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资源范文

2024-05-16

文本阅读资源范文(精选10篇)

文本阅读资源 第1篇

一、关注文本内容, 培养语篇概括能力

文本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阅读教学要从阅读文本做起,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 能对不同文体的文本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然后,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概括文本的主旨。 这样, 学生的语篇概括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例如:在学习Unit 3“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时, 在阅读文本时, 找准阅读的切入点, 寻找语篇的主旨, 从整体上感知语篇大意。 从中筛选相关的主要信息, 通过对主要信息的概念与概括, 总结出文本的大意: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根据学生的基础层次, 提出难度不同的要求。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一些选择题让他们了解文本内容。 然后, 根据学过的句型 “What be somebody doing something?”解读一些较难的问题。 此时, 要求学生继续筛选文本信息, 从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这样的过程既巩固了学过的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语篇概括能力, 从而为多元解读文本奠定了基础。

二、研读文本内容, 提高理解感悟能力

研读文本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 必须形成多元阅读文本的方法, 保证适应不同体裁文本的阅读。 不仅如此, 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文本的良好习惯, 充分地筛选文本信息。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才能充分体现文本阅读阅读的效应。 例如:在学习Unit 6“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时, 根据文本提供的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要求学生: (1) 围绕文本筛选信息, 归纳文本的主旨。 (2) 让学生用加圈点的阅读的方式画出阅读中存在疑问的地方, 尤其是不能理解的语法、词类的活用等。 文本中哪些词语可以用其他的词语表达? 效果如何? (3) 思考这样的问题:Should I be outgoing?Why?Am I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通过这样的要求, 以及这几个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对文本内容研读透彻, 学生的感悟能力随之提高。

三、明确文本题材, 确定具体解读策略

文本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确定具体的解读策略, 需要明确文本的题材。 因此, 在面对文本时, 第一步是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把握。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步的了解。 在阅读的开始, 根据文本的内容确定要阅读的文本是什么题材。例如:“the best and the worst”是叙事性题材。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件事情进行详细的叙述, 阐述这件事的价值所在。 例如:在阅读“the best and the worst”时, 文本阐述了生活中常见的事, 作者分成几个步骤叙述事件, 通过每个步骤表达一定的意思, 在每个环节间都通过合适的连接词对事件进行衔接。 这样的文本简洁、明了, 因此在解读文本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弄清楚英语语法知识及一些连词的用法, 这样有利于学生理清文本的脉络。 通过明确文本的题材, 有利于学生采取阅读策略对文本进行解读, 而且进行自主阅读, 从而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引导自主解读, 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英语课程标准 》强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尽量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在进行演讲时总是说:“Help me to do by my self.” (请大家帮助我, 事情要让我自己完成。 ) 因此, 在文本阅读中, 学生应该是自主的探究者, 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机会。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解读, 从而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阅读一则广告材料时, 文本的重点放在促销广告用语中。 因此文中的开头与结尾都使用了祈使句, 中间有 “Do you like...? Do you need...?How much...?”等疑问句。同时, 在有关价格前面使用only的句子。 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解读, 在学习这则材料的过程中, 凡是能让学生解决的问题, 尽量让他们归纳与总结。 这样, 学生在自主解读过程中就掌握了疑问句与祈使句的相关句型。

总之, 我们应该通过优化文本资源强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英语阅读教学就是利用认知规律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因此, 多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这个意义上说, 开展多角度的文本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华.基于初中英语文本阅读教学的实践[J].中学英语之友, 2013 (08) .

[2]李杰.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 2014 (11) .

文本阅读资源 第2篇

关键词:创设情境;提高感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19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7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链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开发教学资源意识,通过研读、发现、质疑、欣赏、积累、运用等实践活动去感悟文本,有效开发文本教学资源,提高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紧扣文本创设情境,提高文本品读水平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巧设情境,以境激趣,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联想等方式来进行语言的积累和内化,训练语感,培养语感,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标。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时,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对“申奥”知情度不够的实际,采用“快乐朗读法”进行教学。教师先简要介绍北京第一次“申奥”遇挫的背景,然后以激动兴奋的语调和充满自豪的情感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情景,接着以课件演示了“申奥”成功那一刻人们欢呼雀跃,举国欢腾的动人场面,以此“激活”课文插图来开发文本中的信息资源,使学生能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随着录像中人们一声高过一声的“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的欢呼声,“申奥”成功所带来的那种兴奋、激动、自豪情愫很快占据了学生的心灵,激起了情感的共鸣。这位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同时抓住重点句段反复诵读,从而提高了对“成功”“欢乐”“激动”“爱祖国”等词句的感受力。通过品读来开发文本资源,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积累词语,发展语言,丰富情感体验。

