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拉结筋范文

2024-09-19

构造柱拉结筋范文(精选5篇)

构造柱拉结筋 第1篇

根据工程施工实际经验, 结合目前建筑行业所出现的质量通病, 本文就柱与墙 (连) 体拉结构造钢筋预埋通病, 对柱内拉结钢筋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阐述, 共同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施工组织措施。

(一) 拉结筋在施工中的通病原因

1. 漏埋。

由于现在的建筑设计均不在相应的施工图纸上详细标明预埋钢筋位置示图, 大多在结构总图中用文字说明及其节点选用图集。特别是高层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部分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砌砖的情况, 施工中稍有疏忽, 极易漏埋。

2. 移位。

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拉结筋一般按间距500㎜来设置, 而浇筑柱混凝土时, 砌砖的皮数杆尚未确定, 所以在柱内预埋拉结筋时, 仅能按感觉和经验大致确定位置预埋, 而实际砌筑砖砌体时, 往往不能和砖砌水平灰缝一致。 (2) 浇筑钢筋混凝土柱一般采用钢模, 大多数钢模为租用, 不可能在钢模上打孔穿出拉结筋进行预埋, 多采用把拉结筋在柱内临时固定进行预埋, 又因为拉结筋水平贯穿柱中, 在浇筑混凝土由于下料、振捣等原因, 致使拉结筋松动、下滑, 造成偏离、脱开, 甚至埋设在柱内。

3. 拉结筋选用、制作不当。

由于对设置拉结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施工不符合要求, 预埋的拉结筋以小代大、大小不等;以短代长、长短不一;不调直、不弯钩等。

4. 补设方法不符合要求。

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时没有预埋拉结筋, 只得在柱混凝土浇筑后打入膨胀螺栓, 焊上铁板, 再把拉结筋焊在铁板上;或在柱上凿出小孔, 插入拉结筋。这类做法均不符合要求, 降低甚至失去了设置拉结筋的作用。

5. 不加区别统一设置。

有些柱附近设有门窗, 拉结筋无需按规定长度设置, 由于统一下料, 不加区别地设置, 以致在安装门窗框前不得不剪去多余的拉结筋, 费工费料又费时, 得不偿失。

(二) 具体防治措施

1. 对漏埋采取补救措施。

如有个别拉结筋漏埋, 不允许采用膨胀螺栓、凿小孔埋设等方法, 而应采取凿出同一标高的箍筋焊接。如同一标高处 (或相近处) 无箍筋, 应凿击拉结筋位置上下相邻两箍筋加焊附加钢筋, 再与拉结筋焊牢。

2. 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前应确定皮数杆, 并在皮数杆上标明拉结筋位置。

这样既保证拉结筋不漏放, 也可以使拉结筋和砖体水平灰缝一致。

3. 采用正确、可靠的预埋方法。

常用、简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与箍筋焊接。在规定位置将拉结筋与同一标高的箍筋焊牢;如果在同一标高无箍筋, 可在±20㎜内将箍筋移至与拉快结筋同一标高并焊牢;如果在±20㎜内无箍筋移, 可加设一道箍筋再行焊牢。 (2) 紧贴模板内侧。拉结筋在与柱等宽 (或等长) 处弯折时, 弯成小于90゜ (一般可弯成70゜~80゜) , 在支模时把拉结筋压弯成90゜并使其紧贴模板内侧。这样, 拆模后拉结筋即隐现在柱表层内, 极容易拉出、调直。 (3) 连接相邻拉结筋。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CBJ11-89) 第5.3.4条要求:“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应沿墙高每隔墙应沿墙高500 mm配置2ф6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 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500 mm”。因此柱拉结筋在弯折部分的长度 (即以后砌入墙体内的长度) 大于拉结筋的间距。相邻的拉结筋弯折部分有一定的重叠长度。在预埋拉结筋时, 可将这一重叠部分绑扎牢固, 使所有拉结筋在沿柱高垂直方向内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 以防移位。 (4) 二次焊接。由于拉结筋较长, 预埋时有一定的难度。可将拉结筋在规定位置先行预埋, 并将弯折部分减短为150~200mm。在砌筑砖砌体前, 将弯折部分拉出、调直, 再焊接规定长度的平直拉结筋, 并使总长度符合规定要求。 (5) 将拉结筋、箍筋合二为一, 在制作拉结筋时, 将拉结筋和箍筋合成一个整体, 即不会漏埋又不易移位。

