技专项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额的引导资金建立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基金, 有针对性地投入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产品化转化。如, 2012年6月27日, 河南农业大学与31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

4、加强产业集群内品牌的培养。

特色农业实现价值的载体是品牌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品牌总是把地区名称融入其品牌, 代表着生产该农产品的自然条件, 它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工业产品, 消费者也因此更看重特色农产品的集群品牌。在国外, 农业集群品牌是国外农业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如荷兰、德国、美国的产业群, 这些享誉世界的农业产业集群, 总是有一个共同点:即创造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集群品牌。政府要有效制定集群内的行业法规、产品服务体系等, 并有效引导该群体内的企业遵守, 做到正面引导和维护良好市场环境的作用。

四、总结

依托政策支持和国家中原济区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 中原经济区建设虽然涉及众多方面, 但是笔者认为,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的河南, 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中原经济区筹划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中心, 坚持农业现代化, 坚持农业的工业化。发展农业的过程始终围绕如何提高特色农业投入产出比, 推动广大务工群众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借此加大自身的收入, 如何利用地区优势开发特色农业等问题。集中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最佳选择。当然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种表现, 也必定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 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可以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东风快速地完善发展, 因此河南省政府应该重视农业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创新。

摘要:当前,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因为其具有的独特优势而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趋势。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建设农业产业集群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对策建议。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河南,龙头企业

参考文献

[1]张颖, 陆程程.特色农业发展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2.4.

[2]刘成玉.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从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03.4.

特色集群 第9篇

大会由步正发会长主持,中山市人民政府冯煜荣副市长、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贺燕丽巡视员、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高延敏副司长分别致辞。中轻联钱桂敬副会长作工作报告,王世成副会长作了关于《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的说明,陶小年副会长主持表彰活动。

报告肯定了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为推动我国轻工行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截止到“十一五”末期,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发展到近300个,是“十五”期间的2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涉及的就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约占轻工行业就业人数的40%。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集中于家电、皮革、家具、制笔、五金、塑料等32个行业,占轻工总行业数的71%,其中文房四宝、日用杂品、皮革、陶瓷、礼仪用品、家具、制笔、家电等行业集群发展较多;轻工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浙江、广东、山东、安徽、江苏发展较快。在商务部确定的第一批59个“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中,涉及轻工行业有23个;在工信部发布的三批185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涉及轻工行业28个。

报告总结了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建设的四条基本经验:

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是集群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各级政府在规划、财税、土地等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为集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在《“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中充分肯定了着力培育发展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并在实施中提出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的部署和要求。一些地方政府也结合本地区特点,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优惠政策,如辽宁省阜新现代皮革工业基地、广东中山南头镇“中国家电产业基地”。

二是行业协会引领、协调作用是发展集群的保障。中轻联及相关轻工行业协会根据全国行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布局和产业政策,会同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资源优势,对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发展进行辅导、培育、共建和指导,并参与集群的再提升、再发展。

三是突出产业和地区特色是发展集群的重要经验。江西文港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态势强劲的文化名镇、工贸强镇、经济重镇。共建“华夏笔都”以来,文港政府按照“传统产业做特,现代产业做强,重点企业做优,镇域经济做大,区域品牌做响”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传统笔业、现代笔业基地,建设了工业设计服务平台,为制笔企业提供培训、研发、检测、信息、展示、融资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实现资源、信息和技术的共享,帮助企业有效地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缩短笔业设计开发周期,降低制笔成本和风险,进一步提升文化用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培育龙头企业是集群提升、转型、升级和不断壮大的关键。在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龙头企业是集群产业水平的代表,担负引导集群经营发展方向的重任,是推动集群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2009年共建四川宜宾“中国白酒之都”以来,已形成了以五粮液集团为龙头,高洲酒业、叙府酒业、红楼梦酒业、华夏酒业等企业为支撑,一般规模企业共同发展的梯级层次结构。201 1年,“五粮液”品牌价值达586.26亿元,名列“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3位,连续17年稳居全国饮料食品行业排名第一。

报告提出了促进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和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按照建设轻工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建设新型制造业基地,提升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质量和整体效益、行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强化产业集群功能定位,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配套,促进产业转型;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将有序转移和有效承接相结合,突出产业集群特色,增强产业集群发展活力,促产业升级。

