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不良反应

2024-07-07

对中药不良反应(精选12篇)

对中药不良反应 第1篇

近年来随着中药品种的增多, 中药在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 由于药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检测手段的提高, 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使其成为药学领域的一项专门研究课题。但就我国特有的中药而言, 其不良反应的研究报道较之西药为少。由于中药大多来源于植物和动物以及矿物, 其产地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 有些炮制方法不当, 直接影响它的所含成分, 并涉及药用疗效;另外中药历史悠久, 民间应用比较广泛;再者现代制药技术进一步规范将其中药的主要成分用化学方法进行提取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如清开灵注射液等。所以对中药的不良反应更为重视, 本文就中国中药杂志刊登的95篇有关中药的不良反应报导, 分析其主要不良反应类型, 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与其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常言道“药者, 毒也”, 就是指药有三分毒的道理, 所以在应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 决不可忽视, 其对人体产生的一定毒性以及各种不良反应的产生, 过去以西药的不良反应报道甚多, 而对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相对少些。我们以中国中药杂志1981~2001年以来的95篇文章中有关中药及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426例进行统计分类:其中中毒反应307例, 占72%;过敏反应74例, 占17.3%;中药引起中毒死亡18例, 占4%;其他27例, 占6%;年龄最小仅3个月, 最大74岁。造成426例不良反应中涉及的中药及制剂共107种, 其中过敏反应54种, 中毒反应39种, 中毒致死14种。现将统计的不良反应按主要类型分类, 并对其临床表现与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探讨。

1 过敏反应

中药过敏反应 (也称变态反应) 一般变化快, 首先出现皮肤荨麻疹、疱疹, 然后迅速涉及全身, 可合并其他胸闷气短, 咳喘不安, 恶心、畏寒, 发热, 水肿, 严重者造成心、肺、肾、肝等器官的损伤, 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危及生命。可产生过敏反应的中药很多, 许多药性温和, 使用较多的品种也有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如陈皮、酸枣仁、胖大海、板蓝根注射液、牛黄解毒片等。

据卢国珍报道1例, 男, 36岁。因腹胀自服藿香正气水2支, 服用1支后约30min头昏, 心悸, 出汗, 四肢出现少量麻疹, 瘙痒, 又服1支30m in后, 自感天旋地转, 惊慌气急、出汗、口吐白沫昏倒在地, 经抢救苏醒。

2 中毒性反应

由于目前多数中草药尚缺乏完善的药理及毒理实验资料, 在多数毒性较强药物中, 其治疗量与中毒量或致死量比较接近, 一般以口服形式为主, 因此发生不良反应时胃肠道症状最早出现。临床上表现为恶心, 呕吐, 食欲减退, 腹痛、腹泻、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等征象。

3 中毒性休克

临床上表现为昏迷、发热、不省人事、呼吸不规律, 胸闷、心悸、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口麻肢麻、血尿、少尿、无尿、肾衰等, 可引起胃肠道、肾脏、肝脏等中毒反应, 如抢救不及时, 可导致死亡。

毒性较强的中药在古代医著中已早有记载, 如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等。但据报道一些普通中药也有发生中毒反应的。笔者统计有:补骨脂、枇杷叶、川芎、番泻叶、人参、地骨皮、鸡内金、苦参。制成的制剂有:雄黄酒、附子理中丸、橘红化痰丸、人参蜂王浆、雷公藤片。致死的中药有:瓜蒂、天仙子、蟾酥、硫黄、雄黄、雷公腾片。据朱丛祥报道3例, 其中男2例, 年龄分别为4岁、17岁;女1例, 年龄5岁。因腹泻或发热咳嗽服用含砷石膏处方, 即出现剧烈恶心, 呕吐、腹泻, 大便呈米泔水样。嗜睡, 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呼吸急促, 心率快, 虽经抢救, 但因中毒较重, 诊断不明确。1例分别在服药后1.5~5 h内死亡。后经检验测得知石膏中含砷超过成人致死量的5~10倍。

4 其他不良反应

除中药本身的毒性外, 某些人先天不能耐受某些药物, 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如周健雄报道1例哺乳期妇女, 因乳痛服赤芍甘草汤16剂后, 乳房肿块全消结, 发热不复存在, 而造成乳汁全消的后果, 因此, 在用中药时以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等特殊患者更要慎用。

诸上所述, 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 而该报道的主要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1) 超量服用; (2) 过期服用; (3) 中药品种混乱不纯; (4) 使用不当; (5) 有毒药管理不严; (6) 不注意配伍原则; (7) 不遵医嘱等。在426例中引起过敏反应74例, 过敏休克19例, 有既往过敏史14例;有强过敏史2例, 提示:在处方调剂前要详细询问病史, 对有上述过敏史者要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虽然世界各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相继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 但目前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实验研究还很薄弱。因此, 在我们使用中药及其制剂中更要加倍注意药物的剂量、配伍与禁忌、对症用药, 万万不可滥用药物, 以免造成严重并发症或比较麻烦的医疗官司。

参考文献

[1]周健雄.服用赤芍甘草汤致乳汁全无一例.中药通报.1986.11 (8) :56.

[2]朱丛祥.含砷石膏入药致死三例报道.中药通报.1986.11 (5) :58.

正确认识重要的不良反应中药 第2篇

中药是人们用于防病治病,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药源之一,但中药和西药一样具有两重性,即根据药性辨证施治,用的合理,有利于人体疾病痊愈;用之不当,则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近年来随着中药品种的增多,中药在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由于药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检测手段的提高,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使其成为药学领域的一项专门研究课题。但就我国特有的中药而言,其不良反应的研究报道较之西药为少。由于中药大多来源于植物和动物以及矿物,其产地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有些炮制方法不当,直接影响它的所含成分,并涉及药用疗效;另外中药历史悠久,民间应用比较广泛;所以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应该给予更多重视。

在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在药品、食品甚至有毒品之间的区别概念是交叉含糊的。如蝎子,既是药品又是食品也是有毒品。即使是《药典》里公认的药品也有 “是药三分毒“的问题。药品的毒性暂且不谈,因为《药典》里规定了它的安全使用范围。但药品的不良反应,却是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界定药品不良反应的前提应该除却三种情况,一是不懂药瞎吃药;二是用药不当,患了甲病而吃了治乙病的药;三是超量服药。什么事物都要有个度,超出了那个合适的度,量变就会成为质变。当前不少人听了广告宣传的误导,认为中药是纯天然制剂,没有不良反应,没有毒副作用,可以趟量吃,这是绝对错误的。药物再好,再管用,它也是摄人身体内的外来物质,都必须经过肝脏、肾脏代谢处理,过量服用必定要加重肝肾的负担,使得药物本身的毒性增大而增加毒害作用。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属于药品的不良反应。

那么,什么叫药品的不良反应呢?我国将药品不良反应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因此,人们应该认识到,药品是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即使是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仍会在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与其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常言道“药者,毒也”,所以在应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决不可忽视其对人体产生的一定毒性以及各种不良反应。

中药的不良反应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过敏反应。中药过敏反应一般变化快,首先出现皮肤荨麻疹、疱疹,然后迅速涉及全身,可合并其他胸闷气短,咳喘不安,恶心、畏寒,发热,水肿,严重者造成心、肺、肾、肝等器官的损伤,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可产生过敏反应的中药很多,许多药性温和,使用较多的品种也有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如陈皮、酸枣仁、胖大海、板蓝根注射液、牛黄解毒片等。

二,中毒性反应。由于目前多数中草药尚缺乏完善的药理及毒理实验资料,在多数毒性较强药物中,其治疗量与中毒量或致死量比较接近,一般以口服形式为主,因此发生不良反应时胃肠道症状最早出现。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等征象。