4. 严格拉结筋的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柱内钢筋时, 应同时检查验收拉结筋预埋情况, 并作相应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要把拉结筋预埋的正确与否作为柱内钢筋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不符合要求, 应经整改重新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浇筑混凝土。

(三) 结束语

谈框架墙体拉结筋设置及施工方法 第2篇

1 拉结钢筋设置的方式

拉结钢筋的设置在实际施工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采用预埋式设置, 第二种是采用后置式设置。采用预埋式设置就是一次性埋设拉结钢筋, 是预先在柱内埋设钢筋, 待砼成形拆模后, 将拉结钢筋从柱内凿出。采用后置式设置就是待砼成形拆模后, 再埋设拉结钢筋。

2 二种设置的方式比较

2.1 采用预埋式设置:

由于预埋拉结钢筋绑扎不牢固, 在柱子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极易产生拉结钢筋位移, 严重的可能导致钢筋滑落;一次性埋设拉结钢筋, 需从柱内凿出钢筋, 对混凝土柱产生破坏, 不利于结构安全;采用从模板内钻孔预埋拉结钢筋, 虽然解决了控制拉结钢筋位置及凿混凝土等问题, 但大大地增加拆模的难度和对模板的损坏;如用短钢筋, 则焊接的工作量非常大, 其焊接的质量也很难保证;由于拉结钢筋的移位或砌体皮数杆尺寸的改变, 使拉结钢筋的预埋位置难以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内, 造成拉结钢筋弯折虚设现象, 不能很好地起到拉结作用, 特别是对大尺寸的砌块墙体可能更加严重;由于设计上的变更, 原设计有墙体的位置可能取消, 而无砌体的位置可能增加墙体, 这都对拉结钢筋的准确预埋带来较大的困难。

2.2 采用后置式设置:

后植拉结钢筋, 一方面可以避免凿筋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因钻孔而对模板的损坏, 从而给混凝土结构施工带来较大的方便;另一方面, 后植拉结构筋可以随建筑墙体的变化和砌体材料尺寸的大小, 准确定位, 避免预埋拉结钢筋漏放、偏位、错缝或在砌筑时随意弯折拉结钢筋造成虚设现象, 从而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的拉结作用。

从上述比较来看, 拉结钢筋采用后置式设置更能满足拉结钢筋的设置要求。

3 采用后置式设置拉结钢筋的实际运用

目前工程中采用的后植拉结钢筋的方法, 一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二是拉结钢筋与柱筋焊接固定, 三是采用胶结材料后植拉结钢筋。

3.1 膨胀螺栓固定。

普通的膨胀螺栓固定, 由于受施工的影响较大, 如插入深度、成孔大小、螺母紧固等, 其本身的安全性能较低。另外螺栓的螺杆尚需与拉筋连接, 往往由于螺杆的长度不足, 其与拉筋的焊接长度不符, 有的甚至采用点焊,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3.2 拉结钢筋与柱筋焊接固定。

采用这种方法固定, 首先要在框架结构上凿除混凝土的保护层, 然后进行焊接, 一方面人为造成柱筋露筋缺陷, 另一方面焊接时易烧伤柱筋, 不利于结构安全, 并且在实际施工时往往焊接质量不能保证, 既不符合设计要求, 也违反了规范的规定。

3.3 胶结材料固定后植拉结钢筋。

目前对化学粘结拉筋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高性能胶结材料植筋技术, 但成本较高;另一种是采用水泥环氧树脂胶粘剂, 粘结固定拉结钢筋, 由于其成本较低, 受到承建单位的欢迎。

4 框架墙体拉结筋施工方法

在框架工程中, 墙体拉结筋是必不可少, 也是与工程质量密不可分的。其施工方法也是形式多样, 以往常利用钢筋埋置或埋置预埋铁后再焊接。但最大的难题就是埋起来简单, 找起来难。通常采用大面积攒凿的方式来寻找, 不仅破坏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有的因凿得深度和方法不正确, 留置的高度不准,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验收。本人根据多年的施工现场操作经验和工程应用, 针对不同模板材料, 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供同行借鉴:

4.1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情况:

利用工地上的边角钢筋及扁铁做成预埋铁 (长度根据墙体厚度确定) , 支模前将预埋铁焊接校正后, 用树脂胶在其表面贴一块同样大小的, 厚度要求比保护层厚10~20mm的半硬质或软质的海绵, 然后支模校正浇筑混凝土。因海绵伸缩性较大, 能紧贴模板, 待拆完模板后, 海绵均伸出混凝土表面, 清晰可见, 用手拉脱后, 简单清理就可焊接拉结筋。

4.2 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或竹胶模情况:

在制作好的预埋铁上打上两孔, 依据抗震图集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拉结筋间距, 将预埋铁反钉在模板上 (要保证牢固) 。然后支模校正浇筑混凝土。待拆完模板后, 根据钉头便可清晰找出预埋铁, 简单清理就可焊接拉结筋。

根据实际施工的情况来看, 以上两法做起来既简单又经济, 且大量节省寻找预埋铁的人工。

5 对后植法拉结钢筋的运用的建议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 对后植法拉结钢筋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做如下建议:

5.1 普通膨胀螺栓固定拉结钢筋, 因其安全性能得不到有效保证, 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工程中不宜使用。

5.2 拉结钢筋与柱筋焊接固定, 因其对结构产生破坏, 无法保证质量, 应严禁使用。

5.3 化学粘结固定后植拉结钢筋, 是一种现行广泛使用的植筋方法。

但在埋设当中, 应保证

试析拉结筋设置通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第3篇

1.1 漏埋。

施工图纸中对拉结筋设置要求一般不在图中一一标明, 仅用文字加以表述, 施工中若有疏忽, 极易漏埋。通常现浇框架结构都是先浇筑柱混凝土, 后砌墙, 更容易忽略。

1.2 移位。

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a.拉结筋一般按间距500毫米设置, 而在浇注混凝土时, 砌砖的皮数杆尚未确定, 所以在柱内预埋拉结筋时, 仅能按通常的大致位置预埋, 而实际砌筑砖砌体时, 往往不能和砖砌体水平灰缝一致。b.浇筑钢筋混凝土柱一般采用钢模, 大多数钢模为租用, 不可能在钢模上打孔穿出拉结筋进行预埋, 多采用把拉结筋在柱内临时固定的方法, 又因为拉结筋水平贯穿柱中, 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下料、振捣等原因, 致使拉结筋松动、下滑, 造成偏离、脱开, 甚至埋没在柱内。

1.3 拉结筋选用、制作不当。

由于对设置拉结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施工不符合要求, 预埋的拉结筋以小代大, 大小不等;以短代长、长短不一;不调直不弯钩等。

1.4 补设方法不符合要求。

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时没有预埋拉结筋, 只得在柱混凝土浇筑后打入膨胀螺栓, 焊上铁板, 再把拉结筋焊在铁板上;或在柱上凿出小孔, 插入拉结筋。这类做法均不符合要求, 降低甚至失去了设置拉结筋的作用。

1.5 不加区别统一设置。

有些柱附近设有门窗, 拉结筋无需按规定长度设置, 由于统一下料, 不加区别地设置, 以致在安装门窗框前不得不剪去多余的拉结筋, 费工费料又费时, 得不偿失。

2 具体防治措施

2.1 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前应确定皮数杆, 并在皮数杆上标明拉结筋位置。这样即可保证拉结筋不漏放, 又可使拉结筋与砖砌体水平灰缝一致。

