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问难

2024-05-11

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问难(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问难 第1篇

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乐于思维。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才能创造充满快乐富有情趣的教学环境, 也才能使学习者进入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的学习境地。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要有长进须经两个阶段: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须教无疑。从无疑到有疑, 是学习者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 大脑皮层由抑制状态进入亢奋状态。“无疑者须教有疑”, 是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有思才会使有疑者变无疑。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质疑问难的思维训练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 由教师向学生质疑, 再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解疑

第一, 以疑激疑。一篇文章, 疑隐含于难点处、关键处、易错处、困惑处。教师把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 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 这就是以疑激疑。

有的教师教《孔雀东南飞》, 故意提出这样的疑问:刘兰芝与焦仲卿, 一个“举身赴清池”, 一个“自挂东南枝”, 这样死, 值得吗?这个问题提得好, 这是从两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全诗所要表达的主题的高度提出的问题, 是在关键处设疑。在礼教森严的社会里, 自由的爱情是不可能的, 爱情的命运不是由人来主宰, 而是由封建礼教来决定。主人公的命运结局只有一死了之。这个问题的提出,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 学生就可能提出新的疑问来。如:“他们二人私奔行不行?”, “他们二人起来抗争行不行?”当学生通过比较思考, 得出焦仲卿、刘兰芝非死不可、别无选择的结论时, 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通过教师的设疑引导,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找到了质疑问难的途径, 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如果持之以恒, 学生就会渐渐领悟到如何通过自己的思维, 抓住问题的要害,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第二, 于无疑处求疑。

往往有这种情况, 作者丰富的思想, 深沉的感情, 独运的匠心, 表达的艺术, 就包容在浅显易懂的文字里不易觉察。要理解作品, 就需要在这些地方下一番功夫。这些看似无疑却有疑的地方, 往往不惹学生瞩目, 他们对这些地方不屑一顾, 有一种一览无余的满足感。这时, 教师就要通过质疑问难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他们认识的冲突, 引发他们思考的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一句“那雪下得正紧”, 阅读时, 学生容易蜻蜒点水似的一掠而过。教师则应抓住句中的一个“紧”字质疑。这个“紧”字看似寻常, 却得到不少名家的赞赏。金圣叹说, 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说:一个“紧”字, 富有神韵;周先慎先生说, 一个“紧”字, 凝炼厚重, 惜墨如金。这是为什么?通过思考议论, 学生体会到:这一个“紧”字, 大有深意。他既是指故事情节中的景物——大雪下得越来越大, 越来越猛, 越来越紧, 为主人公营造了置身其中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 又是指故事情节发展得越来越紧, 扣人心弦。就是在这样越来越紧的大风雪中, 主人公林冲从压塌的草料场到山神庙躲避风雪, 才无意中听到了陆虞候、富安的对话, 知道了高俅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的险恶用心, 从而怒火中烧, 杀死仇人, 逼上梁山。没有越来越紧的漫天大雪, 就没有草料场的倒塌, 就没有林冲到山神庙避雪, 也就没有后来的故事情节。那雪下得越来越紧正是紧要处。一个“紧”字是在蓄势, 之后是一波三折势不可挡。因此, 说一个“紧”字境界全出、富有神韵、凝练厚重、惜墨如金, 是当之无愧的。这就是于无疑处求疑, 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 学生从看似平常的紧要处, 领会了文学大师匠心独运的魅力, 理解了于平淡之处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技巧。对学生的阅读欣赏, 甚而对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 由学生向教师质疑, 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疑

第一,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使学生明白,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都是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创造力也是从问题开始的, 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学习的重中之重, 就抓住了提高和进步的关键。疑点是深入学习的起点, 有疑才有问, 有问才有究, 有究才能打破思维平静, 从而使学习深入, 使智力得到开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 就会提高质疑的自觉性。

其次, 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教师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教学情境, 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傻问题肤浅的问题, 不要不屑一顾, 要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让学生从你的课堂中学习质疑问难, 让学生从教师的讲授中学会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会质疑问难。对于质疑有质量的学生, 教师应予以表扬, 以提高质疑的积极性。有些学生也许只能提出一些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甚至是书上现成的思考题, 教师不要流露瞧不起的神色, 应通过启发, 让他们逐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中提出的怪问、傻问, 教师应正面引导, 以理服人, 切忌挖苦讽刺。

总之, 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质疑问难是语文教学思维训练中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要在课堂教学中把质疑问难放在突出的位置, 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带动, 让学生心领神会的自觉进行思维训练。只要我们能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即便是差生, 也能在不断提出“为什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

摘要:思维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教师应通过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乐思与善思的思维品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质疑问难, 就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2篇

内 容 提 要

语文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培养学生 质疑能力的活动中,促进了教学的发展。语文学习的质疑有四个层次:表层质疑、思路质疑、深层 质疑、联想质疑。语文教学中的质疑,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寻根究底,不要迷信 权威,要在有疑处加以强化,注意想象质疑,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是培养 学生质疑能力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质疑能力 表层质疑 深层质疑 联想质疑

竞争时代强烈呼唤创造型人才。质疑能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课题。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中学生经过了小学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他们随着年龄、知识和经验的增长,能力的提高,逐步地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喜欢思考,对许多未知的东西想弄个明白,对未知的领域想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进入生理发育期,自尊心的发展。强烈的表现欲望,促使中学生表现强烈的求知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生,发展他们的质疑能力和解疑能力,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学习了《看云识天气》,指导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书写观察日记,让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深入比较、准确分析,去推测、判断天气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了解自然的兴趣,发展他们运用语言表达对自然、对生活的认识。

学生认识事物、认识问题时,由于知识和经验的不一致,思想品德的差异,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状态。由于自尊心和求知欲的发展,他们对事物或问题的辨认、转换、引申、想象推理做出判断,引发种种大小不

一、深浅不等的质疑。这种心理反应表现一方面是希望更大更多的汲取到知识和获取经验,另一方面是强烈的表现欲望。尽管他们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同;思想、情感有差异,它们还是非常喜欢得到表现,进行交流。这时候,作为语文教师,要组织同学交流学习体会。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钻研和探索,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是可行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成效是他们的学习反应,这是谁也代替不了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示范、引导、激励、帮助。使学生能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努力去析疑。质疑,表现了对现存的不满,表现了对新的追求,即对新的答案的追寻、探讨。这既是促使学生扎实基本知识和技能,又促使他们去发展、去创新。学生有了质疑能力。他们对学习就会感到兴奋、兴趣。在质疑到解疑的活动中感到无穷的乐趣,学习的辛劳都将因巨大的收获而全部化解,化为快乐。古今中外的学者是很重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费尔巴哈说:“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我国宋代的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李正道博士说:“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提问,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我们要落实“三个面向”,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生疑、质疑、善疑。这样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教师由“教”过渡到“不教”。

