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的人文关怀

2024-09-17

语文新课标的人文关怀(精选3篇)

语文新课标的人文关怀 第1篇

一、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是误区之一

众所周知, 一个新理念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 “有所破财有所立”, 但绝不意味着对旧的优秀传统理念的完全摒弃。好多人在谈新课程时, 对传统家乡全盘否定, 横加指责。说得一无是处, 这完全是违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的, 也是不了解新课改特征和教学规律的体现。传统教学中强调的多读, 与新课标完全吻合。新课标对“阅读鉴赏”提出的要求是“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以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同时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多读也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方法。阅读是学生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同时也是收获审美体验和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古人早已有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些经验之谈都体现了多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多读如此重要, 因而我们在新课改中仍需大力提倡。新课改并不排斥多读的基本方法。

多背,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事实上, 这也是古人在学习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很多名人也对此有很深的体会。郭沫若就曾说:“儿时背下的书, 就像一座大冰山, 入了肚子, 随着年龄的增大, 它会慢慢融化, 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程千帆也说过:“背诵名篇非常必要, 这种方法看似笨拙, 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 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此, 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

多写, 新课程标准中第六条指出:“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结合所学语文知识, 多写多改, 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从这一条可以看出新课改对写作训练的重视, 而且对量的要求也是比较大的。事实上要提高写作水平, 最关键的还是要多写。只有在写作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写作上的不足, 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很难想象一个平时不注重写作的同学能够在考场上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一个平时不注重观察生活的同学也很难写出深刻的文章来, 不但要多写, 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还学生以写作的主体地位。

二、在多媒体运用中产生的误区

一种趋向是平时还是传统教法, 而在公开课上却频繁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成了一种装饰门面的标志, 而对整个课堂的改变并无裨益。这种误区的产生一方面是对多媒体的认识不足造成的, 一方面可能也是校内资源的限制所致, 相信因为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该会有所改善。另一种则是完全相反的做法, 多媒体在课堂中随处可见, 仿佛没有多媒体就上不了课。这种过分依赖多媒体的误区并不少见, 它打着新课改的旗号, 行形式主义之实, 相对于第一种趋向更需要我们加以警惕。多媒体始终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一种工具, 工具是为人所用的, 而不能让人变成工具的奴隶。

而且就语文课堂来说, 有的篇目比较适合使用多媒体, 而有的不适合使用, 如诗歌教学更注重诵读, 文言文教学更注重理解, 如果运用多媒体做补充资料之用并无大碍, 但如果多媒体运用过多, 反而使学生忽视了对文本本身的解读。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由于不了解新课标精神造成的。

三、合作学习中的误区

(1) 将小组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 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2) 教师缺场。现在的合作学习有这样一种趋向,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 教师或退至教室的一侧耐心等待, 或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小组间游走。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 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 汇报完毕, 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这样的合作学习事实上只是一种形式, 缺乏教师指导的学习, 效果也欠佳。

(3) 合作学习被用得过滥。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分问题是否合适都让学生进行讨论, 合作学习是呈现极大的随意性。其实有的合作任务很简单, 更适合自主学习, 完全没必要合作学习。有的问题学生意见基本一致, 也不需要共同探讨, 频繁、无价值的合作不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还容易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就浅尝辄止, 一味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

(4) 小组中分工合作意识不强。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合作, 但在我们的课堂上, 往往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分工, 学生做的工作只是一个意见交流, 最后找一个同学来汇报即可。而且, 往往是小组中比较积极的学生会经常被推举出来做汇报。这样, 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论文 第2篇

学习新课标 执行不走样――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

江汉大学 韦志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颁布了,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带有法律性质的纲领性文件,值得我们语文教育界的同仁认真学习,切实贯彻执行。

新课标的制定经历了漫长的十年,十年磨一剑,还真是不容易。十年前,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版,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心急火燎地登上了语文教改的舞台,给期盼改革的语文课带来了生气和力量。虽然众说纷纭,但毕竟规范了语文教改,也让改革者在十年中锻炼,淬火,经受了风浪,赢得了成熟和坚强,从而挺起了中国语文教学的脊梁。所以,新课标是十年来语文教改成绩的总结,由此上溯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是60 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直至几千年来我国语文教学优秀传统的弘扬。把新课标与实验版的课标进行比较,我以为最为突出的亮点是:

一、第一次界定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什么?许多人未必知道,有人也可能简单一句回答,教语文的课呗。那么,科学地定义一下,虽然从古到今,曾有一些说法,什么“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什么“语文课姓语”,什么“语和文不能分家”,什么“语文就是语文”,云云,但并不能揭示这门课的本质。

