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组稿范文

2024-07-19

编辑组稿范文(精选3篇)

编辑组稿 第1篇

一、组稿课堂讲授和实际操作流程

为了方便学生在听完组稿理论和方法课堂讲授内容后,能够尽早展开组稿工作,笔者通常申请将第12周的“组稿理论和方法”提前至第11教学周选题策划论证结束后的第二天讲授,否则第11周和12周之间的一周时间会浪费掉。这样,从第11教学周选题论证结束到第13教学周会有两周的约稿时间。在展开约稿工作之前,任课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书稿的字数和原创性要求。通常,笔者要求每个选题的书稿必须达到10万字以上,其中至少有60%是直接联系作者获得的原创稿,另外40%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介搜集资料获得。向作者约稿可以充分锻炼学生与作者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约稿水平。经过多轮授课实践证明,利用两周时间,各选题组基本能够根据选题的内容完成约稿任务。

约稿要求:通常,学生过去没有组稿经验,初次与作者联系约稿,所以任课教师应该提前向学生交代约稿的方式和方法。学生通常采用面对面约稿、电话约稿和网络约稿等几种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约稿方式,各组都要根据本组选题的内容特点撰写稿件写作要求,向作者详细交代图书选题的宗旨,写作的语言文字风格、作品的体裁、内容特征、交稿时间等,并附以作品样例。以此避免口头交流造成的信息理解不对称,避免作者创作的作品与责任编辑(学生)的要求不符,延误交稿时间,浪费选题团队和作者的时间。另外,在各组同学向作者进行口头和书面约稿后,任课教师要提醒学生与作者保持联系,及时了解作者写作进度,确保作者按时交稿。

二、审稿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

第13教学周为“审稿理论”讲授周,共3学时。此周重点讲授“审稿的任务”“稿件的评价标准和要求”,此部分内容与后面的审稿实践具有延续性,为审稿实践积累基本知识和常识;此外,还要向学生介绍业界著名编辑的审稿案例,以加强学生对审稿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鞭策学生认真对待审稿工作,提高审稿能力和水平。这里笔者通常介绍周振甫先生的审稿工作,并以其《<管锥编>审读意见——附钱锺书先生批注》[1]为例,向学生介绍老一代编辑家审读书稿所具备的知识素养、对书稿和作者的负责精神以及崇高的职业道德。

审稿理论讲授结束后,第14周进入稿件审读阶段(经过2周,各组大部分稿件已经约到)。为了科学利用时间,避免浪费第13周和14周之间的一周时间,本周的审读实践课程需要申请提前至第13教学周“审稿理论”讲授的第二天进行。审稿实践硬件要求:每组带上所有稿件(电子版),至少两部笔记本电脑。另外,还要向学生交代审稿的具体要求,并用PPT展示出来。笔者通常作出如下要求:第一,本组成员之间互换所约稿件进行审读;第二,通读稿件:选出与选题主旨不符的稿子,选出质量达不到要求的稿子(标注是否需要退或修),对稿子中有疑惑的地方进行标注、记录;第三,全组讨论,确定录用的稿件;第四,填写本组的约稿及稿件录用情况总结表(详见表1)。该总结表可以为任课教师统计每位同学的约稿数量、评价稿件质量提供量化数据,以此为依据评定学生约稿环节的分数。当然,3学时的时间通常不能完成全部稿件的审读任务,课后,各选题组组长需要尽快组织本组成员完成剩余稿件的审读工作,并根据稿件实际情况重新设计图书的内容结构。

审稿后会出现的状况:大部分选题组会有内容或写作风格不符合选题要求的稿件,一部分稿子需要退回或修改;因不合格的稿件,会出现稿件总量、字数达不到要求的情况,选题组需要继续寻找新作者约稿或联系老作者改稿。此外,还有一部分稿件没有完成创作,需要继续联系作者。