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中,同时也使教师得到收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得知他们心中的疑问,进行教学调控。要了解、研究学生,就要了解他们的知识拥有的基础,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研究学生是积极寻求,还是消极应付;是兴味盎然地吸收,还是厌恶排斥,这些都直接应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把教学的内容更多地集中到学生需要的方面来,进行解惑的活动,可以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兴趣,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学习引导到教学重点和要点中,使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许多老师,特别是优秀的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原有的知识、技术、经验同教材所揭示的道理和深层次的情感有差距、有矛盾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质疑的兴趣也最浓;其收获的印象最深刻,效果最好;师生的关系就更融洽。

语文学习的质疑有四个层次:表层质疑、思路质疑、深层质疑和联想质疑。表层质疑。在初读课文时,对课文具体的字、词、句、段、篇提出疑问。如《春》有这么一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如果把“闹”换成“叫”,有什么不好?问题提出后,我组织同学们仔细揣摩,结合语境去揭示:“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形态的丰富内容。蜜蜂在花下繁忙地来来往往,这个飞来,那个飞去,这个飞到这朵花,那个飞到那朵花;这个刚要停在花上,那个正在紧张采蜜,内涵要丰富得多。这个“闹”字衬托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学生就能体会到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思路质疑。这是对文章的层次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提出的质疑。如在学《狼》的过程中。学生曾对课文的议论部分提出质疑:这个部分可否去掉,作者不发议论就不能引起读者的思索吗?从而明白,议论部分正是文章的中心,作者直接发表议论,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更能给人以启迪。深层质疑。即仔细地欣

赏、品味课文的布局谋篇之巧,语言之精,寓意之深。如《狼》课文开头写屠夫遇狼,又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这一方面是为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另一方面寓其深刻用意:“一屠”是一个人面对两狼,又是傍晚,无人相助,如何斗狼呢?这必然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不能满足狼的贪婪之心,必定紧紧追赶屠夫。寥寥几笔,写出非常紧张的气氛。联想质疑。将学的知识和以前所学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异同点。学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时,通过与《小石潭记》的比较阅读,加深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征的掌握。表层质疑、思路质疑、深层质疑是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分析、理解课文。联想质疑是运用学到的知识同旧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加深记忆。质疑学习的这四个形式,既符合思维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心理特征。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语文教学中的质疑,可以而且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中的质疑,可以而且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性思维是在质疑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与再生性思维相对而言。运用它解决问题时,不限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一个层次、一种结构,而是多样的、多角度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结构的。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去寻找尽可能的解答方法和答案,使学生逐渐养成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如上《愚公移山》后,可以让学生讨论:高山挡了路,是不是就只有愚公移山的办法?学生有的说愚公很愚,自己去挖山就很苦了,不要叫子孙吃这个苦头了。有的说绕山开道,有的说不如干脆搬家。有的说人力可以战胜自然,只要人类不屈不挠。有一位学生说“可以打一条隧道穿山而过!”这些意见都正确。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打开了。由质疑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发展,将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问难,寻根究底。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爱因斯坦也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学生产生了疑问,憋在心里,久而久之,思维的火花就会暗淡,甚至泯灭。学生产生疑问后,就需要教师的组织调控。当学生的思维裹足不前时,需要教师点拔疏通;当学生提问偏离了教材时,需要教师的调整;当学生的认识浮于表面时,需要教师诱导引岐;当学生提的问题分散杂乱时,需要教师集中理顺。当充分讨论后,需要归纳总结。当学生提出独到的有新意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要让学生会疑,就不要迷信权威。中学语文教材中名家之作很多,其选文、注释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审订,无疑是要相信的。但相信不等于迷信。名家作品中也会有一些不合语法习惯、表意不明的句子,或注释不正确的条文。倘若以“名家之文就是名文,不会有误”为由,便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制学生的发现能力。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通过讨论,辨明是非。如上《陈 涉世家》一文时,当讲到“陈涉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亦死„„’”一句是,一个学生认为课文有毛病,在“陈涉吴广乃谋曰”之后用了冒号和引号。这样一来,后面的话显然是这两个人说的,而事实上又不可能这样说话,所以说课文有毛病。我就请大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个学生认为是标点的错误,应该在“曰”字之后只用冒号不用引号。因为这是陈涉吴广两个人的见解,并非是两个人说的话,应该把引号去掉。但这不是司马迁的错,而是后人的错,标点是后人加上去的。这个学生的见解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要让学生会疑,就要在有疑处加以强化,激发学生认真质疑。如讲《周处》这课时,有这么一句:“(周处)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课文对“二陆”、“平原”、“清河”等均有注释,而且是对的,但对“正”的注释却让人不好理解。有个学生对此提出了疑问:“正”字不是古今常用,因此不是“正好、恰好”的意思,而是“仅、只”的意思。我马上鼓励对此查找资料证实这个问题的正确。其实,这种用法在魏晋南北朝的古书中常见,《世说新语》中就有多例,如《文学》篇中的“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正得”即“仅得”。又《言语》篇:“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正自”即“只是”。又《术解》篇:“君侯所患,正是精进太过所致耳。”“正是”即“只是”。试想如果不允许学生对教材发表不同意见,那就有可能所教的教材中的失误,也作为正确的东西学习了。而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发展创新是非常有益的。这样在学生有疑点的地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解惑除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注意进行想象质疑,培养想象力。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人们在进行想象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创造力就强,能够把自己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种种新形象,或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象力确实像活化知识的酶。在学习古诗词时,学生对被理解对象进行想象,产生新的理解。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发现所描写的不仅是春天如画的自然景观,还衬托了作者宁静、超脱的心理情趣。这种理解更为深刻。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发现不是草比牛羊高,风吹倒了草,牛羊就现出来,而是清风习习,绿草悠悠,牛羊肥壮,这种理解也就更为新颖。只要善于创设各种情景和氛围,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就会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技能

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指导学生在质疑中学习语文。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属于“驱动型”的,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一个舒展才华的环境和氛围,也 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在《死海不死》的课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或网络上收集有关死海的资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并说说能否让死海真的不死。

表演也是有一种实践活动。表演课本剧是学习语文的好形式,容易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发挥,剧作家曹禺曾说过:“演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从而引起学生想读其他的文学书籍。”表演课本剧是在理解课文、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把书面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课本里有不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的课文,把它编成课本剧,组织表演,使其中的人物再现我们的面前,这是很有意义的。《变色龙》里,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很突出,我们把它改编了,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学生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排练之中。为了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他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反复琢磨文中的每个情节。经过精心排练,把奥楚蔑洛夫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使教学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自创能力。