二、依托文本调动感官,提高文本感悟能力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由形象向抽象过渡,并有了一定的书面表达基础,教材的选文也开始有了一定深度,应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含义、体验语言情感、获得语言美感。一位教师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先播放一段《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的歌曲,不仅以声激趣,而且用音乐造境,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再借助课件演示,了解西沙群岛在祖国版图的位置,撷取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画面,从视觉形象中去细细地品味,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一最能承载学生驶向课文中心深处的句子,进行教学设计,把它作为本节阅读课文本教学资源开发的切入点和主线,段段紧扣,贯穿全程。通过生词教学,扫除阅读障碍;结合朗读课文,着重感悟“富饶”与“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与“美丽”等重点词其内涵及外延的不同,进行思维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围绕“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进行课堂讨论活动,从“风景”与“物产”两方面的“美”进行文本资源的挖掘、开发,感悟西沙群岛不仅景美、物美,而且前景会更美。这节阅读课,以读为主线,可以说是以读导学、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此同时,执教者辅之以视听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不同段落的课文学习和不同的语言情境体验中披文入情,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感,在思想情感的螺旋上升中体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在阅读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眼耳口鼻诸多感觉器官,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以便更好地去感悟文本。

三、凭借文本联想拓展,提高文本活用能力

1.延续拓展法。即根据事物的时空特性进行适当延伸,以事物发展的结果来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如前所举教例《我们成功了》,可以用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盛况,通过制作奥运比赛、奥运歌曲等课件,对“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进行拓展、开发、生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对文字的感受力。

想象拓展法。即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空白处或作者表达的简约处作合理的想象、拓展,以训练思维和升华感情。如学习了《穷人》一课内容后,我让学生围绕“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这一话题组织讨论,展开想象,让学生潜心会文,以引导学生向“最近发展区”拓展,寻求不偏离教材意图的独到感悟。

2.对比拓展法。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先插入《海上日出》中对“日出”描写的段落,让学生通过朗读以感受巴金朴实无华、行云流水般的语言特色,为学生搭架学习新课的支撑点,有利于学生对《鸟的天堂》的理解。通过对不同作家相同主题的内容拓展以及对比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如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可以将它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对比学习,在朗读中体味陆游《咏梅》的“沉郁”与“孤芳自赏”愁绪,感受毛泽东《咏梅》那种“谦逊”与“坚强乐观”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文本资源的“活化” 第3篇

一、文本解读“个性化”, 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不是语言符号的机械堆砌, 而是一个充满着意义和思想、热情和灵魂的精神世界。在阅读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自我体验, 不能把教师个人的理解或是教参的提示强加于学生, 而要以开放的问题激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片段一]

(学生读课文第2~6自然段)

师:读了三位妈妈的对话, 我们对文中的三个儿子有了初步的认识, 现在请你当一回评委, 评出你心目中最优秀的一个儿子, 并说说理由。

生1:我觉得那个聪明的孩子最优秀。我爸爸常说聪明的人最厉害, 我也要做聪明的人。

生2:我也喜欢这个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儿子, 有力气就能体育好, 还能当运动员, 多棒呀!

生3:我觉得那个会唱歌的孩子最优秀, 他从小唱歌那么好听, 长大了肯定能当歌星, 我很佩服他, 要是我有他那样的嗓子就好了。

生4:我觉得那个很普通的孩子最优秀, 因为只有他帮妈妈拎水。

生5:我也觉得那个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孩子最优秀, 他虽然不会唱歌, 也不是大力士, 但他很孝顺, 能帮妈妈干活。

……

(学生意见不一, 三个儿子各有“支持者”)

学生理解文本总是先从感性开始的, 这也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原生态的情感去接触文本。上述案例中, 由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 他们心目中的优秀者也各不相同。这样的情景在教师的预设之外, 没有框架, 没有唯一答案, 学生畅所欲言。虽然说得不一定全正确, 但却为深入探究创造了条件。

二、文本内容“生活化”, 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生活素材, 寻找文本与生活的契合点, 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体悟文本。

[教学片段二]

(课件展示三位妈妈提着水桶往家走)

师:瞧, 妈妈提这么大的一桶水走这么远的路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哪些小朋友愿意演一演妈妈, 也来体验提水的感受?

(学生纷纷举手, 师请三个小朋友各演一位妈妈, 提上一桶水走一段路)

师:请问这位“妈妈”, 提这桶水轻松吗?

生:这桶水太重了, 沉甸甸的, 我的手都痛了。

师:这位“妈妈”为什么总是走走停停?

生:水在桶里晃荡, 走快了, 水就溅到我的衣服上。

师:你觉得提水累吗?

生:太累了, 我弯着腰走路, 现在腰也酸了。

师:妈妈提水多辛苦呀!当你的孩子主动上前帮你提水, 你会怎样想呢?

生:我的孩子真勤快, 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我的孩子多孝顺, 这比什么都重要。

……

师:文中的两个妈妈看到那个没特别之处的儿子在帮妈妈提水, 又会怎样想呢?

生:我的儿子力气那么大, 要是能来帮我提水该多好!

生:她的儿子既勤快又孝顺, 她可真有福气。

……

师:评委们, 现在请你们再评一评, 谁是你们心中最优秀的儿子?