所以,课堂审稿实践结束后到第15教学周的两周内,学生要做好上述遗留工作,以便第15周能够如期进入“稿件编校与图书排版设计”的讲授和实践考核环节。

三、稿件编校课堂讲授与实践考核

在各组审稿工作已经完成,所有稿件已经齐备的基础上,第15教学周进入“书稿编辑加工与校对”课堂讲授环节,共3学时。本周课堂讲授内容主要涉及《书籍编辑学概论》的第13章和14章,其中重点讲授第13章的“编辑加工的方式和方法”“内容加工”和“形式加工”三个内容,在讲授“内容加工”部分时要注意大量列举政治、学术、知识内容加工的正反方面的例子,在此基础上讲授编辑加工方法;第14章重点讲授“撰写加工报告和办理发稿手续”“校对的任务和方法”,其他可以略讲。

“书稿编辑加工与校对”课堂讲授完成后,要求各选题组组长向本组成员布置书稿编辑加工任务(可以以每位成员自己所约稿件为加工对象),在第15教学周课堂讲授之后到第16教学周之间的一周时间内对书稿进行“初加工”。

第16教学周为“课堂编校考核”周,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初加工稿带到课堂进行现场编校考核,共3学时。考核方式:各组成员(责任编辑)首先对自己的“初加工”稿进行“初校”,初校完成后,将稿子交付本组其他成员进行“二校”,如果本组成员人数为双数,可以互换稿件校对,如果为单数,以成员人数三人为例,可以以“A→B→C→A”的方式进行二校。另外,课堂编校考核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用PPT展示编校加工考核的项目,如字、词、句子错误,语法、修辞问题,知识性错误,常识性错误,逻辑问题等。教师要将这些要求打在PPT上,让学生明确编校实践考核内容。

编校考核的评分方法和原则:综合考虑稿件编校质量和稿件数量,以一校质量为主,参照二教质量进行评分。课堂编校实践的作用:第一,提高书稿的内容和文字质量;第二,实现对学生编校环节的考核。

第16教学周课堂编校考核结束后,任课教师需要用一周的时间来批改学生编校的稿子,并给出分数,本环节共20分。教师难以用一周的时间批改6~7部书的全部编校稿,笔者会选择每位同学校稿的前5页进行批阅,并根据这5页的编校效果给分。经验证明,通常学生的编校稿错误率很高,每页书稿(A4纸)至少遗留5处以上错误,除非原稿质量极佳。笔者一般会给遗留5处以内错误的编校稿扣2分,10处以内扣3~4分,10处以上错误扣5~6分。

四、图书排版设计实践

第17~18教学周为“图书排版设计”周,排版设计需要在机房进行,要提前向学校申请。实际上,第17周,各组还没有完成稿件的编校任务,除了任课教师批改的那部分书稿,还有大部分稿件没有达到标准,所以在第17教学周开课时,首先要完成这项任务。为了让学生认真对待这部分编校任务,使书稿质量达到更高标准,任课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策略。笔者通常要求,被扣2分以内的稿子,剩余稿件每页至少要找到5处错误才能维持原来的分数,否则要继续扣分;扣3~4分的稿子至少要找到8~10处错误,以此类推。错误率较少的选题组大致用1堂课就可以完成剩余稿件的编校任务,那么这些同学可以随时进入图书排版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辅文撰写与设计、封面与插图设计、正文排版。各选题组需要带一部正式出版的图书,参照其封面、扉页、版权页、目录页、书眉、封底等对本组书稿进行设计。笔者所在专业将《桌面排版》这门课程设置在《书籍编辑学》的前一个学期讲授,《出版美学》与《书籍编辑学》设置在同一学期,因此,排版和形式设计的理论内容在《书籍编辑学》这门课上不需要专门讲授。另外,笔者还与《出版美学》的任课教师协商,采取联动式授课的方式,即《出版美学》依据《书籍编辑学》的各组图书选题内容,指导学生完成封面、插图、版式设计任务,并将其作为《出版美学》的平时成绩。各选题组可以从本组成员在《出版美学》课上设计的作品中选择本组图书的封面、插图、版式样式。这种方式既节省了排版、设计时间,又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第17教学周难以在课堂时间完成图书设计排版的全部任务。在第17教学周课堂实践结束后,任课教师需要布置各组学生课后继续论证图书设计方案,在排版过程中进一步发现和修改书稿中文字、知识等方面的错误和问题。第18周为“图书最终排版设计”周,学生需要在课堂上确定图书封面、版式、插图;核对图书的全部辅文,重点关注版权页、目录、书眉、页码等内容;核准正文结构、文字内容并以PDF格式确定下来。任课教师对各选题组的图书正文和辅文把关验收后,最后可以印装成书。整书部分也是实践考核的一部分,分数为30分,笔者通常从形式、内容、结构、书稿质量、编校质量等几个方面扣分,然后用总分减去所扣分数即为本书得分。为了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笔者通常将整书效果分数设定为选题组成员的共同分数,即如果整书分数为25分,那么每位成员此环节分数即为25分。

