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思想论文范文

2024-05-25

竞赛思想论文范文(精选7篇)

竞赛思想论文 第1篇

物理学中的极值问题就是融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为一体的一类典型问题.在物理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某一个物理量的变化函数可能不是单调的,它可能有最大值或最小值,此类题综合性较强,技巧性较高,难度较大的一类专题.

分析极值问题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物理学中,描述某一过程或者某一状态的物理量,在其发展变化中,根据受到的物理规律和条件的约束、限制,其取值往往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才符合物理问题的实际,求这些量的值的问题便可能涉及到要求物理量的极值,它采用的方法是物理分析法;另一种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纯粹从数学角度去讨论或求解某一个物理函数的极值,它采用的方法也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两数的几何平均值小于或等于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导数、三角函数、几何作图法、有关圆的知识等数学方法.

一、物理极限分析法

物理极限分析法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和极小或极左和极右,并依此做出科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极限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的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恰当应用极限法能提高解题效率,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思路灵活,判断准确.因此要求解题者,不仅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人,从长为l、质量为M的铁板的一端匀加速跑向另一端,并在另一端骤然停止.铁板和水平面间摩擦因数为μ,人和铁板间摩擦因数为μ',且u'>>μ.这样,人能使铁板朝其跑动方向移动的最大距离L是多少?

解析:人骤然停止奔跑后,其原有动量转化为与铁板一起向前冲的动量,此后,地面对载人铁板的阻力是地面对铁板的摩擦力f,其加速度

由于铁板移动的距离,故v'越大,L越大.v'是人与铁板一起开始地运动的速度,因此人应以不会引起铁板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奔跑.

人在铁板上奔跑但铁板没有移动时,人若达到最大加速度,则地面与铁板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μ(M+m)g,根据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得:

设v、v'分别是人奔跑结束及人和铁板一起运动时的速度

并将a1、a2代入②式解得铁板移动的最大距离

例2一系列相同的电阻R,如图2所示连接,求AB间的等效电阻RAB.

解析:无穷网络,增加或减小网络的格数,其等效电阻不变,所以RAB跟从CD往右看的电阻是相等的.因此,有解得.

例3如图3所示,一个U形导体框架,宽度L=1 m,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设匀强磁场为U形框架的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1 T,质量0.2 kg的导体棒电阻R=0.1Ω,跨放在U形框上,并且能无摩擦地滑动.求:

(1)导体棒ab下滑的最大速度vm;

(2)在最大速度vm时,ab上释放出来的电功率.

解析:导体棒做变加速下滑,当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以后保持匀速运动

(1)棒ab匀速下滑时,有

(2)速度最大时,ab释放的电功率

二、数学求极值法

在求解物理极值过程中要想实际物理过程与数学知识进行灵活的结合,充分发挥数学的作用,往往要进行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对物理规律或物理概念的描述提供了最简洁、最准确的表达方式,而且在内容上能表述得深刻、精确、简捷.

利用数学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方框图如图4.

我们通过实例剖析,就解物理竞赛题中的极值问题及极限思想的数学技巧作一简要探讨.

1. 利用二次函数极值公式求极值

对于典型的一元二次函数y=ax2+bx+c,(a≠0)

若a>0,则当时,y有极小值,为;

若a<0,则当时,y有极大值,为;

例4如图5所示,在一水平面上有A、B、C三点,AB=L,∠CBA=θ,今有甲质点由A向B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同时另一质点乙由B向C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试求运动过程中两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解s: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令其坐标原点与A点重合,x轴沿AB方向,取两质点分别位于A、B两位置时时刻t=0,则任一时刻t,甲质点的位置坐标为:乙质点的位置坐标为:

以r表示时刻t时甲、乙两质点间的距离,则有:

当甲、乙两者间的距离最小时,r2之值也为最小,由二次函数的极值公式可知:

此过程中甲、乙两质点间的最小距离为:

2. 利用三角函数求极值

如果所求物理量表达式中含有三角函数,可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极值.若所求物理量表达式可化为“y=Asinαcosα”的形式,可变

当α=45°时,y有极值.

对于复杂的三角函数,例如y=asinθ+bcosθ,要求极值时,先需要把不同名的三角函数sinθ和cosθ,变成同名的三角函数,这个工作叫做“化一”.

因为

其中,故y的极大值为.

解析:水流做斜上抛运动,以喷口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本题的任务就是水流能通过点A(d、h)的最小初速度和发射仰角.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水流的运动方程为

把A点坐标(d、h)代入以上两式,消去t,得:

3. 利用几何法求极值

几何法一般用于求极小值问题,其特点是简单、直观,把物体运动的较为复杂的极值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几何问题去解,便于学生掌握.我们熟悉的运动合成分解中“小船过河”模型,当小船在静水的速度大于水流速度求小船过河的最短位移时,我们巧用圆的切线求最小值,既简便又使学生直观易懂,就是一个典型的几何求极值的例子.

例6如图7(1)所示,船A从港口P出发去拦截正以速度v0沿直线航行的船B.P与B所在航线的垂直距离为a,A起航时与B船相距为6,b>a.如果略去A船起动时的加速过程,认为它一起航就匀速运动.则A船能拦截到B船的最小速率为多少?

分析与解:分析本题是两个运动物体求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问题.若以地球为参照系,两个物体都运动,且运动方向不一致,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时不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解答.但如果把参照系建立在某一运动的物体上,(如B上)由于以谁为参照系,就认为谁不动,此题就简化为一个物体,(如A)在此运动参照系的运动问题了.当然解一个物体的运动问题比解两个物体都运动的问题自然容易多了.

以B为参照系,B不动,在此参照系中A将具有向左的分速度v0,如图7(2)所示.在此参照系中A只要沿着PB方向就能拦截到B.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垂线为最短”的结论.过O点作PB的垂线,交PB于E点,OE即为A船对地的速度的最小值vAA,在△AOE中

因为vA=v0sinθ而

所以由于灵活运用了几何知识,使较为复杂的问题,变为简单的几何问题了.