到2015年,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对各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得到提高;产业集聚度大幅提高,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品牌意识普遍增强,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产业集群功能定位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轻工行业总规模的40%;在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中都应建立服务平台,其中,着力培育轻工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报告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发展主要任务:围绕轻工业转型升级,将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打造成为轻工业现代生产基地;推动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向现代工业园区化方向发展;加强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资源综合利用;推动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功能创新;加强对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管理。

中国家具协会、中山市古镇镇人民政府、河北辛集市人民政府、安徽合肥市经信委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经验。

步正发会长最后作大会总结,指出促进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建设要做到四个紧密结合,即将总结经验同完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将产业集聚同产业有序转移和优化升级紧密结合;将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建设同轻工专业市场建设紧密结合;将巩固发展现有经验同积极探索、不断创造新鲜经验紧密结合。突出四个重点,即提高自主创新整体能力,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提升产业集聚、融合和协同发展水平,形成竞争新优势;发挥示范和品牌效应,培育一批新型制造业基地和文化创意基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园区化管理水平。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加强领导和支持,提高行业组织在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共建工作中的服务能力。

特色集群 第10篇

一是依托农业优势, 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及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阜新农业资源丰富, 人均耕地面积居全省之首, 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林木蓄积量和猪、牛、羊、白鹅饲养量居全省前列。以河南双汇、山东六和为代表的农产品及食品深加工龙头企业达到80户, 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27%。我们依托林业资源优势, 在彰武规划建设占地8平方公里的林产品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板材家具加工制造业, 目前已引进项目65个, 在未来几年内将形成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依托畜牧业优势, 大力发展皮革加工业, 在清河门区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的皮革制品生产基地, 目前已签约项目12个, 未来几年内也将形成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我们将立足农产品优势, 建设全省最大的花生深加工基地、白鹅饲养加工基地和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

二是依托煤电优势, 打造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我们将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力度, 确保在20年内本埠煤炭年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巴新铁路建成后, 可从蒙东地区外运1亿吨煤炭, 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集散地。总投资647亿元的煤化工基地规划已列入国家和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总投资247亿元、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 开工前准备工作已就绪;同时, 我们将大力发展煤制烯烃、二甲醚和煤制合成气等项目, 最终形成以清洁能源、合成材料等为主干的国家大型煤化工生产基地。

三是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利用丰富的风力资源, 大力发展风电产业, 打造全国最大的风电城。总规划360万千瓦的阜新风电项目, 已有33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投资主体得到落实。目前, 已有20万千瓦并网发电, 今年新开工60万千瓦。总投资48亿元的彰武电厂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列为东北地区唯一脱硫特许经营试点项目, 将于今年开工建设。到2015年, 阜新发电能力将达到750万千瓦。此外, 我们要加大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开发力度, 深化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加快油页岩项目建设, 努力建成重要的页岩油生产基地。此外, 阜新萤石、沸石、硅砂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

四是发挥比较优势,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挥全国最大的汽车动力转向泵生产企业带动作用, 利用铸造产业集聚优势, 依托铁矿石资源优势, 全力打造中国“液压之都”和重要的铸造加工基地, 液压和铸造产业产值将分别达到100亿元和300亿元。依托中国第一家拥有生产氟碳醇中间体技术的氟化学企业, 规划了14平方公里产业基地, 用三到五年时间, 打造产值100亿元的全国重要的氟化工基地。壮大纺织服装产业, 建设集纺织、染色、服装加工为一体, 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的纺织工业基地。加快玛瑙基地建设, 不断提高玛瑙业态水平, 打造中国“玛瑙之都”。通过开发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 打造世界级工业遗产旅游城市。

五是抢抓机遇,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彰通高速公路、阜盘高速公路、京沈客专、巴新铁路、沈阜锦快速铁路、阜新至沟帮子地方铁路、沈彰客专、引白济阜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全面提高能源、交通和水电气等配套水平;同时, 加快博物馆、档案馆、会展中心、医疗、教育、文化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届时, 阜新的区位条件及城市功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当前, 我们正在加快推进大唐国际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彰武火电项目、巴新铁路项目等重大项目和京沈客专、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同时,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加快林产品、皮革等产业集群建设。

