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之英语教育

2024-08-22

学前教育之英语教育(精选12篇)

学前教育之英语教育 第1篇

钱学森老人在谈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 曾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 不但要有科学知识, 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科技人才一定要有文化艺术修养, 这是钱老多年来一贯倡导和坚持的观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教育的决定》中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性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高校艺术教育,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 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 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校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情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而实施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音乐教育, 并且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1. 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同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为两个半球, 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 擅长语言计算, 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 擅长音乐绘画。音乐教育可以使人的左右脑平衡发展, 对于开发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 提高人的智能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不单是教人弹琴学画、修身养性, 陶冶情操, 而是为了教人更好地认识复杂而多彩的世界, 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灵活的方法去处理和解决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

艺术家把复杂和相互对立的色彩融入到乐曲、绘画之中变成和谐、协调、浑然一体可供人们赏心悦目的作品, 激发我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欣赏音乐同时可以领悟到更多的道理。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犹如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 一波未平, 一波复起, 生生不惜!而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卡住命运的咽喉, 决不能被它压倒!”的精神。冼星海曾经说:“音乐是人生最大快乐, 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 音乐是陶冶情操的熔炉。”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以美的素质、美的感染, 感受音乐的美对于学生陶冶情操, 品行的修养, 以及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有着独特的作用。

2. 音乐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研究发现, 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轻松, 快乐的音乐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节奏明快能使精神焕发, 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 增加内分泌, 促进消化, 消除疲;旋律优美能安定情绪, 增强注意力。

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被关注, 并且很多大学增开心理咨询室, 为大学生缓解压力, 解决心理问题。音乐能增进健康, 近年来音乐还被大量的运用到医学领域。适当的音乐能使精神狂躁者逐渐平静下来, 使抑郁症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兴奋起来, 对周围环境和事务产生积极的变化。正如《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 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 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 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 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 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说明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 缓解学生的压力, 并教会学生如何用音乐调节自己的情趣。

3. 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当我们谈到教育, 我们首先提到的就是德, 可见德育的重要地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 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 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 心灵也就因此丑化。”这让我们认识到得当、正确的音乐教育可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与净化。

正如孔子的哲学中, 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 他提倡的是以音乐来提高品德。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形成社会责任感, 是当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而音乐教育对德育的培养, 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欣赏《国际歌》时, 我们能感受国际人民那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音乐以雄伟的气势, 给人以一种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再如那些革命歌曲, 以优美的律再现英雄不畏艰险的性格和光辉形象, 使人奋发, 催人奋进。音乐用他独特的魅力与风格, 把学生引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让他们真切地体会今天的幸福来之如此珍贵, 唤起他们对国家的使命感, 对自身的责任感, 从而深化了学生思想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4.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技术的不断发展是靠我们不断进取, 不断创新而得来的。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并且敢于创新, 要敢想敢做。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 扩大想象的空间。在同一段乐曲中, 学生听后会反映却截然出不同。不同的经历, 不同的理解, 引起学生的主观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想出有声有色, 有形有神的形象和情景。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和前提, 让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 在想象的空间自由翱翔, 让学生在音乐中使得音乐听觉感受力、音乐控制力、音乐情感、音乐记忆和想象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良好的素质转变为创造能力。

音乐是表达和传递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方式。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旋律, 不同的节奏, 不同的调式, 不同的主题, 可以表达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不同感悟, 传递着爱与恨、快乐与悲伤、赞扬与嘲讽、温柔与豪放、积极与消极。把音乐带进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自我, 在音乐中尽情挥洒。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 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建设型、创新型人才音乐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音乐欣赏与素质教育.湖南文艺出版社.

[2]于洁.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作用.美与时代.2004.2

[3]张克学.试论创新试论音乐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音乐天地.2005.9

开学教育之收心教育教案 第2篇

活动目的: 为了让学生从舒适的寒假生活顺利地过渡到紧张忙碌的学校生活中来,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让学生能尽快收心,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来。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

寒假生活已经结束了,我们重返校园,又长大了一岁,寒假生活的悠闲与舒适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们要尽快的调节自己的情绪,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

二、学习规范

重温《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一)、常规教育

1、重温《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作息时间的安排:早上清洁时间、早读时间、午读时间、放学时间、作业时间,并严格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强调必须遵守)

3、集体活动:五分钟的岗位劳动、集合整队、放学整队回家、眼保健操、值日生工作。(1)除了升旗,体育课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进入塑胶跑道,其余时间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准随便进入塑胶跑道玩耍。

(2)周一和周五需穿校服,佩戴红领巾,不佩戴者要记录下来,扣分并在校内公布。(3)不允许带零食或早餐带进校,吃完早点进教室。

(4)、上早操队伍做到静、齐、快,出场不拥挤,讲秩序;眼保健操须按时、按要求、高质量完成。

4、早读:书本教材、按学习进度读书、背诵。

5、课前准备:按课表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相关书籍齐全。

6、上课听讲:坐姿端正、积极思考、发言做到“三大”、不影响他人学习。

7、下课活动:注意安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上下楼梯不拥挤,课间不得在过道、走廊上追逐打闹、高声喧哗,不玩危险游戏,不疯赶打闹,不爬栏杆、云梯,做有意义的课间活动。

8、集合整队:快、静、齐

9、午读:课外阅读资料,成立图书角,完成有关阅读习题。

10、放学要求:按时回家,不进“三室一厅”,不结伴玩耍,注意交通安全,严格站路队回家。

(二)、安全教育

1、不要将危险物品带到学校,美术课需要的小刀,不要随便拿出来玩。使用时要小心,以免受伤。

2、下课活动时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上下楼梯不拥挤,走右边,不要跑。不趴在走廊外的栏杆上。不玩危险游戏,不疯赶打闹,不爬栏杆、云梯,做有意义的课间活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3、走出校园也要注意交通安全.(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饮食安全(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不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和油炸的食物: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同学们我们要将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

4、抓好教室的卫生保洁工作,加大监督力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卫生习惯:

1、教室里将桌椅摆放整齐,抽屉内无杂物。地面无纸屑,教室墙壁、桌面无乱贴乱画痕迹。值日生将黑板擦净,讲台上的物品摆放整齐。

2、每个学生要养成 “三要”、“四勤”、“八不”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要”:早晚要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要漱口。“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

“八不”:不喝生水,不共用茶杯,不吃零食,不挑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不吸烟。

三、总结提出奋斗目标

一、收回学生心思

新的学期到来了,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吗?(让学生自由猜测)那老 师告诉你们吧!因为从今天开始,老师能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一起进步。一个寒 假,老师都在心里面想象着你们开学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都长高了吗?都懂事了吗?都越

来越聪明可爱了吗?女同学们都长的更漂亮了吗?男孩子们更勇敢强壮了吗?寒假都过得 快乐吗?你们是不是也像老师想你们那样想老师呢?今天看到了,我发现。。。

(根据学生 具体情况来说)老师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能够把老师当作朋友,我们在新的学期里一

起去知识王国里学习更多的知识,明白更多的道理,你们也是这样希望的吗?(期待学生的 回答)

那我们就从今天开始,把在寒假里已经完全放松的心收进教室里,好吗?你们能做到

吗?(学生回答后再鼓励)

二、安全教育

在开学的时候,老师还不得不再次给同学们讲一讲安全方面的知识。我们的生命都是很 宝贵的,我们要能够快乐的成长和学习的话,就一定得注意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与疾病预防安全、家庭生活安全、消防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救自护措施

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我们班有些同学的学习态度不行,字迹潦草,缺乏自觉 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好的学习、生活、纪律、行为习惯。、纪律、学习、生活、行为

四、总结

老师今天讲了很多,关于学习的、安全的、习惯养成方面的内容。可是,老师不知道同 学们记住了没有,是不是把老师说的话都放到天上去了。所以老师会在以后的日子里经常检

爱是教育之根 民主是教育之魂 第3篇

最近,我拜读了魏书生的“民主教育科学思想”专刊,我的心灵经受了又一次震撼,认识又一次提高,观念又一次转变,思想又一次净化。学习了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更加坚定了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决心。

一、教师要有无私的爱心,把学生当自己的朋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当教师用心爱学生,就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而学生因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也会在更加主动的去学习。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机械记忆,灌输学生做分数的奴隶,最终培养出来的人多是高分低能的人才。而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完全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以他全新的理念率先走出一条教育改革之路。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使他身上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它有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的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是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

二、学习魏书生民主管理的方法

魏书生为他的民主说教“以身作则”。他丢了教师的“尊严”,来实现“师生平等”。在魏书生的班里,每个人都是班里的一员,他和大家完全没有两样。自习课上,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专心致志的读书写作;课间休息,他也爬到书桌上或水泥地上,做100个符合标准的俯卧撑;同学郊游,他滑冰游泳赏花观草,一会“大呼小叫”,一会“连滚带爬”,玩得比孩子还开心;外出开会,他走前跟班长请假,回来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和每个学生一样一丝不苟。也就是说,他这个教师首先把自己摆在了学生的位置上,他每时每刻都在和全体同学共同进步,一起健体强身,增长知识,修炼品德,就如同水乳总在一起。

魏书生的这种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玩乐的做法,让老师不再是那三尺讲台上那高高在上的偶像,而变身成为自己身边的朋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平等的观念深入到孩子们的心中。同时魏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们从他的实践中懂得应该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平等的教育和民主的沟通。

三、学习魏书生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己技能和素质的精神

人要全面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自己顶天立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建立自己强壮的生命支柱。学习、热爱、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

通过学习,能够让教师自身不断丰富日益更新的知识文化,了解到最新的教学方法与实践经验。教师这个职业就是要终身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此外,通过学些能够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学识,开拓授课的思路,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敬佩的心理,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少说多干,养成习惯,做好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要少说多干,养成习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学生。

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能,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因此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深刻的影响。正因如此,教师就更应该规范自身的言行,将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正能量的影响,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品格。

“守住心灵的那一片宁静”,是魏书生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尽管他有繁忙的公务,众多的职务,仍然坚持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拓展学生内心的潜能,唤起他们心底的真善美。学习魏书生,并不是要求所有教师吃快餐、喝白粥,而是学习他的精神和管理思想,学习他的脚踏实地的精神,学习他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学习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为了信念而面对最艰难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远增.教育评价方法认识与教育评价实践建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3(09)::289-290.

