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语文课的教学

2024-05-31

进行语文课的教学(精选12篇)

进行语文课的教学 第1篇

实施新的课程以来,我们的观念有了一定的变化,不再是灌输填鸭为主,把孩子们放在了课堂的主角位置,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这一资源来教学,开发和利用教材。把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在教学中开展解决问题,形成和产生的是新的不可多得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中不会涉及到的,是我们备课中也不会预想到的,是一种动态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记录,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才会有的东西,对自己的教学益处巨大,体现的是一种孩子们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等的不同,有着极高的开发价值。课外活动的开展是丰富孩子们的视野,进入社会,了解社会生活,形成热爱生活的品质,关注生活,培养的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使用语文的习惯与能力。

2 改变教学方式,盘活教学资源

阅读教学可以是个体的阅读和思考,对于我们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题目,老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者探究者,因为文章都是新鲜的不熟悉的,问题也是不同角度的,是新的问题的呈现,都是对阅读者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的考验,最后通过阅读形成什么样的观点和结果,那就要看个体的知识的水平的高低,思维的角度,看问题的深浅,是否能够形成对自我的知识和观点的更新,所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探讨和启迪,才能进一步看是否有所提高。由于文本的思想智慧,和多元化的文化和品味,对于我们教师和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考验,需要有着独特的视角全方位的思考,才能够获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要表达的情感,所以只要是阅读就必须有互动,作者与读者互动,生师师生互动,只有有着互动,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维才是开发的和开阔的,才可以实现自我阅读结果的完善,提升思考的质量和效果。

3 认真品鉴和阅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提高阅读的效果

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我们不要在是把所有知识全部的,一点也不落下的原原本本的讲给孩子们听,要采取启发诱导、设疑激趣、合作探究的方法组织我们的教学,孩子们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装多少都行,要叫孩子们去做到主动合作和探究知识,获得知识的同时要善于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培养成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学生。学会多种方法,进行一定的初步的品鉴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品鉴和玩味的基础上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导入的顺利是我们教学的小小胜利,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是导入良好,这节课就是成功了一半,无论是复习,背景,有趣情景等等都可以为我们的导入开天辟地,就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交流预习是不可缺少的,无论是时间充裕还是不太多,都要有一个预习的过程,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解决掉一些小小的问题,为以后的进一步阅读创造条件,我们要有所指导和引导,进行一定的交流是必要的。使得孩子们能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锻炼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丰富学生的见闻,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以及课内课外的联系。读书百遍才能够其义自见,初读是感知整体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扫清学习的障碍,掌握阅读每种文体的要领,抓住关键词句和语段整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平时要做到阅读课外书籍,积累一些好的词语,短句,为自己的阅读提高知识积累。准确把握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和作用,抓住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就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激活学生的思维。精细阅读,局部感悟。学会圈点批注,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和动人之处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出来,思考词句的所表达的意思,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潜在的美。这就是所说的抓住重点句、中心句,概述文段要点,抓议论句、抒情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特色,首先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看到课文的的亮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叫孩子们去了解文章所用的修辞、文章结构特色、表达方式等,提高孩子们的鉴赏能力,把这些东西融入到以后自己的写作中来,写出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来,以把自己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提高再提高。这是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收获最大的地方,孩子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处理所阅读的信息、重新对世界有一个看法,锻炼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获得一些感悟。在初读、精读和提高性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孩子们积累写作的技巧,提高思想品质。我们教师要充分开发挖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无限的教育资源,把孩子们的学习不仅仅限制在课堂之上,要带领和指导孩子们从课本走出去,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丰富孩子们的视野。

4 注重指导孩子们的运用与创新

我们提倡的是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方式。孩子们的阅读是孩子们自我学习的起点,是每一个学生进行独立的阅读,理解,把握课文大意的一个过程。多读书,反复读书,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提出质疑,发现问题,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写出自己的感悟,评价,心得。在和同学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探讨,做到相互启发和启迪,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要起到的作用无非就是一个导演的作用和一个参与者的作用,及时的鼓励孩子们的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培养孩子们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写字教学 第2篇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始,而写字则是语文教学中挤出的基础,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训练。

语文教学 写字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始,而写字则是语文教学中挤出的基础,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训练。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匣子教学呢?

一、坚持五个教学原则,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

1、因材施教原则。

各班学生写字的基础水平不均等;同一班级的同学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所以,教师在运用教材时,力求结合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全体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个质的飞跃。

2、主动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效益与学生对写字的感知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感知就不可能有对写字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我们在改革写字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强调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参与和感知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可以主要从新颖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综合渗透三方面来推进写字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3、示范性原则。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强。教师一笔一画,一丝不苟的写字态度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要学生写好字,教师首先要练就扎实的写字功底,给学生做好榜样。学生就乐于模仿,教学效果也会更好。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是教师的职责。

4、直观性原则。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应避免繁琐的分析,尽量借助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制作些直观形象的教具,激发兴趣,帮助习字。我们应该知道,美不是讲出来的。

二、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策略

1、认真训练学生写字的基本功。

1)基本笔画

基本笔画笔笔过硬,才能组配成好字。因此,低年段写字教学的起始阶段,应尤其注重基本笔画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笔画的名称,观察笔画的外形,掌握每一个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和书写技巧。而对于一些相似的基本笔画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区别外形和书写要领的差异。例如:“竖折”和“竖弯”,从外形上看,“竖折”左下部拐角是尖锐的,而“竖弯”的左下部是圆滑的;从书写运笔上看,“竖弯”行笔至左下要顿笔,而“竖弯”则不需要。另外,像“竖弯钩”、“卧钩”和“斜钩”、“横”和“提”、“竖钩”和“竖提”、“横钩”和“横撇”等等笔画,都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

2)基本笔顺

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内到外,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所以教学中教师要要求学生严格按规范书写。而基本笔顺的指导既要结合识字教学进行,又要在写字时加以提醒。笔顺又有一定的灵活性,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田、由”中先里头,后封口;“申、甲”则是最后写竖。

3)间架结构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低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留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注意。在每一次写字中,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这方面的指导需要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反复的训练,根据字形的难点,坚持训练下去,学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终离开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结构。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就可以让学生一笔一画写,也就是手到。字要写得规范、准确,并与范字进行比较。

