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生态学论文

2024-08-26

信息生态学论文(精选12篇)

信息生态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信息生态学,档案信息化,应用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信息产业革命。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 面对信息化的发展潮流, 档案信息化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这也是时代赋予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求。随着档案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信息生态学理论在档案学领域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基于信息生态学理论的档案信息化越来越成为广大档案学者和档案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信息生态学的内涵

信息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至今不过50多年的历史[2]25。德国学者拉斐尔·卡普罗 (Rafael Capurro) 198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信息与质量”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信息生态学进展》 (Towards an information ecology) , 是最早正式提出“信息生态”概念的文献之一, 在论文中, 卡普罗对信息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 讨论了信息污染、信息平衡、信息富有社会与信息贫乏社会之间的“数字鸿沟”等问题[3]。卡普罗将生态学、传播学、社会学等理论引入信息管理中, 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1990年, 张新时院士在国内最早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 张新时院士认为信息生态学不仅具有信息科学的高科技与信息理论的优势, 而且继承和发展了生态学的传统理论, 强调对人类、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生存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研究、模拟与预测, 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与反馈作用。不过, 其研究并非是以信息生态系统为对象, 而是自然生态系统, 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建模并加以分析, 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李佳洋等学者从信息生态系统构建方面阐述了信息生态学的内涵:信息生态学是研究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致力于设计和维护有组织能力的信息生态系统。

综上, 目前国内外对于信息生态学的内涵没有统一的定论,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 从信息管理领域的角度出发, 我们认为对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是建立在信息科学和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上, 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 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因子、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传递以及系统的合理构建和优化等问题, 以维持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我国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档案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共享, 加强档案的规范管理, 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2000年, 王刚同志提出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任务的要求, 随后国家档案局组织有关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展研究, 提出了全面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战略部署, 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全面启动。在国家档案局相关政策的指引下, 全国各地区、各行各业进行了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相关标准体系建设、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建设、档案信息化学术交流与座谈等一系列档案信息化工作, 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些都促进了档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来, 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所收获,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带来机遇和财富。与此同时, 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档案信息化中却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孤岛。信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而这样的应用系统就好比信息海洋中的“孤岛”。信息孤岛是档案信息化阶段性的产物。近年来, 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 计算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有关“信息孤岛”的危害也日益明显。2000年,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在全国拉开了序幕。这一时期,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企业信息化的大力推进, 数字档案资源的数量急剧增长, 同时社会对档案的需求方式发生了转变, 这些都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一方面, 各地区局域网系统和网络环境的建设, 以促进档案事业发展为目标的信息化要求日益迫切, 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在国家这个大环境下, 立足于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状况, 在各地各档案馆之间进行。这样一来, 使得各地区各档案应用系统之间彼此独立, 信息不能共享, 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不能满足不同时空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另一方面, 档案信息化工程的实施, 也是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而有些企业的档案部门、档案馆 (室) 在进行信息化的过程中, 孤立地设计或实施某项管理, 以致与其他部门的信息系统无法兼容, 从而形成“信息孤岛”。所以, 信息孤岛是信息化应用推广和普及的必然结果, 也是信息化进程中暴露的影响档案信息生态的主要问题之一。

(2) 信息超载。信息超载指信息接收者或处理者所接收的信息远远超出其信息利用和处理能力。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世界的信息处于“大爆炸”状态, 出现信息数量大、质量差、价值低等问题, 信息超载的现象也随之而生。具体来说, 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档案信息的过程中, 由于信息数量巨大、增长剧烈、质量不一等, 无法或很难找到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甚至还有些档案从业人员因处理的信息量过大, 而出现各种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 导致信息超载现象的发生, 从而造成档案信息冗余、档案信息老化过时等问题, 降低了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效率, 影响各级档案室 (馆) 之间、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致使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极大地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 信息污染。档案信息污染是指档案信息污染源对社会的危害状况, 是由信息的无限激增、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弥散性的加剧促成的, 它不仅阻碍社会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和利用, 而且在整个社会的精神领域造成严重后果。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 每天都有海量垃圾信息产生, 它们可能来自系统内的冗余信息, 也可能来自系统外的病毒入侵, 档案工作人员有时难以找出、甄别出有用信息, 为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利用等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对档案人员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甚至严重影响了档案人员的身心健康, 破坏了档案信息生态的平衡, 制约档案信息化正常有序地进行。

三、信息生态学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信息生态学是一种涉及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利用的方法论, 利用信息生态学的系统观、发展观、人本观的观点和理念, 指导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 对于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维护信息生态平衡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由“分散经营”到集约化管理, 统筹兼顾, 防范档案信息孤岛。

从我国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来看, 由分散式管理到集成管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分散经营”的直接后果是人为地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分散, 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 容易形成“信息孤岛”。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的档案机构, 只有有效地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 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地整合和集约化管理, 才能使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益最大化, 以较少的投入, 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也和信息生态学理论中的“统筹兼顾”的系统观不谋而合, 它要求档案部门、档案馆 (室) 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生态系统, 实现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具体来说, 各地区、各级别的档案组织或机构要紧紧围绕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建设任务, 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科学地规划, 优化软硬件等资源配置, 把各部门相关业务功能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数据共享和同步更新, 克服信息孤岛, 充分体现档案信息化的优势。

2. 从“接受归档”到主动收集, 和谐发展, 克服档案信息超载。

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 很多时候是通过“接受归档”的方式进行的。这种传统的信息化方式已然不能适应现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了。信息时代, 我们每天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 要从中甄别出对我们有用的文档信息, 确实有一定难度。而且许多对社会公众有用的文档信息都处于动态变化中, 这就要求相关的档案部门要能够及时有效地采集这些有用的信息资源, 并对有归档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规范地归档存储, 便于历史查考和战略决策, 以克服档案信息超载问题。在此过程中, 首先, 要关注档案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 适时地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和升级, 以适应档案信息化对硬件环境的要求。其次, 在主动采集的过程中, 档案工作人员要确定目标, 强化自己的信息分析能力, 有针对性对信息进行筛选, 就会发现高质量的信息还是很少的。再者, 积极发展过滤技术和分类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 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档案信息超载问题。由此说来, 网络信息资源处于不断地变化与更新中, 这要求广大档案人员紧跟信息节奏, 做好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 克服信息超载现象。从信息生态理论的发展观来看, 档案生态系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必须适时对其加以维护与更新, 以发展的观点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庆山.信息生态学研究的概况与术语界定初探[J].图书与情报, 2006 (6) .

[2]高佳.基于信息生态学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创新[J].中国商贸 (2) , 2009.

[3]靖继鹏.信息生态理论研究发展前瞻[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2) .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 第2篇

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光、声、热、电、磁等都是物理信息;动物的视 觉、听觉、冷觉、热觉和触觉是典型的物理信息感受的过程。这 些物理信息有的表示识别, 有的表示威胁、挑战, 有的向对方炫 耀自己的优势, 有的表示从属, 有的则为了配对等。3 1 1

光信息。萤火虫的闪光、蝴蝶的飞舞、花朵艳丽的色彩 等都属于光信息。萤火虫在夜晚是依据发光器官所发出的闪 光来寻找配偶的。有一种萤火虫(photinus py ralis)雄萤到处飞 来飞去, 但严格地每隔58 s 发光一次, 雌萤则停歇在草叶上 以发光相应答, 每次发光间隔时间与雄萤相同, 但总是在雄萤 发光2 s 后才发光。据研究, 每一种萤火虫的发光频率都不相 同, 这极好地避免了种间信号混淆和种间杂交。3 1

2声音信息。人们最熟悉的声音莫过于鸟类宛转多变的 叫声了, 鸟类和昆虫的鸣叫声非常类似于萤火虫的闪光, 都具 有物种各自的特异性。澳大利亚蝉可发出800 Hz 的低频声, 其声音强度在80 dB 以上, 由于雌蝉的感受器对800 Hz 的低 频声最为敏感和具有最大的指向性, 所以常常被吸引到鸣叫着 的雄蝉群体中来。3 1 3

热信息。生活在南美洲的响尾蛇, 头部有个颊窝, 能够 感知0001!温差的变化;响尾蛇能够准确地捕食动物, 主要 就是靠颊窝对温差的敏感性。3 1 4

触觉信息。有些动物交配行为的完成有赖于触觉信 息。雄园蛛在生殖季节走近蛛网, 在网边用前足按一定的力度 和节律牵动雌蛛所结网的蛛丝。雌蛛立即作出反应, 也像有美 食一样冲了过来。这时, 雄蛛会暂时退到蛛网的外面。雄蛛等 到雌蛛回到网中央后, 它会又一次弹起蛛网。当雌蛛确认是雄 蛛的求偶信号时, 就会做好交配准备, 安静地等在网的中央。雄蛛一面不停地拨动蛛网, 一面爬向雌蛛, 完成与雌蛛的交配。3 1

5磁信息。由于生物生活在太阳和地球的磁场内, 少不 了要受到磁力的影响。生物对磁场有不同的感受能力, 常常被 称为是生物的第六感觉。候鸟在天空中成群结队、南北长途往 返飞行能够准确到达目的地, 特别是信鸽千里传书而不误, 在 这些行为中, 动物就是通过感知电磁场的变化, 从而确定自己

所处方位和运动方向的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形式主要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 养信息和行为信息。3 1

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光、声、热、电、磁等都是物理信息;动物的视 觉、听觉、冷觉、热觉和触觉是典型的物理信息感受的过程。这 些物理信息有的表示识别, 有的表示威胁、挑战, 有的向对方炫 耀自己的优势, 有的表示从属, 有的则为了配对等。3 1 1

光信息。萤火虫的闪光、蝴蝶的飞舞、花朵艳丽的色彩 等都属于光信息。萤火虫在夜晚是依据发光器官所发出的闪 光来寻找配偶的。有一种萤火虫(photinus py ralis)雄萤到处飞 来飞去, 但严格地每隔58 s 发光一次, 雌萤则停歇在草叶上 以发光相应答, 每次发光间隔时间与雄萤相同, 但总是在雄萤 发光2 s 后才发光。据研究, 每一种萤火虫的发光频率都不相 同, 这极好地避免了种间信号混淆和种间杂交。3 1

2声音信息。人们最熟悉的声音莫过于鸟类宛转多变的 叫声了, 鸟类和昆虫的鸣叫声非常类似于萤火虫的闪光, 都具 有物种各自的特异性。澳大利亚蝉可发出800 Hz 的低频声, 其声音强度在80 dB 以上, 由于雌蝉的感受器对800 Hz 的低 频声最为敏感和具有最大的指向性, 所以常常被吸引到鸣叫着 的雄蝉群体中来。3 1 3

