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情况范文

2024-07-14

预后情况范文(精选7篇)

预后情况 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该企业10 年间经我院诊断的慢性锰中毒病例,共16 例,电焊工为2005—2014 年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电焊工人,共967 人。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该企业10 年内的现场锰毒检测资料、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治随访资料进行汇总、筛选、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职业健康查体表进行资料收集,锰中毒调查表采用锰中毒神经系统损伤调查表,所得资料用excel 2007 建立资料数据库, 结果采用SPSS17.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锰中毒发病症状体征等用百分率表示,车间慢性锰中毒患病比较采用 χ2检验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该轨道交通制造企业是以铁路货车研发制造为主的多元化综合型国有企业, 具有100 年的生产历史。 该企业在2007 年将车体一车间分为车体一和车体二车间,主要从事车体焊接。 电焊作业主要分布在车体焊接( 包括中梁、端枕、底架、侧墙、总装等) 、转向架焊接( 摇枕、保持环、构架) 、配件( 小件、旁承体) 、备料及维修等作业,主要使用低锰焊丝每年约200×104kg、焊条( J422、507 等) 约4×104kg。 该轨道交通制造企业电焊作业类型复杂,存在多焊点作业、容器内作业及单焊点作业,接触含锰毒较多,仍存在长期低剂量的锰暴露及短时间超剂量暴露情况, 对电焊工作业人员有潜在的影响。 随着自动化及低锰焊接材料等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轴流风机、Nederman低负压焊烟除尘系统等除尘净化装置、 烟尘净化器及防尘毒口罩等预防措施的加强,严重的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未见发生。 由于锰是一种容易在神经系统内蓄积并对神经系统有慢性毒作用的毒物,以及轨道交通制造业焊接工作任务较大,个人防护不到位、高锰焊条不能完全被取代、作业场所局限、慢性锰中毒发病特点等多种因素,职业性慢性锰中毒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2.2 锰的检测结果

2.2.1采样电焊车间空气中锰的时间加权平均( TWA) 浓度测定采用Airchek 2000 型个体粉尘采样器,用测尘滤膜采样,个体采样以2.5 L/min的流量采集6~8 h空气样品。

2.2.2 锰检测结果2005—2014 年不同车间锰检测结果采用个体TWA浓度及车间短时间接触浓度( STEL) ,结果为车体一车间总超标率43.27%, 车体二车间总超标率26.15%,转向架、配件、备料车间总超标率22.64%。 同年度相比, 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浓度高, 超标率大、变化明显的为车体一多焊点作业车间,转向架、配件、备料车间锰毒的浓度低,变化较小。 见表1。

2.3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发病情况2005—2014 年间经我院诊断( 职业病诊断机构) 的锰中毒16 例( 均为轻度) ,其中男性11 人,女性5 人;发病年龄41~62 岁;发病工龄20~33 a,平均发病工龄( 27.75±5.48) a。 在3 个类型的作业环境中, 以从事过钢结构车体多焊点焊接作业的人员发病率最高,为1.98%,车间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9,P>0.05) 。 见表2。

2.4 慢性锰中毒患者随访观察16 例锰中毒患者自诊断之日起至今,有15 例进行了随访观察( 均无糖尿病及无明确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随访率为93.75%,所随访病例经诊断后均调离锰烟尘作业,间断给予依地酸二钠驱锰、补充微量元素、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锰中毒症状疲乏、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无明显好转,其他症状有好转趋势。 肌张力等锥体外系体征无明显改变,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见脑电图有改善趋势,肌电图有加重趋势。 见表3。

15 例锰中毒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头痛、头晕、疲乏、睡眠障碍、多汗、心悸、感情淡漠、易激动、情绪改变) 呈减少趋势,周围神经及锥体外系症状( 下肢沉重、四肢麻木、三颤证、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肌张力) 呈加重趋势。 脑电图初诊时9 例确定性或不确定性异常、复诊为5 例确定性或不确定性异常,呈好转趋势, 肌电图初诊时7 例确定性或不确定性异常、复诊为9 例确定性或不确定性异常,呈加重趋势。复诊胸片有1 例出现双肺纹理增粗、紊乱,胸片异常者均尚未达到尘肺病诊断标准。

注:锰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PC-TWA) 接触限值为0.15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 限值为0.45 mg/m3。“ -”表示无数据。

注:χ2=0.59,P>0.05。

3 讨论

本次所研究病例多存在头昏、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双下肢沉重等非特异性类神经症,存在潜隐性肌张力增高或肌张力增高,多数合并舌颤、手颤等体征。 研究发现早期脱离锰作业环境休息, 给予间断驱锰、补充微量元素、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锰中毒部分症状有好转趋势,脑电图亦有好转,与有关报道早期短疗程驱锰后尿锰排出量较多、 症状好转一致[1]。表明早期锰蓄积中毒经驱锰等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存在一定的可逆性。

