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课堂

2024-07-20

一年级数学课堂(精选12篇)

一年级数学课堂 第1篇

老师对学生意外的回答不知所措, 于是含糊其词地评价;老师对意外生成的问题采取敷衍搪塞的态度, 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缺乏静心倾听的意识, 贸然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独特见解, 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中;老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 面对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时, 他们往往不等学生开口或者说完, 就迫不及待地将正确答案和盘托出;老师平时不重视对理答知识的积累, 理答时动辄就是“很好、真聪明、真棒”这种空洞、单一的评价语言, 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

课堂精彩源于老师的智慧理答, 提高老师的理答水平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呢?

一、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经验

课堂中预设的问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 应与学生的生活相连接。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 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年龄出发, 坚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教育原则,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惟其如此, 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关注学生对预设问题的回答

老师把问题抛给学生, 他们就会举起他们的小手跃跃欲试。有时, 他们的回答很精彩, 但更多的时候, 他们的回答是肤浅的, 甚至是无关的。这时, 老师就应该关注学生的对预设问题的回答, 并及时进行提升。

1.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时等待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时等待, 延迟理答, 给学生提供思维碰撞与摩擦的机会, 为他们留下尽情挥洒的自由空间, 让课堂真正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舞台。

2.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强化

教师运用教学语言, 对学生的回答赋予丰富的语音语调进行重复等方式进行强化, 以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如:“他刚才说了什么”、“谁听懂了他说的话”, 让其他学生来强化前一个同学的回答, 这样的强化方式对全班同学也是一次很好的提升。

3. 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追问

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 往往一个问题的回答, 缺乏多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 有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思维处于停滞状态。这时, 就需教师的追问, 启发、引导他们的思维, 帮助他们突破, 推动他们创新。如:“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做, 请说说你的理由”等。

4. 对学生偏离的回答及时改变提问方式

学生的思维是跳跃式的, 是非常活跃的。他们不是机器人, 他们不会按着老师预设的问题一步一步去回答。所以, 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老师的预设时, 应及时地改变提问方式来作调整, 或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 提供回答线索, 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或转向其他学生再问, 让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如;“谁会回答这个问题”、“谁还有补充”、“谁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等理答方式, 使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有时课堂上教师被学生的提问不知如何理答时也可通过转问将绣球抛还给学生, 既可引起全班同学的共同讨论, 教师也可借此时间组织思考。

5. 对学生的回答给与提升和总结

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及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 其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还在起步阶段, 他们表达时往往喜欢用儿童语言, 其回答或许思路不够清晰、没有条理, 或许是片面的、不够规范。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回答适时指导修正, 给予明确的指向, 把学生的语言或思维引入更规范准确的轨道上来。当学生的回答在点上, 但还比较零星时, 老师则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与进一步的提升和小结。如:“你的意思我听懂了”、“如果你能说得更具体些那就更精彩了”、“你讲得很有道理, 如果能说得怎么怎么样大家就会听得更明白了”、“谁能把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表达地更加清楚”等理答方式, 将学生的回答归纳概括成精简的知识和结论, 及时地总结, 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楚, 答案更加明晰。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关注地细致、到位, 教学环节会一环接一环, 层层递进, 教师的主导, 学生的主体就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它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活跃。

三、关注学生生成问题的有效性

学生在积累和提升已有生活经验时, 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领域去思考, 进而形成新的思维的碰撞, 生成出很多新的问题来。只要老师关注学生回答的问题, 你就会深切体验到学生的生成问题是无时不有的, 是无所不在的。而且, 这些生成的问题往往是我们老师始料未及的。是该顺应他, 继续追问, 还是一笔带过, 需要老师迅速地思考。有价值的生成问题要进行积极的回应, 来激发学生对生成问题的兴趣, 继续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让学生更积极愉快地学习。对于学生引发的一些跟内容无关的, 没有任何价值的问题, 老师就应该以一笔带过和忽略的方式简单跳过。

此外, 教师除了运用言语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理答外, 还可以使用非言语理答。包括动作理答, 神情理答等, 如摸摸学生的头, 一个微笑, 竖一下大拇指……“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一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特别管用。

一年级新生数学课堂常规 第2篇

一、学习用品要备好,上课之前摆整齐。

铅笔2支,橡皮一块,直尺一把,文具袋一个,数学书、练习册封面用透明包书皮包整齐,写上班级和姓名。所有物品摆放课桌右上角。

二、上课学习严要求,提高质量有保障。

1、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

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2、专注倾听其他人的发言。

师:“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师:“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等等

(进行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

3、学生有敢说的勇气。

师:“×××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

师:“×××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

师:“你也说的很好;”

师:“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

师:“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回答正确。”等等

4、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创设情境,直观的操作,循序渐进的、有层次地训练。师:“请你把话说完整。” 师:“你说的非常清楚,表达能力真是超强!谁能像他一样再说一遍。” 等等

5、学生认真书写作业。

(1)要求学生用铅笔书写,涂色部分用铅笔涂色。书写力度不要过重。

(2)数字书写规范,干净整洁。

(3)书写顺序从第1题做到最后1题,从左往右书写。

(4)检查是否有漏题、错题。书角是否卷起。

6、课堂调控语言口令化。

一句,学生在说的同时已经能够及时调整好自己。在需要学生看黑板时,我就用“师:大眼睛,生:看黑板。”

在学生有些疲劳时,我就来“看谁反应快” 在个别学生注意力不急中时,我就会说:“某某某,你的眼睛在哪里?”

整节课下来,不用刻意去组织课堂,只要相应的口令一出,学生就知道该如何去做。这样课堂的效率才真正得到提高。

课堂上老师们的口令:

(1)师:一二三;生:坐坐好

(2)师:抬头挺胸;生:看黑板

(3)师:小眼睛;生:看黑板;

(4)师:谁坐好?;生:我坐好。

还可以问:谁最棒? 生:我最棒!

