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

2024-05-31

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精选7篇)

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 第1篇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核心,森林处置权

1 森林处置权在集体林权制度上具有核心地位

1.1 森林处置权是各种所有权的归宿。

森林所有权可分解为林地所有权、森林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森林使用权。这四种权力的最后归宿是森林处置权。如果林地所有者自己在拥有所有权的土地上培育森林, 自己对森林拥有处置权。林地使用权者通过某种形式获得林地使用权, 其目的是为了培育森林获得收益。森林使用权者, 培育和管护他人所有的森林是为了获取森林所有权者的部分森林处置权。林地所有权、森林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森林使用权其权力的最终体现是对培育的森林有多少处置权。

1.2 森林处置权是不同利益群体结合点。

森林的培育过程中可以产生多个利益群体, 如林地所有者、投资者、投劳者、技术投入者、管理者, 这些不同利益群体都会通过不同的约定形式表明自己拥有处置森林的权力, 即最后享受森林利益的权力。不同利益群体、不同阶段、不同出发点作用于森林, 其结合点就是森林处置权。国家无偿投入资金培育公益林, 其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公益林部分或全部处置权, 以保证其公益林的性质不可随意发生改变。

1.3 森林处置权是生产要素配置的原动力。

林地所有者将自己的林地用于培育森林, 资金投入者投入资金, 劳动者投入自己劳动.其他投入者通过不同形式投入森林, 其原动力或目的就是来自于森林的处置权。森林处置权力越明确、权力越大, 获得的生产要素就会越多;相反, 森林处置权力越模糊、权力越小, 获得的生产要素就会越少。处理好处置权将极大地调动生产要素向林业密集。

1.4 森林处置权是“两权分离”的纽带。

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或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为多形式、多渠道培育森林创造了有力和有利的条件。“两权分离”很大程度地解决了森林培育上的体制障碍。为更多、更广吸引社会资源向林业投入形成了可能。“两权分离”是以森林处置权为纽带, 所有权者和使用权者都以共同作用的利益 (森林收益) 为公共点。

1.5 森林处置权是其他体制改革的内涵。

产权归属明晰就是要明确所有者、使用者在什么范围内、多少量上对森林具有处置权, 并以林权证的形式进行固定。责任划分明确, 拥有林地、森林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同利益群体, 应按森林处置权的大小来划分相应的责任。利益保障严格、流转程序规范、监管服务有效就是指政府管理部门、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保障不同利益群体合法的权益, 合理行使森林处置权。

1.6 很多违反资源林政管理的行为与森林处置权未落实有关。

林业政策多变, 所有者、经营者对未来是否对自己经营的森林拥有处置权缺乏信心, 是森林乱砍滥伐的主要原因之一。拥有森林处置权的部分成员, 超越其他成员行使森林处置权, 导致侵害集体利益、侵害他人利益, 增加了社会矛盾。

政府代替森林所有者、使用者行使全部或部分森林处置权, 可能使森林所有者、使用者的既得利益受到伤害, 挫伤了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处置权不落实就会出现“干部扑火, 群众观火”尴尬场面。国家公益林、地方公益林能否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意愿得到保护, 关键在于森林处置权的利益群体利益是否得到补偿。

2 当前森林处置权的困惑

当前森林处置权受到诸多限制, 限制森林处置权己成为资源林政管理政策的重心。这些限制给林区林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1 采伐量的限制。

采伐量的限制表现为面积和蓄积量的限制。通过五年一度采伐限额来控制采伐量, 已上升为国家法律。

2.2 采伐时间的限制。

对不同树种的森林采伐时间, 简单地按树木成热进行限制采伐, 如杉木一般用材林只能在25年后采伐。

2.3 采伐方式的限制。

有主伐和间伐的限制。间伐属于正常的营林措施, 与主伐归于同一管理体系。

2.4 销售对象的限制。

森林所有者生产的木材规定就只能卖给某些单位, 过去只能卖给国有木材公司, 现在你只能实给县内的某几个或一个加工厂。

2.5 销售价格的限制。

森林所有者不但必须把产品卖给指定的公司或厂, 而且价格是由政府或收购公司和厂来确定。长期以来, 定价的基本原则是保县财政收入, 保企业利润, 再到保森林所有者收入。

