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2024-06-05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精选12篇)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第1篇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

家庭暴力是一个涉及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学科的问题,所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而对于家庭暴力的定义很多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并且大多是从法律上的定义。但我们若想分析家庭暴力还应该找出其定义。

1.1993年联合国发表的《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的宣言》第一次给“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下了定义:不论发生在公共场所或私人生活中,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上或性行为上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家庭暴力项目组《家庭暴力防治法》专家建议稿起草的专家的定义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造成身体、精神、性或财产上损害的行为。

2.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7日日颁布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第一条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这是我国第一次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给家庭暴力下定义。

二、家庭暴力形成原因理论分析

1. 攻击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来源于身体的状态与需求;本能的目的在于消除身体的欠缺或者重建内在平衡。而同时,他也把本能分为生的本能跟死的本能。其中死的本能最重要的衍生物是攻击。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攻击是指向外部对象而非指向自身的一种自我毁灭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残酷、自杀、谋杀以及攻击都收死的本能驱使。然而我们为什么都不表现出来呢?那是由于我们还有着超我的约束。正是因为人的攻击本能,使部分群体产生严重的暴力倾向,继而外显出来,对自己周围的人或者家庭成员实施暴力行为。

2. 社会学习理论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观察和模仿对一个人的行为塑造是很重要的。在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下,人们从上一代沿袭下来一些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这些无疑会影响个体认知。而且由于这些文化环境因素的作用,暴力行为没有受到社会的反对,这种认可造成暴力行为的继续存在。

3. 社会比较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在1954年提出的一种关于自我评价及亲和行为的理论。他认为个体都具有一种评价自己的驱动力,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便会以他人作为比较的来源与尺度,而且相似程度越高,社会比较的驱动力就越强。在以后的发展中发现,社会比较的内容范围是很广泛的,有关人类自我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内容和维度。

人们通过与周围的群体进行比较,对其自身的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当他没有客观评判标准的时候便会以周围人的表现来评价自己。在时代开放和传统观念冲击下,有些人不能把握该遵循什么准则,便会与周围人群进行比较以把握行为。

三、家庭暴力干预

目前有关家庭暴力的理论,更多地是从事后处理的角度为出发点。这似乎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做法,更好的是要未雨绸缪,从预防的角度进行干预。

对于大多数施暴者来说,实施暴力行为的目的并不是赶走受暴妇女、解除婚姻关系,而是控制受暴妇女、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对于大多数受暴妇女来说,只要暴力还可以承受,她们不会轻易选择离婚。正是这样双发的心理需求使家庭暴力逐渐繁衍。这就需要对施暴者进行心理矫治,当矫治没有希望的时候,则应该由政府出面对施暴者进行强制心理干预。而对于受暴者,尤其是妇女要加强其自我价值,提升双方平等的观念。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施暴者的第一评价就是他是不是脑子有毛病。诚然,大多数施暴者是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病才导致施暴,暴力行为又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更需要心理援助。施暴者需要面对真实的自我,清晰地认识暴力行为的违法性和伤害后果,认识到自己才是真正的责任者。多数施暴者需要诉诸专业的心理治疗,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探索内心矛盾冲突的本质和根源,获得人格上的进步,进而化解矛盾。

在美国和台湾的某些地方,一旦发生家庭暴力并经过法院判决确认后,施暴者将被迫定期接受“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和观察等方法来实现施暴者的悔过和进步。在团体的情景中,更有助于社会学习和社会比较,以强化正确的行为。而结合中国的现实,在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社会救助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主要是以社工服务的方式出现的而没有融入真正的心理研究。所以说,心理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应该相互学习各自知识,形成一种较为统一的规范,在社区内率先进行团体辅导将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藤蔓.家庭暴力的内涵极其法律特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1 (1) .

[2]高小贤.扩大社会支持,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J].中国妇运, 2000 (7) .

[3]13所高校联合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9) .

[4]周伟文.沉默的女性[M].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1 (8) .

[5]范德章.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2 (4) :62-64.

[6]赵幸福, 张亚林, 李龙飞, 等.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 (11) :543-544.

[7]CATHERINE A.SIMMONS, PETER LEHMANN.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pet abuse and controlling behaviors in violent relationships[J].J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007, 22:1211-1222.

[8]张雅维.家庭暴力的构成及对策[J].妇女理论研究, 2002 (54) .

[9]马平.浅析家庭暴力[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

[10]郝艳梅.重新审视家庭暴力[J].前沿, 2001 (9) .

[11]张小静.谈家庭暴力及其防治对策[J].经济与法, 2010 (3) .

夫妻暴力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第2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黄国平张亚林

夫妻暴力是家庭暴力中最常见类型之一,在美国每分钟就有4名妇女遭到关系密切的人的殴打;在被他杀女性中,超过半数是被现在或以前的伴侣所害[1]。2000年中国北京一项民意调查显示[2],33.9%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47.1%的离异者离异是源于强度较大的家庭暴力;2002年一份资料显示[3],国内三地区共计3543个调查对象中,夫妻吵架发生率80.17%,夫妻打架发生率为34.9%。如果不进行干预,夫妻暴力有可能继续或升级(Rosenfeld,1992)。就暴力造成的伤害、配偶自杀或被他杀而言,夫妻暴力所造成的后果是令人震惊的。其它不良结果包括夫妻不满以及抑郁、酒滥用等。夫妻暴力与儿童问题紧密相关。如美国有三分之一儿童出生于婚姻失调家庭,这些孩子更可能与贫困相伴、靠福利生活和有行为问题,也可能不能上学、吸毒,最后入狱。1996年美国福利改革法将促进健康的双亲家庭作为国家目标,并计划每年斥资30亿美元即TANF计划,用于教导夫妻关系交流技巧。促进已怀孕妇女步入稳定、健康的婚姻,并且还为那些低收入夫妻提供训练以改善他们的关系和避免暴力行为[4]。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拟从夫妻暴力的事后治疗和事前预防两个角度来探讨其研究进展,同时对方法学和干预效果作一评价,以期为国内开展此类研究提供参考框架。

一、夫妻暴力的心理干预

由于丈夫对妻子的暴力危害将远远大于妻子对丈夫的(Cantos,et al,1994),所以各种治疗理论和方案选择是建构在丈夫对妻子的暴力事实基础上。各种具体治疗方案的目标不尽完全一致,其最终目标均是消除暴力行为。治疗形式的选择和治疗依从性一般来讲,夫妻共同,治疗会优于个体治疗[56]。但考虑到暴力问题的特殊性,治疗者还是应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决定夫妻共同参与还是分别接受治疗。若暴力行为发生不太严重或不频繁,或者夫妻双方都愿意通过消除暴力而改善关系的话,共同治疗无疑是比较好的选择。它的优点是[7]:使治疗者更准确了解正在发生的暴力;改变夫妻交流方式,帮助丈夫控制愤怒并与妻子沟通;帮助妻子识别危险信号及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等。

如果暴力行为很严重,或者施暴者不愿意降低暴力危险或妻子不愿以平等身份同丈夫一起参加治疗,则建议分别参加小组或个体治疗[7]。施暴者小组治疗能够让施暴者有机会和其他人交流,减少其通常有的孤立和耻辱感。这要求男性为暴力行为负责并有义务终止暴力行为和增加妻子安全感。对受暴者提供支持性小组治疗同样普遍。治疗给予受暴者感情支持和建立自尊的机会;给予社会和法律援助。有人对受暴韩国妇女进行支持性小组治疗,内容包括评估创伤、识别主要问题、处理情感、理解自我、改善应急处理策略和提高女性赋权等。干预后,16例受暴女性的特质焦虑分明显下降,但同时发现其状态焦虑、自尊、抑郁分的变化水平与17例对照组比较并无明显不同[8]。一些希望参加共同治疗的施暴者,治疗者可根据情况要求其先完成小组或个体治疗。①本课题受CMB(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编号:01-749)依从性是影响治疗形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接受施暴小组治疗者常常认为他们是迫于法庭或伴侣的外界压力,因而充满愤怒和对治疗的阻抗。如某研究有526个被推荐治疗的男性施暴者,仅有218人(41%)参加了一次治疗活动,132人(25%)完成了为期10周的短期治疗计划[9]。如何增加治疗依从性是小组或个体治疗的首要考虑问题。有人采用播放戏剧录相/心灵的阴影0让施暴者从内在动机上消除治疗抵抗。戏剧讲述一个年轻男孩眼中的夫妻暴力,当他长大以后也成了夫妻暴力的施暴者。被治疗者出自对目睹家庭暴力孩子的同情,他们学会将习惯化的愤怒反应转化为非暴力行动。在随机试验了106个男性施暴者后,发现观看录相可显著地增加治疗的出席和参与率(Stosny,1994)。

针对暴力发生后的治疗

对暴力发生后的治疗,无论是选择夫妻共同或小组治疗,还是个体治疗方式,所用方法多数是认知-行为治疗。其理论认为暴力行为可以通过儿童期目睹、影视媒体宣传、同伴影响等学习而来。有资料也显示暴力男性更多成长于暴力家庭、目睹或经历夫妻暴力(Hotaling,et al,1986)。同时还显示暴力男性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缺乏冲突解决技巧特别是在婚姻状况中,如研究表明目睹父母暴力的男性在当前的夫妻冲突中有更多负性情感和交流方式,女性有更多负性认知[10]。在新近结婚的夫妻中,有躯体暴力的个体表现为解决问题的技能更少。值得注意的是,在缺乏问题解决技能等方面,受暴和施暴的女性也存在同样的问题(Claerhout et al,1982)。