阜新实现突破发展, 具备诸多有利因素和良好条件。一是政策优势。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突破辽西北”的重点地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 阜新进入了新的政策机遇期, 具备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二是区位优势。阜新至沈阳、至四平、至朝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通过高速公路到北京只需5个小时。旅客列车可直达北京、上海等城市。随着京沈客专、巴新铁路、阜盘高速、彰通高速建成通车, 阜新将成为连接辽宁与蒙东地区、连接东北与华北的重要结点城市。三是能源优势。目前, 全市电力装机总容量为200万千瓦, 2015年将达到750万千瓦, 为耗电量大的企业入驻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四是人才智力优势。阜新作为老工业基地, 拥有15万名技能型产业工人, 农村有20余万富余劳动力, 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万余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在校生超过3万人。

特色集群 第11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江淮汽配园,区域竞争优势

1 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1998年, 波特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 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并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含义:“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 这些产业、企业或是机构对于竞争都很重要, 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服务等特殊原料品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和顾客上, 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和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料等方面的公司上。最后, 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其他机构, 如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以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信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①

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角度看,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 从一定意义讲, 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 产业群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个企业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如果将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二者结合起来看,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指某种产业链或某些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 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 ,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其实并不是全新的学说, 新古典经济学家曾经对这种现象做出过相当精彩的论述。

1.2.1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第一个较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 通过研究工业组织, 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 他用外部规模经济说明中小企业集群为什么存在。他认为, 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 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 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 从而促进企业集中在一起, 形成了产业集群。这些许多因性质相同的中小企业集中在特定产业区而获得的经济叫“外部经济”。

1.2.2 韦伯的集群经济理论

继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产业集群现象做出解释后, 阿尔弗雷德·韦伯又从工业区位角度对产业聚集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首次提出了集聚经济概念。他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用了大量篇幅对聚集经济的形成、分类及其生产优势作了详尽的分析。韦伯把产业集群归为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设备的发展。 (2) 劳动力组织的发展。 (3) 市场化因素。 (4) 经常性开支成本。韦伯探讨了产业集聚优势的因素, 量化了集聚形成的规则, 其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价值。

2 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对安徽省最大的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即长丰县的江淮汽配园的个案分析

2.1 长丰县岗集江淮汽车配件产业集群的概况

岗集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位于安徽省长丰县, 是安徽省唯一的专业汽车工业园, 也是中部地区最大的零部件产业集群。

合肥长丰县是安徽的贫困县, 岗集镇是长丰县的穷乡, 过去人均收入不过400元。而这个过去不知名的小镇, 从2003年起, 仅用两年多时间, 建成新兴的零部件产业重镇。汽配园内落户有台湾投资的合肥星通橡塑有限公司、江淮集团投资2.2亿元的万吨铸造中心、合肥庐丰机械铸造有限公司、丰联食品公司、浙江仙居的晨阳橡塑、中国一汽的大成公司、华丰彩印公司、浙江万向集团投资1亿元的万向传动轴生产、浙江万事利投资电讯设施生产、合肥三星挖掘机、隆升结构厂、万安集团等骨干企业80多家, 总投资60多亿元。形成了以铸造、冲压、机械加工, 以及发动机缸体、钢圈、传动轴、制动器、空调、橡塑内饰件、仪表等零部件制造的产业集群, 被专家称为中国式的“大众狼堡”, 成为安徽汽车及工程机械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汽车工业园的巨大魅力, 使广东燕达、河北全振、辽宁朝柴、英迪尔汽配等一些著名企业纷纷来这里落户。江汽配件工业园现在不仅是“JAC的配件供应巢”, 而且也为奇瑞、昌河、长安、广汽、金龙、宇通汽车企业提供配套, 为安徽周边地区的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近来, 整车企业发展迅速, 配套企业不断积聚, 是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主要的产业群。目前, 产业群2003年实现产值130亿元, 占全区的65%, 2006年实现产值150亿元, 占全区的69%。

2.2 长丰县岗集江淮汽车配件产业集群的特点

2.2.1 良好的区位优势

岗集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位于合肥市西北部, 地处合肥北郊的岗集, 合淮路穿镇而过, 与合宁、合徐、合芜、沪蓉高速公路相连。汽配园南接合肥市区, 北通淮南市、蚌埠市, 距合肥市中心11公里, 距江汽总部13公里。园区交通便捷, 247、305路公交车直达市区, 206国道、合武 (北三环) 高速、JAC大道穿园而过。

