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视域范文

2024-06-01

竞争视域范文(精选4篇)

竞争视域 第1篇

一、金融中心在集群视域中的主要特征

随着人类社会分工协作关系的形成, 社会结构和关系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而产业集群思想最早在波特的调查研究中产生, 提出了将某种类型以及地理位置同一的产业集中起来, 能够达到更好的市场经济效果, 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网络系统。金融中心首先包含有相关金融产业的内涵基础, 金融中心在集群视域的影响下, 也形成了具有产业特征的金融中心现象, 这种金融集群具有相应的产业特征:

(一) 金融中心集群现象受到市场、国际环境影响巨大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交往的日益频繁, 产业发展受到市场、国际环境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在传统的产业发展中, 一些集群中心主要是按照自然条件等因素来形成的, 具有自发性。而在新的竞争环境下, 金融中心的集群现象是受到经济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阶段影响的。而不同的国家、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人口规模、自然资源等的不同, 也会形成不同的金融产业集群现象。

(二) 金融中心产生于实体产业集群的基础上

金融系统最终是为了去满足经济产业活动中的金融需要, 也只有具有一定空间密度的实体产业结构形成了, 才能带来对金融产业集群的需要。实体产业的集群能够提升当地的经济产生, 提升人均收入水平, 从而带来存蓄资源的快速增长, 为金融中心形成创造了有力条件。而当金融中心建立起来后, 能够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 对实体产业产生金融帮扶, 促进实体产业的发展。这种需求是双向的需求, 能够带来经济发展的良好循环发展。

(三) 经济大发展促进了金融中心集群现象的增多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市场环境的变化, 也同时改变了原有的企业经济规模, 带来了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分配和利用, 最终带来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在企业规模的扩充过程中, 对于金融行业的需求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应运而生出许多金融服务结构, 金融中心在经济繁荣区域内也就更容易形成。

二、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金融中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从唯一的代表国家金融权威的一家银行到商业银行的不断扩充, 在改革开放后, 各行各业的发展更是促使了与金融结构相关的产业的发展, 从而更好的完善了金融服务过程。在我国金融中心的分布受到历史条件、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为中心渐渐辐射开来的金融中心系统。与此相关的金融产业集群现象也日渐明显, 在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的现状中, 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 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地区差异化明显

金融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必然是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 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为特殊, 呈现出以几个中心城市拉拢周边城市的现状。北京、上海、深圳等是主要的金融中心, 这些城市的经济总量较为巨大, 对金融中心的需求也较大, 从而带来了基础设施的完善跟进, 使得其金融中心发展较为迅速, 带来的经济作用也十分明显。相对来说, 一些中小型城市的金融系统还有待完成, 其中的金融中心规模还较小,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二) 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经济促进作用较大

金融中心的形成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模式, 在一些大型金融中心, 经济发展程度也是十分迅猛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经济总产值显示了其雄厚的经济实力, 带来了东部沿海与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金融中心的建立是在经济发展环节中产生的, 而完善的金融中心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经济循环系统, 从而带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改变原有的经济面貌和水平。

(三) 我国金融体制结构有待完善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现状中, 这就造成对金融中心的不断渴求。虽然在我国现阶段的发挥中, 已经形成了几大金融中心, 形成了经济发展中心地带, 但相对来说, 体制结构还有待完善。金融中心的体制结构涉及面十分广泛, 既包含了金融系统的运作过程, 也包含了经济行为中的原则规范, 体制内的缺陷会带来一系列经济行为的失当, 最终深刻的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完善金融中心的体制结构, 加强行业约束性, 才能最终带来金融中心竞争力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集群视域下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提升措施

在集群视域下来审视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 可以发现我国的金融中心竞争力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经济发展速度的稳步提升, 以及政府投入力量的增大, 我国的金融中心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环境, 但在另一方面, 我国的金融中心还跟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这是由于法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提高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 就必须深刻的认识和总结已有的发展成果, 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 从而带来我国金融中心强大的竞争能力。

(一) 加强金融系统的科学规划, 提升金融中心竞争力

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相关金融系统的科学规划能够不断规范金融行为, 为我国金融中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 应该不断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 提高大众的金融意识和金融水平, 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立公共服务的发展理念。同时, 也应该不断健全相应的法律系统, 对原有的金融法律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改变应该积极的采用, 不断总结经验, 开放金融环境, 加强企业、社会以及个人的信用意识,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 从而促进金融行业的更好发展。