三,中毒性休克。临床上表现为昏迷、发热、不省人事、呼吸不规律,胸闷、心悸、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口麻肢麻、血尿、少尿、无尿、肾衰等,可引起胃肠道、肾脏、肝脏等中毒反应,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四,其他不良反应。除中药本身的毒性外,某些人先天不能耐受某些药物,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用中药时以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等特殊患者更要慎用。

中药不良反应不容否认。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 中药也不例外, 既有促进健康的正面效应疗效, 也有妨害健康的负面效应不良反应.曾经大肆宣扬的”中药没有不良反应”、”纯天然药物没有毒副反应”的炒作是出於商业目的, 误导广大患者.如今这股歪风虽已刹住, 但”中药没有不良反应”的观点在不少人的认识里依然存在, 应当纠正。但我们也不能一味畏惧,应当积极应对,采取措施,正确认识中药的药用价值,避免不良反应医疗事故的发生,我们对待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及任务一是公正、客观报道中药的不良反应,加强科普宣传,指导民众合理使用中药。对临床第一线的中药不良反应报道,管理部门、医生和患者都应给予以重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研究如何采取措施,客观评价中药不良反应。二是及时归纳总结。在专业杂志上,综合性归纳、科学评价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三是对于有毒中药,应加强管理,加强炮制减毒研究。针对不同体质人的用药注意事项,开展一些专题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有毒中药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四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专题研究。并进行使用规定,象西药一样,在药典中注明该药材在使用时,应当遵医嘱,肾病患者禁用或慎用,并说明在应用时要按时测定肾功能,发现问题即时停药等。因此,对于中药的应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于具有其它有害生物活性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全药的活性研究,系统分析。

合理应用中药,严格说来,某些中药严重毒副反应主要与长期加量服用,品种误用以及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等不合理用药有关。不应归属不良反应的范畴,应属“药害”。故而,不必要的恐惧也是应当避免的。

合理应用中药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临床医生使用中药应该精通药性,正确使用中药。有些非中医专业的医生在使用中成药时可能存在用药不辩证,用药多,用量大等问题,就有可能导致药物毒性反应。二是应注意患者的体质,疾病背景,特殊人群情况以及与有毒中药合用等问题。使用中药应剂量适宜,中病即止,发现问题随访。三是在临床治疗中,中西药物联合应用较为普遍。若合理配伍,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若配伍不合理,就可能直接影响疗效和用药安全。四是特别慎用中药注射液。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输液及各类中西药配伍有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沉淀等。联合用药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中药注射液应尽量单独使用,不应与其他药联用。但在实际情况中,注射剂联用情况较普遍。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用药是发挥中药防病治病作用的核心。从不良反应监测方面,进行前瞻性研究,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不良反应信息及时发布,按埃利斯宣言的要求,做好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安全用药水平,确保民众生命安全。

科学认识“中药不良反应” 第3篇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一些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疑惑,比如比利时的减肥茶事件,含马兜铃酸中药而导致的肾损害甚至发展成为尿毒症,被炒作为“中草药肾病”,又如日本将小柴胡汤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炎,且长期服用,结果出现间质性肺炎……

中药不良反应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和西药的不良反应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和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呢?

准确地讲,西药的不良反应存在于药物本身,正如我们在药品说明书上看到的,某种药物会具有产生某些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这是化学类药物本身的性质和缺陷。而中药虽然本身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其不良反应大多存在于不正确的辩证治疗或配伍以及使用中。解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您所服用的中药配伍是否合理

在中药古籍中,早就有“七情和合”、“配伍禁忌”等一系列论述。《马书》中说;“药不执方,随宜而用,当病而止。凡病,人物皆然。”其中,随宜而用,是说要根据适应症使用;当病而止,是说取效即可,不能滥用;人物皆然,是说对人和动物都是一样的。中医用药不同于西药,讲究辨证、配伍,却又注意配伍禁忌。如果违反了这些原则,就可能会出现所谓的“中药不良反应”情况。

中医用药组方中各味药既有适应证,又有禁忌证,十八反、十九畏、孕妇用药禁忌等不可忽视,合理组方非常重要。清代孙星衍、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最先将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相反”一词就是源于此 ,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不合理的配伍,自然会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您是否知道某些中西药是不可以同时服用的

有些人喜欢把中西药“合”着吃,认为这样“火力猛”、见效快。殊不知有些中药和西药是不能一起服用的。

常见的不可以配伍服用的一些中西药比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类药物;蜜炼川贝枇杷膏与感冒清片;羚羊感冒片与复方阿司匹林片;复方丹参片与藻酸双酯钠片(PSS);消渴丸与优降糖片;炎得平片与螺旋霉素片;藿香正气水与苯妥英钠片;大山楂丸与麦迪霉素片;六味地黄丸与利福平片等等。

体外配伍中、西药注射剂联用易发生体外配伍禁忌。如喹诺酮类注射剂与鱼腥草等配伍,易产生絮状沉淀;清开灵注射液与诺氟沙星、硫酸卡那霉素、小诺新霉素、硫酸妥布霉素、维生素B6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伍均会发生沉淀。

您是否注意服用中药期间有一些饮食禁忌

药有药性,食有食性,两性相悖则不利于病人,因此,服用中药常有饮食禁忌。医生应将必要的禁忌、用药风险对病人做出适度提示,让其注意并做出选择。

如服发汗药忌生冷,调理脾胃药忌油腻,消肿理气药忌豆类,止咳平喘药忌食鱼腥,高烧患者应忌油。地黄、何首乌、蜂蜜忌葱、蒜、萝卜,土茯苓、威灵仙忌茶,薄荷忌鳖肉;鳖甲忌苋菜等。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

提醒您关注药物剂量是否恰当

有些中药的活性与用量有关。

如甘草1~3克能调和药性,5~15克能益气养心,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使用,病人可出现脘闷、水肿、低血钾、血压升高等;红花量小和气养血,量大活血化瘀;苏木量小和血,量大破血;升麻少用清热解毒,多用升阳举陷;麦芽小剂量消食化积、疏肝解郁而催乳,大剂量单用消散力强,耗散气血而回乳;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同时我们应尽量避免长期用药,避免慢性蓄积 ,中药活性成分含量低,作用缓和而持久,但慢性病人长期服用,往往随之产生不良反应。大黄作为泻药(用量1~5克)不能长期服用。长期使用黄花夹竹桃(含强心苷),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胖大海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易致大便溏泻、饮食减少、脘腹痞闷不适而消瘦。长期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会因蓄积而出现慢性汞中毒等等。肾病病人长期小剂量使用含马兜铃酸制剂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请您服用中药时注意来源与炮制方法等其他人为原因

中药来源品种不当,也会引发”不良反应” 。

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如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没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却是有毒的;中药煎煮不当,如煎煮时间不足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可以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服用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出现“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人与人存在着年龄、性别与体质差异,比如很多报道指出女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男性多,又如妇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幼儿和老年人也比成人易于发生不良反应,估计与药物代谢速度较成人慢、肾脏排泄较差或对药物作用的感受性较高有关。体质不同,也存在着正常的生物学差异,由于基因多态性个体差异,有的人对于某些药物耐受性较差或“超敏”,易于出现过敏反应。

另外,在病理状态下,机体功能紊乱,抗体低下,以及素体虚弱、营养不良、疲劳、精神奋亢等均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知识点点滴:

. 十九畏指: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 十八反指: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 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同时使用就会引起血尿;