四、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

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质疑的能力,对教师的要求也将更高。教师要知识广博,备课充分。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着重备问题,要预知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备在先。尽管如此,仍会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实事求是,因势利导。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质疑能力,就要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地教学气氛,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本保证。因为此时此刻,学生处于这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思维极易活跃。教师以平等、民主地情状参与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中,能够很好的鼓动、激励学生去质疑、交流、探索和创造,使语文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钱梦龙先生1981年12月在金华市四中给初二(1)班上《故乡》时,就是以平等、民主的情状,参与了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实录)

师:这篇小说是为了写出农村经济日趋破产,那么写了闰土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还写杨二嫂呢?谁的思维最敏捷。„„好,好几个女同学已经举手了。男同学呢?好,请你先说。

生:要反映旧社会的妇女问题。(笑)

师:好啊,他考虑问题可真广,还考虑到了妇女问题!(大笑)这问题很高级。生:为了要写出各阶层的情况,杨二嫂是小市民的代表。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复杂。

生:从各个阶层来表现中国农村的萧条破产。生:说明农村萧条破产的情况很普遍。生:各个阶层的人民都很痛苦。师:你看,我们大家七凑八凑把一个很高级的问题解决了。是啊,连开豆腐店的杨二嫂都破产了。那就不用说当雇工的闰土了。而且,我们还可以联系其他的描写,如:卖家具的收不起钱来,有的则来拿家具。这就给我们画出了一幅农村破产的图画。

讨论的课题是学生的质疑,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又是学生讨论中给予解决的。教师在群众进行了组织、引导、激励和评价。中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学生发展和教学发展的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争取有所突破。

总之,我们期盼着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动脑、动嘴去发现提出问题;教师分析、解决一些问题,但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组织下,在严肃认真而又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了主动去探究、去创新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施福荣

《学生,让课堂精彩》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研室

2、张隆溪、周振鹤、葛兆光

智术无涯[C] 天津:百花为恶意出版社,2002.第80页,81页

3、转摘自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

4、蔡伟.课堂教学创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第133页.5、《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北京

人教版

2002版

6、张志公

《语文教学教育论集》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语文中的质疑能力 第3篇

关键词:语文;质疑;兴趣

学问学问,学会如何提问。这样一句简单的解释却含义深刻,正如最简单的话语往往是最经典的。能够提出问题看似很简单,但是能够提出价值深刻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仅需要聪明的头脑,还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解决一个问题只是根据理论完成的一次实验,但是提出新的问题,更多的需要学生的想象能力。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于和老师不同的意见千万不能保留,一定要大胆陈述出来,和老师一起共同探讨,最终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实际教学当中,作为教师,当然更要注意的是提供合适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意识。

一、合适空间和时间的给予

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课堂的集中力容易分散,那么如何吸引学生的目光呢?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状态,让他们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针对某一小段提出不同的问题,不管是针对原因还是针对结果,总之就是要活跃他们的脑细胞。对于那些上课不爱发言的学生,更是要多多地提供机会。在班里轮流值日进行“每日提问和解答”,在准备考题的同时还要准备详尽的答案,因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充当的是老师的角色,所提出的问题要尽量有一定的水准,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还要迅速做出判断,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答案。经过一提一答,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不只是提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已经把课本上的知识复习了一遍,既能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又能因为自己设置考题而喜笑颜开。书本上有些问题是需要学生在课下做的,这样也便于学生把课堂转战到课下,随时随地地进行研究。这样不用老师刻意地安排时间和空间,学生会在课下随时探讨。

二、轻松环境的创造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和别人是存在差异的。老师努力给学生创造条件的时候,一定要尊重他们之间的差距,要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面对基础差的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不能耻笑,而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当然要求就要适当地严格,程度相当于蹦起来就能够得到,费费力气也能解决。只要认真地研究知识,认真地提出疑问,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言语上给予表扬和鼓励,毕竟能够提出问题,就是一次小小的创新。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去提出问题,对于课堂上亟待解决的,就从老师的准备变成了学生的自主,这样的转变也是喜闻乐见的,因为一旦学生冲破桎梏以及传统的理念,那就是一次思维的升华,提出问题便是探索的开始。

三、探索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学生的先锋官,可以带着学生本能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深入的了解,会发现学生身上会有很多闪光点,以温暖的态度对待学生,使他们对老师全然放松,不再竖起戒备的翅膀,这时候教师就走入了他们的内心,这样会使得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当然思考方式也便极其符合学生,真正地探讨怎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兴趣。比如分组的方法,有的学生是很想当干部的,当上干部学习劲头就会很足,那么就满足他们,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让他们帮老师的忙,帮同学解决问题,也许当个小小英语组长,上课的时候就会精神抖擞。这样的竞争方法,大大促进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为了达到目的,学生大多数会选择预习课本,另外课下自己复习旧的知识。学习方式完全从根本上改变了,同时,学生学习的过程还是很快乐的,完全不会感觉到枯燥。

参考文献:

[1]林璞.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10).

[2]梁丽红.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学周刊,2014(09).

[3]陈杨.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学周刊,2013(09).

[4]陈春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

语文课堂中的质疑 第4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质疑,质疑环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尤其要鼓励学生质疑, 即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 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 大胆提出问题。因为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切入点, 是促进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是展示学生个性、激发学习潜能、融洽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

质疑在教育史上由来已久。古代教育先驱孔子“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思”就包括质疑。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 学非问不明”等等, 无不强调质疑的深远价值。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新理念, 同样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 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主动探索、主动求知的精神。这在语文新大纲中小学的各个阶段都有体现:“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并乐于与人交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 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1至2年级) ;“能对课文中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至4年级) ;“在学习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做出自己的判断。” (5至6年级)

质疑实际上是每位学生在学习中的潜在需要, “只有使学生感到疑难才会激发他去研究” (美国教育家萨奇曼) , 它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发现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始, 没有问题的发现或提出, 也就没有问题的解决, 正如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所说的:“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与疑问或者问题, 开始与矛盾。”从认知论来说,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去探究和质疑, 才能引起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兴趣, 而学生有了一定的欲望和兴趣, 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就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从而使他们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能顺利有效地完成甚至超越教师预设的教训任务与设计。

那么, 该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创设激发质疑的环境

质疑需要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开放性教育环境。美国教育学家莫里斯L比格研究认为:“在可能的时候, 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民主气氛的影响去帮助诱导 (学生) 亲身介入。”首先,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适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新角色, 积极创设有利于质疑的课堂气氛, 尤其是心理氛围, 对学生幼稚的、偏激的甚至令人难堪的发问, 教师应多引导和肯定, 从而呵护学生的那份热情与精神。其次,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发挥协作学习的作用, 包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人与现代媒体之间的协作学习, 如小组讨论等, 运用集体智慧、运用一切方式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指导学生掌握质疑的主要方式