(二) 提高金融中心的竞争意识

在我国传统的金融服务系统中, 竞争意识较为薄弱, 品牌意识不明显, 没有形成市场环境监测机制, 不利于新时期下的发展。建立金融中心, 需要树立相应的集群品牌, 形成集群现象和集群内涵, 吸引到更多的目光, 达到更好的市场反应。发展金融中心的行业组织以及商会, 通过行业自律来达到对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监督。抓住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成长过程, 及时的捕捉市场信息, 以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原则来进行金融市场环境的建立。

(三) 创新产品服务模式, 提升金融中心竞争力

在集群视域下, 金融中心要想提高竞争能力, 还应该不断创新产品服务模式, 来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要求。不断推进金融管理模式的创新, 加强金融人员的道德素质以及专业素质, 提高部门效率, 完善金融服务流程。利用一些新型技术和手段来达到金融服务的快速性。建立自主研发平台, 加强企业合作, 积极学习已有的经验, 在适应市场改变的前提下, 找到创新式的发展模式, 从而带来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较大提升。

四、结束语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交往的日益频繁, 产业发展受到市场、国际环境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金融行业的需求, 而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金融中心的形成, 在我国的金融中心现状中, 还存在区域差异性大、体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在集群视域下, 只有积极的认识到已有的金融中心发展弊端, 不断调整已有的发展模式, 才能带来我国金融中心发展的新局面, 提升我国金融中心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石玉莲.集聚视角下上海金融中心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

[2]梁小珍, 杨丰梅, 部慧, 车欣薇, 王拴红.基于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的我国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 (10)

[3]薛金房.我国金融中心综合评价分析及发展战略目标定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 (01)

[4]王步芳.首都金融产业集群优势与发展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04)

竞争视域 第2篇

关键词:旅游企业,国际竞争,管理创新

国际竞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对现代旅游企业而言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管理创新的管理转变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企业创新体系及旅游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举措必然会推动企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构成。

1 旅游企业国际竞争表现

1.1 国内旅游发展的要求

目前, 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发展阶段, 受政府部门和旅游业的规划管理影响, 旅游企业的发展有了较高的改变, 如改善交通、增辟景点、美化环境, 修建规格不等的饭店, 设立专门接待国内旅游者的二三类旅行社。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 为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国内旅游者基本上停留在吃、住、行和安全的基本保障上, 距离享受性服务差距很大。因此对旅游企业的创新管理是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旅游企业必须形成全面化的管理控制, 转变目前设施设备, 服务等都不达标准的管理模式, 转变以往的管理弊病, 对旅游企业的创新管理有重新的认识, 实现规划化的旅游企业管理控制, 消除市场泡沫的不利影响, 通过管理控制消除旅游企业的不利发展因素[1]。

1.2 国际旅游需求的要求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运行良好, 市场上的旅游人次、总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都呈上升趋势。我国的旅游产业市场跻身世界前列, 世界旅游组织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出了非常高的预期。在如此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下, 有着旅游业发展的无限空间, 但是同时也使得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出现了市场发展快于旅游产业管理的现状。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企业的内在化管理措施必须强化。只有在内部强化管理控制之下, 我国的旅游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加强企业内部建设, 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规划, 保证旅游企业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然保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并获得旅游经济利益[2]。

2 国际竞争下旅游企业管理创新必要性

2.1 提高管理水平

国际竞争条件下, 旅游企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管理水平的提升, 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 导致旅游企业在硬件设施和服务品质上都比较随意, 不像国际大型旅游企业 (酒店) 一样有较为系统化的管理标准, 只能靠消费者的经验和口碑进行判断, 存在管理上的盲区。为此必须要全面提供管理水平, 最终实现旅游企业的规模、发展战略、目标任务、组织结构、经营策略、企业品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在国际竞争环境下, 树立中国旅游企业的优势品牌, 根据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标形象的要求、目标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综合条件等各种因素, 科学、合理地选择管理方式, 通过管理要发展, 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化转变。

2.2 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它是社会公众与企业接触交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总体印象。这种印象是通过人体的感官传递获得的。企业形象能否真实反映企业的精神文化, 以及能否被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所理解和接受,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把旅游企业宗旨、职业素质、产品质量、经营规模、服务特色等, 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给客户和社会公众, 造就良好的旅游企业形象, 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知名度, 促进客户对旅游企业的信任, 推动旅游企业的发展, 并由此造就著名的旅游企业、著名的产品、著名的企业经营者[3]。