[2] 林 敏.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评价的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3):48-49.

[3] 王淑莲.试论现代教学评价的特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3):217。

[4] 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481.

生命化教育与生命教育之比较 第4篇

1993年, 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和教育学者张文质对话时, 提出了教育的三个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从此一种以生命整治学问, 以生命统摄教育, 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具体、健全的生命为旨归的新的教育理念开始进入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

2001年, 一项命名为“生命化教育”的课题实验, 正式在福建省城乡学校以及全国各地的学校渐次展开。

生命教育的研究源于人们对死亡的思考, 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死亡学的研究, 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死亡的意义》一书的出版, 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大众对死亡问题的研究兴趣和关注。与此同时, 美国又在学校开展死亡教育课程, 新课程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教育分支科学, 后来发展为生死教育。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 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 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通常认为, 最早提出“生命教育”概念的是1979年在澳洲悉尼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 该中心目前己经发展为一个国际性机构, 属于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的一员, 主要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 让孩子远离毒品, 给他们一个正向而积极的生命大起点。该中心认为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 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创设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是防患于未然之道。这一概念一经提出, 即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影响迅速扩大。

20世纪九十年代初, 生命教育在台湾一些学校和个别地区推行。自1997年起, 民间机构连同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再度关注生命教育的发展, 制订了一连串的计划, 包括课程计划。2000年台湾“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委员会, 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21世纪初, 香港也开始重视生命教育。2001年12月天主教香港校区出版了《爱与生命》教育系列, 对于婚姻的意义、家庭生活的真谛、贞洁的德行、性教育、人际关系和生命的意义提供了有关素材, 并建议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有关科目之中。2002年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 并在多所学校推广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课程, 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 增强抵抗逆境的能力。

2004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2004年12月, 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 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 标志着中国大陆生命教育已经取得合法地位并进入推行阶段。

(一) 生命化教育与生命教育比较

生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但许多人对他们的区别并不十分了解, 为此, 笔者从它们的概念、特征、内容、目标、原则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见下表) 。

(二) 生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

1. 生命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

(1) 各个学科如何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 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发掘生命教育课程资源, 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

(2) 对深化教师生命教育理念及如何结合一些优秀、典型的课堂教学个案对教师进行培训的研究。

(3) 生命教育研究中德育建构的研究。

2. 生命化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

(1) 在教育过程中, 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教材的设计等方面确定以人的生命得到提升作为教育目的, 使教育目的实现生命化。

(2) 人的生命具有未特定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 因此我们应当以生命的提升作为教育目的。教育史上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主要有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它们是辨证的相辅相成关系。虽然教育归根结底要受到社会的制约, 但最终以人的生命得到发展为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张伟.人的和谐发展需要生命化教育[J].教育评论, 2007, (1) :7-8.

[2]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Z].2005.

[3]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4]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王东莉.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青少年教育的终极使命[J].当代青年研究, 2003, (6) .

[6]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内部资料) , 2005.

[7]陈婷.关于我国中学生命教育问题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内部资料) , 2005.

[8]张娜.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内部资料) , 2004.

[9]牟忠彦.生命教育观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内部资料) , 2004.

学前教育学之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第5篇

西方学前教育的产生以及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者

一、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注意者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目的是谋求儿童特别是社会下层出生的儿童的生存、健康和幸福,这堪称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837年,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的小城开办了一所幼儿教育机构,专收3-7岁的儿童。1840年,他将此机构命名为“幼儿园”。

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标志这幼儿教育不再仅仅存在于家庭之中,而且还可以存在于家庭之外,它意味着社会组织化的学前教育产生了。

二、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当属夸美纽斯。

(一)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是捷克注明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当适应自然。他还提出一个理想的学制,这个学制设计从出生的儿童到24岁青年,共分为4级,每级6年。第一级为母育学校,包括儿童生活的头6年;第二级为小学,儿童就学年龄为6-12岁;第三级为拉丁学校,就学年龄为12-18岁;第四级为大学,就学年龄是18-24岁。

这里的母育学校实际上就是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机构,夸美纽斯著有《母育学校》,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主要代表作是《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

(二)卢梭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一书中。卢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就是“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他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期的存在并非单纯地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卢梭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

卢梭根据儿童的发展将教育分为四段。第一阶段,从从出生到5岁,以身体养护为主;第二阶段为5到12岁,注意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第三阶段,从12岁到15岁,注重知识的教育;从第四阶段,从15岁到20岁,着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卢梭的教育阶段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与学前儿童是有关联的。卢梭认为儿童特别是年幼儿童进行教育,其首要目的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他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

(三)福禄培尔

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他于1837年,在德国的勃兰根堡的小城开办了一所幼儿教育机构,专收3-7岁的儿童。1840年,他将此机构命名为“幼儿园”,拟定了幼儿园游戏和作业的内容和方法。

他认为,幼儿园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体格,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儿童认识人与自然,并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

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福禄培尔认为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他详细论述了儿童游戏的整个体系,并且阐发了游戏在教育上的巨大意义。他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生活的圆圈,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和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其游戏理论相适应,他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作业体系。“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福禄培尔的代表作是《人的教育》等。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第一个建立了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但他没有建立一套幼儿教育理论体系,而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人(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也系统论述了学前教育,但是他的学前教育只是学前家庭教育,还不具备包括公共学前教育的完整概念)。

他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建立了游戏的理论体现,制作了一些列的玩具,提出一套作业体系和教育方法,并热情地宣传了幼儿教育思想,培养过不少幼儿园教师。因此,他为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杜威

杜威是美国教育家,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他的名字和“儿童中心论”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把学科作为教育的中心,从外部把外在的教材强加在儿童的身上。去除这一弊病的办法,就是把教育的中心从学科上转移到儿童那里,即儿童中心。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他认为,教育应当以儿童的本能、能力为起点,应当让儿童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儿童的本能、能力的生长是通过其经验的不断该组、改造而实现的;儿童本能的生长、发展及经验的改造过程表现为生活社会性的活动就是生活。

他的代表作是《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和《学校与社会》。

(五)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她是意大利第一个女医学博士。

她于1907年开办了“儿童之家”。她对儿童有深刻的认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里完成的“生理胚胎期”,另一个是在母体里尚未完成的“精神胚胎期”。她认为,“精神胚胎期”具有一种生长的本能,它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和鉴别能力,即“有吸收力的心智”。儿童不自觉地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与物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各种经验与文化印象。即儿童具有一种成长的冲动。

蒙台梭利还认为,儿童具有成长的敏感期。她认为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是1岁到4岁左右,语言的敏感期是在出生后两个月到8岁,动作的敏感期约从出生到6岁。

蒙台梭利提出的“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智”、“敏感期”等概念,都说明了儿童有一种自动成长的本能。所以她反对传统教育中将教育任务与儿童的兴趣对立起来的做法,而是精心地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充分尊重儿童成长的额本恩能够需要,充分发挥儿童活动的自由和学习的主动性。

蒙台梭利代表作有《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智》等。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一、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原因

1.清末民族资格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长驱直入,开始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开始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的教育进行改良。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他开始借鉴西方教育,提出对中国教育的论述。有人认为,梁启超是最早把日本幼儿园制度介绍到中国的旅日学者。

康有为在流亡日本期间,继续修改他的《大同书》,有些篇幅涉及学前教育。在《大同书》里,康有为借鉴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的经验,提倡创设“胎教院”(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等社会学前教育机构。他是最早倡导公共学前教育的人物之一。

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二、“癸卯学制”:学前教育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学制

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被镇压后,清王朝更是危机四伏。199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式下,于1901年宣布实现“新政”,把教育作为改革“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制定专人制定新学制。管学大臣张百熙在1902年起草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未实行。1903年,清政府又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人重新制定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行。

癸卯学制共分3段7级,其中第一段初等教育13年,含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行的学制,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

