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作品论文范文

2024-05-24

史诗作品论文范文(精选7篇)

史诗作品论文 第1篇

这场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张艺先生执棒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携手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央音乐学院音教系合唱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国少年合唱团、著名女高音张立萍女士、著名男高音石倚洁先生、著名女中音杨光女士、著名男中音廖昌永先生、著名男中音孙砾先生共同演绎, 参与者均为中国声乐界顶尖人物, 堪称阵容空前。

叶小纲是我国自己培养的音乐家, 广东人, 1955年9月出生于上海的一个音乐家庭。他下过乡, 当过6年工人, 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正式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中最重要也最为传奇的成员之一。自从正式踏上音乐之路后, 叶小纲从青年时代开始, 一直站在中国音乐创作的前沿, 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曾多次获得众多国际国内的重大奖项。2012年5月初, 叶小纲荣获了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颁发的音乐大奖, 2012年的5月18日, 世界一流的慕尼黑爱乐乐团, 在德国演出了他创作的《大地之歌》, 两位德国歌唱家, 用中文演唱了我国著名诗人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近年来, 叶小纲在创作、教学和管理岗位上充分践行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当代音乐家对社会的使命。他全身心为艺术终极目标而奋斗, 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和中国当代音乐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音乐会上演了两部作品, 均是叶小纲在2011年完成的。上半场演出的是《临安七部》。这部作品是应杭州市政府委约, 原名叫《七阕西湖》, 意图热情讴歌美丽的杭州西湖。其中第三段, 委约方采用的是我国上世纪著名高僧李叔同的诗《西湖》, 该诗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秀丽景色。这部作品2011年在杭州首演后, 作曲家认为, 站在今天的立场, 仅仅描绘西湖美景仍不是他心中所愿, 于是他将宋代欧阳修的词《采桑子》替换了李叔同的诗, 但旋律没有改变。欧阳修的《采桑子》并非描绘杭州西湖, 但作曲家希望在艺术上整体构成一个色彩斑斓的历史回望, 遥想数百年前中国社会的思想形态和文化思潮大格局, 使作品有更广的文化含义。

这部作品是以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吟诵杭州以及西湖的诗篇为词, 为女高音、男高音、男中音与交响乐队而作的大型声乐交响乐作品。作曲家以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三首》、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夜泛西湖》、欧阳修的《采桑子》等历代诗人的诗篇为词, 用现代音乐的手法, 充分发挥了声乐与乐队之间交相辉映的特点, 色彩斑斓, 意深情切, 为我国古代灿烂的诗歌长上音乐的翅膀。作品的旋律素材全部来源于浙江杭嘉湖平原的民歌与民间音乐, 使这部作品除了有高远的文学意境之外, 更具备深厚的吴越文化底蕴。作曲家将多首我国古代著名诗歌第一次谱成曲, 也创造了当代中国音乐史的新记录。

《临安七部》虽写杭州, 但眼光不局限于江南风情。作曲家选取的几首古诗词颇具品位, 意在让听众尽量耳熟能详, 又避免落入俗套。在音乐的处理上, 作曲家的思想则比较别致, 他不去刻意追求音乐与语言严格的一致, 两者往往令听众产生复调般的错位感。

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所描绘的江南到与惯常耳中听到的江南都不一样, 它既不像中国画家笔下的水墨山水, 也不似西方画家笔下的油画水彩, 倒像是一幅现代艺术家光怪陆离的解构。叶小纲作品的一贯特点是对民间音乐元素的大量引用, 在这部作品里, 江南丝竹与地方戏曲中的节奏点缀其间, 为无调性迷雾中的临安作着注解。

刚刚在今年北京现代音乐节上获"杰出贡献奖"的指挥家张艺领衔演出。在他的调教下,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与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的合作可谓是天作之合、技惊四座。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男高音石倚洁的表现最令人印象深刻, 他那犹如小号般明亮纯净却又不失抒情的音色令人陶醉;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一出场就展现出强大的气场和优雅大方的舞台魅力, 她是一位兼具抒情与花腔特点的东方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时她的高音轻巧灵活、自如通透, 花腔技巧精湛圆熟, 颗粒性与清晰度好, 她的嗓音多是抒情而不是轻巧型的, 丰满而充满温暖, 花腔演唱时灵巧敏捷, 高音区时丝毫没有尖叫的刺耳声, 非常成功和辉煌。她的中低音相当宽厚丰满, 结实细腻, 音域异常宽广, 声音的可塑性很强, 对于音色的控制举重若轻, 技巧高超。享有“亚洲第一男中音”美誉的著名歌唱家廖昌永虽然仅演唱了两首歌曲, 但给观众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令人为之惊叹, 他的演唱让人拥有极大的“安全感”, 音色自然、淳厚、稳定, 每个音符都演绎的无懈可击。当晚三位歌唱家的联袂演出为在场的观众们奉献了一场视听饕餮盛宴。

经过了短暂十五分钟的休息, 下半场演出开始, 所演出的作品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请叶小纲创作的大型清唱剧《共和之路》。该作品分为序、黎明、木棉花开、西进、革命、共和、重生、伴侣、信仰9个乐章, 全长近1小时10分钟。音乐会中演出了其中8个乐章, 并做了适当压缩, 时间约40多分钟。整个作品采用叙事与夹议交替穿插、格律诗词与现代诗词交织的形式, 其中大量使用了“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这样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口号以及“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这样的伟人遗训, 唱起来竟然也是自然顺口。史实详尽、观点鲜明、脉络清晰、情节跌宕起伏, 表现了伟大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以“舍得生命书国史, 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谱写了上一世纪初我国历史上波澜曲折、动人心魄的风雨历程。音乐史诗般的宏大结构和波澜壮阔, 被认为是继《黄河大合唱》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震撼之作。

当晚《共和之路》的整场演出亮点不断。歌唱家、演奏家们随着音乐旋律的风格多变, 时而高亢激昂, 冲霄云天;时而轻盈剔透、婉转迂回;时而雄浑伟岸, 铿锵有力;时而清凉灿烂、随意洒脱, 把音乐中的大气与细腻处理得张弛有度、相得益彰。

人声是最能贴近人心, 表达人内心感受的天然乐器。为了更直观的向观众展现孙中山为革命献身的伟大一生, 叶小纲先生在《共和之路》中采用唯美的音乐语言以声乐这种易懂的演绎方式, 将女高、女中、男高、男中的独唱, 以及混声四部合唱、童声合唱发挥到极致并运用得灵活自如。国际知名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 用她独特的富于女性柔美的音色将象征着宋庆龄音调的《伴侣》乐章, 雕琢得细腻圆润, 表达出孙中山与宋庆龄这对革命伴侣在革命道路上相互扶持的浪漫情怀;旅美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杨光用她充满磁性、坚定、厚实的声音娓娓道来《共和》之路上的疑虑和肯定;活跃于国内外的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用其高亢、亮透的嗓音和形如流水的演唱技巧在《革命》乐章中唱出了全曲的亮点音, 并将此乐章中唤醒民众投身革命的情感表达得恰如其分;我国新星男中音歌唱家孙砾用他沉稳、扎实的演唱功底在《西进》乐章中为观众描绘出一幅步履艰难的沉重“求学”