3 国际竞争性旅游企业管理创新举措

3.1 建立系统化服务管理

建立系统化的服务管理程序, 使得旅游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显示出了超强的竞争优势, 并使得中小型旅游行业有了向国际化发展方向迈进的可能。系统化的服务管理要从服务的角度将传统旅游与新型旅游的客户需求结合起来, 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酒店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分析游客的服务需求, 建立双轨制的服务体系, 有效节约酒店设施建设的成本, 合理布局资源, 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另外, 系统化的服务管理要保证管理的数据化控制,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进行旅游服务的客户进行全面化的、精细化管理。信息技术应该从客户进入旅游酒店开始, 对客户的入住、旅游咨询、客房服务、机票车票的订购等问题进行全面化的服务。而对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出现服务问题的人员进行及时了解, 使得企业的整体服务得到好评。对于企业内部的整体化管理制度而言, 则要强化服务规范, 明确工作标准, 加强服务督导, 切实做到部署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执行到位, 做到目标分配量化、具体化;监督考查严格化、细致化[4]。

3.2 强化营销化联动管理

旅游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市场, 营销方式必须多元化, 受旅游业特点的影响, 我国的旅游企业应该重视网络的联动营销。主要是由于网络媒体宣传优势, 容易激发网民出游兴趣和欲望。与传统媒体互补, 连带宣传性极强, 达到宣传最大化。旅行社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反馈, 能得到大量真实的信息反馈, 便于调整广告计划细节和宣传战略, 从而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网络化营销是目前企业营销策略的主要内容, 有着长远的发展趋势, 另外以网络化营销为主体可以带动其他的营销模式进行合作联动管理。例如:在网络发布宣传之外, 联合报纸、电视、宣传广告等媒体作用, 能够实现联动化的整体营销业务, 全面完善旅游企业的信息营销管理系统。

3.3 人力资源化竞争管理

根据旅游企业的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 是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保证每个员工和领导责任人都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工作规范, 应该适时引入竞争管理机制。所谓的竞争管理机制就是要在旅游企业内部实现时时竞争、处处竞争的工作氛围, 借以调动工作热情,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例如:规定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及任职条件, 员工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才有据可循。个体配置要求根据企业实际和岗位要求严把质量关, 可采取凡进必考的办法, 着力考察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开发潜力。同时, 对员工的平时业绩要有规范化的档案记录, 保证员工的日常化管理有章可循。另外, 在员工待遇上给予优厚, 工资高于或持平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员工的奖励计划上, 较为容易依据自身经营业绩作出决定, 鼓励员工工作干劲, 发挥内在潜能, 创造更大的价值, 取得了较强的竞争力。

3.4 产业集团化国际管理

旅游企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旅游相关产业之间信息、技术、资本、人力的互相融通, 才能形成一个优势的旅游业产业群, 并带动与之紧密相关的各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在产业运作方式上, 从长期来看, 市场化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模式。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本身表明, 完全的市场化不可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要形成更为集团化的产业集群。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 在一定时期内单项企业发展主导能实现产业的超常规发展, 而旅游产业的国际化转型升级离不开产业集团化的作用。产业集团化的发展要求旅游企业不断的扩大企业外延, 实现连锁的企业管理, 对分公司进行统一的管理规划, 并更加不同地区的旅游形式制定不同的旅游路线和旅游规模。集团化的发展同时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 要在政府支持的前提下, 对各地的旅游企业进行相应的连锁合并、合作发展, 使得企业的集体竞争力增强, 有利于投入到国际化的竞争氛围之中。而对于企业自身发展而言必须在一定规模的基础上, 集中管理,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达到一个狭义上的“集群”, 给客人一种专业化、标准化和精品化的第一印象。

综上所述, 旅游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要占有优势地位, 必须要建立系统化服务管理, 强化营销化联动管理, 实现人力资源化竞争管理, 形成产业集团化国际管理, 使得企业的创新管理为旅游企业的国际发展添加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国元.旅游企业危机管理探析[J].旅游纵览 (行业版) , 2011 (5) :87~89.