以上求极值的方法是解高中物理题的常用数学方法.在使用中,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及“界”的范围.求最大和最小值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是物理学公式结合必要的教学知识才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理解掌握物理概念、规律,还要具备较好的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极值问题的关键是扎实掌握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在分析清楚物理过程后,再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实际上高中物理极值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涉及的知识广,物理过程多,综合性强,难度大,具有灵活的考查能力,能体现一个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思维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过硬,数学知识不扎实,从而不能灵活地进行知识迁移,加之求解方法上未能找出其一般规律,所以这类问题往往不能得心应手.

竞赛思想论文 第2篇

常德市教科所刘建德

尊敬的各位评委、全体老师:

下午好!两天来,我们自始至终,坚守赛场,或看或听,心有无限的感慨。周总理说过,心有所感,言之为快!作为一名听课教师和评委的代表,说说自己心中的听课感言。

我的发言,总共三个部分:

第一,我的感受。

第二,我的看法。

第三,我的建议。

首先,是我的感受。

十五位教师,都是我们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所以,他们的身手和风采,正是我们的身手和风采。课堂上,教师们与时俱进的理念,小试锋芒的激情,因材施教的智慧,潇洒端庄的教态,以及配置课堂资源的文化支撑,彰显着我们政治教师的不懈追求,引领着我们的学生自主成长。让我深受启迪和鼓舞!

十五堂课,可以说,反映了我省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大致水平,折射出广大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展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魅力,走出了一条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教材教学的路子。同时,也拓展了现行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材这个平台。课堂上,老师们围绕生活主题,创设鲜活、开放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交流中分享,使教学真诚、有序、深刻,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所以,从这15堂课中和15位教师的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学原来是一扇窗,是一种智慧的碰撞,是一场情感的对接,是一支点燃学生求知欲望和道德信念的火把,是一次痛苦而又快乐的精神之旅。

其次,是我的看法:

1、十五堂课共同的优点:

1真诚:这是课堂的品质、教师的态度。体现在:

A、教师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发指令、提要求,也不是袖手旁观,不闻不问。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师躬亲共守。”比如怀化杨老师的课、邵阳陈老师的课等。

B、教师声情并茂。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教师的激情让学生不仅形动,还有心动,而且神动,激发出了学生的生命活力,比如衡阳李老师的课、邵阳陈老师的课、长沙熊老师的课等。

2流畅。师生思维有序,内容层次分明,过程流畅自然,给人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感。体现在:

A、序列化:教师对内容的把握体现出合理的序列。看之,是活动串联;思之,有逻辑过渡。比如郴州吴老师的课、益阳丁老师的课等。

B、层次感:即教学过程的设计层次分明、清晰。比如株洲王老师的课、长沙熊老师的课等。

3开放:从预设到生成,老师们的教学都呈现为一种开放的状态。体现在:

A、目标开放:老师们预设的教学目标,都是一种开放的、全面的、动态的体系。

B、情境开放:老师们创设的情境一般都是可供学业生思维自由驰聘的空间。

C、过程开放:老师们的教学不是一种线性的、封闭式的纵向推进,而是注意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维度深层互动,突出了过程之中的动态生成。

4实在:课堂之上,课毕之后,学生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坚定了什么,高不高兴,轻不轻松,幸不幸福,等等,反映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两天的课,返朴归真,回到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实实在在地引领着学生的成长。可以说,每一堂课上,学生都获得了情感的体验,能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建构。

老师们的课所以会实在,我觉得,主要是因为:

A、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采取情境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内化。比如邵阳陈老师的课,益阳丁老师的课等。

B、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采取探究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中的自主、合作与研究。比如岳阳唐老师的课、常德向老师的课等。

C、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采取对话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平等地位与课堂的民主氛围。比如衡阳李老师的课、邵阳陈老师的课等。

所以,由赛课观之,我以为,我们老师教学的大道如砥,课堂的好景如迎!

2、十五堂课带有共性的不足:

1形式化:就是说,这些课中,形式作秀,热闹焗情,华而不实的现象是明显存在的。表现在:

A、为手段而手段。一味热衷于现代教育技术,只用课件,不用黑板。而课件像流星,只有闪耀,没有停留。

B、为活动而活动。内容活动化,活动没有很好地为内容、目标服务。

C、为鼓励而鼓励。对中学生尤其高中生来说,太好了、太棒了、非常好、你真了不起、(你办××公司)我第一个买你的产品、齐声鼓掌、贴小红花,等等之类的激励,都不是很好。

D、为情境而情境。一些教学情境缺乏直观性、体验性、生成性,没有真正成为课堂活动与学生发展的载体。

对于这种形式化,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对少年的脑力劳动进行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一条结论: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当然,“过于兴奋”的危害就是大脑皮层的麻末。

2表层化:就是说,教学的某些方面、环节还浮在表面,不深入、不深刻、不深沉!表现在:

A、设问肤浅,且由教师预设,学生浅尝即止,缺乏深刻性,不透彻。学,非起于思;思,未源于疑。教师,成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障碍,而不是学生思维的“助产婆”。

B、钻研教材不到位。其实,一般来说,教材内容是不难处理的。但有的教师对内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或者不是很到位。

C、脱离学生的生活基础。如,“假如我是董事长”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站在董事长的角度写“经营方案”,题目太大,内容太虚,倒不如让学生就近调查一家公司,了解其经营情况,分析其成败的原因。

D、活动时间不充分。比如有的探究活动,学生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更没有自主准备、合作研究,然后教师就开始提问、引导学生交流。

3边缘化: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有时没有走到目的地,或者是达到应有的高度和深度。表现在:

A、教学常常只到达学生心灵的边缘。或者“望而却步”,或者“若即若离”,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的深处,如《亲子之间》的教学中,“怎样看待亲子矛盾”的问题,学生愿意而且能够敞开心扉,但活动不充分;“帮助小林走出困惑”之类的问题本身就带有边缘性。还有的老师在《亲子之间》的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的情境基本上都是通过漫画创设的图片情境,因而,学生已不是道德成长和体验的主人,而成了他人道德生活的旁观者、评判者。

B、教学常常仅停留在学生行为的边缘。即教学没有促成由知到行的转化,而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导行。知识教学没有落实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之中,道德认知没有初步转化为道德行为。其实,做比知更重要!