2、重视学生在写字活动中的独特领悟。

实践证明,写字能力的提高是一种主体从眼到手,由手及脑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通常所说的“眼高手低”指的就是观察鉴赏能力与实际的操作能力之间的矛盾。所以,在具体的写字操作教学中,教师除了加强学生书写方面的训练以外,还要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观察、分析、整体把握汉字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写字就是一种习惯――学生的字写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观察、把握汉字的能力与书写习惯的养成。所以,一味地多练、多写实际上不符合写字教学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败坏了学生的良好的写字习惯,挫伤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所以,在写字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策略,应该把对汉字的 “主笔”分析和对汉字的“整体把握”的“皮球”踢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然后按照写好、写精的原则加以练习和比较,最后通过试着在平时的书写中运用来实现掌握的目标。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主体的积极作用,又避免了老师在细枝末节上的纠缠,使写字过程真正主体化、个性化、高效化、自动化。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进行语文课的教学 第3篇

相较而言,在现今语文课上,并未有当初的轰轰烈烈的热闹之景。原因为何?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与语文课程的特点相违

语文课是以文本为依托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课程,文本的特点决定了这一门课程有着极大的文字量,因而就不必非得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播放。除非辅之以图片作补充注释,那么有图片就比没有好。如果一味地追求美观丰富容量巨大,那就是喧宾夺主,画蛇添足。笔者就听过一堂课,是解析课文《故都的秋》,导入展示了纷繁的图片:北京的老照片,有三分钟之多,教师一一加以解说。之后是朗读,先是录音的示范读,再要求学生跟读,自读,默读。之后用幻灯片出示几个问题:(1)围绕清、静、悲凉的特点构画出几幅图,用三五个字概括;(2)文本内容的秩序安排有何特点(景到人)。要求讨论解答问题。之后就下课了。之后听课教师们问授课教师,老照片的作用是什么,有何用意,大家推断可能的答案应是创设情境以更好导入,不料该老师竟然回答不出。很明显,学生在本课中能够记住的是北京的旧记忆,老照片,忘记了本课的学习意图。这是一节失败的多媒体语文课。

之后又有一位老师上这一课,他上的更绝:整节课就是一张幻灯片,就是课文标题几个字,从头到尾没有改换。但他分析文章相当精彩。然而也被人质疑为什么要到多媒体室上这堂课。笔者想,他是对语文课中滥用多媒体的一种无言的抗议。

文本的精美不是用画面就能诠释得清楚的,它须得用读者的心去揣摩研读才可领略其中的奥妙。用华丽胡哨的多媒体课件的界面来吸引学生,其实是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这应是多媒体使用者所始料未及的结局。

另一方面,在使用多媒体时,要凸显电光效果,就要闭户,拉紧门窗的帘布,关了部分灯,以使屏幕效果突出,大家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屏幕上。然而,灯光幽暗,空气不畅,温度升高,难免部分差生昏昏欲睡,在春困夏燥的午后,就会有连锁反应。大家耷拉着眼皮,再生动的课件也难以有实际的效果。

2.与课件的设计原则相违

(1)课件的设计是要求服务于人的,是以人为本的。师生双方都须兼顾。在现今的中国,多媒体在课堂的使用是处在正在发展的阶段,个人所制作的,市场所提供的课件难免有部分失之于粗糙、鱼龙混杂,有的只是以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制作简单的课件,这样的课件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2)课件的设计要求各媒体使用恰当均衡、搭配得当、层次分明、色调搭配适中。即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多媒体教学兴盛之初,难免呆板,目前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华丽、纷繁、无所不用其极。比如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大量的音画媒体,不这样使用似乎显示不出课件的档次。虽然好看了些,好玩了些,其实是违背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一定的时间只能接受主要的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3.与课件的运用原则相违

无疑,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的使用带给我们以诸多的优点:多感官的刺激、控制方便、交互界面友好、资源广泛、人性化的设计。但如果使用不当,则成了悬挂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利斯剑,稍有不慎,就会为其牵引。

多媒体课件(或曰软件)在使用中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在课堂上老师展示给学生,配以教师的讲解。如果课件着实精美,教师讲解精彩,二者搭配合理,则能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否则就是喧宾夺主或者死气沉沉。

笔者听一位老师上一节公开课,是运用课件讲习古汉语实词活用的专题的,授课者把所有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各种活用法都一一打在幻灯片上,估计有三十多张,每张计有5-10个的用法,所以该老师为了能在有限的一节课上完,对每张幻灯片只能粗略讲解,就要转入下一张。课是上完了,学生也听得很用心。但学生却感觉无所得。为什么?太快了,学生想要对幻灯片的内容做些记录,老师却无法顾及,师生都在匆忙地赶。老师上得满头大汗,学生记到一半时也放弃了记录。可以说,这是一堂失败的公开课,也是一堂失败的多媒体课。它只借助了多媒体的外壳,用以减少课间的板书罢了。而且,该课的课件只是黑白版面,加入的只是大量的文字,没有图片、声音等其他媒体,带给学生的只有视觉疲劳。评课者说,与其全部展示,不如抓住其中一二,择要的重点讲解。

许多语文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地开发为对教学内容的展示,把过去写在备课本上的东西做成了课件展示给学生,以投影提问的方式,把原来教师的声音,变成现在用视觉去感知的东西。原先的板书换成点击鼠标或者按回车键。这样的多媒体课件,既浪费了多媒体资源,又把过去本来还有点人文性的东西变成用视听去感受的对象。我们冷静下来想想,这样的多媒体有必要吗?我们的语文课真的要放在多媒体教室去上吗?一篇课文的理解、赏析非得要借助多媒体才能上得热闹纷繁吗?

