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成本核算法

2024-06-27

传统成本核算法(精选7篇)

传统成本核算法 第1篇

1 作业成本法概述

作业成本法也称ABC法, 是一种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然后根据所耗用的作业量, 将成本分配进产品或劳务。

作业是一个企业为生产产品或劳务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总称, 是成本计算的中心内容, 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即为企业全部作业的成本之和。作业成本法间接费用的分配基础是作业动因, 其根本思想在于根据成本发生的动因, 将资源耗费分配到作业中, 通过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用的资源计算出各作业应承担的成本, 然后再根据产品或劳务耗用的作业数量, 将各作业的成本按照动因标准 (机器工时、运转次数、功率等) 分配计入各个成本对象中, 从而计算出各成本对象的成本。作业成本法提高了成本与产品的相关性, 使企业成本管理更加明晰、准确。

2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联系

在作业成本制度下, 作业成本是一种责任成本。原因在于它与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工艺过程紧密结合, 追溯成本发生的原因, 把发生的间接费用在作业间进行分配, 通过建立“作业成本库”, 然后按照各产品耗用的作业数量, 采用与各个成本库相适应的分配标准, 把作业成本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其次,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计算最终产出成本, 二者都将与产品有关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则将与生产有关的间接费用, 按照人工工时、机器工时, 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 作业成本法则通过明确划分作业, 并以此作为基础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

3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3.1 核算内容的比较

传统成本法以产量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 企业的生产运作主要投入的是大量的人工和机器, 因此人工工时、机器工时成为了间接费用分配的标准, 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对准确的信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自动化设备被广泛应用的现代西方国家的制造企业环境中, 直接成本部分比重逐渐减少, 间接成本部分比重逐渐增大,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所依赖的基础, 即直接成本占总成本较大比重。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不再适应现代的企业核算环境, 严重扭曲了企业的成本, 无法准确提供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将生产活动按照动因不同划分成不同性质的作业, 再将各个作业消耗的资源归集起来, 按照成本动因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这种成本核算方式能够更准确的计算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所耗费的资源, 并合理地归集并分配到产品中, 为企业提供真实的成本信息。

3.2 核算程序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在直接费用 (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 的分配方面是一样的, 与产品有关的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产品的成本, 只是在间接费用的分配上存在不同之处。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下, 是以某一总量为基础, 按照机器工时、人工工时等简单的标准计算统一的间接费用分配率在产品间分配间接费用, 其主要目的是为分摊间接费用提供基础, 以利于产品定价和利润计算。也就是说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认为间接费用可以以相对单一的标准将总耗费进行平均分配, 再计入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然而, 作业成本法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的中心是作业, 分配的标准是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多元的, 不是以人工工资和机器工时作为单一标准, 包括机器工时、生产批量、产品零部件数量、机器调整次数等财务变量或非财务变量。成本计算的方法是资源———作业———产品。成本应该根据所消耗资源的数量, 来计算每种资源的消耗成本。作业成本法关注的重点是从资源到完工产品的各个作业过程, 明确资源被消耗的过程。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以作业为基础, 强调按照成本发生的动因来分配成本, 避免采用分摊方式。

3.3 优势比较

传统成本方法认为成本是以产品为对象积累的费用, 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材料、设备折旧、人力等。这一概念虽然揭示了成本基本内容, 却反映不出成本的形成过程。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描述为一个个作业, 这些作业形象地揭示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本形成的动态过程。与传统的成本核算相比, 作业成本法对产品间接费用的分配更合理, 它不是使用单一的工时为分配标准, 而是采用多元化的动因标准来分配产品所消耗的所有资源, 用不同的成本动因, 将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归集到相应的作业成本库, 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库的作业成本根据各作业的资源耗用量进行分配, 计入各产品成本。除此之外, 传统成本核算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对象可以是产品、作业、企业生产、营销的某个过程, 与产品有关的成本计算均通过作业成本库进行分配。作业成本法减小了间接费用的分配范畴, 细化到由不同的作业成本库进行分配, 增加了多元化的分配标准, 对每种作业选择合理的分配率, 从而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动因成本。

4 总结

企业管理应从日常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耗费和不增值作业,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作业成本法作为成本核算方式的一种, 它以“资源———作业———产品”为主线, 以作业为中心, 将企业生产运营活动划分为不同的作业, 并建立作业成本库;归集每项作业消耗金额, 再根据作业动因进行分配, 从而计算出产品成本。与传统的核算方法相比, 作业成本法实现了分配基础的多元化, 使产品成本能够反映更加真实的消耗情况, 可以相对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另外,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 由于它的计算中心是作业, 不同制造企业的作业具有差异性, 难免会造成成本核算和管理上的差异性。这就要求作业成本核算系统应当与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相匹配。因此, 相关部门应做好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工作, 为此种方法的运用创造操作可行性和良好的环境。作业成本法以成本动因入手, 追溯成本发生的原因来计量成本, 大大提高了成本的准确性, 减少了不增值作业, 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因此, 在我国研究和推广作业成本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动化设备被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之中。与之相适应,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内容中直接成本大幅减少, 间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 这动摇了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所依赖的基础。因此需要一个与现代化制造企业相匹配的成本核算方式。为此, 深入探讨了在西方受到广泛应用的作业成本法, 将其与传统成本核算法进行比较, 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建立基础。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作业动因,传统成本法

参考文献

[1]吴霏雨.谈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结合运用[J].会计之友, 2011, (02) .