该治疗方案包括[1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夫妻必须学会采用非暴力方式处理婚姻冲突问题。即让夫妻学会更有建设性的冲突解决技巧,而不是单单注重消除负面的攻击行为。学会了有效交流方式和应对问题的策略以后,许多冲突和由此导致的暴力行为将得到避免。其次,要学会愤怒情绪方面的控制技巧如回避、自我劝解、放松。第二,应关注有增加暴力危险的问题如应激、酒使用等。应给予关于暴力基本知识和一些女权主义观点如性别角色教育,让暴力夫妻了解暴力危险和反省自己对暴力的态度。有人把218例社区家庭暴力的男性施暴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基于女权的认知行为治疗和过程-精神动力治疗。共有136例完成了治疗,其中79%完成了治疗后两年的暴力行为报告。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疗效没有差异,指出只有依赖人格的男性对精神动力治疗反应较好,而反社会人格的男性对认知-行为治疗的反应较好[12]。认知-行为治疗不仅对一般条件下的夫妻暴力有效,而且对特殊情况的夫妻暴力显示了同样效果。有两个两年随访研究发现,夫妻行为治疗(BMT)可明显降低酒中毒男性患者,对他们妻子的暴力发生率(从48%降至16%)和降低夫妻的言语攻击[34]。2001年,一项研究再次表明,夫妻行为治疗有物质滥用的已婚或同居男性后,可显著地降低毒品使用和增加夫妻间愉快感[6]。

其它如夫妻情感集中疗法(EFT),以成人亲密的依恋理论为基础。它认为紧张的夫妻关系和僵化的交流妨碍彼此感情吸引,后者又将导致夫妻采用负性处理方法去应对关系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模式限制了彼此亲近和回应,后者则是情感和依恋的基础。由于它重视夫妻间内心体验和含蓄的交流方式,所以被验证为目前最有可能将紧张关系修复为亲密关系的方法之一[7]。也有认为叙述治疗对治疗有过性虐待和暴力的复杂经历的受暴者有效(Draucker,1998)。

针对暴力发生或升级的预防

许多情况是这种夫妻治疗来得太晚以至无法修补夫妻严重冲突带来的损害,并且有些打算离婚的夫妻不再考虑夫妻治疗。一种可行办法是预防,尽管夫妻当前还处于快乐或冲突不太严重的阶段。它的重要性是由NlMH的研究报告得到认识的(Coie J,et al,l993)。它指出毁坏性的婚姻冲突是产生成人和儿童各种形式的精神病理的内在因素;对夫妻不和的预防具 2 有鲜明的优点,因为它的效果可辐射整个家庭。

各种预防项目中。预防与关系促进教程(PREP)的长期效果得到了最广泛研究。它于20多年前由丹佛大学的两名学者Marklnan H和Stanley S得以最初设计。它要求夫妻共同参加,4-10对或更多夫妻一起学习,然后各自实践并反馈信息。所以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很重要。其主要手段是教导夫妻交流、冲突解决和负性情感反应的调节技巧,以及如何维持和,促进爱、承担义务等。丹佛一项长期研究肯定了PREP的效果[1516]: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3年,研究组仍然保持了高水平的关系和性满意度、较低问题密度。干预后12年,研究组有更积极交流技巧、更少负性交流模式和更好冲突管理技能。干预3-5年后,研究组有更少躯体暴力发生率。同时发现,研究组更少出现关系破裂。在德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得到类似结,果[1718]。如德国一个研究显示,5年随访,PREP组的离婚率为3%,而对照组为16%(Thurmaier,1999)。2001年,一项更大规模、设计更严密的PREP干预项目再次证明它所起的作用[19]。

最初的PREP主要用于婚前预防干预,目前它已广泛用于婚后有高危因素(如关系紧张、有物质滥用或暴力冲突早期)的年轻夫妻的干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毕竟许多夫妻是终生没有暴力行为。PREP已有多种形式的宣传载体如书刊和音像带等。

其它的一些如夫妻交流(CC),是最古老和研究最多的以技巧训练为基础的夫妻预防项目之一(Miler,et al,1976)。主题包括反省和揭露、情感倾听、冲突解决和交流的信息模式内容。要求把每一个内容分解成具体的技巧,使被治疗者都能学会。目前研究最多的是12小时的结构式训练项目,已在美国军队中广为应用(Wampler,1990)。1991年,经过重新设计和更新,CC可用于小组或个体治疗。

二、对夫妻暴力心理干预的方法学

和效果评价针对夫妻暴力的事后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男性施暴者的小组治疗,有少数研究共同治疗。可能原因是后者往往让暴力夫妻误以为妻子也应为暴力行为负责和妻子可能处于更危险境地,如妻子和治疗者讨论了丈夫认为不应讨论的问题,将可能遭到丈夫的报复[11]。许多研究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对照,如将完成治疗的男性与中途退出治疗的男性比较,而不少研究表明他们存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如退出小组治疗的男性更多为失业、未婚或无小孩、低收入、少教育以及有犯罪史、物质滥用等[20]。一些研究还将有其它方面问题如酗酒或没有决心改过的男性排除在外,影响治疗在更多人群的效果评估。不同研究者采用了暴力、再犯和退出治疗的不同定义和评估方法,影响了研究结果之间的比较。多数研究是短期评估,长期追踪的少。所以有人对夫妻治疗干预暴力行为的效果感到悲观,认为与那些拒绝、退出治疗,的暴力男性相比,让法庭建议接受并完成治疗者本来就存在暴力不严重、低再犯率等特点[2122]。也有研究认为认知-行为治疗无效,如把861对海军暴力夫妻随机分成4组:男性施暴组、夫妻共同治疗组、严格监控组、对照组,在完成12个月的行为-认知治疗后,发现男性施暴组和夫妻共同治疗组暴力情况的各项评估指标没有明显改变[23]。对夫妻治疗持怀疑态度者,假定被治疗者仍接受的是标准夫妻治疗,而后者常常把挽回夫妻关系作为治疗的主要目标。现实中采用的夫妻治疗却与标准夫妻治疗有别,它注重消除暴力行为,不把夫妻关系的结束看作负性结果[11]。如果这样,至少现有资料已证明夫妻治疗对不严重的暴力行为是可行并有效的(O.Leary,et al,1993)。有人在综述有关文献后也得出:夫妻治疗至少在短期内可以减少冲突行为,且在促进婚姻稳定性方面还显示了一定的长期效果[24]。2000年,加拿大学者对夫妻治疗进行了10年回顾后指出夫妻治疗用于暴力问题的治疗进一步加深了对该问题的理解,同时认为治疗模式可能趋向综合,并正在成为暴力治疗的可行选择[25]。

如果说已有资料表明夫妻治疗不是最好干预措施的话,那么PREP出现,却让干预者有了足够信心,尽管目前研究在方法学上仍有可疑之处。其最重要的问题是大多数研究用短期设计去评估长期目标。此外,未经任何干预的对照组更容易出现关系破裂或退出研究,而随 3 机治疗或替代性治疗的对照研究少。无论怎样,至少有29种杂志包括了100余篇独立评估的文章表明:不管是婚前预防,还是婚后关系促进、夫妻咨询、交流技巧训练等心理治疗,在降低夫妻冲突、增加交流、促进快乐和避免可导致家庭解体的负性行为方面有效。且这些效果还体现在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中[4]。

尽管夫妻暴力的心理干预有一些方法学问题值得探讨,但有足够证据表明各种干预已给不同年龄、不同地位的夫妻及家庭其他成员如小孩、老人带来了好处。未来考虑采用更严密的设计(如随机治疗对照以控制混杂变量)和更严格的评估,在不同人群中进一步验证心理干预的长期效果,还须结合成本-效益分析寻找最优化方案。此外,针对女性施暴的干预和进行更早期预防如在学校中添置暴力相关课程的效果研究,也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略)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第3篇

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育作用的完整性是保证教育作用对发展有高效果的关键所在。”从教育对象——少年儿童来看,他们的成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个性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因此,对于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实施教育应当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技能等多方面品质的培养,应把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多个环节中,进行综合管理,综合教育,既要注意横向各教育因素之间的联系,还应注意纵向的各个教育手段的衔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养成。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围绕“特殊背景家庭学生教育对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利用各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同时,开设小学心理辅导课程,开展心理咨询、知心话廊广播等,把健康教育寓活动性、趣味性、操作性、参与性之中,对这些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与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特殊背景家庭学生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学校重视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教育,不仅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管理一体化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动态规律,分析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诸多因素,对症下药,使学生不良个性得以矫正,和谐、完善的个性得以形成,原有的良好个性得以升华。

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为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创造教育环境