多媒体教学确实有直观性,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一大堆媒体的使用确实上得热闹纷繁,然而却忽略了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点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传达信息,这种过分的直观不仅使学生散失了想象的空间,而且散失了语文通过学生的阅读,由无声的文字带给人的美感和震撼。它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多媒体是为了让学生创造想象,并不是不让学生想象。而这样的使用是与多媒体的使用原则相悖的。

有学者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通过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和“花样”的包装之后的“教师意志”的倾泻,是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灌输”和“填鸭”。[1]

确实如此,就互动性而言,学生取得一个课件或得到一个教学软件,他们很大的可能是翻阅而已,很少进行思索,他们想,反正答案就在其中,何必浪费脑筋呢。可想而知,在课件教学之下的学生可能会变成懒汉一个。或者在课堂上,如果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那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便只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去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就成了始终仰着脖子的观众。[2]

反观语文常规教学,教师能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它是任何现代技术都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多媒体很难企及的;又如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讲授、背诵、分析等教学方法,虽被抨击得很多,但它仍具有很多优势,多媒体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试图以多媒体代替传统教学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无论传播媒体怎样先进,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在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一时的多媒体的语文教学中,近段时间以来,终于有了冷静的沉思和反省,我们的语文老师成熟了许多,许多老师认识到在运用媒体时,不是考虑怎样更多地运用媒体,而是应该考虑怎样才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配合,相得益彰。如:在教授诗歌时,当然可以用现成的录音资料来给学生示范朗读,但它绝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朗读;可以用一些图片来对诗句进行解释,但不能所有的诗句都用图片来解释;可以营造诗歌的意境,但不能取代学生自己用心去体悟,用语言来描述。[3]

正因为语文课有着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有着自身的原则和特点,所以,语文课才应该有着自己的应用原则,俗话说得好:凡事无绝对。

参考文献:

[1]薛红艳.浅析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xueke/080605/15263221.html[08-06-05 15:26:00]

[2]陈晓翠.试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EB/OL].兰州市外语高中教师博客.http://202.201.93.30/blog/read.php?31

[3]徐福荫,袁锐锷.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 第4篇

首先, 利用好手头资源, 将教科书与《读本》很好地利用起来。

教科书是“本”, 是基础, 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一般以专题进行划分, 这就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同一专题内容进行对比拓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可以是必修课本中同一专题的对比拓展, 如必修三第二单元的专题是“生命的赞歌”, 有三篇讲读课文《屈原列传》《记念刘和珍君》《最后的常春藤叶》;可以引导学生学完这三篇课文后对比赏析屈原、刘和珍君、老贝尔曼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生追求, 领悟他们共同的人生价值, 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选修课本更易进行内容的拓展与对比, 如《唐诗宋词》选修, 我们可以分专题引导学生对所学诗歌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拓展。横向比较, 可以比较苏词、辛词豪放风格之不同, 可以比较“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等不同派别的不同。纵向比较, 可以比较如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等同一位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与内容的不同。可以进行必修课与选修课内容之间的拓展与对比, 如必修三第三单元专题是“关照女性命运”, 课文是《氓》《祝福》《窦娥冤》, 可以把这三个女主人公与选修课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 《复活》中的玛格丽特进行对比拓展阅读, 关注这些行走在被忽略边缘, 被种种有形无形的枷锁束缚着的女性。利用好教科书这个“本”, 进行有效的对比拓展阅读, 会使教学“博大而精深”。

《读本》是教学的有效辅助资源, 相关专题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深化、阐释, 因此, 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吃透教科书的基础上, 向《读本》拓展延伸, 同步阅读,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必修三第三单元的专题是“至爱亲情”, 课文是《陈情表》《我不是个好儿子》《项脊轩志》《母亲颂》, 我们可以让学生读《读本》第三册第三单元与之相关的内容, 特别是《我与地坛》这篇“至性”美文, 概括了史铁生残疾后十五年的人生道路和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 体现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 描写了母爱的苦难、坚忍、伟大。可以引导学生很好地读一下。并且《读本》中还有《〈陈情表〉赏析》《贾平凹自画像》这两篇文章, 可以引导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读本》不能形同虚设, 我们应充分地加以利用。

其次, 可以跨学科, 跨领域拓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跨领域学习, 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 通过广泛的实践, 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跨学科、跨领域拓展, 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博大深厚,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我讲授高考现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这篇散文, 这篇散文赞颂了大西北的左公柳、胡杨林、民勤人、戈壁石这些人和物的顽强生命力, 经过人们努力, 大西北也会变得美好起来。从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热点话题开发大西北。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跨学科、跨领域拓展的必要性。

再次, 拓展内容应注重语文性, 不能为拓展而拓展。如我教授高考现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这篇散文, 文中写到了戈壁石这一事物, 戈壁石是大西北的代表, 历经苦难由粗糙变得美丽, 授课时, 我就引导学生思考:“古今中外, 你知道有哪些人历经苦难而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被人们记住呢?”学生讨论交流, 他们例举了很多人, 如贝多芬、张海迪、霍金、司马迁等。并且, 当他们说到司马迁时, 我又抓住时机, 引导他们拓展到课文《报任安书》中, 我让他们齐背了“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一段, 使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 而且复习了旧知。这些拓展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语文性, 增添了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切忌单纯地为拓展而拓展, 否则, 浪费了时间, 效果也不佳。

最后, 拓展内容应基于学生的生活。拓展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既引导学生感受了生活, 思考了生活,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我不是个好儿子》时, 我拓展到学生的生活本身, 让学生写记叙文《我不是个好儿子》或《我不是个好女儿》, 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选材, 体味至爱亲情, 有了生活做基础, 学生就会言之有物。

进行语文课的教学 第5篇

海口市琼山第三小学 陈丽萍

摘要:要想改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只能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出发,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从而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预期的目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的目的、有效性、阅读实践活动、朗读技巧、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时间增多了,阅读效率明显提高。但很多时候,老师教得很辛苦,课外也作了大量的努力,可是,课堂上学生还是收获甚微,甚至还出现了学生厌学的现象。这种现状不仅使学生失望、家长不满,教师自己也十分困惑。这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任务的完成,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出发,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从而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预期的目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在谈小语有效的阅读教学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做什么的?