[2]赵娜.当前我国旅游产品的价格问题[J].知识经济, 2011 (16) :14~15.

[3]耿萍.管理创新是一种企业文化[J].企业文化, 2010 (5) :45~46.

竞争视域 第3篇

一、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竞争力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 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行业优势, 而行业优势又根源于企业具有竞争优势, 因而国家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合适的竞争环境, 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四种主要因素, 另外, 政府和机会也是影响企业创新、竞争的重要因素[2]。只有这六个因素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 才能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明星产业。

竞争优势理论在旅游学中的应用体现在:竞争优势涉及的是一个旅游目的地长期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 更强调旅游产业在竞争市场上所具有的动态发展能力。每个目的地都有其优势和劣势, 谁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而避免其劣势, 谁就能够获得战略竞争优势。与传统观点强调资源特性不同, 其更强调管理因素在目的地竞争力中的作用;另外, 鉴于当地的特殊情况, 应当对旅游业在本地区的地位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和定位, 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别人的做法, 并以认清当地的旅游竞争力优势为前提。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视域下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一) 旅游生产要素。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是全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大省, 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 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 旅游资源数量占全国106个知名品牌的1/10还要多。旅游生产要素以历史文化类资源为主。截止到2011年底, 河南有国家5A级、4A级景区80多家, 其中文物景区占到一半以上。拥有全国18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04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 000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但由于地缘相近、文化类似, 中原经济区区域内部很多旅游资源相似, 旅游景区重复建设、开发雷同现象严重, 甚至导致一些同质产品恶性竞争, 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合作意识薄弱, 往往陷入低价竞争的局面。河南省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 但在科技水平低、创意人才欠缺等因素的制约下, 除了少林寺、龙门石窟和云台山等少数高级别的景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以外, 很多旅游资源开发内涵挖掘浅, 产业链条短, 旅游者基本支出消费所占比重较大;产业业态单一, 产品结构不完善, 专项旅游产品较少,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欠缺;旅游产业带动性较差等问题。

(二) 旅游需求条件。

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河南全省、安徽西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 共29个省辖市, 土地面积28万平方公里, 区域内近1.58亿人口, 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1.83%[1]。庞大的潜在客源是河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升级的重要市场保障。目前, 河南省的旅游市场结构相对单一、分散, 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地区, 远程游客所占比例较小。究其深层次原因, 旅游市场宣传力度欠缺、旅游产品竞争力弱、没有形成全国性的旅游集散中心地是导致游客规模小的主要原因。频繁的朝代更迭和战乱给中原的文化打上了以“逐鹿”、“纷争”为主要特征的烙印, 导致产业合作和协同发展意识较差, 开放、宣传、观念不强, 怠于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广泛的宣传, 以致形成了惰性氛围和锁定效应,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和中原崛起。另外, 由于缺乏对旅游资源特色和地区文化精髓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大多数景点的旅游规划水平低, 可操作性差, 加上缺乏执行旅游规划的监督机制, 导致一些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 利用效率不高[5]。

(三)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

旅游产业要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还必须具有发达、完善的相关和辅助产业的支撑。目前, 虽然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在总体上已经初步形成了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的系统化产业体系, 但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 与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相匹配的诸要素欠缺。具体表现在:一是旅游业规模化、系列化、旅游大产业观念尚未真正确立。旅游与开放、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格局尚未形成。河南省旅游产品普遍存在着地方文化特色气息缺乏、多元化体验不浓厚的产品特点, 各城市间旅游发展不均衡, 末形成整体优势, 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系列尚未形成。二是产业化程度低、旅游产业要素的整合度不高, 旅游产业的“门票经济”现象依然严重。缺乏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资本运作, 产业链条简单而短小, 部分产业要素, 如特色餐饮和旅游娱乐演艺缺乏、游客中心、信息咨询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 特别是购物要素发展明显不足, 旅游产业整体效益不高。