[2]陈艳.从产品成本计算实例看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优势[J].财会月刊, 2011, (07) .

[3]赵选民, 张继伟.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选择及运用[J].财会通讯, 2010, (12) .

传统成本核算法 第2篇

一、作业成本法案例的重新思考

(一) 案例简介

该案例来源于宋海涛、张大宇 (2007) 《作业成本法在电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福建x公司由于企业产品种类繁多, 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 采用作业成本法。经对该公司工艺流程分析, 最后确定该公司业务可分为备料、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生产制造等六项主要作业, 成本动因及分配计算如下:

单位:元

单位:元

单位A产品应分配的全部作业成本=0.01651+13.1023+0.00398+1.8933+0.08543+0.1133≈15.22 (元)

在采用制造成本法情况下, 该产品成本计算如下:

间接成本应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它最具有代表性。而制造成本法下全部制造费用 (间接成本) 为表1中液压、喷漆、加盐、检查作业各费用总额。

制造费用总额=59673828+65324+2627+2664=59744443 (元)

由表1知该产品制造过程中工时耗用总数为53645, 则制造费用分配率=59744443÷53645=1113.7 (元/工时)

由表2知, 每单位A型号产品耗用2.1工时, 所以单位A型号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113.7×2.1=2338.8 (元)

同时宋海涛、张大宇认为, 产品备料作业中的材料应为产品的直接材料, 生产制造作业的人工为产品的直接人工, 由表2知每单位A产品的直接材料费为0.01651元, 每单位A产品的直接人工费为0.1133元, 这样每单位A产品全部制造成本=0.01651+0.1133+2338.8=2339 (元) 。

文章由此得出, 采用作业成本法下单位A产品的成本为15.22元, 而采用制造成本法下单位A型号产品的成本为2339元。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远远高于作业成本法成本。

(二) 传统制造成本法对案例的重新计算

笔者认为该案例在传统制造成本法核算中, 间接成本即制造费用分配有失偏颇, 因为液压、喷漆、加盐、检查等间接成本中, 液压费用所占比重较大, 根据分配标准选取的相关性, 整个间接成本应按液压工时来分配, 而不应按生产工时来分配。

笔者认为传统制造成本法应计算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59744443÷59663457=1.0014 (元/工时)

单位A产品分配制造费用=1.0014×13.1=13.12 (元)

每单位A产品制造成本=13.12+0.02+0.11=13.25 (元)

这样传统成本法成本还低于作业成本法成本, 而且远低于案例中传统成本核算法原结果。与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相比其差距达15%, 将导致微利企业误接订单, 形成亏损。但从表3可以看出A产品并非企业主要产品, 所以其各项间接费用比例与产量大的主要产品有一些差距, 特别是加盐批次所占费用比例很高。而加盐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例很低, 说明A产品的产量也很低。

由于A产品不是主要产品, 且产量较低, 即使其成本计算有所差异, 相比与作业成本法增加的营运成本也无足轻重, 而如果本案例中A产品是主要产品, 产量比较大, 则其各块间接成本比例会接近于整个比例, 如本题中将加盐批次耗用作业量改为0.021, 这样接近于主要产品费用比例, 见表4:

单位:元

这样单位A产品成本=0.01651+13.1023+0.003980+0.01893+0.08543+0.1133≈13.34 (元)

即如果A产品为大量生产的主要产品, 制造成本法下的成本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相差并不是很大。

二、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分析

(一) 零缺陷、零存货的理论缺陷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是JIT、零存货、零缺陷制度, 一般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增值作业反映作业消耗的有效性;而不增值作业则反映作业工作的无效性。如废品损失、退回货物的处理全部作为不增值作业, 不纳入产品的作业流程中。但实际上废品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传统核算方法中针对废品的不可避免性, 单独开设“废品损失”会计科目, 对废品单独核算, 事后加以分析, 来避免废品。而作业成本法认为废品是非增值作业, 不纳入作业的核算, 但实际上发生的人工、材料、间接成本总费用中包含了废品的成本, 废品的成本通过一定的分配计入了合格品的成本中, 反而不利于废品的管理。而适时生产和零存货在我国更只是处于理论上的探讨, 现代信息体系及时性的缺陷与供需不对称使企业达不到需要时及时采购和马上生产社会上急需的商品。存货供给的不足只会使企业丧失商机或增大采购成本, 而不是供需的完美对接。

(二) 实施隐形成本较大

实施作业成本法是一个繁琐的过程, 尤其在分析作业和成本动因阶段。但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涉及到的作业可能有几十项、甚至上百项, 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每项作业逐一进行分析, 查明影响成本真实性的关键性作业, 并根据动因、工艺等相关性对成本动因的作业进行归类, 实施中对不同成本动因还要确认、记录、计量, 并根据生产的变化作修正。这将导致实施作业成本法发生的隐形成本远大于精确成本计算结果的收益, 违背了成本收益原则。事实上因实施成本的制约, 即使是对作业成本法研究很早的西方发达国家, 作业成本法也并没有成为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而在我国, 很多企业引进作业成本法后, 花费了很多时间和财力对该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工艺流程作深入研究后制定的作业成本制度, 也因其高昂的实施成本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没有在实践中应用。