曹植时代文人审美意识的自觉与独立

代京瑞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拉萨850007)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 曹植是汉末魏初建安文坛的杰出代表, 在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成绩斐然。本文联系曹植时代的社会风气、文人审美思潮的嬗变以及文人以写悲为尚的文学创作, 从总体上揭示曹植时代文人审美意识的自觉与独立。

关键词:曹植时代;审美意识;自觉与独立

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 (192) , 卒于魏明帝太和六年 (232) , 此时正值汉魏交替之际, 斗争反复, 矛盾重重。随着东汉帝国的衰落, 社会思潮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在思想领域, 汉武帝为了巩固王朝统治采取的独裁政策逐渐受到批判, 儒家经学失去了依凭, 其地位一落千丈。“自曹氏膺命, 主爱雕虫, 家弃章句, 人爱异术”, 说明当时人们的思想开始得到解放, 不再仅仅固守于繁琐的经学章句。另外, 受名教和老庄思想的影响, 文士们大多崇尚清谈, 讲求通脱, 并开始自觉顺应自然的要求, 充分展示个人的天赋禀气、兴趣才华。

社会风气和文学思潮的变动必然会触发创作主体的内心感受, 激励其从精神方面对人的本质力量进行自我关照。曹植时代的文士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觉醒的过程, 他们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独立、自觉的审美感受。“审美感受构成审美意识的核心部分”, 因此, 我们可以说, 曹植时代文人的审美意识开始走向了独立和自觉。

一、曹植时代的社会风尚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论常为学术界所引据, 然而一个时代之所以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除了遵循语言文字和文学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外, 还受意识形态、社会风气、文化思潮等因素的影响。当然, 经济、政治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很大, 但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不直接, 而是通过随之而起的文化思潮和社会风气影响到作品。

汉末魏初的数十年间, 诸侯纷争, 军阀混战, 四野萧条, 饿殍遍野, “旧土人民, 死丧略尽, 国中终日行, 不见所识”的悲

图;享誉国内外盛名的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合唱团的混声演唱与中国交响乐团的乐队全奏交相辉映将作品中恢弘磅礴的气势演绎地淋漓尽致;中央音乐学院少年合唱团把象征着孙中山童年纯真、青涩时光的民歌《木棉花开》, 用广东方言以天籁般的童声由弱到强、飘渺、轻快的唱出, 从听觉上营造出一种时空距离感, 使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英雄降生的时代。

在《共和之路》第三乐章、第七乐章中民族乐器琵琶、二胡等乐器的加入, 犹如一缕清风掠过, 为波澜壮阔的作品增添了一股清新的浓郁中国民族风。末乐章《信仰》中质朴的民间素材《木棉花开》音调又再一次出现。这一神来之笔,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隐约中仿佛看到孙中山对革命事业的不舍之意与希望之情。乐章最后全体合唱队与乐队的全奏所迸发出的响雷般吼声, 显示俯瞰天地的恢弘气势, 将全曲推向高潮并使乐曲情感全面爆发。触动了每位观众的灵魂另其感同身受, 赞叹中山先生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伟大, 以及蛰伏作曲家能将伟人的一生通过音乐深刻、准确的传达给世人, 并向世人展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国现代音乐的特色。真是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宴, 余味绕梁三日令人回味无穷。

音乐会结束了, 但《临安七部》与《共和之路》这两部风格惨景象时有发生, 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人们亲历了这场动乱, 社会生活的深刻印记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使他们不得不拿起笔来描绘时代动乱对社会、对人民造成的严重破坏。面对社会现实, 他们并不消沉, 而是积极参与到社会斗争中去, 并渴望一展才华和抱负。曹植期望“戮力上国, 流惠下民, 建永世之业, 流金石之功”, 王粲追随曹操以后, 也是踌躇满志, 经常想到“弃余亲睦恩, 输力竭忠贞。惧无一夫用, 报我素餐诚。”一方面, 他们深刻地表现着社会现实, 另一方面, 又希望积极地改善现实境遇, 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另外, 在思想文化上, 伴随着儒学地位的衰落, 一些异端思想开始抬头, 并逐渐为人们所好尚。曹操崇尚法家、名家思想, 提倡法治, 正如傅玄所谓:“近者魏武好法术, 而天下贵刑名”。老、庄思想也继之而起, 加之外来的佛教文化与本土道教文化的融合, 为世人寻求灵魂依托提供了精神土壤。

而且, 通脱之风盛行。作为政坛和文坛领袖的曹操, 施行“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 首先倡导这种顺性、自然之风。在曹氏父子的感召和策动下, 建安文人多悖逆儒家伦理纲常, 任性而为, 孔融、祢衡等文士皆是此种风气的践行者。东汉中后期以来, 士人之间流行着一种人物品评和清谈之风, 后来随着东汉政局的变动, 评议朝政的行为时而受到打压, 直至曹魏时期, 统治集团与文人之间逐步建立起了一种友好的关系, 舆论氛围相对宽松。于是, 有着较高文学和艺术素养的文人彼此切磋, 相互批评, 常为后世称道的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和曹丕的《典论·论文》就是这种风气影响下的产物。

总之, 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里, 文士们出重功业、处讲著述、言贵救世、文尚通脱, 无论在政治上、文学上、还是哲学上, 都表现出与之前明显不同的色调, 代表了变革时代的社会新风尚。

二、个体生命的关注, 自我情感的抒发——文人审美思潮的嬗变

纵览中国古典文学史, 表现生命、歌颂生命一直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中国古代文人早已觉察文学与生命之间的密切联

意味迥然不同的作品带给了每位观众心灵上的震撼, 这两部作品也必将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留下浓重墨彩的一笔。对于这两部声乐作品, 作曲家叶小纲格外钟爱。他称, 《临安七部》和《共和之路》都是地方政府委约之作, 要想真正体现创作的艺术思想同时又让委约方满意, 选取角度是需要技巧的, 叶小纲把这戏称为“看人下菜碟”, 这意味着“你必须认真把委约当活儿干!”比如《临安七部》, “原本就是为了歌颂当代杭州西湖美景、物华人文, 但我选取了古代名家的诗词佳句, 同时把咏颂西湖扩展到咏唱杭州。在文学上, 全部是经典中的经典, 无可挑剔。在音乐上, 我又把音乐反套回古诗, 音乐与文学结合, 同样更加满足了委约方的需求。”

史诗作品论文 第2篇

产生于一千年前的《玛纳斯》, 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 长达两千万字, 一直被视为神思天纵的人间奇著。它的神圣性、神秘感和神力崇拜意识, 散发出独特的撼人魅力, 而其中充盈的英雄气概同样撼人心魄。《玛纳斯》史诗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之下, 但是, 在她宏大的整体中包括了人类远古时代纯洁的童年本性和原始精神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史诗中的几个母题, 很明显地体会到这一点。