时间上, 质疑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的质疑。比如, 学习一篇课文, 课前的预习中可以找疑点, 因而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 列出疑难;课堂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求异思维、批判思维等去自我设疑,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质疑;在课后的学习活动中也可以鼓励质疑:一篇文章学完了, 有没有其他更深更难的问题发现?一道题目做完了,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或与众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等等。内容上, 质疑可分为质疑教材、质疑老师或同学、质疑教法与学法。教材虽是经专家精心编审的, 但也难免有一定的局限与问题, 如课文、注释、练习题等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做不但使学生打破学习中的迷信、权威的思想, 体会到了学习中思考的价值, 而且他们质疑的自信也增强了。对于教师或同学对问题的理解、分析, 如果发现哪些问题解决不清的、解决方法不是最理想的, 或是没有解决的, 甚至是错误的都可以对他们进行质疑, 进而对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教法、学法去质疑。形式上, 质疑可分为个别质疑、小组质疑。对于学习, 需要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思考, 更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 因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独个儿质疑, 也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以小组为单位质疑, 从而能提高质疑的质量。

三、质疑中的注意事项

质疑对于教师、学生、课程来说都是很有魅力的, 但是任何事物必须用辨证的眼光去看待。质疑本身属于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一旦操作不当就会适得其反, 因而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的交流过程, 质疑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 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应忽视。因而, 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质疑、释疑, 与学生共同参与质疑和释疑的活动, 这样既起到了示范作用, 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创设了平等的心理氛围, 从而能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去质疑, 去学习。

2.虽然质疑的方式是多样的, 教师没必要做范围圈定和内容的限制。但是质疑并不漫无目的, 质疑也需要针对性, 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 贴近教学目标,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引导和调控, 鼓励学生发现有价值、有新意的问题, 提高质疑的质量, 而不是让学生去怀疑一切, 推翻一切。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知识, 锻炼自己敏锐的感受能力与灵活的应变能力, 及时调整自己, 调整课堂教学。

质疑问难,贯穿在教学始终语文论文 第5篇

长期以来,语文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课文是否讲深讲透、环节设计是否紧凑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一把尺子。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只要环节设计合理、将教材内容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对每一篇课文都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影响教学环节、耽误教学进度、影响课堂秩序等为由置之不理。

在各种听课活动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通过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得到发展。但由于教学语言不精彩、教学结构不严谨、教学功底展示不充分而被排到差课行列。在有的公开课中,临近下课,学生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因势利导组织讨论,学生有新的发现,获得极大满足,结果这节课因为拖堂而被扣分。

如何评价一节好课,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还是追求教学中讲深挖透、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教学艺术的完美无缺?这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观念,实际上有些课虽然很好看,很精彩,但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完全是被动式的接受。我觉得应当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让质疑问难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的语文课是一节好课。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师在每节课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疑学习,求异学习,因为有疑学习是探究学习的开始,是创造思维的第一步;求异学习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新课标在三四年级阶段目标中提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五六年级阶段目标中提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七至九年级阶段目标中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新课标越来越重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渐进培养,越来越重视学生具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节好课,应该是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要构建“先问后学,先学后教,边学边问”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质疑问难贯穿在一节课的`全过程中。

一、课前自学存疑。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强调学生自学存疑,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主动探究。在每一节课之前,我都鼓励学生在预习中质疑,做到学生没有疑问不“开讲”。刚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很肤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的问题变得有价值了,如在《泊船瓜州》一诗的学习中,学生提出:“为什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换成‘吹’好不好?”学生如果没有经过认真思考,怎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呢?

二、课中质疑问难。

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鼓励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教师要为学生主动提问提供机会,并且针对学生学习的疑难,尊重学生的学路,以学路带教路,在关键的地方随机点拨:

1、教师引疑。

教师必须善于引疑,善于将对课题的理解转化成学生认识需要,再不断设疑、激疑,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2、引导质疑。

1)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置疑能力。

2)引导学生课中质疑。在一节课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设置悬念、信息反馈、电教演示、观看插图等教学环节引疑,促进学、思、疑、问的结合。

教材不是完美无缺的,教学参考书也不是标准答案,教师的个人见解也不是无懈可击。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留给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大力引导学生敢于否定教材中的有些内容,敢于怀疑老师的“正确讲解”,敢于推翻公认的标准答案。比如在上《落花生》这一节课时,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把石榴、桃子、苹果和花生进行对比,认为石榴等高高地挂在枝头不可取。那结合父亲‘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有这样的疑问,像石榴等既好看,又对别人有好处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赞美花生呢?”学生的质疑一下抓住了课文的要害,最后经过师生共同讨论,认为花生具有一种默默无闻质朴的美,从而明白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用意。教师利用学生的质疑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引导学生课后质疑。引导学生在讲读课文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启发他们从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谋篇布局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如在《凡卡》一课结束后,学生提出问题:“爷爷能收到来信吗?”这一问题把课文的学习带到了高潮,学生们展开讨论,他们认为:凡卡没有署名地址,爷爷不可能收到来信。于是有的同学又提出问题:“即使爷爷收到来信,会把他接走吗?”这时的讨论更加激烈,有的说爷爷会来接他,有的说假如爷爷的日子好过,为什么要把他送到城里去呢?凡卡思念乡下的爷爷,那是因为爷爷能给予他唯一的亲情,在生活上照样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凡卡会到乡下也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这样,在质疑中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高中语文阅读中的质疑 第6篇

一.质疑是个性思考的体现

我们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就要关注他们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只有学生在文本阅读时,有个人有意识的思考,对阅读材料从标题、关键词句、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写作手法等方面能质疑、会质疑,才能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有效阅读;而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突破,将使其获得个性化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让自主学习有效起来。

如我们学习鲁迅的《祝福》,有学生就可能提出这样的质疑:文章主要内容是“祥林嫂”的故事,作者为什么不用“祥林嫂”为题呢?于是,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适当的点拨后让学生思考。如从鲁迅的这篇小说写作的主题进行思考,从“祝福”在小说中的作用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祥林嫂”这一典型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是反映整个封建统治的黑暗及人民的命运悲惨的。因而,用“祝福”为题含义更深刻。

学生能够质疑,阅读时思维活跃,能够独立思考。学贵有疑,在我们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展现自我,这是他们成为个性化阅读能力形成必不可少的培养。