(所有的学生都认为那个没有特长但能帮妈妈拎水的儿子最优秀)

这样的教学设计, 教师始终把学习语言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多方面感觉并与文本产生共鸣, 学生不再是盲目接受教师的“给予”, 而开始了自主的“探究”。

三、文本作者与读者“互动化”,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悟

这里的“互动”, 主要是指读者 (学生) 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学生面对文本, 不再是简单的记忆、解释, 而是结合自身生活、知识背景, 积极主动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建构文本的意义、感悟文本的情感。这样, 不仅能激活文本,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加深对文本的体悟, 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 激发起探究精神。

[教学片段三]

(全班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 “不对吧, 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听了老爷爷的话,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他?

生:老爷爷, 明明有三个儿子, 您为什么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生:老爷爷, 您只看到哪个儿子呀?

师:你们提的问题, 也是文中的妈妈和儿子都想知道的。作者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就戛然而止,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当一回作者, 给这个故事补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尾吧!

(学生潜心思考, 快速书写, 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在深读课文之后, 已完全把握了课文的主旨, 得到了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在此环节, 一般教师会通过提问“你通过学习课文, 懂得了什么”来帮助学生明白故事阐述的道理。然而这样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相反, 让学生尝试当作者, 自己去联想、去续写时, 他们就得到了多姿多彩的答案。用笔来与文本对话, 不但使学生读进去了, 而且让学生读出来了。

挖掘文本资源 拓宽习作之路 第4篇

一、读文本,抓住句、段、篇进行“仿写”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欣赏,反复咀嚼品味文本中出现的优美语句、精彩语段、精巧篇章、寓意方式等,要巧妙地抓住文本表达形式的“点”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练笔,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仿句练笔。教师在阅读文本时,要精心选择句式,做到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仿写练笔。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的第2自然段中“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这里巧用了“像……像……像……”的排比句描绘了桂林的山的形状特点,形象生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排比句,在掌握排比句的句式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大山进行仿写,学生很快就写出了精彩的句子:

生1:武夷山两岸的岩石奇形怪状,像石笋,像雄鹰,像青蛙……

生2:你瞧,九石渡两岸的山峰,有的像神牛,有的像海马,有的像大象……

2.仿段练笔。对学生进行训练片段仿写,是为布局谋篇写好文章做铺垫,也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中的第2自然段,在描写荷花时,由荷花的形状写到荷花的颜色,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局部,条理清楚,语言朴实,给人以一种美的感觉。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欣赏、品味,充分体会作者表达喜爱荷花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文本后,引导学生仿照文本写荷花的写法,写一写“家乡的桂花”,学生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桂花,街道两旁的桂花,在有顺序的观察、有条理的记叙中练习片段仿写,并巧用文本中“有的……有的……”、“冒”、“展开”、“露出”等词语把家乡的桂花写得栩栩如生,把热爱家乡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

3.仿篇练笔。阅读文本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巧妙构思的写作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一文,作者以燕子为线索,按照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春天从南方飞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描写。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文本的描写方法,学习文章从燕子入手,按照“近处看——远处看——远处看”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让学生进行仿写练笔,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鸟,通过仿写练笔,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鸟跃然纸上,人与动物和谐共存之情在笔端流淌。

4.仿写意练笔。有的文本,作者借物喻人,借事喻理,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文,重点讲述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过程,通过议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语言虽然浅显朴素,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其子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要做对他人和对社会有好处、有贡献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的方法,让学生模仿文本的写作方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物品,提高学生的习作立意能力。

二、品文本,抓住文章情节空白“续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言而未尽之处,让学生续写文本,为学生提供拓展练笔的平台,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从叙述事情的空白处续写。文本中有的内容写得简略,为叙述描写留下了发挥想象的空间,也为学生练笔提供了想象、思维、创新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空白处,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续写、填补文本的空白,让文本的内容更丰满。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一文讲述了“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打算放弃购买。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既体现了卖木雕的少年的美好心灵,也展示了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非洲少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好朋友”这句话发挥想象:中国人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朋友?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让学生根据人物的言谈举止进行想象,在学习小组中交流互动,然后进行小练笔,把“中非人民的友谊”的细节诉诸笔端。

生1:卖木雕的少年抱着木雕小象墩,激情地对“我”说:“中国人民帮助我们建成了坦赞铁路,这种恩情比山还高,比水还深。我送你一个木雕小象墩,表达我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生2:卖木雕的少年紧紧握着“我”的手,满怀深情地对“我”说:“中国派维和部队来保护非洲人民的安全,派医疗专家给非洲人民治病,派专家给我们修建了铁路,这种无私的援助,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这点小礼物请你收下吧,让他作为‘中非人民友谊的见证吧!”