3 宽松森林处置权的实现

在森林末分类经营前, 由于森林的特殊性, 对森林处置权行使限制有其合理性。但是, 在森林分类经营之后, 商品林业的各种限制应该放开, 使所有权者和使用权者享有充分自由的森林处置权, 拥有更宽、更广的森林处置权, 并且持之以恒, 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1 参与式政策制定。

改变森林分类经营前对森林处置权的各种限制, 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参与式方式制定政策, 让拥有森林处置权的人参与政策制定过程, 合理地保障国家、集体、投资者、林地所有者、林地使用者、森林所有者、森林使用者等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 不要越位代替他们制定利益分配方案, 否则会把好事办坏。

3.2 森林分类经营。

开展森林分类经营, 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赎买或补偿政策、全部或部分收购国家和地方公益林森林所有者的森林处置权。使原利益群体不再拥有森林处置权, 使公益林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利益。而商品林业应该将森林处置权真正还给森林所有者。例如, 将抚育间伐真正归还营林过程, 改数量成熟决定采伐为工艺成熟或经济成熟决定采伐, 改采伐蓄积量控制为面积控制, 以集体林场、乡村林场或造林大户为对象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等。

3.3 明晰产权。

明晰产权, 必须保持林地家庭承包的长期性。林地的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届满, 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这是目前我国土地承包政策的最长年限, 完全符合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 充分表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会动摇, 给农民吃上了长效“定心丸”。

明晰产权还要维护林地家庭承包经营的物权性。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对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享有平等的初始分配权, 即承包经营权。根据物权法规定, 林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 有三层含义:林地承包经营权是由林地所有权派生的用益物权, 林地所有权是权利人对林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林地承包经营权相对于林地所有权是不全面的、受一定限制的物权, 主要表现为在承包期届满时应将林地返还给所有人;林地承包经营权一经设立, 便具有独立于林地所有权而存在的特性, 所有权人不得随意收回或调整林地, 不得妨碍林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行使权利, 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具有对林地的直接支配性和排他性, 可以对抗所有权人的干涉和第三人的侵害。

参考文献

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 第2篇

满意答案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

改革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鲜明特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是党带领人民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不竭动力源泉。依靠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既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也是当代中国人民励精图治、永不停息的重要保证。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它要求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彻始终,都要努力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依法办事,就是一切政党、组织和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政府权力的行使严格以法律为准绳,公民的合法权益严格受法律保护,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都要严格受到法律的追究。面向世界,就是立足中国国情,服务国内大局,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交往与合作,广泛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核心内容。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其他答案

坚定理想,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信念

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最伟大的理想,是党的事业不断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成为政

治合格的标兵,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理想就是追求的目标、奋斗的方向,信念就是精神支柱、前进的动力,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一个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最根本的是看其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献身精神,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失去了理想信念,就失去了根,失去了本,也就失去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面对敌人的绞刑架,大义凛然地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取得光荣的胜利”。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年仅28岁的夏明瀚同志面对敌人的屠刀,从容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瀚,还有后来人”的千古绝句。这是为什么?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正是有了这种力量才有了许多共产党人的英勇奋斗,才有了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今天的社会主义和幸福美好生活。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当代诗人流沙河写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要素,是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也是共青团干部当好党的助手,成为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保证。

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 第3篇

一、理解数学教学的本质

数学教学应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建构主义学者认为, 学习是主体在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 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 (doing mathematics) ”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因此, 在数学课堂中, 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 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 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 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 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 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课题的学习活动就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明确了创新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教育是创新知识应用的基地, 也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如果把知识经济比喻为大树, 那么教育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江泽民同志强调“创新很根本的一条就要靠教育、靠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在提高人的智力时, 所追求的目标就不仅仅是传授前人的思维成果和知识信息, 更重要的是实施以激发人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要通过教育培养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永不满足现状, 对旧事物勇于变革与否定、敢于推陈出新的人。一句话, 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过, 学生身上所蕴含的创新能力还只是一种潜能。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人的能力的开发具有关键时期的。如果在关键期内失却了发展和学习的机会, 以后对该种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就非常困难, 甚至会造成终生遗憾, 一生无法弥补。学生在校学习期, 正是创造力开发和培养的关键时期。所以,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努力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 有内容上的意义, 也有形式上的意义。但是, 没有固定的模式不等于不要模式,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创造一种或多种模式来有效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而这种新时代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创新从国内看, 我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经济结构正在进行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经济体制进入转轨过程, 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 发展进入了关建时期, 这时更需要不断创新, 谋求快速发展与国际接轨。