2.2 采用正确、可靠的预埋方法。常用简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与箍筋焊接。在规定位置将拉结筋与同一标高的箍筋焊牢;如果在同一标高无箍筋, 可在±20毫米内将箍筋移至与拉结筋同一标高并焊牢;如果在±20毫米内无箍筋, 可加设一道箍筋再行焊牢。b.紧贴模板内侧。拉结筋在与柱等宽 (或等长) 处弯折时, 弯成小于90° (一般可弯成70~80°) , 在支模时把拉结筋压弯成90°, 并使其紧帖在模板内侧。这样, 拆模后拉结筋即隐现在柱表层内, 极容易拉出、调直。c.连接相邻拉结筋。拉结筋在柱内弯折部分的长度 (即以后砌入墙体内的长度) 大于拉结筋的间距, 相邻的拉结筋弯折部分有一定的重叠长度。在预埋拉结筋时, 可将这一重叠部分绑扎牢固, 使所有拉结筋在沿柱高垂直方向内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 以防移位。d.二次焊接。由于拉结筋较长, 预埋时有一定的难度。可将拉结筋在规定位置先行预埋, 并将弯折部分减短为150~200毫米。在砌筑砖砌体前, 将弯折部分拉出、调直, 再焊接规定长度的平直拉结筋, 并使总长度符合规定要求。

2.3严格拉结筋的检查验收。检查验收柱内钢筋时, 应同时检查验收拉结筋的预埋情况, 并作相应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要把拉结筋预埋的正确与否作为柱内钢筋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不符合要求, 应经整改重新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浇筑混凝土。

2.4对漏埋采取补救措施。如有个别拉结筋漏埋, 不允许采用膨胀螺栓、凿小孔埋设等方法, 而应采取凿出同一标高的箍筋焊接。如同一标高处 (或相近处) 无箍筋, 应凿出拉结筋位置上下相邻两箍筋加焊附加钢筋, 再与拉结筋焊牢。

参考文献

[1]李兴军, 陈淑荣.钢筋砼柱内拉结筋设置通病的原因与防治措施[Z].

植筋在填充墙拉结筋施工中的应用 第4篇

植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施工工艺, 较多地应用于原有建筑改造及结构加固补强方面, 而在新建工程中使用较少。目前, 新建高层建筑多为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 混凝土柱 (墙) 与填充墙之间必须设拉结筋连接, 本文对填充墙拉结筋采用后植钢筋的施工方法进行介绍。

1 后植钢筋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1 后植钢筋的施工工艺流程

现浇主体结构施工完毕,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强度的75 %且≮C 20, 在填充墙施工前, 进行拉结筋的施工。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弹线定位→钻孔→清孔→钢筋除锈→配胶注胶→植入钢筋→检查验收→墙体砌筑。

1.2 弹线定位

对照施工图, 在填充墙与柱或墙相连接的结构表面, 按设计或构造要求在设置拉结筋的位置, 沿高度方向进行弹线, 先弹竖线、再弹横线, 横竖线相交部位即为拉结筋的钻孔位置。

钻孔位置应考虑柱、墙纵筋及箍筋的位置, 若与此类钢筋位置重合, 应根据灰缝大小适当调整钻孔位置, 以免钻孔时伤及此类钢筋。

1.3 钻孔

根据定好的钻孔位置用冲击钻钻孔, 孔深、孔径按设计要求或根据规范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 孔深按≥15d考虑, 孔径按d+ (2~4) mm控制。钻孔时一定要先轻钻定位, 再用力顶压冲击钻垂直于结构表面均匀转入, 孔深用冲击钻上顶杆控制。孔径、孔深及垂直度要严格按要求控制, 以保证符合要求。

如钻孔时遇到柱 (墙) 主筋, 可将钻孔位置移开1根钢筋直径的位置重新钻入, 原先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植筋胶填塞补平。

1.4 清孔

钻孔完成一个连接面后, 即可进行清孔操作。清孔是植筋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孔钻完后内部会有很多碎渣、灰粉, 直接影响到植筋的质量, 一定要将孔内杂物清理干净。可采用专用的毛刷伸至孔底, 来回反复抽动, 将灰粉、碎渣带出, 再用压缩空气吹出孔内浮尘, 吹完后用脱脂棉蘸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内壁。