(三) 实施环境要求较高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实施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而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 成本动因资料的收集、确认、计量需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部门的配合,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一起协作, 也需要企业有较好的制度支持。而我国目前很多企业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大多数企业复合型成本管理人才缺乏, 企业部门各司其职, 成本核算主要是财会部门的职责, 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活动无法形成。这些原因导致即使实施作业成本法, 数据的收集、作业成本的分配等也会受到影响。

(四) 适用范围局限

很多学者认为作业成本法运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企业效果最理想, 特别是多品种企业工艺复杂、各产品的工艺相差大、侧重不同时, 采用作业成本法能在激烈竞争的微利时代精确计算每种产品的盈利和亏损, 从而采取正确的生产决策。但事实上目前我国制造型企业大多属于单一品种或少品种、大规模生产型企业, 所以作业成本法适用范围存在局限性, 而运用对象的差异也将导致作业成本法精确性优势降低。

但相对传统成本法而言, 作业成本制度仍进行了两方面的变革:一是缩小制造费用的成本分配范围, 由原来的全厂或车间统一分配改为若干作业各自分配成本;二是分别确定分配标准, 由传统的单一生产工时或人工成本标准改为多标准分配, 即按照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而作业成本法这种对作业的划分, 对不同间接成本选择不同成本动因的思想可以在传统成本法中进行很好的借鉴。

三、作业成本法对传统成本法的借鉴

(一) 传统成本法模型的改进

传统成本法的模型可以简述如下:TCi=DMi+DLi+OHi (i=1, 2, …, m) 。式中:TCi为i产品的总成本;DMi为i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D Li为i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OHi为i产品的制造费用。其中O Hi在传统成本核算中是统一分配的。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合计

但借鉴作业成本法的思想, 随着制造费用总额的提高, 所有制造费用不能按照统一的分配标准即成本动因做统一的分配, 但可以在选取成本动因时考虑占总体制造费用比重高的费用的成本动因, 如机器工时、生产工时等。如果其中的制造费用不占绝对大的比重, 还可将上述模型做稍微的变形:

TCi=DMi+DLi+OH1+OH2…OHi (i=1, 2, …, m)

其中, OH1、OH2、OHi为i产品的制造费用中各个组成部分。

即把制造费用区别对待, 比重最大的连同比例很小的计入O H1按照比重最大部分来选择成本动因加以分配, 比重不算最大但也占有极其重大比重单独作为O H2甚至O H3来分配, 按照相关性原则单独寻找成本动因来分配, 借以提高传统核算方法的准确性。

(二) 成本动因 (分配标准) 选择的借鉴

传统制造成本法中间接成本由于成本动因的选择差别, 导致计算结果有着天壤之别, 所以传统成本制造法中也要注意成本动因的选择相关性。一是可采用经验估计法。实际执行中上述O H1、O H2、O Hi选择分配标准时一定要考察费用发生的成本动因, 根据经验估计来进行选择。一般费用的发生与机器运行时间相关的采用机器工时;与工人操作时间相关的采用生产工时;与操作频率相关的可选择次数;消除季节性影响的用年度计划常量的定额工时等。二是可借鉴作业成本法计算“可决系数 (拟合优度) ”或“相关系数”来测试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制造成本法中如果某个间接成本难以判断影响因素相关性, 也可取不同影响因素的变化和该间接成本一定时期 (n期) 的数值, 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因素的相关性。

式中:R2为可决系数;a1为回归直线Y=a0+a1x的斜率;Xi为成本动因 (分配标准) i期数值;Yi为该部分制造费用金额i期数值;a1=[n∑XiYi- (∑Xi∑Yi) ]/[n∑Xi2- (∑Xi) 2) ];r为相关系数。可决系数和相关系数越接近1, 说明该因素相关性越高, 分配越准确, 可利用Excel求解降低计算难度。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目前甚至很长时间, 在大多数企业中实施不符合现实。但作业成本法的缩小成本分配范围, 增加分配率数量从而更精确计算的思想可以为传统制造成本法提供思路, 加以改进成本核算, 从而在不增加企业额外负担、方便可行的前提下增加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宋海涛、张大宇:《作业成本法在电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 《黑龙江经贸》2007年第12期。

传统成本核算法 第3篇

关键词:教育成本,透明成本计算法,成本核算,英国高校

一、TRAC模型的来源

自1999年后, 教育机构对成本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且一些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尝试采取其他的成本测量方法, 而几种不同的成本测算方法同时应用在高等教育成本这一领域是一种非常浪费的行为。英国成本与定价联合指导小组 (JCPSG) 花费八年时间研究了用于计算大学成本的透明成本计算法 (Transparent Approach to Costing即TRAC) 。目前, 英国高等教育机构越来越多地采用由JCPSG开发出来的TRAC模型, 同时也将TRAC数据视为他们管理流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多年的实际贯彻实施后, TRAC模型已经成为了英国各种教育机构用来研究高等教育成本所采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

二、TRAC模型总体流程及思路

TRAC模型的基础就是基于作业成本法, 其主要的思路就是确定每种作业的成本动因, 并根据成本动因将成本分配给每一成本核算对象。成本动因是驱动成本发生的因素, 是把不同类型的成本分摊到各活动的依据, 包括每平方米使用空间 (房屋设施占用成本) 、书籍数 (图书成本) 、职工和学生数 (某些财务部门成本) 等。