根据癸卯学制对蒙养院总的要求,清政府于1903年还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这一章程对蒙养院的教育总之、招生对象、设置范围和地点、科学、教学方法、屋场设备、保教人员、行政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章程已经注意到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当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癸卯学制和《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在我国学前教育时尚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学前教育的演进

一、新文化运动与儿童观、教育观的变革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人民认识到,维新运动不能解决救亡图存的问题。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主张“以夷为师”、“师夷长技以制夷”。蔡元培认为应该学习西方的文化。

破:蔡元培于1917年开始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倡“学术第一”“教授治校”“讲学自由”“兼容并包”,北大的出现使全国看到光明和希望,于是移风易俗的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行形成。

许多进步人事对旧文化、旧道德进行了激烈的抨击,自然会涉及到旧儿童观和旧教育观的批判。

鲁迅在许多文章中表现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关心。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他认为中国今后应当重视儿童,尊重儿童,提高儿童的地位。在《狂人日记》里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他在批判儿童观的同时,还在《二十四图孝》等文章里对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控诉、揭露和批判。

立:另外,一些学者在这一时期把西方的一些教育理论、教育学说分别译介过来,试图以此为理论基础建设新教育。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的实际影响当属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1919年4月30日,杜威抵达上海,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两年加两个多月的讲学和教育调查活动。他到过并作过演讲的省有11个,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他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对当时中国影响多么巨大。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还主张从做中学。提倡教育应当以儿童为中心,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自身活动作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杜威来华讲学以后,中国学前教育从主要师法日本,变为主要师法欧美。

二、学前教育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努力 在当时的情况下,师法先进国家的幼教思想以及运作方法都是必要的,但是也出现了生搬硬套、食而不化的情况。一些教育家已经认识到生搬硬套带来的弊端。陶行知曾指出,当时的幼稚园有“三种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为了使中国幼稚园教育科学化、中国话,陈鹤琴、张宗麟、张学门、陶行知等人作了种种尝试和探索。

1925年,陈鹤琴、张宗麟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课程实验,最后产生了“课程中心制”的幼教课程模式,俗称单元教学法。1928年,陈鹤琴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委托,起草了《幼稚园课程标准》。

在中国幼教界,与陈鹤琴齐名的另一位幼儿教育家是张雪门,1926年张雪门拟定了“幼稚园第一季度课程”,1931年开始对“行为课程进行”进行研究。1926年陶行知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以及《幼稚园之新大陆》等文,批评当时幼稚园的“三种大病”,决定将“外国的”“花钱的”“富贵的”幼稚园办成“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从而发动了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陈鹤琴、张宗麟等加入其中,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三、新中国的学前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领导人民改造全国儿童教育的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获得通过。《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当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民,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国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不就的1949年12月,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同时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

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和方针,首先接管了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接受了原来接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办学的幼稚园及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等。其次,从幼教机构的服务方向上、教育内容上进行了初步改革。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俄日幼儿园,确立了幼儿园教育制度。

注: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名称的变化:

1903年清政府颁发的“癸卯学制”将幼儿教育机构定名为“蒙养院”。1912-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更名为“蒙养园”。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的“壬戌学制”将“蒙养园”更名为“幼稚园”。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幼稚园”更名为“幼儿园”。

要对解放前的幼稚教育进行根本改造,最终要改造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幼儿教育的改造是在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联的幼教理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苏联的幼教理论与旧中国流行的儿童本位的幼稚教育有较大的差别。它强调教育和环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强调系统知识对儿童智能发展的影响,因而“教学”活动被引入幼儿园;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采用分科教学模式。

建国初期,学习社会主义苏联的学前教育制度和理论,这对社会主义学前教育方向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但也混杂着“左”的错误。在学习苏联幼教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门开展对杜威儿童中心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1958年-1976年,我国还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运动,即“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使我国幼教实践大起大落,直至于崩溃的边缘。例如,心理学被说成“伪科学”、尊重“儿童情趣”的思想被冠以“童心论”而遭到批判。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干扰作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的正常化,人的个性得到了一次大解放,儿童和儿童教育也重新获得了解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里,心理学等一度被视为伪科学的学科又得到了成人,西方心理学流派以及教育学说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热”中逐步进入我国,皮亚杰、杜威、蒙台梭利、福禄培尔、科尔伯格等称为学前教育领域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学习和借鉴外国教育学、心理学思想的同时,学前教育理论界还对解放前一批进步的教育家的学前教育学说和实践给予了重新认识和评价。学前教育实践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办有公开或内部发行的学前教育刊物。1987年,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与长沙师范学院还合办了《学前教育研究》,这是一份学前教育的理论刊物,专门为学前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新成果的面世提供舞台。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还对解放以后的学前教育观念和学前教育实践进了反思与改革。南京、北京等地的学者率先对“幼儿园综合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综合性体现为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三个方面的综合是指教育内容的综合、教育手段的综合、教育过程的综合,三个层次的综合是指主体活动的综合、一日活动的综合、个别活动的综合。综合教育和分科教学模式相比,从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到儿童观和教育观都是不同的,幼儿园综合教育更强调教育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更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成长的需要,因为是一个进步。由于综合教育相有诸多有点,因此,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幼儿园综合教育研究对我国学前教育有重要影响外,“素质教育”思潮对学前教育也有很重要影响。“素质教育”的思想大致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在反对“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应试教育的节本内容是间接经验,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强调按照社会对人才的理解而“塑造”年轻一代。。这些缺陷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成人明显不同,学前教育更迫切地需要反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所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学前教育界所欢迎。

寻教育之源 至教育之乐 第6篇

记者:要办好一所幼儿园,规划很重要。您带领丰台二幼不断发展,一步一步成为了区、市示范幼儿园,您认为规划的价值与意义何在?

游向红:规划是目标,是蓝图,是永远前进在路上的动力。规划幼儿园的发展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同时还要紧紧围绕核心问题:办什么样的幼儿园?什么是教育的根本?這样才能明晰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回顾丰台二幼的历史,1998年,我们争创了一级一类幼儿园,六年后的2004年,我们争创了丰台区示范园,再六年后的2010年,我们幼儿园成为了市级示范园,2015年12月,我们举办了丰台二幼办学实践研讨会。每六年有一个飞跃,每六年有一次巨变,我们不断地在积蓄、奔跑,再积蓄、再奔跑,让自己的步伐稳健而扎实。

我们积蓄、奔跑,不断向前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示范园的名号吗?为了金光闪闪的金字招牌吗?为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吗?我想我们确实在为了这些而努力,因为这些让我们工作的过程更加富有意义,但我们更应该自豪的是,在一次一次的奋斗、拼搏中,我们给幼儿园和社会、孩子留下了最有价值的东西,为幼儿园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那就是:丰台二幼“自强不息,精进不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二幼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园所文化;二幼人的教育情怀与使命。

记者:作为一名园长,在丰台二幼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您坚持不懈地抓园所文化建设。您认为园所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什么?您又是如何做的呢?

游向红:优良的园所文化是园所发展的永恒动力,为此,我们着力加强园所文化建设,以文化引领园所发展。我认为,在园所文化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自觉。

在建设园所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梳理了园所的发展历史,从中挖掘有价值的元素和特点,作为园所文化建设的基点。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我们有所创新,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质,体现办学思想和品质。如,我园“至乐教育”的形成就源于园所发展历史的积淀,源于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1987年,丰台二幼在建园伊始便确立了“一切为了孩子,服务一切家长”的办园宗旨。2002年,我们更加重视园所文化建设,研读了中国传统经典,重温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教诲,认识到“情感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培养健康、快乐、主动发展的幸福儿童”的目标。2004年,随着园所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丰台二幼逐步形成了“乐教育”文化体系,同时我们建构了“用爱和教育实现一切梦想”的“8S”价值体系:对社会,二幼是独特的、分享的;对幼儿,二幼是支持的、阳光的;对家长,二幼是服务的、真诚的;对员工,二幼是满意的、成功的。2010年,二幼人对以“8S”为核心的“乐教育”体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和探索,完成了由“乐教育”向“至乐教育”的转变,虽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二幼人对“乐”更深刻的理解和追求。至乐,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是我们对促进儿童一生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职业的成长与幸福的更为深刻的思考。

“至乐”包括两个方面:“至”,即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学会发现、自主发展、主动创造。具体而言,即:发现自己、发现世界、发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内在精神世界;创造可能的自我和世界。“乐”,即:快乐的情感,热爱的态度,自我实现的能力。快乐的情感让发现更有色彩,热爱的态度让发展更有动力,自我实现的能力让创造更有价值。“至乐教育”让每一个人都在“至乐”的路上。

记者:您曾说过,园风是“爱”,凝聚力是“情”,请您具体说说这其中的含义,以及您对这“爱”与“情”背后的思考及发生的故事。

游向红:一个幼儿园的园风反映的是每一个个体共同的信仰。信仰决定一个人对生活和事业的态度,一个人有怎样的信仰,就会在怎样的信仰支配下行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其实园风的形成也是这样一个让爱晕染、让爱传递、让爱包围的过程。而爱的温度让大家凝聚,因为爱是温暖、爱是理解、爱是包容,爱让每一个人都快乐。“爱”的温度里是大家满满的“情”,丰台二幼人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体验到的是亲情、友情。