清孔时严禁用水擦洗, 因水不易挥发, 孔内潮湿会对结构胶与混凝土的粘结产生不利影响, 使其无法达到设计的粘结强度, 影响拉结质量。

对已清理干净的孔, 如不马上进行植筋施工, 应用棉球将孔口填塞, 避免灰尘二次污染。

1.5 钢筋除锈

在钻孔清孔的同时, 可进行钢筋的除锈工作, 用钢丝刷对钢筋植入端除锈, 施工前再用丙酮溶液擦拭, 彻底清除表面附着物、浮锈和油污。除锈长度应大于钢筋的锚入长度。

1.6 配胶注胶

目前市场上植筋胶的种类较多, 各厂家所产胶的组分也不尽相同, 因此, 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配比要求配胶。配胶应使用较精确的计量工具, 称量器具应干净, 按施工段的计算用量考虑损耗后配制。施工段的划分要考虑施工速度和植筋胶的凝结时间, 胶体配制前要做好注胶植筋的各项准备工作, 配制完成后, 注胶、植筋要连续进行, 不得间断, 确保在胶体凝结前施工完毕。

配胶完成后, 用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进行注胶操作。拉动拉杆, 将配好的植筋胶拌合物吸入内囊, 注胶时要注意排出钻孔内的空气, 将注胶嘴伸入植筋孔内80 mm左右, 推动拉杆使胶料注入孔内, 边推拉杆边向孔外拔灌浆器, 直至灌浆器注胶嘴出至离孔口1/3孔深时 (约30 mm) 方可停止注胶。以植入拉结筋后胶液略被挤出为度。一次配好的植筋胶拌合物注胶完成后, 应将套筒、弹簧、拉杆等用丙酮清洗干净, 以备再用。

1.7 植筋

植筋应在注胶完成后立即进行。为保证胶体饱满, 在注胶完成后, 将加工好的拉结筋植入端蘸少许胶液, 缓缓旋转插入植筋孔, 必须沿同一方向转动, 不可中途逆向反转, 直至钢筋伸入孔底, 以使植筋胶与拉结筋和混凝土孔壁表面粘结密实。植筋完成后, 常温下一般应保证24 h不受扰动, 或按植筋胶说明书的要求。

2 质量控制

2.1 质量要求

2.1.1 执行标准

按照JGJ 145—2004《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附录A执行。

2.1.2 钻孔质量

钻孔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钻孔内应清理干净, 无粉尘, 保持干燥。钻孔位置应符合设计 (构造) 要求和砌块模数。钻孔深度允许偏差为 (+20 mm, 0 mm) , 水平度允许偏差为5 mm, 位置允许偏差为5 mm。钻孔清洗完后, 要请设计、监理等单位验收, 合格后方可注胶。

2.1.3 配胶质量

植筋胶使用前一定要进行复试, 要保证胶体的粘结强度以及胶与钢和胶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其方法为:制作与植筋部位混凝土构件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 按植筋步骤植入3组钢筋, 待植筋胶完全固化后进行拉拔试验。试验采用专用的钢筋测力计, 当加力达到Ⅰ级钢筋屈服强度 (235 MPa) 时, 钢筋出现颈缩现象, 继续加力则钢筋拉断。植筋胶的强度应大于钢筋的屈服强度, 破坏应是钢筋的屈服破坏, 而不是胶的粘结破坏。

2.1.4 植筋施工质量

要求拉结筋无锈蚀, 表面无杂质;钻孔内植筋胶应饱满, 固化良好, 拉结筋要锚牢锚实;拉结筋的位置、尺寸、弯钩、间距应符合设计或构造要求;拉结筋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2.2 质量验收

2.2.1 基本规定

植筋胶完全固化后即可达到强度要求, 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的现场检验。采用非破坏性检验, 以混凝土基材无裂缝、锚栓或植筋无滑移等宏观裂损现象, 且2 min持荷期间荷载降低≯5 %为合格。

2.2.2 试样选取

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取样。同规格、同型号、相同部位的植筋组成一个检验批。抽样数量按每批植筋总数的1 ‰计算, 且数量≮3根。

2.2.3 检验方法

抗拔试验可选用以下两种加荷方法:①连续加载:以匀速加载至设定荷载, 总加荷时间为23 min;②分级加载:以预计极限荷载的10 %为一级, 逐级加荷, 每级荷载保持1~2 min, 至设定荷载。