一、阅读教学的目的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感悟、品味、揣摩语言,体会感情,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以提高阅读能力,并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要学习语言,就得充分地深入地去读、思,在读中去理解语言的内涵,领悟语言的韵味,体会语言的情感,感悟语言的哲理,揣摩语言的规律,从而掌握语言这一表情达意的工具。阅读教学的根本,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学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

当我们进一步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教师可利用语言艺术,营造意境。教师也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中所提供的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想象、联想,将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例如:有位教师在上《秋天》一课时,先给小学生朗诵课文,“这是如诗的季节!这是如画的季节!这是收获的季节!这里有纷纷飘落的红叶……小鸟在它的怀抱中尽情地飞翔;还有那满山火红的枫叶!这真是一幅多彩的图画呀!”这样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秋天的意境。此外,还可利用图片、音乐、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泼、生动、直观感,地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2、在班级内开展各种阅读实践活动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曾经在他的《朗读手册》中说过,“要让儿童爱上阅读,最终归结到一点:唯一而且最重要的是父母和教师为孩子大声地朗读起来。”

其实,小学阶段的孩子的阅读能力通常是听力比阅读能力强。他们能够听懂并理解那些复杂、有趣的故事,却无法自己看懂故事书。

《晨读10分钟》认为:朗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传达给大脑,大脑把它转化为声音发出来,声音再传回耳朵,去指挥头脑中的储存系统。因此,朗读有助于增强记忆效果。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每天的晨读10分钟,读故事给学生听。听故事时,除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外,同时也将较高程度的词汇灌输到孩子们的耳朵里,包括字词所蕴含的情感通过语气表现出来。最后,他们会把这些词传输到大脑,并记忆下来,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对字词的理解力。

除了自己大声给孩子读书,老师还可以让班里一些程度比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孩子读书。

那么,大声读书,我们可以读什么?

读童诗,读经典,读科普,读各种各样对孩子有帮助的书。

除了古典的诗词,还有很多优美的童诗,故事等,在记诵的过程中,可以在孩子的心中撒播下真善美、自信乐观、满怀希望的种子。除此之外,教师要尽量的在班级内开设图书角,每个班级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需要建设不同风格的班级图书角。每位学生需要带最少一本图书,放于书架。以社会、家庭、学校和班级等多方共建的“班级图书角”,将图书馆搬到了教室,将图书放到了学生们的眼前,这极大的方便了学生的借阅,增加了学生接触图书的程度。

3、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

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现任清华附小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倡导朗读教学,以朗读贯穿全课堂,促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并从朗读中发现课文内涵,力避繁琐分析。因此,要让学生真读,“以读为本”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读”是小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个凭借、一种方法、一项表现。那么,如何把握学生读的真实性呢?

从学生认识规律确定读的要求。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经历6年的语文学习时间,学生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篇课文都在读。但是,读的差异在哪里呢?

研究表明,低年级的学生是通过朗读来学习书面语和发展书面语,从而促进口语进一步朝规范化发展;而中年级则通过典型语句的朗读比较,感悟句段内的语言组合规律,以发展学生良好的语感心理图式;到了高年级,朗读就不是简单的读了,是在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再现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篇章语感心理图式。无论哪个年级,教师要先清除自己要求学生的读,是否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是否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如果脱离了这些,变换出再多花样的读都是徒劳无功的。

4、多赞赏鼓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韧性差,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容易放弃。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鼓励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回答精彩时,要多鼓励、赞赏。可是,学生们由于受倒年龄和学历的影响,他们在理解、感悟上,难免会有所肤浅。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浅入深出。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或反洁归谬。即以学生错误答案为前提,推导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

还有,小学生的体验水平不高,阅读兴趣差异很大。因此,语文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提供阅读素材,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查发现,影响学生选择书籍的最大原因是,他们在班上看到或听说其他同学有这样的书。研究报告指出,68%的学生选书是因为老师或同伴们在讨论某一本书,这本书在班上显得很热门。所以当老师朗读给学生听时(不论是对较幼小的孩子还是大孩子),都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找那些在班上被读过的书。

利用语文自身的“美”进行审美教学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学;文学作品

【中图分类号】G 6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43-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理论”中也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需求。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五育并重”的观点,已经在教育界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文学作品是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的心血和独特风格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自然的美,社会的美,人文的美,生活的美都汇集在这里,而语文是最具有美育特征的人文课,被视为纯艺术的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

一、在朗读中感受美

就语文教材而言,所选的文学作品均是经典之作,各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其中许多华美的诗篇,精妙的散文都是极理想的朗读材料,非读不能领悟其美。因此,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就必须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美读既指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也包括学生自己在掌握朗读技巧后的表情朗读)。美读能够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用“原法原味”的美的声韵传达出来,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例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不朗读就不能感受春的生机和活力,不会体味到“小桥流水”般的意境;不朗读鲁彦《听潮》中的“海怒段”,绝不会理解“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雄壮;不朗读高尔基的《海燕》,就不能感受到海燕搏击风浪,高傲飞翔,热切叫喊的壮美形象;不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不能感受到诗中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感。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朗读材料,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充分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以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音,心同其情,耳醉其声”的艺术效果。

二、在语文素材中,发现美

空洞的讲解不如形象的现身说法,强行灌输的知识哪比得水到渠成的自然。同时,美文教会学生欣赏,美物引导学生爱惜,美趣指领学生高雅,至理促使学生聪睿。由此,我们应该选择美的素材,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美的教育。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数不胜数。这当中,有无数美轮美奂的意象,有风流倜傥的气质,羽扇纶巾的神韵,有挽雕弓、射天狼的豪迈,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寒,有“夜阑卧听风吹雨,尚思为国戊轮台”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还有无数让人终身受用的治学、做人的哲理……这些素材或让人神往,或使人心仪;可叫人豪情万丈,亦可催人潸然泪下,让你倍感“慷慨悲凉为家国,雀跃沉思缘诗文”……这些材料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载体,让学生从中发现美,欣赏美,意识到自己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美之中。

三、在美的形象中,鉴赏美

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形象是美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因此,通过课文中美的人物形象、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审美心里的诱因,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不够稳定,情绪极易冲动。因此,以美育人,以美冶情,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是语文学科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谈骨气》中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的伟岸、正直、严肃、不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有的人》中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光辉形象;《勇气》中法国妇女坚信世界和平的大无畏精神。上述课文中这些美的人物形象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物无声的感染,学生在感受美的形象和理解美的内涵中,不断领悟,同时产生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同时也提高了审美的鉴赏力。

四、在语言中品味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文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其形象性、生动性、概括性令人惊叹。因此,只有通过对文学语言的细致品味,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真正内涵,便不可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更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

例如《荔树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深层揣摩语言,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的理解到对蜜蜂的热爱,作者卒章显志,赞颂劳动人民的情感也就无疑了。再如《<白毛女>选场》一文中,只要对黄世仁的语言“我家自有谷满仓,哪管他穷人饿肚肠”细加品味,就不难理解战争年代曾有一位战士向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的情境了。这样,学生就能把作者欲表达的思想领悟得深透。从而也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自然地培养了学生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