新课标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简洁明了,一语中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语文课程之于教育的最大价值,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语文教学论文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目的,正如包子铺卖包子,饺子铺卖饺子一样,历史课教历史,物理课教物理,分门别类,各负其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语文课程独当其任的“任”,就是语文课程必须要完成的“务”。有了这个定义,就不会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德育课、环保课、班会课、学生的检讨课等,而必须“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否则就不是语文课了。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课的命根子,语文教学的生死存亡之道。本乎此就生存,背乎此就死亡。它恰似贾宝玉脖子上挂的通灵宝玉,那是丢不得的,丢了就要命。新中国成立60 多年来,语文教学有两次低谷,一次是1958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教学质量极低。一次是“文革”十年,把语文课上成“革命大批判课”、“毛泽东思想课”、“批林批孔课”等等,语文教学质量极低,甚至出现了“白卷英雄”。数十年风雨兼程,历史经验证明,语文课必须把住这个方向,正其名务其实,才不会左右摇摆。记得郑板桥有《竹石》诗云:“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仿造一下,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咬住‘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运用’中。千诵万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明确了这一点,就不怕风吹草动,就可以把握住方向,上成名副其实的语文课,就可以避免或者制止语文课滑向“非语文化”的现象。为此,我们已经交了昂贵的学费,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探讨,千万要珍惜。

当然,过去历届语文教学大纲曾表示对语言文字要“理解”和“运用”,现在统一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可见强调“运用”是关键。“运用”包含着“理解”,也只有理解了的语言,才能进入运用层面,所以“运用”就表明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教学生把祖国的语言文字用好、用活,一辈子受益无穷。

既然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必然有“综合性、实践性”。从综合看,牵涉到读写听说,搜集处理信息等不同形式的途径;从实践看,牵涉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凡是用得着语言文字的地方,都是实践的场所。综合性保证语言文字运用的面比较宽,在凡是需要用的场合都能运用;实践性保证语言文字运用到位,学生开口能读、能说,动手能写,听话能逮住准确信息,并作出得体的反应;二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也不可偏废。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实验版课标提出的新概念,十年的教改实践中,这个概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新课标赋予了语文素养新的含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语文素养”,包括以下内涵:

打好“两个底子”:一是语言文字底子,二是精神底子。前者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者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落实“三个基础”:一是学生学好了语文,“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二是“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三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把语文课的功能作用,作为一门课程的价值进行恰如其分地阐发,不夸大,不缩小,切合实际。培养和形成四种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如求学升造的需要,从政、经商、务农的需要,个人表情达意的需要等等,这四种能力,综合为生存的能力,有了这四种能力,大抵就“学会生存”了。

所以,说千道万,语文课的这二、三、四,尤其是四种语文能力,是硬指标,不能实现这四种能力,叫做语文课欠了学生的账;学生有了这四种能力,就终生受用无穷,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是功德无量。

三、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点久违了,如今终于在当下的语文课程中找到了回家的路。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汉语汉字,凝聚了他们的思维和智慧,具有丰富、优美、生动、表现力极强的特点,从古至今,五千多年来,一直使用、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博大精深,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汉语法定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中小学法定开设语文课程,学习汉语。在基础教育开设的各门课程中,唯独语文课程不是“舶来品”,土生土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生物等课程,如同外语一样全是从国外进口的,其他课程可以按洋人的思想理论来指导,唯独语文课程不行,必须坚守中国特色。

汉语是世界最大的语种,使用人口中国有13 亿,加上全世界的华人华侨,使用人口有15 亿之多。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语素文字,具有非形态语言的特点。汉语没有严格的语法,却有严格的词序、句序,如“红花”与“花红”,“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其意大不相同,需要仔细辨别和感悟。我学过俄语,仅就词法就相当复杂,词有性、数、格的区别,动词有时态、变位等,因此,汉语是“人治的语言”,而不是“法治的语言”。

“人治的语言”讲多读多背,多写多练,是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要多感悟,多涵泳,多体会,没有太多的语法规则。不能像学外语那样,搞什么标准化的考试做题。传统的语文考试多简单,或策论,或默写,根据要求写一篇命题作文,就搞定了。那一届一届的状元、榜眼、探花,不是选得很准吗?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到现在就是事实。如今,那些应付高考、中考、小考的语文试卷,已经背离了语文教育传统,把学生仅有的一点语文兴趣,考得个精光。他们讨厌语文科的考试!湖北不是有所高中的学生,把语文模拟试题的辅导书撕成碎片,从楼上抛下,纷纷扬扬如雪花,操场上的学生点火烧着,大火熊熊,差点酿成火灾吗?这些现象,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我国有数千年的语言文化传统,有这样人口众多的受众,有这样丰富的语文教育经验,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语文教育理论,而要进口国外的语文教育理论呢?为什么不继承我国优秀的语文教学传统呢?不总结推广我们身边的教学经验呢?不学习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比如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等用毕生精力探讨的中国的语文教育理论呢?从近现代来看,“三老”(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的语文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践行。大山就在面前,身边就有感动,为什么非要舍近求远呢?莫非外国的月亮就真的.比中国的圆?不要把麦当劳、肯德基吃得太多了,吃多了肚子要疼的。大米饭、馒头才是我们的主食。

