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式体验范文

2024-05-21

想象式体验范文(精选3篇)

想象式体验 第1篇

关键词:体验式德育,实施途径,优化策略

一、体验式德育的发轫及其实质

体验式德育理念源自杜威(John Dewey)“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也来自于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认为,强迫儿童遵守表面的、形式的规则,无助于培养儿童高尚的品德。要培养儿童的美德,首先必须唤醒其内心的求知欲和良知,进而激发其对外在的事物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利用体验现实生活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林哈德与葛笃德》就是其体验式教育实践精髓集大成的经典巨作。体验式德育是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的观察、参与、思考等自我体验方式,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从而达到加深知识理解、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提升实践能力、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1]。但就实践层面而言,究竟什么是体验式德育,如何实施体验式德育,在教学一线依然存在模糊的认识,影响了实践效果。

人的道德行为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情感体验不仅是道德认识的动力,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统一的基础[2]。因此,体验活动要突出和道德认知活动的一致性。有些学校实施体验式德育的方法是组织活动,但这些活动究竟为了让学生体验什么,最终是为达到何种目的,培养学生哪方面的品德,体验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等,这些关键问题学校并未予以充分考虑。体验式德育和实践导向德育的差别,体验活动和一般社会实践有何区别,如何提高体验式德育的效果更是实施体验式德育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体验式德育的精髓在于这种德育活动是通过创设一个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使被体验者在此情境中作为主体去感受并形成体验,而非使体验者在客体位置作为旁观者置身事外去观摩。例如,同样看一场电影,有人将自己和剧情融为一体,随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而喜怒哀乐,甚至流泪;也有人将电影看作是假的,根本不为所动。前者看了这场电影是体验,后者则仅仅是观摩而已。体验是自觉的,只有个体有体验的愿望,才能自觉去体验,也才能达到体验的真正目的,没有人能够成功地强迫别人去体验。因此,体验式德育通常是和主体式德育相结合的,只有以学生为体验过程的主人,发挥其能动性,体验才能深入人心,产生持久而深入的效果。

有别于一般基于实践的教学活动,体验式教学实质是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外部环境中的事物,并内化为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人类学习的实质是感受信息并改变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用感觉器官采集到的环境信息只是粗浅的原始材料,通过大脑思考加工后才变成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才能成为融入血液的行动依据。例如,同样看到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的老人,个体的表现是不同的,有人表现出同情但没有行动;也有人非但同情,而且伸出援手上前搀扶;但也有人视而不见,显示出极度的冷漠。因此,体验过程是一个将外部信息和个体内存认知结构统一的过程。有人通过体验,改变了原来的认知结构,新的信息在原来的基础上完成了同化过程,这是比较顺利和幸运的;还有人通过体验,从外部世界感受到的信息和自己原来的认知结构相去甚远,此时他(她)就要经历一个新的信息和原来认知结构的冲突过程,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体验就获得成功。反之,若新的信息和个体原有认知结构完全抵触,那么顺应过程就很难完成,此时新旧知识就要“掐架”,最后两种知识分道扬镳,个体完全排斥新的信息和知识,体验过程失败。例如,有位知青出身的单亲家庭母亲,含辛茹苦地独自把孩子养大。为教育子女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拿出自己当年当知青时穿过的旧衣服,希望孩子能够穿一穿,体验一下自己当年的艰苦经历,结果遭到孩子坚决拒绝,还导致其极度反感,这样的体验完全背离了家长教育子女的初衷,效果适得其反。

实际上,体验方式多种多样,要达到教育目标,体验的途径和方法也有多种。比如,教师在解读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假如自己从此再也看不到光明的那种心情,借助课文描述,发挥想象力来体验盲人的痛苦经历,以及在长长的黑暗中忽然看见光明的喜悦和激动。此外,也可以用更贴近实际的方法去体验。例如,著名歌唱家韩红曾经亲自发起并参与了一项“假如失去三天光明”的公益活动,用黑布蒙上自己眼睛三天,然后和盲人生活在一起,感受盲人的痛苦,从而激发对残障人士的同情和爱心。可以发现,体验教学和一般实践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体验教学强调用心、用脑去感受外部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而一般实践教学注重用眼、耳、鼻、舌、手和身体去感受外部世界。