本研究发现,该企业锰中毒患者发病工龄较长,年龄偏高,多数伴有脑电图、肌电图改变,说明锰即是中枢神经系统毒物,又是周围神经毒物,与文献[1-4]报道的一致。 目前,锰中毒的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及患者的主观症状,特别是锥体外系体征的变化,典型锰中毒引起的帕金森征表现为意向性震颤, 而静止性震颤少见,肌张力增高,轮替动作缓慢,与锰在纹状体、丘脑、苍白球、大脑白质及小脑皮层等部位蓄积有关[5],Huang等[6]通过磁共振图像( MRI) 研究表明,锰在脑中蓄积出现T1-WI信号明显增强且与量有明显关系。 临床常用左旋多巴治疗是否有效作为鉴别锰中毒与原发性帕金森病[7]。 该企业锰中毒患者均为轻度,锥体外系体征较轻,随访发现锥体外系症状无改善病例,表明肌张力增高仍是锰中毒的关键体征。 有报道锰中毒的锥体外系症状与老年帕金森病( PD) 有别[7],均与基底节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有关,锰是诱发PD的多种因素之一[8]。 锰中毒可触发神经变性过程,暴露于锰烟尘的电焊工易较早发生PD[9,10,11,12]。 随访发现神经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率高并有增多趋势,老年PD亦伴有周围神经损害[13],外周神经肌电图损害无特异性,不能作为锰中毒的诊断指标和与老年PD鉴别的参考指标。 神经传导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锰中毒患者的周围神经损伤, 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锰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消化道、皮肤吸收较少,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排出缓慢,通过激活氧化系统、使氧化还原失衡、产生自由基和干扰中枢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及改变神经递质导致神经损害, 晚期引起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病变。 本研究发现该企业电焊作业锰毒危害严重, 锰中毒发病工龄较长且与车间锰检测浓度无明显关系, 与该企业发病例数少及锰中毒复杂的发病因素有关。 锰亦对周围神经、生殖、心血管系统、呼吸等系统有损害[14,15,16],国内外专家专注于锰代谢标志物的研究,目前,尚未发现明确意义的生物标志物。 因此,加强工艺流程改革,减少人工焊接,采用自动化机器人焊接,降低作业岗位锰浓度,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意识,仍是减少锰中毒发生的重要途径。

预后情况 第2篇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多因持久、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该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有数据调查显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1 h以内的死亡率约为50%;因此, 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患者病死率尤为关键[1,2]。本文主要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1例。对照组男22例, 女19例;年龄39~73岁, 平均年龄 (49.00±8.14) 岁;前壁梗死11例、下壁梗死17例、高侧壁梗死13例。研究组患男23例, 女18例;年龄40~74岁, 平均年龄 (48.00±8.54) 岁;前壁梗死13例、下壁梗死18例、高侧壁梗死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由患者家属送到医院进行急救, 并行入院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1.2.1院前救护指导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 在3 min以内携带好抢救设备、急救药品, 并乘坐救护车赶赴现场, 在车上和患者家属联系, 并询问患者的病情, 再在电话中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自救。

1.2.2吸氧护理护理人员应嘱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 避免因剧烈活动、情绪变化而增加心脏的负荷;同时, 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 并控制氧流量为3~6 L/min、浓度40%左右;对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者, 需给予患者高浓度的吸氧。

心理干预患者发病后, 极易产生紧张、恐慌等不良心理情绪, 因此, 护理人员、家属应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 并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干预, 进而缓解或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1.2.4危险因素干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均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因此, 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饮食干预、日常生活护理干预等, 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低脂肪、低盐饮食, 并让其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 戒烟戒酒。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记录两组患者从发病至抢救的时间、溶栓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 并记录所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入院前及入院后的死亡率等。采用NIHSS、ADL评分对两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3]。同时,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及 (或) 家属对抢救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实行百分制:86~100分为满意;65~85分为较满意;<65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满意+较满意)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发病至抢救、溶栓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护理后, 研究组发病至抢救时间、溶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两组护理后NIHSS、ADL评分比较护理后, 研究组NIHS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2.68%, 高于对照组护理后总满意度75.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小结

本次研究中, 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护理后, 发病至抢救时间、溶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这与何芳等[4]研究结果相符;表明, 院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的几率, 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中,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ADL评分及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与邵雄英[5]研究结果接近。

总之,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不仅能够有效改善预后, 而且还能改善医患关系,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肖霞, 周华玲, 彭雪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13) :15-16.