TRAC模型将大学的核心活动定义为:教学 (T) 、科研 (R) 和其他活动 (0) , 这些活动都是可以产生收入的活动。其他活动主要包括咨询、获得报酬的技术转移、提供住宿、餐饮、打印、复印等服务。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 TRAC方法高校在会计期间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到行政管理部门、各个学术部门 (学院) 以及其他部门。首先根据成本动因将归集到行政管理部门的成本分配到各个学术部门, 然后将各个学术部门的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可以直接分配到教学、科研和其他活动, 间接成本则需要根据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建筑面积等确定分配动因, 分配到教学、科研、其他活动以及辅助活动, 最后, 属于辅助活动的成本再次根据成本动因分配进入教学、科研和其他活动。通过连续三个层次的交互分配, 最终确定高等院校的教学成本、科研成本和其他活动成本。具体流程见下页图。

三、TRAC模型的特点

(一) 成本动因的选择和计算更加符合各项活动和作业的特征

TRAC模型中常用的成本动因有教学职工及科研人员的全时月当量 (FTEs) 、研究生 (Post graduate students) 及在校学生 (Taught student) 的FTEs、各个部门占用的面积, 或者是将几种成本动因混合使用。例如, 我们在分配图书馆成本时, 就可以使用教师数量和学生数量两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不仅如此, TRAC模型在进行成本分配时, 也会根据事实情况对成本动因赋予一定的权重。仍然以图书馆成本分配为例, 不同年级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赋予不同的权重, 例如考虑到大三、大四的学生可能由于考研或者课程较繁忙会经常去图书馆, 可以给他赋予2的权重, 而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 则可以给他们赋予1的权重。

1. 全时约当数Full-time Equivalents (FTEs) 。

大学最大的成本是职员工资, 几乎占总成本的60%~70%, 要将所有成本分配到活动类中, 必须将所有职员的工资在各项活动中进行分配, 包括教学科研人员、学术单位的职员、机关的职员。对于全时投入某项活动的人员来说, 其人工费很容易直接归属到某项目, 如全时投入某科研项目的科研助手、科研员、实验室技术员、支持人员等的人工费可以全部归集到科研;单纯从事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辅助部门工作的职员的人工费可以直接归集到教学;在服务部门工作的合同制职工其成本直接归集到其他活动。但是大学的很多活动是相互关联的, 如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均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重叠, 而且很多学者并未按正常的工作时间工作。要将这些学者的时间分配到活动类中, 必须首先使用时间分配方法来归集一年中各类活动的投入时间比例或者投入总时数, 然后以此作为成本动因, 将人工费分摊到活动类中。TRAC模型所采用的时间成本动因的确定方法就将投入的时间折算成全职员工约当 (FTEs) 。

FTEs指在一定的时期内, 一个月或者一年, 一个全职工作人员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工作小时数。它通过将完成工作所需的小时数转化为员工的数量从而简化了工作测量。FTEs的计算大体分为两个步骤:首先确定一个全职工作员工的工作小时数, 其次是将完成一项工作总的工作时数除以全职员工的工作小时数便得出FTEs。TRAC模型涉及的FTEs包括:教学人员FTE (含:科研时间、教学时间、其他活动时间、支持活动时间) 、科研人员FTE、授课型硕士FTE和研究型硕士FTE。

采用FTE进行分配的基础是收集时间信息, 在TRAC模型中, 对于时间信息的收集, 主要采取抽样方法, 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里, 例如五年, 进行抽样测验。这种不需要特殊的统计技巧或者概念, 因为在一个五年的测试中, 几乎所有人员都会参与进来。另一种方法, 要求取得在一个学年中能够代表学校的一些样本, 比如代表性的几个星期、代表性的部门、代表性的教职工, 而且样本一定是可获得的。.在进行样本分析时, 通常采用的是95%的置信区间。在对不同部门、不同年级的人进行抽样测验时, 可以采取调查问卷、面对面访问、工作日记等方法进行。

2. 面积的计算。

对建筑物的成本分配, TRAC模型主张采用面积作为成本动因, 而不是简单地采用教职工人数或学生人数作为成本动因。以往大量事实也表明, 以人数作为成本动因分配建筑物成本得到的结果往往不够准确, 不能提供可靠的成本信息。

首先, TRAC模型区分了住宿用建筑物及非住宿用建筑物。其中住宿用建筑物包括学生宿舍, 用于教学或科研的餐饮店和会议室;非住宿用建筑物包括用于教学、科研或其他活动的场所, 比如顾问场所, 也包括一些商店及不包括在住宿用建筑物中的餐饮场所或会议室。其次, 应当根据建筑不同的用途及成本类型赋予不同的权重, 自从2007年8月份开始, 英国政府要求对于所占用的房屋根据条件的好坏至少分为四个层次, 并且不同层次的房屋基于不同的权重。

房屋层次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见下页表) : (1) 第一类房屋主要是指不用于人居住的房屋, 主要指地下室、阁楼等, 这些空间不需要暖气和清洁, 其在计算时权重最小。 (2) 第二类房屋主要是指办公使用、教室研讨室等, 包括暖气、照明、清洁、电话等设施。 (3) 第三类房屋在包含上述项目外, 还必须至少包含下列成本项目中的一项:24小时舒适的冷气、空气清洁或者是高电压。 (4) 第四类房屋是最昂贵的一类, 除了包含上述项目外, 还需要包含每小时至少超过两次的空气交换。

