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范文

2024-06-19

康复护理范文(精选12篇)

康复护理 第1篇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例均为男性,年龄30~43岁,平均年龄36.5岁,均为本地外来务工者。病史、查体、肺功能及X线胸片检查均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2)[1];其中Ⅰ期2例,Ⅱ期10例,Ⅲ期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病史1a以上,入院前未住过院;患者的家庭或照顾者能够积极参与。

2呼吸功能评估

详细了解病史,包括发病时间、性质、严重程度、诱发及缓解因素,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和呼吸困难程度,沿用临床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主观的呼吸功能障碍感受分级和客观检查结果(听诊、心率、呼吸频率、PEF或FEV 1、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和其他体检)等,不仅用于判断病情,还可用于指导康复治疗。

3康复护理措施

入院后对患者、家属及厂家进行卫生宣教,协助医师对患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估,参考文献资料,制定康复计划。应用合理的氧气吸入疗法,给予支气管扩张剂,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并消除呼吸道刺激后,实施呼吸康复训练及护理:(1)心理干预;(2)呼吸训练;(3)排痰训练;(4)运动训练;(5)健康宣教等。

3.1心理干预

患者由于反复住院,咳嗽、喘息、胸闷严重,致使不能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导致精神、体力均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因此,训练患者放松是康复内容之一。(1)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咨询和卫生宣教,消除其恐惧心理;(2)向病人介绍呼吸道的一般知识,如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呼吸肌的功能;尘肺病因,病理生理,症状的正确评估等;康复治疗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其能够逐渐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康复训练的依从性。(3)避免使用不利的语言,列举已愈病例来鼓励患者;(4)教给患者松弛、缓解的技巧,如何恰当处理工厂及家庭关系;(5)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尽快适应环境,充分调动病人体内的自身康复能力,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3.2呼吸训练重建腹式呼吸模式。

3.2.1放松练习

坐位或站立调整呼吸,进行胸、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练习5min,练习时配合图像和放松性的轻音乐。

3.2.2缩嘴呼气法

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缩口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s,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以能轻轻吹动面前30cm的白纸为适度。缩唇呼吸可配合腹式呼吸一起应用。

3.2.3腹式呼吸训练

患者取舒适体位,全身放松,闭嘴用鼻深吸气至不能再吸,稍屏气或不屏气直接用口缓慢呼气,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气时膈肌上升,腹部内凹。呼吸时可让患者两手置于肋弓下,要求呼气时须明显感觉肋弓下沉变小,吸气时则要感觉肋弓向外扩展。有时需要用双手按压肋下和腹部,促进腹肌收缩,使气呼尽。

3.3排痰训练

3.3.1体位引流

主要利用重力促进各个肺段内积聚的分泌物排出,不同的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引流体位。引流频率视分泌物多少而定,分泌物少者,每天上、下午各引流1次,痰量多者宜每天引流三四次,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间5~10min,如有数个部位,则总时间不超过30~45min,以免疲劳。

3.3.2胸部叩击、震颤

叩击有助于黏痰、浓痰脱离支气管壁。叩击者手指并拢,掌心呈杯状,运用腕动力量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震动呼吸道,每一肺叶叩击1~3min,120~180次/min,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

3.3.3咳嗽训练

吸气后屏住呼吸3~5s,然后经口慢慢呼气,尽可能呼尽,胸腔下部和腹部应该下陷,第2次吸气后,屏住呼吸,用力从胸部咳出,再进行短促有力的咳嗽,促进痰液排出。

3.3.4理疗

如超短波治疗、超声雾化治疗等有助于消炎、抗痉挛、利于排痰。超短波治疗的方法是应用无热量或微热量,每日1次,15~20次为1个疗程。超声雾化治疗每次20~30min,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

3.4运动训练

3.4.1下肢训练

下肢训练可明显增加尘肺患者的活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精神状态。通常采用有氧训练方法如步行,爬斜坡,上、下楼梯及慢跑步等。运动量由慢至快,由小至大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运动后不应出现明显气短、气促或剧烈咳嗽,每日至少2次。有运动诱发哮喘的患者可以在监护条件下,进行小强度的训练,让患者逐步适应运动刺激。

3.4.2上肢训练

即提重物练习,患者手持重物,开始0.5kg,以后渐增至二三公斤,作高于肩部的各个方向活动,每次活动一二分钟,休息二三分钟,每天2次,监测以出现轻微的呼吸急促及上臂疲劳为度。

3.5健康宣教

3.5.1氧气使用

长期低流量吸氧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氧气使用过程中主要应防止火灾及爆炸。

3.5.2感冒预防

尘肺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继发细菌感染后使支气管炎症状加重。应格外注意气候的变化,增减衣物。锻炼耐寒能力从夏季开始,坚持全年用冷水洗脸,按摩鼻、面、颈部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等方法来预防感冒。

3.5.3营养调护

由于尘肺病人的脾胃运动功能失常,因此应选择健脾开胃,有营养易吸收的饮食。如:瘦肉、鸡蛋、牛奶、豆浆,豆腐、白木耳、香蕉、荸荠等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坚持服用冬虫夏草、人参、蛤蚧、核桃仁、党参、苡米、扁豆、茯苓、山药等制成药膳有补益肺脾、止咳定喘之功。特别强调尘肺患者必须戒烟酒。吸烟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危害最早、最严重,而尘肺病人吸烟危害就更大,它能加重病人的症状,增加了各种并发症,故不能停留在社会人群对戒烟认识水平上。同时应避免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3.5.4健康管理

尘肺是企业生产中长期吸入粉尘所引起的以肺实质弥漫性纤维化病变为主的疾病,是一种不可逆性职业病。各企业领导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已确诊尘肺患者的管理。首先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切实解决他们的住房、子女就业、生活困难等问题,使他们能有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其次要加强卫生保健宣传,鼓励他们配合医护人员积极做好康复训练,以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4 结果

4.1 康复训练前后尘肺病人肺功能情况见表1。

4.2 临床疗效比较

对14例患者3年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统计结果表明,第1年有12例次发生,第2年有8例次,第3年有3例次,患者发生感染例次较前明显减少。

5 讨论

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能引起肺纤维化病变的各种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纤维化改变为主的职业性肺病,表现为缓慢加重的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肺功能减退。一般来说,本病病程长,并发症以肺部感染最多见,是导致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我院尘肺收治病例主要与Ⅰ、Ⅱ期为主,且都是文化程度低的男性青壮年农民工、临时工。由表1可以看出,做好尘肺病人的康复护理,提高患者对尘肺的认识及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教育患者认识到尘肺需要长期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康复训练下去,不仅能减轻症状,阻止病情进展,改善肺功能,而且能预防并发症。对于14例尘肺患者3年间肺部感染发生例次统计可明显看出,尘肺患者的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逐年明显降低的。

由于尘肺患者呼吸困难,肺功能低下,心理因素、睡眠质量差导致患者常易出现疲劳,近年来,肺康复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复治的重要组成部分[3,3,3,3,3,3],运动训练和呼吸操是肺康复的核心,尘肺患者亦作为COPD的一个疾病,加强康复护理和训练必将成为尘肺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康复护理不再拘泥于一般护理,而是从呼吸功能评估、心理治疗、呼吸训练、排痰训练、运动训练、与健康宣教等方面全面改善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复治满意度,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他们的生存寿命,相信必将对尘肺患者起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尘肺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稳定期尘肺患者14例,进行康复呼吸训练、排痰训练、运动训练、健康宣教。分别评价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后3年的肺功能情况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均完成了全部训练。患者训练3年后,肺通气功能和肺部感染较训练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尘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呼吸功能及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尘肺,康复训练,护理

参考文献

[1]金泰廙.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3.