五、在活动中创造美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语文教师可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校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在校内活动中教师可组织语文课外兴趣小组,办手抄报、黑板报、举行演讲比赛、书法比赛、作文竞赛等活动,学生自然会在各种活动中表现美,创造美。在校外活动中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实践实习,观看电影,演出或文体比赛等,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审美领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美是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并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思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因此,教师要长期坚持,不断挖掘,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激情,进而切实提高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将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反思进行到底 第7篇

一、中学语文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反思意识淡薄

心理学中的意识是指人的感知能力, 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敏锐的感知能力能有效促进教学的开展。实施教学时, 教师即使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 并有意识地关注学生, 有意识地开展教学, 但对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反思却不够及时, 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教学意识淡薄, 没有深入思考教学背后的东西。老师们并没有认识到教学反思是教学的一个后续阶段, 有的教师虽有反思意识, 但更多时候只是就事论事,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很少以从更大、更广的视角考虑教学有效开展的问题。

2.教学反思内容不到位

目前语文教师对于反思的理解多数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关注的是对教学内容的解读, 而对于教学目标、环境、评价及教学理念的反思所占比重很小, 没有深入挖掘教学实践背后的依据和理论。因此, 教师要主动持续地反思“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我所做的是否合乎公正与平等的原则”等关键问题, 从而寻求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二、教师反思的内容

总的来讲, 教师反思的内容与教育教学实践相关,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

一定程度来说, 教学反思是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反思和检验自己现有观念的合理性, 他要把自己的教学行为转为背后隐含教育教学目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行为。与此同时, 要求教师依靠自身教育理论检验其真实性、合理性, 并在分析各种理论的基础上, 选择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 在反思中, 语文教师要思考:我现在的教育观念是什么;我以往的教学行为体现的教育观念等。

2.教师角色地位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方式, 吸收新鲜血液, 而且开拓教师的空间, 让教师从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 从而完善自己新的教学方式①。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教学中, 师生应当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因此, 在反思中语文教师要思考:我在教学过程中是充当了传道、授业、解惑者, 还是承担了知识的教授者和管理者;我在言行上是否体现出与学生的平等、合作与分享等。

3.教育教学知识和教学活动过程的反思

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展开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知识基础, 其中包括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等。在反思中, 语文教师要思考:我介绍给学生的知识是否准确无误;我向学生介绍的知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我是否使学生了解了重点知识等。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

1.自我提问法

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建议, 以促进自己教学反思的方法②。当语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 可提前思考:“学生对于哪些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已经有所了解”, “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哪些状况”, “出现状况后教师该如何处理”等。备课时, 虽然很多教师都会准备多种方案,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棘手的情况, 这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思考“出现这样问题是什么原因, 如何重新调整教学进度, 怎样的措施更有效”等, 从而根据学生实际状况组织教学, 保证课堂教学向最好的方向前进。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理念, 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常利用“形式化”讨论方式。“怎么样才能让讨论有效进行”是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要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 并且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设想, 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后展开研究, 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研究方案做出一定的调整, 然后总结研究报告。这样, 通过具体的行动研究, 不断反思, 则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肯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观摩分析法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语文教师应多观摩、学习同行者的教课方式, 在观摩中, 学会分析其他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流程和原因, 通过具体的反思分析得到启发和提高。如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上《真正的英雄》一课时, 就遭遇了一个很出乎意外的情况:教学任务完成以后,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谈一下对课文的体会和自己的感受, 大家都会说:“我赞美这些英雄, 因为他们为国牺牲了”、“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好好学习, 将来为祖国作出贡献”等。正在兴头上时, 忽然一个学生“霍”地站起来说:“他们是英雄, 但人死了, 活着才最重要。”这句话一下子让班里本来融洽的气氛炸开了锅, 甚至有一部分同学表示了赞同。年轻教师慌了神, 不知道怎样处理, 只好微笑着说:“这就是你的体会?”草草收兵。其实, 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细节, 能否妥善地处理这种突发状况不仅可以看出教师是否有相应的教学机智, 还可以看出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教师是否对学生的成长进行了正面的引导。

五、结语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④。叶澜教授充分点明了课后反思的重要性。确实, 将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到底, 可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收获, 都能由此得到满足。

注释

1崔定朝.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甘肃教育.

2张德江.教师教学反思中的自我提问.

3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上海特级教师)

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第8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教学语言文字的同时, 必须结合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 挖掘教材的育人点,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 使学生在德智两方面均得到发展。凡是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 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 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 加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人才的需求, 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已迫在眉睫。

我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 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现将我的几点思考浅谈如下:

一、在课堂内外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1. 认识汉语的美。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运用汉字的人比运用其他语种的人更具有想象力。汉字的特点是方方正正, 单从一个“人”字的写法上, 就可以看出老祖先对我们人类寄予的厚望———做一个顶天立地、正正直直的人。汉字的字形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力, 而且, 汉字的创造空间非常大, 我们知道, 中国汉字不过几千个, 词汇却浩瀚如海, 并且词汇的内涵丰富、韵味无穷, 我们会在阅读中发现汉字的美感, 感受汉字的魅力, 热爱祖国的语言。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语言的人, 又怎能谈得上热爱自己的祖国?我想, 培养学生热爱汉字, 热爱自己祖国历史悠久的文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同时, 这又是提高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第一步。

2. 挑选格言式的句子重点讲解。

在人类历史上, 曾留下过许多晶莹璀璨、光芒四射的格言, 这些格言使许许多多青少年走上成功之路, 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言, 是人们从文学作品中挖掘、摘引、精选出来的。现在语文课本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 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 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 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 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 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 我们应紧紧抓住, 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 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

我们在讲解《岳阳楼记》时, 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 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 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讲解鲁迅小说《故乡》, 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 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 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由于作品中格言式的句子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 学生易记、易背, 把它挑选出来重点讲解, 这对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 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3. 利用语言的形象性和事例的生动性, 激励感染学生。