2.2.2 良好的物流优势

2002年之前, 江淮汽车集团公司在岗集就已有两家配套企业, 近距离物流效率是使得汽配园得以建立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2.2.3 拥有完善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生产体系及产业配套体系, 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

岗集江汽配件工业园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 区内道路纵横, 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万吨, 电力、通信、排水设施完善。这里先后吸引了江汽万吨铸造中心、合肥万向钱潮、浙江万安集团、万事利集团、星通橡塑、庐丰机械等省市知名的零部件企业进驻园中, 形成以铸造、冲压、机械加工, 以及发动机缸体、钢圈、传动轴、制动器、空调、橡塑内饰件、仪表等零部件制造的产业集群, 成为安徽汽车及工程机械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正是由于园区吸引了许多相关配套企业进区生产, 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的使得性, 降低了主体企业和配套企业双方的生产经营成本, 并有利于完善工业园区产业的综合配套能力。

2.2.4 建立集群创新体系, 具备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本

岗集汽配园属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期以来, 它与区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 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结盟机制;强化集群共享的硬性机构和技术质量检测机构、人才机构建设, 培养大量专业管理售货员和产业工人等。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播活动, 为广大企业创建不断学习和进取的社会氛围, 提高其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学习运用先进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方法和经验的能力。培育不断进取、追求创新的学习型企业家群体, 为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推动力。②

2.2.5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家才能的发挥

正如前面所述, 企业家精神是当代西方的主流理论对产业集群方面研究的一个兴趣点。尤其是最先进入到这个地区或在这个地区产业内的企业, 领导人具备的企业家精神是吸引其他产业内企业和相关企业聚集在周围的决定性因素。

2002年, 江淮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左延安在省委市委领导的陪同下前往长丰视察时, 首先就被岗集镇的区位优势所吸引。借助岗集的区域优势, 打造半小时零部件供货圈, 通过物流的优势获得更好收益。于是一个改变整个岗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初步形成:建立江淮汽配工业园, 让这块穷乡僻壤的土地发生巨大变化。为促进岗集的变化, 江汽集团不仅把它作为自家园地, 同时还主动帮助工业园“纳贤”, 给工业园提供了广泛的展示空间, 从而使之吸引了一批著名企业纷纷来到这里落户。一个谋略带富一方经济, 江汽集团企业家的这一长远发展战略思考, 不仅促进江汽的发展, 同时也改变了这个贫穷的小镇。

2.2.6 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相关政策的实施

目前仅岗集镇吸引落户的工业企业就达83家, 已建成投产的达45家, 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5%, 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加工制造业为主导, 集汽配、汽贸、汽修、汽运为一体的汽配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的效益已初见端倪。如今, 汽配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0%, 吸纳近2万多人就业。“十五”期间, 长丰地区生产总值翻了近一番, 财政收入跃居全省前列,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4%。2005年, 长丰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61个县 (市) 的位次由2001年的41位跃居第11位, 动态指数居全省第2位, 进入了全省“十快县”行列, 成为2006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的百强中小城市之一。2006年,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44%、18.9%, 增速走在全省前列。③江汽零部件工业园所取得的成就, 引起了安徽省、合肥市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安徽省政府计划将其发展成为安徽唯一的汽配基地。长丰县也在不断寻求与江汽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倾情合作, 为拓展整车配件生产业务。现在, 岗集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最近又辟出了5平方公里、占地6000亩的新汽车园区, 加上原有的规划面积, 共有11平方公里的园区面积, 继续让岗集成为中部地区的汽配重镇。

2.3 江淮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对长丰县县域特色经济的促进作用

2.3.1 产业集群的出现产生了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

产业聚集中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有紧密联系, 在逻辑上也有相应的因果关系。有产业聚集的地方, 首先会产生外部经济, 即一个企业的行为会改变另一个企业或其他企业的福利状况。如一家大企业进入有产业集群的地方, 立刻就吸引优秀的中间产品供应商前来探询市场, 也会带来一流的广告商和专业性营销机构, 这就让其他的生产厂商也能接触到这些供应商、广告商和营销机构。大家都需要相同的中间产品, 需要相同的原料, 需要相同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 产业内便会出现规模经济的效应。规模经济的现象在产业聚集中可以普遍看到, 它是产业聚集的一个显著特征。美国的沃尔玛公司并不是全球赢利最多的商业零售公司, 它的利润可能比不过它的一些竞争对手, 但谁也不能否认沃尔玛公司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之一, 因为它具备最好的规模经济效应, 一年2000多亿美元的销售额足以让它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规模采购。当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企业在岗集江淮汽配园聚集时, 汽车配件产业集聚导致集群中企业的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产生, 使行业企业规模扩张和经济效益提高, 由此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江淮汽配园内企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 专业市场的形成又能够推动产业的发展, 企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也是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