4程式化。一堂课,没有精心的预设是不行的,但教师上课的过程中,过于注重自己的预设,就会使课堂显得程式化。比如,有堂课(《情绪万花筒》)的导入:同学们,你们觉得此时老师的心情怎样?全体异口同声——高兴!这就有一点怪,难道此时老师就没有一点儿紧张!正好刚才同学们都迟到了,难道老师就没有一点儿烦躁、甚至担心、郁闷?显然,老师为了导入自己教学的主题,做了这样的预设,且进行过“预演”。

所以,我以为,老师们的教学若能尽量克服以上这些不足,其实还可以走得更远!

第三,是我的建议。

1、是“三走进”:

①走进课标:课标是我们前进的路标,是我们冲刺的跑道。走进课标,领悟课标,内化课标,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事半而功倍。

②走进文本:我们的教学不能是教教参,也不能是教教材,而是要走进教材,然后超越教材,用教材来教,把教材作为一种资源、一个平台、一个载体、一个例子。

③走进学生:要引领学生,就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就要走进学生。不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就不可能深层互动、和谐、民主的课堂,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

2、是“三注重”:

①注重知识教学,培育价值引领的载体。

今天,我们的教学要淡化知识体系,但不能忽视知识教学。没有知识,能力、理想、道德信念、创新精神等一切都无从谈起。高中思想政治课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也应该在学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归纳出基本的知识要点,让学生内化为基本的道德认知。

②注重生活教学,构筑价值引领的空间。

教学生活化,是课标对我们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要围绕学生或经历、或熟悉、或关切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把知识教学融入学生对生活主题的感悟之中,引导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不要好高瞻远,更不要缘木求鱼!

③注重实践教学,实现价值引领的归宿。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努力实践,从而不断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道德行为,不良的学习与工作方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靠近并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诸如调查、采访、劳动„„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完善人生。

竞赛思想论文 第3篇

關键词:阳光伙伴;小学生;思想意志品质;培养作用

中国分类号:G613.7

1.引言

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骨骼正从处于生长发育的迅猛阶段,骨骼富有弹性、肌肉娇嫩,但其力量和耐力较差;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调节还不够完善;运动动作不协调,不精确,易出现多余动作,但其灵活性好,可塑性强。"阳光伙伴"正是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而开展起来的体育径类竞赛活动,要求速度和团队的配合协调。它的比赛规则是:三十人站在一排,相邻两个把腿绑在一起,三十人相当于用三十一条腿跑步,比赛路程为50米,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其优点是:不需要特殊的体育竞技技能,易于被小学生接受、掌握;团队合作性强,有利于在班级中广泛开展。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家长一味地追求学生文化成绩,认为只要学生文化课成绩好就行,而体育成绩好坏并无所谓,从心里就不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学生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

2."阳光伙伴"体育竞赛模式对小学生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

体育运动和竞赛可以满足人的精神内化、品格形成、实现自我、体验生命价值和主动性的人本价值需求,并满足人的超越自我和精神升华的需要[1]。体育本身就凝结了人类的竞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和奋发向上的卓越品质。"阳光伙伴"的体育竞赛是一项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给予学生运动技能知识的团体比赛。通过积极生活方式意向的引导有利于增强班级之间的凝聚力,增强学生公平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步适应社会的多种角色的能力。

2.1 增强学生公平竞争意识

任何体育比赛都必须受到有关规定、规则和各种行为规范的制约,任何想冲破这些制约的自由膨胀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有害的。"阳光伙伴"属于田径类体育运动,不仅在起跑规则上有严格要求,而且在人数、年龄上都有统一的要求。这些规范要求贯穿于整个比赛活动当中,使得学生形成自觉维护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并进一步建立良好的体育风尚和体育道德。体育竞争虽然激烈,但处处体现公正、准确、平等的原则,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大家站在公正平等的起跑线上进行角逐。在这种情境的长期熏陶下,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而产生公正精神和情感内化,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尊重客观事实和奉行公正原则。体育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土壤和摇篮。体育比赛具有鲜明的优胜劣汰特点,竞争主体经常更换,名次优胜经常易之,使参与者始终有获得成功的现实可能性,因而能促使人奋发向上。由此焕发的竞争和奋斗精神又具有迁移性,可供人们在其他领域作为借鉴,得到收益。小学生注意力易于分散,缺乏专注与恒久的坚持,使得不少学生在比日常训练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阳光伙伴"是一向团体比赛,必须有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比赛的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追求速度。通过分小组训练的过程,如"二人三足"、"五人六足"、"十人十一足"等,引导学生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使其认识到体育竞赛只是一种手段,一赛一役的胜负不是体育竞赛追求的根本目的。

2.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生独立性强,愿意按照自己的意向去完成学习锻炼任务,但不大懂得协作。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日益扩大,自我意识较强,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阳光伙伴"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既强调了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又能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友好合作,在相互协作的氛围中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认识自身在集体中的地位与价值,引导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这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个体品质的培养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有着极大的益处。

(1) 培养学生心理归属感,增强进取心

归属感是指团队中的成员都有隶属于这个团队的感觉。这种心理产生是由于人的本性需要所致的,即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渴求他人的友谊,得到他人的承认;个人的能力、才华的展现均需要在团队中才能实现。在50米的速度跑比赛中,学生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便可感受夺取胜利后的喜悦和满足。这种成功的快感往往容易使他们形成居功自傲的心理,从而淡化了其团队意识,有其甚者还会产生轻视同龄伙伴的心理。在"阳光伙伴"的日常训练中,把资质不同的学生有机地编排在一起,使学生明白在团队比赛中要获得胜利并不是依靠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要依靠团队集体的力量。"阳光伙伴"的运动训练必须是分阶段性进行的,在不同的阶段当中,学生将隶属于不同的团体,比如在"二人三足"的训练阶段,学生将被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分属于不同的小团队。如此类推,在人数整合不断增加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充分体验到集体默契配合成功所经历的心理撞击与磨合,从而使他们既追求个人奋斗的价值,更珍惜团队的合作与友谊。学生为给学校、班级争光,努力创造出比其他团体更多更好的成绩,在这种要达到群体共同目标的愿望驱使下,形成了一个积极奋发的集体氛围并增强了学生的进取心。