……

2.从描写景色的空白补写。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去寻找文本的空白来引导学生进行补写,既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教师通过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荷花盛开的池塘中,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塘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学生通过想象,不但把荷花描绘得楚楚动人,还通过补白把景物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三、悟文本,抓住关键处有效“创写”

1.围绕关键句发挥想象。教师要抓住文本的关键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妙笔写出创作美文。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教师结合“敬爱的加利先生……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一句子精心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结合“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想象一下,都有哪些孩子在战火中受苦受难?他们失去了父母、亲人,失去了美丽的家园,他们会说些什么呢?通过想象练笔,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要和平不要战争”世界才会太平,孩子们才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2.变换方式想象练笔。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突出对人物的赞美,教师可以变换文本描述的方式,让学生想象练笔。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翠鸟》一课时,为了深化学生对翠鸟(第2、3自然段)捉鱼的静态和动态描写的理解,教师设计了让学生编写《翠鸟与花猫》的童话故事的小练笔。学生经过想象,写出了富有寓意、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如:小花猫来到河边,看到翠鸟站在芦苇秆上,等待游到水面的小鱼。不一会儿,翠鸟像箭一样飞去,叼起一条小鱼来,美滋滋地吃起来。小花猫说道:“翠鸟妹妹,瞧你叼鱼吃多辛苦啊!”“花猫姐姐,你是怎么吃到鱼的呢?”“我呀,主人会拿给我吃的,妈妈会省给我吃的,我才不像你那样要自己去捕鱼,多么辛苦啊!”过了半个月,小花猫又来到河边找翠鸟,垂头丧气地说:“翠鸟妹妹,可怜可怜我吧,给我一条小鱼吃吧!这几天主人出差了……我肚子饿得咕咕响。”小花猫把翠鸟叼给它的一条小鱼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花猫姐姐,做人还是要勤劳,不要依赖别人,要靠自己动手捕食,这才能做到丰衣足食啊!”翠鸟语重心长地说……

3.拓展解读想象练笔。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这一则寓言后,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想象:那位农夫后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他还在等待撞死的兔子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纷纷发言。

生1:农夫知道自己不能做不劳而获的事情,他再也不等待撞死的兔子了。于是,他勤劳耕种,终于成为劳动的好能手。

生2:农夫转行不种田去经商了,后来成为一位富翁。

生3:那位农夫,整天无所事事,沿街乞讨,饥寒交迫,最后活活地饿死了……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即兴练笔写《守株待兔后传》,学生挥笔自如,很快就完成了小练笔。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文本,巧妙设计“仿写、续写、创写”的小练笔,并做到持之以恒,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

文本阅读资源 第5篇

一、解读语意,拓展学生思维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独特的思想情感,而一名优秀的作者并不会将自身的写作意图使用具体的文字外显出来。因此,为了深入了解作者的意图,便需要读者沉浸在文本中,由表及里,从整体到细节,深入感悟作者的意境。

例如:在Module 8 UNIT 2 Smile,please!第7段中:“So If a snake bites you,take out your mobile phone or camera.Take its photo,and show the photo to the doctors,”suggests Henry.“But as you know,the snake won’t smile!”读出了一种British humor(幽默),并让学生进行讨论:What do youthink of Henry?最后让学生懂得:If we are in danger,we should stay cool and smile!还另外设计show time:Are you a good introducer?老师便向其展示出若干部剧本的名字:《Cinderella》《Mulan》《Running man》等等,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一部剧本向其他同学介绍故事的大概内容。其中,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感受各个剧本的故事情景,从而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研读文本标题,明确文本体裁

在整篇文本中,标题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我们当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常常会忽略文本的标题,这是不正确的。通常情况下,好的标题常常包含文章的主旨大意,所以我们为了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便可以通过标题,猜测文章的内容和题材,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初中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标题猜测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质疑文本标题的合理性,并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标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中,英语阅读文章的体裁主要分为叙事型、议论型、描写型和说明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全文内涵,便可以在学生拿到新文章时,先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体裁,然后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文章。当学生明确文本体裁之后,再让学生以此作为出发点,深入解决文本内涵。

例如:九年级Unit4 Reading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dark就是一篇叙事型的文章。在本篇文章中,作者主要叙述的是一个放弃学习的问题学生如何向一个好学生转变的过程,主要突出小男孩转变的关键因素——母爱的重要性。因此,在这篇文章的讲授过程中,首先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体裁,然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文章的脉络,全面了解整篇文章所叙述的内容和传达的情感,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内涵,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三、深入探究写作意图,深入理解文本背景

由于文本的特征对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全面掌握文本中的插图、图形、说明和表格等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背景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其主要是:通过题目获取学生的回答。其中,让学生根据题目the best a dn the worst,主要是介绍两种不同的事物,并且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设计这种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多维目标。

四、理顺阅读文章的脉络,宏观把握文章的结构

在一篇阅读文章中,作者为了将自己的观点更加准确的表达出来,便需要采取合理的组织文章的结构。因此,如果学生只是简单的从单词、词组和语法的角度去理解文章,便只会停留在表面上,无法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传达的感情,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便需要老师全面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理顺阅读文章的脉络。