(5)三二一,请安静。

让学生做“学做解放军”的游戏。游戏中强制学生不要动,老师看表1分钟不动,慢慢地发展为2分钟、3分钟、循序渐进。这样经常定心坐坐,可以磨练学生的耐性,还可以去掉学生身上的浮躁之气。

坐坐好

师:请你跟我坐坐好 生:我就跟你坐坐好

师:请你跟我来写字 生:我就跟你来写字

注:前半句为老师说,后半句为学生说。

一二三,坐坐好。(同时要求坐好)

小嘴巴,不说话。(要求不要说话)

小眼睛,看黑板。

身体,坐直

两手,放好

保持,安静

数学教研组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概念意象的建立 第3篇

关键词:数学概念;概念意象;意义理解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是数学思维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不是条文式的,他们要的是丰富的、鲜活的概念意象。实践表明,丰厚的、鲜活的概念意向会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多向化分析,让数学概念从模糊到清晰

一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意象的建立,就是自己对数学素材中本质属性的内化过程。由于一年级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主要停留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对概念进行多向化的分析,突出概念的本质,让模糊的概念意象变得清晰。

1.突出原型,形成正确的概念意象

教师在学生接触数学概念时,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典型的实例,让学生在初期建立正确的概念意象。例如,学生在认识物体时,关于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首先出示我们经常会看到的各种形状的纸箱、杯子等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分类,从而根据物体的形状分类,认识不同的物体。从经验出发,利用生动的生活形象形成概念意向。

2.突破原型,形成精炼的概念意象

我们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最后抽象到精炼的数学概念,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精炼的概念意象。以一年级认识物体为例,当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时,教师适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教具,通过教具的展示,让学生对不同形状物体的概念意向变得更精炼。最后,出示四种物体的立体图,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突破生活中的原型,形成精炼的概念意向。

3.变式的设计,形成深刻的概念意象

对付错误的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面对错误与所学科学之间的矛盾。受生活经验和例子的影响,学生容易把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的特性或已有经验当成概念。因此,这样的概念具有特殊性和片面性,例如,学生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时,学生习惯了等号在右边,学生形成这种定势思维后,当把等号换到左边时,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那么,在教学中,我会用不同的方式,变换等式的书写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等式的形式。

二、多元化表征,让数学概念从朴素到精致

数学概念往往有很多种表征的方式。教师要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表征方式,丰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的概念表象变得更精致。

1.结合年龄特点,强化概念意向

数学概念的形成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形成概念意象时,结合实物表征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有具体而形象的落脚点。

例如,在教学20以内加减法时,在让学生理解“加”和“一共”这一概念时,老师先拿出10根小棒,再拿出5根,让学生看老师拿小棒的过程,并用“先___,再___,一共___。”这样完整的句子描述前因后果,由学生动手拿小棒,边学习边用完整的话描述,从而强化“加法”的概念。

2.丰富表征方式,精化概念意象

在数学学习中,概念的意象总是伴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而模糊的概念意象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障碍,所以,要让学生对概念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丰富表征方式,使概念意象精准化。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到各种物体的教具,到课件出示的物体的立体图像,就是从实物表征到模型表征再到图像表征的过程,通过多层次的表征方式,让学生形成精准的概念意象。

3.注重知识的关联,活化概念意向

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多元表征,让学生能根据需要在不同表征下灵活转换。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多维度联系,让数学概念从骨感到丰满

形成初步的概念表征只是数学概念学习的第一步,建立起完善的概念体系是学生后期的学习需要,因此,在一年级就要打好基础,让学生通过多维度、多元化的概念学习,形成概念意象的基底。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慢慢地让数学概念从骨感走到丰满。

如,认识物体是小学生关于“空间与图像”的第一课,在教学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不同物体的特征,可以为后面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打下基础。

总之,数学概念教学是学生概念意象不断强化和完善的过

程。让学生通过概念意象建立对概念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在概念意象建立方面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意象,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打造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 第4篇

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构成这四 个环节的 基本思路 : 独立完成———合 作交流———学生讲解———师生互评.

一、创设情景, 导出新课

由于数学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 而并非对于知识被动接受, 因此, 教师首先应当从努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出发, 在深入了解学生真实思维活动的前提下, 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对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结构” (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 或产生新的数学思想) 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 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 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问题情境必须与当前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必然的联系, 切忌为了提高兴趣而哗众取宠.

二、整体把握, 理清概念

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以很大的自主发展空间, 作为教师来说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教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如何创造性地指导学生使用教材,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 在明确课程标准中三维课程目标要求的前提下整体把握理清概念, 必须制定符合学生实际以及教材要求的学生学习目标, 然后围绕目标和教材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深入研究要解决问题 (情境 ) 的数学因素 , 把握提纲设计的方向;

(2) 自学提纲要设计成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形式 , 这些问题要力求使前面的信息会作为后面问题解答的依据;

(3) 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可行性 , 要用促进较高层次的思维词语来提问 (如解释、说明、联系、区别、对比、分析、推断、讨论、交流、解决、发现、概括等) ;

(4) 在自学提纲的后面最好设计补充跟踪问题 , 如“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切实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三、突出重点, 析透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能代替的.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为今后的学习、成长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能力基础. 课堂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宗旨, 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教师要突出重点, 析透难点, 从教教材变为教学生, 让学生学会学习, 灵活运用, 提高学习的能力.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 而应该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教师要少讲、精讲, 研究到底要讲清楚什么, 有些地方可以让学生讲.

学生要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多上黑板板演,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方法程序结构” (反复指导学生套用公式, 应用定理性质, 寻找解题思路) , 学生不会不要放弃他们, 而应该耐心讲解、指导, 否则后进生会失去信心, 甚至放弃. 因为时间、精力有限, 教师可能来不及细细指导每一名学生, 要充分利用优秀生资源, 让学生一帮一互助结对, 兵教兵、兵练兵, 从而达到数学课堂上真正的补差. 而不是一味地利用课后 时间抓, 弄到教师与学生都很累. 补差的同时不要忘了提优, 教师要提供一些有难度的题目、题型, 以保证我们的尖子生吃饱, 让每名学生在自己的能力水平上得到提高.

四、当堂训练, 反馈纠错

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的要求和前面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设计适当的题目来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而且要及时反馈.