在园所管理过程中,我始终坚持“隐恶扬善”,其实这就是一种爱和善,我始终相信教职工是向美、向善的,是具有追求积极和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的。这种理念就是对教职工最大的信任和理解。因此,对于教职工中一些不是太妥当的行为,我一般不公开处理,而对于一些美好的人和事则给予大力宣传和弘扬。“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推选正直、善良的人,把优秀的教工树立为学习的先进和榜样。在每一次全园大会上,我都会表扬教师的进步,肯定教师的点滴付出。我园一直保持着每月召开一次月工作总结会议的制度,每个班的教师都会把自己班级的工作创新和亮点与大家分享,其他教师可在聆听与吸纳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并由衷地为同伴的闪光之处喝彩。我们崇尚“每一位为组织、园所付出努力的人都应当被尊敬与赞扬”的理念,坚持弘扬和倡导有爱、有情的积极的一面,从而使教师受到鼓舞,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正是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下,教师们习惯用正向思维看待人和事,让正能量在他们之间传递和扩大,感染和影响幼儿园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教师、家长和孩子。

张老师的女儿体弱多病,每天都要去医院治疗,园里为张老师特别申请了经济补助。与张老师搭班的甄老师为了照顾张老师接送女儿治疗,两年多来坚持每天上全天班,每天从早上7点上班到晚上6点下班。而张老师感念甄老师的付出,每天清晨四点起床带女儿去医院治疗,保证8:30准时到岗,以减轻甄老师的工作量。张老师有信息技术特长,每次园里活动或者教师们需要她提供技术支持时,她都满口答应,为此常常加班到深夜1~2点钟,她说:“大家都这么照顾、关心我,我的付出又能算得上什么呢。”正是因为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们更懂得团队和同伴的可贵;正是因为体会到他人真心的付出,教师们更愿意回馈爱。

nlc202309081910

在丰台二幼,有同志情、家长情、孩子情。今年9月10日傍晚离园的时候,中三班的全体家长集聚在一起给班里的教师过了一个特别的教师节。孩子们朗诵着由家长们自创的“感念师恩”的诗歌,大屏幕上播放着家长们精心制作的教师和小朋友共同成长的照片,所有在场的教师、家长、孩子都感动得哭了。班中有个孩子回家后画了一幅画:两个小朋友嘴巴弯弯向上翘着,眼角却有点点泪珠。妈妈问:“小朋友怎么了?”孩子回答:“哭了。”妈妈又问:“为什么哭呀?”孩子回答:“因为太爱,所以哭了。”孩子还不太会表达感动、激动的感受,但是他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爱,他们也深深地爱着教师。正如家长所说:“在制作孩子们的成长记录册时,我们发现教师在小班一年里给孩子们拍了一万多张照片,而教师自己的照片却很少,在仅有的几张照片中,教师没有一张正脸,要么正在指导孩子们游戏,要么正在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自己往往只露出侧脸或一个背影。教师们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孩子们身上,真是太不容易、太让我们感动了。”教师们日常点点滴滴的付出赢得了家长、孩子的爱戴。“爱是一盏明灯,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上述教师节活动中的感动和感恩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爱在无声中传递,温暖了丰台二幼。

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给了我智慧,也教导着我如何管理与做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生活中我把幼儿园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当成自己的家人。李老师30多岁才怀孕,然后出现先兆流产迹象,园里就让李老师全休保胎。休息期间由于出现严重的流产迹象,李老师非常焦虑,担心孩子出生后不健康。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亲自登门鼓励她、安慰她,缓解她的焦虑情绪。孩子出生后,李老师专门打电话来感谢我,她说:“游老师,幸亏您的鼓励,您一句‘有苗不愁长’,给了我信心和希望。”产假后,李老师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正值幼儿园接受市级示范园验收,她便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她说:“从怀孕到休完产假,一年多时间里,虽然园里很缺人手,但领导每次打电话都让我安心休假。园里这么照顾我,我若不认真工作,就觉得对不起园里领导、同伴对我的这份情意。”因为幼儿园用心关爱着教师,教师就会倍感人生的温馨和人性的美好,就会爱周围人、爱集体、爱孩子。“爱”成为了教师们的信仰,这种美好的感情支撑着他们去拼搏、去奉献、去回馈、去感恩,去实践美好和创造美好。

记者:您深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幼儿园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您特别重视教师的师德及专业能力建設,请谈谈您是如何具体引领教师获得这两方面发展的,好吗?

游向红:“参赞化育”是丰台二幼“至乐教育”的动力机制,取于《中庸》的第22章“参天地,赞化育”。参:即每一个成员都参与了新世界的创生;赞:每一个成员都赞助了共同体的运行;化:每一个成员的活动都在转化自己生存的环境;育:每一个成员都在共生的环境中孕育自己的新生。

“参—赞—化—育”的机制说明了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所有参与者是具有生命力的、是积极主动的,在这个生生不已的创造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是一个动力单元,整体的丰富性源自保存每个成员的个性。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将教师职业精神塑造与专业能力发展两方面作为重点。一方面,通过文化建设,如开展主题文化培训、师德演讲、师德论坛、阅读经典、讲述二幼故事、团队拓展等活动,以爱铸魂,构筑教师对幼儿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不懈追求的精神。另一方面,尊重教师的生命特质,创设适宜教师成长的和谐生态环境,服务于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为此,幼儿园搭建了多元平台,开展教师个人特长展示活动;鼓励教师根据兴趣爱好自组社团,将个人爱好转变为课程资源;形成好活动发布机制,筛选优质课程案例并在信息平台上发布,便于教师切磋与学习;坚持骨干教师走班制,骨干教师结合自己的课题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分享经验;鼓励教师自主申报承担园所大型活动,共同协商,各负其责,各展其才……这些方式和途径让教师的才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充分发挥,使他们获得职业成长的自信,并由此创造教育精彩,享受职业幸福。

记者: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您带领团队不断探寻、全方位打造,逐渐形成幼儿园的“至乐教育”理念。请您谈谈,“至乐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

游向红:“至乐教育”的“乐”有三层含义:快乐的情感、热爱的态度、自我实现的能力。乐是一种状态和境界,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教师们身上的“至乐”,是一种“沉浸于此,不觉其累”的专注和执著。孩子们身上的“至乐”,是一种自在、享受与喜悦,是孩子们感受到真实的自我。“至乐教育”让每个人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为积极的人生奠基”,让每一个人发现自身的能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创造并享受精彩的人生。“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让儿童按照自己内在的节律起舞”,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每一名教师能够按照自己内心的节律自由、灵动地展现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也希望教育能够呵护、守望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成长与绽放。因此,我们有了孩子们自主申报的“乐动小舞台”,有了展现个性爱好的“乐创小展台”,有了发挥自我能力的“乐讲小课堂”。我们有了跳一整天舞蹈也不觉累的马老师,有了爱好信息技术的王老师,有了带领孩子们唱歌的蓓蓓老师……因为热爱而专注,因为快乐而沉浸,因为发现自我而光芒四射,就如每一朵花,无论艳丽、清秀抑或柔嫩娇小,都各自绽放出独特的芳姿。

记者:我们注意到,丰台二幼在“美的教育”方面很有特色,请介绍一下你们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游向红:幼儿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对美好心灵的培育。所以,我们希望把美好的世界带进幼儿园、带给儿童。我们希望用美的环境去教育人、启迪人、影响人,因为人的心灵被美启迪之后,才能真正地向美、向善,实现独立自我的精神成长。因此我们非常重视环境的美,教育的美。我希望孩子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美的事物,让进入园所的每一个孩子、教师如同置身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他们抬眼可见的是艺术、是触手可及的图书,让感受文化艺术之美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种常态。所以,我们在幼儿园的楼道里摆放着精美的瓷器、陶艺作品,墙上有大幅的艺术作品,书架上有可自由翻阅的绘本图书。十年来,楼道里没有打碎过一件艺术品,没有丢失过一本书,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完好无损。孩子们在美的环境里感受着美、体验着美,也生长着心灵的美、行为的美。

nlc202309081910

我们不仅创设美的环境,还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只要有机会,我们就带着幼儿亲近自然,引导幼儿发现和感受神奇的自然之美;开展绘本阅读、儿童诗歌欣赏与创作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文学之美;通过参观美术馆、与画家对话、走进音乐厅、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让幼儿体验艺术之美;在社会文化生活中,通过“寻找身边美的行为”、评选“美丽小使者”、讨论制定幼儿园行为规范等活动,发现和践行行为礼仪之美……在美的旅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大班的孩子们在筹备童话剧《小狐狸卖空气》时,谁也不愿意演奶奶,孩子们说:“奶奶太老了,不漂亮。”于是“发现奶奶的美”活动诞生了。孩子们向家人了解奶奶的故事,然后或以繪画形式记录奶奶的故事,或向小朋友讲述奶奶的故事,还开展了“美丽奶奶摄影展”。一下子,孩子们发现了奶奶各种各样的美,有的说“奶奶的眼睛最美,一次,我生病了,奶奶整晚照顾我,我看到奶奶的眼睛都哭红了”。有的说“奶奶的手最美,每天给我做好吃的饭菜,还拉着我的手送我上幼儿园”……孩子们明白了美不仅在外表,更在内心,奶奶的美在于一言一行。

记者:在丰台二幼,孩子健康、快乐、主动发展,教师则有三乐(在成就儿童中享受创造之乐,在成就自我中享受成长之乐,在成就团队中享受互助之乐),请问这种积极美好的氛围是怎么形成的?