二、体验式德育的特点及实施要略

(一)体验活动要追求真实性

体验活动要强调真实性。在真实情境下的体验活动最有感召力,真实的事物最容易打动人、感染人。为此,可利用参观、实习、拓展训练、做义工、学雷锋、帮助残疾人和孤老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环境中实施体验式德育。康德说过,教育最大的秘密就是使人性变得更完美。以康德的观点,改善人性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道德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实践的知识’‘缄默的知识’”[3],现实中的应试和说教式德育对于改善人性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会适得其反。社会是一所大学校,从中可找到能使人性变得更加美好的教育元素。人是群居动物,人性的完美体现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就不难从社会环境中找到实施体验式德育活动的途径与方法。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助残活动,学生在帮助残疾人的过程中体验健康身体的可贵,也萌生助人为乐的爱心;组织学生参观中华艺术宫,使学生体验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组织学生帮助孤老,让学生感悟青春的宝贵,萌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同情心;“体验式拓展训练为学校体验式德育提供了一种值得探索的新途径”[4],组织学生参加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克服艰难险阻的关键时刻,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养成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体验活动要凸显感受性

体验活动要凸显感受性,除在社会情境中体验各种感受,也力求在课程中实现体验式德育。要发掘课程资源,借助课程中能够打动人心的丰富育人情节,构建故事风格的体验情境,实施体验式德育,体验教学的机会在课堂中随处可见,体验德育在课程中也大有用武之地。例如,有一位从事美容美发教学的中职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角色互换的方法,让学生互为美容师和顾客进行美容美发技能训练,启发学生在当美容师时要体验顾客感受,动作要轻柔、准确、到位,尽量不要给顾客造成不必要的不适感,同时又要设身处地地为顾客着想,根据顾客的脸型特点为其设计最为适合的发型和装饰。对于扮演顾客角色的学生,教师要启发其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在将来做美容师时如何最大限度让顾客满意。这样的角色互换体验式学习对于将来从事服务类工作的学生的德育颇有裨益。体验式德育的精髓就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将心比心的思想,就会设身处地替服务对象着想,就不会做出违背职业道德与良知的事情。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能将心比心,体验他人的感受,社会就将变得更加美好。体验活动就是要体现对他人心态的感受,即通过体验式德育养成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优良品质。

(三)体验活动要注重迁移性

檀传宝教授认为,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即实现德育过程的审美化),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价值。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两个方面就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5]。这表明价值观念具有迁移性,即从个体欣赏的事物中获得正迁移(强化),从个体厌恶的事物中获得负迁移(削弱)。体验活动要利用迁移性,善于利用仿真情境产生体验感受。如借助电影、电视、慕课、微课等视频和音频资源,形成数字化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和真实情境一样的感受,进而将这种感受迁移到真实生活中。21世纪以来,随着数码技术和影视艺术的快速发展,影视艺术作品对于人的视觉的感召力和震撼力越来越大。体验教学不仅可以借助真实的社会环境和课堂的人文资源,也能借助优秀影视艺术作品,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体验式德育并不需要很多语言,但情境创设一定要和学生状态高度匹配,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有一位中职班主任教师,在批阅学生周记中发现有一位学生曾经看过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从而对希特勒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周记中写道,“我就是佩服希特勒的奋斗精神,要学习做他那样的人”。看了周记后,这位班主任急在心里但不动声色,没有马上找他谈话,而是第二天请他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完电影后,学生主动对班主任表示自己错了,电影中希特勒泯灭人性的屠杀犹太人的情节使自己心灵受到震撼,自己以前实在太幼稚和愚昧了。就这样,这位班主任没有说一句话,就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想法,其巧妙之处就是将学生从电影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迁移到现实中。