热信息。生活在南美洲的响尾蛇, 头部有个颊窝, 能够 感知0001!温差的变化;响尾蛇能够准确地捕食动物, 主要 就是靠颊窝对温差的敏感性。3 1 4

触觉信息。有些动物交配行为的完成有赖于触觉信 息。雄园蛛在生殖季节走近蛛网, 在网边用前足按一定的力度 和节律牵动雌蛛所结网的蛛丝。雌蛛立即作出反应, 也像有美 食一样冲了过来。这时, 雄蛛会暂时退到蛛网的外面。雄蛛等 到雌蛛回到网中央后, 它会又一次弹起蛛网。当雌蛛确认是雄 蛛的求偶信号时, 就会做好交配准备, 安静地等在网的中央。雄蛛一面不停地拨动蛛网, 一面爬向雌蛛, 完成与雌蛛的交配。3 1

5磁信息。由于生物生活在太阳和地球的磁场内, 少不 了要受到磁力的影响。生物对磁场有不同的感受能力, 常常被 称为是生物的第六感觉。候鸟在天空中成群结队、南北长途往 返飞行能够准确到达目的地, 特别是信鸽千里传书而不误, 在 这些行为中, 动物就是通过感知电磁场的变化, 从而确定自己 所处方位和运动方向的 3 2

化学信息

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参与

信息传递, 这种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通称为化学信息。如酶、维生素、生长素、抗生素、性外激素, 甚至尿和粪便等都属于传 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化学信息深深地影响着生物种间和种内 的关系。有的相互制约, 有的相互促进, 有的相互吸引, 有的相 互排斥。化学信息在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 对它的研究近几年 发展迅速, 并逐步形成一个分支学科∀ ∀ ∀ 化学生态学。动物的嗅觉、味觉是典型的化学信息感受过程。动物根据 味觉信息要判断食物可吃还是不可吃, 好吃还是不好吃, 从而 作出吃还是不吃、多吃还是少吃的决定, 而这些对于维持它的 生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 狗具有非常发达的嗅觉, 能够 感受空气中一些化学物质所携带的气味信息, 这对于狗在寻找 和选择食物, 发现敌害, 躲避不良环境的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3 2

1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化学信息。植物给人们的印象似乎 只能呆在那里等待被动物吃掉, 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 如植物的 苦味是一个重要的化学信息, 对许多植食动物来说, 可以起到 拒食作用, 不过这种苦味对有些植食动物来说可能又是引诱的 信号。3 2

2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化学信息。昆虫性外激素是生态系 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化学信息。例如, 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 素, 可以把3 km 以外的雄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 的性外激素的数量不到0 01 mg , 但雄蛾仍然能够作出反应。小蠹甲在发现榆、松等寄生植物后, 会释放聚集化学信息, 以召 唤同类来共同取食。棉蚜虫受到七星瓢虫攻击时, 被捕食的蚜 虫会立即释放告警外激素, 通知同类个体逃避, 于是周围的蚜 虫纷纷跌落。蚂蚁群体中的侦察蚁分泌的追踪外激素能引导 同类觅食、去搬运食物等。

哺乳动物能发出很多气味, 即使是动物的尿和粪便也包含 着许多的信息, 皮脂腺被广泛认为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的信息 源。3 23

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化学信息。在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之 间同样发生着复杂的信息联系。为人们熟知的是植物的他感作 用(allelopathy)。他感作用是指植物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 学物质, 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某种影响的相互作用。植 物的他感作用有的是互利的。例如, 农民在种植庄稼时发现: 作 物中的洋葱和甜菜、马铃薯和菜豆、小麦和豌豆混种或间种能够 相互促进, 比单独种植产量高。有的是相互拮抗、相互排斥的, 这种现象常称为

异株克生现象 , 如某种黄瓜(Cucumis sativus)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 可以阻止绝大多数的杂草生长, 维持其在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优势。黑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 这是 因为黑核桃树皮和果实含有氢化胡桃酮, 这种物质被雨水冲到 土壤里后再被氧化成胡桃酮, 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异株 克生现象是植物控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奇妙办法。3

3营养信息

营养信息是指通过营养交换所传递的信息。食物链(网可以看作是一个营养信息系统, 通过营养交换, 能够把营养信

息从一个种群(或个体)传到另一个种群(或个体)。由于食物 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要保持一定的比例, 即符合生态金字塔规 律。因此, 生态系统中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就会引起食物链中其他生物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例如, 松籽歉收, 这就预示着松鼠数量的减少, 以松鼠为食 的貂、鼬等动物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在草原上, 当羊多时, 草 就相对少了;草少了反过来又会使羊减少。因此, 从草的多少 可以得到羊的饲料是否丰富, 以及羊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信息。达尔文发现, 在英国, 三叶草传粉要依靠丸花蜂, 由此推

断, 三叶草的繁茂是由于英国丸花蜂多, 而丸花蜂比其他地方 多的原因, 是因为那里喜食蜂房和蜂子幼虫的田鼠特别少, 而 那里田鼠少的原因, 是因为村镇中有许多猫。

那么, 不妨照此推衍下去: 三叶草是英国牛群的主要食物, 而英国海军的主要食品是牛肉罐头, 于是三叶草在生态学上与 英国海军大有关联;这样看来, 英国之所以能够拥有一支强大 的海军, 从而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最终应该归功于猫。著名生 物学家赫胥黎更进一步幽默地说:

人所共知, 英国的猫是老姑 娘们喂养的, 所以英国能够称霸四海, 无论从逻辑上, 还是从生 态学角度上来看, 归根结底, 都应归功于英国那些爱猫的老姑 娘。

达尔文的猫与三叶草 的故事, 加上这一番

演义 , 当然 是言过其实, 诙谐有趣。但就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个故事却显 示出营养信息的传递情况。3 4

行为信息

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方式向同种的其 他个体或其他生物发出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 有的表示威 胁、挑战, 有的向对方炫耀自己的优势, 有的表示从属, 有的则 为了配对, 还有则是欺骗, 等等。

例如, 蜜蜂发现蜜源时, 就用舞蹈动作来表示, 以

信息生态学论文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生态学;课堂生态;课堂生态环境

中国分类号:G434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拉开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序幕,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出现的零碎、重复、无序、低效等问题日益凸显[1],比如课堂中出现的“只见技术不见人”,其典型的教学场面就是:“教师就某一应用软件的功能从头到尾详细介绍、演示,然后再要求学生从头开始演示一遍”[2]。信息技术课堂环境的建设对于教学起到良好的作用,相关的研究中提到:信息技术课多数为上机操作课,“有限的空间和高密度摆放的电脑,使得机房多种污染并存”[3]。基于以上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很令人担忧,从学校层面到师生层面出现了很多“非生态”的现象,因此构建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环境,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是对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克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不利因素或环节,是对传统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改善。

二、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1、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的交叉新兴边缘学科,于20世纪60—70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兴起。1932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W.Waller)正式在教育领域中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4]。1966年英国学者阿什比(E .Ashby)在英国、印度、和非洲大学的比较研究中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5]。70年代,多伊尔(W.Doyle)和庞德(G.Ponder)从“教学研究的一个被人忽视的维度”[6]来倡导课堂生态研究,课堂生态研究的相关成果又相继呈现,教育生态学的创始人劳伦斯.雷克明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个术语。

2、课堂生态的概念

关于课堂生态的概念界定清晰程度,国外的研究比较模糊,相反,国内的界定则比较清晰。作为最有影响的课堂生态学家多伊尔在其提倡课堂生态的研究范式时候,就给出了课堂生态的定义。他认为:“因为学习发生的每一个背景中都包含了一位学习者,一位教师,一个背景和学习的信息……因此,学习发生在一个生态系统之中”[7] 从国内来看,虽然研究者们给出的课堂生态概念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从概念界定来说,因为明确了课堂生态的属概念、本质特征和构成的因素,所以,对于课堂生态的概念界定还是很清晰、明了的。下面是关于国内课堂生态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窦福良:“课堂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内由教室中的学生与其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的基本系统。由此,课堂生态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和环境三部分,三种生态因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生态学的基本功能—育人”[8]。

沈双一和陈春梅:“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9]。

孙芙蓉:“从课堂生态研究对象和内容方面定义课堂生态。课堂生态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课堂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即课堂内有机体和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研究的内容包括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形态以及对于结构和功能的优化与调控”[10]。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于“课堂生态”的界定都基本一致:认为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和环境三部分,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并且共同构成了了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三、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的组成要素

课堂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了教师、学生和环境。信息技术生态课堂也包含这三种要素,在信息技术生态课堂中,课堂生态主体间、主体与环境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态联系,它们共同使信息技术课堂变成有机共同体。按照人类生态学的环境分类方式,可以把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的环境分为三类:信息技术课堂的物理环境、信息技术课堂的社会环境以及信息技术课堂的规范环境。

四、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课堂是一种特殊的课堂,各要素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假如要使信息技术课堂内部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就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反观性对话、非对抗性讨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协同开展问题探究,改变单向的知识传授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与老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合作的探究者和平等对话者。构建信息技術生态课堂,实质上就是构建一种和谐的环境来支持教学的开展,也可以说让师生成为平等的生态主体,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最终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五、结语

信息技术生态课堂构建的重点是环境与主体之间的交互、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环境与主体间的交互就是构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要主体能够适应环境来展开教学;主体间的交互包括学生个体与教师个体间的个别指导、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个体与教师群体的交流讨论、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间的小组合作以及教师群体面对学生群体的集体教学等。总之,要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样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地建构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地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李树培,王荣良.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3):7

[2]王世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历程与归因[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管志毅.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生存状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4]Waller,W.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1932,p.161

[5]Ashby,E. Universities:British,Indian,African:a Study in the 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1966

[6][7]W.Doyle&G.Ponder. Classroom Ecology:Some Concerns about a Neglected Dimension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temporary Education,1975,46(3)

[8]窦福良.课堂生态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9]沈双一,陈春梅.“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新概念刍议[J].历史教学问题,2004,(5):92—95

信息生态学论文 第4篇

一、信息生态学

物质、能源、信息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信息作为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信息是人及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它构成与人和社会组织的一种相互关系,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与人关联。信息生态的提出及其所形成的视野, 就是要将人和社会组织所处的信息环境作为一种普遍的生态现象来研究。

本文认为:信息生态就是一个由人, 行为, 技术和价值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下构成的系统。信息生态学就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对信息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该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 应包含信息的生产者或提供者, 信息的传递者, 信息的消费者和信息的分解者。如图1所示。研究的目的是要实现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 促进人、社会组织、信息环境乃至人类信息社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生态学与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