例如:以Is this your pencil?为例,老师便可以在学生精度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准确找出文章的主旨句;然后,老师再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良好的问题,并让学生根据问题认真观察插图,从而帮助学生理顺阅读文章的脉络,从而达到深度理解文本的目标。

五、结论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始于文本解读,所以只有当老师深入了解文本的内涵和思想情感,才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中介者和文本内涵的阐述者。因此,为了保障文本解读的正确性,便需要老师指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带着教学目标去进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深度了解阅读文本。同时,老师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阅读文本,尽量找准学生深度阅读的切入点和疑难点,从而有效提高初中英语文本阅读的效率。

摘要:本文以着眼文本阅读,渲染多维目标为前提,具体论述初中英语文本阅读的科学引导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本阅读,科学引导

参考文献

[1]王书玲.优化文本资源深化阅读过程——初中英语文本阅读教学的几点实践[J].新课程:教师版,2012(12):138-139.

文本阅读资源 第6篇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阅读是被引导的创造。”他说得十分精辟, 强调了阅读主体的地位和阅读的目标, “被引导”说明阅读这一过程具有目标性和盲目性, “创造”说明这一过程的自主性及其达成目标, 因其“创造”, 必然具有个性。以“学案”为载体, 是开展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最佳途径。“学案”设计大致包括四大部分:自主学习平台、合作交流平台、阅后设题写话平台、练习巩固。当然“练习巩固”不全需要当堂完成, 甚至可以不单独设计此环节, 因为学案教学法本身就以问题的设计为线索开展课堂阅读教学。

一、理论背景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有目标的学习行为, 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与一般的阅读不同。在接受美学的话语系统中, “文本”与“作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文本”经过读者的阅读, 或者说与读者结合之后, 才算变成了“作品”。而且由于不同读者的价值观念、个性心理、审美趣味、文化素养、认识水平各不相同, 因此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出呈现无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接受美学的经典名言。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在肯定作品意义不确定性的同时, 也在寻找意义相对的“确定性”。在他看来, 文本中的“空白”虽然指向文本中未曾实写出来的部分, 但文本已经实写出来的部分却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他把这个能给予读者暗示或提示、召唤读者参与创造的部分叫“召唤结构”。一方面文本的空白召唤、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和填充, 另一方面“召唤结构”又暗示乃至决定着解读的自由度和意义阐释的可能范围。

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 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魅力之处。因为, 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而且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 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 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 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 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 因此教师就要肩负起引导对话方向、把握对话重点的责任, 并随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使对话获得最大的效益。

王策三先生在《教学论稿》一文中谈道:“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 都主要由教师负责和决定。教师务必在启动阶段设法给学习者造成认知空缺、认知失衡、认知冲突, 从而引起内在需求和探究活动。”

“学案”是教师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 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 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合理处理教材,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的一种纸质材料。学案设计尽量做到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 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将“学案”在课前印发发给学生,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教材中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 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便于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整体设计, 便于引领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表达, 便于学生总结反思、保存资料, 能切实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益。

二、利用“学案”为抓手, 构建“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 利用“学案”为抓手, 在多元学习目标的创设中, 体现预设的确定性和生成的不确定性的高度统一。

语文阅读教学是不可能没有目标预设的。一篇课文怎样读, 重点在哪里, 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知识, 锻炼什么能力, 教师预先都应该有个大体的考虑, 绝对不预设的阅读教学是无法想象的。但“预设”不等于“预定”,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学情的变化往往是教师无法预期的教学内容, 这就是所谓教学的生成性。真正有效的阅读教学, 应该是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

那么, 该怎样陈述教学目标呢?有人作了如下阐述:“目标陈述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 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 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而不是教师;第二, 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 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 而不能含糊其词, 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 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 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 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 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 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 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 而不是最高要求, 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 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 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

(二) 以“学案”为抓手, 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大力推行创造性阅读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阅读与体验、批判与反思、自主与合作、活动与实践, 而不是听讲、记录、再现, 更不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小木偶”和“应声虫”。利用“学案”还“阅读”应有的地位, 创设情境, 提供时空, 让学生选择阅读, 自由阅读, 用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 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和独特的阅读体验, 并通过批判与反思、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语文活动与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培育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 彻底摒弃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入灌输的教学模式。这不仅仅是为创新性教育出一把力,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层次上学生紧扣文本, 他的体验感悟会得到升华, 读写能力会大幅度提升。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课堂丰富有趣, 印象深刻。

(三) 以“学案”为抓手, 将“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的课堂阅读教学与考试真正统一起来;

重建科学的评价方式,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的发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学案教学法, 可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把过程性、发展性、激励性评价结合起来。