三、提高体验式德育有效性的关键举措

(一)了解体验对象的现存认知结构,创设情境,加强针对性

苏格拉底认为,如果能证明美德是知识,那么美德就是可教的;如果美德不是知识,那么美德就是不可教的。在此,笔者无意讨论美德是否是知识,但坚信美德是可教的,否则德育便毫无意义。不可否认,德育对于受教育对象的有效性与其现存的认知结构有关。实施体验式德育,就是要了解学生心态,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究竟对什么感兴趣,要把握体验对象的当前认知结构的缺陷,针对他们的优势、弱点和兴奋点对症下药,加强体验活动的针对性。教师要在体验活动开始之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一些讨论思考题,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更好地完成体验活动,取得更佳的体验效果。要注重情境创设,体验式教育是由外达内的过程,是一个经验被唤醒进而引发内心认同并表现出相应行为的过程,所以情境创设极为重要。一个好的情境不仅能够让受教育者置身其中,更能够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在忘我的情形下打通由外达内的心智通道,从而得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6]。例如,笔者在教授《实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咖啡店“价目表设计”这一节内容时,针对学生自我意识强、不善于考虑他人感受的特点,带领他们来到现场让他们体验咖啡店的场景,要求他们调查老年顾客、年轻白领、中年企业家、儿童等不同身份顾客对价目表的要求,并设身处地换位体验顾客的需求,如适合老年人的价目表字要大而醒目,儿童喜闻乐见的价目表要卡通活泼且符合其视线所及高度,青年白领青睐清新优雅的价目表;中年企业家喜欢古色古香的风格等,以此培养学生将心比心、为顾客着想的职业道德品质,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分析体验过程的内在教育元素,心中有数,克服盲目性

实施体验教学时一定要分析体验活动的内在教育元素,不能忘记活动背后的育人目的和教育元素。要克服形式主义和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简单想法,力求将活动中的育人元素尽可能地发掘出来,克服活动的盲目性。为达到良好的体验目的,要围绕体验内容设计若干问题,要求学生做相应的理论资料累积,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体验的内容有全面清晰的认识[7]。然而,有的教育者设计的体验活动目的不明确,内在教育元素不清晰,有一定的盲目性。例如,有的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生到地处郊区的基地学农,但是学生体验的目的并不明确,还让学生用原始的耕种方式体验农业生产。目前农业生产早已从靠天吃饭和刀耕火种转变为尼龙大棚和机械化,再让学生去体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名曰“吃苦教育”,实际意义几近于无。所以,在设计和实施体验活动时一定要分析其中的育人元素,要贴近社会现实与学生生活,要做到心中有数,克服盲目性。

(三)引导体验对象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潜移默化,借助迁移性

在体验式德育中,借助迁移性达到教育目的是一种重要手段。比如,湘剧电影《园丁之歌》,讲述了一位名叫俞英的优秀教师,以满腔热情对待后进学生,用母爱感化班级中“皮大王”的故事。俞英看到“皮大王”不爱学习,但非常喜欢玩小火车,于是就和他一起玩小火车,得知他希望自己长大后当一名火车司机时,俞英就启发他,当火车司机也需要许多科学文化知识,不打好基础将来是无法胜任工作的,通过耐心细致的启发引导,从而成功地将“皮大王”的兴趣从玩小火车迁移到学习上来,最终促使了他的转变。俞英根据教育对象的兴趣,借助一个假想的火车司机的情境,让后进学生体验当司机的过程,巧妙地将其对火车的兴趣转移到了学习上。又如,在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写生、欣赏艺术品等机会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鉴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对文化艺术品以及自然人文景观的敬畏和热爱。

(四)评价体验结果的持久影响效果,立足长远,注重前瞻性

学校德育的重要职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因此,评价德育有效性要着眼于长远,要有前瞻性。“‘体验’作为一种复杂的身心汇通、情理交融、知行统一的活动,最重要的是道德教育是否与体验者发生了实际的情感关联。在成效评估上既重结果,更重过程”[8]。作为全部教育转型和整体社会改造的最重要指标——公民教育概念的确立,其实质追求乃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与教育价值的确认、一种社会整体和核心现代化的追寻[9]。体验式德育不同于知识性德育,不宜以考试、测验来评价其效果,也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体验式德育是以影响人的品德、意志、价值观为目的的长远的德育活动,对其效果的评价要立足长远,注重其持久效果,并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站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高度。检验体验式德育的效果切忌用简单的量化手段来评价,以防将原本非常愉快而有意义的体验过程变成学生的负担和望而生畏的作业。评价体验德育有效性可借助大数据技术,采集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等信息,作为反映体验德育有效性的因变量,将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状况作为自变量,用专业统计软件分析这两者间的关系,且要经过一个阶段的体验式德育活动,以学生公民素养是否有所提高为准,而不是简单机械地针对单次体验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来量化评价体验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桂琴.体验式德育的实践操作[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8):45.

[2]陈德静.以拓展训练为载体的高校体验式德育探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01.

[3][8]冯小仙,马夏牧.关爱教育理念下的“体验式德育”[J].上海教育科研,2014(8):68.

[4]何文明.体验式拓展训练对中职生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与教育,2009(1):70.