1. 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

驱动产业力量的五力分析模型是全球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 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该模型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 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模型中提到的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有的竞争能力。这五种力量构成了企业的利益相关群, 从而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该模型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定基础之上的; (1) 制定战略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信息; (2) 同行业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没有合作关系; (3) 行业的规模是固定的, 因此, 只有通过夺取对手的份额来占有更大的资源和市场。

正是存在上述的假定, 导致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应用上的局限性。尽管存在缺陷和局限性, 但我们能够认识到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 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 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2. 五力模型基础上的企业信息生物链的构建

生物生态是由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构成的食物链与食物网来维持生物生态的循环运转, 各种生物之间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 缺少任何一种生物都会给生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使生物生态失衡, 生态退化。同样, 企业的生存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形成了“行业生态链”, 按它们的依存关系可顺序分为“上、中、下游”行业, 下级为上级产品的消费者。

波特的五力模型说明, 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力除与企业自身有关外, 还与现有的竞争对手, 供应商, 用户, 潜在进入者, 替代品有密切关系, 这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群。在自然界有“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信息时代的商业竞争中也存在“生物链”和“生态系统”。信息时代, 对于企业来说, 要想知己知彼,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需要迅速及时获取来自这五个利益相关群的信息。诚然, 这些信息对企业的发展定位, 对企业了解市场动态, 竞争对手动态, 以及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发展战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给出了企业信息生物链模型。如图2所示。

根据该模型中, 企业需要掌握和识别的利益相关群的信息分别是:来自供应商的信息;来自购买者的信息来自新进入者的信息;来自替代品的信息;来自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信息。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需要从上述几种力量所获得的关键信息中来认清自身的优势劣势, 机遇和挑战, 以及整个行业的市场动态。而且企业必须面对行业中的每一个竞争者的举动。除非认为正面交锋有必要而且有益处, 例如要求得到很大的市场份额, 否则企业可以通过设置进入壁垒, 包括差异化和转换成本来保护自己。当一个企业确定了其优势和劣势时, 企业必须进行定位, 以便因势利导, 而不是被预料到的环境因素变化所损害, 如产品生命周期、行业增长速度等等, 然后保护自己并做好准备, 以有效地对其他企业的举动做出反应。

三、企业的信息生态位与差异化的竞争战略

1. 企业与生态位

如果把“生态位”作进一步的解释, 那就是在大自然中, 亲缘关系接近的, 具有同样生活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 不会在同一地方出现。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 它不仅适用于生物界, 同样适用于人类, 适用于企业。在本文中我们研究的是企业的信息生态位现象。不同的企业在信息生态系统中拥有不同的信息生态位, 这种不同使得企业能够得到其他企业所得不到的信息, 形成了企业信息生态位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正是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客观上形成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推动着企业的进化。

2. 企业信息生态位的选择与差异化发展战略

企业的信息生态位是客观存在的, 每个企业都存在于自己的信息生态位上, 从而获取和占有不同的信息资源。但是企业的信息生态位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与生物生态位相似, 企业的信息生态位也会随着企业在信息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具体来说, 当两个企业的信息生态位发生很大程度的重叠时, 势必会形成十分激烈的生态位竞争。显然, 竞争的结果必然造成一方或双方生态位的部分或者完全改变。

差异化的战略思想, 以及信息生态位的客观存在, 指示我们, 要想使得企业在当今信息社会里能够真正拥有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的信息资源, 必须走信息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以期形成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企业信息生态位。

那么企业如何来选择能够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生态位, 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企业所处的信息生态环境。企业的信息生态环境由多个信息生态因子构成。这些生态因子的改变, 对企业的信息生态位会有所影响。由于环境变化导致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完全或部分失去原有信息生态位的优势后, 企业必须寻找新的生态位求得生存。

(2) 细节决定成败, 企业在进行生态位的选择时, 应该提高对信息潜在价值的挖掘能力。往往在大量的, 表面似乎无用的信息背后却蕴藏着十分有价值的信息。

(3) 竞争正是由于生态位的重叠造成的, 那么企业在进行生态位的选择时, 应遵循主观上尽量避免生态位重叠的原则。这也正符合差异化战略的思想。

(4) 任何企业都不愿进行恶劣的竞争;都想避免竞争;另辟奚径。因为竞争对手也是相对的, 当企业抱着良好的愿望去发展同对手的友好关系时, 对手也会变成该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朋友”, 共享双方的优势。因此, 竞争的各方都乐意利用尚未被对手占有的资源。将竞争的资源转移到不与其他物种发生重叠的生态位上, 或尽量在少重叠的生态位中生存发展。

(5) 企业信息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只想只拥有一个生态位;毕竟资源多多益善;所以我们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必须抢夺别人的生态位和改变自己的生态位以便生存发展。

(6) 企业生态位的选择是一种理念;企业只有不断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物种有强弱之分, 企业同样有这种区分。与大企业相比, 小企业反应快、应变能力强的特点, 这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在一个小的生态领域中的优先地位。”一个好企业并不是一年能赚几个亿或几十个亿的企业, 而是长盛不衰的企业;这些企业既是强者又是适者。强者与适者的结合, 是对自己“生态位”的高度发挥。

四、结束语

信息生态学为我们解决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全新的视角。利用信息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人与信息环境的关系, 不仅对信息管理学的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研究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 探讨社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随着生态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不断融合, 用信息生态的视角和思维来认识企业的信息生态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的信息生态化的管理逐步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信息生态学理论的基础, 以信息生态学的视角重新理解被广大企业所熟知的五力竞争模型, 以及差异化的企业竞争战略。

信息生态学论文 第5篇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姜召,李炳煌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文章从介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发,转而简述了教育生态学基本信息,再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提出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策略:革新教育理念,树立生态思维、减轻工作压力,遵守“耐度定律”、强化交流沟通,突破“花盆效应”、转变教学实施模式,重塑“生态位”。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生态学;农村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03-0062-03

项目基金:湖南省普通高校教研教改课题 “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基于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视角”(湘教通315);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姜召(1988-),男,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一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文将其简称为“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1]目的在于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根本性地变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进而真正落实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3]至此教育研究机构、学者、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以及一线的教师纷纷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7月,国务院颁布了未来十年教育的发展蓝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其中专列一章阐述教育信息化,开宗明义地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4]这说明了教育信息化是下一阶段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的工作[5]。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关键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6],而“整合”的关键执行者则是教师,因此,研究提升教师“整合”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对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乃至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二视角: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1976 年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科学术语。它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一门学科[7]。它以教育与生态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还原论、灰色系统等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国内外正在从两个角度展开研究:一是以教育为主体,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还有就是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研究各种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目前,生态学成为研究和探讨教育问题的独特视角,教育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8]。因此,本文试图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探讨怎样提高农村教师“整合”能力。

三策略:农村教师“整合”能力提升

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系统中,教师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决定着应用哪些技术以及怎样应用技术,即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是关键执行者。而教师种群中,农村教师又是中坚种群。农村教师这一中坚种群的思想理论、工作环境、学习交流、教学实施模式直接影响着他们 “整合”能力的提升。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生态思维、耐度定律、花盆效应、生态位的理念,对于提升农村教师的“整合”能力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一)革新教育理念,树立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是一种生态化的思想意识和认识方法,强调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理论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表现出整体性、关联性、进化性、平等性、共生性等特征[9]。生态思维是富含先进意识、现代内涵及人文色彩的思维模式,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运用生态思维来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农村教师缺乏这种生态思维,“思想上并未真正接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0]。这是由于农村教师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信息技术进入后,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打破了原来封闭与稳定的状态,这相对于原有生态系统来说,“外部的新发明相当于外部入侵者”[11],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入侵者”。再加上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与外界接触、接受先进教育思想的机会少,习惯了粉笔加黑板、教材加教案、语言加表情动作的教学,农村教师定势的思维难以转变、进化,面对信息技术的“入侵”,教师本能的反应必然是首先从思想上,再从行动上抵制这种“入侵”。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受其教育观念的支配”[12],要让教师们接收这种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入侵”,自发地进行“整合”,必须先从革新他们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上入手,即在“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13]――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双主体教育、终身教育、四大支柱教育、情商为主教育的指导,“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14]的基础上,使农村教师革新教育理念,进化教育思想,树立教育生态思维,充分认识“整合”是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必然产物,尤其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15]。不然,“整合”活动很难开展并持续进行下去。

(二)减轻工作压力,遵守“耐度定律”

谢尔福德在19提出“耐度定律”,含义是: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16]。如果将某种生物任何一项因子的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就可使一种生物灭绝,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耐受度,使整个生态系统变得脆弱。同样,“耐度定律”也适用于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如果达不到或超过耐受度就会影响系统中的个体,进而影响教育生态的平衡及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教育生态系统中,农村教师处在违背“耐度定律”工作环境中。比如,由于师资缺乏,有的教师兼任两门以上的课程,有的教师还得额外开展其他各种教辅活动,这无疑使很多教师每天超负荷、超“耐度”地工作,大量透支体力、精力、情感。又如,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前两个“一切”可以说是教师的天职,但最后一个“一切”显然将教师的教育责任超限度放大了。这些都使得教师群体内心产生非常大的压力感。另外,“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倾向、绩效工资分配不公等使得中国中小学教师整体压力大,甚至出现亚健康。”[17]

由此可见,作为农村教育生态中坚物种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如果再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花大量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这无疑犹如雪上加霜,成为“整合”能力提升的桎梏,“整合”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农村教师提升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遵循“耐度定律”,减轻教师们的工作负荷,为其创造适宜的工作生态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保障。

(三)强化交流沟通,突破“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生态学上又称为局部生境效应。 “马厩里训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是这一效应的形象写照。它向我们揭示:在一个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脱离现实世界的系统中,“千里马”的.体力和耐力很难生成。同理,如果教师进行“整合”活动时,闭门造车,忽视与外界的联系,那么就会陷入“花盆”之中, 限制其“整合”能力提高的空间。