“母题”是英文“MOTIF”一词的汉语音译。19世纪后期, 著名的德国文学家施罗 (WLHELMSCHERER) 提出以母题进行文学叙事单元分类, 他认为“母题是成规化的文学叙述单元, 每个母题都表达一个单一的思想, 而且每一个母题都与产生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经验、学问相一致”。俄国民间文学理论家A·维谢洛夫斯基 (1839—1906) 认为母题是最小情节单元。“绝大多数母题分为三类:其一是一个故事中的角色——众神, 或非凡的动物, 或巫婆、妖魔、神仙之类的生灵, 要么甚至是传统的人物角色, 如像受人怜爱的最年幼的孩子, 或残忍的后母。第二类母题涉及情节的某种背景——魔术器物, 不寻常的习俗, 奇特的信仰, 如此等等。第三类母题是那些单一的事件——它们囊括了绝大多数母题。在《玛纳斯》中有众多的母题, 而本文所要讲的俄狄浦斯情节是《玛纳斯》中的坏父亲母题, 这两者是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的。

什么是俄狄浦斯情节呢?“俄狄浦斯情结”型的神话从古希腊的索拉克洛斯到易卜生、莎士比亚, 以及弗洛伊德等, 成为艺术家和学者们创作和探索的源泉。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 (也就是俄狄浦斯) , 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 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 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 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 他才知道, 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 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 他弄瞎了双眼, 离开底比斯, 独自流浪去了。从俄狄浦斯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俄狄浦斯情节里有两个特点, 一是儿子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的不好, 这也可说是坏父亲情节, 二是儿子和母亲的关系非常好, 这也可以说是恋母情节。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玛纳斯》中也有“俄狄浦斯”情节。英雄玛纳斯是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然而他的父亲加克普汗却是一个贪婪、鄙俗、心术不正的人。玛纳斯慷慨大方, 把父亲的畜群分给贫苦的牧民, 为此悭吝贪财的加克普汗把儿子赶出了家门。玛纳斯从家里出走后到吐鲁番去种麦子, 由于他勤劳耕种, 麦子获得丰收, 加克普汗闻讯立即带着驮队赶来把麦子全部拉走。玛纳斯少年时代战功显赫, 每征服一个地方, 都把缴获的战利品带回分给柯尔克孜百姓, 加克普汗为此耿耿于怀, 怏怏不乐。在阿吉巴依为玛纳斯向卡腊汗求亲时, 他则因为聘礼过多推延了玛纳斯与卡妮凯的婚事, 最后使得玛纳斯不得不无礼地抢走了卡妮凯, 这里就可以明显的看出《玛纳斯》中的坏父亲母题, 这和在神话故事里出现的俄狄浦斯情节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 这样的坏父亲母题, 是对英雄的异质衬托, 更能体现英雄的气概, 很有其存在的必要。

《玛纳斯》史诗中的父子冲突母题在突厥民族其他史诗和神话中也同样存在。如柯尔克孜族的《库尔曼别克》史诗中, 与英雄库尔曼别克相对, 他父亲铁依特别克就是以吝音、非善人形象出现的。史诗中, 由于父亲的原因库尔曼别克生活在无限的痛苦之中‘除此以外, 《英雄艾尔托西吐克》、《英雄布哈什的传说》等史诗中都有这类母题。

再如维吾尔族的英雄史诗《乌古斯汗传》中也同样有类似的情节。乌古斯汗一出生就不再吃母亲的奶, 甚至对母亲说“你只有信奉伊斯兰教, 我才肯吃你的奶”。其母没有办法只好阪依伊斯兰教。乌古斯汗长大以后, 为了推行伊斯兰教, 与父亲打仗, 最终打败了父亲, 使自己的部落全部依从了伊斯兰教。实质上《玛纳斯》史诗中玛纳斯和他父亲加克甫拜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即是“俄狄浦斯式”的矛盾。, 《玛纳斯》史诗中的坏父亲母题不单存在于该史诗之中, 而且普遍存在于突厥民族的其他神话、史诗之中, 从这一点来看, 坏父亲母题, 具有普遍性, 这是不容置疑的。

史诗与“俄狄浦斯”神话同样都是英雄们降生出世之前就已经有了预示, 英雄的能力才得以体现, 如, 在玛纳斯出世之前, 克尔梅克巫师就预言在我们南部的柯尔克孜人当中会出生一位英雄, 他的名字叫玛纳斯, 他的右手掌印着的名字将与他一同出世, 他长大以后没人能与他匹敌, 他不会败给世上的任何人。”在俄狄浦斯神话中, 俄狄浦斯在出生前, 太阳神阿波罗也同样预示了他出生的结果。在这两段中都预示英雄不是平凡的人, 而是半人半神, 同时, 二者的出生都显得十分神秘。他们的母亲怀孕, 结果他们与父亲的失和是在母亲肚子里就开始了。弗洛伊德认为, “世界上无论何地发现俄狄浦斯型的故事, 都是不足为奇的, 事实上, 这类故事在所有民族的民间文学中都会出现。因为它是人类家属关系上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冲突的最基本的心理表现。”《玛纳斯》史诗中无论那些藐视父亲, 爱惜母亲的情节, 还是“俄狄浦斯”神话中的杀父娶母情结, 它们都是“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是神话, 但定是一个真理”, 是散发着无意义的和充满稚气的, 是人类纯贞和原始自然的体现。在东方民族的史诗中, 描述的坏父亲母题与西方神话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实际上是同一种神话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形式。“古代神话中的杀父情结是父子斗争激化的结果, 突厥史诗中的坏父亲母题, 正是从古老神话中继承下来的, 这也是一个古老的母题。”《玛纳斯》史诗中, 玛纳斯从小就对父亲有种不满情绪和敌意, 其父亲加克甫拜同样敌视玛纳斯, 玛纳斯比父亲要更喜欢母亲。玛纳斯对父亲的敌意和仇恨态度与父亲对他的仇视, 归根结底是“俄狄浦斯”悲剧的显现。

这部气势磅礴、规模浩瀚的民间英雄史诗, 蕴涵的母题类型纷繁多样, 这里, 选取了与俄狄浦斯情节相关的父子母题进行分析研究, 《玛纳斯》史诗中无论那些藐视父亲, 爱惜母亲的情节, 还是“俄狄浦斯”神话中的杀父娶母情结, 对这些母题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进行阐释, 从更深层意义上凸现史诗的价值, 也为史诗研究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研究视角。关于俄狄浦斯家族的三部悲剧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在父权制家庭中儿子对父亲权威的反叛的象征;俄狄浦斯和伊俄卡斯忒的婚姻只是次要的事情, 它只是儿子胜利的象征之一, 他取代了他父亲的地位, 并享受他父亲所拥有的一切特权。”弗洛姆侧重于对父亲权威的抗争, 由此又追溯到原始社会中父系与母系这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俄狄浦斯是母系原则的代表, 他与父亲的冲突也可理解为“失败的母系社会体制对胜利了的父系体制的攻击”。在俄狄浦斯故事中侧重于“弑父”——父子冲突, “俄狄浦斯情结”的实质是“权力”核心, 是代表血缘关系的母系原则与代表统治关系的父系原则、权威原则之间的冲突。

参考文献

[1]刘守华, 巫瑞书.民间文学导论[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1.