享受文本资源,感受语文魅力 第7篇

一、挖掘文本的思辨点, 培养自学能力

高质量的教学依赖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学生的主体参与是二者和谐共振的有效途径。学生的主体参与可以使教学充满活力, 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可以使语文教学的课堂魅力四射。在教学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放弃射门》这篇课文主要是要让学生体会福勒高尚的体育道德风范, 但是课文讲述的内容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 学生没有这样的体验。如果照本宣科讲授, 学生只能是一知半解。因此, 我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说说福勒该不该放弃射门。学生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不应该放弃射门, 另一种是认为应该放弃射门。这时, 我让学生再次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然后根据观点进行分组讨论, 最后, 让学生围绕“福勒该不该放弃射门”这个问题进行辩论。辩论的场面异常激烈, 学生的发言格外精彩———“不该放弃, 因为放弃射门, 就是放弃一次成功的辉煌。”“可是福勒要是射门, 西曼就会受伤。”“而且可能受重伤, 甚至以后再也不能上球场了。”“要是西曼残废了, 他会多么痛苦啊!大家想过吗?”“是西曼先违规的, 福勒不用负责。”“难道为了荣誉, 就可以不顾他人的生命了吗?”“现在的医术那么高明, 应该不会有事的。”“万一医治不好, 福勒心里难道不会感到不安吗?”“不是说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吗?”在听、思、辩、悟的过程中, 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道德风范。教学效果令人欣喜, 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在不断的自读、自学、自悟中, 在不断的聆听、反思、辩论、感悟中,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还深刻地感受到了福勒尊重生命,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高尚的体育道德风范。

二、丰富文本的空白点, 发展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在重视语言积累的同时, 还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思维, 教师可对文本的空白进行适当地拓展, 将生活中的源头活水充实到课堂教学中, 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重点的感悟, 获得思想启迪, 还能从课堂信息中重新组合认识, 发展思维, 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介绍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糟蹋。可是文中对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描写的不是很具体, 只是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激发学生对英法联军的仇恨, 教师可让学生依据文本内容, 发挥想象, 具体描述圆明园的壮丽景观。一是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然后任选文中描述的景观, 借助资料, 具体形象地“再现”;二是让学生把自己所描述的景观画出来;三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画作向其他学生介绍这一处景观。从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 提高学生把文本读厚、读深的能力。

三、扣住文本的分歧点, 提高感悟能力

不论何种文体均有它的教学要求, 要先走进目标, 再品读文本, 由文本而出这样一个先进后出的过程。而且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让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而后再走出文本。教学《丰碑》一课时, 笔者对教材的理解是军需处长无牵无挂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军需处长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丰满以后, 我本打算就势引导学生去体验将军的内心世界, 于是, 进行过渡:“是啊, 军需处长就这样牺牲了, 那么镇定, 那么安详, 没有一丝遗憾, 没有一丝牵挂。面对这一切, 将军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请大家自读课文8~10段。”就在这时, 一个学生举起了小手:“我认为军需处长有牵挂。”这不是和我唱反调吗?但我还是决定让他说出自己的理由。“我认为军需处长牺牲时有牵挂, 他牵挂着这支部队能不能取得胜利。”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他学生也受到了启发, 纷纷举起了手。“我认为军需处长有牵挂, 他牵挂着这支部队能不能走出云中山, 为后续部队打开一条通路?”“他牵挂着那个穿着他让出的棉衣的战士有没有冻着。”……学生的解答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这么重要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我在备课时竟没有挖掘出来, 我钻进了“毫不利己”的死胡同。我表扬了那位学生, 然后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说军需处长没有牵挂, 那是说, 他没有牵挂自己;我们说他有牵挂, 那是因为他牵挂红军队伍、战友。这是一种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舍己为人的精神。”重新悟读文本时, 军需处长也悄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面对学生的个性解读, 教师要把它看作是一种难得的教学活资源, 有效地促思导学, 引导学生刨根究底, 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把握文本的迁移点, 增强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积累和感悟是基础, 是为运用服务的, 从而实现语文工具性的功能。因此, 在对文本有所感悟之后, 抓住文本的迁移点, 穿插说、写、演等练习, 让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开发文本资源, 丰富语文活动 第8篇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的根本在于是否具有“语文味”。专家认为, 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必须是“文道同行”:语文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承载着浓厚的人文内蕴, 应把“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美好情感的渗透进行有机结合, 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那么, 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在教学实践中, 我注意挖掘文本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有效的语文活动, 且看——

二、善挖巧练, 丰富活动内容

1.善抓空白点——从“想”入手。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概括写或有意不写, 留给读者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在新教材中留有许多这样的空间, 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散学生的想象,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 甚至标点中。在教学中, 我善于抓住课文中隐性的空白资源, 引导学生去思索、联想、回味、表达, 读“厚”文本, 读出语文味。