初中一年级数学课堂中有效 第5篇

“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组成部分。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有效的“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智。研究表明,高成效的教师更倾向于对正确回答了一个问题的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以鼓励他进一步思考。因而对于一个成熟的数学教师而言,必须常常实施“追问”策略,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倡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动思考难免有肤浅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的规范和引导,而追问正是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指导策略。教学有效的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智。在实施追问的教学策略时,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要规范,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追问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

一、课堂追问教学的实施方法

1、学生发生错误时追问——迷途知返。

“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的确,错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往往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

教学“平方根”这一内容,学生初步理解了“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是a的平方根”这一概念,教师安排求81,0.0625的平方根后又出示了一个判断题:

(1)、9的平方根是3.(2)、3是9的平方根。学生的判断各不相同。

师:你能对你的观点加以说明吗?

生:刚刚我们得到81的平方根是9与-9;0.0625的平方根是0.25与-0.25,所以9的平方根是3与-3.所以1题是错的

生:他举得例子太特殊了,不能把所有的数都包括在内。师追问:那你想怎么说?

生: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是互为相反数的关系”。师:那对于第二个问题呢?

生:根据生1的方法,9与-9是81的平方根;0.25与-0.25是0.0625的平方根;3与-3是9的平方根。所以第二题是错的。

生:我不这样认为3的平方等于9,所以3就是9的平方根。师追问:为什么此时可以不说那个负值呢?

生:从平方根的概念上我们就可以的到“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是a的平方根”即:x2=a,x就是的a平方根,x可以是一个正的也可以是一个负的。师再次追问:你能就此题再举一个例子吗? 生:-4是16的平方根。

对于学生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不是难点,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从而挖掘到事物的本质。追问不是一般的对话,对话是平铺直叙地交流,而追问是对事物的深刻挖掘,是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在辨误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判断对或错是不够的,要通过教师的有效追问,让学生明白对或错的成因,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有利于从本质上去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2、学生理解重点处追问——画龙点睛。

有经验的教师经常能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判断得真准,你是怎么判断的?”“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哪位同学还有补充?”„„在不同的追问中,逐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一内容,在学生初步得出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师进行了以下设计:

请学生用准备好的4㎝、5㎝、6㎝和10㎝的小棒,任意取3根围三角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发现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适时地追问:“我们发现用4㎝、5㎝、10㎝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两根短的小棒加在一起还没有第三根长,所以围不成。” 教师对学生的发现予以肯定,鼓励道:“你能从边的长短关系上进行思考,想得真好!”

教师随即追问:“能围成三角形的几组小棒的三边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认为是较短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置可否,继续追问:“对于这位同学的回答,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进一步思考后,发表意见:“我认为他回答得不够完整,应该是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师继续追问:“任意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道:“就是随意,每两条边加起来都大于第三边。教师还是不表态:“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中都有这个特点呢?” 学生在教师的再次追问下,用各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性质。

至此,教师终于露出欣喜之情,称赞道:“同学们真是太了不起了,通过我们的猜测验证,最终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内容看似简单,但真正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理解规律,还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学生阶段性的发展要求,并能尊重学生最原始的表达。学生的回答难免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偏差、错误,这都是最真实的课堂现象。教师紧追不舍的一次次追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和探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通过一次次探究和发现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深刻。

(5)、学生理解不全面时追问——追求完美。

在动态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巧妙、适时的“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例如:

师: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9厘米和5厘米,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题目在黑板上显示)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题意画一个草图予以解决?使边的长度尽可能与题意中数值相同。”

学生动手操作大部分同学可以得到周长为23厘米,因为学生习惯画出的是锐角三角形;

师追问1:“只能这样画吗?”

有一部分同学又得到周长为19厘米;

师追问2:“如果本题中的5厘米换成4厘米,这时的周长是多少?” 这时有的同学会得到22厘米或17厘米,但也会有同学得到只有22厘米的结果;

师追问3:“为什么这里只有一种结果呢?” 学生会说“以4厘米为腰不能构成三角形”;

师追问4:“考虑本题时有两种可能,但它的限制条件是什么呢?”学生可以得到构成三角形时必须满足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从而真正理解本题的内涵;

由此及彼,让学生养成演绎、归纳等数学思维品质。通过老师的追问和学生的作答,对其他同学来说,教师的讲解没有作答学生的说明更亲切易懂和切合实际。

二、课堂有效“追问”带来的收获

通过本课题组研究在实施了一段时间的课堂有效追问后,我发现在课堂的提问中我不再使用的如“是不是”、“对不对”等思维含量低的问题进行追问不止。数学课上的巧妙设问,题目类型的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恰当地运用有效追问,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被有效激发,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一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四、反思

数学课堂生活化要从一年级抓起 第6篇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让数学课堂生活化,融生活于课堂,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形成情感体验。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

学习数学,首先是生活的需要,所以,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原则,通过数学教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基础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一、在教材处理上,创设生活情景,让新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一年级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许多知识都有丰富的生活背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的资源,而且要为学生学习创设更加开放的、广阔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形成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新知识融入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在“数一数”教学中,教师利用“美丽的校园”、“班级中的我”、“我的家庭”等生活场景,通过学生亲自观察操作知道数的大小、多少和所表示的次序,建立数感。在“比一比”教学中,更要从生活中抽取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事物,如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基本图形和常见的事物等,让学生分析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点,知道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通过形象化的生活场景展示,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在课堂中运用数学知识理解生活,形成美好的情感体验,感知生活认识世界。

二、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操作探究,让学习过程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操作的情景,提供操作的机会,留给操作的时间,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知识,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再发现的过程。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式各样的物体,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通过摸、滚、摆、搭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特征,并联系生活让学生发现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较稳当。在教学“数的认识”和“2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都要让每一部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如“美丽的校园”、“学校运动会”、“课外活动”等把学习过程变成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认识钟表”时,让学生观察每天的作息时间,知道一小时有多长,一节课有多长,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并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时针、分针。通过观察每天8:00———12:00一段时间内时针与分针的变化,知道一时与半时的关系,联系生活,再现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一年级新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出发点。