. 蜜炼川贝枇杷膏与感冒清片:蜜炼川贝枇杷膏中含有大量蜂蜜,感冒清片中的退热成分与蜂蜜能形成复合物,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使退热作用减弱。

. 羚羊感冒片与复方阿司匹林片:羚羊感冒片系碱性中成药,复方阿司匹林片系酸性药,两者合用后疗效降低。

. 复方丹参片与藻酸双酯钠片(PSS):二者都具有活血化淤,降低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二者联用,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极易诱发内脏自发性出血。

. 消渴丸与优降糖片:消渴丸是由黄芪、生地黄、天花粉、优降糖组成,与优降糖片同服,若一日三次服用,优降糖超剂量,易导致低血糖休克。

. 炎得平片与螺旋霉素片:中成药炎得平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其抗感染作用是通过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而达到,而螺旋霉素能抑制穿心莲的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也就抑制了穿心莲的疗效。

. 藿香正气水与苯妥英钠片:藿香正气水中含有乙醇。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它能增加肝药酶活性,加速苯妥英钠在体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缩短,临床疗效降低。

. 大山楂丸与麦迪霉素片:大山楂丸中的神曲、麦芽中含有多种消化酶,麦迪霉素可使之失活。同时中药神曲、麦芽中的消化酶也能明显降低麦迪霉素的抗菌疗效。

论中药的不良反应 第4篇

1 中药ADR的概念

中药不良反应属于药品不良反应之一。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合格中药 (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由此看来构成中药不良反应必须兼备三个条件:一是“合格中药”;二是“正常用法、用量”;三是“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严格地讲非中药和假、劣中药所致的A D R;质量不合格、改变用药途径及超范围使用导致的机体损害;含有中药的活性成分但不能表明其性味和功效的制剂所致的A D R;清楚地表明为化学药品如β七叶皂苷钠所致的A D R;人为加大剂量所致的A D R, 都不能归为中药A D R.引起中药A D R共有品种500多种, 其内容和西药不良反应一样, 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等。

2 中药不良反应的引发因素

2.1 中药本身的毒性、偏性

中药里有许多药物具有毒性, 有的药力峻猛, 若加工炮制不规范、使用不当易引起不良反应。如附子生用毒性大, 炮制不规范易引起乌头碱中毒, 活血祛瘀药物用于孕妇易导致流产。合理炮制和适当使用中药, 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使用中药时尤其是毒性和药性峻猛的中药应注意其禁忌证, 但不必畏其“有毒”而不敢使用[2]。有些A D R是由中药的多种功效引起, 如当归用于活血养血时, 其润肠功能导致轻泻或使慢性腹泻加重亦为副作用。

2.2 配伍不当

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 十九畏”之说。另外中成药成分复杂, 中药合用、中西药合用增加A D R的发生率, 如含有枳实的中药与西药痢特灵合用会出现胺毒反应。

2.3 品种混用、滥用

中药来源广, 品种多, 成分复杂, 再加上中药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现象和地区性用药习惯的不同, 很容易造成错用或误用。基源不同, 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生物活性及毒性大小也不同。如防己科的粉防己和马兜铃科的广防己, 同名为防己, 但后者含马兜铃酸, 过量则损害肾脏。

2.4 体质因素

个体之间差异很大, 病理状态或者疲劳、营养不良时A D R更为明显。患慢性胃炎时服用正常剂量麻黄碱就可引起中毒反应。过敏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也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 应引起特别注意。

2.5 长期使用

长期使用, 即使不是毒性药物亦可能在体内蓄积引起不良反应。甘草有“国老”之称, 但长期服用会引起“假醛固酮增多”症, 出现水钠潴留、水肿、高血压、头痛、四肢无力、痉挛麻木。朱砂蓄积中毒损害肝肾功能。

3 中药ADR的临床表现[3]

过敏反应常见, 表现多样, 比如发热、过敏性休克以及皮肤类的病变反应。神经系统的A D R表现为口唇或肢体麻木, 瞳孔缩小或扩大, 头痛、眩晕, 意识模糊, 言语不清或障碍严重者可见抽搐、昏迷等;循环系统的A D R表现为胸闷、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或升高;呼吸系统的A D R表现为呼吸困难、血痰、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等;消化系统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肝功能损害等;泌尿系统的A D R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尿频而量多、蛋白尿、血尿、腰痛或肾区叩击痛、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血液系统的A D R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某些中药如石菖蒲、八角、麦芽等动物实验证实具有潜在致癌作用[4]。含有氰化物的药物对人体酶系统有损害, 严重者使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某些药物长期服用, 停药后有精神依赖性, 如复方甘草片长期服用可产生成瘾性。

4 中药ADR的预防 (包括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

4.1 加强职能部门管理

职能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药品质量, 一方面要严格规范药品说明书, 合理阐述药品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避免厂家回避不良反应、禁忌等警示性内容。

4.2 树立中药双重作用思想

既要摒弃中药无害思想, 又要科学、客观地看待中药不良反应。是药三分毒, 在一定的几率之内发生不良反应都是正常和可以理解的。

4.3 确保配伍合理

中药方剂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 也是预防中药A D R发生的根本措施。

4.4 规范流程, 改革工艺

对药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应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的质量标准执行, 改革中药的生产工艺, 使其达到现代化医药工业生产的要求。

4.5 加强中药A D R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目前研究基础薄弱, 中药的A D R作用机制、药物成分及药物动力学尚不明了, 影响了中药不良反应的防治, 应大力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将结果载入药典。加强中药毒性监测, 开展中药毒性研究, 建立相关中药毒性监测网络。

4.6 完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

由于在药物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不可能发现所有不良反应, 所以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上市后药品的再评价, 及时发现有害和不良事件, 及时分析和管理, 建立中药A D R数据库和中药A D R早期预警系统, 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刘芳.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9) :147-148.

[2]覃刚平.认识中药的毒性[J].传统医药, 2009, 18 (8) :57.

[3]杨瑛, 苏喜改.中药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 2009, 31 (2) :124.

年龄及环境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月~月于我站行无偿献血的献血者59 689人次,年龄18~55周岁,平均30.5岁,其中男27 638人次,女32 051人次。

1.2 方法

献血者均经健康体检、征询、血型、血比重、alt测定及金标hbsag快速诊断等,排除不适合献血者。流动采血车与献血屋内均有温控系统,使采血环境尽量达到舒适温度(冬>10℃,夏天<28℃,春、秋季节10~20℃),献血者每次预设采血量400 ml。

1.3 献血不良反应诊断标准[3]

轻度:表现为紧张、焦急、面色苍白及头晕眼花等;中度:表现为渐渐失去知觉、不省人事、四肢冰凉等;重度:表现为惊厥、晕厥、大小便失禁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献血不良反应与年龄的关系

18~25岁组与26~40岁组和41~55岁组献血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8.660,p = 0.000;χ2=131.794,p = 0.000);26~40岁组与41~55岁组献血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p = 0.792)。见表1。

表1 献血不良反应与年龄的关系比较

2.2 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环境的关系

流动采血车与献血屋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4%和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95,p =0.000)。见表2。

表2 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环境的关系比较[n(%)]

3 讨论

小议中药不良反应的不足 第6篇

【關键词】中医理论;药品不良反应;中药;龙胆泻肝丸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83-02

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然而,近几些年来,随着中药走进了国际市场,国内外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心数年来也发布了十余种中药及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其中龙胆泻肝丸也由于其中的含马兜铃酸的药材关木通遭遇两次“点名”[1]。

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试点,于九十年代在全国形成了初步的报告体系,并开始与国际相关机构进行数据交流。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于1997年率先在荆门地区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并于2002年成为荆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至今已经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报告5500余份。