[2]邵锦娣, 白劲鹏.文学导轮[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艾赛提·苏来曼.英雄史诗《玛纳斯》中的父子冲突母题与古希腊“俄狄浦斯”型故事的比较[J].新疆社科论坛, 1998 (3) .

一匹战马的史诗 第3篇

乍看片名,以为这是一部烈马奔腾在枪林弹雨的战争片。看完以后,方知错了,战争的惨烈并不是这部片子的主调,而是背景。如果一定要给《战马》贴上战争的标签,那它顶多算是“战争文艺片”、“战争温情片”。

电影《战马》的原著小说,属于儿童文学作品。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是展现一个男孩的成长,以及与动物之间关于勇气、忠诚、和平与爱的非凡故事。

击中你泪点的片子,完全无关友谊,也无关爱情。

无法自拔的宠物情结

生活纪录片式的拍摄,缓慢宁静的节奏,抒情温和的配乐,导演斯皮尔·伯格太擅长表现温馨与隽永了,轻松就击中观众的软肋——宠物情结。

片中的几组场景,把无法自拔的宠物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穷困的醉汉倾其家财,要竞买下乔伊,是冲动的宠物情结;英国军官对乔伊的爱抚,是优雅的宠物情结;不久于人世的女孩对乔伊的唯一惦念,是童真的宠物情结;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双方战士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火线,一起去救乔伊,那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撼大地感肺腑的宠物情结。

英国的一个日常调查显示:大约80%的主人允许狗狗上沙发,或是每天晚上和主人一起睡在床上;大约75%的宠物会在生日或圣诞节时,收到主人送的一件礼物;大约20%的宠物主人表示,会在遗嘱中给宠物留下一笔钱,保证自己死后有人能照顾它们。

西方人看中狗的忠诚,喜爱它,赞美它,把它喻作人,亲切地称之为he,幸运儿是lucky dog、乖小子是clever dog。同样,cat也是西方宠物文化中的重要成员,称之为she,还多用cat来形容女人;在英国俚语中,bird可指少女、美女、少妇、女朋友等。

总之,宠物在西方人眼里就像自己的孩子。孩子是自家的好,他们无条件地爱它们、宠它们,其生命的价值等同于人。

所以,你能理解了吧,为什么战马乔伊能在硝烟滚滚的战场受到双方的保护,活于乱世,换作人,可能早就化作炮灰了。

较之西方人,我们很少谈及动物福利,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在追求人与人的平等上走了太漫长的路,疲惫得无暇顾及其他。

马背上成长起来的男人

要破解本片的“温情密码”,还得继续从主人和宠物水乳交融的关系说开来。选择马来作为男孩阿尔伯特的宠物,而非猫、狗、小乌龟,是有意向的。

马是人类的朋友,骑士忠实的搭档,战场上无畏的勇士,驿路上负重跋涉的运输工,它的身上闪烁着人类社会推崇的诸多美德:忠诚、勇敢、隐忍、坚强、奉献、牺牲、一往无前、拼搏进取……所有这些,其实是传统教育观念中,成人社会对男孩的期待。

整部电影里,阿尔伯特的戏份并不多,但身影一直都在。

影片开头,乔伊刚被接到农庄,小男孩从远处渐渐靠近马厩,影片用了一组平行蒙太奇,一边表现小马的状态,一边表现小男孩的靠近。终于,当小男孩走近小马时,小马已经变成一匹高头大马。接下来乔伊成为战马,几度易主,都可以看作是男孩阿尔伯特的成长经历。待到主人和战马在战场上相逢,跛脚的乔伊和瞎眼的阿尔伯特,两个形象合二为一。

最后一个催泪的场景,夕阳下,阿尔伯特与父母、战马一家“人”相拥相守。

阿尔伯特经历了重重磨难,实现了一个男孩的成长,变得忍辱负重、坚韧不拔。从今往后,不辜负父亲的寄托,不逃避自己的责任,独立承受沉重的命运。

他不再是一个小男孩,而是一个成熟的男人。

而我此刻为什么泪流满面?只因体会到: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你可被谁驯养过

传闻武则天驯马分三步走:第一步,铁鞭抽;第二步,铁锤敲;第三步,匕首杀!武则天使用到铁锤这一步时,烈马老实了,发出一声哀嘶,乖乖就范。

这就是驯服,国人最擅长的对待宠物的态度,也是我们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而直接。

而西方更推崇驯养,《小王子》里的那只狐狸对小王子说:“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阿尔伯特用一个红苹果,驯养了乔伊。

第一次见面,阿尔伯特一直站在农场围栏的外面目睹乔伊的出生经过,我猜他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打定主意要驯养乔伊。乔伊当然不知道这些,但他同样对这个围栏外的少年产生了兴趣,它慢慢靠近围栏,站在阿尔伯特面前。对视了几秒钟,彼此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举动。

第二次见面,阿尔伯特从兜里掏出一个红苹果,想喂给乔伊可又怕冒犯了这个有着一半高贵血统的小家伙。他轻轻唤它,试探着接近,终于乔伊发出一声欢快的嘶鸣声,阿尔伯特手中的苹果少了一半,就这样被他驯养。

因为驯养是心灵深处的接纳,是彼此灵魂中的唯一,所以哪怕以后命运辗转,时空交错,乔伊仍然和阿尔伯特有着独有的约定暗号。富有穿透力的呼唤声从战壕深处传来,乔伊毫不困难就找到主人的方向,于是这个场景又击中我的泪点。

左思《咏史诗》浅析 第4篇

首先, 左思的咏史诗打破了以往咏史诗的传统写法, “不专咏一人, 不专咏一事, 己有怀抱, 借古人事以书写之, 斯为千秋之绝唱。”[1]我们知道, 咏史诗正式确立于班固的《咏史诗》, 但是班固的这首诗歌情节简单、人物单一, 被认为“质木无文”[2];到了曹植、王粲, 他们仍然是沿袭了咏史诗的传统写法, 仅就历史而论历史, 并无“个人”的加入。左思的咏史诗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非常多, 但他不再铺叙古人古事, 而是对历史有选择的加以采用, 使之以成抒发个人胸臆的兴寄之物, 从而开创了咏史以咏怀的新路, 对后人影响极大。试举一例:

三良诗

曹植

功名不可为, 忠义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 三臣皆自残。

生时等荣乐, 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 杀身诚独难。

揽涕登君墓, 临穴仰天叹。

长夜何冥冥, 一去不复还。

黄鸟为悲鸣, 哀哉伤肺肝。[3]

咏史诗 (七)

左思

主父宦不达, 亲戚还相蔑。

买臣困采樵, 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 归来亦负郭。

长卿还成都, 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 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 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屯邅, 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 遗之在草泽。[4]