五、结语

这种理论讲授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使《书籍编辑学》这门课程实现了从组织稿件、联系作者、审核稿件、整合成书、加工稿件、校对稿件、装帧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每位同学进行强化训练的目标。学生在系统的实践活动中,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实地体验了编辑出版工作的完整流程,切身地体会和认识到策划、编辑一部符合出版要求的图书的难度,认识到了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足点,明确了专业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编辑组稿“三招鲜”,让报道更好看 第2篇

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样、复杂。编辑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是缺少新闻,而是在同质化竞争的当下,对信息挖掘不够,缺少深度、思想和独特的视角。整合策划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编辑有独特的组稿视角。

发散性:帮助读者扩大视野

发散性思维又称辐射思维,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编辑组稿时,可以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选择和处理稿件力求多侧面、多角度、超时空、深层次,尽可能地将更丰富、有趣、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让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帮助读者开阔视野,获得阅读的价值。

当面临同质化竞争时,发散性思维的运用更显重要。2月3日,有媒体曝出卫计委关于金箔入酒征求意见的消息。次日,很多媒体的报道大多就事论事,围绕金箔入酒的可能性、再度征求意见的背景以及是否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等展开。但《天府早报》“酒醉金迷”一组报道就没有局限于这个思路,而是分别以《白酒加金箔喝还是不喝?》《金箔入白酒成本只多两元>为题,整合了两个版的文图,报道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各方观点,还整合了“富者食金”、“入药除风”、“贴面美容”的用金典故,以及“古人为何能吞金自杀”的相关链接。此外,编辑又列举了国外金箔“鱼子酱”、金箔甜点、黄金丸等黄金的土豪吃法并附上配图。在“食金”这个话题上追溯历史,贯通中西,稿件新闻性、知识性都非常强,又很有趣。

服务性:将“硬”新闻做“软”

服务性是新闻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之一。新闻媒体从本质上来说是为受众服务的,要为受众提供各种新闻信息和资讯。增强服务性是媒体竞争的趋势,对都市生活类媒体而言,这点尤其重要。

新闻报道,一不小心就容易流于说教、灌输式的方式,尤其是在报道“高大上”的时政新闻方面,我们缺少的往往是真正从读者角度出发、对读者负责的服务性思维,因此,报道效果常会显得“硬邦邦”、不近人情,可读性、服务性差,难以吸引读者。

将“硬”新闻做“软”,突出服务性,可以多采用平民视角,从普通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兴趣出发组织稿件、开展报道,增强“硬”新闻的可读性和亲和力。组稿时多采用鲜活的案例,报道效果往往能“更卜一层楼”。

比如,今年2月初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这是一条和众多网民息息相关的信息。《规定》只有寥寥数百字,虽然不长,但如果单纯刊发条文,难免生硬,对读者来说不够生动形象,难以理解。新华社的稿件《你的网上昵称违规了吗?》只用老师和小明的几段幽默对话,就让人快速看懂了网上呢称新规。“老师:小明,你的名字好俗,能不能起一个洋气点的网名?小明:奥巴马。老师:不行!不能假冒名人包括外国元首,也不能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损害公共利益。”次日,多家媒体均采用了这篇稿件,许多媒体还将版式设计成微信对话的形式,版式和内容有机结合,服务性就有了。