2、为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增强教育效能

3、为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强化教育时效

二、特殊背景家庭学生所实施的教育对策

(一)创造教育和谐环境

1、建立“班级、年级心理疏导员”。

对于这些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学校每学期坚持聘任由骨干青年教师承担心理疏导员,她们责任心强,利用教育教学空闲时间耐心听取每个学生的内心倾诉,认真研究学生们提出的每个问题,热心帮助学生解答每个问题,力求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并为每个提问题不愿公开的学生保密。由此学校还建立了“知心信箱”,开通了“知心话廊广播“,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写出来投进信箱,老师们以专门回信的方式和学生交流谈心,解决他们的心理忧虑,而且针对“知心信箱”中反映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利用每周一的“知心话廊”广播,请心理疏导员分别和学生代表共同主持广播内容:如:“跷跷板”栏目,主要针对在学生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一些个案剖析,予以解答,进行集体辅导;“成功瞬间”栏目,请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介绍给大家;“心桥彩虹”栏目,通过讲“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大智慧(友谊的价值、喜欢失败的人、天堂鸟的力量);“说说心里话”栏目,涉及关注校园生活方方面面发现问题,进行交流……

担任广播的学生我们提倡自愿报名,一视同仁,这就为特殊背景家庭学生创造了展示的机会,同时我们还请同学们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介绍给大家,教育他人也提高了自己,让更多学生受到教育和引导。同时在学校三楼我校建立了“心语屋”,心理疏导员老师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与学生进行单独交谈,倾听学生的苦恼,鼓励学生增强自信,战胜困难,教给学生一些克服自卑,宽以待人的好方法。

2、依托“心语小报”加强沟通理解

我校在2005年创办校刊《心语报》,及时宣传学校教育教学开展的各种活动,还专门设立了《荣誉之窗》、《琉小之星》、《特别关注》等栏目,我们都要为家长颁发小报,架起学校、家庭及社会沟通桥梁,让家长更关注学校的建设,关心孩子的点滴进步,尤其是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更需要家长的呵护与社会的关怀。在班级建设中,我校各班都有“知心信箱”,班级黑板报则专门开辟出一角“心理专栏”,针对实际刊登有关心理知识,如:“如何培养自信心”,“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怎样做个受大家欢迎的人”等,指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和交友。

3、成立班级特色协会,改造自我

面向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全体进行心理辅导毕竟受时间、场地等因素所限,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由面到点,我们把对这些学生的教育落实到各个班级,成立特色协会。班主任是协会会长,每月1次集会,一次集会一个主题,一次集会解决一个问题。如: “阳光52协会”,“快乐服务协会”、“环保志愿者协会”、“大眼睛亮晶晶协会”、“小胖子锻炼协会”、“课间十分钟协会”等,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如:五(1)班,专门成立了一个“好朋友互助协会”,专门帮助发现班级中的问题人物,帮助其分清是非,正确地认识自我,同时又学会战胜自我,找回自信,在班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协会中的学生通过“我进步了”,“夸夸我自己”等座谈,好多学生都有了明显的长进,而且有些学生通过谈话,找到了自己的优点,树立了信心,在各项活动比赛中获得了奖励。如:学生王XX,从小父母离异,由奶奶一手带大,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参加各项活动也很被动,生怕自己出丑。经过“同学眼中的我”座谈,好多学生指出王王XX短跑特别快,在班主任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他刻苦练习,在今年宣武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报名参加了男子100米跑步比赛,结果获得第二名。从此他重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起色。我校还有的班级有意识地把“臭味”相投的学生编在一个小组,成立互助协会,通过测试了解自己性格的优劣,然后针对自己的弱势,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改进”。如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学生,通过成立“服务小分队”走上街头,敬老院等处学会为他人服务,进行“练胆子”训练;对好静怕羞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通过学唱学跳,为同学们表演节目,改善自己的“本性”等等。这样的一些活动,不仅活跃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且使这些特殊背景家庭学生与其他同学更为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减少摩擦,增强自信,在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中心理品格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优化训练。

4、开设心理辅导课,举办心理讲座

我校隔周利用班队会时间安排1节《健康课》,从一年级开始实施。在健康课上,同学们在心理老师创设的宽松、真诚、平等参与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同学们认识自我,友好地与人交往,使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感受友情,解决自我意识,学习策略,人际交往等方面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校每学期都要举办心理讲座,系统介绍心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学会做人。如:我们请老八路王遐方、全国劳模黄文凯、京城活雷锋孙茂方、学雷锋标兵贾国明等来校为师生做报告,培养学生“爱祖国、学做人、树大志”的健康心理与情操;我们请到身边的榜样,身残志坚的区“十佳”薄岚、从小患肌无力的六一班徐洋的家长谈自己的孩子如何克服困难顽强学习的;请广告“小明星”五3班梁晨谈自己的成长经历等等。通过身边的榜样来激励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

(二)不断增强教育效能

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亲身实践和自我发现,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耐心、坚持、克制、勇于战胜困难等良好意志品质。因此,我们在组织德育活动中十分关注把外在的灌输教育有意识地与这些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开展手拉手活动,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我们与甘肃省陇西县牛家湾小学建立“手拉手”互助校。学校经常开展献爱心活动,还一对一与该校部分学生建立互助组,鼓励同学们与小同学互通信息,在交往中,对学生们来讲真有很多的感悟与收获,尤其是那些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六2班张XX父母离异后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再嫁后被寄养在姨妈家,经常受到表哥的欺负,没有什么朋友,很孤单。在“手拉手”互助活动中,他结识了与他经历差不多的丁XX,他们经常地通信,乐观的丁XX经常安慰鼓励他珍惜现在的生活,勇敢的面对困难。一年多了,张XX进步很大,开朗了,懂事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在手拉手活动中,我们无形的为同学们创设了一种氛围,让这些特殊背景家庭学生感受到关怀,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友谊,让他们看到还有许多许多的同龄人家境不如自己好,但他们乐观向上、勤奋学习、自尊自爱,拥有健康的人格,这是最重要的。

2、开展艺术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特殊背景家庭学生自卑感强烈,不合群,为了促进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让更多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中找到用武之地,让“丑小鸭”通过美的训练,找回自信与自尊。学校办起了舞蹈、合唱、书法、绘画、朗诵、劳动、英语、鼓号队等兴趣小组,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其中的一项。在每年的艺术节中,我们设立卡拉OK赛,迪斯科比赛,千古美文诵读比赛等项目,为学生搭设舞台,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并对“小小书画家”、“校园小百灵”进行表彰。而且,我们学校还通过各种培训,培养了一批“声乐小指挥”、“小小播音员”等艺术特长的小能人。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这些同学的广泛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同时也提高了他们鉴赏美的能力,让他们在交往、合作、排练、磨合中快乐成长,促进了校园的和谐。

3、开展游戏活动,优化学生人际关系

游戏是学生熟悉且喜爱的一种合作性很强的活动形式。游戏既包含合作,也存在竞争。有竞争,也就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败,一次次合作成功的喜悦或竞争失败中的不甘心,都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磨练一次考验。我们觉得在当今社会这些特殊背景家庭学生更需要接受抗挫折教育。为此,我们把每年4月份定为“游戏节”。去年在游戏节上,同学们合作共设计出93个室内游戏,组织了“奔向2010”迎面接力比赛,趣味拔河比赛等,通过比赛做游戏,让这些特殊背景家庭学生在集体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去理解他人,通过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感受集体给自己带来的欢乐与微笑,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重视强化教育时效

在组织德育活动中,我校非常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时机来强化对特殊背景家庭学生的教育:

1、抓新学期开始之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怀着要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来上学的,这点愿望好比是一点明亮的火花……但这点火花是微弱的,毫无保护的,因此,也是最容易熄灭的。作为德育干部应该在一开学抓住这儿童赖以获得成长和发展的“火种”,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进取的环境,促使其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就有充分信心去完成今后的任务。故我校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或以新学期献辞、或以班级表决心形式精心安排好新学期第一次集会的内容,我们在推荐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时,有针对性地会给特殊背景家庭学生一些机会,鼓励他们代表班级上台发言,以期待学生们建立起自信和自尊。

2、抓评选干部之际——“在学生心目中,当上班干部是了不起的”。抓住这一特点,我校每年的班干部选举,全部通过“自愿申报——笔试答卷——面试对答——候选人事迹介绍——民主投票——现场唱票——公布结果来进行。让全校学生都能在公平竞争民主的良好氛围中,积极参与,我们从不歧视特殊背景家庭孩子,而是给予他们机会与机遇,主动与他们促膝谈话,鼓励他们参与竞争,在为班集体服务认识自我价值,建立起自信、自尊、自强的人格,我校现任的大队长苏xx就来自于单亲家庭,但是她工作特别负责任,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2010年被评为宣武区优秀少先队员。

3、抓典型的人物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为了矫正特殊背景家庭学生的不良的行为,我们坚持抓典型,定期评选“红花少年”、“十佳少先队员”、“习惯好少年”等,召开隆重的表彰会,介绍他们的事迹,向家长发喜报祝贺,开展“同在蓝天下 雏鹰展翅飞”主题汇报会。我们还请来同学们心中的“英雄人物”举办报告会,以实际行动向英模学习等活动的开展,都是对学生进行的最有效的教育课。

三、思考与探索

在对特殊背景家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我认为有这样四方面应当引起注意:

1、教育要体现鼓励性原则。

对于这些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他们更渴求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对于他们的教育切勿急于求成,要深入了解学生,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耐心教育,多鼓励少批评,与家长要及时沟通、协调,润物细无声的去引导、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用身边的事例去鼓励学生,为他们搭建成功的阶梯。

2、教育要体现渗透性原则。

这些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毕竟年龄小,仍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其心理特点,心理教育,行为纠正不能单靠老师的知识传授,简单地说教是不行的,要重视强调潜移默化,从兴趣入手,注重把这些学生的需求和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渗透在德育的活动之中,以促进这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3、 教育要体现自主性原则。