目前,农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面临着诸多“花盆”,比如教师自身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具体学科课程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整合活动处于一种半封闭的情形。为了消解这些“花盆”对整合的阻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其一,注重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建立诸如“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这样的学习交流与沟通模式,充分发挥“分享”的精神,使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时常组织教师相互之间观摩学习,实现整合能力的协同提升。其二,“整合”的目的是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真正落实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教师在“整合”之前仔细分析、了解学生的诉求、特点,比如,学生的认识特点、学习习惯、视觉特征等等,并尽可能地通过面对面交流、电子邮件、QQ等方式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以便及时修改“整合”不适应学生特性的地方。其三,各学科课程才是“整合”的落脚点,各学科课程为信息技术提供了整合的平台,这个平台的特点决定了哪种信息技术适合于它。再者,各学科课程规定了各自的学科目标,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偏离学科目标,不能仅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其四,加强技术与人的交互。技术并非是教学的奴隶,而是构建教学的积木,是具有主动性的行为主体,每种技术都具有自身的最佳适用范围,例如,对于讲授式或演示式的课程内容,PowerPoint比较适合,但它不适合于探究式的教学。“影响力最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将自身编织在了日常生活的网络之中,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因此,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生态系统的交互、渗透,深入了解其特性,使其成为现实教学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转变教学实施模式,重塑“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上的术语,即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作用。教学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4个物种群落构成,这些物种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命种群”进入教学生态系统,马上成为了影响该系统的重要因子,改变了该系统的构成因子。这就需要重新认识教学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重新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重新认定其“生态位”。

然而,农村教师受传统的或者多年的教学习惯这一因子的影响很深,导致碰到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难以参透、难以适应这种改变。这种不适应具体体现在“整合”的两种教学模式:一类是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另一类是过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等理论为基础。农村教师过分强调教师中心,将信息技术视同传统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辅助“传递―接受”的工具,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地位,忽视培养学生“发现”的潜能,因而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过度突出学生中心,弱化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指导,导致“放羊状态”的学生自主学习,教与学的效率并不高。

这两种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有弊端,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两种模式的理论具有优势互补性――建构主义理论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奥苏贝尔的理论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正好兼具二者的优势,它强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重塑教师、学生的“生态位”,实行“主导――主体”模式的整合课程教学,这样“既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1):7-15.

[2]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选) [J]。教育信息化,(12):3-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B/OL]。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DB/OL]。 .

[5] 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2011(7):1-6.

[6] 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9):7-16.

[7]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8] 范国睿。共生与和谐: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9] 邹冬生,高志强。生态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10] 蔡丽,张文兰。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J]。现代教育技术,,18(6):5-7.

[11] 赵勇,雷静。肯尼斯・弗兰克。技术的社会性生命:学校技术传播的生态分析[DB/OL]。.

[12] 康慕云,姜健。浅谈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培养[J]。教育探索,2010(10):87-88.

[13] 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12.

[14]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7-14.

[15] 邓树嵩,郭蕊,等。乡镇中学教师亚健康及职业倦怠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4):488-489.

[16] Weiser, M. (1991)。 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J]。 Scientific American, 265(3):94.

[17]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生态课堂——信息技术第一课 第6篇

关键词:生态课堂;信息;信息特征;信息载体;探究学习;课后反思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第一课是《信息及其特征》,主旨在于让学生感受无所不在的信息,在理解信息概念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信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在学习之初引领学生较好地把握信息的特征,树立良好的学科意识,这作为高中第一节课来讲的确非常重要,为此,笔者以生态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磨合,写成以下教案供大家讨论交流。

1.设计思想

1.1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作为铺垫性内容,后者是重点。作为高中信息技术第一课,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更关系到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由于本节内容概括性强,实践性较弱,我把自己的探索定位到让学生爱上这个课堂,爱上这门课程。本着这个原则,我通过游戏和大量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对信息有了明确认识,并得出“信息无处不在”“没有信息我们将不能生存”等结论。

1.2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对所学内容尚欠系统的提炼、重组和内化,因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逐步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他们提高适应能力,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知道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通过参与活动,树立合作意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意识。

2.2过程和方法

通过热身游戏,消除师生、生生之间的陌生感,并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热烈的讨论中完成预设的各项活动,总结古今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结合实例分析信息的特征。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了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

3.教学重难点

3.1信息的定义及与人类的关系

3.2信息的基本特征

4.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每列同学分为一小组,共四个小组,将每次任务成绩计入小组得分表,最后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奖励。

4.1热身游戏

规则:每列首位同学将得到一张纸,听到教师的“开始”命令后,迅速向后面同学传递(必须每位同学都传到),最后拿到纸张的同学将纸条粘贴在黑板相应名次处,看哪组同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游戏完成后,黑板上的纸张将是“团结协作”四个字,讲解本节课的课堂模式是小组合作,力争第一。

设计意图:由于高一新生刚刚来到一个新的集体,相互之间不太了解,通过该热身游戏,消除师生、生生之间的陌生感,同时展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问题讨论:从游戏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生:我们是最快的。

生:我们要团结协作。

……

师:我们所得到的都可以称为信息,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信息又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信息及其特征。

4.2学习探究,掌握新知

4.2.1信息的含义

活动一:古人眼中的信息,说说有关“信息”的唐诗宋词。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古人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并且可以模仿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如结绳记事、信鸽传书、烽火告急等,同时列举出几个有关“信息”的唐诗宋词,分析里面包含的信息,从而了解信息的历史存在性。

参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活动二:记忆中的信息,观看“安魂曲.pps”(汶川大地震幻灯片),让学生从多方面分析挖掘其中包含的信息。

设计意图: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让学生观看“安魂曲.pps”,重现当时的一些画面,有些信息会过时但不一定消退,还会深深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活动三:说说我们身边的信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出发,找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信息,得出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结论,总结出信息的重要性,没有信息我们将无法生存。

点评:信息的丰富多彩

问题讨论:黑板是不是信息?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并举例说明。

总结:信息的含义

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信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4.2.2信息的基本特征

观看视频片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段),总结信息具有什么特征?

参考:

我们能(同时)通过电脑观看(接收)到动画内容,可以得出信息具有传递性,依附性、共享性。

喜羊羊能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做出决定,可以得出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4.3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以“我一天的信息生活”为题,描述我们生活中的信息。

5.教学反思

5.1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是本节课的关键,理论课的枯燥在游戏、观看动画等互动中消除,使学生很快进入了状态,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5.2通过学生竞赛回答与多种教学法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5.3本节教学设计用了较多时间来体现信息的丰富多彩,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达到对信息的认识和理解,后半节的特征可能显得略微薄弱。

5.4注重以学生为主,创设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合作和体验中完成活动,在愉悦和生态的氛围中度过整堂课。

试析会计信息生态失调 第7篇

一、会计信息生态系统构成

会计信息生态系统是由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人、会计信息环境所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统一体。它强调会计信息人与会计信息环境的相互关系。会计信息人是具有一定会计知识, 制造、加工、解读会计信息的人, 是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 包括会计信息生产者、会计信息传递者、会计信息分解者、会计信息消费者。

1. 会计信息生产者。

会计信息生产者是指为他人生产会计信息的脑力劳动者。在会计信息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主要是原始会计信息的生产者, 一般指企业负责人 (主要指公司董事长、经理) 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创造的智力产品;单位负责人是会计信息的间接生产者, 具有控制会计政策选择、控制会计信息的权力。会计信息生产是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基础, 生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保证该系统良性发展的关键。

2. 会计信息传递者。

会计信息传递者是指通过一定手段, 将会计信息传送到特定信息使用者手中的组织或者个人。会计信息传递者主要包括公司管理层、董事会、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报表向外部发布之前, 公司管理层 (主要指CEO) 、董事会必须对会计报告进行书面个人认证, 主动承担会计责任。会计人员不仅仅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 也是会计信息的传递者。会计人员不仅向外部提供会计报告, 而且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内部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传递环节中, 会计信息必须经过客观公正的验证, 注册会计师就是会计信息产品的“质检员”, 既服务于会计信息生产者 (即公司管理层、董事会) , 又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 (即投资者、债权人等) 。

3. 会计信息分解者。

会计信息分解者是指对原始会计信息加以选择、整理、组合, 剔除无用信息、提供系统的有条理性的新会计信息的个体或机构, 如会计信息咨询机构、证券分析师及其他分析人员。证券分析师是专门向投资者或投资机构提供证券投资分析意见, 并指导其进行投资的专业人才。证券分析师通过透视账面会计数据, 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的金额、时间以及不确定性, 从而为客户作出或买或卖或持有的决策建议。

4. 会计信息消费者。

会计信息消费者是指接收和利用会计信息的个人或群体, 也就是会计信息使用者, 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当局、企业职工、投资者 (含潜在投资者) 、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其实, 会计信息分解者也是会计信息使用者, 只不过是中间会计信息消费者, 他们通过收集、分析会计信息, 为其他会计信息消费者提供新的会计信息。有些会计信息生产者也是会计信息消费者, 例如董事会、经理就是利用自产信息进行管理和决策。会计信息消费是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最后环节, 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5. 会计信息环境。

会计信息环境是指与会计信息活动有关的一切自然、社会因素的总和, 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教育、科技发展状况等。会计信息环境是会计信息人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决定着会计信息人的经济行为, 制约着会计信息的生产、传递、分解和消费。例如, 会计信息生产者的文化素质会影响生产者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和会计判断, 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反过来说, 会计信息人也会影响信息环境, 例如:会计信息消费者 (如股东) 可以借助会计信息影响企业股市表现, 并影响企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消费者的更高信息需求也会带动会计信息技术的提高, 以迎合消费者的最大需求。

在会计信息环境下, 会计信息连续地周期性生产, 信息生产者、信息消费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之间的信息流动就比较规范, 构成了会计信息链, 即会计信息生产者制造信息, 并由信息传递者提供给信息分解者, 后者将加工、整理后的信息提供给消费者;也可以由生产者直接到达分解者, 再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或直接到达信息消费者。

二、会计信息生态失调的表现

在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内, 每一个会计信息人与会计信息环境分别构成信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会计信息链的有些环节出现问题, 使得下游会计信息人无法有效使用信息, 也就出现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人—会计信息环境之间的非均衡状态, 即会计信息生态失调。

1. 会计信息超载。

会计信息超载指个人所接受的会计信息超过其自身的处理能力或信息未能有效应用的状况, 是一种相对的信息过剩。也许某些披露的会计信息对于信息消费者而言通用性小, 只对某一部分消费者有用。信息超量的结果导致信息接受效率降低以及信息的浪费, 反映了信息生产或再生产与信息消费之间的矛盾。会计信息消费者可以分为专业消费者和非专业消费者。除专业消费者 (如证券分析师) 外, 大多数非专业信息消费者依赖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 他们一般没有会计知识背景, 可能因无法正确理解会计信息而导致会计信息资源的浪费。