游向红: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与美感给我的管理工作带来深刻的启发。“参赞化育”和“至乐”思想,启迪我要把园所中每一个人的能量与智慧聚集起来、贯通起来,把教师的潜能与天性发挥出来。园里的蓓蓓老师酷爱音乐与教育,业余钢琴十级。一天,她手里拿着一本乐谱来找我:“游老师,我和孩子们共同创作了我园的《幼儿之歌》和《教师之歌》,您听听。”她弹起钢琴唱着歌,那优美的旋律与饱含深情的歌词让我热泪盈眶。我支持蓓蓓老师将歌曲录制成唱片,而歌唱的人就是我园的教师和孩子。因为我相信,当我们支持了教师,教师就懂得了如何去支持儿童。后来,蓓蓓老师在他们班孩子的要求下组织了班级“稚美童音演唱会”,成立了“稚美童音”合唱团,这个合唱团一直延续至今。

教师的个人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扶持。为发挥教师自身能量,在教师自愿、自主的基础上,我们组建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我们还有4个教师自主服务小组:教育民主服务、教育培训服务、教育技术服务和信息宣传服务小组。以“教育培训服务小组”为例,相关负责人会定期征集教师意见,然后根据教师需求自主开展培训。这种培训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方式,为教师个人或组群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帮助。同时,“教育培训服务小组”会依据教师当前需要灵活自主地发展本组成员,发现和挖掘教师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将其作为培训内容,既推进了教师个人的成长,又促进了园所教育质量的提高。在不同的共同体中,骨干教师、特色教师、青年教师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促互助关系由此形成。温暖美好的氛围让大家享受着职业的幸福。

记者:现在不少年轻教师入职前可能踌躇满志,但一旦在工作中遭遇困难就可能动摇甚至退缩。您为什么能在幼教岗位坚守35年呢?

游向红:让我坚守幼教事业35年的就是“认真”二字。因为我信奉“做一天和尚就要撞响一天钟”的道理,无论热爱与否,无论明天你将身处何处,只要你今天在这个岗位上,就一定要将眼前该做的事情做好。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对自己不凑合、对工作不凑合,心中要有高的标准,把当下的事情做到最好。因为,唯有做好当下的事,才会从中享受到快乐。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每一件小事都出彩,就能从中发现美好。当一个美好连接着一个美好,用美好串联起美丽的人生历程,一路风景一路花开,我们就有信心、有心情继续做下去。如果工作中一个失败连接着一个失败,一个沮丧连接着一个沮丧,我想我可能也无法坚持走35年。所以,我们要把脚下的路走成幸福、美好的样子!这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记者:一名优秀的园长必定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从您做教师和做园长的两个视角来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关键是什么?

游向红: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内在的需求。人需寻得所爱,当我们寻得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时,我们便获得了精神上的独立,精神独立才能让一个人的潜能得以完全释放、发挥,当“成为好老师”变成一个人的内在需求时,其中所有的追求、执著就与刻苦、勤奋无关,我们看其甚苦,他却乐在其中,享受其中。所以,要成为优秀教师首先要有内在的需求。

第二,要具有美好的情怀。情怀就是以心灵的满足而不是以功利的得失作为自己行为标准的一种品质。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就需要怀着美好的情怀去做事,这样才能投入我们的全部情感,去实现自我的价值。

第三,要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股向上的力量,成为我们不断追求的动力,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前进中的任何困难与挫折,朝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在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走向优秀。

第四,要成为最好的自己。人有无限潜能,当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尽自己的全力,做最好的自己时,那么我们离优秀就更近一步了。

运动训练教育之思想教育 第7篇

一、培养运动员百折不挠的坚强品质

在运动训练中, 每一个动作乃至细节都极具挑战性, 运动员对每一项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亲自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运动员必须进行较大的体力劳动, 挑战自我, 进行反复的魔鬼式训练, 这样的训练模式下, 运动员很容易就会觉得身体疲劳, 肌肉疼痛和酸胀,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情绪, 如怕苦、怕累怕疼、怕受伤等, 大大降低了运动训练的效率。这时, 教练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运动员不畏艰难, 坚持不懈, 百折不挠的坚韧品质, 多和运动员交流, 鼓励运动员不要放弃, 以此克服运动训练中产生的一系列心里障碍。运动精神是一个运动员的精神支柱, 缺乏了百折不挠的运动精神, 运动员就容易妥协, 很难挖掘出自己的潜在力量, 严重的可能会误其一生。

二、学会为人处事

我们常说,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其实这并不是天生的现象。长期做运动训练的人, 由于接触做多的就是复杂高难度的训练动作, 思想都比较的简单, 行动都比较直接, 易冲动, 自控能力较差, 有种自以为是的自我感觉, 在言行举止上对自己要求不高。这样运动运就容易得罪身边和他接触的人。其实这并不是运动员本身的素质, 是由长期的训练环境的单一所导致的, 在常人眼中, 运动员是属于易犯错误, 不易管教的另类问题, 认为对引导型教育对他们不会起到教育效果, 犯了错误后, 只有通过处分和体罚的手段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就目前而言, 处分是运动员犯错后接受的最多的惩罚, 教练在做这样的决定的时候, 往往忽略了运动员本身会具有的叛逆心理。做运动的人, 本身都是比较有个性的人, 一弹你激起他的叛逆心理, 说不定他就会和你死扛到底。因此, 在思品教育的管理中, 教练员要动用现代教育理念, 树立先成“人”再成“才”的观念, 要教会运动员如何去做人, 利用学习、训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思品教育的素材, 通过沟通与交流, 教育他们遵纪守法、遵守公德、尊老爱幼、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积极向上, 懂得怎样做人, 怎样与老师相处, 怎样与同学相处, 怎样交好朋友, 只有让他们学会良好的为人处事方式,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才能以阳光运动员的面貌展现在师生的面前, 才能在学习、训练、生活中有更好的发展。

三、建立运动员的组织观念, 培养运动员自觉性服从安排的精神

运动训练是一种团队训练,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 在训练过程中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时十分有必要的。运动员不能因为太累或者怕吃苦而拒绝此类训练, 还有的运动员认为应该表现的洒脱, 不被约束, 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样才显得个性, 才与众不同。但是所有的训练毕竟不是针对某个人的, 它是团队技能和运动成绩提高的保障。运动员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就没有组织观念, 很难想象, 在比赛的时候, 他会有坚强的意志力。所以教练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培养运动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使其养成一切行动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在这样有秩序有目标的训练下, 运动技能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四、团队精神

运动训练从内容到形式, 从方法到要求, 都能体现出较好的团队精神。也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目标一致的队伍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但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运动员都想表现自己、证明自己, 这样的心思我们无可厚非, 但要建立在不破坏团队荣誉的机床上。因此在运动训练中, 教练要大力提倡运动员相互尊重, 互教互学, 相互配合, 团结协作的思想, 建立抛弃个人私心杂念, 先人后己, 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竞争性

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训练计划的实施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 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 同时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 失败的痛苦, 进步的喜悦, 拼搏的乐趣, 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有助于激起运动运的好胜心理, 从而提高取得胜利的几率。

参考文献

日本教育对中国教育之启示初探 第8篇

《中庸》对教育做了如下定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对于个人发展,一个国家的兴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育,是为了人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人,而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因为人和教育的发展,都要受社会发展的制约。社会是一个大环境,一个总系统,而教育则是其中一个分支系统。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表面上看,是经济科技的竞争,但深究其里,则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比较,是国民综合素质的大比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程度,教育机制的竞争。”[1]

由此我们可知,作为个人,通过教育,可以在社会大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教育则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提供最新鲜的来源与永恒的动力。

二、日本的教育体系

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在其明治维新时,便提出了“教育立国”的口号。日本是二战前在亚洲唯一取得现代化成功的国家,二战后现代化丧失殆尽的日本,又奇迹般迅速复兴并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位。汤中南在《日本文化与现代化》一书中说道:“日本其腾飞的背后,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甚至一定意义来说,日本教育的成功,是日本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2]

而曾一度被日本崇拜借鉴学习的中华民族,在经历过一系列的坎坷波折后,教育事业现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教育制度发达的日本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希望通过对日本教育现状的研究,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稳步发展。

与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相同,日本现在也是“六三三四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的学校教育体制。下面,按教育阶段,从其各自的实施形式,教育目标及教育内容进行说明:

日本教育按等级可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大部分: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六三三四制”教育体制方面,中国与日本相似,但从教育目标及教学内容中可发现日本教育的特殊之处:

第一,日本从中等教育开始,各级各类学校都设置了职业技术学科。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力,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日本,已经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完整的职业技术系统。而这种健全的职业技术也为学生进入社会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自身在早期便对以后择业就业有所准备。