“一切成功的教育,莫过于少年儿童主动地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因此,在对这些特殊背景家庭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原则,让学生通过自愿参加活动,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

4、教育要体现针对性原则。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第4篇

一、家庭冷暴力

家庭冷暴力是家庭成员之间在发生矛盾时不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解决存在的矛盾, 反而采用孤立、忽视、冷漠以及放任自流等方式从而达到精神折磨, 摧残对方致使其产生压力的目的。相对于家庭暴力的其他种类, 冷暴力不具有人身伤害的暴力性。其主要的表现包括拒绝交流、情感虐待以及责任缺失等不理会、不负责的情感状态。

家庭冷暴力主要存在于夫妻间或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的冷暴力主要特点包括情感上的漠不关心、交流沟通的避免等形式。而代际之间的冷暴力则可以表现为家长对子女恐吓、侮辱以及歧视等态度。

作为现代的家庭冷暴力特征具有普遍性、多样性以及反复性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变迁, 冷暴力明显地表现出高学历、强破坏性以及高度隐蔽性的变化, 学历高的家庭往往更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被施暴者很少寻求法律援助, 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证。

二、家庭冷暴力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家庭冷暴力会给学生带来神经方面以及心理方面的疾病, 表现为强迫、心境恶劣、消极厌世、极度自卑甚至精神分裂等。正是这种不安的心理状态, 导致了这类学生在生活中具有较差的环境适应能力, 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家庭温暖的缺失, 更因为学生是家庭冷暴力直接指向的矛头, 家庭暴力使其对生活失去了安全感, 心灵受到了创伤, 影响了其健康地成长。就此, 从以下内容进行说明。

第一, 家长之间的冷暴力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家长之间的冷暴力无论是冷漠还是争吵, 都不能够给孩子一个温暖安全的生活环境。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更多具有暴力倾向的家庭都选择了勉强维系, 这并不代表孩子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 反而孩子性格会变得过于敏感或者刻意的去逢迎别人, 甚至有些孩子会变得冷漠, 产生轻生的念头。

第二, 隐性家庭冷暴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隐性的家庭冷暴力主要存在于功能异常的家庭中。这类家庭成员在身体或者精神方面长期承受着痛苦,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伤害, 往往会对生活中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 情感上不关心他人的感受, 性格上的孤僻冷漠。

三、减轻家庭冷暴力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措施建议

家庭的冷暴力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也是影响家庭幸福以及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因此, 化解与消减家庭冷暴力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 一) 冷暴力的化解, 需要爱的付出

当学生一旦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冷暴力的家庭环境中, 应理性的对待。要学会及时与父母进行思想上、情感上的沟通, 进而重建彼此之间的感情与联系, 才能够恢复家庭的温暖。通过相互沟通, 构建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才能使学生重拾自信及安全感,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也改善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二) 冷暴力的化解, 需要法律援助

许多家庭冷暴力都不是朝夕之间形成的, 很多家庭已经濒临破碎的边缘。学生的单方努力不足以解决家庭中存在的矛盾, 所以学生要学会寻求法律援助以及其他的外援, 调动起多方的力量来化解父母之间的矛盾, 勇敢的拯救自己的危机中的家庭。

1. 学生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 不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受冷暴力的影响, 导致自己失去了弥补与改善的信心。

2. 社会与学校要开展相关的权利意识教育, 使得处于冷暴力环境中的学生清楚了解到自己的权利, 能够有效的维权, 减少自身的伤害。

3. 学生要正视面对自己, 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需要帮助时, 才可能自主的寻求心理咨询, 减轻冷暴力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重塑健康的人格, 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三) 冷暴力的化解, 需要不断努力

冷暴力不仅对学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对父母也造成了难以愈合的感情伤害, 为了重拾家庭的温暖, 恢复生活的轨迹, 学生要能够意识到化解家庭成员矛盾的艰巨性, 相信自己的付出终会起到作用, 才可能够坚持为家庭的和睦做出贡献, 才会以情以理说服父母, 进而重建父母之间的信任与尊重, 重构家庭的温暖与关怀、消除家庭冷暴力的成长条件。

四、结语

家庭冷暴力是社会和谐的障碍, 其不仅伤害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伤害了家庭的和睦与温馨, 更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 限制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不仅需要学生自主的寻求帮助, 矫正心理, 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 更需要社会各界能够对这类现象给予重视帮助, 提高对于大学生的援助, 进而改善冷暴力家庭的氛围,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必需的环境。

摘要: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 其心理素质决定着社会道德的高低, 家庭冷暴力的存在, 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基于这种情况, 浅谈家庭冷暴力对于学生心理所造成的影响及消除其影响的办法, 仅供参考。

关键词:冷暴力,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刘纯姣.冷暴力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M].教育与职业, 2011 (02) .

[2]徐德斌.论家庭冷暴力的防治[J].长春大学学报, 2012 (05) .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第5篇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个案研究)

一、个案基本资料

沈某某

12岁

性别:男

民族:

汉族

小学五年级

沈某某出生于农民家庭,家庭经济条件差,父亲在工厂上班,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语。由于父亲生意失败,外债欠了几十万。因而,父母离异,离异后孩子随父。平时父亲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孩子与父亲的沟通较少。

二、问题行为概述

1.沈某某自从进入五年级以后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不喜欢和同学交往,自信心极差。

2.上课没精神,上课从不回答问题,作业字迹潦草。

3.较为严重的是,这孩子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性格忧郁、冷淡,对一切失去信心,总认为自己是不幸的。

三、分析与诊断

根据沈某某的行为表现及家庭背景,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该生的主要问题是自卑,缺乏自信心的心理。

所谓自卑,就是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沈某某原来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有爸爸、妈妈和姐姐的疼爱。父母离异后,只有父子俩人相依为命,家庭经济极端贫困,父亲又忙于生计,平时对孩子的事无暇过问,对他的关心比较少。所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总认为父亲不爱他了,别人都看不起他,认为自己是不幸的。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自卑感,由于他觉得自卑,所以总是默不作声,不喜欢与他人交谈,生怕别人笑话他。

四、辅导过程

对该生的辅导采取行为调整与认知调整相结合,教师指导和集体帮助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进行的综合指导方法。

1.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

根据沈晓阳的实际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了解他的心事,平时多关心他、帮助他,逐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在与他的交谈过程中,发 1 现这孩子非常依恋以前的家庭生活,他非常不喜欢现在这种孤单的生活,他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希望父亲能多关心他。

2.鼓励班上的同学与他多交往,在学习、生活上多关心、帮助他,鼓励他多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

3.多鼓励表扬,增强自信心

孩子虽然产生了自卑心理,但他的钢笔字和图画都有一定的天赋,于是我就抓住他这一优点,在班上经常表扬他,并让同学们向他学习,还经常鼓励他参加学校里举行的比赛。在课堂上鼓励他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及时加以肯定。

4.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配合,我多次与其家长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并明确地向他父亲指出,这孩子现在的这种“自卑心理”完全是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因为孩子爱他的父亲,希望父亲能多关心他,并希望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生活在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中。同时分析了孩子这种自卑心理会给他带来的不良影响,希望家长能够配合进行教育,多了解孩子心里的一些想法,多与孩子沟通。

五、结果反馈

据孩子反映,现在父亲无论多忙都会与他谈心,还经常检查他的作业,督促他好好学习。沈晓阳现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性格开朗多了,上课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加班上的一切活动,关心班集体,朋友也明显增多,特别明显的是,这孩子自信心增强了。他能主动积极地参加班干部竞选,并担任了劳动委员一职;能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比赛,为班级争光。看见充满自信,活力的沈某某,我感到非常欣慰。

六、小结和建议

1沈某某的变化过程证明学生的心理辅导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2.作为一名小学生,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对身边的事情存在一些偏激的看法和行为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发现,热情帮助,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转化一个学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不断、反复的过程,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爱心、耐心、信心去教育学生,那么就会有收获。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这条路比较辛苦,但我相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第6篇

摘要: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存在诸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界环境的客观因素,也有贫困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但是,这些心理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借助于经济、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与治疗三个方面的援助,可以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实现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贫困大学生问题,特别是由于经济贫困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既影响贫困生自身的自立成才,也不利于高校校园和谐氛围的形成和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忧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的和人民群众热切关心的社会热点的问题。因此,较为准确地了解掌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上与别人的差距,而无法克服自卑心理的人,往往有以下特点:1.不敢上台演讲,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且操有很重方音的。2.不善于交际,在公共场合时,往往选择沉默寡言,不愿与周围的人交流。3.喜欢自责,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自责不已,把责任都归罪于自己身上。4.喜欢独来独往,害怕攀比,当别人在谈论些漂亮的昂贵的东西时,如名牌衣服,鞋等等,就会尽量躲避,或是低头不语。5.宁愿委曲求全,不喜欢与人针锋相对,即使是自己受了委屈,也只会忍气吞声,不愿发泄出来,这样就会把许多问题积压在心里,等到一段时间,就有可能引发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客观环境因素

首先,社会文化中的不良风气造成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势利和虚伪,在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似乎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没有。另外,在传统文化中财富“是能力的象征”,贫穷“是自己的过失”,地位低也被认为“是个人的懒惰与能力的缺乏使然”。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延伸到大学校园中来,势必给贫困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其次,社会公开资助的方式及来自弱势群体身份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当今社会越来越关注贫困生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由于实施不当或被扭曲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贫困生往往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遭受了挫折,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剧了自身的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嫉妒等消极情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更加偏颇。