2. 会计信息垄断。

会计信息垄断是指会计信息不合理地被独享或专用的状况。会计信息人可以分为内部人和外部人。内部人主要是公司的管理层、董事和会计人员, 其余的均为外部人。通常, 内部人比外部人更具有信息优势, 可以垄断内幕信息。内部信息主要指尚未披露的非财务信息。由于信息披露时差、不便公开的商业秘密以及披露成本不为收益所补偿的原因, 也会产生内幕信息。内部人为了获取超额收益, 就会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破坏股票市场交易的公开、公正原则, 损害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3. 会计信息污染。

会计信息污染是指会计信息流中掺杂了许多谬误、虚假、夸张、过时的会计信息垃圾, 污染了会计信息环境, 影响了信息消费者充分有效地利用和加工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污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1) 冗余信息, 就是没有信息含量的多余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否具有信息含量, 主要看会计信息是否有利于会计信息消费者的经济决策。冗余信息违背了相关性原则。

(2) 虚假信息, 就是与客观经济活动不相符或者根本不存在的信息。会计信息人可能利用虚假信息欺骗信息消费者以获取商业利益, 会计信息欺诈导致了会计信用危机。虚假信息违背了可靠性 (或者客观性) 原则。

(3) 过时信息, 是指因没有及时传递与使用从而失去原有价值的会计信息。这可能是因为信息生产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过时, 也可能是因为信息消费者没有及时使用会计信息。过时信息违背了及时性原则。

三、会计信息生态失调的原因

1. 自利动机。

虚假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生产者、传递者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故意编造出来的。作为信息生产者, 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业绩考核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 因而他们可能会指示直接生产者 (即会计人员) 进行盈余操纵, 以“粉饰”经营业绩。如果注册会计师能得到令其满意的贿赂, 就有可能铤而走险, 与信息生产者合谋, 牟取更大利益。作为信息传递者, 注册会计师有可能成为欺骗信息消费者的“帮凶”。作为信息分解者, 证券分析师与公司经理、注册会计师可能共同参与了盈余操纵的数字游戏。在利益引诱下, 证券分析师往往向投资者释放利好信息, 隐藏不利信息, 结果必然误导信息消费者的投资决策。

2. 会计环境的变化。

一般认为, 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传统会计报告在经济环境变动不剧烈的状况下有较好的相关性, 可以用来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以推测企业的未来状况。但是, 在会计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时, 财务报告预测价值就有所局限, 增加了冗余信息。在会计信息传递过程中, 信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受信息技术的限制, 会计信息生产是连续的, 而传递却是间断的, 造成了会计信息缺乏及时性, 甚至当信息消费者使用会计信息时, 会计信息已经失去时效性, 失去了信息相关性。

3. 会计信息人的素质不高。

现代会计信息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信息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会计信息超载主要是会计信息人 (特别是信息消费者) 的素质较差所致。信息消费者的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处世经验等因素都影响着信息的消费。作为信息分解者, 证券分析师如果技能素质偏低, 信息识别和筛选能力就会较差, 也往往不能满足信息消费者的信息需求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

4. 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是垄断生产的, 信息生产者对会计信息生产直接控制, 形成了会计信息生产者与外部信息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证券分析师再生产会计信息时如果不顾会计信息的真伪而向信息消费者扩散, 便会加重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不对称使得某些内幕人士很容易获取内幕信息。

在会计信息生态系统中, 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处于核心地位, 信息分解者处于从属地位, 信息分解者要根据信息消费者的需求改变信息内容。会计信息生态系统要向均衡的方向发展, 要使信息系统的各要素、输入和输出数量等都处于稳定和畅通的状态, 就要保持信息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传递和分解的平衡。会计信息失真属于一种会计信息污染, 是会计信息外部性的一种表现。人是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 居于重要地位, 所以要治理会计信息生态失调, 就要发挥人的积极作用, 树立“以人为本”的信息管理思想, 不断提高会计信息人的职业素质、生态意识, 加强会计信息人的法律监督和道德自律。“以人为本”的信息管理方法为解决会计信息生态失调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摘要:会计信息生态系统是由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人、会计信息环境所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统一体。本文借鉴信息生态学理论, 对会计信息生态失调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人,会计信息链,会计信息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东艳, 侯延香.信息生态失衡的根源及其对策分析.情报科学, 2003;6

[2].蒋义宏, 李东平.会计信息失真:投资者视角与经营者视角.证券市场导报, 2001;3

[3].谢志华, 肖泽忠.内幕信息、私下披露及其控制.会计研究, 2000;10

信息生态学论文 第8篇

1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意义

(1) 时代发展的需求。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信息技术不断升级, 并逐渐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教育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应用, 更新了人们的教学观念, 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模式, 注重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可以看出, 运用信息技术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2) 人才培养的需要。当今人才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应该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学校需要顺应这种趋势, 加强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 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素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图像获取知识, 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更为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 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在学习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探究,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传统教学模式的呼唤。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难以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促进这种教学模式转变, 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改变教师主导地位, 激发课堂活力, 学生也更加主动地学习知识[1]。时代在发展变化,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 注重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

2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不足

尽管很多学校和任课教师都认识到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义, 并尝试采取相应对策加强资源建设工作, 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但由于一些学校的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相关制度不完善, 已有制度没有有效落实, 资金投入欠缺, 硬件和软件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 制约了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应用, 难以满足教育生态学的要求[2]。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 从而顺应时代发展, 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3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对策

3.1 重视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 顺应教育信息化趋势

为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 加强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是必须的。总的来说,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3.1.1 增加资金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 更新和升级计算机设备

在学校建立区域性的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部署校园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推进网络教学, 培养全新人才, 全面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

3.1.2 加强学校计算机维护和管理

充实学校计算机维护和管理人才, 推动学校计算机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为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提供保障。延长学校计算机机房的自由开放时间, 给学生以充足时间接触信息技术[3], 提高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 将其有效利用到学习活动中。

3.1.3 重视信息化教育的软件建设和开发

加大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资金资助力度, 注重购买教学软件, 使教学软件更多, 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建立与教学软件相应的选择标准与评价标准, 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购买教学软件时, 注重软件开发, 提高开发技术和开发水平, 使教学软件充分体现特色, 发挥不同教学软件的优势和特点[4], 优势互补, 提高教学软件的质量和效果, 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1.4 建立信息化教育数据库

为提高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效果, 有必要建立数据库。可以有步骤、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微教学单元库、学科科学案例库、学科网站。统筹规划, 实行数据库管理规范化, 建立数据库检索系统, 方便资料检索。建立教学网站, 丰富学习资源, 促进相互交流与合作, 为学生学习创造便利。

3.2 提高任课教师素质

面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 为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更好利用, 任课教师应该主动学习, 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方法, 主动参加培训, 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体系, 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 指导教学活动。同时还要更新思想观念, 创新教学方法, 改进授课方式, 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的主动地位, 提高教学质量[5]。同时, 教师还要明确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条件下的角色和定位,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应该成为课堂主体, 教师教学时要围绕学生需求进行,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让他们掌握正确方法。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创新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内容,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促进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3.3 注重信息化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

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 创设生活化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走向开放式教育模式, 有利于学生信息的获得或再创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整合, 推动师生有效进行课堂互动, 相互交流和学习, 及时解答学生学习存在的困惑。信息技术为师生相互交流创设平台, 有利于借鉴和学习, 交流不同观点, 取长补短, 不断进步和提高[6]。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4 完善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教学评价系统

在教育生态学指引下, 为促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要注重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中, 增强自信心, 不断取得进步, 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包括课堂出勤、课堂发言、平时测试成绩、任务完成情况等。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 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结合, 从多个不同角度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结合, 促进评价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 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创造便利, 提供有效指导[7]。最后, 将学习任务评价和全面评价结合, 培养学生自信心, 激发学生兴趣。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积极引导和鼓励, 肯定学生成绩和进步, 增加信心, 注意挖掘学生特长和潜能, 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落实教学生态理念, 推动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有效应用。

4 结语

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作, 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 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 明确存在的不足,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从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学评价等方面采取改进对策, 从而促进信息化资源建设水平提升, 使其得到更为有效的应用, 顺应时代发展和需要, 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动力与支持。

摘要:教育生态学注重把握教育发展规律、趋势和方向, 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从教育生态学视野出发, 探讨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义, 指出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 主要包括: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 提高任课教师素质, 加大资金投入, 改进教学评价等。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 能够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重视, 为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有效应用提供启示与参考。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对策,应用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扬, 洪彬.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论坛, 2015 (10) :60-61.

[2]解利, 汪颖.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生态化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2) :73-76.

[3]刁海军.生态学视野下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的评价模型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 2015 (8) :103-106.

[4]蒋玲玲.从“失衡”到“平衡”——教育生态学视野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2) :61-63.

信息生态学论文 第9篇

任何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都是经历各种风险的过程,危机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美国的安然公司、中国的三鹿集团都是因为危机而导致破产,曾经的世界五百强通用汽车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也不得不面临重组的命运,等待政府的救助。虽然危机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人力有无法完全控制的一面,但是,就多数的危机发生来说,又都是有迹可循的。最高明的危机管理不在于危机形成和爆发以后的干预,而是“防患于未然”。危机预警是成本最低廉的危机管理方式。

危机预警的核心是寻找危机信号,分析存在的风险并判别可能的危机,它需要一种有效的信息管理方式。国外的最初的危机信息管理强调的是危机发生时的信息管理,重在信息的沟通。1986年,斯蒂文·芬克(Steven Fink)首创危机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危机因子从出现到处理结束的过程具有类生命体的演进周期,可以归纳为潜伏—爆发—后遗症—痊愈4个阶段[1]。自此对潜伏期危机的信息管理逐步得到承认和重视。卡波尼格罗认为,企业大多数危机发生前都有警告信号出现,不重视这些警告信号,企业最终会很快陷入危机状态[2]。米特罗夫(Mitroff)认为搜集、分析与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的重要任务,而相关的危机信号侦测应该是多维视角的[3]。库姆斯(Coombs)认为可以从问题管理信息来源,风险评估信息来源和关系信息来源等3种类型进行危机信息采集[4]。而更多的学者则从根据企业财务数据建立了一定的指标预警模型,并探索开发相应的自动化的预警系统。国内对企业危机预警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点预警到状态预警转变的过程,其中以佘廉建立的企业危机预警管理理论影响较大,并具体构建了企业的预警指标与预警界限[5]。但具体针对危机预警中的专门信息管理机制研究则是从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罗永泰认为企业的危机信息存在较难获取,隐性程度高,危机信息的获取渠道不固定等特征[6];张拥军认为危机的信号具有可拓性(如异常信号具有发散性、可扩性、蕴含性和相关性等),它们与危机爆发存在内在的关联[7];罗贤春,谢阳群则强调对危机信号应从信号维度(信号的来源和所属类别)、信号强度(信号的频率与种类、数量)、危机评估(危害度和发生概率估计)和警报临界点(考虑危机的干预成本)方面来进行测定[8];查先进、王知津等学者尝试借用竞争情报体系进行危机信息预警[9,10];柳炳祥等人倡导建立危机预警系统进行危机信息分析,发布危机警报[11]。但由于危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只从信息的视角考虑的危机预警信息活动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依赖财务信号指标预警危机又存在时滞问题,而开发具有人工智能的危机预警的技术系统还需要更大的努力,因此,面对现实,反思危机预警中信息管理成为必然。