从教育本身看, 教育的振兴在创新, 创新的关键在于大量的年轻人才的涌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的重大进步, 我们必须采取重大举措, 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三、教师和学生是新课程的最大受益者

首先, 新课程中学生不再是课程教学的工具, 而是教学课程的主人, 课程改革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 开发学生的潜质, 使每个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能够充分学习、学会学习与发展, 促进个体社会化。新课程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 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性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 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 激活起来。在课堂上, 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已不再为学生们接受, 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 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 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 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 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应该说, 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这是未来教师的根本任务, 也是教师的的发展方向。

其次, 教师作为指导者, 应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 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 而不是教育活动中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然后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另外, 新课程要求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民主化观念是未来教师人格特征的重要内容。美国纽约道尔顿学校的校长理查德。布卢姆索联系中国和美国学校教育的实际指出, 在美国的学校里, 教师是在学生圈子中的, 甚至在课堂上你分辨不出哪个是老师;而在中国, 老师常常是站在全班学生的面前, 成为学生门的中心。对老师来说, 建立一种民主化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甚至也要向学生学习, 从学生身上吸取智慧力量。

制度创新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 第4篇

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的艰巨性,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创新, 包括:完善银行资金进入农村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快建立农村抵押资产处置机制, 研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防控机制, 构建地方政府参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工作机制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提出, 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经营权和集体资产股份的抵押、担保权能, 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2014年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做了具体部署。两个文件的出台, 对于新形势下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1 中央一系列重要决定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

农村金融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决定》和1 号文件的出台, 为农村金融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找准农村金融存在的根本问题。改革要有问题意识, 才能找准病灶, 合理用药。农村金融发展历程表明, 单靠商业银行或者合作金融组织都不能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紧密围绕农民“贷款难”、“贷款贵”和银行“难贷款”这三个问题, 从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组织两个方面入手, 逐步形成互相竞争、互为补充的市场格局。通过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 畅通外部资金进入农村的渠道;通过培育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提高农村地区内部资金融通效率;通过发挥地方政府作用,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和政策支持体系。

更好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发展农村金融不能淡化而是要强化商业银行的作用。对于商业银行支持三农, 不能只是“口号式”的号召和要求, 而是要找到制约银行资金进入农村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民“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问题并存的根源在于农民缺乏商业银行所要求的抵押、质押物。赋予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份以及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权能, 为以银行为主体的外部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积极培育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村金融发展要盘活内部资金, 发挥合作机制优势, 将农村的资金、农民自己的钱, 留下来, 用起来。长期以来, 农村资金运行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农民与银行, 二是农民与民间借贷。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 目的在于在以上两个渠道之外, 建立起基于合作关系的新的资金融通渠道, 解决部分农民组织、社区组织的“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地方政府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中应当有所作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地方政府的作用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引导和监管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二是创造条件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2014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地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 明确地方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职责, 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是对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重大改革。

2 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造了条件

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如果不考虑体制机制因素, 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不能有效对接的直接原因, 在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贷款期限、贷款规模以及贷款抵押物等方面。近年来,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生态不断完善, 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造了条件。

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降低了农村金融业务风险和成本。数据显示, 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896元。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村金融运行至少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较高的收入意味着农民可以承受较高的风险, 因而也就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二是较高的收入意味着小额贷款需求减少、大额贷款增加, 因而优化了需求结构, 有利于银行降低贷款成本。

农民从业多样化是培育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基础。基于互助的合作金融只能在借贷期限错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假如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且从事同一行业, 在这样的农民组织中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产生合作金融。近年来, 很多农民合作社的合作范围不断拓展,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已经具备了产生内部信用合作的更好条件。从农村社区来看, 更多的农民选择从事不一样的行业, 因而也具备了产生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可能。