在设置好权重后, 根据房屋占用类型的不同层次计算总的房屋占用加权面积以及各个部门和各项活动所占用的房屋加权面积, 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房屋占用总成本的分配。

(二) 基础设施成本的调整

英国大学财务报表披露的固定资产折旧中, 有的是根据市值, 有的是根据原值计算的, 固定资产调整的结果是将所有折旧计算调整为基于市值也就是保险值的折旧。TRAC模型中需要进行基础设施成本的调整主要包括房地产 (如土地及地上建筑) ;基础设施 (如道路、锅炉房等) ;机器设备 (如电脑、科学实验仪器等) ;车辆;家具 (固定装置及设备) 。

成本调整可以将教育机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成本的调整, 也可以申请对各个部门、各项资产分别进行调整, 或者是分别对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进行成本的调整。调整时须排除那些在财务报表中已经做出过基础设施成本调整的成本项目, 例如未资本化的长期资产的维修费用、已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建筑物的折旧费用、机构为租赁的资产所支付的租金费用、服务费用及翻新维护费用等。

确定基础设施成本调整额时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整体计算法 (high-levelmethod) , 另一种是细分法 (detailedmethod) 。由于detailed method需要对具体的资产类型进行划分, 而且也没有统一具体标准, 同时一些数据较难取得, 相对比较烦琐, 所以一般很少采用。在此, 主要介绍一下整体计算法。过程如下: (1) 将那些需要计提折旧的资产 (不包括土地及机器设备) 的年初价值及年末价值进行简单的平均从而取得他们的账面价值 (不要去除折旧费用) 。 (2) 计算出这些资产已经计提的折旧费用除以上述账面价值得到一个折旧率。将已调整过的保险价值乘以这个比率, 从而可以计算出这一年总的基础设施成本。 (3) 计算净基础设施成本调整额。将总的基础设施成本减去对建筑物计提的折旧及长期资产的维护费用从而得到净基础设施成本调整额。

例如, 某教育机构的建筑物在年初与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分别为110万与125万人民币, 平均后可得117.5万元;在这一年中, 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为4万元, 这样我可以得到一个折旧率0.034 (4/117.5) ;假设该教育机构的建筑物的保险价值为160万元, 则该资产的调整额为1.44万 (160*0.034-4) 。

将净基础设施成本调整额按照面积或者FTEs分配给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

(三) 资本成本的调整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将准确的资本成本加入到全部的成本中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列示。具体包括以下项目:教育机构由于融资产生的融资成本。

而要取得准确的资本成本就要对先前的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资本成本进行成本调整可以确保教育机构完整的报告了其占用资金所产生的成本及费用, 也有利于社会、政府机构及相关企业更好地了解教育机构的资金利用情况。该如何计算教育机构的资金成本, 具体的步骤如下:首先, 根据教育机构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年末及年初资产总额, 求得平均资产总额, 然后减去流动负债。其中递延资本补助金不应扣除, 但现金、捐赠基金及投资款应予以扣除。其次, 将上述取得的非现金资产的价值根据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计价还是按照现值计价求得资金成本率。第三, 减去已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利息费用及其他融资费用。最后, 经过以上三步便可得资本成本费用, 然后将资本成本费用合同总成本费用在财务报表中加以列示, 并将其根据成本动因合理分配到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中去。

例如, 某教育机构年初与年末资产分别减去流动负债后列示为105万与108万人民币, 可得平均非货币资产数为106.5万;假设学校资本成本率为0.06, 则总的资本成本费用为6.422 (106.5*0.06) 万元, 再减去已经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利息费用及其他融资费用就可得出资本成本调整额。

四、TRAC模型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TRAC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成熟、稳定, 对我过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它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 更加明确了成本核算对象。另外, 对成本动因的选取也更加合理、可靠。例如, 在对建筑物成本进行核算时, 选取建筑面积为核算对象并对不同的建筑用途赋予不同的权重, 相对于大多数采取的以学生数为成本动因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来说, 能更准确地反映出不同活动对建筑物的占用情况, 更准确地计算出各个部门所产生的建筑物成本。然而, TRAC法也有自身的缺点。在选取面积作为成本动因时, 面积的核算问题会变得相当复杂与烦琐, 而且FTEs的采用, 也对时间的搜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朱小平, 等.关于高等教育成本问题的思考[J].财会月刊, 2004, (10) .

[2]刘经纬.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研究[J].会计之友, 2009, (10) .

传统成本核算法 第4篇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医院、诊所等一些卫生医疗机构有了比较大的自主经营权,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经济模式存在的弊端逐渐明显,促使医疗机构的改革也加快脚步。

一、医院成本概述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部分。临床科室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发生的,直接计入或采用按内部服务量、内部服务价格等方法计算后计入科室的为直接成本;行政后勤类、医疗辅助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产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为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有以下一些:

1.行政后勤类、医疗辅助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人员的工资、奖金、社会保障费、伙食补助费、医疗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员经费支出。

2. 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为开展医疗活动发生的卫生材料费。

3.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开展医疗活动发生的药品费。

4. 为开展正常医疗活动提供所需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应用软件(如门诊叫号系统、检查报告自助服务系统等)的无形资产摊销费。

5.为开展正常医疗活动提供所需的各项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公用车运行费等费用。

6.其他一些不容易计算的间接费用。

以上可以看出,间接费用所涉及的项目非常繁杂非常广,专业分工详细。对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医院的成本降到最低。医院应该参考企业中的费用间接分配法,再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来核算成本。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分配方式:一是基本方法;二是补充方法。