曹植的《三良诗》取材于《诗经·秦风·黄鸟》, 咏赞的是子车氏三兄弟为穆公殉葬的史事。整首诗可分为三层, 开首两句是第一层, 点出了作者的意旨——他认为三良殉葬是一种忠义的行为。中间八句为第二层, 完整的录叙了三良为穆公殉葬的场景:三良登临穆公的墓穴, 回想生时共享人间的荣华快乐, 死时要共同分担忧愁, 仰天长叹:“谁说捐躯容易呀, 等到要牺牲自己时却发现真的太难!”诗歌最后结以黄鸟也为之悲鸣, 慨叹这样的捐躯十分的可悲。纵观这首诗, 诗人并未明显地在三良的行为中杂入自己的胸臆, 诗人似乎只是以一个局外旁观者的身份在向人们陈述介绍评点这段历史, 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与之相反的是, 左思的《咏史诗》其七涉及了主父偃、朱买臣、陈平、司马相如四位贤哲的事迹, 诗人写他们贫困不遇时的困苦生活显然不是在向人们介绍这四位贤人。诗人在描述中加入了自己的胸臆, 在诗人看来, 贤哲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 就必须怀才而有“遇”。一个人纵使见识卓异, 如果未“遇”, 也只会永远处境艰难, 有饿死填沟壑之忧。就如主父偃、朱买臣等四位贤人未“遇”时, 连他们的亲人都蔑视他, 自己的妻子也背叛他。虽然后来“遗烈光篇籍”了, 但那是因为他们最后终于有了“遇”。诗人写主父偃、写朱买臣、写陈平等实际上都含有自己的影子——满腹才华, 出身卑微, 先都怀才而不遇处境艰难。然而像他们那样怀才有“遇”, 终有成就的人自古又能有几人呢?诗人发出自己了的感慨:每个时代没有有才的人呢?然而像主父偃等这样怀才而后终有“遇”的寒门才子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的人只能是有才而被埋没。这样的事不是今天才出现的, 是自古就有的。诗人写自己被“遗之在草泽”的愤慨与不平, 是咏史更是在伤今。

其次, 左思在《咏史诗》中力图构建一种自己所希企的理想人格, 这比前人单纯的用道德眼光来评述历史要深刻的多。班固的《咏史诗》从儒家孝道的角度来咏赞缇萦舍身救父的行为。曹植诗以“忠义我所安”开篇, 王粲诗虽然开篇指出三良殉葬是“空尔为”, 隐含诗人对穆公行为的责备。但这并不是诗人的主旨之所在, 诗人的主旨是要称颂三良“同知埋身剧, 心亦有所施”的勇气, 认为正是三良为穆公殉葬的忠诚行为才使得他们“生为百夫雄, 死亦壮士归规”, 得以流芳百世。阮瑀诗中写到“谁谓可此处, 忠义不可忘”, 亦为赞赏他们的忠义。他们三个的意思如出一辙, 都是从君恩臣义的角度叙写三良为穆公殉葬是忠诚的表现。建安十六年, 曹操西征大破马超, 随从者莫不感奋, 他们出于对曹操的感遇之恩, 进而发出忠君效命、报恩捐躯的感慨就是十分的自然了。左思的《咏史诗》是针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而发, 但他并未停留于单纯从传统道德角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作出批判, 他在诗作中融入了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在努力的探索魏晋时代的庶族文人究竟应该怎样自处。左思的《咏史诗》中涉及了十二位历史人物——冯唐、段干木、鲁仲连、扬雄、荆轲……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诗人所选用的这些人物形象, 就会发现诗人描述的实际上是一个群体——寒士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生侧陋之蓬户” (左芬《离思赋》) 的卑微出身, 而后或以自己的高洁人格, 或以自己的卓异才华而“英明擅八区” (《咏史诗》其四) 。这些寒士要么不慕功名富贵, 自甘退居高隐, 要么为人排难解纷, 却不求回报, 要么蔑视权贵, 超越世俗。他们的人生道路选择实际上也蕴涵有诗人自己的追求。在《咏史诗》其二中, 诗人写到“吾希段干木”, “吾慕鲁仲连”。段干木是战国魏人, 是当时的贤者, 隐居穷巷, 不愿为官, 魏文侯对他很尊重。后来秦国要兴兵围魏, 司马唐谏说段干木是位贤人, 魏国以礼待他天下没有不知道的, 不可以加兵, 于是秦终不敢攻打魏。所以说他是“偃息藩魏君” (“偃息”为退隐高卧之意) 。鲁仲连亦为战国时人, 好俶傥之术, 亦不肯为官。据史载秦使白起围赵, 赵国正计划尊秦为帝, 以求罢兵。当时鲁仲连正在赵国, 说服了赵人放弃这个计划, 使秦军后退五十里。在“舌辩”退秦之后, 鲁仲连再三辞让平原君的高封厚赏, 说世上所贵者是那些能为人排难解忧的不羁之士, 为人排难解纷而有所取则和商贾之人没什么差别。段干木、鲁仲连这种不慕功名, 功成不受赏, 自甘退隐, 粪土权贵的高尚品格正是诗人所一直追求的理想人格。所以诗人在最初的诗歌中流露最多的就是“功成不受爵, 长揖归田庐”;是“功成耻受赏, 高节卓不群”。然而时代发展至魏晋南北朝, 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中正品第人才, 虽有德、才、家世三项, 却以家世为先, 战国时期那种“偃息”、“谈笑”退敌军的时代已如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还了, 想要在如今这样的一个“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环境下建功立业, 才干退居次要的地位, 以一定的大族势力作为依托则成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诗人“生侧陋之蓬户”, 一介寒士何谈建功立业?无功无业又何谈受爵?所以诗人“功成不受爵, 长揖归田庐”的人生理想最终只能走向破灭, 但是诗人并未就此自暴自弃, 向污浊的社会现实妥协, 实际上在诗人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人格的底线, 那就是无论功成与否, 人格的独立与尊严都是士人的最根本的立身处世之道。诗人十分推崇荆柯。在《咏史诗》其六中, 诗人并未选用我们所熟知的易水送别、与秦王搏击的场景, 而是选取了荆轲与燕国狗屠以及会击筑的高渐离同饮于市、哀歌相和的故事, 他的旁若无人、他的眄邈四海、他的蔑视权贵中都蕴涵有诗人自己的情怀, 虽然他最后刺秦王并未成功, 但是他的这种不谄媚权贵, 视权贵为尘埃的精神是“与世亦殊伦”的, 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这同时也是一个士人处世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左思在其《咏史诗》中托古人言志, 借古事抒情, 力图架构起一套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远远超越了前人。即使与同时代的人相比, 他的这种“功成不受爵”的人格理想, 他的这种不谄媚权贵的精神也是高出当代的。

左思《咏史诗》开创了咏史以咏怀的新路, “创成一体, 垂式千秋”[5], 对后人影响极大。然而正如中国历史在魏晋时并未孕育成熟一样, 咏史诗发展至左思也并未完全达到浑圆“以唱叹写神理”的境界。