(四) 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

依据竞争力优势理论, 波特指出, 从事产业竞争的是企业, 竞争优势的创造与取得, 最终必然要反映到企业上, 并且推进企业走向竞争的动力很重要。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 在旅游企业结构方面, 普遍存在“小”、“散”、“乱”、“弱”现象, 主要表现在:旅游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 高层次旅游人才缺乏, 管理体制僵化, 多头管理现象存在;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经营, 无法产生规模效益;部门和地区分割现象严重, 限制了资产的流动、重组, 使河南省旅游企业走向集约化、多元化的道路困难重重, 从而导致旅游企业竞争力不足。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中原经济区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创造与持续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河南省与周边省份山水相连, 共同拥有很多名川大山、文化古迹、历史名城。区域旅游资源与产品分布的同质化集聚特征明显, 相互之间替代性竞争较大, 在旅游发展方面对周边地区吸引力和带动力比较有限。因此, 就旅游企业来说, 既存在竞争, 但更需要进行旅游景区产品联合开发、营销、旅游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合作。

(五) 政府和机会。

根据波特的竞争力优势理论,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是必须重视的。长久以来, 政府主导一直是指导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战略, 主要体现在观念主导、政策主导和资金主导等方面。目前, 河南省市场经济机制还不十分成熟, 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进行旅游资源的配置和整合, 必须整合政府调控机制, 统一部署、统一协调, 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 协调内部利益分配来加大旅游资源整合的力度,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外, 机会可以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河南省应充分利用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和中原经济区建设, 加强同周边邻省或地区的区域旅游协作, 打破行政界限, 发挥区域优势。然而, 总体来说, 与中部各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合作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部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进展缓慢, 使得区域旅游合作还停留在政府层面上, 区域之间并没有形成实质上的旅游互动, 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引导, 积极创造机会[4]。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视域下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一) 加强中部区域旅游合作, 创新旅游联合发展格局。

中部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这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潜力。另外, 旅游者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 旅游资源的地方特色、不可转移等因素使得区域间也需要寻求合作。旅游地之间只有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错位经营, 才能实现区域共赢。区域旅游的合作主要是一种互补性的合作, 即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之间的合作, 旅游地之间不同资源之间的合作。有合作才能共赢, 河南作为中部的核心腹地, 应充分利用中部旅游圈的有利时机, 加强和中原经济区省份的旅游资源整合、产业布局优化等合作和交流。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联合机制, 制定多方合作、共同协调发展的对策, 实现无障碍旅游区, 并达成品牌共建、资源共享、市场共推、客源互送的区域旅游合作。如对中部最主要的交通轴黄河和长江沿线省份景点进行合作, 与山西打造黄河文化游、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共同打造长江文化游;加强焦作云台山和山西的联合开发;信阳和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协作;豫东文化带的周口、商丘和安徽旅游景区的联动;大别山区所在的鄂、豫、皖3省联合推出“大别山红色旅游”, 构筑“无障碍”红色旅游区等。

(二) 打造中原文化旅游, 提升文化品牌战略。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文化与经济、政治、生态环境、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联系, 也体现出日益重要的意义。河南关于文化强省的战略, 不仅是中原崛起的巨大任务, 也是我国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河南蕴藏着巨大文化资源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应加强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经济的融合, 着力发掘和整合同一体系和不同体系的优势文化资源, 探索和寻找地方化、特色化的文化价值, 以减弱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旅游产品之间的冲突关系。如利用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玄藏、二程等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人, 开辟独有的“中华文明思想恒星游”旅游线路;树立“老家河南, 文化中原”的整体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战略, 通过旅游形象传播策略在旅游者心目中确立自己独有的品牌, 以形成差异性、不可替代的旅游吸引力。郑州、洛阳、开封和安阳在我国八大古都中占据四席, 古文化发掘优势显著, 应充分利用网络构建涵盖河南省的旅游信息平台, 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 强化旅游宣传与促销。积极打响该区“嵩山自然景观、武术文化、宗教文化”的知名度, 挖掘自身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及功能, 定位目标旅游者群体, 又能削弱与其他地区的替代效应, 使旅游者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河南文化内涵的方方面面。

(三) 协调旅游产业结构内部要素发展, 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

旅游产业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 仅有一个部门的有效发展, 难以实现整个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旅游产业结构中, 各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 其中“游览”是核心部门, “交通”、“餐饮”、“住宿”是实现“游览”的前向关联部门, “娱乐”和“购物”是实现“游览”的后向关联部门。前向关联部门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 否则就难以实现旅游的全过程;而后向关联部门是提升旅游过程质量的充分条件, 是保证旅游效益的关键。因此, 针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内部关联度不高的问题, 应在实现各相关部门优化发展的同时, 强化产业部门间的关联性, 合理配置旅游要素, 使旅游景观、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及旅游购物品等的发展规模、数量、水平及比例关系相互协调, 使其所创造出来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形成良好的整体联动效应[5]。同时, 鼓励旅游产业内部部门间的联合, 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为核心, 以游览部门产品的经营开发为基础, 以旅行社业为主导, 与交通、住宿、餐饮、娱乐及购物等链接, 强化旅游行业协作组织, 形成良性的产、供、销服务网络, 在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不仅求速度、而且也要求质量、求效益, 转变粗放型旅游发展模式, 从而推动河南省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 加强政府主导旅游行业管理作用, 促进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