系统性:“化零为整”与“化整为零”

新媒体时代,编辑不再是相对被动的新闻“加工者”,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掌握主动权的新闻“生产者”。

为争抢时效,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新媒体大都会利用滚动报道的形式,即时推送更新内容,甚至“全时报道”;传统媒体不甘落后,也纷纷加入滚动即时报道的大军,如新华社推出的“我在现场”栏目。这类即时报道求快,可能是只言片语,甚至新闻要素也不能在一条报道中全部展现,却包含着重要的新闻点。快速、准确、全面、系统地将这类碎片化信息梳理、整合成系统性报道,呈现给读者,成为编辑的一项重要工作。

业内过去重原创、独家新闻,忽视或看轻网络共享性新闻,认为编辑整合共享性新闻体现不出媒体特有的价值。然而,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受众需要的是经过专业筛选的信息,这就需要编辑将零碎的信息有机地整合成一体,形成更大的整体价值、产生更理想的报道效果,即“化零为整”。从实际的工作来看,选择、整合、编辑网络共享性新闻,耗去的精力往往大于编辑原创、独家新闻。

与采写相比,编辑更需要系统性思维。如果把新闻“碎片”比喻成珠子,组稿时首先要选好编辑思路这根“线”。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可以选择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人物类报道可以选择以人物生平为线索,突出重要节点的相关事迹;比较复杂的调查性新闻可以选择用因果、逻辑关系等为轴线,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使用,这样呈现给读者的就不仅是点线面,而是一张系统的网,报道效果优于简单叠加。

浅议图书选题策划和组稿 第3篇

一、选题策划

(一) 选题策划的重要性

选题策划, 也叫选题设计或选题构思, 出版社十分重视。很多出版社都有社内选题论证会, 会上编辑们就策划的选题进行激烈讨论, 讨论选题的可行性。甚至有的出版社通过多级选题讨论会 (编辑个人论证、图书中心论证、出版社总编论证) , 对选题进行论证, 从而决定选题的取舍。由此可见, 选题对于出版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选题策划是图书生产流程第二环节, 第一环节的信息采集主要为选题策划服务。选题策划之后是组稿、审稿、收稿、加工整理、复审终审和稿件后期排版制作乃至印刷装制, 最后由销售渠道销售。选题策划之后的流程主要围绕书稿进行, 此刻的书稿已经是选题设计 (构思) 的直接体现。纵观整个出版流程, 都是围绕选题策划运作, 也足见选题策划的重要性。

(二) 编辑在选题策划的角色

在图书出版工作中, 编辑设计和构思选题, 选题策划阶段是编辑最具有主动权的阶段, 也是编辑设计能力最佳体现的阶段。同时, 选题策划也是编辑最费头脑、最考验编辑策划能力和智慧的阶段, 编辑策划是否用心直接影响到选题的成败和最后成书的销售好坏。

(三) 选题策划要求编辑充分了解读者

图书既是一种商品, 又有自身特性。图书的内容提供者为作者, 生产是出版社, 购买是读者, 是为了满足阅读需要而进行交换。这种需要可能是精神上愉悦的满足, 也可能是对某种知识需求或对问题寻求解答, 或者干脆就是消磨时间。作者不用关心读者买书的目的, 而编辑策划选题时必须清楚该书能满足读者何种需求。

选题策划需要揣摩特定读者的心理, 了解读者需要, 依据需要进行策划。目前图书市场的出版物数量和品种十分丰富, 卖方市场早已变成了买方市场。编辑应依据读者需求策划选题。否则, 脱离读者需求的图书只会无人问津, 造成出版社库存和码洋的积压, 占用出版资源。

由于选题的趋同导致了雷同的图书不断产生。读者在选购图书时, 面对相似的图书往往会产生混淆和疑惑, 导致读者忘记了实际需要。针对此种现象, 编辑可以将读者和读者需求加以细分, 在大的差异化下寻找同质化需求, 以此为依据策划选题。