语文教材语言的形象性与生动性特点, 决定了熏陶感染的深刻性。形象生动的语言容易深刻感知, 容易引起想象联想, 容易激发情感。

在学习《邓稼先》一文时, 正值“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圆满成功。举国欢庆, 这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伟大里程碑, 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成就, 全体中华儿女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契机。“两弹一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在他身上没有神秘的色彩, 没有耀眼的光环, 有的只是他“置身沙漠, 碎首黄尘”的一腔热血, 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课文从中国近100年来“任人宰割”的历史说起, 将人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 从而赞颂邓稼先的精神和他所创立的功勋。从中国屈辱的过去到今天屹立于强国之林。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 情感的产生又会进一步深化情境氛围。在这样“情境相生”的氛围里, 爱国之心、报国之情由然而生, 学生一改往日沉闷, 纷纷积极发言, 把自己通过看书和从网上看到的事例都讲了出来, 讲到中国受屈辱的事例, 人人气愤, 听到壮国威的事例, 个个振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受到了一次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以身垂范, 为人师表, 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是寓德于文成功实施的基础。

有人说, “学生的身上有老师的影子”, 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道德影响力,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到, 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教育过程中的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性, 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甚至是终生洗刷不掉的影响。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一位教育家这样说。“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要以人格塑造人格, 教师的人格感召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潜移默化中传输着某种信息, 引导学生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如何自珍、自爱、自尊、自重, 从而在认识真、善、美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关心社会, 逐步培养出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育德功能, 不仅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提高教学能力, 更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 提高自己对课文道德、情感主题的品评水平。只有教师自己从课文中受到感动, 才能把课文中的情感点传递给学生。只有教师自己对文中的精神境界向往, 才可能使学生确立学习仿效的决心, 实现知、情、义、行的良好结合, 使语文教学在中学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最后, 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自我教育上。

人和动物不同, 具有自我感觉、自我意识, 能认识自己, 进行自我教育, 使个性品质得到完善。也就是说, 自我教育就是自己努力获得良好的思想品质, 它以自我意识为条件, 通过自我努力来实现。

中学语文课具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条件。在文学课文里, 描写了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 表达了人们不同的愿望、追求和理想。学生阅读课文, 就能够间接地洞察社会, 洞察历史, 领会做人的道理, 思索人生的道路, 在道德上进行自我认识, 受到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 只要我们细心挖掘, 语文处处有德育。

历史在前进, 时代在发展, 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 但万变不离其宗, 教育人、鼓舞人、鞭策人、陶冶人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因为它能给人的启迪往往是从外在精神到灵魂深处的升华, 它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完美的人格力量, 这正是秉承了人文思想的精髓。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

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 第9篇

一、营造气氛, 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 我认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造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愉悦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培养学习兴趣。

例如, 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 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 为学生播放《水浒传》中跟课文有关的一段视频, 学生看了以后情绪激动, 兴趣盎然, 这样自然而然就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自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 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 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 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 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 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 个个踊跃讨论, 积极发言。

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 改变旧的学习状态, 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才能融会贯通, 终身受益。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兴趣

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掌握知识是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的, 语文教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 也可以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上的直观教学, 主要是模拟直观, 它是通过对实际事物的各种摸拟形象而进行, 包括实物、各种教学图片、图表、幻灯片、教学电影等。结合课文让学生揣摩这些画面, 可以收到自然受感染的作用。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勤做幻灯片, 利用电脑制作灵活多样的课件, 以丰富教学内容。

四、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富有文彩。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在教学中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有的教师讲课讲得有声有色, 学生愿听也乐于听, 且意味盎然。有的教师讲课整节课是枯燥无味的, 只知道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写画画, 用黑板语言代替教学语言, 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是意味索然, 不愿意听。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听起来有点头痛”。

魏书生老师的课之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 就是因为他注重教学语言的运用, 整堂课是轻松愉快、幽默风趣、文彩飞扬。正如魏书生自己所讲“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这种笑就会自然而然地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 学生在愉快中迅速掌握知识。

五、教师要转换思想, 站在学生角度授课, 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还普遍存在教学方式是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灌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其实质还是应试教育淘汰教育, 与现行教育相悖而行。新课程改革, 不仅对课程做出重大变革, 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提出了要求, 要求教育者要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要求受教育者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学习, 达到师生互动。为了做到以上这些, 每周拿出两至三节课的时间, 让学生来讲课, 主要针对阅读课文。

首先要求学生备课, 写出教案, 这样为了把课讲好, 学生会不惜余力去吃透课文。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还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辛苦, 更进一步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

通过学生自己讲课, 让学生做到心到、口到, 对整篇课文的结构、写作特点、思想内容, 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并且听课的学生也会不自觉地站在讲课人的立场去评价讲得好与坏, 而不是教师讲课时, 那种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六、搞好课外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

一位教育家说:“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 可以压缩于斗室, 可以充斥于广厦, 你给他多大的空间, 他就有多大的发展。”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去开拓、去创新, 让学生去做感兴趣的事, 从兴趣中发展兴趣。不要总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开展活动的目的是语文课活起来, 不要局限于上、下课的形式, 形式多变一些, 寓教于乐, 让学生学会在玩中获得知识, 这也是培养学习语文兴趣的最终目的。

(一) 组织竞赛

教师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 如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竞赛活动结束后, 教师可将获奖作品配上作者的照片在学校橱窗内展出。这样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鼓舞学生的语文学习劲头, 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语文学习氛。

(二) 鼓励阅读

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 语文知识是丰富的,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必须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 培养兴趣, 开启心智。为此, 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周读一篇美文, 每月读一本好书, 寒暑假则可以要求学生读1-2本好书, 写一篇读书心得或体会。此外, 每学期教师还要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召开两次阅读心得交流会。这样, 学生读书的热情高涨了, 阅读积极性就会被大大调动起来, 进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此外, 每学期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郊游, 让学生放松身心去观察自然, 感受自然, 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一些放松。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强。

语文课堂怎样进行有效的导课教学 第10篇

一、从解释课文题目开始导课

题目是一篇课文的眼睛, 引导学生从分析课文题目入手研读课文, 使大家都对课文有一个直接的第一印象, 易于被每位同学所接受。因为文章的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解释了题目就等于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结构。

如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 我引导学生分析:从题目中可知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个地点的事?学生答道:“百草园、三味书屋两个地点的事。”我接着引导:“本文哪些段落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学生很快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样也便于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爱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 所以通过故事导入对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所讲的内容, 选一个特别有趣的小故事来导入新课会使学生兴趣激增。比如在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我们可以有意选择鲁迅小时候爱书的故事来讲。一方面, 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了解作者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 还可以启发学生要培养自己爱看书、爱读书、爱抄书的好习惯。