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相关药品引发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分析是中心的日常工作之一。在中药及中成药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解读、分析上,往往很难具体说明其发生原理。如在西药不良反应中的“腹泻”,在中医中有寒泄、暑泻、湿泻、风泻、食积泻、虚泻、脾泻、滑泻等(《万病回春》中<目录>卷之三<篇名>泄泻),仅仅以西医理论来分析之似存在先天的不足之处。

传统中药在我国民间的使用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应用中药时,必须以中医中药理论指导用药。中医药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是中医治病用药的总原则。药不对证必然导致虚者更虚,实者更实,甚则变证蜂起。[2]“龙胆泻肝丸”事件出现后,中药一夜之间似乎增加了许多不安全因素,让人无所适从。

龙胆泻肝丸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吴松寒、洪用森[3,4]就已经发现了木通所致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的病例。在比利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有100多人服用其用于减肥药一年后,数十名减肥者被查出肾脏受到损伤,随之英美宣布禁售含马兜铃酸的多种中药制剂以后,中国则通过印发2003年2月28日的《关于加强对龙胆泻肝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严格按处方药管理,规定在零售药店购买必须凭医师处方,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适应症服用。有关研究认为是减肥药中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所导致[5]。

这些关于龙胆泻肝丸的研究都着重从西药学的药理毒理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关木通中的马兜铃酸的毒性问题。但是,鲜有人从中医理论来分析说明其药性和毒性。龙胆泻肝丸作为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中医中的古老方剂,是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酒当归、地黄、炙甘草[6]制备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肝胆湿热。在《方剂学》一书中对其药理药性作出了完整的分析。龙胆泻肝丸主治属肝经实火。根据这个情况,龙胆泻肝丸能治疗的是肝经的实热,是一种实证。本方苦寒太甚,长期反使肾阴、肾气受损。方中主要用龙胆草,因为龙胆草苦寒入肝,兼入胆,为泻肝胆实火、湿热的峻品,这是龙胆草的主要作用。黄芩、栀子,包括木通这些都是用来泻肝,使肝热从下而行。木通主要是倾泻湿热,它能泻小肠之火而利小便。从中医用药的“君臣佐使”角度来说,龙胆泻肝丸此药中,龙胆草为“君药”,栀子、木通、泽泻、车前草等均为“臣药”,使得整个药性偏寒,长服会使肝肾阴损、肾气受损,这与我们之前看到的不良反应报告中的西医学解释的药源性肾损害表现结果是一致的。在有关文献中,刘兰英等[8]认为肾气虚是慢性肾衰竭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李夏玉[7]认为慢性肾衰竭常凸显出虚、湿、瘀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尤其对于肝肾虚的(无肝肾实火)的患者,这个组方会使人体肝肾虚损加重,是西医理论分析龙胆泻肝丸所不能得出的结论。

所以,中药的不良反应的原因仅仅从西医学方面来寥寥数语就解释之,这是对患者的不负责,更是对中药的数千年的发展成果的不负责。对于中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此提出一些想法,以飨读者。

1严格中药的使用。中药的炮制是严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在中药的使用上理应是遵循这一原则。从国家发布龙胆泻肝丸的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令我们非常遗憾的是,没有人去追究在用药上是否因“辨证”而“施治”。而有的是如龙胆泻肝丸一样,找出一种致病因素(如:马兜铃酸),强调其与不良反应反应结果的相关性。国家中药管理局早已把“辩证使用中成药”列入全国中医院评审登记条例中,但法律中并没有西医不得开中成药的规定。相关调查显示,现在西医院中普遍存在西医开中药的现象[9],某些西医对中药药性缺乏应有了解,只凭药品说明书、药品包装及医药代表的介绍就开出中药处方,并不符合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有的西医对中药药性了解不深,开出了长期的处方,有的甚至擅自加大药量,直接导致了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各级医院医师应严格按传统辩证施治理论使用传统中药[10],对中药不良反应还应用传统中医理论考察之,并对有争议的处方作出调整,尽量避免药品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2对中药说明书进行规范。说明书是药品的法律文书,是直接与患者合理用药紧密联系的。要严格规范说明书的内容,要积极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精髓。中药说明书的“功能与主治”项目一定要严格应用中医学治疗术语,杜绝中药说明书中标注西医学治疗名词的情况。尤其在中药说明书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中严格阐明中药的药性、归经等。

3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理论研究。对于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可以参照西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但是其理论一定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核心。尤其对于中药不良反应结果的通报,更应谨慎,一定要由充分的中医学理论分析后在作出结论。在一些关键病程的描述上应允许使用中医理论来进行叙述。[11]

总之,仅以西医学理论来判断中药的不良反应,在理论依据上就显得先天不足。为了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进步,我们应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理论基础研究,让中药更安全的为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海英.中药被毒副作用撞了一下腰[J].中国药店,2006(11):92-94.

[2] 陈爱梅.龙胆泻肝丸致肾损害引发的思考[J].福建中医药,2004,35(3):47-48.

[3] 吴松寒.木通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二例报告[J].江苏中医,1964,(10):12—13.

[4] 洪用森,黄元林,王永钧.应用大剂量木通能使肾功能衰竭致死亡[J].浙江中医杂志,1965,8(12):32.

[5] 笪红远.马兜铃酸和“马兜铃酸肾病”涉及新药研发方面问题的思考[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5):47-48.

[6] 中国药典[S].2010年版.一部.636

[7] 刘兰英,王耀献,刘尚建等.慢性肾衰竭中医病机浅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453-454.

[8] 李夏玉.从虚、湿、瘀论治慢性肾衰竭初探[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717-718.

[9] 陈淑玉,高军.西医开中药不当埋下健康隐患[J].首都医药,2005.(11):17.

[10] 王永言.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J].中医杂志,2004.45(10):729-731.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 第7篇

所谓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体的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 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1972年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为: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体疾病, 或用于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时所出现的与用药无关的不利或有害反应 (简称ADR) , 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 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中药及其制剂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其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屡有发生, 严重者可致人伤残甚至死亡。上述定义也适用于中药及其制剂。

据统计, 通过对1980~1999年国内273种医药文献及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 手检与机检相结合, 对累计报道≥10例中、重度不良反应的中药作汇总分析, 结果共集到2747例中药不良反应, 其中132例 (4.80%) 死亡, 滥用、误用、中毒及过敏是主要原因[1]。

2 中药不良反应的种类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 (包括中草药、中药饮片) 及其制剂 (中成药) 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 产生的除治疗作用以外的非预期且有害于机体的反应, 从广义上讲, 通常也把由于药品质量问题或用药不当所引起的有害反应包含在内。

由于中药的品种繁多, 来源广泛, 制剂种类复杂, 给药途径多样, 因而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 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机理大致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2.1 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的异常和机体组织结构的病理性变化。中药的毒性反应可发生于各个器官和组织, 一般以胃肠道的毒性反应最为常见,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其次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肝肾损害等, 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毒性反应一般同药物剂量有关, 药物剂量增大, 毒性反应增强, 那种企图以无限增加剂量来提高疗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毒性反应分为急性中毒反应和慢性中毒反应, 后者是在较长时间蓄积达一定量后而发生的中毒反应。