2.个人主观因素

(一)自我认识上的偏差

“认识自我”表达了人们与生俱来的对自我的内在要求。在支持、鼓励和赞许的氛围中,为了实现父母的夙愿而发奋学习,为了光宗耀祖而寒窗苦读,他们是老师、父母和邻居夸耀的对象,是带着乡亲们的期望和重托迈入大学校门的。贫困生一直生活在别人的期望中,缺乏对真实自我的了解。随着贫困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了解自我并实现自我的要求与日俱增,现实使他们不断地关注自我。进入大学后,贫困生发现自己在经济能力、艺术修养等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巨大差距,与心中的理想状态有天壤之别,从而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他们这种“狭隘比较”的认识,往往高估别人的优势,夸大自己的劣势,过分谦让、委屈自己,甚至无视自己的价值与意义,无法真正地看待自我,导致自我的丧失。

(二)抱负水平偏高,抗挫折能力低

多数贫困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原因,对上大学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他们就是希望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贫困的现状。应当说,这种个体的抱负水平与现实水平的适当差距可以对个体产生激励作用,但如果一个人的抱负水平过高又缺乏一定的挫折容忍力,则极易导致挫折体验的产生,而这正是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弱点。一些贫困生在个体的抱负水平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较大差距,个体目标很难实现时,便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有时甚至导致个人意志消沉、行为失常。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切实关心贫困生的需要,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

继续完善“奖、贷、勤、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的新生开设“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大奖学金力度和覆盖面,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工作;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我校在图书馆、学生处、后勤集团等都设立岗位,帮助贫困生勤工俭学工作,完善相关的保障体制;在助困过程中强化激励机制,把资助的重心从无偿变有偿,引导学生通过“奖、贷、勤”来解决生活和学习费用问题。

(二)“扶贫先扶志”,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线辅导员我们应该指导贫困生正视贫困,勇敢地面对现实,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这是贫困生树立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克服心理问题的能力,使贫困生认识到,贫困是客观现实,要敢于面对它,承认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回避贫困,家庭贫困绝对不是什么耻辱。更要教育学生意识到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贫困而丧失追求理想和现实抱负的信心。

(三)建立完善贫困生档案,及时准确获悉贫困生心理动态

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贫困生档案,不仅仅将贫困程度级帮扶此水记录在案,更应该对贫困生心理状况作重点归类分析,建立贫困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体制。对有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及时进行心理测试和辅导。我们学校还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队伍,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设立班级和学院两级组成的心理辅导员及时了解贫困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能及时的给予解决。辅导员经常与贫困的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重点引导学生并使其能自我采取调整情绪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建立学生心理咨询队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咨询工作是解决大学生心理的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引导贫困生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

(五)开展就業教育,树立贫困生正确的择业观

贫困生就业作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重中之重,高校要予以特别的关怀和扶持。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 第7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摆脱了单一的传统模式的禁锢, 慢慢地趋向多元复杂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很多人对生活观、价值观、幸福观都有了不同的看法。笔者从有关数据中看到:广东省十年来单亲学生比例由20%上升到30%, 离婚率与以前相比有所上升, 这不仅给家庭带来不幸, 也给国家、社会造成负担和危害。尤其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不公平。离异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灾难是最深的、最大的。一个家庭的破裂, 最受伤害的还是孩子, 因为他们正处在青春期, 世界观还没有形成, 在这一段时期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亲的教育和一个完整家庭的温暖。父爱和母爱, 是什么都不能代替的。如果缺少了这些, 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某高职院校一个班的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 单亲家庭的孩子与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 他们在很多方面显得很弱, 比如:不受到老师的器重, 也很少受到同伴的欢迎。在思想品德方面, 他们表现为自私自利, 不遵守纪律, 经常迟到、旷课。同时, 他们养成了不良习惯, 有很多坏毛病。这些孩子对老师的批评总是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这些孩子进步, 改掉他们身上的缺点和错误, 帮助他们走出家庭的阴影, 使他们尽量地成为一个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2.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行为表现

什么是单亲家庭?一般人的概念是离异家庭。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化, 家庭中可能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单亲, 就会越来越多。如离婚、配偶死亡、未婚先孕、夫妻俩因工作两地分居等都属于单亲。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普通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常有以下表现。

2.1 对人冷漠, 不和群。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单亲家庭的一个较大问题就是“教育功能欠缺”或“教育功能不全”。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是父母双方的责任, 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协调的。父亲的严厉和宽阔的胸怀, 母亲的温柔和善良, 对孩子性格和品行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父母亲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情感满足, 这是单亲家庭所不具备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性格急躁或沉郁, 对人冷漠, 不关心集体, 不愿意和同学们往来, 在群体交往中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在他们心理时常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是一种不人健康的表现。

2.2 任性, 不遵守纪律。

据调查显示, 单亲家庭的女孩较多容易过早出现性行为, 导致早婚、早孕或未婚先孕现象, 婚后感情不稳定和离婚现象也表现得较为突出, 比双亲家庭的女孩复杂得多;男孩子更容易涉入暴力行为。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较多见。特殊家庭孩子中途退学的人数是正常家庭孩子的2倍以上;其学业成绩明显差于完整家庭的孩子, 他们在学校旷课和受罚比率也高些。

2.3 自卑, 心理承受力弱。

心理学专家们认为, 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自卑、孤独、叛逆、敏感、多疑, 由此产生性格缺陷。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刚入校时, 年龄都很小, 相当于高一年级的学生, 与其说他们是大学生, 不如说还是不懂事的孩子。在这些孩子中, 属单亲家庭的不少。在调查中, 笔者发现这个比例大约是百分之十。有的班级的比例还要大。这些单亲家庭孩子的性格主要有两种:要么非常孤僻, 自卑, 不愿多与他人交往、交流, 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属于沉默型的;要么就是我行我素, 自由散漫, 谁也管不住他, 这属于张扬型的。后一种学生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很任性, 好胜心强, 寻求各方面的满足。同时也受不了一点儿批评, 更承受不了挫折与打击, 表现出极其脆弱的心理状态。

3. 解决办法与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要从调查情况入手, 只有掌握了实际情况, 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做到药到病除。我们所教的每个学生, 他们的生长环境及家庭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尽管都是单亲家庭, 但造成单亲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家庭状况的不同, 给孩子造成的心理缺陷的程度也不同。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这些单亲家庭中, 有的是因为夫妻之间已经没有情意了, 无法成为夫妻, 那么只有离婚, 有的是父亲带着孩子, 有的是母亲带着;有的很快找到了合适的配偶, 重新组织了家庭;有的家长很能干, 家庭经济条件好, 但无暇照顾孩子;有的条件差, 不能保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的继父母对孩子不好, 不教育他们, 冷淡孩子。因此, 这些孩子的家庭有不同类型, 我们只有搞清楚情况, 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的方法。

3.1 团结、亲近单亲家庭孩子。

笔者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单亲家庭的学生, 他是一男生, 印象中, 他几乎每次上课都不认真听。他既不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也不主动回答。这个学生似乎对什么事情都满不在乎, 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或第二。笔者的直觉感到, 这个孩子可能不是生活在正常家庭中。通过调查, 果然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上小学时, 父母亲因家庭矛盾很深, 经常打架、吵嘴, 互相都不能原谅对方, 家里被闹得鸡犬不宁。这个孩子就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 他每天看到的都是没有爱、没有微笑的世界, 只有父母相互间仇恨的目光。既然夫妻缘分已尽, 家庭也难以维持, 最后终于离婚了。由于家庭环境的恶化, 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父母离异后, 旁人有时也要议论, 有的说他的父亲不好, 有的说他的母亲太固执, 总之都不好。父母亲都不好, 他也不会是个好孩子。孩子在旁人流言蜚语中孤助无力, 久而久之, 他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 总觉得父母都不喜欢他, 于是疑心变得很重, 慢慢觉得他的同学和老师都在议论他, 对他不好。他对周围的人都持有怀疑态度, 不相信他们。父母的离异给这个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 学习成绩也由此下降, 他开始自暴自弃。初中毕业后, 他只能考入高职院校。笔者发现这个学生长期缺少集体的温暖, 缺少父母亲的关心和爱护, 在学习和做人方面都缺少自信心。作为老师, 我觉得有责任去帮助这个孩子客观认识现实情况, 走出家庭阴影, 分析自身条件, 肯定优点, 改正缺点, 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愉快地学习, 鼓励他进步。同时, 让他明白, 只要他努力, 上课认真听讲, 他也能像其他同学那样正确回答问题, 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美。因此, 上课时, 我有意多叫他回答问题。当他说对时, 我总是大声表扬他, 给他鼓掌, 让全班同学都看到他进步了, 以提高他的自信心。有时他讲错了, 我也会说些鼓励的话。总之, 在同学面前我总给他面子, 注意批评方法, 尽量不伤害他, 使他不产生敌意。我隔一段时间都要单独找他谈心, 指出他的进步及还需要改正的缺点, 鼓励他加强学习, 提高他的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 笔者发现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而且比以前也开朗了。