二.和谐互动是质疑的前提

阅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因学生生活体验、阅读经历,知识积淀的差异,造成他们阅读能力的差异。以往教学中,我们忽视学生这种差异,不关注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和方法;都是让他们在同一起点上接受相同的解读。如此,不分层次的教学,造成课堂学习气氛的沉闷、效率的低下。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质疑探究习惯与能力,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民主进入课堂,让平等交流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只有如此,阅读教学中学生才能自主,有兴趣与热情提出自己的个性化看法和见解。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质疑,就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能够推进学生思考的阅读氛围,在平等交流与互动中让学生敢质疑、会质疑、勇于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释疑。如曹禺《雷雨》预习中,有学生认为周朴园还是不错的:他对下人有绅士风度,保留着旧情人三十年前的照片等等。我们在课堂谈论时,首先肯定这位同学的阅读的细致,同时指出阅读要全面;然后,让学生再次进行自主阅读,找找肯定或否定这一质疑的依据。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对周朴园这个“镣铐下的恋者”的虚伪面有深刻的感悟。

三.掌握方法提高质疑质量

我们对新课程理念有一种误区,就是课堂教学完全放手,老师的有效引导与组织不足。

如在《长亭送别》学习中,有学生提出质疑,相国夫人干涉张生与崔莺莺的自由恋爱也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她也是为女儿着想的。这样的质疑也体现着学生的个性思考,但是这样的质疑,我们首先要有正确的立场。相国夫人认为门当户对,女儿以后就会幸福。其实某种程度上是门第观念、物质享受观念的外化;虽有爱护的成分,更多的是在施展家长权威,完全没有顾忌崔莺莺个人的情感与需求。

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否则,质疑就变成了胡乱提问,往往质疑混淆了道德观、价值观。如在小说阅读学习中,我们引导学生可以对小说三要素进行质疑,对小说主题的多元性进行质疑等等。如同学对欧亨利《最后一篇常春藤叶》的主人公进行质疑,对欧亨利式结尾的作用进行质疑,如此,他们在质疑中才能提高阅读欣赏水平,提高个性化解读能力;才能充分挖掘阅读文本的写作手法与情感深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然,我们的学生质疑能力与意识,需要我们老师的培养与引导。在学习的初期,我们可以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阅读,针对一些存疑的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堂进行探讨。其次,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哪怕质疑不正确、不深刻,我们都要认真地、合理地处理,不断期待、鼓励与推进他们去质疑,并给学生质疑的时间与空间。

总之,质疑是学生深入文本、深层阅读之后的一种发现与思考,是一种创新与发散,是他们阅读体验与个性思考的结晶。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阅读指导,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无疑对他们个性阅读能力与学习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有莫大帮助的。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质疑环节 第7篇

首先, 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客观的讲述者。这讲述既要美, 又要有多种诠释的可能, 任不同个性和阅历的学生任意选择。其次, 语文课上所选用的文章应该包含复杂的情感与多面的态度, 惟其如此, 它才值得被感知、揣摩、讨论。再次, 语文课堂应该像一面多棱镜, 它可以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 对相同的事有多重的观点, 它能折射出五彩斑斓的生活, 也能折射出学生丰富而灵动的内心世界。

然而, “多角度思维”何其之难。一是因为一己思维的局限性, 教师很难突破自我的局限, 而对文本有立体多维的解读。同时, 语文教师还受到“标准答案”的限制, 在讲解文本时很难放开手脚。二是因为师道尊严的习惯性。教师习惯于一言堂, 听不进学生的不同意见, 学生习惯于服从, 全盘接受“大人”的观点。应试教育的导向性。语文课堂越来越忽略文本, 忽略多重解读, 忽略情感投射, 只是关注习题, 只求唯一答案, 崇尚机械化阅读。要改变这一现状, 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能改变观念, 也需要家庭、社会环境的配合。

据此, 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的《逍遥游》为例, 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多角度思维的训练, 使语文课堂成为“少年派的奇幻之旅”, 让学生探寻隐藏在文学森林里的莲花, 体验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与爱。

一.以“为什么”开头是多角度思维训练的有效策略

在学习《逍遥游》时, 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文本后, 以“为什么”开头提出疑问, 内容不拘。学生提出的“为什么”竟有30条之多。如:“人为什么一定要自由?”、“为什么无己、无功、无名才算是真正的自由?”、“为什么要无所依赖才是真正的自由?”、“庄子为什么要编造不可能发生的故事?”、“大鹏为什么要到南海去?”、“列子为什么会飞?”、“小虫子为什么要笑话大鸟?”……可以说, 学生从不同角度与文本对话, 就像人们从不同的门、不同的甬道走进一座大宅院, 看见的是不同的房间和摆设, 得到的是不同的猜想和结论。而之后, 他们必然会在大宅院的中心会合, 然后会心一笑, 说“原来你也在这里啊”。而语文教师的作用正是在于引导学生到达会合的地点。

二.《逍遥游》一文中几个关键“为什么”的剖析

(一) 人为什么一定要自由

诚然, 自由比受束缚要快活, 但亦有学生质疑:如果没了约束, 那么人是不是就会为所欲为, 任私欲膨胀, 做下许多罪恶的事?这一反驳促使大家辩证全面地理解庄子的“逍遥游”, 至少要认清楚“逍遥”的价值。

其实庄子在以大鹏为例诠释“逍遥”时, 就已阐明了“逍遥”的正面意义:唯有自由, 才能让大鹏去到更高更远的所在, 实现超越出身、超越地域、超越同类的卓越成就。自由, 是见识更大世界的前提。同时, 庄子以蜩与学鸠的嘲笑与不理解, 又从反面证实了自由的价值:追求更广阔的空间, 追求更难获得的逍遥, 是区别庸夫和智者的关键。站在高处, 俯视人生, 不为蝇营狗苟之事所累, 这正是庄子为我们描绘的高尚的人格境界。

(二) 为什么无己、无功、无名才算是真正的自由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无功无名, 即忘记名利, 才能不被名利束缚, 达到逍遥。可是, 为什么要“无己”?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忘却了、放弃了, 那么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还为什么要追求远大的志向?笔者以为不妨把该问题先放一放, 先从庄子的为人谈起, 看看他是否具有谈论“逍遥”的资格。

1. 庄子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

【案例1】《庄子·山木》载:一次, 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 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 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 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 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体现, 才是潦倒;衣破鞋烂, 是贫穷, 不是潦倒, 此所谓生不逢时也!大王您难道没见过那腾跃的猿猴吗?如在高大的楠木、樟树上, 它们则攀缘其枝而往来其上, 逍遥自在, 即使善射的后羿、蓬蒙再世, 也无可奈何。可要是在荆棘丛中, 它们则只能危行侧视, 怵惧而过了, 这并非其筋骨变得僵硬不柔灵了, 乃是处势不便, 未足以逞其能也, ‘现在我处在昏君乱相之间而欲不潦倒, 怎么可能呢?’”