2.2 过敏反应

亦称超敏反应。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与药理作用及毒性反应完全无关, 一般发生在用药人群的少部分人中, 但有上升的趋势。有资料表明, 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 药物过敏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只有0.5%, 但至1959年已达3.2%, 1962年为5%, 1976年为7.5%, 到20世纪80年代已达7.92%。小剂量药物即可发生严重反应, 其本质可视为免疫反应, 可表现于机体的各个系统或器官, 常见水肿、红斑、皮疹, 严重者则可产生胸闷气急, 血压下降, 甚至休克死亡。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中, 此类反应占多数。例如, 有学者统计了1987~1997年45篇文献、79例丹参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 其中变态反应有57例, 占72.2%[2]。不同药物可发生相似的过敏反应, 同一药物也可以有多种过敏类型。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与用药者体质因素有密切关系, 因而不可预见。过敏反应的症状一般在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但同一药物再次应用时可再现相同症状的过敏反应。

2.3 副作用反应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几种药理作用, 而用于治疗目的只是其中的1种或2种, 其他伴随治疗作用发生的非预期反应, 便成为副作用反应。副作用反应属于药物固有的效应, 一般较毒性反应危害小, 可通过调整用药剂量或合理配伍有效地减少副作用反应。例如, 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主要类型, 据报道约占各类不良反应的68%[3]。

2.4 其他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还应包括致畸形作用、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以及中药应用后产生的依赖性、习惯性、成瘾性等, 诸如此类报道不多, 但也应引起注意。

3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3.1 药物本身的原因

3.1.1 中药质量的问题

中医用药历来强调“道地药材”, 这里包含了对中药品种、产地、采集时间、药用部位和加工贮存各方面的要求。如果忽视药材本身的质量, 特别是在品种和来源上缺乏严格的规定和检测, 造成用药品种的混乱, 均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将广防已 (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 fangchi) 误当作汉防已 (防已科, Stephania tetrandra) 使用, 结果可造成肾脏中毒反应。山豆根科植物广豆根和防己科的北豆根入药时以广豆根的毒性大。另外, 农药残留、重金属、砷盐、虫螨、霉菌等的污染, 也是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

3.1.2 炮制方法的问题

中药炮制在长期的用药实践中, 积累了许多减毒增效、转变药性的炮制经验。例如乌头类药材经加熟炮制, 水解了毒性成分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 使LD50可相差1000倍;砂烫马钱子可降低毒性成分士的宁的含量;水飞雄黄降低了AS2O3的含量;醋制芫花降低了芫花酯甲的含量等等。中药炮制有严格的规定, 其目的之一是消除或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不严格执行炮制规范, 粗制滥造, 不仅不能发挥中药的疗效作用, 反之则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1.3 制剂制备的问题

中药制剂的制备, 包括中药的提取和制剂成型两个工艺过程, 其中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的确定, 辅料的选择, 直接关系到制剂的疗效, 自然也同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

3.2 中药应用的原因

3.2.1 复方配伍的问题

中药配伍应用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和精华。中药方剂严格按“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方用药。如果离开了中医理论的指导, 把复方中药配伍看成是单味中药功效简单的叠加, 不合理地配伍, 将减弱复方中药的综合治疗作用, 并可能发生不应有的不良反应。

3.2.2 用药剂量的问题

中药的剂量范围比较大, 在常用剂量下, 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较少, 但万不可因强化疗效而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处方中某些药物剂量的增减, 很可能改变原方剂的功效和主治。如活血化瘀药川芎, 小剂量可引起子宫收缩, 兴奋心脏, 大剂量抑制心脏、扩张血管, 降低血压。黄连和龙胆草, 小剂量清火健胃, 增加食欲;大剂量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3.2.3 给药途径的问题

给药途径的不同, 直接关系到药物的吸收与分布, 也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及其作用的发挥, 而且药物以不同的途径进入体内, 由于直接作用的部位不同, 不良反应的发生速度和程度都会有明显的差异。

3.2.4 机体差异的原因

这是个极为复杂的原因, 在中药应用的过程中, 机体差异的内容包括用药对象的种族、性别、生理病理状态, 营养的差异。由于机体差异导致对药物耐受程度的不同, 因而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也会具有极大的差异。

4 讨论

加大预防中药不良药物反应的发生, 应从保证药品质量, 合理用药, 加强监控方面入手, 尽量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 我们也应正确看待中药的不良反应, 从侧面更好地探究其毒副作用的必要性。

摘要:中医药学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学科, 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有毒”中药的记载, 随着中药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推广, 以及中医药逐步走向世界, 重视和研究中药的不良反应, 已经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

关键词:浅析,中药,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唐镜波, 吴蓬.近20年国内中药不良反应报道分析[J].华西药学杂志, 1999, 14[5]:377.

[2]钟艳萍, 程学仁.丹参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9, 10[4]:23.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 第8篇

1 药物不良反应

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1] 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保肝、抗衰老等多种功效。随着该药广泛应用, 其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多, 据统计结果[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为2.17%;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为0.93%;消化、骨骼系统损害发生率为0.62%;泌尿系统损害发生率为0.31%。

细辛脑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2] 细辛脑是中药石菖蒲等植物的挥发油提取物之一。从15例[2]细辛脑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 最为严重是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发生快, 无先兆症状, 而且病情严重, 如不及时抢救, 有可能导致死亡。皮肤过敏发生率最高占66.7%。而且一些胃肠道反应是否有可能是细辛脑对消化系统药理作用的延续, 有待进一步研究。

灯盏细辛注射液至多器官功能损害[3] 灯盏细辛注射液是临床广泛应用于活血化瘀, 改善循环的中药制剂。灯盏细辛注射液所致各种不良反应类型有变态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等。有报道引起的变态反应长达10天[4], 原因是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需要一个致敏期。本文报道[3]这起不良反应发生在患者连续用药的第8d, 而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病例尚属罕见。

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急性溶血机制[5] 葛根素注射液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治疗。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 发现该药有溶血、过敏和肝、肾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 有关葛根素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主[6]。具有发病急, 进展快, 病情危重等特点[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出加强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溶血的风险评价及临床监控的有关通告[7,8,9]。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急性溶血机制的实验研究[5]发现葛根素注射液引起血管内溶血的原因主要有: (1) 制剂因素, 即pH值、辅料、杂质等; (2) 葛根素引起药源性溶血。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 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 醒脑开窍, 化痰通络的功能。作为中医急诊必备用药, 随着应用增加, 不良反应报告也在增加。据资料报道[10]其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为主, 其中过敏性休克占24.21%, 过敏性皮疹占15.79%, 全身过敏反应占11.58%。由于有较高的过敏性休克比例, 200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出通报, 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加强临床用药监护, 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鹿瓜多肽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1] 注射用鹿瓜多肽为复方制剂, 其成分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成熟干燥种子。具有促进骨生长和血液循环、抑制前列腺素释放等作用。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和皮疹。其类似药物骨瓜提取物骨肽注射液已有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12], 原因为其成分中含有肽类物质, 注入体内可产生抗体, 当再次输入时可发生变态反应, 甚至导致过敏性休克。本文患者是在首次用鹿瓜多肽输注后出现过敏性休克, 是否也是上述原因有待进一步证实。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3]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有效成分为红花黄色素。经提取加工制成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应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后出现过敏性休克, 经对症处理休克症状缓解, 国内已见相关报道[14]。发生过敏反应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可能与患者为过敏体质以及中药制剂成分复杂, 提取有效成分过程中易有杂质残留等因素相关。

金刚藤糖浆长期应用引起肝损害[15] 金刚藤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 具有活血化瘀、解毒祛湿散结的作用。菝葜根茎中含有皂苷元等成分, 经大鼠亚性毒性试验及病理检查显示, 动物肝细胞浆疏松, 表明大剂量长时间对肝脏有一定损害。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服药未间断, 药物在体内蓄积, 导致肝损害。

复方大青叶片致水泡样药疹[16] 复方大青叶片主要成分为大青叶、羌活、拳参、金银花、大黄, 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本文报道患者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给予复方大青叶片口服, 患者平素健康, 无药物过敏史。当时患者未服用其他药物, 故此确认是复方大青叶片所致。