[2]高玉龙,李解权,夏思泉.156例尘肺病死亡原因分析[J].卫生防疫,2005,2(7):110-111.

[3]Wouters EF.Management of Stvere COPD[J].Lancet,2004,364:883-895.

我们选择14例尘肺患者,进行3年康复护理,观察对提高患者呼吸功能和减少肺部感染情况,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4例均为男性,年龄30~43岁,平均年龄36.5岁,均为本地外来务工者。病史、查体、肺功能及X线胸片检查均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2)[1];其中Ⅰ期2例,Ⅱ期10例,Ⅲ期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病史1a以上,入院前未住过院;患者的家庭或照顾者能够积极参与。2呼吸功能评估详细了解病史,包括发病时间、性质、严重程度、诱发及缓解因素,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和呼吸困难程度,沿用临床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主观的呼吸功能障碍感受分级和客观检查结果(听诊、心率、呼吸频率、PEF或FEV 1、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和其他体检)等,不仅用于判断病情,还可用于指导康复治疗。3康复护理措施入院后对患者、家属及厂家进行卫生宣教,协助医师对患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估,参考文献资料,制定康复计划。应用合理的氧气吸入疗法,给予支气管扩张剂,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并消除呼吸道刺激后,实施呼吸康复训练及护理:(1)心理

干预;(2)呼吸训练;(3)排痰训练;(4)运动训练;(5)健康宣教等。

[3] .1心理干预患者由于反复住院,咳嗽、喘息、胸闷严重,致使不能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导致精神、体力均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因此,训练患者放松是康复内容之一。(1)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咨询和卫生宣教,消除其恐惧心理;(2)向病人介绍呼吸道的一般知识,如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呼吸肌的功能;尘肺病因,病理生理,症状的正确评估等;康复治疗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其能够逐渐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康复训练的依从性。(3)避免使用不利的语言,列举已愈病例来鼓励患者;(4)教给患者松弛、缓解的技巧,如何恰当处理工厂及家庭关系;(5)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尽快适应环境,充分调动病人体内的自身康复能力,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3] .2呼吸训练重建腹式呼吸模式。

[3] .2.1放松练习坐位或站立调整呼吸,进行胸、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练习5min,练习时配合图像和放松性的轻音乐。

[3] .2.2缩嘴呼气法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缩口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s,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以能轻轻吹动面前30cm的白纸为适度。缩唇呼吸可配合腹式呼吸一起应用。

康复护理论文 第2篇

关键词:中风患者 康复训练 护理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为了尽早恢复患者瘫痪的手足功能,减轻或消除语言障碍,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康复,使患者尽可能地回归原来的工作和生活[1],现将我院收治的68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经过早期康复训练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5月至204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52~78周岁,平均年龄68.6岁,脑梗塞的患者为41例,脑出血的患者为27例。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生活可以自理。

2 护理

2.1 情志护理。情志护理在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需贯穿整个康复治疗过程。做好宣传教育,将中风的发病机制、机理、预防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传小画册,发放到每个患者及家属的手里,增强他们对中风的了解,使患者更有信心战胜困难,避免恐慌、畏惧的心理产生。由于中风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被医学界将它同冠心病、癌症一道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中风患者由于对中风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等相关知识的缺乏,对中风产生的极大恐惧与恐慌,患者抱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此时,医护人员应当多于患者和家属交流,对患者和家属有疑问的时候,要急事给予解答,安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院的康复治疗过程,以利于病情尽快康复[2]。

2.2 饮食护理。中风患者的膳食原则是:食宜清淡、低盐低脂,根据不同病情,做到定时、定质、定量,每天摄取的总热量应略低于正常人[3,4]。饮食的护理要细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如豆浆、牛奶、果汁、混合浆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禁忌辛辣油腻,同时应注意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给予口腔清洁,坚持每天清洗2到3次,保持口腔的卫生,预防口腔感染。所以中风患者宜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和牛奶等以防便秘,禁食过咸、过甜及辛辣油腻等食物[5]。

2.3 康复护理。

2.3.1 肢体锻炼。恢复期患者对康复的愿望非常迫切,医护人员要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恢复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应该让患者能够接受。恢复期及后遗症患者应逐步进行肢体功能的恢复性训练。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由简单到复杂,由开始的短时间到后来的较长时间,增加训练的难度,如眼球运动、头部和身体同步协调运动等功能性训练。根据每个患者的恢复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计划,比如,经常给患者在如合谷、内关、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中医针灸与肌肉按摩,肌肉按摩是中风患者的有效康复手段之一,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免疫性,另外,还有患肢的防寒保暖等手段,都是简单而有效的康复手段。训练计划的理论指导原则是:首先控制低级中枢和反射弧释放性亢进引起的高张力痉挛,然后再行运动功能锻炼[6]。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侧肩关节的保护,坐位时可将患臂平放在枕头上,不宜长久托于吊带,并经常按摩患肩,但切忌用力牵拉,以防肩关节脱位[4]。

2.3.2 语言锻炼。有效的解决语言障碍的办法是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帮助患者,多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对语言的恢复有信心,并且跟据患者的不同语言障碍来制定一些合适的语言训练计划,每天让专人陪同他们训练半小时,坚持下来,一个月之后,让病人主动进行规定时间的训练,由简单句子到复杂的句子,当病人经过努力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要及时鼓励他们。

2.4 防止便秘和泌尿系感染。许多患者中风之后,活动量大幅度减少,肠胃的消化功能变弱,易出现腹胀和便秘情况,导致食欲的下降,所以应给予患者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经常按摩腹部,按时给患者进行排便,让患者的排便呈现规律性。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68例中风患者经过治疗及有效的康复训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生活可以自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荣红.56例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30(2):177-178