可见, 庄子耐得住贫穷, 并且安于清苦的生活, 那么他必不为衣食住行所累, 达到了初级层次的逍遥。

2. 庄子对待事业追求的态度。

【案例2】一天, 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 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 上以为君王分忧, 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 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 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 覆之以锦缎, 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 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 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这段佳话广为流传, 甚至可成为当今人们对考公务员趋之若鹜的反面注脚, 这也说明庄子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因此他能不受职业、单位、工作所累, 达到了第二层次的逍遥。

3. 庄子对待生死之理的态度。

【案例3】回到家不到一年, 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 见庄子正盘腿坐地, 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 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 你不哭亦足矣, 还鼓盆而歌, 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 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 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 不明生死之理, 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 也就不感悲伤了。”惠子仍愤愤不平, 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察其生命之始, 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 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 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 变而有气, 气又变而有形, 形又变而有生, 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 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 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 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 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 故止哀而歌了。”

从这段对话, 我们至少能看到庄子对死亡之理的态度。他把死看成是生的一部分, 是自然规律中的一部分, 是可以与生交替存在的自然过程。这虽然讲的不是他个人的生死, 但足以显示他看待死亡时的达观和豁然, 达到了更高层次的逍遥。

综上, 庄子可以勘破物质、功名、甚至生死, 他对于“逍遥游”并非叶公好龙, 他具有谈论自由的资格。

而在这种关于资格的讨论之中, 我们亦看到了庄子对“自我”的追求。他蔑视权势和金钱, 也蔑视热爱权势的人, 在蔑视之中表现了他高度的自尊和对自我的塑造。他的话,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清洁”自我的高度维护。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他对大鹏的赞美, 以及对大鹏依然要借助大风和辽远的天空而感到的唏嘘。他列举了宋荣子和列子的逍遥, 但指明他们依然“有所待”。所以, 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 庄子还有一段未完成的空间, 而这个空间正是“自我”这一道屏障。他渴望彻底放下自我, 天人合一, “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变, 以游无穷”, 那将是绝对的逍遥自在。

因此, “无己、无功、无名”, 应该看做庄子未完成的理想。

(三) 为什么庄子要编写如此奇幻的故事

正因为这“绝对的逍遥”尚不存在, 这极度的自由尚是一种憧憬, 所以它就像隐秘在丛林里的莲花, 像童话故事中绮丽朦胧的仙境, 是一种绝美的想象, 是与现实相距甚远的传说。所以, 浪漫主义手段的使用才显得那么贴切和美妙。

(四) 既然万物皆有所“待”,

既然绝对的逍遥并不存在,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这样的文章?这岂不是自欺欺人?

关于该质疑, 笔者觉得一位学生的答案很好:这是在教我们用出世的心, 来对待入世的生活。

就是这些30个“为什么”开启了发散思维的大门, 打开了庄子神秘的大宅院, 让每一个有疑问的人都在此间有所寻觅, 也有所获得。当他们所见略同, 在某个转角处不期而遇的时候, 就会露出心灵碰撞时的会心一笑, 这不正是文学学习中最珍贵的阅读体验吗?正是如此质疑, 让学生找到了文学殿堂里的“莲花”。

陈晓妹,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教师。

摘要:该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的《逍遥游》为例, 通过引导学生以“为什么”开头, 进行发散思维, 提出质疑;并结合具体案例剖析几个关键的“为什么”, 探讨了语文课堂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的有效策略, 以让学生探寻隐藏在文学森林里的莲花, 体验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与爱。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质疑和解疑 第8篇

学贵有疑, 教师梳疑

精读课文是围绕课文展开的深读。深读的展开依赖于提出的关键问题。关键问题应该反映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情感状态与课文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或矛盾, 应该含有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实践证明, 只有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后, 才能使学生开启幽闭的心智, 放飞尘封的情愫。

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要善于提出问题和梳理问题。学贵有疑, 学生要有问题意识, 要学会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果学生不会质疑, 那么教师则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如:在教学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一册《人有两个宝》中, 老师问“两个宝是什么?”, 学生通过预习课文都会说是“双手和大脑”。教师板书, 在“双手和大脑”和“两个宝”中间画上一个问号“?”, 启发学生:你能猜出老师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吗?学生会说“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两个宝?”这样教学生学会以“为什么”来表述提问, 教会学生质疑, 提高质疑的水平。低年级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对课题发问。如教学小语苏教版第二册的《乌鸦喝水》一课中, 学生会对课题尝试问出这些问题:乌鸦为什么要喝水?乌鸦怎样喝水?乌鸦喝到水了吗?如第三册的《云房子》一课中, 学生会对于课题尝试问出这些问题:云房子是什么样子?谁来撘建的云房子?高年级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在对课题发问的基础上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产生疑问。如教学小语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一课中, 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明白了“螳螂捕蝉”在自然界中是怎么一回事后, 会产生许多疑问:少年为什么要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在自然界中真有“螳螂捕蝉”这么一回事吗?少年给谁讲这个故事?少年在哪儿讲这个故事?少年为什么要在这儿讲故事等等?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多给同学发问的机会, 长此以往, 学生的问题将会越问越有价值, 对语文的兴趣也将越来越高。当然,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学习能力的不同, 对课题、课文的重点部分会产生或易或难、有价值亦或无价值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善于提炼出有价值的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当学生质疑时, 教师应该及时用简洁的语言将学生的疑问在黑板上书写出来, 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一般性的局部问题, 对于关键性的全局问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课文写作顺序及自己的教学思路来确定解疑的先后顺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这样有的放矢的指导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中思疑, 师生解疑

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让学生自己围绕老师提炼出的重要问题反复阅读课文, 小组探究学习, 寻找答案。小组探究不要追求热闹, 不能流于形式, 要真正地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朗读去理解。当然, 小组探究的成果与小组长的组织、小组成员的阅读水平是不可分的, 这需要平时长时间的学习方法的详细指导, 让小组讨论有目标, 有方法, 有组织, 有交流, 有结论。

读后交流体会, 共同解疑。当一个学生的发言不如人意时, 教师不要追问而是去让其他同学补充或评论;当其他同学发言也不如人意时, 则须让学生再读, 再思, 再讨论。抓住重点段落, 重点句子和关键词汇, 反复阅读体会其含义,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要特别珍惜, 但也别忘了主流阅读的理解。当一个疑问解决后, 教师应询问质疑的学生, 鼓励质疑者谈谈理解, 做到心中有学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质疑问题 第9篇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心理学家认为:疑, 易引起定向而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 思维便应运而生.教育需要改革, 改革呼唤创新, 唯有创新者才有将来.质“疑”是创“新”的起点,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 让学生学会质疑, 显得更为急迫与重要.