3 植筋法与传统施工工艺的比较

3.1 技术方面

在传统的施工中, 填充墙拉结筋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1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中预埋钢筋, 此方法需要在模板上钻孔插筋, 模板支设、拆除等比较费时费力;第2种采用在混凝土中设置预埋件, 用于与拉结筋焊接, 但施工中由于振捣等原因容易造成预埋件位置不准确, 拉结筋焊接时多数需剔凿混凝土, 影响主筋保护层并削弱混凝土结构断面尺寸;第3种采用在混凝土中打入膨胀螺栓, 然后与钢筋焊接连接, 由于钢筋与膨胀螺栓的钢材材质不尽相同, 而且二者连接面较小, 焊接质量不容易保证, 难以达到锚固力的设计强度要求。

与上述的传统工艺相比, 采用植筋法施工填充墙拉结筋可以按砌块模数进行位置设置, 定位准确, 有效地解决了拉结筋与水平灰缝位置相一致的问题;不需直接预埋拉结筋, 也不需事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 (墙) 中设置埋件, 施工操作简便, 速度快、效率高;应用这种方法, 可以简化施工工序, 加快工程进度。

3.2 经济方面

以某高层住宅为例, 对砌体加固筋的几种施工方法进行了比较, 见表1。该高层住宅建筑面积为18 000 m2, 剪力墙结构, 模板采用竹胶板, 填充墙拉结筋每隔500 mm设置2根Φ 6 mm钢筋。

由表1可以看出, 植筋连接的费用略高于预埋件焊接和膨胀螺栓焊接, 但要低于直接预埋。结合技术方面综合考虑, 植筋法要优于以往的各种施工工艺。

4 结语

填充墙拉结筋后植入法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法, 随着新材料的发展以及植筋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 该工法必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高层建筑日益增多, 将该技术推广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 可取得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GB 50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构造柱拉结筋 第5篇

一、拉结筋预埋施工工艺

从现如今的建筑工程中可以看出, 拉结筋预埋施工工艺得到高效的推广, 在建筑工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拉结筋的形式往往会和框架柱和填充墙结构进行紧密地连接, 对施工技术类型进行改进和完善。可见, 采用这种施工工艺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内容。

1、柱上预留贴模筋

一般来说, 建筑结构的致命弊端就是其自身的抗震性。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 会将模板设计为U型的结构, 这种结构类型比较利于捆扎。当浇筑工程进行之后, 施工人员就可以对其进行具体的拆卸。但是, 在这一施工工程中可以看出, 砖墙结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除了要对拉结筋进行安装之外, 还需要做好放线的测量工作。因此, 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 最施工质量做到最大限度地影响。可见预埋施工方式的方式比较简便, 而且对施工的进度可以进行高效的改进, 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是, 施工技术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型, 其中包括振动处理的科学性以及拉结筋位置的偏移情况与否。不仅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还威胁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可见, 做好柱上预留贴模筋工作是施工工艺中的重点环节。

2、柱上预留贴模埋件

在对这种施工工艺进行控制和应用的过程中, 需要对柱高间距的预留工作进行控制, 同时还应该对拉结筋部件来对施工方式进行处理。预埋件以钢结构为主。在建筑建筑工程进行的过程中, 需要保证抗震结构的稳定性, 提升建筑自身的抗震性。通过相关的调查和分析, 在运营的过程中, 需要对预埋件进行科学地保证。同时还应该以满足现代化的工程项目为主, 提升工程的质量。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 要尽量减少对柱体表面进行破坏, 要保证预埋件的位置达到施工的标准, 这也是提升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前提。

3、模板开洞、留甩筋

在对拉结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 需要严格考虑到模板的开洞位置和甩筋的设置。进行这一施工环节首先要对模板进行钻孔, 完成柱模的安装之后, 在其内部插入一定的拉结筋。但是这种做法不仅会对模板的结构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还会对拉结筋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拆模之后, 不应该将拉结筋结构长期暴露在外部, 否则会出现弯折的现象。能够发挥作用的拉结筋数量并不多, 所以说, 对建筑的抗震性也是不利的。施工方式的复杂程度也比较明显, 所以说, 要尽量减少模板的磨损, 简化施工方式。