慈菇银屑胶囊不良反应 慈菇银屑胶囊为中药制剂。山慈菇的生物活性成分为秋水仙碱。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大剂量偶可引起出血性胃肠炎, 肾脏毒性, 长期使用可抑制骨髓[17]。患者服用慈菇银屑胶囊出现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18], 提示应用慈菇银屑胶囊期间应注意其骨髓抑制作用, 监测血常规, 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

九华痔疮栓引起过敏性休克[19] 九华痔疮栓为消肿化瘀、生肌止血、清热止痛药物, 用于各种类型的痔疮。主要成分为大黄、浙贝母、侧柏叶 (炒) 、厚朴、白芨、冰片。未查到有关浙贝母、侧柏叶 (炒) 、厚朴、白芨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 但有大黄和冰片引起过敏的报道。

番泻叶导泻致低钠血症[20] 番泻叶除泻下作用外, 还有抗菌、止血、解痉、降血糖等作用。患者快速服用番泻叶浸剂1 000ml (1ml相当番泻叶0.03g) 致低钠血症。

壮骨关节丸引起肝损害[21] 壮骨关节丸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中药口服复方制剂。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数据库收到相关病例报告158例, 其中表现为肝损害者 (30.4%) 。分析提示:壮骨关节丸与肝损害的关联性较为明确, 发生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静滴脉络宁注射液致迟发性过敏反应 脉络宁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 多年用证实它对多种疾病有确切的疗效。随着临床的应用增多, 脉络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也不断被发现, 报道脉络宁注射液导致迟发性过敏反应6例[22], 已引起临床注意。

2 讨论

中药临床不良反应探讨 第9篇

1 中药临床不良反应的类型

1.1 副作用反应

大多数药物的药理作用有多种, 但是我们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药理作用进行治疗, 而其他不使用的药理作用可能产生非疗效的作用。例如:《福建中医药》里面记载了一位患者, 女 62岁, 确诊为冠心病, 给予10%葡萄糖液500mL加丹参注射液8mL 静滴, 每日1次;并口服丹参片2片, 及消心痛10mg, 平均每日3次;再加上桃红四物汤加丹参15g, 每日1剂;上述药物连用3天, 症状不减, 且心悸加重, 自汗不断, 肢体瘫痪乏力[4]。

1.2 毒性反应

药物可能产生一些毒性作用, 对机体造成不良效果, 严重的可以导致人的死亡。例如:患儿6岁, 发病40h前采食苍耳子30~40粒, 以至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住院。患者进院后突然尖叫一声, 继之昏迷、惊厥、抽风时两眼上翻、口唇发抖、呼吸停止、手足抽动, 每次历时15~20min。0.5~1h惊厥发作1次。呕吐物为草绿色胃内容物, 呈喷射性, 共4~5次, 大小便失禁。入院按苍耳子中毒给予治疗。4h后惊厥发作, 神志依旧呈现深度昏迷状态。次日上午10点突然呼吸停止, 继之心跳停止, 抢救无效死亡[4]。

1.3 过敏反应

机体在用药后产生与药理作用以及毒性反应完全无关的反应。例如:患者, 男, 65岁。因两下肢被蚊虫叮咬感觉痒, 而外搓风油精于痒处。少许搓药局部即见红肿, 且瘙痒更甚, 随之全身瘙痒如患疹子。为止痒, 再次涂抹风油精, 两下肢红肿更甚, 并炽热, 呈现丹毒状。体表其他部位, 凡涂过药液处均呈现风团样红晕, 有奇痒炽热感, 经过给服扑尔敏、陪他米松抗过敏, 2h后症状渐减, 事后又搓风油精1次, 上述症状重复出现[4]。

1.4 其它不良反应

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良效果, 比如对药物的依赖性、习惯性等。例如:患者因为“慢性扁桃体炎”口服牛黄解毒片, 4片/d, 分2次服, 当连续用药1年后停药时, 咽痛加重11周, 鼻翼起疱疹, 全身不适, 兴奋失眠, 食欲降低, 大便秘结。再服牛黄解毒片后, 上述症状得到缓解, 至今已连续服药30年, 试图停药3次, 均因出现第一次停药时症状而被迫连续服药[1]。

2中药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

2.1剂量过大

某些药物剂量的使用超过了药物最大剂量的要求, 从而造成了剂量过大的不良反应。例如:治疗量的马钱子常用于治疗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中毒量的马钱子, 可导致病人呼吸中枢麻痹而窒息死亡。

2.2用药不当

中医用药要遵循“辨证施治”, 如果药不对症, 往往不仅不能治疗疾病, 还可能造成不良反应。

2.3配伍禁忌

有些药物单用没有任何不良作用, 如果和其他药物联用, 便会产生不良效果。配伍有很多禁忌, 到了金元时期, 我们可以把他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及攻乌, 藻戟遂芜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 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 狠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 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 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 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 若逢石脂便相欺。”

2.4炮制和煎煮不当

中药炮制是为了减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如果炮制方法不正确, 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例如:乌头, 含有乌头碱可导致中枢麻痹, 引起心脏骤停, 乌头类药物煎煮时间达到一个小时后可以破坏大部分有毒成分[2], 因此临床使用时应先煎、久煎。

2.5剂型选择错误

有些药物要用特定的剂型, 如果剂型不对, 会产生不良反应。例如:砒石不可制成酒剂, 因为酒精能加速磷化锌的吸收, 从而导致中毒反应。

2.6盲目用药

有些人认为中药是天然的, 应该不像西药是化学制品会有毒性, 加上一些商家宣称中药“有病治病, 无病强身健体”, 于是有很多人都喜欢大量服用中药补品。例如人参是名贵的补品, 许多人就喜欢有病没病都去服用人参, 结果有些人经过人参大补后容易出血或引发更加强烈的不良反应。很多人都相信一些所谓的偏方、秘方、土方等, 中医讲究辨证论,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 用法用量也不尽相同, 因此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3中药临床不良反应的预防

3.1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从事中医中药的人员应注重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从思想上认识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要性、严肃性, 提高责任感。在使用中药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当必须使用含有毒性中药材时一定要注意用量。

3.2规范中药炮制

临床上所用很多中药, 尤其是一些峻烈性中药, 更需要经炮制以制毒、去毒或改变与缓和药性, 只有按处方上炮制要求, “当煎则煎”, “当煮则煮”, 以方炮制, 以法炮制, 才能确保安全有效。

3.3监测不良反应

当有任何一例不良反应发生时, 我们都要及时上报, 及时让社会各界知道, 让其他的医生或者医疗工作者知道这个不良反应是怎么发生的。让社会研究部门去研究这个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使我们知道发病机制可以避免今后继续犯类似的错误。

3.4加强中药质量监测

中药大多是植物药, 在生长各个阶段中不同部分如根、茎、叶、果实、种子等所含有效成分的量不同, 药性强弱也随之有很大差异, 中药材素来讲究“道地”, “凡诸本草、昆虫, 各有相异产地, 气味功力, 自异寻常”。因此必须大力加强中药市场的管理力度, 严防假、伪、劣质中药在市场中存在, 对中药饮片严格规定时间、地点、部位采集, 以保证中药所含成分稳定, 质量得以保证。