通过这件事, 我发现为了防止这些孩子长期沉默不语, 造成性格扭曲, 教师和同学可以开展结对子的形式来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学习, 给他们一定的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 帮助他们走过成长中的艰难期, 这样, 通过身边的人的沟通疏导和支持, 他们接受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效果较好。

3.2 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

教师对于这些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不能简单粗暴。他们属于特殊的群体, 就必须要有一个特殊的、细致的教育方法。老师在帮助这些孩子时, 一定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有的孩子自尊心特强, 他不愿意让别人觉得他可怜, 过分的关爱会使他反感。因此, 要在他们最困难、最无助时, 伸出援助之手, 这样他们容易接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应该是一视同仁, 不露声色的帮助。学校除了对他们加强素质教育、安全教育外, 还应多上些法制教育课, 要他们知法、懂法, 铲除暴力心理, 不要让自己的行为走向极端;不要让他们容易产生的“哥们儿义气”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学校还应同时消除学生因单亲家庭带来的心理阴影, 让他们平安地、和谐地度过大学阶段的未成年期。

3.3 鼓励单亲家庭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单亲家庭的学生很多都很孤独, 缺少伙伴。生活的孤独, 心灵的孤独, 回到家中常常也是一人在家, 没有交流, 没有欢乐。因此, 一些孩子到外面去找乐趣, 容易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 或者到网吧上网、聊天, 看黄色录像, 慢慢变坏, 走上犯罪道路。

所以, 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和娱乐活动。如郊游, 进行社会实践, 做些公益活动, 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在活动中忘掉烦恼和痛苦, 不再寂寞, 汲取知识, 把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 使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感受友爱, 消除生活中的烦恼孤独。

3.4 培养单亲家庭孩子的独立意识。

教师在给予单亲家庭孩子关爱的同时, 还应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这些孩子不管他人给他们再多的关爱和帮助, 都注定了人生之路要比其他的孩子艰难困苦些。人生征途上的风风雨雨总会相伴而来。老师要关爱他们, 也要严格要求他们, 培养他们的自强、自立精神。老师要他们知道自身的弱点, 并且使其努力克服掉, 这是自强、自立的基础。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最大的爱, 也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表现。教师应逐步培养他们的独立意思, 使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觉自愿地改掉坏毛病, 跟其他孩子一样, 茁壮成长。

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虽不同, 作为老师要始终铭记教育孩子要客观对待。比如父母的离异, 那是他们作为成人的选择, 不是他们不爱孩子, 也许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作为孩子虽有很多不解, 但也不能偏执地苛责和痛恨父母, 时间会冲淡一切, 成长的岁月中, 生活会告诉你一切。

而有的父母是由于各种不同的重大事故永远离开了孩子。事发的突然让孩子会不知所措, 心理受到创伤, 教师应教导孩子更要珍惜自己的人生, 不能因此事而总是沉浸在悲痛和怀念之中, 幻想着过去的父母亲的爱而误了前程。

老师应该经常教育他们:人在孤独、无助时, 需要忍受, 要学会忍耐和忍受, 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性格。人的一生应该是坚强的,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 都应该快乐地活下去。人生的快乐也是自己创造的。因此, 老师要告诉孩子, 生活是美好的, 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要努力学习, 把握好自己的一生, 为创造一个美好的将来而努力。

教师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必须要挑起保护、教育单亲家庭孩子的重担, 能否做好这项工作还要看教师对这些孩子是否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教育工作者要对他们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 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

4. 结语

总之, 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 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伤。他们和普通的孩子不一样, 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全社会的人都应有责任地正确引导他们, 与他们沟通, 不要歧视他们。我们相信, 只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都来关心和支持单亲家庭中的孩子, 他们今后将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摘要:文章指出单亲家庭学生更应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温暖和重视。作者强调学校老师及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关爱每一位学生, 使他们在心灵和身体上都能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加强,青春期,教育方式,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健.陈一筠.家庭与社会保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2]林崇德.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2.1.

[3]夏绣荣.今天怎样做家长[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2.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第8篇

我认为单亲家庭的概念应包括: (1) 家庭成员只有一种存在形式, 即只有父亲或母亲与子女的形式; (2) 子女必须是未婚且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3) 子女应该有年龄界定, 以成年为标准。在我国法律上赋予权利与义务的实在成年人年满18岁, 所以单亲家庭子女年龄可以界定在18周岁。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表现

家庭是子女心理和个性形成中不可或缺的主导因素之一, 家庭能够指导子女一些生活上的技能, 能够教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能够教导他们遵守道德规范, 使他们确定生活目标, 形成个人价值观和志趣、培养对社会不同角色的认识能力、影响个人性格特征和社会适应力。但是单亲家庭中的父亲或母亲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去弥补其子女所失去的另一半爱, 事实上都是一种永远的缺憾, 是一种“不健全的爱”。这种情感方面的残缺和缺憾, 常常影响着子女成长中的心态、性格和行为。缺失爱的子女在性格上往往会形成内向自卑、易怒暴躁、多疑嫉妒、等等。

1、内向自卑

父母情感破裂离异, 致使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 在这种变化中父母对子女抚养问题开始相互推诿, 家庭中的暴力事件或长期冷战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

2、易怒暴躁

单亲家庭中的子女本来就得不到家长的关爱, 他们的感情无处宣泄, 郁闷的心情也无人问津。于是他们表现是遇事易冲动, 攻击性比较强, 所以会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

3、多疑、嫉妒

多疑和嫉妒的心理是单亲家庭子女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 较正常家庭子女略显突出一些。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或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 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 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 不喜欢自己了。对任何同学都存有戒心。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对策

有研究认为, 子女各种问题的形成往往与单亲家庭有一定的联系, 但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本身并不是教育不成功的唯一原因, 最重要的是生活环境及教育方式的作用。单亲家庭子女处于这三种相结合的成长环境中, 三者对于其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充分认识到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教育结构, 共同促进单亲家庭子女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1、建立全社会关爱体系

全社会都要伸出援手来帮助和支持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和教育, 社会要给予关爱, 保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 多为单亲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尤其是法律体系要完善, 严格监督离婚子女的监护权。再有是社区的充分利用, 在生活上照顾他们, 及时聘请维权岗、司法机关同志来社区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 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加强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减少或降低他们违法犯罪的目的。

2、社区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社区以居民委员会、村民组织等为依托, 因地制宜的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多功能社区青少年活动站,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文化设施不足的缺陷, 利用社区内所辖单位建立社区校外活动实践基地。

3、设立社会咨询机构与教育网络系统

总之单亲家庭是当代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 研究其子女心理状况及教育对策, 使我们能更好的掌握子女的心理问题, 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加强其道德教育, 使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构成稳固的支撑模式, 单亲家庭子女和正常家庭的子女都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都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共同的责任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 也有承担教育他们的责任与义务, 让单亲家庭的子女在三者之间更好地成长, 对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有力的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铮:《人口理论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2]刘鸿雁:《单亲家庭研究综述》, 人口研究, 1998年第2期。

[3]齐麟:《论单亲家庭》, 《人口学刊》, 2000年第6期。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第9篇

一、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内容

所谓心理贫困,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1]。因此很多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都会产生一些很强的负面情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自卑心理和嫉妒心理、犹豫心理以及敏感心理,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二、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迅猛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拜金主义思想,而且也在不断地腐蚀着高校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加剧,再加上贫富差距的产生使得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落差更大。尤其当学生在面临找工作的时候,一旦出现就业机制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就更容易导致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2. 家庭原因。

家庭条件因素也是导致经济困难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很大原因,有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高校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家庭一般都存在以下的情况,或是身处于经济条件落后的偏远地区,或是父母一方早亡或者离异,再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总之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弱势群体[2]。这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原因,会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心理负担,再加上父母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正确的心理教育,最终会导致这些学生产生高压人格,出现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3. 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因素也是导致近年来经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心理素质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一些小学和中学已经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但大都只是流于表面走个形式,因此不能从小就做好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当经济困难大学生进入到大学后,就会感到贫富差距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引发心理潜在的问题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4. 个人原因。

个人心理素质也是导致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产生的很大原因,由于很多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都有着很严重的自卑心理,经常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对自己进行不正确的否定,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其他的心理问题出现。由于这些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往往都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孤独自卑内向往往成为他们的代名词,这种不良的自我认知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三、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措施

1. 重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感情。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就需要加强对学校多元化的资助体系进行完善,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感情的重视。为了做好贫困学生的关爱工作,就需要学校采用全方位的积极措施,要在加强对贫困学生心理关爱的同时也注重对他们进行物质条件的帮助。物质支持是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必然要求,是做好心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因此物质解困理所应当成为心理扶贫的根本前提和物质基础[3]。

因此学校应该重点加强对学生资助体系进行完善,积极寻求策略实现多元化的资助途径。学校首先可以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采用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及适当减少费用等方式,以此来充分发挥学校资助体系的建立意义。其次还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获取更加广阔的社会实践和提升自身经济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善经济条件,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接受馈赠的心理负担。比如河北大学为了有效地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活,通过建立扬帆助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校内勤工俭学机会,而且还会在节假日期间联系企业进校开展兼职招聘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自给自足。最后还可以在学校进行资助平台的构建,做好经济困难大学生同银行之间的链接纽带,尽全力为学生争取到银行的助学贷款,以此来为大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保障。

2.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还需要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通过建立心理档案真正落实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而且对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也有促进作用[4]。