2.3.2 专业化和分工

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工人的局部劳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降低商品成本。 (1) 终生从事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 他的身体已经非常适应这种操作, 因此, 比那些不是专门从事这项操作的人, 耗费的劳动时间要少, 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更高, 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成本更少。 (2) 由于工人经常重复一种有限的动作, 自然会从经验中找到花费力量最少而又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商品成本。 (3) 由于专业化和分工, 减少了工作中的空隙, 提高了劳动强度,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商品成本。第二, 劳动工具的分化和专门化, 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节约劳动工具的投入。因为劳动工具分化和专门化的结果是使劳动工具简化、改进和多样化,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 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可以节约劳动生产时期所使用的工具及其占用空间。第三, 由于分工和专业化, 使人们的工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变得较为简单, 从而可以减少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第四, 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从而降低管理成本。④

2.3.3 产业集群提高了交易效率, 节约了区域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 (或成本) 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交易费用是指包括除了直接的实物生产过程的费用和运输成本之外的所有其它费用。在实际中, 交易成本可以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虽然交易费用无法彻底消除, 但却是可以降低的。基于本地网络的交易费用降低的主要途径包括: (1) 地理上的邻近通过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来提高经济主体的信息生产效率, 从而降低其为交易而付出的信息搜寻成本 (交易费用) 。 (2) 社会网络带来的交易费用的节约中, 最重要的是与地缘、亲缘相联系的人文纽带可以加强供应商——客户间的承诺和信任, 从而使中间产品的交易能够非常顺畅地完成。即由于有效地消除交易的机会主义行为, 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3) 企业的社会根植性导致交易费用的下降也是企业集群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的经济活动是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的, 企业间、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往往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共同的价值观念。彼此之间信任度高, 会促使交易双方合约的达成和履行, 提高交易效率, 降低交易费用。⑤对于根植于本地社会网络之中的江淮汽配园这一经济网络来说, 地理接近和社会根植这两组效应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的优势。

2.3.4 产业集群有利于技术外溢, 促进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

技术外溢是产业聚集区的典型现象。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区域内知识和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产业集群实现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创新网络, 利用知识和技术在集群和本地内的外溢。从这一意义上讲,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系统在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上的功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区域创新系统强调要促进本地创新主体 (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 的互动, 并通过促进创新主体的良性互动对产业集群发生作用, 产业集群内部的技术创新和扩散也是企业互动的结果。⑥因此, 促进区域内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互动是区域创新系统和产业集群的共同功能。

2.3.5 产业集群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培养, 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在岗集江淮汽配园区内, 由于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聚集在一起, 因而对适合汽车配件行业特殊要求、有着特定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这就为专业化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减少了专业化人才失业的风险, 从而吸引了众多的人才进行汽配相关专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为了保证汽配产业的持续发展, 岗集地区专门成立了江淮汽配技术培训学校, 专门从事汽配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 近四年来对15万人进行了职业培训, 培养了大量汽配专业人才。由于这些企业群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区域内的就业压力。

2.3.6 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城镇化进程

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减少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 提高区域第二、三产业的比重,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区域产业布局,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产业的聚集提供着更大的市场, 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岗集镇江淮汽配工业园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支撑了长丰县的经济大厦, 产业群2003年实现产值130亿元, 占全区的65%, 2006年实现产值150亿元, 占全区的69%。