3.5加强有毒药物的管理

有毒中药做到单独存放, 在使用时也要做到严格查对剂量, 双人核对。并且及时告知病人使用方法、使用剂量等。

4中药中毒解救方法

4.1涌吐法

用物体刺激使人呕吐;或用胡椒等吹入鼻中, 使人呕吐;服药使人呕吐。如鹅毛探喉或用手指探喉, 引起呕吐[3]。

4.2泻下法

服用泻药或巴豆等使人排泄, 利于将人体的肠胃排泄干净, 用于解救中毒者。解毒药泻下方, 甘草30g, 芒硝20g, 甘草煎汁一大碗, 将芒硝溶化后服下[3]。

4.3回阳救逆法

可以用于中毒后, 表面脸色苍白, 精神淡漠, 虚脱, 休克。治疗用:独参汤, 回阳救逆汤, 参附汤[3]。

4.4其它

有些中药中毒后可以立即服用甘草、绿豆煎汤饮用后再对症治疗。例如:乌头类、洋地黄类、含蟾蜍类中药、朱砂等。

5结语

由于有些中药的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接近, 或者我们在炮制和煎煮使用的过程中有不当的地方以及一些不法分子不负责的做法, 使中药的临床使用存在着不良反应。所以我们要研究含毒性中药的不良反应原因并且要做到及时预防。希望大家可以更多了解中医药, 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可以更加合理使用中药, 国家积极加强对中医药的监督。争取在各个方面的配合下, 能够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让患者能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蒋庆雨.中药不良反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5.

[2]张辉.中药毒副作用之我见[J].中国保健-医学导刊, 2006, 8 (11) :113-114.

[3]庄国康, 刘瓦利.中药中毒与解救[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1.

中药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第10篇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质量检验合格的药品, 在正常用用量的情况下法, 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的反应[1]。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药物依赖性等。中药的有毒、无毒就像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一样, 也是药性的组成部分。中药的“毒”是古人最早认识的药物特性 (偏性) , “毒”的概念是广义的。认为毒性是中药最基本的性能之一, 是一种偏性, 以偏纠偏也就是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用之得当可发挥治疗作用, 用之不当则可以对人体产生损害, 即现代医学所称的“不良反应”。确定有毒无毒的依据, 总括各家论述主要有三点[2]。①含不含有毒成分。一般有毒药主含有毒成分, 如马钱子含士的宁碱;②整体是否有毒。中药大多来自天然, 一药中常含有许多成分, 这些成分相互制约, 致使一些含毒中药在整体上并不显示毒性;③用量是否适当。使用剂量是否适当, 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 未超出人体对药物的最大承受量即无毒, 超出则有毒。

2 中药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2.1 解表药

如麻黄、柴胡、桂枝、菊花等对多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等细菌以及某些致病真菌, 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临床有服用麻黄过量时, 发生烦操、失眠等中枢兴奋症状以及胸闷、心悸、口干、恶心、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少数患者服用桂枝出现头晕、尿少、干渴、脉数等症状。

2.2 清热药

如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连翘等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黄连、黄柏、黄芩、苦参等体外实验证明具有抗皮肤真菌作用, 但黄连服用过量可有恶心、呕吐、气短、痉挛等反应, 个别患者可对小蘗碱产生过敏反应, 服药后产生皮疹、药热;黄芩甙肌注有低热和周身酸痛反应;金银花的有效成份氯原酸有致敏原性, 注射给药可引起变态反应。

2.3 泻下药

如大黄具有清火泻热功效, 能抗菌抗病毒, 能抑制流感病毒以及乙型肝炎抗原。但临床服用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2.4 祛风湿药

秦艽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但秦艽碱甲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时, 过量可引起严重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2.5 利水渗湿药

如茵陈和泽泻, 茵陈对结核杆菌及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泽泻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临床上少数患者服用泽泻出现胃纳差、肠鸣等轻度胃肠反应;大剂量服用茵陈对肠道有轻微刺激作用。

2.6 止咳化痰平喘药

矮地茶体外实验证明, 矮地茶煎剂和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矮地茶所含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临床服用矮地茶对肝脏有轻度损害。

2.7 活血化瘀药

丹参体外实验发现丹参醇浸液对结核埃希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但临床部分患者有消化道反应, 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头昏、药疹等不良反应。

2.8

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使用不当, 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引起急性中毒甚至造成死亡[3]。比如, 乌梅丸、山楂丸等含有机酸的中药与碱性西药胃舒平、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同用, 因酸碱中和中西药物药性降低, 甚至失去治疗作用。杏仁、桃仁中含氰甙, 与麻醉剂氯胺酮、镇静剂安定药合用, 可过度抑制呼吸中枢并损害肝肾功能, 导致不良后果。山楂丸、五味子糖浆等含有机酸的中药与溶解度较低的磺胺类西药同服时, 在酸性尿中会加重尿结晶的形成, 或引起血尿, 损害肾功能。牛黄解毒片等含钙离子的中药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同用, 形成难于在肠道内吸收的络合物四环素钙, 从而降低二者的疗效。丹参注射液与细胞色素C合用, 因丹参酮含酸性成份, 细胞色素C含铁的络合物, 两者结合产生络合物而使药液浑浊, 并发生沉淀, 妨碍吸收, 既影响疗效, 又易造成身体的不良反应。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此药中含双氢克尿噻, 而双氢克尿噻有直接抑制胰岛β细饱功能, 抑制胰腺释放胰岛素, 使血浆内胰岛素水平下降, 血糖升高, 从而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参考文献

[1]梅全喜, 曾聪彦.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探讨.中国药房, 2007, 18 (12) :881-884.

[2]徐木根.影响中药使用安全的因素分析.传统医药, 2003, 12 (8) :55-56.

10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特点;临床用药;毒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95-02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人们认为中药药性温和?安全性高,因此可以长期使用?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和制药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且具有良好的疗效[1]?与此同时,近年来关于中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报道也在不断增加,引起医疗人员的广泛关注[2]?为了进一步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本文选取我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00例,均采用中药治疗方案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其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在6—78岁之间,平均年龄(46.5±3.4)岁;用药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2个月,平均(12.8±1.5)天?

1.2 纳入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排除其它种类药物的干扰或影响,确定为中药制剂所致,且患者能够积极配合研究工作?

1.3 研究方法:以100例中药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为基础,首先回顾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治疗方案,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等,然后统计用药种类和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以及给药途径等,最后作出总结?

2 结果

2.1 性别年龄分析 分析可知,男性?女性分布比例差异不大,60岁以上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比47.0%?其次依次为41—60岁占比31.0%,18—41岁占比17.0%,17岁以下占比5.0%?结果见表1?

2.2 临床症状分析 分析可知,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组织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占比35.0%;其次依次为消化系统占比18.0%,神经系统占比13.0%,输液样反

作者简介:刘正鹏(1974-),男,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械工作?

应占比12.0%,循环系统占比10.0%,血液系统占比8.0%,其它占比4.0%?结果见表2?

2.3 用药剂型分析 分析可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用药剂型以理血剂为主,占比65.0%;其次依次为清热剂占比25.0%,祛湿祛风剂占比4.0%,止咳化痰剂占比3.0%,安神补益剂占比2.0%,其它占比1.0%?结果见表3?

2.4 用药品种分析 分析可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前5名用药品种依次为参麦注射液,占比21.0%;舒血宁注射液,占比15.0%;注射用血栓通,占比11.0%;痰热清注射液,占比6.0%;注射用炎琥宁,占比5.0%?结果见表4?

2.5 给药途径分析 分析可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比72.0%;其次依次为局部外敷占比15.0%,口服占比9.0%,其它占比4.0%?结果见表5?