为了解决当前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上的缺失,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德育工作的范围中,以此来明确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减轻贫困大学生接受心理问题咨询的精神压力。学校依靠所建立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及时地发现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且快速准确地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疏导和劝解,对减少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着显著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进行学生心理档案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除了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家庭背景、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经济条件等各方面情况的整理,以此来提高解决大学生“心理贫困”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3. 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咨询策略。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还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心理健康咨询策略,将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起来,提高解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所谓团体心理辅导指的就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主要依靠的是个体在团体中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改善与他人关系的寻求,以此来实现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而个别心理辅导就是针对个体所进行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心理辅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采用不同的心理和情绪调整策略。其中学校在开展团体辅导的工作时,可以根据心理档案的资料将拥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辅导,让这些学生能够很快地获取心理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交流兴趣,在敞开心扉的沟通中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从而实现摆脱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目标。

而在个别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尊重和保密工作,要在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不能给他们造成第二次伤害,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平等被尊重而且又有足够私密性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释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完全展露出自身的心理问题,从而提升心理辅导的时效性。这种尊重学生和保密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资助的时候,比如南京理工大学就根据学生每个月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次数和平均每餐的消费,对三百多名大学生进行餐费补贴,而且采用的是将补贴直接达打到学生的餐卡上,这就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学生在接受资助时的心理窘迫问题。

4. 增加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还需要增加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频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要在做到陶冶学生情操的基础上减少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等问题。要明确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要帮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心理品质,保证学生能够依靠丰富的精神和内心,正确激发自身的潜能和充分发挥自身的人生价值。

学校可以根据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既可以在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活动角,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充分交流和社会实践中,体会生活的快乐和发现生活的美好,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乐观情绪,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通过规范心理咨询人员的考核和上岗程序,提高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性,同时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工作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最后还应该加强对社会和学生家长有关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普及,营造出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氛围,为促进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需要全社会进行共同的努力,不仅需要为大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还要从重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感情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咨询策略和增加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逐渐完善对大学生的心理关爱工作。要多管齐下竭尽所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海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01):114-116.

[2]刘春蕾.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及解困措施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06):101-102.

[3]鲁扬.浅析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现象及对策[J].市场周刊,2010,(12):55-57.

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心理状况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

大学生弱势群体, 主要指的是由于家庭贫困, 社会地位较低, 学业跟不上、就业能力较差等各方面的原因, 而处于所在群体里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 弱势群体常出现自卑、焦虑、抑郁、自我封闭等心理现象, 严重时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尽管近年来社会各界不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 但主要表现在在经济支持上, 心理因素往往被忽略, 由于弱势群体成长环境的特殊性, 其实在心理行为等方面更容易出现各种异常问题, 加上内向自卑的性格掩盖, 在出现过激行为之前, 更加不容易察觉。高校里的弱势群体是成为患有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容易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 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会影响高等教育的成效, 乃至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的整体稳定。我院非常重视本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咨询室曾对05级新生做了一次心理调查得出结论, 大约有9.5%的学生有明显的心理问题, 可能存在较轻心理问题, 需要引起关注的学生有26.3%, 其中有自杀倾向的人有38人, 占1.96%, 心理咨询师分析, 总体说来, 我院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的检出比率与国内某些高校的数据类似。

1 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1) 家庭问题。家庭问题是大学生弱势群体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对该群体性格影响最深的原因。其中占绝大多数情况的就是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的农村地区, 城市下岗工人等家庭收入微薄, 无力承担子女的教育费用甚至生活开销, 导致子女承受巨大的精神负担, 这就导致许多贫困学生心理非常敏感, 尤其是大学新生, 心理还不成熟, 不希望一入学就将自己的贫困公之于众, 受人关注。不少贫困生有严重的自卑心理, 不喜欢与外界交往, 因为一旦进入到各种学生组织里, 必然要增加大量的交际费用, 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这也导致了较为活跃的的学生干部, 大部分的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又有一部分学生想急于摆脱贫困现状, 或刚从农村到大城市生活, 心理反差过大而导致盗窃等过激行为的发生。还有一种家庭因素就是家庭关系紧张, 或家长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导致子女容易产生如易于焦虑, 失望、悲观, 蛮横、散漫等极端的情绪, 在与人交往中较为不利。

(2) 学生自身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时代是学习的尖子, 学生干部, 老师的宠儿, 同学的榜样, 但是在进入大学后, 发现自己成绩一般, 特别部分同学在努力过后成绩仍然欠佳;中学时代的学生干部均和成绩挂钩, 而大学时参加各种学生组织都需要面试, 演讲, 因此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受重视, 同学们各有各的事情, 不再像中学那样围着自己转, 加上大学师生比较中学高, 老师甚至不认识自己, 就会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 所有的为人处事规则都和中学不再一样, 中学时期的优势不复存在, 对自己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换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未自尊心受到伤害, 自信心减弱, 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从而对同学产生厌烦心里, 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 进而害怕接近老师、同学;而另一个因素就是大学的管理较中学的管理以自学为主, 加上部分中学老师的引导:努力学习, 坚持完高考就自由了, 让不少新生觉得在进入大学后突然没有人管制自己, 过于自由, 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沉迷于网络等虚拟的世界, 心灵过于空虚;同时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都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 而且现在又大都是独生子女, 自小在家里备受宠爱, 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 在进入大学之后, 一下子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 城市与农村, 家境富裕与家境贫困的学生住在一起, 生活习惯, 性格各不相同, 容易出现各种矛盾, 矛盾积累时间一长, 有的学生会产生过激烈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有的则选择逃避、自闭, 又不懂得如何自我调节, 最后与同学的距离只会越拉越远, 孤僻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3) 社会与学校的原因。由于我们的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以及负面影响,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消极的影响, 社会上拜金主义, 颓废主义, 享乐主义逐渐侵入校园, 攀比风气越来越盛, 而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非辨别能力还十分有限, 一些负面的社会文化会使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不断扭曲;并且, 随着高校的扩招, 学业、就业竞争越来越大, 导致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尤其是某些被调剂进大学的冷门专业, 专业设置不合理, 前景欠佳, 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在学校里面, 学校对弱势群体的危害以及社会影响认识不够, 对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新特点和认识不深, 教育手段过于单一、生硬, 工作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学生缺乏对社会的清晰正确的认识, 行为与社会有一定程度的落差。

2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消极影响

(1) 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成长。大学是学生不如社会前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弱势群体的弱势群体的一些不良行为, 诸如逃课, 赌博, 无所事事混日子甚至自杀等消极现象的存在, 必然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不良的负面的情绪影响。这个影响在短期内也许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没有受到重视, 但是由此形成的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发展会造成长久的伤害。

(2)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弱势群体学生往往人际交往面窄, 综合能力不强,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解决往往会影响大学的就业率。

(3) 影响学校的发展。学校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 学校就业形势好, 可以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良性竞争, 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也会争相报考, 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反之, 就算弱势群体的学生能勉强找到工作, 上岗后不能适应本职工作甚至造成损失, 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影响。

(4) 影响社会的发展。弱势群体学生在岗位上不能适应本职工作, 对单位的发展是直接的障碍, 而且某些不良行为带到单位后这是对社会风气有间接的影响;而那些不能找到工作的弱势群体在社会上游荡更是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3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措施与疏导

(1) 对待弱势群体的教育重在“疏”不在“堵”。学校如将这部分学生看作隐私, 怕影响学校声誉而过度“保护”, 反而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加重他们的心里负担, 例如对带贫困的学生, 即便把贫困隐藏起来, 贫困依然成为一些学生心头的“巨石”。同学们依然会通过平时的生活习惯而得知, 我们要教育学生, 贫困并不羞耻, 是暂时的, 鼓励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 正视困难, 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和积极参加社会兼职等途径改善自己的生活, 自强不息的人更能赢得同学们的尊敬。

(2)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将心理压力释放。如一些拓展训练、历奇教育, 通过活动将压力得以释放的同时也能更多地与同学交流。

(3) 寻求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的帮助, 如针对贫困学生, 教育部和各高校已经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社会各界也伸出援助之手, 为贫困生圆满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 与专业机构合作, 为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帮助。

弱势群体是个需要关怀。学校和社会各方在表达关怀时, 应该满怀真诚, 也要讲究关怀艺术。否则容易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如各种资助工作, 本来是件好事, 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 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 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 感到是在接受“施舍”, 挫伤了自尊心, 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要理解弱势群体, 但这种理解不是迁就和过度呵护, 而要在理解基础上加以引导, 在经济资助的同时重视精神关怀, 引导他们确立自强、自信、自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王幼芳.高校贫困生自主体系调查及改革的思考[J].青年研究, 2002 (2) .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家庭生态系统 儿童 心理健康发展 影响机制

儿童心理问题是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其中家庭因素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也是儿童与外界进行交流和相互作用的基地[1],因而加强对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了探讨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机制,本文选取36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36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男生185名,女生175名,年龄在7-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9.2±0.8)岁,其中小学三年级124名,小学四年级136名,小学五年级100名。经检验,所有被试在性别、年龄、年级等一般资料上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家庭生态系统包括父母、家庭环境、儿童三个变量,其中父母子系统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等,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进行调查,包括11个因子;家庭环境子系统包括家庭类型、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家庭环境特征等,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调查,包括情感表达、娱乐活动、文化知识、组织程度等10个分量表[2];儿童子系统包括性别、年龄、个性等变量,采用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CPQ)进行调查,包括乐群性、敏感性、兴奋性、自律性等因素。并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CBCL总体T分或因子T分超出正常范围即为行为问题[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通过对360名小学生行为问题的调查,共检出62名存在行为问题,占17.2%,并根据此分成健康组(n=298)和问题组(n=62),两组在CBCL所有问题的行为因子得分和总分上差异显著(P<0.05)。