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优化了农村金融需求结构。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不同, 适度规模化的农业经营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 规模化农业的资金投入会形成农机具等固定资产而不只是生产资料消耗。相对于传统农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参加农业保险进行风险防控方面会更加积极。农业生产的日益专业化、职业化, 导致贷款对象更加集中, 单笔贷款规模不断扩大, 显然会降低银行贷款的信息搜集成本和风险控制成本。

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巨大的金融需求。即使在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 未来也将会有数亿农民长期居住在乡村。只有加快新农村建设, 才能确保不进城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市民回忆中的乡愁才可能是美丽的。目前来看,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随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盘活,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活力的增强, 农民承包地经营权、集体经济股份、住房财产权相关权能的拓展, 金融将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创新

金融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金融的核心作用, 既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无论是从历史发展还是从现实情况看, 金融发挥消极作用的教训比比皆是, 因此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的艰巨性。

完善银行资金进入农村的激励约束机制。多年来, 在引导银行资金支持“三农”方面, 存在重激励、轻约束问题。支农再贷款、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新增贷款奖励等正向激励措施较多, 两个“高于”等约束性措施较少。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激励措施并不足以弥补这个差距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支农社会责任之间很难得到一致。此外, 目前银行传统业务正受到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的挤压, 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 引导银行资金支持三农需要统筹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建立真正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快建立农村抵押资产处置机制。必须清醒认识到, 农民承包地经营权、集体经济股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权能的具体实现, 既需要修改有关的法律法规, 也需要具体的工作机制的设计。这个机制必须建立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因而显著区别于商业银行现有的抵押资产处置机制。显而易见, 只有建立起了符合法律法规和农村实际的具体操作机制, 抵押、担保权能才能真正实现, 才能真正进入农村金融体系。

研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防控机制。遑论农村基金会的兴衰成败,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农村信用社对于促进农村发展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积累了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彻底解决。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要在充分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 真正立足各地实际需求, 不能一哄而上。同时, 金融是系统工程, 偶然、微小事件的发生有可能产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影响, 因此农村金融改革要注意系统设计和协同推进, 尤其是在风险防控方面要有完善的制度安排, 不能“先发展、后治理”。

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 第5篇

关键词:企业制度创新,产权制度,现代企业

一、什么是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就是变更和安排企业的产权结构, 以便消除和减少市场运行机制的社会费用, 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对制度创新的含义比较准确的理解是创新理论与企业制度的有机结合, 它是创新理论在企业制度范畴内发展、应用的体现。具体地说, 所谓制度创新, 就是要改变原有企业制度, 塑造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要求的新的微观基础, 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制度创新意味着对原有企业制度的否定, 而不是在原有制度上的修修补补, 制度创新必然经历一个破旧的过程。

但为什么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呢?首先从微观角度看,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决策主体、风险承担主体和利益享受主体;从中观层次看, 从创新活动的开始到实现最终绩效的多环节复杂系统中, 企业是创新成果与市场营销的结合点;从宏观创新体系看, 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活动, 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前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是:⑴企业产权制度创新;⑵组织制度创新;⑶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创新;⑷企业领导制度创新;⑸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制度的创新;⑹政企关系创新;⑺经营者 (人才) 市场创新。

二、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制度创新

1. 有效的制度重于资源禀赋。

制度管理落后, 不仅导致大量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 或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地不能尽其利, 使资源效率低下。一些庞大的制度机构, 不仅维持成本高, 而且因制度的无序而造成浪费。因而, 企业应通过自身的创新, 建立高效的企业制度, 通过制度的高效进而带动企业效益增长的高质量。

正因为制度约束了企业的发展, 因而创新成为企业起飞的前提。如前所述, 企业面临着多元的产业结构、企业文化, 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 且“非经济因素”对企业的效益影响甚大, 那么, 要实现企业效益的飞跃, 就必须有一些前提条件尤其要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变革,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把国企改革引导到制度创新的轨道上来。

低效率的制度安排使资源的边际生产力非常低, 甚至接近于零, 因此, 资源的开发不仅未使效益攀升, 而且因为开发的低效率与掠夺性, 导致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 只有良好的制度才能使各种资源发挥其作用, 只有人人都动, 并且有严格的制度能保证劳动者所有, 减少收入分配的数量与规模, 这样, 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因此, 制度创新是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的需要。