三、指导实践、创新,让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课堂教学不但是数学知识的接受过程,同时也是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过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人人必需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学会知识,会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课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分类”时,通过各种类型事物的辨别,认识分类是根据事物的相同属性来区别的,渗透事物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思想。在教学认识“0”时,不但让学生知道“0”表示没有和起点,也可以表示终结,渗透事物消失的思想。教完20以内的加减法后,可以带领学生到生活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看图列式让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同一算式运用接数法、凑十法、点数法等不同的解法解答,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用数学的角度观察认识现实生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新的数学课程是指向真实生活的课程。从数学的本质来说,新知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如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完全从抽象到抽象,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太难了。实际上数学就在学生身边。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有关内容教学中,应指导学生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例如,在认识数字时,教学“2”的认识后让学生说出2的东西引导学生观察、寻找“人”的身上有“2”的器官,学生就纷纷脱口而出:2只手,2只脚,2只眼睛,2只耳朵。接着指导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我们的教室,学生说出教室里有2个门,2块黑板,2个粉笔擦等等,使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

从生活中学数学,在课堂中做数学,到生活中用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运用于生活。只有我们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服务教学,才能使数学知识更有用,只有我们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才能使生活更有趣。因此,数学课堂生活化是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数学教学的追求与必然,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目标。

数学课堂,给孩子一片“读”的天空 第7篇

在学生阅读之前, 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 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激发阅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变机械阅读为意义阅读.

【案例】“正比例” (西师版六年级下) 课本概念阅读导入片断

教师以生活中用水量与水费的数量关系作引入, 引导学生进行类似数学现象的举例.说明:具有这样关系的两个量可以称为成正比例的量.根据你刚才的学习经验,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的两个量可以称为成正比例的量.

生1:应该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生2:随着一个数量的增大, 另一个量也在增大.

生3:也可以是一个数量缩小, 另一个数量也在缩小啊!

生4:那么我与爸爸的年龄也是一个数量增大 (或缩小) , 另一个数量也增大 (或缩小) .我觉得不应该称为成正比例的量.

生5:我发现所有的数据记录在方格纸中的图像都能成为一条直线.

……

师:同学们对于成正比例的意义都有了自己的理解.怎样表达可以把我们的数学理解更全面、清晰地表达出来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书本, 看看课本对于正比例的意义是如何定义的.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数学课本)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孔子的教学明训同样适用于阅读情境的创设.在丰富的数学事实刺激下, 学生对于“正比例的意义”已经有了自己的数学感悟, 然而他们的数学认知还是模糊的、不完整的, 陷入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在这种数学表达出现障碍后再引导学生进入阅读, 可以促使学生在阅读时更多地将自己的语言表达障碍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作对比, 在人本对话中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 完善原有的数学语言系统, 从而提高数学的交流能力.

二、教给数学阅读的方法,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提高学生阅读技巧

1. 咬文嚼字法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关键字词的讲解必须准确、透彻, 要注重对“各”、“分别”、“占”、“相当于”等词义的处理.在解决问题的启始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 象“一共”、“剩下”、“飞走了”、“又来了”等词, 让孩子们圈起来, 并让他们想象题中相应的情境, 描述情境后, 再列式计算.如:在平行线的概念教学中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圈一圈, 点一点”等方式圈出关键词.通过对“同一、不相交、两条”的关键词的点画和联想,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 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就是平行线;在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时, 可借助实物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不相交”的正确含义则可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和删减, 使学生产生更直观、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推敲语言文字的关键词句, 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 让孩子学会咬文嚼字, 斟酌语言文字的含义.

2. 图示法

在数学学习中, 由于小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局限性, 往往对于一些排列上的问题无从下手.如:学校运动会上, 小明、小强、和小东都参加了800米赛跑.跑步时, 小明和小东相距113米, 小强和小东相距210米, 小明和小强相距多少米?这道题是有两种情况的, 如果单从字面上, 学生很容易被三个人名, 三个数字给绕进去.这时如果采取画图的方式就比较好理解了.我让学生用图形代表三个人物, 然后根据题意画出他们的位置关系, 一种情况是小是明和小强分别在小东的一前一后, 一种情况是小明和小强同时在小东的前面或后面,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在数学学习中, 适当地以形代题, 以图代题, 往往能够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化, 让学生一目了然.

3. 表演法

在语文阅读中, 经常使用角色扮演或分角色朗读来理解内容, 而这个方法在数学上某些地方也同样适用.如:

例: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756米, 小明每天往返两次一共要走多少米?

在这个问题当中, 学生对于往返两次不能理解, 于是我便创设了一个“学校”和“小明家”的情境, 让一名学生扮演小明, 我让学生圈出重点的词语“往返两次”, 然后让学生先表演“往返”, 当“小明”从“家”向学校走的时候, 我说“往”;当“小明”放学回家的时候我说“返”, 学生很快就明白往返的意思了.然后我再问他们这是往返了几次?再让学生走一个来回, 学生就很快明白“小明”一共是走了四次这段距离.

三、认真指导学生对数学教科书上“阅读材料”的阅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教科书一般设计有“你知道吗”、“读一读”综合应用等课后阅读材料.在教学不同的知识时, 由于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同, 就会有不同的课后阅读材料.这一部分内容, 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和所学知识也紧密联系, 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

总之, 我们的数学课堂, 一定要给孩子一片读的天空, 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感受到数学阅读的独特魅力.

摘要:数学课堂, 必须创造一切机会, 让学生能真真实实地进行数学阅读, 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 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课堂,数学阅读,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一年级数学课堂 第8篇

一、运用“说一说”,超越书面作业

心理学强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有序调控教学的方法. 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小, 但已具备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加之一年级学生的手指发育还不成熟, 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作业是非常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也不提倡留书面作业. 可一年级学生又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为了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使给学生布置一道“说”的家庭作业. 即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然后,让家长反馈给老师.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二、立足“玩一玩”,进行有效练习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我把一些作业设计成“玩”.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感受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例如,在教学“1~10”这几个数字的认识后,我依据班里大部分学生喜欢画画的情况,设计了“数学画”这样的作业形式,融数学于有趣的画画中,这种作业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他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又如,“分类”的作业是回家帮家中的房间内的东西进行分类, 看谁分得清楚、合理. “6和7的认识”的课前作业是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贴图. 再如,学生掌握了“0~10”以内的加、减法后的作业是回家和家长或者是朋友做“数字猜拳”的游戏.