(2)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团队中的成员能将其他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当作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共同承担,称为团结互助感。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由于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他们都知道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在"阳光伙伴"的训练实践过程中,这种学生间的互助精神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的。在做训练准备工作时,就要求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比如在护膝的佩戴,绑住内侧腿组成"三十人三十一足"阵式的过程中,都需要调动学生的整体参与性和互助性。在列队阵式上,学生都是肩挨肩、手搭手的,不仅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亲密感,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这样一种氛围的带动下,学生能主动扶起摔倒的同学,安慰因疼痛疲累哭泣的同学,鼓励失望沮丧的同学。这种团结互助意识的形成与巩固,不仅能应用在体育竞赛项目上,还能延伸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放面。

(3)增强集体荣誉感

现代社会,人与人得交往不断增多,要求人们不仅有一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能把个人能力融入集体之中。"阳光伙伴"通过清晰明确的目标管理,能促使学生们形成一团结的整体并为实现目标不断做出努力拼搏,形成一种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现象。群体成员一旦投身于群体活动之中,就有可能产生诸如模仿、从众、随俗、互动、情绪感染等现象,显示出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2]。在这种强目标性行为意识的影响下,促使学生自觉遵从团队规范,并以团队荣辱观为自我荣辱观。

2.3 磨练意志

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实践表明,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阳光伙伴"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且在练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同困难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来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比较有效的,并且能使学生学会用勇气和意志去战胜困难和挫折。

3.结论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不但要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运用"阳光伙伴"的体育竞赛模式,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多种优秀思想品德。只有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才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海强,左新荣.《试析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与"育人为本"之融合》[J].北京大学学报,2004,(7):953

竞赛思想论文 第4篇

数学建模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 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式, 数学建模是一种微型科研的过程, 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我国从1992年开始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成为我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数学建模竞赛提供了学生接触现实问题的一个平台, 这对学生把所学的数学、计算机和其他专业知识用于实践提供了舞台,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1]。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是经实践证明的必要且可行的教学方法, 这对于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高等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和教学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 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李大潜院士表示“我们要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活动, 努力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有发现和创造的过程[2]”。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数学主干课教学指的是在数学教学中突出数学思想的来龙去脉, 揭示数学概念和公式的实际来源和应用, 恢复并畅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血肉联系, 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原有的高等数学课程只重视理论, 忽视应用的教学内容安排, 它在整个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数学,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使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 而且增长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提高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水平, 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的数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并且据竞赛组委会介绍, 目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数学专业的学生仅占10%, 参赛的非专业学生占了多数, 所以通常准备参加竞赛的学生都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竞赛培训。那么, 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数学建模,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竞赛培训才能使数学建模竞赛在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促进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呢?本文将探讨如何使围绕数学建模竞赛开展的一些列教学活动在以下两方面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方面是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公共课程从而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是通过开展合适的教学培训活动提高数学建模竞赛水平。方法就是改革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模式, 摒弃仅通过短期培训追求某次竞赛成绩的功利心理, 制定长期的竞赛培训计划, 使围绕竞赛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教学改革和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实现良性循环, 这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围绕数学建模竞赛开展了大量的教学活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地研究探索, 在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策略和模式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并且经过长期实践验证了这些方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兴趣, 同时对于提高竞赛成绩也是有效的。尤其是近几年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规模增长迅速, 参赛学生几乎遍及全校各个专业, 学生的学习程度、兴趣爱好等差异性增大;各类数学建模竞赛的试题类型都更趋向于专业性强、交叉性强、复杂性强的新特点[3]。为解决数学建模竞赛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需要对数学建模竞赛培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制订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新模式, 这种新方法充分考虑到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潜移默化的融入数学建模思想这个策略, 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建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竞赛, 再配合后期的竞赛培训活动从而达到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新模式

为了让学生通过围绕数学建模竞赛开展的教学活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提高数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应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问题的研究中去, 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加各类数学建模竞赛, 对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体系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采取“三步走”的竞赛培训策略, 在培训过程中抓住一条“时间线”, 循序渐进的进行数学建模知识和方法的讲授和训练, 从大一开始对学生的数学建模活动按照培训计划进行按部就班的培训, 从而使数学建模竞赛真正的起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本文介绍的竞赛培训新模式的具体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润物细无声”———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课程。在保持高等数学课程原有体系和教学学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高数教学中去, 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解决高等数学抽象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的问题。另一个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模型的无处不在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无所不能, 充分调动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和热情, 提高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能力, 提高数学建模竞赛水平。

具体的做法是在高等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适当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在保持高等数学课程原有体系不变的情况下, 在数学概念和定理的引入和应用中融入建模思想。首先, 数学概念来源于实际需要是数学思维的细胞, 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就是要讲清楚概念产生的来龙去脉以及数学思维过程, 例如定积分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 在讲解概念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不仅能使学生记住概念,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了解到问题的本质, 培养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同样, 定理的讲解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诸如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最小二乘法的应用等内容中都非常适合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把这些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作为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一部分, 制定周密的培训方案, 写出具体的培训计划, 选用合适的培训教材, 编写高等数学应用问题案例。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改革可使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为学生架起一座从数学知识到实际问题的桥梁。