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政府只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市场运行失灵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宏观调控,并提供完备的服务体系。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文部科学省没有专门管理大学生就业的机构,负责学生就业的部门为厚生劳动省。厚生劳动省设有“学生职业综合支援中心”,各都道府县也设有“学生职业中心”。这些就业机构在服务功能、服务内容和手段上都具有完善性、丰富性和时效性。

第三,日本高校在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各高校设有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的专门化机构,这些机构设备齐全,资金充足,特别是其就业指导人员都是拥有高等教育学或心理学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人士。其次,日本各高校都十分注重学生就业服务的质量和内容。同时对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包罗万象,细致周到。而且这些高校的就业指导是全程式的跟踪服务,从学生入学前、入学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给予关注。

三、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在日本,高校学生毕业走入社会这一角色转换环节,政府,学校,学生自身都各尽其职,形成了完善的系统,而我国则仍处起步阶段。

这一现象的产生是与国家所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中国在经过1978年的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市场经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的教育也在努力跟上时代发展要求,进行改革,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教育需求的变化,逐渐改变上世纪50年代初为适应计划经济而实行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只需要政府单方面努力,更需要学校,社会乃至学生自身的努力。在此,笔者从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四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1、政府方面

政府在学校教育改革方面,可以借鉴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的早期阶段发展,在初中等教育改革中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目。在传统的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知识的实际应用,更彻底的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此外,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大胆交给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市场规律来促其成长,政府则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形成就业服务体系的市场成长为主,政府掌控为辅的发展模式。

2、学校方面

学校方面,尤其是高校,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现在,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就业指导体系处起步阶段,仍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所以,高校要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要真正把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符合国情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另外,高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在此,特别提出职业规划师这一职业。在中国目前的就业环境中,人才越来越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就业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就业处副处长田光哲分析认为,职业指导是我国非常短缺的一项服务,而目前国内职业指导人员队伍存在人员数量少,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合格的职业规划师则更少的问题。据全美职业发展协会统计,美国1999年就有16万名职业规划师,平均一个职业规划师面对3000人;跳槽者中有超过37%的人接受过职业规划咨询服务。按此比例保守估计,中国(每10000人面对一名职业规划师)至少需要130万认证职业规划师。所以,加快职业规划师一行业的发展迫在眉睫,而这也关系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能否真正做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从重服务和管理功能转变到重教育功能。

3、社会方面

社会企业应该注重人才吸纳的工作,重视与各高校的紧密合作。可以给予有效的经费支持;通过有效途径定期发布招聘信息;还可以与高校共同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此外,注重为即将毕业的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通过这些方式既可早一步吸纳到人才,还能减轻社会的就业负担。

另外,服务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中介机构如人才租赁公司、人才中介公司等也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同时还可为招聘方制定有效的人员招聘计划并提供优秀人选。

4、学生方面

学生自身,必须明确社会大环境与自身的实际条件。尽早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来发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潜力。在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要以长远的眼光认清形势,积极转变择业观念。从自身实际出发,调整好心态,正确进行自我分析,评价与定位,找到真正能发挥自己社会价值的社会岗位。

结语

教育,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自身发展,国家实力提升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类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教育要改善,这些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而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为了人的成长与发展,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在学生转变为社会生产者的角色转换中,职业技术教育起到主线贯穿作用,而毕业生就业指导则起到一种转换器的作用,如何使这过渡期顺利进行,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投资能否转换为社会回报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事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需要我们在结合国外先进就业指导制度的同时,结合实际国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型,使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有力的作用。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引进与发展,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由国家分配转变为市场与人才的双向选择, 这一转变, 需要整个教育体系以及政府, 高校, 社会和就业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进行。本文以此为切入点, 通过学习日本的教育希望能对我国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教育,日本现行教育制度,就业指导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走在教育的边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P66。

学前教育之英语教育 第9篇

这两种状态都直接危及教育的价值。个人所受教育偏离工作所需教育会对个人生产力和收入产生负面效应,不仅影响教育收益率本身,而且影响教育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之间的平衡,破坏教育与收入、收入分配及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最终影响教育的价值实现并遏制教育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张不断影响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体系,导致一些部门和地区过度储存人力资本,另一些部门和地区则严重缺乏人力资本。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在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以及求职成本过高;另一些学者则从教育收益率的角度出发,将我国教育收益率的低增长、城乡间教育收益率差异、教育成本补偿等问题纳入视野,认为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源于地区和部门间实物资本积累的不平衡以及资本报酬率的差异。现实经济中,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结合状况确实会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中,并借助劳动力供求中的制度性缺陷产生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但是,我国的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问题有着深刻的教育体制背景,从本质上来看,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劳动力市场和物质资本积累存在的外源性缺陷将教育体制存在的内源性缺陷放大后的一种表现。因此,从教育体制的角度探讨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问题,可以更清晰地梳理出该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而对未来的教育发展大有裨益

一、劳动力市场的困境:如何辨别教育的层次性

当前,面向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存在两种不利的变化。第一,供求总量的失衡迫使学生改变受教育期限如果职位供给中设定的工作所需教育年限恰好等于个人所受教育年限,那么劳动力市场的职位供给量就将远远小于求职量。供求不平衡迫使一部分职位提高工作所需教育年限,并相应提高薪酬;另一部分职位则降低工作所需教育年限,并降低薪酬。这就迫使一部分学生选择延长教育期限的过度教育,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选择提前就业的教育不足。第二,供求结构的失衡迫使学生改变受教育期限。发达地区、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就业收益高于其他部门和地区,人力资本便大量流向这些区域和部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发达地区、教育和文化艺术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在劳动力供求中过度教育的倾向非常明显,而欠发达地区、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公共事业、卫生体育业和社会福利的教育不足问题则较为明显。

从表面上看,劳动力供求所引发的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源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与求职成本过高。但实际上,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我国教育体系缺乏层次性:一方面,在同一学历下,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的趋同性较高,很难塑造有特点、有差异的受教育者,这使得劳动力需求方难以辨别学生的业务能力与技巧,只能选择学校排名作为差异性的标准;另一方面,“规模求大,学科求全,层次求高”是所有学校的诉求,每所学校都试图培养出兼具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就造成劳动力需求方无法确定求职者所受教育在就业目标上的差异,因而只能选择学历高低作为差异性的标准。最终,一部分高薪职位以高学历、名校为标准迫使学生接受过度教育,而另一些低薪职位的应聘者又存在普遍的教育不足。

二、收入不平等的难题:如何消除教育收益率的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收益率虽然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教育收益率的变化在行业、地区和城乡间并不均衡。首先,高收益行业中教育收益率虽然较高,但低于工作所需教育的平均收益率,存在过度教育削弱教育收益率的现象,而低收益行业中则存在教育不足造成负教育收益率的现象。其次,在高资本积累和高资本收益率的发达地区,劳动力的边际增长率更高。目前我国职工工资与边际产量尚存在相当差距,而且接受教育程度越高这一差距越大,这说明发达地区的过度教育现象并未得到足够的收益补偿。未来,该地区的工资将不断靠近边际产量,从而继续拉大不同地区间的收入水平。最后,虽然许多研究发现我国教育的社会收益率远高于私人收益率,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劳动力的边际增长率较低,而工资水平更低,这就压制了当地有关部门对教育投入成本的补偿能力,教育不足的现象比较严重。而随着地区间迁移成本的降低,大量教育不足的劳动力进入发达地区谋求更高的报酬,发达地区许多岗位的教育不足问题更加严重。

从资本的角度观察,行业、地区和城乡间差异所引发的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源于资本积累程度和资本收益率的差异,通过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循环的相互作用,行业、地区和城乡间的收入差异向教育体系扩散。但从教育体制的角度观察,更深层的原因可能在于我国教育体系缺乏效率性。首先,我国教育体制的计划性阻碍了各类学校在办学方针、学科建设、培养模式上的自主性,使得学校既缺乏市场需求导向型的办学理念,也缺乏落实需求导向的办学方法。教育被动地服从于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和不平衡经济发展的约束,学生被动地选择低效教育下最有利的就学方式。既然低效教育赋予学生的就业能力难以评估,那么社会选择学生的标准就必然发生扭曲,受教育者也就只能在教育成本与收益的配比中选择适合自身的学历过程,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便难以避免。其次,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如果某个受教育者试图借助教育改善自身在收入分配体系中的地位,而他又处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弱势,那么他可以接受过度教育,通过欠发达地区落后学校的低学历一步步跨进发达地区名牌学校进而拥有高学历,用更长的受教育时间弥补自身在教育资源上的劣势。或者可以借助教育不足来增加教育成本的回收速度与回收时间,如农村教育资源弱化、城乡收入差距增大以及向城市迁移成本降低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受教育者对教育机会成本的感受,导致农村地区高中入学率下降。最后,我国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和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重视程度不够必然降低大多数受教育者接受合适教育的机会,转而使教育走向两个极端,即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

三、破解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的关键: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

从教育体制的角度观察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问题不难发现,其根源在于教育体制的改革滞后于急速变动的市场改革与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建立层次丰富、特色分明、运行高效的教育体制,才能降低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的发生,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机制