三、体现“用一用”,设计实践作业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也是我们经常谈及的问题. 然而,学习和体验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这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数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真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从而体验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为了提高学生“用”的能力,在布置一年级的作业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比如,练习写数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想一想,一共10个数字,反反复复地写,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针对这些情况,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分析, 我设计了许多有趣的练习. 如写一写你知道的一个电话号码,你知道的一辆车的车牌号码,你几岁了,你的学号是多少,给你的数学书编一个密码等.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多变的作业形式也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我发现学生在写数字的时候都能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有兴趣,也有信心把数字写好. 又如,学习了“分类”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实践作业,让他们以“学校的植物”进行分类活动,并要求他们形成记录,使我高兴的是,他们的作业丰富多彩、各有特点,如:

(1)学校植物的分类表

高的:水杉树、梧桐树、柏树

矮的:月月红、桂花树

一(2)班杨杰

(2)学校植物的分类表

会开花的:桂花树、月月红、梧桐树

不会开花的:水杉树、樟树、柏树

一(2)班郑丽丽

学生独立完成这类实践作业的同时,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感受到了数字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四、通过“记一记”,写好数学周记

我要说的“记”不是记忆,而是记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一些让人“惊奇”的东西,这些惊奇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淡忘. 怎样才能留住这些美好的回忆和闪 光的智慧呢? 我让学生尝试写数学周记. 数学周记也是星期五的数学作业.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会写的字较少, 所以我让学生及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老师、家长、姐姐或哥哥听,然后由他们或自己记在周记本上. 周记内容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布置的,另一部分是学生自选的(自己认为与数学有关的日常发现). 通过半个学期的实验,我发现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学生、家长都乐于投入这项活动. 虽然这项活动比较费时,但学生在写周记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家长在这个活动中也看到了孩子的智慧,感受到与孩子交流的乐趣.现附上几名同学写的数学周记:

分类

一(2)班郑望望

老师教我们学习了分类后, 回家中, 我把我和弟弟、妈妈、爸爸进行了不同的分类:第一种分法把爸爸和妈妈分成一类,我和弟弟分成了一类,因为爸爸是大人,我和弟弟是小孩子;第二种分法是:我和妈妈分成一类,因为我们俩是女的,弟弟和爸爸分成一类,因为他们是男的;第三种分法是:我和爸爸分成一类,因为我们俩喜欢吃肥肉,弟弟和妈妈分成一类,因为他们喜欢吃瘦肉.

买菜

一(2)班吕佳宾

星期天早上,妈妈带我到街上去买菜,买了一些白萝卜用去了1元钱,我喜欢吃肉,又买了8元钱肉,我知道买这些菜一共用了9元钱,1 + 8 = 9.

五、围绕“编一编”,进行自我编题

在学习了“0~10”以内的加、减法后,我让学生每人制作一套“0~10”的数字卡片,运用数字卡片编加、减法的计算题,这样学生也就兴趣盎然地自编自解了.

走进美国小学一年级课堂 第9篇

关键词:美国小学,一年级课堂,自然拼读法

一、背景

“美国是孩子的天堂, 在美国读书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 他们在课堂上非常自由,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观念在目前国内对美国基础教育研究方面的见闻或引用中普遍存在, 而不同程度的错误或偏见其实还有很多, 例如:《中国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中以《白雪公主》为例, 却将故事的主角写作辛黛瑞拉, 而辛黛瑞拉是《灰姑娘》的主角, 不是《白雪公主》的主角 (赵箐2013) 。又如 《中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比较》提到, “讲授法也是美国课堂常用的方法。但美国的教师不用特别备课, 教师讲课海阔天空, 缺乏严密的逻辑……” (洪晋成2012) 。《中美基础教育应该互相借鉴》提到, 美国的学生比较自由, 座位没有固定的朝向, 坐姿没有统一要求, 发言没有举手的规定。但是美国的课堂教学也是低效的, 特别是在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方面 (刘永和2009) 。

由于笔者对美国的基础教育非常感兴趣, 很想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状况, 并有幸得到广西教育厅高校优秀教师留学项目的资助, 于2014 年2 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对美国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州立大学 (Jackson State University, 以下简称JSU) 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走进课堂前, 笔者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跟授课教师进行了几次谈话, 带了录音笔、笔记本和照相机, 以便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室环境、课堂活动以及学生教材进行记录。

笔者走进的课堂是美国密西西比州海恩县学区加里路小学 (Gary Road Elementary School, Hinds County School District) , 这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学, 从学前班到小学二年级共有900 名学生, 其中非裔学生占51.9%, 白人学生占46.3%, 其余是拉丁裔和亚裔学生。此次观摩的是该校小学一年级的一堂课, 全班共23 人, 男生12 人, 女生11 人。教师的名字是Christina Stanley (以下简称Christina) , 肄业于密西西比学院, 2013 年9月开始当教师, 教书不到一年, 本班是她大学毕业后所带的第一个班。

二、走进课堂

7:55 笔者到达加里路小学, 填写了听课卡后, 通过教室配备的对讲机与办公室内的Christina进行了通话, 于是她安排了一名学生将我带到她即将授课的教室。

8:00 所有学生在教室外面排队, 随后走进教室, 坐到写着各自名字的座位上。23 名学生被分为5 个组, 每个组4 名学生, 有3 名学生单独坐, 其中, 1 名学生坐在教室的左前方, 另外2 名学生分别坐在最后一排的两端。课后Christina告诉我, 这3 名学生上课吵闹, 影响其他学生学习, 所以让他们单独坐。

8:10 学生开始做作业, Christina的助手利用学生做作业的时间登记学生选择的午餐 (因为达加里路小学要求每位教师都带一个班, 教师授课不分科目, 所以教师通常各自配有一个助手) 。登记完午餐, 助手离开教室。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 Christina在白板上对小组进行奖评, 在表现良好的小组名称后面加1 分或者2 分。