二、间接费用分配的科学方法

(一)基本方法

医院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在医疗的环境、人员的合理分配、理想的结构以及平稳的竞争条件下,采用以下集中基本方法分配医院的间接费用。

1.平均职工人数。各科室、临床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所有职工的人数共同、平均承担医院全部的间接费用,这是一种简单并且易于操作的方法。

2.人员费用分配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各临床和科室的工作人员一共占用医院多少的临床和科室人员的比重,根据这个比重来划分医院的间接费用。具体分配法计算方法如下:

医院间接总费用 / 医科技室总人数 = 分配率

各个科室总人员费用 * 分配率 = 科室应该分配的间接费用

3.总收入分配法。这种方法指的是各科室总收入所占医院业务总收入比例的多少来承担同比例的医院总间接费用,这种方法目前采用的最多。

4.收支结余分配法。各科室收支剩余的费用占全院总收支剩余的比例来分配医院总间接费用。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各科室提升业务,增加总收入,也能让其更加注重收支的问题。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医院间接总费用 / 医院总收支的剩余 = 分配率

各个科室收支的剩余 * 分配率 = 各科室应分配的间接费用

5.直接成本分配法。按照各科室的直接成本占医院全部直接费用的比例来分配医院的总间接费用。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医院的总间接费用 / 医院总直接成本 = 分配率

各科室的直接成本 * 分配率 = 各科室应该分配的费用

6.收支相加分配法。按照各科室的收支总额所占全医院的收支总额的比例,依据这个比例来分配医院的间接费用。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医院间接费用的总额 /(医院的收入总额 + 医院的总支出)=分配率

各科室的收支总额 * 分配率 = 各科室分配间接费用

如此之多的医院间接费用分配方法都各有利弊,下面结合一个实例详细说明并做对比:

主要计算心内科的分配费用。某三级甲等医院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成本核算分为利润、成本和后勤三个部分,其中利润包括心内科和骨外科等等24个科室;成本包括化验室和注射室等14个医技科室。这个医院一共有1921名员工,2012年,医院全年总费用是157.2万元人民币,其中间接总费用是66.92万元,其他数据参见表1,按照不同的分配方法后,心内科分配的费用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来,同一个科室在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的分配方法会导致分配的结果不同。因此,医院在选择分配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医院的总体情况:规模、管理、结构等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再选择。基本方法就是要挖掘发展潜力,优化医院结构,合理、科学地分配科室间接成本对于激发医院科室人员积极性,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不容小视。

(二)补充方法

以上介绍的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医院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做出的研究。但在实际生活中,医疗机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再采用以前的那些办法并不会取得有效的结果。但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会造成其短期内出现亏损,科室也就不能分配间接费用了。若是按照以前的传统方法,具体的处理情况是:1.按照基本方法不分配费用;2.让领导、财务管理人、主任等共同协商,或者通过别的手段来主观决定科室的分配率。但主管判断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公平、公正的原则也无法体现。并且,若一个科室出现特殊情况,医院还需拨款来解决问题,所以科室分配费用是应该的,亏损会过去的。但传统的办法在此时是行不通的。

结合上面类似事件的情况,医院要结合经营发生的时间来延续费用的特点,寻求更科学、更合理的补充方法来分配间接费用。如在医院的总费用中扣除出现特殊情况的科室,剩下的费用让其他科室来共同承担。这样的分配方式比较公平,同样能反映出各科室的真实收支情况。下面简单介绍一个补充方法,如下:

直线趋势法。

将这些数据做成一个表(如表2),以纵轴当变量,横轴做时间,形成一个坐标系。如果这些数据在图中的点能形成一条直线,那说明他们之间有函数关系,一次为据来求得费用的直线趋势。这样我们就能将它的基础往外延伸,计算出它的亏损应分配的间接费。

从表中我们能够求出期望值

通过计算X和Y之间的关系数,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其结果越是和1接近,那就代表X和Y之间存在的关系越强,这就是基本线性存在的关系公式。所以,可以用直线Y=a+b X来描述它的变动关系。

将数据带入以下公式中,如下:

由公式最终得出,Y=1.6101+0.0431X

根据以上公式中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9月份(X=8,第一个月是0,那第9月就是8)应该分配的间接费用是:

Y=1.6102+0.0431*8=1.9550≈1.96(万元)

上述补充方法计算量较大,借助各种计算机软件等辅助工具,计算过程便会迎刃而解。特别是出现特殊情况时,在基本分摊方法不能科学、公平地体现科室应负担的间接费用时, 结合补充方法,使间接费用分摊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结语

综上所说,医院在对于成本核算进行分配的时候能够选择很多种方法。管理人员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和客观环境,选择那些容易懂并且实际操作不难的方法。如果医院出现了医疗事故或者别的类似情况,要结合基本方法和补充方法,这样能有效的调节,同时也是对医院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要充分利用医院的一切资源,将医院利益最大化作为第一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好社会效益。发扬创新、务实、发展、和谐的精神,才能使得医院的发展健康、持续。

摘要:了解医院成本核算中的间接成本分配法,是为了给间接费用分配提供科学的、合理的依据。医院非临床科室的成本,包括医技、医辅和后勤科室的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折旧费和其他费用等。文章对医院间接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相关原理对分配法进行分析验证,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浅探 第5篇