2. 成本与收益分析。

当制度的非均衡出现后, 制度就可能被创新, 产权会得到修, 正因为它表现为个人或团体渴望承担这类变迁的成本, 他们希望得到一些旧有的制度安排下不可能得到的利润收益。这从人性的假设中 (不论是X理论还是Y理论) 也能得到的结果。

3.“两个根本转变”要求企业进行制度创新。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 关键是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 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二是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有企业当中存在很多深层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采取系列措施在制度方面进行大胆创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制度的创新、实现生产关系的调整, 重建政企关系解决产权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通过建立配套系统让经营性的国有资产进入市场, 成为一个个的独立法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完善不了, 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成为一纸空文。

4. 创新是根治投资膨胀, 防止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中, 任何投资者必须在投资前对投资成本、收益和前景进行核算和预测, 只有当预期收益至少高于银行利息时, 投资者才愿意进行投资。而在国有企业中, 投资者 (中央部门、地方、企业) 都没有实实在在的资产权利。因而不存在以自身财产损失来弥补资产失败的机制。因此, 地方、企业在投资中往往只注重局部效益, 在没有风险机制、约束机制情况下, 且由于无主产权使我国数千亿国有资产不知去向, 目前还以数百亿的规模在继续流失, 形成了国有资产的一个巨大黑洞。

三、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产权制度创新

1. 产权制度的涵义。

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 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 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当社会资源的稀缺程度达到了必须有社会的强制力量来组织和规范其财产关系的时候, 产权制度便有了产生的经济根源。从产权归属的对象看, 产权制度可分为共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从产权界定的角度看, 产权所界定的财产所有权分为终极所有和法人所有。

历史上曾经经历了和出现过五种产权制度: (1) 小生产者的产权制度; (2) 以资本经营为特征的企业产权制度; (3) 劳动合作制企业制度; (4)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 (5) 法人制度。

法人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法人产权制度以法人企业制度的形成为前提, 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其典型形式, 法人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产生了原始产权 (表现为投资人股权) 与法人产权的双重产权结构, 从而引起了企业制度的根本变化。

2. 产权制度对物的协调功能和增进配置效益功能。

社会正是借助这种实际占有关系的制度化, 一方面实现所有权, 另一方面维护经营权。这种占有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 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这一特征要求人们对资产的实际占有权主体进行定位以及对占有权限进行界定以约束和规范 (下转第276页) (上接第274页) 各种财产占有人的行为。正是由于产权制度的建立, 使各种占有主体的权、责、利规定得更加明确、划分得更清楚, 使千差万别的经济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 进而保证现代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离不开产权界定、产权流动 (即产权转让) , 因为资源的转移实际上是资产营运权的转让, 而产权界定又是产权转让的前提。因此, 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 是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乃至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效益必须进行生产有素的合理流动, 使资源在动态中优化配置。

3. 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则。

产权制度创新并不是国有资产变为私有资产, 而是将一元的国有产权制度变为多元, 使其资产经营步入高效率的轨道。⑴产权必须有商品性。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商品, 产权也不例外。产权作为商品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实现其价值, 并且必须是等价交换。只有这样才能处理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全民所有制内部企业间的利益关系, 使产权转让遵循等价规律。⑵企业必须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必须有独立性。每个企业都应有经营自主权和一定收益权, 通过市场来决策问题, 政府不应干涉。⑶企业必须拥有投资决策权并承担风险。承担风险同时是以产权界定为条件的。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 利益驱动经济。⑷企业产权制度必须法律化, 因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法律化, 才有可能避免权利间的相互侵犯和权力过分集中, 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⑸企业产权制度必须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竞争、演变的需要, 加强横向、纵向、混合联合, 形成规模效益。当今世界各国的企业产权制度, 向着明晰化、法律化、股份化、证劵化等方向发展, 在产权制度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也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应创建和完善国际产权市场, 促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优化组合, 并借以增强国内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

1.产权关系“层次化”第一层, 出资者所有权;第二层, 法人财产权 (即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第三层, 企业经理阶层, 拥有企业的经营权。这样就形成一个比较明晰的多层的产权关系体系。