[2] 陈爱菊.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13(7):417

[3] 康冬梅.中风病人的饮食[J].东方食疗与保健,,(4):27

[4] 邓召梅.中风患者康复期的调护[J].中国民间疗法,,18(10):76-77

[5] 魏婷娟,朱春梅.中风急性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16(12):1553-1554

护理得当助康复 第3篇

由于小儿肺炎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故一般建议患儿住院治疗。治疗期间科学护理,可以帮助患儿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

肺炎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容易交叉感染,故病房应注意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环境舒适,室温维持在18~20℃,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嘱患儿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尽量使其情绪稳定、安静,减少机体耗氧,保护肺功能;被褥要轻暖,内衣宜宽松,以免影响呼吸。小婴儿应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到舒适。减少不必要的陪护人员和探视人员,因患儿在病中机体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从而使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同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勤拍背,勤翻身,雾化后勤吸痰。

注意给患儿补充水分。肺炎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喉咙常有咯痰声,再加上高热时丢失水分较多,故要保证足量的液体摄入,以免脱水。卧床时,父母要经常变换患儿的体位,以促使痰液排出。对于喘憋严重的小儿,宜取半卧位把头和上半身抬高,这样可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患儿一般对医院有恐惧心理,家长由于担心孩子的病情,心理上紧张焦虑,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使其恐慌、惧怕,不仅不利于病情的康复,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家长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孩子病情,包括疾病的进展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患儿心理放松能增强其机体抵抗力,尽快恢复身体各种机能,故家长应多与小儿沟通,给患儿创造愉快、轻松、舒适的环境,使其心理放松。

经过系统的治疗,患儿炎症虽已得到控制,但如果护理不当,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有复发之虞,故康复期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恢复期患儿症状体征已基本消失,但机体的免疫力暂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短时间内患儿应进食易消化、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房间内应保持一定湿度和温度,并且要经常通风。在患儿咳嗽时应协助拍背排痰;保证患儿适量饮水,稀释痰液有利于痰的排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根据气候变化,及时、适当增减衣物。在感冒流行的季节,尽量少去人口密集场所。

患儿饮食宜清淡、富含高纤维。适当多食蔬菜与水果,尽量避免食用甜食及油腻食物,有助于患儿恢复。中医食疗在患儿的康复期同样可以发挥比较好的效果。

糯稻根鱼粥 糯稻根30克,鲜活鲫鱼1条,粳米100克,食盐、食用油各少许。将糯稻根洗净放入砂锅,加水600毫升煮沸,取汁备用;鲫鱼去鳞剖去内脏、洗净,与粳米一起加入煮糯稻根的水中,用慢火煮粥;粥好后加入食盐和食用油少许,即可食用。适合因使用抗菌消炎药物或清热化痰药物过多导致肺气虚弱,出现面色青白、汗多、易感冒的孩子,有健脾补肺的功效。

腊鸭肫粥 腊鸭肫1个,怀山药10克,芡实10克,粳米100克。将腊鸭肫洗净切碎,淮山药切成小片,芡实洗净。诸味共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中火烧煮,水开后改慢火,煮至粥水粘稠为止。适合患肺炎后脾胃受损而食欲减退、食后易腹胀、大便无规律、消化不良的患儿,有健脾开胃的功效。

康复护理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治疗患者160例, 护理方法均在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下进行选取, 随机进行分组, 常规组患者80例, 其中男性患者45例, 女性患者35例, 年龄29~75岁, 平均年龄 (48.50±4.00) 岁, 其中四肢长骨骨折患者43例, 骨关节骨折患者37例, 其中合并韧带和肌腱损伤患者18例;联合组患者80例, 其中男性患者47例, 女性患者33例, 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 (47.50±5.00) 岁, 其中四肢长骨骨折患者41例, 骨关节骨折患者39例, 其中合并韧带和肌腱损伤患者21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骨折类型、合并韧带损伤比例无显著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均排除重症脑卒中、心肌梗死、脑梗、骨折手术禁忌证等情况。

1.2 护理干预方法

(1) 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80例, 依据患者全身情况和术后情况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 主要是针对卧床患者的药物静脉注射和环境护理干预护理措施, 其中包括室内外卫生、床单和被褥的清洁, 静脉药物注射止痛药物治疗等[2]。 (2) 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组患者80例, 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 对患者进行中医辩证理论护理干预措施, 主要是针对患者的骨折类型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为:a.首先对患者的骨折类型和骨折情况进行良好的评估, 同时进行中医辩证理论分析, 制定针对性的中医康复护理计划[3]。 (2) 骨折术后患者早期进行穴位按摩增加骨折部位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和早期功能恢复, 部分患者可进行穴位针灸, 同时避开手术切口部位进行中药外敷, 增加骨折部位功能锻炼[4]。b.骨折术后1~3 d进行简单床上功能锻炼, 术后4~7 d进行骨关节的轻度锻炼, 术后8天开始循序渐进开始离床负重训练, 训练同时继续进行穴位按摩和重要外敷。

1.3 术后恢复评估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及畸形四个方面, 其中功能部分包括系鞋带与穿袜子、行走是否需要辅助器、坐椅子、上汽车、跛行、行走距离、爬楼梯等, 每项都规定有不同的分值, 最后汇总所得分值, 满分100分, 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中, 70分以下为差[5].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恢复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 差异性明显, 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表3。两组患者愈合良好无重症不良后果发生。

3 讨论

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对于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尤为重要, 同时良好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和促进患者康复。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仅能够达到临床治疗的辅助功能, 对于缩短临床治疗时间作用不大, 中医康复治疗, 对于骨折局部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针对性, 对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局部组织功能的恢复, 减少术后并发症作用较大, 相关文献和实践均具做出了详细的报道, 同时还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

新的康复手段也应运而生, 康复措施运用得越早, 康复的速度也越快。有报道显示:在保证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于术后第1天开始康复训练的患者其恢复效果优于第10天后开始锻炼的效果。穴位按摩作为中医传统的治疗康复手段已被临床证实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具有缓解疼痛, 刺激肌肉收缩, 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6]。

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治疗患者160例, 给予常规护理和联合中医护理干预, 治疗结果显示对骨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 应用中医辩证理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可有效的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术后恢复情况, 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 增加术后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 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康复, 可依据患者的情况广泛应用, 对于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对中医康复护理对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治疗患者160例, 随机进行分组, 常规组患者80例, 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联合组患者80例, 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常规组患者术后住院恢复时间 (21.50±4.00) d, 术后发生感染8例, 坏死4例, 二次骨折4例, 关节脱位6例, 恢复情况:优15例, 良13例, 中43例, 差9例, 优良率88.75%, 对治疗的依从性:完全配合23例, 基本配合43例, 不配合14例, 依从性82.50%;联合组患者术后住院恢复时间 (15.50±4.50) d, 术后发生感染2例, 关节脱位1例, 恢复情况:优39例, 良16例, 中23例, 差2例, 优良率97.50%, 对治疗的依从性:完全配合44例, 联合配合31例, 不配合5例, 依从性92.75%。联合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恢复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 差异性明显, 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愈合良好无重症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对骨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 应用中医辩证理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可有效的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术后恢复情况, 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 增加术后治疗依从性, 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康复, 可依据患者的情况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中西医结合护理

参考文献

[1]孙朋萍.前交又切带甫建后膝关节木休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 39 (7) :512.