[2]焦国英.浅谈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 (14) :108-109.

[3]张娟, 李雪, 付艳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3, 16 (6) :663-664.

[4]何芳, 何慧.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 (12) :1565-1566.

预后情况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自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 男27例, 女22例, 年龄41~84岁, 平均 (63.1±9.8) 岁。对照组49例, 男28例, 女21例, 年龄40~85岁, 平均 (62.8±5.8)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等方面基本均衡, 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该实验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通知患者及家属实验方法, 确定患者已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前瞻性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1.2.1 评估

患者入院后观察其神志, 血压, 胸痛情况, 对患者病情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患者排便间隔, 排便难易程度与有无习惯性便秘病史;观察患者食物搭配与饮食摄入量是否科学合理;积极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是否有焦虑不安等负面心理。通过综合详尽评估后, 对患者发生便秘的可能性有大致的估计。

1.2.2 健康宣教

以科学的态度向患者讲解导致便秘的原因与危害, 告知其积极预防的必要性, 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顺应性。

1.2.3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耐心交谈, 引导其排除心中的压抑感, 鼓励患者宣泄不良情绪, 并对其心中的疑虑给予逐一解答, 引导其走出认识误区。

1.2.4 饮食干预

提倡患者少食多餐, 并给患者提供富含纤维素的饮食。每天早晨可空腹饮温开水, 促进胃肠蠕动。

1.2.5 排便护理

患者卧床期间, 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不要用力屏气。天气寒冷时应给便盆加温, 以免寒冷刺激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

1.2.6 腹部按摩

患者取仰卧位, 放松腹肌, 护理人员将两手搓热以脐部为中心, 由升结肠向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做环形按摩, 以促进肠蠕动, 利于排便。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时相应症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1.4 疗效判断[4]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降低, 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 且无规律性, 排便困难, 粪便量减少, 粪质干硬, 且患者有不适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3 d内首次排便患者42例, 占85.71%, 对照组3 d内首次排便患者22例, 占44.90%, 两组相比,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排便时相关症状比较

由表2可知, 观察组患者排便时出现排便费力, 大便硬结, 腹胀腹痛及焦虑等症状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者便秘、并发症及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10 d后便秘发生人数为6例, 占12.24%, 对照组便秘人数19例, 占38.78%。同时观察组心绞痛,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与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而使心肌坏死的心内科急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 在此过程中患者常易出现便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便秘的主要原因有[5]: (1) 患者因绝对卧床, 活动量骤减, 肠蠕动减慢, 从而易诱发便秘。 (2) 心理压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对疾病高病死率的恐惧感, 常使患者出现精神过度紧张。流行病学结果表明, 焦虑、抑郁不安是诱发便秘的危险因素。由于负面情绪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 导致排便时肛门直肠矛盾运动, 导致排便不畅。 (3) 患者因心肌损伤, 心功能减退, 导致消化功能相应低下。而患者卧床期因进食相对较少, 对维生素与水分的摄入严重缺乏, 导致便秘。 (4) 患者卧床初期因不习惯使用便盆, 有意识地抑制排便, 从而使大便在肠内潴留, 水分重吸收, 导致大便硬结, 形成便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便秘时, 由于用力排便可使胸腔胀气, 腹内压骤增, 心率加快, 回心血流增加, 左心室负荷加重, 加剧心肌缺氧与氧耗, 隔肌上抬, 影响心率与冠状动脉的供血, 诱发严重的心率失常, 心力衰竭等疾病, 严重时可因心脏骤停而导致休克或猝死[6]。因此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 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大便通畅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的重要性,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对降低便秘发生率极为重要[7]。

前瞻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问题发生之前就通过详细收集资料, 并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报道, 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 有预见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施科学有效的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 以达到预期的相关疾病进行预防治疗的目的[8]。本研究中前瞻性护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1) 心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对相关疾病知识存在认知误区, 对于疾病中的剧烈疼痛与不适感常产生恐惧与不安的情绪, 同时并发症陌生环境与高科技设备的接触可加深患者莫名的紧张不安的负面情绪, 对患者恢复极为不利。有报道指出[9], 情绪波动, 负面情绪加剧可引发患者心率, 血压与心功能的异常波动, 产生较多的并发症, 不利于康复治疗。因此, 医护人员应主动耐心与患者沟通交流, 亲切解答患者的疑虑, 鼓励其发泄不良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0]。 (2) 健康宣教:采取科学的态度,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 同时使其意识到便秘对急性心肌梗死带来的不利影响, 消除紧张心理, 说服其熟悉使用便盆,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告知其有便意时无需克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同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协助其排便[11,12,13,14]。 (3) 饮食指导:健康合理的膳食是预防便秘的重要因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 以少食多餐为原则, 摄入富含纤维素的水果与蔬菜。同时, 每天晨起可空腹饮入蜂蜜水或温开水, 起到刺激排便, 润滑肠道的作用。切忌食用辛辣食物与烟酒浓茶等饮料。 (4) 腹部按摩:在医护人员引导下, 将手掌置于右下腹部, 沿将结肠走向环形按摩腹部3~4次, 每次10 min, 可使胃肠蠕动的速度加快, 力量加大, 促进内容物的运动, 有利于大便排出。中医认为人是有机整体, 脏腑脉络紧密相连, 息息相通。因此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点押天枢穴与按摩腹部可疏调大厂, 和营调经, 理气消滞, 从而使气机通畅, 气血和顺, 达到通便的目的[15]。