第二步:“更上一层楼”———根据一条“时间线”安排数学建模竞赛辅导。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从而更好地参加各种数学建模竞赛, 我们按竞赛的时间分别组织三次培训, 每年4月针对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组织大二学生参加东北赛培训, 每年暑假针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全国赛培训, 每年1月组织针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美国赛培训[4]。采用这种阶段性培训方式, 根据培训的时间, 在每个培训阶段都制定不同的培训目的, 设计不同的培训计划, 选择逐渐深入的培训内容, 并针对学生具体情况采用自编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体现阶段性递进的培训模式。首先, 在最开始的在东北赛培训阶段主要讲授数学建模的过程和建模基本方法, Matlab软件的基本命令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等, 在这一阶段的培训中各种建模方法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它的过程和具体的求解方法, 而是要了解这些方法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常用于哪些现有的模型中?这种方法对所求问题有哪些要求?它的输入和输出变量都有哪些?到真正用的时候可以在查阅资料现学现用, 这一阶段培训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根据需要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以及对数学建模的思维和过程的了解和熟悉。在全国赛培训阶段主要补充数学建模的理论知识, 继续介绍Lingo/Lindo软件、SASS软件等数学软件的使用, 并进行模拟训练强化数学建模竞赛氛围和过程。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线性规划、多元统计、插值拟合、微分方程、图论等常用的数学方法, 同时了解如排队论、系统模拟等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上机实验的动手能力。针对美国赛培训主要强化学生的科技英语的阅读、写作能力。训练学生对外文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力, 学习了解所学学科的国际前沿的研究动态, 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意识。

第三步:“反馈再提高”———赛后研讨, 修正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方案。注重赛后总结, 是逐步提高竞赛成绩的有效方法。每次竞赛结束以后, 首先由指导教师针对赛题进行分析与讲解,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 然后由各队根据所做结果查找论文工作中的不足, 并展开对问题的深入探讨,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 使讨论班上不同的思想火花不断地进行碰撞、交融, 所有小组都能够通过讨论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通过开会总结本年度的竞赛工作, 参加竞赛学生交流竞赛经验、心得体会、开大会表彰、奖励获奖学生等系列活动, 及时发现竞赛培训工作中的问题, 总结经验, 从而推动学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逐步提高竞赛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5]。

另外, 结合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过程和参加竞赛中遇到的问题, 对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探讨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实施方法, 改进培训方案中的不足, 增删培训内容, 修正培训计划, 完善数学建模竞赛培训体系。

总之, 通过对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了新的数学建模教学体系, 该教学体系融数学建模理论学习、计算机软件学习和竞赛过程于一体, 通过对数学建模教学体系的实施, 促进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实现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目的, 并最终实现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围绕数学建模竞赛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更好地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提供了平台, 并且能够在促进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实现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课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振文, 赵广宇, 王崇阳.浅谈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与锻炼[J].才智, 2011 (32) :232.

[2]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中国大学数学, 2006 (1) :4-8.

[3]陈东彦, 李冬梅, 刘凤秋.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 2011, 13 (4) :123-126.

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知识竞赛题 第5篇

单位:姓名职务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5分

1,《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纲要》提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

2,心胸,性格是一个人修养高的表现.3,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的题词是。

4,个人服从集体,要做到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利益放在第二位.5,外出衣冠整洁,仪表大方,是对人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6,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_.7,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_,。8,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10,从2004年起,月为思想道德教育日.二、判断题。每题5分

1,、对待挫折的态度是:既然挫折难免,就听之任之.()

2、人生理想决定生活态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就有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3、一般违法行为不对社会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因此,不承担法律责任.()

4、隐瞒自己的错误是不对的,隐瞒别人的错误没什么不好.()

5、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言论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

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从业者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A.坚守工作岗位,不怠工,不推诿

B.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

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

D.在职业岗位上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

2、《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结婚的法定婚龄是()

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16周岁

D.青年男女年龄之和大于42岁

3、为了获得某种利益,人们在事物之间、力量之间借助于较量相互争胜而择出优劣高低,这一般是()

A.友谊比赛B.参与竞争C.阶级较量D.生存斗争

4、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是()

A.邻里团结B.保护环境C.爱岗敬业D.遵纪守法

5、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竞赛思想论文 第6篇

一、竞赛训练体系的思考缘起

1.“90 后”大学生特点鲜明。 “90 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想法新颖、标新立异, 视野开阔、接受信息渠道多元化、心智发展超前, 同时又个性鲜明、独立自信, 勇于表现自我、渴望被认可, 倾向于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他们相信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迫切地希望通过各种活动来锻炼能力、掌握知识技能。 “90 后”甚至是“95 后”大学生成为高校学生主体, 带给高校学生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挑战。

2.各类竞赛贯穿大学始终。 在当前大学教育教学和学生活动中, 各类竞赛贯穿学生学习实践过程始终。 如我校艺术节、合唱节的艺术类竞赛, 运动会、球赛等体育类竞赛, 英语、数学学科竞赛, 电子设计竞赛, “挑战杯”、节能减排大赛等创新创业类竞赛等等。 40%以上的学生能够从一年级起就参与其中, 不少三年级学生主持的团队能够获得省级及国家级奖项。 各类竞赛成为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夯实专业知识、练就专业技能、培养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之一。

3.新兴专业竞赛应运而生。 随着经济管理学科的不断丰富以及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近几年的学生工作实践中, 在以往文体竞赛、学科竞赛、科技竞赛基础上, 出现了更多全国规模的专业技能竞赛, 如市场营销大赛、电子商务三创赛、移动互联网创业大赛、金融精英挑战赛等。 这类专业性技能大赛紧密围绕相关专业, 具有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等特点, 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和经营策略运筹水平。 新兴专业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

二、竞赛训练体系的思政育人作用

1.竞赛训练体系有助于培养个性化素质。 近年来, 我校实行了个性化教育改革,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和个性, 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并进而凝练成学校文化而存在。各类竞赛也是个性化教育的一部分, 具备个性化教育的功能。 通过竞赛训练体系支撑, 学生对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有了清晰的认知, 并进一步挖掘和发展, 磨砺了意志, 锻炼了品格, 陶冶了情操, 培养了素质, 能够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