[2]王月虹, 方冬梅, 刘忠芳.变康复训练流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8) :713-714.

[3]王慧玲, 张晓萍, 附艳, 等.髋关节术后脱位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9) :685-687.

[4]胡三莲, 丁佳凤, 许鑫, 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锻炼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10) :919-921.

[5]梁书荣, 张运清, 韩向真, 等.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 (4) :411-413.

骨科康复护理开题报告 第5篇

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日常生活中因骨科疾病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诊治及时、手术成功和用药得当等治疗过程均按照主治医生的治疗计划进行,但在护理过程中尤其是基础护理过程中常常因为护理不当造成后期康复中难免在身体某部位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实只要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按照医疗规定的程序,配合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基础护理能解决病患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因此在骨科病人的后期护理尤其是基础护理过程中,加强基础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减少致残的关键,各级各类医护工作者必须对护理工作高度认同,以高度的责任感面对骨科病人的康复工作。同时在基础护理中,心理康复护理在全面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贯穿于整个骨科病人护理的全过程,只有医护人员在医学伦理知识的指导和医疗执业道德的指引下,对病患施以热心责任和舒适康复护理,方能保证病患尽最大可能的康复。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骨科病人在基础护理中区别于其它科病人,因为骨科创伤的独特性,加之多发骨折、复合伤、截瘫病人及老年病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等诸多原因,因治疗过程中疼痛原因的限制,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并很容易发生并发的各种症状,因此必须加强骨科康复护理的质量控制和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同时又针对特性病例施以独特的治疗康复方案,从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入手,加强和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通过制度化的绩效管理方式加强管理,同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最大限度的降低骨科病患在康复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三、关键词及定义

基础护理;质量管理;骨科康复。

四、文献回顾

周谋望在《深入临床积极开展骨科康复》一文中对骨科康复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16.)赵洁在《骨科护士实施康复护理工作现状的调查》一文中对目前骨科护理存在的主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中国康复.2005,20(2):122.)刘春荣和谢发连在《骨科病人的心理康复护理》一文中主要就骨科病人的心理康复问题进行了探讨(福建医药杂志,2006,28(6):160 – 161.)综上所述,骨科护理方面的主要文献主要集中在对目前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加强医护工作人员医学伦理学和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学习,重点培养医护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积极营造的医院和谐文明的人文关怀氛围,提高对骨科康复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

五、研究设计类型

本文主要针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属于基础研究。

六、研究对象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目前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对策。

七、研究工具

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和理论分析法,通过观察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借助理论分析,寻找对策。

八、研究步骤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步骤主要通过观察法找出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九、统计学分析

本文主要是通过骨科康复护理护理过程中的临床观察,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论文的主要方向是骨科康复护理的经验体会,属于经验总结型论文。

附件:论文大纲

引言

一、目前我国骨科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对骨科基础护理康复执行程序不甚了解。

(三)医护人员自主性不强,病患缺乏沟通。

二、高度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医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一)加强医护工作人员医学伦理学和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学习。

(二)重点培养医护工作人员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三)营造积极的人文关怀氛围。

三、提高对骨科康复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

(一)充分理解和认识基础护理工作的意义。

(二)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纠正护理缺欠。

(三)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四、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护士长应切实加强病房护理基础管理工作。

(二)在骨科康复护理过程中强化舒适护理的工作理念。

(1)环境舒适。

(2)体位舒适。

(3)治疗舒适。

(4)心理舒适。

(5)帮助病人减轻疼痛。

(6)耐心的指导。

(7)详细明确的药物使用说明。

五、提高骨科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

(一)加强护理专业尤其是骨科康复护理专业的培训。

(二)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三)制定康复反馈制度。

(四)针对特性病患制定护理应对预案。

(五)将护理质量监控结果作为评价每个护士年终工作总结的硬指标。

面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第6篇

面神经炎又叫面瘫,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不明,与天气寒冷、风吹、病毒感染有关,起病后引起病灶同侧颜面部肌肉瘫痪,由于眼轮匝肌麻痹,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由于颊肌麻痹,患侧极为松驰,故口角下垂,虽不危及生命,但患者常因容貌的改变,给工作学习、生活等带来诸多不便,积极而正确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26例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出相关的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6例均为本科2008 年1 月—2012 年4 月住院的面瘫患者126 例, 其中男72 例, 女54例。年龄16~ 62 岁。病程(12.64±6.56)天。

1.2 诊断标准 ①起病突然,初起有耳后或乳突区疼痛,继而出现面颊部表情肌瘫痪;②口角歪斜,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不能作蹙眉、皱额、闭目、露齿等动作,鼓腮漏气;③可伴有多泪,舌前2/3部味觉障碍等;④排除中枢性面瘫。

2 方法

2. 1.心理干预: 患者多为突然起病、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有些患者担心容貌改变而不好意思见人,或担心疗效不佳而留下后遗症,此时应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其病情、性格、年龄、知识层次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及时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每天利用做治疗及护理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对治疗、护理、饮食、生活等方面的希望和要求,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做好安慰和解释、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并帮助其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使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康复,以提高疗效。

2.2 眼部护理: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角膜反射及瞬目动作消失,角膜长期外露,容易造成眼内感染,角膜损害,因此,要避免强光照射。减少用眼,同时滴些有抗炎、润滑、营养作用的眼药水,外出时戴墨镜,睡觉时盖纱布块或戴眼罩保护。

2.3 面部护理: 每日用温湿毛巾面部热敷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適宜,部位准确,取阳白、四白、太阳、下关、迎香、水沟、颊车、地仓、牵正、承浆等穴,同时要求患者对着镜子做皱额、闭眼、耸鼻、吹口哨、露齿、鼓腮等动作,注意不宜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

2.4 饮食护理: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指导患者进食时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并瞩患者多食富含钙和维生素B的食物,因为面神经炎患者主要是面神经传导障碍而导致肌肉萎缩,钙不仅能对骨骼和智力有益,还能促进肌肉及神经功能正常,维生素B 能够帮助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忌食过冷及辛辣的食物。禁烟、酒. 进餐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溃疡的发生。

2.5 出院指导 ①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②慎起居,避风寒,注意面部保暖. 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③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④指导患者掌握一些家庭护理和用药常识,告知复诊时间,如有不适应立即就诊.