预后情况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患者29例, 女性患者21例, 年龄在 (56~58)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71.41±10.21) 岁。病程在 (1~8) 年, 平均病程在 (5.6±1.4) 年, 初中及初中水平以下患者有24例, 高中水平的有18例, 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有8例, 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中, 伴随高血压疾病患者有47例, 糖尿病患者有29例, 冠心病患者有42例, 房颤患者有22例, 所有患者均知晓该研究目的, 自愿参加该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临床表现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在活动状态下发病的有22例, 在静息状态下发病的患者有28例, 其中, 突发意识障碍的患者有36例, 偏瘫患者有50例, 大小便失禁患者有39例。

1.3临床诊断

在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发病后, 对其实施CT以及MRI检查, 可以发现, 8 h内有6例患者出现大面积脑梗塞, 12 h内有12例患者出现大面积脑梗塞, 其余患者在24 h内被检测出现大面积脑梗塞。

1.4治疗方法

治疗给予甘露醇 (000811, 000812, 000813) 和速尿脱水降颅压 (国药批准H32021428) , 拜阿司匹林 (国药准字J20080078) 或氯吡格雷 (国药准字J20130083) 抗血小板聚集, 给予他汀类药物调脂, 以及扩容, 脑保护剂, 增加脑灌注, 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炎治疗。

2结果

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经诊断、治疗后, 存活的有48例, 占总比例的96%, 死亡例数为2例, 占总例数的4.00%, 剩余48例患者依旧采用保守治疗, 以此稳定病情, 经过长时间治疗后, 48例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中, 有2例患者基本痊愈, 占总例数的4.2% (2/48) , 有效的有36例, 占总例数的75.0% (36/48) 无效的有10例, 占总例数的20.8% (10/48) 。具体见表1。

3讨论

大面积脑梗塞主要是指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者是皮质完全性闭塞所导致的脑梗塞[2],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及偏瘫, 失语, 感觉障碍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面积脑梗塞具有起病急、并发症多以及致死率高的特点, 因此, 需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

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主要的治疗原则是降低患者的颅压, 从而有效控制脑水肿, 保护患者的脑细胞, 可有效防止患者出现脑疝。蔡力进等[3]学者曾经指出,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在60岁以上比较常见, 其病因大多数都是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 予以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必要的。

相关资料表明[4,5], 在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实施治疗时, 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对症治疗, 梗塞面积大, 有占位效应时, 使用脱水剂是治疗的关键, 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颅内压, 从而防止患者出现脑疝等并发症, 该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 可见,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此外,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多合并肺部感染, 给予积极有效的抗炎治疗对于预后有很大的改善, 经过治疗后,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 (94.3±2.8) 分, 有了显著的提高[6]。脑缺血再灌注是脑梗塞的基本方案, 甘露醇能有效的改善脑水肿, 脑蛋白水解物能有效的营养脑神经, 高压氧舱能有效的防治脑细胞缺氧缺血, 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7,8]。

该研究结果显示, 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经诊断、治疗后, 存活的有48例 (96%) , 死亡例数为2例 (4.00%) , 剩余48例患者依旧采用保守治疗, 以此稳定病情, 经过长时间治疗后, 48例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中, 基本痊愈患者有2例 (4.2%) , 有效的有36例 (75.0%) 无效的有10例 (20.8%) 。结合上述观点, 该院认为对大面积梗死患者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后, 可有效的降低其死亡率和病残率。

综上所述, 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病情具有特异性强的特点, 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CT和MPI诊断, 梗死多位于中主动脉, 确定患者梗死面积后, 再针对患者病情, 实施甘露醇、速尿脱水降颅压、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 能够改善大面积梗死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 从而降低患者出现死亡以及致残的几率, 由于该研究样本数量较小, 因此, 有待于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夏烈新, 冉文, 陈立铭, 等.大面积脑梗塞48例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2) :161-162.