2.企业财产“法人化”, 出资者责任“有限化”, 企业运行“市场化”。

3.完善的人力资本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监控制度以及人员培训与人才储备制度。“以事就人”以人为主, 人使其所, 人尽其才, 使企业的制度创新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 企业的目标与个人有机的统一, 人力资本决定企业的前途。

4.建立企业和职工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 真正打破企业内部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创新企业制度, 建立多种分配形式, 按高效、精干、统一的原则设置企业内部人员结构。

5.企业经营者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构建企业家职业化工程,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形成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 保证经营者尽可能按委托人的利益和意愿行事。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 职业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和企业经营者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才能保证企业制度创新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培煊主编.企业管理案例选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2].陈文安主编.创新工程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3].刘传济主编.劳动经济学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4].倪海鹰主编.股份制公司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

[5].刘冀生.企业经营战略.清华大学出版, 社1995

创新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 第6篇

什么是教育?如何认识教育活动?如何理解教育本质?这些问题是亘古以来一直困扰着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实践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 需要人们从深层次上反思和探讨。

教育就其本义上讲是一种规范性的人类知识传承活动, 它具有双重功能:一是通过传承使新生代或后来者能进入现生体, 融入社会共同体之中;二是教育实现了个体的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化。在教育活动中凸显了长者或先知者对于幼者或后知者的权威, 在集权统治社会里这种权威体现为一种教化的权力, 按照社会的固定模式培养新生一代。从这一点看, 教育的本质本身并不内含着创新的因素。然而, 在今天民主化、自由化、多元化的时代里提教育创新, 教育的主体必须有一种超越的意识和精神, 要用突破性的思维去进行教育改革。要突破传统教育的规范性和保守性, 教师必须站在学科的前沿不断自我更新和超越, 并把研究引入教学, 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和研究者。

什么是创新教育?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 对创新能力有不同的解释, 一般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创新概念是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东西的活动方式, 广义的创新概念则是人们在各自领域, 以同样的质和量的水平, 产生新东西 (包括新思想、新观念) 的活动方式。

国外发达国家围绕这个新字构建创新教育目标。他们把目标定位于培养既有现代知识, 又有创新能力, 体魄健美, 品德高尚, 身心发展良好的现代化的新人, 即能够适应变化和创新的新人。如美国人提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释放学生的创造力, 要培养“骨髓中都充满未来思想和未来意识的人”。日本人也提出, 教育要成为“打开能够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大门的钥匙”, “教育要适应技术新时代而提高学生的价格品味,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谋划力和创造性智力以及为创造而进取的不屈不挠的意志”。使受教育者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

如今世界的信息化、一体化和多元化的特征, 使得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部分———创新正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全面铺开。创新能力的开发已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实力。各国对创新能力的开发越来越关注。美国总统提醒人们:“我们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亟须一种创造精神的时代”。日本人也提出:“独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由此可见, 创新教育是未来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提出的要求, 也是当今大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当代大学实施教育创新, 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也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中,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原动力。

二关于教育现实困境的透视

当今大学教育已沦为职业培训, 因而提出了“中国有没有大学”的疑问。今天的大学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职业培训的色彩越来越浓, 导致学生只关心未来的职业方向和现实利益。而面对理想主义的流失、专业知识的肤浅化和平面化, 现实的教育似乎无能为力。

还有教育的“可教”性与“不可教”性问题, 认为学科教育特别是人文学科教育, 存在着教育的极限区或盲点。因为教育的知识传递性决定了教育要把传统人文学科中的情感、形象、生命、思想、智慧等转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形式、规则存在。为了这一“可教”的目的, 就把真正的人文学科的“人文性”给抽象掉了, 使之变成了没有生命体验、精神价值的知识和学问, 人文学科的作用沦为了社会的工具。但实际上, 那些“真谛”性的人文精神是不可教的。因为, 文学不等于文学学, 智慧不等于哲学, 教育不等于教育学等。为了解决这个教育本身不能解决的问题, 大学应当大力开展人文学科的通识教育, 将文史哲等学科打通, 借鉴艺术教育的方法, 营造一种“文学”生活, 创设一种环境, 让学生去思考、体验和领悟, 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一种优雅的趣味、深邃的思想、美妙的文笔和超越的境界。然而经济杠杆和市场规律日趋商业化, 使得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显得更加空泛和不切实际, 大学校园变得浮躁、迷茫、甚至追名逐利。