3 疗效标准

参照1993 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制定。痊愈:面部表情自然,眼裂能完全闭合,鼻唇沟双侧对称,口角无歪斜,额纹完全恢复正常。显效:面部表情基本自然,眼裂能闭合但不完全,鼻唇沟变浅程度减轻但不对称,口角基本无歪斜,额纹恢复但不对称。有效:面部表情不自然,眼裂能闭合一半,鼻唇沟变浅不对称,口角略歪斜,额纹尚未完全恢复。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4 结果

痊愈42, 显效55.有效29, 无效0.

5 小结

康复护理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 选择南宁市青秀区我院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00例, 其中男55例, 女45例, 年龄65.73±8.35岁。脑梗死75例, 脑出血25例。入选标准: (1) 首次发病, 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经CT证实为脑血管病 (CVA) ; (2) 病程≤3月, 完成阶段性治疗, 已出院的恢复期患者, 神志清楚, 有语言功能, 无认知功能障碍及交流障碍; (3) 病情:有运动功能障碍, 居住在南宁市青秀社区的居民, 能理解、接受康复指导并实施; (4) 家庭状况:家属或陪护能够协助进行康复锻炼。排除标准: (1) 安静状态下有心慌、气急、发绀、下肢浮肿等症状; (2) 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及交流障碍; (3) 发病前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1.2 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05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率96.19%。

1.3 调查内容

(1) 人口社会学资料; (2) 诊疗情况; (3) 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运动感觉语言功能等; (4) 心理社会状况; (5) 生活方式; (6) 康复锻炼情况; (7) 家庭康复环境改造; (8) 患者的综合自理能力及主要照顾者的综合照顾能力。其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由研究者入户与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面谈问卷获得,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处理。

2 结果

2.1 人口社会学资料

包括被调查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共调查100例, 其中男55例、女45例, 年龄65.73±8.35岁, 脑梗死75例、脑出血25例。

2.2 诊疗情况

病程中有30例 (30.0%) 患者接受过专业人员的康复指导, 指导人员主要为市、区级医院神经内科或康复科的医生, 指导内容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有11例 (11.0%) 患者接受理疗, 有17例 (17.0%) 患者接受治疗。60例 (60.0%) 在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有65例 (65.0%) 建立了家庭病床;但多数调查对象表示社区医护人员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开药、拿药、定期监测血压以及讲解一些脑卒中基本知识等, 而很少进行具体的功能锻炼方法指导。

2.3 功能评估

患者Barthel指数得分在差 (≤40) 、中 (41~60) 、良 (>60) [2]水平者分别占11.0%、40.0%及49.0%, 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的平均分为34.25±13.10分;29例 (29.0%) 患者偏瘫侧肢体有感觉障碍, 16例 (16.0%) 有语言障碍;有排尿、排便异常者分别为75例 (75.0%) 和65例 (65.0%) 。

2.4 心理社会状况

100例患者中有负性情绪者68例占68.0%, 其中21例 (21.0%) 患者平时情绪易激动, 43例 (43.0%) 和48例 (48.0%) 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较明显。有负罪感者14例占14.0%, 有无用感者37例占37.0%, 有孤独无助感者19例占19.0%, 持自我否定态度者25例占25.0%。社交方面, 100例患者均未参加一些日常社会活动, 65例占65.0%连朋友、亲戚之间的来往也较少。

2.5 日常生活方式

患者均能做到不吸烟、不饮酒, 但平时以荤食为主、口味偏咸者分别占25.0%和15.0%, 在21例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中, 仅11例能按照医嘱控制饮食;70例占70.0%患者平时无特殊的兴趣爱好, 大多是卧床休息或终日静坐在家中。

2.6 康复锻炼情况

平时能坚持锻炼者有35例 (35.0%) , 其中14例 (14.0%) 的锻炼方式存在一定的错误, 9例 (9.0%) 的锻炼内容只是在室内或户外走走, 而能够进行比较规范的肢体功能锻炼者仅6例 (6.0%) 。

2.7 家庭康复环境改造情况

90例患者 (90.0%) 的家庭居室环境能保持整洁卫生, 通风和照明情况亦较好, 只有少数家庭进行了家庭设施改造, 如:2个家庭为长期卧床患者安装了床档, 17例 (17.0%) 患者有特制的专用坐便器, 去除门槛等地面障碍物的家6个, 所有家庭均未在卫生间安装扶手。

2.8 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能力

操作能力的平均分在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间差别不大, 而知识、决策综合能力的平均分在两者间均有很大的差别。

3 讨论

3.1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脑卒中患者遗留有多种功能障碍, 负性情绪存在较为普遍, 部分生活方式不利于康复, 多数患者缺乏家庭康复锻练, 绝大多数家庭未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对家庭设施进行相应改造, 患者的综合自理能力及其主要照顾者的综合照顾能力尚存在一定缺陷, 这些均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康复, 患者的家庭康复存在问题较多, 康复状况令人担忧。患者缺乏康复护理指导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如部分患者本身缺乏家庭康复护理意识, 他们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或不正确的认识, 认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在家中进行康复锻炼对功能恢复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有的患者虽有一定的康复意识, 却未掌握相关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 他们表示想锻炼却不知如何锻炼;至于那些能坚持自行锻炼却未接受过康复护理指导的患者, 他们的锻炼方法却又存在一定的错误;主要照顾者的知识、决策、综合能力都强于患者, 但总的看来, 他们在操作等方面的能力还均较差, 与张华等[3]报道相近, 期待得到适宜的脑卒中康复护理指导。

3.2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的重要性

对于回归社会和家庭的脑卒中患者来讲, 重建身心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能力、实现自我照顾是其最终的康复目的[4,5]。实践证明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可持续到形成固定损害之后5年以上[6]。特别是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 有学者提出:目前国内处于后遗症期的患者大多没有经过早期正确的康复治疗, 因此在我国所谓“后遗症期”的患者, 仍然可能从康复训练中受益。调查提示本组绝大多数患者病程中未接受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 家庭康复存在较多问题, 因此急需对他们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康复护理强调的是自我护理, 护士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及监督, 充分挖掘患者体内的潜能, 把对患者的帮助降低到最低限度, 要求患者自己积极参与并主动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 同时鼓励家属主动参与, 为患者重返社会创造条件[4,5]。对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确定康复护理目标, 具体措施如下: (1)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家庭整体康复护理评估: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功能状况、心理社会状况、康复训练情况及有关的自理能力等;家庭状况:家庭常住人口、经济状况、康复环境及主要照顾者的一般情况及照顾能力等; (2) 根据对残疾者评估结果, 确定患者的自理缺陷主要的护理问题及治疗性的自理需要等。

3.3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内容

(1) 脑卒中基本知识宣教:脑卒中的常见诱因及预防指导、常见的先兆症状、功能障碍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 家庭康复护理环境布置的指导:居室通风、消毒物品摆放、地面防滑、患者床铺的清洁平整、家庭设施改造如卫生间安装扶手、去除门槛等; (3)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指导:良好姿位的摆放、翻身动作的训练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各种体位平衡及变换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正确排便训练; (4)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疏导; (5) 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指导如饮食、休息、娱乐的指导; (6)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定期评价, 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改家庭康复护理计划; (7) 做好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记录。

参考文献

[1]胡永善.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61.