8:18 Christina从10 倒数到0, 学生将作业全部放到指定的位置, 组长收齐作业再按照组号排队交给站在教室门口的Christina。

8:20 学生排队走到电脑室, 由专门的电脑教师指导学生继续进行30 分钟的电脑阅读。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声阅读材料, 包括故事、单词、字母等, 但无论学生阅读内容有何不同, 其阅读方式都仍以phonics为主, 即自然拼读法, 主要通过理解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来进行阅读 (潘清、黄晓萍2012) 。学生戴着耳机, 边看边听。如果学生操作有误, 教师就会及时提供帮助。在学生进行电脑阅读期间, Christina回到教室进行课前准备。

8:50 学生回到教室, Christina让学生坐到阅读中心的地毯上, 开始阅读活动。

8:55 阅读中心的活动。首先, 学生边舞动手臂, 边唱《水的循环》这首歌, 歌词大意是:“水是循环旅行的, 是的, 它是这样的。水作为蒸汽上升然后以云的形式冷凝, 以降雨的形式下降。”唱完两遍后, Christina针对三个比较难的单词 (evaporation蒸发、condensation冷凝、precipitation降雨) 进行了提问。

学生在前一天学习了《小云》的故事, 所以提了一些关于云的问题, 又读了一本名为《小小云》的书, 读完后Christina问了学生两个问题:“什么是小说?”“什么是非小说?”在学生回答完毕后, 她说出小说和非小说的概念:“小说是编的故事, 不是真的。而非小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是关于真实的事件和事实, 里面的人和动物都是真的。”接着又问学生刚刚读的《小小云》是小说还是非小说, 学生都能正确回答出它是小说。

9:15 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准备学习常用词 (sight words) 。常用词是英语中不符合拼读规律但又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的词, 由学区课程大纲统一制订, 每周学哪些词、一个学期学多少词都有详细的规定, 通过年级组长统一布置本年级每周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作业。Christina将这10个常用词事先写在一张白纸上, 并将其插在白板边的一块蓝布上, 学生看图读3 遍再进行小组提问环节, 最终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正确地读出来。

9:20 Christina打开DVD和投影设备。有几名学生开始吵闹, Christina马上制止, 要求所有学生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 学生都乖乖照做, 课堂顿时安静下来。Christina利用这个时间帮他们选好游戏形式———用身体跳出26 个字母。所有学生站起来跟着屏幕上的人边唱边跳, 这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 又能巩固学生对字母的记忆, 一举两得。课后Christina对笔者说:“学生的活动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

9:25 写作中心的活动。Christina先给学生举例如何写作业, 然后发给学生印有作业的纸, 作业包括几个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和标点符号的改错。在写作的过程中, Christina利用桌子上的铃铛来控制纪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教室、阅读中心或其他地方写作业。

9:35 利用学生自己做作业的时间, Christina在指导中心让三名没有认真写作业的学生一起读文章, 将他们读得不顺畅的地方做记号, 然后和他们一起读, 最后提问。这样的辅导教学就是差异性教学, 学区的课程规定教师必须进行差异性教学, 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防止他们掉队。

9:50 Christina从10 倒数到0, 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做作业或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有些学生跑过来问笔者一些问题, Christina看见后就说, 如果他们今天表现好, 就可以给他们问笔者问题的机会。

10:00 Christina告诉学生本周日是母亲节, 并向学生展示了一张母亲的头像图, 图片上面写着“我的母亲是我的英雄”。Christina又展示出一张母亲的身体图, 图片上面写着一个需要填空的句子“我的超级英雄妈妈像 (超人) 一样 (聪明、勇敢、可爱、漂亮、甜美等) 。”引导学生进行填空, 描述自己的母亲。最后, Christina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封面, 并要求:第一, 完成句子, 在句子空白的地方填一个名词;第二, 给画图上颜色;第三, 完成后把画放在画夹子里, 在母亲节时交给自己的母亲。

10:40 学生完成作业后, Christina让学生向教师提问。

三、补充说明

加里路小学没有统一的下课时间, 教师通过转换教学活动的地点来转换教学活动。教室总体布局分为三大区域, 最大的区域是主教学区, 也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 由于学生被分为5 个组, 一组为4 人, 所以这一区域的桌子都是由4 张单人桌拼在一起组成的。第二个区域是阅读中心, 这里铺了一张地毯, 地方不大, 学生可以坐在一起放松地阅读。第三个区域是教师辅导区, 这里有一张半圆形辅导桌, 教师可以坐在这里跟学生进行近距离辅导, 辅导桌旁分别是教师办公桌、助手办公桌、学生反思桌。

教室门口的横幅上写着:“当你走进这间教室, 学习是很有趣的。合作很重要, 积极的态度和互相尊重是我们每天所做和所说的一部分。”横幅下面是全班师生的合影。走进教室, 四面墙上贴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文字或挂图, 主教学区的前方有一块5 米长的黑板, 上面贴着26 个字母。黑板的旁边是课程表和挂袋, 挂袋内放着本周要学的常用词。

结束语

在此次走进美国一年级课堂的体验中, 笔者感受到了美国小学教师对备课这一环节的重视。Christina告诉我, 学生下午2:40 放学, 而她要留下来准备第二天上课的内容和材料, 通常5:30 左右才能离校。因为只有充分做好备课工作, 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学校对每个教师的教学也是有考核标准的, 每个学期校长和副校长都去听教师的课, 并在期末给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等级评定。

在本次体验中, 笔者发现Christina的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严密逻辑性和纪律性的。当然,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特色。虽然本文的介绍非常有限, 但是教师可以借此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 尝试换一种思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一种更加科学和理性的眼光去看待美国的基础教育, 学习和补充自己的不足。

参考文献

洪晋成.2012.中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比较[J].民主, (2) :19-21.

刘永和.2009.中美基础教育应该互相借鉴[J].基础教育参考, (12) :31-34.