四、阅读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作用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中之重,必须“读”占鳌头。新课标多次强调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不要害怕“讲课”。该讲必须要讲,讲出汉语文的魅力,讲出精彩,讲出水平,讲得学生兴味盎然,心花怒放,一辈子也忘不了他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建议”中对如何发挥教师作用,新课标讲得很具体:

既要“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此等等,为其具体,才便于操作。这些都是要履行的教育的神圣责任,而不是在课堂上看着学生,搞所谓的“自主探究学习”。如果都要学生自主、探究,那还要老师干什么呢?学生又何必来学校学习呢?还有一点,必须明确,所谓师生的“平等”是体现在教师的人格作风上,对学生的热爱和亲和力上,除此之外,教师的学识、思想、术业专攻等方面与学生永远是不平等的,永远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差距。如果与学生什么都“平等”,还有什么资格当老师呢?

还奢谈什么教师素质与教学水平呢?

五、语文课程基本训练必须扎实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适当减负,比如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过去一二年级就要求 多字,而且要“四会”,现在减少到认识常用汉字1600,其中会写800,提倡“多认少写”,不再要求“四会”。对于写字与书法的学习,针对目前电脑化之后,写字能力普遍下降,这次修订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要求“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天天练字”,毫不马虎。

在阅读教学中,提出训练的新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阅读中要求:“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于课外阅读格外重视,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注重语感。阅读量也有具体要求,9 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 万字以上。这次修订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格外关注,9 年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 篇(段),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中外作品。新课标列出部分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小学到初中有136 篇。这些都需要扎实训练,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如果学生掌握了3500个常用汉字,该读的书读了,该背诵的背诵了,该记的都记了,该写的都写了,按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了,那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差吗?

新课标亮点多多,兹不例举。新课标颁布了,十年磨一剑,确实值得我们珍惜。每个教师对待新课标都应该以敬业的态度,有敬畏之情,烂熟于心,吃透其精神实质,固化在头脑中,在教学实践中对照运用,左右自己的教学行为。上一课,不妨反思一下,本课合乎新课标吗,如果不合,原因在哪里,下一课如何改进,如此教学就能走上科学的正道,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如果把新课标往抽屉里一塞,不看不用,新课标再好也无用武之地了。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新特性 第3篇

一、以人为本的课程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素养,促成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应该按照整个教育目标要求来培养学生的相应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新课标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开始把培养人、发展人、提高人和造就人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强调了语文课程与其他各科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课程与整个人一生的关系,它既着眼于个体的培养,又不忽视整体的提高;它既立足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今天,又关注学生不断发展的明天。正因为新课程标准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目标,因而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方式”。这样使得新课标既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探索,又强调了学生的相互协作学习;既注重阶段学习,又注重终身教育。它始终将目标定位于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语文素养。

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开放的教学内容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标强调“教科书应有开放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选定教学内容和材料,如“名著推荐与阅读”、“读报与观看电影”等。地方、学校、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的抉择者,教师和学生均可以直接参与教科书的编写与应用。全员参与开发、全面开放的教学内容可以将时代的活水引入到语文课堂,给语文教学内容带来新的生机,可以将科学魅力展示于语文课堂,可以将历史画面再现于语文课堂,可以将现实生活浓缩于课堂……从而真正地体现语文课堂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真正地实现语文改革、提高学生素养的目标。另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使语文教学更富有弹性,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遇。“积累·整合”“感觉·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的发展将语文的视角引向更广阔的世界,更开放的田野。

三、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途径。”它要求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调整自主学习的心态,寻找自主学习的方法。它鼓励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主选择并确定学习内容,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筛选大量的信息材料。它鼓励学生学习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自主与他人交流读书成果;它鼓励学生有个性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自主写作。这种理念摒弃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片面作法,循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思想,促成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人格个性发展,让学生自觉端正学习动机,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培养其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多元性教学评价

为革除传统的评价体系的弊端,新课标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教育的评价成果,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性。新课标指出:“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的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评价过程中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这与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应有不同。首先,它提倡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学生与老师两方面,它“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其次是评价方式的多元性。新课标认为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而应将学会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造、责任心、意志力、合作评价的重点。它注重智力因素的评价,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它注重静态的评价,更注重动态的评价;它注重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过程的评价。再次是评价功能的多元性。新课标认为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这更加切合语文课的课程和实际,避免了过去只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单调性。

五、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因为片面强调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主要在课堂,内容主要是教材。新课标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资源分为两大类:一是课堂教学资源,二是课外学习资源。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将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等纳入语文课程资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在传承语文教育传统、探索语文教育民族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推动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真正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点。新课标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上更加注重贴近社会,贴近时代,实际上针对的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传播方式的变革这一时代特点,因此它要求学校、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体现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资源生活化的特点。“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实践证明只有使现实生活成为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宝库,语文教学才能生生不息,语文的魅力才会长盛不衰。新课标改革在传承语文教育传统、探索语文教育民族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推动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道路工程的过程控制下一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