那么, 如何让学生“问”起来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习惯来自勇气, 勇气来自鼓励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作诗云:“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对于陶行知先生主张读书善问的观点, 笔者是支持的, 但对其中“愚者问得笨”的说法, 则不敢苟同.窃以为, 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经过了他们的认真思考, 自然有他们的可取之处.对他们所说的问题, 不应扣以“愚”与“笨”的帽子, 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所以, 对学生提出的那些“可笑”的问题, 我们也要给予应有的耐心.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 仍然有许多教师采取串讲串问, 一节课问题“无数”, 总是设法用问题牵着学生走, 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与实践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 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 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 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 大胆质疑, 积极探索.比如, 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 一开始先跟学生做个“拍手游戏”, 我要求:学生拍手的次数是我的一半.我拍四下, 学生拍两下, 我拍两下, 学生拍一下, 当我拍一下时, 有的学生就不懂拍了, 有的就轻轻地拍了一下, 这时就让学生思考提问, 此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 教室里闹哄哄的……学生的问题就来了:能拍吗?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种数怎么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 在质疑问难时, 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 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 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 提出重点问题, 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 让学生自由讨论, 尝试解答.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第二, 质疑要讲究方法, 开启思维

对此,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体会是:“多问, 但不急于问先问自己, 后问别人.”革命先烈谢觉哉也说:“有思索之不得而后问, 有思索出了头绪, 不敢自以为是而后问.”应该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好问, 但不是所有问题都依赖于问, 而不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钻研.只有那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才问.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心, 告诉他们:如果你能想到, 你就能做到.解决问题之后, 还要认真分析别人解决这个问题的高明之处, 使自己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如此步步努力, 达到“于无疑处生疑”的境界, 将会使学生的能力获得长足的进步.

要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可让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 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 在知识的结构上质疑, 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 在概念内涵、外延的拓展上质疑, 等等.比如学完了“分数应用题”后, 我给学生出了“甲数是20, 乙数是30”这两个已知条件, 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再解答, 因为比较简单, 学生就可以提很多问题:“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提问兴趣, 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老师提问, 对同学提问, 通过长期的训练, 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敢于质疑问难, 敢于标新立异, 追根问底, 从愿学、乐学到会学, 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使学生由被动提问逐渐转向主动提问, 并养成习惯.只要引导得法, 学生就能有所发现, 逐渐学会质疑.可以说, 质疑的方法很重要, 但这也不是一两天、几节课就能实现的, 它要求我们平时脚踏实地地去训练, 有意识地培养.

第三, 要充分相信学生

笔者认为, 在平时的教学中, 不应追求面面俱到, 而应把更多的“?”留给学生.每篇课文学完, 我们班都要进行“质疑课”初衷在于“逼迫”学生认真听讲, 钻研教材内容, 积极思维质疑课上, 学生提问,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只起一个引导作用.实践证明, 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 积极性十分高.每次质疑课时, 我一走进教室, 还没有开始上课, 学生的小手便举起了许多.而且, 经过短期的“培训”, 大多数学生已初步学会“质疑”, 部分学生更是“锋芒毕露”.学生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 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让学生愿意去问、有问的“兴趣”.

第四, 质疑还需激趣

赞科夫曾经说过:“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 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相信许多老师在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感慨:数学课气氛难搞活.学生的反映则是数学课难“熬”.似乎, 让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很难, 让学生提问更难说难其实也不难.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利用中学生好胜的心理, 运用“代币法”, 实行“学分制”, 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均会得到一定的“学分”, 分值视问与答的质量而定.每过一段时间统计出小组与个人得分, 并给予公布与表扬.以此, 既达到“激趣”的目的,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 可谓一举多得.

浅谈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质疑 第10篇

教师在给学生呈现一道应用题题目时, 学生初读后, 我们首先要问一问:问题是什么?有几问?条件有几个?分别是什么?这样几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但问一问, 对我们初步理清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很有帮助。

二、主导性“质疑”

1. 抓问题进行“质疑”。

例如, 妈妈买了9.5千克的苹果, 交给售货员阿姨20元, 找回7.2元, 买苹果花了多少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这个应用题有两个问题, 先从第一个问题入手, 自问:要知道买苹果花了多少元, 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很快说出:需要两个条件, 即总钱数和找回的钱数。这样学生的思路明朗了, 问题的解决已水到渠成。用同样的方法去解答第二个问题:每千克苹果多少元?在学生初读后, 自问:求的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在已知条件中找一找有没有所需要的条件。这样, 不断向自己提问, 有利于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 更重要的是, 学生学会了一种探究问题的科学思考方法。

2. 抓关键词“质疑”。

应用题的题目中有些关键词对应用题的解答起着重要作用。所以, 学生要学会从题目当中的关键词入手, 去质疑。这有利于学生准确解答应用题。例如, 分数应用题当中, 有这样一些关键词:“增加了”“增加到”“减少了”“减少到”……诸如此类的一些词, 如果不去问一问自己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会搞混, 可见分清应用题当中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三、抓重点语句“质疑”

应用题当中的语句, 即应用题当中的一些条件, 陈述了应用题中隐含的等量关系, 对这些重点语句进行质疑, 学生更容易找到等量关系, 进而顺利的解答应用题。例如, 有甲、乙两条公路, 甲公路长960千米, 比乙公路的三倍少100千米, 求甲、乙两条公路一共长多少千米?在这道题中, “比乙公路的三倍少100千米”非常重要。在这里引导学生问一问:少的100千米到底包括在乙公路的3倍里边呢?还是不包括在乙公路的3倍里边呢?到底要把100加上, 还是要减掉。因为在学生的思维定势中, 少的要减掉, 多的要加上。这一类应用题, 在用算术方法解答时, 学生出错较多。所以, 此时对应用题中重点语句进行质疑, 对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四、题后反思进行质疑

“问”终于省, 反思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格, 更是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反思。每解完一道应用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今天学习了什么样的应用题?问题都弄明白了吗?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这样的应用题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关键是什么?”这样, 不仅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梳理和升华, 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反省的能力。

质疑, 是学习的路径, 是探索的不竭动力, 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但是, 应用题的题型是多变的, 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 这些都决定着学生质疑的方式和方法, 只要我们在解应用题时抓关键、处处设疑、步步深入, 便会步入知识的大门, 在知识的迷宫里翱翔而永不迷失方向。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质疑 第11篇

一、为学生质疑营造良好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当好配角,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只起到了引领和导航的作用,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这正是新的教学理念的体现。

首先,教师要做到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地研究学习内容,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可以采用学生合作学习或师生共同讨论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次,教师的态度要自然亲切,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让学生敢于发言、乐于提问,产生爱思考、爱质疑的积极性,逐渐形成习惯。比如,学习《小小的船》一文,教师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读题目想问题。有的学生就会想到小小的船有多小呢?小小的船是什么样的?它是什么东西制作的?教师热情地称赞同学们提得非常好,很爱动脑筋。要想弄清同学们的问题,我们还是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学生很快在读课文中找到了答案。