二、当前框架柱与填充墙设拉结筋作法的不足

在现代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 施工人员主要采用了两种拉结筋作法来对框架柱与填充墙进行施工作业, 一种是后置式施工方法, 另一种是预埋式施工方法, 以此来增强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虽然这两种不同的拉结筋方法都能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但由于施工工序的差异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必须切实根据工程施工情况, 选择出合适的拉结筋作法, 从而确保工程效益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就目前拉结筋方法应用现状来看, 后置式施工工艺更受到施工企业的青睐, 在多个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 在实际的施工与应用中, 该项技术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其中,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 为了将柱筋与拉结筋更好的连接在一起, 通常需要对其连接部位进行焊接施工。然而, 在焊接过程中, 施工人员应该实现对柱结构表面的混凝土进行凿除, 避免柱筋裸露, 以便于焊接作业。然而, 这一施工不仅会对柱结构表面造成一定的破坏, 还很容易烧坏柱筋, 严重影响了焊接施工质量。

三、框架柱与填充墙设拉结筋作法的改进

1、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情况

利用工地上的边角钢筋及扁铁做成预埋铁, 支模前将预埋铁焊接校正后, 用树脂胶在其表面贴一块同样大小的, 厚度要求比保护层厚10~20mm的半硬质或软质的海绵, 然后支模校正浇筑混凝土。因海绵伸缩性较大, 能紧贴模板, 待拆完模板后, 海绵均伸出混凝土表面, 清晰可见, 用手拉脱后, 简单清理就可焊接拉结筋。

2、扁铁焊拉结筋的方法

2.1绑扎前, 在现场将一40mm×40mm×8mm的小扁铁焊在Ф6.5的钢筋上, 小扁铁间距应满足十皮砖或500mm长。这主要是因为Ф6.5竖向钢筋容易固定在柱子箍筋上, 而单个的扁铁难以固定, 由于箍筋间距的限制, 其拉结筋间距肯定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2.2施工中, 待柱子主筋和箍筋绑扎好后, 根据填充墙轴线位置, 将两组焊有扁铁的Ф6.5钢筋牢固地绑扎在柱箍外侧, 同时要求扁铁带有焊缝的一面朝柱芯, 扁铁平面位于混凝土柱表面。在混凝土柱模拆除后, 每隔10皮砖或500mm高, 用小锤轻轻敲击就可以找到扁铁位置。然后将Ф6.5钢筋焊在扁铁上, 并保持拉结筋与扁铁平面垂直。最后砌填充墙。实践证明, 改进后的预埋式拉结筋作法是切实可行的, 这种作法便于施工, 而且节省人工。

改进后的施工做法更具施工效益, 尽管改进后的扁铁焊拉结筋在施工中多用了一部分钢材, 但在施工工艺与施工效果上, 该方法是具有极大可行性的, 不仅方便施工, 还能适当减少人为劳动力, 获取更高的施工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以得知, 在我国当前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 框架柱和填充墙拉结筋作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这就极大的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造成重大的损失。框架柱与填充墙结构之间的拉结筋在施工时必须做好严格的工艺控制, 因此, 在实际的施工中, 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框架柱和填充墙拉结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加强建立完善的施工规章制度, 加大对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管, 使其真正满足于国家规定的使用标准要求, 逐步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知识水平, 并对框架柱和填充墙拉结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及时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摘要:从现如今的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可以看出, 将框架柱和填充墙结构作为主要的建筑形式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是基于这种结构的抗震能力相对较强而且施工方式也施工流程也比较简单。因此受到了施工人员的高度青睐, 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高效应用。但是, 从现如今的建筑结构中可以看出, 框架柱与填充墙设拉结筋的作法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的质量, 还会影响到施工单位的信誉和形象, 所以, 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加强控制。提升建筑工程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框架柱,填充墙,拉结筋作法,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丁冰, 孔谦.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拉结筋“植筋法”施工工艺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4)

[2]韩晓玲, 靳琳.浅谈化学植筋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陕西建筑.2011 (03)

[3]张勇.浅谈填充墙砌体拉结筋“植筋法”施工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01)

[4]魏庆彪.框架柱拉结筋施工方法的改进[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8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8

上一篇:为民服务乐夕阳论文下一篇:楼板加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