3 讨论

3.1 不良反应分析 (1)性别年龄分析?10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78岁?其中60岁以上有47例,占比47.0%,主要原因在于老年患者人数多,且各项器官功能减退,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导致用药数量增加?由于药物在患者体内代谢速度慢,容易使血药浓度升高,因此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大[4]?为此,老年人用药时应该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使用剂量,减少用药种类?(2)临床症状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不良反应造成的人体器官或组织损害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占比35.0%;其次是消化系统,占比18.0%?在武志昂等人的研究中认为,患者发生瘙痒?皮疹等皮肤反应,比较容易观察和诊断,且药物本身含有抗原性,在人体中作用会发生变态反应[5]?消化系统反应主要是因为药物在胃肠道中发挥作用,直接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 (3)用药剂型和品种分析?研究显示19种理血剂共导致65.0%的不良反应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药物来源受产地?气候影响,且成分复杂,提纯工艺上存在难度;二是大多数医院在开具药方时是由西医操作的,因此缺乏中医辨证基础,做不到辨证用药,从而出现剂量大?超出适应证等现象[6]?另外,参麦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痰热清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这5种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占比58.0%,提示医生加强这几种药品的管理和监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4)给药途径分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用药途径是静脉注射,共计72例占比72.0%,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静脉注射致使药物直接进入患者的血液系统,对人体造成的刺激大,pH值?渗透压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不良反應发生?另外,中药制剂本身成分复杂,质量控制工作存在难度,因此也有质量问题[7]?对此,临床治疗时应该遵循口服优先的原则,必须注射时可以降低输注速度,加强体征监测?

3.2 改进措施 其一,增强监测意识?生产企业要完善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主动开展中药监测工作?其二,加强安全管理力度?药品上市前需要检测安全性,扩大监测范围,包括老年人?儿童的资料;医疗人员开药时提前告知患者不良反应,做好积极的预防工作?其三,加深中药研究?相关部门要对药品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研究,掌握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相互作用,切实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8]?

综上,临床应用中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应该根据不良反应的高发年龄段?累及部位?制剂类型?给药途径等,加强用药管理,监测不良反应,增加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张丽,赵怡婷,陈冰. 623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11(02):151-153.

[2] 梁进权,邹元平,王宁生,等.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0(06):574-577.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02(23):342-346.

[4] 向菲,张晓钢. 近5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的统计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1,25(19):2755-2758.

[5] 武志昂,毕开顺. 中药现代化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8(04):246-247.

[6] 张力,杨晓晖,曹立亚,等. 关于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和发展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8(07):581-584.

[7] 王丹,杜晓曦.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解读及对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J]. 中国中药杂志,2012,15(18):2686-2688.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因素分析 第12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月由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38例, 在所选取的38例ADR报告中, 男23例 (60.5%) , 女15例 (39.5%) ;年龄1~75岁, 平均年龄46岁;20岁以下7例 (18.4%) , 20~30岁4例 (10.5%) , 30~40岁5例 (13.2%) , 40~50岁4例 (10.5%) , 50~60岁3例 (7.9%) , 60~70岁13例 (34.2%) , 70以上2例 (5.3%) , 从数据显示来看, 主要集中在60~70岁之间。

1.2 方法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药品安全监管司、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于2005年编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相关信息统计[1], 并对相关因素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对患者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药物种类、ADR临床表现及累及系统、器官等进行统计、归纳、分析。

1.3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Riddit分析。

2结果

2.1 引起ADR的药物分布

在所选取的38例ADR报告中, 应用抗菌药物10例 (26.3%) , 中成药制剂6例 (15.8%) , 消化系统药物12例 (31.6%) , 神经系统药物5例 (13.2%) , 心血管药物3例 (7.9%) , 其他2例 (5.3%) 。

2.2 临床表现

在所选取的38例ADR报告中, 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15例, 恶心、呕吐9例, 头疼、头晕、发热7例, 胸闷、心悸6例, 呼吸困难4例, 其中以皮肤反应最多。

3讨论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与其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 具有多发性和普遍性, 往往不可预测。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 包括药品自身所含成分的复杂性、产品的质量、剂型因素、合并用药、用药途径、患者自身条件及使用不当等。

3.1 药品因素

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活性物质, 且活性强烈。生物碱类如乌头碱、雷公藤碱、马钱子碱、莨菪碱、麻黄碱等, 毒理作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苷类如苷元具有毒性, 强心苷中的甾体苷类如洋地黄苷, 小剂量有强心作用, 较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使心脏骤停及停搏。中药药材品种基原混乱, 中药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用药习惯, 同名异物相互混用的现象大量存在, 这也是造成中药ADR发生的重要原因。比如五加皮有南北之分, 南五加皮属于五加科, 无毒;北五加皮属于萝摩科, 含强心苷而有毒。同一地区所产的药物, 也会因生长年限、采收季节不同而影响药材中活性物质的含量, 如芍药在5、7、11月采集时, 其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7.2%、3.3%、9.4%[2]。所以在用药时, 因其有效成分含量不同应有所增减, 以防药效不达或用量过大而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煎制中药汤剂, 应根据药物属性、质地、处方要求, 适时煎煮, 严格遵守“先煎”、“后下”、“单包”、“烊化”等原则, 否则极易造成不良反应。“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禁忌也是由中药特性所决定的。

3.2 剂型因素

中药在不同的剂型如汤、丸、散、酊、注射剂中, 所显示的总体毒性也有所不同。故《本经》指出:“药性有宜丸者, 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 亦有一物兼备者, 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并随药性, 不得违越。”中药多为复方制剂, 成分复杂, 在其有效成分、药理、毒理、疗效等不甚明了的情况下, 轻易改变剂型, 尤其是在缺乏科学与有效的内在质量控制手段、制剂工艺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制成注射剂, 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例如双黄连制剂, 其各种口服制剂和外用制剂一般比较安全, 很少有不良反应, 而其水针及粉针剂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 其原因主要与中药注射剂中药物纯度不够, 含有未除尽的杂质有关[3]。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用药原则:能口服就不注射, 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

3.3 合并用药

中药的使用应该本着调和阴阳的原则, 讲求“君、臣、佐、使”, 因证而定, 因方而别, 因人而异。2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4]。中药合用、中西药多种药物合用, 会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增加ADR的发生率。有报道, 使用青霉素后接着静脉滴注双黄连结果出现高热, 继发胃出血、急性脑水肿而死亡[5];清开灵注射液与多种抗生素、维生素B、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伍均会发生沉淀。所以对于中西药混合使用, 医生应慎之又慎, 尽量避免使用“相反”、“相畏”的药物, 多选用“相须”、“相使”的药物。

3.4 患者自身因素

文献报道, 女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男性多。一般来说幼儿和老年人比成人易于发生不良反应, 估计与药物代谢速度较成人慢、肾脏排泄较差或对药物作用的感受性较高有关。在病理状态下, 机体功能紊乱, 抗体低下, 以及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疲劳、精神亢奋等均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 对中药不良反应应该持有辩证的观点, 提高全民对“合理用药”认识, 改变人们心目中的“中药安全无副作用”观念, 宣传中药有ADR发生, 使公众更了解中药, 正确认识中药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的并存, 合理使用中药。积极探求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思路, 制定有效的有毒中药使用规则, 注重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建立可靠的中药不良反应评价体系, 科学地预防中药ADR的发生, 尽可能减少严重的ADR, 使中药真正成为“安全、有效”的药品, 促进人们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春盛, 雷凯君, 曾荣香.我院中药注射剂354例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8 (19) :8-9.

[2]杜利芳, 李引红.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 (J) .医药导报, 2004, 2 (12) :976.

[3]吕维红.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J) .疑难病杂志, 2006, 5 (4) :316.

[4]曹全英.合并用药可能引起的毒副反应 (J)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 3 (24) :42.

上一篇:职业学校班风建设下一篇:学生作文思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