综上所述,企业的危机信息预警是一项综合管理活动。它需要有效的组织结构、高质量的信息预警活动及其相关过程统领起来的预警信息系统。此外,危机信息预警活动离不开财力和设备的支持,良好的危机意识、优秀的人员素质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进一步减少危机信息预警过程中的偏差。以上相关因素的协同动作构成一个“防护伞”模型的危机信息预警机制[12],其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犹如防护伞的手持主杆,围绕企业危机的信息预警活动犹如伞内撑架,企业危机信息预警的自动化系统犹如伞内撑架集束圈,围绕企业危机信息预警活动的财力、设备投入犹如伞面,企业危机信息预警的组织结构犹如伞面骨架,象征企业危机信息预警的纠偏措施犹如伞骨与伞面固定结点,保证牢固与稳定。但如何让该“防护伞”模式真正落实到企业危机预警工作中去,还需进行管理环境的培育。既有的理论思维无法应对,在此,引入信息生态理论,构建相应的策略来培育企业危机信息预警的“防护伞”管理模型。

1 信息生态理论及其特征初步分析

信息生态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信息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仅局限于生物信息的产生、传递和接受的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它逐渐向相邻的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渗透,形成了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组织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等。1997年,美国著名学者达文波特(Thomas H.Davenport)与普鲁萨克(Laurence Prusak)合著了《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该书对企业信息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信息管理理论分析了信息环境中人与组织的关系,将生态理念引入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在达文波特看来,有效的信息生态管理应该具备4个要素:①不同类型信息的集成;②进化性改变的识别;③强调观察和描述;④聚焦于人和信息行为。达文波特认为:信息是多样化的,信息生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进化,人及其信息行为是信息生态中的关键要素。这与危机预警中信息管理具有相当大的相似性。1999年,纳笛(Nardi)和欧代(O’Day)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对局部环境中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纳笛(Nardi)和欧代(O’Day)把信息生态定义为“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由人员、工作、价值和技术构成的系统”。他们提出了使用技术的环境的信息生态的关键性特征:①信息生态是一个部分及其之间的各种联系所构成的复杂系统;②信息生态具有多样性和持续进化的特点;③信息生态中存在维持生态生存所必须的几个关键性“物种”;④信息生态具有地域性。与达文波特不同的是,后者的研究结论增加了对地域性和关键“物种”的信息生态特征的关注。

国内对企业信息管理中的信息生态研究始于2000年以后。蒋录全认为,信息生态学是一种系统性、关联性的管理思想,信息生态管理方式是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范式或新模式[14]。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它是指存在于一个特定区域环境中的人、实践、价值和技术组成的一个系统,是整体系统中的知识存在[15]。一定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各要素(如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基础设施等)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就构成了相应的信息生态[16]。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核心是生态因子的相互依存,围绕特定目标的信息行为、信息关系、信息过程以及它们与信息技术、信息文化等环境因素组成一个信息生态链[17]。

信息生态学认识到,是人类把相关性和目的性赋予信息,人的参与程度在数据-信息-知识的连续体中不断增强。成功的信息管理正需要综合考虑信息人及其相关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企业危机信息预警研究需要信息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不仅考虑信息活动本身,还需要考虑与危机预警有关的人员、技术、组织、管理等因素,选准异常信息关键监测点,探询合理的信息采集方案和危机信息分析技术,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的信息管理机制。

2 企业危机信息预警引入信息生态的适应性分析

危机信息预警要取得成效,关键是信息预警工作的制度化、常规化,而不是偶尔为之的信息活动。要实现信息预警工作的常规化,在现实中有很多困惑和困难。比如投入大、工作量大、技术有难度、理论与实践脱离、实践效果不佳等。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因素能够决定的,而是包括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人力资源、企业的文化理念、管理制度、评估奖励机制等很多关键环节。单一环节的运行,往往受其它环节停滞不前的制约,而无法深层次推动危机预警工作,取得好的应用效果,这反过来又打击大家对危机信息工作的信心。

推动危机信息预警最有效的方法是将众多环节有效打通,打破以往管理的惯性,突破原来只抓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制度建设等单一线性思维模式。针对危机监测源合理安排危机信息预警工作,从整体推进的角度考虑和规划,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人力和投资等制约条件下,构建一整套可以整合理念、思路、硬件、软件、资源、实践等各个环节的、整体高效的解决方案,要打破“防护伞”模型中各种要素的分离与分立,形成合力,产生聚合效应,以应用效应为基本导向,验证多种因素之间的整合方案,促进危机预警流程的优化。

“信息生态”强调的是人与技术、实践等构成的和谐系统,它们彼此相连,为一个统一的核心目标服务,这与前面所提到的企业危机预警“防护伞”模型的目标如出一辙。“防护伞”模型既强调由人来手持主杆,又强调离不开危机信息预警系统的支持,既强调管理机制的重要性,更看重危机预警中的信息活动实践。从信息生态系统的本质特点来看,我们认为“信息生态系统”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信息、开放、动态、以人为本”,这与企业危机信息预警的要求实现了统一。危机信息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信息之间不断影响、不断深化,对于危机预警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只有相互协调,才能产生1+1>2的效用。用于危机预警的信息是动态的、开放的,危机信息预警工作依赖的是在危机预警情境工作中人的能动性,这正是信息生态所强调的核心——“人”。信息生态核心“人”通过专属该情境的知识并对这种情境下的信息生态施加影响。企业危机预警工作对人的个体知识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主要表现在信息预警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智慧。无论是信息采集、分析的技术和方法的实施与应用,还是营造危机预警的信息共享的文化氛围,人都是主要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并且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预警人员内在的动力、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以及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信息、灵感、洞察力、人和组织能力构成的自组织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把“信息生态”这个产生于社会学领域的比喻式概念迁移到危机信息预警的实践中,借用其生态观和系统观,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内涵,对解决我国当前危机预警工作有限性问题有一定的启发。倡导从生态学的视角培育企业危机信息预警体系,实际上就是以系统的思维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观点,强调人的主体性,协调利用技术资源、组织资源。

3 基于信息生态的企业危机信息预警管理策略

企业危机信息预警可以类比成一个信息生态系统,该系统包含了前文所提到的“防护伞”模型中多种因素(人员、组织、技术、信息活动、相关管理及其规范)。要使该生态系统产生持续的影响,需要考虑人、设备、技术、实践、管理流程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规划。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协调相关投资、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人员培训、组织变革、应用实践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并要把关注点从技术、硬件环境转移到人及其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从而使危机预警的信息管理工作进入更高层次的应用领域。

(1)基于信息生态观优化管理思维模式。信息生态管理倡导的是一种将决策方式从线性思维转向系统思维方法的转型。企业危机预警的“防护伞”体系考验企业的管理思维,企业危机预警需要主导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改变以前短视眼光,研究与危机相关因素的共生、再生和自生原理,通过组织内部门、人员、环节之间相互信任,默契合作,聚集危机信息预警的根本目标。要特别优化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思维,提高企业的危机意识,在信息环境上下功夫,从资源、制度、技术等方面为危机信息预警工作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以人为中心培育关键“物种”。在前文所提到的危机信息预警的“防护伞”模型中,关键性“物种”通常是指具有丰富业务经验,并且理解和掌握技术的人,以及那些具有特定权力、处于关键位置的管理或中介人员,他们在危机信息预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危机信息预警如果只考虑了机器如何配置,片面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而忽略了人们获取、共享和应用信息的渠道、方式,忽略了人们在接受或提供信息时的心理感受,那么危机信息预警工作就不能见成效。我们必须以人为本,必须学习和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来吸纳优秀或适宜的人才,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和奖惩制度,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提倡团队协作、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在危机信息预警工作中,直接主导危机信息预警的人是关键“物种”,那些主管企业运营的人员、相关媒体是危机信息预警中的另一类关键性“物种”,它们的渠道或消息可能企业危机判别的重要依据。危机信息预警的技术设计却经常忽略了这些人所起的作用。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创始人切斯特o巴纳德认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17]。对危机信息预警来说,这种适应是关键的。

(3)结合企业业务流程改造构建危机预警的信息生态链。组成危机信息预警“防护伞”模型的几个重要因素是人、企业信息(资源)、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信息战略、企业文化。保持相关生态平衡的方法是对信息管理的几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企业危机信息预警工作应该更多地注意企业与信息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剖析企业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研究企业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相应的“生态链”。“生态链”的构造应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改造,建立完善“自学习机制”[18],要调整组织结构,要对外界的反应灵敏,能根据外部的变化迅速地做出决策。危机事关全局,需要良好的价值理念和活跃的文化氛围,没有危机的理念和氛围,没有相应的文化环境,就没有刺激和引导作用,人们的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就不可能焕发出来,国内外所有能够长寿的企业,内部都具有浓厚的危机氛围,这需要一种企业文化塑造。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一样,危机信息预警的“生态链”中的每一个因子最终都要与整个企业危机信息预警生态系统共命运。

(4)依托项目化管理促进信息预警生态链的完善。项目化管理是从项目管理的逐步深入中发展起来的。项目化管理是所有管理中繁复、精微的管理。项目化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如何在确保时间、技术、经费和性能指标的条件下,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预定目标,让所有与相关方满意。危机预警的项目化管理就是针对企业存在的可能问题和风险,迅速组织资源,协同各方优势,组织跨部门、跨专业专门团队进行深入分析,拟定应对方案。项目化管理可以检验各方协同工作效率,找出存在问题,完善企业危机预警的“信息生态链”。对于危机预警主管来说,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由项目建设所组建的团队不再那么层次分明,以“指挥与控制”为基调的传统管理不再具有效率,要增强团队的战斗力,需要更多地“激发与引导”,进而可以大大提升企业危机信息预警能力。项目化管理可以遵循如下的思路,先由危机预警主管提出年度项目实施预案,由决策层批准项目立项,并协调相关人员、技术、资源规划等。由决策层或由其委托的专门机构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协调,必要时协助危机预警主管进行管理。危机预警主管按照项目管理的程序和文件,运用技术工具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并随时与决策层保持联系以获得支持。不定期举行协调会,随时对危机信息预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纠偏,并对危机信息预警工作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冲突进行调解,优化资源配置。