[2]张爱红, 王琢.大面积脑梗死5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0) :2453.

[3]蔡力进, 郭春生, 郑华, 等.心房颤动与大面积脑梗死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 (3) :256-258.

[4]李艳华, 张丹.脑梗塞合并癫痫的临床观察与分析[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论文集, 2015:721-721.

[5]李永磊.大面积脑梗塞48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2015, 28 (7) :215-216.

[6]王润枝.大面积脑梗塞32例临床资料分析[J].医药前沿, 2015, 5 (27) :208-209.

[7]路旭辉, 雷国亮.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探究[J].大家健康, 2015, 9 (10中旬版) :89.

预后情况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住院时实施胃癌部分切除术治疗的76例胃癌患者作为部分切除组,同时选取采用胃癌全切除术治疗的56例胃癌患者作为全切除组,所有患者临床诊断明确,具有手术治疗指征,且入院时生活基本自理,无明显系统性疾病和神经障碍性疾病。部分切除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分布在30~78岁,平均年龄为(55.0±1.7)岁,病程时长为1~12个月,平均病程时长为(2.0±1.7)个月,平均肿瘤直径为(4.1±1.0)cm;全切除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分布在25~80岁,平均年龄为(54.8±1.9)岁,病程时长为1~10个月,平均病程时长为(2.2±1.9)个月,平均肿瘤直径为(4.3±1.1)cm。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该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和研究两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在该文研究包括的时间范围内,所有行胃切除术的人员以及技术均未有显著变化。全切除组患者采用根治术胃全切除术治疗,胃切除范围包括全胃以及食管和空肠吻合,同时对邻近淋巴结进行清扫。部分切除术组患者实施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胃壁切线离胃癌肿瘤体5 cm位置以及胃癌肿瘤本身,同时对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2]。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以下3种:(1)手术情况比较,手术情况包括患者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免疫功能,主要是考察患者术后常规实验室检查数据,如T细胞亚群分布和血清白蛋白;(3)比较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感染、肠梗阻、腹腔感染[3]。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免疫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处理,上述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部分切除组和全切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部分切除组患者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情况均显著优于全切除组(P<0.05)。详见表1。

注:与全切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部分切除组和全切除组患者术后胃肠的免疫功能比较

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CD4+/CD8+和血清白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全切除组(P<0.05)。详见表2。

注:与全切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部分切除组和全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感染1例、肠梗阻0例、腹腔感染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全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腹腔感染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全切除组(χ2=4.5113,P=0.0337)。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在获得及时有效处理后均康复。

3讨论

胃癌是中国最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随着大众生活结构的不断改变,胃癌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目前临床上对胃癌致病机制的研究还无法清楚地阐述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然而多篇文献报道胃癌与遗传因素、癌前病变和地域情况等密切相关[4,5,6]。腺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胃癌,患者早期一般情况下未表现出明显症状,一旦因病就诊常常已经发展为中晚期,因此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较差[7]。虽然目前胃癌治疗的常见方法为手术切除治疗,然而采取何种手术术式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争论。对胃癌手术治疗术式进行选取时,科室临床医生需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如考虑其临床治疗效果,考虑手术本身会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损害以及经济卫生学等。

该院对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住院时的76例胃癌患者实施胃癌部分切除术治疗,同时与采用胃癌全切除术治疗的56例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部分切除组患者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情况均显著优于全切除组(P<0.05),该结果说明与全胃切除术相比较,胃部分切除术患者其机体损伤程度更小,患者预后恢复时间更短。此外,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CD4+/CD8+和血清白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全切除组(P<0.05);这里的血清蛋白不是作为一种免疫的反应因子,而是当身体遭受创伤后对创伤修复能力的一种反应,该文研究中全切除术患者其血清蛋白水平高于部分切除患者,表明全切除组患者机体因手术所造成的创伤要大于部分切除组患者;CD4+/CD8+是患者胃肠道内T细胞亚群具体分布情况的反应,该指标有助于了解手术治疗对患者胃肠道免疫反应的影响,该文中全切除组患者其CD4+/CD8+水平明显低于胃部分切除组,这说明全切除术患者机体损伤情况较部分切除组患者严重,患者机体内应激反应更高;另外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全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胃部分切除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胃全切除术患者;潘志洪[8]等研究报道,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3%,全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27%,该结果与该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也间接说明全切除术患者机体损伤情况较部分切除组患者严重。