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和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过程必须以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技能人才,遵循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体现多元化、立体式、开放型的现代人才培养特征,以此为指导创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方向分流教育”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培养,为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各项能力才能有成长的空间,我国教育机制的层次性和效率才能得以提升。

2.兼顾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不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会引起教育收益率的差异,使制度因素、物质资本、生产技术差异的负面影响被放大,导致收入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可流动的教师资源配置体系,强化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扶持,打破优势社会群体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倡导“教育适度”的理念。通过创造不同群体的教育均等机会,实现从教育资源重点配置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转变,真正使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对教育收益产生正面作用。

3.增加教育投资的力度与途径

学前教育之英语教育 第10篇

一、引言

我国创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从20 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及经济发展的转型,在以“创业促进就业”、“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等政策的直接影响下,创业教育日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改革方向。随着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创业教育研究的各种理论也相继产生,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业教育理念。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及体制的强力推动,我国的创业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发展中缺少专业化的积累与支持,也缺少不同教育模式的竞争,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整体上看,我国创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理念上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模式与理论,也没有达成教育者对创业教育的均衡共识。教育共识问题看起来是个老旧问题,不宜通过行政手段强力达成统一,需要经过充分的理论探讨与辨析才能够形成。在笔者看来,在创业教育的发展上,至少有两个重要共识问题需要经过理论探讨与辨析才能达成。第一,高校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从实践中看,对这组关系的认知还是比较混乱的,主要表现在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在方向上割裂开来,在制度设计上使得这两种教育方式缺少整体感与方向性。第二,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问题。在教育实践中,很多学校将二者混合为一,并着力强调创业教育是创新性创业教育,对二者的教育内涵、目标及运作体系没有进行细致区分,导致创业教育成为无所不包的素质教育模式,不利于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从本质上看,上述两组关系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及教育实践的选择与方向问题。

二、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关系之辨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所形成的学科分工是基于知识传授的庞大规模及社会分工的日益专业化所致。各学科进行专业化的分工是基于其各自专业化的发展,每个学科成为高等教育整体的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长期教育积累所形成的某种教育或知识传统,这种分工方式也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就如同在当今大学里,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分工大家认为是合理的一样。正是由于这种知识或教育传统的存在,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与学科,在整体的制度设计上,导致这两种本身关系复杂、有着一致内在联系的学科割裂开来。

当然,在很多教育者看来,我国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二者的发展历史与学科基础是不一样的。就业教育发展在前,学科积淀深厚; 创业教育是后起学科,但发展迅速,知识积淀较浅。两种教育模式各自形成自身的知识传统与知识体系,因此认为两种教育模式的分离是合理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从事实上看,就业教育发展历史较长,诞生较早; 创业教育确实是发展比较晚,二者的发展轨迹貌似是平行的。其实不然,这两种教育模式的发展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交集,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具体来说,第一,在就业教育过程中肯定要涉及对学生创业精神及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在其职业生涯发展中不仅有就业之需,更有职业发展的要求; 第二,创业教育本身也会涉及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匹配问题,没有职业积累便无创业之基础; 第三,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其职业发展也是漫长而连续的,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是人的发展之需要[1]。教育者在进行就业教育过程中,无法预料一个学生未来面临的人生际遇及职业发展方向,因此将就业与创业相结合作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一个整体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进行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就必然意味着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笛卡尔曾言,在观察一个纯粹的命题之后如果想从中推导出结论,不妨以连续性的思维方式对这些相关命题通读一遍后,就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构想与分析,这样也许我们的认知能力会从这些命题的关系中得到提高[2]。笛卡尔的思维方式无疑对我们是有启发的,从今天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来看,这两个命题不可能是毫无联系的。这两个在实践中被割裂的知识传统,需要从一个相关的连接角度将其联系起来,而连接点就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及相类似的知识传统反对实践中将其割裂开来,因此,二者的融合是必要的。

从当前的教育实践上,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已经在制度体系及教育改革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比如2007 年,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指导的相关文件中,就要求高校应该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统一为一个学科体系,在实践中要同时进行。与此同时,一些高校也在体制、观念上积极创新,从实践中促进了这两种教育模式的融合。比如,武汉理工大学推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一体化改革; 福建师范大学提出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等。

从人类思维的认知规律上看,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上的融合、交集也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这两个学科的发展规律及教育实践的要求。从认知发生学上看,当现有的两种现象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与互补性,那么人会在实践中倾向创造一个新的模式来促进其融合发展。同样的道理,对教育者而言,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高度的互补性,二者的融合能够创造出1 + 1 > 2 的效果来。因此,我们在今天需要创造一个制度或观念来调整这两种教育实践的融合,做出二者一体化改革的努力,早日构建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为基础的、符合其人生发展轨迹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三、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之辨

最早提出经济发展创新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将企业家在创业活动中通过建立“新型函数关系”来改变经济绩效的行为就是创新[3]。在熊彼特看来,经济的增长是企业家不断创新的结果,没有创新就没有经济发展。为此,他提出五种具体的创新形式,后来者将这五种形式归结为经济发展中的“技术与制度创新”。其中,技术创新不是企业家的工作,而是企业家将已经发明出来的技术用于其商业活动的行为,也就是要求企业家致力于将现有的技术进行商业配置,以取得最大经济效应; 而制度创新则是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运用的一种制度、资源配置的能力。此后,人们将创新的外延不断扩大,逐步背离了熊彼特的观点,认为在实践中一切能够打破常规的方法与行为皆是创新,无疑,这种认知对创新而言太过于广义。

创业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很久就确立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但人们对创业的认知在内涵上却是不断发展的,从整体上看,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指的就是创办企业的行为与过程; 广义上的创业则泛指开创事业或是包含各类创新的行为。由此看来,广义的创业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几乎是无所不包,比如,一项生产线的小技术改进或是影响人类命运的重大发明; 狭义意义上的创业内涵则是单一的、固定的,创业者在创办企业过程中可以是基于创新而进行,也可以是基于模仿而进行,但不影响其狭义的内涵。在具体的创业实践中,模仿性质的创业行为要远远多于创新性质的创业行为,毕竟在市场行为中任何的竞争者均会模仿前人已有的经验。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经验、创业资金及创业资源的动员能力,模仿的过程是降低风险及节省创业成本的有效途径,此时创业者只需要做好一个管理者就可以。实践中的很多创业者即是如此,如果其一直是满足于重复获取市场的平均利润,可以说终其一生无须创新。创新性质的创业并不容易,需要创业者在创业中构造“新的函数体系”,在管理上是企业家的行为,这种创业显然只能是发生在经验丰富、资本雄厚的企业家身上,而不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能够为之的。

从上述分析可知,广义上的创新与创业,不论怎么给其下定义,其内涵与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而狭义上的创新与创业,二者之间有联系,但各有差异。

今天,在经济实践中,狭义上的创新与创业已经联系在一起了,但人们对熊皮特的理论却没有完全正确认知,简单认为创业必须是基于创新才能进行,以至于使得创业教育走进一个重大的误区———在创新与创业内涵为完全澄清的情况下,将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混在一起并大力强化。显然,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混为一体的情况在我国大学中极为普遍,且有强化之趋势,二者的混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使得创业教育出现其“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压力。在发达国家,我们可以看到其创业教育是基于狭义范围内的商学院教育模式,可以向全体学生开设,但却没有承担创新教育的任务。

当然,我国将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混在一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在一个资源即将耗尽、人口老龄化增速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转型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急迫要求社会创新,用创新来推动产业及经济转型。但这种急迫性不能够让教育实践违背其客观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越是情势急迫,越需要还原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本来面目,让这两种教育模式按其自身的体系、内容及规律去发展。即便是广义的创业教育,也难以承担起创新的责任,遑论是狭义的创业教育。众所周知,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需要我们对当前教育制度进行结构性改革,改变当前的灌输式理论学习与考试评价式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对教育制度的修修补补就能够推行创新教育的。因此,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应该分离,在各自的道路上去发展。为此,我们应该有以下共识: 第一,今天我们已经不再需要一个类似于“素质教育”这样一种无所不包,但又无所事事的教育模式,应该将素质教育中的创业教育进行系统化、具体化、专业化的落实并推进。第二,创业教育其目标是有限的,也是实用的; 创新教育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其真正推进需要我们对当前的教育制度进行整体性的结构改革,实用主义的创业教育显然无法完成创新教育的历史使命。第三,大学教育是专业性的,这就要求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必须是在其狭义范围内开展。第四,创业教育即便是在实践中完成创新教育的部分目标或内容,也并不影响创业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推进。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日益深化的时代,高等教育从未像今天这样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力资本生产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器”。尽管如此,高等教育改革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供挖掘。高等教育发展史也表明,任何情况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注重大学精神的改变,必须专注大学教育理念的改变或创新,教育者需要用新时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具体的教育实践。无疑,创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也必须遵循上述规律。

今天,谈及创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恐怕没有一个人不会不赞同的。但是在当前大学教育实践中,要真正落实好创业教育的发展也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创业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只开设几门课程或从事创业实践就能完成的,它实际上涉及中国大学教育理念转型的问题。换言之,即发展创业教育,实际上是重新界定本科教育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及教育模式等问题。简单而言,创业教育要得到深入发展,必须与就业教育相融合,也必须与创新教育相分离。

参考文献

[1]曹扬,邹云龙.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14(2):199-202.