新准则中对成本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五条规定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范围:一是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二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也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在成本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认定后,现就成本法的具体核算方法进行探析。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取得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初始投资成本确定的会计核算比较简单,在此不再赘述。

准则规定,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企业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所以,投资企业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分投资年度取得的和投资年度后取得的分别处理。

投资企业取得投资,并在当年分得利润或股利,此时的利润或股利是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的分配,一般不应作为投资企业当期的投资收益,而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即为清算性股利。因为投资企业在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多数已包含在股票的买价中了,由于买价中包含利润或现金股利,就等于加大了投资成本,等收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就要冲减投资成本。

[例1]M公司2007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N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N公司于2007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200000元。2007年5月2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对M公司而言,此项现金股利并非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因此,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其会计分录为:

准则规定投资以后年度,被投资单位累计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投资以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大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其差额即为累积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然后再根据前期已累积冲减的投资成本调整本期应冲减或恢复的投资成本;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小于或等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若前期存有尚未恢复的投资成本,则首先将尚未恢复数额全额恢复,然后再确认投资收益。

具体步骤是:

第一,先确定“应收股利”科目发生额=本期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第二,再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发生额(A)=(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投资成本(B)。

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时,如果A>0,则为本期应冲减的投资成本,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方。如果A<0,则应对投资成本进行恢复:(1)若|A|≤B,表示计算出来应恢复的投资成本在投资企业原已冲减的范围以内,则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借方,金额为|A|,表示可转回的投资成本;(2)若|A|>B,即计算出来应恢复的投资成本大于投资企业原已冲减的投资成本,但本期应转回的投资成本应以原已冲减的投资成本金额为限,即恢复数不能大于原冲减数。本期“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发生额应在借方,金额为B,表示可转回的投资成本。

第三,确定“投资收益”的发生额。在会计分录中分别确定了“应收股利”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借贷方向和发生额后,根据借贷平衡原理确定“投资收益”的发生额和借贷方向。

[例2]接例1,若N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800000元,2008年5月1日N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现金股利600000元。

本期应收股利=600000×10%=60000 (元)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发生额(A)=(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投资成本(B)=(200000+600000-800000)×10%-20000=-20000(元),表示原已冲减的投资成本应转回,转回的金额没有超过原已冲减的金额20000元。会计分录为:

[例3]接例1,若N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800000元,2008年5月1日宣告分派2007年现金股利900000元。

M公司本期应收股利=900000×10%=9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发生额(A)=(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投资成本(B)=(200000+900000-800000)×10%-20000=10000(元),A大于0表示应冲减投资成本10000元,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贷方。

根据会计分录借贷平衡原理,本期“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为80000元,在贷方。

会计分录为:

[例4]接例1,若N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800000元。2008年5月1日宣告分派2007年现金股利200000元。

M公司本期应收股利=200000×10%=2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发生额(A)=(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投资成本(B)=(200000+200000-800000)×10%-20000=-60000(元),A小于0,且|A|>B表示应对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进行恢复,应恢复的金额为不应为60000元,而应不超过已冲减的金额20000元,所以本期应转回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20000元,在借方。

根据会计分录借贷平衡原理,本期“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为40000元,在贷方。

会计分录为: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国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疑难解析 第6篇

一、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关系

初始投资时, 成本法与权益法在确定初始投资成本时是一致的, 即不论以现金购入长期股权投资, 还是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或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确定初始投资成本方法是相同的。成本法与权益法在确认收益时时限要求是相同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 确认为投资收益, 但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派额。投资时在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成本法与权益法都不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派额, 都不构成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下降, 或其他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 应中止采用权益法, 改按成本法核算。反之, 投资企业增加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达到20%以上或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 应改成本法为权益法核算。

二、成本法核算的基本过程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采用成本法核算时,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作为当期投资收益。但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 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 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 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若被投资企业分派的属于投资前累积未分配的利润又被投资后实现的利润弥补, 则投资企业应在原累计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范围内恢复投资成本, 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在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 对于投资年度以后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 需要区分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大于或等于“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 这时可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公式计算并进行会计处理;另一种情况是“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小于“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 此时应先计算当年的应收股利, 确认为投资收益, 同时, 将以前年度分得的现金股利也全部确认为投资收益, 并将已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转回。需要注意的是, 确认的投资收益不能大于投资后累积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转回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不能大于原冲减的金额。

三、投资年度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

投资企业在投资当年若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 就应分别投资前和投资后计算、确认属于投资收益和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如果不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确认: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当年投资持有月份/12。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企业分配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如来源于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 则冲减初始投资成本, 如来源于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 则确认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

四、投资年度以后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

投资企业在投资年度以后各年 (期) 确认的投资收益或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按下列公式计算确认: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投资后至本年末被投资企业累计分配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企业累计实现的净损益) ×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另外, 投资企业投资后被投资企业累计实现的净利润大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 应将宣告分配的数额全部确认为投资收益。

总而言之,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一般程序是, 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 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初始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 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 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 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 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在具体处理时, 应当分别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处理。

参考文献

[1]、陈文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决策理论分析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 2005.