2.3.7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优势

区位品牌是集群企业无形的资产, 区位品牌能有效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区位品牌, 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从国际看, 如:法国的香水、瑞士的手表、巴黎的时装, 从国内看, 如:浙江的打火机、诸暨的大唐袜业、西湖的龙井茶叶、景德镇瓷器等等。以上产品之所以具有区位品牌优势, 与产业集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岗集江淮汽配园经过将近五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安徽省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也是中部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这样一种“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 更形象、直接, 是众多企业品牌数理化的浓缩和提炼, 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相对于企业集群, 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相对短暂的, 品牌效应难以持续, 而集群中的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 只要不是由于技术或自然条件等外部原因使集群衰退或转轨, 区位品牌的效应更易持久, 因此“区位品牌”对集群企业具有一种无形的品牌价值。

3 江淮汽配园的个案启示

3.1 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是县域谋求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以及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新途径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 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 区域广阔、资源丰富、生产门类齐全的一种经济类型。主导产业可谓是县域经济的特色标志。就一个县 (区) 来讲, 有没有一两个在市场上立的住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品, 对该县 (区) 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产业, 关键是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上, 立足国内国际市场, 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选准特色, 确立主导产业, 围绕产业集群发展与此相关的产业链经济, 实行重点开发, 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 在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 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 让一个产业、一种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产业的代名词。通过建立发展产业集群, 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 充分发挥城镇对区域经济优势化和集聚辐射的功能, 可以为吸引投资、扩大就业、启动消费、繁荣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有利的载体, 为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3.2 发展县域经济应该因地制宜, 充分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合理发展相关产业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差异性很大, 就是位于同一省、市、自治区或直辖市, 条件也不完全相同。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突出自己的特色, 选准突破口, 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 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努力把自己的特色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另外,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重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突出自己的发展重点, 努力培植起能够支撑和拉动县域经济的骨干和支柱产业,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特色兴而经济荣。

3.3 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应该扮演重要角色

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与其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正确干预是分不开的。地方政府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3.1 提供市场和技术信息服务

当地政府应积极开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服务工作, 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案例, 合理进行招商引资活动。帮助已有企业进行技术引进, 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从而技术创新。

3.3.2 发展突出科技创新,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企业家素质, 培育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和社团文化

为了提高企业家素质, 政府可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等形式加强企业家的交流和合作, 并且可以鼓励大学教师、研究人员到公司兼职, 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也为企业家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平台。

3.3.3 树立区域形象, 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同时也为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立高质量的发展环境是地方政府扶助企业、招商引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有效手段。政府可以因地制宜, 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 围绕产业集群招商, 从而有利于产业链建设, 降低园区企业的运营成本。

3.3.4 引导有序竞争

集群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必须是有序的, 这就必须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政府应当加强管理和监督, 依照法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对于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及时加以制止。

3.3.5 扶持地区品牌, 重视品牌效应

纵观世界著名的产业集群, 都有一个共同点:企业品牌与地区品牌相互辉映, 互相促进。譬如, 一个生产香水的企业, 其企业自身品牌可能暂时并不十分出名, 但只要它告诉消费者自己是法国香水, 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身份。须知, 创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乃至世界影响的地区品牌, 是一个现代产业集群成功的重要标志。

总之, 政府应该正确规划、积极参与, 通过建立规范、诚信、高效的政府, 营造适宜的综合发展环境, 从而促进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的健康成长, 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上所述, 特色产业集群的建立与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无疑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因此产业集群的确不失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思路。需要注意的是, 产业集群是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活动的结果, 它是一种区位经济现象。某个产业群为什么是在这个地方而不是在其它地方出现, 这是由其背后特定的原因的。也就是说, 并不是所有的县区域都一定能建立起一个规模适度的产业集群的, 其中包括有:自然因素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劳动力因素、资金因素、市场因素、运输因素。

因此, 不同的县区域应该因地制宜, 慎重考虑, 只有具备了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 并且只有当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才可能出现产业集群这种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 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剑锋.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8)

[2].刘志迎, 王贻, 周彬.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十大特性[M].海天出版社, 2002

[3].孔宪昌, 刘冰石.省会北部在崛起[N].安徽日报, 2007-02-22, 第一版

[4].[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上卷) [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5].[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6].[美]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7].[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8].安虎森.空间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9].曹休宁, 李冬平, 林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地理, 2006, (6)

[10].许继琴.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11].郝寿义,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特色集群】相关文章: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论文09-11

集群因素06-02

分布集群06-05

存储集群06-12

创业集群06-26

智慧集群07-10

集群成长07-19

集群文化07-21

集群设计07-23

集群架构09-10

上一篇:内涵及作用下一篇:路径选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