4 结语

企业危机信息预警属于一种非程序化的管理决策,整个决策过程是新颖、无结构的,没有固定的决策模式可以遵循,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预警,企业必须把握信息预警工作中关键因素,以全局性的、系统性的信息生态理论为指导,优化管理思维,以信息活动为链条,协调相应的组织资源和技术资源,以信息人为核心,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信息获取、甄别、利用的能力,以项目化管理为执行手段,提高信息预警的工作效率。

信息生态学论文 第10篇

一、档案信息传播与社会环境

1. 档案信息传播的社会性。

档案信息传播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首先指的是档案信息传播所处的社会维度。即档案信息传播的社会性。第一, 从定义上看, 档案内容反映的是社会活动, 是对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是社会的产物, 档案由档案前身转化为档案后, 无论形成者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 都没有权利据为纯粹私人财产, 它所携带的载体信息和内容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是对社会某一方面的原始记录和真实写照, 是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档案内容的社会性, 决定了档案信息传播的社会性, 即档案信息传播的是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档案信息, 这些档案信息有助于人们对社会某一段历史, 某一种文化的深刻认识。第二, 对档案内容信息的全面认识是建立在对档案背景信息的认识基础上的, 即档案信息认知的社会维度。在档案信息传播中, 表现在对社会情境的把握, 一方面, 可以使传播的档案信息具有知识效应, 另一方面, 可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比如在建国60周年之际, 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发布相关革命历史档案专题, 在举国欢庆的大背景下, 用真实的档案文本、图片, 展示革命历史, 比在其他时间传播这些内容的档案, 更能取得好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果, 更能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同。可见, 对社会情境的审视是档案信息传播获取社会效应和传播效果的社会维度因素, 合适的社会情境有助于档案信息传播工作的开展。

2. 档案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

档案信息传播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档案信息传播所面临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包括档案信息传播的价值指向和文化传承。档案是社会的产物, 档案信息记录着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同时承载着人们对历史求真、对事实求证、对社会求同的重大信息传播责任。从档案本身看, 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最主要特征;档案由当时当地使用的文件资料直接转化而来, 具有不可替代的原始性, 是对历史最真实的、最令人信服的记录文本。因此, 档案信息传播应该发挥档案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特点, 满足社会对历史真实性认识、对事实真实性认识的需求。对于一些妄图歪曲历史, 误导社会的信息给予及时的回击。档案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还表现在它的文化传承功能上。档案产生和形成于人类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 文化属性是档案与生俱来的属性之一。可以说, 档案现象其实就是文化现象, 透过档案, 人们看到的是两条线, 一条是历史, 一条是文化。档案信息的文化属性要求档案信息传播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软环境, 以文化传承和价值教育为重点, 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文化遗产价值、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当前很多档案馆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档案馆功能泛化, 其中泛化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档案的文化功能, 如把档案馆打造成文化休闲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等。挖掘档案信息隐含的文化外延和内涵难以用具体的坐标来界定、难以用确切的模式来固化, 这就要求档案信息传播具备更多的社会融合能力, 只有不断适应现实环境和当前大文化建设方向, 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档案信息的文化传播。

二、档案信息传播与信息环境

1. 档案信息传播的情境性表现———协同传播。

档案信息传播的情境性是指档案信息传播利用社会信息的导向作用, 选择适当的档案信息内容和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对情境性的关注其实是从宏观信息环境和微观信息环境对档案信息传播进行双向定位的产物, 从宏观上看, 档案信息传播是在社会信息环境中进行的, 面向的整个社会, 目的是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某种需求, 需求导向是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导向。从微观上看, 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是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档案信息的价值主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价值主体也在不断地变化。对情境性的关注可以使档案信息价值因为价值主体的扩大而增值, 而对一些价值主体消亡的档案信息, 则不进行传播或有选择性地传播。

档案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 为档案信息的主动传播提供了方向, 档案工作者可以通过对各种社会信息的敏锐捕捉来主动开发挖掘馆藏档案信息, 利用相关信息的传播渠道传播档案信息。这种实时的、与其他社会信息的协同传播, 一是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主动传播, 有针对性的发掘馆藏档案信息的社会信息价值;二是与其他信息的协同传播还可以优化档案信息传播的效果, 充分体现档案信息价值,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增强档案的社会认同。

2. Web2.

0理念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Web2.0兴起和发展使网络信息传播产生重大变化, 信息话语权由信息生产者或发布者转向了信息受众。大众信息传播开始着眼于用户个体, 强调用户信息需求的个性化, 注重信息传播的双向性。通过对微内容的关注管理, 将用户的信息反馈有效的传递到信息发布者手中, 信息发布者根据用户反馈, 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估, 进而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改进信息传播, 形成良性的信息传播循环。Web2.0环境下, 信息的传播不仅是简单的双向过程, 更是信息价值实现、信息价值增值的过程, 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选择和评价决定信息源的质量和传播水平。

档案信息传播应该充分发挥Web2.0信息理念, 有效地利用Web2.0的社会软件为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开通档案馆博客就是一个很好做法。从形式上看, 档案馆博客与其他博客并没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它是由档案馆工作人员共同更新维护的, 发布的是关于档案馆的信息, 包括档案馆的馆藏情况、档案开放情况, 档案工作动态等信息。档案馆博客作为档案馆的信息窗口, 一是可以强化档案馆档案信息传播的主体地位,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档案馆博客更充分地了解档案信息和档案馆, 二是档案馆可以通过博客更好地与社会公众互动, 了解社会的档案信息需求, 获得档案信息传播反馈, 档案馆博客其实就是将档案咨询服务从档案馆实体转移到网络上。当然W eb2.0环境下的其他社会软件如SNS社交网站、RSS订阅等都可以很好地为档案信息传播服务, 或者单独使用, 或者整合使用。

三、档案信息传播与档案信息生态系统

1. 档案信息传播与档案工作。

薛春刚提出档案信息生态系统是指以实现档案信息的产生、积聚、传递、开发、利用等为目的, 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秩序的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其组成要素包括人、信息、设备及指导其运行的档案学术理论等。由此可以看出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实际上是以档案信息流为核心的一系列工作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总和。档案信息生态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其动态性, 档案信息从其形成到最终利用、反馈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 即档案信息从实践活动到人脑再依附于特定的载体, 再根据信息组织要求和环节转移到其他载体, 通过传播渠道到达受众, 再到反馈信息从受众到档案信息传播者。

档案信息传播是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动态性的最关键环节, 档案信息传播以档案信息为对象, 档案信息对载体的特定性和相对独立性是档案信息动态性的客观基础。对流动性的关注使得档案信息传播的理念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围绕着档案信息价值、价值形态、价值表达的一系列传播理念, 对档案实体的收集鉴定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档案收集工作对档案信息的传播要素有充分的考虑并建立备案, 那么馆藏档案的价值将更容易显现。

档案信息传播, 传播的是具有知识性质的档案信息, 而不是档案。具有知识性质的档案信息要求编研工作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 使档案信息从零散走向集中, 从无序走向有序, 从知识泛化走向知识集中。首先, 档案编研工作的质量, 决定档案信息传播受众体验的好坏, 决定受众接收档案信息后所获得的知识量的多少;其次档案编研成果的输出形式, 档案编研成果以怎样的形式输出档案信息直接影响到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 以出版物形式还是以网络文本的形式还是内部出版物的形式, 这些都需要档案信息传播采取不同的传播模式。在档案编研工作进行适当考虑档案信息传播要素, 可以优化档案信息传播的效果。

2. 档案信息传播与档案工作者。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 任何理想的模式都需要人的行为去实现, 无论是信息生态的平衡还是档案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档案工作者的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档案工作者通过档案的采集来丰富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对档案信息的组织管理来序化档案信息资源, 防止档案信息污染, 通过对档案信息传播来打破档案信息的封闭和垄断, 是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维护者。对档案工作者的关注是档案信息生态理念的核心, 然而人才的因素并不是可以量化或者可以速成的,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只有通过理论教育和经验交流来培养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生态系统中的情境意识, 责任意识、生态意识、信息意识。这些素养对档案信息传播而言是有关键作用的, 同时对档案工作者这个因素的关注其实也是融合在信息生态系统和整个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 信息生态视角下的档案信息传播对人的侧重, 也是遵循生态平衡的理念, 在现有的人才水平上, 做与能力相符的工作, 在实践中提升, 在实践中学习, 构建人才的和谐生态。

信息生态视角下的档案信息传播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和信息环境的情境性, 突破了以往的以档案信息为主体、以档案信息传播渠道为重点、以社会档案意识为对象的研究模式。重视档案信息传播所处在的信息生态系统, 注重档案信息、社会环境、信息环境与档案工作者之间的和谐。信息生态视角下的档案信息传播着眼于对情境性的研究, 重点关注社会环境与档案信息传播的动态联系。要求档案信息传播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 同时时机选择是档案信息传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档案信息价值认识的基础上有目的、有对象地传播, 避免不必要或无谓的传播。

摘要:将信息生态的概念引入档案信息传播, 强调档案信息传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阐述档案信息传播与社会环境、信息环境、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之间关系。

关键词:档案信息传播,信息生态,协同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向先.我国信息生态学研究现状综述[J].情报科学, 2008 (10) .

[2]罗义成.和谐信息生态探析[J].情报科学, 2006 (7) .

[3]卫奕.从档案利用到档案传播[J].档案学通讯, 2004 (6) .