二、从介绍课文的写作历史背景导入

作为中学生, 他们的知识储备已达到一定的层次。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对历史的记载和传承, 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记载了人类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一个民族的文学和其发展历史是紧密相连的。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理想抱负使他们对过去发生在世界的大事的关注也特别强烈。因此, 通过对作品历史背景的分析导入新课, 常常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海燕》时, 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它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01年, 当时欧洲发生了工业危机, 革命斗争正在动摇沙皇统治的根基, 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 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正当此时, 高尔基在1901年2月19日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抨击沙皇的尖锐演说。3月12日, 他就根据这次斗争的经历, 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形势, 写了这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我们今天学习的《海燕》就是它的末尾一章。作者是怎样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的?在文中又是怎样热情洋溢地歌颂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那种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的?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的激励之下, 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学习之中。

三、利用相关的课文进行导课

利用相关的熟悉课文进行导课, 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情绪, 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 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为导入的一个点, 既合学生的口味, 也有利于展开教学。例如, 教授《范进中举》这课时, 一上课我就告诉他们, 在封建社会, 科举制度残害的人不单单孔乙己一人。由于刚学过鲁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一文, 同学们已经对那个被封建教育残害的孔乙己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趁机向同学们介绍了即将要学的《范进中举》, 文中写的是一个和孔乙己极其相似的人物, 他为功名富贵挣扎了一辈子, 结果在中举之后却喜极而疯, 他就是本文要学习的主人公———范进,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的残酷及当时世态的炎凉, 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 也为他们跟文中主人公范进的悲惨命运作对比, 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做了铺垫。

四、设置一定的课堂悬念导入课文

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 使学生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 而后自然导入新课学习, 这样设置悬念导入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追根朔源的心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疑”是学习的起点, 有“疑”才有问、有究, 才有所得。当面临问题时, 面临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 他们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应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 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 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揭开“谜底”中来。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其集中注意力听讲,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我在上《孙权劝学》时, 首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三国时的吕蒙吗?吕蒙战胜过关羽你们知道吗?为什么吕蒙能战胜关羽呢?”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 通过积极讨论自然就能解开“学习的重要性”这一主题了。

进行语文课的教学 第11篇

一、请兴趣做老师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文章时,不能只向学生讲述阅读的技巧,而要时时刻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知、理解及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优美的词句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小学生正处于精力分散的时期,对事物缺乏持久的热情,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学习阅读的兴趣,一旦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就可以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喜欢上阅读,只要学生能够读懂一些简单的句子,教师就要及时表扬;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够做到初步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初步感受文章各个角色的情感,能够初步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能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这样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二、传授阅读技巧

在课堂上,教师会向学生传授阅读基本功,但这对学生阅读课外报刊书籍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引领者,需要在讲述语文课文的同时渗透性地向学生传授阅读技巧。比如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每一个自然段的中心思想和对每个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告诉学生主旨句一般是每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找出文章中对人物的描写语句。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0课文章《爱迪生救妈妈》,第二段“环顾四周” “迟疑”等词是对医生的动作细节进行描写。文章第一自然段是总括爱迪生从小就喜欢动脑,接下来举例说明爱迪生喜欢动脑,文章用了总分的结构。这就可以让学生在爱迪生的故事中掌握阅读的技巧,这些技巧能够应用到课外书籍中,对以后学生的写作有积极意义。

三、营造阅读情境

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作为一名引导学生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时刻营造适合学生阅读的情境。比如可以利用早自习的时间,安排学生自行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为学生收集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报纸、儿童名著等素材放在班级的图书角;每周为同学们安排一节课用于互相交流,推荐自己这周阅读的好书,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时,要结合本节课的主题调动学生的感官,将学生带入课文中,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以此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0课《北京》,在讲解这一课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放映北京的天安门和交错的立交桥,以声音和画面的形式体现首都的恢宏大气,听觉和视觉效果可以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直观感受,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阅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自豪感。

四、加强自主阅读意识

在最初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与学生阅读能力相匹配的文章,但在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将兴趣作为学生广泛阅读的切入点,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阅读习惯。教师进行宏观引导,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忧作者所忧,喜作者所喜,真正与作者对话,享受阅读的乐趣。

总而言之,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阅读理解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将阅读教学放在整个语文教学的突出位置,并且时刻贯穿于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技巧、为学生营造阅读情境、加强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从这四个层面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出一批有思想、高素质的综合性型人才,为祖国的人才建设打好基础。

进行语文课的教学 第12篇

所谓课堂评价指的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精彩的评价似甘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似火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焰, 激励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是, 静观现在语文课堂, 发现许多教师似乎走进了一个模糊性的评价怪圈。

例一:课堂上, 一位学生朗读完课文后, 教师表扬他:“你读得真棒!”接着问:“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能比他读得更好吗?”又一生起来读, 老师仍然是表扬:“你读得也很棒!”之后继续教学。

这种内容贫乏、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评价语言给人的感觉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这个学生读得棒在哪里?不得而知, 又有什么不足?也不知道。那如何给后面学生明确的指导超越他呢?第二位学生读完后同样得到了表扬, 未有清晰的语言加以评价。像这样的课堂评价无的放矢, 赞美多而滥, 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心灵, 根本达不到评价应有的效果。只有使赞美具体化、精细化、真实化, 避免空洞乏味, 才能让学生感到新奇并产生激励效果。

例二:课堂上, 教师将五角星作为奖品, 只要答对一个问题, 老师就会为其发放五角星。学生为了得到奖品, 表现得非常积极, 而老师却在讲台与课桌之间来回奔走, 忙着发放奖品。这样的课堂看似师生互动积极, 气氛热热闹闹, 但课堂效果不佳。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五角星、小红花、小红旗等奖品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盲目地为追求课堂短效而为之, 则是得不偿失的。长此以往, 会使有些学生把得到奖品当做一种追求, 而把“学习”这一主要任务置之度外。且教师总惦记着发放奖品, 影响课堂教学连贯性, 使教学效果降低。