(1) 想——以“静”化“动”。文字是人类书面交流的一种符号, 它的奇妙之一就是能给人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 增添形象的画面和动听的声音。那种藏在文字里的“画面”和“声音”, 我们也可以看作文本的一种空白形式。如《灰椋鸟》中有这样一段话:“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 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 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 边飞边鸣, 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 与熟悉的伙伴汇合。”这两句看似静态的、平面的、无声的语言, 其实, 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有声有色有形的立体画面。那么, 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 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呢?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大胆地想象灰椋鸟归林时热闹的场景:如果你们是灰椋鸟, 那么会怎样互相倾诉一天的见闻和收获?是怎样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的?是怎样互相应和的?然后, 要求学生把想象的情境表演出来。这时教室里“鸟”声四起, “唧唧唧———”“啾啾啾———”一应一和, 一招一式, 惟妙惟肖。此时, 学生不但走进了语言文字的奇妙世界, 还走进了生活, 融进了广阔的大自然, 与鸟儿对话, 与作者情感交融。在此经历体验的基础上, 学生的朗读就自然入情入境了, 感悟积累也水到渠成了。

(2) 想——变短为长。课文里面很多故事情节, 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而这些地方往往有着一定的想象空间, 学生比较感兴趣。此时, 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这种心理优势, 让他们大胆放飞想象。如《真情的回报》有一句话:“于是, 我只能肩挎着沉甸甸的大口袋送报了。”为了让学生感受当时没有了自行车送报的艰辛, 我创设了几个生活情境: (1) 有一天早上, 寒风刺骨, 地上积雪有一尺来厚…… (2) 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地上冒烟了…… (3) 有一次, 天突然刮起了风, 下起了暴雨……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情境创作想象。再如读到《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中“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时, 我让学生想一想:小女孩会“一口气”说了些什么话?这样的想象, 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也促使学生走近了主人公, 和主人公有了心与心的碰撞, 人物形象更鲜明。

(3) 想——反“客”为“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渎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 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这一阅读主体, 努力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 在课堂上能够快乐地、真正有个性地学习。也许作家的不凡之处就在于他们会时不时抛一个问题给读者, 让人去自解。这也是文本中不留痕迹的“空白”。如郭沫若的《白鹭》中就有这么一句:“人们说它是在瞭望, 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教学时, 我就抓住这句话后面那个意思可指向正反两方面的“?”让学生想一想:在晴天的早上, 白鹭悠然地站在小树绝顶, 你觉得它是不是在瞭望?如果是在瞭望, 那它在望什么?如果它不是在瞭望, 那它又在看些什么或想些什么?学生经过一番静思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判断只有两种, 但答案却是多面的, 语言是多彩的, 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这时, 学生不再是文本的“客人”, “客客气气”地静坐接受作者的“款待”, 而是反“客”为“主”, 以一个“主人”的角色大大方方走进文本, 与作者对话, 交流思想, 发表看法。

2.善引“生活”水——教学做合一。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只有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 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校内的语文学习和校外的社会生活相贯通, 把教科书这本“小书”和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 语文学习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此, 我们要善于利用文本中的生活资源, 让语文的“文”与“道”在生活中得到提升。如《燕子》第2 自然段写的是春天美丽的景色。作者用白描的手法, 把自己捕捉到的景物, 简单而又不失形象地描写出来。这段文字很清新, 就像一首绮丽的小诗, 读来朗朗上口, 带给人以无限遐想, 回味无穷。我想:这就是作者的笔功!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 学生能情趣盎然地当堂背诵。课外, 我让学生仿照该段写作方法, 描写一处美景, 可以是“校园一角”, 可以是“小河边”, 可以是“我家院子”……给学生一份自由, 用自己的笔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 用自己的心唱出一曲春天的赞歌!不经意间, 读与写, 无缝对接。

用活文本资源培养语用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图文结合 宝塔诗 写话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81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课文生动地讲述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秋游的情景,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象和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下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笔者以图文结合的方法为学生创设说话情境,以“宝塔诗”的形式帮助学生积累颜色词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一、图文结合,创设说话情境

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大自然美丽的天空:“天上的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尽管学生对白兔、绵羊并不陌生,但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如何找个突破口,让学生的想象顺理成章呢?经过一番思考,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图画的特点,我决定把“白云”请到课堂。

师:秋天的天空真美,天上的白云也非常有趣,老师想把它们请到我们教室。同学们,你们看,它们来了!这朵白云像什么啊?

生1:小白兔。(教师作小白兔简笔画。)

师:这朵小兔云还会变魔术。(教师作绵羊简笔画。)它们又变成了什么啊?

生2:变成小绵羊。

师:这些云朵真是太神奇了。它们还在一望无边的天空中不断地变化着。请大家结合图片,回忆一下你们曾经看到过的云彩的形状,说说天上的云还像什么。

教师出示不同的云朵图片,学生进行句式练习:“天上的白云,有时像__________,有时像__________。”

在这个环节中,我并未用生硬的文字进行表述,而是利用简笔画弥补实物的不足,现场作画,打开他们的想象之门。

二、借助“宝塔诗”的形式,帮助学生积累颜色词语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老师带同学来到田野,感受农田里庄稼的颜色之美,体会农民丰收的喜悦。这里,我构建了一个词语“宝塔库”,以“颜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累能够表示相同颜色的不同词语,再由词语拓展到句子,体会不同词语的妙处。

出示:“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美丽的稻田一望无边,像什么?