综上所述,与胃癌患者实施胃全切除术相比,胃部分切除术有助于减轻患者手术损伤,保证患者肠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胃全切除手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差异。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32例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分为部分切除组(76例)和全切除组(56例),部分切除组患者采取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全切除组患者采取胃全切除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免疫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部分切除组患者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CD4+/CD8+和血清白蛋白等分别为(3.0±0.6)d、(1.3±0.4)d、(6.0±1.1)d、(1.5±0.3)、(3.1±0.2)g/L,全切除组患者分别为(3.9±1.2)d、(2.6±1.3)d、(7.9±2.5)d、(1.0±0.1)、(3.8±0.4)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全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胃癌患者实施胃全切除术相比,胃部分切除术有助于减轻患者手术损伤,保证患者肠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癌,胃全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临床预后

参考文献

[1]张国敬,李若彤,赵智成,等.胃癌根治切除联合胆囊切除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6,31(1):40-42.

[2]曾丽霞,马韵,龙喜带.532例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465-1467.

[3]陈凛,马连港,郗洪庆.不可切除胃癌的转化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16,54(3):169-171.

[4]张斌,姬社青,花亚伟,等.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近端胃癌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6):477-478.

[5]周晓刚,陈力.脾脏切除对胃上中部及全胃癌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1):1281-1283.

[6]刘权溢,阮荻行,林灼怡.腹腔镜与开腹胃癌切除手术的对比研究[J].现代医院,2011,11(7):30-32.

[7]薛英威,于雪峰.近端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29(5):424-426.

预后情况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60例胃癌患者, 其中男260例, 女100例, 平均年龄为54.8岁, 所有患者均事先确诊, 且符合手术指征。为确保手术成功率, 首先要求入选研究的患者无精神及智障方面的疾患, 入院前均能从事一定量的体力劳动和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且无其他系统严重影响手术的疾病。由于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 将所有讨论的对象分为对照组 (即全胃切除组) 跟研究讨论组 (即胃部分切除组) , 各18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研究探讨方法

本次探讨的病例中, 时间跨度大, 可选择性大, 对照组和研究探讨组各方面的条件相差不大, 只是所选择的手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但有一定比例患者中只能行全胃切除。对照组患者使用胃癌根治性全切术, 切除范围包括全胃及部分腹段食管, 行食管残端和空肠吻合, 并清扫周围淋巴结。胃癌部分切除组患者采用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 切除范围包括肿瘤本身、胃壁切线距离瘤体应≥5 cm, 根据清扫淋巴结的要求, 并清扫周围淋巴结。两组吻合口均用吻器吻合, 对照组大部分用进口吻合器吻合, 胃部分切除组, 主要用国产吻合器。对于用进口吻合器, 吻合完毕, 吻合口不作加强处理缝合。研究探讨组, 吻合后均加强, 再在吻合口下方约3~5 cm处作残胃悬吊3~5针, 行成残胃领状返折袋, 可减轻吻合口张力, 再者残胃领状返折可增加术后食物反流的缓冲带, 使食物反流的量和压力下降。一般探讨研究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术后情况的比较, 包括术后通气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日期及术后住院日期。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 血常规, 白蛋白检测结果数据比较, 主要来源于患者术后的常规检查结果, 包括血常规、血清白蛋白和肿瘤标志物。③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进行了比较。如:吻合瘘, 反流性食管炎, 预后情况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部分切组患者术后通气早, 进食早, 术后下床早, 术后住院时间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情况比较如下:全切除组 (180例) :术后下床时间 (2.5±1.2) d, 术后通气时间 (3.96±1.2) d, 住院时间 (7.98±2.96) d;部分切除组 (180例) :术后下床时间 (1.3±0.47) d, 术后通气时间 (3±0.66) d, 住院时间 (6.05±1.1) d。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 血常规中血红蛋白, 白蛋白检测结果数据比较, 主要来源于患者术后的血常规、生化检查结果, 包括血常规中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肿瘤标志物。研究结果显示, 部分切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高于全切除组、血常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短, 高于全切组, 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差别不大, 均明显下降, 总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预后情况的比较:在180例全切除组患者中, 发生并发症18例 (10%) , 其中9例肺部感染、4例切口并发症、2例腹腔感染、2例肠梗阻、1例吻合口并发症。180名部分切除组患者中, 发生并发症10例 (5.56%) , 其中肺部感染、切口并发症各3例、2例腹腔感染、1例吻合口并发症、1例肠梗阻。所有患者并发症均得到及时处理, 康复出院。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反流性食管炎分为 (无/轻/中/重) :术后定期来院综合治疗的同时, 常规复查胃镜看胃排空, 吻合口及反流情况, 吻合口及排空无统计学意义。但反流情况有比较性, 全切组无反流性食管炎:有16例无反流, 14例轻度反流, 30例中度反流, 120例重度反流。部分切除组反流性食管炎:有76例无反流, 66例轻度反流, 28例中度反流, 10例重度反流。预后情况分好、中、差, 其中全切组, 预后好的112例, 中等48例, 差的20例。部分切除组, 预后好的134例, 中等41例, 差的5例, 均给予对症治疗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盐海地区是我国胃癌高发区,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地区早已对各类癌症作统计学上报, 胃癌以腺癌为主, 我盐海地区, 贲门癌占胃癌很大比例, 患者早期无症状, 少部分患者中以体检出来胃癌病变。就诊时大部分有症状, 基本上都是中晚期, 预后效果很不理想。在手术的选择上, 我们既要考虑患者的临床效果, 还要考虑可能会对其机体造成的创伤及经济方面等因素。本次研究, 我们发现, 相较于胃全切术, 胃部分切除术能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了保护、使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大大降低, 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