再次,教师应保证学生提问的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预习时,可把问题写在练习本上,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提问;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下课后也可以向老师提问。这就从书面和口头上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大大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善于提问,还敢于提问。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逐渐养成了爱思考、爱探究的习惯。

二、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学会质疑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开始,教师应精心设计提问,吸引学生热烈讨论,积极思考,渐渐产生一种要自己提问的欲望。所以,教师在讲读课文时,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

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懂、难懂的问题,这便是疑问,是感知过程的障碍。教师要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尝试提问。如在教低年级课文时,往往围绕课题提问设问;在教中、高年级课文时,多在课文的重点处引疑、在难点处设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可提,积极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质疑的技巧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还应教会学生提高提问技巧。小学生年龄小,无经验可谈,提出问题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为此,教师要将提问的方法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如“如何围绕课题提问”“如何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提问”“如何在课文的难点处提问”。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做好示范提问,开展扎扎实实地训练,经常坚持这样做,必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教会学生抓题眼提问,这便是抓住课题的关键词来提问。如教学《中秋节的晚上》一文时,教师设问:看课题你能想到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学生说是“晚上”的事情。是写哪天晚上的事情呢?学生说是“中秋节”这天晚上的事情。这时老师又让学生想一想:中秋节这天晚上与平时的晚上有什么不同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正是课文的重点所在。再如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教师这样设问:看到文题你能想到什么问题?说说为什么?学生会说:我们知道课文讲的是充满着“友谊”的事,而且不是一般的,而是“伟大的”。这时,老师便问:课文中讲的是谁与谁之间的友谊,为什么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恰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学习《一分试验田》一文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只要一分田做试验呢”,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会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其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提问,更有利于将教学向纵深推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大多数教师只讲赛马的两种结局。可是,有的學生就提出了一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赛马还有第三种结局?那就是,如果第二场比赛时,齐威王能及时发觉孙膑的计谋,果断地改变策略,让自己的下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那么,结果胜者仍然是齐威王。

四、掌握方法途径,是学会质疑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引导?教师要为学生指点发问的途径,教给发问的方法。

1.课前预习,思而生疑

在每篇课文教学前,布置学生先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把问题写在质疑本上。教师检查后,对认真提问题或提的问题较有思考价值的同学给予肯定、表扬、奖励,以此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如《丑小鸭》一课中,有个学生在预习本上质疑:丑小鸭如果不离开家,它长大也会变成天鹅呀?课文为什么要写它离家呢?显然,这个问题提得较有水平,我及时给予表扬。后来,我在学习过程中,把此问题拿出来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经归纳,总结出若它长期处于被嘲笑、被欺侮的境地,长大后最多不过是一只白鸭子。它将没有自尊、缺乏自信,更不可能有白天鹅那样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高贵气质。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点,这样就能做到以疑促思。

2.课堂教学,激疑引思

激疑引思,是教师诱发、点拨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激起学生疑深、疑透、疑广,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思维训练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课题处着眼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从重难点处引思

紧扣重难点设疑问难,分层次、有坡度地设计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思考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读书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问难 第12篇

1. 自主质疑分析

“自主”, 在这里指的是“学生主动地”, 质疑, 是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方法。“自主质疑”的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独立的质疑,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自主质疑是自主学习的一个方面, 学习是自主的学习, 自主是学习的本质, 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1]。

2. 自主质疑的特性

自主质疑教学法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一是教学活动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它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科学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也就是质疑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二是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也就是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创造性。三是教学活动要强调学习的活动性, 即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四是教学活动要注重学习的策略性。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自主质疑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 中学物理学习的特征分析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和动机表现在:为了升学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物理;为探索自然现象和满足好奇心而努力学习物理;喜欢听物理教师讲课;由于“读书无用论”和家庭社会的影响不想学习物理, 因而学不好物理;由于基础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 考试成绩差, 常遭老师批评而与老师对立, 上课不想听, 不想学导致厌学物理等方面。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特征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体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 学习兴趣浓厚。物理学科的实验性, 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 同时, 新奇、神秘而有趣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其次, 学生心理定势积极。目前, 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定势较为积极, 都愿意把物理学好,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难学, 对此, 中学物理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定势。

再次, 学习活动中学生比较好动。好动是大多数中学生的天性, 他们厌倦教师死板的教学, 希望教师多进行实验教学[2]。中学物理教学可以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 多设计实验教学,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通过实验学习物理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促进教学的发展。

最后, 学习活动中学生依赖性强, 缺乏主动、自觉学习精神。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 学生学习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讲学生就听听、观察实验抱有看看热闹情绪、对待作业不认真等方面, 这种消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教师应科学分析, 合理解决。

2. 中学物理本身的学科特点

物理不是工具学科而是一门科学学科, 它以感知为基础, 需要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 物理学科从开始阶段就扎根于活生生的认识过程中。物理有概念系统、定性规律、定量规律, 有完整的从表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有丰富的模型。因此, 物理学习很讲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其他学科的要求, 则没有物理学科这样层次丰富、形式多样[3]。中学物理遵循了物理科学的一般规律, 同样是观察、实验、思维的产物。

3. 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自主质疑教学是可行的

基于以上分析, 中学物理教学中自主质疑教学是可行的。第一, 自主质疑教学适应中学物理学习特征, 第二, 自主质疑教学是适应中学物理学科特点的教学需要。

三、物理教学中自主质疑的意义

自主质疑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意义重大, 是九年义务教育下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 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总体来说, 体现在对学生的意义和对教师的意义两个方面。

对学生的意义表现为:第一, 能有效激发全体学生求新的欲望;第二,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善问的习惯, 自主质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动脑动嘴, 敢想敢问, 对培养学生善问的习惯有很好的效果;第三, 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自主要求学生人人参与, 都是学习的主体, 提高学习的效能和学习的深度, 给以全体学生成功的机会;第四, 能有效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调动学习积极性, 特别是对一些物理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 自主质疑能很好地调动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第五, 自主质疑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教师的意义表现为:第一, 自主质疑课堂教学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中学物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教师问、教师讲,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主宰。实践证明,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育的发展。自主质疑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是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二, 自主质疑课堂教学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要实行自主质疑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就要不断学习, 通过学习大量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并用于指导教学实践。第三, 自主质疑课堂教学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促使教师熟练运用课堂教学模式, 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高建华.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意义[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8 (08) .

[2]汪耀, 兰英.研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当代教育科学, 2011 (22) .

上一篇:机构组合创新设计下一篇:内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