三关于大学精神的解读

从近现代大学的发展历史看, 大学精神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以纽曼 (John H.Newman) 为代表的传统大学精神, 推崇“教学型大学”;二是以洪堡和弗莱克斯纳 (Abrahaln Flexner) 为代表的现代大学精神, 推崇“研究型大学”;三是以克拉克·科尔 (Clark Ker) 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精神, 推崇“多元化巨型大学”。[1]

1852年, 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的红衣主教纽曼所著的《大学精神》, 表明了那个时代关于大学精神的典型认识:“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 并表明……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2]他认为“从最普遍意义而言, 大学应当教授普遍知识”[3]纽曼的传统大学精神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其魅力就在于他认为“大学犹如真理的仲裁者”。洪堡则把科研定为大学的本质属性之一。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建立时, 洪堡系统地阐释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大学精神。

1963年, 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理念。至此, 又将美国大学的实用主义推向了一个高潮。他主张现代大学应该具有多重教育功能、多重教育目的、多个社群构成, 与外界广泛合作的社会轴心机构。要求高等教育履行多种复杂的功能, 更直接地为社会提供广泛服务。

当美国的大学在为构建实用性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时候, 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不时地提倡要发展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的时候, 欧洲的一些大学则主张坚守传统精神。“1988年9月18日, 在意大利波伦亚大学900年校庆之际, 欧洲近400所高校的校长共同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 (The Magna Charta of European Universities) , 不仅重申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原则, 更重申大学的崇高使命———维护人类精神和文化价值”。[4]

回顾之后不难看出:大学以传授知识、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得以生存发展。多年来的教育实践, 使大学的“传授知识”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加强。因为传授知识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要义, 而人才培养又是以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为最终导向和目标, 这样的教育思想似乎是勿庸置疑的。然而, 问题的症结却在于:大学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忘掉了自己,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失落了精神, 教育者忽略的恰恰是教育对象的“人”的本质。

尽管受到来自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冲击, 大学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一直没有人忘记, 一部分仍然坚持人类永恒价值的学人总在给予这种盲目服从时代要求的理念以回击和重申。也许, 这些人的努力和当下社会中不断强调甚至强化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的人比起来, 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但是, 只要还有人在呼唤真理, 追求真知, 这种“星火”般的努力一定会燃成一片燎原之火。人, 需要一种精神, 大学同样需要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是无形的, 却是巨大的:它滋养着人的人格、理想, 孕育着超越的精神文化, 以此为社会设立一个精神价值尺度, 成为一代学子的精神家园, 并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进步。

四关于教育实践创新

大学之于大学生的意义, 就在于大学在有限的时空内, 为大学生展示了一个无限的未知世界和无穷的发展机会, 并使其在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中上下求索, 完成使命。真正的大学不是职业训练场, 不是“制器”, 而是人的全面素质的养育所, 是“育人”。如果大学生仅仅把学习的目标定位于职业和谋生, 就不可能摆脱大学生活中暂时的、个人的、利益的局限和束缚, 就不能体会到大学的博大、知识的无限、探索的兴奋和生命的可贵。这只会造成大学和大学人共同的悲哀。因此, 作为大学人, 大学生应当勇于创新, 光大人生意义, 让自由的、开放的、广博的大学成为丰富和发展个体生命的精神家园。