潘清, 黄晓萍.2012.自然拼读法实用英语语音教程[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让一年级课堂书声琅琅 第10篇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因此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一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所以就会出现唱读的情况,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如何指导低年级的孩子朗读,我想就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多次示范,加强训练。

识字少,并初次接触朗读,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只会把生字连起来机械地读,这时候,老师就要教给他们基本的朗读方法,告诉他们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要有自然的停顿。但是,究竟要停顿多久才合适呢?学生还是不太清楚,这时,我就告诉他们,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是心中默默数,数完“1、2”的时间,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是数完“1、2、3”的时间。刚开始,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慢慢地,学生就掌握了停顿的方法,能正确停顿了。但是,朗读仅仅学会停顿是不够的,所以,还要教给学生读好轻声、儿化和各种句子的语气的方法,这些方法光靠讲是不行的,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通过融情的范读,把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再现课文的精神和生命,学生可以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柔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一般来说,当学生练了几次都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认为哪种最准确?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

二、激情参与,全面提高。

多形式朗读的挑战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乐读,还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含挑战的朗读方式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1. 生生比赛。

众所周知,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几个或者几组学生读相同一段课文,或者在课堂上举行朗读比赛,或是小组间比,或是个人之间较量,然后彼此之间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学长处。这一举措,我每课皆用,用必切实,贯穿始终。落实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2. 师生比赛。

学生听说和老师比赛,往往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常采用和学生比赛的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我往往故意输给学生,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其朗读的兴趣。但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我却要赢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朗读中受到启发。比如课文《自己去吧》中,鸭妈妈和鹰妈妈说的话我估计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先让学生读,然后我读。读完后,我问学生:“老师和你们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学生听了后,毫不犹豫地说:“老师读得好。”这时,我接着问:“那你们应该怎么改正过来呢?”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就能悟出这篇文章的朗读要点。

三、创设情境,感受语言。

低年级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是培养语感的材料。老师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还要善于引导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如:教学《小小的船》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在教学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幽蓝的夜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星星,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提着小灯坐在月亮上欣赏着美丽的夜色。那美妙的画面很快把学生带入情境,再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朗读。同时思考:(1)划出轻声词:月儿、船儿,指导学生读出轻声。(2)划分出音步,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3)确定朗读的重音。这样强弱的重音,加上顿挫舒缓的音步,节奏更加鲜明,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朗读时加之配上轻柔的音乐,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旋律,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夜空中。最后让学生评析。在朗读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变成语言性的“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美。久而久之,就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成了“词的音乐家”。

四、表扬激励,予以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朗读的评价十分重要。当学生读完后,我常常及时表扬,激励他们进步。小学生最爱戴高帽子,一句表扬的话能让他们乐上半天,兴致勃勃。所以,我十分讲究技巧,读得好就说“棒极了!”“读得真好。”“你真行!”“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等等,使学生从老师的表扬、激励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由此乐于朗读,积极参与。有一回上课,朗读训练时举手请求朗读的学生太多,且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还没得到展示自己的学生有满脸期待,也有一脸失望,我不忍心让他们扫兴便改变了原先的授课计划,让他们尽情展示自我。而对于读得一般的学生,我先指出优点,然后用“如果”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确实读得不怎么样,我就找出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进行迁移,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朗读也可以很好,给他信心和勇气。因为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

五、表演朗读,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模仿故事中小动物、小朋友等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有强烈的表演欲望。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是激发其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角色置换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观察、去欣赏。这样,语言文字在他们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具体丰富的形象,他们就能从语言文字中看到迷人的景色,听到美妙的音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孩子们才会兴致盎然,读得津津有味,演得妙趣横生。如教《雨点儿》一课时,我让学生扮演大雨点和小雨点进行对话,边朗读边体会它们说话时的语气、动作、表情,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与角色融为一体,忘我、忘情,感受到读书的情趣。

第一课堂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应用 意识 能力

传统的中学数学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不能有效地激发绝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求知激情,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可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以计算机、网络、数码、光纤和多媒体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都将越来越快,国家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显然,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诸多方面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种要求了。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真正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是信息时代对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现在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意义

1 符合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华罗庚教授曾对数学应用性有过精彩叙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此话恰恰体现了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应用广泛性,这正是数学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数学内容虽然高度抽象却仍能蓬勃发展的基础。在21世纪里,现代数学必将以技术化的方式更迅速地辐射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 符合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要求。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明确指出:“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指:“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建立数学应用意识。

3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彻底扭转应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应渗透素质教育思想。数学应用意识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第一课堂数学应用意识的探索实践

1 数学过程是关键。

(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基础,是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铺垫。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实际问题,要想从中发现其本质,建立数量关系,转化成数学问题,若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学生的知识越丰富,“潜知”积累越多,产生能力的基础就越雄厚,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也就越强。随着数学技术化的日益发展,数学已成为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推理意识、抽象意识、整体意识、量化意识、数学化意识等数学意识已成为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的具备都需要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坚实的后盾。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内在要求。

(2)挖掘教材因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应用性问题素材,因此在例题、习题的教学中,要好好利用,精心研究,挖掘它们的内在功能,还应当引申发展,充分发挥课本例、习题的示范作用。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结合实际灵活多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畏惧心理。在教课本中的许多概念和问题解决的方法时,教师应多赋予它应用的背景,让学生能形象地理解,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借题发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节课中,教师能对知识内容时常恰当地拓展、发挥将成为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武器。

例1/2+1/6:学生在计算这样一道简单的算式时,教师可根据这道题的特点将其改为“1/1×2+1/2×3”然后再出示“1/1×2+1/2×3+1/3×4”