二、组稿

组稿是选题论证完成之后的步骤, 主要为已论证的选题物色、落实作者并与之探讨稿件详细的写作构架。落实作者是组稿工作的重点。

作者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选题变成书稿的质量和进度。有的作者实际工作经历丰富, 素材繁多, 但是写作能力欠缺, “满腹经纶”却不能表达;有的作者对文字驾驭精练、老到, 文章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但写作时间时续时断。前者完稿后, 编辑初审和加工稿件要费心思, 稿件甚至要多次返回作者重新编写;后者虽然稿件质量不错, 但交稿时间难以保证。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稿件后续制作和出版, 也会影响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此外, 稿件编写构架也是影响书稿质量与进度的因素。如果不事先定好构架, 完稿后再修改或者边写边修改都会影响出版进度。

落实作者之时, 编辑一定要清楚作者的水平可以通过与作者的面对面交流判断作者能否编写稿件, 能否按时完成稿件。如有必要, 请作者提供编写样章后决定。总之, 合适的选题选择合适的作者完成, 合适的作者选择合适的选题创作。

三、提高选题策划和组稿的效率

新科学技术的不断产生, 加速了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新构思、新创作手段、新媒介不断被提出和被实践。

出版业也体现了“快”字。今天的爆炸性新闻或者明天的名人, 也许就是编辑们的选题, 短时间就会有相关的图书出现在市场。出书速度如此之快, 读者们也应接不暇。这也说明了当前出版社之间竞争的激烈, 其都想在短时间内提供最新品种的图书给读者。某条信息可能被多个不同出版社的编辑关注而进行选题策划, 短时间内变成图书面世, 毕竟图书越早面向市场越容易见到效益。因此, 提高选题策划和组稿的效率很有必要。

先批准选题再落实作者是按部就班的做法, 不如策划的同时物色好作者。笔者认为, 割裂这两个流程不如使它们紧密结合, 两项工作一起完成。毕竟组稿是选题策划落实的延续。

实际工作中, 编辑可以在策划选题的时候就选择作者, 甚至可以让作者参与选题策划。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其好处在于:让作者提前介入选题并从他的专业角度评判选题是否可行, 写作的深度和范围更容易掌握, 且选题最终要由作者创作稿件而得到落实。当然, 也可以在与作者交流的过程中, 依据作者本身的专业水平而为作者量身打造选题。此方法多适用于业内有名的作者。

上述做法的前提在于编辑要充分了解作者或者掌握作者, 同时需要注意不能被作者反客为主。编辑的策划不能被作者引导, 因为编辑是选题的策划人和创造者, 在策划选题之前已经掌握了大量信息并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要, 而作者精于自身专业, 信息的广度有局限性, 且未必了解读者的实际需要。

策划选题阶段落实作者或者与作者交流后再策划选题, 都需要编辑对作者的深刻了解, 编辑最好有自己的作者资源库。对作者的了解不仅局限于作者的学术背景、学术水平、科研方向, 还要了解作者最近几年内的项目安排。如果作者未来科研或者教学任务繁重, 写作肯定受到影响, 未来交稿也会受到影响, 出书的周期会变长。同时, 编辑还要充分了解作者的为人, 真诚对待作者, 与作者经营平等、和谐、顺畅的合作关系。

四、结语

笔者在选题策划和组稿的实际工作中, 不断思考、不断总结, 亲身体会到:做选题策划容易, 做好选题策划很难;选择作者容易, 选择合适的作者很难。如今人们普遍心态浮躁, 读者很难静心选择图书, 阅读和完成阅读;作者很难静心选择题目, 写作和完成写作。但是, 身为编辑, 承担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使命, 不能浮躁, 不能急功近利。扎实肯干, 用心做选题策划, 优化策划和组稿的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是我们的目标;出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广受好评的图书, 是我们的动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现代管理方法下一篇:解决问题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