从中世纪大学诞生之日起, 无论是西方的近现代大学还是中国的现代大学, 以及中国古代的“私学”“书院”, 它们的社会职能都在不断的复杂化。从西方来看, 其职能演变过程是教学———教学、科研———教学、科研、服务相统一;从中国古代来看, 则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 以及为政府培养官吏, 甚至自由议论朝政, 其教学和为当朝政府服务的功能比较突出, 尽管时而也会有言论自由的年代, 比如, 春秋战国时期, 宋代书院时期, 但是由于中国的历史背景决定了这种努力只是一种力量微薄的挣扎, 直到洋务运动以及后来的五四运动才使中国揭开了现代大学的帷幕, 随之引进来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 使国人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那是一个文化繁荣、学术争鸣的时代, 就在那时成就了让我们国人至今引以为豪的著名学府和众多大师:蔡元培、蒋梦麟之于北京大学, 梅贻琦、潘光旦之于清华大学, 张伯苓之于南开大学, 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 罗家伦、吴有训之于中央大学……究其原因, 仍然是他们的治学方式和治学理念。发展到今天,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要想将大学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个性化教育”的思想精髓应始终贯穿其中, 必须对当今大学功能进行重新认识, 合理取舍;对大学制度进行改进和创新;而这一切的背后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来规约它们, 这就应该是大学精神的本性:“追求真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寻求风格和特色, 需要深入地挖掘大学自身的资源、内涵, 在更新教育思想、确立人才目标、培养模式上下功夫, 在不断摸索适合自身发展之道路。在这种模式的寻求过程中, 如此才能科学地确定人才目标, 使之强调合格而不求全优, 强调特色而不求全才, 这样就使学子个体同学校整体本身在达到高教层次最低限度要求的基础上, 去想方设法挖掘自身潜能, 主动扩展个性优势, 使其创造性完全迸发出来。大学的使命神圣而崇高, 大学的精神悠远而深邃,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 时代如何进步, 创新始终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

参考文献

[1][4]苗文利.新形势下重新构建我国大学精神的理性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7 (4) :10-13.

[2]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创新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第7篇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人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开展学校管理,可以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的一种形象、一种气质、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从而激活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一、管理创新是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发、令人忘我的震撼力。校园文化支撑下的管理不再是生硬的要求和居高临下的命令。它所构建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凝聚与感化的磁场,是一方孕育生机与活力的沃土。这就要求校长在规范办学行为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执行《教师行为准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日常管理的层面上,而要将这些规范同自己的办学理念、管理个性和目标追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时期和每一位师生心中。让其在管理实践中积淀、升华,内化为教育影响力和组织力量。

如,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抓好安全工作。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两次全校性的安全知识讲座,同时还应举行以增强自我防护能力为主题的班队会等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安全工作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要靠实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要作为安全教育周,多搞活动,要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确保无违法犯罪、无治安案件、无灾害事故发生,确保校园平平安安,确保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二、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学校要以质量求发展,而质量要通过教学管理来提高。

1. 校长听课要“勤”。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而听课则是校长管理、监督和指导教学的主要形式与手段,因此校长必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和教师一道研究、设计最优的课堂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信息,提高应变能力等。

2. 校长兼课要着眼于“研”。

主管部门明确规定千人以下学校校长必须代课,其实兼课是校长参加教学实践的最佳方式。但校长的兼课要着眼于“研”,既要研究教学又要研究学生。

3. 校长抽查立足“帮”。

不定期的抽查是了解教师工作情况和效果、引导教师奋发进取的有效方法。如查看学生的作业内容,抽查教学中重点内容和关键问题的解决以及突破情况,抽查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态度、方法、效果等,这是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举措,也是帮助教师对教学质量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方法。

4. 校长平时的观察要“细”。

校长的工作多,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学校校长。但校长若能经常到教室、操场和教师宿舍走一走、看一看,仔细观察学生在学些什么,课间10分钟在做些什么,谈些什么,同学间相处怎样,学生活动搞得怎样,道德表现如何,教师们的工作、学习怎样,精神状态如何等。这是掌握实情的好形式,也是对师生的一种鼓舞。

5. 校长与师生座谈要“诚”。

校长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的同志、朋友。邀请教师或学生以真诚的态度、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推心置腹的座谈,是交流感情、沟通思想、磋商问题的好办法,是摸清师生思想动向、了解教师教学实际的重要途径。

三、教学研究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工作。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而校长要加强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正所谓“三位一体”。这三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整合,要把教研、科研、培训统一纳入校本教研的范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为了追求教研一体化,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 自我反思日常化。

选取“小而实”的问题进行反思,把“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作为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发现问题就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使自我反思日常化、平易化。

2. 同伴互助区域化。

由于农村学校规模较小,教师也少,因此根据区域条件,可联片搞教研活动。联片教研工作要实现“三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小活动与大活动相结合,“托管”与“自管”相结合。只有经常搞校本研究,才能保证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上一篇:使用窍门下一篇:理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