中原经济区跨多个行政区域、具有城市交融、地域宽广、景区分散、管理体制复杂的特点, “政府主导”在理顺管理体制、制定发展规划、整治市场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应建立完善的旅游监督机制, 保证旅游规划高标准、高质量的科学执行。严厉惩治旅游开发中的违规行为, 平衡旅游区内资源开发和保护矛盾。二是政府要引导发挥“市场运作”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化运作基础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培育市场主体。如成立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作为旅游区发展的融资平台和建设主体, 对河南省的核心优质资源进行统一开发经营、统一品牌打造、统一市场营销, 并在条件成熟后争取成为上市企业。三是河南省应根据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积极探索新的旅游业态。如促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 强化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加快旅游与新型工业化的融合, 开发参观型、访问型、参与型等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从观光产品向观光产品与休闲度假产品并重转变, 从大型水利工程观光和黄河风情观光为基础产品, 积极发展黄河两岸生态旅游、山地休闲度假、黄河漂流、科普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6]。

(五) 优化旅游人才培养,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建设。

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质量也是提高河南省旅游服务质量建设的高层次要求。因此, 要重视旅游人才的培育工作, 加快构建行政管理、企业经营、行业服务三个层面相配套的旅游人才体系, 促进旅游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优化旅游行业人才结构。完善公平竞争的人才使用机制, 逐步建立起河南省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完善资格考试与岗位认证制度, 运用现代评估手段和方法对旅游人力资源进行素质评估, 形成社会化、全面式、多层次、多形式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保证旅游部门人才队伍最优化。

旅游者是旅游发展的主体, 河南省应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主线, 加快旅游服务质量建设。着力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引导旅游者理性消费, 促使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品质化。强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 深入开展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专项治理行动, 夯实旅游服务质量, 提升基础。注意到以人为本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强化服务人员和服务部门的服务意识, 在感情化服务上下工夫, 为游客提供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 以服务取胜, 提高游客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国发〔2011〕32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07/c_122125201, 2011, 10, 新华网

[2].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 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166~122

[3].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旅游业发展2011年度报告, 2012, 1

[4].谌静.中部崛起背景下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9:244~245

[5].田里.旅游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46~48

竞争视域 第4篇

一、TROPS运动中“反竞争”的本质

“TROPS”是在逆向思维作用下将现代竞技运动“SPORT”逆行拼写而产生的新名词, 由日本体育社会学家影山健先生首先提出。“TROPS”不仅仅在拼读方式上与“SPORT”相反, 在运动理念上亦如此。在“SPORT”强调少数人精英竞争的同时, “TROPS”决定逆“SPORT”而行, 回归大众, 成为多数人获得快乐和健康的体育形式。“TROPS”提倡的新运动中虽然仍可能采取比赛的形式, 但却不以比赛成绩而分胜负。其所追求的核心理念在于:“比起竞争, 更重视协同;比起技术, 更重视表现;比起争斗, 更重视共存;重视创造。”[1]它更多的是让参加者在运动的过程中体验团结与协作的精神。

在背“SPORT”而行的发展和反思过程中, “TROPS”呈现出其独具特色的思想理念和基本要求。首先, “TROPS”要求使人人获得快乐, 而快乐来自于“成功”。不同于竞技运动中少数人的成功, “TROPS”要求保留竞争的同时, 使每个参加者都能取得成功。人人成功的实现就要依赖于项目本身的主动改变, 即对竞技运动规则的改变, 使之变形成为一种“共赢”的新运动。这种新运动既可以从过去的竞技比赛项目中去挖掘, 也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去寻找。其次, “TROPS”强调运动过程中创造性的共同体现。“TROPS”反对专门化和划一化, 对于运动本身可任意由参加者群体共同商量从而进行创新和改造。“TROPS”更倾向于宏观层面上弱化“输赢”竞争因素的游戏, 由游戏的共同体共同制定属于其自己的规则和形式, 达成共同体中的默契, 自愿和主动地去遵守规则和参与活动。再次, “TROPS”提倡公平对话。公平对话是在人权平等的前提下, 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然的对话以及人与其自身的对话。是人在自然的环境中, 暂时远离城市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喧嚣与浮躁, 在运动中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的同时, 发现并正确认识自身, 从而发展自己。