传统成本核算法 第7篇

目前企业常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 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受益产品与单位。这种方法计算简单, 但其分配不考虑交互部门的交互分配, 分配结果不准确, 忽视了各辅助生产部门使用其他辅助生产部门的劳务所发生的成本, 其结果将使各辅助生产部门缺乏降低交互劳务费用的积极性, 不利于成本考核和成本控制。

顺序分配法首先将各辅助生产部门按受益大小顺序排列, 受益小的部门先分配给各受益部门, 一个部门费用分配完毕后, 次后的部门不再向该部门分配费用, 而将其费用分配给排列其后的部门, 采用这种方法, 优点是计算简便, 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计算一次, 但由于排列在先的辅助生产部门不负担排列在后辅助生产部门的费用, 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交互分配法是先计算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分配率在交互部门之间进行分配, 然后再计算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分配率分配给各基本受益单位, 采用这种方法, 虽然考虑了交互劳务分配,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 但由于交互分配的分配率是根据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计算的, 不是各辅助生产部门的实际单位成本, 因而分配结果不能反映客观实际。另外由于对辅助生产部门和基本生产部门分配的分配率不同, 易产生辅助生产部门与基本生产部门之间的矛盾。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根据各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计划单位成本及各受益单位的实际劳务消耗量, 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个受益单位, 然后再将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费用的差额一次性转入费用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时, 对计划单位成本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且如果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过大, 不利于企业内部的经济核算, 也使会计核算资料的合理性受到影响。

代数分配法是按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通过建立联立方程, 同时求解各辅助生产部门的实际单位成本, 并按该单位成本向各受益单位分配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同时考虑了相互提供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的费用流向。其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是国际上公认的分配交互劳务费用最为准确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在辅助生产部门实行独立的成本核算, 进行成本控制, 促使各辅助生产部门努力降低使用其他辅助生产部门劳务的成本, 而且对所有受益单位分配的分配率是一样的, 不会产生部门之间的矛盾, 因此采用代数分配法, 比任何一种分配方法更合理, 结果更为准确。

下面举例详尽阐述用代数分配法如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并重点描述用矩阵计算求解联立方程的思路和用Excel如何建立模型求解联立方程的全过程。

设某企业有四个辅助生产部门:A1———供电车间、A2———供水车间、A3———煤气车间、A4———蒸汽车间, 四个受益部门:B1———基本生产一车间、B2———基本生产二车间、B3———基本生产三车间、B4———管理部门。各辅助生产部门提供劳务总量 (表中产量) 、自用量 (即表中交互使用量) 和待分配费用见表1。

一、建立联立方程

理论依据:总费用=总费用, 等式左边的“总费用”是指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总量 (包括供基本生产部门和其他辅助生产部门的劳务量, 即表中“产量”) 乘以该劳务或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 (简称单位成本) ;等式右边的“总费用”是指该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成本费用 (即表中“待分配费用”) , 加上该辅助生产车间接受其他辅助生产部门提供劳务或产品而转入的成本费用 (简称“转入费用”, 这是指交互使用的那部分劳务量乘以各自实际单位成本所得) 。

第一步:设各辅助生产部门A1、A2、A3、A4提供劳务的单位成本分别为x、y、z、h, 根据代数分配法理论建立联立方程如下:

第二步:将联立方程 (1) 变形为

二、利用Excel表计算x、y、z、h

第一步:新建一个Excel文件, 第一个工作表取名为S1, 将表2中交互使用量输入到S1中A1:D4。

第二步:插入工作表, 取名为S2, 圈黑A1:D4, 点fx, 输入转置矩阵函数Transpose (S1!A1:D4) , 按shift+ctrl+enter, 得出S1表2中矩阵的转置矩阵。

第三步:插入工作表, 取名S3, 圈黑A1:D4, 点fx, 输入=-S1!A1:D4, 按Shift+Ctrl+Enter, 得出S2表2中矩阵的负矩阵。

第四步:插入工作表, 取名S4, 复制S3中矩阵到S4的A1:D4, 将表1中辅助生产A1、A2、A3、A4产量依次代入矩阵中的A1、B2、C3、D4得到新的矩阵如表2。

第五步:插入工作表, 取名S5, 圈黑A1:D4, 点fx, 输入求逆矩阵函数MinVerse (S3!A1:D4) , 按Shift+Ctrl+Enter, 得出S4中矩阵的逆矩阵。

第六步:将表1中待分配费用放入S5中F1:F4。

第七步:在S5中圈黑A6:A9, 点fx, 输入求两矩阵乘积函数Mmult (A1:D4, F1:F4) , 按Shift+Ctrl+Enter, 得出联立方程组的解。

A6:A9即为x, y, z, h。得出:

三、根据 (5) 式中x、y、z、h的值做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如表3)

四、账务处理

(一) 分配A1费用

(二) 分配A2费用

(三) 分配A3费用

(四) 分配A4费用

计算分配后各辅助生产部门的费用余额:

A1:待分配费用5000+转入5734.14+转入93136.41+转入2125.72-转出105996.27=0

A2:待分配费用100000+转入13676.94+转入10348.49+转入2125.72-转出126151.15=0

A3:待分配费用300000+转入10257.7+转入11468.29+转入4251.44-转出325977.43=0

A4:待分配费用200000+转入20515.41+转入17202.43+转入25871.22-转出263589.06=0

至此辅助生产成本完全分配完毕。

参考文献

[1]、郁玉环.辅助生产费用代数分配法实际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 2006 (5) .

[2]、夏惠.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法的新选择[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1) .

上一篇:骨转移癌下一篇:医疗保险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