注释

1[1]《文心雕龙·明诗》, 见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 中华书局1980年版, 第62页。

2[2]《诗品·序》, 见《诗品注释》 (梁) 钟嵘著, 向长清注, 中华书局1986年版, 第4页。

3[3]《三曹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二版。

4[4] (《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试析《荷马史诗》的教育意义 第5篇

《荷马史诗》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因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汇编形成而得名。史诗的原始材料来自数百年以来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 主要是后代人对特洛伊战争和英雄的追忆。它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构成描绘了古希腊人由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时期的思想、宗教、体育、教育、风俗等方面的状况, 被称为古希腊人的百科全书。古希腊人从史诗中汲取知识, 接受教育, 获得力量, 史诗成为古希腊教育和文化的基石。

二、《荷马史诗》所描述的古希腊教育概貌

史学界通常把公元前11世纪至前9世纪的古希腊社会, 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因后人对这一时期的认识几乎全部来自描绘古希腊众多英雄的《荷马史诗》而得名。根据《荷马史诗》的描述, 当时古希腊社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协调统一, 充分体现出古希腊教育追求人的和谐发展的终极使命。

(1) 体育教育

崇勇尚武是“英雄时代”的社会风尚。这首先是因战争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并逐渐推而广之, 使竞技运动成为古希腊人生活的一部分, 体育教育自然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2) 艺术教育

《荷马史诗》对战争、仪式、宴会等场面的描述也反映出唱歌、舞蹈、弹琴等艺术活动是古希腊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种艺术活动在古希腊人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可以推断, 艺术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3)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当时古希腊教育的核心, 而道德教育的终极使命即是培养《荷马史诗》所颂扬的古希腊英雄们的品质。它最主要的内容是培养勇敢和智慧两大美德, 体现在《荷马史诗》中, 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分别成为勇敢和智慧的化身。

(4) 和谐教育理念

《荷马史诗》所描述的三方面教育内容是协调统一地施行的, 以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史诗详细地描述了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教育状况。阿喀琉斯有喀戎和富尼克斯两位老师。喀戎将多种知识和技能传授给阿喀琉斯, 不仅有狩猎、马术、掷枪等运动技能, 还有弹奏七弦琴等音乐艺术, 甚至还包括医药知识, 等等。富尼克斯担负了阿喀琉斯青少年时期的教育, 不仅像父亲一样给予他精心抚育, 而且还向他传授军事技能和辩论之术。

由此可见, 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所接受的教育是全面而广泛的, 是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这正是古希腊教育的恒久魅力所在。

三、《荷马史诗》的教育功能

《荷马史诗》被誉为古希腊人的“圣经”, 是古希腊教育的基本教材。正如后人所说, “要成为一个知书达礼的希腊人, 最要紧的是精通《荷马史诗》。学习《荷马史诗》这项远古时期的遗产, 始终是希腊教育的特征并贯穿于历史”。

《荷马史诗》及其所蕴含的希腊精神早已渗透到古希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希腊人以《荷马史诗》作为青少年的教育范本, 所采纳的不仅是充满魅力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 而是充分发扬了史诗所吟咏的英雄们的优秀品质。《荷马史诗》所蕴含的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和人文主义等方面的品质, 对于培养青少年各方面的美德做出了重要贡献。

(1) 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主义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民族精神

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的行为事迹正是古希腊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俄国近代文学家别林斯基认为, “《伊里亚特》里的每一个登场人物都表现出希腊民族精神的某一方面;可是, 阿喀琉斯是这个民族的实质力量的总和。”

古希腊人认为战争是光荣的行为, 掠夺的财富是英雄荣誉的礼物。而当英雄荣誉的礼物被强权威势所夺走之后, 英雄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史诗中英雄阿喀琉斯的“愤怒”不言而喻, 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夺走他的女俘, 正是对他荣誉的损害。盛怒中的阿喀琉斯离开战场, 导致希腊联军伤亡惨重。为了拯救希腊人, 阿喀琉斯的战友帕特罗克洛斯冒充他冲上战场, 壮烈牺牲。此时的阿喀琉斯又一次“愤怒”, 重返战场, 以捍卫自己的荣誉。因为帕特罗克洛斯是以他的名义出战, 并且被他的敌人杀死, 这无疑是对他荣誉的践踏和损害。经过两次“愤怒”之后, 集体主义的荣誉感在阿喀琉斯的心中骤然上升。此时的他强烈意识到, 集体的利益和荣誉要远远高于个人。

史诗中的英雄在争取荣誉、捍卫尊严的同时, 并没有忘记自己所背负的责任和义务。在帕特罗克洛斯死后, 阿喀琉斯重上战场的精神动力即是为亲友报仇, 为部族雪耻, 为盟邦的利益而战, 为集体的荣誉而战。背负责任, 承担义务, 保家卫国, 是英雄的光荣行为, 是集体主义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不断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无比的痛苦和忧伤, 但这些却立即化为悲愤和力量, 成为进行复仇和战争的动力源泉。在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中, 双方的英雄和战士们, 无疑都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自己对于集体背负责任和义务的承诺。

(2) 倡导和培养公民勇敢、智慧、顽强、刚毅等英雄主义品质

史诗吟咏的主人公是英雄, 他们勇敢顽强、智慧刚毅, 但也难以摆脱必死的命运, 却又选择勇往直前, 在与命运的顽强抗争中追求卓越。

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正是勇敢的化身。神谕曾预示阿喀琉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要么碌碌无为, 获得长寿;要么投身战场, 英年早逝。阿喀琉斯毅然选择了后者, 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到底。当然, 英雄的勇敢并不是匹夫之勇, 而是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阿喀琉斯之所以受到全军将士的爱戴与他能言善辩的才能是分不开的。正如史诗所吟咏的, “阿基琉斯言罢, 众人缄默, 肃然无声, 惊诧于他的话语, 强厉的言辞。”

史诗中另一位英雄奥德修斯, 俨然是智慧的化身。他的机智多谋位于古希腊众英雄之首, 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即是以他的计谋“木马计”而告终结。奥德修斯在战后返回家乡的途中, 漂泊了十年, 历经千难万险。史诗中对奥德修斯历经磨难的详细描述, 不仅是对他英雄本色的肯定, 更是对他超人智慧的颂扬。千难万险的经历充分表现了奥德修斯抗争不息的刚毅精神。

史诗赞美英雄, 歌颂英雄主义, 以勇敢和智慧著称的英雄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英雄们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正是人们学习的范本。

(3) 培养公民肯定自我、张扬个性、追求卓越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古希腊人崇拜的不是至高无上、法力无边的神, 而是英勇善战、张扬率直的人———英雄。古希腊人认为“神人同形同性”, 崇尚世俗多元的信仰原则, 所以他们较少地受到宗教和权威的束缚, 是真正的血肉丰满的正常人。

史诗中的英雄也必须面对必死的宿命, 神谕曾预示阿喀琉斯会因投身战场而英年早逝, 阿喀琉斯毅然选择了与命运顽强地抗争到底, 以展示人的能力, 彰显人的价值, 捍卫人的尊严, 充分表现出他追求卓越, 不畏生死, 勇往直前的英雄本色。