3.2 本研究结果显示, 全切组患者有于手术创伤较大, 在术后下床时间, 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多于部分切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进一步的比较, 胃部分切除术对于患者机体的损伤更小, 恢复时间更快。研究结果提示, 全切除组患者, 术后进食迟, 自身消耗大, 血清白蛋白含量低于部分切除组。全切组术中失血相比较, 比部分切除组大些, 术后血红蛋白也相对低于部分切除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与术前检测肿瘤标志物值, 下降值比较, 均下降, 但差距不大, 其手术效果相当, 无比较差异性统计学意义。

3.3 在本研究中, 全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 部分切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 反流性食管炎分为无、轻、中、重。均为术后行综合治疗定期复查结果, 或定期门诊随访时胃镜等检查结果, 重度反流性食管炎个别患者肿瘤内科调整治疗好转, 中度反流性食管炎, 给予止酸及对症治疗, 症状缓解。从胃镜检查看, 食管炎有明显差别, 部分切除的反流程度轻, 反流食管的长度短。

3.4 本研究中, 吻合后残胃领状返折的预后和反流的影响。全切除组中, 术中均是空肠和腹段食管, 术式大部分以Roux-en-y吻合为主, 由于肠管较细, 吻合后领状返折无法完成, 反流物多, 压力高, 得不到缓冲, 直接反向食管, 术后胃镜检查时, 发现反流情况重, 反流性食管炎长, 发生率也相对高。患者的烧心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夜间平卧后因反酸重常引超, 呛咳, 严重者, 呛咳引吸入性肺炎。部分切除组, 吻合后残胃领状返折缝合悬吊, 开成衣领样返折, 当残胃反流压力增高时, 吻合口1周形成一个缓冲带, 少部分胃内容物反流向食管, 压力得到缓解, 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大大降低, 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同时残胃领状返折又减轻吻合口的张力, 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大大下降。

3.5 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情况分 (好/中/差) 及生成率之间差别。全切除组术后情况好的112例, 中等的48例, 差的为20例。部分切除组术后情况好的134例, 中等的41例, 差的为5例。从数据中发现全切除组预后情况明显低于部分切除组。由此可以推断, 在胃癌患者中胃部分切除术既能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 也不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术后综合化疗治疗的耐受能力也大大提高, 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水平。相比而言生成率之间差别大于全切术。

摘要:目的 是探讨胃癌可行胃部分切除, 吻合后残胃领状返折, 术后患者的预后和反流情况分析。方法 2000年3月至2014年3月360例。在我院期间收治的胃癌, 行手术治疗病例分两组手术方式:对照组全胃切除 (180例) 和胃部分切除组 (180例) , 比较两组手术方式, 术后恢复情况, 跟踪随访术后并发症, 术后反流, 生成率之间差别。结果 胃部分切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快, 并发症少, 低于全胃切除组, 反流性食管炎低于全胃切除组。结论 胃癌患者中, 根据病灶大小、部位, 病灶转移情况, 如果可行胃部分切除能达到治疗目的胃癌患者, 行胃部分切除, 较全胃切除患者比较, 手术损伤小, 生理功能存在, 术后并发症及风险也小, 相对恢复较好, 不影响生存率, 提高患者术后预后水平, 同时吻合后残胃领状返折可减轻和改善术后反流情况。

关键词:胃癌,手术,预后

参考文献

[1]曾平湖, 崔西玉, 李兆滔.237例胃切除术后胃镜下所见与并发症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28) :168.

[2]李明朗, 刘鑫.1 2 0例胃癌手术治疗体会[J].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3, 12, 26 (6) :524-525.

[3]胡祥.胃癌根治术式选择与原则[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 (电子版) , 2013, 7 (1) :4-6.