例三: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 问生:“学习了这篇课文,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生答:“我喜欢蔺相如, 因为他机智、勇敢、聪明。”另一生答:“我喜欢赵王。”师未做评价, 此时有学生答:“我喜欢廉颇。”师马上追问:“你喜欢廉颇什么?”课后老师问学生:“你为什么喜欢赵王?”他回答:“因为赵王善于发现人才、利用人才。”如此有个性的见解, 教师在课堂上却视而不见, 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以上例子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中。那么,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评价呢?笔者认为, 语文课堂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堂评价, 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 使学生在有效的评价中健康成长。

一、善于倾听捕捉, 找准评价的落脚点。

课堂上, 常听到老师评价学生时诸如:“好的”、“不错”“嗯”这样的评价语, 单调乏味, 不能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 实现评价的自身价值。著名语文教育家周一贯说:“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学生的言辞, 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 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由此可见, 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聆听学生的每一句话语, 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才能及时作出回应, 全面地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加以有的放矢的评价。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是否善于倾听直接影响课堂评价的好坏, 也直接决定学生对老师评价的接受程度。我想, 教师的评价应该源于对学生真诚的爱, 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 即找到学生个性化表现的落脚点, 以恰当的评价调控学习过程, 增强学习效果, 实现情感内化, 使评价获得最大效应。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诗时, 请一位学生诵读, 那位同学读得使其他同学都笑了。面对这种情况, 窦老师说:“同学们, 请给他掌声。刚才他“敲”字读得特别重, 有同学知道“推敲”这个典故吗?”窦老师抓住那个同学读得好的地方及时表扬他, 让他觉得自己被老师肯定了, 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同时, 也巧妙地引出了下面的内容。

二、有效运用丰富的口语评价

口头评价具有直接、快捷等特点, 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语文教师的评价语对学生而言, 就是解答的价值点, 是学科知识的关键点, 是知识获取的选择点。课堂上的评价语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和教学智慧的全面展示, 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教师的评价语, 如果能拥有一本书的容量, 课程就具备了厚度。师生交流时情感的高度、精神的高度便隐藏在有效课堂逐渐积累的厚度里。

1. 表扬式的激励性评价

教师积极的评价语言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 是抚慰学生心灵的春风。相反, 教师消极的评价语言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 新课标指出:“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评语,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课堂上老师不应该吝啬赏识与赞许, 及时送上“你的眼睛真亮, 发现这么多问题!”“会提问的孩子, 就是聪明的孩子!”“你倾听得仔细, 耳朵又灵, 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你的表达特别清楚, 让大家一听就懂!”等等。

有一个男生平时比较喜欢看课外书, 所以课堂上遇到课外知识拓展时, 总能侃侃而谈。我惊叹于他知识面之广, 忍不住表扬他:“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有些知识老师都不知道呢, 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那位同学听了, 眼里流露出自豪和兴奋的神情。回家后, 他把我的表扬告诉了妈妈, 而且越来越喜欢阅读课外读物。

2. 批评式的非激励性评价

评价要重视表扬的激励性评价, 但不应偏废批评式的非激励性评价。批评与表扬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二者不可缺其一。这里所谓的批评不是板起脸孔的呵斥, 不是令人无地自容的挖苦, 更不是贬损人格的辱骂。批评同样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批评需要智慧, 批评要讲究艺术。笔者以为有两种效果较好的非激励性评价方式值得借鉴:

(1) 期待式批评。

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提醒或纠正学生的缺点或错误, 并寄予希望。有一个女生因为胆子小, 总是不愿举手发言, 每次都是被动发言。有一次, 老师叫她回答问题, 发现她回答得很好, 就是声音小了点, 于是老师鼓励她:“你的想法很有创见, 可惜同学们听不清这么精彩的答案, 能再说一遍吗?”小姑娘亮亮的眼睛告诉人们她非常激动, 当她再一次提足音量回答同样问题时, 自信在教室里弥漫开来了。

(2) 幽默式批评。

幽默式批评即寓批评、否定于诙谐之中, 当然, 做否定性评价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幽默性, 时刻保护学生自尊心, 努力营造一种无内心压力的安全教学氛围。如教学《惊弓之鸟》, 当学生找出是“嘣”这个字让大雁掉了下来时, 老师让学生读读第五自然段, 也就是描写更羸拿弓吓大雁的句子, 当读到“只听嘣的一声响”时, 一个学生读得比较小声, 老师微笑着说:“你这么读, 连老师在你身边都没听到, 又怎么能吓到天上的大雁呢?”教师用富有趣味性的语言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

(3) 自省式批评。

自省式批评的最大优点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而效果往往比较持久。课堂评价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反馈信息, 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 并给学生再次尝试的机会, 使学生给自己提出更高标准, 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扬长避短。

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 老师让学生用朗读表现对“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这段话的理解。有个学生第一次读得不够到位, 老师说:“你朗读的声音很响亮, 可在老师眼前只看到一小片树林。”她说:“那我再读一次。”第二次这个学生读得有进步了, 老师睁大了眼睛向远处望:“嗯, 我眼前的树林面积大了许多, 但还称不上是海洋。”第三次她感情充沛地读了一遍, 老师用惊讶的语气说:“呀!我真的看见了小兴安岭的林海了, 好美呀!”在这种形象幽默的语言激励下, 学生能自我反省, 兴趣浓厚地一次又一次尝试, 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真诚运用生动的非口语评价

教师的一个会心眼神、一个真诚微笑、一个夸奖手势、一个轻轻抚摸等这些无声态势语言评价只要是发自内心的, 同样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在课堂中, 老师不要吝啬竖起肯定的大拇指, 不要吝啬投以孩子们赞许的目光, 同时应用心关注学困生及课堂“沉默”者, 走过他们的身旁, 送给他 (她) 一个灿烂的微笑, 课堂讨论时, 轻拍他 (她) 的肩头, 说一句鼓励的话, 捕捉他 (她) 身上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 让它发出同样耀眼的光芒。除了态势语言评价外, 还可以采用标志评价、书面评价、竞赛评价等方式激励学生学习。

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 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 使学生对自己提出更高标准, 在一次一次的练习中扬长避短, 而这绝非一日之功。它虽生于即兴, 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和文化修养中。老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评价行为, 研究课堂评价策略, 只有这样, 才能建构属于自己的课堂评价艺术。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移动协作下一篇:计算和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