[2]燕铁斌, 窦祖林.实用瘫痪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79.

[3]张华, 冯正仪, 胡永善, 等.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 (7) :949-950.

[4]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263-264.

[5]蔡文智, 李亚洁.脑卒中的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49.

急性肝炎患者康复护理 第8篇

1 静卧休养

急性肝炎患者必须卧床休息,静心养病,这是顺利度过危险期的关键。静卧可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促使受损的肝脏得以恢复。同时患者应排除一切杂念。现在教你默念放松歌诀:高枕床上卧,体态要舒松;呼吸需自然,默想静与松。吸时想静字,呼气却想松;松字心中念,肌肉同时松;先松头颈臂,再松腹与胸,随后松腰背,腿足最后松。复念三遍后,全身都放松,五脏与六腑,亦觉弛与松;呼吸匀细定,意守小腹中,此时心入静,似睡非睡中。

患者卧床休息天数视病情而定,一般要求临床症状消失,自我感觉较好,医生允许后方可起床,进行适量活动,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劳累。

2 坦然心态

患者要以平常心来对待疾病。情绪愉悦,乐观豁达,将生死置之度外,又对治疗充满信心的病人,病情会日趋好转,顺利康复。而认为自己病重而背上思想包袱,压力大,顾虑多,精神处于紧张焦虑之中,病情反而加重,病越重精神越紧张,形成恶性循环,促使病情急剧恶化。可见,情绪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好转。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有良好的心态,方能战胜病魔,重新获得健康,这是康复非常重要的一环。

3 环境幽静

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的休养。室内外环境宜幽静,光线柔和,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病情稳定后,可听听轻音乐,到阳台上欣赏花草,优美舒畅的环境利于身体的康复。

4 营养均衡

膳食上给予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足够的维生素和适量脂肪,饮食选择清淡新鲜,富有营养又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饭菜要适合病人口味,以增进病人食欲。可少食多餐,每顿八分饱,不要过量,以免增加胃肠及肝脏负担。平时常吃些新鲜水果,既有利于大便通畅,又能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对促进康复大有裨益。急性肝炎患者的饮食要分期而异。(1)急性期:在肝炎的急性期中,使患者身心都能安静的疗养是最重要的。此时病人人发热、黄疸、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所以无法吃太多的东西。因而,我们应该让病人吃营养价值高的牛奶、蛋、果汁、冰淇淋等食品,每次的次数要多。病人营养不足时,应使用点滴,我们可以看情况让病人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这些病人饮食中的糖分可以多一些,但味道不要太浓。病人应注意防止体内蛋白质的消耗。(2)恢复期:黄疸消退后,病人的食欲就增加了。在这一段时期中的饮食会影响疾病的恢复程度,这时病人应吃高蛋白质、高热量饮食,而且在质和量方面都要充分。为了使有病的肝脏尽快恢复机能,病人需要大量的营养。

5 加强护理

脑梗死的康复护理 第9篇

关键词:脑梗死,护理,康复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和软化。它是脑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不断增加, 急性期病死率为5%~15%, 有昏迷、脑水肿、脑出血、严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预后差。因此, 及时治疗精心护理, 才能使患者度过危险期, 减少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提高自理能力, 减轻致残程度, 使其能较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 护理措施

急性期卧床休息, 取平卧位。关心体贴患者,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讲解疾病的性质、治疗和预后, 稳定情绪, 取得密切配合, 帮助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1.1 一般护理

提供安静整洁的环境,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变化。按时使用脱水剂, 注意颅内高压, 防止脑疝的发生。平卧位, 增加脑部血液供应。持续低流量吸氧, 采取设当的安全措施。瘫痪患肢避免受压, 勿对患肢进行冷敷或热敷, 以防冻伤和烫伤。危重期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 可将头偏向一侧。中枢高热病人做好物理降温。

1.2 饮食护理

昏迷患者发病后禁食1~2天, 一般在48小时后给鼻饲流质饮食, 神志清楚, 无吞咽困难者,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为原则, 多食水果、蔬菜、瘦肉等。少食多餐。

1.3 用药护理

应用抗凝剂时, 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口服阿司匹林者注意有无黑便。应用血管扩张剂时, 滴速要慢, 并注意血压变化。使用药物溶栓治疗者, 注意有无发热、头痛、寒战等过敏反应, 注意有无出血。有消化道出血者, 应给予止血药和胃粘膜保护剂。

1.4 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

对昏迷或自理缺陷患者, 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 按摩受压部位, 对大小便失禁者保持会阴部清洁, 便后及时清洗。

1.5 康复护理

发病48小时即开始肢体功能锻炼, 早期瘫痪的患者给予神经功能损伤治疗仪, 以刺激患者的肌肉收缩, 同时使大脑建立一个运动信号, 进行适当的被动运动, 保持瘫痪肢体关节功能位, 以及向各个方面的活动范围, 可防止关节畸形, 肌肉萎缩变形。

1.6 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不仅生理功能发生了改变, 而且会出现多种情感障碍, 主要表现为焦虑、忧郁、恐惧等。情感障碍严重的患者常不配合药物治疗, 从而影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康复过程中, 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争取患者的配合及家属的支持, 对患者态度热情、诚恳, 操作轻柔严谨, 对患者采取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要, 让患者知道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使其康复观念贯穿于每日24小时的管理及生活中。

2 患肢与手的训练

患者能坐起时, 一日三餐用患手拿取食物, 如患手无功能, 可用健手推握患手, 将食物送入口中, 此过程尽量让患者自己完成, 不要让家属帮助进食, 健手带动完成运动, 每口食物都需被动运动患者的上肢及手的每一块肌肉, 发生被动收缩、伸展, 使食物的冷热硬软刺激触觉-运动系统, 从而逐渐诱发上肢及手的分离运动。

3 被动训练各关节活动

被动训练各关节活动以2次/日, 3分钟/次, 各关节的被动运动如下:

3.1 肩关节

仰卧位, 两上肢位于体侧, 肩关节外展90°回旋, 手指向上, 然后前臂伸至手掌触床, 肩关节前屈, 伴肘关节屈曲, 至手掌触头顶。

3.2 肘关节

屈曲至手掌触肩, 然后伸至手掌触床, 屈肘90°并回旋至掌心朝向患者, 手指朝上, 肘关节回旋至手背朝向患者。

3.3 髋关节

患者平卧, 两腿伸直, 助动者一手托住患者膝关节, 一手托住足跟, 将下肢稍抬起, 做分腿和并腿运动。

3.4 膝关节

患者平卧, 两腿伸直, 将下肢抬起, 大腿尽量朝向腹部屈曲, 小腿尽量朝向大腿后屈, 复位, 将下肢抬起, 并使膝关节屈90°, 每日4~5次, 30分钟/次。

4 语言障碍的康复

对于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方法, 进行发音练习和口音练习。耐心体贴, 尊重别人, 避免挫伤其自尊心, 鼓励大声说话, 鼓励家属多与病人交谈;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氛围和轻松安静的语言环境;鼓励病人采取任何方式向医护人员及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可借助卡片、笔、本、图片或表情、手势等提供简单而有效的双向沟通方式。与感觉性失语病人沟通时, 应除去病人视野中不必要的物品, 避免病人注意力分散;对于运动型失语病人, 应尽量提出一些简单问题, 让病人回答“是”“否”或点头、摇头, 沟通说话速度要慢;听力障碍可用实物图片进行交流。语言锻炼如下: (1) 肌群运动、缩唇、叩齿、伸舌头、鼓腮、吸气等运动。 (2) 发语训练。 (3) 复述训练。 (4) 命名训练。 (5) 刺激法训练。

神经系统受损功能恢复缓慢, 必须长期系统的学习, 循序渐进。练习要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 运动量要从小到大, 使患者逐步适应, 并在适应中改善功能。总之, 只要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共同努力配合, 按照科学的方法, 坚强的毅力进行康复训练, 就能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肢体的功能,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实现回归家庭社会的愿望。

参考文献

[1]侯翠霞.脑梗死的护理与康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 14 (14) .

情志护理与疾病康复 第10篇

1 情志致病的特点

《医学正传》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这七情如果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情感反映,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正常生活范围,使人体气机发生紊乱,脏腑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怒则气上,愤怒过度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故临床可气逆、头昏、头痛、面红耳赤、肝区剧痛、血压上升、呕血、甚至脑血管意外等。喜则气缓,喜能缓解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可使人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失神、乏力、懈怠、狂乱等症。悲则气消,过度悲伤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可出现喘憋症、懒惰等,可使肺心病、肺结核加重。惊则气乱,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依,神无所归,出现惊慌失措、面色苍白、突然晕厥等症。恐则气下,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可出现二便失禁、遗精、阳萎等症。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伤神损肺,气机郁结,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运无力,胃受纳腐熟失职,则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长期精神紧张,易使人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内分泌失调,以及免疫机能下降,总之,各种不良情绪刺激,均能使人致病,长期的护理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情绪对疾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2 情志护理的原则和方法

2.1 原则

祖国医学历来十分重视情志致病对疾病的影响,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说:“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医宗必读》强调:“境缘不偶,营救未遂,深情牵挂,良药难医。”故历代医家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凡心之病当须用心药治才能见效。

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或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2.2 方法

2.2.1 护理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工作时满腔热情,以自身的情绪感染每一位患者。人在患病后,常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去体贴、安慰、同情患者的病痛,主动介绍医院的环境、规章制度和同病室的患者,安置优雅舒适的病室等,使患者感到如同家一样温暖、亲切和舒适,使其消除陌生感带来的顾虑,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

2.2.2 对所护理的患者,以性格上分辨类型,对不同性格的患者,分别做出情志护理计划。偏内向性格的患者,多属理智性格,自控能力强,疾病在身,从表面上看“风平浪静”而内心确每时每刻都不平静,他们想到疾病给自己的前途、事业及家庭带来什么后果?疾病在身又属什么性质等,情绪始终过于焦急,处于忧思状态,对于这类患者,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及需要,排除心理障碍,要详细对他们讲述情志与疾病恢复的关系,不要把疾病看的太重,要正确对待现实,以平静的情绪,接受治疗与护理,使身体早日康复。偏敏感型的患者,多属敏感性格,情绪不稳定,对于这类患者,疾病在身就较缠手,主要是他们自控力不强,医生、护士甚至同病区患者间的谈话,对他影响极大,对这类患者,护士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讲,不做有伤于他们的话及事,除对他们进行宣传情志与疾病的关系外,还要对他们适当的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愉快的情绪,避免因小事破坏他们的情绪。偏外向的患者,多属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对于他们,疾病到了一定程度才住院治疗,但心还留在院外,对这类患者,护士除密切观察和积极护理外,在不影响其情绪时积极宣传有关常识,使他们认识到有病应及早就医的重要性,积极防治疾病,对自身疾病有较正确的认识,安心养病,缩短疗程。

2.2.3 对护理的患者,从年龄上分别对待,不同的年龄对疾病的认识不同,产生情绪也不同,所以要注意情志护理上的区别。对老年人,多为慢性病,数病集于一身,病情不稳定,用药反应或剧烈或不敏感,这样极易产生消极、急躁、悲伤等情绪,对他们应首先注意尊重,理解,利用巡视病房的机会,了解其苦衷,使他们的心理上产生平衡和慰藉,其次,帮助其解决各种心理矛盾,利用开导、劝解和安慰,有的放失进行情志护理,使之建立愉快的情绪。对中年人,他们多为社会及家庭主干,一旦疾病缠身,思想上承受很大压力,情绪处于悲观、焦躁、忧虑状态,对于他们的情志护理多以交谈为主,了解其苦衷,讲述其身体健康的价值,使他们正确对待疾病,不要过多的猜想,适当发挥他们的长处,做些有益的活动,免去不良情绪的干扰,对儿童及幼儿,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对疾病的折磨很快就忘掉,不良情绪对他们影响相对甚小,对他们的情志护理,如同爱心培养,如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等,使他们很快适应环境,产生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愉快的心情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对缩短疗程起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583.