[4]张卫宁, 线胤生, 任磊鹏, 等.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56例临床分析陕西医学杂志, 2013, 42 (8) :1051-1052.

[5]区显立, 区华, 辉蔡枝, 等.胃部分切除治疗胃癌的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9) :74-75.

[6]蔡峻.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 2013, 32 (18) :51-53.

[7]李明朗, 刘鑫.120例胃癌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22) :148-149.

预后情况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9月—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46例AMI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病人选择为研究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1年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中标准[4],排除陈旧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PCI治疗史、曾使用激素替代治疗、药物过敏者等。入选病人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42岁~83岁(56.87岁±5.43岁);KillipⅢ级38例,Ⅳ级8例。研究内容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被全程跟踪,病人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情况下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成两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病人均于发病12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梗死相关动脉,行PCI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即术前顿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300mg,术后根据病情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辛伐他汀、β-受体激动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静脉注射利尿剂、硝酸甘油等。而观察组同时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即6mL心脉隆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次/日,首次使用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呈阴性。均治疗14d后评定临床疗效。

1.3 评价指标

心脏超声检查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室壁运动积分(WMSI),评价心室壁运动情况。治疗1个月后进行6min步行试验(6MWT)。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时采集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免疫荧光法测定B型脑钠肽(BNP)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Tnl)水平。根据病人心功能改善情况评定临床疗效,即: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心功能无显著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2.6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例(%)

2.2 两组LVEF、WMSI、6MWT各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LVEF(48.84±3.05)%,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WMSI(1.10±0.32)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而观察组治疗后6MWT(330.33±12.56)m,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详见表2。

2.3 两组BNP、hs-CRP、IL-6、TnI各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BNP(783.34±18.33)ng/L、hs-CRP(7.33±0.59)mg/L、IL-6(6.72±0.63)pg/mL、TnI(1.19±0.25)μg/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AMI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断而引起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是临床治疗的关键[5]。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AMI病人病死率得到了有效控制,能迅速开通闭塞血管,使心肌细胞获得再灌注,而恢复其正常血供和氧供[6]。但病人术后易发生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临床分析可能为灌注前心肌细胞已经发生不可逆损伤,再灌注后无复流、慢复流、心肌顿抑或梗死面积过大有关,会加重病人病情,严重影响其预后,应引起高度重视[7]。

介入治疗是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方法,能够疏通阻塞血管,恢复心肌细胞的血液供应,但对心肌也会造成一定创伤,导致心室收缩障碍而引发心力衰竭[8]。心脉隆注射液是由蟑螂体内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心肌损伤、拮抗神经内分泌激活及增加心肌供氧以改善心功能的作用[9]。

本研究重点探索心脉隆注射液治疗AMI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WMSI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治疗后6MWT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观察组治疗后BNP、hs-CRP、IL-6、Tn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分析炎性因子对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通过参与心肌细胞坏死、凋亡而导致心肌进行性纤维化而发生心衰,加重心肌细胞损伤[10]。BNP被用作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在心肌梗死发病1h内会迅速升高,且在24h内达到高峰,能有效反映心室负荷量。LVEF是心功能的重要指示性指标,其水平降低则表示心功能减退,进而促进心力衰竭发生。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AMI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能取得显著疗效,可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9月—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46例AMI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病人选择为研究病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3例同时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与对照组82.61%比较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8.84±3.05)%,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左壁运动积分(WMSI)为(1.10±0.32)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6MWT)为(330.33±12.56)m,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上述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钠肽(BNP)为(783.34±18.33)ng/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为(7.33±0.59)mg/L、白介素力(IL-6)为(6.72±0.63)pg/mL、血浆肌钙蛋白I(Tnl)为(1.19±0.25)μg/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AMI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能取得显著疗效,可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脉隆注射液,心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金凤,岳亮,钟丽华,等.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5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104-106.

[2]裘健.辛伐他汀对介入术后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2,18(10):1440-1441.

[3]吴强,陈晓英.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9):2389-2390.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5]刘兴利,庞文跃,陈艳丽,等.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后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5):466-468.

[6]李昌,宗文霞,林琍,等.新活素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1):1677-1679.

[7]母雪飞,赵昕,任丽丽,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24(1):32-36.

[8]宗斌,王海波,宗雪峰.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4,29(11):3640-3642.

[9]蓝运竞.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6):23-2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预后情况】相关文章:

预后发展05-11

分娩预后05-18

预后质量06-07

预后水平06-20

预后因素07-24

预后关系07-31

预后结局09-15

颅脑外伤预后05-31

感染及预后07-19

机械通气、预后07-25

上一篇:基本药物供应论文下一篇:第二语言/外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