当然, 英雄也有人的怯懦、犹豫、愤怒、自私等各种缺点。史诗中智勇双全的英雄奥德修斯在独自面对强大的敌人时, 也会怯懦和犹豫, 但这正是他光明磊落、张扬率直的真性情的真实流露。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也是愤怒的化身。史诗开端即道出, “歌唱吧, 女神!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阿喀琉斯的“愤怒”虽然是一种自私狭隘的表现, 但更是英雄爱憎分明、反抗权威、肯定自我的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史诗充分展现出英雄们矫健的体魄、超人的能力、张扬的个性、磊落的品格、悲壮的行为, 他们的光彩远远盖过了天上神灵们的光彩。英雄们以生命换取荣誉、追求卓越, 震撼人心地展示了人的价值, 充分表现了希腊精神中最具影响力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四、《荷马史诗》对古希腊教育的影响

相对于荷马时代的非正规教育, 之后的古希腊教育逐渐制度化。早在梭伦时代, 雅典就颁布法令规定“父亲有责任让其子女接受适当的教育, 否则子女成年后有权不赡养父亲”。雅典的教育目的, 即是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雅典的教育内容全面而广泛, 主要包括智育教育、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

(1) 智育教育

智育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 不仅限于阅读、书写、计算, 还有唱歌、舞蹈、弹琴, 甚至包括哲学、科学、法律, 等等。其中, 诗歌和修辞是主要内容。诗歌训练主要是培养阅读、书写等技能, 学习和背诵《荷马史诗》等等。修辞训练主要是培养雄辩的演说技能等等。

(2)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从幼年即开始, 初期只是进行一些使行走、坐立姿势优美的动作锻炼;之后进入体操学校和体育馆, 进行包括赛跑、跳跃、摔跤、铁饼和标枪的“五项竞技”训练, 以健美体格;年满18岁后, 经过严格的审查, 被正式载入城市公民册;然后进入“埃佛比”接受进一步的军事训练, 20岁时被授予公民称号。

(3)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感;聆听英雄故事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品质;而体育运动则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公平竞争等品质。总之, 多方面的德育教育对于培养雅典人忠于城邦、崇尚和谐、追求卓越等精神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和谐教育理念的发展

雅典的教育充分重视个人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 “雅典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使人的才能、倾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在古代来讲, 是独一无无二的。”在伯里克利时代, 雅典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学校”。雅典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就, 它的实际执政者伯里克利居功至伟。而伯里克利的执政行为与他所接受的教育不无关系。

正是良好的教育使伯里克利具备了政治家的素质, 从而走上执政之路。他有达蒙和阿那克萨戈拉斯两位老师。伯里克利在童年时即受教于达蒙, 不但学习音乐知识, 还学习政治理论。正如普鲁塔克所说, “达蒙显然是一位高明的思想家, 假借音乐隐瞒身分, 以便在大家面前掩盖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象一个教练兼副手和一个运动健将的关系一样”。对伯里克利影响最大的是阿那克萨戈拉斯。正如普鲁塔克所说, “阿那克萨戈拉斯和他交情最深, 给他披上庄严的外衣, 使他讲话比别的政客更有力量, 并把他的威望提得很高。当时人都称阿那克萨戈拉斯为‘努斯’即智慧。”

由此可见, 伯里克利所接受的教育是全面而广泛的, 是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这正是对荷马时代和谐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智育、体育和德育教育, 这与荷马时代的艺术、体育和道德教育相对应, 都是为了培养服务于城邦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英]F.I.芬利主编.希腊的遗产[M].张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209.[1][英]F.I.芬利主编.希腊的遗产[M].张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209.

[2][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M].满涛, 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347.[2][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M].满涛, 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347.

[3][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 (上册) [M].陈中梅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6.195.[3][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 (上册) [M].陈中梅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6.195.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34.[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34.

浅说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第6篇

怀古咏诗史的鉴赏, 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弄清史实。

对于诗中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 这就要求我们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 一定要读好注解, 这也是读懂诗歌的一把钥匙, 如晚唐诗人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涉及到了三国时赤壁之战中的双方的重要人物。东吴的周瑜及妻子小乔以及姐姐大乔, 也涉及到了魏国的首脑人物曹操, 还涉及到了曹操所建的铜雀台等等。如果我们没有对赤壁之战历史知识的了解, 没有对赤壁之战中主要人物的了解, 就很难读懂诗人在此诗中的慨叹:自负知兵, 借史事以吐其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二.体会意图。

后代诗人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 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触发感慨的媒介。例如北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州, 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 这赤鼻矶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由此, 诗人发出了“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再如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 从历史上的孙权, 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 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 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 自己报国无门, 是诗人引发激情的现实原因。

三.领悟感情。

诗人怀古咏史, 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如同是写项羽自刎乌江的诗, 唐人杜牧与宋人王安石思考的结果完全不同: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而王安石则认为项羽的失败乃历史之必然:“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江亭》)

第二种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 或是感慨个人遭遇,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对雄姿英发的周瑜的追忆, 反悔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的感慨;或是搏击社会现实,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则是借刘义隆北伐失败来咏叹南宋宋孝宗隆光元年北伐兵败之事。

第三种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 故意借题发挥的, 例如晚唐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借汉文帝“夜半虚前席”, 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 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 辛辣讽刺晚唐皇帝崇佛迷道, 服药求仙, 不顾民生, 不任贤才的现实, 堪称一首借题发挥、借古讽今的杰作。

四.分析写法。

《荷马史诗》:西方文学优美的根源 第7篇

关键词:优美,审美情趣,《荷马史诗》

西方文学的源头我们通常认为是古希腊文化文学和古希伯来文化文学。在古希腊, 柏拉图关于美的对话录, 所依据的审美经验启示基本上未出优美审美形态范围。亚里士多德则把美的形式规定为“秩序、匀称与明确”。这仍然是指优美。

古罗马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普洛丁虽然攻击亚里士多德把审美本质归于对象外观的作法, 但同样把美理解为“整一性”。我们可以看出, 在古希腊关于美的论述中, 都是在优美的范畴内讨论美。

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 也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 因而呈现出来的是和谐的审美形态。作为西方文学一个重要源头的古希腊文明, 是我们可以追溯到的“优美”形态的源头。“希腊”这一词语的本意就是典雅、优美。古希腊的神话是我们研究古希腊文化文学的重要资料, 和其他民族早起的神话史诗相比, 在古希腊神话中, 神和人是同形同性的, 也就是外在形象是一样的, 同时, 内在性格也没有差别。这体现的是古希腊人对人的肯定, 因为他们塑造的神是有人性的, 那么反过来, 人也具有神性。