2.竞赛训练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各项竞赛的组织参与, 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表现在:树立创新意识, 积极扩展创新思维; 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整合, 论文撰写, 提高科研能力;专业技能竞赛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活学活用, 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比赛中学生培养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也有目共睹。 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密切合作、取长补短, 团队才能成功。

3.竞赛训练体系有助于加深形势政策了解。 每年举行的各项竞赛常常映射出国家在教育教学、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或趋势, 比如李克强总理倡导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比如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 国家对电商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 比如艺术大赛中我院选择舞蹈题材聚焦抗战胜利70 周年等等。 借助于各类竞赛,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大环境、大氛围, 了解国家形势政策,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

4.竞赛训练体系有助于优化学风建设效果。 在组织参与各项竞赛时, 效果最明显的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以赛促学”“以赛带练”, 学生在竭力完成比赛任务的过程中, 能够自主学习、勤学好问, 积极解决困难和问题, 对于不懂的理论, 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 任课教师、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交流由“点对面”到“点对点”, 师生在思想碰撞中教学相长, 有效地优化了学风建设的效果。

三、竞赛训练体系的构建对策

1.梳理各类竞赛, 明确着力区域。 梳理当前学院、学校以及全国规模的各类竞赛, 明确学生的参加范围和工作的努力方向与着力点。 文艺体育竞赛主要包括:学院新生歌舞乐;学校学生节、艺术节等涉及到的舞蹈大赛、曲艺大赛等;省市校举行的啦啦操大赛、运动会, 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竞技联赛等。 学科性竞赛主要包括: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航模科技实践锦标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 专业技能及创新创业竞赛主要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

2.提供政策支持, 提高参与积极性。 学生的参与热情直接决定比赛的规模和效果, 需要重点激发。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院制定《经管学院学生参加竞赛奖励管理规定》, 设立专门的竞赛奖励基金, 除了必需的文体训练经费之外, 对于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团队和指导老师给予相应奖励。 指导教师的职称评聘和评优有配套的政策支持, 学生在评奖评优时根据各类比赛所获荣誉的难易程度、分量轻重给予特定的奖励加分, 激励参赛同学勇争上游、锐意进取。

3.提供组织保障, 强化参赛规范性。 为优化各项竞赛的流程模式, 促进竞赛训练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经管学院以学生社团、创新创业中心等为载体, 成立较为稳固的竞赛训练组织。 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经管学院健美操队、篮球队、辩论队、艺术团, 团队具有规律的日常训练安排, 并由院团委进行定期督导, 形成常态。 针对各项学科竞赛、技能竞赛成立的创新创业中心由院团委、实验中心牵头, 各系相关老师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为各年级具有创新意识、富有创新热情的学生。 由高年级学生担任主持人带领低年级同学, 覆盖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工程等多个专业跨专业组队, 丰富各项比赛对应的专业能力, 增强团队竞争力。 创新创业中心平时通过头脑风暴挖掘好点子、组织好方案, 在竞赛到来时不慌不忙、应对自如, 经过长期打磨沉淀的作品也更容易脱颖而出。

4.组建师资队伍, 给予专业指导。 除了学工队伍、学生主体方面的努力, 专门成立竞赛训练指导师资库, 在学校彩排、验收、答辩前给予必要指导, 提升作品质量。 文艺作品一般经外请的声乐舞蹈教师、艺术专家指导培训;学科竞赛、技能大赛由各系专业教师在前期构思设计、中期预答辩、后期答辩修改等环节提出修改意见。 借助学院个人成长导师制, 为师资库的老师配备相应爱好的学生。 鼓励教师结合个人研究方向组织具有资质的学生进入工作室, 加强日常培训和点拨, 提高学生整体专业素质和水平。

5.进行追踪挖掘, 发挥榜样力量。 在各项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除了给予物质精神奖励外, 还聘为学院朋辈导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追踪观察, 挖掘其专长进行朋辈教育。 在学生当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 并结合个人参赛的过程, 为同学们提供指导及传授经验。 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担任各竞赛对应组织的负责人, 最大限度发挥榜样力量。

摘要:当前, 90后大学生成为大学教育的对象和学生活动的主体, 各类学科、文体、科技竞赛以及新兴专业技能竞赛贯穿学生学习实践过程始终, 成为大学生夯实专业知识、练就职业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主渠道之一。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着重在个性化教育、综合能力培养、形势政策教育、学风建设等方面显现出重要作用。应当从梳理各类竞赛、明确着力区域, 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参与积极性, 提供组织保障、强化参赛规范性, 进行追踪挖掘、发挥榜样力量四个方面进行竞赛训练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竞赛训练体系,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xgc.ysu.edu.cn/info/1103/2032.htm.

[2]曹卫中.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 (05) .

竞赛思想论文 第7篇

进入21世纪以后,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工程建设现代化、集约化趋势明显加大。在新形势下如何把立功竞赛活动提高到新的水平, 更好地促进城市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是放在建设系统政工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我有幸参加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东方体育中心 (简称:东体中心) 工程建设, 并组织参加了项目立功竞赛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东体中心是上海市重大工程, 预定2011年7月将在此举行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 并将为上海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重大赛事提供机会。工程的进展倍受国际泳联、国家体委及上海市领导的重视与关心。该工程位于在黄浦江畔三林镇ES4地块, 占地面积约为34.75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16.4万平方米, 由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室外跳水池、新闻中心等六个单体项目组成, 总投资26亿元。工程已于2008年12月30日开工, 计划2010年底竣工, 2011年3月投入使用;工程具有边设计、边施工, 结构新颖、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工作量大、投资控制难度高等特点。在市建交委的领导下, 我们工程指挥部积极把现代化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以开展立功竞赛活动为切合点和抓手, 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 为更好更快地完成东方体育中心重大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组织制定立功竞赛方案, 建立“PDCA”循环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而重大工程建设都是惠及民生的工程, 应该把它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 体现“发展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人民”主导思想的举措来认识, 充分重视开展立功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开工不久, 东体中心指挥部就及时组建了立功竞赛领导小组;在基本掌握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后, 立即组织制定了“立功竞赛方案”。