二、竞争教育与其对象的成长阶段性特征

竞争作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形式, 在学校教育中必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 在小学教育中, 结合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的心理特点, 竞争已超越了低年级学生的主体发展范畴, 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的竞争教育

1. 不利于成为“完整的人”

(1) 将少数人的自信建立在多数人的失败上。低年级的小学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社会经验、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 以及对事物的判断标准较简单、极端, 他们多通过同伴来衡量自己。在体育竞赛中, 此阶段的学生对成功的判断标准更多的是与同伴之间直观的比赛成绩。而竞技体育的特点是金字塔型的, 由于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个体差异, 一定会出现直观的相对水平, 而竞争的最后只能产生一两个优胜者, 剩下的学生都被划分到失败者的范畴。胜利与喜悦只属于少数的学生, 竞争性运动更多产生的是失落的冠军陪伴者。所以, 在学校体育中对低年级学生过多采用竞技性的体育教材, 落后的学生会将名次及成绩作为评价自己的直接依据, 进而认为自己不如班里其他同学优秀, 从而产生自卑感,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 不利于学生的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的知觉和评价的总和, 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身体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 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 是自我概念的一种重要的基础部分。[2]儿童的身体自我主要表现在身体能力和身体特征两方面, 如果一名小学生身体能力较强, 身体特征令其满意, 则其身体自我发展就较好, 反之, 其身体自我发展则较差。低年级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很差, 基本上依赖教师和家长等客观他人的意见和评价。因此,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 对低年级学生过分强调竞赛活动, 就会对学生的运动行为给予直观的名次排位。此时, 成绩落后的学生就容易形成消极态度, 从而阻碍正确自我概念的获得。

(3) 对学生的情绪造成消极影响。情绪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当得到满足时就产生积极情绪, 反之则产生消极情绪。在学生的竞争活动中, 获得胜利的学生, 内心潜在的成功需要得到满足, 产生积极情绪, 而大多数的非冠军群体则因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各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此外, 处在备战状态时, 由于对胜利的渴望, 同场竞争的同学则成为具有潜在的威胁性的假想敌, 容易引发消极情绪, 若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 则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及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影响。

2. TROPS运动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1) 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通过身体运动使肌肉兴奋刺激体内神经产生神经冲动, 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从而获得快乐体验。但是, 在现实中的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堂中, 由于盲目地引入竞争性活动, 使得学生较单一的注意力转移, 而非关注于体育本身。TROPS旨在通过去竞争化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运动的胜利者, 因此, 应从满足参与者需要的角度, 使其具有实现积极情绪的前提;使运动单纯化、非功利化, 让学生聚焦于运动本身, 全身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从而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2) 唤回在心理上排斥和远离体育课堂的学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和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 往往使得学生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情感上的需要, 他们会更加愿意投入到体育课堂中的体育运动中来。但是, 竞争活动的主要特点便是仅凭单一竞赛规则确定胜负, 部分学生或由于自卑造成自我否定从而远离体育活动, 或由于自身未意识到的身体素质难以适应较高难度、较大强度的运动形式而产生了对运动的厌恶, 对此, 学校教师应对那些内心远离体育课堂的学生排斥体育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有针对性地修改活动规则, 创新出更适合具体班级群体的体育教材。

(3) 因材施教。TROPS运动规则的灵活可变, 为体育课堂中的因材施教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 常常出现学生因为遗传因素导致身体素质低于平均水平, 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信心、焦虑甚至放弃。体育课堂因材施教中的“材”就是学生参加运动的基础, 即身体素质。TROPS运动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改变以后项目的运动规则。譬如, 在100米跑中, 终点线一致, 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划分属于个人的起跑线, 让学生单纯地体验运动过程中的正确姿势、运动技巧对最终成绩的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长期锻炼出来的, 学校应通过加强一些基本训练, 让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潜力更有自信, 并在运动中不断提高和超越自己。