用康复护理延缓痴呆发展 第11篇

在家庭护理中,最关键的是康复护理,包括自我能力训练、缅怀活动、记忆训练、感官刺激活动及美术创作与手工制作,其最根本的原理是用进废退。长期的家庭康复护理,能有效地延缓老年性痴呆的发展。

1.自我能力训练:痴呆老人常无法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家属可以对其进行自我能力训练,如穿衣、梳洗、沐浴,目的是帮助他们保持外表整洁、强化自我形象的概念,每次训练时间为20~30分钟。在训练过程中不要催促,要有足够的耐心,依照老人的能力,鼓励他们自行完成。可有次序地给予口头提示,如有需要,可先示范,再让老人模仿。通过活动,使老人享受到自己从前的梳洗习惯、发型或服饰。在展示花露水、香水、洗发乳、浴液等物品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其感官的刺激,有助于老人记忆力的提高。

2.缅怀活动:尽管老人的近事记忆力差了,判断能力也减弱了,但通过缅怀他们过去的光辉岁月及成就,会使其增强自信心,增添对生活的满足感,使他们更有力量去面对未来。一些旧照片、一张历史的图片、一段怀旧的音乐、一件多年未穿的衣服,都会勾起老人对从前生活的点滴回忆,引起他们心底的回音。"想当年"可以按主题进行,如儿时的回忆、婚姻庆典、我的工作、孩子的教育、公共交通等,每次活动时间为10~15分钟。老人是谈论往事的专家及最佳演说者,活动时要让他们慢慢回忆,但要注意随时调整因辛酸、痛楚和哀伤给他们带来的情绪变化。

3.记忆训练活动:记忆训练活动未必能改善老人的记忆障碍,但却有助于发展不同的能力,增强自信。因此,记忆训练活动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练习活动,甚至是一种刺激智能的方法。在设计此类活动时,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包括视觉、嗅觉、听觉及动作。活动内容有:①"欢乐大托盘"。将日常用物(匙、叉、水杯、化妆品、项链、手表、发饰等)放入托盘中,让老人逐一辨认;再用一块布覆盖所有的物品,请老人说出盘中的物品。开始时可以先放三件物品,然后逐渐增加数量,在说出物品名称的同时,可以对其功能略作介绍。②"成双成对"。准备两份相同的图片,在图片背面写上不同的数字,让老人看清图案和数字,然后通过数字找到与其图案相同的另一张。③"回声"。准备一盒记录了老人熟悉的不同声音(动物叫声、自然界声响、戏曲、相声)的录音带,播出不同的声音片段,让其说出播出的内容。

4.感官刺激活动:我们对身边环境的认知是通过不同的感官完成的。但痴呆老人的认知、理解力都有所下降。在家中开展一些感官刺激活动,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感受生活的快乐。①垒搭积木。让老人将相同大小的木块垒搭起来,再抽出其中数块,并保持其不倒塌。此种活动可以通过对老人视觉的刺激,纠正、改善其空间感知觉障碍,每次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以免反复失败,造成心理上挫败和无用感。②推托气球。用彩色气球一个,相互用力推托给另一方。活动时最好是两人以上参加,时间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气球鲜艳的颜色和不断的移动,会加强对老人视觉的感官刺激。每次触到气球,他都会感到心情愉快,有成功感,还可增加家庭成员间的感情沟通。③鲜果品尝。准备各种鲜果一盘,先让老人戴上眼罩或闭上双眼,然后将鲜果送到其口中,再让老人摘下眼罩或睁开双眼,鼓励他叙述品尝到的味道和感受,再说出鲜果的名称,分辨出盘中的鲜果。通过对鲜果的品尝,可提高患者对环境的关注及味觉的刺激。④"它在你手中"。准备一些结实、没有尖角的物品(如钥匙、梳子、笔、碎布、棉花、砂纸、海绵等),缝制布袋数个。将准备好的物品分别装在布袋中(每个布袋放一件物品),然后让老人将手伸入布袋中触摸其中的物品,鼓励他说出触摸到的物品的名称及与该物品有关的个人经历。

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第12篇

1康复护理

1.1 心理护理

下肢骨折患者后长期卧床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对患者有高度的同情心, 自觉履行护理道德的责任感, 审慎无误、忠于职守的工作作风, 以真挚的情感与他们交往, 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行为去影响他们的感知和认识改变其异常心理和行为, 帮助他们建立有利于康复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建立康复的信心, 为他们提供有利于达到全面康复的良好环境。

1.2 控制原发疾病

一般采取卧床休息, 积极改善骨质疏松 (输注鹿瓜多肽、骨肽等药物) , 补充钙剂 (输注葡萄糖酸钙, 口服钙尔奇等) , 并给予清淡易消化含钙量高的食物。

1.3 对症治疗控制并发症

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多为股骨颈骨折, 临床上多采用口服接骨止痛药 (苏式接骨胶囊、舒筋定痛胶囊等) 治疗, 并且给予股骨髁上牵引保守治疗。在牵引过程中, 应使患者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上, 患肢抬高, 适当外展, 注意经常检查牵引装置是否有效, 更换体位时注意保持牵引方向与患者体重在同一轴线上, 以保证牵引力和牵引方向正确, 防止过度牵引影响骨折愈合。因牵引、疼痛、骨质疏松等原因, 患者卧床时间较长, 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便秘、栓塞等) 。为此, 我们应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指导帮助患者抬臀按摩骶尾部及足跟部, 积极预防褥疮;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练习, 如何垫放便器等;指导帮助患者坐起, 鼓励咳嗽咳痰, 必要时使用祛痰药, 雾化吸入等;鼓励患者多饮水, 输注抗生素以预防呼吸道、泌尿系的感染及伤口感染等;输注藻酸双酯钠、皮下注射克塞以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

1.4 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防止肌肉萎缩

患者在牵引期间, 要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早期练习足趾和踝关节活动, 每日活动髌骨, 指导练习正确的股四头肌的活动。牵引4~6周, 带牵引练习膝关节活动, 也不能忽视健侧的功能锻炼, 否则健侧肢体也会萎缩无力, 造成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

1.5 康复护理执行一段时间后, 要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

若计划和康复措施持续有效, 并且患者情况向好的方向转变, 可以不作调整或仅作程度上的调整;如果一些措施证实无效或出现新的问题时, 则需改变计划或增添新的措施。只有经过评价才能了解所订计划和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 效果是否好。

2结果

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除8例卧床不能站立, 2例能站立不能行走, 其余90例均能不同程度的行走。

3体会

康复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及早减轻病痛,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健康。积极预防残疾, 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100例患者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认为严密的观察病情变化, 有效的心理护理, 积极控制原发疾病, 预防并发症, 及早进行有步骤、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使下肢骨折患者康复、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摘要:目的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护理, 使患者及早减轻病痛, 恢复健康, 预防残疾, 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0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院内康复指导护理,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 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指导下肢骨折的患者锻炼。结果: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除8例卧床不能站立, 2例能站立不能行走外, 其余90例均能不同程度的行走。结论:制定周密、有效的康复计划,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计划实施情况, 有效的进行心理护理, 积极控制原发疾病、积极预防并发症以及及早进行有步骤、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使患者康复、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康复护理】相关文章:

康复护理体会05-08

系统康复护理05-13

分期康复护理06-13

康复护理理论07-31

康复期护理07-31

骨科康复护理08-24

康复护理模式09-10

内科康复护理09-12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05-20

社区综合康复护理06-14

上一篇:失败了怎么办下一篇:信号采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