在制定“立功竞赛方案”时, 既强调工程的重大意义, 充分组织动员群众以高度主人翁精神, 全身心投入工程建设;又结合现代化管理理论, 建立PDCA (计划、执行、检查、改进) 循环, 推动立功竞赛向智力型、创新型, 全员、全面、全过程方向发展, 并持之以恒, 使立功竞赛的实效性不断提升。

在立功竞赛计划 (P) 中, 明确了竞赛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组织、内容、方法、步骤及要求;同时, 建立了工作小组, 加强对竞赛活动的管理, 积极组织所属各基层单位开展立功竞赛活动

在立功竞赛执行 (D) 中, 建设指挥部牵头组织, 并真正落实到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投资监理等各条线的每个单位、全体人员。按照“立功竞赛方案”的总体要求, 根据各条线的特点, 制定立功竞赛具体实施办法, 内容既要贯彻确保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方针, 又要确保工程建设有序发展、立功竞赛平稳推进,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管理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同时成立了由各单位主要领导任分组长的竞赛活动领导小组, 负责本单位竞赛活动具体工作, 明确工作责任, 订立工作制度, 通过精心组织和有效管理, 确保竞赛活动取得成效。

在立功竞赛检查 (C) 中,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考核评比办法, 把“建设一流工程, 打造一流团队, 培养一流人才”作为衡量竞赛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标准。工作小组要按时组织评比, 督促各参建单位制定相应的考评细则, 按时按要求进行自评。

领导小组及时总结交流竞赛活动中的经验和有效做法, 注重树立典型和发扬先进, 充分发挥立功竞赛对工程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 提高竞赛活动的实效性,

在行动改进 (A) 中, 领导小组要督促各单位及时对检查评比的结果加以总结, 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 失败的教训要引以为戒。

全方位、多层面, “四大体系”分工合作, 协调推进立功竞赛活动

东体中心建设总体上由“四大体系”承担:一是由项目建设指挥部组成的管理体系, 二是由负责建筑设计、施工设计和各分项专业设计的单位组成的设计体系, 三是由承担施工总承包、分包的建筑、安装、装饰、绿化、市政等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体系, 四是由实施分类监督的各种监理单位组成的监理体系。在开展立功竞赛活动的全过程, 这“四大体系”的协调合作至关重要。

实践证明:投资、设计、施工、监理“四大体系”应在指挥部立功竞赛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工作小组的具体协调下, 根据各自职责把总体目标分层面分解展开。通过有分有合的立功竞赛活动, 把实施开发建设的四个分体系, 变为全面实现工程建设总目标的一个总体系, 共同努力, 力争获得“工程优质, 干部优秀, 提高效率、培养人才”的良好成果。

例如, 现代设计管理开展了设计人员“三比三创”竞赛活动。即比设计程序规范、图纸提交及时、创优质服务, 比设计优化、创一流工程设计, 比现场服务、创切实有效的技术管理。

施工单位开展“六比六创”的竞赛活动, 即比质量控制、创优质精品, 比安全施工、创安全工程, 比工期进度、创一流效率, 比科技攻关、创技术进步, 比资源节约、创环保工程, 比团结协作、创和谐工程。

监理单位开展“三比三创”的竞赛活动, 即比工作成效、创一流业绩, 比合同承诺、创一流服务, 比人员素质、创一流水平。

贯彻“6C”管理, 促进立功竞赛“五个结合”

1、立功竞赛活动与安全、质量工作相结合

施工安全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健康, 关系到社会和谐;工程质量关系到建设项目的百年大计, 关系到项目投资效益、社会信誉的最终实现。因此, “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 也是立功竞赛的关键抓手, 我们结合运用菲利浦·克劳斯贝 (Philip Crosby) 的“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 贯彻“6个C”的管理方法——

一是理解 (comprehension) , 首先是各级领导和管理者, 然后逐步扩展到全体员工, 必须对确保安全质量的重要性有真正的理解, 否则, 管理不可能落到实处;二是承诺 (commitment) 它也必须开始于高层, 真正树立“零缺陷”的安全质量管理思想;三是能力 (competence) , 通过适当教育与培训, 对系统地保证安全质量管理的不断改进和落实。四是沟通 (communication) , 使大家完整地理解安全质量目标、要求、措施, 互相支持配合;成功经验在项目内及时交流共享,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五是改正 (correction) , 重点是预防, 发现不利于质量安全的问题苗子, 及时认真改正。六是坚持 (continuance) , 强调安全质量管理在项目内必须融入工程所有的日常活动, 通过安全质量改进过程管理, 使安全质量管理成为全体员工自觉的行动, 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

指挥部定期召开安全质量专题会议, 听取各单位有关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每季度结合立功竞赛评比对质量安全工作进行考核。

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开展“施工安全专项整治”立功竞赛活动, 推行违规、违纪橱窗展示;组织安全、质量综合检查、讲评。

工程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完善安全管理网络, 抓好深基坑、大模板、大型机械、钢结构吊装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方案的编制、评审, 加强对危险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每日巡视检查。在质量控制方面:对关键工序, 关键节点进行巡视旁站、严格隐蔽工程验收上推行监理内部流转单, 保证监理不漏项, 通过严格过程, 严格监控, 严格把关, 确保工程的优质、安全。

2、立功竞赛活动与保证工程进度相结合

大多数重大工程项目的工期都相当紧, 有的不得不边设计、边施工。结合工程进度的关键问题, 按照“6C”要求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 开展多种形式的立功竞赛活动, 能有效激发参建单位职工的劳动热情, 有力促进工程项目按计划有序展开建设。

例如, 一方面从控制设计出图计划和控制施工节点进度两方面开展立功竞赛活动。一是由设计管理部协调各设计单位按要求制定设计出图计划, 开展“设计先行、确保设计满足施工进度”的劳动竞赛, 各设计单位积极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 先单体后总体, 先土建、机电埋管再机电, 先系统再详图, 分批分阶段出图。二是设计人员及时与审图公司不断沟通, 争取尽快获得通过, 为保证施工现场的同步连续施工达到施工节点要求提供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是施工管理部开展以各个施工节点为标志的劳动竞赛, 确保各个关键节点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达到总体进度目标要求。