生1:海洋。

师:这片“大海”是什么颜色的?

生2:黄色。

师:哪些词语也可以表示黄色?

生3:“金黄、鹅黄”。

生4:“黄灿灿、黄澄澄”。

教师分别出示高粱和棉花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积累表示两种事物颜色的词语,再发挥想象,完成相应的句子练习。

_____________的高粱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棉花像_____________。

生5:火红的高粱像一个个燃烧的火把。

生6:雪白的棉花像雪球挂在枝头。

师:还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也可以这样慢慢拓展?你们能用它们说几句话吗?

生7:绿油油的草地就像一条碧绿的大毛毯。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可以借助这种扩展词语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多给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引导他们举一反三,为培养语用能力打开一个窗口。

三、以生活经验为载体,培养写话能力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鼓励学生先用画笔把秋天留住,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师:如果现在咱们去郊游,大家想去哪些地方呢?(小河边、树林里、草地上)

师:多想想平时的观察,发挥你们的想象,把你们最喜欢的景色画一画、写一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才是最真实的表达。

语文教学的天平要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内容”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巧妙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加精彩的表达能力,同时借文本中的空白处恰当地进行读写结合等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倾斜。我们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年段特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用活文本资源,找准语用点,才能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围绕文本资源, 加强语言训练 第10篇

一、发现文本资源, 仿说仿写

我们知道, 当前语文教材所选的具体文本, 皆是现当代名家名作, 是我们汉语运用的典范。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如果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相关文本资源, 进行仿说仿写的语言训练, 就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为全面提升当代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奠定基础。

笔者在讲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游天然动物园》一课时, 发现本文是训练学生运用游踪顺序记叙一件事的绝佳载体。于是根据教材中所凸显的“出发”、“开始参观”、“返回”、“结束”这些有着明显的时间标志的词语组织学生进行仿写。在学生开始仿写的过程中, 笔者还就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进行了说明, 教育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懂得取舍。如课文详细描写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这些野生动物, 而对犀牛、黄牛及导游介绍的一些动物趣闻则一笔带过。这正是围绕主题“天然动物园”良好剪裁, 优化材料的一种表现, 我们在具体的写作中也要注意围绕中心, 合理选材。在笔者的讲授指导与教材的直观感知中, 学生写出了自己切身游历的一些地方、事件与情境,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电教设备, 渲染气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运用电教设备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已然成为当前教育的一大热点。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需要与时俱进, 合理利用电教设备, 渲染课堂情境, 让学生在感受强烈震撼的同时, 强化对教材文本语言内涵的理解, 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当代的孩子生活在衣食无忧的良好年代, 他们从小被家人捧在手里, 含在嘴里,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这可以说是一种幸运, 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幸。不幸在于他们天天被关在单元房里, 失去了很多亲近自然的童年的快乐。笔者在讲授《暴风雨》一课的时候, 就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 不知道该如何让很少接触暴风雨的学生感受其撼人心魄的气势。于是, 我想到了电教设备。在充分准备好相关的音响资料与视频资料后, 笔者在课堂上展示了相关课件, 通过视频资料播放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一道道闪电、清脆的霹雳、瓢泼大雨等, 兼以学生躲在家里所听到的暴风雨的感知, 他们对于暴风雨有了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 充分激发了他们观察与阅读的兴趣。有不少学生表示, 他们在后来遭遇暴风雨的日子里, 主动打开窗户, 或站在楼下进行观察, 并按照文章的写法进行了自己的创作,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推荐课外书籍, 海量阅读

有道是“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自身”, 语文教学自然亦是如此。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结合相关内容, 极力推荐课外书籍, 倡导学生进行海量阅读, 真正亲近文字, 让学生在阅读中悄然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语文素养。

比如, 笔者在讲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之后, 就推荐给学生带有插图的白话《史记》故事,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文化。讲授《负荆请罪》时, 就推荐学生阅读《中华成语故事》, 一方面通过故事浸润孩子天真的心灵, 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对于成语故事的认知, 升华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积淀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讲授《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时, 笔者就给学生推荐《海底两万里》, 让学生了解那个年代作者对于海底世界神奇瑰丽的想象, 激发学生探寻海洋秘密的好奇心,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理想。还有, 每每教授一首古诗, 就会给学生推荐相关作者其他的著名作品, 帮助学生关联识记、背诵, 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积淀,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了教师不停地推荐, 学生便会自然形成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并主动进行海量阅读, 对于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大有好处。

总之, 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他需要我们教师结合具体的教材文本, 就文中的某词、某句进行深层探究与思考,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体验, 带动学生张开口、动起笔, 在不断的辛勤耕耘中悄然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当然,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愚见, 不足之处还请海涵。

参考文献

[1]黄晓红.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 2012 (06) .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下一篇:气候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