要求学生计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题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学生经过计算、观察、推理,会发现第一题的答案为2/3,第二题答案为3/4,而这两个答案的分子、分母恰好分别是最后一个加数分母的两个因数。以此类推,学生经过思考发现了简单的计算题中蕴含着规律,这时再叫学生回答“1/1×2+1/2×3+1/3×4+1/4×5+1/5×6+1/6×7”这样的题时,学生就能一口答出。通过这样的拓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推理、判断,找出事物内在的规律,使看似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分析、推理等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在数学教学中,有机地加强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联系,适当引入相关学科的问题,运用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研究解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形成新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水平。同时,也会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每科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可以互相应用的。这有利于学生整体应用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5)引入或设计一些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题目。在目前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建模、发散思维等一系列数学能力,我们不妨从这些方面着手,引入、设计一些教材上所没有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选编这些题目必须遵守的一般原则是:①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②必须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③必须符合科学和趣味性;④取材应尽量涉及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数学才不会脱离学生,学生才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渗透应用意识、培养创新思维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仅以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展身手,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渗透应用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大舞台。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数学教学的原有面貌,为改变落后的传统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多媒体教学使数学学习信息来源多样化,学习方式个别化,学习过程积极化,学习内容趣味化,学习结果创优化。良好的人机对话,直观的动态画面,美妙悦耳的音乐,枯燥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了。教学中可以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三维空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用线段的着色、字体的变化、画面的闪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让图形叠放、组合、平移、旋转,体现了几何的动态美;让图形翻折、旋转、重合,直观地显示了几何的对称美。学生在变化中学知识,在运动中求规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展示了它特有的魅力。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情感意志,又激活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数学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第12篇

一、培养数学语言能力

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模仿训练。一年级学生通过学前教育, 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语言, 但其语言显示出零碎、残缺、不完整、不规范的特征, 往往随意性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身作则, 亲自示范;结合看图、识数、操作、演示、计算、综合运用等教学, 教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讲, 一句话一句话地说。通过教师示范, 引导学生模仿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概念、术语, 描述出数学现象, 提出数学问题, 从而逐步正确使用数学语言。

2.填空训练。一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差, 即使会“做”, 也不一定能用有条理、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因此, 对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 我们可设计成填空方式, 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如进行9加2的教学, 结合学具操作出示这样的填空训练:9和 () 凑成l0, 把2分成 () 和 () , 先算 () + () =1 0, 再算 () 十 () = () , 所以9十2= () 。这样学生可以轻松地将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展示9+2的思维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 以后的8加几、7加几的教学就很容易了。

3.问题式训练。进行图画式应用题教学时, 大多数学生刚开始不能准确、流利地叙述图意, 教师可设计几个相关联的问题进行引导。如:口口口口口口口这幅图, 可以这样设问:左边有几个口?右边有几个口?要我们求什么?让学生把三句话串在一起说, 就表达出了这幅图中的数学问题。这样将需叙述的数学语言借助几个系列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表达, 再将各个问题串起来描述, 就是一段表达数学现象的数学语言了。

4.造句式训练。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表达数学问题的模式, 像启示性的关键词语、联接词语等, 进行数学语言培养。如“先摆……再摆”、“因为……所以……”、“要求……必须……”’、“将……合起来”、“从……中拿出”等, 这样长期训练, 就使学生的语言更加规范、有条理。

二、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就是数感。一年级学生培养出良好的数感, 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呢?

1.通过观察, 建立数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通过观察, 学生从数实物开始认识数, 由具体到抽象, 初步建立数感。20以内的数, 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都已会数, 但对数的概念并不一定清楚。20以内数的含义、数的顺序、大小和数的组成都很重要, 它们是学习“一位数加、减法”的基石。为了让一年级学生切实加深对数的含义的理解, 打好基础, 培养数感, 我们要有目的地引导他们观察周围世界。如通过观察直尺上的数列, 说说某数离哪个数近, 离哪个数远, 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以后每学一个自然数, 都与前面学过的数进行比较, 使学生了解每个自然数是怎样形成的, 弄清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这样孩子对数的大小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2.实际操作, 培养数感。科学实践证明, 小学生在动手操作时, 眼、耳、口、手相结合, 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 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切地感知数、认识数。一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感知和操作获得数感。通过实际操作, 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就在自己身边, 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 对数产生亲切感。如运用小棒操作, 认识11~20各数。请小朋友抓一把小棒, 问他们能一眼看出是几根吗?显然, 不能一下看出。想个什么办法就能一眼看出呢?只要数出10根扎成一捆, 就能一眼看出有多少了, 从而认识了十位和个位的区别, 理解了数位的意义, 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3.联系生活, 发展数感。数学源于生活, 因此, 发展学生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如认识100以内的数, 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数数本班有多少名学生, 估计一把小棒大约有多少根, 课本的100页有多厚, 8角5分是多少分, 妈妈买一袋米有多少千克等, 进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图形认识作出了具体要求。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有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笔者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培养一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效果较好。

1.加强实际操作, 积累空间感知。空间感知依赖于操作活动, 这是由“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在教学中, 要把实际操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引导学生通过视觉、触觉, 积累空间感知。

(1) 观察。让一年级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在脑中形成空间观念。

(2) 实物、模型操作。对实物用手比划一下, 用手摸一摸、折一折、拼一拼, 在脑中加深空间观念。

2.重视口头描述, 形成空间观念。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空间感知后, 教师帮助学生借助数学语言描述来形成空间观念。一年级学生能对平面、空间图形的主要特征,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述, 那就能在脑中形成空间观念。

3.注意虚实结合, 发展空间想象。空间想象能力是在积累了丰富的空间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 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学生对几何形体有了充分的认识, 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在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虚实结合, 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四、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并不只是中高年级学生的事, 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低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接受能力弱, 但只要我们细心、周到地设计引导, 培养其研究性学习能力并不是不可能的。

1.开课时问题情境要多样化、丰富化, 以吸引低年级学生。如“8的认识”, 我用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的故事, 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8的认识”上来。

2.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一年级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 往往不知从何入手, 我们应给予他们方法上的指导, 可有三种做法。第一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8的例子, 如8月份、八仙过海、8点钟等。这就很容易将8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第二是点拨。将学生未学过的知识与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 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学习。如学习8时, 教师让学生数小圆片, 在7个的基础上加1个, 就达到了自学的目的。第三是语言暗示。语言暗示对低年级教学实践非常重要。7~8岁的儿童自制力很差, 注意力不易长时间保持, 运用语言暗示边说边做, 实际上是通过语言加强儿童对自身活动的控制, 指导自己的行为。如学习“8的分解”时, 让学生边说边分:“将8个圆片分成两堆, 左边一个, 右边……”8的组成也是这样进行。这种做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语言, 而且使研究性学习进行得有条不紊。

上一篇:公共卫生项目下一篇:双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