2.2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从父母子系统上看,两组在父母教养方式、父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母亲文化程度、父母职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家庭环境子系统上看,两组在亲密程度、矛盾冲突、情感表达、独立自主、文化知识、成功倾向、娱乐活动、组织程度、道德宗教、家庭控制10个分量表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儿童子系统上看,两组在自律性、忧虑性、紧张性、乐群性、稳定性、聪慧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恃强性、有恒性、兴奋性、敏感性、敢为性、世故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3建模分析

对于健康组,父母子系统、家庭环境子系统和儿童子系统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反向作用,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0、-0.10、-0.10;对于问题组,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正向作用,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4、0.14,儿童子系统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反向作用,偏回归系数为-0.12。

3.讨论

对于健康儿童而言,家庭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均对其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抑制作用,而且父母子系统影响作用比家庭环境子系统和儿童子系统大,这充分说明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据相关研究表明,三个子系统之间呈正相关[4],说明三个子系统存在相互依赖,一个子系统中的因子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抑制,各系统的其它因子会向有利的方面转化,以保持结构的平衡。

对于问题儿童而言,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正向作用,而且父母子系统正向作用更大,也说明父母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儿童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反向作用,但这种负向作用与健康儿童并不相同,其只是儿童通过过激反应或消极抵抗等方式在低水平上的抗争。鉴于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的正向作用,应该采取一系列预防和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并且要多管齐下,打破儿童子系统的孤军奋战,实现家庭生态系统的重构[5]。

总之,家庭生态系统中的儿童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抑制作用,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正向作用,家庭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均对健康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抑制作用。要从关键变量入手,对儿童心理健康进行预防和干预,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家庭生态系统的重构。

参考文献:

[1]王海英.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N].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210-213.

[2]李守香.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及教育对策——以家庭生态系统为视角[J].学理论,2012,1(29):71-72.

[3]李高明.她正常上學了——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J].科技信息,2012,1(3):419-420.

[4]李晓巍,刘艳,屈智勇.不同类型农村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状况及其对儿童自尊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2):241-243.

家庭暴力心理治疗研究 第12篇

1 案例介绍

案例一:小程, 男, 6岁, 大班, 在幼儿园表现反常, 如要上课了, 他却独自跑到外面坐在滑梯上;喝豆浆时, 他拿起杯子敲小朋友的头;小朋友好不容易搭起的积木, 他一把推倒。小程还会做一些爬窗台、爬栏杆等危险的事。据小程的老师说, 小程早期不是这样的, 自从父母离异, 其母亲不和他们一起生活之后, 他就变得任性, 还产生了许多怪癖, 从大人和小朋友手里抢东西, 犯了错误, 其父批评几句, 便以不吃饭来抵抗。

二:小海, 男, 4岁, 曾上过幼儿园小班, 现在不上了。小海在6个月大时父母离异, 跟父亲一起生活, 由其祖母照顾日常生活。小海说话比同龄的孩子迟。小海3岁半上幼儿园小班, 在幼儿园活泼听话。据小海的老师说, 某天小海的母亲提了东西来看小海。第二天其祖母去送小海上学时, 竟当着小海的面对教师哭诉其母亲的不好。那天早上, 小海不玩不说话, 自此后就很少说话, 而且变得敏感脆弱、易哭。后来其母来看他, 小海很开心, 其母离开后他又表现出焦燥不安。

案例三:小军, 男, 6岁, 大班, 老师发现小军变化很大, 过去活泼好动, 而现在却沉默寡言、无精打采, 常常独自发呆。近期老师还发现, 小军变得十分“残忍”, 例如, 他把蚂蚱的脚一只一只地扯下来, 当看到它既不能跳动的样子时, 便露出一副得意的神情。笔者专程去小军家才弄清原因, 其父母刚离婚不久, 小军与其父生活。小军怨恨其父母, 把怨恨都发泄到那些弱小的小动物身上。

2 案例分析

笔者对上面的案例进行了研究, 对以上几个幼儿心理问题的成因做出如下分析:

第一, 家庭破裂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幼儿与其父母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 由于天然的血缘亲情关系以及父母对孩子提供稳定的物质条件, 使其对父母对家庭产生高度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当其父母关系出现裂痕而相互争吵时, 双方都有可能迁怒于幼儿, 当其父母离婚时, 心目中稳定的家突然消失, 幼儿贫乏的生活经验和有限的思维使他们不能适应这种“巨变”的现实, 从而对周围世界产生了怀疑, 感到无所适从, 从而丧失了安全感。另外, 幼儿的情感本身具有不稳定性, 一旦他们失去了完整家庭中特有的亲情时, 有些幼儿便把自己封闭起来, 比如案例二中的小海, 很小时失去母爱, 在情感缺乏的情况下, 小海自我封闭导致其语言发展迟缓。有些幼儿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引起成人或同伴的注意, 比如案例一中的小程通过惹别的小朋友, 爬窗台、爬栏杆等过激行为来表达其内心的不满与困惑, 以此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案例三中的小军, 痛恨其父母亲, 又不愿意向父母或其他成人诉说, 交往减少, 结果变得自卑、抑郁、孤独, 心理健康严重受损, 所以才会出现他残忍地虐待小动物的情景。

第二, 父母一方的缺失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父母离异, 对幼儿来说都是部分家庭环境的剥夺, 而心理学家的研究已证明这种剥夺对幼儿心理造成的有害影响有以下几方面:其一, 情绪情感发展障碍。特别易怒, 有明显的恐惧感、悲伤感。离异家庭的幼儿觉得自己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 为此而感到羞耻, 他们常将这些归罪于父母, 甚至痛恨双亲, 特别是当离异中的一方向幼儿灌输另一方是多么坏的信息时, 这种痛恨的情绪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其二, 幼儿社会交往的认识评价及人际交往出现异常。这种异常表现在对社会交往规则认识上的疑惑, 并由此而带来对父母及周围成人的不信任感。其三, 父母离异会导致幼儿性格出现异常改变, 易出现自夸、自卑、畏缩、懒散、怯懦、敏感、退缩、粗暴等不良性格特征。其四, 离异家庭的孩子在神经心理方面的问题, 如注意力不集中、大小便障碍、口吃、进食障碍、吸吮手指、眨眼等的发生率都较完整家庭幼儿发生率高。

第三, 离异后父母的态度对幼儿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离异后父母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的父母思想观念落后, 以为离婚是很丢人的事, 因此他们自卑, 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孩子也自卑, 他们总怕父母离婚这个“秘密”被别人发现, 总觉得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有的父母是在争吵、打架之后离婚的, 离婚后还相互怨恨对方, 要么将这种怨恨迁怒于孩子, 要么常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 甚至不让幼儿与对方见面, 这样使孩子对不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一方又爱又恨, 在渴望见到与怨恨之中矛盾, 在矛盾之中无奈, 于是他们变得烦闷、孤独、忧郁、无助, 例如案例二中的小海, 最终在大人的相互指责中变得自我封闭。

3 启示和建议

第一, 离异后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应具有一致性, 并且双方都要对其负责。

首先, 离异父母对子女教养问题应有个正确的认识。离婚只能消除夫妻关系, 而父母子女关系却不能随着离婚而发生变化, 这是由父母子女关系和夫妻关系的不同性质决定的。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 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 子女无论是由父方或母方抚养, 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 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力和义务。”有了正确的认识后, 就会正确处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从而使孩子受创伤的心灵有所慰藉。

其次, 父母教育方法上具有一致性和合理性。父母间应尽可能地达成一致的、具体合理的教养方法。如:父 (母) 应如何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 在孩子面前不宜谴责对方, 让孩子体察到虽然不能生活在一起, 但父母双方仍然是爱他、想他的。当然, 这对离异父母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需要社会、家庭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才行。

第二, 教师及周围人群对离异父母应有个正确的态度。

离异家庭的幼儿虽小, 却特别敏感也很在乎人们对其父母的态度, 因此, 应慎重对待父母的任何一方, 不宜议论和贬低, 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其父母一方的不满和气愤, 要理智地看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 应积极创造孩子与父 (母) 更多的交往与亲近的机会。

第三, 对离异家庭的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几点建议。

(1) 要尊重和关心幼儿。不应经常在孩子面前询问其父母关系的有关情况, 或诱导他们说出对离异父母的态度, 也不宜过多地在语言和情绪上流露出对孩子不幸的怜悯和同情, 因为这样只会强化他们对不愉快的事情的记忆。应当尊重和关心幼儿, 找出他们真正的物质和心理需求, 给予必要的满足。

(2) 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淡化幼儿对父母离异的印记。在家中, 要经常与之交谈, 陪同孩子玩耍、学习, 还可带孩子外出参观、游戏;在幼儿园里, 应尽可能给其创造与伙伴和教师接触的机会。针对他们的不良情绪, 可通过游戏、交谈等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恰当的解释.

参考文献

[1]彭德华.家庭教育新概念[J].甘肃教育出版社:168.

上一篇:永磁调速机下一篇:专业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