《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希腊诗人荷马的两部史诗作品。荷马时代还没有文字, 这两部作品是荷马根据口头流传在小亚细亚的史诗短歌综合而成的, 所以又称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每部都超过万行, 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 他们具有永恒的魅力。我们知道, 希腊是典型的海洋国家, 汹涌澎湃的大海孕育了古希腊人对于海洋的崇拜, 他们外向好动, 及其维护个人的尊严。笔者认为, 《荷马史诗》突出彰显了古希腊民族的性格特征和他们对优美的追求。

我们首先来看《伊里亚特》, 这是《荷马史诗》中描写特洛伊战争的一部史诗,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在历史上持续了十年之久, 最终希腊联军在奥德赛“木马计”的策略下攻进了特洛伊城, 毁灭了这个国家。但在《伊里亚特》中, 战争的根源却很简单:不和的金苹果, 也就是美的选择。《伊里亚特》的故事源自大英雄阿克琉斯的父母举行盛大的婚礼, 遍邀奥林波斯山上的诸神, 却偏偏有意无意地遗忘了好事的争吵女神厄里斯。厄里斯于是愤愤不平, 当婚礼进行时, 她不请自来, 并且投下了一个金苹果, 上面写着“给最美丽的女神”。果然, 神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忒为谁应得到这个金苹果争执起来, 她们都认为自己才是最美的女神。于是三位女神请神王宙斯评判, 神王宙斯也十分为难, 便让她们去找世上最美的男子、特洛伊城的王子帕里斯裁决。她们找到了帕里斯, 各自都向他许以优厚的酬谢。赫拉许诺, 一旦金苹果判给她, 帕里斯可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君王;雅典娜答应可以让他成为世上最伟大的英雄;阿弗洛狄忒的酬谢则是让他得到世上最美的女子。贪图美色的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弗洛狄忒。爱与美之神没有食言, 将帕里斯带到了希腊的斯巴达, 帮他拐走了绝世美女、斯巴达的王后海伦。此举激怒了整个希腊世界, 希腊人决定发动战争抢回王后海伦。至此, 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开始了。在战争中, 英雄主人公阿克琉斯因为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凭着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带走了自己帐下最心爱的女奴而拒绝出战, 因为阿克琉斯认为这是对他个人尊严的挑战。阿克琉斯拒绝出战以后, 希腊联军在和特洛伊的交战中伤亡惨重, 阿克琉斯的好朋友帕特罗克罗斯穿上了阿克琉斯的盔甲挑衅特洛伊士兵, 最后帕特罗克罗斯被特洛伊城的王子赫克托耳杀死。阿克琉斯又一次感到愤怒, 因为他曾经答应帕特罗克罗斯的父亲要将他的儿子平安地从战场带回家, 可现在他被赫克托耳杀死了, 于是阿克琉斯决定向赫克托耳提出生死挑战。赫克托耳是特洛伊最勇敢的王子, 他是一个温柔的丈夫, 慈爱的父亲, 孝顺的儿子, 为了特洛伊的荣誉可以献出生命, 在决战前一夜, 赫克托耳和妻儿深情告别。最后, 赫克托耳在决战中死去, 阿克琉斯没有遵守决斗前的约定, 他将赫克托耳的尸体绑在战车上绕着自己好朋友帕特罗克罗斯的尸体三圈, 并且将尸体拉回了希腊联军。夜幕降临, 老特洛伊王普吕阿摩斯潜入希腊联军的军队, 跪在阿克琉斯的面前亲吻着他的双手乞求阿克琉斯归还自己儿子的尸体, 阿克琉斯想到了自己年迈的父亲, 他痛哭流涕, 将这一切原因都归罪给了神王宙斯, 并且大骂宙斯的残酷无情, 最后他归还了赫克托耳的尸体, 并约定停战十二天, 让王子体面地下葬。阿克琉斯最后被帕里斯用箭射中了脚踝死去。在他小时候, 他的母亲曾经将他全身浸入冥河让他刀枪不入, 但是只有脚踝没有被冥河水浸泡过, 这是他致命的弱点。在笔者看来, “阿克琉斯之踵”象征了古希腊民族的一种自省精神, 他们已经意识到这种现世的享乐会带来致命的灾难。从《伊利亚特》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人的性格特点和民族个性, 他们对美执着的追求, 对现实快乐的过度享乐。对他们来说, 没有什么比现世的快乐和对美的追求更重要。

《奥德赛》和《伊利亚特》一样, 歌颂了人类坚强的意志和超群的智慧。在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 希腊联军中伟大的英雄奥德修斯藐视海神波塞冬的功绩, 认为特洛伊战争的胜利是因为自己的智慧, 进而他觉得人可以做到一切, 人的智慧超过了神, 这是古希腊人对人的智慧和力量的肯定, 但是惹恼了海神波塞冬, 波塞冬制造各种障碍阻止奥德修斯回家。奥德修斯一路在大海上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 最终回到了自己的王国伊萨卡。在他离家的二十年中, 有无数人觊觎他的财富和美貌的妻子, 这些人长期呆在奥德修斯的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 奥德修斯又一次用计谋击败了觊觎自己财产和妻子的敌人, 重新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财富和荣誉。

古希腊人对于个人尊严和荣誉极其看重, 而对个人尊严和荣誉的维护也是他们对于美的追求。正如英国18世纪的批评家塞缪尔·约翰逊说的一样:“一个民族接着另一个民族兴起来了, 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的人们过去了, 但是人类所能做的只是把荷马史诗中的事件重新安排一个次序, 重新给他的人物命名, 变变样子说出他的思想感情, 此外就很少有其他内容了。”

爱与美是人类生命永恒的主题, 而对爱与美的执着的追求和强调也是古希腊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我们从古希腊最早的神话和史诗中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这和西方文学的另一个源头古希伯来文明有巨大的差别。除了《荷马史诗》, 古希腊文学中许多其他的作品和题材都体现了希腊文化中优美的审美情趣。诗歌是表达情感最好的题材, 古希腊的诗歌虽然不是古希腊文学的主流, 但同样也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萨福是古希腊非常有名的诗人, 他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只要看你一眼,

我便说不出声,

我的舌头不灵,

一种微妙的火焰

立即在我身上传遍,

我眼花, 视而不见;

我耳鸣, 听而不闻;

我的汗好像甘霖,

我浑身抖颤;

我的脸色比草还青,

我觉得我与死亡接近。

这是一首古希腊的爱情诗, 读起来轻松愉快。从这首小诗中我们能感受到希腊人对于美好人生和爱情的向往, “他们很少享受家庭生活, 他们过的是社交生活、宗教生活、艺术生活、特别是阳光生活, 他们的阳光是那样晴明……甚至他们的思想也是那样晴明, 没有一点儿雾。”这种审美意识形态在西方文学史上不断演绎, 呈现出了极大的文学魅力和审美情趣, 而这种对美的追求, 也对后世西方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3.

[2]普洛丁.九卷书[M].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3]约翰逊 (著) , 朱生豪 (译) .莎士比亚戏剧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4.

[4]朗基努斯.论崇高[J].缪灵珠美学译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5]李泽厚.美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上、下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7]希腊漫话[M].北京:三联书店, 1988.

上一篇:空间类型下一篇: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