信息生态学论文 第11篇

打造智慧校园、实施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问题。以信息生态观为指导,通过开发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智能信息技术,打造和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园信息生态环境,促进智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变革学校的学习、教学和管理,是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观念先导:确立智慧校园信息生态观

多年来,我国各类学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校园信息化建设,但主要是大规模的硬件投资,实际的应用缺乏动力和需求,不能使教育教学系统产生根本性变化,而且整体发展不平衡,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入“信息生态”的概念,可以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为思考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

校园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校园信息化环境下,由信息人、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信息环境构成的一个自我进化的系统。人与信息、信息环境之间以信息化教育实践活动为纽带,以技术为手段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流、反馈和循环,形成一种均衡化的运动系统,从而实现系统的核心价值——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的引入,使校园信息化不再局限于技术方面,而愈来愈重视人、信息、信息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强调从整体优化的视角考察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关注对系统信息流通、共享以及系统整体运行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与维护整个校园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智慧校园信息生态体系的稳定、有序发展。

整体规划校园信息生态发展。从学校教育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充分考虑人、设备、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等各方面的因素,关注校园信息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将教育系统中所有的职能、资源和信息技术都有机结合起来,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统筹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在校园信息生态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所以在校园信息化的进程中,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为师生的共同成长、发挥价值创造良好的条件。

加强多要素、多角色协同。校园信息生态系统包含由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社会监督等组成的多角色人员网络,包含多样化的物质环境和实践网络,这些不同的角色或物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每一个角色都有其自身的适应情境,因此,必须营造多要素、多角色协同演化机制,促进彼此不断调整和适应,建设多样化的健康生态。

推动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交融。校园信息生态最为关注的是在技术支持下人的活动,当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并与其它角色和活动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校园信息生态的和谐发展。这种融合应是双向的、互动的,是技术与业务的交互融合,通过交融实现创新,持续推动校园信息生态进化。

创新学校信息化治理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变革,需要对学校信息化治理体系进行调整优化,对学校文化、教学、管理等关键要素进行再设计,基于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构建一体化的、适应变化和发展的学校信息化治理新体系。

技术驱动:构建智能信息化校园环境

智能信息化校园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校园信息环境,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和功能,有效支持学生智慧学习和教师机智教学,探索智慧化教学、科研和管理模式,进而优化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全面信息化、现代化。具体目标包括:

树立信息化理念:树立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信息化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观等先进理念,为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打造智能化环境:建设覆盖学校主要教学、办公和生活场所,组网技术先进、体系结构合理、带宽性能满足需要、易于智能化管理和扩展升级的校园网络,网络接入、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终端齐备实用,数据存储、交换、共享和管理规范统一,为校园智能信息化应用提供安全可靠、顺畅稳定的基础平台。

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适应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以特色鲜明的校本资源、再生资源为主体,广泛整合城域网、互联网等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优质资源,实现校内外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

构建智慧化课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理想学习环境的要求,智能化、高效化的课堂,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化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集成化平台:建设学校综合应用支撑平台和各类业务系统,实现统一认证、统一门户和单点登录,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高度集成,支持各种教育教学业务信息通畅、高速互访和有效整合,满足学校教学、科研(教研)、管理、生活等各类教育活动信息化的需要。

实施综合化保障:建设学校信息化组织机构、标准规范、信息安全、人员培训、资金投入、文化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形成和优化综合保障机制,为智慧校园环境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运行体系:创新可持续发展机制

智慧校园信息生态体系有八个构成要素,分别是理念先导、多元保障、创新体制、智能环境、系统开发、人为主体、智慧化实践、评价与反馈。

理念先导。学校决策者以及全体教职员工对教育信息化所持有的先进理念是制约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发展方向的首要因素。只有以先进的理念为先导,才能自觉地开展学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正确把握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创造性地解决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问题。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先进的学习理念,全面的人才目标和教学质量观念,教学整体优化和开拓、创新、高效的管理理念等。

多元保障。经费、人力、技术等多元投入是制约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智能信息产品知识含量高,技术先进,价格昂贵,因而对经费、人力、技术保障的依赖程度较大。比如学校信息化经费不仅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所需要的经费,而且包括软件资源建设、人员培训、管理运行、维护升级以及为鼓励教育信息化改革所支付的费用等。而且,经费投入不是一次性的,要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地投入,因此,要建立稳定的、制度化的投入机制。

创新体制。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诸如行政体制、教育制度、思维方式、文化传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过去的教育体制机制必然会对教育信息化产生一定的阻碍制约作用,要使智慧校园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探索、优化适应信息化发展需求的体制机制。

智能环境。智能信息化设施是智慧校园必需的软硬件技术载体,是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校园网、各类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各类固定和移动智能终端、数据中心、互联网接入、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视频会议室、电子阅览室、教育技术中心的信息处理设备等。在云计算时代,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采取租赁、外包服务等方式,尤其是部分薄弱地区的学校,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也是体现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包括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各类教育教学应用软件和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等。

人为主体。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建设涉及学生、教师、管理者、系统开发维护人员等多类型主体。一方面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服务宗旨,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坚持面向服务的理念;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尤其要使学科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都对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具有积极的态度,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在学习、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方式,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成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智慧化实践。智慧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校园环境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其归宿关键是应用和实践环节。因此,在信息化条件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实践应用环节,做到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进建设。智慧化实践一般包括数字化学习、智慧化课堂教学、网络化科研、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等方面,学校根据信息化条件下学校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智慧化工作实践。

评价与反馈。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要对智慧校园信息生态的建设和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和反馈,形成一个反馈回路,实现闭环控制,不断改进完善,使智慧校园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教师、管理者、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和反馈,准确掌握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建设和使用的实际成效,促进持续改进和提高。

融合创新:实现智慧化教育教学

融合创新是实现智慧教育教学的关键。通过智能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来创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改造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实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最终迈向教育智慧化和现代化。其核心是推进智能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学生学习、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的全面融合。

与学科内容的融合:通过智能信息化手段,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以文本表示知识的形式,构建多样化富媒体学习资源,使学生的认知内容和认知方式变得更自然、更人性化。

与学生学习的融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全过程的学习测评和及时反馈,向学习者智能推送学习资源,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的学习。

与教学科研的融合:教师通过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运用最新教育技术的能力,进行网络教学、电子备课、听课评课、互动研讨等教学科研活动,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最终实现利用最新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

与学校管理的融合:教育管理者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内部和外部建立起顺畅的信息通道,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进行智能化决策分析,为学校的各项管理业务服务,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基于学校网站、班级空间、教师个人博客等数字化、社交化媒体,将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文娱、生活服务的全过程,使智能信息化更多表现为文化性和精神性的存在,拥有最优的人与数字技术的共生关系。

信息生态学论文 第12篇

一、会计信息生态问题分析

(一) 会计信息超载

信息超载是系统或个人所接受的信息量超过系统的负荷和处理能力, 使得人们没办法有效的利用信息的状况。首先, 从其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原因分析, 企业内部存在不同的部门, 这些部门之间有着密切渗透和联系的关系存在, 并且由于会计信息资源不仅多而且繁杂, 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在各个流转环节中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会计信息的超载不仅会对企业整体的未来发展战略和计划的实施造成不好的影响, 更会使得企业在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财力的同时却没办法得到应有的回报。

(二) 会计信息垄断

会计信息的垄断是指不合理的独占和排他的存在使得会计信息资源分配使用中的不平衡。信息垄断问题会影响会计信息共享, 造成会计信息生态的失衡, 缺少相应的会计信息会是企业没办法面对未来经济和发展做出相应的判断, 从而丧失更多发展机会。造成会计信息垄断源的多方面原因中:一方面, 由会计信息制度畸形发展导致的;另一方面, 也是不同信息人运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其强加干预而导致的结果。

(三) 会计生态供给主体自利性太强

会计生态供给主体作为直接供给会计信息和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他们的存在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源泉, 它们在现行的会计原则和规则框架内进行不断的通过对不同信息的整合和处理从而让那些单一的财务数据转化为会计需求者需要的会计信息。毕竟任何的制度和规范都存在着相应的缺陷, 使得会计信息的供给者在相应的主观判断方面:如会计估计、判断等有着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导致会计供给主体有时不是为了适应和满足需求主体的要求, 而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 为了不断的达到自身的利益, 或自主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行为, 或自动实施相关无商业目的的交易、甚至对会计信息弄虚作假。

二、会计信息生态化的要求

通过对上述会计生态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应当采用多层次、全方位的的视角进行分析, 从而提出完善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让会计信息存在更加生态化和合理化。

(一) 会计信息生态需求主体成熟化

会计信息生态需求主体自身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多了解会计知识和政策法规, 从自身要素来克服对会计领域中会计信息的认识不清;应围绕会计信息披露、公共利益、会计信息产品生产及其价值利用等内容, 从不同的角度和渠道进行学习、交流, 改变那些狭隘、封闭的消费观念、商品观念及竞争观念。当然, 必不可少的外界的各项会计宣传、政府社会等对会计生态需求主体的切实保护也是使其能尽快成熟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 会计信息生态供给主体专业化

1. 强化会计生态媒介主体的职能。

首先, 要对要优化会计生态供给主体, 从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内控机制、会计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整顿和清理, 使得推出的会计信息更加客观、可靠、有价值。其次, 从会计生态供给主体自身来看:一方面, 需要通过完善其外在的形象, 并且联系机构及人员配置的服务质量与数量;另一方面, 针对内部的建设要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控制和治理。

2. 完善会计生供给主体提供的服务。

首先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其次, 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每个不同的个体因素入手提高每个服务个体的供给量, 从而保证针对不同的需求者能提供适合其需求的会计信息服务, 并把这项工作运用在整个建设的各个不同环节中。

(三) 会计信息生态管理主体权威化

1. 完善政府作为监督者的作用。

政府部门一方面通过建立制度和法规对会计信息的整个流程进行制定和规范, 另一方面其职能还要求进行会计理论知识宣传、指导及审批和督导工作, 更要在执行方面确实发挥关键性的决策把握、工作推动、不良惩治和病因查复等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的经验, 随着市场化和经济化的加速, 政府在上市公司治理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他国家都通过对美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等经验教训的借鉴, 发现加强政府的监管作用对保障会计信息运行充分和效率有着良好地示范效应。

2. 使法治的意念逐渐深入会计人的思想中去, 以此为基础

在运用上要规范化, 改革会计信息的审批制度, 使会计信息的反应能够与国家各项配套的政治经济制度相符合, 从整体到局部, 再从局部到整体来完善会计治理结构, 不断地使会计理论与法政的执行机制相结合的进行运行, 通过会计教育和培训师的这种观念能更好的深入人心, 才能更好更充分的发展生态的会计信息。

(四) 会计信息生态环境治理

首先, 要把会计信息和网络相结合。网络已经成为会计信息流转的主要工具和外部影响因素之一, 只有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完整、可靠才能更好的利用这种技术手段保障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客观。

其次,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要完善法律层级的规范, 还要在此基础上从上到下更加的细化会计法规、准则及部门规章的制定和执行, 对会计主体和会计客体进行相应的制约或标准, 是会计信息更加客观可靠;让会计信息的提供对每个需求者而言更加规范化和适用化, 更加有利于提供的会计信息在不同主体或期间之间有可比性。再则, 通过引入会计信息生态理论, 借鉴此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和实践的经验来分析分析会计领域中会计信息所面临的问题。

上一篇:审计报告下一篇:茶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