[2][法]勒内·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9.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之我见 第11篇

一、大众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

大众教育是一种量的教育,其量在《教育法》里已经非常明确,是指全国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唯有面向全国的符合教育年龄的青少年,才能够“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对于学校来说,大众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教育。

1.大众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得到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的教育。《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教育应当是面向所有的学生,而不只是对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况且,教育对贫困者和残疾人也是一视同仁的,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应当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无可非议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分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岗位上,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关心全校学生的学习,对每个学生都要尊重,没有歧视、没有偏见,积极引导他们认真接受教育,不得以各种理由、各种借口阻止适龄孩子上学。

2.大众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出中学教育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中学教学应当侧重于基础性的教育,实行实用性教学、趣味性教学和个性化教学,以学以致用、发展兴趣、培养个性为方向。教学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兴趣发展课、个性选修课,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从目标单一的“培养模式”走出来,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样的人格,由此也反映了新时代的价值观,是新的时代精神、时代发展对人的发展要求的集中体现。

3.大众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

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了终身教育、走向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理念,其最终目的是使人“学会生存”。使人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作为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来承担社会各种不同的责任。所以学校的教育是来培养人的,而不是来培养技术人才的,也可以说是为培养技术人才打好做人和能力的基础的。培养人包括这几个方面:拥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学会做人,拥有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懂得社会规则,维护安定;拥有个性的发展,推动社会。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设置课程,如人文课、自然课、社会课、生活课作为教学的公共课,以技术课、艺术课、分析课作为兴趣课或选修课。这样既培养人的共性,又能培养人的个性;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适应个性的发展。

二、精英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需

精英教育是一种质的教育,着重于优秀的教育,即是在大众化平台上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教育。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的,要使社会继续前进、持续发展,必定要有精英人才,而精英需要发现,需要培养,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应当在中学时代,在中学时代就要打好底子,否则为时已晚。

1.精英教育培养国家人才的需求

在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我们可以看到人才越来越显得重要,现在已经到了人才时代。而竞争空前激烈的主要焦点就是人才,也就是精英人才资源的争夺和竞争。可以说,有了某一方面的精英人才,就拥有了该方面的核心技术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和战略竞争力。少数具有较佳天赋和潜质的学生成长为高精尖人才,将来可以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骨干和领导者,其中不乏领袖和大师级人物。从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看,构建中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理念也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例如,以计算机技术为例,最早的计算机是为军事战争服务的,如今各领域都不难见到它的身影。这些技术领域的互相结合,催生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研究的难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北大教授王选发明的计算机激光照排汉字处理系统举世闻名,它将计算机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印刷领域,并且现在已经发展许多的功能。面对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新的科学也在不断兴起,高端的管理人才也非常需求。作为中学这一层次,虽然不能直接培养高端的人才,至少要能够挖掘一些、培养一些或是发展一些有能力的学生,让他们在中学时代能够崭露头角,不至于遭到埋没。而那些兴趣课、选修课的设置,就是用来发现各类人才的。

2.精英教育是实现公平教育的需求

教育要公平化,教育资源要公平利用。这是《教育法》所提出的要求。什么叫公平?公平教育就是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使用相同的教育资源使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教育。这里要对“相应”有个科学性的理解。“相应”即为与社会和个性的发展相吻合、相适应。在中学时代,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拓展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位学生不能接受而非要接受,那位学生需要接受更多的而不给予接受,这都是不公平的体现,因为在教学中你没有使这样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反而是受到了抑制,这种抑制进而就会演变成对学生的一种摧残,那有何公平可言?如果中学教育一味追求大众教育,而忽略了精英教育,那么即是对国家人才的培养的一种延误,又如果中学教育一味追求大众教育而又不至于延误人才的培养,那么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就要依靠社会,那么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尚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和要求,这只能在中学教育中得到实现。只有这样,才真正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方法,这是公平教育的根基。

3.精英教育是展现个性发展的需要

人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即每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个性特点都是不一样的。人的发展也是多层面的,因此不能简单地要求统一。也正因如此,才能够满足不同阶层的人的需求,每个阶层都能得到合理地分配,才能做到“优劣得所,有所广益”。从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来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精英教育满足了一部分出类拔萃的学生与杰出教师在宽松的环境中探索高深学问的需要。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正是顺应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学生实现远大抱负的需要,因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不同个性的学生,接受学校的教育后,成为同一个模型,那是国民教育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美国耶鲁大学认为让学生涉猎不同的专业,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并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己该选择什么。哈佛大学塑造的精英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认为:“作为学者,其根本任务便是自由而勇敢地从事物的表象中揭示真实,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导人。”他提出了“依靠自我,尊重自我,独立自助,崇尚个性”的观点。

三、精英教育要建立在大众教育的基础上

精英不是独立的,精英教育也不是单独的个性形态的教育,它是离不开大众教育这一基础的。因为,精英首先是人,而大众教育就是来培养人的,精英应当是做人基础上的精英,需要有做人的道德品质、做人的社会规范和做人的基本素养。所以,精英教育要建立在大众教育的基础上。

1.精英教育必须生存于大众教育

精英必须具备人的品质,因为思想的素养和性格特质是人人所必需的。大众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精英接受大众教育,就是要求其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坚强的性格特质,有人生的价值目标。这也符合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所以,培养精英首先要明确是要培养其做人。培养做人,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才是教育的根基。其次,使得学生懂得,自己不仅有学的权利,更有为他人贡献智慧的义务,自己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同时也是一位教育者。再次,能让不同背景的学生将各自的不同的经验带进学校大课堂,各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锋、整合,使学生接触到更多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培养了多角度的思辨能力,使其懂得人生的价值是和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对学生“做人的教育”才得以完善。具备“人的意识”的精英,才能在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为社会、国家贡献他们的智慧,同时也为社会的融合和稳定提供了部分基础。

2.精英教育必须依赖于大众教育

民国教育与现今教育比较之二事 第12篇

近年多见讥讽中国几十年来的教育不如民国期间的教育之论,鄙人浅陋,对民国期间的国民教育情况知之甚少, 故难以厘定是非。但从钱穆先生《文化与教育》中叙说的情况,与近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状况作一比较, 大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于此随举二事:一曰民国时期“中学校似专为投考大学之预备而设”,二曰民国时期“学生在各科学科上所花之精力, 几乎强半为修习英语之时间”。回首近三十多年的中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 相承之迹甚明。

先说其一。钱穆先生在《改革中等教育议》(写于1941年)中指出:“目前中等教育第一大病,在仅以中等教育为升入大学教育之中段预备教育。”钱先生说:“各阶段之教育,本各有独特之任务,中学校非专为投考大学之预备而设。中等学校知识学业之传授,并不当占最高之地位。大要言之,应以锻炼体魄、陶冶意志、培养情操、开发智能为主,而传授知识与技能次之。今日国内有一至可悲之现象, 厥为知识分子体魄与精力之不够达标。一二十岁上下之中学毕业生已渐具书生气, 精神意识已嫌早熟。至大学毕业,年未壮立, 而少年英锐之气已消磨殆尽非老成,即颓唐。”

自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以后,中学的高考升学率、重本率是极其重要的评价标准。中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升入大学教育。因此, 教学内容基本与高考科目挂钩, 与高考科目一致者称“主课”,其余为“副课”,所学专业过窄,学生的体魄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培养、智能开发常被忽视。升入大学者只是中学生之一部分(近十多年比例逐渐在增多 ),存在知识储备不厚, 学术视野不宽的弊病,而更为悲催的是,体魄不够达标者数量不少, 近视眼者更多。升学压力过大,精神颓唐,对于没能考上大学的学生来说,其结果更是可想而知! 没想到民国之中学教育也是如此这般, 可见这还不是解放以后的发明。

再说其二。钱穆先生在《从整个国家教育之革新来谈中等教育》(写于1942年)中就英语教学的诟病予以申斥:“中学教育之中心责任, 乃不啻为投考大学之英文补习学校。学生在各科学科上所花之精力, 几乎强半为修习英语之时间。然若此学生将来并无升入大学之机会, 则其研习英语之功夫亦强半等于白费。……二十年来, 各大学中学之晨夕孜孜披一卷二高声朗诵者, 百分之百皆诵英文, 绝无一人焉读本国文学者。……英国学校决不以教授德文为主课, 德国学校决不以教授英文为主课, 英德学校皆各以教授其本国文字文学为主课,何以中国学校独必以教授英文为主课乎? ”

钱先生在1942年既说“二十年来”,则此种情形民国之初就开始了。近三十多年来,我们从中学始开设英语课程过渡到小学甚至到幼儿园就开设英语课, 其所花课时之多,远比民国期间为胜。考上大学后为通过英语“四级”、“六级”、“专业八级”等花费的学习时间更多, 常有未能通过相关级考而不能毕业或拿不上学位者。平心而论, 实行了多年的以应试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毕业生能听、能说、能写英语者比例占多大? “投入”大而“产出”小,可能是人所尽知的事实。

上一篇:建施工管理下一篇:宣传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