(二) 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堂中的竞争教育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点逐渐明显, 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了明显发展, 他们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 从而能够独立地对自己作出评价, 从注重行为效果的具体评价过渡到注重行为动机的抽象评价。[3]此阶段的学生能够对社会观点进行采择, 并进行自我反省和换位思考, 教师应以竞争为工具而非目的, 可以选择适当的竞争性体育活动为教材, 促进学生积极的社会性发展。

1. 竞争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竞争意识直接指导着学生在竞争活动中的行为, 拥有竞争意识是学生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备心理素质之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代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更接近于体育中的比赛, 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 谁的节奏更快, 竞争意识更强, 谁就有可能占据优势。[4]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各种竞争性体育教材为学生创造竞争机会, 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胜负、成败、荣辱、争让等情感体验, 使竞争意识得到升华。多让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组织, 从客观上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竞争环境, 使竞争的意志品质深入到学生的各种生活当中去, 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竞争能力是人们参与竞争并为夺取胜利所必需而且直接影响竞争结果的个性心理特征。[5]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四个方面。身体素质是发展其他素质的生物学前提, 是竞争能力的最基本要素。体育课堂通过身体练习以发展身体素质为直接和直观的目标, 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生理及环境共同作用使得参加者产生各种情感体验, 以增强其心理素质。此外, 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更是现代竞争能力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 此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学生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因此, 在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时, 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价值导向,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其竞争能力。

2. 竞争教育中的德性发展

德性的竞争是人的竞争, 此时的竞争意识不同于历史发展过程中遗传的竞争本能, 而是社会化后具有社会性特征的竞争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的体育课中, 应重视在竞争活动中贯彻德性教育,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在他们的道德自律阶段明确其道德标准, 为学生在竞争教育中的德性发展奠定基础。竞争中德性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平 (公平竞争、凭实力取胜) 、公正 (行为正当、切忌奸诈) 、公开 (光明正大、不搞阴谋) 、公心 (出于公心、共同进步) 。[6]体育竞赛活动是在严格的统一的规则下进行的。公平意味着夺冠的机会平等, 每个参赛者都有相同的权利, 统一的规则是判决的唯一标准, 作为评价者的教师或者同学要保持公正, 为竞赛者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 保证竞赛的良好运行。公心不仅仅是自己和同队的队友之间的团结, 还在于和竞争对手的协作。因此, 体育运动的竞争要求参与者具有优良的运动者风度, 应当尊重对方的人格, 视对手为比赛的合作者, 以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的提高作为自己竞争能力提高的前提。

3. 引导学生对成功与失败的再次理解

即使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及社会性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 但仍处于发展阶段, 没有完全成熟和适应, 易把竞赛活动的成绩高低认为是成功与失败的直观表现。学生对成功和失败的不合理归因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 降低他们对自己的期望, 削弱他们的学习动机, 从而影响学业和生活, 甚至会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教师要在活动中帮助学生适应竞争,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原因归为自己的能力, 即内部的稳定的因素, 增强其自信心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可根据情况将原因归于外部的可控的因素, 以带给学生更少的负面影响, 使其更快地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使其建立在对成功与失败的正确理解及归因的基础之上, 刻苦、勤奋、努力及付出也是成功必备的优秀素质。

三、结语

学校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 不要违背学生的自然发展规律, 一味地按照社会需要而刻意强化学生的社会性。因此, 在学校体育课程中以竞技性运动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时, 要分年级层次, 充分考虑到竞争是否超过主体范畴, 是否对学生成为完整的人造成消极的影响。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因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差, 不宜过早进行社会性的竞争教育, 否则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自信心的建立以及积极情绪的产生皆有不良作用。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及社会性发展的成熟度已可使竞争教育产生积极价值, 但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德性的引导与成败归因的再理解。

参考文献

[1]朱卫东.托罗普斯 (Trops) 运动概观[J].体育与科学, 1996 (4) .

[2]李丹.不同锻炼方式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冯维.小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5]皮建英.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J].体育学刊, 2001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竞争视域】相关文章:

西方视域05-08

生命视域05-15

课改视域06-02

能力视域06-07

多维视域06-27

空间视域07-19

教师视域07-23

法律视域07-26

大众视域07-29

政治视域08-01

上一篇: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下一篇:启发式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