[5]檀传宝.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07.

[6]陈德静.以拓展训练为载体的高校体验式德育探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03.

[7]刘晓雯,黄少基.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索——基于体验式德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45.

驱动想象 体验高超 第2篇

奇巧人王叔远以“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桃核,“为人五;为窗八……为字共三十有四”,本已显出高手本色。如果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只囿于此等境界,那他的确算不得是出色的雕刻家。他的至高境界在于:他能把欣赏者的目光从“径寸之木”上引入到一个无比巨大的时空。凭借细节的暗示,让欣赏者展开无尽的想象,从而获得忘我的艺术享受。为了在“八分有奇”的核舟上开拓出一个广阔的空间,形成“方寸之中别有乾坤”的艺术效果,王叔远在核舟的小窗上两侧刻上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行文字——真是神来之笔! 魏学洢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就对此作了交代,证明他已深刻体会到雕刻家的匠心所在,认为这两句话是欣赏核舟达到至高认识层次的金钥匙。因此,这两句话也应成为我们更有效解读这篇文章的金钥匙。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启发学生借助核舟上刻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来进行想象、体味其中的意趣,把小小核舟放置于曾经“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强虏灰飞烟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长江赤壁。作者在文章开头交代的这两句话为学生的想象设置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立足点和平台。眼前的核舟是实景,想象中的赤壁是虚景,实景和虚景共同构成一个无比巨大的时空,含蕴着核舟的诗情画意和情趣之妙。以小见大,化有限为无限——可见雕刻者匠心独具。

如果说,作者以“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来形容王叔远的微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的话,那么也未必能够说明清楚王叔远微雕艺术的绝妙境界。王叔远不仅通过形态各异的造型赋予人物以不同性格,而且还赋予那些静止的人物以思想情绪,使他们以不同的性格鲜活起来。静止的核舟也灵动起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带着核舟的欣赏者和《核舟记》的阅读者,走进《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描绘的无比空灵的世界,苏轼在两文中流露出来的种种情绪被作者巧妙地移植到核舟人物的身上。让学生对各个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以及环境中的声响等进行想象。如:“苏、黄共阅一手卷”,手卷上的内容可能是什么?鲁直“如有所语”,他在说什么?“椎髻仰面”的舟子“若啸呼状”,他在啸呼什么?他该不是受了苏轼等的情绪的感染,也附庸风雅在那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吧?好像也不是,应该是那些粗俗的小调。并让学生用文字把这些写出来。

通过这样的想象,王叔远便让静止的核舟在欣赏者或阅读者想象中随江水荡漾起来,小舟的周围开始出现各种音响,星光、月光在黑黝黝的高山之上交相辉映……

文章中还有很多细节耐人寻味,值得认真探究、合理想象。如:“舟尾横卧一楫”。抓住“横卧”二字,结合虚幻的背景进行想象,可以体会到,当时小舟顺流而下、随波逐流的情状和苏轼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醉意山水,尽享“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的悠闲,苏轼的心情在这里释解,佛印在这里开怀,就连那粗俗的舟子也忘情地“右手攀右趾”“啸呼”。愉快、恬静的情绪在这些静止的人物间传递。

以上这些才是雕刻家王叔远要表现的、作者魏学洢要说明的最高境界。桃核虽不值一文,王叔远却能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核舟是“修狭”的,王叔远却能在有限里容入无限;雕刻的人与物是静止的,王叔远却能在静止中显出灵动、精细处透神韵……这就是王叔远的“灵怪”之处。对于“奇巧人”王叔远的这件“灵怪”作品,魏学洢以极其精练简明却又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进行了条理分明而准确的说明,其文字不可以说不“灵怪”。王叔远的这件“灵怪”作品核舟是内容,魏学洢的作品是形式,二者结合得十分完美,相得益彰。

在课堂上,我们启发学生从玩味文章的语言入手,充分展开想象,不仅能更好体会到艺人王叔远技艺的精湛“灵怪”,更能体会到《核舟记》这篇作品杰出的艺术魅力。——借助想象的翅膀,我们的课堂也能攀升到一个更高的理想境界。

浅谈“体验式”德育 第3篇

一、“体验式”德育的含义

“体验式”德育的提出已经有不少年头了, 很多学者也给它下过不少定义, 我认真阅读了其中一些, 归纳出几条“体验式”德育的特点:

(1) “体验”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从实践中体会人生的道理。

(2) “体验”是通过行动来体现的, 在自身行为的规范中, 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3) “体验”是要调动一切感官和情趣, 重新认识自我, 塑造自我, 提升自我。

撇开以上这些专业性的表述, 光从字面上去理解, 估计我们每个人也都能或多或少说出不少对它的感悟和理解来。其实, “体验式”德育强调体验,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教育的过程, 着力组织和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实践, 用心体验, 用心感受, 不断把全面发展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二、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的途径 (以我校为例)

(1) 以班级为单位的体验式德育活动———体验式主题班会、体验式学科教学课、体验式主题家长会等。

(2) 以学校为单位的体验式德育活动———“爱心义卖”献爱心活动、“迎着阳光———我们去远足”活动、秋季运动会、模拟法庭活动、我的校服我做主活动、学生的社团活动、以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

(3) 以社会为单位的体验式德育活动———关爱老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我为家乡献一计等。

三、“体验式”德育的优势

1. 转变了传统道德教育模式

传统的道德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 是一种知识性道德教育, 注重学生的道德认知。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 他鼓励孩子在做中学。不错, 生活化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而是让孩子通过亲身的经历自己去体悟人生的哲理, 自己去培养各种优良的品质。

2. 改变了学生的厌学行为

传统的教育注重结论的传授, 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和理解, 不管三七二十一, 就把正确的结论强加到学生的思想中去, 久而久之, 学生必定产生逆反的心理, 不情愿地接受, 最终也只会产生厌恶心理, 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体验式”德育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各种情感, 或失败或成功、或高兴或愤怒、或失落或满足, 种种这些都是学生的真情实感, 而恰恰在这些复杂的情感中, 学生得到了成长、得到了发展, 也恰恰是这些真实的感受, 对学生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激发他们去探索的欲望。

3. 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与同伴之间不能很好地相处。他们在教室里往往分成很多不同的“小圈子”, 学生之间遇到问题, 缺乏有效的沟通, 常以暴力来解决问题, 影响同伴之间的关系, 更影响了孩子集体观念的形成。“体验式”德育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打破了这些“小圈子”, 让他们学会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凝聚集体合力。

四、有效开展“体验式”德育的几点思考

1. 学生在体验活动后进行及时反思

体验式德育活动不能只让学生停留在活动过程中, 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后咀嚼回味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通过参加一系列的体验式德育活动, 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把内部反思与外部活动有机结合。每次活动结束后, 学生都会写下体验活动中的表现和心理感受, 进行自我调整、反思———在“他人角色体验”的基础上经历“自我体验”这个心理体验过程, 从而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把自己写的感受拿来和同学分享交流, 在交流中进一步自我评价, 取长补短。

2. 扩大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广度:学校和教师要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为学生搭建各种展示自我的平台, 如运动会可以让有运动天赋的孩子施展自己的身姿、文艺会演让爱好表演的孩子有用武之地、开办校报可以让文字功底不错的孩子展示自己的才能等。

深度:开展一次活动, 除了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 应放手让学生去做, 让学生去体验整个过程, 比如如何去和同伴沟通、如何去分配工作、如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等等。举个例子, 许多学生不喜欢穿校服, 因为校服不仅质量不好, 样式还特别陈旧, 为了让学生喜欢穿校服, 我校举行了一次“我的校服我做主”的活动。从前期收集学生的校服设计稿, 到选出大家喜爱的校服样式, 再到进行T台走秀;从活动策划到组织表演等一系列工作基本都是由学生来完成。我相信在策划这样一场活动过程中, 学生所学到的东西岂能是课堂学习所能比的!

3. 体验式活动要“小切入, 求长效”

“小切入”就是从家庭、学校、社会中借助学生能做、乐做的小事设计活动, 人人能参与, 人人都有收获, 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小事中细节的美好。

“求长效”就是坚持, 要把活动系统化。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也不是一次活动或几次活动就能培养的, 需要长期的坚持, 坚持才能成为习惯, 系统化才能不脱节, 循序渐进内化为品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想象式体验】相关文章:

体验经济与体验式培训04-13

体验式07-28

体验式阅读05-23

体验式商业05-29

行为体验式06-20

体验式学习06-29

体验式消费07-10

体验式英语07-20

体验式案例08-01

体验式培训08-08

上一篇:消防水炮灭火系统下一篇:手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