3、立功竞赛活动与创“双优”活动相结合

优质工程的基础是干部的优秀, 优秀的干部才能保证工程的优质。因此, 立功竞赛必须与创“双优”紧密结合, 通过加强教育,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为达到项目创“优质工程”, 队伍创“优秀干部”的目标而努力。

一方面主动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 以签约的形式, 确定各自的权力和义务, 联手共建;另一方面, 分别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负责人签订廉政协议, 对涉及合同、采购、资金等重要岗位的员工签订廉政承诺书, 层层落实创“双优”。同时, 把创“双优”活动列为立功竞赛评比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 加强建章立制, 通过建立和完善《项目经理廉政责任制》等制度, 进一步强化管理手段和工作纪律;在招标、发包、物资设备采购、工程设计、施工签单、验收及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和检查规范, 为重大工程建设构建强有力的廉政保障体系。

平时教育检查与定期评比考核相结合。立功竞赛工作小组通过多种宣教形式, 对项目的各级干部及时开展法制教育、廉政教育, 使广大干部普遍增强法制观念, 形成防止职务犯罪的思想共识, 建立起牢固的思想防线, 在工作实践中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在结合每季度的立功竞赛评比考核中, 要认真对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创“双优”活动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平时还可实施不定期的突击抽检, 并要充分重视听取群众的意见反馈, 把廉政制度的基础夯实。实践证明, 结合立功竞赛抓好廉政建设, 做到“教育在前, 防范在先”, 确实是创建优质工程、培养优秀干部的有效措施。

4、立功竞赛活动与创建文明工地相结合

全面推进文明工地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各个参建单位、每个员工, 特别是建筑、安装、市政、装饰、绿化等施工单位。

一要增强文明施工意识。要认真学习市府关于《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和市重大办关于《上海市重大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考核办法 (试行) 》的文件精神, 要深刻认识到抓好文明施工, 既是创建优质工程的重要内容, 也是体现企业精神和管理水平的名片。

二要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针对工地围挡封闭、道路改建、排水畅通、扬尘控制等问题, 明确整改目标与时效, 采取各种有效形式, 层层分解行动目标, 明确管理责任, 切实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要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各参建单位要定期召开文明施工专题会议, 讲评文明施工方面存在问题, 明确整改方向。总承包单位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组织各施工单位联合巡检, 适时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监理单位针对存在的隐患或问题, 主动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要求制定预防或整改措施, 认真检查落实情况。

领导小组要对各单位创建文明工地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管理和考核, 确保全面达到市重大工程文明施工的规范要求。

5、立功竞赛活动与“共建”相结合

重点工程的顺利开展, 离不开周边社区、居民、公安机构等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因此, 在加强项目内部沟通的同时, 积极强化与项目周边社会的交流沟通, 深化相互的理解, 听民声、聚民意、用民智, 把“两个共建”与立功竞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优化服务保障、强化社会监督, 更好促进重点工程的顺利开展;也是工程项目积极参与创建和谐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例如, 项目指挥部与所在三林地区党组织签订共建联动协议, 开展党建联动服务;通过互访互助形式, 主动争取社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支持与配合;施工单位与社区共青团联合组织青年服务队, 利用节假日为社区困难户办实事、送温暖;安排露天电影进工地、组织职工与社区群众共同开展歌咏、乒乓球、投篮、拔河比赛等文体活动, 邀请社区、交警、民警指导工地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协助疏导施工现场出口交通;业余时间邀请社区民警到项目民工夜校上法制教育课等。

通过立功竞赛和共建活动的结合, 既让广大市民对重大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 又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所在社区、警务部门更有力的支持, 还可以丰富社区和职工的文化业余生活, 促进参建民工的道德、法律修养;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 在共享中共建。既使项目的综合治理工作得到改善和加强, 也为立功竞赛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坚实保证。

强调“四个融入”, 发挥项目党建和立功竞赛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

增强党员的立功竞赛意识, 以党建抓竞赛, 以竞赛促党建, 是扎实开展立功竞赛的有力保证。

项目的各级党组织一方面通过立功竞赛, 找差距、堵漏洞、定制度, 从思想上把关, 在措施上落实, 促使党员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扎实推进、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把党建工作向项目建设、立功竞赛延伸, 努力做到四个融入:一是工作目标上融入。深入开展“党建工作达目标, 立功竞赛创佳绩”活动, 将党建工作目标和立功竞赛工作目标层层分解, 责任落实到岗位, 压力传递到党员, 为实现竞赛总体目标凝聚合力。二是工作推动上融入。结合组织生活、党员会议等活动, 组织党员对立功竞赛的进展情况、工作瑕疵、管理疏漏等进行讨论, 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立功竞赛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 让党组织、党员作用有“平台”发挥。三是考核评价上融入。结合科学发展观教育, 结合党建工作要求, 细化立功竞赛具体考核评价指标, 各单位党组织定期进行自查自评, 每季度指挥部进行一次督查, 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评定。四是人才培养上融入。把立功竞赛活动作为培养人才、锻炼干部的特殊考场。鼓励党员在竞赛活动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真正做到“平时看得出, 关键时刻站得出, 危难时刻豁得出”。在立功竞赛活动中形成合力, 进一步创立党建的“大格局”、“大环境”和“大氛围”, 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共同推向前进。

综上所述, 从东方体育中心立功竞赛活动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实践中, 我切实领会了融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化管理, 有力促进东方体育中心重大工程建设的核心内涵。只有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激发了员工的工作和劳动热情, 和时间赛跑、向质量较劲, 才能攻克一个个难点, 给出一个个亮点, 展现一幕幕风采。目前东方体育中心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处于受控状态, 设计和施工进度达到总体计划要求, 建设成就有目共睹。

上一篇:表演技巧下一篇:物流企业信息化漫谈